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4:1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方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三位一体;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18-02
一、“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针对当前中学语法教学淡化的现象而提出的教学总思路,它指的是问题认知、具体方法的有效性探索、现实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组成一体的规范方法,它不是静态的,不只是停留在第三方面,教学实践后又重新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强调完整性、立体性、指导性与发展性。它有如下意义:一、语法教学是基于语法体系的,而我国的语法学研究尚未成熟,张志公主持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现规定使用的教学语法参照语法体系,其争议性的部分占一定比例,我国的汉语语法体系还需时时更新,这直接影响到语法教学,故“三位一体”建议语文语法教学不断更新和丰富。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策略研究是一个传统学术研究内容,众多优秀的学者已提出了不少实用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语法教学却趋于淡化的形势,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教学链脱节或教学过程不均衡:教师学生重视度和认识不足、囿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或手段单一、有意识有方法却缺少课堂具体落实,故“三位一体”强调“认知”“方法”“实践”的完整性,缺一不可。三、“语法教学的意义,就是实现语言学习从经验到理论、从盲目到自觉的飞跃”,自觉性源于对问题的深刻认知后化作行动,有一个宏观观念指导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性探索。在诸多的学术研究中,有调查语法淡化的原因、有对语法教学的对策提出、有对语法教学的意义的深化等等,但缺乏一种综合性理念提出,而“三位一体”的观点有利于对语法教学展开综合性指导。
二、内容简析
以下简析“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问题认知与认识重建、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教学具体实践,进行的简要归纳和论述。
(一)问题探究与认识重建
要深入了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首先必须对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及语法“生长环境”进行了解,根据陈巍的《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的现状调查和曹甲楠硕士论文《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显示的主要问题现状归纳如下:一是学生害怕学习抽象的语法知识。二是语文教材中语法的编排与内容不科学。三是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不足够重视,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四是由于语法的“大环境”,我国语法体系尚未成熟建立,直接影响了语法教学。
重申了语法教学的现状,然后,在运用具体的策略前,还需要这些对语法教学的诸要素内在联系重建意义:
1.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再认识。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中说:“语文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本民族语言的特质和构造,把握它的规则,进而自觉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运用语言”,故知识、能力、教学的之间的关系需要理性衔接,避免不平衡。
2.明确教学目标。语法教学的原则是要灵活,要有针对性,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都应是开放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语法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好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的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范围后,语法体系的取向和特点也会清楚反映。中学教学里容易对语法教学目标忽视,认为随文点拨就足够,其实没有了目标的规划,语法知识就容易不成系统,从而容易淡化。
3.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认为,“人习得语言的手段主要有模仿、结构模仿-实词替换、替换、扩张、联结、句法同化等”,对语法各阶段层进行递进性的重组讲授符合认知规律,到学生具体的个体上又要注意观察他们认知的接受程度。
(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综述
搜入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统计了在2003年到2013年间,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就有5458篇论文,可见这个问题总是语文教学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硕士论文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如沈志坚《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淡化现状与对策研究》、钱芳《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王雪梅《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与应用》、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和发表在期刊上的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张先亮《试论教学语法的定位》,他们的研究较为贴合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下将对他们的研究共通点进行综述。
学者的对策思路研究主要分为:宏观把握或微观具体实例、教师学生教材对象分化制定、从其他方法比较中斟酌借鉴、溯因提法(根据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方法制定)等。
一、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建议:借鉴儿童习得语言的有效手段丰富新语法教学法、构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而以动态为主的开放语法教学态势、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和效率;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则从“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示正与纠误相结合”、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遵循现代汉语语法他点进行教学、遵循中学语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有效取舍内容,科学编写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论述。
他们在思路主体框架上互为交融与参差,但“随机教学和点拨教学”是主要教学原则,强调把语法知识与阅读、写作、文言文、诗歌等相结合。
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主体,如上述方法,大多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硬的语法理论而设计的,但往往容易忽略信息发送的源头,如提高教师的自身语法知识素养(可在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增添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兼顾课程知识体系的专业性)、我国语法体系的不完善需改进、教材的语法知识编排不合理等不同对象因素同样亟待改变,成为语法教学策略中的重点整改部分。
三、其他途径的补充:如杨亚平的借鉴儿童习得语言、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沈志坚的中英文比较教学、报刊杂志上典型语法讲解;芦淳“结合词汇教学、结合修辞教学”主张从学科的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体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
(三)课堂具体实践注意的问题
有了认识和方法,一个重要的落脚环节是:教师要认真地践行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反应以作灵活调整。“三位一体”的提出应用到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强调的是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语法知识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认知,再有效性制定把隐含的语法知识外化的策略,最后从课堂中融贯在学生脑海的知识体系里,其阶段不可以断层,否则只做到一个方面仍然是不足够的。
参考文献:
[1]刘思明.应淡化而不应淡忘语法教学.中学语文教学[J].2002(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396.
[4]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硕士论文.2005.
[5]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J].硕士论文.2010.
[6]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语言文字运用[J].2006(3).
[7]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J].硕士论文.200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师 角色 效率
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那么,就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其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如果他的老师以所教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
一、人格效应与教学效率。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二、思想水平与教育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教师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普通高中 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立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 ,以中学语文课 “教什么 ” “怎么教 ”为落脚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方法论;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 ,增强自我反思、 自我发展能力等,为中学输送合格语文教师为目的。另外还要结合本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情况,当地中学情况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关注高中新课改,提高学生理论素质
作为中学新课改引领者,通过教法课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让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 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要学习 ,更要学会学习,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要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 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那些为了就业而对学习有浮躁情绪的中学生无疑是当头一棒。可见,终身学习是 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 要素之一。培养师范生们牢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新课改的根本,因为他们是新课改的未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教育基本观念以及语文课程新理念。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专业化的教师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等。随着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理念出现了新突破。语文科应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二者相离两 害,相融两利,必须实现言语个性与人文共性的统一。另外,语文读写听说智能和谐发展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观等课程新理念, 对师范生将是很大的触动,他们必将弥补不足,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语文课程教学技能
目前中学教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大学教育面前。中学一线老师常常抱怨,大学老师没有教会我们 “如何教语文”。细心研究起来, “如何教语文”一语包含两层意思:语文课教什么 (内容);怎样教(方法 )。语文课教什么就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 ,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告诉我们:课本要教,社会人生也要教;知识、 技能要教,经验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要教 。
三、新课程背景下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不同于以往汉语古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板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日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奄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 汉语音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索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同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在文学教学中发生彻底转业。
1、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角色,成就学生,成就教师自我
普通高中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而要使学生能终身发展,就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在汉语苦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和能力结构,师德素养、人文关怀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使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成为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展现出一种研究状态下的生存姿态。教师不只在关注、成就学生,也在享受工作,享受人生,感受幸福,获得尊严,充满自信地生活,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因为这复杂而高尚的工作使自己高尚起来,获得自己的人生美的体验。
2、新课改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师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
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扎实而彻底的贯彻新课改精神和要求,达到成就学生、成就自我的目的,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内容做起:改变传统的师德标准,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变“师道尊严”为“平等中的首席”。从习惯的话语权威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并从学生成长和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整体素养着眼,给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助;有广博的社科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知识构成应突出“杂”、“精”二字,既是一位杂家,熟知生活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并且了解理利的一般知识,又要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四、新课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理念在全力解决我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存在弊端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意义。
1、积累.整合: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融汇整合,提高语文素养。
2、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通过阅读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养成独立的学风。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作出判断的。不过,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堂课,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憧憬课程改革远景时,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以上“六度”为标准,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会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 [M].北京出版社,2O0 5.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改前沿论坛 [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汉斌.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2).
作文教学是反映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高中语文的主要目标是为高考服务,因此,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也应以此为首要任务。从以往的教学案例来看,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有效。除此之外,学生的抄袭现象也较为严重,因而,教师应该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笔者认为,阅读量和词汇、优美段落的积累是决定高中生作文水平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也是做好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此外,学生的思维各异,学习方式也存在诸多不同,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后,抄袭是严重阻碍作文教学进行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来杜绝这一现象。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
一、增加学生的涉猎范围,积累精彩片段
在高中时期,作文是语文的主要考察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的技能之外,还和学生的涉猎范围有极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保证对学生基础写作能力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谓基础写作能力,是指学生对作文题目的理解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这是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同时,教师应该打磨学生,奠定写作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利用教材,积累自身的素材量。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往往将这二者分离开来,没有将课文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这样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授教材文章的时候,培养学生积累优美素材的习惯。但凡是被引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语文课本的特性决定了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学生对语文课本相对熟悉,借鉴的时候相对容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课文内容有不同的借鉴方式,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都应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遵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论。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教师便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的好处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使其思维和见解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语文教材中。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资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图书馆、阅览室等都是极佳的场所,教师应该根据课外阅读的场所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将课外阅读和教材学习相结合,这样会产生一定的关联性,既保证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笔者认为,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具对课外阅读也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局限于纸质书,它代表了学生获得课堂外知识的一切渠道,多媒体就是十分有效的一个途径。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课外阅读计划。
二、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建立多种作文评价标准
除了从学生的角度提升写作能力之外,教师也应从另一个方面制定作文教学的计划。在以往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往往被传统方法所局限,作文教学的策略仅仅在学生的写作基础上下功夫,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同时也消耗了学生的精力。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作文的评价标准中寻找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入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合理分配了课堂的时间,过度的作文基础训练对学生有负面影响,同时在这种情况中,学生也可以从阅读者的角度审视作文,通过对比寻找自身作文的不足。取长补短是这个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作文构思,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差异,对题目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构思,鼓励其按照这种想法大胆写作。为了让学生的想法保持一定的正确性,教师也要进行大致的讲解,规范学生的思维。此外,当学生完成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的形式,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在鼓励写作者的同时,也增添了评阅者的写作技能。然而,学生互评作文浪费时间,周期较长,不宜频繁使用。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规划学生的作文教学,在适当的时机选用。这种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杜绝抄袭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抄袭是一直以来作文教学的最大威胁,它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和懒惰心理,同时也让一切的教学措施变得毫无用处。因此,教师应当杜绝抄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例如,在《感悟生活》这一作文题的写作中,由于作文题目的缘故,多数学生的立意相似,而文章也大略相同,这样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形成。这样的情况使作文训练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笔者认为,杜绝抄袭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习惯,一味地惩罚抄袭行为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独立的习惯需要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写作有一种欲望。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手段以及奖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独立习惯。
【结 语】
作文水平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准之一。在高中语文中,作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完成高效的作文教学。在此过程中,阅读视野和平时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形成良好作文水平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课堂也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差异。最后,教师也要严格杜绝抄袭现象,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培养自主能力。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一点启发,更好地投身于高中语文的教学事业之中,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专题式;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30-02
军事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进中国特色军革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军队建设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是信息化条件下对军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提高学员人文修养、培养未来复合型、高水平军官重要途径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信息化的背景,亟需进行改革。
相对于信息化的要求,目前军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相对滞后,显露出很多缺憾。首先是课时少,信息量少。大部分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时较少,一般只有30课时,只能讲10到15篇文章,系统性不强,信息量偏少。其次,语文课堂上存在教学模式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遗习。课堂上更多的是讲授,探究性学习相对较少。再有,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下学习资源缺乏,(课下学习资源包括校内图书馆文科藏书情况,和学校图书馆内一些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及方便快捷的校园互联网。)相对地方大学而言,军校学员不能随时随地的上互联网,而且作为理工类军事院校,图书馆中文科目藏书相对较少,无形中割断了学员课下求知的基本途径。
现有的军校大学语文无论从课堂到课下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条件下对军事人才的要求都是相左的。在目前信息化大背景下,对学员的信息量、信息速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旨在培养学员迅速获得信息、快速养成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
专题化教学模式是在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基础上,建立起的适应信息化需求的新教学模式。相对于现行逐篇讲授课文的传统模式,专题教学模式以专题为中心,对现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优化组合,使课文进行系统化勾连,并建立课下辅助资源库。
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体现在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基本环节。
首先在教学组织上:改变传统的单篇文章、孤篇讲解的方式,根据军校、人文的双重特色,对教材中的文章篇目重新进行梳理、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专题。包括在情感上能对学员进行高尚情操、人格意志培养的德育专题(如保家卫国专题,包括《采薇》、《无衣》、《燕歌行》、《关山月》)、及培养学员文学修养的美育专题(如诗意的栖居——山水诗鉴赏)、及培养学员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学术质疑精神的知识专题(如:怀才不遇专题)。不同专题设定不同的训练目标,或培养学员献身国家的英雄精神、或培养学员的基本人文修养、或培养学员的学术分析能力。
其次在教学实施上:课堂上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根据专题的不同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培养情感的德育专题,课堂上教员可重点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内涵,学员的自主思考放到对情感的真切理解和自我提高上。美育专题可设计成专题讲座的形式,教员针对某一个或某类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讲座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纵观式的介绍,并从方法论上对学员进行指导,而专题内的文章则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让学员分组讨论,在小组内分析文章,共同鉴赏,选取代表发言。知识类专题则可采用问题链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员由浅入深的分析、思考,并在课堂的最后留下开放性问题,指引学员课后思考,并尝试写作小论文。
课堂上文章的优化组合,信息量的加大,互动的课堂氛围,也给学员的课下学习带来了契机,课堂上信息量增大后,很多知识是点到为止,教员在课堂上给出知识的来源,相关的知识资源更多的挂在学校的课下辅助网站上,吸引学员去课下自学。因此配合课上专题教学模式,需要教员做好相应的课下辅助资源库的建设。课下辅助资源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建立结构化知识库。即建立相关的系统化的中外文学知识网络,克服专题讲解的不系统性,建成以时代为纵线、类别为纬线的中外文学的基本脉络结构,对大学阶段应该掌握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做出全面而条理化的介绍,并列出一些文学名篇的节选。
2、建立专题学习资源库。资源库中包括和专题相关的文章、影视资料、名家评论及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这是为配合课堂专题教学的课下学习网站,教员通过收集整理和专题相关的素材资源,为学员提供扩充知识量的空间。部分专题资源库结尾设计系列探究性题目,供学员课后深入研究。
结构化知识库和专题资源库要形成一种不断更新机制,随着学术动态的发展,对其资源进行实时更新,并鼓励学员参与资源库的建设。
精心选择建设的课下辅助资源库,解决了军校学员不能随时上网,知识面较窄、信息量更新速度慢的矛盾,为其提供全面的、新鲜的专业知识,扩充学员的知识视野;并能弥补大学语文课程课时少,教材涵盖有限的缺憾,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既有利于学员文学知识的系统化;也可以使其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专题知识的阅读、研习、思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审美判断能力,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广度和深度的双向拓展。另外,围绕各个专题组织起来的专题资讯,通过知识深度加工为极具价值的知识来源,既是教员备课研究的资料库,也为教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工具。
专题化教学模式是应对信息化条件,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有益探索。此外,专题化教学,还将有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员来说,在思维模式上,将走出以课文为出发点的思维惯性,建立起一种文本勾连、系统化的学习意识;在学习方法上,将改变被动接受,形成一种以文本导读、课堂思考、课下拓展为基本模式的新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将抛弃被动接受,培养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研究型的学习态度。
专题化教学模式建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除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课下辅助资源库的,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改革。
考评方式的改变:为了配合专题化教学的开展和更好的实施,需要创新考试方式。改变以课终考试为主的考试方法。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的比重甚至可以超过课终考试。平时成绩要根据专题目标的不同设计出相应的考评方法,如对于德育专题的评价可通过专题演讲的方式;对美育专题的评价,则通过课堂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对知识专题的评价,则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根据不同专题目标设计的多样化的考查方式,真正地实现了语文学习对学员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考评方式的改变,将改变学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调动学员的独立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从而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现代的认知互动。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中国教育学很长时期里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地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 [1 ]。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学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寻觅现代化的革新之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國的教育学界始终坚持对自己的教育传统做出反思与批判,甚至认为自己的教育传统与现代化视野不合时宜,觉得自己的教育传统是不科学的,不具有现代性。不幸的是,在20世纪,传统得到了相当负面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和所有现代价值,诸如理性、进步、自由,尤其是和革命相对立的。近代实证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都与传统为敌。在早期,去掉传统糟粕几乎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然而,当现代化过程的经验研究逐渐成熟后,传统的真正价值才被缓慢但坚定地再发现。 [2 ]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学研究,类似不够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问题已然出现:教育理论与本土的教育实践愈发疏远,原本具有很强实践品性的教育学失去了立身之所,成为空洞的学究之道。失去了文化之根的教育学是虚幻的、浮夸的,是没有精神灵魂的。没有什么普遍的人类,只有特殊型式的人类;没有什么普遍价值与永恒的原则,只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价值和偶发的原则,没有什么一般文化,而只有我们的文化。在这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否定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不一定意味着要拒斥民族精神。 [3 ]
在对中国教育学传统进行批评的同时,我们理应看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之本,一个民族的教育之魂。如果中国不再坚持自己原有的文化,而接受西化,其结果便是有变成次等欧洲公民的危险。尽管西方文化在中国发展了相当数量相当活跃的人,他们长年累月地鼓吹颂扬,但古老的欧洲无论如何也不准备把中国作为平等的一员接受进西方的文化实体中。 [4 ]忽视或者轻视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学将沦落至既无法到达远方,也回不到故乡的虚无境地。
回顾西方教育学学科的确立,无不受其本土文化及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宗教等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西方的文化生态孕育了西方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与西方近现代教育学注重知识与工具理性不同,中国历来的传统是重视教育的精神世界与个体的精神家园。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误莫过于使我们几代人已经离开了传统精神家园,失去了东方人生智慧和德性的陶冶。文字、语言的教育完全糟蹋了汉语之美,弄成了非驴非马的文字,这从我们今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莫明其妙的考题上都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已不能读通古典,连起码的字都不认得。至于在精神资源和道德文明上,我们并吸纳西方之真善美以改善国民的精神人格,同时又大大失却了古已有之的真善美价值。 [5 ]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有本质的差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向自己的文化寻根。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与主张来重新思考中国教育学的未来走向。文化存在论教育学(Cultural Existentialism Pedagogy)是一种融合了存在论哲学、文化教育学(也称精神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现象学、批判教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等各种学派的思想与学说。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借鉴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后来的发扬者英格斯特罗姆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e-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简称CHAT)。该理论认为,应当以活动(包括主体、对象、行动、操作)而不仅仅是意识或行为作为分析单位,活动中包含的工具、符号、程序、方式、规则是促进活动达成的重要因素,强调文化和历史对活动的影响。
如图1所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是德性教育 [6 ]。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信仰之情的,应当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在文化精神上应重建大德敦行的教育目标;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文化之品的,应当是人文陶冶的教育,在文化价值上重建良知之学的教育内容;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仁爱之心的,应当是由仁义行的教育,在文化伦理上重建以善至善的教育方法;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自由之性的,应当是静待花开的教育,在文化意识上重建虚壹而静的教育实施。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对中国的教育学传统进行批判和反省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其在历史传承中形成的优势与特色。我国民族不可磨灭之精神,足以使吾国文化几废几兴,终不失坠者,仍为昔圣昔贤道德学说之精粹也。 [7 ]我们的教育学现代化之梦,是将我们的教育学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而非克隆西方的教育学体系。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年来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大文化之中,这是我们的教育改革之本。教育学有共同之原理,亦有本国之国粹 [8 ]。在向西方、向世界各国学习的同时,我们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才能建设起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教育,才能摆脱中国教育学在西方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9 ]的尴尬境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是去和任何人接轨,而是要创造和建设我们自己的,传承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 [8 ]的教育学现代化的轨道。
二、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重建:教育目标之大德敦行
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经验来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与趋势。我们对2000年以来发表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期刊的教育学文献进行了知识计量学的分析。从知识计量学的思路出发,我们选取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
表1呈现了我们对2000年以来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刊发论文的学科类别进行的统计分析,展示了当前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表明当前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联系紧密。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欣欣向荣,而实际上,当前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多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方法论来思考教育学,而利用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方法论来指引其他学科发展的,几乎没有。如此而言,当今教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很低,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由此,关于教育学属于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的争辩从未消停。很长时间以来,教育学对人的理解仰赖于以哲学、心理学为核心的人学理论,这些相关学科对人的理解被直接作为教育学理解人的理论前提。 [10 ]当前教育学研究习惯于跨入其他学科视野,而常常忘记回归自身,成了别的学科的领地 [11 ]。教育学应当走向自觉,教育学应当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应当首先从自身立场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进而指导教育及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内容与实施。长期仰赖其他学科进行思考、研究、实践和发展的教育学,是没有筋骨的教育学,是精神涣散的教育学。
为强健其筋骨,中国的教育学必须重建其文化精神。为此,教育目标理应回归传统文化的大德敦行这一终极目的。《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教育之终极目标在此,文化精神重建的核心亦在此。大德敦行体现了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在于德行。德字的本义由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卷十解说■字时所道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所谓内得于己也,即谓端正心性,反省自我。这正符合德字从直的造文初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德性化成。为人师者首当有德,一个人欲学知识也首先要有德性。可以说,德性是教与学的必备要素。无德性之人断然要失去教学、学习资格的。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盖人人至高之要求,在于福祉,而道德与福祉实有不可离之关系。 [12 ]可见,教育之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德性,修身养性,涵养历久弥新的中华美德。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重建势在必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也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切的知识都是围绕着德性而展开的。可以说,德性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立世之起点,又是修养、学习之终点。无论是教师专业素养,还是学生核心素养,抑或是学校培养目标,都绕不开德性,都必须首先强调德之美。
同时,德与行又是密不可分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德行的语词。如《诗经周颂敬之》说:我显德行。又如《诗经大雅抑》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强调德与行的统一,要求内心修养与行为实践的一致性。德行一词的出现,是西周中期提倡明心哲德和用德的进一步发展。论其德,省其行,无不顺道。庸(用)其德,嘉其力。明其德,庸其功。 [13 ]语出于《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德性的最早论述,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原本是密不可分的。前者体现的是通过践行而成的德性伦理,后者意味着理性反省的理智德性。自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之后,便逐渐形成朱子重道问学、陆氏重尊德性的学派。元代学者吴澄对二者之间的争论作了新的理解,并突出了践行的重要。朱子道問学功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德性为本,庶几得之。 [14 ]这充分说明了理智德性的重要性只有在切实地践行伦理德性之上才能体现。所以,对教育而言,德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只是教育者心中虚空的念想,而应真正贯彻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贯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无不体现着教师用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德性的熏陶、德行的传递。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次重申了大德敦行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是否拥有家国情怀,并能将心底油然而生的家国情怀渗透、浸润、濡化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中国之教育,当培养其性为中华民族德性、其行为中华民族德行的现代中国人。
三、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价值重建:教育内容之良知之学
近代以来,教育内容中逐渐以西学为主,传统文化的内容日渐薄弱。中国教育学内有被其他学科包围之险,外有被西方教育学殖民之危。当下,中国的教育一味看齐甚至复制美国的高瞻课程、德国的华德福教育、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等,却尚未扎根本土五千年文化,生成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过多引进来却难以走出去。要重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在教育内容上就离不开文化价值的重建。
首先,教育内容必须关注传统文化所心心念念的良知之知。良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教育内容。无论是蒙学的三百千,还是四书五经,均显现出对良知之学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教育内容中的道德培养,《四书》《五经》中俯拾皆是。如《论语》讲到仁、义、礼、智、信,《孟子》提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中庸》论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上述皆可洞见传统文化对道德养成的重视,甚至认为教育之最重要的目的即为道德良知。为了使人的品质不断改进,精神世界逐步提升,古典教育同时拥抱似相反而实相成的两大原则:一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力求打通知识世界的千门万户,取得一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整体理解。唯有如此,人与学、知与行合一的理想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15 ]可见,在教育内容上注重良知之学的理性认识,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有谓良知落空,必须闻见以助发之,良知必用天理,则非空知,此沿袭之说也。有谓良知主于虚寂,而以明觉为缘境,是自窒其用也。有谓良知主于明觉,而以虚寂为沉空,是自汨其体也。 [16 ]教育应当以丰富的生活实践、广袤的自然世界以及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内容,既扩展见闻之深、之广,更砥砺学生和教师的良知。品德教育应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应贯彻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有德之教师,率有德之教育,养有德之学生。教育应当培养真正具有良知之知的人:能拥有识见与洞见,能清晰地了解如何行为处事,能创造最优美的艺术品的人之谓有风韵有意境;能行最卓绝的善的人之谓有志愿有魄力。现在识见也、意境风韵也、志愿魄力也均存于人之胸襟,胸襟之最直接的表现是气象 [17 ]。
其次,教育内容必须回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良知之情。良知之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体现真情的,投入实情的。教育内容绝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更应有情感的润泽。当然,这种情感离不开内在的理性良知,是良知导引下的真情流露。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么学问思辨?唯于温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 [18 ]感性与理性不是对立的,教育的感性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为使学生成就良知之情,就必须要使其在理性良知下着力下苦功。诵读经典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传统学说中有很多内容是与良知有关的。若使青年能读一部《论语》,读一部《庄子》,读一部《史记》,读一部《陶渊明诗》,彼之所得,有助于其情感之陶冶,意志之锻炼,趣味之提高,胸襟之开广,以至传统文化之认识,与自己人格之养成,种种效益,与上一堂化学听一课矿物所得其殊不同。然不得谓其于教育意义上无裨补。 [19 ]
最后,教育内容必须切实转化为良知之行。良知不仅体现在知 情,而且还落实在行中,切实践履正是良知的最终实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提出了良知坎陷说。他认为道德境界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要关怀生命,关注人世间,所以要有坎陷。唯其如此,才能真正领悟道德教育的精髓。自我坎陷是一种自觉地陷落下来,亦即是自我否定,诸义的已蕴含在内并往外透射而转出。而作为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质同层的平面移动,而是一无执的良知转折为有执的识心的曲通过程。 [20 ]正如孔子就主张,仁德的养成不在理性的知识,而是从小处入手,一日生活中皆是修德的过程。孔子的教育法则,不仅是实践的,而且是由近及远,自卑而高。先教弟子以日常起居、饮食、洒扫、应对等,渐进而教之修心。这就是良知坎陷说的含义,即德性良知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空谈虚论的,不是附庸风雅、坐而论道的,而是要下沉的,沉到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不应高高挂起,不能止步于课堂,而要落实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的任一言皆是实践道德之語,任一行皆是实践道德之举;教师与学生无一时不在道德行动之刻,无一处不在道德行动之地。唯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尤其融入到日常师生关系的互动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正如《易传》中所说的: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良知良能至简至易,然而它未始不知有险阻。不知有险阻而欲克服之,它必须转为知性。这说明,无论须经过多少险难,或虽处危难,人也不可丧失其刚健德性。如此,则行程必畅通,行有功。此行有功,指人世间的一切功,当然包括成就知识。唯其仍是在克服重重险难中成就的,故险之时用大矣哉!所以,教育在良知坎陷说中就意味着一种重要的实践转向。素质教育改革虽有经年,当前教育重知识的诟病却难以根除,各门课程都难免沦为条条框框知识点的附庸,失却德育之大义,中国德育何尝不是困难重重?!为此,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价值重建迫在眉睫,中国教育内容之转向势在必行。
四、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伦理重建:教育方法之以善至善
重建中国教育学,还必须注重文化伦理的重建,即在教育方法上转向以善至善。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表明,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传统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习以为常以非善的方式来达成善的目的。至是,论者竟以不问教师优劣,但同用一书籍,同一方法,即可同获成效。如贝斯达禄奇,谓良善之教法,惟一而已,简易其教法,则凡为母者皆可以教其子云云,即此义也。要之,轻视教师之人格技能,与生徒之个性,而循严密之方法而进,则不问养成何等生徒,皆可如愿以偿。此合理主义之教育家所均谓然也。 [12 ]唯一的方法、非善的方法、忽视学生与教师的方法,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善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而完成于个体的生活实践,包括个人的德性修养。过一种承担责任的道德生活以及富有诗意的艺术化生活,是德性的实现。我们在教育上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重注入,轻启发;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转化;重机械重复,轻方法指导;重管束,轻放手;重言教,轻身教。这无疑会埋没教育的本质善,阻碍学生乃至教师德性的养成。教育善的实现过程,是具有合理性的教育道德规范体系为广大教育者自觉信守的过程。由于忽视了教育者遵守这种道德规范的良好德性的培育,这将使得社会即便制定了合理化的教育道德规范,也会因为缺少现实的转化力量,而成为一种仅仅见诸于字面和口头的东西。 [21 ]长此以往,教者与学者都会感到自己与本质善的疏离,本应是人之平常的善却成为求之不得的美德。
真善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与规范,更需要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以其善良之心激发学生的心灵。德性就其存在而言,是经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理性的;但就其内容而言,则是情感的。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应是先验与经验的统一,本质与存在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统一,潜在与现实的统一,而不是在二元对立中选择或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德性不是客观化的知识系统,也不是纯粹经验的集合,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觉即反思理性。德性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历史的目的性,而且体现了自然的目的性。德性伦理的核心是仁德,其表现形态则是境界,即一种寻求至善的境界。 [22 ]因此,以善至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处不彰显其文化修养与人文伦理。以其昭昭,示人昭昭,如此才发挥了以善的言行感化学生的内心,并使其亦产生善的意念与德的言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不是使天下之人,各诚意正心以修身,各亲亲长以齐家之谓也;是将此灵性发挥昭揭于天下,欲使物物皆在我光明普照之中,无些子昏昧间隔,即仁覆天下之谓也。是举全体一句道尽! [23 ]
在强调知识本位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背诵、题海战术,而往往忽视了为人师者善的心灵对学生心灵之善的影响,忽视了文化伦理的建设。生生关系过度强化了竞争意味。教师是教练,学校是训练场。在被考试、排名充斥的学校,教育的文化伦理无立足之地。三好学生只凭分数高,好教师只看其对考试能力的指导,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心灵都被考试与分数蒙蔽。其实,回顾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打动我们的、影响着我们内在心灵的,并不是作文高分技巧,或方程解析式,而往往是某位老师一个充满期望的眼神,某位同学一个关怀的微笑,全班合力去敬老院送温暖的一次经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这才是教育应当努力去营建的。人是在和谐的关系中收获温暖与成长的。作为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应当首先以己之善,由仁义行,营造一个善的班级环境,进而影响每个学生善的心灵、善的性情、善的言行。拥有善的班级,才有善的学校,才有善的教育,才有善的社会,中华民族才有善的未来。
五、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意识重建:教育实施之虚壹而静
最后,中国教育学的未来需要进行文化意识的重建,在教育实施中应做到虚壹而静。庄子在其《天道》中说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无为而治是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虚壹而静是道家所认为的认识论的途径,也是达到道德目标的途径。《荀子解蔽》有言: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是指虚心,搁置已有的观念;壹指无二心。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指内心宁静,不为杂物烦扰。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做到虚心、专心、静心,方能达到全面透彻而无遮蔽的境界,也是道德的至高境界。教育也是如此,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和不断更新的世界,教育应当搁置自己的已有的关于学生、关于教育、关于世界的观念,不自以为是地以过来人的霸权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教育的旅程中,静待学生收获自我体悟与成长。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复杂,教育的复杂性并不仅仅包含其组成单元的数量和相互作用的數量,如教育的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类型层次,等等,更包含着不确定性、非决定性、随机等现象。当前的教育和教育学研究,集中在对教育第一种复杂性的探究与揭示,却忽视了对教育不确定性、非决定性、随机现象的重视。教育的规律性、理性被过度放大,而教育的随机性、非理性则被湮没。反映在教育学研究上,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越来越趋向于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如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实证研究等方式,力图证明教育之有章可循,却越来越忽视教育最为核心的人文科学属性,忽视教育的不可测性。事物(或意义)就像是一个洋葱(与二元论的核桃模式不同),其本质与现象实为一体。如果对其进行分解,一瓣一瓣地剥到最后便是什么也不存在了 [24 ]。教育本质与教育现象往往共为一体,过度对教育进行有为的解蔽,其实是在剥离教育的本质与现象,最后不仅挖掘不到教育的本质,还忽视了教育现象本身。就学生成长的本质来说,学生的成长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在教育中每一个境遇中的体验、感受与思考的不断深化。在人工智能技术愈发先进的今天和未来,人们愈发认识到,知识量的把握并非人之所以为人的优势所在充沛的情感、理智的思考才是。所以,今天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急需进行文化意识的重建。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受邀在以顶尖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享誉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演讲称: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能够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怜悯心,全然不顾后果而这些也正是我需要你们去捍卫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培养能够制造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人的学生,更要给予每个人捍卫人类的怜悯心与民族价值观的意识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