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城市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2-04-03 00:41:15

城市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十一五"规划把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志曾经指出,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就必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贾庆林同志在视察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时指出,东城区创造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很好。城市管理新模式有许多新东西值得总结,值得思考。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充分肯定城市管理数字化符合信息化发展方向,要求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逐步推广应用,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按照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建设部积极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工作。十年来经历了从城市管理服务承诺制,到*服务热线的推出;从*服务热线普遍推行,到开始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试点;再到*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有机结合的发展阶段。这次会议是继去年在北京东城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总结推广*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相结合的经验,更好地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保持城市健康运行,促进社会和谐。江苏省委省政府、扬州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很大支持。事前保兴和姚兵同志都作了深入调研,会上还要讲话,他们的意见我完全赞成。下面,我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推动城市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推动城市管理创新,要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一)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城市是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和服务中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城市的基本信息流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确保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条件。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是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与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增强了城市政府抗灾减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今的国际竞争大多表现为城市间的竞争。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依赖管理城市的理念、技术和体制创新。

(二)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拓展和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发挥城市功能的支持体系。提高城市功能离不开支持城市市政公用硬件体系和政策、制度、管理等软件体系。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相辅相成,形成服务功能的基础性特性。推行城市管理创新,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优势互补,整体性强的效果,为人的活动提供高效服务,是拓展和提升城市功能的有效途径,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推动城市管理创新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城市管理创新为服务群众提供有效载体。建设系统承担着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解决好群众的难事、急事,是建设系统的日常工作。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麻烦事。通过实行*服务热线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提供了可能,可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从而架起了城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实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直接听取群众对城市管理、市政公用事业服务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及时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积极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做好说服工作,有利于消除不和谐因素,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疏导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推进了政务公开,也为群众监督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便利。

二、继续总结和推广城市管理创新的新经验新做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已有200个城市(区、县)开通了*服务热线。去年以来,27个城市(城区)积极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以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重点,整合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再造管理流程,推动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改变过去"定性"管理为"定量"管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城市管理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一些城市在试点中还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创造出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会上还将作介绍,值得继续总结和推广。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上海市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创新,从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出发,把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强数字化管理工作列为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在总结卢湾、长宁两区试点经验基础上,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面向全市,条块结合,以区为单位,实现市、区两级平台互通联动,计划年内10个中心区全覆盖。同时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预留与其他信息资源整合的接口。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全市实行统一编码,涵盖市政道路、城市绿化、房屋建筑、市容环卫、公共交通等5大类84种设施设备基本概况和供水、燃气、物业等服务内容,32种动态管理事件的处置,逐步实现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层面信息资源共享。

(二)上下联动,创新机制

这是试点推广工作的基本经验。扬州市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有关部门和各区等2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市区两级城管资源,改变了市区分块管理、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一些试点城市通过制度明确职责和分工,使管理专业部门之间、管理专项工作之间,市、区、街道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互相支持、协同管理的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再造管理流程,依托信息技术,建立部件、事件信息处理流程,实时地、自动地监督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办事效率、质量,及时评价和公布对每个被考核对象的考核评价结果。提高了社会监督、专业监督、上级监督的效能,促进了相关部门自我监督机制的完善。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热线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热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建设系统对外服务品牌,成为接受投诉、求助受理的主渠道。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现了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现代管理理念。上海、扬州等城市将数字化城管与*服务热线通过一个平台整合,创建了*服务热线与监督员采集的信息一同管理、一同立案、一同处置、一同监督、一同考评的闭环处理模式,实现了管理资源的"一体化联动",建立了主动发现、及时解决、定量分析、综合评价的功能,促进了市民群众投诉问题的有效解决,扩大了广大群众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知晓和参与度,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服务热线相互补充、融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抓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地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上来,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方针,逐步扩大覆盖面,力争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一)各省(区、市)要做好规划和实施计划,全面部署,积极推进*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联动

要坚持稳步有序、统一标准、资源整合、因地制宜、产业运作的原则,认真做好试点推进计划,按照到"十一五"末,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或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全面实行的目标要求,认真组织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推广工作。要坚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和*服务热线设施的有机结合,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课题,全面推进*服务热线的同时,积极推进*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联动。要注意城市管理目标的有限性,管理和服务项目的拓展,应当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当前,要结合建设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在重点做好市政、市容、环卫、绿化等方面管理工作的同时,总结试点城市已经探索的经验,逐步将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建筑工地管理、居民房屋产权登记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综合防灾等纳入管理内容,继续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二)进一步完善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标准规范和各项制度

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要严格贯彻执行已经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南。各试点城市依据建设部制订的数字化技术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的地方性实施细则,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的补充和细化,并作为制订和完善标准的依据。要重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产业化推广。对试点城市研发的标准度高、通用性好、运行稳定的信息系统,要组织专家研究在其他城市直接采用或经过改造后采用的可行性。要结合各地试点经验和实践成果,对已经的标准规范建设部还将进行适时适度修订和完善。同时,还要研究完善各项配套制度。要注意城市管理系统的扩展性,为城市内部各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系统联网留下接口。要适应新的工作格局、体制、机制、方法的要求,建立服务质量标准、效率标准、工作人员服务验收标准、服务行为规范、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提出法规或规章立法建议。

(三)加强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

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 规划建设 农村规划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

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

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第3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经验;聚成

中图分类号:F124.5;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00-03

近年来,一股绿色经济发展的劲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绿色的东西才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性。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目标的最初提出,使云南昆明在全国较早地触及到绿色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今天,云南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昆明绿色经济发展聚成“昆明经验”,归纳出若干发展的规律准则。这也应该成为研究的方向。

经验一词解读。所谓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具体讲,经验是人们根据某种体验、阅历等做出的规律性总结。不言而喻,从认识论角度看,第一,人的体验、阅历出自实践,实践是产生经验的唯一源泉。也就是说,经验是直接实践的结果,是具体的、直观的,没有丰富的实践就总结不出经验。第二,我们的一切认识以及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坦率地说,没有经验是不行的,只是因为经验是理性的基础,总结经验是提高认识水平。第三,经验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是对经验的升华,人们总结实践经验是为了正确认识经验。显然,只有一般的绿色理论,不有的放矢,不用于云南昆明的实际,则解决不了昆明市绿色发展的实际问题。但如果把这一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些新东西,就会有效得多、管用得多。可以说,我们掌握的实践材料越充分越可靠,总结的经验才越科学越管用。

据此,从发展方向看,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重点各自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善于从大量的个体情况中找到一般规律,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今天,绿色经济理论和现实发展告诉我们,绿色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将理论本土化、地域化,在绿色发展中积累经验事实。因为,绿色是云南省最大的省情、最突出的优势,绿色也是未来云南省城昆明市发展的希望。

(一)昆明绿色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作为云南省唯一特大城市的昆明,其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所具有的中心位置已为世人所知。在经济资源的配置中,昆明市具有极高的经济集中度、发展匹配度。根据经验事实,在云南省,昆明市的GDP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省28%以上,资源要素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资源配置、再配置的枢纽作用。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从产业结构看,昆明市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格局。首先,第一产业广义农业绿色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了烤烟、花卉、蔬菜、畜牧、林果等优势产业;其次,第二产业工业形成了以烟草、冶金、机电、医药、化工、电力为支柱的产业布局及其体系;再次,第三产业服务业,加快形成了以旅游、文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特色发展格局,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从绿色发展的外在条件看,支持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十分优越。昆明的气候、昆明的山水、昆明的绿化及生物环境放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不可多得。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城昆明”是中国气候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同时,昆明市矿产资源禀赋良好,磷矿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另外,昆明市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是全国最早列为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呈现出云南省多民族文化特色的样态。

因此,省城区位、经济积累和绿色底子,使昆明市发展表现出强劲势头。来自《昆明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5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首达4 000亿元,增幅达8%。多年来,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昆明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推行绿色经济增长,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污水实现全收集处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昆明市积极创建国家绿色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0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就有昆明市。在2012年《中国绿色发展报告》中,昆明市绿色发展水平在大中城市中排名西部第一、内陆省会城市第一,入围全国前三名。《中国绿色发展报告》不仅展现了昆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进步,而且对于昆明市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来说,还意味着更强的绿色感召力。显而易见,昆明市应该以这次获奖为契机,更加扎实地推进绿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云南省加快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

(二)昆明市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隐忧

尽管昆明市在绿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不凡的业绩,但是如果从横向的方面加以比较,昆明市在绿色经济发展中也有不足,这些问题若不加注意,势必影响昆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实现。

隐忧一,昆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是很强。基于经济学经济梯度发展理论,昆明市作为边疆地区城市的实际,以及改革开放推进政策的不同影响,在当前,尽管昆明市在发展,但是其他城市也在更快发展,一线省会城市、沿海城市以及某些中西部省会城市发展更快,昆明市的经济规模和生产总值与全国兄弟省会城市的比较中处于靠后的位置。昆明市发展不仅明显低于杭州、南京、大连、青岛等东部城市,与长沙、郑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也有较大差距。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昆明市的数量,也远低于成都、西安、长沙等中西部城市,因此,昆明市未来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隐忧二,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不是很不高。现代管理学认为,城市规划管理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生产方式的进步相配套。目前昆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滞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的进步滞后于生产方式的进步。让当地人担忧的是,滇池污染、城区交通拥挤、城市建设规划相对无序等问题一直制约昆明城市发展。具体看,昆明市发展仍然受水、土地、人才资源制约。昆明市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10。昆明市人均耕地仅为1.28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突出的是全市人才总量不足,这无疑对昆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隐忧三,昆明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面临新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行节能减排和清洁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比较而言,昆明市近一半的行业仍属于高耗能行业,高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仅为1/3,由此带来的现实问题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生产配套不足、知名品牌比例偏低。同时,技术含量低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例高,新兴服务业发展还没有及时跟上来。另外,昆明市的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不能有效适应城市人口发展的需求。因此,昆明市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隐忧四,昆明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不适应新要求。具体讲,在“十二五”期间,昆明市领导多次指出,多数干部因循守旧,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在国家发展进入“十三五”的新时代,昆明市的干部必须主动进取、大胆开拓,才能适应我市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才能在行政管理上出新招、在科技创新上求变革、在环境保护上下工夫。但实事求是地讲,这方面昆明市的干部思想观念及其体制机制还不适应新形势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面对国家“十三五”规划绿色战略机遇期,昆明市应该居安思危,坚持绿色发展的定力,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国家绿色战略进程,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绿色跨越发展之路。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此前不久,昆明市2016年1月通过的昆明市“十三五”规划,其规划目标是2020年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初步建成国家生态城市。为此,就必须全面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实实在在地践行绿色经济发展,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昆明市经济发展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使昆明市成为人、城市、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家园。在我们看来,今后昆明市的绿色发展应该这样办:

第一,发挥昆明市绿色先发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前所述,昆明市绿色经济发展已有相当积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根据昆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就是“做强做优、绿色发展”。因此,昆明市应当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此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这就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的程度。我们以目前的科技投入、工业投资比例计算,如果昆明市继续保持这一水平并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达到30%以上,单位GDP综合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那么到2020年,昆明市力争经济总量实现倍增,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主要环境控制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日子就会早日到来。

第二,加快昆明市生态功能区的布局和发展。按照生态经济学的生态区域模仿、各司其职以及优化配置原理(承载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昆明市目前已经完成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布局,下一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该重点保护的要加强(如昆明市水源涵养地),该限制开发的要立章程(如昆明市土壤保持地域),该优化开发的细心有效,取得实绩(如不危及昆明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可适度开发,以及承载农业和工业生态功能的区域),确保昆明区域的生态安全。另外,以昆明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及其持续改善,要按照已经取得全面社会共识的滇池治理路线图“环湖截污和交通、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使滇池治理机制与举措不断完善。昆明市唯有进一步优化布局、科学发展,才能增强其绿色生态的聚集能力,实现引领全省绿色发展的保障就更加牢靠。

第三,加快优化昆明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立足于规模、高效、绿色、健康。目前,依据2015―2020年昆明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对当地“四区八县”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定位(基于昆明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考量)、产业布局实施方案等做出的科学计划。我们建议,首先,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区的布局包括主城四区,即环主城四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的滇池流域应该在生态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做出成效,力争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认证绿色、农业有机食品数量上更上一层楼。其次,八县中的呈贡、晋宁两县,因其固有的园林园艺优势,要着力发展,走农产品规模化、精加工之路,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八县中的宜良、石林、安宁三县,历来以粮、烟、菜、花、畜牧而著名,故此这些县的着力点还是继续构建壮大优质粮、烟、菜、花、畜牧等生产基地及休闲农业。八县中的禄劝、富民、嵩明,着力提升蔬菜、畜牧和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大力培植发展马铃薯、中药材产业,建成支持昆明城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昆明市有重点、分区域地发展生态农业,到2020年,全市认证绿色、有机食品、以及云南省农产品名牌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四,巩固提升昆明市的优势产业。在“十二五”期间,驰名的昆明烤烟支柱产业继续得以巩固,蔬菜、花卉、林果和畜牧四大原有的优势产业得到提升。材料显示,在2015年,随着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全市蔬菜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以上,蔬菜外销占总产量75%,其中绿色、有机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5%左右。今后,昆明市的蔬菜更多地要瞄准国内和国外,在专业交易市场及蔬菜精深加工方面重点突破,唱响昆明特绿蔬菜的时代强音。2015年,全市花卉总产值已达到120亿元,产品外销达90%以上,出口量占40%以上,目前是要把昆明市建成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工作做细做实。同年,昆明全市的林果业总产值达79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125亿元。按照昆明市提升优势产业的规划,应该通过引进、吸收和消化,发展壮大一批新型产业,如有色冶金、化工、制造装备、建筑、文化旅游和商贸,以此进一步增强昆明市绿色经济竞争能力。

第五,昆明市要积极推进国家级基地的建设发展。2015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药物种植和生物研发比较优势,使昆明市药物增加值达100亿元以上,成为继花卉、蔬菜和畜牧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的绿色经济新增长点。为此,昆明市应该进一步加快“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步法,加快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下一阶段,昆明市的生物药业应重点在天然药物、民族药物的开发生产有所创新,在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上开展重要保护和繁育利用研究,引导生物制药产业向基地集中发展;同时,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身体健康需要,积极发展保健、功能食品。如能坚定积极推进药物种植和生物研发的国家级基地建设的战略,这一领域的后发优势及前景则不可限量。

第4篇

这次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工作座谈会,是两年来召开的第四次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成都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验收,请51个试点城市和区的领导同志来总结交流前段的工作,研究讨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动员各个试点城市加快进度,抓好落实,努力做好试点工作。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座谈会,同时也是一次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再发动、再动员,抓落实的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成都的经验和启示

现在三批共51个试点城市都在往前推,都在努力研究,争取把我们这套系统搞得更完善,搞得更准确,昨天大家参加了成都的验收,评价很高。那么,成都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大家谈了很多,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四个方面:

第一个,区域性的全覆盖。也就是在成都市中心城区467平方公里,一次性全部覆盖。成都是省会城市、特大型城市,做到城区里面全覆盖,而且还留好接口,下一步把14个郊区(市)县全连通,这个很不简单。成都市真正做到了精心组织、精心筹备、一次到位、区域性的全覆盖,这是一条经验,应该充分肯定。

第二个特点,市、区、街,整体联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绝不是仅仅搞一套信息化的技术做做样子。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技术平台,推动我们的城市管理来一个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这套系统的开通和覆盖,把市、区、街道,特别是街道这级部门联动起来,通过这套系统,把城市管理体系健全起来。我相信这对成都下一步的城市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与带动作用。

第三个特点,整合利用,资源共享。成都市十分注意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各方面的衔接,努力做到资源共享。比如和公安的,将来和民政以及其他系统的。城市是一个整体,城市管理要互相配合,我们这套系统不可能离开别人,但是我们也绝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必须注意和相关部门的资源的整合与信息共享。

第四个,注重实际,厉行节约。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搞创新,不管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体制创新,第一要管用,别搞花架子,第二要节约,要精打细算,不要比谁花钱多,要比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同时能够厉行节约,减少开支和投入。成都这点做得非常好,造价总体上说控制的还是不错。

当然,成都市还有一些做法也比较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试点工作的整体进展和评价

整个试点工作是从2005年7月份在东城区开现场会开始的,到现在正好两年。两年来我们选了三批51个城市(区)试点。总体上讲,试点工作推进很快,发展很好,不断地取得经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这套系统越来越得到中央领导、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普遍认为这是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一个提升、一个创新,推动了整个城市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群众。地方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找到了一个好的手段来推动公共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市民、服务大众。据我了解,很多省市委书记看到这个系统的报道后都作了重要批示。一些城市市长亲自带队伍来看这套系统。所以说,各地党委政府,只要是用心研究城市管理的,都对我们这套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见钟情,马上就干。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对这方面认识也是非常到位的,积极性很高。

三批51个试点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中,加上成都,有八个通过了验收,第二批、第三批也各有两个正在运行待验收,总体上推进很快,发展是健康的,进展也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据我们了解,部分城市还存在着一些苗头性的、倾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主要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一些城市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有的出发点不端正,甚至有的把它作为一个政绩工程,作为一个标新立异的花架子,是为了哗众取宠,走偏了方向。有这样的城市,争试点的时候,决心挺大,一列入试点,却迟迟开展不起来,连个方案都拿不出来。这里面有我们主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当地党政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挂了建设部试点城市这个牌子的就要开展工作,进行试点推不动的,不开展的,就不是试点城市,就要把牌子拿下来。

第二个问题,有些地方盲目追求创新,老想标新立异,这很危险。我赞同要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注重它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但是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一味的标新立异,老想搞创新。这套系统只要能推进工作,能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能够为我们市民提供更好更完美的公共服务,把城市管理搞好就行了。

第三个,软件系统重复开发,现有的设施、设备整合不够。一个地级城市,搞一套系统要花两三千万,对地方的经济实力来讲,特别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是一个实际困难。我们正抓紧研究组织开发一套软件,争取共享共用,以降低这套系统的建设费用。软件开发出来以后,可以重复使用,软件开发商收取专利费就行了,这样系统建设的成本就低了。硬件设备也需要想办法降低费用,这次成都市采取以租代购,租赁城管通和网络系统,降低了硬件设备的费用。

第四个,就是12319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整合不够。我们提出来这套系统要和12319整合,有些城市做得还不好,还是两套系统。这次成都做的不错,把12319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同时整合起来了。

第五个就是一些城市资金落实不到位。由于资金不落实,单位不落实,工作任务不落实,试点工作还长期停顿在方案阶段。

三、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再认识

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部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安排,汪部长、仇副部长在两次大会上都作了重要讲话。希望我们试点城市要认真学习两个部长的两次重要讲话,以此指导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这里我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再认识,供同志们参考。经过这两年的实践证明,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安排部署都是正确的,原来的设想和做法都是成功的。但是还要清醒看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一种创新,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和研究。所以我建议列几个课题,比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历史背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性质、地位、作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框架体系、技术规范、发展趋势等等,把51个试点城市组织起来,分组进行研究,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报告,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理论上做一个总结,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我认为目前,在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上有这么几点需要把握住:

第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场革命。数字化城市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对我们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理念,带来巨大的变革。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影响21世纪的将是两件事,一件是美国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所带来的一切深刻变化,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大家想一想,手机、电脑、互联网,真是把我们全改变了。第二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全世界将有十几亿人口到城市里面去,这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适应城市化与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我们目前城市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这个革命第一是自我革命,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自己革自己的命,自我加压,自我改造,要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其次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革命;第三就是我们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相互的关系都要做调整。因此,要意识到这个变化,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作一个大的调整,如果思想观念不转变,思想方面不进行深刻的革命,做城管的将来很难做得通。

第二,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一种体制创新。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体制创新。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地方,把这套系统放在城管局或是执法局,由城管局牵头。因此这个城管局或执法局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城管局和执法局了,而是一个综合部门,一个协调部门,一个督查部门,代表的是当地政府,服务的是人民大众。同时,相关部门也要整合、调整。所以这套系统建立起来后,如果城管局长、城管局的工作人员还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方式、管理办法上,肯定会不适应的。

第三,数字化城市管理代表了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管理必然要从过去那种粗放的管理走向精细化的管理,从过去行政式的管理转到依法管理,从过去那种突击性的管理转到常态的、经常性的长效的管理,从过去那种被动的来处理转到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城市是人民群众的,所以我们的城市管理一定要有立足点,就是要服务人民大众,尊重我们的市民。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精细化管理,所以必然代表了城市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四,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统领我们各项工作,无论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或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具体的体现就是抓好这套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升水平,为我们的城市市民创造良好的、人文的居住环境,让大家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感到舒适、满意、方便,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所以我们要从政治高度,要从贯彻中央的精神方面来增强我们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四、下一步总体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总体部署和要求,扬州会议上仇保兴副部长的报告已经讲得很明确了,我们也来几个不动摇:

第一个,坚持为市民服务的方向不动摇。这一点我们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一定要始终牢牢地把握住,而且要向我们的市长、书记汇报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千万不能偏了,偏了就容易单纯地追求政绩;偏了就容易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偏了就容易去一味追求创新,不管实用与否;偏了就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因此,这个方向不能偏,一定要把握住!

第二个,坚持总体工作部署不动摇。在扬州会议上,部领导提出了三年试点,两年全面推进,到“十一五”末2010年,地级市全覆盖,有条件的县级市和县城也要建立起来,这个目标不能动摇。51个试点城市,不准备再扩大了,扎扎实实把三批试点城市抓好,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然后全面开花。现在浙江已开始全面动员了,江苏也全面部署了。从全国的安排,计划到08年,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到2010年,全面普及。希望大家回去很好的抓好落实,同时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这个总体目标中包括要求12319的同时开通的工作,请大家按照总体部署,抓好落实。

第三个,坚持以城市管理为主体不动摇。中国的事情最怕的是,一看这个东西好,什么都往里面装,变成一个大箩筐。所以千万要把握住这一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就是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这个范围之内的城市管理平台。当然,在设计当中可以留接口将来进行资源整合,但是现在不要一哄而上。我们有个设想,就是数字化平台建立起来,有两条线可以向两边延伸,第一条线,就是12319,因为他的服务对象、功能都是一样的,而且最主要还是我们市政公用事业这一块,利用这个线来解决市民投诉,来了解民情,作为外在的监督和诉求的一个窗口。第二条线,要和数字化市政连起来。广州市政园林局搞了一套挺好,就是数字化市政,数字化市政实际上讲就是把地下管线等纳入管理。我们这套系统部件也好,事件也好,大部分还是地上的,地下这一部分管线的状况都不清楚。加强地下管线的管理,首先要把底子摸清,广州就做的好,把所有的管线管起来,形成三维图像,地下管线埋深多少,管径多大,之间的关系都摸清楚,而且把应急预案放到管理系统里面去了。城市越现代化,就越脆弱,脆弱到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必须搭建一个准确、高效、灵敏的城市管理平台,一头连着大众,一头连着数字化市政。平时承担日常管理,应急时担当调度指挥,以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

第四个,就是坚持节约型的原则不能动摇。要按照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勤俭办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这里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第一,各试点城市要贯彻节约的原则,不能一味求新、求大、求洋,要注重于实用,厉行节约。不是越扩展越好,不是标新立异,非搞点自己的东西就好。第二就是我们部里尽快组织研究如何能够做到节约型的推广,降低建设投资,减少维护费用,控制日常开支。并不是系统越复杂越好,要力求复杂问题简单化,讲求“简洁、明快、实用”的原则。我想强调的就这么四点,供大家参考。

第5篇

一年来,全市城建系统上下一心,团结奋进,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全力推进城镇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客观估价成绩,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差距,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市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城建系统年终工作总结会。今天,市人大刘跃明副主任、市政协陈晓红副主席也应邀参加会议,市人大、市政协对我市城建工作的非常关心和支持。刚才,各部门及区(县)的同志分别作了发言,并对切实做好2011年的工作作了表态,我认为大家思想是统一的,认识是到位的,信心是坚定的。下面我就切实抓好2011年城建系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城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东扩西控、南北充实、优化中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城市发展目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位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开发建设新区,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城乡建设大步推进。2010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8.52亿元,占市政府明确总目标任务200亿元的149.26%(占新目标300亿元的99.5%),同比增长315%。其中:中心城区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3.1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5亿元的184.73%(占新目标73亿元的113.8%),同比增长372%;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03.71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65亿元的159.55%(占新目标97亿元的107%),同比增长91%;村庄整治完成投资16.1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0亿元的161%(占新目标15亿元的10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5.5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80亿元的119.4%(占新目标120亿元的79.6%)。城镇化率在2009年33.1%的基础上提高1.5个百分点,达34.6%。二是城乡规划成果丰硕。《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保护整治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心城区基本实现重点区域详规全覆盖,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城镇管理切实加强。以各种创建活动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检要求,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违法建筑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创建工作得到国家检查验收组的好评,有望通过验收。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已建设完工。中心城区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已完成。全市污水处理运行和垃圾填埋场建设积极稳步推进。打击整治违法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违法违章建设势头得到遏制。四是环保工作扎实推进。以创模为载体,全力推进九大工程,顺利完成“十一五”总量减排任务,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着力推进污染防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积极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社会化工作,环境监测水平明显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五是国土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正陆续批准实施。完成215个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验收,上报109宗各类建设用地,35宗获得审批。完成52宗重点建设项目临时用地,保障了急需开工建设项目用地。成功申报立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7个,全市出让土地327宗,立案查处土地违法770件。六是园林绿化稳步推进。加大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工作力度,精心营造节会环境,2010年我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七是人防工作连续争优。“十一五”期间,我市人防工作每年均获得了先进,人防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国防交通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完成抗旱救灾部队交通保障工作,完成五次火箭发射任务残骸落区安全防护工作。八是公积金工管理再上台阶。全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9.11亿元,贷款总额为40.71亿元,贷款余额为28.66亿元,完成贷款余额增长计划任务2.28亿元的250.88%。九是国投、城投举债兴业,负重拼搏,城市公交管理扎实有效。

今年以来,特别是按照“增比、进位、突破”的总体要求以来,我认为,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市城建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有两个“明显增强”,是值得我们总结的。一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按照“增比、进位、突破”的总体要求,我们的干部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对重点项目建设和“十件实事”的审批服务,各部门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台帐。同时,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积极开展简政放权,提速审批服务。如市环保局将有关审批事项下放到各县、区(市)环保部门。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开展行政许可项目清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坚持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努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二是行业管理明显增强。城建系统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是些焦点、热点问题。城建系统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毫不放松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了制度管理体系,各部门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逐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2010年相继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打击整治违法建设工作意见》等,市住建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2010年房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市规划局制定下发了《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城市规划工程档案管理规定》、《城乡规划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管理规定》、《城乡规划局关于中心城区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管理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等。这些规范性文件的下发实施,对城建系统依法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法律支撑,对加强我市城市建设行业管理,规范城市建设行业行为,提高我市的整体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品位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一是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上还有差距。体现在项目的推动上有差距。省委、省政府领导到遵调研后,给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工作的节奏和效率需要快速提高。二是执行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工作中互相推诿,互不配合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形成合力上还有差距。三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化解矛盾的办法不多,主动应对的意识薄弱,靠前工作不够,导致工作推进不够理想。四是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方面还有差距。干部队伍中工作作风不扎实、思想不稳定、纪律约束不严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明确目标,真抓实干,着力推进城建系统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1年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围绕“增比、进位、突破”的总体要求,按照年均50%的增速,2011年,全市城乡建设计划完成投资52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160亿元;城镇建设计划投资156亿元;市政重点工程计划投资164亿元;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计划投资20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投资2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按照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的要求,全市城镇化率要达到36%,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城镇化率达43.5%以上,力争接近50%。围绕上述目标,各部门、县(区)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着力优化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框架上有新突破。在《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指导下,加快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编制完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完成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启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加快旧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实现控规全覆盖,促进旧城加快改造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加快新蒲新区、新舟航空港区、火车站片区、南白龙坑片区、董公寺片区等新区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新区建设。各县、区(市)要在2010年新开工2平方公里新区的基础上,再开工建设2平方公里的新区。

(二)着力加大城建投资,在市政基础设施上有新突破。根据各部门和县、区(市)上报的项目统计:2011年城建交通系统有606个项目,总投资1539亿元,城建项目占90%以上。我们要紧盯项目,加大投资,做好子尹路南延线隧道工程、万里路西片区坳上棚户区改造(含建工路北端)、老城军干所至市卷烟销售公司片区改造工程、老城天堂浴、协台坝、原武警支队片区改造工程、石龙西路及隧道建设工程、二号路及二号桥工程、湘江路片区改造工程、官井东路道路建设项目(含棚户区改造还房小区工程)、八五厂廉租房项目、官井南北隧道复线工程、公租房建设、雨水路还房工程、凤凰国际还房工程等市政重点工程。全面完成新蒲新区、忠庄—龙坑片区及工业园区主干道路和连接中心城区的路网建设。实施子尹路南延线隧道、石龙西路及隧道等城市路网建设工程。强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抓好水、电、气、通信、学校、医院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

(三)着力关注民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有新突破。2011年是三年住房保障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17914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其中,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9.7万平方米/7945套、经济适用房13.3万平方米/1900套、公共租赁住房12万平方米/2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4669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400户。要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农村危房改造44614户。要进一步规范廉租住房出售和后续管理工作。要利用国家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努力觖决中等偏下收入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

(四)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在提升城市品味和对外形象上有新突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六个率先”和深入推进“一建双创”工作的要求,深化“整脏治乱”工作,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注重城市绿化“双基”工作,要把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延伸到社区和楼盘居住区。加快建设城镇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力度,要提高绿化面积和档次,特别是行道树的选种、规格都要认真对待,要让适宜本地种植、树冠优美、有地方特色的大树、好树进城;在城市中心区,要利用山地建设一批供人民群众全民健身、休闲娱乐、消夏纳凉的场所。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确保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成效。

(五)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新突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要达到85%以上,酸雨频率控制在50%以下,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85%以上,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要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力推进总量减排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抓好工程性减排、结构性减排、管理性减排三大工程的实施,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完成省政府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创模攻坚,继续实施创模九大工程,力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六)着力加强国土管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突破。要认真开展“双保”行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力保障经济发展用地。要千方百计为工业强市、城市化带动上提供用地保障。要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加强矿政服务,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切实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狠抓群测群防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要努力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新模式,推进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发展。

(七)着力统筹发展,在人防、公积金管理工作上有新突破。切实加强人防战备工作,加快06—1指挥中心建设,继续抓好第二批重点县“结建”工作的开展和民用动力特种车辆调查统计工作,做好火箭残骸落区工作。2011年,预计归集住房公积金9亿元,住房公积金余额增加4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5亿元,贷款余额增加4亿元,实现增值收益3870万元,提供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1845万元。要按照“强管理、重归集、抓队伍、树形象”的要求,抓好公积金归集和扩面工作,在确保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基本满足缴存职工住房消费需求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有序供应。

三、振奋精神,强化措施,努力推进城建系统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城建系统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两区一县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和城建系统各单位,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自加压力,扎实工作,负重拼搏,开拓进取,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早作安排,打牢基础。2011年的项目,一季度开工的,原则上元月份开工,二季度开工的原则上在4月份开工,立争所有项目都在上半年开工。2011年上半年要开工的项目,必须在一季度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下半年要开工的项目,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抓紧推进工程进度,千万不能举行个开工仪式后就搁置。各单位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争取工作上的主动,为建设项目按期完成提供保证。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2011年的所有重点工作和任务,要量化到分管领导、科室、要量化到人。实行领导在一线指挥、部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方法”,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部门班子主要负责人要与班子成员签订责任状,分管领导要与科室负责人签责任状,明确工作内容、责任人、完成时间,年终根据完成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三)加强配合,重在执行。城市建设涉及到拆迁安置和土地征用等,政策性强,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较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在政策处理方面,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项目所在地的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主动承担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特别是久拖不决已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项目,要组成专门班子,限期完成,并把政策处理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奖金挂钩。在工程建设方面,要坚持目标责任制,各建设单位(项目部)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保证完成工程进度。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成今年的各项建设任务,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有一定的规模与速度、声势和氛围,才能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要大胆启用有闯劲、肯动脑、敢干事、负责任的干部职工充实到城市开发建设工作第一线,要精心选择施工队伍。各单位、各项目部要上下思想统一、工作协调一致,形成万众一心干工程、聚精会神办实事的城市建设热潮,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

第6篇

〔关键词〕 刘少奇; 城市接收管理;目标;方针;步骤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4-0066-05

新中国是在遗留的烂摊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是这个烂摊子的骨骼,城市的接收管理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中国建设的成效。对此,刘少奇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城市接收管理思想。重温刘少奇城市接收管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中央决定,从1947年4月起,为着工作上的便利,、、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组织以刘少奇为书记,、董必武参加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华北是我国工业城镇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人民解放战争先行开展战略反攻的地区之一。刘少奇到达华北不久,人民解放战争便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井陉、阳泉等工业重镇和石家庄等城市先后被人民所攻占,如何有效地接收和管理这些城市?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党的面前。作为中央工委书记和党在华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人,领导和组织好这一地区的城市接收与管理,并为日后全国的城市接管创造经验,刘少奇责无旁贷。

同时,刘少奇也具备担负这一工作的主观条件。中国共产党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多数同志对于城市工作十分陌生。刘少奇则不然,他曾长期在城市从事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是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也是党内为数不多的熟悉城市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重视城市工作,而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于是,在领导城市接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刘少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接收管理思想。

刚到华北不久,他便提出要重视城市工作。1947年9月1日,他在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工作问题很重要,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要注意研究这个问题。他以历史上李自成的为例,提醒领导干部进城后要特别反对贪污腐化。他强调,进城之前要有准备,进城之后要有纪律,要委派负责人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机关,要给进城工作的人员讲清楚,一定要守纪律,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1〕这是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的萌芽。

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在指导石家庄接管时期基本形成。1947年11月中旬,在攻占石家庄过程中,刘少奇集中研究了接管井陉、阳泉的经验教训。1947年春收复井陉、阳泉等重要工业区时,曾发生过部队和地方乱抓物资、乱搬机器的问题,使工业遭到很大的破坏。鉴于这一教训,刘少奇特别指示:石家庄是华北各解放区联结的中心,其重要性关系人民生活,关系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对石家庄要采取建设的政策和长期建设的方针,不允许任何破坏,要严明入城纪律,用一切力量保护城市设施,维持城市秩序。〔2〕但由于这些训令只向干部传达,士兵多不知道,还是发生了不少士兵拿取东西,并鼓动城市贫民搬取物资的现象。接收以后,又发生了清算斗争资本家、工人分厂的极左行为。刘少奇时刻关注石家庄接管中出现的问题,经常从《新石门日报》和从石家庄回来的人员那里了解石家庄的消息,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同年12月14日,他在听取黄敬关于石家庄的情况汇报后,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城市接管的思想,提出了对石家庄“保存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城市接管要有一套新的办法,不能将乡村清算地主恶霸的做法用于城市。〔3〕并就城市接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敌伪物资问题、房租问题、问题、群众组织问题、工厂管理问题等作了具体指示。1948年1月31日,东北局向中央报告了关于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的通知草案。为了及时指导东北和其他解放区的城市接管工作,2月19日,刘少奇为中央工委起草了《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对石家庄接管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从而使他的城市接收管理思想开始系统化。

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达到成熟。1948年4月,率中央机关来到华北,与刘少奇领导的中央工委会合,中央工委随即撤销,刘少奇兼任华北中央局第一书记。刘少奇仍以大量的精力关注新解放城市的接收管理,并及时给予指示。譬如,1948年7月3日,他为中共中央起草致晋绥分局电,就临汾的接管作出指示;同月19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东局电,批准关于接收济南的准备工作报告;11月1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提出城市接管的方式和目标;12月1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华东局电,就合肥等地的接收人员问题作出指示;12月20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城市中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对城市公共房产的管理作出十条规定;同月2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大量提拔培养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指出这是城市工作的迫切任务。日益丰富的城市接管实践,使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在1949年春迅速发展。1949年1月8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学会管理城市的问题。指出:各城市快要到我们手了,各中央局的同志要亲自动手,培养训练干部。并提出了城市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1月15日,天津解放的当天,他便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致天津市委并告北平市委并各中央局、分局、前委电》,就官僚资本企业的接管原则、官僚资本企业与反动政权的区别、军管会的工作职能等作出指示。1月24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天津市税收及房租等问题致天津市委电;2月1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改革学校教育问题复天津市委电。3月12日,刘少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城市工作作了系统发言,从而使其城市接收管理思想达到成熟。成熟的标志有二:一是内容更加全面、系统。他在会上的长篇发言中,就城市接收和管理的目标问题、标准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等作了全面阐述。二是指出了城市接管后面临的突出问题,譬如私人企业的复工问题,官僚资本企业接收后的经营问题,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明了路径。

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后继续丰富和发展。譬如,3月22日,他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对旧职员的处理原则复北平市委并华北局、天津市委电;4月3日,在北平党员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就城市管理的当前任务作出指示;4月18日,在天津市委会议上讲话,概括城市管理工作的总路线;4月24日,在天津干部会议上讲话,提出城市管理的具体要求;4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对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指示草案的批示,明确提出军管会不能经营企业和工厂;5月1日,对路经天津的随军南下的东北干部讲话,提出城市管理是一门学问。这些批示、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城市接管思想。

(二)

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城市接管的基本目标。刘少奇提出,城市接收和管理,必须达到如下目标:(一)完全肃清一切残余的敌人和散兵游勇以及任何进行武装抵抗的分子。(二)接收一切公共机关、产业和物资,并加以管制和监督。(三)恢复并维持经常的秩序,消灭一切混乱现象。(四)收缴一切隐藏在民间的反动分子的武装及其他违禁物品。(五)解散、三青团、民社党、青年党及南京政府系统下的一切反动党派和团体,并收缴其各种反动证件,登记其各级负责人员,对登记后的少数反动分子实行管制。(六) 逮捕那些应该逮捕的战犯及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没收那些应该没收的官僚资本。(七)建立系统的革命政权机关,建立革命的警察、法庭、监狱,建立物资及生产的管制机关与监督机关,建立临时的各界代表会。(八)在各种工人职员中,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切实的宣传组织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建立工会、学生会及青年团等,作为城市革命政权可靠的群众基础。(九)整理共产党在城市中的秘密组织,并建立党的组织。〔4〕(十)恢复和发展生产。“接收得好,还要管理得好”,“把城市建设起来,生产发展起来,就是管好了”〔5〕 。

第二,关于城市接管的基本政策。刘少奇认为,要将城市市区与乡村作严格的区分,城市政策不能行之于乡村,乡村的一套亦不能搬用于城市。〔6〕特别是不能把在乡村中的清算斗争运用到城市工作中来,在城市如对厂主搞清算,一定会把工商业都搞垮,会把城市毁灭掉。〔7〕在具体政策上,他提出应把握四个方面的政策界限:一是要把政权机关与其经营的企事业区别开来。对于反动统治的政治机构,如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及其各级政府机构,必须彻底粉碎,因为我们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不能利用旧的国家机器。但对于其经营的银行、工厂等企业则不要粉碎,而应加以保持。“应该粉碎的没有粉碎,或不应该粉碎的却粉碎了,都要犯错误。”〔8〕二是把摧毁旧政权与接收旧人员区别开来。摧毁政权机关以后,对于其旧职员,则要把他们接收过来,给他们以出路。但要采取改造办法,即对他们进行训练,然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分派其他机关或其他地方工作。对反动分子、劣迹昭著者,则应开除。〔9〕三是把民族资本同官僚资本区别开来。对于官僚资本要采取没收的政策,对于民族资本则应采取保护的政策,要“保障资本家的合法利润”〔10〕。同时,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不是斗争对象,一般的是团结的对象,争取的对象。对资产阶级也有斗争,但重点在团结,如果把它当作斗争对象,那就犯路线的错误。”〔11〕四是要保护外商。应通知外商,他们在人民政府法律范围内,可以继续营业。并令他们向政府报告他们的资产及其所经营的业务和账目与国籍等,以凭核办。〔12〕

第三,关于城市接管的步骤。总体来看,接管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接收,工作重点是恢复秩序。主要工作是摸清情况,做好物资、财产、人员的登记。特别要做好公共房产的接收,防止对公共房产的占领、争夺和任意毁坏等现象。接收官僚资本企业,要做到“原封不动地接收”〔13〕,必须严格地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有机构。对于接收来的工厂、矿山、铁路、邮政、电报及银行等,如果原来的厂长、矿长、局长及工程师和其他职员没有逃跑,并愿意继续服务者,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应令其担负原来的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而不应派人去代替他们当厂长、局长、监工等。〔14〕对于政权统治机关,在登记员及清理罪犯完毕后,除我们必须留用者及犯有严重罪行须交人民处理者外,应加以教育后,迅速向外地释放,一方面可以节省,另一方面可传布我方影响,对将来攻打城市有好处。〔15〕接收工作所需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他以北平为例,“北平解放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接收工作大体上已经结束。北平的秩序大体已经恢复,应进行的一些工作,已经可以开始进行”〔16〕。

第二步是管理。在管理阶段,工作重点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他说,我们接收城市只是工作的开始,今后的任务是如何管理好城市,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发展起来,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人民政权才能巩固。〔17〕他还指出,接收得好,还要管理得好,还要改造。有些旧的东西要去掉,但也不能去掉太多,新的东西要生长起来。把城市建设起来,生产发展起来,就是管好了。〔18〕他强调,发展生产,是城市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城市的工人运动、贫民运动,都要从城市的整个经济政策出发,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准。不仅公营企业要发展,私人工商业也需要发展。”〔19〕为此,对于官僚资本,在原封不动地接收以后,一俟生产恢复,秩序安定,就要着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20〕对于私营企业,有些资本家不安心生产,应想法使之安心生产。〔21〕他认为,在接管时期,管理大城市最大的困难,是煤粮的供给问题,因此要特别留意。〔22〕

第四,关于城市接管的方针和方式。基本方针有两个,一是建设的方针。刘少奇认为,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政权将全面崩溃,和以前暂时占领一些城市时不同,“这些城市收复后又可能长期归人民所有。我们工作应作长期打算,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23〕。因此,一切妨碍建设的方针和思想都是错误的。在接收阶段,要注意保存和发展工商业,保存和发展经济,要很快建立秩序,以便进行建设。〔24〕接收工作告一段落后,要组织好队伍,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这是城市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25〕二是稳妥的方针。在接收阶段,对于企业中的各种组织及制度,应照旧保持,不应任意改革及宣布废除,旧的实际工资标准和等级以及奖励制度、劳动保险制度等,亦应照旧,不得取消或任意改订。〔26〕要大量任用原来的工厂干部,可以让他们做厂长,争取改造他们为人民服务。〔27〕旧有各种税收,原则上应一律暂时照旧征收,这对人心的安定、秩序的恢复亦有帮助。各种税收及税率、税则的改革,除少数苛捐杂税急需停止或改革者外,一般可待二三个月调查研究清楚后再来实行改革不迟。对于房租问题,不要提出或暗示分配房屋或减低房租的口号。〔28〕对于学校教育改革,亦不必仓促进行,一定要得到绝大多数学生和教职员的拥护才行。“如果这种准备不够,缺乏改革的充分的群众基础,则宁愿将改革与合并的时间推迟。”〔29〕对外资企业,目前不要向他们表示任何不成熟的意见。〔30〕总之,在这种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力求稳妥,以尽量减少社会震荡,降低接收成本。

关于接管的方式,他提出,“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进行军事管制”。军事管制的“时间不能太短,不要以为军事管制的时间愈短愈好,取消得愈早愈好,而必须看我们进行军事管制的各项目的和任务是否达到,来决定军事管制的时期”〔31〕。只有当接管目标达到后,才能依靠城市中的党和人民政府及群众团体进行统治。对于军管会存在的时间,刘少奇设想,在大城市大约三至六个月,在小城市大约二三个月。在军事管制时期,一般应实行,的目的是限制一切反动分子及破坏分子的行动自由,保障一切革命分子及革命群众的行动自由。军管会不能包办各单位的具体工作,“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而不应派人去代替他们当厂长、局长、监工等”〔32〕。“军管会不能经营企业和工厂,故军管会在接收后,应迅速将企业、工厂和物资,分别交给各适当的负责的机关管理和经营。”〔33〕

第五,关于城市接管的基本队伍。刘少奇认为,接收和管理城市,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搞好管理要有知识,有学问”〔34〕。要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人员来担负此项工作,要依靠工人阶级,组织强有力的接管班子。他指出:“我们的工业干部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少,一个是低。要管理大城市、大机器工业是很困难的。”〔35〕为此,“我党必须立即训练和准备大批接管全国各大城市及大工商业的干部,否则,决不能应付迅速发展的客观形势”。据沈阳、郑州及其他城市工作的经验,新提拔的产业工人和职员干部,懂得工商业技术的干部,在接管大城市及大的工商业中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为此,我党必须从一切解放区的产业工人和职员中,立即训练、培养和提拔大批的干部,以便能够派遣他们和老干部一起去接管新解放的大城市及大的工商业,并参加党政军民各方面的工作。〔36〕甚至举办像抗大那样的学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宣传,以及各项政策的教授。〔37〕我们的老干部也要“注意学习,不能摆老资格。我们的老资格是山沟的老资格,搞工厂、银行、邮局还不是老资格。管理大工厂、大企业等,人家是老资格,我们要做学生,要学习”〔38〕。

(三)

刘少奇城市接收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丰富了思想的理论宝库。城市接收管理是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少奇是党内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中央领导人,在他之前,“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攻占及管理的城市,似乎还没有作过一次认真的研究,亦没有将城市工作的比较完全的经验向中央作过反映”。〔39〕刘少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开拓性,其思想成果为后来的探索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料,譬如,1948年4月8日在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提出的关于城市接管的九条意见,1948年11月28日陈云总结的接收沈阳的经验,均借鉴了刘少奇总结的石家庄经验。同时,刘少奇的探索还代表了当时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刘少奇城市接收管理思想,涉及城市接管的目标、方针、政策、步骤、方式等方方面面,不仅全面,而且深刻,揭示了城市接收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次,它为当时的城市接管实践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的主要载体是他的报告、讲话,或者是他代中共中央起草的指示、电报,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直接指导和推动着我国城市接管工作的开展。譬如,他在1948年2月总结的《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被推介到全党全国,当月25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要求全党学习和讨论,并强调:“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针和方法,应即以中央工委总结的攻占石家庄及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和方法为基本的方针和方法。”〔40〕他代中共中央起草的二十多封关于城市接管的电报、指示,成为我国城市接管的基本政策依据。薄一波回忆说:“1948年提出要十分重视政策问题后,少奇同志很重视研究城市接管工作中的政策。后来中央陆续发出的几个有关城市接管工作的文件,例如中共中央关于接管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给华东局的指示等,都是他动手起草的。”〔41〕我国城市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与刘少奇城市接管思想的指导分不开的。

再次,它对新时期的城市建设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今天,我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接管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刘少奇关于城市接管的一些基本思想,譬如把生产作为城市中心工作的思想,关于城市工作要统筹兼顾的思想,关于正确对待城市工商业的思想,关于城市改革要有序进行的思想,关于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管理城市,推动城市体制改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2〕〔33〕〔34〕〔35〕〔36〕〔37〕〔38〕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91,106,109,165-166,152,109,210,187-188,190,194,178,187,175,115,190,193,109,187,190,143,133,133,194-195,176,144,178,179,178,175,199,203,144,171,174,172.

〔5〕〔18〕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20,420.

第7篇

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要点》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指导和监管。按照《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要求,组织和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今、明两年首先在36个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全部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要以治污减排、削减COD为中心,尽快建立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核查和督察制度、评估和通报制度。以COD削减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各地信息上报情况和检查评估结果作为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配合财政部做好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以奖代补工作。总结各地的先进经验,加强工作交流与指导,推动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63%。同时,要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工作。指导各地尽快制订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合理确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收缴率,严格收费的使用管理。

各地要继续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指导监督各地开展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工作,降低管网漏失率。以绿色奥运为契机,以水的循环利用为重点,做好再生水的利用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加大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城市节水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的工作。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推行市政公用事业办事公开和信息公开。继续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公开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动城市供水、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信息公开,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研究制定与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时,按照规定采取公开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督察工作。以确保城镇供水安全为目标,加强对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监管力度。以贯彻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抓手,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以水质督察制度的创新为手段,采取跨区域交叉检测的方式,对全国重点城市的公共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督察情况进行通报。

加快城市供水应急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急技术研究为支撑,深入研究城市供水系统去除污染物应急净化技术,结合“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强化市政公用事业安全运行的监管。强化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管,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加强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水平,保障安全运行与供给。抓好下水道作业和人员聚集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落后地区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管网改造,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各地建立完善处理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协调机制。重点抓好供水等重要行业应急预案的落实,加强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城乡统筹完善法规

《要点》指出,要统筹城乡和区域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指导各地统筹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城乡污水处理水平。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引导各地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在城镇间共建共享和向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进一步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条例》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的起草和上报工作。组织修订《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各行业协会、学会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技术标准、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制订等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与助手。

继续深化市政公用改革

研究制定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强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着重回答和解决改革出现的重大问题。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协调性,进一步规范改革行为,提高政府的控制力,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食品安全法》和《特别规定》为依据,认真落实市局《××市工商局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规范流通领域食品经营秩序,达到“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质量安全、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分局“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分局决定成立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消保科,××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副主任。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一)建立健全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按照《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条件的规定,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准入管理。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总局即将颁布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发有关许可。对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要坚持先证后照,未依法取得前置审批文件的,不得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检验照时,发现有关许可证期满的,应当要求提交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新的许可证。对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照而未取得许可证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涉及工商部门职责的,要依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涉及前置审批的,会同或配合相关审批部门依法处理。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乡镇以上食品经营户持照率达__%,县城以上农贸市场摊位(农民自产自销除外)挂牌经营(含临时许可)户达___%”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质量准入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把好食品质量进货关。要认真监督落实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督促食品经营企业记好进货台帐;要按照相关规定,监督从事食品批发的企业记好销售台帐;要依法监督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要监督其对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经营环境、条件、销售者是否遵守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要监督食品经营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食品退市等制度;对经营者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要依照《食品安全法》依法处理。要突出抓好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批发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监管,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经营者建立电子进货查验记录,积极探索和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食品进货销货台账建账率达___%,逐步推广电子台账,可追溯率达___%”的目标。

(三)建立健全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突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销售者,采取增加巡查频次、完善巡查内容、提高巡查效率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巡查,尤其是要检查经营者是否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是否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要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章行为,依法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食品销售者的经营行为。要将食品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食品抽样检验、食品分类监管与信用分类管理等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抽样和退市制度,严格食品质量监管。完善和创新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机制和方式,建立健全“经营者自检、工商抽检、消费者送检”相结合的食品质量抽样检验体系。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商场、超市、大中型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设立检测室或检测工作台,开展质量自检,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要突出对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集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种类和问题多、危害大、影响面广的重点项目,以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专业门店等重点场所,有针对性地进行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并作为监管执法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对外地进入我市流通的食品进行连续抽检,并按照分局《____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安排》,认真抓好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对经法定检验机构依法确认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针对性地及时依法开展市场清查。要加大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退市的跟踪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控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监管责令退市和销售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不符合食品退市后的跟踪监管,严防再次流入市场,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外埠产品合格率达到__%以上”的目标。

(五)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严格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管理。针对商场、超市、批发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食品店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经营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对商场、超市,重点加强对包装食品、进口食品、散装食品等质量安全的监管,鼓励和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进货查验记录、协议准入、质量自检、质量承诺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对批发企业,重点加强对其是否建立并执行了食品销售台帐的监督检查。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重点加强对其是否履行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的监督检查。要依据生产经营者守法诚信情况,重点加强对辖区失信、严重失信食品经营者的监管。对集贸市场的经营者、食品店尤其是农村食品店,重点加强对其是否履行了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义务的监督检查,并引导农村食品店积极参与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在全市所有乡镇和__%以上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工作目标。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制度,严格防范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要求,严格按照分局制定下发的《××分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层层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利用_____行政执法网络,积极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分析利用,报请上级机关同意,及时消费提示、警示,努力做到事前预警、事前监控,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加强应急机构、队伍、车辆、物资、设备保障,切实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畅通信息,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

四、方法步骤

创建活动于____年_月开始,至____年__月结束,历时_年。分_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启动宣传阶段(____年_月至____年_月)。成立××分局“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大会,通过新闻媒体、板报橱窗等方式,大力营造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____年_月至____年__月)。____年以城区辖区为重点,年内确保完成各项创建指标;____年以农村辖区为重点,年底全面完成各项创建指标。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有序开展食品安全各专项及集中整治工作。基本实现“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的各项指示,基本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监测预警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六项制度”等。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____年_月至____年__月)。____年_月__日至_月_日,分局将对各工商所“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进行检查验收。____年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市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进行验收,召开总结大会。各工商所及相关科室对两年工作进行梳理归纳,展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成果,全面形成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预警体系、应急体系、诚信体系、考评体系等。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工商所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分局的一把手是“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此项工作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重点抓,相关科室协同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落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工商所要积极开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食品安全知识“六进”(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把食品安全知识“六进”活动与分局正在开展的消费维权“五进”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抓好落实。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橱窗、个体例会、市场广播等,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工作信息和工作动态,引导群众树立安全消费、科学饮食的理念,号召广大食品经营户和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社会氛围。深化食品安全诚信教育,曝光违法食品经营企业和不合格食品。切实强化行业自律,增加食品经营户的社会责任感。各工商所要设置食品安全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对创建活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以信息的形式及时上报分局,分局将上报市局建设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各工商所要充分运用执法职能和手段,加大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大案要出手快、下手狠,一抓到底,严查快办,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9篇

今年8月份,第三批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培训暨派遣活动在北京举行,姜伟新部长与督察员们见了面,仇保兴副部长作重要讲话。几个月以来,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学习、加强沟通,老督察员认真做好传帮带,新督察员也抓紧时间熟悉情况,开展工作。我们今天召开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的目的是,学习领会领导对规划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交流工作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讨论修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暂行规程》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廉政守则》,以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水平。下面,我先向大家简要通报稽查办公室近期的有关工作,包括此次机构改革情况,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和部领导对稽查工作的要求,然后再谈谈城乡规划督察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考虑。

一、稽查办近期的有关工作情况

(一)关于稽查办的职能和机构设置情况。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部里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办设立了综合处、稽查一处、稽查二处、稽查三处、城乡规划督察员管理处五个处。职能范围也在原有城乡规划、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风景名胜区四个领域稽查和城乡规划督察的基础上,增加了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标准定额、工程质量安全、建筑节能、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建设等稽查职能。稽查任务和对象覆盖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部业务范围。

(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大家都是老同志,虽然组织上没有要求督察员们参加这次活动,但规划督察工作本身就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部里统一的安排和部署,我办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两个阶段,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采取参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个人自学、支部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等重要文件,努力提高理论学习效果;二是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围绕着建设稽查、规划督察、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确定了《建设稽查是建设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市场诚信体系防治建设系统商业贿赂》、《关于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预警作用的分析与思考》、《试论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陇南地区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思考》等5个调研题目,分别由办领导牵头,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创新工作思路;三是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认真征求全办同志意见,全办同志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为稽查办今后的发展提出好的建议。我们也欢迎大家积极帮助稽查办改进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部领导对稽查工作提出的要求。部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建设领域稽查工作,稽查办职能调整以后,部领导对稽查办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明确稽查工作的定位和职责。稽查办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稽查,实质上是依法行政和规范各方行为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工作中不仅要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还要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意识,促使各项工作回归法治轨道,达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目的;二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要注重集体“研判”,掌握好政策,做到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依法妥善解决问题;三是完善和强化稽查工作的震慑机制。要通过通报批评、舆论监督、部门联动、诚信记录和其他有效的措施,对违法违规者形成有力震慑;四是加强学习。既要熟悉建设工作法律法规,还要准确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并举;五是团结奋进。牢记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果,加强协同,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凝心聚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六是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培训,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高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年轻同志的业务工作水平。注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抓好监督检查,建设一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的稽查队伍。

二、城乡规划督察员的工作情况

今年11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情况的报告》,副总理要求,要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监管,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部领导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的要求,继续加强和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员的工作。近日,仇保兴副部长写信给34个部派规划督察员城市的书记、市长,阐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感谢地方政府的理解与配合,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个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督察员的努力下,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遏制违法违规苗头。督察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督察员累计约谈地方领导百余次,发出督察建议书和意见书几十份,及时警示和提醒发现的问题苗头。督察员们的大部分意见建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问题被重新研究,多数违规行为被制止于萌芽状态,有效控制了重大违规案件的发生。

二是增强地方政府对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的认识。通过督察员的努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普遍对执行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同志表示一定要自觉树立规划的权威,做到“动土必有规划”;原桂林市市长张秀隆同志表示决不搞一任领导一张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他们高度重视督察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主动约见督察员,征求意见、认真制订整改措施。

三是提高地方规划主管部门的执行力。通过实践,地方规划主管部门认识到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能够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如杭州、福州、西安和长沙市在督察员的帮助下,统一了市级规划管理权、收回了规划执法权,理顺了规划管理体制;西宁市加快总体规划编制步伐;兰州市抓紧编制规划管理条例;福州市强化“四线”和规划强制性条款的严格实施,落实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两年来,各督察组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学习推广。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条:

首先,增强主动性创造性是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有力保证。每个被督察城市的规划理念、管理模式和工作程序都有所区别,具有特殊性,搞好规划督察工作的要领在于抓住当地的特点,发挥当地的优势。这就要求规划督察组在坚决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郑州、西安组除了参加地方政府主持召开的各类城乡规划会议,定期和市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领导座谈,全面了解城市规划动向、重大项目的处置意见之外,还主动与市人大、政协和局等相关单位定期沟通,建立起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的工作关系;昆明、贵阳组和南宁、桂林组通过简报、建议信等多种形式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沟通情况、解决问题;成都组到任后及时发出督察建议书,对地方规划实施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次,赢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做好规划督察工作应把握好督察与被督察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营造出既监督严格又关系融洽的氛围。福州、厦门组讲究工作方法与沟通技巧,没有把自己置于地方政府的对立面,工作中既坚持原则,也不盛气凌人。武汉、长沙组发现某项目违规问题以后,不是直接发督察意见书,而是先约见主管市长,以转达群众意见和专家建议的方式进行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银川、乌鲁木齐和宁波市的督察员上任不久就与所在城市的市委书记或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见面座谈,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三,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是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有效途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将城乡规划监督体制由注重事后监督检查向既注重事后监督检查又注重事前、事中监督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的苗头,因此信息来源渠道就显得格外重要。南京、杭州、宁波组除参加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与地方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座谈之外,还和当地的热心市民和规划专业人士建立联系,请他们帮助监督规划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迅速告知督察组,这种做法既可以及时获得更多的违法违规信息,加强监督力度,还有助于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城乡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的良好氛围。

第四,注重调查研究是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重要基础。调查研究是为了把客观情况、实际问题搞清楚,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建议。督察员每一次判断的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是否合乎实际,是否从实践中来。由于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规划的调整往往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督察组就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掌握真实资料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海口组在入驻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带着规划管理权下放和多数项目审批中调整容积率等问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

以上经验与做法为进一步推广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会议期间加强交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给规划督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多重考验。国家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属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主要包括:一要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二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三要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必然对督察员履行职责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规划督察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如何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城乡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的关系,是对规划督察工作的新挑战。另一个问题是城市规划往往滞后于城市建设。例如,目前34个部派规划督察员进驻的城市中,有22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将于2010年到期,目前正在修编调整;还有一些城市的总体规划早已到期,新一轮的总体规划还未得到批准,这在客观上增大了督察员的工作难度。

三是部派规划督察员的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随着派驻城市不断增多、督察员队伍不断壮大,加之工作地点分散,人员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都随之增大,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证规划督察的质量。

四是部派和省派规划督察员的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全国还有12个省份未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省派规划督察员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在工作中也都不断遇到一些新的政策性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完善规划督察工作,对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我们有以下工作设想。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重大意义,认真履行规划督察员的职责。督察员同志们心中要有大局意识,督察有关各方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二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多年,而在我国刚刚起步,还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做大量探索和完善工作。我们要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指导性意见。要继续完善督察员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督察员队伍建设。我们将讨论修改《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暂行规程》和《城乡规划督察员廉政守则》,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督察员的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省级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2006〕12号)规定:“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由省级人民政府向所辖城市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目前,全国已经有18个省、自治区向所辖各地市派出了规划督察员。我们要按照12号文件的要求,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其他省、自治区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

四是创建科学的工作方法。围绕“到位不越位、监督不包办”和当前的新要求、新挑战,潜心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做到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确保规划督察工作质量。大家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还要注重发掘所在城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好做法,我们将及时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从而提高规划督察工作水平。

五是公正廉洁地开展规划督察。督察员都是老同志,在执行公务时代表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作风品质。不仅在工作上要高标准,更要在公正廉洁上严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督察员的廉政教育,按照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制定督察员廉政守则,使每位督察员都能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

六是增强政治敏感性。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可能由于规划违法违规问题引发社会的苗头,对这类问题,大家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特别关注。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10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各地工程一个接一个上马。同时,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收集、归档问题也日趋突出。城建工程档案的收集是基础,是反映城建工程建设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城市建设工程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较多,由于他们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普遍不重视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加强档案的产法和宣传,强化建设及施工单位和人员的档案法律意识,重视城建工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档案收集的难点

1.1、相关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出台了20多部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的法律及规章,涉及到城市重点建设、河道管理、城市绿化、拆迁、古迹保护等领域,但真正涉及到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不多。目前只有建设部颁布《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少数法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仅这此法规也还有很大缺陷,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法规作保障,因此在工程档案预验收通过后,城建档案馆再没有能力去约束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要想将与工程相关的档案收集起来非常困难。无论是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还是地方相关法规都不能克保市政公用工程档案完整、准确及时地进馆。

1.2、未能有效地保障归档率。不同类型的工程档案的预验收与归档,存在一些差别,国有企业稍好一点,有些民办企业或者联办的工程就差一些,资料难以收齐和归档。工程竣工验收或备案后,由建设单位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地勘材料、监理说明报告、施工图纸及竣工图等全套资料向档案馆移交。而有些市政工程主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工程或者部门的自建工程,基本不需要办理房地产确权,也就不愿意移交相关档案,且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置之不理了。

1.3、建设单位归档意识不强原建设部2001年修改颁布发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由建设单位收集、建设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等全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但是,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所关注的是工程形象、进度和质量,对档案不太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在建设过程中至验收后,未能按照要求形成档案并归档,多数将由施工单位代为负责,因此出现与档案管理部门不和谐的情况。

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收集工作的策略

2.1强化档案法规监督,坚持依法治档首先要出台一批政策法规,从法律上保证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要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风气,尤其是取消竣工档案保证金后,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要配备专门的机构和执法人员对档案进行监管和控制,对移交竣工档案不合格或不及时的单位及其法人代表,要有经济处罚的措施出台,对恶意不交档案的要提交司法处理;工程竣工验收与竣工档案交验合并处置,可以采取建设单位不交竣工档案,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其新建工程的办法;在工程竣工验收方面,工程质检单位和城建档案馆进行联合行政执法,确保档案完整才算峻工完毕。任何一项市政工程竣工以后,竣工档案没有移交的者的,分清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责任,分别处理,是施工方责任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视情节对施工单位采取“不分配新施工任务,取消参加市政工程投标资格”的处置;体现执法监督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法律意识,让法律理念贯穿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努力改变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被动移交为主动移交,扭转这一态势。

2.2抓住主要矛盾,从基层做起市政工程建设档案收集工作做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城市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数量,也关系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但现状却是:中标施工单位长期以来不重视档案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不健全,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总认为是可有可无,造成档案丢失,资料不全等诸多问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门设备。目前,市政工程项目档案工作面临的无人重视,无人管理的局面,市政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的作业线上,各种分散的文件材料、资料、图片流失在各有关科室、临时聘请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手中。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保管体系,只有在验收时才临时整理。一旦工程完工,人员散失,档案资料也随之流失。而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将各种文件材料视为自己辛勤工作劳动的成果或者私人财产,在工程的结束后全部自行带走。市政工程建设要形成完整档案体系,其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勘察等资料,它有助于我们有重点地开展文件资料料的收集和归档;制订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本专业收集措施和方法,使收集工作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

2.3将材料“转化”为档案,健全归档制度市政工程档案是由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的决定的。因此,文件材料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的质量。市政工程人议题、立项就会产生很多文件和材料,这就要求档案人员细心去做,注意每一个环节,比如会议记录,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不可遗漏。对每个建设施工单位科室所形成文件材料,分别指派专人负责,并逐项地划定归档范围和保管年限,使立卷人了解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文件材料的内容,避免重复和遗漏。尤其是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档案工作的人员,应掌握国家《档案法》和地方有关部门有关档案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了解基本内容,具备市政档案专业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数字技术,要有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市政工程建设技术基本知识和规范。

2.4以工程档案预验收为手段,采取强硬手段收集整合工程档案预验收与归档环节,档案人员必须实质性参与验收之中,不可充当看客。以预验收为手段,将市政工程档案预验收和档案归档整合为一个程序环节,将全套工程档案的收集齐全完整作为工程档案预验收的必要条件。严格执行“二次归档”的办理程序,首行进行建设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将工程立项准备阶段文件、地勘文件、监理说明报告及施工竣工图纸直接归档,施工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经简单装订后交回建设单位用以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相关手续,待工程竣工验收或备案手续办结后再向城建档案馆移交进行二次归档。

作者:龚志军 单位:襄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茂银.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改扩建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J].科技视界.2013(16)

[2]吴敏.建筑施工企业档案收集工作的实践反思[J].工程与建设.2011(02)

[3]韦艳兰.南宁市市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J].城建档案.2013(11)

[4]王为邦.再议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J].工程与建设.2014(03)

[5]孙文靖.浅谈当前档案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档案.2014(02)

[6]王京芬.浅论技术档案收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1(S1)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施工质量控制;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如何确保城市化稳步有序的进行是当前市政工程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解决城市水问题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市政工程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旨在为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二、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与施工过程

1.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

给排水管道系统的作用总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水量保障、水质保障和水压保障。因此,给排水管道系统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保质保量的生活用水还能及时处理人们生活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还能在保证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的抗洪、抗涝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环境。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不仅能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过长期的城市发展经验总结发现,完善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加强实证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2.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

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即是一个完整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按照施工规范严格进行。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即是针对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制定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对于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但给排水管道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给排水系统质量控制的基础。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路径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前质量控制研究

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

2.1 沟槽开挖与支护

实证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施工地点为城市,所以在施工前需要明确施工范围内电缆及已有管道的走向与位置,保证施工的持续进行。在沟槽开挖的过程中采用机械开外与人工挖掘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施工效率。此外在雨季施工时注意排水保证水位低于施工面2米并保证沟槽挖好后晾槽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做好支护工作。

2.2 管材安装

在进行管材安装前,必须重新检查管材的是否符合安装标准,如果出现裂缝及沙眼等问题时,需要及时更换管材。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验收结果能够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运用配套的管道安装技术方法。如在进行管道安装前检查管材的中心线、混凝土基地强度及防渗透砂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时处理由于安装造成的3厘米的接缝防治流水断面,同时要注意运用拉草包法将溢出的砂浆拉平,并清除管内杂物。

3.3 管道闭水实验

为了保证闭水实验的成功,在进行闭水实验前需要对管道的外观、管内是否有积水及各个预留孔洞是否已经密封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有发现不当之处应积极弥补。当然在进行闭水实验时,以井段为标准,从上游到下游逐段进行闭水实验。在实验水头高度的选取时以上游设计水头与管顶计量,应遵循前者高于后者时,试水头从管顶内壁加2米计;低于时从管顶内壁2米计。闭水实验检验完后,如果合格则进行混凝土回填,如若不合格则及时进行补救。

3.4 沟土回填

对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沟土回填应严格按照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严格施工。如在对管道胸腔进行回填土时,需要人工回填至管顶50厘米处再由机械回填,注意在整个回填过程中需要做到管道两侧对称回填,防止管道在回填过程中发生移位。回填不不得使用冻土、淤泥等劣质土,在土体回填后需要进行压实,压实度需要满足规定标准。

第12篇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总结交流下城、上城、西湖、拱墅、江干等五个区开展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二是部署其他尚未开展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的区、县(市)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我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新领域,不断深化社区建设的内涵。

刚才三个区民政局、两个街道、两个社区居委会,一个爱心连锁站代表分别介绍了工作经验,如下城区的试点经验、天水街道的经验,抛砖引玉,对我市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王马社区和萧山爱心连锁站,则是新时期社区民间组织的新形式,体现了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是一个“精品之作”。上城区的备案表和登记须知也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新鲜经验,西湖区召开社区现场会,不仅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区的全面铺开,也使这项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总体来讲,五个城区都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民政部、省民政厅的要求和市民政局于去年底下发的4号文件部署的各项任务,顺利的通过了省民间组织管理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同时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今后我市全面推进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各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向先行试点的天水街道党委,向社区居委会和各社区民间组织,以及所有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尚未开展这项工作的区、县(市),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结合本地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把工作开展起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精神统领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我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社区建设工作,下城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社区的试点城区之一。20多年来,*市各城区对社区建设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潜心研究社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下,我市社区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等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视察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已成为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管理工作,对加速我市现代化进程,实现“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项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要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推进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发展生产力角度讲,培育管理好社区民间组织,整合社区资源优势,能极大地促进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先进文化角度讲,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既是“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

第二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新方法。我们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在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社区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找到适合本地特点的办法。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只要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只要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我们都应该大胆培育,大力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开拓我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在创新上,萧山区又给我们带了好头。前面我们已经听了萧山区的社区服务爱心连锁站的经验介绍,他把商业的“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到社区服务中,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创新,实践证明了是一种适合目前我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路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使社区建设更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生命力、凝聚力,应该说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是有效组织载体和重要手段。培育管理工作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服务的不足,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民政工作社会化,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民间组织来实现,社区工作的很多服务活动也可以以民间组织为纽带形成现代服务体系。萧山区社区服务爱心连锁站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整合了社区资源,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民间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来营造社区文明氛围、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这对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增强了居民的自治意识、法制意识和公益意识,提高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加速社区民主自治目标的实现。而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管理,推动了民间组织的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社区民间组织的自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各级领导要在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将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为这项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作。同志曾经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中的最小组织,组织虽小,但可牵动大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务必克服和纠正“工作多、事务忙、顾不上”、“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难度大作用不大”等等消极认识,畏难情绪,从社区建设的大局,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负责,切实落实,抓出实效。

三、借鉴经验,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全面推进我市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管理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和提高。现在,五个城区开了个好头,但这还只是个开始。希望你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再接再厉,深入开展下去。未开展这项工作的区、县(市),要在学习兄弟城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的精神和省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意见,积极探索和创造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我们要求各区、县(市)的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工作做到“8个有”,即:有组织领导;有调查论证;有试点先行;有经费保障;有政策法规和章程示范文本;有登记备案;有总结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的要求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这也是我市开展这项工作的特色:

1、建立工作机构,落实责任制。要建立起区、县(市)和街道、乡镇两级工作机构。各区、县(市)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机构,各街道做到了“三个到位”,即:(1)领导责任到位,街道有一名分管领导负总责,(2)科室职能到位,街道有一个业务科室归口管理,(3)工作人员到位,街道有一名具体办事人员,专项负责抓落实,主要抓社区民间组织登记、备案,审核章程、发放登记表格、召开会员大会、指导社区民间组织开展工作等。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所辖区域内的社区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先掌握起来,这是我们搞好培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前提条件。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建设的大局,关系到社区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希望各地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定要认真地对本地社区内的所有民间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包括民间组织的名称、性质、规模、人员结构、活动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3、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培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各区、县(市)要有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也可以在民间组织专项工作经费中支出),确保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4、制定行政规章,完善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经各区、县(市)要出台《社区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其他一些相关规范性文件。如:《社区民间组织调查备案表》、《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证明》、《社区社会团体有关业务知识须知》等,这些资料上城区都有。各区、县(市)政府依照《条例》的规定,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到民政局登记,同时可以明确授权由街道、乡镇作为社区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落实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对于还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民间组织,在今年12月份以前完成备案工作,填写《备案表》,此《备案表》由社区居委会填写,到区民政局和街道备案。20*年元月份,*市民政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社区民间组织登记和备案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统一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