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顶岗实习总结

会计顶岗实习总结

时间:2022-02-25 05:5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顶岗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顶岗实习总结

第1篇

时间如梭,转眼间将跨过三个月实习期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常州市润达齿轮有限公司是我实习所在单位,它以经营和加工齿轮为主,我在公司中学着做工业会计的账。为此,我订立了一个目标:一年实习期间,要把工业会计的整个流程独立做出来,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会计。

公司采用财务软件和手工账的方法来记录业务。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时候,先要取得相关原始凭证,然后根据相应的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登记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经过这段时间的手工记账,我的基础会计知识再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会计的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习操作能力,但是再操作中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1、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数字或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屡屡出错,引起许多不要的麻烦,于是很多次北师傅训斥。所以我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要静下心,工作认真再认真才行。

2、财务处理不熟悉。虽然这段时间里,每笔帐务处理都比较简单,但丢下书本已有一段时间,很多知识已经遗忘。所以我把财会书带到公司,空暇间也就会温故而知新,我想这对我的工作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3、做事积极性不够。事情过后很容易淡忘,等下次做账时又手忙脚乱,所以我准备了工作备忘录,每日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情,我都会做记录。虽然我做不到过目不忘,但勤记笔记也能不漏这一缺憾。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我也都会一一做出解决方案。我相信:人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公司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公司里仍然会听到笑声;面对同事,大家是热情相待;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直到解决难题。值得庆幸的是我在公司里也有敬佩的偶像,她就是我的师傅----刘会计。她工作时一本正经,做任何事都会投入十分的注意力,丝毫没有放松的状态。她经常教导我做会计一定要脑子灵敏,决不能打马虎眼,纵使要十万火急的事,也不能浮躁,得定下心来,细致不微地把账做好。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模范,在她的带领下,我总学着时时刻刻留意身边每个细微的环节,保持这高度的注意力。因为我知道这将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种很大的推进力。

新的工作以为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才会更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我要再接再厉,时刻准备着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

路在自己的脚下,我会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顶岗实习会计月总结(2)

顶岗实习是大学一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接触相关实际工作,了解未来的就业工作环境,还能增强我们的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的能力,通过实习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即将毕业之前,我有幸来到海口xx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担任财务出纳人员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我注意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和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报答公司的知遇之恩。

我实习的单位是一家以经营照明灯具为主的公司,所以工作起来并不是很轻松。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差错,但正是这些问题和差错的出现与解决,让我认识到了出纳工作的性质,和工作中应坚持的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刚开始的几周,我感到压力确实很大,感觉做出纳怎么这么难啊,现金的管理更是让我头疼,一不小心就亏钱倒贴,还有就是要隔两三天的跑银行,所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谓万事开头难,所以更要坚持不懈的学习。正是在很大的压力和不断出现的差错中,我不断进步,逐渐熟悉了出纳的基本流程,工作起来也越来越顺手,正是勤奋好学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使我的工作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和赞许。

然而,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出纳工作并不是很简单与无关紧要,它是财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的方面来讲,其职能可概括为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面对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格,自己都应该富有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锻炼自己的能力。有时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也不见得有多大回报。而是为了我们的未来;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相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而与领导或企业员工及企业领导的交流训练我们的人格品性。人生并不是只有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刚步入社会的我,什么方面都是比较欠缺的,一不具备人脉,二不具备工作经验,更不具备很高的语言魅力和处事能力等等。所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做好自身的时间管理,要保留独处,思考的时间,好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做思考反省或沉淀、消化的时机;其次做好情绪管理,因该控制好自己的工作情绪;再次做好学习管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发展等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来说,在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做出了一些有力的探索,近几年我们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特把学生实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

我们系会计专业学生大规模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单位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通过面试、推荐等等途径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与我们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范围每年都在扩大,从地域上讲不限学校所在地,还有北京、青岛等地;从行业来说,因为会计专业的适应面广,涉及行业范围也比较广泛,有制造业,贸易公司,银行,税务,会计咨询公司,以及当地街道办事处等等可供学生选择。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有比较成熟的学生实习基地,也有正在建设中的实习实训场所。

由于会计业务一般涉及各单位的商业机密,一个企业能够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所以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并不仅仅限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岗位,还有相关相近的经济、管理等岗位供学生选择。如果学生自己或家人可以联系到比较满意的会计专业实习岗位,也可以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实习。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相关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努力贯彻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尽早融入社会各行业各岗位,提高就业水平,适应社会需要。

校外实习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尽管实习前的组织管理已经解决了学生们的心理适应和岗位适应问题,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大学生实习管理发现,在实习中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1 企业与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问题

目前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普遍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在接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关于企业商业机密问题、实习学生培训费用问题、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费用问题等实际问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和企业只是协商解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比如,我们的学生在某记账公司实习期间,对于涉及企业核心业务的工作企业一般不会交给实习生去做,学生们大多只是跑外勤,打打杂,看看账本等,企业指定的实习指导老师因为还有自己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处理,并且指导费用较低或无法落实,致使老师指导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们很少能够学到核心业务的处理。学生们实习中的工资也不高,加上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业务指导,容易懈怠,继而影响实习效果。而国外学生在实习中的工资是比较高的,且有法律保障,校方还会为学生减免一部分学费,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

2 高职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的安全问题

高职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的安全问题凸显。例如实习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培训、劳动防护费用问题,实习学生的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问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伤事故或者意外伤害,目前我国尚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依据,很容易影响企业的校企合作积极性。事故发生后对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责任认定也不好划分,容易产生经济纠纷。我们顶岗实习的学生曾经发生过意外,一个女学生在实习工作中不小心伤了脸,幸亏不太重,当时企业老板私人积极处理了这件事,我们也耐心抚慰学生,最后妥善处理了这事。想想也后怕,学生没有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险,万一伤重了怎么办?所以建议学生实习中要买意外伤害险和工伤保险,希望国家相关部门也能予以重视。

3 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缺乏

会计专业职业素养养成很重要,它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学生们顶岗实习中应该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

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专业胜任能力不够,综合素质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力要培养。有些学生专业胜任能力差,比如在具体的收银等岗位上班的学生业务不熟练,工作中出现错误,有长、短款发生,经济上也蒙受损失。另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们的沟通效果不好。对内部、外部、对上级主管都需要良好的沟通交流。沟通能力很重要,沟通应该有效、回复及时。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能够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明白沟通的基本要素:表述、倾听、反馈。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应该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准职业人,学生在具体岗位上实习,不仅要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还应该注重思考、创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 部分学生实习中角色转换太慢

实习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学习能力弱。

有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了实习单位后,在单位分配的岗位上真正顶岗实习起来,与之前在学校时自己所描绘的情景不符,心理落差很大,加上单位安排的工作可能重复性、简单性劳动过多,所以在岗位上容易发生人际冲突,情绪烦躁,调动岗位要求频繁,工作效果不佳。他们更加没有兴趣去研究业务,提高工作技能。

这类学生需要在实习前参加实习就业指导,多了解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需要具备的素质,做好心理准备,学校还应对其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其较快实现由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5 学生实习成绩及整体实习效果的评价问题

学生顶岗实习整体系统的最后一环,是对学生实习成绩及整体实习效果的评价,这是对本期实习结束的总结,也是下一期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参考。成绩评定一般由企业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进行。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其实习成绩。实习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现在的问题是实习效果评价系统的设计还需要更加完善,应该采用“过程+结果”的实习考核方法,从而使评价更加科学、客观。本环节做好了,才能使实习管理更加完善,一方面提高学生们实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及时吸取实习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学结,实现我们高职院校“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

另外,我们可以召开顶岗实习交流总结大会,通过总结交流评价,有助于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并可以对大二的学生开展实习前教育。

以上是在我们顶岗实习指导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的常见问题及一点思考,希望能够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及时的解决,使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真正达到预定目标,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和有创新精神、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明生,王玲,李建华.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1(2).

[2]张三月,王华,庞洪秀.高职会计教育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

[3]孙吉春,刘凤.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2).

课题项目:

高职财经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现状及培养的研究,济南职业学院一般课题,项目编号Y13025。

第3篇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来说,实习无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工作通常在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有序开展。作为院校的财务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都要接收本校学生在财务部门进行实习。作为财务部门的员工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个人对于财会专业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取了几个关键步骤。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实习指导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实习对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工作通常在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有序开展。作为院校的财务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年都要接收本校学生在财务部门进行实习。作为财务部门的员工则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实习学生的业务指导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个人对于财会专业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取了以下关键步骤。

1 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其对待学生实习工作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这份工作的精力投入,当然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因此,作为财务工作者,对于接收校内财会专业学生来本部门实习,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将其当作工作的一部分内容。部分财务工作者对于财务工作十分热衷敬业,担心学生实习期间业务完成的不好,所以,对于实习学生的到来并不是很欢迎,我们要摒弃这种观念。一方面,每一个财务人员的成长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成长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其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于学习自身拥有这样一个财务的平台,让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进行实践提高,对于学校来说也是节约成本、提高实习效果的良好方式,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自身的责任。

2 钻研实习计划,做好教学规划

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之前,要认真研究院校的实习计划书,明确实习的周期、实习安排的方式方法、实习期间的具体学习任务以及标准。特别要明确顶岗就业实习教学目标、学生的要求、学业与就业管理、实习期间学生思想、考勤、劳动与安全管理。在把握这些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本岗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实习阶段的教学规划,即教学计划。明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水平要求,以及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同时,也要像其他教师一样,做好备课工作。当然实习指导教师备课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体系,以及所接收学生的具体情况,性格特征等,要进行必要的分析与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3 以序指导,做好对实习工作的考核

在接收学生顶岗实习阶段,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指导,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导规划。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工作人员在对学生指导工作的同时需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鼓励学生实际动手,培养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挑战困难的品质。指导主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为原则,同时要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障碍、问题。此外,在传授学生技能知识的同时需要在为人处事等各方面提点与指导,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法则,真实的社会生存环境。

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单单是由企业为其提供场所、指导人员、仪器设备等,学生同样也要接受企业对其实习阶段的效果考核。虽然各校的情况是有所区别的,但是通常情况下都要经过企业鉴定考核。企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给予其一定的评价。各院校对于这项成绩的态度存在不一致,部分院校将其作为参考,而部分院校则会将此记录在挡,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实力,关系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因此本校财力部门作为实习单位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必须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明确的评价体系,这对于学生的工作以及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选择将该评价体系推广应用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整改。

一般地,评价机制包括了三部分: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以及实习报告。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并非简单的形式化,它关系到学生日后自身的发展情况,它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以及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具体流程如下:企业考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工作期间的表现,以此评估其所得成绩,校方再依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素质的考核,评定学生实习的成绩。顶岗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严格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更为重视实践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日后的就业夯实基础,时时做好竞争的准备。

4 认真总结,提高对实习的指导水平

在完成一批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之后,作为指导教师,我们要认真总结在此次实习指导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将实习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同事、领导沟通,以期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要与其它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工作交流,学习先进的指导方法,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习指导水平,以备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实习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04)

[2]张燕.财务部门在接收校内实习学生中的工作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7)

[3]陈迪.关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2)

[4]李丹丹.谈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07)

[5]党辉,孟小欣,王佳.高职会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08)

[6]明华.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7]孙永慧.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8]王丽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2011(17)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与审计专业;顶岗实习;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95-02

1前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一轮教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以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强化课程改革,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的需求,正在成为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

顶岗实习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体现其实际意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人员要对数字有一定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会计核算过程的不足;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和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最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会计专业的特殊要求,结合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及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从2006届审计与会计专业开始到现约500人学生在学校领导关心和支持及多位会计教师的指导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单位范围包括汽车行业、服装纺织业、制药业、医疗卫生、电子行业、建筑行业、造纸行业、旅游业以及商品流通等大中型企业15个实习点;实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树立诚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时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操作的全部技能,包括:各种账簿的设置,各种原始凭证填制方法,对各种典型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培养学生分工协作能力;提高在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条件下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

每个实习生都在实习前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实习计划,实习期间每天写一份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根据自身的实习情况写一份详细的实结。每个实习点都对实习生做出了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在鉴定中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客观评价,450余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其中有50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学生在学校与社会角色转换关键时刻,实习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顶岗实习采取集体联系、分散实习形式,实习单位覆盖面很广,实习企业总体核算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采取的实习方式

一般实习单位都采取指定人员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双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有效的组织管理

实习指导老师经常深入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前,系部在每个班级开了实习动员会,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至少到实习单位和学生及企业交流一次。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4提高了工作及社交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财务岗位的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坚持学习,不仅学到会计有关的知识,还学到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他知识。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名新人,平和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5改善了校企关系

实习前后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后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实习收获丰富

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水平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有可能促成就业。四是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7实习体会深刻

返校后在每个班级都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尽管同学们通过系统的、完整的会计核算岗位的实习,但是由于实践时间较短,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都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我们下一步计划适当增加实践时间,使以后的学生能够有更长的参与实践时间。在2008年已将财务岗位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存在部分问题,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针对学生实习态度不积极,虽然也安排学生进入财务岗位实习,但仍有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进入车间做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以后的实习安排中调整实习单位,让学生能真正的在财务岗位开展实习。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从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可是,现在会计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人才,这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学生能够在进入企业前成为企业肯用、能用的人才。

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得以运用,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在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到有用、够用、实用的专业知识。

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体化教学 模式 构建

这种模式既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培育制度在实践中广为运用。经过几年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搭建好一体化教学课改实施平台,注重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编著一体化教材,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重视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的评价。

1 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一体化教学充分实施的基础。首先是学校领导的重视。通过各种措施使一体化教学深入人心,并且要组织教学骨干去先进院校考察学习,实地观摩一体化教学流程。其次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为了改变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声势浩大的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氛围,指导大家深化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就业形式和企业需求,推进实施一体化教学。

2 搭建一体化课改实施平台

“教学一体化”意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做到“学用结合”,将“所教、所学、所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强调学生所学、企业所用、教师所教三个方面、三个主体、三个过程。从实际来看,要利用、建设好三大平台,为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创造良好条件。

2.1 专业实训室平台。组织建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手工账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开展所教、所学、所用相对接的教学实践活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主要承担会计数码字的书写、人民币的真伪鉴别、手工点验钞、机器点验钞技能、数字小键盘录入、翻打传票录入等技能实训教学任务。会计手工账实训室主要承担会计专业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承担初级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教学任务。

2.2 实习商店教改平台。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将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学校教学实践高度融合。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师傅;从学生的角色来说,既是学生,又是员工。由指导老师参与、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独立经营管理;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合格的保管员、收银员、出纳、会计等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

2.3 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平台。利用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是学生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可由学院教师与企业师傅双重指导,也可由企业师傅单方指导,体现传帮带。这样,实习后期学生完全可以独自操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教学一体化要求的充分体现。

3 注重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具备了课改平台硬件的优势,教师这个软件能否跟得上,也是能否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非常重要。因此,会计一体化专业教师应该达到同时具备讲师和会计师的资格水平,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培养教师“教学、科研、考评、开发”能力,定期派教师去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才能使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一体化课改会让老师们学会思考和总结,促进专业成长。

4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

成功的一体化教改应该具备校企适合的课程。要通过在企业的调研了解课程设置需求。可以进行企业调研,发放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表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问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调查,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与构建。组织召开专家访谈会,选聘会计专业实践专家,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体系应开设的课程,完成专业工作任务初步分析报告。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参照企业专家意见,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压缩、合并、删减、添新,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模块,打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脉络,重构学习内容。

5 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

汇总整理课程开发环节所产生的成果资料,编制教学计划表,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课程设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按照职业发展阶段,确定一体化课程,明确学习任务,通盘考虑知识结构,整体规划课时。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6 编著一体化教材

对应一体化课程或某一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工具书、说明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或该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包。编写教材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6.1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一体化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书面资料,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工作流程与活动,以便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我们在教材的设计和书写中,以理论认知加实训操作的形式体现,将多门课程知识有机结合一体,融会贯通,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

6.2 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时也应体现教学的要求,为教师教学服务。因此,在设计时,要分析学情、体现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及其化解方法、精心组织学习任务教学组织流程——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体现为活动认知、活动操作与训练、学生成果展示与评价三个方面,避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操作相脱节。一体化课程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注重过程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时间讲授同一门课时,采用的标准、教学的流程是相同的,容易达到一致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共同研讨、更新观念、共同进步,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专业成长得会更快。

7 建立健全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体系基本上以期中、期末和毕业统考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来考核教学效果,注重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不过多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相差太远,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建立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是实现一体化课改目标、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保障。我们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转变:

7.1 考核方式 ①课程评价。一体化课程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包括认知、操作、训练、成果展示与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②顶岗实习三方评价。顶岗实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体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合作双赢的结果。在评价阶段,实施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评价为好。a学生自评。实习学生按规定填写实习记录,上交实习笔记,实习结束,上交实结。b学校考评。由指导老师跟踪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状态,经常到实习场地实地检查,多与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傅和人力资源部门座谈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定期做好工作小结,汇总顶岗实习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教学。c企业评价。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内的表现填写“校外实习场地学习鉴定表”,包括出勤情况、遵章守纪、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工作效果,对实习情况评定甲、乙、丙、丁四个等级。院方重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赞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评优和奖励,鼓励实习单位提前录用顶岗实习学生,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7.2 考核内容,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结合 将学生实训与实习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职业习惯紧密关联的内容作为成绩记录。例如:会计数码字的书写、点验钞的速度、数字小键盘的录入、翻打传票的质量——体现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学生按工作流程实训或工作中会分析账务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分工协作与职业岗位能力;学生在工作现场的6S管理表现——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实训或工作现场是否担任小组操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体现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等等,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茜.构建高职实用英语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J].价值工程,2011(22).

第6篇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双证制 实习基地

教育部最近制定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突出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试行的“2+1”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1” 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两年, 第三年直接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顶岗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将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一段时期的岗位实践锻炼,从中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市场经济下,怎样落实会计专业“顶岗实习”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广大会计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一、科学规划“2+1”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实行“双证制”

由于“2+1”模式下学校理论教学只有两年时间,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计划作较大的调整。适当压缩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 合理安排会计专业课, 集中上好学生顶岗实习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

会计证是社会对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最基本的门槛。谁持会计证书,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 就业机会就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获得“双证”(毕业证和会计证或助理会计师证),已成为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先诀条件。因此,会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将学历教育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紧密结合,实行双证制度,将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社会实习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理论够用,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目的,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

围绕会计专业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应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底线,以取得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为要求,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应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资格证的所有课程,在课时上充分保证会计主干课程的教学需要,突出实践性教学;调整教学大纲,将考证的课程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为考证提供基础。第一年,开设会计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第一年通过会计证;第二年开设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使学生通过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为第三年顶岗实习作好上岗前的会计专业知识储备。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解决途径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企业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容纳人员有限、实习经费紧张;企业毕竟不是学校的附属物,它没有义务为学校提供会计岗位;更何况企业会计本身业务繁忙,会计职业又涉及商业秘密,无暇也不愿指导学生操作会计业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直以来,会计专业学生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1.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统筹规划,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功能较全、专业涵盖面较宽的实习基地,各大院校共享共用、共同承担日常的实习费用;其次,政府制订倾斜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凡是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实习基地的企业,税收上给予减免、资金上给予扶持、社会舆论上给予表彰。只有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都积极行动起来,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发挥其作用。

2.校企合作,成立“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

高校可以依托主管部门,成立“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的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以此为平台,学校可以适时了解与会计发展有关的政策动向,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等信息,同时可以加强会计专业师生与社会的联系,促成“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

以我院经验,“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年会,学校主要领导、全系教师参加,年会可发挥以下作用:展示和宣传。学校领导向专家汇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同时,邀请在校企合作上理念先进、实践创新的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再通过媒体报道,展示学校,宣传企业;专家咨询。从自身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的专业以及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建议;提供信息。提供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信息,请各企业就用人需求、毕业生表现及教育教学改革建议等方面反馈信息;鼓励订货。企业通过对学校的了解及合作,促成“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形成。会后总结,根据所提建设性意见,提出教改措施。

3.校企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共建实习基地

我院处于民营企业发达地区的浙江,可以考虑合作办基地、合资建基地,学院充分利用本地区以及自身优势,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努力开发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企业,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多个专业共享;另外,学校还可与会计事务所挂钩,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协作同盟。事实上,许多高校老师有可能在某一事务所挂职,会计事务所每年年审阶段都有一段时间很忙,应鼓励老师经常要到企业做审计,审计过程中有大量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也可以由在校学生来完成,这样,既减轻了会计事务所的工作量,也加强了联系,同时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企业实际资料,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将来直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将基地负责人聘为学院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并将其财务部门负责人聘为基地会计指导教师。这样,使学生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去基地实习。

4.创办经济实体,成立“财务公司”

就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情况看,创办实体性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机构或创办类似于经济实体的服务性、经营性的组织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有条件的院校可直接建立校办企业、会计事务所或会计公司,形成自己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应利用教师中现成的资源,教师中有许多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让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日常的经营管理,从事会计、审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因为大多数会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创办和运作公司能使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加速成长,同时使会计专业学生实训常规化。我院会计系正在筹建“财务公司”,学校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5.发动学生自谋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人才

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大二时,在本地挂靠一家企业或公司,利用空闲时间或寒暑假进行实践锻炼,如果有可能,学校领导出面与企业沟通,促成学生实习单位进一步发展成学院的实习基地。

订单式培养,是企业本身有在学生中间选择员工的意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若企业愿意接收学生,学生也愿意到企业就职,双方正式签定就业协议。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办法可以采用专项培训方式, 如学校开设会计证书班,实行“双选、双定”,双选: 企业选学生, 学生选企业; 双定: 定向培养, 定向就业。

6.发动教师,利用社会关系为学生建立解决实习基地

在政策上,动员全校教工,如果能够找到实习单位的,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学校和单位之间达成一定的协议,学校可以为单位解决管理和培训方面的难题,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践本身就是会计教学的必经阶段,是理论教学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的延续与补充,而会计理论教学是对会计顶岗实践教学的升华和完善,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高职教育科学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Z]. 2006- 3- 30

第7篇

按照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只能在最后一年进行,而且把学生的顶岗实习当作就业上岗。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上相互脱节,在管理上衔接不紧,形成学校输送学生,企业提供岗位的简单的人才供求关系。这种缺乏动态上升、过程递进的实习实训,导致学生对专业缺乏感性认识和职业体验,难以形成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就业稳定性不强,离职离岗率较高。我们将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模式与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相结合,就如何使之校本化、专业化、特色化、可操作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经过反复探索、不断实践、理念总结,在合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构建了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目标

按照“双证融通、双向融合、岗位教学与跟岗实践一体,实习与预就业一体,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会计专业实践项目课程实施进程按照专业知识应用梯度和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的规律性,划分为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工学结合实施阶段,其内涵及特色主要概括为:“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

双证融通: 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课程和内容融入正常的教学课程体系,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双向融合:专业和职业相融合,学校与企业相融合,岗位要求和教学要求相互渗透。

五段递进:工学结合,逐步递进。开发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将专业实践项目课程实施进程按照专业知识应用梯度和学生专业能力积累的规律性,划分为认知实训(包括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实训、企业经营认知与流程项目实训)、技能训练(包括会计基本技能、珠算技能、点钞技能、会计数字书写技能、会计票据填写技能、传票翻打技能)、技术训练(包括会计应用技术项目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项目训练(包括ERP项目实训、财务管理项目实训、会计沙盘项目实训)、跟岗顶岗实习(包括企业跟岗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实施阶段。五个阶段的递进,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项目在校企合作的状态下在校外进行,不同阶段的校企合作方式、层面、形式不同,逐步深入推进。

三、工作过程

(一)构建“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该方案的突出特色是将“知识―能力”构建“理实一体化”为载体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与“技能―知识”构建项目课程为载体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多次安排阶段性的“跟岗”实训,不断地进行在校学习与“跟岗”训练的反复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知识―能力”可以保证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技能―知识”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从业技能,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优势。

(二)建设了“三圆同心、层次分明”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学校充分利用鹏程财经职教集团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先后与10余家单位签订“核心型”合作协议,校企双方整体渗透、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双生互赢,企业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共同开发实践项目课程、接受学生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与就业;与20余家单位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企业部分参与学生的培养,接受学生跟岗训练、顶岗实习;与50余家单位签订“松散型”合作协议,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接受学生认知性训练、顶岗实习与就业。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同的,核心层的企业全面参与企业的培养,有优先选择毕业生的权利。

(三)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专业文化环境为一体的省级高水平财经实训基地,开发建设了模拟企业经营实训中心,模拟银行实训中心,纳税申报实训中心,会计岗位实训室,虚拟企业实训中心,金蝶、用友软件实训中心,三维演示厅等23个实训室,购买和开发了22个实训软件平台,使我校会计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系统、完整、先进,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2支教学队伍。一是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二是“师傅”团队的建设。企业“师傅”是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运作的保证。专业现有企业师傅兼职教师30余人,“师傅”团队的建设特色和创新,也正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化、专业化的特色创新。

四、主要成果

通过几年的实践,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全面提升。一是会计从业资格取得率达到98%。二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高。在省、全国财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在江苏大赛中获得的金牌总数连续六年名列第一,连续三年代表江苏参加国赛获得金牌和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

(二)校企合作日益深化、合作成果不断显现。以现代学徒制理念为指导,在校企共同开发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10门校本项目课程和11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三)促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建成系统、完整、先进的江苏省高水平财经实训基地,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满足了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的需要。利用鹏程财经职教集团平台,与80多家企业合作,企业师傅30余人,有效保证了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培养的效果。

(四)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保证了就业的质量。在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践或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师傅培养了良好的师徒关系,也使企业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后续发展,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

五、影响与示范

(一)引领省内外会计专业改革与创新。(1)牵头制定省中职、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会计协作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将“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融入到指导性方案之中。(2)以鹏程财经职教集团为平台,促进西部地区成员学校专业建设。(3)两年来,来自省内外的十几所财经类学校,到我校进行交流学习。

(二)引领省内外会计技能教学研究与创新。(1)作为首批江苏省财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连续3年承担江苏省会计技能训练队国赛集训任务,组织全省财会类职业学校加强对技能大赛与技能教学的研究,将技能大赛项目有效融入技能教学课程,开发了会计票据填写、会计数字书写、点钞、传票翻打、珠算等技能类训练课程和会计岗位项目实训、用友T3项目实训等操作类训练课程。(2)作为江苏省财会专业骨干教师技能竞赛培训基地,连续多年承担省级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201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优秀培训项目。

(三)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1)作为省财政厅批准的江苏省会计继续教育基地,每年为徐州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多达5 000人次以上,承担会计从业资格考核15 000人次以上。(2)设立的徐州财缘会计咨询服务中心,对社会开展审计、验资、资产评估、工程预算、会计咨询、会计等会计服务业务,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两年来为8家企业开展会计咨询业务,帮助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财务分析,参与企业年报审计。

六、条件保障

一是我校是江苏省财政厅属学校,受到财政厅强力支持和帮助,为“双证融通、双向融合、五段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会计专业是我校传统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40年的发展历程,使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处在财政、银行、税务、骨干企业的领导岗位,为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三是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四是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师傅团队的建设,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效支撑。五是落实经费保障。本专业设立校企合作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30万元。经费管理和使用设置专账,专款专用,专业组也明确项目资金的使用状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

第8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在讲授《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成本会计实务联系起来,同时还需记忆计算公式,进行大量成本表格计算,让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影响教学效果。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懂、能操作实务,实践教学的改进尤为重要。

一、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材、实训案例传统、覆盖面窄,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于成本会计教学,实践教学是核心部分。但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所用教材,所涉及的实训案例,多是传统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案例覆盖面窄,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受课时限制,教师也只是着重对成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教学不生动、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实务,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毕业以后,无法和工作岗位相适应,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的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其中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到企业中进行,企业接纳实习的学生人数有限,即便接收学生实习,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往往接触不到企业的成本会计业务,企业顶岗实习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样,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会计核算虽然已从单一的手工核算转向会计电算化,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采取的校内模拟实训仍然是手工账,学生对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校内实训环境、设施欠缺,校外实训基地不足

因为实训投入资金和场地的有限,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成本会计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在教室中进行。由于实训条件的不足,直接影响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岗位流转过程的认识和了解,未能在实训过程中灵活运用成本会计理论知识。有些学校,虽然建有会计实训室,但多为手工实训室,实训设施较为落后,实训过程中很难营造出真实的工作氛围,很难达到较好的实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缺乏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造成成本会计校外实训基地不足,导致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机会有限,岗位技能得不到锻炼与提升。

二、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进建议

(一)教材改革,强化案例

教学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载体,成本会计教材、实训内容的传统性、日显陈旧,离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应依据所在区域企业的真实需求,以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更新教材内容、编制成本会计教材,侧重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案例教学的运用。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案例的选取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涉及面广。成本会计案例必须取材于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不得随意编造。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到企业调研、实践的机会,去总结整理企业运营过程中成本管理涉及的问题及业务实例,编制丰富实用的案例资料库。通过真实案例的教学,让学生真切接触成本会计的实务,观察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多面性,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将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二是针对性。引用设计的每个教学案例,都应具有针对性,能针对实训过程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加深对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解。三是可操作性。在进行成本会计案例的讲解时,应让学生融入案例教学情境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进行实操,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突破局限性。拓宽选取案例涉及的行业,不再局限于制造业,实训案例也不局限于“成本核算”、还应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结合起来。

(二)改进实践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技术

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按照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采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仿真独立实践”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设计,在实践环节中,将教、学、做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成本会计专项技能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应大量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首先,针对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特点,为学生梳理出思维导图,实现成本会计理论知识的结构化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烦琐的公式及流程。其次制作简洁、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中应重点体现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整体成本核算的程序,使学生系统化的、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成本核算过程。另外为提高老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制作反映成本核算数据来龙去脉的贴切动画。再次选择仿真程度高的会计教学软件进行实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软件,使学生全面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并能在学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取得的信息进行成本的控制和分析,为仿真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等方面进行合理决策。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根据会计教学环境的要求,在校内建设相应的仿真会计实训室,购置相应的成本会计教学软件,完善实训环境,让学生通过校内的实践,就能掌握岗位技能,学以致用。同时应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搭建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中顶岗实习,更早的融入实际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还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将课内实训延伸到课外,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懂、能操作实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兰.《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东方教育,2015(02).

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财会专业;系统性

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严重缺乏针对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依然是从零开始,“所学未尽其用,所用又全然不会”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财会专业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进行转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指导,不仅要改进理论教学方式,同时更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期间都要有计划的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实践,从而完成一整套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教学与实践紧密衔接,相得益彰,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国内外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很多高校的财会专业会通过认识实践和操作实践两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其中认识实践就是通过讲授、讲座、讨论、实验等来增加知识,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辨识度;而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学校科研活动、学生社团、实习和职业适应培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美国许多大学把科研方法当作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以便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后不久就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专家座谈等。美国斯坦福大学为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专门设置了暑期实践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到美国各地有关地区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事先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讲座,教给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收集数据、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撰写报告等,研究结束后学校对学生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验收检查。美国哈佛大学认为,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需要,学校应打造平台鼓励学生真刀实枪进行创业。并由此大胆实行“选课制”,大力削减古典课程和常规学习,增加实用课程和实际训练项目。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与德国企业界联系密切,很多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大部分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践。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弥补了课堂的不足,是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文件也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国各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设计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差距较大。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实践教学形式缺少新意。现有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一般为校内模拟实习、电算化模拟实习和校外的毕业实习,这些实践形式一是规模有限,二是实践内容单一,很难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②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现有的实践教学缺乏一套完整的教材,教学内容过于分散,对业务流程的训练不够系统,实验方案比较陈旧,已不符合当前会计制度发展的要求。③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程度不够。很多教师只注重本专业理论教学的研究和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加之高校用人制度、职称评聘等政策导向问题,对实践教学研究的反向倾斜,也会影响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④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国内高校的毕业实习一般是学生利用毕业前寒暑假时间自已联系实习单位,这种实习流于形式,缺乏教师的指导、监督,实践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障。而校内的实习实训往往也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现状的分析结果来看,要想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彻底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从知识型人才向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构建完整系统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是摆在各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构建和应用:

1.实验教学

财会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只是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通过正确使用计算机和各种财务软件来分析、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的内容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示范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所谓示范性实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手段演示和解说财会专业实际业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投影播放、实物展示、电视录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而综合设计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由学生运用本专业的多学科知识,自行制订实验程序、步骤,自已分析实验结果。比如合并会计报表,或者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等。

2.实训教学实践

相对于实验教学,实训教学更侧重与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其形式也更为多样和灵活。比如在校内开展集中模拟实训,利用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财务管理实验室的专业设备和平台,以一个企业代表性的会计资料为基础,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情景进行实训,其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学生运用财会专业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财会实际操作的适应能力;开展“第二课堂”专业实践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进校园,为学生带来新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可以组织社会调查,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围绕某些专业或专业相关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形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教学实践

实习是让学生到校外公司、企业等实际生产环境中参与实务工作、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换、并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强调内容的可行性和综合性。通过实习,学生可增进对财会专业工作流程、专业技术科学管理等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认识实习。在认识实习中,学生参观企业,听经理、业务人员、老员工讲企业发展史,讲企业文化,讲企业精神和岗位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企业、对员工、对自已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写一份心得体会作为实习结果,由老师给予评分。(2)顶岗实习。在实习企业指导师傅的指导下,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各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运行的全过程,并参与生产单位的成本核算,培养财务意识和工作意识。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是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考核标准来进行。该标准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作为指导教师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依据。(3)毕业设计。结合顶岗实习的岗位进行毕业设计。为此,让学生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各业务、各科室的实践性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完全来源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毕业设计的指导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负责,定期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的质量。(4)项目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形式具体做法: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几组,分别从事各项工作,明确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具体实施方案;企业根据提交的方案,提出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力,而且可以达到与企业互利互惠的双赢效果。

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必须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和社会两方面的需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和贯通;重视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财会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时间的积淀及业务经验的积累,仅靠单一方式短期训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在学生的包括寒暑假在内的整个学习周期都要不间断地进行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完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生硬到熟练再到自如的训练过程。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不仅要做到协调统一,而且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索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以上这些实践过程的设计和应用基本上实现了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开放性、和系统性原则。

三、结语

总之,要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成为精通业务,掌握专业技能的行家能手,就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将会计实践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活动中,立足财会模拟实验室,设置合理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程序,加大实习力度,辅以专职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合格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赛.如何提升中专财会的实践教学水平[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5).

[2]吴虹雁,顾义军.论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0(03).

[3]郑秀芳,徐恩耀.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北方经贸,2008(07).

第10篇

一、国内外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国内外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难题。国外典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等,这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值得借鉴。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订单式、“双证书”模式、“2+1”模式、学工交替培养模式、项目中心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如果复制照搬国外的经验而不进行社会发展背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区分,或盲目模仿工科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则很难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综观国内外有关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产学结合”,这对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校企合作遇冷,高职院校要找到一家能够提供大量实习岗位的合作企业比较困难,学生很少有长期实习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对必要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增加了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在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及建筑业急需高质量会计人才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应对高职建筑会计人才的培养问题给予重视。

二、我国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业具有特殊性,高职院校在培养建筑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于2018年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针对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九个省市的二十多家建筑业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的技术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随着人工智能和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取代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而且用时短、准确率高,同时随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会计基本技能,而是拓展到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的思考和创新等方面。

建筑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要求会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除了要完成企业基本的财会工作以外,还要进行工程投融资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结算,并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等。建筑业企业在获得竞标后,会计人员需要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预算,如施工前期投资、项目预算、项目施工时间等,要求施工企业给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以方便不同建设环节的资金支付和资金流向查询。如果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将人才培养仅仅定位于培养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仅关注如何组织财务活动,而忽视了对财务协调、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应对压力的培养,高职建筑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偏離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为中小企业,企业的财务人员较少,分工困难,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建筑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建筑业有关的财务管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建筑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征,为了更快地融入企业,进入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高职建筑会计人才应掌握建筑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内部市场环境情况等,并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一般涵盖会计专业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学生获得的专业知识比较齐全,包括考证课程和竞赛课程等。但课程设置还是以工商企业为主,与建筑业企业相关的课程设置得不全面、不完善,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三)一线教师与学生均缺乏建筑业企业的实践机会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很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练就了足够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却缺乏相应的经验,尤其是缺乏建筑业企业会计工作经验。对此,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教师每五年参加的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规定学生应在第五、第六学期到企业实习,但在实际中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有限。对于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实习实践,学校的投入远远不够。

三、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问卷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通过对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九个省市的二十多家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参考上海华泽科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泽公司)的上海市财会类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探索,将产教融合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华泽公司的需求分析报告主要采取网络数据采集方法,调查范围为某招聘平台在2017年9月的上海地区会计职位招聘信息,样本来自于1 377家民营中小企业,选取了9个主要会计岗位:出纳(200家)、会计(200家)、成本会计(200家)、财务助理(200家)、财务主管/一般会计主管(200家)、财务经理(200家)、首席财务官(100家)、审计员/助理(27家)、税务专员/助理(50家)。

(一)人才培养目标融合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与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匹配。通过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可知,建筑业企业对会计人才比较看重以下几方面:(1)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选择“精通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企业占52.38%。(2)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选择“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能力”的企业占66.67%。(3)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选择“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企业占71.43%,选择“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企业各占57.14%。(4)必须具备哪些技能:选择“会计分析能力”的企业占76.19%,选择“会计核算能力”的企业占66.67%。(5)最看重的职业素质:选择“敬业精神”的企业占76.19%,选择“责任心”的企业占71.43%,选择“合作能力”的企业占61.9%,选择“沟通能力”的企业占52.38%。

从华泽公司的需求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主要看重以下几方面:(1)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熟练使用财务软件(738家)、熟悉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624家)、熟练使用办公软件(619家)。(2)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沟通能力(687家)、财务分析能力(365家)、组织协调能力(307家)。(3)对价值观的要求占比最高的三项是:责任心(635家)、认真细致(646家)、团队精神(550家)。

综上,目前建筑业企业高度重视会计人才以下方面的能力:熟悉并精通财经法律法规、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具有财务分析能力和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等。由此可见,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着重于以上几方面,真正做到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融合。

(二)课程设置融合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最好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参考,或者鼓励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过程中,毕竟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故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相融合。在对建筑业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以下要求:(1)认为应开设以下专业课程:基础会计(71.43%)、财务会计(57.14%)、出纳实务(52.38%)、会计电算化(42.86%)。(2)对教学提出的建议包括: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61.9%),注重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57.14%),注重专业知识理论的培养(52.38%)。

结合华泽公司的分析报告,要想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升课程质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将岗位工作流程纳入课程内容。工作经验、上手速度直接影响着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有课程内容如果纳入会计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工作流程与工作要点以及相关案例等,会使学生受益匪浅。(2)将财务软件、法律法规纳入课程内容。在现代社会,电子单据越来越普及,学生需要熟悉常用的财务软件。此外,学生应对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敏感性。会计专业课程应加入相关内容。(3)添加拔高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要求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有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等,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为部分优秀并有余力进行选修的学生提供比较深入且更具实用性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计为纯线上课程,向学生提供教材、视频、习题等,教师仅作答疑辅导。(4)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邀请行业精英,继承和选择优秀的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办公软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雇主的满意度和学校的知名度。(5)举办各类交流会。定期邀请知名校友、行业专家、合作企业专家开展专场交流会,通过实用性主题演讲、热点问题研讨、现场答疑等形式,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行業动态、职场风云,提前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

综上,目前建筑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看重以下几方面:考证课程、实践能力课程、岗位技能课程、财务软件与法律法规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等,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应多加重视。

(三)实习实训融合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1”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最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5+0.5”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为2.5年,最后的半年时间用于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除了实习企业的带教师傅外,各高职院校还配备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及毕业班辅导员进行指导及实习走访。这个环节很好地体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使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

在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对顶岗实习和校企合作的态度如下:(1)是否赞同安排在校学生(非毕业生)参与顶岗实习:选择同意的企业占66.67%。(2)安排在校学生顶岗实习最好选择哪个时间段:选择1月和6月的企业各占19.05%。(3)希望接受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长度:选择3个月的企业占38.1%,选择半年的企业占23.81%。(4)对顶岗实习表现优异的学生是否考虑留用:选择经考核合格可留用的企业占52.38%,选择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留用的企业占38.1%。

结合华泽公司的需求分析报告,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顶岗实习与校企合作进行改进:(1)根据分析数据显示,要求具有一年或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包括出纳员、财务助理、审计、税务等,学校可建议实习单位尽量提供上述岗位,以保证学生实习的含金量。(2)加大校企合作范围。高职院校应不断发展对口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包括顶岗实习、就业指导、招聘等,为毕业生铺路搭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融合

第11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起步较晚。总体来说,成绩和效果不太理想,存在着深度的实质合作问题障碍的一面。本文以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类专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的为主线探讨人才培养及其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主要仍然存在题

校企合作真实程度缺失。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技能性强,核算方式方法繁多,有几十种的核算和管理方式方法,要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程度很高,如果不通过真实的业务岗位实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些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专业技能。现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多为一些软件公司,只是介绍软件操作之类的所谓仿真实习。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或者“社会综合实践”,很多工厂、公司企业都没有提供真实的主要的或全面的实习岗位,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次要的核算,如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的业务等。校企合作的真实程度缺失。

工学结合流于表面形式。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法律规范性高。整个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过程需要运用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几十个,会计的日常资金及账簿的核算与管理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进行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真实会计核算岗位实习实践,是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当前很多企业虽然接收一些财会专业的学生实习,但企业会计部门大都不愿意安排实习学生接触真实会计核算岗位实习,常常只让实习学生做一些零工杂活,所谓的“工学结合”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程序复杂,运用与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繁多。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多是到小企业就业,特别是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等地区,纺织服装等行业小企业的众多的产业集群,一般就只要一个会计人员,需要学生能独挡一面进行一整套的财务会计核算。而现在财会专业学生很少能到真实的岗位实习,未涉及财经法规及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公司企业的实际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业务。“顶岗实习”缺乏实质与深度合作,效率不尽人意。

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校企合作实质性较强程度较高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着力构建一个财会专业大学生教育教学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质性比较强、程度比较高且具有比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到社会就业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学生。

本文以广东省珠江三角区域(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的众多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作为案例,探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训、实习为基础,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与企业工厂公司研讨、资料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本院校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操作,总结经验,创新思维理念,着力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教学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质性较强、程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模式,以期弥补相关专业方面的研究不足、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质的模式,促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向更务实、更深入、更与社会实际融合的方向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到社会就业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学生。构建真正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机制和模式,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

构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着力研究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如何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教育教学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质性比较强、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比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实际操作在工商企业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在学校学习,比如“会计基础摸拟实训”、“会计实务模拟实训”、“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都有组织统一安排在工商企业训练实际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提升学生岗位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厂中校”。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学中做一在做中学一全面掌握一先会后做”。本项目研究的需要突破的难点是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众多的行业的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作的校外和引进企业到高职院校办公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基地,根据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的特点以及相关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我们具体研究广东职业院校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大中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合作对接。珠三角地区我们经多年调查研究及接触洽谈,大中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会计核算业务最齐全,每年近千家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工商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每月都需要数百会计人员,可以安排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实习,可以开展较为深度的校企合作;同时还可以引人小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到学校内实地办公。

第12篇

关键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会计专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内涵的保证,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高职院校各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内涵的重点。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内容未能从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入手,实训内容以教材章节为主。如基础会计课程相关的实训内容主要以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为主,对于会计人员特别是出纳人员应掌握的如支票填写、票证用印等技能则不涉及,使实践教学内容仍然依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体现职业岗位特点。

2.实训环境以校内实训环境为主,与会计真实环境相差甚远。许多学校因校外实训基地难找而将实训全部置于校内进行,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才作出职业判断难以实现。

3.校内实训环境多在教室进行,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真实环境需求,以及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评价体系等不配套,实训教学流于形式,质量难于保证。

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内涵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通过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性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性教学条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实一体”思想组织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加强了高职会计专业内涵建设。

1.以会计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调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对会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了与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设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加强会计工作岗位高技能的培养。

2.以提高技能为目标,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会计技能,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主干课程的集中实训问题。集中实训课程与“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在同一学期开设,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中做、做中学”,能够在期末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实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每一相关会计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另外将毕业前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了“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3.以强化训练为手段,探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方式。会计专业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每周安排6课时进行“理实一体”教学,每学期期末进行为期1周的集中课程实训,使会计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并进,“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毕业前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综合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为期六周的仿真会计账、证、表等会计业务处理,先进行三周手工实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周电算化实训以及两周的珠算、点钞、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等训练。在综合模拟实训完成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或由学生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基础。

4.以“仿真”操作为方式,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条件。

(1)编写实训教材,提供“理实一体”教学与课程实训相融的基本资料。编写一套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训资料”的教材,是实现课程实训与理实一体教学相融,将岗位搬进课堂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在实训中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要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一致,把“真的”资料交给学生使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面对这些“真”资料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编写的有《基础会计实践教程》《财务会计实践教程》《成本会计实践教程》《会计电算化实践教程》《企业会计实践教程》等实践用教材。

(2)建立专用教室,满足了课程实训与理实一体教学相融的基本条件。由于会计工作岗位具有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的特性,多年来会计专业根据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对教室环境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物品,使教室基本具备了进行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和会计业务实训的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课程的实训需要。建立专用教室就是将传统的教室改造成为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的学习场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增强了实训的“仿真性”。建立了模仿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的会计实训室,融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操作于一体,配有多台计算机和“用友”“安易”等专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满足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的需要。学生在“仿真”的会计实训中心,运用真实的会计资料进行业务处理,实现了岗位与课堂的有机结合。

(4)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创造了实现“零”距离接轨的有效途径。为给学生实习和教师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会计专业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学生对单位真实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为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会计理论学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5.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心,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为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任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并通过国家考核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和中级任职资格证书。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得到了实践锻炼,也为仿真实训教学积累了丰富案例。同时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每年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在实际工作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并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与交流,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另外还应聘请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验丰富的总会计师、审计部经理、注册会计师、主管会计等实务界专家担任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

[2]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5).

[3]周竞学,朱红,李庆丰,等.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

[4]陈强.高职会计教育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

[5]吴小蕾.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