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01 14:3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第1篇

2010年胶州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真情奉献教育,打造科研品牌”的意识,以“坚守、创新、服务”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作用,面向实际、开拓创新、突出实效,以扎实高效的工作业绩进一步扩大教育科研在兴教、强校、塑师方面的影响力,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和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引导镇处、学校建立起两级教育科研水平自评体系。倡导镇处、学校建立教育科研年会制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2.召开胶州市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表彰教育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举办“胶州市教育科研走进胶北”活动,届时争取承办山东省教育学会现场会。

3.圆满完成“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任务。2010年,是十一五课题结题年,各承担课题研究单位,要加大课题研究力度,确保高质量的实现研究预期目标,出精品成果,打造“拳头产品”,扩大学校“教育品牌”影响力。

4.继续积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适时通过举行胶州市“优秀科研成果推介会”、主题现场会、课题研究观摩课等形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5.以教育科研作引领,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学习和交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举办学习思想沙龙、专家报告会、主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科研项目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结合学校的精神建设、制度建设、物质建设等从“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建构校园文化。

6、以主导性课题作引领,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帮助学校明确学校发展主题和方向,加大学校主导性课题的建构和研究力度,发挥好教育科研的引导性、探究性和实践性,集中群体智慧,协力攻关,努力培植一批特色品牌学校。

7.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使校本研究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常态。要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要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全面普及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8.深化“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教师阅读工程的经验,为开展十二五阅读工程做好准备,年内启动“书香校园”和“教师读书人物”的评选活动。

9.编制“十二五”课题规划,加强教育科研宏观引领,增强教育科研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适时出台《胶州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指南》。

10.办好《胶州教育》,秉持“坚持指导、注重实用、提高学术、增强服务”的办刊原则,为学校经验交流,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优质平台。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教育科研寓各项活动之中、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成长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做好“十一五”课题实施及课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养科研骨干市级1名、区级4名、校级5名;

4、实验教师能独立撰写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和教学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滨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科研成果。将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师个人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

2、搞好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科

研小组经常监督检查、指导服务,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

3、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观研究。

4、启动实施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研究活动制度,增强领导及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形成研究习惯。

5、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

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6、继续实施校内科研骨干认定制度,实行校、区、市逐级推荐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三、具体安排:

三月: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宣读修改后的科研奖励办法

实验教师确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题,开学初交研究计划,学期末交研究总结 每学期上交两份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学反思 组建科研团队 对教师进行科普知识的培训

四月:实验教师隔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五月:聘请专家指导讲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各级论文的评审申报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评选(课题校本)

第3篇

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

一、学校教科室是校长领导下的组织、管理、指导和从事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机构,教科室主任主持教科室日常工作。

二、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科研的意义,动员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组织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三、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负责学校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审定,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督促和检查,对科研成果的鉴定和奖励等有关工作。宣传、推广教科研成果。

四、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组织力量搞好有关专项课题的研究。

五、及时搜集教育科研信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改革提供情报资料。

六、注重调查研究,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必要的可*的事实依据。

七、主编学校教育科研的有关刊物,并通过多种渠道推广科研成果。

八、争取上级教科所的指导和帮助,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科室的交流与合作。

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

一、研究专项问题,制定各种方案,提供咨询报告,为校长决策提供参谋服务。

二、负责建立、实施学校教育科研立项、研究、总结、反馈、调整、推广工作的机制。

三、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县、市、省、国家级实验课题的论证、申报、实验、跟踪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指导,定期进行全校教师教育科研成果交流,选编学校教育科研论文集。

四、加强对各教育科研组的指导,建立咨询制度,逐步形成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五、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远景和近期规划,聘请校外专家、教授作为教育科研顾问,以加强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

六、协助校长做好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组织课题主持人参加参观、学习、访问等教研活动。做好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新教师的培训、全校教师的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工作。

七、了解和收集校内外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信息。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和讲座,向全体教师介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八、积极宣传上级各种论文评比的精神,指导教师积极撰写稿件,遴选高质量的论文参评和投稿,切实提高获奖率和发表率。

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领导下,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机构,教科室主任在分管师训的领导下主持教科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主持制定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负责落实区市教科室布置的教研课题的落实。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介绍、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教研教改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改实验,总结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交流教学经验。

4、负责编辑《教育教学论文集》。

5、开展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研究,制定教育教学评估细则。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分析,为学校进行教改决策提供依据。

6、配合有关部门,负责教师的岗位培训。

7、负责制定和实施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第4篇

一、加强理论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1、圆满完成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学校工作带来极其的不便,但我们依然按照2002年制订的《教科研培训计划》,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训。针对不宜大面积集中的实际,我们积极挖掘各校的内部潜力,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镇所有在职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率达到100%,其中71位教师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交案率达到100%,71位教师参加了市进修学校的教科研专题测试,通过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展教师学习空间。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学术氛围较浓的一年。一是“请进来”。6月,邀请市教科所副所长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8月,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的主题报告;同月,邀请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杨治平老师到校作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的学术讲座。与名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使广大教师受益非浅。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科室主任培训,并赴台州进行考察学习;暑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下半年,组织教研组长参加教研组组长培训。各类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从而达到全体提高,全面优化的目的。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机构。2003年,我校申报的课题达到了5项,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的实效性,校教科室开始推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由课题组组长主持本课题的研究,教科室给予协调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三级科研管理网络。

2、制定科研规划。根据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编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结合本校的实际,教科室组织力量制订了《石门镇小学2003——2005年教育科研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教科室制订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计划,给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3、完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我校依据衢州市、江山市两级教科所的有关课题管理规定,制订了《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学习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开展课题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结果揭晓,镇中心小学的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小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获三等奖,江山市一般规划课题《轻松愉快,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二等奖。2月,教科室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并形成了阶段成果报告,印发给每位教师。10月,教科室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总结,理清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报告。11月,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鉴定。

2、积极申报课题。由于上半年经过了教育科研的全员培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2004年的课题申报工作也异常火热。教科室共收到课题研究方案6份,经筛选后,选择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申报立项。5项课题全部通过审定并立项,其中由教科室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策略的研究》被列为衢州市2004年度重点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创下了我校历史之最。

3、组织论文评选。5月,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学科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论文36篇,经过评选,选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评选。6月,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7篇论文获奖,其中徐强老师的论文《对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几点思考》获一等奖,叶立忠和姜利红老师合写的《以开放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德育自化》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获奖等次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内涵。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教科室和教导处紧密合作,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着力在课堂教学落实研究成果,检测研究成果,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03年,教科室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尚有不足;群体科研的氛围尚未形成;村级小学的科研工作尚未启动。

教育科研是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2004年,我市将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在新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力求以课改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力倡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领会课改精神,把握课改方向,适应课改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

第5篇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时刻注意从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应做到。比如,同学们要到专用教室去上课,临出教室时,我悄悄地把灯关掉,把门关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几次下来,同学们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开无人灯,教室没人要关好门窗。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安心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班集体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上,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出一份力。对待学生,我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与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我在平时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情况,我知道这一文秘家园信息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留住学生,使学生能安心在这里读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自身发展着想。

二、学科教学工作,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本文出自/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科研工作,争做得力助手。

自担任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员以来,我在教科研工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从中学到了许多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弄清了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课题的选择与申报,主要研究环节与方法,以及成果总结与发表。我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

按照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我积极协助教科室主任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个人成长的认识,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教科室印发了一些教师理论学习的记载材料,把教师参加理论学习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项日常工作,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没有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实施新课程也就没有实质的变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第二、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的国家级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评价研究》已完成了前测工作进入构建阶段,为此,我校的课堂教学本文出自/评价采用了新的评价表,并构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评价表》。我校的常州市级电教课题已完成了结题工作。

第6篇

一、强化科研意识,形成科研氛围

(一)领导重视,树立“科研兴校”观念,以往由于我们课堂教学因循固有的模式,教师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领导观念陈旧,没有开拓创新精神,一度出现教学改革停步不前,教学质量徘徊于全县下游。近几年,我校领导班子,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多次召开会议、通过学习、研究、讨论,大家形成共识,开展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跨世纪名教师的需要。我校要发展,走在全县教学改革的前列,就必须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之路。为此。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学骨干为成员的新课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具体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并指挥、指导、参与教科研各项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我校明确提出并要求教师树立“十种”科研意识,并制定了教科研工作制度。几年来坚持新课程业务学习制度,每人每学期记笔记,写心得一万字以上,每周一次教研科研活动,每学期领导成员做科研专题讲座一次,全校教师较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下的课堂观》、《吉林课程改革》等刊物。此外,还组织学习了有关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理论经验以及我县新课程实验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或成果材料。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全校教师的新课程理论水平,并对今后的新课程教学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三)领导带头开展教育科研,我校的业务校长、教导主任、继续教育辅导员每人都负责一次课题研究,并能帮助教师撰写课题方案,指导教师课题的实施过程,组织教师开展实验课研究,从这里我们切身体会到,领导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组织指导、研究,能够有充分的发言权,能了解实情,掌握方向,也能起到示范、带头、激励的作用,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工作服务。

(四)建立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是确保教育科研地位的关键,是我校科研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方针之一。我校确立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共十名热心教改工作骨干教师为教育科研带头人。采取三级联动法。即:市县级培训、校本培训、教师自学相结事。重点采取了外出学习,内部强化理论培训,新课堂教学实际锤炼,自主确立课题等方式,使这些教师很快打破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校有三名教师因热心于教育科研,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发挥主体潜能》研究实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课题被评为2010至2013年全县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教学规律

(一)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线,开展教育科研。新课程改革工作是我校目前的中心工作,而新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优化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使全体学生主动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如我校的主课题《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语文教研组《抓好课内外结合,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都充分体现出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并渗透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以语文、数学和英语教改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实验研究。语、数、外是初中教育的三大主科,其能力培养是中学生今后乃至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我校经过调查发现,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学生被逼着学,语数外能力普遍低下。为了解决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我校在语文学科中(主要是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实验研究和在数学学科中开展了《自主探究、发挥主体潜能》的实验研究,这些实验的开展,带出了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探索出了一些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的途径和方法,有力地鼓舞了全校教师走“科研兴教”之路的信心,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三、教科研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一)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在科研兴校氛围中,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不断增强,理论水平普遍提高,我校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的人多了,努力钻研业务的人多了,潜心撰写课改论文,认真反思,总结经验的人多了,勇于竟争,积极参与“十评五奖”的人多了。几年来我校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活动项项有成果 。通过这此我们再次体会到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只有理论而不去实践是更不可行的。只有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才能迅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更多的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多学科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有了提高,课堂探究质疑能力有了加强,阅读理解能力明显提高,数学分析求证速度加快。大部分学生作业正确率高,写作水平大有好转。

第7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科研 现状 调查分析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培养“科研型”教师,提高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在前一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中,高等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承担的工作出发,提出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本案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对象为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其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59.8%。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有18.5%,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占29.8%。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答卷284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

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的价值”、“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选题和方向”、“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展开,共设有13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284份问卷中,有116份问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42.2%(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结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育科研能力存在影响。从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看,如图1所示,在省级或校级课题中,负责人是教授或副教授的比例远高于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有60.0%和29.5%主持省级课题,讲师、助教分别只有6.1%和6.7%,这反映出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参与科研活动,可以积累经验、打下研究基础。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课题研究,反映出这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尚未形成、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形成研究团队。

图1 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的关系

调查显示了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9.8%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有院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问题、善于探究。

图2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与参与课题的关系

针对“您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的问题,有29.1%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薄弱,教育科研成果太少,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因素。

图3 职称结构与未取得成果的关系

针对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比较高;75.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积极性;17.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积极性”。同时教师职称不同,对开展教育科研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如图4所示,讲师和教授群体持“没有积极性”态度的比例高于助教和副教授。这与政策导向、价值认识和教学任务等因素有关。

图4 教师职称对教育科研的态度

2.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

对于“您认为所承担的研究是否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您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的问题,7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承担的研究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52.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展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和对提高自身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意义。

3.教育科研的影响因素。

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9.8%的被调查者指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47.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从总体情况来看,影响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学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由于没有时间对实证资料收集整理,加之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激励作用不够,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是单兵作战,如何把想法付诸行动,困难重重。

4.教育科研的保障条件。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科研?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激励机制;另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调查显示,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题指南对教育科研选题有指导作用”;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作用”;而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看到,说不清楚”。51.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教研究》和《高教信息》以及网站平台对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帮助;11.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作用”;36.7%的被调查者“没有看过,不知道”。69.8%的被调查者了解我校现有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途径;有30.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和引导。

二、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还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

2.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政策失衡。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教育科研是软指标,另有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与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观念上仍存在着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认为教育科研属于教学行为,教育科研无非搞些教学改革,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要开具从事教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有的认为工科院校做教育科研难以形成一定的水平,认为其取得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实践意义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

4.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

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良好的条件是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实中存在的科研经费欠缺、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

三、思考和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实力普遍还不够强。随着“质量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高校自身发展都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角度入手。

1.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将教育科研与科研同等看待,并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由校领导负责将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资助力度。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型高校,在工作中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也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学以及提升办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加之由于实力有限,获得高级别的项目不多,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具有科研和教改价值的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在教育科研项目上要有专项和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

3.完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科研工作及其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支持、制度性奖励和宣传推广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后,需要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科研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教师教育科研与院系考核、教研组考核、教师评聘挂钩;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项目,鼓励扶持青年教师成为研究者,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论文评选”、“成果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相应的奖励,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4.不断充实和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规划和引导,我们要逐步实行课题分层分级管理,加强课题校院(系)二级管理、过程管理,健全从学校到二级单位的教育科研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加强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规划,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课题指导计划,不断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学术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服务教育决策、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增强开展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既是专业业务尖子,体现学科专业化,又要具备教育科学素养。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提高研究意识,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

(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其特点是以高深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不能相脱离。教师要打破纯教书的传统思想,应做“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严谨的思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凸显地域性。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实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教育科研的选题和方向的确定都要从实践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增强科研意识和团队意识。在教育科研成果方面,调查显示,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过课题研究,有29.1%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这些数据说明,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不够强,教育科研行为并没有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1]笔者相信,钱老的教诲中,“科研”是全方位的。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而当积累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之后,再要提高一个层次,就必须走科研之路,在研究中求发展,在研究中求升华。[2]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很难会成为一个骨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曾有人说“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一定要从所教学科切入,这不仅因为依据学科教学开展教育科研难度小、见效快、易操作和较实用,还是激发全体教师教育科研的内需动力,是保证教师长期保持对教育科研积极性和热情的有效方式”。为此,教师可以以所教学科为切入点,就某个教学研究项目、某个具体课题、某门课程教学方法的内容进行探索,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经验及其理性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长期不懈地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每位教师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生活中,主动地、能动地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使教育科研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教育科研活动离不开团队的努力与协作。教师要打破单兵作战的思想,加强研究的组织和规划,注重研究团队建设,团队成员要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开阔视野,优势互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积极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兼职科研队伍的作用,形成整体策划、团队协作的研究组织形态;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项目为平台,建设学术团队,群策群力开展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苏耕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10):31-33.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育科研 现状 调查分析

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服务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大学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因此,培养“科研型”教师,提高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并促进其专业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在前一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活动中,高等教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承担的工作出发,提出以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以期找准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学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本案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对象为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职工。其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59.8%。调查对象职称结构分布情况如图l所示,其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有18.5%,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占29.8%。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答卷284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8%调查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科研的价值”、“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选题和方向”、“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展开,共设有13个选择题,1个开放性问题。在回收的284份问卷中,有116~q问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参与人数占42.2%(以有效问卷为基数)。

1.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结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育科研能力存在影响。从职称结构与参与课题研究情况看,如图1所示,在省级或校级课题中,负责人是教授或副教授的比例远高于讲师、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分别有60.O%和29.5%主持省级课题,讲师、助教分别只有6.1%和6.7%,这反映出教育科研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参与科研活动,可以积累经验、打下研究基础。27.2%的讲师和45.6%的助教未参与课题研究.反映出这部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尚未形成、经验欠缺。这就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形成研究团队。

调查显示了担任教学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关系。29.8%的从事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有院系主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专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比例均高于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反映出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关注问题、善于探究。

针对“您在教育科研方面有什么成果?”的问题。有29.1%被调查者回答“没有教科研成果或发表过文章”.这其中讲师占33.8%、助教占55%,如图3所示。这说明地方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薄弱。教育科研成果太少,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6.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

2.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

对于“您认为所承担的研究是否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积极作用?”“您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的问题,70.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承担的研究具有针对性。能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对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52.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发挥出示范作用”。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展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和对提高自身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意义。

3.教育科研的影响因素

针对“制约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是制约他们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9.8%的被调查者指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47.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从总体情况来看,影响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的前三位依次为:教学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织者。由于没有时间对实证资料收集整理.加之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量计算、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政策等方面对教育科研工作激励作用不够.难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再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常是单兵作战,如何把想法付诸行动,困难重重。

4.教育科研的保障条件。

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科研?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61.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教育科研资助力度;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完善激励机制:另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在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调查显示,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课题指南对教育科研选题有指导作用”;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作用”;而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看到,说不清楚”。51.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教研究》和《高教信息》以及网站平台对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帮助:¨.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什么作用”:36.7%的被调查者“没有看过,不知道”。69.8%的被调查者了解我校现有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途径;有30.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需要一些指导和帮助。作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和引导。

二、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还滞后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教育科研现状不容乐观,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科研能力不强。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

2.教育科研氛围不浓。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教育科研与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政策失衡。不少教师认为教学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是硬任务,教育科研是软指标,另有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扩招之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相当多的教师整天陷于备课、上课等具体的教学事务中,无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对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与教师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观念上仍存在着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认为教育科研属于教学行为,教育科研无非搞些教学改革,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要开具从事教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有的认为工科院校做教育科研难以形成一定的水平.认为其取得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实践意义比不上自然科学研究。

4.教育科研保障条件不够。

教育科研保障条件包括经费的投入,相关制度与激励机制等。良好的条件是教育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实中存在的科研经费欠缺、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

三、思考和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地方高校教育科研实力普遍还不够强。随着“质量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指导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高校自身发展都要求地方高校加强教育科研。而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现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角度人手。

1.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教育科研的定位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学校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将教育科研与科研同等看待。并将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由校领导负责将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资助力度。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型高校,在工作中强调以教学为中心.虽然也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对于促进教学以及提升办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够用于教育科研的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还是很少的,加之由于实力有限,获得高级别的项目不多,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具有科研和教改价值的项目无法正常实施,因此在教育科研项目上要有专项和充足的经费加以保障。

3.完善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教育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对教育科研工

作及其研究成果转化的政策性支持、制度性奖励和宣传推广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了解制约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因素后.需要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教育科研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教师教育科研与院系考核、教研组考核、教师评聘挂钩;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项目,鼓励扶持青年教师成为研究者。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论文评选”、“成果表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给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相应的奖励,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4.不断充实和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规划和引导.我们要逐步实行课题分层分级管理,加强课题校院(系)二级管理、过程管理,健全从学校到二级单位的教育科研网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加强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规划。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课题指导计划,不断提高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学术与应用逐步实现一体化.在服务教育决策、组织教改实验、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增强开展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既是专业业务尖子,体现学科专业化,又要具备教育科学素养。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提高研究意识,注重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

(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其特点是以高深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不能相脱离。教师要打破纯教书的传统思想,应做“善于思考的实践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严谨的思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科研上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课题研究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凸显地域性。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实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教育科研的选题和方向的确定都要从实践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9篇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第10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形式、教育教学手段,以及中小学生的成才观念、学习形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现行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考验。”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局长苏万俊说。

凉州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课程实施是凭借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模式推进的,教师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执行者,对课程的认同、理解、支持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很难因几次的培训得到转变,尤其是部分薄弱学校的教师,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依然受到过去行为习惯的影响;二是农村学校缺少学科带头人,很难从自己的教师队伍中选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担任本校校本教研教育理论的辅导教师;三是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其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提高思想认识的需要;四是教研氛围不够浓厚。由于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小,学科教研组人数较少,难以形成比较浓厚的教研氛围;五是教研资源相对缺乏,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差、经费紧张、教研资源不足,不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鉴于上述原因,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相继制订、下发了《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开展联片教科研活动的安排意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关于重新划分中小学区域联片教研组的通知》《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关于对联片教研、校本教研工作实施课题化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学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科研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区域教研的整体优势,形成区、片、校三级教科研网络,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校本教研与联片教研的双向有机组合,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最终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认识到,中小学联片教研活动重在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教科研工作下移的精神,调动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校园特色和区域优势,减少教科研活动的指令性,增强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为此,区教育局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性的教科研工作会议或质量工作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和安排全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育科研工作。

在实施联片教研之初,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经过多方调研、科学论证,将联片教研活动定位于:实施典型引路、整体联动、重点创新、全面推广的校本研究策略,构建城乡互动、联片合作、通力研究、整体提升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努力让中小学联片教研活动成为教科研工作的中间环节,成为联系学区、学校与区教研室的纽带,推进区内教科研工作,带动学区之间、校际之间的以强助弱和师资交流,推动自下而上的师资培训,整合全区教师教科研队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全区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实现均衡发展。经过充分而有效的实践,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认为联片教研的选择是正确的,对联片教研的定位也是科学的。

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在深入分析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从全区地域特点、学校发展特点和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的实际出发,把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划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区直小学组和农村小学组,再根据学校地域分布情况将学校在组内分片,以联片教研组为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主体,使联片教研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三个层面”的架构体系。

“一个整体”指的是联片教研是校际互动协作、资源共生共享的有机体,是上下(区、学区、学校)交互、左右(校际)联动的整体。校际联动机制的产生主要依托地缘关系构建校缘关系,同一学区内的学校基于管理组织上的优势可结成教研群体,不同学区的学校也可以跨越学区建立学校间教研群体。联片教研关系到物质、人力、信息等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为此,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着力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工作,即:区教研室承担全区联片教研活动布局规划、管理、评估等工作,主要通过教研员联系蹲点制度,负责为联片教研提供信息支持、专业指导、过程监管及活动成效评估;学区主要负责组织、安排、实施好学区内学校联片教研的划分、管理、指导及活动成效评估;学校结成联片教研群体后,教研重心转移到学校,教研主体回归到教师。

在联片教研活动的方式上,各联片组设置了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建本联片组中心教科研大组,制订联片教科研工作计划,组织本联片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培育校本文化,发挥校本特色。在联片教研活动内容上,定期组织大组备课、区域研讨课、学业评价研讨、区域性校本课程开发;组织骨干教师指导片内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研究片内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联络不同层级、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定期组织学科沙龙活动、联片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论坛、教学观摩等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增强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要求:一是各片区的教科研活动计划、内容、时间安排由区教研室统一协调;二是各片区联片活动工作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制订片区联片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安排本片区的联片教科研活动,及时总结片区联片教研活动的经验与教训,每次活动要做到“五有三保证”(“五有”:有计划、有主题、有活动、有成效、有资料;“三保证”: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实效);三是联片教研组长、中层领导要带头参与联片教研,并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好校本教研活动,活动后,要做好反思与总结工作,为下次活动奠定基础;四是全体教师要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和学习意识,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态度,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联片教科研活动还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使联片教科研活动搞出特色,取得成效。事实证明,这些要求是全区联片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随着联片教研的深入,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发现一线教师们已经不满足于几个兄弟学校聚集在一起听课、评课的简单活动形式了。为了巩固联片教研的成果,继续总结联片教研的经验,区教育局又制订下发了《关于对联片教研、校本教研工作实施课题化管理的意见》。

第11篇

南苑中学

市教科所:

根据金市教规[2005]6号文件《关于评比金华市第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通知》精神,我校认真对照考核细则,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呈上《南苑中学创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申请报告》,请予以审查。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经过认真研讨,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由分管教科研副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首席教师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管理者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每位教师(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有规定的听课节数,为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先后出台了《南苑中学周前会学习制度 》、《南苑中学教师业务进修与外出学习制度》和《南苑中学师徒结对与考核制度》、《南苑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考核、总结。

二.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保障。

在教育科研中,学校舍得投入。除了每年给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每个教师办公室、备课组都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提供经费,保证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每一学年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近两年来学校已先后组织行政人员和教师外出到上海、杭州、余杭、义乌、温州、宁波、台州、绍兴等地听课学习。学校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进修合格给予1000元的奖励。

三.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举措。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教务处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 为了发挥我校的教学优势,利用西苑中学的资源优势,前两年我校还与西苑中学实行连锁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上,两校规定各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公开课,两校教师互听互评;新教师汇报课,由两校的评委一起听课、打分、评课。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尽量争取到我校来进行。婺城区、金东区、开发区的语文、数学、自然、英语等学科教研活动,多次在我校举行,既使我校的教师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更使我校教师在“家门口”能学到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本领。

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如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科研论文选题与撰写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青年教师占多数,这既是优势,也有不足。为此,学校决定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 “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 的奋斗目标。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每个学年都要为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举行隆重的新老教师结对仪式。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学校组织首席教师从课堂教学、听课、汇报课、教学成绩、获奖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对成长快、成绩优的新教师及其指导师予以奖励。

四.实施“科教兴校”战略,以科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

加强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重视科研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

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相继组织教师学习了《国际教育新理念》等师训教材。每学期根据情况安排2至3次专家讲座。仅2004年第一学期就邀请了市教科所《东方教育研究》主任编辑洪飞来校作“案例研究辅导报告”,邀请了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璋作“教师要成为一名反思者”的专题讲座。广大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了如何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等。学校还获得了“金华市区千名科研型骨干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月”活动优秀组织奖。

2.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

自2004年起,我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论坛。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交流经验,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进行现场点评,如本学期邀请了金华教育学院书记吴惠青教授作点评。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带动作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评、专家点评,认真修改,提高论文质量,再送市级评选,上学期选送了68篇到市级参评。对于优秀论文,学校教科室积极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发表。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专业引领,全校教师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变得有思想、有个性,教学工作不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大多数教师都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教师逐步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其二,教育科研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活动方式引入,教师由不自觉逐步走向自觉,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其三,课堂教学焕发了活力。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明显增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四,一大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如胡艳、李琳、成雪春、徐映红、郭莉老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徐映红老师在省社会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徐宝青老师在金华市自然科学教学技能大比武中荣获二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获三等奖。胡萍老师参加“艺校杯”中小学音美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市级二等奖,王胡莹老师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获市级二等奖等等。仅2003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就有7人被评为区级教坛新秀,3人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

由于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学校先后荣获了首批“我心中的浙江名校”、浙江省教育创新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金华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第12篇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讲也具有“生产力”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在社会发展的全面推进过程中,教育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亟持通过科学研究探索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教育的改革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的观念,并落实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学校的教育科研是由教研室来组织完成的,因而有必要确立教研室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职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为教科研工作,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

一、确立教研室地位

学校教研室接受校长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属学校的中层机构。中学设置教研室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需要;是解决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中学技教育规律办学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学校工作中努力去确立其地位。

1.争取领导支持,明确地位。“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我们应该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情况作为评模选优、职评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争取让学校在重视教学这个中心的同时又不忽视科研这个重点。争取让学校行政定期研究教育科研工作,确定研究重点,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恭请校长亲自参加教育科研,并监督和指导科研与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教育科研进行明确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通过领导强调学校各个环节的科研工作,达到明确教研室地位的目的。

2.力争实现“五子”,落实地位。学校教研室应有“牌子”(单独立室)、有“庙子”(配备办公桌、文件柜、资料箱、专用微机等)、有“位子”(配备专职或兼职主任、科员、资料员)、有“票子”(有一定科研经费)、初步走出“路子”(以区级以上课题为依托,以校级课题为基础.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为契机,推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模式)。实现“五子”,就搭好了教研室工作的“戏台子”,落实了教研室的地位。

3.通过自身建设,赢得地位。教研室成员应具有主人翁精神,树立科研意识.突出一个“爱”字,落实一个“勤”字,发扬“敬业、奉献、团结、务实、创造”的校园精神,群策群力,走出一条教育科研的新路子。

(1)明确科研的指导思想:树立科研为教育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意识。

(2)具有良好的科研作风: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解决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具有正确的科研态度:尊重教师,听从他们的意见,尊重教师的劳动,维护他们的利益,民主制定和实施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指导、鉴定、推广措施。

(4)遵循基本的科研原则: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传播教改信息,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积极倡导,大胆实践,在求实的基础上,以开拓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追求既定的科研目标:在科研工作中踏踏实实、真抓实干、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讲求实效、多出成果。

同时,加强教研室的组织建设和教研室人员的修养。通过自身建设,和教师一道参与教改实验的全过程,让教研室成为教师们心目中的教研室,从而赢得教研室在学校中的地位。

4.主动参与管理,体现地位。教研室负责人应该参与学校行政会,研究学校的全面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教研室负责人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科研设计和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教研室负责人应该参与行政值周,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教研室人员应该积极指导教师们的科研实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体现教科室的地位。

5.壮大科研队伍、巩固地位。教研室要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激发科研积极性,重视发展和培养教育科研队伍,努力为优秀科研人员的迅速成长创造条件。教研室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基础培训,派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各种课题论证会、阶段评价会、鉴定会。通过讲座、示范、编发资料,宣传教育科研理论,让教师们懂得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教育科研素质。要求全体青年教师人人选题立项,投人教育科研实践。由此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巩固自己的地位。

6.体现科研特色,提高地位。教研室的工作只有通过大胆创新,注重实效,争创特色。才能提高其地位。

7.接受监督检查,牢固地位。教研室的地位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经受起领导的检查和教师们的监督,得到大家的认可才算是真正的稳固了。

二、发挥教研室职能

学校教研室是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本校存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承担评选、鉴定和推广本校科研成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起好咨询作用,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部”和“智襄团”。具体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

1.发挥导向职能,体现中介性。既然教研室是学校的“参谋部”和“智襄团”,对学校的决策提供咨询。那么,对学校的工作就有着导向的功能;教研室既要对学校教育科研提供理论指导.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而起到了中介作用。

(l)管理导向。教研室应配合学校行政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方向,端正办学思想。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教改为契机,以艺体科技促发展,以务实为根本”,完善学校管理,强化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实践性、示范性、花园、乐园’学校、力争一流质量。

教研室应配合学校狠抓“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三让一树”深入人心,把“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还应要求教师不放弃每一个落后学生,每个教师必须和两个落后学生交朋友。开展“同学,让老师与你同行”的个案教育研究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从而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德育导向。学校办学应以德育为先导,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工作网络。德育工作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要明确,做到全方位实施、多渠道拓展。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整体构思,分层要求,分段实施,分类推进”,德育工作要做到学期有计划,学月有主题,每周有安排,检查评比落实。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行“五爱”、“五自”、“三会”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锻炼意志和品格,增长智慧、体力,立看今天,着眼未来。”

(3)评价导向。对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变单一的分数评价目标体系为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目标体系、变结果评价为以过程评价为主;变“揉差”学生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研究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努力铸造师魂,培养师德,提高师能。对学生的评价应逐步取消百分制。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式。注重知识、突出能力、加强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坚持每年评选学校优秀论文,编辑优秀论文集,鼓励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

(4)科研导向。教研室要发挥科研主力军作用,捕捉信息、紧踉形势、抓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系列研究活动。

2.发挥构建学校教育科研网络的职能,体现研究性。研究工作是教研室的基本任务。教研室既要研究现状、找出问题、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又要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探索其规律,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学校的科研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展开研究,形成校长室一政教处、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年段——教师一条龙的教育科研格局。

(1)突出“龙头”课题。学校应把区级以上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加强管理,大力宣传。加大科研力度和经费投入,从而带动其它课题的研究。

(2)落实校级课题。对本校有重要价值意义,研究方案合理并具有相应的研究条件的课题应审定为校级课题,它包括各办公室、教研组、年段和个人研究课题。

(3)扎根个体实验。科研要通过实验来完成,实验要由个体来实施,个体实验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科研的效度。因此,应着力于实验的跟踪研究。

教研室要指导教师选题立项,先由各教研组确定研究总课题,

再由教研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情况和自己的特长选定研究的子课题。

3.发挥教育科研的管理职能,体现领导性。教研室除了自身的研究业务外,还要组织领导全校职工进行教育科研,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为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教研室应制定本校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内容包括项目的申报及审批办法、成果的鉴定与评价方法、项目的经费管理与奖励办法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得以实施的保证,目标明确是教育科研富有实效的前提,内容丰富是教育科研具有活力的关键,体现特色是教育科研适应发展的核心。所以,对课题研究应坚持计划落实(每期教研室都要对课题研究拟出具体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目标落实(教研室分别确定出课题研究的工作目标、育人目标、家长学校目标、成果目标)、组织落实(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年级、班级,责任到人,精心组织,精心辅导,认真开展活动,为目标的实施创造条件。课题组成员要定期讨论研究情况,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落实(根据研究课题,拟定出具体的内容及其操作的系列和序列,让活动丰富,注重实效,以利于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时间落实(包括学科教学和各类活动)、资料落实(耍求教师认真做好活动记载,并收集好学生、家长、教师的作品、图片、表格、总结等资料。教研室要按期收集整理资料,为提炼成果提供事实依据,学校图书室要定期向教师开放,并提出学习进修的要求,发挥好各类资料的作用)、总结落实(每学期结束后,都要求课题研究人员写出该期的课题研究总结,教研室要写出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和阶段报告)、评价落实(根据教师的研究情况和总结,评价教师的研究工作,以激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科研有序、有效、生动活泼地发展下去。

4.发挥推动和改进工作的职能,体现服务性。教研室是学校教育科学的研究机构,通过教育科研能推进教育实验的进一步开展,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质。

(1)教育科研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研究本身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形成科研成果的过程。

(2)教育科研是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有效载体。教育实验研究与成果推广的过程,是普及先进教育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

(3)教育科研是办好学校的动力之一。“实验”两字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改革、创新、进取的代名词。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又是一种压力,压力转化为动力,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教育科研还是许多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竞争能力的方法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态下,一所学校在本区域的声誉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将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几乎成了所有学校追求的目标。

(5)教育科研还是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研究,对提高师资质量具有特定的魅力。

①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学改革。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把科研同教育教学和管理密切结合,是学校摆脱困境,求生存、求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之举。

②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规定科研任务,可以促使教师读书学习,研究理论,留心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主动进行探索。研究成果又可直接用来指导实践。所以,科研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③科研可以促进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有的教师的工作是超负荷的,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超负荷劳动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水平低,不能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采用加时间这种笨办法。如果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不仅让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教师也会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在教育科研中,通过教师大胆创造探索、总结提高,有力地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形成科研促发展的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组织好了全校的教育科研,也就等于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5.发挥办好校报校刊,起好信息交流和咨询职能,体现传递性。办好校刊。广泛收集、整理、储存各种信息,并用多种形式向教师传播;坚持反映校园动态、交流校园教学教改信息、报道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编印专题论文集,推广“土生土长”的经验。办好校报,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水平,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教研室还应该根据教育理论,解答教师在实际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使其研究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