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31 00:5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第1篇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大家是否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是否发现隐藏其中的内在价值呢?其实,对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进行一次调查,都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两个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大一第二学期,裴云老师教授的《社会调查》课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先是每位同学各写出自己的一份调查方案,接着每人设计自己的问卷和提纲,然后分别展开调查,最后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

第一阶段:设计调查方案。

“万事开头难”,大家毕竟是第一次写调查方案,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格式不对,项目不够,内容不符,质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错误,在裴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都逐渐地改正过来。他一次一次地指点学生,学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进步。由开始的被动(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到以后的积极主动(尽力做好该做的事),大家从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想,第一次进行社会调查,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完成好。全班47位同学设计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实际意义和特色的调查方案。如:赵xx的《关于某村儿童入学问题的调查研究》,赵xx《关于现代大学生“拇指族”的调查研究》,李xx《关于xx一中学生学则文科情况的调查》,张xx《关于“网恋”的个案调查》……在裴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呈现出一派积极上进,激情高涨的火热气氛。

第二阶段:设计问卷和提纲。

调查方法很多,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也有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的。采用问卷法的同学设计了问卷,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的同学设计出了提纲。所有这些问卷和提纲都由裴老师亲自来批改,每个人的问卷或提纲都至少修改过三次。有21位同学采用了问卷法,他们将最后定稿的问卷存入软盘。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由教务处为我们印制了将近800份问卷。在这一阶段中,杨亚林和张俊花设计的调查问卷,翟琪和黄佳慧设计的访谈提纲,是优秀典型,格式规范,内容全面,设计新颖、合理。

第三阶段:展开调查。

问卷和提纲设计好以后,接进入调查的展开阶段。同学们纷纷出动,利用课余时间,寻找对象,采访和询问对方,努力使被调查者以自己的真实想法填写问卷和回答问题,从而让我们获得可靠信息。大家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亲自到各个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例如:李xx同学到华美超市调查关于商品包装情况,黄xx,孙xx坚持每天到阅览室观察大家阅览的情况,王xx到忻一中采访高中补习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李xx同学利用暑假到武乡中学调查,成xx在家乡深入农户访谈,赵xx走访辍学儿童的家长,……。“实践出真知”,大家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锻炼和提高了我们参加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和增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阅历。

第四阶段: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了。同学们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调查与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写成报告。可以说,我们在这一阶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十几页纸的报告。裴老师对每份报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后同学们再加啊改啊写啊,一次次地完善着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多同学都在报告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比如王x、郭x同学将长达三千字的报告进行了四次“改良”,尽最大努力完善着自己的作品。赵xx调查关于某村儿童入学问题,也做了数次修改,在裴老师的精心指点下逐渐成为一份成功的报告。黄xx同学凭着自己的细心观察和对几位同学的耐心访谈,写出了五千多字的报告。就是在打印这些报告的过程中,大家也费了很多心血。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制表的技术,最苦恼的是病毒的侵扰,大多数同学都因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孙xx同学的报告,四次因为病毒侵害,部分乃至全部文件丢失;黄佳慧同学的报告被病毒损害,五千字全部重新打印,……尽管如此,大家热情不减,反复修改,不断追求规范和美观。

第2篇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很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冷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进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往,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途经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往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往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实,自村人好办事

冷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先容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实。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村委会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往做呢,到时往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

缺乏专业知识,难觅实践单位

记者调查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广州,有部分农业高校在冷暑假时会布置学生往做“科技进户工程”,但对于低年级还没学到专业知识的学生,甚至是非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

“很多同学不是农村的,不是很好开展。”本地一位大学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以向家乡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科技进户工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寻找一个实践单位实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往农村做一个调研。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就算做了,写论文还得依靠网络。

高校教师说法

奖励实践有利有弊

第3篇

(一)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1.单项课程实验

单项课程实验是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一般是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我院目前已开设《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等单项课程实验,这些实验侧重于强化学生对单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知,通过观察与验证,充分理解和掌握各专业课程所涉及实际会计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技能,进而为后续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专业技能实验

专业技能实验侧重于对学生会计基本技能、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信息系统与实训》、《电算化会计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等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点钞、珠算等会计手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同时能够熟练使用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达到手工与电算化并行。此外,通过ERP沙盘模拟,以分组对抗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会计在企业经营中与营销、人力资源、采购等部门的关系,有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3.综合仿真实验

综合仿真实验是在单项课程实验和专业技能实验基础上开设的综合性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我院现已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和《审计综合模拟实验》两门综合仿真实验课程,所采用的实验资料均是课程组教师根据企业实际资料整理编制而成。

4.轮岗开放实验

轮岗开放实验是针对不同学生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会计岗位的个性化需求所开设的一门自主性综合实验。这门实验课程的学习方式比较特别,学生可以在学院的会计开放实验室中自主选择其感兴趣的行业(商品流通业、房地产业、外贸企业),由学生自由结成实验小组,自主安排岗位分工,自主完成实验内容。该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1.专业认知实习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机构设置、走访会计部门,认识真实的会计资料,与财务人员交流,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与认知消除其对会计工作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其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2.专业社会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时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当面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一些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进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技能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技能实践,并将创新技能学分的获取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活动来获取创新学分,以此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具体的会计岗位并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将其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从而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二、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已有的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先后建设了ERP沙盘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和会计开放实验室,先后配备了用友、金蝶、网中网等财务教学软件。在会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受现有实验资料的限制,学院成立专门团队收集不同行业的全真会计资料(包括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外贸企业、房地产企业、小企业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全真会计实验资料,有效保障了轮岗开放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学院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与2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校外专家委员会,聘请知名企业财务总监、事业单位会计主管、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专家前来参与,共同探讨社会各界对会计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探索有利于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院通过积极选送教师参加财政部门的有关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横向的项目开发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执业资证书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积极聘请来自校外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且业务素质高的专业财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除担任具体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教学资料收集、实践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四)强调“多证书”培养

“多证书培养”是指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能力等级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取率接近100%,会计职称证书、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接近20%。

(五)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学院每年组织的“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2014年,我院学生多次荣获“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沙盘模拟大赛辽宁赛区团体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

(六)改革毕业论文形式

我院自2012年开始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试点改革,将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调整为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和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及答辩两个部分,2013年在会计开放实验室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将学位课程综合考试调整为综合轮岗开放实验。学院对毕业论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变近年来学生不深入企业调研、单纯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编造论文应付了事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状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投资策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某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的形式,针对实习中所发现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最终,通过答辩的形式,教师可以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状况,辨别其专题调查报告中所写内容的真伪,以便减少杜撰与抄袭等现象。我院对毕业论文形式所进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中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第4篇

2013年9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世界均值的“表现不俗”论文占了近三成。我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与世界平均10.69的数字虽然还有不小差距,但被引用次数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国家。同时,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了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

【4亿】全球极贫人口大幅下降,儿童极贫占比三分之一

2013年10月10日,世界银行的最新分析报告首次深度剖析了世界最贫困人口的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的极贫人口人数在过去30年大幅下降,2010年世界极贫人口(定义为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人数比1981年减少了7.21亿人,但同时也指出2010年约有4亿儿童生活在极贫状况,是全球极贫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在贫困线之上的人口中儿童只占五分之一。低收入国家的情况更糟,儿童中有一半生活在极贫状况。

【40.7%】超四成老人靠家庭供养,自认是家庭负担

2013年10月13日,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但农村只有4.6%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同时,平均有43.3%的老人认为是家庭的负担,比2000年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41799元】我国职工工资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3年10月10日,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近年来,我国职工工资随着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由2007年的24721元增加到2011年的41799元,增长了69.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每月1700元,比2011年提高12.5%。

【66%】企业招聘最看重的是什么?66%企业最看重社交能力

2013年10月7日,华中人才今年1至9月份职场企业调查报告,根据对1200家招聘企业调查显示,现在企业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不再是学历和毕业院校,而是反应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其中,66%以上的企业表示,招聘时最看重反应能力和语言、社交能力;50%的企业最看重社会实践经历;35%的企业看重专业知识;31%左右企业看重创新能力;有15%的受访企业表示看重学历和外貌形象;只有5%的招聘企业表示在意求职者在校成绩。

第5篇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胡言会(1979―),男,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小娟(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

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

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

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

调查显示,每天上网 1 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 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 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

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

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

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

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

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

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作为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内容以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重点,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并提高自身素质,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理想情操和良好道德法律素质的大学生。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现有的“基础”课内容精简,重点整合,原有的很多重点部分被内化到新课程的重点之中,综合性增强,知识面更广。可以说,“基础”课现在几乎涵盖了从国家到个人、从家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因而,该门课程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还是一门社会综合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基础”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习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基础”课的使用效果,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点

要想真正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因为,再好的课本也都是抽象性和纲要性的,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变成指导实践的思想支柱,必须花时间认真研究并且吃透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努力把书面化的语言转化成便于理解的口语式的语言,把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吃透拿准。对于现用教材来说,创新特色紧跟时展的步伐。要想将这些新的形势讲好,必须要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已有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结构,还要学习和补充法律知识,做到二者兼备,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二、改变课堂讲授方式

传统教学通常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时候感觉过于枯燥无趣,结果就是或者看杂志、或者玩手机,或者干脆旷课来躲避。其原因就是形象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迟迟无法进入课堂,学生对“基础”课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学究式的讲授,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整个课堂之上,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或案例就会抬头看一看、听一听,遇到理论内容就会埋头专心于其他的事情,这样一种消极对待的情绪势必带来不好的教学效果。

想提高教学效果,转变课堂教授方式十分必要。对现在的课堂来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最佳的传递知识的途径。通过互动,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通过教学时间的尝试,可以在“基础”课讲授的过程中,尝试几种互动的方式:

1.调动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过程

现在大一新生多为九零后,这个群体对于现今社会出现的众多社会现象有着独特的理解,发挥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为教学提供更多贴近于这个群体的教学案例、flas、音乐及影视欣赏等,这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更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开好第一堂课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舞台,但绝不仅仅是唯一的舞台。把学生的各种课下活动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方式是让学生各自作自我介绍,但也可以转换另一种方式――相互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之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个相互了解,也可以让同学感受到一种不同的课堂方式。但这需要任课教师做很多课下工作。

3.增设学生之间的“互相分享”环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让很多学生只顾埋头苦读,对于实践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无法掌握,学生缺乏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利用课堂,把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让每一个学生都完成几分钟的课堂演示,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作为题材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便都有了平等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4.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据对北京29所高校调查,31%的毕业生口才不好,不懂得在面试中如何展示自己,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夸夸其谈。语言表达是一个人德、学、才、识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能力的集中反映。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开口,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思想,让观点在相互碰撞中产生出共鸣。

5.加重案例教学的比重

案例是传授理论知识的载体,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很好地表达书本知识的内容,学生对案例的思考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选取那些能够透视时代特征、蕴含事物本质、能够反映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引发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领悟,从而达到掌握理论、勇于实践的目的。

三、增加社会实践环节

任何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且作用与实践,“基础”课也不例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把理论知识内化成行为的标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有关的社会实际及其思想影响,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修养培养,这对于青年学生明辨真伪、分清是非、解决思想疑惑,并逐步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实践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有多种方式,主要有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课前分享等形式。课外实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事家教、家政服务,或到企业、超市等进行有偿劳动,以此来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在自己诚实劳动的过程中深刻认识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观念的深化;通过开展义务献血、做志愿者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学生对各项社会问题的调查,进一步深化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课外实践的前两种形式教师的可控性不强,但可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确定学生的实践目标,后一种形式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布置。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实践,可以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的时候,划出部分课堂学时改为学生的实践时间,教师则增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这一过程中,对于如何将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以体现课程的实效性方面要加以分析。为了不使学生的课外实践流于形式,需要制订“基础”课的相关规定,给学生提供不少于10个实践调查主题,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不得超过5人,各小组选定各自的组长,并且一起选好题目,然后围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应该在学期初完成。当课堂教学进行一半左右的时候,任课教师可以对实践小组进行中期检查,督促学生应完成的课外实践。在学期末,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汇报。最后,需要各小组撰写实践报告,这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基础”课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一并纳入到期末综合考试成绩中。

通过这些实践形式,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基本理论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四、改革考核方式

任何一门课程在学期结束时都会有一个综合考核,这是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对于“基础”课来说,传统的考核模式是卷面考核加上平时表现相结合的方式,卷面可以采取开卷也可以采用闭卷两种方式。为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基础”课考核方式应当作适当调整。

由于教学环节分为课上和课下两部分,教学内容也分为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因而考核方式上也应该体现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想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加强平时的考核力度尤为重要,结合日常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发言、调查报告等表现,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而平时作业最好采用材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式,灵活多变,让学生更加注重理论应用的实践,变传统的单纯以认知为主的考核方式为综合素质考核,突出学生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济.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Z],2006.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科研素质;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98-02

一、引言

根据TZVTC学院《2012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经管类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的包括强化能力培养、培养创新能力;暑期专业调研,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总体表现为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抓手,另一方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研究尝试通过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以此为途径,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科研素质与职业素养具有广泛的相通性: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范式,从事科研活动需要的敬业守信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团队合作的意识、开拓创新的能力都是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的。

二、问卷设计和调查

问卷总共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学生科研基础和科研认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经历、学生对科研的期望。问卷由任课教师在所授学生班级随机发放的方式,但注意覆盖不同年级和专业,确保样本代表的有效性。

在所有调研对象中,男生106人,占53.3%,女生93人,占46.7%;大一新生41人,占20.1%,大二学生93人,占46.7%,大三学生65人,占32.7%;来自城市的学生35人,占17.6%,农村学生164人,占82.4%。

三、问卷分析

从对科研的了解程度看,仅有23.6%的学生表示了解科研,而不了解科研的学生比例达到64.4%;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机会参加科研,比例为76.3%,而不愿参加科研学生的比例为23.7%;从科研经历看,曾经做过科研具有一定科研经历的学生仅为10人,占总数的5.1%,而没有科研经历的学生比例高达94.9%;从学生参与科研的类型看,参与教师课题、主持学生课题、参与学生课题的比例分别为10.5%、6.4%和32.7%。

从对科研素养的认识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受访学生的33.8%和54.0%,而持无所谓和不需要态度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2.1%;从学生当前具备的科研素养看,由于科研经历缺乏,具有较好科研素养的比例为10.6%,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为31.2%,而缺乏科研素养(包括比较缺乏和严重缺乏)的比例为58.3%;对科研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差别不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知道本领域的专业期刊,不知道的比例为36.2%;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从学术讲座的参与率来看,“很少去听”和“从来不去听”两项合计为65.5%。

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和比较重视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比例为5.6%和19.7%,两项合计为25.3%,认为学校提供科研机会“较少”和“很少”的比例为26.8%和23.7%;学生自认为最欠缺的科研素养,按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意志品质、科学态度、问题意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选择比例分别为35.9%、19.2%、24.7%、11.1%和9.1%。

学生还是比较愿意主持或参与科研活动,其中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的比例为8.6%和38.4%,两项合计为47.0%,表示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的比例合计为25.8%;被问及对申报科研课题“不感兴趣,不申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13.6%觉得没用,48.2%的学生认为“难度太大,知识准备不足”,15.6%的学生觉得“学业较重,没有精力”。

从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动因看,表现的还是比较理性积极,36.5%的学生希望“锻炼能力”,24.3%的学生回答是“发展人脉”,而回答“社会实践”、“劳务补贴”和“”的分别占21.6%、10.8%和6.8%;在科研活中,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查阅资料,占47.0%,负责课题设计和制作PPT的均为16.7%,而负责数据和撰写论文分别为15.2%和4.5%,说明学生承担的主要是辅工作,而核心的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这也符合目前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科研活动中碰到困难等因素时,表示要放弃的学生比例为31.5%;科研活动中,碰到到的主要困难是“觉的没意思”,占28.4%,“难度大,完成不了”的占24.3%,觉得“精力不够”的为21.6%,认为“资金或资源不够”的占12.2%,认为“团队关系不和谐”的占9.5%;科研活动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在科研进展不下去的时候,有17.8%的学生表示后悔,不后悔学生比例为82.2%,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心态还是比较健康的,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对科研作用的认识,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较大的分别为21.6%和35.1%,两项合计为56.7%,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开展科研活动有比较积极和正面的认识,而认为”帮助很小”和”没有帮助”的学生仅占9.5%。

四、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的统计,目前我校学生对科研了解不深,也很少有机会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从思想认识上,学生认为培养科研素养还是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对科研还是有需求的,但自身缺乏科研素养,基础也好兴趣也好,导致学生比较少地关心本领域和专业的发展,对各类科研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从学校层面,作为科研活动重要供给方,学校和教师提供的科研平台和科研训练还是比较缺乏的;当前,学校比较欠缺的是意志品质和科学态度,即对科研的敬畏和端正的态度。对学生而言,相当部分学生还是有意愿参与科研活动,但种种因素导致其最后不感兴趣,最终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陈传锋、阙云艳、张小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状况的调查报告[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2]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第8篇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分析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社会锻炼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要接受社会实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必须离开学校,真正地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虽然现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环境也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再加上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实践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们提高自身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良好途径。因此,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无论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探讨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心理安全问题

许多高职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走形式,是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不需要认真去实践,只要有实践报告成绩即可,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多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热情不高,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有人看,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才最重要的想法非常普遍。这样的想法极容易使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他们对实际的情况认识不够明确,对社会以及以后的就业都不了解。这样就会使他们以后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调节不当就会出现心理安全问题。

(二)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唯利是图

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做过产品促销员、宣传员、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在被问起为什么要参与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回答的比较理性,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还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直接,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做兼职或者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来替父母分忧或者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裕。可是有的学生却一味的盲目的追求钱财,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如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失去了理性,利令智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在我国,一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误入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高职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容易受骗上当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分辨能力不足,同时又比较缺乏相关方面的指导。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做兼职或者实习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缺乏提防,轻易地相信他们的许诺,最终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得不到兑现,却无处申诉。另外,社会上还经常有这么一部分人,利用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的弱点,以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引诱大学生为他们打工,让他们做很多很繁杂的工作。这些人采取奸诈的手段不与大学生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大部分都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争端的方式往往会有些偏激使得问题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造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是推动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只是由辅导员做一些简单的安排。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大都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也很不科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有迹可循。真正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培养方案来实施。减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指导不够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知识结构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时候,也为他们的老师增添了一份身为师长的责任。作为我们年轻教育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分析

(一)加强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学校、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

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同时,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宣传工作到位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积极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成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

参加社会实践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学生,他们都具有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工作,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健全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实际上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杨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4).

[2]史俊贤,马涛,宫永纯,王建雅.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07).

[3]吴义太,姜丽.试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05).

第9篇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大学门槛越来越低。大学生数量激增,毕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就业方面却远远满足不了毕业人数的需求。因此,毕业就等于失业,已经成为不鲜的事实。人才大量的流失,对整个社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激增,也提醒了毕业生竞争激烈的讯息。由此,对这样的问题,有关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有了新的要求。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毕业生,才能在毕业生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调查目的:

1.增进大学生反省自身的缺点,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关注性。

2.使大学生了解交际关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3.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4.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三、调查思路:

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成果。

1.阐述收集资料的主要信息,反应客观实际。

2.使自己亲身体验工作环境,体会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个人亲身体验的社会实际,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总结研究成果,汇报体验感受。

将于XX年7月15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福源山庄对平和酒楼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

运用个案的分析方法,体会更真实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内容:

正文:

XX年6月9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暨研讨会”。这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XX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XX届(90.2%)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XX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XX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XX届(89.6%)略有上升。但是,麦可思与腾讯教育频道合作的XX届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从XX年10月29日至XX年4月10日,被调查的XX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 XX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XX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XX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 XX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大学生追求梦想的道路,已经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就业成为了毕业大学生的考验。

那在这样一个就业压力繁重的社会,我们又得如何提高自己,又应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脚踏实地才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

下面是我在大学生活的总结及对大学生暑期实践调查成果的认识和感悟。

大一学年。懵懵懂懂,正好形容我们这个年级的新生。虽然一个学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很多东西都不为我所熟知。我们只知道在追梦的日子很美好,大学的日子很美好,对整个社会环境和秩序也抱着很美好的态度。抱着这份心情,我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立足于社会的巅峰。尽管想象的世界非常美好,可这都不会是现实。未来的社会,对于我来说充满了梦幻色彩。

在我大一下学期的期末,我还是像以往的日子那样平静。但是在学生会工作的日子,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也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其中也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开始我觉得认识这些学习的长辈,无非就是听听他们讲述人生的大道理罢了。可是在学校举行的招聘会上,让我对学姐学长们有了新的认识。我在他们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未来的自己,顿时我平静的生活有了一丝丝波澜。为什么自己会受到这样的影响呢!原因就是,在招聘会上,很多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待遇很低。在拥挤的人群中,我总能看到一些失落的面孔,还有一大堆被丢弃的简历。我随手看了地上的一些简历,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很优秀的。我想毕业生的命运将会是我的前车之鉴!明白了现实的残酷,我的内心有了新的想法。

就业是我迟早都要面对的,因此我想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体会更多社会实际,让自己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选择了社会实践,这次的目标是繁华的都市--广州!

广州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因为繁华,所以在各类的消费水平都很高。能在广州市中心呆下去的人都是非富即贵,一个穷人是很难在这里生存的。因此没有很好的能力是很难闯进都市圈的前沿。

作为大一的新生,我想在这里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工作要求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以暑假工的名义去找工作,那就难上加难了,没有哪家公司愿意给暑假工锻炼的机会。连续很久的时间,因为暑假工的身份,所以很多面试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这次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刚一放假,我充满期待,马上就来到广州。我想在这里定能很好的完成社会实践调查的任务。满怀信心去了全国百强企业“君华集团”应聘“形象岗”的工作。通过一场场的面试,经理和总经理都觉得我很适合,便叫我到集团的总部去应聘。得意洋洋的我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居然能让老总那么赏识。后来了到了君华集团的总部,我突然感到自己非常的渺小。因为君华集团的总部居然在广州的最高建筑中,目标在59层,在乘坐电梯的一段路程中就让我遇到了很多世界各地的人,不同的语言总让我感觉头昏脑胀。我想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很有潜力的人吧!果不其然,和我一起来应聘的人还有很多,都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

我填写了应聘书,在应聘书上写了本科学历还有很多的获奖情况,我想这样会是我绝对的优势。抱着信心满满的心情在总部前台等待着。一场面试之后又一场面试,到最后自己露馅了。在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下,我说自己是暑假工。因为这样一句话,所以我也无缘在这样环境下锻炼了。我失业了!

失业的心情虽然不好受,但是我还是坚持继续寻找着我的最终归属。因为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加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也降低了自己对工作的要求。

后来在市郊的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在这里从事“服务员”的工作,这里没有很大的竞争。因为没有要求填简历;没有要求本科毕业的学历;也没有要求文化水平的高低。只要自己能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按时上班;服从上司的领导就可以了,所以我也很顺利的进入了市中心以外的商圈。

酒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市郊,大源村。地处偏僻,坐车不够方便,不过待遇还好!提供房子,包吃住,月薪1800元。

服务员的工作任务并不繁重,只是要负责酒店的卫生和招呼客人的酒菜,其他没有很高的文化要求。不过做为我大学生的我难免会觉得有点屈才,不仅我自己这样认为,很多同样的工作者也这样认为。也会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应聘这样的工作而引来一场讽刺的热潮,所以有些委屈。不过我工作很积极,在工作中老板和经理总会无时无刻的表扬我。老板和经理经常说我能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信自己的信念。保持这样的状态下去,以后一定能够有很大的成就。老板对我的要求是要好好学习,既要拿到学历,也要有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现在的社会。

总结社会之所以会有两种人两种看法的原因及表现。

第一种人:不看好大学生从事普通工作而讽刺大学生的,原因表现在自身素质不够高,普遍不了解大学生未来所隐藏的潜力;自身答不到预期的水平,以讽刺他人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第二种人:看好大学生的一方出于鼓励,对大学生的未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作为集体的领导阶层,必须顾及所有员工的心理,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前进;领导其本身也是大学毕业后创业实践的成果,普遍能够体会同等性质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远远超越了普通的工作者。

社会各式各样的人很多,加上我是在酒楼里工作,所以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来来往往的客人很多,很多人都是社会上的名流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富商。在闲暇时刻总会有很多机会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机会,借这样的机会我也向一些人请教了其中成功的经验。交流多了,慢慢觉得,其实与人交流大道理都是其次,关键是怎样才能把一个陌生人聊成熟人的本事。

总结社会中与人交流的技巧。

(一)与人拉近距离,主动向陌生人示好。

(二)把陌生人当成主角,积极提出问题。

(三)请教的态度与别人交流,懂得倾听。

(四)礼貌待人,在最后时刻懂得言谢。

就业是残酷的,有些并不是因为学习好就能得到最终的青睐。能收到青睐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口才。在社会中能够在巅峰的领导者都表现为一个高素质,高综合能力的人。他不会看不起任何一个普通的工作者。

第10篇

关键词:卫生管理;创新性;实践教学

创新是当今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应该成为高水平大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建设的主要内容、创新的根本途径。针对当前高校实践环节普遍薄弱的实际状况,以新的理念改革、构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认识,对教学环节、实践能力平台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改革,建立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对于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两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卫生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高校需要通过设置新型实践课程、改革原有实践课程、增加新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等方式,建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卫生管理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融入社会、反思自我,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医政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药品流通管理、医疗保险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加规范和细化的要求,亟须一大批经过医学和卫生管理教育兼具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职业化管理人才。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卫生政策、卫生法规、保健制度等也在不断地调整,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已经远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亟须通过多种手段补充实践经验,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卫生管理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的现状

实践活动是培养卫生管理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基本上还是根据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层次性,难以给学生营造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创新的氛围,学生无法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内容,也难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是分散于课程教学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形式,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联系不紧密,而且缺乏整体性考虑,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到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的卫生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生到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医药企业实习存在着诸多难题。由于实践课与课堂教学分开,负责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无论从创新意识或是创新能力来说都相对较弱,他们很少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他们开设的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要提高对创新人才培养对促进卫生管理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上的种种弊端,构建卫生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卫生管理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探讨

围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把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优化实践项目,在早期认知实践、见习实践、毕业实习等各环节中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基本原则

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而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采用全局性的多维实践教学模式,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针对学生在不同年级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实践教学训练。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差异性”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实践教学探讨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为了让学生对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的前两周,可聘请卫生管理方面的研究学者讲述前沿性专题,或由相关政府、事业单位的资深人士作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卫生管理的前沿理论以及热点问题,对专业有更多的认识;也可由指导教师带队到相关医疗单位参观,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卫生领域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为他们了解和巩固专业思想创造条件,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

(2)实验教学。这个环节的主要实施方式有两种。一是主干课程的实验,设计实验环节,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如《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专门的课程实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提高逻辑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建立校内卫生管理教学实验室,购置相关软件,建立仿真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专业实践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主题,进行系统的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另一种是由专业课题组给出主题,学生分组,指导教师亲自带队,并形成调查报告。

(4)预实习。预实习可以分散安排在假期中进行。预实习地点一般选择在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包括各级医院、社区门诊、医药企业等,由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自主安排实习时间”的方式进行。预实习的侧重点是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听专题讲座、与实习基地人员进行沟通。

(5)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环节主要是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由学校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在互惠互利、平等一致的基础上与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这个阶段不仅考验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

(6)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及勇于实践、探索、开拓的精神,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如何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是一个重要课题。

(7)建立科学的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评成绩所占的权重。

综上所述,夯实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都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科研工作的应用价值,都需要创新性实践教学。同时,重视与完善创新性实践教学工作,也为学校加强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的合作,丰富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帮助。因此,强化创新性实践教学是卫生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夏雪,张翔.美国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7).

[2]张蔚,陈娇,雷曼殊.临床实习规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9,(10).

第11篇

关键词:就业;专业对口率;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148-03

1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其作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调查分析,找出并解决我院通信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有利于优化和创新我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有效解决企业的高技能岗位虚位以待和大批学生求职无门的矛盾, 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目标。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1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专业360113班的所有同学,包括后期离开该班级去订单班的学生。该班级在大一时期共43人,其中2人在大一下学期休学。1人参军。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对其余40人进行访问并发放问卷,收回39份,回收率98%。

2.2调查法

为了调查我院通信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参考麦可思调查报告和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我院学生特点,提出本研究的调查报告。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5项,分别为性别、政治面貌、在校期间担任干部情况、生源地、就业所在地;第二部分为工作选择情况,包括4项,分别为参加的订单班名称、再次选择是否参加订单班、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以及就职单位性质;第三部分为薪酬部分,包括4项,分别为获得工作的时间、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毕业转正后的薪酬以及目前的薪酬。第四部分为工作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8项,分别为多长时间能够胜任工作、就业中面临过的问题、就业准备时间、提前顶岗时间、职业生涯有规划、最欠缺的素质、对就业成败的影响、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第五部分为就业指导服务,包括12项,分别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间、就业指导内容、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渠道、就业指导满意度、对工作帮助最大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哪些专业课对工作最有帮助、哪些非专业的知识对工作最有帮助、通信专业的教学水平、通信专业的师资水平、教学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最后让毕业生同学给即将要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

2.3统计法

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专业的问卷平台问卷星进行和收回,再采用SPSS19软件包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统计报表。

3研究结果分析

3.1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18人,占总数的46.15%;女性21人,占总数的53.85%。94.87%为共青团员,35.9%的同学担任班级干部,10.26担任院级干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生源地为苏北的学生占82.05,而就业地在苏北的只有33.33%,其中有大部分都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大部分同学都在苏南地区就业,占到53.85。

3.2第二部分工作选择情况

参加订单班的同学为18人,占46.15%,而如果现在还能选择订单班的话,会选择订单班的同学有29人,占75.37%。专业对口率为64.1%。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占比最大的是技术类工作,其次为销售类。

3.3第三部分薪酬部分

89.74%的同学都能在实习期找到对应的工作,其他同学也能够在刚毕业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待遇大部分同学实习期每月为1500-3000,转正后为2000-4000,而现在的待遇大部分集中在3000-5000。

3.4第四部分找工作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1.79%的同学能够在一个月内胜任相应的工作,20.51%的同学能够在三个月内胜任工作。在就业中越到的最大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就业技巧和难以确定方向。所以同学们都希望能够在大二刚开始就可以开始就业的准备工作,能够在大三刚开始就开始顶岗实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大部分都是边做边看,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相关工作经验和沟通协调能力。对就业影响最大的也是工作经验,其次是个人素质。他们在找工作的考虑最多的是个人在单位的发展空间、单位的发展前景、薪水福利和工作地点。

3.5第五部分就业指导服务

主要是针对已毕业学生对我院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程度和需要提高的地方。59%的同学希望在大二刚开始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最重要的就业指导内容包括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和政策、生涯规划和提供就业信息。最希望的就业指导方式是就业培训、就业个别辅导和就业指导课的方式进行。66.6%的同学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为校园招聘。所以需要我们学校的校园招聘能够更上一层楼。争取更多的优秀企业来校招聘。同学们对我们的就业服务很满意和满意只占66.7%,说明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在大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工作最大的是协调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专业技能。对专业设置认为合理的占97.44%。其中认为对工作帮助最大的三门课程分别为网络优化、路由交换和CAD制图。认为对工作帮助最大的非专业知识是社团活动。认为我院教学水平和师资水平很好喝较好的占97.44%,在教学和管理中比较薄弱的地方主要在于创新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3.6建议指导

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希望毕业生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予即将毕业的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其中提到最多的是要求大家学好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一定要多动手,多问。其次是多参加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大二订单班成立的时候尽量的去争取参加订单班,给自己多积攒一些工作经验。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一定的规划。

4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

通过对该班级的调查及访问,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4.1从众心理

有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没有自己的主见,周边朋友或者宿舍舍友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尤其是在大二选择订单班期间,发现要么一个宿舍都报名参加,要么都不参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加强宿舍集体荣誉感的同时,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比如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学生的理想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来决定是继续升学还是工作,是参加订单班还是自己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4.2就业心态的问题

主要是有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意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简直就是小学生都能完成的事情。建议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任何工作都要从基础做起。尤其是实习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和准备,不要期望过高,即使不太满意,也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尽量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4.3缺乏工作经验

从就业调查的结果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最缺的是工作经验和协调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部门活动、集体活动等,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并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达到相对理想就职。

4.4专业知识不扎实

不论是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还是非对口工作,自身的学习能力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更要在校期间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和实践项目,一定要多做多问多思考。。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校期间没有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感到后悔和惭愧。

4.5缺乏生涯规划

很多学生能够“俯下身”,但却“行不远”。具体来说就是有些学生在出校门的时候是打算吃苦到单位最底层去学习的,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对社会了解不是很深入,通常是有热情,但无方向,在在岗位中碰壁后便会选择逃避和放弃,加上同学们之间的攀比心理,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忍受基层的辛苦。这需要我们在就业培训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未来的生涯规划,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尽量少走弯路。

4.6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我院教学或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创业创新和综合素质培养。所谓创业创新是指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综合素质是指个人在特定的时期,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社会修为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它比单纯的知识水平重要得多。而这两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用考试的方式去衡量优劣,也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的,它们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并密切配合,而且必须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会大大提高的。

5学院及教师应对措施

5.1及时调整及合理优化专业课程

我院通信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增强办学实力。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使得我们在校所教所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

5.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是保证办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的、自身素质过硬的有责任心的教师。可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从高校或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经过强化培训,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对目前教师队伍进行分方向的进行强化培训,使得每个教师能够“持证”上岗。三是从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培训机构招聘一些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相应的专业实践课程的指导,这样不仅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合作企业、培训机构与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共赢的关系,为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找好出路。

5.3坚持订单培养,努力提高专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

订单培养模式是我院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种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院一直大力支持各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培养,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招生、顶岗实习、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检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合作企业联系,企业的需求进行面对面的考察,并尽量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去实习,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去,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聘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让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够优势互补,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够更加全面、专业技能更加扎实。

5.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从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还是非常的希望能有人在早期就给予指导。而指导的方式更多的希望能够直接通过培训和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要想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提高就业率,我们的就业指导就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全程,而不仅仅是离校前的一个阶段性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要有有一批高素质的既熟悉学生工作又了解就业市场的师资人才能经常性地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并能开设一定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各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5.5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的培养

调查发现,学生对我们学校感到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创新创业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同时面向社会需求,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 要求我们自身能够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促进创新创业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比如我们通过第二课堂、人生导师制、兴趣小组等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一、树立“自主”观念,强化学生重视自我发展的意识;二、调动学生的“五官”,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三、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其一技之长;四、重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性高素质学生的培养。

总之,高质量的就业和专业对口率是所有学校努力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本人在学校的整个周期内的积极配合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成英.试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1):9-10.

第12篇

摘要:大学生兼职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调查抓住这一热点展开,选取西南大学本科学生为代表,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了解了当前西南大学学生兼职的状况。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并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兼职状况;兼职维权;兼职影响;对策分析

第一部分:引言

(一)调查背景。

兼职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众多调查研究及观察表明,兼职在当前以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将呈持续走热的态势。通过兼职,大学生不但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缓解学费、生活费等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更多的则是为了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积累经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增强竞争实力,为将来就业做出铺垫。兼职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给我校大学生兼职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如何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兼职岗位、如何使更多的单位提供兼职岗位、如何给我校大学生兼职提供适当的制度保障及支持等等,并在实际中通合理的管理手段,促使我校大学生兼职现象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些都是当前我校大学生兼职面临的困境。

(二)调查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共收回100份,其中有2份无效问卷,共回收98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填写有效问卷的男生有58人、占到59.2%,女生40人、占40.8%;其中大一11人、大二17人、大三65人、大四5人,分别占到11.2%、17.3%、66.3%、5.1%;而学院的分布来看主要有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信息与科学学院等9个学院。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

(一)个人信息。

1.基本信息。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以大三学生为主,占66% ;其中男性为多数,约占59%,通过调查分析可知,男生在兼职的意向和行动上更加突出。

2.相关信息。

在所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学生有过兼职经历,约占调查人数的80% ;而被调查学生月支出大都在600-800元每月,整体消费水平差异性不大。

(二)兼职动机。

1.内在动机。

在所调查对象中,参与兼职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绝度相关度不高,据调查显示,兼职的工作中与所学专业完全相关的只占9.2%,而比较相关的占42.1%,表明大部分兼职活动基本与其所学专业无关,这也说明学生参与的兼职工作广泛性比较好;而在调查学生的兼职动机中,可以看到调查对象较多的出于增长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为最大 内在动力,同时也有较多学生出于减轻家庭负担而考虑参与兼职。

2.外在动机。

在此我们只考虑了家长的态度,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对于大学生兼职,家长多持支持态度,反对的人数较少。据调查资料显示,完全同意并鼓励学生参与兼职的家长占27.6%,基本同意的占51.3%,说明大部分家长是给予支持态度的;但是也有部分家长出于各方面考虑,持默许态度,而完全不同意学生兼职的非常少,仅占1.3%.

(三)兼职状况。

1.兼职类型。

结合先期调查,对于大学生兼职类型,我们主要例了以下几项,如图二所示,据调查据结果分析可以知道,家教和派发传单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首要选择,分别占47.4%和46.1%;而销售类别兼职也占有较大比例为30.3%,其余类别比例较为接近约约为8%左右。但是,选择其它类别的占了40.8%,说明大学生的兼职类别具有广泛性。

2.兼职渠道。

结合早前的模拟调查,对于兼职渠道,我们主要设置以下选项如图三所示,大部分学生获取兼职的渠道以熟人介绍为主,占40.8%,而海报或广告以及网络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26.3%和13.2%,相比较与这些校园常见的招聘信息,其可信度比专门机构应该更低,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并不选择专门机构,这说明其一专门机构的信息宣传不够,其二,学生对其可信度不高。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兼职时间为寒暑假,约占34.2%;其次是周末,约占26.3%,而节假日也是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较好时段,约占22.4%,而无时间限制的同学较少,占3.9%,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能够良好的安排自己的兼职时间。而我们在进一步调查学生当兼职与上课冲突如何安排时间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选择放弃兼职,占52.6%,而灵活的选择请假去做的占19.7%;而较少学生选择逃课约占7.9%,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十分理智的,而选择其它或说不清楚的约占19.7% 。

3.兼职收入。

由前面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选择兼职,收入并非为其主要目的,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大部分学生兼职收入都不太高,其中在50―100元每天的占46.1%,同样也有46.1%的同学兼职一天的收入在50元以下,而收入在100元以上的较少为7.9% 。

(四)兼职维权。

1.兼职侵权行为。

在所调查的对象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在待遇太低和兼职时间多冲突;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待遇太低成为困扰学生兼职的主要问题;而且进一步调查发现,较大比例的学生有过受骗的经历约占42.1%,而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受骗经历的人较少,只有32.9%,其余认为说不清是否有过受骗经历。

2.对待侵权态度。

析计统分数据知道,大部分学生由于防范意识不高而遭受欺骗,如下图表可知学生的困难还是较多的,无形中我们早已把大学生在面对兼职时推向了弱势的一方。并且很多大学生在面对侵权时较少有人想到运用法律武器,仅有21.1%的同学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并且大部分学生选择自认倒霉,约占40.8%,能够想到与当事人进行交涉的也只有38.2%。调查表明,首先大学生自身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在遭受侵权时反抗声音不大,其次,也迫切需要一个健康的兼职环境。

第三部分:结论

(一)高校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遇到的侵权问题。

调查显示,遇到的兼职侵权问题集中在待遇太低(59.2%)和兼职时间冲突(25.0%);并且大一部分学生有过受骗的经历(42.1%)。用人单位的侵权主要体现为拒付、少付或延付报酬,或者延长工作时间、侵犯个人隐私等。许多具有合法营业执照的中介也没有能履行义务,然而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西南大学本科生对待兼职侵权的反应和受侵权的原因不一,其中,约有40.8%自认倒霉,38.2%选择与当事人或领导交涉,只有约21.1%会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在做兼职中受到侵权是得维权程度不高。

(二)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收获和与学业影响的权衡利弊问题。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感到收获最大的部分是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32.9%)和扩大了交际圈(25.0%),增长了经验和使生活更加充实(19.7%),但同时大部分人也担心兼职会影响学业68.4%,也就是说,大学生做兼职有很多好处,能够锻炼我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做兼职是要花费时间的,和正常的学习上课时间冲突的时候也是可能的,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为了做兼职会请假甚至逃课,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兼职对大学生的学业的影响与收获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

第四部分:对策与建议

(一)对高校大学生的建议。

首先,妥善处理兼职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各种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兼职只是一种社会实践,只是作为一种理论学习的补充和完善。所以大学生在做兼职的时候要调整好成本和利益的关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其次,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来积累实践经验。很多的学生想通过兼职积累实践经验。我们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如可以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等,还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社会调查,既能使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又能使自己在以后的就业方面增添一些社会经验。

再次,提高维权意识。对于兼职大学生自身而言,主要是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意识,做好知识储备,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衡量自身利益取舍,以安全为首选,避免被欺诈,防患于未然,这样就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最大保护。

最后,合理分配兼职时间与精力。大学生要合理运用时间,应该善待自己,学业为先,适度兼职。

(二)作为高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首先,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应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学校应当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与企业等真正建立起对口管理部门。将兼职的大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管理体系。加强兼职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发挥学校勤工助学信息中心的作用。第一,建立兼职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信息。学校的勤工助学信息中心不应局限在为贫困生提供兼职岗位上。第二。与某些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专场兼职招聘会,增加大学生与单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第三,积极开辟能提供长期、稳定岗位的勤工助学基地和实体。第四,争取提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勤工助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从中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加强与人才市场、劳动部门的定点联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