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时间:2022-06-02 19:5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概念隐喻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第1篇

学号:xxxxxxxxxx

所在院(系):xxxxxxxxx

专业: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职称:xxxxxx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英文题目: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词汇习得能力是外语学者最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语言研究者提出多种词汇习得理论。从传统的翻译语法教学法到结构主义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比如根据构词法学习词汇、组块法学习短语与习语,再到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国内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词的音、形、义的介绍和分析,却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考察与讲解,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词汇,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少数学习者能够恰当的运用所学单词,用地道的英文表达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大部分词汇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学习者的单词量有了很大提高。

关于隐喻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这一概念。传统的隐喻理论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在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诗人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灵魂。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研究隐喻的诗学功能与修辞功能。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发表的隐喻学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论。lakoff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lakoff运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束定芳和汤本庆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蔡龙权认为:隐喻过程中的语义转移为语词的意义扩展提供了平台。隐喻、认知和语言的这一密切关系为词汇学习等外语学习找到了依据,这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包括隐喻的实际应用研究以及隐喻与语言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隐喻理论研究将继续进行理论探讨,随着隐喻研究与运用的不断深入,人类对隐喻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人类学、神经理论等学科进行隐喻研究。隐喻研究历史的研究;传统文化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词汇习得理论及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发现以往的词汇习得理论有其不足之处。而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鉴于此论文将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期对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所启示,提高学习效率。

四、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本论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根据,以词汇习得理论的历史研究及其不足之处为依据来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五、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运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不仅研究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多义词、习语习得等中的应用,而且还深入研究了词的理据与概念隐喻的关系。

第2篇

关键词: 图表作文 议论文 情态隐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的过程就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即便对英语为母语者来说有时候也是挑战,更不用说对于外语学习者了。因而,英语写作在学习和教学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引起了诸多学科的关注,如修辞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关注的是写作微观层次的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有的关注写作宏观层次的题材、语义的连贯、语篇结构和认知框架。然而,针对雅思考试中的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在系统功能的框架内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特征的文章鲜有。因此,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揭示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与议论文的情态隐喻的特征。

一、语法隐喻理论与人际隐喻

(一)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概念由韩礼德首次提出,他专门用一章,超越小句:表达的隐喻模式,论述了语法隐喻概念。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与传统的词汇隐喻互补的一种隐喻模式,通过与词汇隐喻的类比,将语法隐喻界定为意义实现形式的隐喻变体。也就是,从意义和语法实现形式的体现关系上界定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语法实现形式,即“隐喻式”。“隐喻式”与“一致式”,组成一个不能截然分开的连续体,它们分别位于实现形式的两极。依照语言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可以分为三类: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语言能够表达人际意义的手段有很多,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气和情态。Thompson指出语气就是“主语和限定成分共同构成的小句成分”,是语义交换功能的核心,能够实现不同的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感叹和命令。依照言语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些句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主语和限定成分顺序的不同。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与它们所表达的言语功能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会出现违反默认的言语功能,错位表达的现象,这就为语气隐喻提供了可能。情态就是讲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这些语义资源由语法的情态系统实现。依照交换的物品类型不同,情态可分为两类:情态化(modalization)和意态化(modulation)。如果交换的物品是信息,情态可以从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的角度考查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交换的物品是货物或服务,情态就是说话人对交换的最终成功性的自信度。在命令中,这涉及说话人执行命令的义务程度,而在提供中,它关系说话人完成提供的意愿(willingness)或倾向(inclination)的程度。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前者被称为“情态化”,后者被称为“意态化”。根据情态的取向性,情态可分为:显性主观(explicit subjective)、隐性主观(implicit subjective)、显性客观(explicit objective)和隐性客观(implicit objective)。不难看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不同于隐性主观和隐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前者以小句的形式实现,后者以词组的形式实现。以词组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一致式”,以小句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隐喻式”,因而,情态隐喻就是情态在语义和词汇语法实现关系的重新组合(realignment),即体现为以其他的语法手段实现情态的表达,包括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两类。就转级向度而言,情态隐喻表现为情态的评价由词组级阶上升到小句级阶,即简单小句中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变为复合句中起投射作用的小句,简言之就是级阶的上升。这是情态隐喻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区分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重要标准。

二、情态类型出现频次与题材的关系

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分别属于不同的写作体裁,前者属于说明文,后者属于议论文。图表作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类型,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的信息,无需添加作者任何的评价或观点;而议论文就是作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充分的论据挑战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求得读者的赞同和支持。说明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描述和传递信息;而议论文最主要的写作目的就是说服读者,以赞同或支持的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不同的体裁和写作目的或交际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不同。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意义潜势决定语言实现形式,不同的意义潜势体现在词汇语法层就会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图表作文为了达到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信息的交际目的,缩小了人际意义协商的范围,几乎不使用情态隐喻,有时可能会少量使用隐形主观情态。议论文为了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则大量使用各类情态手段,尤其是隐形主观情态,以慢慢地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逐步让读者赞同或支持自己的观点。另外,使用较多的就是显性主观隐喻,对于这类隐喻情态的使用,多出现在需要明确亮明作者观点的地方,多为文章的开头段或结尾段,这也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策略。显性客观隐喻的使用较少,主要出现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议论文中,隐匿了说话人,使这些被转述的命题或提议包裹上了客观的外衣,降低了人际意义的协商。

三、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中要明确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明确告知学生这两类作文在情态隐喻上的使用特点。图表作文中,尽量不使用凸显主观意志的情态隐喻;在议论文中,要正确地使用各类情态:明确亮明观点时使用显性主观隐喻,较多地用在开头和结尾段;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时,较多地使用主观隐性情态;客观地转述事实或评价时,较多地使用显性客观隐喻。通过对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小量语料的分析发现,情态隐喻的使用在两类不同体裁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图表作文中情态隐喻几乎没有出现,只有出现了少量的隐性主观情态;议论文中情态隐喻出现较多,而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Arnold,2004:620.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几何,面,隐喻,认知

 

1.引言

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B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隐喻理论的诞生,使得隐喻研究有了质的突破。他们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根据某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Lakoff & Johnson 2003:5)的一种认知活动。人类是通过熟知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因而“人类的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来构建和界定的”(Lakoff & Johnson 2003:6)。隐喻的本质是两个认知域间的概念隐射。它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之中,已经成为我们思维机制中固定的组成部分,因而随时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激活。认知隐喻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本文运用这一理论,来探究几何中“面”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基于几何中“面”的隐喻分析

Lakoff (1987)提出了当今认知科学的三个基本观点:心智的体验性(the embodiedmind),思维的无意识性(the unconscious though)和概念的隐喻性(themetaphorical concept)。他们还把知识看作是人们实践和体验的结果(Lakoff,1987;蓝纯,2005)。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他们先后用了“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 和“体验(Embodiment)”等术语认知,继而提出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的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的体验和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进而通过认知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范畴。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因此同样根植于体验。几何中“面”的概念也是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体验的结果,人们通过对“面”的概念认识,逐渐形成了以“面“ 为始源域的概念隐喻系统。

2.1具体“面”的隐喻分析

在几何中,具体的面是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成的面,是可以直接观看到的,如正方形面等。人们的认知起点往往是由空间开始的,因此,在认识人体或者事物的表面时,人们就借用几何中的具体“面”来表达,而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隐喻,即由“面”的形状隐射到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或者物体的形状。我们看下面例子:

(1)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地面下雨后很潮湿论文怎么写。

(3)墙面上有过刮过的痕迹。

(4)桌面上放着一包糖。

(5)她面部一化好妆就会到这里来。

(6)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宋 苏轼《续丽人行》序:“ 李仲谋 家有 周昉 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

这些例子中的“面”都是由具体“面” 映射到事物的表面 (例1到例4)”或者到“人的某个身体部位(例5和例6)的隐射。“水面”、”地面”、“墙面”、“桌面”、“ “面部”和“背面”分别指水、土地、墙壁、桌子、一个人脸上和背的形状。空间概念是很多概念的起点域,人们习惯于把空间里的认知的概念如几何中的“面”和现实中的具体物体或人相联系。如上面例4当中的“桌面”,其表面是平的,就如几何中“面”中直面的形状,因此,人们常借助空间概念中几何“面”来描述事物的表面如“桌面”。例5中人的“面部”就如人们在几何“面”的曲面形状,有弧度,两者在形状上相似,才有“面部”的说法。

2.2抽象“面”的隐喻分析

人类除了认知具体的客观事物,还有喜怒哀乐的抽象情感,而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抽象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体现的,即人们往往借助面部的词语来描述抽象的情感。这样,几何中的面这一空间领域就间接地通过人体的面部映射到了人的抽象的情感经验领域,从而形成了抽象层面上的“面”的隐喻。以下就讨论由面构成的词语是如何来喻指人的情感和经验的。例子如下:

7)不住的面红耳赤认知,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8)他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都身无分文了还抢着付钱。

9)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10)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晋书·孔严传》

“面红耳赤”中的“面红”是“脸面变红”, 在抽象层面上,表达一个人紧张或急待的情感。实际上,真正的始源域为几何中的“面”,它映射到人的脸面上,再从人的脸面映射到人的情感上: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紧张)。 或张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喻指因要颜面而遭受痛苦,这里的投射路线为: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颜面); “耳提面命” “人面兽心”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隐喻词组都是借助人的面部变化来表达人的情感的,这类隐喻的工作机制是由始源域(人的面部)映射到抽象域(人的情感)的,而人的面部的始源域又是几何中的面。

2.3几何中基于“面”的特点之上的隐喻分析

2.3.1面的空间性

在几何中,面属于空间的一部分,因而面具有“空间性”特点,同样,在人类的语言表达上,面的“空间性”也隐射到了语言的表达层面,即形成了由几何中面的空间性到人体或者事物空间的隐射。根据(Lakoff & Johnson,1987)关于隐喻的分类,实际上,这一隐射属于他们说的方位隐喻。赵艳芳(1999: 107)指出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其来源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感、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我们看下面例子:

(11)小明的成绩总在我的前面,而小芳的成绩总在我的后面。

(12)我们可不能老走在后面啊!时代在进步啊!

(13)我是公司的副总,在我上面的是王总裁,在我下面的是李科长。

(14)这道题完成所用的时间是这样的:我用了3分钟认知,在我前面的李艳用了2分钟,在我后面的万露用了5分钟。

以上的例子是由“面”构成的方位词来隐喻较为抽象的概念。例11中的“前面”和“后面”指的是成绩的好坏,例12中的“后面”指的是先进知识的落后。蓝纯(2005:139)提出过数量隐喻: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数量较多为前,数量较少为后来解释这里面的隐喻。也就是说,成绩分数越多,就为前;反之,则为后论文怎么写。同理,获得的新知识越多就为前,反之就为后。例13 中的“上面”或“下面”分别指的是地位的高和低。这刚好反映了把蓝纯(2005:141) 提出的社会等级隐喻中的“地位较重要为上, 地位较次要为下”。例14中的“前面”和“后面”则指的时间上的先后,同理,我们可以把蓝纯(2005:143)提出的关于时间隐喻“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引申为时间较早为前,时间较迟为后来解释其中的隐喻现象。总之,通过分析以上例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面”构成的方位词能表达一些诸如地位、数量、好坏、时间等抽象概念。其映射过程为:由几何中的“面”隐射到现实的语言表达层面上来表达一些抽象概念。

2.3.2面的可数性

由于几何中的面是可数的,一个空间是由多个面组成的,因此几何中的“面”具有可数性。这一特性可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上,其作用是使人类的一些抽象的情感经验量化,这样便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一些抽象的概念。

(15) 我和他只是一面之交。

(16) 在生活中,常有些人为人八面玲珑,尽量不得罪人,有时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7)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18) 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面”字构成的词组遵循着一个规律:即把抽象的概念数量化了认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或情感。例15中的“一面之交” 用“一面”喻只见过一面的交情,喻交情不深;例16中的用“八面”喻处事机巧圆滑,各方面都敷衍周到,谁也不得罪;例17中的“两面三刀”用“两面”比喻背地里诋毁别人, 挑拨是非;例18中的“一面之词”用“一面”指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喻不太可靠的话。总之,人们在表达情感和经验时,通过量化的方式,借助“面”构成的数量词组来映射到抽象域中,使得抽象的事物和情感变得更加容易为人理解,更加具体。

3分析总结

通过上文对“面”的隐喻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几何中“面”所存在的概念隐喻及其系统的隐射关系,如下图所示:

始源域: “面”目标域:人体或物体

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面部

具体“面”

物体的形状:地面

几何中的

“面” 抽象“面”人的抽象的情感:死要面子活受罪

空间性:前面

面的特点

可数性:一面之词

图: “面”的隐喻映射图

4结束语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几何中的“面”,分别从具体面、抽象面及面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几何中的“面”在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我们发现概念隐喻这一理论对研究几何中的“面的”隐喻现象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然而,本文只是研究了几何中的“面”,像“点”和“线”等概念有待于做出研究,点、线和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仅仅只单独研究一个,而且有必要探讨它们三者之间在几何中的关系如何隐射到语言表达层面上。

参考文献

[1]Lakoff, G. 1987. 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GeorgeLakoff and Mark Johnson.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蓝纯.《认知与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

第4篇

论文摘 要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产生于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转贴于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总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品牌;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系统;隐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56-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品牌创建及其可持续成长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0372015)

[作者简介] 王兴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市场营销系主任、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战略与营销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创新管理以及企业系统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品牌研究的生态隐喻方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使用诸如企业或品牌的生存与死亡、企业成长与成熟、企业生命周期、经济进化、文化基因、商业生态环境、蓝海战略等词汇与说法,这便是典型的生物学隐喻。生物学隐喻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说明人类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及容易理解的语言及交流方式,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生物;另一方面,人类使用生物学隐喻方法已经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与成功案例,比如通过飞鸟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飞机,通过蝙蝠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雷达,通过对生物食物链的研究人们开始注意商业系统中的购并现象及供应链复杂性管理问题。

复杂性科学既要研究整体系统构成与行为,又要研究微观子系统的构成与行为,它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学者霍兰、钱学森等率先提出了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等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可归纳为隐喻、集成、建模、虚拟和定性定量结合等具体的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其中,隐喻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复杂性问题研究方法。复杂性学者霍兰不仅公开承认隐喻方法在复杂性科学中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基于相似性或类似性比拟,在不同范畴及领域的事物之间建立对比或对应联系。科学理论中隐喻的使用是当代科学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一般都把隐喻视为描述科学理论构成要素的一种有启示的范式(黄欣荣,2006)。一旦我们注意到隐喻包括源事物和目标事物,就可以在科学创新中将其构造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理解与创意。隐喻将源主体的某些特性与机制作为相关启示应用到目标主体上,通过源主体与目标主体共有性的隐喻,在人们心目中形成适当情境下的非自然暗示(霍兰,2001)。生态系统经常被用作其他复杂系统的隐喻(米哈依洛夫,2002),将品牌商业系统描述为生物生态系统是一种隐喻,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方法进行隐喻类比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描述与探索品牌商业系统的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机理,并且可以得到人类最容易理解与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因此,隐喻研究方法将是品牌研究使用的一种最重要研究方法。生态系统隐喻方法主要包括哲理隐喻、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等三种,其中哲理隐喻法最易被理解与接受;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由于涉及生物与非生物比拟,因此常常存在一些术语及描述的疑义,因而需特别注意。

在进行品牌生态研究中首先需要明确品牌的“拟生物化”主体,笔者认为这个主体实质上就是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也就是说,品牌生态实际上是品牌企业生态或品牌产品生态的简称。如果认为品牌生态中“品牌”概念属于纯粹的市场营销领域中品牌概念,将会引起品牌生态涵义的混乱。因此,可以将品牌生态描述为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本身的生存状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互动关系。如果能够将品牌视为具有生命的商业主体,那么完全可以利用生物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生态学隐喻品牌商业系统,整合社会网络理论、供应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为整体品牌运作提供新的基于对象的动态战略规划框架,丰富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生态理论有助于企业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及生态系统构成状况,为企业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奠定基础。另外可丰富发展目前的静态市场营销理论,为品牌区域市场经营提供有效工具,从而形成基于对象的品牌市场操作的生态模式。通过对品牌生态系统的整体描述与运作机制研究,形成新的品牌生态调查与分析方法,为品牌进入、拓展、领导、抵御、转移、重建区域市场提供有效策略模式与运作工具。这可有效解决品牌市场运作的片面性、零散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管理效率。尤其是为品牌企业在更大尺度上考虑系统之间的竞合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品牌市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可为区域市场商业发展提供指南,尤其对于经销商、商及各种零售商的品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依据品牌生态理论方法优化业务范围与操作模式,可有效提高中间商及零售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2.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区域内品牌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品牌竞争状况,为政府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良性的区域市场秩序,优化区域商业布局,避免恶性品牌竞争,节省社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塑造百年名牌提供理论依据,为地区、行业、企业制定持续发展的名牌战略,为品牌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小品牌生态系统长期生存与成长壮大指明道路,尤其对进入WTO后中国品牌应对国际品牌挑战创造国际名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社会商业生态系统打下基础。一方面品牌企业的市场绩效主要取决于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及动态性,品牌产品也需要作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市场上,品牌企业是参与竞争的主角,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为整个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品牌生态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以及实用方法的研究,为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

三、品牌生态研究动态

1986年美国Moore在《哈佛商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新竞争生态学”,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同时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随后他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初步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Moore强调,企业要成功,仅仅完善自身还不够,还要塑造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因为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前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扬西蒂(2004)进一步阐述了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制定战略的方式,提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了解公司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公司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总之,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它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作为传统管理理论最新进展的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等,其内涵及本质基本上都属于超越企业边界和关注企业环境的理论延伸。社会网络理论则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强度等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则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治理所需考虑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企业权力强度的关系理论;而供应链管理理论则主要从物流信息流优化平衡角度对前后关联企业实体运作的管理进行研究。这些理论体现了新时代复杂多变环境下企业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为企业更加有效运作提供了方法与工具。然而,从理论深化、推广及应用情况看,上述这些理论尚缺乏协调性及可操作性。一方面,这些理论不能系统描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机制;另一方面也不能给出一些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系统管理模型与方法。生物生态学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果在描述企业可持续机制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企业可持续成长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在品牌管理方面,生物生态学的引入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在当代品牌理论中,品牌被比喻为“生命体”,使得品牌理论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从个体走向了整体化,生物生态学为品牌可持续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借鉴。

当对品牌进行生态学考察时,就会发现品牌像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即品牌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生态规律同样适用于这些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在这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品牌企业是其关键优势物种,它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及核心竞争力。个体品牌生态系统由品牌产品、品牌拥有企业、股东(或投资人)、员工、经理人、供应商、最终顾客、金融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公众、中间商、政府、竞争者、其他相关企业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组成。品牌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中关键及优势物种组织。众多个体品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品牌生态系统一起组成了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实际上,个体品牌生态系统是由关键及优势种群――品牌企业、供应商群落、分销商群落、零售商群落、消费者(或用户)群落、中介成员群落、政府及其他成员群落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等组成,而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则是由众多品牌群落及市场环境所组成的。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品牌的生命周期过程。名牌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可以描述为:非品牌生态系统――准名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领导名牌生态系统――老化名牌生态系统――退出的过程。它的运行具有极强的自组织特征,较一般商业生态系统更具扩张性,各方分工协作形成商业生物链与共生协作体系。名牌生态系统是以品牌为龙头的商业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品牌作为市场存在物,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的特点。品牌时刻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更能把握品牌运营的实际。名牌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王兴元(1999)提出,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中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名牌生态环境、名牌生态系统演化及运行、名牌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及扩张性、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评价与诊断、名牌生态系统对现实的启示等作了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名牌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名牌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应对策略(王兴元,2000)。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存在于三个层次:一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同类品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二是名牌生态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三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非同类品牌产品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不同的竞争主体根据各自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名牌生态系统竞争的强度可由市场中品牌数量及其实力的大小、市场需求饱和程度等来描述,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策略。名牌生态系统成员众多,含有的信息庞大而复杂,为了使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运行保持高效的状态,必须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名牌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的主体之间含有不同的知识,存在复杂的知识交换,为促进名牌生态系统知识功能的发挥,需要加强组织创新和知识编码的工作。另外,对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运行及动力机制,名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评价与仿真以及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管理策略等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系统研究。此外,还对品牌生态系统的若干概念及原理进行系统论述,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的适应复杂性、品牌生态系统结构等,建立了品牌生态位测度模型等。

国内许多学者先后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张,张锐对品牌问题的复杂性及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与政治结构、品牌生态系统领导的新兴模式等。邓旭东、杜晓娟等在论文“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通过对品牌生态环境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概述,阐述了培育健康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就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和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企业培育品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振键、韩伯棠等在其论文“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中对品牌产生与成长涉及到的品牌特质、品牌之间相互作用、品牌与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与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种群和环境的关系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品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可以基于这两个学术领域之间在原理和方法上的相互借鉴,从而引申出品牌个性、品牌生命周期、名牌生态系统、品牌生态学等富有启发性的概念,这些跨学科隐喻或类比研究,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胡望明在论文“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中对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牌生态战略宏观管理模式的“三角”架构。唐兴莉、魏光兴在其论文“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中提出了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应包括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哲学三个层次。黄喜忠、杨建梅在论文“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中对品牌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可以借助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品牌系统,进而关注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健康问题。王雪莲等在论文“对国内外品牌发展比较及我国品牌生态战略系统的构建”中探讨了我国品牌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陈绍愿、赵红等在其论文“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概述了品牌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及相关原理。韩福荣、王仕卿等在论文“品牌理论发展评述”别介绍了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孙莉莉、韩福荣等对品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分析。韩金童、汪波等基于生态理论对自主品牌以及中国农机品牌培育进行了系统分析。吴卫杰等对品牌生态安全体系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基于生态学视角对品牌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新的热点,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吸收了自然智慧的理论方法,可以更好地诠释品牌成长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并提供可供借鉴的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与方法。

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态的研究状况看,只能说尚处于初级阶段,提出的概念、原理及方法比较初步,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使之成熟。依笔者之见,品牌生态研究可沿着如下三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是品牌生态学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及确立;二是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移植到品牌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品牌生态学方法;三是品牌生态的实证案例研究。可以相信,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品牌生态理论将会成为品牌管理领域的前沿与热点,其研究范围也将会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USA),1996.

[2][美]Aulay Mackenzie.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M].自然杂志,1990,(1).

[6]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王兴元.品牌区域市场资源竞争及品牌分布规律[J].南开管理评论,2000,(1).

[9]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0]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预测,2006,(5).

[11]Wang Xingyua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sis for the Name Brand Ecosystem,Proc. of ICIM’2002,China Aviation Industry Press.2002.

[12]张,张锐.品牌生态管理:21世纪品牌管理的新趋势[J].财贸研究,2003,(2).

[13]张,张锐.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14]邓旭东,杜晓娟.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1).

[15]李振键,韩伯棠.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6]胡望明.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17]唐兴莉,魏光兴.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J].商业时代,2005,(29).

[18]黄喜忠,杨建梅.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9]陈绍愿,赵红.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J].商业时代,2006,(6).

[20]韩福荣,王仕卿.品牌理论发展评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9).

[21]孙莉莉,韩福荣.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2).

第6篇

「デ的意义构造 原型 概念隐喻 派生

一、引言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传统的语言理论认为多义词的词义是孤立的,多义词的一个个的意义由怎样的关系连结着不太被言及。日语属于粘着语,依靠助词或助动词来表示每个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助词及助动词在日语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日语的助词数量较多,且每个助词的含义也较多,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助词的习得是一个难点。迄今为止,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在教授多义助词的意义时,多是一边举出例句一边教学,学习者必须死记硬背那些意义,关于各种意义之间的互相关系涉及的较少。本稿主要以认识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考察格助词「デ作为多义词的意义构造。

二、先行研究

关于日语的格助词「デ的意义研究的论文也有很多,久保 (1994),菅井(1997),仁田(1995)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不过,由于「デ的意义较为复杂,研究者多在与其他的格助词作比较的过程中说明其意义及与其它格助词的差异,言及「デ的意义构造和联系的论文是从菅井(2001),间渊(2000)开始的,这些学者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论述了「デ格的意义特性。自此,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格助词「デ的工具、原因、场所、时间、材料、状态等各种意义、用法的阐述被尝试。森山(2002)分析得出等级助词「デ的意义构造,把原型的用法作为基本层次等级,主张「デ的各种意义共有一个背景,针对全体动作来说构成意义链。森山(2003)利用作为第2语言的日语习得的数据,分析了等级助词「デ的习得过程,森山认为哪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格助词「デ表示“场所”用法使用准确率都最高,因此习得要从「デ作为原型的“场所”用法向其他用法扩充进行,习得顺序依次为“场所”“工具”“情况”“原因”“时间用法”,认为格助词「デ的各个用法是要从“具体的意义”到“抽象的意义”进行习得。

三、格助词デ意义构造的分析

本稿在参考了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认识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重新考察「デ的意义构造范畴发现:

首先,根据原型理论的原理,格助词「デ“限定”、“范围”及“动作主体”、“数量的限定”等用法都是可以理解为由“原型等级”范畴的“场所”用法派生出来的;其次,在“时间”的范围里除了限定时间外还包含限定“期间”“时期”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原型等级范畴”的“场所”用法隐喻派生而来的。

首先,笔者先对已有的词典及学习工具书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其意义把「デ的各种用法归纳为以下范畴(表示作为大的范畴,包含列举的后面的下级范畴)。

①<工具>:工具,手段,素材,媒体,构成要素

②<原因>:原因,理由,根据,动机

③<场面>:地方,地方(抽象地方,场面)

④<状态>:主要动作对象的情况,作用/事情的状态

⑤<限制>:范围,数量限定,期间,时间限定

⑥<时间>:时间

⑦<动作主体>:动作主体、动作集团

1.一词多义的原型效应

原型理论广泛应用于语义学领域,尤其是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一般的多义词都有一个多中心结构的范畴,该范畴中含有许多相互关联、交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以范畴中的原型意义为基础,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意义链实现:意义A与意义B具有相似点,意义B转而又与意义C相关,意义C又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意义D、意义E等,原形理论可用于解释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如Myers验证了汉字“公”意义结构中的原型效应。一词多义的原型效应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性为背景的。

日语格助词「デ也是一个含义较多的多义词,笔者认为在格助词「デ的意义构造中表示“场所”的意思就起到了原型意义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格助词「デ的意义是由表示“具体的场所”的意义发展到“抽象的场所”的范畴,再进一步引申出数量限定、范围、动作主体等含义。

A:从格助词「デ表示“具体的场所”“抽象化的场所”。例如:

(1)学生が日学校で勉する。(具体场所)/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

(2)子供たちが公でんでいる。(具体场所)/孩子们正在公园玩儿。(3)この川で泳いではいけない。(具体场所)/不能在这条河里游泳。

(4)教室で 授を受ける。(具体场所)/在教室上课。

(5)しい境で育つ。(抽象化的场所)/在贫困的环境里养育。

B:从格助词「デ表示“场所”进一步发展(动作的抽象化・境界的焦点化)更进一步发展为“限定(范围・数量的限定)”的意义。例如:

(1)日本で一番高い山は富士山だ。(限定范围)/日本第一高的山在是富士山。

(2)30人でめ切る。(数量的限定)/截止到30个人。

(3)3本で100だ。(数量限定)/3根一百元。

(4)日本で千がかかる。(限定范围)/用日元需要一千元。

(5)3枚で500ならう。(数量限定)/要是3张500的话就买。

C:从格助词「デ表示场所(将场所背景化)发展为“动作主体”的意义。例如:

(1)その事件は警察でしている。(动作主体的情况)/那件案子警察正在调查。

(2)一人で住んでいる。(动作主体的情况)/一个人生活。

(3)後は私たちでやる。(动作主体)/一会儿我们做。

(4)そのことは今警察でべている。(动作主体)/那件事现在警察正在调查。

(5)これは事室で保管する。(动作主体的情况)/这个由事务所保管。

D:从格助词「デ表示时间:时间、期间、时间的限定。

场所时间(动作的抽象化・境界的焦点化)期・时间限定。例如:

(1)食事のあとで、勉をする。(时间限定)/吃饭之后,学习。

(2)成の程で一的にれる象だ。(期间限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时出现的现象。

(3)かった夏休みも明日でわりだ。(时间限定)/漫长的暑假在明日结束。

(4)が展していく中でそのようになった。(期间限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了那样子。

(5)7でがまる。(时间限定)/图书馆7点关闭。

(6)2でぜんぶんだ。(期间限定)/用两个小时全部读完。

(7)1年でドイツをマスタした。(期间限定)/用了一年时间精通了德语。

(8)3でできる。(期间限定)/用三个小时完成。

(9)3でめ切る。(时间限定)/截止到三点。

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

①根据原型理论,把格助词「デ的“场所”的用法做为最基本的意义,则“场所”即为“基本原型”,按历时性来看可以依次派生出“场所格样态格・手段格动作主体格・原因格”等用法。

②在作为原型的“场所”的用法基础上,部分场所、动作抽象化、背景化(动作主体、焦点化),派生出“抽象的场所”,“限制”(范围,数量限定),“动作主体”等扩充性用法。各用法由具体的、客观的较容易认知的用法,向抽象的、主观的用法扩充。

③“时间”的用法也从作为原型“场所”的用法被从空间到时间扩充派生出来。 格助词「デ做“空间性的”用法“场所”被隐喻而派生出隐含的限制为的“时间性”的用法。

2.在原型基础上通过隐喻扩展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认为许多主题从最普遍的事情到最深奥的科学理论通过隐喻来理解。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还是给予人们经验的、概念性的、自发性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多义词的扩展可以通过隐喻来解释,格助词「デ的意义构造中表示“道具”、“原因”和“样态”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由具体的“场所”的意义隐喻扩展出来的词义,隐喻扩展的词义是以认知世界的机能为背景的。

A:格助词「デ表示道具:包括道具、手段、材料、媒体、成要素等含义。

场所(范畴的主观化/某领域的主观化)道具・手段(内在化)材料・构成要素。例如:

(1)日本人は箸でものを食べる。(道具)/日本人也用筷子吃东西。

(2)日地下で学校へ来る。(手段)/每天乘地铁来学校。

(3)この机は木でできている。(材料)/这张桌子用木头做成。

(4)日本文化の特という目で文をいた。(构成要素)/以日本文化的特征为题目写的论文。

(5)テレビでやっていた映画。(道具)/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媒体)

B:格助词「デ表示原因:包括原因、理由、根据、目的・动机等含义。

场所(范畴的主观化)原因(主观化)理由・根据・动机・目的。例如:

(1)病で学校を休む。(原因)/因病,请假休息。

(2)そういう点でおもしろいと思う。(理由)/因为那一点觉得有趣。

(3)の果で判断する。(根据)/由考试的结果判断。

(4)出で大阪へ行ってきた。(目的・动机)/因为出差去大阪了。

(5)地震でビルが倒れた。(理由)/因地震大楼倒塌了。(6)今日は邪で休んでいる。(理由)/今天因为感冒请假了。

C:格助词「デ表示样态:包括动作主体的情况・动作对象的情况、作用・状态。例如:

(1)第二外国で日本を教えている。(动作对象的情况)/第二外语教日语。

(2)夕ごは自分で作って食べる。(动作主体的情况)/晚饭自己做饭吃。

(3)迷惑にならないよう、小さな音で音をいた。(作用/事情的状态)/为了不令人讨厌用小声听音乐了。

(4)猛スピドで走っています。(作用・事情的状态)/正用猛烈的速度奔跑。

(5)あの先生はいつも大声です。(作用・事情的状态)/那个老师总是大声讲话。

(6)疲れたでって来ました。(动作主体的样子)/带着满脸的疲倦回来了。(×でってきました)

(7)落ち着かない子で座っていた。(动作主体的样子)/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坐在那里。

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使用格助词「デ的时候,“背景”作为“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两种认知范围存在。以“现实世界”为依据的客观性背景范围有以“场所”为起点“限定”、“动作主体”、“时间”的用法。“认知世界”的主观范畴是以“道具”、“原因”、“样态”为主的认知主体背景。从“现实世界”到“认知世界”的“隐喻”扩张中引发主观化的“背景”,作为“场所”的概念机能化、形成各种主观的范畴,作为基础意义的“场所”用法可以扩张出“道具”、“原因”、“样态”等用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格助词「デ的构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稿研究认为格助词「デ意义构造:是从最基本的“原型”用法为起点,以“原型”为中心逐级展开、扩充而形成的。格助词「デ的最基本的用法设定为“场所”,在“原型”的基础上,部分“场所”、“动作”被抽象化派生出「デ“抽象的场所”的用法,将动作背景化即派生出「デ“动作主体”的用法,将动作焦点化后派生出“限制”(范围,数量限定)等用法。各用法由具体的、客观的认知用法,向抽象的、主观的用法扩充。格助词「デ做为“空间性的”用法“场所”被“隐喻”而派生出隐含的限制含义的“时间性”的用法。格助词「デ的使用“背景”作为两种认知范围存在。其一是以“现实世界”为依据的客观性范围背景,其二是认知世界的主观范畴背景,从“现实世界”到“认知世界”的“隐喻扩张”中引发出主观化的背景,扩张出“道具”、“原因”、“样态”等用法。

参考文献:

[1]山口明,秋本守英.『日本文法大辞典[M].明治院,2001.

[2]山田忠雄,坊豪,金田一春彦,柴田武,金田一京.『新明解国辞典(第三版)[M].三省堂,1988.

[3]渊洋子.「格助『での意味にする一考察[J].国学.

第7篇

【关键词】空间隐喻 意象图示 beyond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从对事物空间的感知开始的,随后才有了对时间等其他抽象事物的感知,因此方位介词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Lakoff&Johnson认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它将作为源域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是“给一个概念空间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空间意象及其内在的逻辑都被保留下来,形成了新的意义。“意象图式是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再描写。”(Johnson 1987)其中起点-路径-目标图示最主要解释的就是空间位移。

语言学家早就发现空间隐喻对于方位介词的解释力很强,F. Ungerer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一书中详细分析了方位介词over的意象图示。此外国内的学者刘佳佳和焦阳等人也分别对over和against做了详细的研究。然而认知语言学家对其他方位介词的研究却甚少。

一、分析和讨论

本论文经过选取语料发现beyond的隐喻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相比较而言,beyond的最基本的空间含义已经不常使用。

1.介词beyond的意象图式。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大词典,介词beyond 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为:“在(或向)……较远的一边”。该语义表示事物间的静态空间关系,例如:My house is just beyond the river.(我的家就在河的那边。)其意象图式为:

在图1中,TR就是空间结构中凸显的那部分(my house),LM就是该结构的背景(the river)。TR位于LM的那一边,但是离讲述者着很远。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的关系中,TR的路径为零。

当介词beyond 跟一些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搭配时,则可以表示动态关系,其语义为“……之外”,例如:The families always travel beyond the neighborhood supermarket to shop.(家人总是不到附近的超市购物。) 其意象图示为:

在图2中,“家人”是TR,动态的,是强调的部分,“超市”(LM)是背景。TR沿着特定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经过LM,即从靠近附近的超市并且越过它,到更远的超市去。其经过的轨迹为路径,ST1、ST2和ST3分别表示运动中的三个阶段。

2.介词beyond语义的空间隐喻延伸。介词“beyond”除了以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关系外,还有很多因为空间隐喻而产生的非空间关系的语义。

(1)“晚于……”

表示空间关系的介词经常成功映射到表示时间的句子中。介词“beyond”将“……之后”映射到时间的语义中,TM就从物体变成了时间点,从而产生“晚于(时间);迟于(时间)”的意义。

1)Don't stay there beyond the visiting hours. (待在那儿别超过会客时间。)

2)You can’t stay out beyond ten o’clock. (10点以后你不能呆在外面。)

(2)“超出……;超过……”。当语义“……之外”映射到数值域(表示比率、年龄、数量等关系词及一些抽象名词)上时,它的空间动态语义“(越过……到)之外”就被转换为表示“在……之上”的语义,译为“超出……”。例如,The unemployment rate went beyond five percent.(失业率超过了5%。)

(3)“无法……”。如果我们将“超过……”的程度变大,空间隐喻中TR和LM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可译为“无法……”。如:The bicycle was beyond repair. (自行车已损坏得无法修理。)

但这三个隐喻意义并不是beyond的全部意义,我们还常会看到beyond表示不可能的含义,译为“除了”,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如:There’s nothing in my room beyond a bed and a telephone. (我的房间除了床和电话之外,什么也没有。)这里运用到的是容器意象图示。

二、 结论

介词“beyond”以事物间空间方位的直观感知为基础,被赋予了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语义。通过语料分析,本文发现:“beyond”的空间静态语义为“在……较远的一边”,动态空间语义为“……之外”,而后将空间含义映射数值域上的词语,语义变为“晚于……”、“超出……;超过……”或“无法……”。除此之外,本论文还发现“beyond”基于容器意象图示的含义“除了”。

本文有助于利用意象图示加深对介词“beyond”的理解,但是本论文对意象图示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生涩,缺乏进一步认知语义分析,希望仍有机会再做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焦阳.Against的空间隐喻研究[J].科技视界,2014.

第8篇

关键词: 隐喻 在线意义 概念合成

语言中的隐喻随处可见,熟练理解和使用隐喻会为交际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那么该如何正确解读隐喻的在线意义呢?作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认知理论之一,概念合成理论为阐释隐喻的在线意义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隐喻的两种认知机制

1.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此后隐喻不仅被看成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更被认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分别为始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就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即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始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人们将其有关始源域的经验或知识映射到目标域,从而重新认识目标域部分特征的过程就构成了对隐喻的理解。如“信息高速公路”,喻指电脑互联网络,其中“高速公路”属于交通范畴,通过隐喻使词语的语义得到抽象化认知,喻指互联网络像高速公路般四通八达,信息得以快速传递。既然网络的概念可以通过高速公路来表达,那么在互联网上碰到“交通堵塞”、“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抛锚”等表达也就不足为奇了。

2.概念合成理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auconnier和Turner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即概念合成理论或合成空间理论。

“心理空间是根据语言表达所提供的线索在话语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构造物,是人们谈话或听话时用成分、角色、策略和关系建构的域(domain)”。[1]在语言所传达的信息的帮助下,我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个抽象而互相连贯的概念包。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可以建立起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包,即心理空间。例如:

昨天一个特技演员从五角大楼楼顶上跳了下去。

这句话就包含了若干个概念包,建立起若干个心理空间:时间(昨天)、地点(五角大楼楼顶)、人物(特技演员)和行为(跳了下去)。这些心理空间相互连贯,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而“特技演员”这一概念包又刺激我们的长时记忆,从中调动已储存的信息,即背景知识,让我们明白这是一个特技表演而非自杀事件。

Fauconnier把话语的意义构建看作是通过激活两个或多个空间并对其进行合成以产生新空间及形成新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跨空间映射及来自两个或多个心理空间的整合。[2]他还勾勒出一个“四空间”交互作用的模型,用来阐释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概念合成中的四个心理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代表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类属空间对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代表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概念结构,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类属空间有与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相似的概念结构,人们在理解隐喻时首先须从隐喻的始源域中抽取出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用它去把握目标域。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部分地跨空间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去。在合成空间中,认知者将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进行合并和互动,并产生新的意义即层创结构。

概念合成是普遍的潜意识的认知活动。我们在日常的活动和交流中,经常会进行具有创造力的即时的概念合成,人类也正是逐步通过概念合成,来不断地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

二、隐喻的在线解读

概念合成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都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隐喻上,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如两者都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而不是纯语言现象,都涉及概念的系统的映射。但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区别: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心理表征关系是双域模式的,概念合成理论构拟的是四空间模式;前者把隐喻定义成一种严格的单向性映射现象,后者并不这样认为;前者通常关注固化的概念关系,后者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短暂新奇的概念上。例如:

生命不是可以随意播放和停止的唱片。

逛街是很好的爱情试纸。

上面的句子在某种语境下,都是经概念合成产生的隐喻。这种合成是一种在线的(on-line)实时空间建立过程,是创造性的认知思维的表现。我们以后一句为例。在没接触这一隐喻之前,人们不会意识到“逛街”和“爱情的试纸”之间有什么联系。而作者为了表达自己一种特别的看法和感受,把两个并无联系的概念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究竟作者想表达怎样一种看法呢?这里始源域输入空间是“逛街”,目标域输入空间是“试纸”。接受者在解读隐喻时,通常先是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寻找相似点。一开始,接受者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这两个概念之间根本不存在相似之处,完全是两码事,无法往一块联想。可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概念连贯缺省性期望”(人类往往根据常规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具有连接贯通特性的预设性希望[3])会促使接受者对两者的关系采取新的角度进行思维和理解。同时,始源域输入空间和目标域输入空间的这种不对称也打开了接受者思维与想象的空间,为概念合成提供了发生的通道。要解读这个隐喻,接受者需要敞开心扉,动用自己平时积累的长时知识、对社会及人生经验的把握,以及长期培养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来对这一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经过充分的联想,接受者发现尽管“逛街”和“爱情的试纸”这两个概念表面上不存在什么联系,但从某一点来说,逛街确是可以起到“考验爱人”的试纸作用。因为在逛街时,观察一个男人不经意中流露出的神色、情绪,大致就能体会出他的修养、性情及个性,而聪明的女孩就此可以断定他是否就是适合自己的爱人。由此,“逛街”确实比问对方“你爱不爱我?”得到的回答更能充当“爱情的试纸”。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都是在几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从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结构并将之整合到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即合成空间后,便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新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概念合成是隐喻的在线意义解读过程中的重要认知活动。

三、关于概念合成理论解读隐喻在线意义的思考

Fauconnier认为,语言信号只是讲话人为了引导听话人在心理空间中穿行而设立的路标。也就是说,语言本身只为接受者提供了一个最低限度的有效提示来构建一个概念结构,而这一提示的形式组合并不是概念结构的直接反映,而是依据语用信息和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帮助接受者整合概念结构,在线地构建话语意义。始源域输入空间与目标域输入空间的概念内容并不一定具有相似性,或者说接受者所面对的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即发生了空间冲突,语义构建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接受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开拓思路,展开丰富的联想,并根据语境的提示一步步构拟出始源域输入空间与目标域输入空间之间的相似性,最后得出隐喻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GillesFauconnier&Mark 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M].New York:New York Basic Book,2002.

第9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国内语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01-01

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出现了以兰盖克、泰勒为代表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属于功能学派,它将语言和认知联系起来,重语义研究,为词汇语义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原型范畴理论

(一)范畴化、原型的内涵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建立在研究范畴化和原型之上。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指的是人类在歧异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简言之,范畴化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原型是某一范畴内的最佳成员和典型代表,是一种认知的参照点。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

1、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与人们的认知及与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

2、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范畴间的边界往往是模糊的,相邻范畴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

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语义研究的影响

1、原型范畴理论扩大了语义研究的视野

原型范畴理论研究打破了范畴间的界限,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语言系统,且不再拘泥于语言系统内部,而是扩大到整个外在世界与人的认知活动。因此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纯语义的知识和百科知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语义是我们总体概念系统的一部分。这与结构语义学中的“义素分析理论”有显著区别。“义素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一组相关词语的义位得到的比义位低一级的语义单位,着眼于语言单位本身及同属最小语义场中的单位比较。

2、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的解释

奥斯丁在他的论文《词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 word》)中提出了如下观点:一个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范畴,各意义间不是具有相同的特征,而是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汉语多义词的很多义项就是由一个意义逐渐引申而来。如“朝”的本义是早晨,因早上面见君王,引申为朝见的“朝”,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再引申为朝代。A一B一C一D…,尽管A,D之间的联系可能已不可辨认,但是词义A,B;B,C;C,D之间有某种联系和交叉,这就通过家族相似相关联,形成了意义链条。

二、隐喻和转喻

传统上,隐喻被当成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是有异于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的诗歌语言。认知语言学家们突破了传统的“语义修辞观”,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它认为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认知域的图式结构(源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的域),映射的基础是相似性。比如“the eye of earthquake(地震中心)”,“eye”本是人体的一个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事物中心,映射的基础就是眼睛与事物中心共有的特征――重要性。

转喻建立在邻近性原则基础上,体现的是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比如汉语中常说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语义转喻的体现,“臭皮匠”和“诸葛亮”都是关于“人”的域中的两个元素,其邻近型表现为两者都有智慧。

三、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对国内语义研究的影响

国内对认知语言学的介绍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陆续引介到国内,大批学者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的语义问题。

吴传飞的《论现代汉语词义的相似关系》依据经典的范畴化理论解释了汉语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类义关系和词义从属关系,另外还运用现代的范畴化理论确定现代汉语词义的一种新关系―相似关系。

苏宝荣的《“隐喻”认知、词义变化与辞书释义》从隐喻认知与词义发展,词义的隐喻扩展与语文辞书释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隐喻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语言中的许多抽象概念都是借助具体形象的方式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的。对于这类义项,语文辞书传统的建立在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定义式”的释义方法,是难以全面概括和准确释义的,而应当采取其他的释义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委婉语 死亡委婉语

引言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各个民族、不同时代都采用的表达手段。委婉语不仅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任何用来避免粗俗、不雅、尴尬、冒犯、不礼貌的表达方式都是委婉语的运用。因此,委婉实际上是人类的心理现象,对委婉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类认知心理的解释。然而,传统的委婉语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符号语义学和修辞学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认知能动性排除在外,因而存在其局限性。由于委婉语的委婉性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它涉及到人们对它的认知处理,因此抛开这种认知处理就无法真正了解其实质。最近两三年来,有些学者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欠缺,积极展开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揭示委婉语的机制。邵军航、樊葳葳(2004,4)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进行分析后发现,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在于转移听者的注意焦点或分散听者的注意力,极端的做法是暂时中断听者的理解进程。谌莉文(2006,8;2006,12;2007,7)分别探讨了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以及借助概念合成理论阐释汉英委婉语意义构建之异同。在前辈学者的开拓下,本文拟侧重实证的角度来分析认知模式下的委婉语。

1.概念隐喻认知模式

按照Lakoff(1987:68-76)的论述,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可分为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概念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认知科学的一个研究重点。(Lakoff & Johnson,1980/1999)Lakoff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我们的思维大多数是隐喻的,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讲是隐喻式的(莱考夫)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有赖于人的联想,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通过人的联想,在隐喻结构里,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里对他们产生了相似性联想。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本质。这里所谓的相似性并非基于客观物理特征的相似性,也并非仅指外表或内涵上的相似性,主要是基于认知主体感知、体验、情感、态度、感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相似性联想。这种联想具有创造性。

Lakoff认为隐喻思维涉及两个两个认知域: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是跨认知域的映射,是以始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的经验,始源域的部分特征被映射(mapped)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映射的内容就是基于认知主体的相似性联想。所以隐喻的使用均是在认知主体的作用下进行的。王文斌(2007:99)将使用隐喻的认知主体定“施喻者“,认为施喻者使用隐喻并不是信马由缰或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必然会遵循某种内在的隐喻使用指导原则,并同时又受这一原则的约束。这一原则就是自恰性原则(self-negotiation)。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自洽性原则在概念隐喻中要求尽可能凸显始源域和目标域相应语义概念的相似性。

2.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委婉语是随着禁忌语的出现而产生的。禁忌语是人类把语言符号与某些自然现象或生理现象联系起来而产生的言语形式,而后来逐渐为委婉语所替代。根据Odgen和Richards的“语义三角”理论,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人脑的思维间接联系的。然而这种间接联系一旦在人脑中确立起来,就成为一种十分顽固的习惯。换言之,当人们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符号时,就会立刻联想起它的所指对象或想起它所指的不快或不雅的事物,将“能指”等同于“所指”。而委婉语的特有功能就在于把这种直接联系有效地加以曲折,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这种曲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思维即认知功能(马若飞,2007,2:62)。

委婉语是一种充分利用人类的联想功能,在日常语言中突出显性语言从而掩盖隐性语言的思维过程。委婉语为了达到委婉的目的,使用委婉语的人就要离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实际上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委婉语虽然是随着禁忌语的出现而出现的,但是在其出现后,人们也用来谈论并不需要忌讳的事物或事情,而是为了是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优雅、好听。束定芳(1989,3:30)认为委婉语的构造原则有三个:距离原则、相关原则、动听原则。总的说来就是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在听者的心理上或思维上设置些许阻碍,使听者不会一下子由语言符号联想到符号的所指。如果把委婉语看作是始源域的话,那么委婉语的实际所指就是目标域。为了让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联系更加曲折、隐晦,自然地,语言使用者就会凸显始源域,尽可能地隐藏目标域。由此可见委婉语生成机和制概念隐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只是委婉语追求的是两个域之间最隐晦的联系可以是相似性也可以是关联性,而隐喻追求的是两者之间最大的相似性。委婉语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联想。其认知理据表现为源域中的概念与目标域相应概念的语义相似性减弱,通过凸显源域概念扬升语义,由心理可及性较强的源域概念映射到心理可及性较弱的目标域概念,实则凸显后者(谌莉文,2006:8)。

由此一来,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就多种多样,但是我们认为邵军航和樊葳葳(2004,4:21)的概括比较科学,且覆盖面广,尤其是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他们认为委婉语的构成手段主要有概念隐喻、转喻、模糊词语、语义畸变与拼写变异和借用外来语五种。再对这五种手段构成的委婉语按机制分为三类:注意焦点的转移与分散、文化意象的转换和认知过程的暂时阻断。

3.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普遍现象。但不同民族的语言在委婉语的涉及范围,构成方式上是有差异的。要揭示委婉语的普遍特征,或更好地解释某一语言委婉的特殊性,就必须通过对比的方法。(束定芳,1995,5:20)委婉语的对比研究除了可以揭示委婉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对外语教学、翻译和双语词典的编纂等应用语言学学科。以下本文将采取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英汉“死亡”委婉语。所依据的理论就是上面所说的概念隐喻认知模式下“死亡”委婉语的构成。选择“死亡”委婉语作为对比的语料,一是因为英汉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都非常多,都跨越了较长的历史,具有代表性,而且也很容易搜集;二是“死亡”的委婉语从认知的角度没有很多人做过分析。本文中英语的“死亡“委婉语来自刘纯豹主编的《英语委婉语词典》(2001),汉语的委婉语来自众多学者的论文。

3.1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的共同点分析

(1)死亡是休息。

将“死亡”隐喻为休息,凸显了始源语中的“休息不再到处奔波、劳累”这一含义,从而隐藏了目标域中“永远也不能起来,死了”的真实含义。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减弱。将听者的注意力暂时转移了。

如to be at rest(安息),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to be called to one’s eternal rest(被上帝招去永远安息)等。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如:长眠、安眠、永眠、安息、永远地睡了等。

(2)死亡是和上帝、神灵在一起。

源认知域中的“上帝”、“神灵”在宗教中是非俗人的精神的存在,生活在高高的天堂里。和“上帝”、“神灵”在一起就意味着不再具有血肉之躯。这个概念隐喻将我们的认知视点转移到宗教故事和信仰中去了。而上帝、神灵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能和敬仰的对象在一起应是一件好事。所以,该概念隐喻凸显了和敬仰对象在一起的积极的方面,而将死亡的其它可怕的方面掩盖了起来。

如to be in heaven(在天国),to bewith the God/the angels/their father(和上帝/天使/圣父在一起),to be among/join the immortals(加入不朽者的行列),join the angles,to go to heaven,join one’s dust,say hello to Charon(Charon是希腊神话中在Styx河上摆渡亡灵去冥府的船夫),be taken to paradise,be gathered to one’s fathers,be promoted to glory等。

汉语中也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死亡“的说法,只不过中国文化的神灵不是上帝,而是仙人、如来佛祖等。例如:升天、归真、上西天、见如来佛祖、见马克思、归西、归天、见阎王、下地狱、上天堂、仙逝、仙游、仙去、成佛、圆寂等。

(3)死亡是旅程,总是在离开某个地方,抑或是前往某个地方。

这里实际上是以人生来隐喻旅程,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也就是将死亡隐喻为旅程的终点和目的地,或者是没有回程的旅程。始源语“旅程”用来隐喻目标语“死亡”,一是可以使目标域得到隐藏,减少听者的伤心;二是可以美化“死亡“这一结局。让人的注意力转移而达到委婉的目的。

如the last sent-off(送别),to have gone out(已经走了),to hop the last rattler(跳上货运列车),to take a one-way ride(单程旅行),the last voyage(最后的航程),gone to better place,go to one’s last home/own place/grass,go the way of all flesh,be home and free,to depart with the world,to leave with the world等。

汉语中也有很多表达:命赴黄泉、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回到大地的怀抱、命归黄泉、归土。

(4)死亡是放弃。

如:死亡意味着生命的消逝。生命的消逝就让人类不得不放弃在世界上的一切,所以说中西两个民族的人民都会用放弃来表达死亡的概念。如:

to pass away,to be gone,to go beyond,to be no longer with us,to go west,to lose one’s life,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死去),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last debt(寿终),to slip away(悄然逝去)等。

汉语中:弃朝、弃平居、弃……而去、撒手人寰、放弃了生的希望、舍生取义、伤生丧命、与世长辞、去世、过世、走了、逝世。

(5)死亡是结束。

如to expire,to end,to come to an ultimate end(夭折、短命),to be cut off(因疾病等夺去……的生命或使夭折),to close one’s days(终其天年)。汉语中的表达:寿终正寝、完蛋、不在了、没了、亡故、毕命。

3.2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隐喻的个性分析

(1)汉语中死亡是自然界事物的消逝、死亡、陨落。

夭折、凋谢、兰摧玉折、星陨、薪尽火灭、油尽灯枯、香消玉殒、魂飞魄散、就木、蜕化、羽化、物化、老了、崩(古用,指山坏了)、薨(古用,指房子倒塌事发出的声音)。

(2)英语中“死亡”有响应上帝、耶稣等的召唤。

如:answer the final summons(最有一次应诏),be called to God,be called to the beyond(被召唤到遥远的地方)。

(3)英语中的“死亡”还可以是“做最后的某事”。

始源域中“最后做的事”都是隐喻“死亡”的最后的时刻,这两种概念域中的相似性十分弱,但是委婉的程度却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掩盖了死亡,听者的认知会在一瞬间被阻隔。last send-off,last taboo,last voyage,go to one’s last,answer the last roll call(军队里的委婉语),pay one’s last debt(还最后的债),hop the last rattler(跳上最后一班车),breath one’s last等。

4.综合的分析与讨论

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概念隐喻的基础是人对于外界的感知和体验的意象图式。出于对“死亡”的禁忌,人们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构建了大量的委婉语,以始源域的凸显来转移人的注意力来达到隐藏或是美化目标域“死亡”这一概念。这种非直接的认知过程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由于这是人类都共有的思维方式,所以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才都创造了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从对“死亡”的隐喻来看,两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把“死亡”看作是“休息”,是“离开”,是“与上帝、神灵在一起”,是“终结”,是“旅程,可以离开或是前往某处”。这是因为英汉两个民族在对死亡的感知和体验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汉语里,死亡更多地被隐喻为大自然万事万物的消逝、凋落、陨落和死亡,而英语里基本上是没有这种类似的隐喻。这是因为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相信“天人合一”的道教观点,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达到和谐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所以,“死亡”隐喻中有很多用大自然中事物的死亡来隐喻人的死亡。英语里有死亡是相应上帝、神灵的号召和最后做某事的说法,而汉语里基本上无此说。这是因为西方的宗教对人的影响很大,他们所信仰的是要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行事,所以响应上帝的召唤就是和上帝在一起,就是“死亡”的美化说法。同样的道理,英语中有用“做某件最后的事情”来隐喻“死亡”,也是源于其对其人民认知的影响。

小结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委婉语中也大量地存在隐喻。并且委婉语中的隐喻是尽力凸显始源域来达到隐含或者是隐藏目标域,使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尽量减弱,让认知的另一方在解读的时候注意力要么被转移,要么被阻隔,从而达到委婉的目的。并且英汉两民族关于“死亡”委婉语的隐喻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概因两民族对于死亡概念的感知是感同身受,是一样的,因而表现在委婉语中,不约而同地产生了类似的隐喻。但是两民族文化毕竟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所以“死亡”委婉语的隐喻就同时呈现了各自的特点。本文因为笔者的能力有限,有很多的问题没有深入下去。对于委婉语中的隐喻和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对相似性要求是否总是一样,都没做过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2]谌莉文.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J].外语教学,2007,(7).

[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4]马若飞.委婉语的认知阐释[J].大连民族学院,2007,(2).

[5]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

[6]邵军航.樊葳葳.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外语研究,2004,(4).

[7]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11篇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渭城曲》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的经验、认知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的认知和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一起驱动的。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应用于诗歌文学作品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认为文学诗歌作品不再只是只可远观的高超技艺展示,而是人们日常体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国内,蓝纯已从借代和隐喻的角度分析过《秦汉观》。另外,有学者如贾红霞用意象图式理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了认知解读;郭强从概念隐喻和合成等领域研究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等等。

虽然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泰斗级人物,但他的送别诗也独具风格。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王维的送别诗代表作《渭城曲》,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这首绝唱。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的视觉焦点或感知焦点会根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两部分。从物体动静和路径位置变化方面来看,Talmy[1]认为图形是指可移动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而背景是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相对静止的物体;前者路径位置变化可视为变量;后者则路径方向相对静止。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注意到图形,但图形是在背景的衬托下产生的,在认知过程中背景通常会被忽略。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蓝纯[2]P96指出,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图形总是具有某些特征,比如:图形一般有固定的形状,而背景相对形状不定;图形有清晰的轮廓线,而背景则没有;图形有特定的结构和内在的和谐,更像一件东西,而背景则显得缺乏内部结构,不像一件东西;图形似乎立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似乎在图形的后面延展。总之,图形相对于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

图形—背景的区别并非绝对,正如著名的“脸—花瓶”实验那样,所凸显的究竟是脸还是花瓶,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答案。Langacker[3]P120指出图形—背景随着认知者的认知视角、注意焦点、识解方式、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认知需求而变化,同时叙述者的语用修辞、文体风格的变化会影响读者对图形—背景的区分。

三、概念隐喻理论

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概念隐喻理论源于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是语言中非常规现象,也并非人们在运用隐喻时就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交际或修辞效果。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在人们无意识的思维或交际中它已渗入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隐喻内在结构的是跨域映射(mapping)。Fauconnier[4]P1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隐喻由两个域构成:始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跨域映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可以说,概念隐喻模式在隐喻理解模式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最大的最广的。它为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西出阳关,远去边陲。从此难以相见,于是王维作诗相送。

(一)图形—背景视角

从宏观上看,诗人生平所见景物数不胜数,却特意选择渭城朝雨、轻尘、客舍和柳等景物写,可以说诗人是想将此时此地所见所感作为图形凸显出来,而背景则是他在别处他时所见景物所说情感。

从较为微观的视角来看,诗人是这幅“渭城送别”图的观察者、描述者和记录者,按常理,人物更具常规观念上的“图形”角色。但在这简单的四句诗歌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写景写物上。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刻意为之的:他把角色与背景进行了逆位,即将常被视为背景的景物设为图形,而将通常作为图形的事物和人物置于背景之列。此种图形—背景的颠倒,妙在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认知方式,反而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王维送别诗的一个特色,在他的其他送别诗如《送沈子福归江东》、《熊九赴任安阳》和《双黄鹄歌送别》等中都运用了图形—背景逆位的手法。采用先景后情的手法,达到寄情于景的目的。

一首诗就如同一场短的舞台剧。在诗中有突出焦点的地方,也有模糊焦点的地方。在《渭城曲》这首诗的第三句将一直淡化处理的亲身经历者推到前台成为图形(角色),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王维的诗并未在最具传统意义上的焦点处戛然而止。他更注重寓情于景,所以最后一句的图形不是在人而在景:一条长长的通往阳关的大道,意在给读者一种“人去楼空”和空旷幽远之感,寄念念不舍于景物之中。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每句诗都有其自身的图形与背景。单从第一句来看,“渭城的朝雨”是图形,如Talmy提出“雨”相对于“轻尘”是动态的,它易被察觉,给人以直观感受,是人们通常聚焦之处。“轻尘”的特点是:微小,肉眼不易察觉,细节更是模糊,所以它不如朝雨明显,只能处于背景地位。把前两句的写景作为整体来看,第一句所描述的“渭城朝雨”成了背景,而第二句的“客舍”和“柳树”二景则成了整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与背景的一应一和,充分展示了王维诗歌中寄情于景的魅力:在言简意赅中呈现出了一种层次感。

前两句是实景的描写,渲染出了离别时的气氛。三四句则把图形集中到了客舍中的人物上。第三句中诗人和友人的饮酒作别场景是图形,而一二句的景物则淡出成了画面中的背景。诗人如同孤独的摄影师,不断调整焦距,使眼前一幕幕的景、物、人成为图形而又模糊淡出,最后又于第四句把图形定格于友人离去的幽远的阳关之道,渲染出了一种别离之伤、不舍之情。

(二)概念隐喻视角

这首诗的概念隐喻分别为“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人是植物/物”和“人物心情是酒”。具体分析如下:

1.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

从诗歌第一句中的“渭城朝雨”可以看出,诗人写朝雨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写实之作,另一方面这与诗人那时的心情也有几分关系。忧郁的雨天,总让那几分离情多了几分惆怅。始源域的“雨”映射到了作为目标域的王维内心的情绪,即:人的离别愁绪是丝丝细雨。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心情的起伏是雨的大小。从“渭城朝雨浥轻尘”中得知渭城清晨的雨润湿了尘土,则朝雨只是小雨,诗人没有把离别之情写得大起大落,只是从微微的朝雨中透露出作者内心淡淡的离别哀伤。由景入情,写得淋漓尽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淡风轻”形容一种从容不迫和豁然开朗的心态,还有用“霜露之感”表达对先祖祖父的思念等都用了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这一概念隐喻。

2.人是植物/物

诗中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在传统诗歌分析中,预示着离别、分开。这是隐喻的一层意思。此处作为始源域的“柳”更可以看做是为了写目标域中诗人的好友元二而作即:友人是新柳。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当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与阳关(今敦煌)往来密切。诗中的“新柳”是指翠嫩的柳条,象征生命力。王维把元二比做雨后新柳,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希望二元能像这般新柳一样在西出阳关后有欣欣向荣的发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殷切希望。一种植物“柳”既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映射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可谓一语双关。

其实以柳喻人并不少见,如在一些成语中可以看见“残花败柳”一词喻指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宠柳娇花”隐喻惹人宠爱的人;“摧花斫柳”中的“花”和“柳”都暗指女子,隐喻对她们的摧残等都能看出把人喻柳已普遍用于很多成语中。

读者细细品味还会发现,在诗中的第一句还有一个抽象隐喻即:人是物。将此隐喻更具体地说是诗人此时将自己比做是尘埃(人是尘埃)。一方面是作者自谦渺小,另一方面结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可以看出,写实之处的雨打湿了尘埃,更淋湿了作者的不舍之心。

3.人物心情是酒

在这首诗歌中作为始源域的“酒”述说的是对友人的离别不舍之情,酒更是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指诗人希望友人再多喝几杯践行酒,酒中包含对故人无限的不舍,更有无限美好祝愿。与王维此诗写酒表祝福美好愿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杜甫诗歌《问军官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处的酒描写的便是对军官收复河南河北后的激动之情,借酒表达美好祝愿。

“酒”在古代诗歌中隐喻着诗人们不同的心境。众多诗人喜好喻忧愁如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人也把思念、相思喻酒,如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一种对家乡无限想念的情感。又如他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则表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

《渭城曲》出现的重要概念隐喻可以图1示之:

图1 《渭城曲》所含四个概念隐喻映射

五、结语

本文从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两个方向分析了唐诗《渭城曲》。用认知语言学的方式解读诗歌能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诗歌本身,感受诗人所写所感所悟。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一方面能让读者对诗歌解读有一个多维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诗歌能证明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与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紧密相连的。它不是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只是通过特有的手段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娟,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8(18):48-5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 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0.

[4]Fauconnier,Gilles.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ge,2002.

[7]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1):39-43.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语气隐喻;言语行为理论;《雷雨》

一、引言

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这一概念最早由M.A.K.Halliday提出。通过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韩礼德区分了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即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即语言结构不直接反映现,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的关系,这种不一致的关系是语言单位之间的隐喻过程,即不同的语法域中语言单位之间的转化。这种不一致式的隐喻就是语法隐喻。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又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而有关语气隐喻的讨论主要结合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语气隐喻

1.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的概念虽由韩礼德提出,但是这一语言现象却由来已久。

在古典时期,语法隐喻体现在“许多语法属于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其特征是,“现实世界一语法术语”。

正如胡壮麟所言,西方在中世纪语法隐喻就已被大量使用了。它在宗教、政治、哲学等生活领域广泛运用。而这一时期语法隐喻的特征是“语法形式一现实世界”。

2.人际功能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干预者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1),是语言的参与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主要有两个言语角色(speechrole),即给予(givnig)和求取(demanding)。而且在人们的交际中,交换的既可以是信息(information),也可以是物品和服务(goods&services)。我们把言语角色和交换物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提供”(ofer)、“陈述” (statement)、“命令”(command)、“提问”(question)这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

“语气”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气系统所表示的是小句的互动,它使小句成为一个交际行为。以上四种言语功能都能够通过语气来体现,陈述旬通常用来表示“陈述”,疑问旬通常用来“提问”,祈使句通常用来表示“命令”,而“提供”则可以通过各种旬式来体现。

小句的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语气成分具有明确的语义功能,主语是是肯定或否定一个命题的基点,是对命题(或提议)的有效或成功负责的成分。而限定成分的作用是限定命题,使其成为可议论的概念。

3.人际语法隐喻和语气隐喻

功能语言学认为,选择即意义(Choiceismenanig),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种“多对多”的关系,一种形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同时一种意义也可以由多种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语法隐喻产生的根源。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除了一致性之外,也会出现语法隐喻的现象。

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中,提出有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际隐喻(niterpersonalmetaphor)这两种形式。而在人际隐喻中,又区分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尽管言语功能可以由一定的语气来体现,但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言语功能和语气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如:

(1)Givemetendollars.

(2)Cna yougivemetendollars?

(3)1wonderifyouCna givemetendollars.

以上三句话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即讲话者向对方索要十美元,但是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依次是祈使、疑问和陈述。例(1)功能与语气相一致,而后两句是语气对功能的偏离。同样,同一种语气也可以表示不同的言语功能,例如:

(4)Soyouraetheplumber.

(5)1wouldn’tlendthecartohim iflwereyou.

(6)You’dbetternotputthesofainthecorner.

以上各句都是陈述语气,表达的却是提问和命令的意义。

这类语气的变异现象,即从一种语气域向另外一种语气域的转移,被称为“语气隐喻”。在语气隐喻中,语法范畴和语义特征已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三、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是由Austni、Searle等语言哲学家提出的。言语并不止表达字面的语义信息,很多情况下,讲话者是为了“以言行事”(doingthingswithwords),于是把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实施许诺、警告、命令、请求等功能的话语称为“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被三分为发话行为(1ocutionaryact)、话中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话后行为(pedocutionaryact)。

发话行为是说话的物理行为,人们发出声音,讲出一定的结构,并且表达一定的字面意义或所指关系。如:(7)听说游乐场很好玩儿。

例(7)的字面意思就是讲话人听别人说游乐场很好玩儿,没有其它的意思了。这就是它的指事和叙事功能。

话中行为是话语在一定的语境下所体现的言外作用(illocutionaryforce),它是一种语用意义。

比如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例(7)可以传达“咱们去游乐场玩”的信息,表示建议、请求。

话后行为是指讲话者的言语对对方所产生的效果。在一定语境里,听话人明白了讲话人讲例(7)的用意,接受或拒绝讲话人的提议,就是该言语行为所产生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语言哲学家JohnSearle又对话中行为作了分类:

表述类(representatives),表示某一命题和状态;承诺类(commissives),讲话人承担某种义务,做出许诺、担保、威胁等;指使类(directives),讲话人通过一定的言语指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宣告类(declaraitons),讲话人通过话语进行宣告,如宣誓、命名、任命、宣判等,言语行为可以导致事物或情况发生变化;表情类(expressives),讲话人通过言语行为来表达心理状态、感情和态度,如祝贺、慰问、感谢、道歉等。

四、《雷雨》第一幕对话的语气隐喻及言语行为分析

在的话剧《雷雨》中,除鲁侍萍外的其他主要人物在第~幕中依次上场,根据对话参与者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第一幕的对话分为七个部分:鲁贵.四凤,鲁大海.鲁贵、,鲁贵.四凤,蘩漪-,周冲.蘩漪、,周萍.周冲、蘩漪,周朴园.周冲、蘩漪、周萍、。下面以其中鲁贵-,鲁大海.鲁贵,周冲.蘩漪,周朴园.周冲、蘩漪,周朴园.周冲五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开幕时是在周公馆,使女正在给太太蘩漪滤药,而她的父亲仆人鲁贵在给老爷周朴园擦皮鞋。二人的对话中多次使用了语气隐喻,鲁贵使用l5次,而也使用了13次。对她的父亲说“老爷出门穿的皮鞋,您擦好了没有?(拿到鲁贵面前,拿起一只皮鞋不经意地笑着)这是您擦的!这么随随便便抹了两下,——老爷的脾气您可知道。句①是功能与语气的一致,即疑问语气表示询问,讲陈述语气的。句②的目的是要表达祈使的功能,提醒、警告他好好擦鞋。而鲁贵洋洋得意、自命不凡,却又不被女儿重视,所以颇有些不平,在他的言语之中,以疑问语气表祈使、陈述等功能的俯拾皆是。

父女二人谈话中,四凤的哥哥,身为工人代表的鲁大海走进周宅。对其心怀不满的鲁贵的言语是冰冷而傲慢的:

鲁大海 (冷冷地)他在哪儿?

鲁贵

(故意地)他,谁是他?

鲁大海 董事长。

鲁贵

(教训的样子)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儿就得叫老爷。

在鲁大海与四凤的对话中,鲁大海咒周家大少爷受报应要死,生气,说“你——他待人顶好,你知道么?”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大海应回答“知道”或“不知道”,但他的回应是“他父亲做尽了坏人弄钱,他自然可以行善。”此处的疑问语气起的是强调的作用,如果删掉该句也不会影响交际。

周冲是蘩漪的独养儿子,他对自己亲爱的母亲说话就不迂回,非常直率。蘩漪问他知不知道父亲为何要搬家,他答道“你想父亲哪一次做事先告诉过我们?”这里的疑问语气表达感叹的功能,相当于“父亲就没有一次做事先告诉过我们的!”从反问的语气可以看出周冲对他父亲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下面出场的是一家之主——周朴园,作为一个封建家长式的人物,他要求家庭成员对他绝对服从,这从他的话语之中可以清清楚楚地反映出来:

周朴园 (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

周蘩漪 病原来不很重一回来身体好么?

周朴园 还好。——你应当在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气色比以前怎么样?周冲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周朴园 (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

朴园与蘩漪互问身体状况,虽有询问的意思在里头,但更多的是起寒喧的作用。朴园不爱听儿子的话,连用了两个反问句,这种诘问的语气非常生硬,不予人以辩解余地。

在其后周朴园与大儿子周萍的对话中,周朴园虽使用陈述语气,但表达的是祈使、命令的作用,告诫长子注意自己的行为,也是属于指使类言语行为,所以周萍答“是”。而朴园道“我有点累啦”在此环境下也有其语用用意,并产生了话后行为(周萍扶他至沙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