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学习语文总结

个人学习语文总结

时间:2022-06-15 05:3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学习语文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学习语文总结

第1篇

一、激发动机心理,让语文学习更积极主动

语文学科边缘化,在许多一味以升学为指导思想的学校已然见怪不怪。语文只要死记硬背,课内文章上不上无所谓(考试一般课外阅读为主)等观念不但侵蚀每个学生的内心,还逐渐影响在指挥棒作用下无奈的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不重视,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忽视,甚至忽略语文的心理动机。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语文教学和学习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在教学鲁迅《故乡》的过程中,我抓住作者对杨二嫂、闰土、水生等人物外貌的多次细节描写,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肖像描写在人物刻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指引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描写人物的细节,或者进行白描勾勒,抑或情景特写。在不断地激励、鼓励下,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主动,运用不同方式,刻画出各种细腻的人物形象,如重细节的作品有《父亲的背影》、《同桌的你》、《老师的手心》等,粗线条描绘的《雨中》、《我们的班长》、《十年后的我》等。这些作品虽然方式方法不一,却真实刻画了学生身边的你我他,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写作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学语文、写作文原来可以如此贴近人心。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主动性随之提高。

二、强调自主意识,克服依赖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克服心理依赖性,强调学习自主意识,是学好语文的另一关键。在语文教学改错训练中,除了给予一定的纸质练习外,我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鼓励他们将语文学习和社会联系起来,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我结合改错训练题目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请每个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将生活中看到的错字、别字、滥用繁体字等现象记录下来,收集整理后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交流互动,总结错误用字的原因,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改错题并不只是为了改错本身,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语文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活动结束后,对整理思路清晰、任务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表彰。类似的方法,在教学说明文的同时,让学生收集家中电器、日常用品等的说明书,并带到学校共同分析探讨,总结出说明文写作的要点。这些相对简单的活动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的要旨,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为了完成任务而做题目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解决学生困惑心理,保持学生学习语文自主意识的强有力支撑,唯有如此,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长久保持新鲜度。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碰到疑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有效指引,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看到指引的明灯,不会因为过程中的困惑而影响其积极性。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发现种种法则,少走一点弯路,才是语文教学提倡的精神。

三、学思并行,指引学生善于质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的思想用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教师只有拥有宽广的心胸、阳光的心理,愿意接受甚至提倡学生积极质疑,才能明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健康的人文素养,以及善于接纳、勇于挑战的人生信念,语文教学的初衷也应如此。

教学散文《白鹭》时,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如散文诗般优美,同样美丽的是他的用笔:在平凡而美丽的白鹭身上,我们看到生活中“韵在骨子里的美”。但在文中关于“白鹭t望图”的描绘中,学生对此产生了分歧:文中的白鹭是否是在“望哨”?一部分学生认为白鹭悠闲的神情和望哨时的专注、警惕迥然不同。另一种声音正与此相反。在名篇《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类似情况:文中所述“商旅不行”和“樯倾楫摧”之间存在矛盾。在这两个案例的处理中,因为没有涉及价值观等因素,因此我在充分肯定学生观点的同时,适时点评,尤其十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质疑的精神,并大力表扬学生在学习中思考的勇气。在老师的鼓励认可中,学生求真、上进的心理被充分挖掘和激发出来。在今后语文学习中,学生课堂讨论、探索精神更大胆、更专注。

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时代追求的精神。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中更应倡导。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索;实践

一、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1.依存性

所谓的依存性,就是语文教学方法不能独立地存在,而是受各种语文教学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语文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目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次,语文教学方法依存于一定的教学理论。最后,语文教学方法还受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等的制约。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依存性,既不能主观随意地盲目设计,又不能机械效仿。

2.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语文教学方法在运用上有较大的伸缩性,即“教无定法”。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的,绝对坏的方法。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要求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采用灵活的态度,既可以继承一些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又可以移植一些国外先进的适合我们的教法,更应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原理,结合实际,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影响较深,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乏味,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很难掌握、吸收语文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直接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语文老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老师的教学思维固定不变,工作素质不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问题,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只注重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中学生情操、意境、兴趣的培养,以致教学重点的流失,造成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下降。所以,老师应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素质,保证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不注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老师应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打破学生心理防线,增进师生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压力,从而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实践

1.“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闻趣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常用的创设情境方法有:通过多媒w技术再现情境;联系生活展现实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因地制宜采用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无论用哪种方法创设情境,作为教师都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进行,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融合,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3.小组学习探讨法

学生学习过程是不断改进的过程,个体的认识存在思维定式,不容易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只有通过与外部的交流、对比才能发现。在小组学习中,大家积极发言,不同的思维碰撞弥补了思维的局限性。学生从他人那里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合作学习形成的生生互动是一种宝贵资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自由地参与探究和讨论、深入学习,学生学得最投入,自然也学得最好。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的探究基础上,个人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对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参与讨论,有话可说。

4.教学角色互换法

老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摆架子,使自己真正融入学生当中,进行平等对话和教学,不断为学生探索知识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实际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和素养,有效地展开中学教育工作。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进一步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意志,达到教学目的,使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3篇

 

从两天的活动中,特别是从港、澳、台六位教师的研究课中学到很多东西,大开眼界。这些课给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内地老师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吹来了一阵清风,使大家开了窍,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台、港、澳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师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很好地诠释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很好地展示了教师怎样导读,导思,导写,导练;很好地说明了怎样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内地老师上的研究课也各有千秋。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正在发生变化,有成绩,有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从吕型伟教授的谈话说起

2003年第11期《课程·教材·教法》刊登了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谈话是这样开始的:“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相当严重,我称之为浮肿病与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以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如果这一场教育改革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

在内地的语文教学中有没有这两种病呢?有。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愉快是愉快,热闹是热闹,愉快、热闹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呢?听课的老师留下点儿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呢?语文教学是科学,探索规律要下苦功夫。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叶圣陶,语文教育走过千百年,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容易啊!语文教育这个堡垒不好攻破啊!时下有些课,“活”,没了边儿;“实”,没了底儿。只剩下好看,好玩。教学不是表演,不是展示教师自己。所幸这次内地老师上的课,教风都比较正,有些课还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

我们历来主张,语文课要“实”而“活”:所谓“实”,是要保底,该学的要学,该练的要练,每一节课在学习语文上使每个学生确有所得。哪怕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定会由小进到大进。所谓“活”,除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脑筋动起来,也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让学生“动天君”。这是以往语文课做得不够、不好的地方。历来有两种教学,一种是使学生越学越愚笨,一种是使学生越学越聪明。我们当然追求后者,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发现,学会学习。

我们全国小语会态度十分鲜明:对形式主义、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的语文课,永远说“不”!对急功近利、借“课改”扬名、得利的语文课,永远说“不”!往小里说,“课改”关乎整整一代人;往大里说,“课改”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的命运、前途。语文教学一定要坚持好的,改进弊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才是对“课改”负责,对国家、人民负责。

我们要学会分辨什么是好的语文课,什么是不好的语文课。我以为好的语文课——

在目标上:有明确的“三维”整合的目标。特别是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目标要十分明确。教学目标不能多而杂,不能若明若暗,否则,教学就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在实施上:师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的语文训练中,在探究、发现中逐渐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拓宽课程资源(包括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

在效果上:训练密度要大,效率要高,效果要好。不能是把一节课甩甩干,只剩下一滩水。

二、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学什么

语文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母语课程,它的多重功能和奠基地位不可动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起步阶段。我们要对得起亿万小学生。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应当学到什么呢?

1.学习做人。

这里主要强调三点:

一是树立民族自信心。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对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25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精彩的提炼”,写就了一本书:《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该书告诉我们,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二是践行“为大众服务”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当今道德空前滑坡。在内地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分自我。独生子女享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中心思想的侵蚀,目中无人,不懂得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在对北京、上海、广州部分大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只有2%的人把“为大众服务”选择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只有0.4%的人认为“不参加公益劳动”是不文明的行为。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做过“志愿者”的只占2%,而美国占56%。过分自我对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是值得警惕的,甚至是危险的。我们有些人在“课改”中以体现人文性为名,片面强调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语文课程要培植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

还有一点是能经受挫折、能吃苦。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要培养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在学习上既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是高层次的“愉快教育”。

2.习得方法,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适应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即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

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也有许多真知灼见。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的精神。我们要善于疏理,为我所用。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的。

此外,还要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思维,特别是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位先哲说:爱学习的人和民族是最可怕的。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目标。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

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地的语文作业,多是抄默字词,进行枯燥的单项练习。发达国家的语文作业,最重要的一项是读书。低年级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是阅读30分钟。起初是家长读学生听,接下来家长、学生一起读,而后是学生独立阅读。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有条件的地方,要突破这一阅读量;条件不够或尚无条件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达到这个阅读量。达到乃至超过150万字的阅读量,必将极大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强壮精神,为学生日后学习与发展积蓄了后劲。

总而言之,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方式上,要由以往偏重接受性学习转到注重自主的、探究的学习;在学习途径上,要由“课堂中心”转到课内外两条腿走路,课内悟学法,课外求发展。这两点是需要教师在“课改”中大力改进的。

最后,以下面的三句话和各位专家、同仁共勉:

语文教育是事业,贵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语文教育是科学,难在持之以恒,求是求真;

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母语,陶冶身心。

 

第4篇

做好工作总结,升华工作内容,让工作清晰明了,使得工作进展顺利进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一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一年里,在校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以及各个层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几职业道德。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还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关心国内外大事,提高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履行教师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31年了,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协调办事能力以及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学习锻炼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保证了班级教学的正常运行,在实施教学以及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没出现过任何失误和差错。

三、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系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则师德为本,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信赖、最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

对于师德,我深刻认识了其重要性。因此,我时时刻刻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地堪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像刚出土的嫩芽,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我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着每个孩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发展。

四、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热爱教师及工会工作并正确认真地对待,毫不含糊;工作中能全身心地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早出勤,晚下班,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教育、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比如有些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二

一转眼,一年快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和平时一样都是认认真真教学、踏踏实实工作,我很乐意跟大家说一说在这一年中我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认识

这一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年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年的教学任务很重。我争取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年主要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思想品德、科技、社会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培优扶差是这年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还常给班干部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部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四、出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年里,我班学生在校刊上发表作文_篇,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校运动会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上学期期末调研中语文合格率为_﹪,优秀率为_%,本学期期中调研中语文合格率为_﹪,优秀率为_%。

总之,我在工作上发扬了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

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三

又到了期末总结时间,这学期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第5篇

一、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阅读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我国先哲孟子强调"心之官则思",又如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指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让他采取我们的看法。"

首先,尊重思想自由,使学生敢想。在弘扬学生主体的实践中,对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少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如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却少有涉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在阅读之后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而被禁锢的思想是产生不了独立的见解的。这是已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的。要使学生敢想,老师就必须热情鼓励和细心呵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如果教师在学生发表了一两个见解后就急于评价,会扼杀了其他同学富有创新的理解。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要珍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同学,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强化学习成功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创新。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会想。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再次是要注意从发散思维的、多角度的去思考阅读中的问题。发散思维提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做出多种答案。比如,《济南的冬天》,就可以在阅读和济南的感性体验中,找到该文章的独特精妙之处,也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体验。

二、强化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改变僵化的单向阅读教学为双向互动教学。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激发学习学习兴趣的意识,但这个举动往往是建立在老师语言讲解基础上的,并不一定能真正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不一定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多媒体教学走进学生的阅读课堂,开放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将客体的教育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素质,并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伴着轻柔的乐曲,一边听着娓娓动听的三味书屋的读书声,一边欣赏着百草园的景色,完全陶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开放,变“单一语言激趣”为“多个感官体会”,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有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

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深层次文章韵味的初体验能力的培养。

文章,特别是文学色彩比较浓厚的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高级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个多重而复杂的文化语境以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对于文章的文本深度阐释,正是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最好的体现。就中学语文阶段而言,学生的阅历少,容易对阅读的文本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读和隔阂。教师教会学生阅读,不仅体现在教会学生对科学的分段、句意的把握,而且体现在诱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体悟”能力,能够领悟文章中深层次的含义。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修辞的初步感觉,比如比喻、暗示、双关等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想象的初步的理解,体会艺术底蕴。

四、注重语感的培养,真正从汉语的特点入手,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

第6篇

一、将对学生的人品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语文教学阵地提高学生的品行,教会学生做一个有德之人。

“先做人,后做学问”。可见教会学生学做人、做好人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我院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有许多甚至初中都没读完就来就读,可想而知,在初中阶段他们绝对不会是教师眼中的好孩子,所以他们大都不太受老师的重视,也因此,我院的学生大都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对老师也没什么好感,对一味说教的老师甚至会有敌对情绪。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地有着自暴自弃的想法,不愿规范自己的言行,我行我素。为此,我常跟学生们说一些有成就的人,如比尔・盖茨借此告诉他们:一个人学习不好并不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但是品行对一个人却至关重要。三国时的刘备,论智谋不敌诸葛亮,论打仗不如五虎上将,却做了蜀国的皇帝,为什么?没别的原因,德行而已。天下有德者居之。

在一次一批青年才子在同一位知名企业家座谈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请问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要德才兼备。”

“德才两者,哪个优先?”

“德!有德的人至少可以找到适合他的工作岗位,缺德的人我们企业坚决不要。”

“您所指的德是什么?”

“首先是社会公德、人文品行。”

“为什么?”

“没有起码的社会公德、人品素质,这种人不可信也不可用。”

企业家的回答,提出了现代企业乃至现代社会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好的人品、好的品行?就是教育。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要想学生养成好习惯,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制定切实可行的言行标准,奖罚分明,坚持不懈,精心疏导,将学生的好的品行逐步培养塑造出来。

二、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能听到学生跟我说这样的话:“老师,我已经好几年没写字了。”可以想见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多差,而且一大部分学生还有着“我来这所学校就是学技术来的,学基础文化知识有什么用?”这样的心理,所以对语文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兴趣。我深知,我们的学生三年后大部分不会有接受大学文化氛围熏陶的过程,无论是从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从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质角度看,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教会他们基本的文化知识。

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体会到要想让学生能自觉自愿地配合我,学好语文知识,让我顺利地完成授课任务,首先我就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信服我、喜欢我,进而喜欢上语文课。一次,一名学生上课迟到,敲门进来后怪声怪气地说了一句:“I am sorry.”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心里清楚,他这样做无非就是在搞怪。我一笑,看着他说:“It does not matter this time,but you must be earlier next.”听完,全班同学的笑声更大了,那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听不懂。”我说:“没关系,我刚刚说:‘这次没关系,下次早点。’”经过这个小插曲,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我再引导提问,回应的就多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在心里已经开始佩服我了,这样后面的教学也就容易进展多了。

至于学生认为文化课不重要的这个想法,我知道单凭说教解决不了这个思想问题,想了许多方案,最后想到了一个就在身边,却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

“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在这一两年内建了许多的高楼大厦,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大楼是直接从平地上起的还是先在地面以下挖一个深坑?”

“先挖一个坑。”

“那是什么?”

“地基。”

“那楼房盖好后,你是住地面以上的楼呢还是地面以下的地基?”

“住地面以上的楼。”

“那为什么那么费事地先挖地基,我们又不住它,不是一点用没有吗?”

“那是为了让楼房更稳固。”

“好,大家也知道地基的存在是为楼房更稳固,即便是以后我们根本用不到它,但是它却对楼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地基就如我们现在所学的语文知识,现在你明白了学校给大家开设语文课的意义了吧。”

解决了这个思想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而学生通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做关键也是缺乏兴趣。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常常从诱发兴趣入手。比如,在讲朱自清的《春》时,我就针对学生爱上网的特点,投其所好,让学生上网查找跟春天有关的诗句,越多越好,看谁找的诗句跟《春》的内容最接近,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顺便识记了许多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经杏出墙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就这样把学生由被动学习拉向了主动学习。

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我将这些诗词以歌曲的形式教唱给他们,然后举行一个小小的赛歌会,这样既达到了识记诗词的目的,又收到了活跃课堂气氛,师生良好互动的效果。

第7篇

我院题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之课题,是2006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课题。在院领导、院特教所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相关老师的积极配合下,今天顺利开题了。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就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不足是当前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题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形成机制及培养对策方面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语言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正常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及成果较为丰富,但在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机制及书面语言发展培养对策方面,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在特殊人群语言发展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还将为聋人教育和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与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三)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与人(更多的是健听人)交往、交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只有培养和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聋生融入主流社会,全面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为把握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我们查阅了2000年至今公开出版发行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两家特殊教育理论刊物(《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翻阅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献,并通过进行了网络搜寻,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1)研究者普遍认为,聋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关键在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培养上。(2)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方面的研究集中在:①聋生掌握书面语言的情况。大量文章主要是罗列聋生在掌握书面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②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的调查,总体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还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很多等。③对提高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法的争论与探讨。研究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与探讨上,对研究过程的更多关注导致了对研究目的的弱视。④对聋人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重提书面语教学法,呼吁直接用书面语教学法来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经验描述上,总的来说比较浅层、零碎和粗糙,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缺少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不足原因的机理性的本质分析和系统研究,因而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回答。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论及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理论时,强调了两种关系:①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词义”和“言语思维”是维果茨基用以表述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本概念。维果茨基认为,词义是一种言语思维现象。一方面,言语借助于概括(思维)实现对客观现实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思维借助于词义来进行,是在言语中实现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经历着先后(前智力运算和前语言运算)、交叉(自我中心语言和内部语言)和重合等不同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词义的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和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既是言语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教学的本质及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发展人的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促进言语和思维发生结构性的突变和新质的建构。②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基于语言和思维的理论分析和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实证研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实际的智力年龄与他在有帮助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显示儿童的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一种合理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引导发展”,教学必须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维果茨基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论对于本课题研究和形成主要观点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言语思维”这一概念深刻概括了这种关系。因此,关于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应从言语思维的辨证关系入手,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和片面的,研究语言的就只研究语言,研究思维的就只研究思维,因而就难以从言语和思维的辨证关系把握上深刻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本质和动因。②在言语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词义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是影响、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由于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造成聋生早期言语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不足(可能还有聋人手语对思维发展的负面影响等),因而导致了聋生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低下,进而造成聋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困难。书面语言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言语思维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方式和机理,而且可以使我们在认识聋人言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培养对策。③聋人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立足于聋生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发现和早期干预,着眼于聋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观点”为理论支撑,以系统的理论思维方式,通过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研究和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入手,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寻找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言语思维的角度,着力分析聋生学习语言的困难和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供有效对策。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研究,明确已有研究的进展、主要成果、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2)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入手,研究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3)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综合法,以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试卷分析、小型座谈会等形式,考察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聋校现行的语文课程教材,了解聋生与语言发展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研究影响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发展的各项因素,着力揭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4)运用访谈法、实验法,针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聋校语文课程教材、聋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培养聋生书面语言的有效对策。

五、本课题的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及人员分工

(1)第一阶段(2006、12—2007、3)通过对近年来关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检索和综述研究,了解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形成《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现状研究及趋势分析》的综述报告。此项任务由课题负责人陈蓓琴完成。(2)第二阶段(2007、4—2007、12)①(2007、4—2007、6)分析试卷。对我院近年来五年制聋人工艺设计专业单招入学考试语文试卷进行分析,了解九年制聋校毕业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状况,并形成相应的论文报告。此项任务由××完成。②(2007、7—2007、8)编制问卷。根据现行《聋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针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进行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的问卷,问卷应通过重点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来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此项任务由××完成。③(2007、9—2007、12)进行调查。在江苏省内选择3-4所全日制聋校,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进行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分别形成《关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的调查报告》。此项工作前期问卷调查由××等负责完成,后期调查报告的撰写由××完成;期间接受中期检查。(3)第三阶段(2008、1—2008、6)①深入聋校语文课堂,广泛听课,运用课堂实录法,对聋校不同年级聋生在课堂环境下学习书面语言的情况及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考察聋校语文教学中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各种因素。此项任务由陈蓓琴负责进行。②研究现行聋校语文课程教材,分析聋校低、中、高年级教材的编排是否与该年龄段聋生的思维发展相一致,聋校的语文教材是否有助于促进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助于聋生书面语言的发展等。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③编制问卷,调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④文献研究,对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教学丛书《聋人学习语言方法》一书中40位聋人学习语言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总结出促进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各项积极因素,并加以述评。此项任务由陈蓓琴负责进行。⑤编制访谈提纲,运用个人访谈法,对我院聋人教师辽师大硕士毕业生任媛媛进行访谈,从她个人学语言的经历来进一步考证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4)第四阶段(2008、7—2008、12)对上述各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和综合,着力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及生成机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对策。撰写论文《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之有效对策》,之后申请结题。

第8篇

关键词:汉字; 理念;内理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05-02

大家都知道,想要把汉字写好,必须去学习。向谁学呢?应该向具有较高成就的前人学习,也需要向书写水平高的身边人学习。向什么学呢?向他们的优秀字迹去学习,向写得好的身边人的书写动作学习。学什么呢?学他们写得好的共性规律,学习汉字书写的基本内理。学成什么样?学到使自己的字符合书写的基本内理,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能够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如同学习语文一样,向古今中外优秀文章学习,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他们背诵下来,而是学到语文内在的规律,以便可以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如同练钢琴要弹古典乐谱一样,目的是练习弹奏钢琴的基本技术,以便在用现代钢琴语言表现时,能够得心应手。学习汉字书写,应在优秀的书迹中学习作为书写本身笔墨语言的共性规律、内在秩理,结合相关理论的学习,应用到自己的书写实践中,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学习汉字书写是一种笔墨语言的学习,这就是学习汉字书写的基本理念,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深悟内理、广开新境。

一、深悟内理

在学习前人优秀字帖时,有一种倾向,即要求写得跟原帖一模一样,这是大可不必的,也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学另一个人的字能完全一样,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然而,我们还是要向字帖学习,是要去学习汉字书写的规律、秩理,我们把这种规律、秩理称为汉字书写的内理。

学习内理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我们前边阐述的,汉字的书写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着它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前人的优秀书作是我们更快、更好学习汉字书写的阶梯,除此之外,别无门径。割断历史、放弃传统、一夜成为书法大师都如痴人说梦一样,不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汉字书写的内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技法的,是关于如毛笔、钢笔、粉笔等书写的一系列技法规律。二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是建立在技法基础上的,书写者的性格、气质、修养、情感等一系列精神特征,通过笔墨语言的表述方式。三是来自于书写以外的,对书写作者个人修养、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的提升要求。

(一)全面、深入学习笔墨语言的技法

汉字书写的技法是一个丰富的、完备的系统,一般包括用笔方法、线条锤炼、结构方法、整幅章法,毛笔字的书写还强调墨法,钢笔、粉笔字的书写也借鉴毛笔的墨法因素,但表现较弱,不需要花大力气练习。技法的学习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习要全面,包括各种书体、各种风格流派的技法都要了解;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深入,要能够居高临下,领悟其中的内理所在。

(二)学习精神内涵表达的内理

汉字书写本身同样具有表义功能,书写者的喜怒哀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书作当中,尤其用毛笔书写,表现得更加充分。不仅情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得到表达,其他诸如性格、气质、审美追求等精神要素同样可以得到表达。那么,如何正确运用书写技法表述相应的精神内涵,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汉字书写内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加强“字外功”,提高个人修养和审美品位

“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然而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随与纸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鲁工书虽不佳,后世见之必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余泯泯,不复见尔!”欧阳修这段话提出了提升道德素质对书作的影响。

“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黄庭坚则更强调了学养的重要性。

字写得怎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技法和用技法表述精神内涵是不难学习的,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要求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努力的。所以,我们要广泛学习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广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扩展对万事万物的感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从而提升写字的内在底蕴。“字外功”是多方面的,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汉字书写的内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是数字的逻辑。我们不能说一个字一定要写成什么样,只能说一定要符合某些秩理。内理的观念也是开放的,手写体没有两个字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汉字书写内理是汉字书写笔墨语言的逻辑,而不是图形、图画的逻辑。学通了汉字书写内理,我们就可以去适应各种风格、各种门类的书写需要了。

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懈的探索、学习前人成功的书写经验,使自己的汉字书写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传统书写内理之中,让我们写出来的字迹既符合文化传统的基本要义,又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广开新境

学习前人,不是要做前人的奴隶,目的是要学规律、悟内理,以便将这种内理为我所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同学习语文,要学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而在语言表达时,并不一定会直接用到,我们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照搬唐人的语言了,但汉语的逻辑与修养却是今人语言表达时必须学习和借鉴的。

汉字书写的作用是在记录语言的同时,传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它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都鲜明客观地存在着。同时,汉字书写本身还要求我们在遵循书写内理的前提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建立属于自己的新面孔,甚至丰富发展汉字书写的内理。

纵观书法史上的大家,都是在不断否定他人、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面目,也推动了汉字书写的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广开新境成为汉字书写者的努力方向。

米芾是书法史上的大家,在他的《自叙帖》中讲述了他学书的过程:“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大至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 可见他在学书的过程中是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求新以求得突破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独树一帜,在书法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

应该提到的是,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些脱离汉字、或者把汉字写得云山雾罩,自以为代表未来书法走向的写法,是不可取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概括就是:A=B+C-D

其中,A代表良好的汉字书写风貌;B代表书写者书写时带有的个性特征;C代表书写内理;D代表书写者书写时带有的不合书写内理的要素。

深悟内理,广开新境,点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作为学习汉字书写的基本理念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一,它强调了学习前人、学习经典的重要性;第二,它指明了对前人、对经典学习的方向;第三,它尊重了书写者的个性,解放了学习者的思想;第四,它将对未来包括书写工具革新在内的汉字书写变革指明方向。

值得指出的是,在学习汉字书写时,我们还要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学习汉字书写的内理,即在于学习作为某一书体所具有的共性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某种个性特点,便能进入到具体书家、具体碑帖的风格之中。在教学中,更要处理好这一关系,进行具体的技法教学时,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方法,讲述书写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精神和深层次的书写内理。

(二)规范汉字与碑帖中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

我们日常使用规范汉字,但碑帖中常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学习时主要是在字帖中寻找书写的内理,运用到规范汉字的书写当中,道理是一样的。更要求我们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应用的时候,根据语言文字法规的要求,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应依具体场合和需要而确定。

(三)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关系

我们学习书写规范汉字,是以印刷体为准的。但印刷体中的楷体与宋体有所不同,一般以楷体为准。但手写的字又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所以,参照印刷体楷体,允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完全和印刷体一样是做不到的,也是不该去努力模仿的。因为照搬印刷体楷体的话,势必泯灭书写者的个性、失去汉字书写应有的文化内涵、也无益于中华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当然,手写体规范汉字的变化还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写错字,特殊写法要有约定俗成的依据,并且要符合书法审美的标准。我们主张在使用规范汉字的前提下,体现生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具有突出个性精神的汉字书写理念。

(四)实用与艺术的关系

在日常应用当中,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书写需要,如记笔记、写教案。同时也有需要美化的书写场合,如出板报,也需要变换书体以求得美观。有时我们还会面对书法创作、书法教学的需要。因此,要求我们明确书写的目的和用途,调整书写风格特点的变化,以适应各种书写事迹的需要。并且,在教学当中,以高层次的书法艺术的高度指导写字教学,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语文专题学习 评价方法

一、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2005年全国职教会议提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越来越多来源于初中分流下来,未曾参加中招考试的学生迈入了中职生的行列,此后中职教育呈现出的最重要变化就是生源素质日益下滑,反映在语文学习方面就是学生普遍欠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文及口语表达往往“文不通、理不顺”。

以我所在的某国家级重点中专音乐幼师专业的学生为例,即将就业的三年级学生无一人能写出文理清晰、语句通顺、无语病的教案;二年级即将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学生还有半数无法顺畅地完成测试的第四项内容――指定主题谈话;学生们普遍不在课外读任何书籍,议论文、文言文在指定时间内80%的内容读不懂。

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缺少目标、基础知识严重欠缺的客观现实,教师更应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强化小组合作形式,并合理有效地丰富教学评价,促使中职生积极高效地学习语文。

二、综合性专题学习的内涵与个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重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内容,运用合作、探索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沟通语文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材对学生的综合性专题学习做了有效尝试,并在教学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服务于专业课学习。

以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人与月”的专题学习为例,教材提供自主活动通过确定题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享展示、评价成果五个步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音乐幼师专业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选择方向时更倾向于艺术方向,并指导他们细化表现形式,除了搜集资料、形成论文这一步骤外,更增加了以“人与月”为主题的朗诵、演讲、歌舞、小话剧等艺术表演环节。这一形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更是从其所长出发进行语文综合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同于以往,教学效果显著。

三、综合性专题学习的评价方法探索

语文综合性专题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组织、方案评选等方面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中职语文教师应广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才能使综合性专题学习不流于形式。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综合性专题学习更应注重过程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应转变评价观念,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以多元评价为主体,发挥口语表达评价、情境评价与卡片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1.小组评价

综合性专题学习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及荣誉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兼顾优中差生,避免组内优生包办,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

小组评价最终要以小组学习成果展示为依据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自评、别组他评推动,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互动局面,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同时可以以每一步骤的成绩制表,制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最终以综合成绩取优。当小组成员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时,可以允许相互求助,建立小组间的互助关系,同时赢得加分。

2.组内评价

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任务应明确,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制作评价表格,以利于明晰努力方向,明确学习状况,同时有效调控学习进度,反省学习过程。

组内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划分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自我学习成果的展示取得成绩,同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效调控学习进度。在自评中要注意引导优差生结合,使学困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树立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组内互评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制作的评价表格进行有效指导,积极组织,为学生提供互评的机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期更好更有效地完成小组任务。

3.过程评价

语文综合性专题活动往往分主题多步骤进行教学,教学活动通常持续二至三周,教学过程动态特点明显,教学评价也体现在每个课时、每一步骤的成果展示当中。教师作出过程评价时,应注意建立激励机制,纵向看待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采取积极的态度挖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培养他们的评判精神和独创意识。

过程评价可以针对小组,也可以针对个人。每一步成果展示和互助活动中进步明显或具备独创性的小组、个人都可以赢得进步加分,这样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培育成就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评价效果。

4.口语表达评价

与表格及文字的书面评价相比,口语表达评价体现出较强的师生互动性,能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综合性专题学习中更多地使用口语表达评价,通过即时回馈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更具备特殊意义。

通过综合性专题学习中各阶段成果展示,学生的演讲、总结、评价等口语技能都得以提高,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丰富了教学评价的手段。同时在进行较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学习过程及评估口语表达能力时,运用口试进行教学评价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情境评价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语文综合性专题学习的基础,但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存在学习困难现象,面对评价往往反感而逃避。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游戏情境,努力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出新型的评价方法,以轻松愉悦的形式使学生乐于参与,会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情境评价可以以游戏穿插,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评价目标,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有问题设置的游戏情境,与学生一起设置游戏规则,并根据情境中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奖惩。

6.卡片评价

分步骤进行专题学习更应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有机结合,卡片评价则是汇总个人及小组每堂课、综合性专题学习的每阶段成绩,从而形成本次学习过程的客观综合评价,等同于学生在此次教学过程中的个人学习档案。

卡片评价还可以评价学生在创新、应用、分析、综合、评鉴等高层次认知行为,以及技能、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等情意行为,具有较为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特点,有助于向学生提供诊断性信息,使评价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实现一体化,从而更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以上是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时可实行的几种评价方法,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教学实际中可结合教学目标灵活合理使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坤崇.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J].第98期.P30.

[2]高文.《现代教育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10篇

关键词:魅力语文;高效课堂;师生互动

    “早就习惯一个人,孤孤单单走一程,少人关心少人问,无人为我付青春……”,这也许是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有过的心声,可见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更难。似乎,老师教着痛苦,学生学着也颇为难受,是什么风把当下的语文带入了寒冬,带进了困境?然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其实,“天生丽质”的语文何本不是花见花开,人见人怜呢?只要我们在课堂上。

一、激之以趣,寻趣而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却直接关乎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学识精深广博、做人乐观大气、处事公平公正、对生关爱有加、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一个有趣的人,语文也会变得有趣起来。相反,如果老师德薄艺浅、冷漠敷衍、目中无人、迂腐死板,语文也会变得索然寡味,了无生趣。因此,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德艺双修,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再就是使出和传授十八般武艺,让语文妙趣横生,魅力四射,让学生寻趣而入,尽情享受探究与创造的乐趣,让语文学习兴味盎然,其乐无穷。潜移默化,日久天长,自己也终成有趣之人。

二、晓之以理,明理而行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到位了,行动才可能到位。消积被动,马虎应付,苦不堪言,这是不明就里,“要我学”;积极主动,专心投入,乐在其中,这是心里亮堂,“我要学”。因此,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怎样学语文?这是最先要揭开的面纱;语文如何陪我成长,伴我成材,助我成功?这是务求明了的问题。大到一门一科,小至一节一课,知晓是什么,弄清为什么,明白怎么办,清楚会怎样,就会丢掉消极与迷茫,勃发信心与力量。换言之,只有真切地明白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清晰地看到了学好语文的灿烂前景,才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三、动之以情,体情会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激情的投入,没有热情的关怀,没有殷切的期盼,没有真诚的赏识,没有忘情的互动,没有倾情的相携,又怎能走进语文的青山绿水,聆嗅语文的鸟语花香?亲情、友情、乡情、爱情,情伴一生,不用心体会,哪能尝到人生的浓纯深甜?母爱、父爱、友爱、情爱,爱牵一世,不用心感受,何以觉出人世的酸甜苦辣?幸福是因为有情,快乐是因为懂爱。“文学即人学”,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感受人性之美,点亮人性之光,让心灵的荒漠,变成情感的绿洲,人生四季都是春天。

四、授之以法,循法自飞

    授之以“鱼”仅解一时之饥,授之以“渔”方得终身之饱。要想飞起来,就要展开翅膀!而方法就是学习的翅膀。厚积薄发,天道酬勤,主动出击,多思善问。课堂有限的时间重在“举一”,教材有限的篇章贵在“示范”。阅读、理解、鉴赏、评价,各各求方法;预习、复习、作业、拓展,环环讲效率。听说读写,相辅相成;音形义用,浑然一体;古今中外,为我所用;课内课外,本无藩篱。知识务求点点落实,方法定须融会贯通。“教是为了不教”,“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明白了学习要求,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就不再“事半功倍”,无师也可“循法自飞”。

五、导之以疑,质疑解疑

    思考是最锐利的武器,也是学习的核心与灵魂。“学而不思则惘”,但思考又怎能漫无方向中?思考之“矢”当对准疑问之“的”。疑者,学问之始也。学习的过程,不应当空车前行,漫无方向;求学的专列,理当由思考推动、疑问牵引。“进入千重万重山,一山跨过一山拦”。师者,可在求学路上巧设障碍,布疑设难;生者也可举一反三,质疑问难,因为“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让眉头皱起来,让心思沉下去,大胆质疑,自主解难,合作探究,多方求解,把无数的“?”考证成“!”,让它成为绽放在语文夜空中一束又一束灿烂夺目的礼花!

六、显之以美,赏美创美

    “只有美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快乐”。语文“天生丽质”,携美同行,岂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君不见,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篇篇浓香扑鼻?君不见,文美、景美、人美、情美,种种美不胜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寻找生活的七彩,不惧“山重水复”;心动今朝,神交古人,探寻生命的真谛,处处“柳暗花明”。擦亮双眸,动情欣赏,美得以涅槃与再生;心手相随,忘情创造,美就可传承与宏扬。“教学与艺术联姻,魅力与效率俱来”(魏书生语)。艺术是美的结晶,有美神的召唤与陪伴,师生定会在生活的大海上,扬起语文的帆,助推人生之船,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七、示之以用,学用结合

    语文并非屠龙之技,点滴关乎现实生活。字、词、句、段、篇,现实处处有运用;听、说、读、写、思,生活时时不可缺。作为工具,语文奠基理解与表达;提升人文,语文滋润灵魂与心田。立足课堂,须拥抱生活,放眼世界;解读文本,当以生为本,以用为本。语文从生活中来,理应回到生活中去。眼观八路,耳听六方,生活之中时时皆可学语文;妙笔生花,口吐珠玑,生活之中处处须要用语文。学习让生活更美好,生活让学习更充实。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升的是自己,成就的是梦想。

八、尝之以成,成奠新成

    失败虽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乃成功之父。在学习中,我们不应老是迷茫,两手空空,品尝挫败与无助的痛苦,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心定志坚,品尝收获与成功的喜悦。语文不应该是高悬在空中的彩虹,而应该是低垂在学生头顶的葡萄。在语文学习的路上,不仅要让学生看到鲜花,还要让学生尝到甜果。让学生时时有学好语文的盼头,处处能尝到语文学习的甜头;时时提升,天天进步,节节有得,堂堂有获;让一个收获去激发另一个收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朝夕不辍,叠砖垒瓦,最终走上语文的康庄大道,筑成语文的宏伟大厦。

构建精彩课堂,打造魅力语文;师生携手,风雨同行,回眸一笑,倾国倾城……让语文回归语文,绽放无穷的魅力与精彩!

第11篇

【P键词】校本研究 预习方法 预习时间 预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46-02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各乡镇边远、贫困山村的寄宿式学生,没有家长监督、辅导,每天晚上有一个小时的集体晚自习时间。多数学生不爱学习,缺乏家长监督和辅导,花了工夫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极大地阻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从实际出发,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选择“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养成研究”为研究课题,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教学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而且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两年时间的探究中,我们紧紧围绕这个课题开展研究,总结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做法。

一、给学生可操作的预习方法

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高学生预习能力,我们探索出符合各学科教学特点的预习方法。

语文以“四读法”预习方法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语文预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是学生第一次读课文,要求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并划出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用数字标出自然段。通过这一读,学生对文章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二)再读课文,查阅求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懂得使用工具书,查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不仅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前面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细读课文,这次读课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奠定基础,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更深入、透彻,学习也更轻松。(四)研读课文,质疑问难。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对于那些不懂的地方,他们在课堂上会听得更专心。带着问题听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效果自然会事倍功半。

数学以“温、读、思、试、合”五步预习法为重点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温”就是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增强自信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习,也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与新知识间的距离。(二)“读”就是要求学生去读,在读的过程中适当勾画和批注,使他们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更能把握关键点,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比如,学生读了概念,就能初步建立表象;读了例题,会知道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读了问题,会产生疑问……总之,通过读,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从而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三)“思”就是寻疑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预习提纲里的问题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开动脑筋,尽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去回答问题。除了书本设计的问题,我们老师还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丰富教材内容。(四)“试”就是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通过试,既能反映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点和难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自学能力,产生荣誉感、自豪感。我们可以先不管对错,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练习。(五)“合”就是要求学生共同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和空间

学校每位语、数教师备课时都必须设计好有效的预习问题,问题要抓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利用每一堂课最后两分钟进行布置,让学生利用晚自习进行预习。学校为了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设置了每天晚上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自由走动,没有科任教师带班,只有值日教师、领导巡视自习纪律。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己力所能及的预习内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都记在课本中备用,第二天在课堂上请教科任教师或全班交流解决。

三、给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

第12篇

【文章摘要】

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大型美术院校都开设了油画专业。临摹课在油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生乐意简单的去直接面对油画技法,单纯的吸收一些画家好的方面,以便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临摹的同时,可以抱着审美的心态去细细的体会大师们毕其一生去创作的经典作品,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取之精华,同时总结自己以往临摹的经验,提高今时今日自己的创作上。临摹不只是单纯按部就班的照抄大师们的绘画技巧,而是在临摹过程中研究油画从古至今的发展规律,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作品中,结合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环境,用心感受大师们对艺术的尊重与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

【关键词】

临摹;油画;风景

油画风景临摹和油画临摹是一样的,临摹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临摹在学习油画过程中就像科普知识一样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油画临摹对于画家来说就是启蒙知识。学习临摹可以有两个好处:可以让学生很快的掌握油画技巧,让学生不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的领悟和体会经典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老师们在学生学习画画的第一天,就给他们灌输这种意识,也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一种潜意识。临摹过程中让学生打好基础,在临摹大师作品的同时,要结合画家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考虑大师的作画角度,去深入了解大师的艺术思想。这样,学生的临摹就不是完全去抄袭,只是借鉴好的颜色,好的技巧,而后形成自己的一种绘画思想。如此,临摹油画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他的作用。

临摹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对于画家的意义,就像我们上学前班语文老师教我们重复的学习生母、韵母、拼音,现在我们出口成章一样重要。正是借助对经典作品的临摹,西方油画传统才能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并发展。而中国人学习油画并掌握油画技巧,临摹是重要的手段。早在清代就有一批学者到国外学习外国知识,而这些学者正是通过临摹这一捷径去学习的。油画临摹最重要的是范本,对于初学者以及其他绘画的不同阶段就要选择不同的范本,对于初学者要选择专门针对初学者那种简单的但是要求明确目标,社会比较认可的模范资料,这些资料会给初学者以后的道路奠定稳定的基石,对他们以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不用像初学者那样临摹贵的的范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风格去学习,以方便自己以后的创作。临摹名家的作品就是临摹这个行业精华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也可以探索油画的核心规律和秘诀。这样,这些学生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以后油画的继续深究打下了良好得到基础,从而自己去探索。

在50年代,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画坛全部向苏联看齐,尤其是油画。当时的画作笔法全都与当时的苏联画风一样,都是方笔去摆色块,而这种绘画方式也是当时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唯一的正确的画法,这已经成为当时唯一的标准。渐渐的到了80年代,国门向世界敞开,这样有更多的机会向油画的发源地欧洲学习并观看欧洲名作,看见名作机会多了,能临摹的名作也就多了。原作和图片、书本都不一样,这样研究的东西也多了,又给国内画家提供了学习技巧与颜色的机会。可是,在当时开设的油画临摹课少之又少,只有中央美术学院的资料里曾经出现过临摹课这样的字眼,除此之外,在其他的艺术院校,即使有油画课也没有开设临摹课,甚至对于临摹都没有耳闻。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虽然国门敞开了,只有少数有名的画家去国外临摹把临摹品带回来供国人学习,大都是拍一些照片,印成画册。可是当时印刷品质量特别的差,国内缺乏质量好的范本。王沂东老先生在当时就说过:“学习造型看画册可以,可是要学习色彩就得看原作才好。”从苏联的大笔块到古典画细腻的画法的转变,由于许多画家的脑海里一直受前苏联的影响,即使给机会让他们去欧洲对着原著,却速手无策呆在画的面前却怎么也画不出来,无所适从。其次,临摹课在中国从古代临摹国画开始的,临摹从古代就被所有的画家都认为是掌握技巧最快的方法,所以临摹受所有画家重视,因此作为中国绘画教育必要的教学手段,临摹课应该在我们的油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1562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各方面都很正规的艺术院校――迪赛诺学校建立了。这个学校的创始人瓦萨丽泽,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方面的名家,在他们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去理解和分析艺术品,并且为艺术建立了法规。这些法则为以后学习油画以及画家创作提供了一条捷径。而这条捷径就是通过用心去研究作品,不仅达到数量还要达到质量,并且要临摹许多,一遍又一遍不停地画,熟能生巧。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创始人总结、发明的法规就起作用了。如若不这么去做,必然达不到自己想象的结果。所谓英雄所见略同,1648年,法兰西绘画雕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夏丁.勒布伦也因为长时间的临摹,研究普桑的作品,根据其心得制定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这又为油画创作又找到了一条捷径。创作,是什么?创作就是自己去画一幅全新的作品,而不是把范本照搬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来,就说是自己的。创作,首先要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画什么,这便知道如何寻找资料,从哪些范本里找自己想要的构图、素材、颜色等等,寻找对自己创作有帮助的好的技法,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聪明的画家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借鉴好的东西,当自己想要创作好的作品时,应该借鉴优秀的作品,正如模版一样,去仔细分析、研究这个模版里自己可以学习到的东西。临摹范本,一开始是练习自己的造型能力,当这个能力熟练后,再去学习范本的绘画技法,运用这些技巧,使创作变得简单。若想画的更好,则应用心勤加练习。在慢慢有了创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变通这些法则。根据临摹,研究范本并且结合自身条件、作画习惯去总结适合自己的法则。当有了自己的法则之后,再去构思自己的创作,不管自己的创作有多么的特别,总有一个范本跟自己的创作有相似之处。所以临摹是最直接,最有用的办法,它是油画探索中的跳板与捷径。

临摹油画风景、临摹油画和临摹就像是一个人,只是有不同的性格和偶尔不一样风格,一些油画界的老前辈也都觉得临摹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辈们用大半生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也在诉说着临摹的重要性。在油画教学的路途上,我们要学习绘画技巧、绘画语言,就像我们学习语言一样,要把生母、韵母、拼音的基础打扎实,才能慢慢的学会说话,慢慢的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反之,索然无味,不禁推敲。通过临摹的经验根据自身去建立的法规,捋清思路,这样就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并且不走弯路,由此总结出临摹在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

【作者简介】

孟祥禹(1984.1―),男,汉族,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