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时间:2022-12-20 11:5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第1篇

这次会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旨在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系统设计和整体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督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这也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精神的系列“组合拳”。

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归因

中小学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是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会上,王登峰着重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不足,学校体育工作外在激励力度不够。从内生动力来讲,学生体质状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跟学生的成长评价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学校的外在激励来讲,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关系不大。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还存在现实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困扰。如果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中受到意外伤害,学校就会承担无限责任,很多学校因此不太愿意或不敢组织学生参与剧烈运动,甚至连正常的体育课,如果有一点点的危险性,都不敢组织。

其次,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学校体育办学条件都存在不小差距。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除了在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在体育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一定的运动项目和技能,不断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另外,很多学校无论师资还是场地、器材,都存在不小差距。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整个社会舆论尚未形成对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关注与支持。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考试成绩最重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就会影响其文化课成绩”。另外,在学生如何学习、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

以“基本制度”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三个《办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制度。分别规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价、地方体育工作报告等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条件等。文件总体上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线,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各地学校体育政策支持为保障,其目标是建立一套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着力点有三:一是聚合一个目标,即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二是健全一个机制,即通过监测评价学生、学校和地方的行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并与学业考核、素质评价、招生考试、质量监测、教育督导等教育评价框架相衔接;三是形成一个格局,即要通过三个办法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套、系统设计,综合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强调各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并着力建立“六项制度”:一是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二是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三是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四是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五是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六是建立测试结果应用制度。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把学校体育的综合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该《办法》要求,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二是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四是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五是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旨在推动各地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责任、政策和任务,年度报告要求重点反映各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教育部还制作了《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表》,印发各地填报。报表内容将采取动态调整,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政策要点、工作重点、工作特色。

第2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课程;现代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4;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31-01

当前,要构建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美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衔接,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互相联系的具有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文章主要从美术教育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一、完善美育课程建设

基础教育阶段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挖掘地方优质资源,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学校美育课程,比如书法、剪纸、砖雕、皮影制作等课程。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联片结对”帮扶活动,解决城市和农村薄弱学校技术落后、资源短缺的难题。

二、改进美育教学方法

因地因校制宜,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运用艺术语言和多种媒介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体验和交流活动,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以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各类学校尤其是偏远农村学校。运用慕课等方式,提高美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教室、走廊、宣传栏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注重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广泛汇聚各方教育力量,激发专业人士投身美育的热情和智慧,为提升学校美育品质注入活力。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学科教研队伍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在美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美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艺术宝库有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美。

三、丰富美育教学活动

注重学校美育实践,经常开展以班级或年级为主的书画笔会、地方特色艺术等群体性活动,把课外美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态度表现,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注重培育学生艺术爱好,结合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美术社团活动,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美术活动,培养一项美术爱好,掌握一项美术特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和艺术展演,促进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美育活动。学校每年要结合美育课程教学,举办综合性、多样性的美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资源,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之夜”;中职学校要将公共艺术课列入教学计划,继续开展“一个一百进课堂”(百幅名画赏析)活动,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注重拓宽美育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本地社会及民族特色资源,加强学校与文联等专业协会、艺术演出团体、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合作共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美育学科专业教育。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家进校园、民间艺术普及等工作,各相关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提供条件,支持学校课堂教学延伸,实现校内外美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同时,加强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禁止任何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竞赛活动。

四、健全美育评价机制

注重实施自评公示制度,学校全面落实艺术教育自评工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学校自评工作情况并进行公示,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学校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题上报。实施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县教体局对所报情况以年度报告的形式进行公示,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实践活动情况、经费投入以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重视推进“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到2018年,力争创建8所“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要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积极开展美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领导在评优时予以倾斜;轻视美育教学及活动、美育条件不达标、美育课程开设不足、落实美育政策不到位、学校艺术素质测评总成绩连续两年最差的,对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纠正,当年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应将美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对不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上课或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落后的,美育教师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教育系统在表彰先进时,加大对美育教师的表彰力度。通过健全美育评价机制,促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从而提高美育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第3篇

(1.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4;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尝试将2013年、2014年两年江苏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以及公共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中相关数据进行了交叉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再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从而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在数量、待遇以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情况分析和趋势预测。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据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22-04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王华(1982-),男,江苏海安人,招聘服务部主管,经济师,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冷开振(1977-),男,江苏徐州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跟踪调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评估促进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完善已成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从2010年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精神指示,每年持续开展了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其中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调查,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以及用人单位调查等,多角度反馈了毕业生就创业情况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然而这些调查数据之间目前还是相对孤立,缺乏交流、比较和再利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将多个数据集的总和重组在一起时,重组总和本身的价值也比单个总和更大。”受此启发,本人现将2013至2014年度的江苏高校毕业生(本专科、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以及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等多份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以期展现更为丰富的就业情况和趋势。

二、用于交叉比较分析的各调查报告规模简介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1.201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4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4年9月16日开始,截止2015年1月6日,共回收问卷13482份,有效问卷为1003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3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3年11月12日开始,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共回收问卷3769份,有效问卷为2492份,有效回收率为66.3%。

2.江苏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本专科生报告”,针对毕业半年后的2013届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开展调查,共回收问卷214478份,总答题率为49.9%。

3.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研究生报告”,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598份,答题率为31.2%。

4.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以下简称“2014第3季度市场供求报告”。该报告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对全省13个市、100个县(市、区)及部分开发区(园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监测。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分析

1.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岗位年度比较。

将2014与2013年度招聘毕业生最大数量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比较,虽然两个年度使用的岗位分类不同,但初步可以将这些招聘数量比较多的岗位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两大岗位。将2014年度中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经济业务人员归为市场类,共占比13.9%,将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归为技术类,共占比46.6%。而将2013年度的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归为市场类,占比18.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业服务类、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机械制造类、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归为技术类,共占比29.7%。由此可见市场和技术两大类岗位在毕业生占比较高。

2.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量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分学历层次比较。

2014本专科生报告中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4.7%,分别为计算机程序员(2.1%),建筑技术员(1.5%),化学技术员(1.1%);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3.7%,分别为施工技术人员(2.0%),建筑技术员(1.7%)。这个调查结论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技术类就业岗位数量的较大比重形成了供求结果的矛盾,有待地区分布比较分析后,进一步对相关情况进行推测。

3.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岗位数量与社会公共就业市场供给岗位数量分地区比较。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的前三个岗位为工程技术人员(31.7%),商业/服务业人员(8.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5%)。与之相吻合的是,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中,需求比重排前三的岗位分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41.48%),专业技术人员(25.17%),商业/服务业人员(20.35%)。

4.基于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各报告的交叉数据分析,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情况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江苏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量和整个社会的招聘需求趋势总体一致,技术类、市场类岗位比重较大。但是受目前高校培养规模的限制,江苏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岗位的需求,江苏的用人单位可能招聘大量的外省技术类高校毕业生。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总体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数据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金融/保险类(5.9万)、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8万)、仓储/物流/运输类(4.7万)、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4.6万),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4.6万)。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科学研究人员(5万)、金融业务人员(4.7万)、法律专业人员(4.6万)、体育工作人员(4.5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万)。从两年报告的数据比较中,不难发现,技术类岗位收入稳定而领先,金融类有所降低,法律类提升较大(2013年为4.1元)。

2.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分类比较。

(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2014年集体企业的定岗年薪超越国有企业,成为第一,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继续坚挺,稳居第二、第三。各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提供给毕业生的定岗年薪较2013年都普遍提升,平均增加了1.17万元。其中增幅较大的为集体企业1.8万元、非盈利组织1.6万元、个体工商户1.3万元,增幅较小为港澳台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0.8万元。外资企业并非传言中的高薪的提供者,两年都处于平均水平,且增幅一般。

(2)不同行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金融和房地产业两年都名列前茅,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第4位)和住宿餐饮/旅游业(第17位)两年也都保持不变。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由第7名上升到第3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由第15位上升到第5位,农/林/牧/渔业由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各行业普遍涨薪的同时,增幅却各有不同。增幅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1.8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7万元、金融业1.4万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2万元,而增幅较小的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邮政业0.7万元、房地产业0.6万元、建筑业0.6万元、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0.6万元。

(3)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两年中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和学历层次密切相关,学历层次越高,收入越高,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差距远大于本科生与专科生之间的差距。2014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定岗年薪都较2013年有所提升,研究生增幅最大为1.2万元,其次为专科生0.8万元,最后为本科生0.7万元。

3.用人单位提供薪酬与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分岗位比较。

由于调查选项的设置和统计收入的口径不同,本文将2014本专科、研究生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职业类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相近归类,并将月收入乘以12个月,换算成了年薪。具体详见表1。

由于涉及岗位众多,且分类不同,只选取以上岗位进行比较。由表1不难看出,研究生收入普遍拉高整体评价收入水平,这些收入较高的岗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岗位和高端服务业。

4.基于就业岗位收入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1)行业及岗位类别因素分析。收入是就业吸引力的风向标,金融行业持续被毕业生热捧,首要因素就是收入高,且增幅大,但保险业的收入貌似拉低了金融业的整体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科研技术服务、能源(电、水、气等)和农林牧渔业的从业毕业生收入增加明显。同时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息产业及互联网、计算机相关岗位收入稳中有升。但传统零售业正在遭遇减员降薪的过渡期。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将随着国家经济整体调控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法律类、体育类毕业生可能因为“法治国家”和“全民健身”的推行,将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2)单位性质因素分析。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存于调整期,总体上呈现“高控低补”的态势。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正经历薪酬体系的重大改革,过去体制造成的“高福利”会被调整到整个社会能接受的合理水平。集体企业、非盈利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正在努力提升工资水平来吸引毕业生应聘。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受国际经济影响工资增幅放缓。

(3)学历层次因素分析。研究生的同类岗位收入高出本专科收入约40%—80%不等,收入水平的明显差距,是激励大学生考研热情不退的主要动力。此外,科学研究人员、法律专业人员等岗位不招收本科以下学历毕业生,立志从事这些工作的专科生必须将升学作为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学历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1.2%,本科23%,专科生74.6%。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5.9%)、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3.8%)、能源/化工/环保类(3.2%)、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2.2%);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编辑/文案/翻译/传媒类(59.4%)、金融/保险类(44.7%)、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42.9%)、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1.7%)、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8.8%);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97.6%)、技工类(97.4%)、农/林/牧/渔业类(94.4%)、仓储/物流/运输类(93.2%)、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89.4%)。

2014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3.3%,本科42.9%,专科生53.7%。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科学研究人员(18.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2%)、公务员(4.9%)、体育工作人员(4.4%)、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3.8%);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体育工作人员(71.1%)、公务员(68.9%)、科学研究人员(62%)法律专业人员(60.7%)、教学人员(60.1%);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87.1%)、商业/服务业人员(74.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72.6%)、其他人员(63.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3.2%)。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在提高。在招聘要求学历提升的趋势里,公务员、体育工作人员、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三个岗位比较突出。

2.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6.4%,限学科的占43.6%。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78.8%)、金融/保险类(73.7%)、市场/公共类(70.3%)、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66.9%)、美术设计创意类(66.7%);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能源/化工/环保类(83.9%)、仓储/物流/运输类(60.8%)、农/林/牧/渔业类(59.5%)、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58.5%)、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58.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1.5%,限学科的占48.5%。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其他人员(73.7%)、商业/服务业人员(71.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69.1%)、金融业务人员(67.7%)、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67.1%);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4%)、科学研究人员(61.4%)、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60.3%)、工程技术人员(59.6%)、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59%)。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市场、服务、创意类岗位对于学科的要求不高,而技术类岗位则对学科要求较高。

3.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人才需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8.8%)、理学(17.8%)、管理学(12.7%)、医学(4.8%)、教育学(4.8%)、经济学(4.2%)、农学(2.7%)、艺术学(2.1%)、文学(1.7%)、法学(0.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7.2%)、管理学(21.3%)、医学(7.1%)、理学(5.7%)、教育学(5.0%)、文学(4.2%)、经济学(4.1%)、艺术学(3.3%)、农学(1.6%)、法学(0.5%)。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四类学科需求上升,而理学和农学需求下降。

4.基于就业岗位学历、学科年度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和学科限制的交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13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金融/保险类(本科)、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能源/化工/环保类(研究生)、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研究生)、农/林/牧/渔业类(专科)、仓储/物流/运输类(专科)、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专科)。

2014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商业/服务业人员(专科)、其他人员(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专科)、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专科)。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推测:一方面,市场类、服务类岗位对学历、学科的要求普遍不高,而更注重个人能力。但是其中金融/保险类和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岗位还是需要从业人员接受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此外,对本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普遍存在对学科限制不高的现象,如公务员、编辑等岗位。如果本科毕业生想选择这些岗位,须利用在校期间扩张知识面,增加社会经历,培养专项职能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生、专科学历要求的岗位大多对学科有较高的要求,着重体现在技术类岗位。当然这样的学科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未来从事各种技术研发和医学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对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而对未来从事基层生产、操作的专科生来说,充分利用实习平台,努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增长专业技能则是关键所在。

以上数据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情况推测皆为本人个人观点,通过上述的交叉比较分析,本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已开始逐步享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红利,用人单位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充足,岗位层次和收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学科间不平衡依然存在,相关高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适度调整学科培养规模,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2014-11-28].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12/xxgk_180810.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3-34.

[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0.

[4] 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38.

[5]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第3季度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http://lm.jshrss.gov.cn/sy2010/main/scgqfx/201412/P020141212548748570839.doc.

第4篇

摘 要 为切实改善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提高早操的实效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试行早锻炼为期一学年的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体育健身观念,参与积极性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发现高年级情况更为严重。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应根据学生需要,灵活多样的设置早操形式;根据学生专项的选择,开设由不同兴趣小组,并由专项老师指导相关活动;分年级分季节设置早操活动量和活动内容;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着手,宣传渠道和形式多样灵活。

关键词 山西财经大学 早操 现状 对策

早操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形式,虽然在各大高校都早已被提起,但却很少能做到高效的贯彻实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如何保证高校早操的实施,是我们当前值得关注的教育问题[ ]。本研究主要针对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跟踪,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旨在改善高校早操实施现状,切实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一、早操相关问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早操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对早操活动的认知;早操活动现状;影响早操出操效率及积极性的因素;调查对象喜爱的早操活动及管理方式。调查结果发现,同学们对早操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大多都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早操;早操参与积极性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早操参与积极性越低 ;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与年级水平呈现负相关,即年级越高,体质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越低;同学中普遍存在着早操开展形式多样化管理形式多维化的要求。

调查分析认为,早操出操效率低,学生活动积极性差是由以下原因所致:(一)同学的体育健身观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没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二)学生对早操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早操所起到的效果不容乐观;(三)制约学生早操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是管理方式不合理,早操组织形式单一。

早操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但目前的早操形式并没有使得广大学生真正身心受益。相反,有些学生因为考勤负担,或是对早操怀有抵触情绪,或是弄虚作假,反而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这样非但没有发挥早操该有的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和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反而会使早操的实施遇到越来越多的阻碍,也会加重学生对早操的不满情绪。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早操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班会,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早操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使学生了解早操的意义所在,让学生从“让我出操”变为“我要出操”,增强学生身体和学习素质。

(二)开设早操兴趣小组,场馆设施开放,调动学生参与早操的积极性。开设不同的早操兴趣小组针对不同的运动专项教学与锻炼,学生自愿报名,集体锻炼,并有相关的专业体育老师进行指导,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学生们的兴趣调查可知,较受欢迎的兴趣小组由高到低分别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足球、体育舞蹈。为了确保早操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是必不可少的。早操活动的场地资源充分了,早操的执行才能有保障,活动密度才大,学生的受益才能更多。

(三)按年级按季节灵活早操时间及形式。就冬季而言,如果早操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按时上第一节课的话,那么,早读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另外,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早操影响第一节课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避免。以早操代替早读,既避免了早操的“徒有虚名”,又可以让学生为提早进入课堂状态做好准备。对于高年级或者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时间可能更为紧张,但为了保证他们的身体素质还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每隔两天出一次早操的策略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四)早操管理方式多维化。1.量化检查评比制度。检查评比各年级、各班级的早操情况,包括学生出勤率、组织纪律、早操质量与效果等方面的定期公布评比结果,并作为期末考核内容之一。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由学生会、辅导员、学院领导、教务处及学校的五级同意组织,各单位相互协调,各负其责,制定统一可行的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早操工作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晋体教[2014]8号.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实施方案》《〈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细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细则》三个文件的通知[Z].2014.06.13.

第5篇

一、总体目标

年,完成全区35%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年,完成全区70%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年,全面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二)统一标准,全面提高。《办学条件标准》是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各乡镇(街道)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向每一所中小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凡布局调整后定点的中小学校,都要确保在办学条件主要项目的种类、数量、质量上达到标准。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各乡镇(街道)要依据中小学校建设的现状和区域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科学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确保建设工程按计划、分步骤顺利实施。

(四)统筹安排,总体推进。各乡镇(街道)要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与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教学仪器更新、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等工程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为统领,以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

三、任务要求

《办学条件标准》是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具体标准,是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的执行标准和评估验收依据。新建、迁建学校要严格按照不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原有学校要做好规划,逐步完成达标任务。

(一)学校布局调整。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综合考虑生源变化、交通、环境等因素,坚持方便学生就学和“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避免资源浪费”相结合的原则,立足长远,合理调整学校布点和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各乡镇(街道)要对当地办学条件低于《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薄弱学校,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和具体措施,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校址存在安全隐患、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上学半径大于规定要求、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对于原有超大规模、大班额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生源分流,加强控制和引导,使其办学规模和班额逐步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要求。

(二)学校场地标准化建设。学校建设用地由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和科技活动用地等组成,用地规模按《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行。学校的建设用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进行规划配置。学校场地标准化建设要以体育运动场地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学校无田径场或场地过小、篮排球及乒乓球场地不足等问题,按照《办学条件标准》的规定,建设面积达标、数量足够、符合标准的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布局调整中定点学校的确定及新建学校校址的选定,应充分考虑学校占地面积和运动场地建设需要。位于城区中心区域,因客观原因限制,体育运动场地无法达标的学校,可因校制宜,充分挖潜,尽可能增设体育活动场地,基本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场地要求。

(三)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要在保证校舍安全、符合消防要求的前提下,以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为重点,与校舍安全工程、“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等相结合。教学用房标准化建设要着力解决大班额及功能教室严重不足的问题。普通教室数量应按照学校规模和标准班额确定,功能教室数量、种类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规定进行设置。学生生活用房标准化建设要满足寄宿生住宿和就餐的基本需求,解决宿舍拥挤、条件简陋、无餐厅等问题。要依据学校寄宿生数量,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人均面积定额,合理确定学生宿舍、食堂餐厅面积。农村中小学需要建设教师周转用房的,一并纳入学校校舍建设规划。

(四)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开展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创建工作,要以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资料配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卫生与艺术设备等建设为重点,与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同步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好实验室教师培训,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仪器上架管理,开展实验教学理论研究和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等工作,促进实验教学顺利进行,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

1、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的同时,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和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配备高中教学仪器,完善城镇初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对保留的农村教学点可依据满足所设年级教学需要,配备必需的教学仪器。

2、图书资料配备。加强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按照规定对现有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剔除可读性差及应报废的图书,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要求配足配齐图书资料。

3、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软件及校园网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把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统筹安排,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多媒体“班班通”教学。同时,加强教育区域网建设,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重点是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进行计算机室和校园网建设、专任教师用计算机配备、教室内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设备配备。

4、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和综合实践活动室建设。探究实验室和通用技术实验室是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后新增的教学设施,应按《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补充规定》要求配备。省级规范化初中和有条件的,可参照省初中探究实验室示范工程标准配备探究实验室。初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室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要求配备。#p#分页标题#e#

5、体育卫生艺术设施设备等建设。配置体育、艺术与健康教学专用设备,本着规范、安全、耐用的原则合理配备,并及时补充。具体配置要求参照《办学条件标准》。

6、学校安全建设。按规定要求建设、完善校园警务室,配齐配全安保设备、器材,安装校园监控录像设施。

其他办公及生活设备配置,也要按照《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及时配备与更新。

(五)师资配备与建设。按照国家和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为学校配备专任教师、实验人员、管理及工勤人员,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年龄结构,切实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加强和完善中小学编制、人员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中小学教职工执行统一编制标准,对农村偏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班额、生源等情况,统一分配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理调配教师资源,保证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配备。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切实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六)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公用经费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使其按时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四、保障措施

自年起,省、市、区将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进行评估验收,验收结果将予以公布,并与教育督导成绩挂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全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里专门成立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级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门要统筹协调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工程规划,加强组织协调,负责工程实施、监管和督促检查,负责实施区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发改部门要将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筹措学校标准化建设所需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规划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定点布局的规划指导;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用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学校的岗位设置,解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和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审计部门要对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经费使用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税务部门应依法加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并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关政策,落实学校建设中的优惠政策;安监部门要依法对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加强对校舍安全工作的管理。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职责,负责实施辖区内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在充分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全面摸清辖区内中小学办学条件现状,掌握每一所学校与《办学条件标准》的差距,结合实际,按照标准要求,制定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就业弹性;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杨广俊(1977~),男,辽宁海城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管理与评价。

课题项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09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职业能力标准适应研究”(ZJS09004),课题负责人:孙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57-04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和公益性,其基本任务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总理在2009年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1]。但是,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和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极不平衡。本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从就业弹性[2]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职业教育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力图发现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东中西部中职毕业就业基本情况

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年度统计与分析。鉴于2005及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就业的部分统计数据不完整,文中只整理出2007年以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就业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如表1。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快速扩大。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2009和2010年再创新高,年招生总数均超过870万人,2010年在校生总数达到2238万余人。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连续扩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年毕业生总数大幅度增加。

从表1中2007到2010年的分地区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总数和就业生总数一直稳居首位,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和就业生数量最少。从分地区学生数在全国所占份额上看,2008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比重相差8.74个百分点,到2010年,其比重差距已经收缩至1.5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23.45%,到2010年,其比重值又降至22.35%。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生数占全国就业生总数的比重变化趋势同毕业生比重大体相当(见图1至2)。

二、东中西部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其经济涵义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在经济理论中,一般用就业弹性来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动态作用,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就越高,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反之,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就越低,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经济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的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就业弹性不断减小,说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变小了,这实际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而,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就业弹性对于就业和再就业增长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加之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愈发突显,反映在指标上,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弹性越来越低。受获得的统计数据所限,文中只计算出2008、2009、2010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分地区的就业弹性(见表2)。

表注:表中GDP数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其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

在表2中,从全国范围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在2008年的就业弹性最高,在2009年的就业弹性最低,而2010年的就业弹性较2009年有了大幅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在2008年整体的GDP增长带动了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没有有效拉动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人数的增加,直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逐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切实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比例和就业质量,实现了较高的就业弹性。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只有在2008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弹性高于全国水平,由于我国东部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2009年就业人数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因而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弹性出现负值,大大低于全国水平,2010年东部地区就业弹性水平开始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2008年的就业弹性略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2009年都实现了较高的就业弹性,特别是西部地区,其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弹性超过1。2010年,中部地区的就业弹性高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的就业弹性则由1.03降至0.24。

限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就业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不够长,就业弹性所展现的规律不够明显,但依然可以看出全国及分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弹性在近几年的大致趋势(见图3)。

三、东中西部三大产业就业弹性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我国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为继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持、行业企业主导、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参与,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再次修订。依据我国产业划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版)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与产业的对接。农林牧渔类对应第一产业;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对应第二产业;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休闲保健对应第三产业。根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2009及2010年毕业就业统计数据,经整理得出我国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数据(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三大产业上的就业弹性相差较大(见图4)。只有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出现负值,说明该地区第一产业对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在缩小,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该产业的就业规模较2009年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较大,达到1.14,远远高于东部地区整体的就业弹性水平0.34(见表3)。但是,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不高,仅为0.27。由于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整个地区的58.43%,因而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决定了整个东部地区的就业弹性水平。

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较低,仅为0.27,但在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达到1.54,属于较高水平,在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1.86,是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三大产业里的最高弹性水平,从而拉动了整个中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弹性水平达到0.78(见表2)。

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均高于该地区的整体就业弹性水平0.24(见表2),这是东、中部地区所没有的现象。同时,从表3中可以发现,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在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达到1.35,与东部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对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该地区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有很强的吸纳力。

四、结论与建议

从我国目前的产业分布来看,东、中、西部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当经济产业结构逐渐脱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资金密集型产业,相同资金带来的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会比过去减少。如果资金相对密集型产业和行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行业,就业弹性就会变小。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从文中统计数据来看,无论在我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第一产业的就业规模都比较小,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吸纳中等层次技能人才的就业能力更是达到最低。而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而且从中部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传统服务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要强于现代服务行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4]。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满足社会需求,从职业和工作岗位出发进行专业设置,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使三大产业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规模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变化。另外,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不匹配以及对岗位的过高期望值都会使就业弹性变小,即使有大量的就业岗位需求,如果知识、技能与岗位不匹配,或者对岗位有过高的期望值都会阻碍就业,也会使就业弹性水平下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提升国家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谋求改革与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挥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同时,各中等职业学校还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方针、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方面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EB/OL].http://省略/2010lh/content_1555767.htm.2010.

[2]丁守海,刘昕,蒋家亮.中国就业弹性的再估算[J].四川大学学报,2009,(2):81-88.

第7篇

【关键词】高师 艺术教育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70-03

一、当前艺术教育发展的状况

(一)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

教育部2014年1月公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国家将从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相关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为更好地落实要求,教育部还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包括(见表1)。

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提及:“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显而易见,今后义务教育阶段中,综合性艺术教育势必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基础艺术教育以音乐、美术书法课程为主,城区中小学配备有专职专业课程教师。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作为艺术素质的主要内容,是艺术素质测评的关键点,在整个艺术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教学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主要以音乐、美术、书法教师为主承担,艺术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目的,贯穿在艺术教学全过程,在多种艺术形态中感染、熏陶、培育学生的美好情操形成高尚品格。随着《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全面开展,经调研,从中小学校得到的反馈意见是迫切需要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多面手”的艺术课程教师。

(三)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状况。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桂北地区为例,据调查了解,县城以下农村学校,基本无专职艺术(音乐、美术)老师,致使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艺术课程,有少数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艺术课程,但多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其教学效果也远未达到预期的设想。

二、高艺术教育专业建设依据

(一)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是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新形势下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桂北地区,它泛指以桂林为核心的广西北部地区,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主要居住着壮、苗、侗、瑶、回等少数民族,基础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成效“贫富不均”的现象,特别是基层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匮乏,制约了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规范性的适合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

(二)高师优化专业结构的需要。建设艺术教育专业是艺术学科建设的自然要求,是促进学科专业链进一步延伸、实现专业间互补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做大做强的需求。艺术教育专业不仅具有独立的专业研究价值,且能进一步促进艺术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交叉、互补、提升,共同发展、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从而为区域文化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

(三)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随着艺术教育发展,艺术教育服务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桂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桂北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致使整个桂北地区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文艺团体、文艺演出单位对艺术高素质人才急缺的状况。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部分毕业生就业后兼职从事基础美术教师、基础书法教师、基础音乐教师,基础舞蹈教师及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桂北地区艺术师资和群文工作人才匮乏的现状。因受专业的限制,在校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艺术教育进行系统、全方位的学习,出现学不致用、工学脱岗的情况,所学的一些音乐、美术、舞蹈、表演基础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广西桂北为例,城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课堂,以音乐和美术课程为主,配备有专职专业课程教师。经过调研,广西桂北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近年来通过实施“特岗计划”等举措,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现状是仍旧解决不了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的问题,构成许多课程成为紧缺薄弱学科课程,其中艺术(音乐、美术)课程因为师资配备不足情况尤甚,以致基层乡村中小学校几乎没有专业专职的艺术教师。桂林市教育局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评选市级“艺术示范特色校”并给予项目经费支持艺术活动的开展:方法是要求市属各中小学校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以社团的形式开展电脑绘画、少儿绘画、手工、书法、国画、合唱、群舞、体操等课内外艺术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每年举办艺术特长比赛如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书法与绘画比赛或集体项目(戏剧、戏曲、群舞、合唱)比赛,再加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课堂艺术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等,按照各项测评综合分排名作为市级“艺术示范特色校”评比的依据。因此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人才,具备艺术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基本功,掌握音乐、美术、书法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高素质艺术教育工作者。合格基础艺术师资的培养,以培养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书法教师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应具备“画、奏、唱、跳、讲、编、写、演”八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形成“站稳讲台、活跃舞台、多能一专”的职业能力。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需要兼容和整合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各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接受艺术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并通过艺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系统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中小学、社会文化机构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格。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构架。如艺术素养类课程,包括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美术基础、艺术简史与作品赏析、戏剧基础、书法临习、色彩、国画基础;教育基础类课程,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类课程,包括 趣味手工、儿童画、学前艺术教育;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幼儿舞蹈赏析与创编、简笔画与手工制作、儿童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指导;实践环节,包括创新创业、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合唱团、舞蹈团、地方民族民歌组合、地方民族器乐组合、语言艺术、少儿绘画及手工小组、书法小组、电脑绘画小组。

(三)建设先进的实训室、实践基地。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画、弹、唱、跳、编、写、演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通过专业实训室得以实现,比如中国画实训室、书法临摹实训室、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多功能声乐实训室、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实训室(未来教室)、数码钢琴实训室、电子琴实训室、MIDI实训室、综合演艺厅等。建设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展馆,如桂北民族歌舞艺术展廊、桂北非遗音乐文化展廊、美术展馆、岭南派“漓水古琴”师培养实训室、桂北少儿钢琴师资培养实训室等。具备先进设备的实训室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场馆,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检测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是否达标需通过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完成,如校内、校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顺利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师队伍是高师教学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关键因素。高师艺术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业务、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学名师,构建科学、系统的教师教学梯队。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短期实践锻炼和技能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师考试认证;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官方举办的技能培训、专业进修,让教师在拥有“高校教师资格C”的同时,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从而提高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另外,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研团队、精品网络课程等形式,深入发挥资深、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业务能力提升等帮助,形成“传”“帮”“带”的教学管理团队。

(五)形成校地合作机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原则,指示职业教育应与终身学习对接,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制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联动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此外,还明确政府将从经费和政策等各方面全力提供支持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这些都要求各高职高专深化校地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人才质量的提升。学校教学对高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局限性,仅仅是“封闭”教学,通过学校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让学校教育延伸至社会教育;让封闭教育实现开放教育;让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统一;让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使高师艺术教育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格局。例如,地方教育局、教科所举办的专题讲座,如小学音乐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小学美术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以及地方教育局、教科所举办的专项比赛,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等,都是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去”学习的绝好机会,是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的良好平台。由此可以让学生了解且体会合格艺术教师所需具备的素养,实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学校通过专项培训项目,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国家培训计划等,建立“请进来”的教学模式,把行业、企业专家聘请到学校课堂中、项目专题讲座中,让在校培养的基础艺术师资和在职工作的基础艺术师资同时受益,将现有师资素质提升和未来输出师资质量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标本兼顾”的培养体系。

总之,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服务地方基础艺术教育为宗旨,紧密结合基础艺术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在理论与实践中孜孜不断探索,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婷婷.高职高专音乐实践育人的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2015(9)

[2]卢婷婷.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广西教育,2016(2)

[3]卢婷婷.关于艺术类专业考试“火热”现象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5(2)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转型期特色化、应用性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62);2015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校地合作机制下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X A201605);2015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外舞蹈活动师资培训与再教育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JXA201606)

第8篇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G587);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41)。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萍(1987-),女,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之充分发挥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

第一,初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度,湖北省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5所,包括3所公办高等专科学校,41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4.83万人。

第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湖北省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开展职教园区建设,组建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三,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对应的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湖北高职院校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产业界等方面的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武汉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湖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2 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2.3 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前身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设施先进,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66个,馆藏图书121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840余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制造、文教、土建、财经、电子信息、旅游、艺术设计7个大类为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专业大类。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1 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3.2 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 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 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3.4 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

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 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 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国家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3.5 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3.6 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武汉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 成果获得湖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 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武汉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湖北)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2014年度,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武汉市教育局立项。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 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 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研理论,2012(36)

4 李慧.高职院校服务湖北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

5 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6 付义朝.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第9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8-0041-07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倡行的教育增值(Value-added)理论[1]认为,教育的产品是学生接受教育后相关素质指标的增进量。换言之,学生素质的提升幅度体现了教育质量,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本研究应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的KSAIBs(Knowledge,知识;Skills,技能;Abilities,能力;Intervening Variables,中介变量;Behavior,行为)个体素质评价模型[2],提出了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

一、构建思路

(一)构建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中职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价模型,应将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作为核心要素,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搭建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平台,构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二)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行了高度概括,要求中职毕业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

(三)构建原则

1.多方参与原则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的构建应兼顾各利益相关者,以评价指标及模型为平台,吸收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中职教育质量评价,进而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要求。

2.全面发展原则

以KSAIBs增进为基础建立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涉及中职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中介变量及行为等5个方面。特别是中介变量将中职学生动机、情感、态度等要素置入质量标准及评价模型之中,可从外在素质与内在素质两个方面评价学生,进而完成教育部提出“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客观公平原则

基于教育增值理论,以中职学生入学时KSAIBs状况为起点,以中职学生完成一段时间学习或毕业后KSAIBs状况为终点,计算其KSAIBs增进量,将之视为中职教育的质量指标并实施评价,可消除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等外界因素对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影响,使不同区域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更趋客观公平。

二、构建过程

(一)文献分析

分析我国现行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意见、通知,以及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个体素质KSAIBs评价指标的研究文献,确认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人力资源个体素质KSAIBs指标内涵存在高度一致性。据此,将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应分解于学生综合素质KSAIBs指标之下,为构建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奠定基础。

(二)专家访谈

从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各选取2所(共4所)中职学校,每校确立10名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既熟悉企业需求、又了解中职学生诉求的教师(共40名)为访谈对象,研讨KSAIBs的各层次指标。访谈教师中既有专业课教师,也有实习指导课教师以及负责招生就业的教师等。访谈结果表明,所有教师均认为以KSAIBs增进幅度(量)为基础构建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Delphi法,将研讨后拟定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倒树状图”单独发送到每位教师再次征询意见,回收后汇总整理再征询意见。如此循环,经3次反复,最终设计出具有广泛认知基础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见图1。

(三)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依据图1所示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设计了各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将各指标重要性分为10级,分别用数字1~10表示。10为重要性最高,1为重要性最低。按专家访谈选择教师标准,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所中职学校预调查了42名中职教师。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调查结果,确认该问卷信度为0.844,KMO值为0.742,在可接受范围之内[4]。

2.问卷施测

按专家访谈选择教师要求,在唐山市4所、秦皇岛市3所(共7所)中职学校选择了210名中职教师(每校选择30名)实施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1份,问卷回收率为95.71%。按缺项、漏项等标准剔除无效问卷,确定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为93.03%。

(四)模型构建

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应用AHP法[5],对187份有效问卷进行层次分析,计算了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并阐释了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

三、质量指标

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KSAIBs状况设定为一级指标,K、S、A、I、B要素为二级指标,并在二级指标下设定三级指标,作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K及下设指标

K为知识指标,下设文化知识(K1)、专业知识(K2)和人文辅助知识(K3)等3项三级指标。

1.文化知识

教育部2009年下发的《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6]规定,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7门课程。中职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学习及考试,才能达到国家对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本素养的要求。

2.专业知识

指中职学生学习某一专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不同专业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同,但均可以通过专业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完成。与此相对应,专业知识测评也应通过试卷测试和专业实践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中职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测评,才能被认定为达到培养质量标准。

3.人文辅助知识

人文辅助知识包括人文知识和辅助知识两部分,主要是关于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等,对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中职学生人文辅助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中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思想实现,也可通过中职学校设定专门课程完成。同时,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辅助知识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此类知识可由中职学校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完成。

(二)S及下设指标

S为技能指标,下设职业资格(S1)、上岗许可(S2)、技能比赛(S3)和其他职业资格(S4)等4项三级指标。

1.职业资格

中职学生毕业必须通过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专业的中级及以上(含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需要取得表示其具备中级技能操作水平的《电工证》或《车工证》等。此类知识及技能主要通过中职学校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获得,由国家认定的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考核。

2.上岗许可

中职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需要在毕业前获取上岗证书,证实其具备独立操作水平。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需要获取《安全生产证书》等。此类知识及技能也主要通过中职学校教学与实践活动获得,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考核。

3.技能比赛

目前,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举行中职学生技能比赛活动,表明中职学生掌握技能水平的状况,并以此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比赛分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三个层级,获奖层级越高,表明技能水平越高。此项指标考核由各级技能大赛组委会负责。

4.其他职业资格

中职学生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越多,表明其具有更强的职业应变能力。将该项指标纳入中职教育质量指标,有利于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面及技能覆盖面。此类技能主要通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及实习实践获得,考试、考核亦由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施。

(三)A及下设指标

A为能力指标,下设终身学习能力(A1)、动手操作能力(A2)、创新能力(A3)、创业能力(A4)、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A5)、沟通能力(A6)和团队合作能力(A7)等7项三级指标。

1.终身学习能力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双重需要,中职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该项能力的考核由企业(或实习单位)通过评价中职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状况完成。同时,亦应考虑考入上一层次学校学习的中职毕业生数量。

2.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是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中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通过学校开设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以及校企合作实施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获得。该项能力的考核,主要通过国家职业鉴定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或由企业指导师傅评价完成。

3.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中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主要通过中职学校组织有意义的创新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获得[7]。具体考核可由中职学校实施,也可由企业(或实习单位)实施,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对学生作品的创新性作出评价。

4.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指中职学生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主要通过中职学校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比赛活动等获得,目的在于使中职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创业做好准备。由中职学校组织考核,主要内容为对学生在创业比赛活动中的各项表现及创收额度等进行评价。对已创业学生,则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

5.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中职学生应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之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中职学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美学指导课程等,指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由中职学校或合作、就业企业进行考核,对中职学生的美学作品进行评价,或对中职学生就某一事物的美学评价进行“再评价”。

6.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中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沟通能力也反映了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通过在校期间参加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及团队合作等人际交往活动获得。某学生的沟通能力,由与其交往过的其他学生(员工)进行匿名评价。

7.团队合作能力

中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建立在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基础之上,可使团队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工作业绩。该项能力也主要通过在校期间参加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及企业团队工作实践习得。某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由与其合作过的其他学生(员工)进行匿名评价。

(四)I及下设指标

I为中介变量,下设身心状况(I1)、企业认同感(I2)和职业道德(I3)等3项三级指标。

1.身心状况

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中职学生就业、从业的必要条件。中职学校通过开展体育课程,组织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使之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该项指标考核由中职学校及医疗机构实施。

2.企业认同感

企业认同感指员工对企业各种目标的信任、赞同以及愿意为之奋斗的程度。中职学校应通过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进而提升其企业认同感。此项考核由合作企业或就业企业组织实施。

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指中职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及遵守状况,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中职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以及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等,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此项指标的考核由中职毕业生就业企业组织实施。

(五)B及下设指标

B为行为,下设道德行为(B1)、文化行为(B2)、职业行为(B3)和遵纪守法行为(B4)等4项三级指标。

1.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指中职学生在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中职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中职学生规范性道德行为的培养,使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就业前、就业后均会得以表现,可由中职学校、就业企业实施分段考核。

2.文化行为

文化行为是中职学生从事社会文化生活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展示了中职学生通过接受中职教育的文明增进程度。中职学校应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学校文化阵地,进而养成规范的文化行为。与道德行为一样,中职学生的文化行为在就业前、就业后均会得以表现,因此也可由中职学校、就业企业实施分段考核。

3.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是中职学生就业后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达成的基础。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能够在就业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此项指标由中职毕业生就业企业(或实习单位)实施考核。

4.遵纪守法行为

中职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及人生追求,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纪律和国家法律。中职学校通过开设必要的法律、法规课程,并经常邀请社会法律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中职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表征于行为之上。鉴于中职学生的遵纪守法行为在就业前、就业后均会得以表现,因此也可由中职学校、就业企业实施分段考核。

四、评价模型

(一)指标权重

将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中间层(二级指标)和指标层(三级指标)3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体现建模目的,即中职学生KSAIBs增进状况;中间层是评价因素层,即中职学生K、S、A、I、B因素状况;指标层为KSAIBs各因素内含21项指标。利用AHP中的两两判断矩阵分析方法,确定KSAIBs各因素内含21项指标权重系数如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

通过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

(三)模型运用

由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中职学校教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部分学生代表组成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机构,在设定21项评价指标相对分数均为10的基础上,实施中职学生各项素质指标评价。在获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计算出相应年度、相应学校中职毕业生的KSAIBs状况。鉴于目前中职学校取消了各种入学限制,设定中职学校具有相同基础素质的生源,在统计KSAIBs总量时视中职学生基础素质为0(现实状况不可能为0,仅为统计方便和校际间比较使用),计算得出的KSAIBs总量即为增进量,也就是中职学校的“产出”效果――教育质量。在评价某一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时,按年份设定毕业生调查数量,计算其平均结果。调查样本数量越大,结果越精确。某中职学校毕业学生的KSAIBs增进量越高,说明该校教育质量越好。在实际操作中,既可调查某一年份,也可调查所有年份,对应反映该中职学校在该年份或该中职学校的总体教育质量。

五、评价办法

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以教育部提出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学生对中职教育质量的诉求为基础,对各质量指标给予了量化,弥补了中职教育质量仅有系统表述和对结果预期的不足,突破了当前中职教育质量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困境。实施这一评价模型,一方面需要确立评价对象、评价主体以及创建评价环境等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在评价实践中对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选定评价对象

实施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应该确定是对某一中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还是对该学校的某一个专业进行评价。如果是对某一中职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就需要事先设计整个学校的评价方案,包括各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及就业去向、调查人数等。同时,还要了解该学校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等情况。如果是对某一专业的教育质量实施评价,就要把各项调查工作局限在该专业学生(或毕业生)内。以此类推,还可延伸到某一年度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甚至是某一区域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等。如果需要对各专业之间、各中职学校同一专业之间、各中职学校之间乃至各区域之间的中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就对应选择相应评价视界内的学生、企业、学校等。

(二)确定评价时间

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将中职教育质量确定为中职学生的KSAIBs增进幅度,采用了测试、测评等多种手段,既可以在学生接受中职教育过程中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接受中职教育之后评价,只不过反映的是对应时间内的中职教育质量效果。当然,应用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应视评价主体的目的确定。如果是某一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想了解各年度本区域中职教育质量状况,则应在中职学生毕业后半年到一年内实施。此时,中职毕业生的KSAIBs素质更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来,评价结果也更为准确。

(三)安排评价场所

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主要是通过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KSAIBs增进量而体现,中职学生的这些指标状况必然会在学习和工作单位,即中职学校和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得以表现。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指标及评价模型以中职学生素质增长量为指标,可对任意两所或多所中职学校的KSAIBs值进行比较,是一种公平的评价体系。对用人单位的选择,应依据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确定。

(四)建立评价组织

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中职学校教师、中职学生及就业企业(或实习单位)等。为使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更具有效性和权威性,需要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融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为一体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组织,实现各种评价力量的有效结合。在评价人员组成上,应注重选用那些专业水平过硬、又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员。对学生的挑选则要注意不能只选择优秀学生或是差生,应当使学生遍布各个层次。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员参与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五)创设评价环境

实施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需要创设有利于该模型实施的外部环境。对中职学校而言,应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加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实施KSAIBs评价可明确自己与中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差异,确立今后的努力方向。引导教师认识到通过KSAIBs评价可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效果;对企业而言,应真正认识到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对自身发展的有益之处,主动派出相关人员参与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对社会而言,应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提供良好的舆论导向;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积极完善相应规制。如通过增加县区级、学校级、专业级等技能竞赛活动,健全技能比赛网络,使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能参加技能竞赛,实现按获奖层级评价学生技能水平等。

(六)实施评价方案

在评价对象、评价时间、评估场所等确定之后,即可实施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不可能在短时间能完成,根据评价对象至少需要1~3个月。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指标体系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正。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基于KSAIBs增进的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对中职教育质量的过程评价、分项评价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也可供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中职教育质量标准及提升策略参考。

参 考 文 献

[1]Sanders W L,Horn S P.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Tennessee Value-Added Assessment System (TVAAS)Database: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Research[J].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1998,12(3):247-256.

[2]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DB/OL].[2013-12-21]..

[4]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卫铁林.基于AHP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教育与经济,2013(2):43-47.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财经类高校 艺术教育 特色化发展

[作者简介]周亚芳(1973- ),女,江苏靖江人,南京财经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陈燕(1964- ),女,河南柘城人,南京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6)魏善春(1972- ),女,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资助课题“大学文化视域内的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特色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20140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40-02

作为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载体,我国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果,但其内涵和外延都需要极大地拓展和提升。201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3条意见。笔者认为,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视域,实现特色发展,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艺术教育是财经类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提升大学生审美品位,提高辐射力。当前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大学生受到社会经济氛围的影响,容易出现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和短视行为。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欣赏活动,提升审美情趣和品位。另外,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后,其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能力也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大众文化中。

2.开发大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创造力。创新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研究发现,创造力来自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结合,而艺术教育能有效地开发右脑潜能,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有助于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培养。

3.提升大学生鉴赏力,增强就业力。近年来文化艺术产业的兴起急需具有高层次审美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的财经类大学生不仅可以在本行业拥有好的敲门砖,还可以拓展就业视野和领域,在新兴行业中寻求发展空间。

4.健全大学生心智发展,发挥治愈力。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情境,使受教育者在虚拟的场景感受中释放压力,获得人生和情感的感悟。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体验普遍短缺,情感脆弱,这种逐步渗透深入的方式更加柔性和隐性,心理治愈作用效果明显。2014年2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计划》,特别强调了文化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的社会治愈力,认为相关的体验和学习活动有助于化解社会危机。

二、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建设原则

1.公共性和公平性。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说明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是普及性的公共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公平享有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2.导向性和内发性。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通过发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智力、健康心理,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合格公民的优良品质,具有鲜明的正面导向。与此同时,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采用诱导和情境渗透的方式,使受教者通过微妙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达到精神滋养、情感熏陶、知识积累和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这种情感的转变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内隐性和渐进性。

3.适宜性和实效性。高校的大学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源泉,艺术教育的发展和特色化必须实现与大学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更要结合财经类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根据当代财经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脱离低级的物质功利需求,升华为生命情感和价值需求。

4.传承性和创新性。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其长期历史积淀的思想精华,具有异质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同样反映在财经类艺术教育过程中。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当反映出自身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群体意识和情感气质等,做到以“美”为核心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三、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制度化僵硬,忽视协同教育。调查发现,我国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艺术类课程短斤少两、师资失衡、教学设施匮乏、相关研究不能深入等问题普遍存在。高校管理者仅仅把艺术教育仅当作开设几门艺术类课程或者通过鼓励文艺类学生社团举办活动来应付,不能有效地与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

2.专业化过度,忽视普及教育。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调整,很多财经类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特别是2011年3月教育部的《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中,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了出来。有些高校将艺术教育的任务放到了艺术专业教育相应院系,但是艺术专业院系的重心在于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应付状态。二是有些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手段和门面,艺术教育的氛围表面上看好像十分浓厚,实际上是成了“特长教育”。

3.功利化严重,忽视内涵教育。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财经类高校更为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一些财经类高校从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艺术教育类课程基本被作为通识选修课来对待,其正源清流的示范功能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平庸化和世俗化。

4.承续化越轨,忽视创新教育。艺术教育是启迪人的艺术潜能与创意的教育。有些财经类高校对艺术教育过程省略化、成果凸显化的要求,导致艺术教育的负责人为多出、快出成果,照搬、篡改已有的一些大众作品或一般层次的艺术作品,不能创作出体现财经特色的高品质作品。

四、基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化路径选择

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借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保持文化的审美高度;加强与专业教育的密切联系,创设特色显著的教育模式;通过大学文化视域的路径选择,构建一个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艺术教育模式,推动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化、特色化、长效化。

1.科学规划,将之纳入高校文化竞争战略。财经类高校要把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物来看待。财经类高校立足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异质独特性,把握社会发展潮流和机遇,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文化竞争战略,体现在大学文化具体化的内容层面,如观念、品牌、制度等领域;要设计和规划艺术教育内容如何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系统进行,如何实现与专业教育的对接,如何对学生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全方位覆盖,如何实现教育的全员与全过程的对接,如何展现和反映财经类高校和“经济人”特有的品位、气质和神韵等。

2.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高校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作为保障。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专门教学管理实施机构、健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入手,优化和完善教育模式。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学校财经管理类特色,立足全体学生,明确管理体制、工作目标及任务措施,统筹协调第一、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兼副校长牵头,下设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实施院系,辅之以相应的学生团体为支撑实现三级联动。

3.创新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模式。财经类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开辟新载体,拓展新形式,才能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化、特色化发展。一是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要合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门类和学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二是加大师资培养引进力度。在校内要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校外要与社会相关艺术团体衔接,邀请有关艺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艺术素养高的艺术教师队伍。三是加大教学硬件投入。要建设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文艺活动中心,配备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育设备。四是积极开展各类校内艺术实践活动。聘请校内外艺术家担任指导老师,组织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五是加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艺术团体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六是按照艺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环节、学习环节到课外活动、实验实践环节、创造环节,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专项监督考评机制。

4.建立CI系统,注重实体文化的熏陶。关于大学文化的认识,有“泡菜理论”和“熔炉理论”之争。但无论何种理论都表明,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不仅体现为艺术理论教学和实践等直接的教育活动,标识美和建筑美也属于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范畴。一是校园形象标识系统要实现与艺术美的结合,其品牌形象设计必须考虑到大学历史背景、学科特点、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经过艺术的再加工,才能体现学校实质。二是校园环境及建筑设计要体现财经特征。校园内雕塑的设立、文化墙的建设,要与学校的传统、人文、建筑、环境相契合,兼有合适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和校园特色。

世界范围里的文化融合愈加迅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必将在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财经类高校在大学文化视域内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必将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才培养和高校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邸小松.工科院校审美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2]丁东澜.教育规划纲要视阈下的大学艺术教育[J].美育学刊,2010(1).

[3]郭必恒,郑素红.2012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J].艺术评论,2013(5).

[4]余锦秀.财经类高校艺术素质教育适应模式[J].社会科学家,2012(4).

[5]刘桂荣,王东兴.高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及其现代性探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第11篇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和谐关系;交往能力

作者简介:谢晓庆(1976-),男,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处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132-02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习、科研、人生职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原来单纯的导学关系正在面临挑战,有的演变为从属关系、雇佣关系,有的甚至发展到敌对关系。近年来,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发生冲突的“教师门”事件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将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构建和谐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现状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地方高校相对于部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开办时间较短,教育教学水平较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对湖北省属地方高校中的湖北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5所院校的导师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中考虑了高校的地域分布,既有省会城市武汉地区的高校,也有省会城市以外的高校;还考虑了高校的学科特点,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理工类高校,因此被调查对象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拟定了导师调查问卷和研究生调查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上述5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学校发放200份研究生问卷,共发放研究生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2份,其中有效问卷9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6%。每个学校发放导师问卷20份,共发放导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

2.导师与研究生彼此总体满意度状况

为了考查5所地方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总体状况,笔者分别在研究生问卷和导师问卷中设置了对彼此多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

考查导师时,笔者在研究生问卷中设定了对导师的个人品德、学术水平、科研态度、科研能力、指导学生、交往能力、关心学生、学术地位8个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在列出的8个调查项中,从研究生角度来看,他们对导师在与研究生交往中的各要素表示非常满意的,从高到底依次为:品德66.4%、科研态度58.6%、学术水平57.1%、科研能力57%、交往能力52.1%、关心学生50.2%、学术地位50.2%、指导学生49.4%。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还是非常高的。作为一名导师应当具备的品德、科研态度、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要素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对“指导学生”这一项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9.4%,还不到一半,排在了最后的位置。

考查研究生时,笔者在导师问卷中设定了对研究生的个人品德、学习态度、科研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尊重导师、职业规划7个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在列出的7个调查要素项中,从导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对研究生与导师交往中的各要素表示非常满意的,从高到低依次为:尊重导师56.4%、个人品德51.1%、交往能力35.1%、学习态度33%、自理能力33%、科研能力22.3%、职业规划21.3%。从调查的情况反映出,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偏低,满意率最低的是“职业规划”,仅有21.3%。特别是导师对研究生的“交往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总体不满意率则分别达到了4.3%和5.3%。

从调查结果来看,研究生对导师的总体满意率要高于导师对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这种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地方高校的导师队伍作为一个整体来讲素质总体较高,而且正趋于高学历、年轻化,他们用自身的魅力和学识水平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素质令人担忧,特别是学生的交往能力、科研能力、未来职业规划等素质亟待提高。

3.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导师与研究生师生比例不合理。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等方面来帮助研究生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从而引导研究生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合理的师生比例,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有研究资料显示,美国高校中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人数一般为2~3人,5~6人属较高水平。香港中文大学规定,每个教授同时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不能超过6人,超过者需向学校备案并做出解释。[1]通过对湖北5所地方高校的调查显示,导师所带研究生在5名以下的占38.7%,而超过6名的则占了61.3%,更有12.2%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超过15名。在对研究生进行的“你认为导师带研究生合理的数目”的调查时,有50.6%的研究生认为,1名导师所带的研究生应该在6名以下。

(2)导师与研究生交往频率较低。导师与研究生最主要的一种交往形式就是见面沟通交流。本研究通过调查导师与研究生每周见面的时间数(以小时计算)来考查双方人际交往的频率。通过调查,从研究生的角度看,有15.9%的研究生认为每周几乎没有与导师见过面,有34.4%的研究生认为即使见面,也大都只有1小时左右,这种情况在调查问卷中的比例最高。同时,从问卷结果分析还可以看出,每周与导师见面时间在1~3小时(含1小时以内)的总共占63.2%。这说明,大部分的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见面时间还是过少,频率不是很高。

(3)导师与研究生相互交往的主动性不足。通过调查,导师和研究生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谁主动这个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生表示自己经常主动找导师,认为自己主动的占19.6%。而导师表示自己主动找学生,认为自己主动的则占了25.5%。从调查看,导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要略高于研究生的主动性。但也应当看到,导师和研究生都认为有超过50%的情况是有时一方主动,有时另一方主动,这种状态是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交往主动性不足,这说明目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还不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4)导师与研究生传统的导学关系面临挑战。我国部分学者在研究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时提出了不同的关系类型。比如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科研合作关系等诸多关系类型,这些关系归结起来仍然是遵循“导”和“学”的规律。[2]但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所谓的从属关系、雇佣关系等类型开始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中显现。从属关系表现在导师把研究生看作是自己的下属,不断安排研究生做学习和科研以外的私人事务。雇佣关系则体现出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少研究生不是称自己的导师为老师而是叫“老板”。而部分导师也心安理得的安排研究生为自己工作,同时按工作情况发放工资。调查中,有35.9%的研究生表示参与过导师的大量研究项目,有62.6%的研究生表示导师给的报酬“比较少”,“有时给,有时不给,不固定”,有18.9%的研究生表示导师从没给过报酬。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的导师和研究生导学关系正面临挑战。

(5)导师较少关心研究生生活。导师与研究生不仅仅是导学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关系,他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具有人格魅力的导师除了在学术上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引导,还应当关心研究生的生活。通过对“导师关心研究生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只有28.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经常关心自己的生活,而认为导师只是有时关心自己的却占了54.5%。

二、地方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当前社会总体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旧的利益格局逐渐瓦解,而新的结构又尚未建立,各种矛盾会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结构多样化的现象会对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已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带来冲击。在调查中,在针对“你读研究生的目的”调查时,有59.5%的研究生选择“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只有12.1%的研究生选择“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同时,有73.8%的研究生认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受社会风气影响很大。不可否认,市场经济虽然带来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但许多负面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许多学生中间也有一定市场。

2.培养机制因素

一是导师配备机制。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导师配备,虽然有少数的高校实行双导师或者导师团队制,但主要是单导师制,即一个研究生只能选择一个导师,也就是说,研究生从进校选择导师以后,关系即相对固定,直到学生毕业,一般情况下不能任意更换导师。二是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机制。师生互选一般在研究生新生一进校就进行,随之确定固定的师生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由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对称,许多研究生只短暂接触或者根本没有见过面,就定下了师生关系。这种“一面之缘”,甚至是“无面之缘”的结合,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为后来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埋下了隐患。由于无法充分的相互了解,不少导师与研究生因性格、价值观、处事原则、学术观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矛盾重重,使得师生关系面临危机。

3.师生自身因素

一是导师方面的因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个硕士生导师应该具有的素质。调查中有88.6%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素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但随着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导师数量已无法满足培养需求。为此,地方高校每年引进大批高学历人才补充进入教师队伍,有的博士一毕业就进入高校讲台,甚至担任硕士生导师。不少新聘导师没有教学经验、没有科研课题、没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经历,这样的导师无法获得研究生的认同,直接影响到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二是研究生的因素。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生源质量与部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不乏三本院校以及专科毕业工作多年后再入校攻读的大龄考生。不少研究生在专业基础、品德修养、交往能力、自我期望等方面与导师要求有很大差距,没有高质量的生源,导师也很难培养出出色的学生。如果双方不能很好的改善自身因素,势必会影响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三、地方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构建途径

1.更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更应该成为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的典范。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构建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导师应当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征、学术潜力、个人志向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培养方案,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而不能片面的按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指导的所有学生。二是要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导师与研究生发生分歧,往往是因为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缺乏换位思考和相互包容的心态。

2.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的导学模式

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机制不合理有关,应当大胆进行改革。一是建立单导师指导与导师团队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机制。单导师制受导师个人研究领域、研究项目、个人精力的限制,研究生获得的知识面、知识量有限。而导师团队指导,在同一研究领域或相近研究领域导师形成的团队指导下,研究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二是建立合理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应当建立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能急于确定。研究生一年级可主要安排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不指定固定的导师。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相互了解,研究生可以更充分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选择适合的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状况,了解研究生的学术潜力,挑选到有培养潜质的研究生。

3.强化导师职责,建立科学的导师遴选、培训和考核机制

在导师和研究生两个关系主体中,导师应当是主要方面,因为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为此,地方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导师遴选、培训和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导师队伍尤为重要。一是新任导师的资格要经过严格认定。新任导师应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助教和协助指导研究生的锻炼,方能申请硕导资格。二是加强对现任和新任导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和知识更新。三是加强对导师的考核,在导师的考核中要设定学术、科研、社会工作、思想教育等多种评价指标,既要考核其个人教学水平、科研成果,还要考核其在育人方面的能力。

4.搭建有效沟通平台,丰富导师与研究生交往形式

当前地方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固然与他们自身的原因有关,但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导师与研究生沟通的主要形式就是个别谈话或者集体谈话。这种形式比较呆板,导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谈话内容主要是针对研究生近期学习、科研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生进行询问、评价甚至是批评。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产生畏惧、惊恐和不安的心理,害怕主动找导师,师生交流质量不高。导师与研究生可以尝试借助一些沟通平台,采取一些轻松的平等的沟通方式。比如使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交流,举办学术沙龙、师生恳谈会,举办师生共同参加的舞会、体育竞赛、素质拓展等活动,既丰富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又缓解了彼此紧张的情绪,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年度报告:中国研究生师生比例合理吗[EB/OL].edu.省略/kaoyan/2010-03-08/0925238626.shtml.

第12篇

美国数字电视进程

美国发展数字电视受两大动因驱动,一是频率危机,二是财政赤字。美国电视数字化的政策方向是通过数字转换释放更多的频率资源,通过拍卖频率获取的收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

美国的电视数字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2年。当时的美国广播联盟为阻止广播电视频率的重新分配,防止这些频率落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等机构手中,以需要为今后发展高清电视预留频率资源为由,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口号。这一阶段主要从事了大量的前期调研、论证和启动工作。

第二阶段是建设阶段。1992年,克林顿政府为促进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数字电视作为美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这个阶段,美国通过了《1996年电信法》,确立了数字电视标准,制定时间进度表,拉开地面电视、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序幕。

第三阶段是推广阶段,从1998年至2001年。这个阶段美国的频率危机再次爆发。一方面市场产生了对新的商业无线数据服务的迫切需求,这需要频率资源;另一方面,在“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为增强国土安全,也需要为消防、医疗和警方等公务紧急部门提供频率资源。这两个因素直接推动了美国紧锣密鼓的数字化进程。

第四阶段是普及阶段,从2001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由于电视提供了更多的新服务,如交互电视、视频点播、高速互联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远程教育和提供天气预报等各种信息服务,数字电视渗透率开始上涨,数字家庭比例开始上升,多数播出机构开始数字化运作,数字电视市场接近成熟。

第五阶段是转换阶段,从2007年开始,一直将持续到2009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日程表,按部就班地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强制转换。

为强制实施数字转换,美国政府综合各方反映制定了日程表并不断调整。有关法案规定:2005年7月1日后,美国市场上36寸以上的电视机均需内置解码器;2006年7月1日后,25-35英寸的电视机也须内置解码器;2007年3月1日,所有大于25英寸的电视机必须内置解码器,7月1日后,13英寸以上的电视机必须全部内置解码器。2009年2月17日,美国将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

美国发展数字电视的思路和策略

1. 做好宣传推介活动,消除用户疑虑,提高数字电视的家庭拥有率

对于数字电视,美国人看法不一。虽然多数公民都购买数字机顶盒,或更换电视机,或升级天线,但仍有不少人不愿意被迫掏钱参与政府主导的数字革命。

为了消除用户疑惑,美国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美国全国有线与电信协会、美国邦联通信委员会和国家广播协会等机构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宣传美国的数字政策和转换中的费用补贴政策,并建立了三个介绍数字电视的官方网站省略、dtv.gov和省略配合宣传。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也在户外广告牌、公交广告和各大电视台上播放数字教育公益广告,制作供学校使用的专题教育课件,并广泛散发介绍数字电视的多语种小册子,以使消费者早日接受DTV。这些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说服许多人更换了电视机,从而提高了数字电视机的家庭拥有率。

为在2007年进一步做好教育活动,美国国会拨付500万美元专款用于数字电视的专项教育。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也在其2008年预算草案中划拨150万美元用于数字电视教育。

2. 政府积极主导数字过渡计划,建立对数字电视的新兴治理体制

美国政府在法律保障、财政支持、技术标准、资源分配、设备设计、转换时间、电视内容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放松了行为管制、结构规制,采取多种产业政策,通过媒介企业的巨型化、市场结构的多层化、服务模式的多样化、收益结构的混合化、内容流通的多渠道化、公共服务的分担化来解决数字化转换过程中的巨额投入以及潜在的市场风险,抑制垄断、促进竞争。这些措施积极地推动了美国的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3. 以高清电视和多频道服务为切入点,激发受众的有效视听需求

美国的数字电视进程长期以来一直与高清电视和多频道服务的发展并轨进行。目前,美国90%的电视台都制作高清节目,播出节目中也有55%是高清电视节目,其中黄金时段播出的高清电视节目占到85%。位居前列的高清电视频道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探索频道、娱乐体育频道、福克斯广播公司、家庭影院、全国广播公司、表演时代和时代华纳TNT电视网。日渐增多的高清节目有效激发了受众的视听需求。2006年高清晰电视机在美国电视机市场的销售超过模拟信号电视的发货量。高清晰电视的发货量超过了1200万部,在美国数字电视市场的比例上升到了85%。

4. 以有线和卫星电视的数字化来带动地面电视的数字化

美国电视产业结构由地面、卫星和有线三大块组成,美国法律规定,卫星和有线必须转播地面电视,因此,美国70%的视听者是通过有线电视网或卫星电视网收看地面电视节目的。美国选择以有线和卫星电视的数字化来带动地面电视的数字化策略。

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利益集团掣肘政策出台

电视数字化牵扯到通信业和广播业为数众多的内容产业、平台产业、网络产业集团。虽然美国国会在1997年就设定了地面电视的数字化目标,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各个利益集团、共和民主两党、参众两院都在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互不相让。利益集团与政府部门的博弈严重阻碍了数字电视的进程,致使许多政策、法律和法规难以出台,即便出台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2. 弱势群体获得的政府补贴偏少

尽管近年来数字电视机价格已经降至原来的一半,但仍高出模拟电视机许多。这打消了许多人更换电视机的念头,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和低工资者。虽然美国也曾设想动用国库补贴这部分人群,但由于遭遇严重的预算危机,财力不足。为此,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年2月8日签署了《2005年赤字削减法案》,其中一项规定将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的期限从《1996年电信法》原定的2006年12月31日推迟到2009年2月17日。该法案还规定为机顶盒的补贴费总额只有15亿美元,按申请先后处理,发完为止,预计只能补贴1600万户,远不能满足美国地面电视家庭(2000万)和有线电视家庭(6500万)的需要。如果美国不采取措施改善杯水车薪的补贴局面,在2009年,美国的数字转换期限仍可能推迟。

3. 数字电视节目匮乏

目前全美还没有几家数字电视节目库,可供播出的数字式节目仍然少之又少。其次,采用数字技术需要花大力气对所有员工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再培训,而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再次,由于多次翻录导致损害录像效果,偷录盗版者猖狂行动,以致影视节目制作机构不愿意向地面数字电视台供应优质节目。这些都导致美国公众没有积极性将模拟电视机升级换代,致使数字电视机普及率长期停步不前。

经验和启示

1. 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平衡各方利益

在推动电视数字化过程中,政府不仅要面对消费者,还要面向经营者。政府的角色在于根据本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通过制订各项法律和政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帮助各平台运营商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找准市场定位,采取最适合自身的经营策略和收费体系,最终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目的。

2. 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对观众来说,模拟或者数字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看到赏心悦目的节目和丰富的内容。因此,发展内容产业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逐步放松行为管制、结构规制,继续鼓励系统内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制作更多的精品节目;另一方面,要为系统外的内容创作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多渠道多层次节目流通市场的形成和跨媒体、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创造宽松环境。为此,应当对目前的制播体制进行改革,降低节目制作的门槛,限制播出机构节目制作的比例,鼓励节目制作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还要注意加强对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数字内容的网络化使用、著作权信息的保护、服务提供商的责任等一系列新问题纳入监管。

3.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促成三网融合

美国的实践表明,数字化造成了通信业与广播电视业在内容生产、传输方式、信息终端、服务模式、运营主体几个层面上出现的纵向融合。与这一融合趋势相伴随的是,以内容产业、平台产业、网络产业为核心而出现的横向分离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陆续放松了多个方面的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业的整体转型,为广播电视数字化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这对我国通信和广电的条块分隔管理的现状而言,尤为重要。电视数字化必然要求通信和广电的三网融合,以此培育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产业链,使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和发行商、传输平台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在这条产业链上都能找到适当的位置,为数字电视转换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