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交礼仪常识

社交礼仪常识

时间:2023-01-15 01:1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礼仪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交礼仪常识

第1篇

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或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

比较正式宴请应提前送请柬,请柬的递送方式很有讲究。古代无论远近都要登门递送,表示真诚邀请的心意;现当代亦可邮寄。一定注意不能托人转递,转递是很不礼貌的。请柬如果是放入信封当面递送,要注意信封不能封口,否则造成又邀客又拒客的误会。

请柬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语、祝颂语、署名落款六部分组成。请柬(邀请信)的正文中有三个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事由,时间,地点。邀请对方参加自己举办什么活动的原由,这部分必须书写清楚,给被邀者决定是否参加提供依据。

举办活动的准确时间,不但要书写年、月、日、时,甚至要注明上下午。如果活动地点比较偏僻,或者对于部分人来讲不熟悉,就要在请柬上注明行走路线、乘车班次等。在正文后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敬请光临"、"恭请光临"、"请光临指导"等结语。

在一些请柬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请届时光临"的字样,"届时"是到时候的意思,表示出邀请者的诚意,不应用"准时"两字,那样就成了命令式,体现了邀请者的高高在上,对被邀请者的不尊敬。在当代的请柬中一般用"此致、敬礼"的祝颂语作最后致意。在文面的右下角签署邀请人的姓名。

如果是单位发出的请柬,要签署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和姓名,以主邀请人的身份告知对方。发文日期最好用汉字大写,以示庄重正式。有些舞会、音乐会、大型招待会的请柬还写有各种附启语,如"每柬一人"、"凭柬入场"、"请着正装"等,通常写于请柬正文的左下方处。

能否赴约都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应邀信是被邀人接到主人的邀请信后,同意赴约而给主人的复函。古时也称"谢帖"。应邀信的发出,体现了被邀人对活动的重视和对主人的尊重。应邀信一般由称谓、正文、祝颂语、署名落款四部分组成,表明接受邀请的态度。

最后以"我将准时出席"做结语。最后的祝颂语可用"祝活动圆满成功"等词语。谢绝信是被邀请人收到邀请信后,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应邀赴约而写给邀请人婉言谢绝的礼仪文书。从礼仪上讲,不管何种原因不能应邀赴约,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邀请人,以体现尊重他人。从信中文字讲,更要字字讲究,句句谨慎,避免产生误解。

(二)敬茶礼仪

装茶时,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要记得 续茶,往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三)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尽量不吃葱、蒜、醋等带强烈刺激气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患有感冒者不宜进人舞场。尚不会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场现学现跳,待学会后再进舞池。一般情况下,男士应主动有礼貌地邀请女士;如果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论男女,下级都应主动邀请上级跳舞。

跳舞时舞姿要端庄,身体保持平、直、正、稳,切忌轻浮鲁莽;男士动作要轻柔文雅,不宜将女士拢得过紧、过近;万一触碰了舞伴的脚部或冲撞了别人,要有礼貌地向对方额首致歉。一曲终了,方可停舞。男舞伴应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谢意,女舞伴则应点头还礼。除此之外,还应讲究文明礼貌,维护舞场秩序,不吸烟,不乱扔果皮,不高声谈笑,不随意喧哗,杜绝一切粗野行为。

(四)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⑴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⑵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⑶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⑷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⑴要守时守约。

⑵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⑶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

⑷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⑸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五)上岗礼仪

1、上班服饰:上班宜穿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服装,穿着要适合职业特点,端庄、整洁,不宜穿运动服、拖鞋。男士不穿背心上班;女士不穿薄、露、透服装上班。

2、工作场合行为规范:不迟到早退。上班时集中精力办公,不要心猿意马,也不要东跑西窜。在办公室里交谈要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说一些低级庸俗的话。上班期间不做私事,不用公家电话长谈私事。

(六)上下级关系及同事关系礼仪

1、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1)任人唯贤(善于用人,关心部下,不要学漫画中的武大郎开店,小家子气。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2)言而有信(不放空炮、哑炮。不要随便许愿,应该说到做到。)

(3)宽宏大量(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4)不摆架子,不以势压人。

2、下级对上级的关系

(1)尊敬上级:在口头上、行动上努力维护好领导的形象和声誉,服从命令听指挥。在工作中不越权,不添乱。

(2)讲究方式:开会或讨论问题时,不要夸夸其谈,喧宾夺主。

(3)注意小节:向上级汇报工作,进门前先敲门,汇报工作应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在上级办公室里未经允许,不可随意翻阅文件。

(4)领导视察时,应起身迎、送。

3、同事关系

(1)彼此尊重:俗话说:"同船共渡,八百年修行"。同事来自五湖四海,彼此之间要相互信任,以诚相待。

(2)互相帮助:同事之间应互相支持,友好共事。

(3)一视同仁:"十个手指不一般长。"大家是老乡,平时走得近一些,是人之常情,但在工作中应不分亲疏,不搞小圈子。

(七)集会礼仪

(一)会议组织

1、成立会务组;

2、拟发会议通知(会议主题、时间、地点、举办单位,会务费),盖章发出;

3、布置会场(横幅;标语,音响);

4、接待工作(接车、接船、接机)。

(二)会议程序

1、报告会:

(1)主持人宣布报告会开始,并向听众介绍报告人的简历及主要成果;

(2) 报告人作报告;

(3) 主持人简评报告内容,并宣布提问开始;

(4) 报告人回答听众书面提问及口头提问;

(5) 主持人宣布提问结束,总结报告会,宣布报告会结束。

(6)举办单位礼仪:

①对报告人的邀请、迎送以及招待应热情、周到;

第2篇

首先要注意衣着整洁。纽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胡须应修剪好。

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初次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到人家家里做客,要先脱帽而后入室。雨天走访,雨具应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别时应当由妻子先起身告辞。

出行坐车,要让客人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位置上,以此为上座。走在街上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可乱扔东西与随地吐痰。

到餐馆就餐,如果与别人同桌,须征得先到客人的同意后方可入座,否则,会被视为粗鲁。在美国的餐馆,若用餐巾擦拭刀叉、盘子,服务员会马上换一套餐具,在服务员看来,顾客擦拭餐具是被认为餐具不干净。

男女同行,男的应走在外侧,即靠车行道一边,使女的多一分安全感;开始行走时应让女士先行。

出入商店等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开门;年轻的应该为老年人开门。乘车坐船,男士应向女士让座;男女同座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翘拇指,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称赞、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国、法国表示拦路搭车;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国表示第二或数目字“2”,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单伸食指在我国表示数字“1”,还用于提请注意,而在美国表示请对方稍等,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在我国,食指作弯钩状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门匙、上锁;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啬;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还表示拳击比赛中的击倒。

拇指与食指在我国表示“O”,中指、无名指、小指翘伸直表示“3”。这两个手势合在一起,日本、韩国、缅甸是表示金钱;美国则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成和干不了;突尼斯用来表示傻瓜、无用。

第3篇

1.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2.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接待礼仪常识接待礼仪常识。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接待礼仪常识出。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第4篇

女生的基本礼仪常识

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5、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6、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

7、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8、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9、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别人的短处。

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27、人穷志不短。

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34、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35、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36、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37、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41、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

42、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

43、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

44、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45、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

46、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47、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48、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

女性社交基本礼仪

1、礼貌待人

礼貌可以给人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心情,作为女性对于别人的礼貌谦让,可以自然而大方接受,在初次见面时应该主动伸出手做握手的姿势,这都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2、庄重沉稳

无论和任何男士交往,在社交的场合上就要庄重沉稳,不可以轻浮、随便,更不要一见到男士就滔滔不绝地说得眉飞色舞的样子。

3、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很重要,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永远都非常受人尊敬,所以一定要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并要求自己在安排好的时间内完成要完成的事情。

4、待人主动热情

在社交场合上,见到一些被冷落的人,要主动去鼓励他们恢复自信心,见到朋友或者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主要给予一些帮助。

5、宽容大度

女性万万不能自命不凡,咄咄逼人或者搬弄是非,在社交场合中,友好和善的态度,亲切轻松的气氛非常重要,被人也乐意与你交往。

女性社交礼仪禁忌

1、不要耳语

耳语是被视为不信任在场人士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同伴耳语是很不礼貌的事。

2、不要失声大笑

无论听到什么“惊天动地”的趣事,在社交宴会也得要保持仪态,最多报以灿烂笑容。

3、不要滔滔不绝

在宴会中若有人对你攀谈,要保持落落大方,简单回答几句足矣。切忌向人汇报自己的身世,或向对方详加打探,这样很容易把人家吓跑,或被视作长舌妇。

4、不要说长道短

在社交场合说长道短,揭人隐私,必定会惹人反感,让人“敬而远之”。

5、不要大煞风景

参加社交宴会,别人期望见到的是一张可爱的笑脸,即使是情绪低落,表面上也要笑容可掬,周旋于当时的人物环境。

6、不要木讷肃然

面对初相识的陌生人,可以交谈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开始,切忌坐着闭口不语,一脸肃穆表情。

7、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涂脂抹粉

如果需要补妆,必须到洗手间或附近的化妆间去。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礼仪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并且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貌活动队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于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良好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文明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一个群体,他们知识层次较高,在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礼仪文明方面却存在问题,缺乏礼仪观念,不懂礼,不守礼现象比比皆是,不注重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不懂得社交礼仪等等。而这种缺乏礼仪观念在生活细节中时时刻刻的表现出来。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尊敬长辈、老师、不尊敬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居多,不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缺乏公德意识,不注意公共场合秩序,不顾他人高声谈笑,在图书馆里面不顾安静的学习看书氛围大声打电话,在自习室中说话,课堂上讲话,不认真听课,吃东西。在宿舍中不考虑别人,只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休息;在行为方式上,比方说情侣在校园教室旁若无人过分亲密,着装不得体,无视校纪校规,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等;在社交能力方面,很多学生知礼而不懂得如何表达,会对社交场合产生畏惧,不好的社交体验会引起自卑情绪。在就业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运用面试礼仪,或者在刚入职场时不懂运用职场礼仪而错失机会。知书达理、待人接物理应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缺失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也深深的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二、大学生礼仪缺失原因

大学生礼仪确实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自身成长环境影响

首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礼仪的养成家庭成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不注重自身的礼仪,在社会交往中不能给孩子起到良好正向的示范,那么对于孩子的礼仪养成就很难。同时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视学习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的盲目和片面性也会造成礼仪缺失。

(二)社会外在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一体化的今天,让学生能够了解多样信息和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不同文化和思潮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外来习惯如对西方礼仪的推崇,而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继承。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与传统道德相悖的现象,而且不在少数,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和消极示范作用。

(三)高校中缺乏礼仪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的礼仪缺失也与高校教育相关,现在高校中很少专门开设礼仪课程,或者专门的培训部门来培训礼仪,没有相关的礼仪养成氛围,学生在校期间体会不到礼仪的重要性,也造成了学生礼仪的缺失。在者从学生角度而言,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变得学习功利化,为了将来升学或者就业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注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忽略其他课程。比方说学生会认为我们学校的无机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有用好好听,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专业没有用处就不用好好听,这样学生自身就忽视了道德教育,学校对此类课程也不是十分重视,单一授课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甚微。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

开设专门的礼仪教学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先着眼于从宏观上进行礼仪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通过礼仪基本理论的教育使礼仪教育树立根基,深植人心。将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作为授课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了解和掌握。讲授礼仪的具体规范,让学生了解个人礼仪规范、学校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等等。可以通过实操课堂、团队训练,实际演练让学生学习掌握礼仪。

(二)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要强调教师在引导文明健康校园文化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讲授言传身教等方式达到教育的效果。首先作为老师良好的言谈举止和风度仪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生动的礼仪示范教育。其次引导学生注重礼仪养成,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通过海报、号召、良好行为示范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注重礼仪。同时通过组织各种礼仪讲座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礼仪常识。积极发挥网络开放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在网络上进行礼仪教育,比如武汉大学的礼仪教育网站,在网络上进行教学,展示,问答等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其他高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

第6篇

公务接待礼仪之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公务接待礼仪之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公务接待礼仪之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公务接待礼仪之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公务接待礼仪之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公务接待礼仪之接送名片礼仪

第7篇

一、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 90 后的新一代年轻人,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心理年龄落后于生理年龄。近几年,随着生源质量的有所下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有所下降。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却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常识,无视教师的存在、楼道大声喧哗、出入办公室不打招呼等;有些学生貌似讲义气却因小事出言不逊、大打出手也时有发生;还有些学生思想前卫接受新事物快,却缺乏基本的廉耻感,举止粗俗、校园里出现不雅举止和网络上出现的不雅视频等等。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是时代赋予我们高校的重要任务。荀子曰:“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把“礼”当作人生价值思想之核心,把“礼”视为做人之根本目的与崇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最终目标、理想,又是过程行为、理念。加强礼仪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礼仪课程这一有效途径,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千年悠久的礼仪文化、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范、学会与人正确交往,提高自身修养,用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礼仪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外在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反映自己的文明程度和素质高低,同时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2007年开始,从我院部分专业开设“社交礼仪”选修课,广大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课程,上课的出勤率很高,很多学生都反映通过学习礼仪知识,知道了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如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如何提高个人自身素质。

(二)有利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更早的进入社会,但由于许多毕业生临近毕业还走不出“断奶期”,在求职应聘阶段的礼仪知识的欠缺,不知如何求职应聘、不会写简历、不懂面试礼仪、着装不恰当等等都可能会与一些就业机会失之交臂,使求职受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即使进入到某个单位,如果没有相关的积累,就不能与人为善并与人沟通和合作,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业绩。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毕业生,直接影响他们的初次就业和就业质量。因此,开设礼仪课可以使学生了解求职应聘过程中应如何注意个人自身形象的塑造、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介绍自己、怎样着装、如何做好求职的各项准备工作等等,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二、礼仪课程开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的时间和范围。“礼仪”课程最好安排在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这是因为新生入学后,从原来一个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与原来对大学憧憬的落差等诸多方面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以及行为上的无所适从。人际沟通出现障碍,一些不良习惯逐渐显现。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从大学的教育活动中获得正能量,得到及时的指导。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礼仪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他们有生以来的学校学习中,第一次系统的了解人际交往中所必须掌握的礼貌礼节和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包容、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对学生在大学三年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遵守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奠定了基础,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礼仪课可以作为各专业公共选修课开设,也可以结合专业情况选择相应的礼仪课程。以我院为例,在各专业中只有经管类专业和少数其他专业中开设礼仪选修课。其实,不仅经管类专业学生需要礼仪知识,其他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需要礼仪知识,因为他们即将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毕业后走向社会同样需要与人打交道。从我院曾经开设的礼仪专题讲座的参加者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比经管类的学生更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和具备相关的能力。

(二)礼仪课教材的选择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礼仪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在选择教材上要结合本专业需要选择适用的教材。礼仪课程不管是“现代礼仪”还是“社交礼仪”以及“商务礼仪”等等都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选用的教材一定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能够通过各项目情景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活动中的礼仪技巧和行为规范,以工作过程作为贯穿理论与技能的线索,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强调“教、学、做”一体,教材要有实训项目并有大量的案例,避免选择理论过多,没有实践训练的教材。

(三)严格遴选授课教师。为了保证“礼仪”课程的实效性,老师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有很多学校也开设了这门课,但是,在教师的选择上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授课的教师所学专业五花八门,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政治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等等;教师来源也比较复杂,有本校的专业教师、也有外聘的教师、也有学校的行政人员为了参与到教学当中进行“双肩挑”,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教师不够专业,任何人都可以讲授礼仪课,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要想取得这门课程的实效性,首先要把好“礼仪”课程教师的准入关。可以规定,讲授“礼仪”这门课程的老师,除了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外,还需要进行事前培训,开课前进行试讲,试讲合格者才可胜任。也可以通过学生评教来遴选适合的教师。同时对担任礼仪课教学的教师在仪表、形象等方面也要有所要求,起到为人师表和示范作用。

三、礼仪课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礼仪课的教学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它生动、直观、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在讲授“社交礼仪”课程中的“仪态”部分,要阐释“坐姿”,配以多媒体的现实图片,直观的讲动作要领并由图片上的专家进行演示,图文并茂,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都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多媒体的信息量大且直观的演示,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开展情景模拟实训。“礼仪”课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理论知识并不复杂,学生易懂,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即知礼容易、习礼难。这就需要礼仪课程必须加大实训力度,在教学上采用边讲、边示范、边模拟、边训练的模式,使“教、学、做”有机的结合一起,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做好实训,情景设计是关键,让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下实训是课程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设计一个具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可以设计接待来宾或拜访、介绍来宾、求职面试、会议、语言交际、餐饮等多种情景的礼仪规范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三)开展社交礼仪技能大赛。礼仪课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开展社交礼仪大赛的形式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社交礼仪技能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我院曾经组织过的社交礼仪技能大赛看,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非常高,大赛过程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借鉴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参与大赛的层层选拔过程中感受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职业技能,增强了自信,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为成功走向社会作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彭云高,等学校礼仪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探讨[J](高职高教研究),2012(1)

[2]张晓艳.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探析[J](教育研究)2011,(12)

第8篇

公务接待礼仪常识  1.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2.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5.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6.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7.称呼礼仪

【姓名有别】

记住对方:是否重视的表现。

不出差错:不读错姓名,不写错姓名,不张冠李戴。

不宜滥用:不戏言接待对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对象的姓名。

【称呼有别】

称呼正规:称呼行政职务最正规

称呼技术职称:称呼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以示敬意。

称呼学术学位: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

称呼职业名称:不清楚以上信息时,如称呼老师、大夫等。

8.上下楼礼仪

上楼途中,宾客走在前面,这一来可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二来可以起到保护宾客的作用。

下楼时,为宾客的安全着想,应走在宾客的前面。

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有所变通。如,让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认识路者上楼时行进在前,即为不妥。

9.乘电梯礼仪

进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应首先进入,并负责开启电梯;

进入有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则应当最后进入。

离开电梯时,接待人员一般最后一个离开。(不过若是自己堵在门口,首先出去亦不为失礼。)

10.行进位次

并排行进,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接待人员应当主动在并排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而由外方来宾走在内侧或中央。

单行行进,它讲究居前为上,即应请外方来宾行进在前。但若外方来宾不认识道路,或路况状态不佳,则应当由接待人员在左前方引导。引导者在引路时应侧身面向被引导者,并在必要时提醒对方脚下留神。

11.乘坐车辆的位次

小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右尊左卑。

(以后排右侧为首尊,左侧次之,前座驾驶座右侧为末席)。

如果主人亲自驾驶,前排为上,后排为下,右尊左卑。

(以驾驶座右侧为首尊,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之间座为末席)。

接待团体客人时,以司机座后第一排为尊,后排次之。每排座位的尊卑,从右侧往左侧递减。

12.饮茶礼仪

【1】.公务接待时,一般由秘书或专职人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客人时,最好由本单位在场的最高职务者为客人上茶。

【2】.上茶顺序: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上级,后下级。

如果来宾较多,且差别不大,宜采用以下四种顺序上茶:

(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及远上茶;

(2)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3)依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上茶;

(4)由饮用者自己取茶。

【3】.上茶时,正确的做法是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先把茶盘放到茶几上,然后右手拿着茶杯的杯耳,左手扶在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去,放置于桌上,杯耳朝外。若有点心,应在上茶之前先上点心,也主要从客人左后侧递上。

【4】.第一杯茶不宜过满,以杯的三分之二处为宜,当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奉茶之人就应上前续水,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见底,在大型会议和活动中为来宾续水,宜在活动进行3040分钟后进行。

13.合影礼仪

正式的合影,既可以排列位次,也可以不排列位次。

在合影时,宾主一般均应站立,必要时,可安排前排人员就座,后排人员梯级站立。若安排参加者就座,应先期在座位上贴上便于辨认的名签。

国内合影的排位,一般讲究居前为上、居中为上和居左为上。具体来看,又有单数(见图6)与双数(见图7)的分别。

通常,合影时主方人员居右,客方人员居左。

涉外场合合影,讲究以右为上,令主人居中,主宾居右,令双方人员分主左宾右依次排开。

14.宴请礼仪

一般安排中餐的用餐位次,涉及桌次与席次两个方面。

【桌次的排列】

举行正式的中餐宴会往往不止一张桌子。主要遵循如下三项规则:

(1)以右为上。

第9篇

[关键词] 礼仪实践;礼仪认知;礼仪行为;弥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43-03

一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礼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社会中的人们需要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前提必须包含着相互尊重,即讲究礼貌礼仪。大学生是当代优秀青年群体的代表,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承载者,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的主力,注重礼貌礼仪和讲究修养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在我国当前,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高层次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矛盾,这种状况颇令教育者感到担忧。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深度接触中,根据社交场合(或者对象)的不同,发现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1)公众场所。公共场所是公众集聚的地方,人们需要遵守公众规范才可避免混乱,形成秩序。如在大学食堂内,就经常发生大学生插队打饭行为,以及对于食堂工作人员的不尊重等行为。(2)家庭内部。年轻人相比于父母而言,能够更加迅速接受新事物,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家庭内部,子女对于父母的反哺现象已经形成共识。这很容易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一种偏执的认识,即他们相比于父母,走在社会的更前沿,他们的能力也已经超出父母,从而在与父母的日常交际中表现出不尊重,例如在电话沟通时经常表现出急躁,会打断父母的话并不愿意与父母沟通。(3)教学场所。大学生在教学场所经常接触到教师与教管人员,他们的不礼貌行为通常表现在课堂上不尊敬师长,随意接打手机,迟到早退现象司空见惯等,并可能发生恶意的言语或身体碰撞。(4)对待异性。由于身体的年龄差异以及高中阶段过度强调文化课程学习等原因,青年群体在高中阶段与女生接触受到较多的限制。在踏入大学校园后,这种限制被一种更加开放的性别氛围所代替。对待异性的基本礼貌是大方和把握分寸,这需要学生在对待异性时能够坦荡地接受对方的好意,并诚恳地回报谢意,同时不要过于亲昵,让人产生误会。但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在对待异性方面往往缺乏经验,难以把握尺度。(5)对待自己。大学生群体特别注重追求个性,经常在外在形象方面肆意追求时尚,因此,经常出现穿着不得体现象,如女生穿着可能过于暴露,男生则可能会穿着奇装异服或者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

二 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断裂

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展开相关的探索。李瑛认为,造成大学生礼仪礼节失落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与教育制度;另一个是高校教育、管理。李艳认为礼仪知识匮乏、礼仪意识淡薄等则是重要原因。相对而言,康小莉的研究则更加深入,其研究指出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教育体制不合理,致使中小学校和家庭礼仪教育缺位;(2)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使社会对人们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失束,导致大学生失去礼仪;(3)高等学校的决策、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大学生礼仪教育处于无序状态;(4)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叛逆、排斥,使其缺失了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基础;(5)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人自由和个性张扬的盲目崇拜,使其从根本上排斥了礼仪的核心思想。应该说上述研究均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但是对其进一步分析并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得出结论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礼仪认知的不足。礼仪认知,解决的是行为人在思想上具体明确、认识什么是文明与不文明,什么是礼貌和不礼貌,为什么要讲文明讲礼貌,如何讲文明讲礼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做到应知得知,扫除愚昧、摒弃庸俗。大学生在礼仪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礼仪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政策上对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特别重视,但是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仍然十分偏重应试教育,与此相应,应试教育模式与考试制度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仍倚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尽管文化教育与礼仪教育在总体上趋于一致而并非相互冲突,但是从学期阶段甚至到大学阶段一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德”考,学生做人的礼仪知识传授和礼仪规范行为极易被忽视,使学生的礼仪修养并没有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而同步增长,以至于升入大学后仍然有诸多不够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2)礼仪意识淡漠。大学生礼仪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对礼仪修养不够重视与对不同场合的礼仪缺乏清晰的判断。大学生在主观上难以意识到自身礼仪知识的匮乏,礼仪素养的欠缺。大学生虽然主要生活在校园中,但是在经过大学教育后将会被编织进复杂的社会交往中,能否树立积极的个人形象,建立自己的社会资本,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良好的礼仪素养是建立社会资本的必备且极其重要的素质,大学生对这一重要性显然认识不够。此外,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比较重视考试成绩和能力面试,而在礼仪方面,除了对于着装、发型等外表方面比较注重以外,对礼貌等内在修养方面不够在意。一般的交际礼仪主要包括公共礼貌礼仪、求职就业礼仪、职业礼貌礼仪等,大学生往往不能根据交际场所以及交际对象的不同,对交际礼仪把握得恰到好处,或者是不能意识各种场所之间的差异,或者是礼仪过度。例如,将求职礼仪用于与师长之间的时常交往,就显得有点礼仪过度了。

第二,礼仪活动的缺乏。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与校园外部的社会接触较少,宥于有限的活动空间,大学生所能参与的社交场合、接触的社交对象比较有限。尽管近年来,大学在培养学生礼仪修养方面采取了少量举措,在开展的形式上也有所拓展,例如,开设兴趣班,开展辩论赛,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展示名人修养轶事,聘请礼仪专家学者举办礼仪讲座等,但是不难看出,在诸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弊端:(1)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多是一种被动式参与,而非主动式参与。比如,在开展礼仪相关的辩论赛中,参赛学生之目的在于辩论或获奖,而不是集中于礼仪知识与礼仪行动;学生参赛会按照比赛规制,各学院各派出一支代表队等。(2)部分学生参与而非全体参与。仍以与礼仪相关的辩论赛为例,直接参与其中的只有辩论赛的辩手们,在我院组织的一次辩论赛中,一个学院仅会出一个队伍,人数仅为3~5人之间,占学院学生数总数的1%以下;而在学院级的辩论赛中,大约会在8~12个队伍之间,直接参与人数在24~60人之间。间接参与的学生数要远远多于直接参与的学生数,比如参与组织比赛的学生会干部,观众等,约在200~300人,占学院总数的20%左右。即使如此,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以理、工科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二级学院无论是组织的频率上,还是学生参与的比例上,一般都会小于上述比例。

第三,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礼仪认识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主要体现在礼仪认知。就其本质而言,礼仪礼貌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孤立的言行问题,而是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问题。即便解决了使大学生的礼仪认知问题,要想让大学生在礼仪行为层面得到落实,仍然是较为困难的。礼仪行为养成的困难主要在于:(1)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其日常行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其中的不礼貌行为习惯的改变会异常困难;(2)大学生在入学后,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的礼仪知识有时还没有来得及被内化即已被淡忘,同时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律性较差,知而不行也会阻碍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 断裂的弥合:礼仪实践

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家陶行知却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在我们认知与行为的不同阶段,在知与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了知与行的统一。如果只教不育 、只说不做不练,那么礼仪行为将最终无法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基础的礼仪认知作为指导,礼仪行为便成了无源之水,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若能使文明礼貌教育的理论认知与行为养成两个方面有机地弥合起来,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弥合这二者之间的断裂呢?礼仪实践是弥合礼仪认知与礼仪行动的一剂良方。何为礼仪实践呢? 应该如何践行呢?

礼仪实践指的是大学生根据社交对象和社交场所的差异,将礼仪认知付之实践并将其内化并最终养成礼仪行为的过程。根据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目的,大体上可从以下三方面的实践入手,从而实现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的有效弥合。

1 个人社交礼仪实践

个人社交礼仪是指个人在参加人际交往中自身礼仪规范和行为举止要求,也是个人文化、品德、思想修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发展自我、体现自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个人社交礼仪实践方面,需要遵循“仪容端正,服饰得体,举止从容”的路径逐步提高和深入。仪容,是包括仪表容貌、个人发饰、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等之类的总称。虽然不建议改变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自然形体,但是对于形体的修饰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通过努力去实践。服饰可以说是服饰穿着、饰品佩带的二者统一。适当的服饰搭配不仅可以得体大方,更是能够遮丑扬美,进而通过服饰体现个人更佳的形象气质。服饰得体需要从仪容端正入手,逐步提高和深入。举止,是指人体的动作和表情,是人体静态与动态的造型。在重要性上,优雅的举止远远要高于形体服饰之美,从而将个人的气质形象彰显到极致。无论是在大学生教学的课堂内,还是在宿舍以外的其他生活场景中,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原初定位,不断地在个人社交礼仪方面去尝试,从而不断修正并最终为自身准确定位,既是大学生社交礼仪实践的目的,也是其社交礼仪水平提高的必然措施。

2 面试礼仪实践

当前,工作单位招收员工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部分则是面试人与面试官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表现不善则可能直接导致面试失败。面试礼仪的要点在于:提前到场,面带微笑,谦和热情,适当的无声语言。面试礼仪看似简单,似乎通过面试前的突击即可解决,事实则不然。面试礼仪的有效实践是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次的大学生社团面试和模拟面试来实现。在大学校园内部,有各类学生社团,社团在招聘新人入团时通常会举行面试,但是大学生对在参与过程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因而其效果略差。大四时,大学生即将面临各种面试,为了增加录用的机会,建议大学的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团可以举行各种模拟面试,以通过再现面试真实场景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面试礼仪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的实践。同时,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多次参加面试,前次的面试可以为后续的面试提供有效经验,但是需要在面试结束后及时总结。在各种方式的“面试”过程中,o导员或者礼仪教师的参与会使礼仪实践达到更好的礼仪教育效果。

3 职业礼仪实践

学习和掌握职业礼仪是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实践,其在职业操守中主要表现为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大学生尚未正式参加工作,而是处于职业准备状态,学习、掌握和运用职业礼仪显得犹为必要。那么,既然尚未正式工作,职业礼仪如何实践呢?其渠道大致有二,一为礼仪模拟,即根据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职业定位,适当举办职业礼仪模拟活动,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掌握和运用职业礼仪;二为职业实习,多数大学在学生毕业前,或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是学生通过自身资源获得实习机会。实习是正式工作前的重要阶段,这是在完全真实的场景中职业礼仪实践。无论是礼仪模拟还是职业实习,两种实践活动都是学生礼仪认知的真实实践。在这一阶段,行则是知之始了,从“行动”中获取的“知”又高于学生直接从学校礼仪教育活动中所获取的“知”,并将在正式参加工作后将这种“知”付之实践,为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梳理既有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结合数年的大学生教育经验,我们认为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是目前大学生礼仪行为未能养成的主要原因。为了弥合这一断裂,笔者认为礼仪实践可有效地弥合大学生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具体表现在:礼仪实践既可以将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得的礼仪知识转变为礼仪行为,是礼仪行为养成的必然阶段,又可以深化大学生的礼仪认知并进一步付之礼仪的实际行动。但诚如已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青少年的文明礼貌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礼貌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不是抓一阵子、做几个报告、开几次座谈会、搞几场活动就能奏效的。实际上,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只是在大学生的不同年级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已。具体在大学生的不同阶段,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实施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教育并将二者通过礼仪实践弥合起来,则正是学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为社会输送的不仅是专业合格更是礼仪标榜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萍.大学生的基本礼貌常识[J].道德与文明,1994(4).

[2]李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礼貌礼仪教育[J].绿色视野,2013(2).

[3]李艳.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5(6).

[4]陶行知.行是知之始[A],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郭华,孔江联.现代大学生职业礼仪与实践活动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08).

第10篇

1.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2.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4.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5.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6.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7.称呼礼仪

【姓名有别】

记住对方:是否重视的表现。

不出差错:不读错姓名,不写错姓名,不张冠李戴。

不宜滥用:不戏言接待对象的名字;不要借用接待对象的姓名。

【称呼有别】

称呼正规:称呼行政职务最正规

称呼技术职称:称呼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以示敬意。

称呼学术学位: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

称呼职业名称:不清楚以上信息时,如称呼“老师”、“大夫”等。

8.上下楼礼仪

上楼途中,宾客走在前面,这一来可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二来可以起到保护宾客的作用。

下楼时,为宾客的安全着想,应走在宾客的前面。

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有所变通。如,让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认识路者上楼时行进在前,即为不妥。

9.乘电梯礼仪

进入无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应首先进入,并负责开启电梯;

进入有人驾驶的电梯时,接待人员则应当最后进入。

离开电梯时,接待人员一般最后一个离开。(不过若是自己堵在门口,首先出去亦不为失礼。)

10.行进位次

并排行进,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接待人员应当主动在并排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而由外方来宾走在内侧或中央。

单行行进,它讲究“居前为上”,即应请外方来宾行进在前。但若外方来宾不认识道路,或路况状态不佳,则应当由接待人员在左前方引导。引导者在引路时应侧身面向被引导者,并在必要时提醒对方“脚下留神”。

11.乘坐车辆的位次

小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右尊左卑。

(以后排右侧为首尊,左侧次之,前座驾驶座右侧为末席)。

如果主人亲自驾驶,前排为上,后排为下,右尊左卑。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58-01

引言

专业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应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实践教学,学会合理的使用英语。但要真正学好英语,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还必须多了解西方语言文化,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民族、语言文化,即使发音再标准,语法掌握得在娴熟,也很难熟练的运用英语。

一、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有与之对应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共通性。对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学生必须同时了解与其语言相通的外国文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对外国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可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二、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一)人文常识

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习惯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前提,这些文化主要有政治制度、历史沿革、经济状况、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文学艺术等,通过对英语国家人文常识的学习,学生才能对英语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二)思想观念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东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逻辑,东西文化重视集体,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东方文化崇尚含蓄,而西方则喜欢直接开放。不同的文化都让东西方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方面有所差别,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思想观念,可有助于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障碍。

(三)语言文化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所有的语言都是通过词汇集合表达出来的,而文化也因词汇意义的不同而不同,正是如此,英语词汇中的成语、谚语、惯用语以及其它包含特殊含义的词汇,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在特定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含义与情绪,中文和英文意思也可能完全相反,所以,老师应教会学生从语言环境出发,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汇,防止因单纯从词汇本身理解其词义而做出的主观性判断。

(四)社交文化

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英语国家的社交文化是重点之一,内容主要是社交基本常识:如称呼、问候、邀请、答谢、告别、称赞、赞同、反对、批评、拒绝以及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餐桌礼仪、社交书函等,以及西方人独有的身体信息,如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也是学生在学习社交文化中应该注意的。

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推广模拟文化活动在教学中应用

老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课内外实践活动,加强班级以及年级之间的交流。例如,让学校聘请的外教展开文化知识讲座;或组织学生参与英语短剧表演;如果学校有条件,还能举行一些国际化的交流活动。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亲身体会西方国家的异域文化特征,帮助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完成英语文化知识导入。

(二)加大听力课和口语课的比重,改革听力口语课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需要实践,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要学会如何用英语沟通,这是为今后建立自身的沟通能力奠定基础。所以,针对专业英语的学生,学校应增加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教学比例,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英语沟通,避免哑巴英语的现象。传统的口语教育只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模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针对听力教学,老师可多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片段的对话,因为我们使用最多的也是日常口语交际,尤其是可以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电影和体育解说等桥段,扩大听力材料的范围和趣味性。

(三)增加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少学生喜欢用母语与英语对译,特别是在口语训练和阅读写作中,这种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母语依赖,并在今后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因此,老师首先要对一个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并与其母语进行比照,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逐步学会如何因地质与的去理解文意。

(四)在词汇中学习文化

词汇是交流、写作、阅读的基础,掌握词汇的精准意义尤为重要,词汇尤其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隐含意义则带有文化色彩。如fox意思是狐狸,也有隐喻其狡猾的意思。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不同,一些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而隐含意义不同,这也是学生遇到的学习难题。因此,我们在讲解词汇意义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还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个词汇的隐含意义,并引出这个词所代表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等。

通过引用经典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如:sap含有“树液,体液”的意思,这个词汇还还能引出人的性格特点,这个词来自古希腊的一个传说,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组成的,blood多血质(特征为乐天的、兴奋的);黄胆汁型choler or yellow bile(特征为易怒的、暴躁的);phlegm粘液质(特征为冷漠的、冷淡的);和黑胆汁型melancholy or black bile(特征为忧郁的、悲观的),而他们将人的元气,叫做“sip体液、树液”,一切都是有sap演变而来的,不同体液也就隐射出不同的人。

四、总结

总而言之,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不管是学习英语还是其它国家的语言,文化导入是先决条件,且对学生掌握一门语言有积极意义,因此,作为英语专业老师,一定要重视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合体的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庄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J].外语界,2006,5.

[2]雷芸.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途径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4.

第12篇

一、从就业视角看高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竞争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而高职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当前的首要任务。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作用。其一,礼仪教育是规范高职生日常礼仪的重要工具。作为公众认可的普遍行为规范,礼仪在支配、控制人际交往活动的同时,也成为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衡量、判断手段。良好的礼仪规范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其二,礼仪教育是推进高职生“准社会化”进程,提高其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如培根所言,礼仪是“永久的推荐书”,是人际关系的“剂”,有助于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满足学生从“依赖于人”逐步向“独立于人”的心理成长需要,提升自信自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有效排遣不良情绪。其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素质修养,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锻炼、改造礼仪品质。礼仪是道德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高职生以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艺术地事物处理方式迈入职场,是赢得领导与同事广泛认可、获取长远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其四,礼仪教育是塑造高职生尤其是商科生良好职业形象的主要教育手段。因此,及时加强高职礼仪教育,是在继续加强针对性技能教育、发掘个体功能性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服务于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教育手段。

二、现阶段高职毕业生礼仪修养水平分析

礼仪修养水平是衡量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最为直接的标准。从整体上看,高职毕业生大多具备相应程度的礼仪素养,但礼仪失范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毕业生中,礼仪教育仍有待改进。从现阶段高职生、同时也是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礼仪失范现象来看,其礼仪修养存在与所受教育程度不对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失衡及生活细节等方面。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公众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尽管此类现象属于个别情况,但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加以重视,根据礼仪失范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具体而言,高职生礼仪失范原因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偏失、欠缺礼仪基础以及社会氛围的负面影响;二是学生普遍存在接触迎合外来文化的现象,对礼仪的存在发展缺乏认知;三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未将礼仪教育提升至相应高度,缺乏重视甚至于未开设这一课程;四是学生内在心理的人格“单面化”趋势与礼仪规范的“多面性”产生冲突。

三、探索强化高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礼仪教育定位应凸显针对性

高职礼仪教育归属于高职课程体系,其角色、内容定位都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特征。从教学内容上可简略划分为基本常识礼仪、专业礼仪教育两部分。前者侧重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礼仪教育,重点在于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差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道德取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后者则指专业礼仪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职业礼仪技能培养、岗位可操作性特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的系统化礼仪教育中还应加入相应的地域礼仪文化特色、职业意识培养等内容。

(二)高职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其一,将礼仪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阶段礼仪课程通常被作为就业前的包装教育在毕业或实习前夕进行教授,难以达到预期素质培养目标。课堂教育作为系统规范化训练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将其作为习惯养成教育加以实施。从入学教育开始,将礼仪教育纳入规范化管理,结合日常校纪遵守、教室、宿舍文明规范,逐次培养其道德行为规范、举止仪态以致人际关系处理,实现学生礼仪素质的实质性提高,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其二,礼仪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礼仪课程并无甚深奥的理论内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其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仪态模拟、情景模拟、角色模拟等教学形式,将知识讲授、模拟练习与具体的社交环境相联系,从标准礼仪规范的实践掌握着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发掘其社交潜能。此外,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环境加以督促练习,使高职学生在长期的习惯保持中逐步养成得体大方的日常礼仪规范。其三,校园文化渗透,隐性熏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渐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与文化品格。一是要利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以艺术长廊、院系板报等外在显性艺术形态陶冶学生情操;二是以校园网络传媒传播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礼仪自觉意识的形成;三是继续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将礼仪竞赛、人文素质讲座等主题活动融于学生业余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素质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步入社会、走向职场的外在个人素养表现。高职教育应对建立健全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过硬技能本领的同时,也将高职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