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0 19:3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是进行教学与考研的单位,对办公、实验以及技能训练所需要的易耗品需求量较大。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这些学校培养的是有较强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人才,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使得各种易耗品的数量和品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易耗品管理对于职业院校显得十分重要。
1、提高学校物资使用率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低值易耗品的消耗量较大,是学校财务上的一个严重负担之一,同时也是学生的负担之一。但是在使用中存在着采购与需求不吻合、使用浪费严重、库存保管不善等等问题,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易耗品的使用效率。不仅可以使得学校节省下大量的资金,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从大的方面来讲,还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学校管理文化水平的反映。
2、有力地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高职低值品数量大,品种多,型号杂,范围广,采购周期短,技术条件高,质量标准严,对物资供应的要求是时间急,计划变化快。在教学中,低值易耗品使用频繁、使用的人员多、损坏率极大、容易遗失,这样就形成时常购置,而实验中却是有物不能用、想用没有物的局面,严重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程。2对于一些教学实验活动来讲,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一种物品的短缺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继续。所以,对这些物资的精细管理,可以使这些物品的使用、库存情况一目了然,保证及时对物品进行补充,防止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需要。
3、防止经济腐败行为的发生
物品的采购环节是腐败行为发生的高发地段,随着现代化办公方式以及高职实验技能训练的加强,低值易耗品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这给行为制造了温床。同时,低值易耗品不仅仅是教学所需要的,而且其中大部分物资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频繁。所以,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登记、保管环节都存在着浑水摸鱼、、贪赃腐败的可能,一些部门人员与供应商相互勾结,侵害学校的利益,滋生腐败行为。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对低值易耗品进行规范的制度化管理,进行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制度,可以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还校园一片净土。
二、低值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
从程序上讲,学校易耗品管理属于院系和后勤管理部门双重领导。在材料管理上,任课教师与部门人员依据计划填写耗材名称、数量等,汇总后交给后勤部门去购置、验收保管、领取耗材。但是在细节管理上尚有许多具体问题值得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资耗材管理意识不够,随意性大
低值品由于涉及面广、品种繁多、单位价值小,许多单位往往重视不足、疏于管理。个别教师往往不能够提前提出计划,而是到用时才想到要购买实验材料,这样就造成了低质品采购的无计划性,使低质品的采购和管理处于无序状态,造成低质品管理困难。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低,管理松散;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不强,不爱护公共财产,隐瞒损坏情况,甚至不填写损坏登记单。库房的保管人员缺乏科学管理意识,用多少省多少缺多少一概不知。老师与学生对于所缺物品随用随拿,使用完后随处放置,没有较好的规范管理制度,使得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尤为困难。
2、物资采购、登记管理不够规范
长久以来,低值易耗品管理一直游离于审计范畴外,管理中常出现以下漏洞:因此许多高校都有意或无意地未制订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制度和程序;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目前低值易耗品市场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或以旧冒新的现象,也给采购制度和程序的制订带有困难。
随着社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不断需求,各实验实训项目的增加,材料和低值品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实验室的使用尤为紧张的情况下,往往材料和低值品就存放在实验室内存放,使用随意,造成账物不符。如最易于管理的行政办公耗材,现行一般都是按教工和学生的人头数来定量,但因学科的不同,内部管理模式的差异,使这种量化方式难于绝对。但不实行定量管理的后果是不排除存在虚报伪报的套现现象,漏洞更大;后勤和实验设备的维修配件和耗材,因使用率的不同、设备的分散量化起来更困难。
多年来的重采购、轻管理倾向,对耗材的使用去向可管可不管或者干脆不管,领用或维修单据可有可无,资产便在这种松懈的管理中悄悄流失;即使对耗材的领用和维修有单据的,单据内容的真实性和必要性,设备维修的可行性,耗材的质量,也缺乏相应的监管,这种缺乏监管的后果必然滋生腐败。
3、缺少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
高校实验室的实验材料、低值品及易耗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重视不够,由于系室割据,互不流通,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缺乏制约和调控机制,从而使购置的部分仪器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足,维修技术力量薄弱等。
许多高校低值易耗品的采购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程序。政府对低值易耗品采购制度和程序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因此许多高校都有意或无意地未制订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制度和程序;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目前低值易耗品市场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鱼目混珠、以次充好或以旧冒新的现象,也给采购制度和程序的制订带有困难。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耗材采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即由各耗材使用部门自行联系供货商,定期送货,按供货商报出的价格结算。有的单位实行集中采购,但因耗材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和耗材品种、数量的复杂化,使集中采购也仅流于形式。5
4、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和思维的影响,绝大部分易耗品的管理都处于低级阶段。其中工作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繁杂、锁碎、脏、乱、差,工作人员被视同于体力劳动岗位。领导不重视,员工不愿前住,管理者往往都是素质较低的教工甚至是临时工,使本就疏于管理的仓库管理更显松懈。6
但是,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网络的普及、数码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仓库管理软件的使用,对仓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能识别成千上万种低值易耗品相应的中英文名和各类技术参数;能填写各类单据;能操作电脑使用管理软件;能填报采购计划;还要具备管理能力;与各部门间协调能力。已从体力劳动岗位演变成具备相当素质的综合岗位。当前,很多高校的易耗品管理层次与人员都不符合要求。
三、如何加强材料和低值品管理
1、加强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保证规范管理的基础。学院要加强制定对易耗品进行管理的严格制度,从物品的计划、采购、入库、登记、领取、归还、报废、维修、补充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具有操作性的程序规定,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合理性与规范性,防止漏洞的出现。制度的制定可以保证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有章可循,出现问题有责任人、有处理依据。制度的落实要靠严格的登记制度作为保证,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制度,对易耗品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登记管理,包括名称、价钱、厂家、型号、购买日期以及保管人等,并经常查账核对。必须建立严格的物品管理责任制度,对物品的计划、购置、保管、使用和回收都要有人负责,做到验收严肃认真,进出手续清楚,帐卡记录健全,定期核对检查,保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2、强化科学管理
应根据工作的特点和物品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对贵重、稀缺的物品应严格管理,对价值小数量大的一般物品,应简化手续,达到既加强管理;又便于使用的目的。可以采取多级管理的模式,对于一些价值低、只用极为频繁的物品可以由院系的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对于一些价值大、不经常使用的物品要由一级保管部门负责保管,避免由于物资种类过于繁杂造成管理效率低下而影响教学的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低值设备进行网络化管理是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革新。管理系统实现可以对全校各单位低值耐用品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低值耐用品数据库。学校主管部门有一个终端用户,各部门有不同的子用户,通过用户名密码登录,各部门随时可以进行信息的查询、登记等功能。这种管理方式不但实现了对低值耐用品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而且杜绝了管理中的一些漏洞,信息化管理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实验人员和固定资产帐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但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很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算盘加账本的手工计账方式,手写出入库凭单,工作效率低。库房管理混乱、库存严重积压,经常出错,无法满足低值易耗品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开发或者购买一套集低值易耗品核算、控制、分析管理于一体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以适应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要求。
3、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在高职院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人员等在学校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人员不受重视。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实验的大力发展,高校相关的易耗品种类极为繁多,物品管理工作更为千头万绪,不仅会涉及到教学、管理、科学、研究、设备采购、仪器维修等很多方面,因此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宽广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通过培养和实践训练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当前的物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需要引进一些各个专业的相关毕业生人才。同时,整体素质提高后,不仅在管理上更加专业,而且会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低值易耗品管理的重要性,从管理上做到更科学、更合理的操作,以实施规章制度,严堵漏洞。
4、做好物品的采购工作
招标采购是易耗品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到采购与计划相符,做到采购的物品质量好、价格低,是维护学校利益,防止资金浪费的最重要环节。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有效的监督是做好招标采购工作的保证,可防范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而在管理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则可防范资产的流失。有效的监督一是指制度的监督,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招标采购制度;另一方面是民主的监督,要建立学校招聘采购委员会,全面负责监督招标采购工作。当前,很多大宗的物资采购都受到了政府的有效监督,但是现阶段高校低值易耗品采购已具备了批量和规模的优势,但因低值易耗品零散的特殊性,除少部分相对集中的类别实行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外,未纳入政府采购的由各高校参照政府采购程序。所以,学院应该自行组织招标,实施阳光采购。
5、要减少库存,避免物资积压
库存积压看起来物资还在,但是其本身就占用了一部分资金,而且一些易耗品具有一定的保值期,积压就意味着损耗。所以,在低值易耗品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条经验以防止积压问题:首先,采购人员经常通过计算机了解库存量,多与实验人员沟通,了解需求情况。其次,通用物品按上报计划的100-120%采购,专业性强或不常用的物品,要严格按计划采购。再次,采购来的物品在办理完入库手续后,通知领用人尽快领取,库存中有同类物品时,将新进物品替换库存,以避免过期、失效或挥发性药品的挥发。同时,出库时管理人员通过微机查询领用人上报的计划,严格按上报计划中的物品和数量出库。6另外,对于一些化学试剂和指示剂等因计划不易控制而遗留下来的物品,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积压,采用定期清库并免费奉送给相关实验室的办法,避免物品的长期积压和浪费,也能为实验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加强教育工作
一、低值易耗品的概念
低值易耗品是指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必需的单项价值比较低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物质设备和劳动资料,如工具器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用具等。这些物质设备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其价值随其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有关的成本或费用中去。就其性质来看,低值易耗品是可以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具有固定资产的特性。
低值易耗品具有价值低、使用年限短、品种数量多、更新快、增添频繁等特点。现行的财会制度规定是:凡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下,或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并且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下的物资设备,列为低值易耗品。
二、低值易耗品的种类
低值易耗品的分类通常有两种划分标准:
一是按低值易耗品的用途,划分为:(1)通用工具。通用的刀具、量具、模具、夹具等工具以及各种辅助工具,如扳手、千斤顶等。(2)专用工具。具有特定用途的工具,如专用模具、财会电动装订机、水电工专用电动打孔机等。(3)替换件。容易磨损或为制造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钢用的轧辊、浇铸钢锭用的钢锭模等。(4)周转材料。多次使用的物品,如建筑业的紧固件、脚手架用材。(5)管理用具。各种家具用具及办公用具,如桌椅、书架、文件柜、保险柜、打印机、扫描仪、DVD、稳压器、电暖器等。(6)劳动用品,发给工人作为劳动保护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带等。(7)其他低值易耗品。
二是按低值易耗品的性质,划分为:(1)电器类。(2)木器类。(3)玻璃器皿。(4)铁器五金类。(5)纺织品。(6)非机动车。(7)其他低值易耗品。
三、现行会计制度关于低值易耗品核算的缺陷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摊销方法有三种,即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采用一次摊销法时,一般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价值直接冲减低值易耗品的账面价值,转入有关的成本费用。领用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采用分期(次)摊销法时,一般先将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全部转入待摊费用,再按使用情况分次转入有关的成本费用。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缺陷一:在一次和分次核算法下,低值易耗品一旦进入使用过程,其低值易耗品的账面余额不复存在,实际上这时低值易耗品仍有使用价值,这样形成了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
缺陷二:上市公司利用长期积累下来的大量的账外低值易耗品类资产调控股票价格。前几年公司股票上市时发行有内部职工股,有关领导、包装上市的注册会计师及证券师、内部职工都可持有内部股票,上市时忽略账外的低值易耗品这一块资产,上市一两年后的财产清估,使长期积累下来的大量的账外资产(低值易耗品)浮出账面,以盘盈的办法使上市公司的资产增值,再加之利用调增利润等其他办法,综合利用以达到调控股票价格的目的。
采用五五摊销法时,一般需要在“低值易耗品”科目下设置“库存”、“在用”、“摊销”三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有关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应根据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借记“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库存”,同时,根据低值易耗品成本的50%,转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应根据低值易耗品成本的另外50%,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同时注销低值易耗品成本及其已摊销价值,借记“低值易耗品——摊销”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在用”科目。低值易耗品报废如有残料估价入库,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
缺陷三:低值易耗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有关的成本或费用中去了。到报废时,实际上已没有50%的价值存在,账面上却保留了50%的金额。长期积累虚增了一块资产,使账实不符。
四、改进核算的对策
为改进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建议将低值易耗品分为低值品和易耗品两类,分别进行核算:将低值易耗品中的价值较低的,使用时间较长的低值品的金额分离出来,在五年内平均分摊,并在账面上留下5%的余额,待该低值易耗品报废时,以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残值冲销预留5%的余额,不足部分计入报废当期的成本和费用;将低值易耗品中的易耗品的金额分离出来,对一经领用,余额不复存在的易耗品[如工作服],在一两年内平均分摊。对有余额存在的易耗品也在账面上预留5%的余额,待报废时再冲销;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对一些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低值易耗品,将其金额归并为一个总额,以固定资产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明细核算。在做低值易耗品的总分类核算的同时,建立低值易耗品的明细核算制度:
(1)领用卡制度。使用领用卡登记低值易耗品的领用、转移等情况,领用卡一般是卡随物,由领用人保存一份,仓库保存一份。格式如下:
(2)明细分类账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明细账一般按使用单位设置,由财会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仓库人员登记,按使用单位反映,监督低值易耗品的收、发、结存情况。明细账统驭领用卡。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也从最早的“一次摊销法”、“使用期限法”和“净值法”以及“产品产量摊销法”等诸多方法发展到而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在此,笔者以低值易耗品为例,通过对两种方法会计核算的对比,浅析其优缺点。
关键词 周转材料 低值易耗品 五五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
《会计准则》规定: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
一次摊销法适用于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数量较多,比如某些价值较低的办公用品;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单位价值较大,需要进行资产管理的金额较高的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企业存货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低、易损耗、更换频繁,这决定了它的核算与原材料的核算相一致。但从使用过程看,它可以在多个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不是一次或全部转移,而是随着实物的使用逐渐转移,报废时往往有一定的残余价值。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它在核算上与固定资产核算相类似。正是由于低值易耗品的特殊性,其价值的分摊始终是核算的重点。
现将两种摊销方法进行对比,从而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
一、一次转销法
一次转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一次性地将其帐面价值转入当期的成本费用中。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贷记“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账户。报废时,将其残料价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相关的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等账户,贷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周转材料日常核算的,领用等发出周转材料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一次摊销法账务处理简单,易于掌握。但采用一次转销法,低值易耗品转入“在用”以后,虽然实物尚未消失,其价值已从低值易耗品帐上全部注销,因此,应加强实物管理,并尽量采用以旧领新和按限额领用的办法,而且要加强辅助账薄的备查登记工作,以保证低值易耗品的节约使用,防止损失浪费。
同时,也因为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其价值就立即从账上一次性注销,所以,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不利于均衡各期成本费用。
二、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另一半。为了反映在库、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和摊余价值,应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二级科目下分设“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及“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此法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该种方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例:B公司生产车间领用8套专用工具,每套实际成本为500元,共计4000元,报废时收回残料8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该低值易耗品如下:
(1)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4000
同时摊销50%
借:制造费用2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2000
(2)报废时,摊销其余50%
借:制造费用2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2000
同时将低值易耗品明细账上的在用数和摊销数对冲转销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4000
残料冲减费用成本
借:原材料80
贷:制造费用 80
通过举例,不难发现:
第一:“五五摊销法”的会计核算操作也比较简便。
第二:采用该方法核算,至报废时才注销低值易耗品,领用的低值易耗品价值均保留在会计账簿上,便于通过账簿进行实物控制,可以大大加强低值易耗品实物的管理,有利于确保低值易耗品的安全与完整。
但由于五五摊销法分别于领用和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中间的期间不承担任何成本费用,导致企业成本费用负担仍然不均衡。另外,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是随着实物的损耗逐渐转移至成本费用中去的,到报废时,另一半价值早已不复存在。这样,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寿命的后期,会造成虚增企业资产,也将导致账实不符。因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总过程的后期,其实际价值已低于其帐面价值,这段时间就会少计成本、费用,以致在“资产负债表”中虚列“存货”金额以及在“损益表”中虚列利润。与会计制度中的谨慎原则相矛盾。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359811.htm.baike.省略/view/1298015.htm.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低值易耗品;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全面深入,为确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来越重视。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原来的各基层医院都进行了转型,由医院改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医疗模式已逐步形成。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是由原来的乡镇医院转型而来,但也有的是由二级医院转换而成。由于转型前的基础规模差异,故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然存在规模不一、人员不等、资金和设备参差不齐、医疗技术高低不同等现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社区、家庭、居民为服务对象,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康复等六位一体的服务项目。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由坐等病人改为上门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属性,从传统的公益性、自给性经济实体转变为公有性和公益性,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福利功能的国有组织。因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带有一定政府行为的公众服务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二、低值易耗品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库存物资分为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下的一般设备和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下的专业设备,或其单位价值达到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但使用期限较短或易于损坏需要经常补充和更新的物品为低值易耗品。可见低值易耗品相对于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而言,其单位价值较高,有的甚至达到或超过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低值易耗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可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而会计核算采用的是在领用时一坎推销,此后一般不再对其跟踪管理。
低值易耗品按部门可分为行政用低值易耗品、医用低值易耗品。按种类分可分为医疗器械、办公用品、棉织品及其他用品。具体包括听诊器、血压计、容器器皿、手术器材、桌椅、橱柜、被服等。可见低值易耗品品种繁多,涉及社区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药品及管理等各个部门,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与社区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社区物资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做好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制度不健全,审核手续不严密
低值易耗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和固定资产的采购及管理过程一般比较严密,而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在大部分单位显得相对松懈。单位内的岗位分工不科学,责权划分不明确,出现了问题无人负责或没有监督,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采购过程无请购申请、无可行性研究、无招标采购、无购前询价或哪个部门哪个人都可以购买,物资购进后也没有严格的验收制度。甚至有时办理了入库手续,但库房人员都可能没见过该物资,致使难以避免地采购一些高价物资或购置一些闲置设备,造成盲目采购、重复投入,提前更新甚至出现以劣充优、假公济私现象,使得单位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上级主管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考核机制主要侧重于对各项经济指标和固定资产的考核,往往不会强调对各单位库存物资的管理进行评价,使各社区在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中造成了一些财务支出失控、会计信息失真等诸多弊端。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规定执行不严格
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核算采用“一次摊销法”,即在领用时一次记入支出或成本。因低值易耗品可以反复使用,显然这种核算方法很简单。但财务账却不能反映正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而社区单位一般也没有建立相应辅助以备查账。不会再对其进行跟踪管理,没有整套的管理制度,或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制度,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不进行定期的盘点,不进行报废审批,不进行日常维护,使各部门的在用低值易耗品游离于监控之外,形成账、物管理工作脱节,造成资产流失和浪费。
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各单位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认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财务部门具体组织本单位物资管理规定的实施,做好各部门、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共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二)加强牵制,强化监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涉及物资管理的部门、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规范划分,准确分工,明确职责,坚持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监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低值易耗品领用和仓管部门进行检查,合理定量配置,严格领用制度,监督使用期限,严把报废手续,防止物资损失、浪费,以提高低值易耗品的利用率。
(三)加强经办流程和环节控制
合理的购置、最大限度发挥利用率就是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目标。制定低值易耗品管理业务流程,明确取得、验收、使用、保管、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采购过程。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制定计划并提出申请,金额较大需进行可行性论证,必要时应由领导班子集体审批后方可采购,严格执行验收入库手续。低值易耗品不便入库时,则应进行现场验收,避免未见货物填制入库单,做到合理配置,不重复购置,不超量配置。建议卫生主管部门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对系统内大宗的、常用的低值易耗品进行集体采购,以最大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临时性的、数量较少的采购项目,应进行购前询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由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协商决定供应商,避免采购与使用相分离、“采购员买什么,我们只能用什么”现象的发生。
保管使用过程。对各部门在用的低值易耗品编账造册,层层记录,进行跟踪管理,实行全面、直观、严密的数量管理方法。并且按各使用科室归类,不仅要让管理人员、负责人员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心中有数,也让所有有关人员心中有数,养成一种良好的观念和习惯,形成一种全员共管、人人有责的氛围。同时各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日常维护,避免出现问题无人问津。对科室间的调用,应及时变更登记,防止相互推卸责任,定期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清查盘点。核实低值易耗品的实际库存量,保证低值易耗品的安全和完整。盘盈、盘亏的低值易耗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作出相应处理。
报废过程。低值易耗品根据不同的种类,可设定不同的使用期限,能够维修的物品,要尽量修复,确需报废的须经技术人员确认。对自然损坏或意外事故报废应区别对待,人为损坏的应由相关责任人赔偿。价值较高的器材实行以旧换新的方法,进行购置领用,对已确认不可使用的低值易耗品集中收缴存放,统一处置,残料和变价收入及时入账,使低值易耗品的内部控制全面而有序地进行。
(四)将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列入考核范围
关键词:物联网;低值易耗品;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型号杂的特点。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着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重视不够,添置领用不规范等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智能化管理引起了多个行业的重视。对于繁琐而复杂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来说,发展和使用物联网技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
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Internet为核心和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GPS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一定的协议,把物品与Internet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网络层由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世界各国都在深入探究物联网,我国也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此外,物联网普及之后,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数量将大幅提高,物联网必将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利器。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预计,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2 物联网与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在探索阶段,作为现代化教育创新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管理信息化一直是高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低、数据查询困难、管理模式落后。低值易耗品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但管理方式多采用手工贴标、归类、记录。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低,易出错,而且不便于更新数据,更不便于网络动态管理。随着教学实验水平不断提高,对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借助于物联网射频识别、网络互连、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特殊的专用实验室低值易耗品,可以对保存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进行时时的监测,保证物品的正常使用。
3 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的构建
3.1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智能系统
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系统,是利用智能感知技术获取信息,通过分析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判别、分类并使之有效利用。这一智能系统的基础是智能识别子系统、入库子系统、查询子系统、出库子系统。
智能识别子系统能够把具有不同身份标识的产品进行扫描,通过网络层把这些电子标识传送到数据系统中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电子标识对不同低值易耗品进行分类、统计、提出保存环境建议。对于成功入库的低值易耗品,数据传送到查询子系统,供管理员和实验教师进行低值易耗品的各种查询和领用。在这个智能系统中,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是由各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自动完成的,管理员作为辅助,或选择是否接受系统的建议。这样通过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执行下去。这就是基于物联网实现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3.2 高校实验室管理物联网构建的难点和关键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难点在于经费和技术。实验室管理不受重视,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智能化的发展。另外实现智能化管理,还需要更成熟的技术支持。RFID和传感器技术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核心领域尚未产业化。要完全实现智能化管理,需要依托成熟的GP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着眼于新的物联网技术,使其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上大放异彩。
3.3 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物联网构建的目标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也将取得巨大的进展。智能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实验室低值易耗品标识化,管理流程自动化,管理系统一体化。将所有的低值易耗品都通过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赋予统一的电子标识。将采集的这些电子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的管理软件中,科学的分类保存,提供更便捷、更准确的查询领用服务。有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把握好物联网建设的关键点,才能最终构建起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智能管理系统,乘着物联网建设之热潮,发展实验室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管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电脑耗材中,内存条、插板、硬盘、光驱等各种零件,属于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物品。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低值易耗品的特点:价值低、品种多、数量大、易损耗、使用年限短,因而导致购置报废比较频繁。
低值易耗品的分类:
(1)经营用具,指经营中使用的各种用具如清洁器械、消防器械、绿化器械等。
(2)管理用具,
(3)包装容器,指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周转箱,包装袋等。
(4)其他用具,指不属于以上分类的低值易耗品。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业务会计处理
原准则、制度中常见的待摊费用有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其特点是先支付,后摊入有关成本费用。对此可根据待摊费用的不同性质选择相应处理方法。
(一)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根据新准则应用指南,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科目。本科目可按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摊销”进行明细核算。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科目(在用),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其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摊销)。可见,对于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不论采用何种摊销方法,都不再记入“待摊费用”科目,而是直接通过“周转材料”科目核算。
【例1】昌盛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领用专用工具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8000
(2)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3)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4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8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8000
(二)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对于先预付,后期才逐渐形成费用的项目,理论上可以通过“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在新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先通过普通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的“预付账款”科目核算。
【例2】昌盛公司2007年初预付某生产用机器设备全年租金共计36000元,每月租金3000元。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1)年初支付租金时
借:预付账款 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2)每月月末摊销时(连续12个月)
借:制造费用 3000
贷:预付账款 3000
(三)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根据新准则应用指南,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由此可知,企业在计算应交纳的印花税时,可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在实际支付印花税时,则直接冲减“应交税费”科目,不再进行分摊。
【例3】昌盛公司2007年10月份按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印花税27000元。
(1)计算应交纳印花税时
借:管理费用 27000
贷:应交税费 27000
(2)实际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 27000
贷:银行存款 27000
二、原“预提费用”科目核算业务会计处理
原准则、制度中常见的预提费用有预提借款利息、保险费、租金、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等,根据重要性原则,当上述费用数额较小时可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数额较大且有确凿证据表明需要预提的只能记入应付款项目。
(一)预提短期借款利息在实际工作中,银行一般于每季度末收取短期借款利息,为此,企业短期借款利息一般采用月末预提的方式进行核算。可以参照分期付息长期借款的利息处理方法,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例 4】昌盛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60000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8%。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按季支付。昌盛公司l一3月份有关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如下:
(1)1月末,计提1月份应计利息
借:财务费用 400
贷:应付利息 400
本月应计提的利息额=60000×8%÷12=400(元)
2月末计提2月份利息费用的处理与1月份相同。
(2)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银行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400
应付利息 800
贷:银行存款 1200
(二)预提保险费、租金对于此类业务,新准则及应用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暂无非常合适的科目进行核算。笔者建议本着重要性原则,对于数额较小的保险费、租金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数额较大时可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
【例5】昌盛公司从2007年4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2000元,根据合同约定每季度末支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4月末,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其他应付款 2000
5月末计提5月份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的会计处理与4月份相同。
(2)6月末支付该季度租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4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费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来的估计(如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提高产品质量),应当记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除此之外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无论发生支出的金额大小,应在发生时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不再通过费用摊提账户核算。
【例6】昌盛公司2007年10月发生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55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 5500
贷:银行存款 55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一、物联网的现状和发展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智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和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管、控、营”一体化。近几年,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把物品相互之间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由此,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依然是互联网,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网络,将其用在物体和物体之间连接上,并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
二、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为了便于学校统一化管理,实验室会根据要求建立实验室资产台账,对仪器设备贴标签等,但主要是采用人工建立实验室资产台账,人工清点仪器设备,人工控制低值易耗品购置,人工贴纸质标签,实验教学环境人工控制等,这样不仅增加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管理效率不高,统计数据错误率高,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1.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仪器设备管理主要是通过纸质标签来实现标记,它信息量小,在干燥、湿冷环境下容易脱落、损坏。另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借调都还是通过手工纸质登记的方式,造成仪器设备状态更新不及时,利用率降低。并且由于实验室规模的不断扩大,仪器设备熟练逐渐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清点仪器设备的位置、状态、数量等信息。
2.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作为工科专业的土木工程实验室,实验课程开设较多。实验室的低值易耗品种类多、价格便宜、消耗较大并且消耗速度快,导致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难度增强。对于现今的低值易耗品还是完全依赖手工分类、手工入库登记、手工出库登记,这样操作不仅降低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记录也不够清晰明了,不方便及时的修改增加、删减的数据信息,也不方便查阅。
3.实验环境管理现状。对于一些实验项目和仪器设备运行需在固定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人工控制不及时,对实验结果和仪器设备都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现状。随着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建立严谨的安防措施也是必需的。虽然现在通过校园网络很多楼道都投入了资金建立安防,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然后将数据传送给中控室。但是中控室的人员有限无法一直坚守查看,即便计算机录制下来监控数据,也会由于硬件资源不足,定期进行摄像数据清理,无法达到真正的安防效果。
三、物联网技术在土木工程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
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实验环境的监控和管理已在各个单位大量的投入使用,如何有效的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土木工程实验室管理,构建最优的管理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下面从实验室调度、仪器设备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实验环境管理和安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
1.实验室调度。实验室比较多,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调度使用,需提供前台预录的软件系统,统一调配实验室,自动实现学生班级使用实验室时段,学生班级也可以利用空余的实验室,自动网络使用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当然学生自行参与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当出现实验室没有关门或者实验设备没有关闭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自动化,应用远程监控与自动禁闭系统,通过远程管理,自动关闭相关实验设备资源。
2.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标签等硬件设备不断发展,可以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随时随地地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上贴上存储有对应的仪器设备所有属性信息的电子标签,包括名称、类型、价格、出厂日期、商家、说明书等信息。利用读写器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读取仪器设备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或者WIFI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至管理服务器,实现仪器设备智能化管理。
3.低值易耗品管理。结合物联网技术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可以实现低值易耗品自动分类管理,智能入库和出库,自动生成数据表方便查阅。甚至一些需要放置在特殊环境下的低值易耗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使低值易耗品保存完好。根据管理中心的数据统计,进行所需低值易耗品购置,对物品贴上存储相应信息的电子标签,对物品类型进行分类,分别放置存储容器内,通过读写器扫描存储容器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可直接找到相应的低值易耗品,并可将出入库信息自动发送至管理服务器,充分实现低值易耗智能化管理,避免浪费和欠缺。
4.实验环境管理。土木工程实验室有土力学实验分室、建筑材料实验分室、结构工程实验分室、测量实验分室、力学实验分室,每个实验分室都会根据课程需要开设实验项目。普通的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实验步骤直接进行操作,但是有一些对温度、湿度等实验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实验项目,就需要通过控制实验环境来进行实验。现今对实验环境的控制主要是人工进行,例如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实验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但是人工控制不仅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实验精准度不高,达不到实验精准的要求。那么就可以通过物联网中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进行感应,利用ZIGBEE、WIFI等技术传输有效数据来实时动态监测实验环境,达到实验精准的要求。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设置;衔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15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29- 01
1 专用基金
1.1 修购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修购基金,即按照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修理费和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等形成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与维修。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修”,二是“购”。《制度》虽然取消了修购基金,但从内容上取消了“修”(修理基金)却仍保留了“购”(折旧基金)。《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提折旧,折旧费用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和其他事业单位不同,是“实提”而不是“虚提”。
1.2 职工福利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国家规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和从结余分配转入的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职工困难补助和其他必要的福利支出。《制度》继续保留了职工福利基金,但计提方法和开支范围都发生了变化,是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用于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的待遇开支减少,但改善集体福利待遇,对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来讲还是需要的,职工福利基金仍然在发挥作用。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置职工福利基金,体现了保障职工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减轻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凝聚力,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截至2012年12月31日,职工福利基金如有余额,继续使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发生支出时冲减福利基金。
1.3 医疗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医疗基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军工科研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标注从社会保障费提取转入的资金,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制度》取消了医疗基金,主要考虑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医疗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保障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在这种情况下,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通过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因此,《制度》规定不再提取医疗基金,截至2012年12月31日,医疗基金如有余额,继续按原《制度》规定的使用范围优先使用,直至余额为零。“优先使用”是指发生医疗费时先冲减医疗基金,直至余额为零后再据实列支,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1.4 医疗基金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住房基金,即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拨入、提取、转入以及出售住房收入等形成的资金,用于职工住房的构建、维修和补贴等支出。《制度》规定可按照其他有关规定设置其他基金,科研单位决定是否设立住房基金。决定不再设立该基金的科研单位,截至2012年12月31日住房基金的余额仍留在原账上,继续按原《制度》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直至余额为零。决定继续设立基金的科研单位,将截至2012年12月31日住房基金的余额转入“其他金额”项目下“住房基金”。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2 固定资产标准
根据《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对于达不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相应余额转入“存货”科目,相应固定资产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这种追溯调整法不适用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一般的事业单位过去是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现在,在新会计制度下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采用的是“虚提”方式,这种追溯调整法仅影响资产和基金构成,不影响到单位的损益。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1997年至今,不论是原制度还是新制度都规定要计提固定资产使用费,采用“实提”方式,即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如果采用追溯调整法,势必影响科研成本,对单位的当期损益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科研项目,追溯调整法工作量巨大,难以操作。
3 低值易耗品摊销
原《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可以采取两种摊销方法:①分期摊销法,即低值易耗品按照耐用年限分月计入产品成本;②一次摊销法,即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次性计入产品成本。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可以自行选择确定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由于低值易耗品的分期摊销具有递延资产的性质,为更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制度》规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即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或费用。因此,按照原《制度》规定采用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余额于2013年3月31日前摊销完毕。
关键词:制度衔接 固定资产 转账处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出台的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立医院执行,新制度要求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一、“固定资产”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例1】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金额为2,000,000元,对于已领用出库的固定资产中有1,800,000元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摊销。
2012年1月1日,结转“固定资产”科目的会计分录如下:
固定资产转为低值易耗品
借: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在库(新) 2,000,000
贷:固定资产(旧) 2,000,000
同时,转出固定基金
借:固定基金(旧)2,000,000
贷:事业基金(新)2,000,000
已领用出库的固定资产成本摊销
借: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在用(新) 1,800,000
贷: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在库(新) 1,800,000
同时,摊销低值易耗品
借:事业基金(新)1,800,000
贷: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摊销(新) 1,800,000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新旧转账时已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在执行新制度后发生的相关清理费用以及取得的清理收入等,通过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例2】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固定资产盘点,发现报废一批固定资产,金额250,000元,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
2012年1月1日,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新) 250,000
贷:固定资产(旧) 250,000
同时,转出固定基金
借:固定基金(旧) 2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新) 250,000
(3)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
【例3】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固定资产” 经资产核查确认后,科目借方余额为191,205,375元。
2012年1月1日,结转“固定资产”科目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新) 191,205,375
贷:固定资产(旧) 191,205,375
二、“固定基金”科目
新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余额扣除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
【例4】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固定基金”科目贷方余额为193,455,375元,其中:在资产类科目结转时,因部分固定资产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转入库存物资,由此冲减的固定基金为2,000,000元;对部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而冲减的固定基金为250,000元。2012年1月1日结转“固定基金”科目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基金(旧) 191,205,375
贷:事业基金(新) 191,205,375
三、追溯确认待冲基金
新制度设置了“待冲基金”科目,按照新制度规定,医院为购建固定资产所使用的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应当确认为待冲基金,并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予以冲减。医院应当将执行新制度前所有在账固定资产(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固定资产。
按照上述要求将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时,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待冲基金”科目。
【例5】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所有在账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形成的金额为21,500,000元,由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为2,300,000元。
2012年1月1日,追溯确认待冲基金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事业基金(新)23,800,000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新) 21,500,000
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新) 2,300,000
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新制度设置了“累计折旧”科目,按照新制度规定,医院应当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计提折旧,并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事业基金。在新账中,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应冲减待冲基金的部分,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的剩余部分,借记“事业基金”科目,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6】2011年12月31日,某医院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计提折旧,共计提折旧78,300,000元,其中由财政补助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为8,500,000元,由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为960,000元。
2012年1月1日,追溯确认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事业基金(新) 68,840,000
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新) 8,500,000
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新)960,000
贷:累计折旧(新) 78,300,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卫生部﹒财社[2010]306号,财政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2010;12
关键词:固定资产 全面清理 使用年限估计 会计调整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54-02
由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科目的定义、标准和核算要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从旧制度向新制度进行过渡时,不能直接结转,有必要进行固定资产全面清理,对未转入清理的所有固定资产重新估计使用年限,根据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对相关会计科目作出调整,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待冲基金”等科目余额,正确体现财务信息。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别
1.固定资产标准上的差别。医院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起点由500元提高到为1000元,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起点由800元提高到为1500元。
2.固定资产核算上的差别。在资产类保留“固定资产”科目,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净资产类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加“待冲基金”科目。
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累计折旧”科目。
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如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在“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科目中列支,同时将购置金额在“待冲基金”科目反映。在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按份额冲减“待冲基金”科目。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时,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该固定资产对应的尚未冲减完毕的待冲基金余额后的金额,冲销“待冲基金”科目。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衔接
1.全面清理固定资产。成立固定资产清理小组: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人员组成,分管领导督导。
确定清理时点:(1)时点数据要求。进行对账,确保财务部门总账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账账相符。(2)清理表格设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按固定资产卡片要素,根据实际,分科设定固定资产清理的Excel表格,进行登记,注意标明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数;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按低值易耗品类别,分科设定低值易耗品清理的Excel表格,进行登记。(3)数据清理汇总。按固定资产分类级次,进行逐级汇总。
2.重新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因为在以前的医院会计中,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对于清理出的固定资产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使用年限确定折旧年限,有些设备在使用中已对关键部位进行了维修更换,使该项设备的使用年限和设备性能得到了提高。因此,很有必要重新核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作为今后年度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限依据。
3.固定资产新旧账务衔接。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酌情处理,同时对“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作调整,以保证数据调整同步性。
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六个步骤,可以完成固定资产核算新旧衔接的处理。(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在库设备,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2)对于已领用出库的,应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实物领用科室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登记管理工作。(3)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执行新制度后发生的相关清理费用以及取得的清理收入等,通过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4)对剔除以上(1)至(3)项后的固定资产,根据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合核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确定每项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5)对于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置的在用固定资产,将净值转入“待冲基金”科目。(6)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权属医院自筹资金购置的,将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三、实例说明(以清理后数据为例)
某医院于2011年12月31日组织人员对全院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清理表汇总如下:
表中数据说明如下:
1.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中,尚未调拨到使用科室的价值在1000元以下在库固定资产为20万元。
2.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中,已调拨到临床科室使用的价值在1000元以下固定资产为30万元。
3.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中,已调拨到临床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为50万元,因技术落后被淘汰,已联系买家。
4.用财政项目补助资金购置设备为X光放射机,原价100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补助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按规定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设备在清理后经技术鉴定核定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前3年应计累计折旧60万元,按资金比例分摊为48万元和12万元。
5.用科教项目资金购置设备为彩色B超机,原价50万元,其中:科教项目资金2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按规定设备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设备在清理后经技术鉴定核定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前3年应计累计折旧30万元,按资金比例分摊为12万元和18万元。
然后,根据以上清理情况,作调整会计分录:
(1)调整在库且价值低于标准的固定资产。
借: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 20
贷: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20
(2)调整在用且价值低于标准的固定资产。
借: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 30
贷: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30
同时根据实物领用科室的划分类别,作调整会计分录:
借:医疗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专用材料费―低值易耗品 30
贷: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 30
(3)调整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贷: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50
(4)调整用财政项目补助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基金 32
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 32
(5)调整用科教项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基金 8
贷:待冲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 8
(6)根据累计折旧调整固定基金余额。
(7)根据固定基金余额调整事业基金。
(8)调整后科目汇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
2.唐风华,潘修银等主编.卫生财务会计学
3..浅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改革.时代金融,2011(6)
4.黄龙斌.关于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衔接问题的思考.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7)
一是理顺业务脉络,促进规范运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当广泛,如行政管理包括财物管理、会务接待管理、行务督办管理、车辆管理等多个管理系统,而每个系统下面还存在若干个子项目,如财物管理又可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管理等。增强基层行行政管理职能工作之首要任务,便是要理顺这一繁杂系统的内部、外部关系,促进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
二是完善工作流程,细化考核标准。行政管理工作因缺乏量化指标而常被人忽视,因而要将各项行政管理要求细化分解,将工作职责和目标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要求及日常工作情况,量化考核指标,考核到岗,奖惩到人,规范各项工作流程。
三是分解工作步骤,培养良好习惯。无论业务多繁忙,环节多复杂,都应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骤并固定下来,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去做,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工作程序和习惯,进而促进各项工作步入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
规范运行准则,实行制度化管理。
一是健全财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实物管理台账,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的盘点程序与要求,及时做好各项资产、物品的变动、调整、维修等工作,确保各项账账、账簿、账实相符,促进安全规范有效运转。
二是规范会务接待制度。按格式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制定会务接待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格与标准,将会务安排涉及的各方面元素按定制模式规范运行,避免重复操作,实行按章接待。
三是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出车实行统一派车制度,出车任务结束后登记出车登记表,杜绝乱要车、乱派车现象,减少重复用车,提高公务用车效率。对车辆的费用管理,可推行车辆行驶里程、油料消耗月报制度,每月对车辆油耗情况进行考核分析。
提升队伍素质,实行人本化管理。
一是加强思想引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等方面行为标准,不断提高员工的道德信念和文明修养。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员工对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学习,积极支持员工参加经济、信贷、财会、计算机等多层面知识技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