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双边贸易论文

双边贸易论文

时间:2022-07-05 16:3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双边贸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双边贸易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FTA美国337条款社会责任壁垒贸易救济

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经选择,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作为一对并存的矛盾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面对自身经济发展和对外竞争时必须要考虑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何选择经济发展的原则往往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发展水平、自身与外界的相互关系等,另一方面,政策的选择往往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在竞争中不断升级、完善。

相对于经济自由主义而言,贸易保护主义更关注外界因素对自身的消极影响,其主要是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作为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和升级,上世纪末期,新贸易保护主义方兴未艾,保护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经济的范畴,通过绿色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达到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进而保护本国就业,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既有竞争加剧、经济理论发展的推动,也有多边贸易体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依然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自由和保护的相互交织必然贯穿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后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为自上世纪9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和升级,一方面保留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部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一、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所谓的后危机时代,一方面是区别于暂时已经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世界经济并没有明显脱离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反复随时可能出现,因此,此阶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多的是对之前新贸易保护方式的延续和精细化。具体而言,有如下特征:

1.实施主体的全球性和区域性

一方面,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有所变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通常一国对他国采取保护贸易措施,会引起他国“报复”,这样一来会引发贸易保护“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新贸易保护向双边化、集团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为了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利用双边协调和FTA,区城性经济集团,集团成员国内要素自由流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构筑贸易壁垒,以此保护成员国的市场,提高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外部国家的报复行为。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区城化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目前,中国迄今共加入了9个自贸协定,同时,官方和民间机构也在不断推动更多FTA的构建。

2.保护措施更加复杂和隐蔽

一方面,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日趋复杂,其超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与协议的约束范围。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开始由贸易政策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甚至社会政策,主要表现为:要求对方国限制国内商业行为,管制对方国家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妨碍竞争的行为和干预对方国家经济政策等。此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从传统工业品和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制成品和劳务,并且开始进人高技术产品领域,以上这些方面也使得我国应对和解决其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新旧贸易保护主义区别的根本点在于旧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采用关税壁垒,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手段以非关税为主。其中新贸易保护主义所采取的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主要是进口许可证制度、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而世贸组织规则对以上这些非关税措施的约束越来越严。在这种情况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更多的采用更为实用的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与国民健康等。

3.保护措施表面日趋合法化

如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WTO规则的约束下,经济发展都在向自由贸易的方向迈进,可现在的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存在一些漏洞,这样贸易保护主义总是设法从中寻找“合法”的生存土壤。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以保护本国的利益,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腾出了余地。另外,当前,WTO规则保留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不仅包括发达国家,而且还包括发展中国家。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此外,各国同样通过自身立法来绕开WTO规则的规制,如美国337条款,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简称,它主要规范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进行调查的行为,337条款并不要求实际损害为前提。若ITC裁决原告胜诉,ITC可向美国公司提供有限排除令、普遍排除令和停止令等救济措施,但实践中,337条款更多起到的是一种敲山震虎的作用,往往程序一经启动,未等裁决,出口国方面即会规范自身行为以达到相应标准。此外还有以SA8000为代表的社会责任壁垒,它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劳工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目前,全球的一些大采购集团都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促使很多企业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国目前也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积极争取参与如ISO26000等相关规则的制定,以保护本国权利。总之,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日趋表面合法化,可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化主义的发展,全球竞争必然不断升级,对于中国而言,其工业自1949年后经过了几十年的保护发展,自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面对国内外竞争,在这些竞争下中国的多数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从历史的角度看,今日中国面对的挑战跟19世纪初英国面对的类似,一方面要继续开发海外市场以扩大出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从国外进口各种资源。此外,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中国必须保证极大的海外市场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必须通过外资继续引入外来竞争,避免由于发展初期对国内经济的过度保护而导致的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垄断对经济带来的伤害。当今,中国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2009年我国整体出口市场受到阻碍,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2009年美国政府对我国轮胎增收35%进口附加税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轮胎行业产品的出口,还使得我国其他行业出口产品也遭遇到同样的待遇,总的来说,出口企业订单直线下降,利润严重下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部分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还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继轮胎案之后的中国玻璃、无缝钢管等都遭遇无辜调查,影响恶劣,甚至于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对我国产品不断的采取变相抵制措施,这些行为对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中国影响是极为负面的。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摩擦频发不仅使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而且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利于中国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2.我国的外部经济风险开始向宏观层面渗透

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在我国与美国的经济往来中,中美贸易的巨额顺差影响着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美国对我国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正是为了调整两国间的贸易顺差,维护其在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美国不仅对对中国产品进行贸易制裁,而且在人民币汇率、对华投资、技术出口等领域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施压,影响着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欧盟也对中国产品频繁设限,激化了当地企业与中国相关企业的矛盾,发生了砸店、烧货等事件,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也影响着中国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在欧盟各国家开始形成针对中国产品的“民间壁垒”。再者,中日“政冷”的常态化对两国经贸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两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方面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度。

3.“中国”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由于中国在宏观管理和调控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而另外,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也是中国遭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的发展,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引来许多发达国家提出“中国”,认为中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他国的发展及世界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希望借以中国广阔的市场发展其经济,使其成为其成熟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另外,又担心中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会使得发达国家自身遭受经济发展的障碍。如今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中国”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贸易领域向经济、政治、军事领域扩散。

三、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情况下,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据WTO统计,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被发起反倾销最多的成员。此外,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高筑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出现了主要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保护主义倾向,限制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能源、金融等领域的投资,甚至把经贸问题政治化。针对以上新情况,我国应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寻求经济发展之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1.宏观层面--政府

(1)我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必须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首先,中国应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如联合国、WTO协商机制、G20峰会,与其他经济大国进行充分沟通,坚决反对少数国家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遏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形成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其次,在制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及采取相关的行为中,应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保护我国企业,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这样也会在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变得更有力量。最后,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争取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金融制度安排,推进符合各国利益与多边贸易体制的WTO多哈回合谈判,通过制定和修改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发挥主导作用,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我国政府应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利用其在人才、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加强理论研究,再者考虑到中国的产品质量标准种类多、门槛低、不规范,在当前有关法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下,力使自己的思想脉络与国际思潮保持一致。

(3)加快建设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虽历史不长,但其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还是在技术法规的合理性方面,其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负面影响更为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加快建设中国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制,完善和提高体制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加强政策的艺术性,进一步地提高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我国应争取通过规则的不断创新,力促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

(4)加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与FTA建设。当前,区域性贸易集团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其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而对区域外国家则实行贸易歧视,不利于区域外国家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国自身也应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去,争取在贸易自由化的世界浪潮中扩展国家利益的实现范围和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期性目标。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和发展双边及多边FTA,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获利。

(5)完善贸易保护主义立法。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等诉讼中,应认识到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立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而只有我国熟练掌握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及技巧,贸易保护立法更加完善,才能在其他国家向我国提出贸易保护主义诉讼时应对自如,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于保护我国涉诉企业的利益。

(6)引导我国企业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我国企业应认识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又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加剧,最初由发达国家为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而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系列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保护贸易的措施。我国企业应一方面检讨自身的倾销行为,另一方面应主动参与到贸易保护主义诉讼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得自身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受到公正的待遇。

2.中观层面—行业

中国应该转变观念,要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一方面,对行业协会的定性决不应仅仅将其定义为政府的“二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独立性与中立性,这样行业协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便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企业的纽带作用,充分代表本行业,为规则的制定,行业自身利益的保护和救济等贡献力量。

3.微观层面——企业

(1)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我国企业应充分了解和学习WTO规则和各国的新贸易保护手段,以使在应对和应诉他国企业时,可以避免遭受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贸易壁垒打击。如今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呈现出新的特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更趋复杂性和隐蔽性,我国企业只有通过认识和掌握这些新贸易保护手段和有关贸易调查的相关知识,才能在对方采取一些不利于我国的保护手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应对和应诉,合理、合法的保护自身权益。

(2)优化出口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第一,我国企业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改善自身存在的技术含量低、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分散、企业规模经济性差等状况,改变中国商品低价的形象,并努力创建自主出口品牌,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从而占领新兴市场国家的高端市场。第二,我国企业应该正确的看待新贸易保护主义,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数量为目标向效益为目标的转变。第三,我国企业应着眼未来,努力拓宽出口途径、灵活选择生产和销售等,在品牌培育、营销、保护等方面要舍得投入,带动企业出口及长远发展。

(3)团结应对和应诉,避免同行业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当前,在我国行业遭受反倾销指控时,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企业能够积极应诉,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事实上,企业若能够团结应对,做好充分准备,胜诉率也应该会有所提高,自身利益也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另外,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存在一些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竞销谋取利润,而这样做却使得进口国找到了借口,向我国整个出口行业提讼,使其遭受严重打击。我国出口行业应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协调组织作用,避免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恶性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保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行为究竟应视为贸易保护还是贸易救济,由于标准的选取不一往往不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不必太纠缠于他方的贸易保护,而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认真的学习并掌握世界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以便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竞争世界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齐洪华: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西方经济,2008年07期

[2]王佃凯: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张晓霞: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J].企业研究,218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比利时双边贸易

中国与比利时建交37年来,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贸关系长足发展,经贸合作不断加强。本文将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中比贸易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一、中比贸易特点

1.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比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0年以来,双方高层往来增多,两国国家元首实现了互访,极大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1979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7亿美元,到了2007年为176.5亿美元,较1979年增长了103.8倍。改革开放头三年中比贸易年增长率呈负增长,但之后始终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除84、87、88、96年外),2004年达到了年增长率为40%。(见表1)可见,中比贸易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至2007年,比利时成为我国在西欧的第七大贸易伙伴。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对外贸易年鉴》和中国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双边贸易差额不断扩大

在改革开放头10年,双边贸易基本持平,为小幅逆差,基本上在1亿美元以内;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双边贸易逐步扩大,逆差开始转为顺差,而且逐年增长,到了2000年贸易顺差达到了9.1亿美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大幅下降,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贸易差额也大幅增长,到了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了77.1亿美元,比2000年初增长了8.5倍(见表1)。贸易逆差的扩大为双边贸易争端留下了隐患。

3.双边贸易在中欧贸易总额中比重不高

比利时位于西欧的“十字路口”,交通和航运相当发达,商业和外贸非常繁荣,是世界十大进出口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的高度对外依赖性并没有在双边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比贸易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比重并不高,2006年,中欧贸易总额为3,302.3亿美元,中比贸易所占比例仅为4.3 %(见图)。与其周边的德国、荷兰、法国相比,差之甚远。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盟地区的最大进出口贸易国,2006年贸易总额达到781.9亿美元,是同年中比贸易总额的5.5倍,中德贸易占中欧贸易总额的23.7%,比中比贸易所占份额高出将近20个百分比;荷兰从2003年起就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贸易总额达到345.12亿美元,是当年中比贸易总额2.4倍,中荷贸易总额在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达到10.5%,比中比贸易所占份额高6个百分点。可见,中比贸易在整个中欧贸易中的比重不高,贸易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制作

4.双边直接投资额有下降趋势,且投资额不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欧盟各主要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额逐年增长,直至2005年,德国、荷兰、英国等在华直接投资额年增长率分别是45%、29%、21%,而比利时对华直接投资额却呈现下降趋势,1999年比利时对华直接投资额为8322万美元,到了2001年锐减到2002万美元,中国入世后,投资有所增长,2002年增长到1,2428万美元,但2003年投资开始逐年下降,至2005年下降到了5384万美元,比1999年下降了65%,年增长率为-34%(见表2)。而且相对于欧盟各主要国家德国、荷兰、英国等,比利时对华投资额并不大,基本上不超过1亿美元(除2002、2003年外),可见,比利时对华直接投资在欧盟各主要成员国中排位靠后。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网站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走出去”,中国在欧盟的直接投资不断上升,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丹麦、德国、俄罗斯。而中国在比利时的投资相当少,2004年比利时吸引的中国投资仅有164万美元,与排行第一的德国(1.29亿美元)相差了70多倍,2005年下降到6.5万美元,在欧盟成员国内吸引中国投资高低的排行榜中,比利时仅排名第十位。

二、中比贸易存在的问题

1.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中比贸易摩擦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中欧贸易的深入,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加大,据欧盟统计数据,2005年,其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高达1000多亿欧元。据中国海关统计,同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为了保护其成员国的贸易利益,欧盟不断推出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例如,欧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地区,不断减少中国普惠制受惠产品范围,采用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环境或者绿色壁垒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产品设置限制。截至2005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已达115起,其中2005年立案8起。2006年,欧盟对华发生技术性贸易壁垒事件达43起,严重影响了中国诸多产品的出口。比利时作为欧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其外交政策以欧盟为核心,对欧盟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会严加实施。因此,随着中比贸易差额的不断扩大,双边贸易摩擦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欧盟东扩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中比贸易将产生消极影响

2004年5月1日,匈牙利、波兰等10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由15国增加到了25国,拥有4.5亿消费者。从长远和宏观来看,欧盟东扩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但近期看,弊大于利,其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欧贸易乃至中比贸易产生消极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关税同盟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会使中国产品遭到欧盟成员国同类产品的替代,从而丧失部分欧盟市场;另一方面,随着欧盟东扩,欧盟严厉的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会发生东扩,加大了中国产品出口的难度。比利时是欧盟内部贸易的主要参与国,在欧盟东扩中内部贸易规模不断加大,从2001年至2005年比利时进出口份额在整个欧盟内部贸易中接近10%(见表3)。2004年至2006年,中比贸易年增长额由40%下降到21%,2007年又增长到24%(见表1)。可见,欧盟东扩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比贸易的发展。

资料来源:引自陈欣硕士论文《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3.双边投资发展不均衡

在改革开放初期,比利时已经开始来中国投资设厂,比如西安杨森、上海贝尔等,1986年比利时对华投资达882万美元,20世纪90年代逐年增长,到了2002年达到1,2428万美元,目前有超过180家比利时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生产企业。但是中国在比利时的投资却不多,2004年仅为164万美元,目前有将近20家企业在比投资,仅仅是比利时在华设厂的九分之一,显示了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影响了双边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中比贸易关系的建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007年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亚洲第一大进口国,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比利时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是OECD成员国,经济高度对外依赖,人均进出口额居世界第一,2007年联合国投资报告显示,比利时为世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鉴于双边的经济优势,中比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1.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

正如前面所述,中比贸易规模逐年上升,但在中欧贸易中所占比例以及在本国贸易中所占比例都偏低,随着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要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贸易结构升级战略,优化贸易结构。中国向比利时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及珠宝、家具等,比利时乃致欧盟拥有大量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加快从欧盟引进技术和发展经贸合作,可以很好地利用后发优势,与我国廉价劳力的比较优势相结合,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样的产品比较符合欧盟的技术标准和市场需求,较少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双边贸易关系发展,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

2.努力消除贸易不平衡,减少贸易摩擦

随着双边贸易差额不断扩大,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贸易摩擦不断出现,成为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要消除双边贸易不平衡,中比双方应该理性对待,着眼于长远利益,不能陷入双方互相指责的泥潭,从双方利益出发,通过双方的对话机制来实现双赢。同时,中国应尽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开发,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力争在对方本土设立加工企业,带动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出口。还有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可以缓解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从而减少贸易摩擦,促使双边经贸关系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3.加强和密切双边投资合作关系,拓展投资合作领域

(1)双边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投资政策宣传,增进了解。。中国要通过多种渠道向比利时企业宣传本国的引资政策,吸引更多的比利时企业以多种方式到中国来投资兴业。比如天津市在比利时建成了中国欧洲贸易中心,通过这一平台,搭建了中国与比利时乃至欧洲贸易投资交流的平台,加强了与比利时、与欧盟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密切两地之间的联络与沟通,进一步增进两地之间的友谊与交往。另一方面,比利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在中国人当中提高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比利时投资。比如设立中文网站专供中国企业家做参考,努力争取把比利时列入中国政府的“中国对外投资指南”名单之中,更好地引导中国投资者到比利时投资。

(2)中国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投资目标。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培育了一批具有对外投资实力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结合欧盟市场特点,结合比利时环境特点,加大资本输出,充分利用欧盟以及比利时先进的高新技术、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对于绕开贸易壁垒,提升贸易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根据双边互补优势,可以在高技术、信息、农业、环保、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拓宽投资合作领域。

参考文献:

[1]贾瑞霞: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现状与展望[J].和平与发展,2008.3.65页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东盟出口贸易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多边贸易视角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东盟与中国双边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双边贸易总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东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但从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关系来看,由于双方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东盟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盟相近,在一定程度上,仍像东盟国家一样,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市场也主要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市场。经济结构和市场的雷同使得中国与东盟之间相对比较优势较小国际贸易论文,存在着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与东盟的竞争关系,以双方十五年多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VAR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首先研究了东盟贸易出口商品要素密集度结构,按照要素密集度对东盟出口商品进行分类,以便详细分析东盟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商品对中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

2.1 贸易商品的分类

对制成品进行详细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区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规模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异程度进行分类,但是会导致许多类别的产品重复出现,因此这种分类方法不是很明确,很难进行具体的分析。另一种则是按照技术密集度将制成品分为高技术含量、中高级技术含量、中低级技术含量、低技术含量制成品,虽然这种分类较为细致,但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利用这种分类方法对东盟制成品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就不够合理。

本文主要借鉴Lall(2000)在分析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竞争力时使用的分类方法,Lall根据研发投入的密集度对产品按照技术构成进行了分类,但使用的是STIC标准,而东盟的外贸数据主要都是HS标准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为了分析方便,本文根据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把贸易商品按照HS根据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分为五类:

1、初级产品(PP)

2、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RB)

3、低科技密集型产品(LT)

4、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MT)

5、高科技密集型产品(HT)

2.2 东盟贸易出口结构变化

表1 近年来东盟贸易出口结构变化

 

年份

初级

资源密集

低科技

中等技术

高科技

1994

2.64

12.44

6.87

6.03

19.14

1995

2.29

10.91

6.28

6.58

19.75

1996

2.08

10.83

5.87

5.99

20.41

1997

1.98

10.96

5.59

5.78

21.04

1998

2.23

11.08

6.31

6.30

24.80

1999

2.01

10.56

6.06

6.36

26.84

2000

2.07

10.99

5.70

5.78

26.51

2001

2.18

11.47

5.90

6.19

24.81

2002

2.05

10.97

5.86

6.65

25.19

2003

1.94

11.48

5.77

7.62

25.10

2004

1.77

11.63

5.36

7.62

24.54

2005

1.65

12.85

4.72

7.62

23.57

2006

1.58

14.17

4.53

7.87

23.09

2007

1.63

13.37

4.70

7.63

23.25

2008

1.15

14.05

4.88

第4篇

【关键词】中国 巴西 贸易摩擦 重商主义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自2002年以来连续大幅度增长,2008年达到484.97亿美元,比2002年的40.74亿美元增长了近12倍。中巴两国贸易的良好表现,是近几年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一次新飞跃。2009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但是,由于双方贸易结构的不对称,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巴西近几年对中国产品频繁地实施反倾销调查,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中巴作为两个重要的新兴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其意义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而巴西也将巴中关系视为其加强同发展中大国合作的最重要环节。因此,正确地对待双方贸易摩擦,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至关重要。

一 中国与巴西贸易摩擦的文献综述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巴西是南美洲地区的第一大国,两国的经贸关系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左晓园的《中国与巴西:战略伙伴的建立与深化》中提出:近年来,巴西主要是针对轻纺产品对中国频繁地实施反倾销调查,由于轻纺工业对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十分关键,因此,改善两国的贸易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杨志梅在《如何看待巴西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问题》一文中谈到:在考虑对方擅长打“贸易战”等因素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双方之间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更好的途径来有效地解决贸易争端。在《中国与巴西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中,魏浩认为积极塑造良好的经贸环境,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以及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有利于解决两国的贸易摩擦。本文从重商主义视角分析中国和巴西贸易,认为巴西的重商主义思想不利于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提出解决双方贸易摩擦的对策。

二 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中巴两国于1974年8月,建交。随着双边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截至2010年,贸易额由最初的1700多万美元增长为625亿美元,体现出中巴双边贸易的飞速增长。中巴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促使中国在巴西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最近几年,中国成为在巴西亚洲最大的出口国和合作伙伴。在2009年,中国跃身成为了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各国的贸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巴双边贸易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密。

根据近几年的中巴贸易收支报告,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电子元件、机械和通讯设备等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能矿产品出口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60%左右集中于铁矿石、大豆及其制品,这表明了中巴的贸易互补性很强。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巴西大量的进口原材料,从而促进了中巴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加深。

三 巴西重商主义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中国频繁地实施反倾销调查使得中国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巴西对产自中国的瓷砖、自行车、碳钢管等工业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达到维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的目的。反倾销调查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对大多数国家实施反倾销措施中,中国是遭受最严厉打击的国家。两国的贸易关系可能会出现停滞或者退后的局面。

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制造商。2010年,巴西对中国14种玩具的关税由20%提高到35%。2011年,巴西实施提高关税的7种产品中,有5种产品进口自中国,包括瓷砖(从15%提高至35%)、自行车(从20%升至35%)、分体式空调(从18%提高至35%)等。巴西认为将近一半的巴西制造业企业遭遇来自中国的竞争,中国产品抢占了国内消费市场,本国制造商要求政府保护他们的产业,因此对中国产品加大了打击力度。

四 解决中巴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最近十年,巴西的经济增长迅速,国内购买力增强,进口也日益增加。中巴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产品进入了巴西国内消费市场,促进了两国的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巴西国内一些工业相对不强,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政府因此实施了贸易保护措施,对双方国内经济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决中巴贸易摩擦,提出以下建议。

1.善用世贸规则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是世贸组织所允许的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手段,为巴西在双边贸易中频繁地使用。中国在反对滥用救济措施和过度保护行为的同时,应灵活高超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最大限度地去维护本国产业利益。同时,应维护正常贸易秩序,减少恶性压价竞争。

2.充分掌握市场信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

中国对巴西的进口主要是在铁矿石、大豆及其制品,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下,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不能掌握定价权,增加产品成本,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因此,中国要关注巴西国内市场和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准确地定位产品价格的,扭转受对方价格控制的局面,能够在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

3.对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例提高,加强自主创新

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主要是电子元件、机械和通讯设备等产品,这些产品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在巴西国内市场的份额还需要提高,发挥外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渠道的辐射传播效应,不断创新,推动外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样就能够在巴西市场上立足,进一步开拓巴西市场。

4.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工业产品,对巴西国内工业产品市场冲击比较大,导致巴西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等措施。在对外出口工业产品的同时,可以将中国的农产品打入巴西国内市场,提高两国产业互补程度低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加强市场细分,扩大产品差异性。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缓解了双方紧张的国际贸易合作关系。

5.加强两国学术、科技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在合作伙伴的关系之上,加强与巴西的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的友谊,相互学习对方先进的技术和博大的文化知识,促进两国人民的有效沟通,提高合作的效率,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此外,双方应充分利用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继续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为经济与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

五 结语

中巴经贸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中巴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国经贸关系对于中巴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因此,中巴两国政府应共同努力,巩固和深化双边经贸关系,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浩.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J].拉丁美洲研究,2009(6)

[2]杨志梅.如何看待巴西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6(5)

第5篇

黄烨菁(1973-),女.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经济。

摘要: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TCI指数;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2-0.023-06

收稿日期:2007-10-16

贸易引力模型是近年来分析贸易动因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对中国近年的贸易流量变化作一个分析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本文将关注伴随着中国贸易规模扩大进程的贸易影响因素的变化,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的地位以及贸易自由化协定的制度安排,借鉴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将产业内贸易程度和中国与其他国家FTA的制度安排作为新的影响因素纳入到贸易引力模型中,分析影响中国贸易流量的相关因素。

一、文献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是将牛顿的万有引力思想(即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入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形式为Tij=KYiYj/Dij。其中Tij为j国和i国两国的贸易量,K为常数,Yj和Yj分别为i国和j同的经济总量,一般用GDP来表示,Dij为两国间的距离,一般指两国经济中心或最主要港口之间的距离。这个表达式是基于贸易引力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之一般模型,并逐步发展成为解释国际贸易流量的一个定量分析工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应用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发展。基本引力模型通过被加入一些新的参数变量而有了扩展性的应用,除了对多个国家的贸易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之外,还通过参数的扩展,来验证由新的贸易动因理论所预测的贸易结构。Feenstra(2001)在他的研究中,区别同质商品和非同质商品进行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从而解释对不同贸易动因下的贸易特征,通过加入一些特定的参数,如反映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可以看到在两类贸易引力模型的部分参数变量之间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都可以用不同的贸易动因理论来解释。

除了模型的扩展之外,另有一些学者应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现实世界的部分国家的贸易格局进行了检验。Evenett和Keller(2002)运用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对58个主要贸易国家在1985年的对外贸易流量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们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了同家属性和贸易格局之间的关系,两位学者的论文对58个国家各自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额进行同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经济规模大且贸易总量大的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其贸易类型符合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而经济规模小而且贸易总量小的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则明显地符合传统的H-O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Chan-Hyun.sohn(2005)的论文运用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韩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特征。作者在基本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贸易结构相似度变量TCI指数(Trade Conformity Index),以及表示APEC成员身份的虚拟变量,运用1999年韩国的贸易流量的数据,论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韩国的贸易流量主要符合产业间贸易的特征,即符合经典的H-O理论的解释。同时,结果中虚拟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成员国如果是APEC成员,对它与韩国的双边贸易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在相关的研究中,贸易引力模型和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已经得到了应用。单文婷、杨捷(2006)的引力模型扩展到了WTO成员方、APEC成员方、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华人人口比重、文化因素、FDI及外交关系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流量的影响,指出语言和华人人口因素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有积极作用。潘沁、杨剑(2006)在一般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内贸易及产业内贸易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张昱、唐志芳(2006)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基于数量的参考。

在综合和借鉴上述文献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关注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制度安排发生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作一个定量分析,通过应用一般引力模型和加入这两个因素的扩展模型,对影响中国贸易流量的因素加以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流量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由于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产业内贸易长足发展的重要背景是中国参与全球生产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

(一)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  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异常迅猛。在对外贸易总量急剧上升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从进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从245亿美元升至490亿美元,而同期初级产品的进口却有更大程度的增加,从467亿美元激增到1477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与进口都增长了两倍左右。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开始上升,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有所下降。

具体到产业层面的进出口结构,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大量来自于跨国公司内部垂直一体化分工格局的贸易活动。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通过外包为主的形式向中国转移,中国越来越多地集聚了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外包与出口导向型的FDI。在这种贸易的产业分布格局上,中国除了继续保持低成本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纺织品产业和鞋帽、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以外,在中等技术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竞争优势开始逐步扩大,这成为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电子计算机及其组件也是我国产业内贸易规模很大的一个商品门类。

(二)双边FTA制度安排与中国对外贸易

近年来中国与他国签定的FTA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中国现有的贸易格局受FTA制度性安排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中国在APEC框架下与APEC成员伙伴之间的双边FTA进程明显加快,在多边体制下积极开展双边FTA的谈判。中国与中国香港和澳门签署了CEPA协定。同时,中国又与东盟在“10+1”框架下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谈判,正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最近,中国与新西兰、中国与韩国也开始就自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表2列出了中国与1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业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

中国与东盟2002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与韩国的贸易在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开始后迅速发展,到2005年更是突破了亿美元大关。

三、模型的建立

本文实证研究的日的是应用引力模型探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从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态入手,结合前面提及的贸易格局特点对基本模型加以扩展。

(一)基本贸易引力模型

第6篇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07-03

作者简介:张豹(1989-),男,山东枣庄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投资;高劲(1968-),男,广西桂林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等。

一、引言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总额迅速增长。2011年11月,中方出口额达到309亿美元,进口额为114.9亿美元。但是,中美双边贸易发展之路并非平坦宽阔,美国一直指责中方贸易顺差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被低估,因而一直要求甚至强迫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在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从2005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8.229上升到2012年2月份的6.300,升值幅度达24%。可见,人民币升值可以帮助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1.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中美贸易状况

Baak Sang Joon(2008)利用1996—2006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向量回归模型来验证中美贸易中的实际汇率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当人民币贬值时,中美贸易的收支状况就可以改善。Won W.Koo和Renan Zhuang(2007)则认为汇率因素在中美贸易中影响深远,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改善中美贸易状况。Jaime Marquez和John Schindler(2007)预测人民币升值10%,则中国出口额下降1%,而进口影响不明显。Keping Yao和Pingfan Hong,Rob Vos 通过对吸收理论和弹性理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和刺激中国国内消费能够改善当前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

2.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并不显著

Stephen Jeffrey(2006)从理论和数据两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解决美国贸易失衡作用不大。Guangzhong Li,Jan P.Voon和Jimmy Ran(2006)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的负效应将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矫正的正效应所抵消。

(二)国内研究

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关系有显著影响

许少强和马丹(2005)通过Johansen检验,利用1994—2003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收支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能够缓解中美贸易顺差,实际汇率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提高人民币汇率可缩小中美贸易顺差。宋兆晗、卜建明、杨晓森(2008)选取不同时期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指出实际汇率的变动可改善中美贸易关系。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关系影响不显著

王细芳、叶全良(2008)对2005年8月—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叶永刚(2006)也发现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二者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王中华(2007)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实际汇率和需求等因素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认为实际汇率并不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真正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因素是美国的需求。

三、对中美贸易余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5年7月—2012年2月共80个月度数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HL的月度平均值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库;中美贸易差额TB来自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因为影响中美贸易差额的因素有很多,如外商直接投资额FDI(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C,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A等,但是,GDP没有月度数据,只有季度和年度数据,所以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ISM来分别代替GDPC和GDPA,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以及美国供应管理协会。

为了降低异方差对结论带来的影响,本文对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下面将讨论LNTB、LNHL、LNFDI、LNPMI、LNISM等变量在观察期内的关系。

(二)单位根(ADF)检验

因为宏观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往往是不平稳的,如果对相关序列直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所以要在变量回归估计之前对各类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检验结果下:

由表1得出,各变量一阶非平稳序列检验的ADF统计量都小于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也就是说这五个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的,没有单位根的存在,也就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

(三)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理论主要是用来描述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非平稳的序列,只有他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才表明变量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通过检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HL、中美贸易差额TB、外商直接投资FDI及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ISM都是一阶单整,也就是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从而得出回归结果。

1.协整检验

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FDI的t值不显著,而其他几个统计量的t值都是显著的。其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LNHL增加1%,也就是人民币升值1%,中美贸易顺差就要减少0.8152%;中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上升1%,中美贸易顺差减少0.85557%,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1%,中美贸易顺差增加0.5554%。

其次,检验残差的单整性:同上面的ADF检验类似,对残差e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来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也就是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2.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上面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序列LNTB、LNHL、LNFDI、LNPMI、LNISM都是I(1),而且对它们协整回归之后的残差序列也是平稳的。因而,序列LNTB、LNHL、LNFDI、LNPMI、LNISM之间存在着(1,1)阶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以稳定时间序列作为误差修正项,用直接估计法可以建立下面的模型:

DLNTBt=β1DLNHLt+β2DLNHLt-1+β3DLNFDIt+β4DLNFDLt-1+β5DLNPMIt+β6DLNPMIt-1+β7DLNISMt+β8LNISMt-1+λLNTBt+α1LNHLt-1+α2LNFDLt-1+α3LNPMIt-1+α4LNISMt-1

对此模型进行估计,可得到:

从上式可以看出,LNTB关于LNHL的短期弹性为3.72995,长期弹性为-1.2916191;LNTB关于LNFDI的短期弹性为-0.0565545,长期弹性为-0.7023612;LNTB关于LNPMI的短期弹性为0.1517651,长期弹性为2.0100095;LNTB关于LNISM的短期弹性为0.466512,长期弹性为-0.3558732。

(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只是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所以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来检验证明。检验结果如下:

三、结论

本文采用2005年7月—2012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及其他因素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美贸易差额同汇率HL、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ISM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LNTB关于LNHL的短期弹性为3.72995,也就是说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中美贸易顺差。LNTB关于LNHL的长期弹性为-0.7023612,这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并不会给美国带来贸易顺差,相反可能还会带来贸易逆差。但是,美国政府之所以还要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施压,主要是出于政治利益。

第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中美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中美两国货币间汇率的变动并非中美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ISM同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同时,LNTB关于LNPMI的短期弹性为0.1517651,长期弹性为2.0100095;LNTB关于LNISM的短期弹性为0.466512,长期弹性为-0.3558732。从短期来看,PMI的短期弹性为0.152,ISM的短期弹性为0.4665,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制造业需求增加1%,中美贸易顺差额增加1.5%左右,美国制造业需求增加1%,中美贸易顺差额增加4.7%左右。这也说明,如果仅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当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的原因在于美国。而从长期来看,PMI的弹性为2.01,要远大于ISM的-0.356,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中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产品将在未来的中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制造业需求越大,中美贸易顺差也就越大。美国制造业ISM的长期弹性为-0.356,表明美国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能够缩小中美的贸易顺差,但是,其幅度相对于中国PMI的弹性要小得多。所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只要中国制造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优化结构,中国必定会在中美贸易的长远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美国也应重视发展本国制造业以改善贸易状况。

[参考文献]

[1]彭甚龙.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7篇

近年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频繁,中欧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为您编辑了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讨论。

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讨论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一、中欧经贸发展的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

2.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

二、中欧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欧盟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次数持续升高,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2.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中利用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的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欧盟是最早认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 重要性的国家,其成员国亦是设置技术壁垒最严重的国家。由于中欧在经济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极易受到技术壁垒的封锁。欧盟的贸易政策有关中国的条文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中国入世后各种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作用的消失或减弱,欧盟更加依赖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标准等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保护欧盟的产业。入世后,因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中国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欧盟的各种技术标准,欧盟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这必将成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三、我国拓展欧盟市场的策略

1.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

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大都属于中低档的商品,不适应欧盟高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别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2.建立为外贸企业服务的预警机制

国家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对欧盟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密切关注欧盟TBT的最新动态,及时预警信息,使对欧出口企业提早做好准备,以避免某项标准正式颁布时措手不及。

3.加强与欧盟的磋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地位的转变,加快经济贸易制度与国际的全面接轨,同时进一步抓住入世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论坛,并利用中欧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争取与欧盟的进一步谈判,促使其提早修改现行立法,早日承认中国整体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者要求其降低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标准。

第8篇

第一,近年韩中经贸往来不断加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也大幅增长,由于韩中两国在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等原因,韩中两国开展自由贸易是现实的发展要求,这就决定了加快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本文通过研究韩中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随之产生的波及效应,本文认为fta的签订能进一步刺激贸易量的增长,实现自由贸易协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第三,通过分析韩中两国间目前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向上存在的分歧,本文认为,如果两国在事前通过共同研究对敏感的硕士论文部分进行充分的讨论,确认彼此的立场而准备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实际fta的协商过程中,加强相互协商,往双赢(win一win)的方向推进,这时fta的推进可能性会有提高。

第四,通过分析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两国具有代表性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制造行业中,韩国的资本集约型部门和中国的劳动集约型部门将进一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农水产品的开放由于会进一步刺激其对韩国的出口数量,因此成为自由贸易协定中韩方的谈判重点;服务业等部门的开放有利于维护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将有可能成为双方商谈成功的有利突破点。

韩中自由贸易的不断加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建立韩中自由贸易区仍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双方进一步的努力和商谈。在目前双方的一系列关于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的商讨方案中,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有秩序、有选择、有重点的签订相关协议,进一步切实推动韩中两国贸易往来的发展。

首先,以政府政策为导向,推动两国企业经济、技术交流。

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从政策上提供导向和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大企业、跨国公司的参与、推动与合作。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得贸易结构存在着互补性,两国企业应加强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跨越交流障碍,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在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寻求更为基本的共性,,进一步增加相互之间的投资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规模。这样不仅可以使双方合作更加深入,也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均衡发展,在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信任和理解,为解决两国的纷争和分歧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寻求共同利益平衡点,对敏感问题进行特殊研究和处理。

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的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两国对各自敏感产业和部门的保护。因此,两国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过程中,可以从减少摩擦的角度出发,在初期阶段首先将敏感产品目录排除在外。但是,随着自由贸易程度的加大,应该逐步减少除外产品数量。具体而言,在协议签署的最初阶段,通过排除敏感产品目录给与对方敏感产业缓冲和调整的时间,然后逐渐阶梯式降低甚至取消关税,调整到双方的利益均衡状态,并减少由此产生的国家支出。这个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两国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职业培训,保证社会安定,并制定补偿措施、地域开发措施等系列措施,以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指数,协整分析

一、引言

自1972年12月,中澳正式建交之后,两国的经贸合作路径不断拓宽,水平逐年提升。截止到2008年,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在货物贸易上,中国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额占澳大利亚货物贸易总额的15.1%。期间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虽有波动,但贸易总量呈上升趋势,自1996年起,双边的农产品贸易年均以9.97%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5.37亿美元,其中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农产品为9.84亿美元,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总额为5.53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将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得我国在各种农产品的进口方面大大增加。可以预见,未来中澳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仍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日益关注。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部差异品的交换及中间品的交换,也就是在某一时期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种同类产品。与强调比较优势等的产业间贸易不同,它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偏好相似性、需求多样化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等有着密切关系。[2]就中澳农产品双边贸易而言,各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澳农产品贸易整体而言产业间贸易占优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双方农产品贸易互补的特征明显。但对中澳各章节农产品进行产业内贸易研究的较少;另一方面,结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的很少,故本文将按照HS体系的细分农产品目录,在测算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基础上,分析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并对影响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中澳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衡量及数据

(一)中澳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衡量

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将以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基础,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直观地反映一国产业内贸易的现况。本文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进行分析,指标如下:

GLIi=1-{|Xi-Mi|/(Xi+Mi)}

i指中国农产品贸易行业中第i个农产品行业,以Xi和Mi分别表示其出口和进口;当此值越接近1,则表明该类农产品贸易模式越倾向于产业内贸易,越接近0表示该类农产品贸易中产业间贸易越重要。一般情况下,GLIi>0.5时,产业内贸易占优势;GLIi时,产业间贸易占优势。

(二)中澳农产品产业内各贸易指数定量数值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以及联合国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数据库(UNCOMTRADE),农产品具体分类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HS1996准则。其中HS01到HS24以及其他部分章节为农产品的商品目录,据此得出各章进出口农产品数值,选择年份为1996至2008年。

三、中澳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结果

(一)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G-L指数)

表1:中澳各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

G-L指数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值

hs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hs02

0.0000

0.0040

0.0000

0.0096

0.0040

0.0059

0.0474

0.0003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55

hs03

0.8726

0.4603

0.4723

0.5804

0.5309

0.6822

0.8508

0.7801

0.6838

0.6770

0.6124

0.8279

0.7530

0.6757

hs04

0.0562

0.0607

0.0659

0.0558

0.0649

0.0606

0.0400

0.1229

0.0625

0.0525

0.0552

0.0476

0.0539

0.0614

hs05

0.2969

0.2854

0.2561

0.4069

0.2570

0.2356

0.3152

0.2746

0.0713

0.2096

0.3858

0.2390

0.3035

0.2721

hs06

0.5307

0.9100

0.4853

0.9218

0.1252

0.3448

0.3642

0.8239

0.1253

0.2394

0.1125

0.0171

0.0557

0.3889

hs07

0.4196

0.8387

0.1698

0.1372

0.3626

0.4002

0.3668

0.1615

0.1711

0.0757

0.0481

0.0303

0.0510

0.2487

hs08

0.2000

0.2246

0.2499

0.6146

0.6591

0.5501

0.4785

0.6021

0.8024

0.7237

0.6372

0.6869

0.6498

0.5445

hs09

0.1728

0.0952

0.2293

0.0855

0.1002

0.1440

0.2134

0.3720

0.3030

0.3671

0.2610

0.2469

0.1972

0.2144

hs10

0.0004

0.0008

0.0011

0.0013

0.0015

0.0014

0.0012

0.0172

0.0024

0.0007

0.0017

0.0176

0.0345

0.0063

hs11

0.5898

0.5090

0.4109

0.1343

0.0396

0.0475

0.1156

0.5646

0.4972

0.8750

0.7717

0.9065

0.5791

0.4647

hs12

0.0541

0.3984

0.2059

0.0781

0.0388

0.1250

0.1021

0.9705

0.9969

0.5779

0.9083

0.7187

0.7490

0.4557

hs13

0.5670

0.1157

0.2708

0.1390

0.3344

0.1699

0.0988

0.2257

0.5926

0.1358

0.1966

0.0905

0.0892

0.2328

hs14

0.1245

0.0283

0.0248

0.0103

0.1919

0.2214

0.4887

0.5263

0.5690

0.0704

0.1314

0.0000

0.0027

0.1838

hs15

0.0772

0.1569

0.1797

0.1323

0.0615

0.0418

0.0543

0.0503

0.0474

0.0723

0.0632

0.0466

0.0350

0.0783

hs16

0.1666

0.4779

0.1319

0.1648

0.1684

0.0936

0.0240

0.0170

0.0373

0.0295

0.0132

0.0206

0.0923

0.1106

hs17

0.0131

0.0332

0.1095

0.0935

0.1715

0.1025

0.1907

0.6598

0.5383

0.3937

0.7140

0.9315

0.3238

0.3288

hs18

0.1458

0.1194

0.3687

0.6333

0.6566

0.3560

0.3156

0.4818

0.1508

0.9623

0.3207

0.3468

0.2000

0.3891

hs19

0.1338

0.0817

0.0963

0.1667

0.2667

0.3326

0.4585

0.5540

0.5630

0.4741

0.4778

0.5866

0.7820

0.3826

hs20

0.0790

0.0677

0.0715

0.0639

0.1278

0.1521

0.1094

0.0645

0.0827

0.0713

0.0479

0.0505

0.0201

0.0776

hs21

0.7373

0.5461

0.3662

0.4458

0.6509

0.4615

0.4715

0.2876

0.2824

0.3923

0.4791

0.4298

0.3797

0.4562

hs22

0.8220

0.9029

0.6715

0.6346

0.7783

0.7310

0.8636

0.9888

0.7592

0.5955

0.3281

0.2697

0.4654

0.6777

hs23

0.0400

0.0747

0.0410

0.1672

0.1066

0.3861

0.5177

0.3367

0.1669

0.1428

0.1132

0.4946

0.7180

0.2543

hs24

0.0000

0.0000

0.0138

0.0043

0.006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19

hs41

0.0118

0.0016

0.0482

0.0155

0.0091

0.0009

0.0019

0.0044

0.0013

0.0017

0.0081

0.0071

0.0010

0.0087

hs51

0.0000

0.0046

0.0011

0.0021

0.0002

0.0001

0.0001

0.0002

0.0001

0.0002

0.0001

0.0001

0.0001

0.0007

hs52

0.0004

0.0001

0.0000

0.0000

0.0005

0.0000

0.0002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0.0001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计算整理得出

表1是中澳按HS分类的各章农产品在1996—2008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十三年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多数年份在0.5附近的是HS03(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08(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HS11(制粉工业类品)和hs22(饮料酒及醋),说明这几章农产品在中澳贸易中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指数历年都低于0.5的有HS01(活动物)、HS02(肉及食用杂碎)、HS04(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HS05(其他动物)、HS09(咖啡、茶叶和调味香料)、HS10(谷物)、HS15(动物植物油脂;蜡和食用油脂)、HS16(鱼、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HS20(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制品)、HS24(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这十章农产品在近些年的中澳贸易中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其中HS01(活动物)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我方只有进口没有出口,HS02(肉及食用杂碎)、HS10(谷物)、HS24(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这三章也接近完全产业间贸易;从各章农产品在这十四年的平均值来看,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5以上的在24章中占了3章(HS03、HS08、HS22),说明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农产品种类比较少,主要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从表2可知,就农产品总体而言,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远远低于0.5,说明中澳总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还很低,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简均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加权平均指数,说明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的农产品在中澳双边贸易中的比重较小,各品种农产品贸易发展很不平衡。

表2:1996—2008年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简均及加权平均值

G-L指数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简均

0.2264

0.2370

0.1830

0.2111

0.2117

0.2091

0.2404

0.3291

0.2780

0.2645

0.2477

0.2597

0.2421

加权平均

0.0248

0.0416

0.0478

0.0527

0.0407

0.0499

0.0596

0.0866

0.0558

0.0653

0.0679

0.0800

0.0993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COMTRADE数据计算整理得出

(二)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选择

基于上一节对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选取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差异、人均收入差异以及对外开放度这几个变量对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变量定义和预测符号见表3:

表3:变量定义和预测符号

解释变量及缩写

贸易对外开放度(X1)

人均收入差异(X2)

经济规模差异(X3)

经济规模(X4)

变量含义

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

两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的之差的绝对值

两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差的绝对值

两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的平均值

理论预测符号

+

+

按照选取的变量,我们建立一个多元线性模型,本文主要采用线性模型,Y代表了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回归方程设定如下:

LNY=C+aLNX1+bLNX2+cLNX3+dLNX4+u

2.实证分析过程及结论

根据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3.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过程如下: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因为对数据取自然对数不改变原变量的协整关系,且能使变量的趋势线性化,从而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故对所有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记为LNY、LNX1、LNX2和LNX3,LNX4,在对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保证变量同阶平稳,因此我们首先利用ADF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各变量的平稳性。运用Eviews3.0计量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

表4:变量平稳性检验

变量

检验类型

ADF统计量

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DW值

平稳性

LNY

(C,0,3)

-0.325885

-2.7822

2.507203

不平稳

LNY

(C,0,3)

-2.670921

-2.8169

2.022036

不平稳

2LNY

(0,0,3)

-3.167349

-1.6415

2.940273

平 稳

LNX1

(C,0,3)

-2.649180

-2.7822

2.430897

不平稳

LNX1

(C,0,3)

-0.257102

-2.8169

1.574552

不平稳

2LNX1

(C,T,3)

-7.739885

-3.6280

2.113569

平 稳

LNX2

(C,0,3)

-0.224653

-2.7822

1.707847

不平稳

LNX2

(C,T,3)

-3.202106

-4.1961

2.871395

不平稳

2LNX2

(C,T,3)

-2.520729

-2.8640

2.628248

平 稳

LNX3

(C,0,3)

1.419446

-2.7822

2.218630

不平稳

LNX3

(C,T,3)

0.853907

-4.1961

2.005454

不平稳

2LNX3

(C,T,3)

-9.349373

-3.6280

2.861837

平 稳

LNX4

(C,0,3)

5.431868

-2.7349

1.440196

不平稳

LNX4

(C,0,3)

-0.051755

-3.3350

2.067409

不平稳

2LNX4

(C,0,3)

-2.537682

-2.8640

2.500471

平 稳

注:表示二阶差分算子;检验形式(C,T,L)中C、T、L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时间截距项、趋势项和滞后除数;对于时间截距项和趋势项,c表示检验的模型有该截距项,0表示没有趋势项;滞后除数对应的数字表示滞后的阶数。L表示检验所采用的滞后阶数,加入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差项为白噪声。

由上表可知,变量LNY、LNX1、LNX2和LNX3,LNX4的水平序列都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存在单位根,故它们的水平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存在单位根,故一阶差分序列都是不平稳的;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原序列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故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即都是I(2)序列。由于协整关系只存在于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所以我们判断LNY、LNX1、LNX2和LNX3,LNX4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与分析

若所涉及的变量都是二阶差分平稳(I(2))的,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它反映了所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采用基于回归残差的EG两步法,对服从同阶单整的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下:

Lny=-19.38402-0.323030lnx1-0.489641lnx2+0.772156lnx3-0.010257lnx4

t=(-1.743991)(-0.652810)(-0.531338)(0.894049)(-0.006965)

R=0.829255F=9.713399DW=1.994691

通过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并对其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该协整关系成立。

表5: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

ADF Test Statistic

-2.829191

1% Critical Value*

-2.8270

5% Critical Value

-1.9755

10% Critical Value

-1.6321

从方程估计的结果看,可决系数为0.829255,模型拟合情况比较理想,同时DW=1.994691接近于2,所以不存在自相关性,但可以看出R2较高,但t值都不显著,且部分变量的符号与预测的值并不相符,故我们针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根据简单相关系数确法定多重共线性的严重程度。

表6:解释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LNX1

LNX2

LNX3

LNX4

LNX1

1.00

0.464557

0.875364

0.884595

LNX2

0.464557

1.00

0.554516

0.684480

LNX3

0.875364

0.554516

1.00

0.980105

LNX4

0.884595

0.684480

0.980105

1.00

从表6可得lnx3与lnx4的相关系数为0.98,接近完全线性相关,但我们知道多重共线性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仅仅是程度问题,于是在考虑到所设模型的精确性又不致严重损害模型完整性的前提下,将变量lnx3剔除,再对余下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回归模型如下:

lny=-26.68824-0.521617lnx1-1.1864991lnx2+1.270347lnx4

t=(-3.581580)(-1.193036)(-2.440868)(3.753548)

从表7可以看出,通过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其残差序列通过平稳性检验,可知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7: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

ADF Test Statistic

-2.725897

1% Critical Value*

-2.9075

5% Critical Value

-1.9835

10% Critical Value

-1.6357

从方程估计结果看,可决系数为0.812195,模型拟合情况比较理想,DW=1.928957接近于2,所以不存在自相关性,各变量的t值也较显著。针对该模型回归结果,可得以下结论:经济规模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中国与澳大利亚GDP的均值每提高1%,产业内贸易就增加约1.27个百分点,说明市场规模扩大有利于中澳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也充分验证了规模经济理论。至于两国间收入水平差异对双边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负相关,即收入水平差距每提高1%,产业内贸易就降低约1.19个百分点,因为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异,则两国间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下相对较少,继而导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也完全符合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至于变量贸易对外开放度的符号与预测的值并不相符,考虑到农产品的贸易受保护的程度较高,诸如农产品保护政策、技术贸易壁垒等,所以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农产品贸易的开放程度,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况,故而符号与理论预测值不符。

(3)格兰杰检验与分析

由协整检验结果知道,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与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以及对外开放度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尚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采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检验结果见表8。

表8: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Null Hypothesis:

Lags

F-Statistic

Probability

LNX1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Y

1

3.68438

0.08713

LN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X1

1

2.29428

0.16415

LNX2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Y

2

0.22060

0.80827

LN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X2

2

19.4448

0.00239

LNX4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Y

3

5.46283

0.09839

LN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X4

3

1.45821

0.38202

根据上表可知,(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贸易对外开放度是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Granger原因,说明贸易对外开程度的加大有助于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开展,而不是相反,也不存在互为因果的情况。(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两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差别与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3)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两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Granger原因,说明两国经济增长促进了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四、结论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第一,从总体水平上看,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各章节农产品看,只有HS03、HS08及HS22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贸易水平较高,其余大部分较低。第二,从影响因素看,中澳间规模经济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贡献较大,成正相关,而收入差距对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负的影响,但由于农产品贸易保护壁垒的存在导致贸易对外开放度对其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1 陈富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实证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2 宋玉华,刘春香.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3 黄蝶君、庄丽娟.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8)

4 李舒敏.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8

5 王介雯.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研究 [D],中国海洋大学,2009

6 张佳.基于FTA视角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研究[D],2008

第10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经验研究;研究前沿

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经济研究的热点,其复杂性和世界性对经验数据提出了较高要求。故本部分以数据来源为脉络对全球价值链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指出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

一、 传统国际贸易数据

1. 零部件或中间品贸易数据。最早使用也是最简单的测度方法是使用零部件或中间品贸易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零部件数据主要是指SITC7(机械和运输设备)和SITC8(杂项制品)两类。联合国广义经济类别分类(BEC)将贸易产品数据按主要用途分为消费品、资本品(投资品)和中间品三类。Yeats(1998),Ng和Yeats(1999)最早使用这类方法进行国家层面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通过统计描述的方式分析(某行业的)全球或区域生产分工及其演变情况(如Lall et al.,2004;陈勇,2006;Kimura et al.,2007),少数计量检验研究了全球生产分工的影响因素(如陈静等,2009;Orefice & Rocha,2013)。SITC和BEC分类标准针对国家层面,尽管简单直观、涵盖范围广、可用于国际比较和考察双边贸易,但通常只能在国家层面的制造业展开,限制了研究范围。该方法没有考虑中间品在各国(国内)不同行业流动产生的循环效应并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准确性不佳。

2. 加工贸易数据。加工贸易是指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中间品材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再将制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主要数据来源有美国离岸外包组装项目(OAP)、欧洲加工贸易(EUPT)数据库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CCS)。美国和欧洲的加工贸易大量转移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故使用OAP和EUPT的文献较为陈旧(如G?irg,2000;Egger & Egger,2001)。中国CCS数据更新及时且内容丰富,学者们开始通过数据匹配法获得“企业―产品”层面的加工贸易数据展开研究(如余淼杰,2011;田巍和余淼杰,2014)。海关统计保证了加工贸易数据的准确性,但加工贸易使用的进口投入只是进口中间品的一部分,以其他方式进入的中间品同样在国内各部门循环使用,故用加工贸易测度全球生产分工存在误差。

二、 投入产出表数据

1. 基于国家投入产出表的测度。传统贸易数据通过中间品贸易描述全球生产分工现象,难以在细分行业层面展开分析,无法确认中间品的流向和生产使用情况。投入产出表能够反映各国家以及各部门之间产品的生产消耗关系。国家投入产出表以单个国家内部的投入产出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测度总生产、总进口或总出口中进口投入品所占比重来测度生产分工。文献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Hijzen,2005):一是考虑国内生产的国外含量,其考察了生产或总投入中的(直接)进口投入品的比重,即“外包指数”;二是考虑了出口中的(直接和间接)来自外国的进口含量,即“垂直专业化”。使用国家投入产出表可以在细分行业层面测度分工程度,有充足的数据用于计量检验,因而相关经验研究集中在单一国家的行业层面:一是外包或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定量描述(如Amiti & Wei,2005;平新乔,2006),均发现国际外包或垂直专业化水平稳步增长。二是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如胡昭玲,2007;Amiti & Wei,2009),都发现国际外包或垂直专业化对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是对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如Feenstra & Hanson,2003;Bailey & Lawrence,2004;Geishecker和G?irg,2008),发现国际外包对国内就业或员工工资水平的影响没有一致性结论。

2. 基于国际投入产出表的测度。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建立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更能深入揭示世界经济现实,这也是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主流方向。国际投入产出表能够反映世界各国的各部门之间产品的流向和消耗关系。常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全球投入产出表(GIOT)、欧盟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日本经济研究所(IDE)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IOT)、美国普渡大学的全球贸易分析数据库(GTAP)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GIOD)。

OECD和WTO于2013年联合开发了贸易附加值(TIVA)数据库并对外公开,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全球价值链的实证和政策研究,尤其是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其他使用该数据的经验研究包括Newby(2013)对芬兰,Duprez和Dresse(2013)对比利时,以及Baldwin和Lopez-Gonzalez(2014)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情况的详尽分析。TIVA数据库的不足在于时间区间较短,仅有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这五年的数据。

GTAP成立于1993年,主要提供世界经济数据库、实用型一般均衡世界贸易模型、软件等的开发和改良,目前最新的是2004年的版本7。不同于TIVA数据库对外开放,也不同于WIOT是成型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使用GTAP需要结合单国投入产出表和双边贸易数据构建所需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经典研究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比如Johnson和Noguera(2012)提出出口附加值指标来测度全球生产分享程度,并以此计算贸易失衡度。Koopman等(2014)综合现有分工测度指标和贸易附加值概念提出一个完备的分解框架,将官方统计出口分解为不同的附加值部分;引导大家重新认识显示性比较优势、双边贸易平衡与贸易成本等问题。

AIIOT是全球最早的国际投入产出表,其共有七年数据,1975年~2005年间,每5年编制一份。由于数据更新缓慢,而且覆盖的经济体有限,使用AIIOT的机构主要是日本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也以案例分析和统计描述为主(如Oikawa & 小井川谥荆2008;IDE & WTO,2011)。

WIOD是目前对外公开的范围最广(全球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时间跨度最长(1995-2011)的国际投入产出表。WIOD被研究者广泛用于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同特征(如Foster-McGregor et al.,2013;Foster-McGregor & Stehrer,2013;Johnson,2014)。

UNCTAD汇集世界各国的国家投入产出表、供给使用表、各机构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了全球价值链数据库(UNCTAD-Eora GVC Database),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25个~500个行业,时间跨度1990年~2010年,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但未对外公开,目前只有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价值链:投资和贸易促进发展》利用该数据对全球价值链的世界情况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全球生产网络检验了世界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联系,并描述性分析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潜在的风险。

三、 企业经营与调研数据

1. 企业经营数据。

(1)跨国公司经营数据通常由研究者收集整理。使用该数据的文献主要检验了跨国公司内部生产活动的国际转移,通过子公司生产活动的相对重要性测度外包。常用指标是子公司的就业人数占跨国公司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关研究探讨了外包对技术密集度(Head & Ries,2002),劳动力结构(Hansson,2005),不同工资类别(Ebenstein et al.,2014)等的影响情况。这类数据仅捕获了跨国公司的部分外包活动,排除了所有公平交易(Arm's Length)。

(2)出口企业贸易数据主要来自海关统计。文献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量化外国投入在每个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分工指数的分母可用总投入、材料购买额、销售额、工资账单、附加值和总产出,而分子即进口中间品通常使用物料投入或同时考虑物料投入和服务投入(如G?irg & Hanley,2005;G?irg et al.,2008;Mion & Zhu,2013)。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国际分工对生产率(G?irg & Hanley,2005),工资结构(McCann,2011),企业就业增长、退出市场和技术升级的影响(Mion & Zhu,2013)。虽然进口中间品同时涵盖公司内交易和公平交易(Arm's-Length),但两者的产生原因和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Hijzen等(2010)使用两种不同外包指数首次进行了区分:一是总外包指数即跨国公司将业务外包给国外供应商的花费与跨国公司获得的附加值总额之比;二是公司内外包指数即跨国公司向国外子公司的购买费用与跨国公司获得的附加值总额之比;发现:后者对母公司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并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前者。

2. 问卷调研数据。调查数据通常涉及生产活动的国际区位选择问题,外包信息通常是定性信息,而且调研往往是一次性的,难以用于分析外包的动态特征。各国对数据统计的保密性和信息收集与记录方法迥异,使得难以进行国际比较和全球生产网络层面的细致分析。目前较全面的是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于2011年合作建立的竞争力研究网络(CompNet),其涵盖11个欧洲国家58个行业700 000个企业超过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但目前并未对外公开。

欧洲布鲁塞尔智库构建了全球经济中的欧洲企业(EFIGE)数据库,包括七个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制造业企业样本,涉及15 000家企业的特征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定量和定性信息,时间跨度为2007年~2009年。Altomonte和Ottaviano(2011)使用该数据在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都发现,国际生产分享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Veugelerset等(2013)使用该数据发现,仅有少数企业密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而且这些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参与国际贸易程度较高,创新性较高,生产率也较高。

日本的经济、贸易和产业研究局(RIETI)的调研中涵盖了制造企业的制造和服务的外包行为,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供应商,但它仅仅包括了外包地位的定性信息数据。Ito等(2011)使用该数据发现,同时进行制造活动外包和服务任务外包的企业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只进行其中一种外包行为的企业无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参与分工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率至关重要。Tomiura等(2013)将RIETI调研数据与企业层面数据结合起来,检验发现外包显著促进就业结构向高技能劳动力转变。

意大利的跨国公司外包调研每三年进行一次,涉及国际化活动、投资、研发以及劳动力特征。Crino(2010)检验了服务外包对国内就业水平和技术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外包对就业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改变了就业结构,企业转向雇佣更多的技术熟练度较高的工人。Antonietti和Antonioli(2011)研究了跨境生产再配置对企业技术结构的影响,发现生产外包降低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导致产生潜在的技能偏向影响(Skill-bias Effect)。

法国在1999年进行的工业跨国公司的国外活动调研数据,对每笔进易都统计了价值、产品分类、来源国以及交易模式等信息。数据库中的交易模式包括垂直FDI,来自第三方的合作外包和国际外包。学者们利用该数据研究了企业国际化模式。Jabbour(2012)发现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可能通过公平交易方式进行外包,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往往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Defever和Toubal(2013)发现生产率最高的跨国公司向不相关的供应商进口生产所需中间品,而生产率较低的跨国公司向关联第三方进口中间品。Corcos等(2013)发现,公司内贸易更可能发生在资本和技能密集型企业,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及司法体制健全的国家。

四、 经验研究评述

按照数据来源对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利用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标来定量描述和分析全球、区域、国家或行业四个层面的生产分工及其演变情况,部分计量检验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因素。这类视角的研究多是采用零部件数据进行跨国研究和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细分行业层面的研究。二是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这类研究主要采用企业经营和调研数据、加工贸易数据以及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从行业和企业层面检验并几乎都得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三是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这类研究也主要采用企业经营和调研数据、加工贸易数据以及国家投入产出表数据,从行业和企业层面进行了检验,但并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四是计算贸易附加值以及应用其分析宏观经济。这类研究的基础是通过国家投入产出表和国际投入产出表来计算参与全球分工获得的真实价值。但通过国际投入产出表,能够更细致和更准确地分解出各种类型的贸易附加值,进而更有效地分析世界经济形势,比如经济失衡情况(Johnson,2014)、贸易收益分配(Noguera,2012)、产业国际竞争水平(Koopman et al.,2014)等;但其主要使用贸易附加值通过统计描述的方式准确展现影响程度,没有深入讨论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其的影响机制,更没有进行严谨的计量检验。谭人友和葛顺奇(2014)开始弥补上述不足,并结合中国经济现实,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实证方面,至少有三个研究方向值得关注:一是使用附加值数据检验经典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的适用性或验证经验法则(如“微笑曲线”)的有效性;二是使用跨国公司与全球供应商的生产与交易数据,挖掘全球价值链的微观特性;三是将全球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比如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来分析“一带一路”战略。

参考文献:

[1] 陈静,胡昭玲,白雪飞.东亚零部件贸易影响因素及特点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测算(1992-2006)[J].世界经济,2009,(11):83-96.

[2] 陈勇.区域生产网络: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J].世界经济研究,2006,(2):82-88.

[3] 胡昭玲.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7,(4):35-42.

[4] 平新乔.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世界经济[J],2006,(5):22-35.

[5] 谭人友,葛顺奇.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世界经济再平衡[A].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2014.

[6] 田巍,余淼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研发: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14,(6):90-112.

[7]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J].经济学(季刊),2011,10(4):1251-1280.

[8] Foster-McGregor N.,Stehrer R.and de Vries G.J.,Offshoring and the skill structure of labour demand,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13,149(4):631-662.

[9] Geishecker I.and G?irg H.,Winners and losers: A micro-leve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wage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41):243-270.

[10] G?irg H.,Fragmentation and trade: US inward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EU, Weltwirtsc- haftliches Archiv,2000,136(3):403-422.

[11] G?irg H.,Hanley A.and Strobl E.,Productivity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evidence from plant-level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41(2):670-688.

[12] G?irg H.and Hanley A.,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Irish electronics industr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5,16(2):255-269.

[13] Hansson P.,Skill upgrading and production transfer within Swedish multinational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07(4):673-692.

[14] Head K.and Ries J.,Offshore production and skill upgrading by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8(1):81-105.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项目(项目号:2016M600830)。

第11篇

一、阻碍作用

(一)非贸易利益的获取

Perroni and Whalley(2000)认为那些包括大国和小国的非对称FTA或CU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国会向大国支付一部分利益,从而使得大国从FTA或CU中获得的利益高于其成本,这部分利益主要是非贸易领域的,例如,NAFTA中加拿大作出的保护外国制药厂商(主要是美国)专利的承诺和墨西哥作出的加大环境保护和强化国内政策改革的承诺,以及能源价格等。欧盟也是如此。这种小国的让步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形的,但是做出让步的主要都是小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小国的谈判能力和国际贸易中的报复能力比较低(详细分析见Johnson,1954;Syropoulos,2002),为了能够进入大的市场和防范贸易战的损失,小国通过非贸易领域等的让步和大国建立贸易协议来获得一种保险。全球贸易冲突风险越大,则大国的价值越大,而大国则会利用这一点不断以区域贸易协议的方式来从小国获得“保险费”,从而比传统的对称性或互惠型区域贸易协议更有可能破坏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稳定性。

Limao(2007)同样认为EU和美国提供贸易特惠的核心动力是从PTA伙伴国那里获得非贸易领域的让步,主要包括劳工标准、人权、知识产权保护、移民控制和禁毒等,甚至包括在反恐上的合作。与Perroni和Whalley(2000)不同,他将其中的有些非贸易问题一般化为区域性公共产品:在一个区域内,一个大国和一个PTA合作国,存在会发生外溢的区域公共产品,合作国由于权重问题,导致提供的公共产品低于大国的要求,而大国可以使用关税来抑制合作国的出口,它们便可以通过PTA来内部化这些效应。如果大国稍微增加PTA产品的多边关税水平,由于贸易条件因素,并不会导致额外成本增加,并可以为合作国提供特惠,使其增加公共产品,并从中获益,但对于非PTA产品,则不存在这种效应。Karacaovali and Limbo(2008)以EU为例分析了这种非贸易利益对多边自由化的影响途径:如果EU通过特惠协议给某个国家提供某些产品的免关税市场进入的特惠,则该国在这些产品(称为PTA产品)上会比其他竞争者有关税上的优势,如果EU取消这些产品的多边关税,则会消除PTA对该国的价值,所以该国会一直反对EU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而EU为了获得该国在非贸易领域的让步,也会在这些产品上放慢多边自由化的步伐。他们还指出如果PTA可以实现完全进人(即EU扩大成员国),则不会影响多边贸易自由化,因为EU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对特惠伙伴国的直接现金转移来抵消由于多边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特惠边际的减少。在他们的模型中,PTA对多边自由化的影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特惠关税是零,不能够继续降低,因此他们建议:在禁止PTA不可行的今天,为了最小化这种影响,应该放松对特惠关税的非负性限制,允许进口补贴,通过特惠授予国、接受国和非参与国之间合作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

(二)第三国的外部激励效应

Ornelas(2005a)认为考虑到外部国家的激励和反应,FTA依然可能会损害多边自由贸易,其基本机理是:(1)FTA外部关税降低到某个程度会提高非参与国对FTA的市场进入。却不需要减少自己的贸易壁垒,而这是多边贸易自由化必须要求的,这表明FTA的建立减少了非参与国从多边自由化所获得的“额外”收益,从而降低了非参与国对多边自由化的支持;(2)如果FTA的参与国政府更偏向于某些特殊利益,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外部关税,加强了贸易创造效应,强化了上面的机制,而非参与国在政治上偏向生产商的话,便会加剧减少非参与国对多边自由化的支持;(3)如果FTA的潜在国预期到这种效应,希望通过推迟FTA的建立来促使非参与国加人多边贸易协议来提高自己的利益,而非参与国则可能希望推迟多边贸易协议来促使FTA的建立,这样便形成了“消耗战”博弈,每个国家设定非合作的关税来彼此施加压力,除非非参与国作出让步,否则会一直阻碍多边自由贸易。

(三)“意大利面碗”和WTO规则的变动

该术语最早是由巴格瓦蒂在国际贸易领域内使用的,它一般指的是国际贸易规则的不统一会给自由贸易带来损害,也是巴格瓦蒂反对区域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的学者研究对巴格瓦蒂的分析进行了扩展。Estevadeordal等人(2007)认为“意大利面碗”的核心是原产地规则,并最早对“原产地规则”进行了定量研究,他们调查了58个RTA的原

产地规则,结果发现,虽然原产地规则呈现出区域性收敛,但是在许多产品上还是存在广泛的差异,平均起来只有1/3的RTA会在某个给定产品上具有相同的原产地规则。

这种规则的不统一不仅仅体现在“原产地规则”上,还包括WTO规则和RTA规则的差异。Pauwelyn(2006)做了一个实例研究,他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软木及与墨西哥的甜料争端,是NAFTA和WTO在贸易争端处理上的规则之间的冲突,他认为这种WTO国际法和区域贸易协议章程之间的差异会引发无休止的诉讼等法律问题。尽管作者并没有分析这种差异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但是规则的冲突和重叠无疑会影响贸易的自由化。

有些学者从WTO规则的变动分析了RTA的阻碍作用。Lloyd and MacLaren(2004)认为由于RTA中许多超越GATT/WTO的内容和规则也被纳入其中,例如乌拉圭回合中的有关服务、知识产权的规则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最初都是在RTA中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EU和美一加FTA,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U和美国利用RTA的网络来形成联盟,并将它们的观点逐渐转化为WTO的新规则。这有可能会加强发达国家的力量并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使WTO的规则不利于合理的多边贸易。Davis(2006)同样指出:PTA的存在会把一些贸易争端处理从多边转向双边,交给RTA的组织机构,使得大国有更多的选择,减少了小国的谈判力量,在争端处理上可能会不利于小国,这是由于WTO的争端处理机制更透明,并且容易和具有共同看法的国家形成联盟,以平衡大国的力量。

二、促进作用

(一)多米诺效应

Baldwin(1994)认为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决定加入区域集团是由“反加入”和“亲加入”两种力量的平衡决定的,“亲加入”力量主要是向该集团出口的企业,“反加入”力量主要是进口竞争型企业以及非经济目标。由于集团区域一体化的深化,会对非成员国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会面临更多的歧视,另一方面无法进入一个更大市场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大,因而鼓励出口商利益集团加强对政府的游说等政治活动来推动加入区域集团,而“反加入”的力量也会上升,只要出口部门的产出高于进口部门的产出。由于政治力量与部门规模相关,从而打破原先的力量平衡,使国家加入到集团中。随着集团的扩大,非成员国的成本劣势不断上升,引发新一轮的非成员国内的“亲加入”政治活动,从而导致集团的进一步扩大,产生“多米诺”效应。Baldwin与Rich-ard(2006)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打破这种力量平衡,从而加强“多米诺效应”的三个方面:一是Olson式的游说不对称性。他利用Melitz(2003)和Eaton等人(2004)发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指出最大的和最有效率的企业出口,而小企业只在国内销售产品。互惠贸易自由化增加了大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强,减少了同类行业中只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小企业的利润,导致一部分企业退出,减少了该类企业的规模,而大企业会从外国市场获益来抵消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此外,国内小企业的部分退出也会带来收益。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分散、从关税削减中损失较小等原因,不如大企业那样更容易在政治上组织起来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而区域贸易集团的建立和扩大正是影响这些具有游说优势的出口企业的利益,最终形成Olson式的”部门内特殊利益政治”的不对称性。二是母市场效应。在贸易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一国加人一个区域贸易集团,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产生对产品的更大的需求,根据克鲁格曼的“母市场效应”理论,会使得企业的数量增加程度超过市场需求扩大的程度,为了满足一个更大的需求和规避关税等贸易成本,其他国家的企业会转移到该区域内,从而形成投资转移和企业区位转移,对未加入的国家产生压力。即使在关税等贸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区域贸易集团的建立和扩大必然会恶化未加入国家企业的市场进入,也会导致企业的区位转移。三是不可逆投资。虽然McLaren(2002)和Freund(2000)认为不可逆投资与沉没成本会阻碍一个国家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选择,但是,Baldwin则认为当一个区域集团外国家的企业在区域集团内的一国的不可逆投资已经变成沉没成本,并且构成企业的准租金,此时,区域集团一体化的深化会破坏准租金,因为一体化的深化意味着对非成员国投资的新的歧视,推动跨国企业游说本国加入区域集团,强化“多米诺”效应。

Egger and Larch(2008)利用1955年-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Baldwin的理论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支持了“多米诺”效应的存在,还发现过去的PTA形成会明显引发新的PTA的建立,但同“多米诺效应”相比要小一些,已有的PTA或新建立的PTA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效应随着贸易成本增大而减小,证明了贸易转移效应是导致这种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轮轴与辐条”式扩张

虽然Baldwin认为“多米诺效应”会最终实现全球自由贸易,但他的分析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可以自由加入贸易集团的假设之上,Yi(1996)和Goto and Hamada(1999)认为贸易集团的扩张由于已有参加国的反对可能会停止吸收新的成员国,从而构成了“多米诺效应”理论的挑战。Hiroshi Muku,nok和Kentaro Tachi(2006)则从“轮轴与辐条”型FTA这个角度分析了FTA是否会导致多边贸易自由化。他们构建了一个线性需求函数和古诺垄断竞争的三国对称模型,使用序贯扩张博弈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新成员加入的方式无法达到多边自由贸易,但是通过“轮轴与辐条”型FTA的方式,多边自由贸易是惟一的马尔科夫完美均衡解,基本的逻辑是:如果集团已有的成员国不欢迎外部某个国家的加入,集团中的一国A会和该国签订双边贸易协议,从而使A国成为“轮轴”,其他国家成为“辐条”,由于轴心地位使得本国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并能够自由进入新的合作国的市场,从而抵消本国市场上厂商利润减少带来的负效应,而辐条国的总福利则明显下降,甚至有可能会低于没有区域贸易协议情况下的福利,所以会刺激辐条国签订“辐条一辐条”型协议,尽管轮轴国会预期到这种可能对自己不利的结果,但是短期利益依然会促使其成为轴心,此外每个国家也会签订新的贸易协议来避免成为辐条,这样增加了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可能性。他们据此还指出FTA在达到多边贸易自由化方面要优于CU。

(三)“战略效应”和“分配效应”

Ornelas(2005b)认为两个方面会使产生导致外部关税下降的力量:一是“战略性效应”。由于两国签订FTA协议,一国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到另一国市场中,也会获得由于该国高关税带来的保护效应,而原先这些保护只是给本国企业的,这种贸易保护的“转移”会削弱FTA参与国增加外部关

税的刺激。二是“分配效应”。假定政府容易受到要求增加贸易保护的国内厂商力量的游说,效用采取GH形式,政府使用关税作为一种分配手段,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给生产商,由于FTA的签订,另一国厂商自由进入本国,增加了在本国市场上的份额,所以政府将消费者剩余转给本国厂商的能力下降,还会将其部分转给FTA合作国的厂商,从而可能会导致政府降低外部关税,提高消费者剩余,从而增加政府总效应。在其构建的寡头垄断竞争的政治经济学模型中,假定成本和需求函数线性条件下,由于外部关税导致的贸易创造效应会高于贸易转移效应,会同时促进和FTA伙伴国与第三国的贸易量,从而FTA对所有方都是有利的。

(四)国外利益集团的游说

传统的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集中于对国内利益集团或投票者的分析,但Hansen and Mitchell(2000)指出外国企业对政府的游说强度和游说支出和本国企业基本相似,Gawande等人(2006)进一步指出,外国企业的游说也会影响政府的贸易政策,尤其是行业的关税结构。从某种意义来说,外国游说也可以看作是国内贸易保护力量的一种表现形态。Stoyanov(2009)第一个分析了FTA条件下,外国利益集团的游说对FTA参与国外部贸易壁垒的影响。他认为FTA伙伴国的利益集团在FTA建立之后,会像本国利益集团一样对政府进行贸易保护游说,会抵消甚至会大于Ornelas(2005b)所认为的效应,从而产生更高的FTA外部关税的压力。由于大部分的国家至少是一个特惠贸易协议的成员,所以贸易协议伙伴国的游说会增强FTA的贸易保护倾向并阻碍多边贸易自由化,即使WTO限制FTA设立后的外部关税提高,外国利益集团的游说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关税减少,并有可能促使政府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方法来加强贸易保护,而这种阻碍作用在一个大国和小国的FTA中的小国表现最为明显。

三、不确定

(一)时间动态性

Bagwell and Staiger(1997a)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的“转换期”(即一个区域贸易协议谈判到正式执行的时期)对多边关税合作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会导致暂时性的多边自由贸易政策的倒退,在转换期内,由于非参与国预计到区域贸易协议实施以后的贸易转移作用,参与国对多边贸易伙伴的依赖程度降低,而在转换期内贸易类型由于时滞没有改变,使得之前的形成的合作博弈均衡的平衡被打破,所以多边关税水平将上升,但是当区域贸易协议对多边贸易的影响已经定型以后,初始的均衡将重新出现,多边自由贸易政策将恢复,关税水平甚至有可能低于初始水平。BagwelI and Staiger(1997b)使用相似的方法,分析了关税同盟的市场力量效应对多边关税合作的影响,并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转换期内,关税同盟的预期会对多边自由贸易政策产生“蜜月”效应,多边关税水平降低,但是转换期结束后,关税水平会恢复到原先。这是由于关税同盟提升了参与国的市场力量,参与国发现采取更高的关税将有利,这是对非参与国不敢采取对峙或发动贸易战的威慑,而在转换期内贸易类型由于时滞还没有改变,从而降低多边关税,但关税同盟实施后,市场力量已经发生作用,新的关税合作均衡将形成,多边关税将提高,并可能超过初始水平。他们同时指出,导致这种不同效应的原因在于,对非参与国来说,自由贸易区只有贸易转移效应,而关税同盟还包括市场力量效应。如果同时考虑两种效应,结果将比较模糊,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大小。

Bond等人(2001)分析了一个关税同盟内部自由化的深入对贸易集团与第三国之间的多边贸易协议的稳定性的影响,这样便剔除了贸易谈判中市场力量的作用。构建了一个三国三产品的对称的关税同盟模型,所有的消费者具有不变替代弹性,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盟与第三国的多边协议由一个无限重复博弈过程来决定。随着集团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导致贸易转移,从而减少了第三国保持原先多边协议的吸引力并提高了违反协议的动力,为了阻止多边协议的崩溃,关税同盟必须降低其外部关税。他们指出芷Cobb-Dou出s偏好形式、初始多边协议是激励相容的等条,牛下,伴随着Kemp-Wan关税调整的关税同盟内部自由化的深化将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激励相容的,没有国家有动力来违反初始的多边协议,即不会阻碍原先的多边贸易自由化。在他们的模型中,决定这种激励相容性的关键因素是关税同盟内产品和第三国产品之间的消费替代弹性σ,而关税同盟的禀赋结构和相对规模则没有影响,如果σ≤1则是激励相容的,否则Kemp-Wan关税调整是不可维持的。而使用欧盟1986年数据,估计出σ为0.85,表明欧盟内部自由化的深化可以通过对外部关税的Kemp-Wan调整来保持多边协议的激励相容。此时,关税同盟内部自由化的深化不会影响原先的多边贸易协议,反而会降低关税同盟的外部关税,从而促进多边自由化。此外,他们按照Grossman and Heloman(1994)的框架将同盟的共同关税由特殊利益集团的游说内生决定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在游说对称性(如同盟内各国进口竞争部门的游说是对称的、同盟内各国出口部门游说的力量是相等的、第三国内不同进口竞争部门游说的组织是相等的)的假定下,发现要保持这种激励相容可能要求同盟对外部关税作出的调整不等于Kemp-Wan关税水平,具体调整幅度由游说部门的相对组织程度、比较优势大小和关税同盟的相对规模来决定。此时,关税同盟的深化有可能增加多边关税水平,阻碍多边贸易自由化。为了获得和提高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条件收益会有“战略性”动力来限制成员加入,即最大的CU的规模会有一个上限。此时,CU的建立会阻碍多边贸易自由化。使用相似的模型,Yi Sang-Seung(2000)分析了FTA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分析表明:无论在哪一种规则下,全球自由贸易并不一定是惟一的均衡解,是否会导致和维持一个全球FTA,严重依赖于产品替代程度和国家数目,究其原因,在“开放型区域主义”规则下,他认为是由于FTA建立中潜在的“搭便车”问题:假设一开始有一个全球FTA,其中一个国家偏离自由贸易,并对未偏离的国家征收福利最大化关税,当N很大时。这种偏离的收益会大于其他国家对该国征收的关税所带来的福利损失,每个未偏离国都想搭其他国家来制裁偏离行为的便车,从而使得全球自由贸易不稳定,但是当N值较小时,偏离行为的收益较小,所以没有国家会偏离自由贸易;在“一致同意型区域主义”规则下,他认为原因是:虽然单个国家可能没有动力偏离自由贸易,但是存在几个国家联合构建FTA以最大化其福利,从而偏离全球自由贸易的动力,由于其他国家无法加入到该FTA中去,也可能会自己组建新的FTA,从而形成几个FTA共存的局面。

四、实证研究

(一)支持性的经验研究

关于“区域主义”对“多边主义”影响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Foroutan(1998)所做的,她发现乌拉圭回合之后参与PTA的拉美国家有更低的平均多边关税水平。但由于:一方面,她没有控制其他变量,另一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拉美放弃进口替代战略,实施了相当程度的单边贸易自由化,所以一般认为,她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Mag,ee and Lee(200i)利用1968和1983年51个行业平均外部关税变化的51个观测值,认为EEC(European EconomicCommunity)的成立使得成员国降低了外部关税。近期比较有影响的支持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一是Bohara等人(2004)利用1991年一1996年阿根廷的贸易和关税数据,分析在Mercosur贸易协议下,巴西(较大的FTA伙伴)的进口渗透和贸易转移对阿根廷外部关税的影响;二是Estevadeor-daI等人(2008)研究了1990年-2001年10个拉美国家的情况,发现FTA的形成促进了外部关税的减少,一国在某个部门给伙伴国的关税优惠越大,该国越可能在这个部门减少外部关税,但关税同盟的这种“关税互补”效应很小甚至没有。

(二)反对性的经验研究

Limao(2006)使用美国贸易数据发现,美国从PTA进口的产品的关税减少小于那些只从非PTA进口的相似产品的关税减少,他认为美国PTA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导致PTA产品的MFN(most-favored-nation)关税高于不存在PTA时所做的合理的反事实模拟值,平均起来,一个非美国PTA国的出口商向美国出口一个PTA产品与出口相似的非PTA产品只能获得52%的利益(以价格增加来衡量),当某种产品全部是从PTA进口的或者该产品在PTA伙伴国向美国的出口中的比重很大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美国通过PTA还会产生间接效应,指的是美国由于PTA没有降低MFN关税,而GATT多边谈判的基石是互惠性,所以美国的多边贸易谈

Bond,Riezman and Syropoulos(2004)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了FTA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强调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他们构造了一个三国模型,两个对称、相同的国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假设外部关税由每个国家在一个单期非合作的博弈条件下最大化各自国家福利来内生决定,结果发现当未参加国保持关税不变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导致成员国的外部关税低于Kemp-Wan关税水平,使第三国贸易条件改善,并提高了第三国的福利。当第三国采取最优化行动时。FTA参与国外部关税的下降会提高第三国的关税,即FTA的外部关税与第三国关税是战略替代的,这是由于FTA的外部关税的增加会减少对第三国产品的需求,降低了其出口的市场力量并提高需求的价格弹性,但是FTA内部关税和第三国的关税是战略互补的,随着FTA内部关税逐渐降低,第三国的关税将逐渐降低,所以第三国关税的变化取决于FTA是否处于“转换期”。

(二)贸易集团形成规则的差异性

Yi Sang-Seung(1996)区分了“开放型区域主义”和“一致同意型区域主义”,前者指只要外部某个国家遵守同盟的规则都可以自由加人该同盟,包括两种具体形式:同步行动博弈和有限期界序贯行动博弈,后者指某个国家要加入某个贸易集团必须征得所有成员国的同意。通过构建包括N个对称国家的世界模型,消费者消费一个基准品和一组差异化产品,并采用拟线性效用函数,首先,他发现一个效用最大化的CU的建立会使非参与国福利恶化,并且一个CU参与国的福利与CU的大小正相关,然后,他证明了,在“开放型区域主义”规则下,全球自由贸易是同步行动博弈的惟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同时当CU的规模不对称时,也是序贯行动博弈的惟一子博弈完美均衡解,这是由于一国会不断脱离小的CU来加入大的CU,最后形成一个全球CU,此时,CU会促进多边贸易自由化。在“一致同意型区域主义”规则下,全球CU则并不是一个稳定解,这是由于大的CU的成员判国对来自于美国的产品提供更少的关税减免,而那些出口同类产品的其他国家也会面临该国的更高的MFN关税,从而阻碍多边贸易自由化。Karacaova|i and Limbo(2008)使用东京回合与乌拉圭回合之间的产品水平上的关税数据,发现EU的PTA阻碍了其多边贸易自由化,具体来说,EU对那些不受PTA影响的产品的平均多边关税减少的估计值是PTA产品的两倍,而EU在上世纪80年代和1995年的扩大没有明显影响其多边贸易自由化。对于样本的PTA产品集来说,没有特惠条件下反事实估计出的关税应该是1.4%,而现实则是4.7%。Limao(2007)研究了通过实证数据,研究了美国通过Caribbean Basin Initiative(CBI)和Andean TradePreference Act(ATPA)两个贸易协议向加勒比地区和安第斯地区的国家提供一系列产品的单边优惠,以获取在劳工标准、知识产权和禁毒合作等非贸易目标上的收益,对美国相应产品的MFN关税的影响,获得了类似的结论。

Stoyanov(2009)利用加拿大加入NAFTA前后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外国游说对加拿大多边关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企业在加拿大加入NAFTA之前游说加拿大政府削减贸易壁垒,而在加入NAFTA之后则相反,平均来说,美国企业游说会增加关税0.21%,非关税壁垒1.87%,保护份额4.26%,虽然比不上加拿大国内企业的1.33%,7.31%和7.81%,但是NAFTA的建立无疑会通过外国游说影响了多边贸易自由化。

Estevadeordal等(2008)分析了为什么他们的研究和Li-mao(2006)以及Karacaovali and Limao(2005)的研究结果相反,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者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后者研究的是发达国家,由于前者关税较高,贸易转移的成本以及对自由化的动力要远大于后者。另一个原因在于后者分析的是由多边贸易回合导致的外部自由化,而前者分析的是单边的外部自由化。最后的原因在于特惠的目的,发达国家经常利用特惠来获得非贸易领域的让步,而发展中国家的特惠一般是相互的,主要以贸易为目标。

五、评论与启示

可以看到,在“区域主义”影响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问题上,从克鲁格曼、巴格瓦蒂的论文直到现在,争议一直不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答案依然和Winters(1996)所说的那样:我们并不知道。但是经济学家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如评判“区域主义”的影响需要综和多种力量的影响、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是影响多边自由化的重要渠道、发展中国家的RTA的作用偏重于促进而发达国家的RTA(尤其是PTA)则偏重于阻碍,区域主义是否促进和阻碍多边主义的判断严重依赖于模型的假设前提等。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许会有更多的共识产生。

第1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科:国际贸易: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F74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80―05

收稿日期:2006―08―20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培养为其服务的国际贸易学科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本科、大专招生的增长及总量居各专业前茅,而且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立和招生也迫切要求增长,国际贸易学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究竟要确定哪些,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国际贸易学科研究范围狭窄,不能适应学科和外经贸实际发展的需要

现今的国际贸易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调整学科专业确定的,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它同其它9个二级学科同属应用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学(020206)中指出:“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商品与劳务交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①但是,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人员、知识产权交换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这些比纯粹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更为重要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在业务范围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组织”。①从当今学科发展的实践来看,它注重了理论与政策,贸易的实务,没有指出国际经济合作这个内容极为丰富的领域,业务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在指定的博士学位专业课中,指定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跨国公司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硕士学位专业课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及结合培养方向的其他专业课”。①这些指定,一是笼统,二是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组织、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法规等类重要课程没有提及。在指出的主要相关学科中,仅列出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学”。①而与之关系极密切的国际经济法、企业管理、国际关系等没有提及,比起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来相关学科很单纯。

在以上学科研究范围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设置的研究范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总体上以文字中规定的为主,领域较小,对我国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有重大作用的对外投资(走出去)、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引进来)研究较少,偏重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当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点院校与研究机构未受影响,影响主要是对一般性大学,它们多局限于以上给出的范围。实际的对外经贸情况早已突破了上述设置的范围,研究外资、外经的文章充满了主要国际贸易学类杂志,但在权威的“指导简介”中没有。

更为不可理解的是,在2006年国家社会学科基金申报填表的学科目录中,在应用经济学24个二级学科里,竟然没有了“国际贸易学”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我们申报表只好填写成“应用经济其他学科”,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管理和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学科领域及其地位的,我们不得而知。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我国国家标准G/T13735-92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划分是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它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但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一些新的知识也归于原来的体系,这是任何学科都存在的发展规律。划分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专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研究,以求学科有新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从国际贸易最初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直接的出口和进口,后来有了国际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可以互相替代(Mundel,1957):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二者具有相互替代性;Bhagwati(1973):过多的引致投资可能带来贸易的“悲惨性(贫困化)增长”。Markuson(1983),Svensson(1984):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贸易和投资之间不合作,则出现相互替代关系,如果相互合作,则是互补关系。商品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互相促进。还出现外贸对外资的促进发展(陈泽星等,2005);相当多的学者都承认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相互渗透发展的现实和趋势。(2)我国实践也证明,外资利用大大促进了对外出口和进口。在经济全球化下,生产要素和人员的跨国流动,跨国投资,它的地位和利益的所得,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出口和进口,仅以外贸来衡量利益的大小已经不能反映一国得到的外贸实际利益,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是对外贸易自然的延伸或替代。

无论任何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总战略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从目前我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职能部门,也可看出国际贸易学应该研究哪些领域:最高有国务院的经贸委,国家商务部,以下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商务厅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在以下是市县的相应部门。商务部的主要下属职能机构有近20个,但无论多少,职能业务总体可分为外经贸法规政策部门、进出口管理部门、外商投资管理部门、对外投资或对外经济合作部门四大类,当然新设立的商务部增加了管理国内市场和商贸一项大内容,倾向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也是个新的研究点。省级商务厅或外经贸厅的主要职能机构有:没有设商务厅的省暂时不管内贸,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如同商务部:外经贸法规政策(原政策法规处,现为综合处)、对外贸易(有贸易发展处、贸易管理处、贸易促进、机电进出口处)、外商投资(外资处、投资促进处、开发区处)、对外经济合作(外经处、境外处)。对于无形贸易,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的进出口,则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学,它应该的研究范围是很宽泛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界的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成为必然,载体是跨国企业和人员,因此,对跨国企业和人员及其文化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要了。还有,国际竞争的加剧,多边贸易体制运转不好时,次多边即区域一体化组织,或几个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或双边一体化的发展都在涌现,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应放在一个日益关注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面较小的另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学校对纯理论研究较多,应用性对策研究较少,成果鉴定重期刊发表及档次,轻政策对策性研究报告,使我们的理论成果与实际需要脱节,失去了研究成果应有的价值,也抑制了研究面的扩大。

此外,学生,甚至我们个别的同行,也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范围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内容理解为仅是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这种对学科和专业的片面或错误理解,导致的负面效应是严重的。首先,它使我们研究领域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开拓应有领域或新领域,使研究水平很难提高,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其次,由于这个专业的热度非凡,我们的学生和其他有关从业人员是社会上人数增长最快和总量居前茅的,但学生如果仅做外贸单证或坐办公室,跑海关和工商税务局,这种单一的就业面,现已人满为患,中专生、高职生、大专生、本科生,同抢一个饭碗,我们的本科生与他们竞争没有多少优势。这样片面的认识会影响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外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简单地就理解为国际贸易专业,而是一个“大外经贸”专业。

二、国际贸易学科应拓宽的研究领域与方向

(一)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中,对学科专业的改革结构调整提出了原则,如提出:学科专业调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大力开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的新机制”[3]我们应根据以此指导思想并结合外经贸发展的实际和未来的趋势,拓宽研究领域与方向。

(二)学科研究总体要增加的内容

在对学科研究规律内容的界定中.应增加“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与交换”,以补充原来仅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体现当今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强调应用性、对策性,体现学科特点。在主要相关学科中,除原来列出的“金融学、世界经济”外,应增加“国际法学、国际关系、企业管理”等几个重要相关学科,体现与它的知识体系相关的重要学科。

(三)从整个再生产纳入全球的现实来考虑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

我们要从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国际化来看学科的研究领域。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它与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利益的分配也不局限于哪一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国际化生产的整个再生产过程的三大阶段来看:

G--W…P…W’―G’

传统的出口贸易是仅在w’―G’间,纯粹用的是本国的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也叫一般贸易。

传统的进口贸易是G―W,从国外进口来直接消费。

加工贸易,外商用进口的原材料加工出口,则是G―W…P…W’―G’。

如果是在境外国外利用当地原材料生产并就地销售,则是W…P…W’―G’。

这几种方式,都是与贸易有关的,包括了直接出口(传统出口,或自己进料加工出口);直接进口(传统进口);间接出口(来料、来样加工出口,外商要扣除进料外汇);间接出口和进口(跨国企业利用母国的设备、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力加工生产后在东道国当地销售,或转销其他国家,或产品返销母国)。

以上表面上是进口与出口,实际上是利用外资来加工生产再出口:对外投资进行生产在东道国销售或转销他国或返销母国。这就是现资、加工、生产、贸易的复杂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直接进出口,也就是传统的外贸,这是第一层次的外贸,也是狭义的外贸;第二层次的外贸,是利用外资加工生产后的外贸和国内贸易:第三层次的外贸是到境外国外投资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后的出口(产品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或返销母国的进口。从利益上讲,第三层次的外贸综合利益最大。所以,仅以简单的出口和进口来看国际贸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看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与贸易直接有关的且利益更大。

以上是国际贸易学最核心的内容,可概括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简言之,即外贸、外资、外经三大领域,我国管理外经贸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围绕这三大领域设置的。

(四)从与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知识与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性来分类细化研究领域与方向

以下研究领域大都出现于外经贸实践中,但从全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来看,研究领域总体较小,有的研究虽然有,但不深入,有的没有开拓和创立,应拓展领域和方向。这里并非要每个学校都要面面俱到,而是指全国应有如下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从古典到当代,各种理论与学说,这是最基本的重点的研究领域,要开拓新方向;(2)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国际经贸惯例、贸易合同、争议与仲裁、物流、运输与保险、信用证等单证运用、商务谈判等,要深入研究,开创新的方向;(3)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研究:WTO规则,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议,原料生产与输出国组织规则,联合国经济贸易组织规则,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组与协议;(4)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研究: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区域和次多边经济贸易关系、双边贸易关系,要深入或开创研究新方向;(5)国际贸易法规政策研究:国际经济贸易法,国内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各国政策,要开创新研究点;(6)货物贸易研究: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类、农林渔水产品贸易研究、原料与资源产品贸易研究,要深入研究或开拓新研究方向;(7)服务贸易研究:金融、电信、运输与保险、旅游、会展等研究.领域大,行业多,在不断扩展,地位日渐重要,是重点开拓研究的领域;(8)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走出去”战略与政策,投资方式、投资环境等,这是现在和未来都要大力进行并开拓的,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引进来”战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环境、方式,开发区,跨国公司研究,与上面都属国际投资的内容,研究理论多,形式及内容更多,要深入研究,以外资促进外贸;(10)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国际承包市场,招标投标,竞争能力等,要深入研究,开创研究新方向,是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11)劳务输出与自然人流动研究:这是现在和未来要大力拓展研究的领域,是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的重点项目,可部分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是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上(7)、(10)、(11),是我国重点开拓的贸易增长新领域,必须加强研究;(12)国际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策略与手段,开拓的新领域;(13)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贸易融资,国际货币体制及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与运作.

要结合外经贸深入研究;(14)贸易方式研究:、经销、加工、补偿贸易、租赁贸易、采购、期货贸易及电子商务等,要大力开拓、开创研究;(15)国际企业管理:跨国经营与管理,要重点开拓研究,为“走出去”服务;(16)贸易摩擦与应对研究:问题层出不穷,要深入进行研究。

三、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换名或同名及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问题

从以上国际贸易学需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看.它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没有包涵这些内容,与实际要求的内容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用“国际贸易”这个学科名,容易使人们对它产生狭义的或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少数人,甚至包括了实际在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我们在毕业论文封面上写学科与专业名称时,不只是学生写错,而且相当部分老师也是模糊的,其他专业的人。就更不用说是片面理解和错误理解了。这种误解,对学科研究与专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不如将学科名称与专业名称互相替换,学科名称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称定为“国际贸易”。但从“大贸易”或“大经贸”看,专业名和学科名都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好一些。

这样命名的好处:一是从字面上就拓展了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利于学科研究和发展:二是纠正对这个专业狭义的和错误的理解,跳出片面狭隘的专业就业观,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及全方位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领域。如按狭义的该专业就业,就是从事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做单证、谈生意、跑海关、坐办公室,而与其他专业无缘,各层次学生在同一岗位就业。而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本科专业及学科涵盖面来看,就业领域就很大了。如我们的培养要求与目标中指出的那样:本专业培养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外贸、外资、外经、外事等领域服务的以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层次对外经贸人才,毕业后能在进出口企业、有进出口权的工业与商业企业、涉外金融企业、涉外政府机关和涉外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及个体工商业,从事进出口实务、商务谈判、翻译、经营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研究策划、文秘、宣传公关、新闻、研究、教育等工作。

此外,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可否上升为一级学科,⑷也值得商榷。任何学科和专业都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来的。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越来越紧密融合,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和规律将引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关的就业人员来看,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显示出这个学科的地位日渐重要;另从学科研究领域和范围来说,应用经济学的其他任何一个二级学科,都没有这么大的领域,研究方向远远没有这么多。可否把它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独立出来,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并列起来。学科名可以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下设三个大的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涵盖所有的贸易理论与政策、各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学或国际商务学(国际融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国际经贸组织学(wT0理论与规则、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双边贸易组织及双边经贸关系等)。这个设想敬请同行们提出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