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23: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扶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 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一、怎么定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二、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三、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一、教育扶贫的形式与教育扶贫工程
教育扶贫作为致力于解决教育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主要形式包括:(1)开办“教育扶贫班”;(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6)捐献钱物;(7)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等。教育扶贫工程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的680个县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高学生资助水平以及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举措,让农村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普遍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劳动者人人掌握职业技能,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使连片特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就我国来说,在国家层面,我国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是在1995年,为推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党和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是一项教育扶贫的伟大工程,在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决定从1995年到2000年,利用中央普及义务教育专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从地方层面来说,最早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是2002年辽宁省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省内高校对口支援贫困县基础教育工程”“各市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程”和“社会各界援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工程”系列教育扶贫工程。
国外如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相对较早。日本的教育扶贫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大量的失业、无业人群聚居东京的城郊,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了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政策:其一,在特殊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校;其二,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其三,成立专门的夜校;其四,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美国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条件;采取专项措施,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对提升美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与作用
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的方式,是针对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现状所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质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一)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亦或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实矛盾情况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和激化。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包括这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或者是使其获得一技之能,增加其人力资本,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具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作用教育扶贫作为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举措,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通过不同的名义,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育扶贫,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教育扶贫工程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有力地推进了教育公平。以湖北省为例,秦巴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以及恩施州地区的入学率、毕业率等受教育情况,自从湖北省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保障,以及一些部属和省属高校的对口支援等扶贫工程的帮助,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教育扶贫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反之,在逐渐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也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多元化、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教育扶贫的工作更加多元,更加注重地区、人口特点,更加富有成效。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不断完善着双方的发展,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最终将实现双方的优化以及效果的最大、最优化。
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缓慢,充满着困难与变数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促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把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相对贫困、落后,缺乏教育资源,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逐步缩小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要准确把握教育扶贫工作的形式和目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不同的扶贫工程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扶贫工程的作用,逐步推进教育公平,以求最终实现教育事业的“共同富裕”。
作者:韩坤刘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2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0一2020)》;2012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自此湖北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全面启动。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实施,对十堰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十堰8个县市区被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规划范围,是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十堰日报》作为秦巴山片区主流媒体之一,做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宣传报道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十堰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自身优势,全力组织此项工作的战役性宣传,并不断创新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他们在组织此项工作的战役性宣传报道中重策划、重包装,以“深”赢得读者,以“新”吸引读者,以“情”感染读者,从而使此项战役性宣传报道工作有力度、有深度,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有力推动了此项工作。在实施中《十堰日报》精心组织、悉心策划、突出主题、聚焦中心、广辟专栏、创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深入持续报道十堰市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深化和拓宽报道重点,聚焦扶贫攻坚工作。同时改变以往以文字报道为主的方式,加大了图片报道数量,以视觉新闻吸引读者,用图片反映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情况和变化,有效扩大了宣传影响,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浓墨重彩聚焦
从去年5月开始,《十堰日报》就在一版和其他版面刊发报道,浓墨重彩进行聚焦。先后刊发了《郧西三年扶贫搬迁万余农民》、《连片开发城乡统筹文明引领――竹山探路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张湾区实施整村推进抓好产业扶贫》、《让笑容在农民脸上绽放――郧县扶贫攻坚纪实》、《房县“县乡联建”活动成果丰硕》、《喜看“水都”换新颜――丹江口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纪略》、《郧西:让“城”与“乡”越来越近》等稿件。与此同时,推出了一批专刊,如《村村通,通向山外的幸福路》、《新农村新面貌新生活――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建设掠影》。这些专刊图文并茂,表现形式新颖,舆论引导有力。理论版也在相关专栏刊发一批理论文章。
表现手法多样
《十堰日报》全面运用消息、通讯、图片、系列报道、组合报道、专题深度报道、理论文章等各种体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及时、全面、深入做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报道。同时在新闻包装上力求出新出彩,用版面渲染手法体现宣传价值,实现宣传效果与阅读的统一,从而使稿件内容与版面表现形式实现完美结合,体现了党报特色和水平。
强化策划能力
提升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宣传报道的质量。只有注重策划,报道才能有整体性、深入性和多元性,读者才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获取信息,从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十堰日报》将这一传播理念运用到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役宣传报道中,收到较好效果。2012年9月,湖北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会在十堰市召开,为配合这次会议,《十堰日报》提前谋划,拿出预案,并精心组织实施。在会前预热阶段,与十堰市扶贫办联手共同策划,于9月18日出版了《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会》特刊(共9个版),并在当日一版刊发长篇通讯《众志成城共担历史重任――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纪略》。这一特刊策划精准,版面图文并茂,表现形式新颖,文字生动鲜活。推进会召开次日,十堰日报又用两个版的篇幅,及时、全面报道了大会盛况并配发评论《再谱扶贫开发工作新篇章》,同时对会议重点进行解读;今年8月14日,湖北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会再次在十堰市召开,《十堰日报》又用同样的方式作了高规格报道,并在版面语言处理上有所创新,版面突出了时代特色,大气而不失简约,厚重而不失灵秀,形成了视觉冲击力,提升了读者的阅读。
(十堰日报社)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
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在看病贵、看病难的当今,集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公主岭市第一家民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公主岭市国文医院,始终奉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办院宗旨,降低门槛、平抑药价,成为“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医院。
这所医院的院长就是吉林省人大代表、四平市政协委员、公主岭市政协常委、四平市国文肝病研究所所长王永香。
王永香毕业于延边医学院,后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公主岭市招商引资热潮中,为报效家乡,她和爱人毅然辞去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公职,联袂创办了公主岭市脊柱专科医院。但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王永香审时度势,决定扩大医疗范围,增加服务项目。2001年7月,投资5000多万元在专科医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公主岭市国文医院。
几年来,国文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医院引进大型先进医疗设备40余台(套),为就医者提供了科学的检测依据。住院部拥有中高档病床300余张,为不同层次的病患者提供了现代化的就医条件、宾馆式的就医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她倾力打造“百姓医院、专家医院、现代化高科技医院”的办院模式。
王永香深深懂得“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这个道理。国文医院从挂牌的那一天起,就把诚信作为立院之本。正是依靠诚信,才给国文医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医院日门诊量达400多人次,日均住院人数达150多人,全院年收入3000多万元。
王永香还把“以人为本,医德领先,发挥医疗技术优势,回报社会”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几年来,“扶老助残、扶贫济困”动人故事在国文医院举不胜举。去年8月的一天,伊通县来国文医院看病的一位女患者,家境十分贫寒,东借西凑才凑了200元钱,经诊断,这位患者患有严重的妇科病,需住院治疗,200元钱只是杯水车薪。当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大家自发地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纷纷捐款,不仅解决了患者的医疗费,就连住院和伙食费也都有了着落。去年2月的一天,王淑贤老人因患肺癌住进了国文医院,让她的儿女们意想不到的是2月22日老人生日的当天,王永香院长带领住院处的医护人员,手捧鲜花和生日蛋糕来到病房,病房里鲜花簇拥,灯光摇曳,在声声真诚的祝福中,老人家愉快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别开生面的生日。
王永香除了坐诊、检查病房外,每天她还要挤出一定时间翻阅大量的有关刊物和书籍。她先后在省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影响的论文。其中《肝硬化腹水治疗三步骤》、《结核病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例》等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她高超的医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赢得患者信赖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王永香志存高远,她不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给社会带来更大效益。几年来,王永香带领国文医院不仅使数以万计的患者得到康复或生命延续,而且还下乡义诊送医送药达120多万元,为特困患者捐助及扶贫济困、开展爱心救助活动等近百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办院宗旨。
现在的国文医院不仅是吉林省民营综合性二级医院,还是公主岭市公安局交通肇事、刑事、治安案件人身损伤救治鉴定唯一指定医院和国家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为了抢抓商机,拉长产业链条,王永香带领国文医院正在向集团化医院迈进。“国文”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摘 要:湖南省常宁市板桥镇剪纸艺术具有百年历史,制作工艺灵巧多样,作品精美质朴,富有民间和地域特色,是有价值的中华非物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徐州剪纸与装饰画教学 文化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废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公益诉讼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行政法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扶贫开发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及其保护 基于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群众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问题探析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 真实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唐卡的游客感知和态度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陕北剪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金源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来源同上.
④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第38页.
参考文献:
[1]门泽琪.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J].2012.
[2]韩慧荣.新剪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第19页.
[3]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农村文化 精准扶贫 策略研究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软实力,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路径。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应该把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加强经济帮扶的同时,让文化先行为整体扶贫工作开路搭桥。同时,要多措并举描绘文化扶贫路线图,让贫困人口鼓足“精气神”,着力解决贫困村文化设施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低、文化人才缺乏的情况。
一、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收集站和垃圾焚化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村小学设施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较大。村部周边环境较差,未达计生室、会议室的要求,受场地限制,很难开展群众性活动,村里无医疗室,不利于群众就近就医。
(二)基础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乡镇村社没有任何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商业网点。农业生产还限于传统状态,以种植水稻、柑橘和饲养家畜牲猪等为主,且都没有形成规模。
(三)缺乏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收入偏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补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
二、农村文化与农村扶贫的关系
“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二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严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力和再创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也很严重。
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文化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二是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差距。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创造社会和谐文化。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如何结合农村文化做到实施精准扶贫
(一)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通过文化产业把“扶贫与扶智”“扶贫与扶志”结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完善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强化社会公序良俗建设,开展孝慈文化建设,倡议村民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学习“文明十条”“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要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出发点,以区域扶贫和定点帮扶为重点,让农村百姓过上文化与经济大提升的好日子,促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认真抓好项目实施,推动公共文化中心实现“五有”,即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戏台、乒乓球台、宣传栏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村级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挖掘贫困区域的文化遗产资源,建成一批适宜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有较好融合度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同时加强对传承人队伍的保护与培养,帮助贫困村群众从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获得收益;利用和发展民族民间节庆文化活动,将农村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扩大贫困区域群众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参与面,从中获得收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学校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着力抓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搞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改变落后乡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地基层文化部门,要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精准扶贫上,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在扶贫、扶志气、扶文化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推广,努力探索出一条农村文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扶贫新模式,努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关键词]乡村旅游;弱势群体;原因;对策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比较成熟,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近5年以“乡村旅游”为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就已超过400篇。这些研究已广泛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产品开发、景点区规划、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经济文化冲击、资源基础与保护等主题。相比之下,对于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却鲜有关注,相关研究显得严重不足,相关论述零星分散,缺乏对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不系统,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只有10余篇论文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层面主要基于宏观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基本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缺乏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存在,对旅游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十分不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广大村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还缺乏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方面的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组于2006年5月~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研究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对照样本264份,其中有效样本232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弱势群体的收入现状调查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虽然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样本与其对照样本数不一致,考虑到样本比较多,分析的准确率会高一些,加上本论文的分析是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对照样本多出部分在分析中没有剔除。
三、经济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城乡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缺乏必要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处于贫困状态或接近贫困状态的人群。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经济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及低收入者的集群,它包含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两部分。农村经济弱势群体也指现阶段我国城乡中那些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乃至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的不能平等享受或不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至于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接近贫困状态和趋向贫困状态的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群。唐玉凤等(2006)认为农村弱势群体也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
在项目研究中,我们将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界定为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及其对照样本中经济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村民群体。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相比,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除具有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社会地位低、承受能力差等一般特征之外,其特殊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济收入是指相对收入而不是绝对收入,即强调其经济状况是与本村其他居民进行比较,可能纯粹就经济状况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弱势群体;其二,这些弱势群体一般拥有改善自身条件的机会,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低、年龄过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或相对贫困;其三,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经济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旅游乡村其经济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有区别的。
四、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调查样本中,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37例,占总数的17.4%。在未创办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村落中村民收入处于“下等”和“中下”的有110例,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8%。以全部样本来分析,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比例为33%。在广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已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37例样本中,我们发现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仅有4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其他均为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总数的89.2%。对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对照样本,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仅有3例,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数的97.3%。综合课题的前期研究,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与其最高学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文化的贫乏是导致其家庭收入少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未创办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的调查数据我们得出,232个有效样本中,缺乏经济基础的占有185个样本,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0%。数据证明了经济因素是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不能生产自救或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导致乡村居民创业难的主要有年纪大、身体差或有残疾、有病、要带小孩、担心风险、性格不适合、没兴趣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占样本总数的20%。经济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综合调查结论,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经济因素,主要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者,如缺乏创业基金等的村民;文化因素,主要指拥有信息、知识资源量少的人,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的能力等无法创业的弱势群体;生理因素,主要有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与病人等。五、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
(一)建立健全经济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帮扶战略的重要保证。应根据“帮扶战略”的要求构建一套制度化、常规化、人性化的运行机制,为解决旅游开发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各种保障,并注意措施和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帮助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以教育培训为主,增强已开发乡村旅游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二)改进扶持方法。完善二次分配机制
改变当前对旅游乡村弱势经济群体的救助方式,变生活救助为旅游扶贫开发救助,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方式由现金和实物援助为主转变为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援助为主,扩大在技术、项目、培训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援助。将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援助纳入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旅游开发项目和人工需求应该重点照顾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开发乡村的分配制度改革,既要使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特别关注村落中的经济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利用税收杠杆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解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护和救助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
(三)重视乡村教育培训,健全科教扶贫长效机制
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科教扶贫是对经济弱势群体最根本、最彻底的扶贫,是扶贫的长效机制。实施对经济弱势群体救助单靠一时的送钱送物势必陷入“扶则解贫,不扶返贫”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应该着眼于建立救助弱势群体长效机制。研究表明,旅游乡村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其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村民的收入与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要做到乡村旅游开发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对于经济弱势群体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救助为科技救助。加大教育援助将有效促进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获利能力。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建立“校一村”科技帮扶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多种职业、多种技能的培训服务,以改变其文化低、劳动技能单一的状况,使其尽快就业。此外,解决好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使家长的贫困和弱势延续到下一代也非常重要。
(四)建立乡村旅游股份公司。探索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当前广西各地乡村旅游经济多是各自为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的旅游开发多以市场化形式进行调节。为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成立旅游公司,建立村级董事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以分散的农户为基础,组合成团体,在协作中提高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求生存、图发展,以统一的面孔对外。董事会要以旅游乡村的公共旅游资源为基础,村民均是公司的股东,每户村民都有基本股份,村民通过多种投资获得更多的股份。公司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也可委托经营或聘请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也可将经营权作股份转让经营权,村民从分红中获得利益,从参与管理或被聘为工作人员之中获得就业机会。
(五)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仅靠一家一户是无法解决的,要从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人手,强化村级组织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帮助、扶持有脱贫致富愿望和条件的经济弱势群体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村级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益农则农,益旅则旅”,积极为广大村民特别是那些经济弱势群体搞好服务,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旅游乡村的整体面貌,走向共同富裕。
摘要:现阶段,我国贫困县退出呈现出退出方式被动、退出数量较少以及退出效果不理想等特点,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贫困县的评定标
>> 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思考 云南省贫困县退出机制构建浅析 准入和退出:如何决定贫困县去留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对策研究 协同推进环京津贫困县发展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现行廉租房退出机制的问题和对策 杜绝“带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现象 江西省建贫困县退出机制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研究 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研究 浅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抵御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 四川: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有了退出标准 建立与完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研究 对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思考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相关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完善—借鉴香港经验 浅析我国私募股权退出机制选择与完善 关于完善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思考 资源富集型贫困县构建工业反哺农业长效机制研究 贫困县窘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梁子叙.精准扶贫岂容“轮流坐庄”折腾[EB/OL].网易新闻中心,2015-11-14..
[5]黄俊毅.贵州贫困县为何竞相“摘帽”[N].经济日报,2015-01-09.
[6]有多少百强县仍是国家级贫困县[EB/OL].人民网,2011-9-23..
[7]张琦.我国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8]卢冬冬.中国“国定贫困县”退出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46.
[9]我国贫困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四个方面[EB/OL].国新网,2016-05-10..
[10]徐彦平.国家贫困县政策改革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之道[J].理论导刊,2014,(9).
[11]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岭南学刊,2010,(3).
[12]精准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N].甘肃日报,2015-07-06.
关键词:经济管理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 宏观经济环境 市场制约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立法也逐渐展开,大量的适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条例相继出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权利。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概述
(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内涵
经济管理自治权在有的教材中被称为经济发展自主权,。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权”字,“权”可以解释为权利或者权力,是以义务或责任相对应的概念,在这里一般指权力,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行使某项职能的依据,其外在表现为某种职能,内在是一定的法律依据,经济管理自治权是一种经济权利,是多民族国家依照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的,少数民族在特定经济关系中享有的正当的利益、主张、资格、力量或自由。
(二)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实施的法律依据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些依据是经济管理自治权实施的权力来源和法律保障。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
2.依据自治条例
主要是依据贵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条例和自治县自治条例
3.以政策措施作为补充
除了自治条例以外,有对经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也有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实施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存在许多优势,但同时存在许多不足。
(一)政府行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行政效率有待提高、行政管理尚待完善
2.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认识有待深入
3.各项政策有待于更加深入开展落实
(二)贫困问题与扶贫问题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有其深刻的根源,更有其特定的机理特征,人力资本严重不足,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利用效率低下,经济发展的资本也不足。
虽然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中有关于扶贫的规定,并且各地也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扶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并且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贫困问题和扶贫问题是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实施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偿问题是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各种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储存量也很大,但人均获得量还是严重不足,所以矿产资源开发后的补偿问题必须严格对待。
(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贵州民族自治地方有很多地方是还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原生态自然风景区,对于这些地方的保护尤其重要。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当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地方都存在污染现象。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也有补偿机制,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充分实施
(一)充分实施经济管理自治权所需解决的问题分析
要合理定位 “民族乡”的角色,要加强科学研究,要抓住各种机遇,要认清客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要认清客观的各种制约因素,要认清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性差异。
(二)充分实施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的方法
1.完善宏观经济环境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但这个宏观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还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完整的修复,将极大的影响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微观经济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正常运。
2.消除市场制约
政府要主动管理市场经济,但不能强行干预经济的运行,而应监督市场的发展,引导市场向着良性循环的结构发展,消除市场制约现象。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各自治州政府之间、各自治县政府之间以及县与州政府之间要相互协助和配合,不能相互排斥、相互设置障碍,要共同努力为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充分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3.注重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有其客观必要性,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存在各种环境问题,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必须充分调动当地人们的积极性,形成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观念,加强技术创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这样才能将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起来。
4.完善贵州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贵州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做到确定可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目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选择适合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并选择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部结构,统一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总结
充分分析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充分论证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解决贫困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矿产资源开发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使民族自治地方所享有的经济管理自治权力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发展形势下与贵州省客观实际相结合,也是贵州省经济腾飞的一个契机。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2]宋才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宋才发、潘善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法律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月,第12页。
论文关键词:江西,农林院校,新农村
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江西作为地处我国中部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是建国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江西省土地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1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11万人,其百分之九十的国土面积是农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总体上客观评价,江西的农业比重偏大,2007年农业占三产比重为16.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7124元,是2000年的2.4倍。目前江西农业与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三农”矛盾相对突出,城乡统筹难度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也是薄弱环节,建设新农村面临着诸多困境,建设任务艰巨和繁重。
大学走出“象牙塔”,强化其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性潮流。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参与作用;既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也需要有先进的科技支撑、优质的人才支撑。高等院校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则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育人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为江西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2江西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
江西目前主要的高等农林院校有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原赣州林校)
和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近两年,江西高等农林院校立足江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院校
通讯作者:陈飞平(1979—),男,江西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
都积极投身到江西新农村建设中,为“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贡献各自的力量。
江西农业大学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源头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基层,面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最紧迫的科技问题。
近两年,江西农业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多项,科研经费1.1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4项。学校积极面向江西经济建,狠抓项目不动摇,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一系列的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活动,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2006年在星子县蓼花镇胜利村积极开展包村扶贫工作,指导村民种植了70亩南方早熟梨,建立了广播站、党员活动室、群众阅览室,并在当地小学筹建了机房。学校教师多次到村检查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巩固完善已经实施的扶贫项目,科技培训农户8场,共350人多人次,走访贫困家庭12户,提高了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了村民的脱贫步伐。2007年,江西农业大学投入资金40万元,派出专家30余人次到柘塘村开展扶贫工作。工作重点已由当初的“学校校舍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救灾与灾后恢复、支教与帮扶”转为现在的“饮水工程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山洪灾害防护工程建设”。
2008年,江西农业大学开展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相关研究工作,学校主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在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10个招标课题中中标,目前该项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还积极开展了雪后救灾工作,参加编制了《江西省科技救灾恢复生产实用技术手册》,并派出专家、技术人员近100人次奔赴江西受灾严重地区指导减灾和灾后重建。另外,土地资源管理及园林绿化等学科科研人员在全省30余个县(市)实施了县、市级小城镇规划,促进了江西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此外,江西农业大学注重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把学生社会实践列入“立足三个实践,实现三个结合,培养服务‘三农’为主的创业人才”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每年都开展主题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寒暑假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学校先后共有30余万人次参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农科院校学生专业优势,切实为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每年根据当前农业现状,开展各类农业(农学、园艺、农业机械等)培训,为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做好知识、技能和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人数如下:
年份
培训人数
2007
86
2008
106
2009
94
关键词:贫困 信贷旅游人力资本 生态环境 创新
贫困是中国农村牧区普遍的社会经济特征之一,贫困的大面积存在极其消极影响是农村牧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实现农村牧区的脱贫致富,不仅是广大农牧民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农村牧区的个性又特别强,所以很难发现一个具有共性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牧区的反贫困理论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贫困的内涵
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缺少维持最低地生活水准的能力。贫困又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合法收入,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相对贫困是对一种特定参照群体而言,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由于人们主观认定的可维持生存水准的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二、中国农村牧区反贫困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本与农村牧区反贫困
人力资本通过对教育、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形成,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东北财经大学闫天池博士认为:“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提出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留住、引进优秀的人才。张岩松认为:“在新时期,反贫困首先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和素质,使贫困人口具有强烈的反贫困意识和持续稳定的发展的能力,即使在撤出外力援助以后,仍然具有自立发展和抗御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而人力资本投资是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关键,所以加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农村反贫困是非常重要的。”内蒙古农调队的徐蒙生和徐世友认为:“针对农村牧区教育条件差,农牧民文化水平低的情况,应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投资,解决农牧民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同时应当鼓励科技人员对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走上科技扶贫之路。”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减少和消除农村地区的知识贫困,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西南财经大学赵曦认为应当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内蒙古财经学院的潘建伟也认为应当提高农村牧区的人力资本投资,走教育、科技扶贫之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来仪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应该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
(二)转移农村牧区的剩余劳动力
闫天池博士认为:“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加重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农村长期落后的根源,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再者,劳动力转移必然迫使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而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孙学力认为转移牧区的剩余劳动力,对于牧区反贫困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来仪认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要劳务输出,就是要使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以提供劳务创造物质财富和增加收入而脱贫的方式,也就是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他认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明显。
(三)生态环境与反贫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博士,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博士后伞峰认为:“贫困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摆脱贫困,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然而人类在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却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加剧了这部分人的贫困,因此,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行生态移民工程,这样既减轻了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又能提高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博士在对内蒙古草原牧区长期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牧区反贫困的关键是主要是治理草原生态环境。赵曦认为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应该科学、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来仪认为:“第一要建立家庭生态农场模式,这一模式是同时能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种扶贫模式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群众很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第二就是要“人草畜”配套建设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牧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实际出现的,这种模式主要就是人定居、畜有圈和草围栏的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在草原牧区上实现人草畜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牧民稳定脱贫。云南农业大学的段青松、吴伯志、字淑慧认为应当实行生态移民的扶贫方式。
(四)政府的反贫困职能―――开发式扶贫
张岩松认为:“目前政府的反贫困主要职责应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主要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法律手段),并第一次提出了政府反贫困绩效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徐蒙生和刘世友认为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针对贫困地区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找到符合本地区的扶贫开发路子,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宽收入渠道,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潘建伟也认为应当在农村牧区实行开发扶贫的路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也认为:“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扶贫开发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五)创新与扶贫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和马顺福等人认为应当在贫困农村地区大力鼓励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例如“地膜技术”和“雨水集流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创新,创立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赵曦也认为在贫困农村地区应当实行制度创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大力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
闫天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丰富,而我国的大多农村牧区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充分、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对于带动贫困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再者,旅游业的关联性很强,其发展将会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和通讯等的长足发展。而且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非服务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给社会的其他行业提供5个就业机会,所以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华中农业大学的陈晓燕和段德君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反贫困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湖北大学商学院的郭清霞和姚立新认为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
(七)农村牧区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际上通用的扶贫模式,是一种享有国际声誉的扶贫模式。来仪认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如果缺乏资金的投入和援助,脱贫是难以想像的,过去单纯的资金投入式的扶贫效果并不理想,而小额信贷扶贫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模式。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杨坚认为应当建立时常化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
(八)加强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林毅夫认为应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内蒙古农调队徐蒙生和徐世友也认为应当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村牧区的稳定脱贫。
总之,贫困是我国农村牧区普遍存在的特征之一,研究农村牧区的反贫困理论,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道峰 .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
[2]吴国宝.中国劳务输出扶贫研究.经济出版社,2001.13.
[3]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4]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