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1:43: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教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如何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强烈的时代感。语文和政治是有着共同性的,但大学语文绝不是大学政治课。大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应该突出言语经典,没有必要一定选取迎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物质化的宣扬。当然,传统文化的文章思想也不都是正确的,但只要是文章好,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把错误思想指正出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选进教材之后,就说文章哪里都好,要让大学生学会思辨思维,既知道传统经典言语技巧的精妙,也知道这些文章思想的不足。
作者:王旭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陈洪、李瑞山等学者的一系列论文,如《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1]、《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2]等在对诸多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辨析之后,认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母语高等教育。该理念在当今大学语文研究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开展母语高等教育的重任,各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2006年8月,在东南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上公布的对全国近三百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显示,50.54%的高校已将该课列为全校必修课。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11月,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研讨会。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的通知》,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性质、功能和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层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尽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对其研究,仍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课程定位、学科建设、研究深度、教法创新等。大学语文课程既是一个“种”概念,也是一个“属”概念;既可指称特定的一门课程,即“大学语文”(或“高等语文”),亦可泛指紧密相关的一个课程系列,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高级语文素养”、“大学人文”等。由于授课时数、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院校不得已将其中一些课程合并,归于一门,如将“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合并为新的“大学语文”。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尚可研讨。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是,两门课程归为一门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何改变,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等具体而深入的实际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使课程不仅是形式上的合并,而且是内涵上的融通,进而找到一套既切合教学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
从课程定位来看,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质上依然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应用写作能力培养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使修课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培养扎实过硬的应用写作能力,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充分的基础。
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认识。第一,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注重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它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第三,它是一门培养高等语文素养及应用写作能力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而尤其注重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侧重于对高等语文基本知识的普及和常用应用文写作方法的介绍。
高等语文素养部分的教学,要努力引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修课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汉语言文字水平;能够顺利地阅读学术论著、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言说和善于展示自我,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应用写作能力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在推动党和国家公务管理活动及各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是党和国家用以传递策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文工作者的写作水平应当与公文工作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能否写出一手符合规范要求的公文,是衡量一个公文工作者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是指导具体应用文文种写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的概念、性质、特点、作用,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须加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者自身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与写作知识修养等基本素质修养的认识,以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水平。最终,要使学生能够写出适应未来本职工作需要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应用文文本。
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培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达到应试目的不同,大学语文课程重在加强学生对母语更本真、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更强的语文能力、更高的语文素养和更健全的人格精神。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一般来说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方面。听说能力由于侧重一般应用,加之课时量、学生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更适宜另设其他专门课程来培养。相对而言,读写能力更多表现为一种多维、复杂、综合的能力形式,同时也构成较高听说能力的基础,应当成为大学语文课程主要的能力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作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认真编写和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项任务艰巨、需下大气力方能完成的重要工作。30多年来,全国已出版各级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千余种,其中不乏堪称经典的优秀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主持编写了多部带有实验性、探索性的大学语文教材。这些“新型”教材总体上理念新颖、体例独特、选文丰赡、质量上乘。同时,有关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学术探讨日趋深入,一些关于大学语文教材研究、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等的论集专著相继问世,为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质量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水平提供了学理支撑。就其本质而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是一个不断汲取母语与文学、学术与教育、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等多元营养,彰显汉语言文字功能和魅力,引导大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步入健康语文生活、建构美好精神家园的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整体来看,现今大学语文教材主要倾向于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出发,以“文选”的方式收录古今中外的“好文章”、“美文”,在编写理念、选文标准、组合方式、体例安排、单篇设计和阐释等方面呈现出多种样态。[3]然而,这些教材在编写理念的科学合理性、选文内容的教学适用性、篇目选定的比例协调性、与中学教材选篇的区分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往往很少涉及应用写作的内容。应用写作的部分通常由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承担。即使一些将“文选”部分和应用写作部分编写在一起的教材,也总是“整”而不“合”,缺少贯通性和统一性,成为“两张皮”。因此,在积极吸收当前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类教材编写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实际出发,编撰出既重审美、素质,又重实用、能力,既有传统大学语文品格、又融务实应用写作于一体的整合型精品教材,乃当务之急。
在努力解决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保证和提高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除课程合并、课时压缩带来的课程整合性问题外,当前许多院校迄今仍未将大学语文列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或者将原来的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甚至直接取消了这门课程。尽快扭转这些不利状况,重视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力度,稳定和扩大专职教师队伍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母语高等教育难题。
基金项目: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2012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母语高等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性研究”(ZJY2012C0009)。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34-36.
[2]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3-35.
近年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成果丰富。教材编写理念的进步,推动了主题型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更出现了一些有地方色彩和个性色彩的教材。回顾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情况,本文认为立体化教材建设应进一步加强,教材生态化建设和教材回访工作也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材 编写 出版
一、教材理念“一小步”,教材内容大突破
1.主题型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大学语文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学科理念的改变,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编写理念的不断进步,才有可能使教材建设走上突破之路,推陈出新。徐中玉本《大学语文》(1996年版)率先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丰富了大学语文的选文,把中外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选入(或节选入)课本,以文学的审美性浸润人心、陶冶情感,该本教材遂被看做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此前的教材更看重选文的民族性、道德性和政治性,甚至取代了文学的美,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大学语文作为文学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确保了大学语文的生存空间,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也随之走入了发展的春天。从教材编写体例来看,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较多,比如有单一的“文选型”,其特点是在教材理念的筛选下,选取文本汇编教材,供师生参考使用,这类教材内容较为单薄,已逐渐淡出视野。常见的教材主要采用复合型体例,有“二合式”“三合式”“四合式”等等。这些教材,围绕语文的性质,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为“写作知识与能力”“文学史知识”“文化知识”几个方面,与“文选”相结合,编成复合型体例的教材,如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采用了“文选+文学史”式体例;杨昭蔚主编的教材,则采用了“文选+语言+写作”式体例;沈琳主编的教材,采用了“文选+文学史+语言+写作”式体例等等。
随着学界进一步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课程的性质,课程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由知识输出角色转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而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知识性活动中来,大学语文教材则是课堂活动的平台。师生围绕教材文本,选定主题,在生生讨论、师生讨论中带动一个个文化专题的关注与思考,“主题型”教材应运而生并得到师生青睐。如徐中玉本教材按照文本主旨划分为十个单元: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人生・世态、亲情・人性、爱情・婚姻、传记・逸事、怀古・咏史、写景・记游、论文・品艺。便于师生在参阅教材的同时,以文本为基础,围绕话题中心,有目标、有节制、有素材地探讨文学、艺术、人生和社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障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论、有理可辩,促进课堂教学组织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甲种本)》(2007)、严廷德等主编的《新世纪大学语文》(2008)、董小玉主编的《大学语文》(2008)也采用了“主题型”体例。“主题型”教材确定单元“中心主题”,汇聚经典选文,促使师生在广度上围绕“主题”多方面地探讨,如从文学的角度、语言的角度、民俗的角度等等不一而足;“主题型”教材还能够引导师生围绕“主题”进行纵深的探讨与思索,进而从具体的文本中升华出文化的内涵、生命的意义。
2.特色教材与个性化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2001年6月,教育部教材整改令下发,教材编订与出版独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之后陆续涌现了一部部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和个性化色彩的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出版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首先,一些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根据自己学校性质、学生专业特点、学生实际需求,编写了具有校本特色或者适用于同类院校的教材。这些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在选文理念方面,有意识地向学校性质、学校实际办学水平、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等倾斜,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和院校类别化适用倾向。有的院校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字能力的实际情况,教材编写别注重对写作知识的介绍,以期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写作训练的重视;有些农林院校充分挖掘校本特色,在教材文本的选择方面,对乡土意识、城乡区别、农业文明等主题有所偏重,是行业类院校教材建设的新成果。
其次,一些教材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呈现出教材编写与发行的区域性特点,黄伟林主编的《大学语文》,“使用对象主要是广西区内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学生”,“教材有意识地选了一些广西题材和广西作者的文章”。地域性文化主题的引入,使师生在使用教材时不自觉地产生了浓郁的亲切感,同时也丰富了教材和教学的可操作性空间。
再次,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另辟蹊径,比如沈琳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改变了过去《大学语文》教材或以文体为单元或以文学史为单元等单一结构体例……以生命的四个阶段为纲,构成教材主体,并借用四部文学作品《花季雨季》《青春之歌》《人到中年》《黄昏之书》等来命题,让其分别对应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以说明每一阶段都有属于它的故事和独特的精彩,从而使学生遍感人生的丰富性和酸甜苦辣”。
二、关于大学语文教材出版的几点期待
1.立体化教材的进一步丰富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法的不断改进,从过去单方面强调教师的“教”发展为引导学生的“学”,故而立体化教材应向着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配套的”资源服务方向转变。目前一些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配套已可以提供教学课件(主要是教学PPT)、教师备课资料、大学语文教学网站等等,但与国外先进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大学语文教材编订与出版工作者若能解放思想,更多地朝着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这个方向转变,定能建设出体现课程特色的立体化教材。
2.教材生态化与教材回访的呼唤
一本好的教材的出版,往往需一到两个学期的试用,但在教材出版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忽略了教材建设的周期,使疏、漏、错现象不断。为此可把教材上网,由学生来讨论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可以加强,学生也可与导师商量修改教材等等,把学生引入教材的编订与修改工作中,以促进教材的生态化建设。
另外,教材回访常常被忽略。教材回访应在出版社、教材编订者、教材使用者几方面展开,这样出版社可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真正需求,引导教材的编订和使用,对教材编订者进行回访,了解编订者的后继想法。大学语文教材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回访,很难发现哪些是学生渴望的话题、学生的文学审美需求又产生了哪些新的要求。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素质类基础性公共课。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教学时数的压缩、课程性质的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使大学语文始终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并最终使得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缺乏进一步大力发展的潜力。近年来,在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呼吁及大学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的大学语文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越来越看重其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2006年11月4日至5日,教育部2006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湖南文理学院成功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和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43所名牌高校的75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以及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为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次会议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在新世纪召开的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高级别的会议,对于大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各地高校反应强烈,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只有积极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使之肩负起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推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
一、调整课程体系,把大学语文设置为公共必修课
石家庄铁道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也将近20年,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尤为艰难,虽然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大学语文还具备一定的“名分”,但并未真正得到学校的认同和重视。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些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热门学科不断加强,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大学语文不断遭受冷落,课时不断被压缩消减,大学语文发展的空间被不断地挤压,地位越来越尴尬。但从教育的终极目标看,急功近利,只重专业、技能而轻视教养和人文,必然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乃至失衡。大学语文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内涵,对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大学语文不仅不应该边缘化,不应该被冷落、挤压,反而应该得到实质性的、充足的发展。
在国家和各高校不断提倡人文素质教育、强化母语教育的背景下,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转发的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在南开大学等名牌高校将大学语文调整为必修课的示范下,本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也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自我调整,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出全方位的变革,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这种新形势。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仅仅靠教师的努力和呼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当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制定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大学语文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自信和热情的同时,必能更加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实践的深入,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熔德、智、美于一炉的特色,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其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培养其对传统美德及健康的审美能力。
二、调整思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1978年开始恢复“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已有30年了。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虽然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但大学语文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地位不断弱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缺乏明确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教材,大学语文教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各校有各自的做法。因此,在将大学语文调整为必修课的同时,也必须明确大学语文以人文性和审美性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当今的大学教育在加强科学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大学生对文化以及精神的追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虽然其他学科都肩负有这个责任,特别是“两课”,但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大学语文课重在优秀作品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大学生的精神升华。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牢牢把握其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文以载道,披文悟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优秀的作品总是言近旨远,意味深长,情韵深刻。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篇目,大多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名篇,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晶,是作家真情实感和价值取向的流露,是作家性情的体现。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其中所包孕的内涵和情感,将作品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经验、意志、人格等精神食粮,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审美阅读素养。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价值昕在,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与当初倡导开设和恢复大学语文的前辈们的初衷相一致。
三、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面对新机遇,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也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自我调整,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 加强和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
在大学诸多学科中,大学语文教材是最无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我们一共使用了五六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有的很好但容量太大,而课时有限;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中学教材重复过多,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有的教材是文选本,篇与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编写实用有效的教材成为当务之急。教材的编写应该既要与本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相联系,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
实用性相结合,又要在文学史的框架内,以基本理论为先导,以具体作品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量很大,获知的途径广泛,因此,教学中除教材之外还应增补一些内容,如,补充与每单元课文相类似的备选文章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补作家的集评汇评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记为辅。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但是现代的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也较活跃,要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状态,这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的制作和视听,充分发挥多媒体融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拓展有限的教学量和空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形式和趣味,优化课堂设计,向学生传达更多的内容,展示文学本身的魅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本院中文系联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1999年开始自主制作《大学语文》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流程先后制作了《先秦文学》课件、《汉魏六朝文学》课件,《唐宋文学》课件。每一个课件都配有精美的画面和图像、精彩朗诵和解说,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将文字、图形、画面、语音、文学作品等各种信息汇集到一起,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消弱了教师的讲解作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破坏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因学生过于关注课件中的画面和图像等,忽略了对作品所包蕴的思想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如何将现代技术手段和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需求相结合。
3 改革考试形式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当前人类健康观念相对于以往有了变化,社会对医学类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医德等综合素质。但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借助工具,这种方式急剧降低医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是必然趋势。首先改革教学是学生完善自我人格的需求;如果不培养医学生美育或健全人格,会造成思想上的迷茫和精神上的空虚。可以说不管任何专业都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完善知识结构需要是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医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医学技能,如果长期沉浸在医学专业领域中而忽视外界美好事物,会逐渐降低对社会的期待。医学教育专业教育要结合人文教育,以便在未来就业中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文化等方面需求。
2医学类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忽略人文性,一度将大学语文教学变成书写医疗文书课程,特别去强调书写规范性,进而凸显工具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长期以往都会受到影响。在讲解方式忽略从宏观层面分析文选的深层含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在改革基础类课程方面没有花费较多的精力,导致多数教师停留在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层面上,依旧实施“填鸭式”教学,不论学生是否有语言表示愿望,课堂气氛沉闷。
3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更新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不同的点在于前者更具有理论性和自由行,教书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而改革后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教学方式上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讨论式
传统教师模式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统一化,依靠死记硬背学习知识。目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教育所崇尚的最高准则。大学语文可以借用此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以此探寻新的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讲座式
语文课程内容较为广泛,不像医学知识有严谨的体例和程序。所以,可将医学类大学语文划分为独立部分,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阅读与演讲,适当可举办相应的讲座,由此一来,不仅对教师专业特长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还能缓解医学生在专业课程方面的负担。
3)体验式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网上开设各种专题讨论论坛,参加文学社团,促进其将课程内容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借助某项具体活动实现完善自我和走向社会的目的,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灵魂。
3.2教材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国家规划教材,只有少数学校使用自编教材。其中部分学生所编著的教材中仅有现代文学作品和古典文学作品,忽视了学生职业语文能力和写作知识、技能的训练。所以,改革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精心编写教材。首先教材要具有实用性;高职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尽可能的贴近生活。高职院校就以培养学生实用性技能为主,对此其语文教学应倾向于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其中写作培养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应聘,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医学实验报告和医学论文的写作指导,为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口语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该如何用语言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在教材内容上要是适当的增加优秀的文言常识及医古文,即能突出大学语文特色,还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教材要有针对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了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和高职生学生职业特点。因此,教材编写要基于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需求和体现专业特点。此外还要将语文工具性结合人文性,内容中实用写作、口语交际和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要占据相同比例,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教学要结合
学生职业道德及职业能力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者角色,学校应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对医学生职业修养、职业品格和职业行为的教育。例如用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仁者爱人的价值观教导学生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有爱心的医学工作者。同时通过学习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地关注生命,铸造医者的大爱之心。
4结语
关键词:网络时代; 语文教学; 改革; 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语文课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的问题。现就如何开展教学改革,做好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语文教材与高中语文教材都比较雷同,内容比较陈旧,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很有改革的必要。具体来说,语文教材中阅读内容占得比重太大,而关于写作的内容又偏少,口语训练的内容就更少了,这种教材内容布局的不科学性,难免会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上的全面发展。教学大纲很重要,但目前我国各高校语文课的教学大纲主要还是本校老师自主编写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高校语文教材质量的良莠不齐, 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课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
我国大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边听讲和记录。老师的"满堂灌"实际上造成了课堂氛围的沉闷,加之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大班教学方式,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老师缺少了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和督促,在教学方法上很难实现有的放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进了课堂,但还没能真正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优势。临近考试时,老师给了学生们复习范围,学生们就为了应对考试而拼命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即使取得了不低的分数,也不能算是学好了语文课。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实现教学环境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前,如何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作用,已成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如今的高校里,大学生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课堂内外,他们都可以随意查阅古今国内外各学科的学习资料以及各个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们完全可以在知识上实现个人与整个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丰富的信息量和畅通的学习渠道,可以提供给学生自我建构认知结构,丰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素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开拓新的天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更要积极主动地活跃于网络的空间之中。备课时,网络知识可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依靠网络在更广泛的基础上选择教材与教法。课堂上,教科书内容和网络知识的结合,大大丰富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必然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和学好语文课的信心。
(二)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阅读课让学生自己读读就行了,忽视了老师应有的对学生阅读的具体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往往会因为阅读的方法不当或理解上的差异等原因,造成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阅读效率和效果较低。而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水平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使学生每节课都学得有滋有味,轻松,有趣。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直观地展示出来,给学生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审美体验推向,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思考。
(三)建立学生语文专题学习网站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是一种很好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所谓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是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详细而深入的资源建设,利用网站提供的功能模块组织学习者使用网站提供的资源。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生动的语文知识资源,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对该专题进行全面学习,在学习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思考辨别问题的能力,学到知识,增长才干。【6】同时,老师还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进行知识的重构,创作作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就形成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即围绕特定的语文学习专题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交互功能,引导学生对该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实现考核方式的科学化
计算机多媒体在语文课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大促进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考核方式的科学化,也是提高和巩固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实际情况创建一套健全的语文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形式多样化。既要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又要考查经典语文名篇的阅读、识记和理解情况;还要适当增加学生平时参加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时得到的成绩,有计划地、适当地减少课堂笔试在考试评比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张艺,赵静;国外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张之平;武红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2007年.
阳利平;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与语文教学的转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 改革
1 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还远远达不到高职培养的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各校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语文类课程的教学,语文类课程的课时逐步缩减,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面临被“砍掉”的命运。
大学语文的教学大都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仍然是过去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和“老三段”式,与高中语文的教学大同小异,造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疲劳和厌倦感,学校、学生的不重视,使得教师也丧失了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和效果显而易见。
2 大学语文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殊需求要求高职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在文化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其中也包括对基本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2.1 大学语文把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与追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揣摩,领会各种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必要的习作锻炼,提高学生汉语的阅读能力、文字的应用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
2.2 大学语文选择的文学作品,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这些优秀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3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目前,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氛围和共识已经形成,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将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之成为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使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真正受益,达到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目标,是当前亟需解决得问题。
3.1 更新观念,突破模式化教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使学生喜欢并积极主动的学学语文课程。
3.2 教材创新。要开好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实用的教材是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佳作如林,如何在这浩瀚的题材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的确是个难题。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但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还需要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应着重考虑教材编写体系是否合理、科学,教材所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否与学生当前或将来可能的生活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是否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否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这一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尤其要考虑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
3.3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为了让大学语文教学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高职院校应尽快把对语文应用的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以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论证和实践,确定学生毕业时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提供足够的语文课程训练,并对此课程的教学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并采取一定措施保障教学质量。
开设大学语文课,以“够用”为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从渊博的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增加语文知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开设选修课、讲座等。如: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商务写作”、“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写技能,开设“书法”、“硬笔书法”选修课等。
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固守大学语文重文学知识、轻应用能力,重基础知识、轻动手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有所取舍,应把应用写作教学、说话教学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同时改变单一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实用一些,浅近一些,丰富一些;教法的选择可以丰富些,灵活些,多样些;学生的活动形式,自由讨论的机会可以多一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上。同时,要用开放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体现“大语文”教学的前瞻性特点,要面向未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后就业所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要转变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入实践的课堂,并注重横向联系,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才干。同时也可利用现代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科技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达到光、声、影的和谐统一。
3.4 与实践相联系,突出培养“写”的能力。高职院校的语言学习环境关系到语文教学的生存空间,要营造有利于语文学习的环境,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把语文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语文授课的科目或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语文学科教育,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语文。让学生写报告,写论文,写演讲稿,学演讲,开展热点问题的辩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职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开设“如何写求职信”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主持人大赛”、“普通话大赛”,以及各类征文比赛、书法大赛,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自己办报刊,在实践中强化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形成“事事有语文,处处显能力”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和氛围。
总之,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定向思维,跳出前人的陈规陋习,用开放的眼光,把语文教学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涂红梅.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教育与职业,2007(11)
论文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因此应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改革。教材改革应遵循为专业服务、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增加教材趣味性的原则。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分类教学方面着手。教学方法改革应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多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并适当增加讨论研究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是在“高职”和“艺术设计”两大主题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因此它必须体现两大主题的特点,既要体现工具性的特点,还要强调实践性,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按照高职教育目标要求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材改革
(一)语文教材使用状况
目前,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高中教材,三年制则主要使用《大学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属于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在选材上过于强调思想性、经典性,难度较大,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合拍,而且这些教材在编排上着力维护体系的完整、体例的划一,与高职教育的灵活性相悖离。所以必须编写与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相一致、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与高职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语文教材。
(二)语文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适合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辽宁经济职院基础部结合专业特点及语文课程特点,尝试编写了适合五年制学生使用的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确定了三大教学模块:口语实践、应用写作、阅读感悟。在选编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时,遵从三大指导思想。
1.靠近专业,努力为专业课服务
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应将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知识整合到教材内容中,学生既获得文学熏陶,又获得艺术滋养。例如,在‘旧语实践模块”中,讲授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推销、拾谈等内容,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应具备的沟通能力。在“应用写作模块”中,讲授自荐信写作、设计说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广告文案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内容,训练学生与专业相关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感悟模块”中,有针对地选择了含有相关艺术信息的篇目。如“大师风采”单元,选取了“忆白石老人”、“闲话丰子恺”、“我的父亲张大千”等,让学生感悟大师,感悟艺术;“说画解图”单元,选取了一些赏析名画、摄影作品、徽标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学会欣赏艺术。总之,努力与专业结合,是所编教材的最突出特点。
2.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还会给他们提供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素材。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用艺术形式恰当地表达人性,表达社会,表达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因此,在新编教材的“阅读感悟模块”中,设计了“大师风采”、“智者隽语”、“亲清无价”等人文话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增加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配合教学,新编教材还设计并选用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人文精神的思考题。例如,“大师风采”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艺术大师其实与常人无异,只是他们能够用善感的心关怀他人,用执着的爱面对事业,用坚定的信念完成理想,因而他们才高大、伟岸和不朽。走近大师,我们要学习其精神,让其精神烛照我们前行。请以“走近某某艺术大师”为题,写篇文章。学生在写作这类作文时,会参照大师,反观自我,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3.教材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
教材如果不与学生原有水平相衔接,缺少艺术气息及趣味性,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后续教学埋下隐患。为此,在选择篇目时尽量避开内容过于深奥的文章,同时为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形象性,为一些篇目配上了相关插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对艺术类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觉接受教学文本,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教学,而不是把高职语文课上成各专业通用的“公共课”。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的分类教学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宏观分类和微观分类。
(一)宏观分类
宏观分类是指语文教学要与大的专业类别接轨,如目前有理工科类语文、经济类语文等。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分类教学就要首先考虑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在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的语文教学,要着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一颗表现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专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从而提升其作品的品位。为了将语文学科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笔者大量选讲关于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和艺术观的文章,选讲关于名画欣赏的文章,选讲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让学生感悟大师,领悟美的真谛。
(二)微观分类
微观分类,即针对小的专业类别进行内容不同的语文教学。小的专业类别有着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目标,语文教学要与之相适应。一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语文技能上的支持。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阐述设计思想,写设计说明,所以该专业语文教学有必要训练学生写作设计说明的技能。对广告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楹联写作和广告文案写作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写好广告文案。对计算机美术、影视动画等专业的学生要普遍进行设计说明和影视脚本的写作训练。二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文化支持。不同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同的文化素材,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使学生的专业创作得心应手,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雕塑专业开设“希腊神话欣赏”讲座,在影视动画专业开设“影视欣赏”课,在工艺绘画专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要”、“题画诗欣赏”等内容。分类教学第一步主要从宏观角度实施教学,也就是进行通用艺术类语文教学;第二步则进人微观分类过程,不同专业分开教学,授课内容各有侧重。
三、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鼓励教师自行研制课件,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18-1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目的、任务、内容确定以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因素。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要进行研究的课程―大学语文“既是一门公共素质课程,也是一门鉴赏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语言文化的丰富性,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完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跟高中语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称之为“高四语文”。短短一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并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象,就更加谈不上对自身文化素养有什么帮助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材中选文与高中课文重复过多和陈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学方法的落后和单调。
传统的教学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短语:“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笔”。
一、一本书
“一本书”,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整个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围绕一本书的内容来完成教学。在整个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所占课时很少。有些学校开设此门课程两个学期,有些只有一个学期,有些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学校对大学语文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那么即使是开设两个学期的学校,总课时量最多也不到100课时。要想在如此可怜的几十课时里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学有一个大致了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大部分大学语文教师都只是利用这些可怜的课时,选择性地对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作出较为详尽的讲解,也就是说教师讲授语文大多只是仅仅围绕着手中的那一本书来完成的。这种讲授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都对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原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着浓厚情趣的学生的热情也逐渐减退。
二、一张嘴
“一张嘴”,指的是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以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一张嘴”讲下整堂课的结果大多数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当前大学语文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一个人在讲台上大唱独角戏,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更不会组织有效的讨论。这样的语文课,如果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讲的课生动有趣,当时或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对养成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各种语文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如果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样的语文课就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根本无法实现开发大学生语文人力的课程目标。”
三、一支笔
“一支笔”,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地使用传统的板书形式进行课程的讲授。当今社会,伴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的信息化步伐也不断加快,这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正向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的方向迈进。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经指出,学校应“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这样的前提下,单纯使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彻底地脱离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育方式,悖离了大学语文教育现代化趋势。
通过展示这三个“一”,我们看到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古板单一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们有必要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方式和手段,并对适合于理工科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将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推动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大学语文教材问题浅谈[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2]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1.
论文摘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捷,这就需要从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着手,改革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辫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人文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大学生越来越实际,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学生选课不能不考虑就业的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必选课外,多数学生都会选技能性、应用性的课。他们关心重视的不再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是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技术性、应用性的课程可有助于谋职。一些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几乎无人问津。这些既非实用又不盈利,也非生产性的人文学科与技术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看到,不少学生放弃了情感的追求和心灵的陶冶,导致境界低下,审美弱化,心理脆弱,理想缺失,总之,人文素养严重不足。而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而它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使得所有关注人文学科教育人士深感优患。难怪不少资深学者惊呼: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人文教育已陷人困境。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境界和事业境界。人文素质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来说尤其重要。
而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随之而来的间题也日渐显露:不少大学生虽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但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在扑朔迷离的社会中,往往茫然失措;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孤立无助;在成功面前,常无法自持;在遭遇挫折之际,又无力自救。有的步人社会后,很快丧失了理想和才情,人生的价值被欲望、名利所扭曲。物欲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缺乏社会责任、躲避政治、游戏人生等庸俗化的东西,在大学生中也不乏市场。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中文专业必考科目。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大学语文》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毋庸讳言,学生厌学、老师困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好像“高四”语文,好多篇目已经学过,不但没有文学的魅力,反而像高中语文一样枯燥,成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加之课程多任务重,对《大学语文》自然了无兴趣。任课老师则认为该课是非中文专业课,感到前途渺茫,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教师更是青黄不接。《大学语文》课程这种艰难困境和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如果不及时改变,那将是一种悲哀。
其实(大学语文》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科技交融、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和发展良好的个性,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苦乐观、大局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个时期以来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用、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帮助成为了教育选择的标尺,因而导致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知识、智力、技能也失去了原本具有的意义,不再代表人的本质力量,而只标志个人获取物质财富的水平差异。可以这样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大的、也是最严重的缺失,它的不良影响如果得不到尽快的校正,必然对中国社会新的历程产生相当的影响。
大学语文课属于人文教育课。因此,教师是否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了“人文教育”这一根本宗旨,学生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是衡量开设该课程得失的根本。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从语文和人文内在的关联来看,语文就如同人文这条大河的一条支流.,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流徜于语文的河道上就会体现为一种尊重语言、珍视语言、热爱语言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也只有在拥有自觉的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时,人们才可能意识到语言作为“存在之家园”的神圣与伟大,才可能会像亲近和热爱生活一样地去亲近和热爱语言。反之,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在语文这里便体现为语文意识和语文情怀的缺失,即人们往往局限于工具论层面,只把语言当成一种简单的符号工具,一种实用性质的交往手段,这样不可能对语言和语文产生珍视心理,而且导致其对语言和语文的漠然,如此语文教育遭受冷落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中学语文课作为高考敲门砖的作用已经完成,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拿语文不当回事的现象便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自全国高校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之日起,大学语文就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危机,其中最深刻的,是人文危机,而最直接的,则是生存危机。大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偏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知识的哲学思考,无法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内容弘博深厚,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从厚重的中国文化中体验人的尊严感和使命感;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它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要改进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大学语文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如果蜻蜓点水式地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不同版本在选文上各有侧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选择教学内容,给教学留下充分发挥的余地。高等语文教育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语文的所谓“隐性能力”—文化认同能力、美的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决策思辨能力以及人格、修养、品位等。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更侧重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化、模式化,大学语文教学则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升学压力的教学更有利于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篇目都是古典文学,选择文质兼美的篇目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诗词的初始意义和如今广为人用的现实意义。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实践,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突破,如组织晨读、读书协会、诗词协会、文化沙龙、讲座、演讲、辩论会、话剧表演等,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妙处。多媒体教学,.观看影视作品,把语文与音乐、美术等结合起来,能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的主要问题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改革和建设与高职专业课的改革和建设相比相对迟缓,成效也不够显著,甚至许多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设置大学语文课,其原因在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要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课程设置需强调“实用”与“够用”,而高职学生都是普高或职高毕业,已经经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够用”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再开设大学语文课则是“不够实用”而“挤占”了专业课学时的。这种看似合理的观点,成为高职不设语文课的理论依据,造成语文课程的缺失。很多院校选择只开设《应用写作》《沟通与表达》等等其他与语文相关又看似更为实用的课程,大批语文老师不得不转而去承担一些文科类专业的课程或开辟新的文化类选修课。仅有少部分院校或专业保留了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尝试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总体上亮点少、特色少、成效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改革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很多,观点也大致趋同,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例如,从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标准方面,认为大学语文要与高职教育接轨、与高中语文衔接、要注重实践教学、为专业服务、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后续发展服务、继续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功能等。但从实践层面看,如何把这些理论观念贯彻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中,还需要具体扎实的建设工作。
(二)伴随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呈现出繁荣景象,但大致雷同,良莠不齐
教材体例上,大都为模块化:或保持传统,以各类文体或文学史为模块;或稍加改革,以人文精神为模块;或从使用功能出发,以“书写篇、听说篇、读写篇”等为模块。在内容上,多以文本阅读加课后思考题为主,辅助阅读和训练的内容相对单薄,形式不够多样、缺乏创新性、训练目标不够实用和清晰;另外,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资源还很缺乏,由于“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可用做语文课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多,似乎俯拾即是,但恰恰如此,教学资源建设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开发和建设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任课教师有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动念,但改革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教师是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也没有像专业课程改革那样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在压力不足、动力不够的情况下,教师的改革意识和改革实践相对滞后。另外,语文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它的基础性、理论性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性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改革创新的思路,很多老师仅是在理论上和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真正的教学实践还较为传统,“吃老本”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学情分析
准确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情况,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实质上的指导意义。我们对当前高职学生语文学习及语文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作出如下学情分析:问卷从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对自身语文能力的评价、对大学语文课和语文能力的关系认知、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在高职生对语文能力的认知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工作之后最重要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听”和“写”,而且认为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表达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多数学生会担心走入职场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成为限制或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语文能力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听、说、读、写”四大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的认识还是存在一定偏颇,只重视“说”和“写”,对“听”和“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二)在对自身语文能力评价中
问卷显示出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单一、语句不通,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偏少,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足,人文知识底蕴不足,文化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文化精神的给养。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对书面和口头表达、文学修养、阅读赏析等语文能力进行培养,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和渴望度很高。
(三)在对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由于课时少,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作用不大。实际上,这只是学生浅层次的认识,语文课作用的发挥并不仅仅在于学时的多少,语文能力的提升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很难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画龙点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提高人文素养、扩充人文知识、开拓人文视野表示认同,而且认为能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心灵世界,因此,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能够通过课程改革和建设让大学语文课真正起到以上作用。
(四)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方面
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学生更喜欢互动型、实践型、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教师主讲的方式;在教材内容上,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也表现出学生们古文功底薄弱,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重于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并且认为开展与大学语文相关内容的讲座对提高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很有帮助。这反映了学生们的兴趣点较为广泛,不喜欢古板、单调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容易接受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从学情分析来看,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可以给出以下几点提示:(1)课堂上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要跳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2)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安排授课内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以“人文精神”为主线,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还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把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挥语文提升个人修养、指导现实生活的作用。(3)教学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采用“一老师一专题”的形式,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是视野。语文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开办文化、文学讲座,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再建设思路
(一)从“大语文观”出发,搭建模块化金字塔式的课程体系
以大学语文课为核心和顶端,向下延展模块,这些模块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架构起既可深入又可拓展的学习体系。即:大学语文课下分课堂内、课堂外;课堂内模块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课堂外分为语文活动、文化讲座;必修课分为大学语文课、应用写作课。选修课可以包括文学史、文学鉴赏、写作、口才训练等等,课下语文活动与讲座更可以丰富多彩,灵活运用。把课内与课外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保留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课程性质和定位。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如各类文体的写作、诗歌朗诵比赛、辩论会、语言艺术大赛、书法比赛、课本剧等注重强化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把学生的思维视角从文学作品带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洞视社会,明辨是非,选择人生。如图1所示。
(二)以精品课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任务驱动,建设大学语文课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库
教学资源建设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再进一步进行教案、教学任务、语文活动方案、课件、微课、慕课、网络链接平台等的建设。努力形成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多媒体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系列教学资源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在线课程资源。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积极开发课程的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资源创造条件。
(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课程群组等建立
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和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实现课程学习资源上传、信息检索、疑难解答、相互讨论、作业提交网络化、信息化。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执教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首先体现在是否能把一堂课教好。教师应将语言形式的教学转化为文化视野教学,将教师传授为主转化为学生开放学习为主;在教学实施中,鼓励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及观摩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孙艳红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很早就强调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分支,无论在我国的学校教育阶段还是终身教育中都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在整个幼儿成长阶段中,幼儿教师充当着重要的人物角色,他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作为灵魂开发的工程师,起到了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双重作用,可以说对幼儿的终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面对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儿童,教师所具有的个人品质、能力素质以及个性修养都在不时向幼儿们传递着无声的信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幼小心灵。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容乐观
本人从一些幼儿园园长那儿了解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尤其是说写能力,70%左右的学生存在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好地领会说话人的讲话意图,不能准确复述和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不会与人很好的交谈,不会写计划、教案,有的甚至连通知也写不好,他们阅读面窄,科研能力弱。试想,这样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成了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处在幼儿期的孩子们能受到怎样的早期教育呢?因此,很多园长提出: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更为重要 。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综合文化素养低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幼教行业产业结构变化与人才结构需求了解、分析得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的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才可以胜任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由此看来对大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非常迫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彰显幼教行业的职业特色,使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辐射到专业、岗位。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大幅度改革,采取实行针对性强、学以致用的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势在必行。
二、探寻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的旧制,实行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对接
大学语文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定位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岗位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依据,也是课程定位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定位岗位,才能通过分析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才能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必须清晰,否则工作任务越分析下去,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误差。那么,怎样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呢?大学语文必须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岗位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实理清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采取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冇效对接的方式来引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实行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重在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确定教学内容,围绕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利于学校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产学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育人原则。
(二)打破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的,适用对象是普通高校的大学本科生,目前高职院校还没有一本围绕着学前教育专业建立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要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依据转变为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使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的属性和因材施教原则,突出专业特色,课堂活动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先从课程的单元教学开始,什么是课程的一个“单元”?就是一次课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一个课程单元,就像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将课程按照教学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不是按照专业内容划分单元),推行单元模块式教学,对现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解、重组和取舍,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隐藏在教学内容之中的专业因子和职业元素,只有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找出学生与专业相关联的兴奋点才能充分发挥一堂课的实效性,并且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另外还要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设计,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把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分别完成这些子任务,最终就完成了这么大的实际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最大限度的融合。
(三)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项目为载体,依据工作情景构建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实践,突出的是市场,针对的是岗位,并且体现职业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语文课程和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通过某一具体的项目,完成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理解和把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创新。比如讲“求职应聘”知识时,教师可以和专业的模拟招聘意向相结合,在班级陈述本专业的招聘意向,然后请一组学生代表模拟用人单位写招聘启事,另外一组学生根据招聘启事和自身情况来写简历、应聘信。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良虎.论文学课程在强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功能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09).
[2]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3]王学成.试论工学结合情境下的职业能力分层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