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9 02:32: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路市场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招标投标 监督 规范管理
一、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研究的背景
采购管理,最核心的的环节是招标投标的实施与监督。经过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对招标投标的规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使企业的招标采购逐渐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在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下,探索国有企业如何开展采购管理监督工作,从源头、过程上预防腐败,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采购文件质量把关不严
采购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写由业务部门自行组织编写或联系招标机构编写,相关职能部门线下查阅提修改意见。虽然此种方式能对招标文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把关,但没有形成一个民主集中制的评审方式,对招标文件的把控欠缺头脑风暴式讨论,问题发现欠缺全面性。
(二)监督主线单薄,专业性把握不全面
在部门项目的管理上,监督由至多三个部门组成,所涉专业性少、精而不全面,在项目其他专业领域的监督不深入,会导致与某些潜在的漏洞擦身而过。
(三)存在“重大项目管理,轻小项目管理”的管理短板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在采购办归口的采购项目上重点抓、重点管,在人力资源支撑、监督支持等方面有力保障采购项目的开展。但在譬如单次零星维修、单次零星外加工、教育培训等小项目上,所涉金额非常小,相关人员的评审松懈,人员资源支撑缺少。
(四)流程不完善,“签名”责任感缺失,工作开展质量低
在一些验收流程、小额项目价格评审、拦标价确定等项目上,小组没有完全发挥每一个人的职责,缺少奖惩或问责机制,导致某些成员采取“走过场”的心态草率签名确认。
(五)专家资源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社会公开招标项目上,企业方的业主代表产生的方法是,随机抽取企业内部的专家库人员而确定下来。企业内部的专家,是企业在基建、设备、安全、经济类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但在服务类、造价类的专业人员资源明显稀缺,造成在某些项目上业主代表的含金量不高。
(六)围标串标难以有效发现和监督
围标串标是社会招标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目前难以发现和监督的瓶颈现象。国有企业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滋生出系列利益集团和腐败的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思路
针对目前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招标投标法》等相关制度及规定的要求,开展问题查找及分析。
实行的主要办法: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价值流程分析法”,重新梳理流程的缺陷;借助“标准作业”的方法工具,以开展专项检查为手段,对照标准文件内容,对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规范管理;借助“FEMA”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创立多部门监督、审查的机制,严控风险程度。
四、做好采购管理监督的实施方法
(一)分析采购流程,从源头上抓规范,严把标书质量关
项目组对采购流程进行分析,讨论发现,无论是投标方的质疑投诉,还是合同编写欠缺严谨性或合同履行的变异操作性等问题,其最大的根源在于采购的第一环节,即招标书的编写不严谨不科学,导致后续问题产生持续出现。
为了进一步严把招标文件的质量,以采购办为牵头,召集监督、审计、财务、业务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召开招标文件评审会议,采取线下预审、会议评审、再次会议复审的方式,层层把关文件质量,减低法律、廉政、安全等风险。
(二)外延流程区间段,提高全过程联合监督力度
改变以往只对项目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以及戎赜谙钅康氖轮惺潞蠹图旒嗖斓淖龇ǎ转变为前置监督、全过程监督和事后“回头看”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的合规规范性。重点监督招标文件的评审监督,采购项目内、外专家抽取监督、开标评标过程监督、中标结果及公示的监督、合同条款制定及合同履行的监督,对小额项目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小额项目的价格评审监督、程序执行监督,规范小额项目的管理。
(三)狠抓“重点源”,对重大项目开展联合检查工作
由监察部门、采购办、法律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人对企业的重点采购项目、重大技改项目进行核查,核查主要以调阅项目资料的方式进行,相关部门业务经办人陪同核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
(四)以问题为导向,联合检查采购项目
以近几年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组成由监察、采购办、审计、财务等人员成立的联合检查组,大量抽查历年以来的出现问题的同类项目,尤其是资金大额的重点项目,按照条款内容进行搜索式的检查。
(五)开展市场调查联合监管,牵紧控制价、拦标价的“牛鼻子”
改变过去市场调查力量单薄、监管缺失的情况,把监管力量紧盯市场调查的真实性和规范合理性,全程规范提高控制价、拦标价确定依据的“含金量”。业务部门作为组织方,联合财务、审计、监察、采购办及业务部门,对采购的项目共同走访调查,对不少于三家调查对象供应商进行价格摸底、询价,形成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价格小组根据市场调查报告讨论,最终确定采购项目的控制价和拦标价。
五、课题结论及推广价值
(一)创新推进方式
(1)三方联建,实现职能互连互通,事项公开共享,通过工作沟通与协调,更好地发挥共同监督检查的作用,这对其他工作、事项的开展,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frequent disasters. It introduces a new type of muti-function backpack which combines the functions of backpacks, tents and stretchers into one. It also analyzes the market potential and the trend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uti-function backpack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present backpack industry.
关键词: 旅游业;灾难事故;多功能背包;市场
Key words: tourism;disaster;multi-function backpack;market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024-02
0 引言
随着人们消费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品位也发生改变,对包的需求不断高涨。各式各样的背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大家要求箱包产品不光在实用性上有所加强,装饰性也要有所扩展。同时在社会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受到周围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的比照与影响,为追求自身的高品味生活,自我感觉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精神也变得极度紧张,这时人们就需要另一种生活去释放心里的那一份压力,于是乎人们对旅游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在眼下这个推崇个性、流行自由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愿意把自己掺和进一大堆互不相识的人中间,或被导游的小旗每天赶着乱跑。从而使背包自助游、野游、刺激探险游、静态旅游、暴走一族、小说旅游、学艺旅游、劳务旅游、寻婚旅游、墓地旅游等各种个性的旅游方式不断的涌现,大量的背包客也就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免会破坏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使自然灾害大规模地肆虐全球,在灾难降临时,及时的救援设备是很关键的。若背包客能携带合适的求援设备,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从而对背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市场状况
无论是在旅游、探险、徒步旅行还是在防灾等方面,行李装备是当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开始加强了对日常生活用品从安全、方便、精简、坚固、实用、多功能等多角度考量的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出去旅游带不了太多的东西而烦恼,因为背包过重行李过多而沮丧。探险、徒步旅行途中我们会因为没有合适的睡眠地方而抱怨;在灾难降临时,很多人在灾难面前往往不知所措,由于道路毁坏、信号中断等各种因素,不能第一时间取得外界的救援,在这种紧急关头,我们会因为没有合适、及时的救援装备而苦恼。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和贴近生活的包的种类大概有以下几种:挎包、拎包、钱包、腰包、休闲包、时装包、化妆包、公文包、旅行用包、宴会晚装包。这些背包的功能基本都是单一的装载功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能让人们享受优质愉快的旅游生活,解决灾难降临时救援设备紧缺的问题,这样一款集旅游、探险、救援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的背包便应运而生。
2 多功能包特点
2.1 背包功能 这款多功能背包就是集背包、帐篷、担架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品。它采用轻巧的新型材料制作,在外观上灵活多样。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充当大容量背包,在旅行途中可以撑开作为帐篷使用,在危急时刻可以打开成为便捷式担架。
2.2 研发与改进 除了背包功能的独特之外,考虑到各类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将根据此背包衍生出居家族、学生族、旅游族、探险族、宿营类、救援类、急救类七个类型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基于高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新兴产品的追求热潮程度。背包在保持原有功能为主的基础上,主要立足于减轻产品质量、增大容量和改进产品技术。也可考虑在此背包腰带上配备娱乐设备(如MP3、DV)与照明设施。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产业最精化、利益最大化。
3 市场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从国外品牌与外贸产品两极充斥的产业初期,到现在的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共舞、专业户外与泛户外并生,中国户外用品行业以跨越式的姿态在加速前进。中纺协户外用品分会(COCA)对外的调查报告中声称未来3到5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仍将保持着过去十年的发展势头,2012产值已突破200亿元。因此,一个质量可靠的、多功能的、易于携带的户外用品定将会在这个物质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市场中,此背包的推广市场可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目前,在背包市场多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已经处于一个逐步清晰的状态。高端背包品牌针对的消费群体是一些专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或一些高收入的消费者。高端背包市场产品来源一般来自于户外用品,体育用品知名品牌的附属产品。背包行业的中端市场纷繁多彩,百花齐放,品牌繁多,数不胜数,是背包品牌化经营的初始阶段,是中小型背包经营者的投资阵地,生机勃勃但缺乏行业领军品牌。中端市场产品以学生包为主。背包的低端市场分布最为广泛,遍部城市乡村。产销量巨大,但利润微薄,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市场。20世纪以来,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各种灾难频发,人类的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每年约有3.5亿人因洪水、火灾、矿难、地震、旱灾、雪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而受伤。其中因现场救援不力而导致的死亡约有350万人。近年来,我国己进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危期,每年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GDP的6%,超过7000亿元。同时野外探险、户外休闲、登山漂流、商务及休闲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和应急设备需求非常迫切。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表明,安全产业每年的市场容量能到1000亿元,包括连带的产业链年市场容量近4000亿元,相当于中国一些省份一年的GDP。专家称,在快速增长的急救产业中,急剧扩大的安全包市场,是当今市场环境下十分罕见的财富良机。
在欧美国家的安全产业远远超前中国。在美国超市、便利店都有售卖安全急救产品;美国政府立法规定:每一辆汽车出厂必须强制配备安全产品。在美国,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每节车厢配备两个安全产品,定期维护。在日本的公共场所,覆盖密度超过了消防栓。每一个日本家庭、公司、旅馆、学校等都配有安全产品。中国上海市政府在2010年5月12日向市民发放25万个安全产品,大连政府也进行了防灾演习和安全产品的发放。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国家鼓励扶持具有相应技术条件的企业研究开发用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政府指出要“采取政府采购等办法,高危行业必须配置安全产品”。为大力发展安全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市场保障。在中国,这种具有急救功能的安全产品还是一个空白市场,而且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现如今,中国民众的安全意识已经迅速觉醒以及旅游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背包的市场开始急剧扩大。同时,中国也是箱包生产的大国,国内已经形成广东花都、福建泉州、浙江省平湖和河北白沟四大PVC包袋生产制造基地。国际箱包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直接促进了中国箱包类产品的出口增长,使得箱包出口取得稳定增长良好势态。2007年全年中国箱包出口金额108.1亿美元,同期增长24.21%,出口数量77.79亿个,同比增长21.56%。多功能背包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未来的市场中,这种具有多功能的背包将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利川.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及发展经营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1(07).
[2]韩云钢.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08年度调查报告[J].江苏纺织,2010(06).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教学做一体化;职业能力
0 引言
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是以培养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用性强、发展变化快的特点,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不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考核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基本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指的是从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的组装、销售、维护、维修、软件的安装与调试、数据恢复,以及网络组建、网络维护管理等行业的技术人员,而计算机硬件设计制造行业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硬件工程师相关的岗位有:计算机硬件的销售(装机)、品牌电脑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事业单位计算机(机房)的维护、网络(网吧)维护与管理等。根据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工作岗位设置,结合我们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1 基本知识
(1)了解计算机的架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各部件外观特征、性能指标、使用场合、保养常识;
(2)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理解BIOS的作用,熟悉计算机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3)理解FAT32、NTFS文件系统,熟悉常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知道数据恢复的方法;
(4)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获取和升级方法;
(5)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6)熟悉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网络配置、维护方法;
(7)了解硬件营销技巧。
1.2 基本技能
(1)能正确识别CPU、内存、主板等计算机部件的主要参数,能看懂硬件的标签,会按要求选购计算机各部件(攒机);
(2)会组装计算机、更换计算机部件、拆装笔记本电脑;
(3)能熟练进行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能熟练进行分区间转换、分区调整、分区维护等操作;
(4)能熟练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会安装多重操作系统,能熟练进行驱动程序更新、升级、维护操作;
(5)会使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备份与恢复,会使用一键GHOST;
(6)能熟练设置BIOS参数,会升级BIOS程序,会对AMD CPU开核;
(7)能熟练进行系统安全设置,能熟练进行系统优化处理;
(8)会使用常用计算机工具软件,测试计算机性能,会使用检测工具进行故障诊断;
(9)会对注册表进行维护,会排除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10)会使用杀毒软件查杀计算机病毒,会设置防火墙;
(11)能熟练组建计算机局域网,能熟练进行对等网络连接操作,会配置IP地址,能对网络故障进行排除;
(12)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看懂计算机英文术语、英文说明书;
(1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产品营销能力。
1.3 基本素质
(1)具有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
(2)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3)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工作质量;
(4)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注重部门、公司形象;
(5)正确处理内部员工关系,礼貌待客。
上述要求有些已超出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范围,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实现,如计算机硬件维修、小型局域网,市场营销等。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普遍开没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课程的性质因专业差异而不同,但教学上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滞后、实训设备不足、“教学做”分离、考核方式不合适等问题。
2.1 课程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侧重实践和应用的课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第二是教学的内容大,可扩充性强;第三是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计算机硬件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而编写一本教材,至少须半年时间,审核出版也至少半年。这样,学生拿到的教材,最新的内容也是一年前的了,如果教材使用其2-3年,那书中的内容就已经落后实际3-4年了。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的话,传授的便是陈旧的知识。
另外,在内容组织上也存在问题,不同编者选择的内容也有出入,这是正常现象,但没有把笔记本电脑纳入教材内容是非常不妥的。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下降,笔记本电脑用户越来越多,大有取代台式机的趋势,而我们的教材却难以见笔记本电脑的章节。
2.2 教学组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现状是,课程教学被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两个部分,先进行理论教学,待所有关于硬件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再进行实训。这种教学表面上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传统教学理念,但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前面学习硬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等理论知识时,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到了实训环节,以前学的内容基本忘了,老师还得再次讲解。
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件质量,PPT很漂亮,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可是,实物一件都没摸到,纯属纸上谈兵。等到实训阶段,在计算机部件前面,有的学生还会问“这是什么部件”等非常低级的问题。
2.3 实训设备
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室设备陈旧是一个通病。根本原因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学校认识上存在误区。普遍认为学生拆装计算机会造成部件损坏,所以不给学生新机器或较新的机器使用,而是将淘汰的机器给学生用,有的连旧机器数量还严重不足。实训时多个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直接造成学生对动手拆装计算机没兴趣。软件安装、硬盘分区格式化、BIOS设置、故障检修等项目也基本没有让学生动手的条件。计算机机房一般都装有还原卡,不让学生改动,只能在虚拟机上操作,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接触不到最新的硬件,怎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不进行实际操作,怎能提高技术?这对于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极为不利。
2.4 考核方式
传统的学生学业考核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的,或者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程度。卷面考试大多考计算
机的理论知识,这样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就会有这种想法,平时学习不要紧,只要期末考前突击一下,就能过关,从而放松平时的学习,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 面向硬件工程师岗位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维护维修方向是一门核心课程,学生能否学好本课程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能力。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当前高耿教学的新理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对汁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课程的改革遵循以下儿个特点: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2)突出能力目标;
(3)以项目为载体;
(4)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5)以学生为主体;
(6)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的调研,分析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本课程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再把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课程标准,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第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构成要素,理论教学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前提;第三,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学做合一,媸化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第四,学业考核日常化,摒弃期末卷而理论考试,以完成项目任务质量、出勤、上课表现等综合因素评分。
3.1 教学内容项目化
课程是核心,教材是根本。教学内容最终落实在教材上,一本好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应当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开展提供简洁有效、图文并茂、科学翔实、不落俗套的文献资料。虽然目前一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采用项目化方式编写,内容和质量都相当不错,但从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培养目标来看,还有点距离,因此我们采用自编项目化教材。
项目化教材突破了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代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项目驱动。我们的自编教材以计算机装机为主项目,其下分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含有若干个任务。根据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增加了以下内容:CPU超频与开核方法、主板BIOS与显卡BIOS程序刷新升级、计算机启动过程分析、注册表维护技巧、硬盘主引导记录与分区表、硬件测评方法、虚拟光盘应用、u盘引导盘制作、多操作系统安装、攒机技巧、用加电自检程序判断故障、笔记本电脑部件、笔记本电脑的组装等。
教学需要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计算机技术在飞速发展,而教材一经定稿内容相对固定,教师授课时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增删。任课老师应通过上网查询、翻阅最新技术文献、硬件产品说明、市场研究报告等资料,随时把新技术、新部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确保传授内容的新颖性、应用性和完整性。
3.2 教学做一体化
2007年11月温总理在大连视察职业学校时指出:“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要实现学做合一,就得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实训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室与实训室相分隔的不合理布局,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我们的做法是,打通教学楼与实训楼的界限,将整个系按专业重新划分楼层,一个专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楼层中。根据不同专业需要,重新整合教室。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将原来的小教室或实训室合并为一个大的多功能教室。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室中,划分成教学区、组装实训区、部件展示区三部分。这样布局的好处是教与做转换非常方便,也可以边教边做,学做合一。教学区配置教学用计算机;组装实训区是学生动手锻炼的地方,配有报废的计算机,能用的计算机,较新的计算机和最新的计算机组合,还有淘汰的笔记本电脑和能用的笔记本电脑;陈列区陈列计算机部件,按年份顺序,摆放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部件。
展示部件主要配合计算机部件讲解时使用;组装实训区里的计算机则用来计算机组装实训和软件安装、设置、优化、系统备份、数据恢复、故障检修等实训。装机实训分几个过程:第一步,冷装机,即只练习部件安装,不开机。第二步,熟练后(冷装机1-3次后)进行热装机。拆机前先检查计算机能开机,然后拆机后再装机,要求能开机,同时根据装机过程及结果给学生评分。第三步,组装笔记本电脑,也是先冷装机,再热装机。经过这样装机实训后,学生装机能力大大提高。几届学生拆装下来,部件损坏的情况很少发生,这使我们更有信心让学生拆装新机器,学生的积极性也高。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的是真实。所谓真实,指的是:教师边讲边做(演示),而不是只讲不做;讲硬件时有硬件,而不是图片;讲软件安装,故障检修时,老师动手装软件、查故障,而不是播放视频或PPT。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与学生贴得很紧近。这种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教学形式多样化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请进来”指的是邀请企业业务骨干或往届生来学校,请他们介绍计算机行业新技术新应用,介绍从事本行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质,分析行业前景和就业情况。往届生与在校生可比性强,他们的现身说法,对学生观念的更新、今后的学习方向、步入社会后职业定位和选择都有好处。“走出去”指的是学生到企业一线学习锻炼、深入市场调研、在校内外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
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与数十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经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组装计算机、拷机、测试等工作;到品牌电脑售后服务部门了解产品售后服务流程、观摩电脑维修工程师维修计算机、拆装笔记本电脑,甚至在维修工程师指导下动手检修计算机等。学生通过深入企业锻炼,既巩固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取向更加理性。很多学生通过到企业实践,知道了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自觉将学习和就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电脑城是学生获取计算机硬件信息的重要场所,我们把计算机产品调查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调查可分为市场调查和技术调查两个方面。市场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硬部件的品牌、型号、价格、主流产品等;技术调查主要让学生结合课程讲授内容更好地掌握各个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最新技术。调查完毕,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市场调查报告、技术调查报告、并分别撰写以Intel和AMD的CPU为平台的计算机配置单。通过对计算机产品调查,学生亲眼目睹最新的计算机部件,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部件的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计算机兴趣小组是课外一项实践活动组织,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装机、软件安装、系统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服务。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培养技能。另外,还可以开展计算机组装比赛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这些多方位的教学形式,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 学业考核日常化
学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互评、自评、上课出勤以及课堂表现等项,按一定比例综合考评。
过程考核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即每次课后有考核,而不只是期末才考。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上好每节课,而不能只靠期末突击。学生平时完成项目的质量、实验报告书、市场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质量、企业实践表现都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互评从另一侧面反映一个学生在其他学生心目中地位,这必将促使每个学生要有团结互爱之心、协同工作之精神,这也是每个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现代战争离不开特种部队
理解了市场营销与销售的分工,接下来重点谈一下市场营销从何时开始?从哪里入手?也许很多人想都没有想过,似乎这项工作既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是在年复一年地不断循环着,只要企业在运转,营销就不会停顿。但是如果我们把市场营销应从哪里开始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很多营销人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市场营销的核心已经决定了这项工作应当从哪里开始,而不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否则企业就会停留在“推销”的阶段,始终无法进入营销的更高层次。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思路来探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思路一:市场营销是在“研、产、销”之前开始的
这是“市场营销”与“推销”最本质的差别。在传统的“推销”体系里,是按照“研、产、销”一条龙这样一个流程运作的。市场部的介入通常是在产品出来以后才开始,比如市场策划、市场宣传、广告策划、销售支持、渠道支持等等。所以很多问题看似是市场营销的问题,但由于营销人员介入得太晚,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最多也就是扮演销售支持的角色,成为“后勤部队”,而无法扮演企业的“总参谋部”。
为什么说市场营销要在“研、产、销”之前开始呢?因为市场营销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ing),其他几个市场职能部门都是配合它的工作的。产品市场部门负责新产品的创新和老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要研制什么样的产品,不是由研发部门说了算,而是由产品市场部门说了算,即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决定下一步研制什么样的产品,而不是看到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就研制什么产品,或者根据研发部门的技术和偏好来决定。当然对于那些还停留在“抄袭阶段”的、提供大众化产品的企业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着研发部门,只要有一个负责“抄袭”产品的技术部门就行了,所以这些企业也不用做市场营销工作。
思路二:市场营销是在产品卖给用户之后开始的
很多企业都是把产品卖给用户就算完了,至于用户都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要买,他们分布在哪里,如何把用户归类等问题,就没有人管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把企业最宝贵的客户资源浪费了,也是企业无法积累用户知识和信息的关键障碍。殊不知,市场营销最省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现有客户下手,通过挖掘分析现有客户的资料,企业就很容易理解哪些用户的需求与我们产品的特点最吻合;他们为什么喜欢我们的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给我们带来80%生意的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市场是哪几个;用户为什么买这类产品,他们最关心什么指标参数等等,这些定性的营销问题对营销人来说至关重要。市场调查、客户分析、竞争分析从哪里入手最容易?当然是现有客户那里。做过市场调查的人都知道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陌生人的拜访和打扰,但是他们从不拒绝已购买产品厂家的关心和售后服务。所以从客户服务的角度入手去开展市场调查工作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能发现和解决用户使用中的问题,又为将来的新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市场营销资料都能从现有客户那里得到,而且从现有客户那里得到的资料真实性最高,针对性最强,准确度最高,成本最低。
企业对市场调查的理解不一样,态度也不一样,花费就更不一样。以今天的现状来看,可以把民营企业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企业从不愿意做费时费力的市场调查工作,所有决策都是凭感觉,这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占大多数;第二类企业愿意做一些市场调查工作,但是为了省时、省力,往往找市场调查公司拿数据,或者买现成的市场调查报告,为决策提供参考,这种企业占少数;第三类企业愿意下功夫自己去做市场调查,培养自己的市场队伍,这类企业占极少数,而这极少数自己做市场调查的企业总把市场调查的对象锁定在“潜在客户”身上,忽视了最有价值的“现有客户”,所以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总之,市场营销讲究的是以最低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回报,所以钱花在哪里最有效是衡量市场总监功夫的标准之一。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做宣传、做广告,就一定有效果,但“舞台表演”的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如“地下工作”合算。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地下工作”的价值,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工作,明白“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一个道理。
市场营销的核心职能是产品市场,负责新产品的创新和老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属于战略决策部门,而其他几个职能部门都是执行部门。产品市场部是从事“地下工作”的,所以不被人所知。
销售与市场营销如何分工协作
记得20多年前我刚刚进入跨国公司担任市场工程师的时候,朋友和同学们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部与销售部的区别是什么?我这个做市场营销的人是干什么的?每次我都要从头解释,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实行市场经济,大多数人对市场经济很陌生。这几年已经没有人再问这个问题了,好像大家都知道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知道了做不到比不知道更可怕,因为不知道的时候还有学习的动力,而认为自己知道了,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了。结果是很多企业都把市场部与销售部合为一体,这些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要么停留在销售支持(渠道开发)阶段,要么停留在促销(Sales Promotion)阶段,因为有销售指标的压力,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工作自然被忽视了。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即使很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中型企业也是如此,更不用说中小企业了。
企业要舍得在市场营销上投入
这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公司人员有限,没有资源投放到短期看不到效果的市场营销上,而且很多企业认为赢利都不容易,哪有钱给员工做培训,哪有钱去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好像设置市场部、给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都是赔本的买卖,会影响公司的赢利水平。按照这种思维逻辑,企业最好一个员工都不雇,老板一人干最合算了。其实做企业讲究的是投资回报,没有投资,哪来回报?如果把设置市场部、给员工做培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当作投资而不是成本,那么这就不是越少越好。没有市场部,企业就可能像“没头的苍蝇”;不给员工培训,企业拥有的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给员工比较高的福利待遇,无法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就会逐渐演变成“武大郎开店”。
本人在跨国公司工作超过17年,其中15年是做市场营销工作,从助理市场开发工程师到高级市场工程师,从市场部经理到市场总监,既做过产品市场,也做过市场开发、市场宣传、渠道支持与渠道开发。在这15年的职业生涯中笔者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跨国公司把市场营销的功夫主要用在寻找创新的源泉上面,企业不惜花费巨资和时间去了解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本人也亲自到过新加坡和美国的很多地方,去走访目标客户,我的部下则先后去过法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多次。而跨国公司客户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几乎走遍了这些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制造机构。走访目标客户是为了寻找创新的源泉,而寻找创新的源泉是为了做产品定义,是为了开发“未来市场”上需要的新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
当然,“地下工作”通常都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少则一年,多则三年,有时候会感到枯燥乏味。就像取得冠军的体育运动员一样,我们只看到他们比赛之后登上领奖台的那一时刻是多么的风光,却很难体会到他们背后艰辛的劳动(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而正是因为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企业才能掌握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动向,对未来2至3年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做出预测,对本企业的现有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才能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这项工作叫做In-bound Marketing,类似军队的参谋部在打仗之前的战略规划与战术设计。市场开发通常是在产品问世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按照预先选定的目标市场制订促销战略,以激发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的需求,其中包括新产品推广、市场宣传与促销、重点客户开发等,目的是尽快地启动市场,为销售部的工作打好基础,这项工作叫做Out-bound Marketing。总之,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在互动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达到让“消费者别无选择”的至高境界。
销售与市场如何协作
明白了市场部的职能以后谈论市场营销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就简单多了。在产品定义的过程中,销售人员有义务将其管辖区域内的市场状况、竞争状况和用户需求反馈给市场部,这样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市场的信息经过众多销售人员的反馈,汇总到市场部,就完成了一个“由点到面”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过程。加上市场部门自己的市场分析、竞争分析和用户分析资料,就能把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模糊的市场需求具体化,为产品定义提供充实的依据。而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市场部是为销售部提供服务的,包括提供销售工具(枪炮弹药),如产品定位说明、目标市场状况、目标客户群特征、典型客户介绍、成功应用简介、竞争产品对比分析、产品销售技巧、疑难问题解答等。
另外在市场宣传与促销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在与销售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为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而选择不同的宣传方式,如媒体广告、举办各种促销活动、直接邮寄宣传品、网上促销等。有些产品重点客户的影响非常大,这时候就需要市场部配合销售人员尽快完成重点客户的开发工作,让这些有影响的客户(标杆客户)尝到甜头,成为口碑效应的传播者,进而产生辐射效应,成为其他用户的参照物(Reference Site)。
如果我们从“销售漏斗”的角度来看,更便于理解市场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市场部的职能是将漏斗的上面尽量填满,而销售部的职能是将市场部激发出来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也就是说将销售漏斗上面的潜在用户向下压,从销售漏斗下面出来的就是本企业的客户。所以要产生足够的潜在需求,市场部就要了解并掌握市场的行情,并通过有效的市场宣传与促销活动来激发目标市场需求,四两拨千斤。而销售部则侧重于潜在用户到用户的转化效率,即说服有需求的潜在用户下定决心,尽快下订单,特别是要做好那些摇摆不定,还没有明确偏爱哪个企业、哪个品牌的潜在客户的工作。明白了市场与销售之间的关系也就为如何衡量这两个部门人员的业绩铺平了道路。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市场部或市场部的职能不完善,销售就会非常盲目,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战略。结果是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不同区域、不同市场的销售人员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企业的经营始终处于“救火”的状态。各级管理人员没有精力考虑长远发展问题和人员激励问题,而是疲于奔命,应付着各种问题和危机,企业始终无法进入“学习型企业”的良性循环。如果外部环境比较好,整个行业比较景气,企业还能随着大潮往前走,能够赢利,可是一旦环境恶化,就会使企业失去主动权,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一个企业没有市场部,销售就会非常盲目,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战略,就像一条腿走路那样,大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很容易陷入“勤劳而不富有”的境地。
高建华
关键词 李宁 品牌重塑 商标
一、李宁公司简介
1990年,“体操王子”李宁先生宣布退役,同年5月,李宁先生在广东三水成立了李宁公司,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历经20多年的探索,依靠团队的协作和拼搏、创新精神,李宁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家喻户晓的体育用品公司。
二、李宁公司的品牌重塑战略
(一)品牌重塑的概念
品牌重塑,也称品牌的再塑造,是指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通过进行调研、评估、市场的重新定位及品牌创新来以前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运用品牌营销等手段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最终形成品牌效应和品牌核心价值的过程和活动。
(二)李宁品牌重塑背景分析
当李宁公司1999年在中国的年销售额7亿人民币的时候,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的销售额连李宁的一半还不到,而到了2003年,李宁在国内保持了9年的第一位置被耐克抢走,次年,阿迪达斯也赶超了李宁。而在2010年上半年,其在内地市场的营业额已经超过阿迪达斯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二名,与第一名耐克的差距也很小。但是,这种成功并不被专业人士所看好,认为这个让人振奋的业绩大部分归功于李宁先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成功表演,这个“免费广告”在短期内带动李宁公司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却不能永远成为公司提升业务的助推器。
另外,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的超大和一线城市成功占取了高端市场一定的份额,而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安踏、361°、德尔惠、匹克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对李宁进行追赶。这样,李宁公司被迫处在前有虎后有狼的尴尬地位。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李宁公司自身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李宁的品牌定位不清晰。准确的定位是品牌发展战略的落脚点,而李宁公司一直在做专业还是做时尚之间摇摆不定,这导致了其产品定位模糊,个性不鲜明。其次,公司目标消费者错位。李宁公司定位的目标顾客是14—28岁体育产品消费人群,其中以学生为主,但是,从李宁公司2006—2007年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发现,实际购买李宁品牌的消费者年龄大部分却是在35—40岁之间,并且居住在二级城市的占多数,这与其管理层对目标顾客的定位有较大偏差。再次,产品技术质量和设计都有待提高。虽然李宁公司也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是和耐克、阿迪达斯比起来还是有距离的。
(三)李宁启动品牌重塑战略计划
为了摆脱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及解决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长足发展并为国际化进程铺路,李宁公司不得不考虑品牌重塑问题。
2010年6月30日,在李宁创建20周年的时候,李宁公司正式对外了新的标识和新的口号。新的商标酷似“人”字形,并借鉴了“李宁交叉”的经典动作;口号也由以前经典的“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变更了的标识和口号只是品牌的外在表现,是品牌重塑的表象,李宁希望通过这次大变脸能在新一代的消费者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然而,这仅仅是李宁品牌重塑战略的开始。事实上,除了启用新的标识、口号和广告语“90后李宁”,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销售模式、企业文化等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对产品研发设计、运动品类的规划都进行了优化升级。
三、李宁公司品牌重塑战略的价值与风险
(一)品牌重塑的价值
经过这次品牌重塑,新的李宁品牌正式在一线城市亮相,李宁公司通过更换标识和口号,重新明确了品牌的定位,品牌的个性也变的非常清晰——激情、勇敢、锐气、创造力和好奇心。在进行此次品牌重塑之前,李宁公司采取的是内部的,平行的组织结构,改造后纵向上是按运动品类来划分管理业务的,横向上按工作职能的不同来进行划分,这样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矩阵式组织构架,更适合对现在李宁公司进行科学的管理。
(二)品牌重塑后的风险
李宁公司在品牌重塑过程中是否会得到期望的结果我们并不确定,此次的变革和创新是为了以后长久的发展,但是在短期内也存在着一些隐忧。
沿用了近20年,并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的经典商标和口号突然一下就换了新妆,很多对李宁品牌有着深厚感情的消费者不能理解和接受。在以“90后李宁”为主题的广告宣传中,无疑是在讨好“90后”的同时也给“70后”和“80后”这个对李宁品牌忠诚度最高的顾客群带来了失落感,可能会引发忠实客户群的流失。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买东西的时候不会去关注和在意公司更换商标和口号的用意,也不会因为某个公司需要发展而去支持他,李宁这样“讨好”“90后”,但是“90后”又是否会买李宁的帐呢?
论文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力求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重在教与学的互动。笔者分析了“市场营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的过程,论证了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积极作用。
一、关于项目教学法
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回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演示会”上,曾以一则实例介绍项目教学法:首先由学生或教师在现实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接着正式实施项目——利用一种被称为“造就一代工程师伟业”的“慧鱼”模型拼装桥梁;然后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构造的机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收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从事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教学的教师,深感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培养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发现不能学以致用,动手操作能力差。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就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
二、职业学校的课程特色
2005年出台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以项目教学为中心改革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路,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以高考为目标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很不相同,除了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外,还需开设大量的操作性、技能性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走上社会就能适应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以营销课程为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企业有关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市场分析与研究的流程、市场营销组合的规划与执行,掌握市场策略方法,学习营销控制管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操技能,例如新产品开发、人员促销等。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责无旁贷。“市场营销”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模拟操作,从而弥补传统的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在教学中的不足,最终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
三、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课堂实施示例
笔者以“经营一家餐馆”为教学项目,展示项目教学在营销课堂中的实施过程。展开背景:学生对此项目有一定兴趣,对饭店的环境、顾客、菜式、促销方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理念:以社会营销观念为导向经营一家餐馆。
1项目教学法的前期准备
(1)学生对市场营销观念、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即六大知识模块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2)课前合理分组。以自愿组合的方式,6~8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每组成立一家模拟饭馆,设置四个岗位职业角色,如总经理、营销员、服务员、采购员。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以学生自愿的方式来分组,有时不同项目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分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不同能力特长及各种性格的人共事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学生进行的另一种职业能力训练。
(3)每组对现有同类饭馆做市场调查,编写市场调查报告,对饭馆品种、促销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4)确定工作流程,由组长即经理负责对各组员即不同的角色进行明确分工、安排具体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的步骤和程序。由于学生缺乏线路策划的实践经验,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告知学生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范程序,避免学生走弯路。
2项目的具体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环节。项目实施过程是按照已设计好的分工和步骤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只是操作的引导者和教学的服务者。
步骤一:各岗位任务的布置,使每位同学都有相应的任务。由教师描述清楚;各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并相互协助,如有疑问请求老师帮助。如经理负责设计饭店的CIS策划,确定饭店开设的地点、目标顾客等;采购员负责选购餐饮材料、餐具,协助经理布置环境。
步骤二:各小组按岗位完成以下任务:①设计新饭店的CIS策划,确定名称及经营理念,项目责任人总经理;②最终确定目标顾客,选择店铺地址,由总经理负责;③开发新产品,确定菜式品种、价格,责任人服务员;④选用餐饮材料、配备餐具,项目责任人采购员;⑤制定促销策略,项目责任人营销员。整个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项目责任人记录制作。通过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社会营销观念的理解,熟悉了营销环境、目标市场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知识模块,并从本项目的角度进行筛选。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充分、更具体和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本该在课堂上讲述的专业基础知识,效果显然比在课堂讲述深刻得多。
步骤三:项目成果展示。教师担任主持人,激励各组积极演讲、放开思路;各组派代表上台,凭借卡片或多媒体手段展示模拟饭馆的经营策略、企业形象等。其余学生分享经营成果的同时要报以掌声鼓励,教师总结各模拟饭店的经营特色。本过程让学生相互学习、欣赏成果,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表演能力。
步骤四:项目评价。在各组的项目展示完成后安排课时进行点评。点评形式有各组自我评价、学生评委互评、教师评价。从中评比出名次并分析各个策划项目的优点和不足,对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欠缺,如何改进。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核心内容:遵循社会营销观念和绿色营销观念的企业才能持久发展。
步骤五:实践探索,再次总结。经过交流后再进行修改,并与本地经营有特色的社会饭馆加以对比,当然,不需要与其经营策略完全一致,因为针对的消费群体不一样,经营策划需要个性化。然后按照最优策划,进行实地调研,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经营策划的合理性。
四、结语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是中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中培养技能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项目中得以应用和巩固。这是我们贯彻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探索出的一条全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选取项目来创设情境, 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 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再次证明,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对这门课的教学不断进行调整,使其日臻完善,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2008年3月,《南都周刊》、《首席品牌官》和中国品牌研究院联合主办了2007年度“第二届中国十大卓越・新锐CBO评选”活动,经过几个月的评选,日前终于公布结果。其中,金山软件董事长求伯君榜上有名,成为中国十大卓越CBO之一。8月28日,新浪财经网给予求伯君的获奖理由是:扛着民族软件的大旗,奋勇向微软挑战的斗士;在盗版猖獗的中关村掀起“红色正版”风暴的策划者;身处高山之巅却不事张扬、站在业界前列依然不断创新的拓荒者。然而成功的路上充满了挑战,求伯君也不例外。
“闭关”一年半,初战 WPS 告捷
1986年,求伯君加盟北京四通公司,在这里,他遇到了在他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香港金山老板张旋龙。1988年,求伯君加入了香港金山公司,在深圳从事软件开发。
当时,求伯君目标很明确――做一张汉卡装字库,写一个字处理系统,这就是后来的WP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关在张旋龙为他租的房间里,只要是醒着,就不停地写。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吃方便面。
在这样的一年零四个月中,求伯君生了三次病,第一次肝炎,第二次肝炎复发,第三次又复发,每次住院一个月到两个月。第二次肝炎复发时正是软件开发最紧要的关头,求伯君不听医生警告,把电脑搬到病房里继续写。但是,开发之苦不是病魔缠身,不是身心疲惫,而是孤独。“有了难题,不知道问谁,解决了难题,也没人分享喜悦。”求伯君就在这孤独中写下了十几万行的WPS。在写完最后一行程序的时候,求伯君没有任何感觉。“任何一个产品做成功时,不会有什么感想,所谓感想都是后来总结出来的。”
作为作者的求伯君麻木了,而还在上大学的雷军(曾任金山总裁兼 CEO)在看到 WPS 时感到十分震惊:“我不相信中国还会有这么好的软件,当时觉得这个软件一定是在香港做的。”
没有广告、没有评奖,WPS 仅仅凭借口碑就一夜成名。随后的几年里,WPS 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国内软件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那时,在千千万万拥有电脑的办公室里,最著名的人物不是比尔・盖茨,也不是王选,而是求伯君。对此,求伯君的解释很朴素―――“我是赶上了电脑刚进入中国、一切都是空白的机会,”他说,“市场上什么都奇缺。”而雷军的解释是:“WPS定位很准,就是字处理,不是排版。那时候,搞一个排版太复杂了,用户根本接受不了。”
但是不久,一路凯歌的 WPS 就遭到了微软 Word 的挑战。人们进入了鼠标点击时代,WPS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方正与张旋龙的金山公司全面结合在香港上市后,张旋龙与求伯君都不忍心完全放弃“金山”这块牌子,求伯君更是决心要在中文汉字处理领域与微软抗争。于是,求伯君开始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把金山公司继续办下去,并开始了与微软抗争的艰难道路。
与微软抗争,在事业低谷扛起民族大旗
1993年,意识到“做 DOS 下的软件没希望”的金山,调集资金、人力研发了一款 Windows 下的办公软件,它集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等功能于一体。金山为这款软件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取“开天辟地”之意。但是它虽然在 Windows下操作,可同 DOS 时代的 WPS 一样,它只能模拟显示、模拟打印,而当时的 Word 已经可以“所见即所得”了。所以,这注定是一次致命的失败。没能开天辟地,却耗费了金山大量的现金。
失败的时候,有人劝求伯君利用已有的名气搞系统集成,做一些项目。1995年,微软也向求伯君抛出了绣球。但求伯君始终没有放弃 WPS,他坚持住了。他坚信“Word 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坚持并不容易。1996年的金山,人员一个接一个地流失。求伯君回忆说:“200多人的公司,走得只剩下20来个。”但哪怕就这样一个规模,金山也开始为支付员工工资发愁了。“第一程序员”求伯君第一次发现,商业世界原来这么残酷。他可以不要钱、没日没夜地开发软件,可是公司的员工却要生活,公司还要运转。
求伯君横下一条心,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换来200万元现金。
经历了 WPS 崛起、失败历程中与微软的较量,金山人自觉地将“民族软件大旗”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尽管它很沉重。仅剩的20多个人,靠着卖别墅的200万元重新上路,目标是 WPS97 。但是这个研发的过程也不顺利。从 DOS 到 Windows ,金山需要熟悉很多新东西,然而每次还没了解清楚,微软就又升级了。更要命的是,金山还得攻克曾经让它一败涂地的“所见即所得”这个难题。幸运的是到1997年,几乎弹尽粮绝之时,金山终于研发出了 WPS97,以价廉物美的优势重新挺进市场,两个月销量超过12000套,在销售排行榜上超过了微软的 Word,名列榜首,创造了一个奇迹。
但是,奇迹的背后是求伯君完美主义式的坚持。事实上,用商业世界里任何一条成本收益法则计算,金山都在做着亏本的买卖,十多年来,它甚至不惜用网络游戏、杀毒软件、翻译软件上赚来的钱贴补 WPS。“只要金山在,WPS 就在。”一直以来,求伯君都像爱护他的儿女那样爱着 WPS。当第一次知道有人盗他的版时,和所有的程序员一样,他很高兴有人在用自己的东西。作为一个企业家,求伯君的行为或许还不够成熟老练,但是,他身上的那种执著和不服输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气质,却令人不得不钦佩。
不做中国的微软,要做世界的金山
“只要梦想还在,金山就还在”,随着雷军的离职,一直隐居幕后的求伯君再度出山担任金山的CEO。这位曾经的“程序员第一人”,又要继续他的金山之梦。
现在的金山,远远不是只做办公软件,它的产品线覆盖了桌面办公、信息安全、实用工具、游戏娱乐和行业应用等诸多领域。求伯君表示,他们从未放弃过在办公软件市场与微软的竞争,而且,WPS在办公软件市场已经逐步收复失地,这个迹象让他很是兴奋。“金山不能在微软这一棵树上吊死。记得在上市的时候,我们有个员工在内部的新闻稿上写‘不做中国的微软,要做世界的金山’,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求伯君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虽然对 CEO 的工作早已驾轻就熟,但是作为刚上市的公司的 CEO,求伯君还是有一系列大的动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他6月25日对外高调宣布设立深圳金山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并以1452万元资金全面收购深圳招商卓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业务。这也是金山软件自去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后,在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的第一笔资本操作。
深圳招商卓尔的主业是企业级安全软件和硬件产品,拥有国内领先的企业信息安全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求伯君一直认为,收购和合作是提升自己实力最快的办法,“金山将在今年集中研究可行的收购,成立一个团队,主要业务就是资本运作”。其实,促成此番收购更重要的因素,是无比美好的市场前景。据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08年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将达到3500多万家,这些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市场无疑是一盘非常诱人的美味佳肴。或许求伯君也正是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全资收购了深圳招商卓尔,“豪赌”企业信息安全市场,在安全领域对自己和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在求伯君看来,网络游戏业务仍然是金山工作的一大重点,下半年,金山将在网游业务上全面发力。
关键词:网络零售;顾客忠诚度;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09-03
一、国内网络零售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几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零售增幅迅速。2009年更是网络购物的“爆发之年”,从网购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及电子商务网站规模都急剧增长。据CNNIC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83.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同比增长93.7%,预计2013年网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和利丰研究中心共同的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9-2010)》预测,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零售总额或将实现5000亿元。蓝皮书分析,中国的网络购物额在2008年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009年达到2%,2010年占比重将提高到3%以上,即能够实现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达8019亿元,同比增长56%。
在纯粹电子商务企业大兴土木之时,传统零售商也暗中发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2年6月《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研究报告(2012)》的报告称,截至6月下旬,在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有59家企业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经营超过70家网店。在这些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企业中,以百货业态为主,59家企业中,百货业态有26家,超市为22家,其他分别为家电专业店、家居专业店、药店等。调查显示,2009年及以前开设网络零售的14家,2010年为31家(增速121.4%),2011年为52家(增速67.7%),2012年为59家(增速13.5%,仅新增7家),4年来呈增速趋缓态势。基于2011年我国网络零售行业存在现状与特征,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在2012年及更长一段时间里将进一步呈现或强化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业务线继续拓展,商品种类不断丰富
2011年10月开始,苏宁易购开始品类扩张战略,由原来单一的电器销售逐渐向图书音像、日用百货业进军。2011年12月21日,当当网电子书平台正式上线,包含200余家出版社旗下5000部资源,90%售价在每本10元以下。可见,综合B2C电子商务企业未来将继续拓展业务线,完善商品种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趋势二:社会化媒体营销与电商的融合加强
2011年,京东商城、淘宝商城等B2C先后入驻新浪“微商城”后,随后凡客官方微博亮相“微商城”。从中看出网络零售运营商对社会化媒体的日益重视,未来购物网站的服务更多元化如微博营销、社区电商、购物搜索等。
趋势三:传统零售企业“触网”不断加剧
传统零售企业“触网”已成为趋势。零售巨头纷纷带头触网:苏宁电器发展网上商城一苏宁易购,国美斥资收购库巴购物网。之后众多的传统零售企业看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前景,也都开始试水“网上商城”。一场传统零售商跑马圈地,抢占国内网购消费市场的大战已打响。随着传统零售企业加入这个行业,传统电商企业也将倍感压力。
趋势四:B2C企业布局加大移动电商产业链
2011年B2C网站1号店近来推出的“墙上超市”。将超市搬到网上,到卡位移动终端,1号店正在积极尝试虚拟电商来开拓全新市场。未来网络零售企业进一步布局移动电商产业链,一方面拓展电子商务企业的新客户群,提升企业的口碑,增强老用户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完善交易流程,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最终达到占据新兴市场,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趋势五:B2C企业的“倒闭潮”将持续,“马太效应”更为显著
2011年年末奢侈品网站呼哈网、网易尚品等大型网站都陷入关停风波。2012年年初品聚网宣布倒闭解散让整个电商行业倍感“寒意”。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业发展道路异常曲折,带给众多B2C电子商务企业的是反思与总结。
二、顾客忠诚对网络零售的意义
所谓顾客忠诚,是指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使顾客对某品牌或企业发展做出长期投入承诺的态度和行为的结合。态度成分指顾客对企业的员工、产品和服务的喜欢和留恋的情感,又称顾客忠诚感。行为成分受态度成分的影响,顾客忠诚感以顾客的多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些行为方式包括再次购买、大量购买、经常购买、长期购买,以及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做有利的宣传等。
顾客忠诚能够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集中精力,宣传企业形象和消除信息透明化带来的负影响。顾客忠诚形成的根源主要与转移成本、让渡价值、情感投资和顾客感知的购买风险有关。企业应采取相应策略增强顾客忠诚感,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强顾客的信任感,鼓励顾客参加虚拟社区,注重个性化和立即反应等等。网络零售市场能保持较高增长,与用户的消费习惯从线下转至线上密不可分。加之更多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开始布局电商领域,相应的物流、仓储、服务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拥有多少忠诚的顾客,即企业竞争的目标由追求市场占有率转向忠诚顾客的数量。顾客忠诚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三、网络零售中顾客忠诚度管理的困惑
1 顾客满意难以达到
影响顾客满意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以及交易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等。Genesys的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因为对在线服务不满而终止了交易。而85%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曾有过不愉快的顾客服务经历。可见某商家的服务质量如果让顾客不满意的话将流失大量顾客。另外顾客选择网上购物,足不出户进行选择购买,目的是节省时间成本。然而不流畅的物流却增加了顾客的时间成本,这大大降低了顾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价格也是影响顾客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商品的网上价格没有便宜许多,再加上额外的邮寄费用则会令许多顾客望而却步。在网络营销中,在线顾客服务水平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商家只是做些表面功夫,实际上并不能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
2 转换成本大大降低
转换成本是指消费者重新选择一个新的产品提供商时所花费的代价,它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还包括由不确定性而引发的心理和时间成本。转换成本越高,顾客就越不容易转向其他的商家,也就越有利于顾客忠诚的建立和维持。在网络营销背景下,顾客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获得成千上万条有关所需要产品的品牌、价格、形状、功能、特征等信息。这样,顾客的搜寻成本很低,品牌转换成本也很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频繁地转换品牌。因此,顾客很可能不停地转换品牌以期获得更大收益。另外,竞争的白热化使得网络零售商都在想方设法争夺市场,争取客户。即使顾客对过去消费过的某个品牌感到满意,但由于搜寻成本极低,也会尝试寻求一个令自己更满意的品牌。在过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顾客需要花比较大的成本才能转向其他商家,顾客的转移现在通过网络只要鼠标一点就能轻易的转向其他商家。所有这些对企业培育忠诚顾客来说都是严峻挑战,增加了培育的难度,降低了顾客的忠诚度。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转移成本来防止顾客流失。
3 网上交易信任缺失
顾客天生就缺少对网上“陌生人”的信任感,传统的贸易方式是面对面地交易而不是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做生意。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顾客在和网络零售商进行交易的时候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因此,网络营销要想成功,必须想办法快速获得顾客的信任。如果电子商务的商家服务不周到、信誉没保证,一旦有顾客在网络诉苦或投诉很快就会传开,商家的生意也会因此一落千丈。难以控制的口碑负效应,使得信任感更难以获得。借助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使用更多网络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工具为顾客提供服务,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而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另外,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与任何人(Anyeustomer),无论是原有顾客还是潜在顾客,进行沟通、交流,网站畅通无阻。在这方面,在网络营销时代建立和管理顾客忠诚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
4 网络消费者维权困难
由于消费者和与之发生纠纷的网络零售公司之间所处的地域常常不同,同时网络购物证据不易收集,导致申述过程复杂、举证困难的同题,在网络购物中,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问题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四、网络零售中顾客忠诚度的培养途径
1 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
顾客价值是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总成本与总收益比较的结果。可采取价值分析方法分析顾客的核心需要与所追求的利益。同时,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必须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多地为其顾客创造价值。Berry和Parasuraman提出增加顾客价值的三种方法,即一级关系营销(增加财务利益)、二级关系营销(增加社会利益)、三级关系营销(增加结构性联系利益)。如何使用这三种方法建立网络顾客忠诚度呢?
第一,增加财务利益可以通过频繁的营销计划和俱乐部营销计划实现。前者就是向经常购买者或大量购买者提供奖励,从而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的积极性及保持顾客的忠诚。后者就是努力与顾客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而建立俱乐部成员计划,该俱乐部成员因其购买自动成为该公司的会员,当顾客的购买量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成为VIP会员。当然,顾客也乐于和网络零售商建立这种关系,一是渴望获得优惠;二是希望降低购买风险。
第二,增加社会利益可以通过服务的个性化来实现。零售商可以对网络顾客资料和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找出有价值的顾客,并为之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在服务方面可以为顾客提供自助工具鼓励自我服务;在销售方面为顾客建立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地带,使顾客的购物体验更加完整等。
第三,增加结构性联系利益。结构性联系要求这样的服务,即对关系客户有价值,但是不能通过其他来源获得。这些服务以技术为基础,被设计成一个传送系统,而不是仅仅靠个人建立关系的行为,从而为顾客提高效率和产出。比如,零售商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特定设备或计算机联网,帮助客户管理订单、工资、存货等。这样做,就加强了与供应商的结构性合作,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双赢。
2 让顾客产生信任感
网络营销模式下顾客的购物风险和支付风险都比较大,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保障顾客的购物安全和支付安全。因此,顾客会倾向于与它所信任的企业保持长期关系。事实上,网络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值得信赖”,而不是“价格低廉”。信任来自很多方面,如产品的高质量、合理的价格、完善的服务等。至关重要的因素还有:网上支付的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及时准确地履行契约;防止交易中欺诈行为等。
3 塑造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购物体验
随着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个性化需求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顾客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企业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生产能使顾客高度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4 立即反应
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关联关系,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反应速度和回应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抱怨,稳定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的概率。企业应该利用网络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提高购物便利性,优化购物流程和系统操作。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增强的潮流,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商品的服务品质和便利的感受。网络企业要根据顾客这一需求,在商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及购物便利性方面加强提高。
5 采用CRM技术实行关系营销策略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能够对动态顾客的信息管理跟踪,由市场营销系统、销售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支持系统等构成,可以全面改善零售商与顾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目标是所有客户成为永久客户。一般来说,企业每五年就流失掉一半的顾客。网络营销有一项很大的优势是企业不必花很多钱就可以提高顾客忠诚度。借助网络技术,企业可以建立顾客的资料数据库。将曾经购买过企业产品的顾客,以及未来可能购买企业产品的潜在顾客的相关资料,存入企业的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探寻顾客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如顾客回头率的统计和测算、顾客购买动因的调查和分析等,即对重复购买企业产品的顾客数量和次数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监察系统,并能随时做出分析。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必须经常了解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为何而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宣传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目标顾客的真正需要。因为即使是购买同样的商品,不同顾客的动因也可能不一样,有的追求质量、有的讲究外观、有的贪图方便、有的则喜欢其文化内涵,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同顾客的购买动因不一致,即使他买了也不一定十分满意。关系营销强调的是关系,它的实质是企业与顾客之间跳出单纯的买卖关系,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以保证交易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加强与顾客的交流、沟通,更好地贯彻关系营销的理念,以提高顾客忠诚度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目标成本;方法;控制;措施;后评估
1. 前言
每开一个新项目,大型房地产企业都会为新开项目进行目标成本编制,这已经成为每个房地产企业的成本重点工作。但如何编制以及后期管控评估的方法值得所有成本人员去探讨。
2. 目标成本编制工作方法和步骤
2.1目标成本是对项目建设预期造价所进行的优化、计算与核定,也是设计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项目投资额度,是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和编制基本建设计划,控制投资与拨款,反映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构成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动态投资、铺底流动资金。静态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关税,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动态投资主要包括建设期利息、价差预备费、汇率变动部分。铺底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定比值计算。
2.2目标成本的编制主要方法有如下三种:
(1)利用概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目标成本。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有一定的深度,建筑和结构设计内容及要求比较明确,有关工程量等数据基本上能满足目标成本编制的要求时,就可以根据概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目标成本。
(2)利用概算指标编制建筑工程目标成本。概算指标是一种用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或万元为单位,以整幢建筑物或整个项目为对象而编制的指标,其数据来自各种已竣工的建筑物预算或决算资料,即用单项预估费用除建筑面积(或体积)或其他指标而得出。
(3)类似工程预算法。指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的情况,用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相关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概算。
2.3第二种方法比较直观有效,后期使用对照考核方便。辅以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配合效果更好。第一种方法用于没有经验数据的单项成本,可作为补充,第三种方法类似工程预算法因为采集的数据经过检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相应调整即可使用,简单有效。
(1)首先收集项目地块的设计前期所需的资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政府土地出让条件书、当地政府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用地红线图、地形图(包含竖向高程)、周边道路、城市管线图(含高程),己建、拟建状况(照片)、当地消防、节能设计方面的特殊要求、当地政府容积率计算规则等。落实设计单位修改规划概念方案,并将概念方案与政府进行充分沟通,取得初步认可或相关原则性意见。原则上要求新项目规划方案在取得土地后30天内通过政府评审。内部评审重点针对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户型结构、地下室单位车位面积、产品标准配置、外立面效果、业态布局等。
(2)其次确定目标成本测算的前置依据和条件,成本测算的依据包括可研阶段项目方案设计文件(概念方案)、关于项目定位的《市场调查报告》、《土地规划指标》及相关土地状况资料、公司既定目标成本数据等。前期数据收集和数据来源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期目标成本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进行全面调研,才能准确合理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很多成本人员做事呆板,坐等其他部门提供数据,而不自己主动调研和咨询,要知道主动参与进去才能更好的发现和了解目标成本制定和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然后填写编制说明:包括“项目经济效益测算表”、“财务成本”、“面积汇总表”、“土地成本汇总表”、“可售产品成本”、“配套物业分摊”、“住宅主体成本”、“商业主体成本”、“地下室主体成本”、“配套物业主体成本”、“项目整体销售计划汇总表”等。结合项目的定位、规划指标、建筑物的设计配置等,确定建安成本中各个项目的成本指标取值。根据政府相关规定和以往工程经验制定前期费用、开发间接费,与公司以往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明确相关取费。有多方案需要比较的项目,应对各方案成本差异性进行分析说明,比较后提出成本建议。
(4)另外目标成本一个重要附件是主要材料信息价,把影响目标成本大的大宗主要材料列为信息价材料,定期调研修正,可有效进行动态管理。
3. 目标成本过程执行和管理控制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一项成本管理工作,那些为做目标成本而做目标成本,做完后甩在一边不管的做法是短视而缺乏全局观的。
3.1必须依据已批准的项目目标成本,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制定控制成本的措施方案。控制所有影响项目成本的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优化、限价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比价、限价、合同签订、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合同付款、结算等。
3.2把《项目经济效益测算表》中的项目目标成本数据录入公司ERP作为内控目标,并根据《项目经济效益测算表》中的项目目标成本编制本项目的《合约规划》及《动态成本暨合约规划执行情况一览表》。负责跟踪监督及汇总反馈《合约规划》的执行情况。
3.3必须按《动态成本暨合约规划执行情况一览表》的内容,每月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对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分析成本发生的增减动态和趋势,并通过分析超成本分项的原因,及时采取控制成本的措施。
3.4《目标成本》的材料价格附件所的价格是上限,是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谈判、比价、合同签订、支付、结算的依据。公司要对实际的采购价每月进行统计并建立数据库,报公司备案,作为公司及修正内控价格的参考依据。
3.5施工单位申请支付节点款时,上报流程必须包含施工单位提供的与目标成本分项对应的支付明细成本控制部负责将支付明细与项目目标成本分项目标是否符合进行核对并提出审核意见。
3.6负责建立动态成本台账(包括合同台帐及现场签证台帐),负责建立管理费用支出及贷款利息成本台账,建立销售费用台帐,登记、审核实际发生成本是否在成本控制指标规定范围内。还需按季度总结项目动态成本、成本超支情况及处理意见。
3.7超项目目标成本处理。项目目标成本实行总额控制的原则,实施中须对项目目标分项按细化要求进行动态管理,在过程中不得突破。超项目成本的处理措施必须说明情况进行分析和应对后方可调整,详见以下几种方法:
(1)不使用不可预见费,拟采取降低成本措施补救。
(2)拟使用不可预见费弥补,调整分项成本,须明确不可预见费的动态调整情况。
(3)需突破项目分项目标的,须明确如何在项目组团其他分项成本中平衡,在过程中要做好动态成本的记录和备案,根据备案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审核。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经营计划调整引起成本分项目标成本增加的,组织召开评审会评审通过后方可调整。
4. 目标成本总结和后评估
(1)所有项目结算(总包和分包)的组成分为:工程实物量结算、合同履约结算和工程结算后评估。成本人员负责审核合同的履约情况和项目结算后评估工作。
(2)当项目交付后,需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所有合同的结算工作。
(3)根据项目大小不同,房产公司可分组团进行清算。
(4)待项目全部开发结束、财务决算完成后,公司内部进行分析研究,与当地同行(两个以上)的成本情况同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法,形成项目成本评估报告备案,为下一个项目的目标成本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项目建设进度
§1.2.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市场调查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资源和原材料
§4.1.1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为: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流动资金。
分项详细估算法为:按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及周转天数估算定额流动资金,按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后,可列流动资金估算表。
§9.2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9.2.1资金来源
筹措资金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筹集不到资金,投资方案再合理,也不能付诸实施,可能的资金渠道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
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
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
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其它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中,要分别说明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偿还方式、最大偿还时间等。
§9.2.2项目筹资方案
筹资方案要在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为保证项目有适宜的筹资方案,要对可能的筹资方式进行比选。
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各种可能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条件、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比较,寻求财务费用最经济的筹资方案。
§9.3投资使用计划
§9.3.1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要考虑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案,使用相互衔接。
撰写投资使用计划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按不同资金来源分年列出年用数额;流动资金的安排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一般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并按全年计算利息。
§9.3.2借款偿还计划
借款偿还计划是通过对项目各种还款资金来源的估算得出的,借款偿还计划的最长年限可以等于借款资金使用的最长年限,制定借款偿还计划,应对下述内容进行说明。
(1)还款资金来源、计算依据;
(2)各种借款的偿还顺序;
(3)计划还款时间。国外借款(包括国内外币借款)的还本付息,要按借款双方事先商定的还款条件,如借款期、宽限期、还款期、利率、还款方式确定,与国内按借款能力偿还借款不同的是借款期一般是约定的。还本付息的方式有两种:
①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即每年偿还的本利之和相等,而本金和利息各年不等。偿还的本金部分逐年增多,支付的利息部分逐年减少。
②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即各年偿还的本利之和不等,每年偿还的本金相等。
利息将随本金逐年偿还而减少。
国外借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另计管理费和承诺费用等财务费用。为简化计算,也可将利率适当提高进行计算,对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以说明。
第十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推荐出优秀的建设方案。本章的评价结论是建设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节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为了确定项目未来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情况,对项目的生产成本作出接近实际的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它包括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推销费用等。
在成本估算时,其精确度要与投资估算的精确度相当。
§10.1.1生产总成本估算
生产总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1)生产总成本的构成有:
①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根据前面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②外购燃料动力。根据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③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根据第七节中的工资总额计算,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④折旧及推销费。
⑤大修理基金。
⑥其它费用,包括成本中列支的税金以及不属于以上项目的支出等。
⑦流动资金利息,按流动资金贷款额和贷款利率计算。
⑧销售及其它费用,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入成本的技术转让费等。
以上各项费用总额构成项目生产总成本。总成本扣除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和流动资金利息为经营成本。
(2)列表表示生产总成本。
§10.1.2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生产单一产品的项目以总成本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即是单位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也可按项目成本计算单位成本。
列表表示单位成本。
§10.1.3销售收入估算
根据第三节中预测的产品价格及设计生产能力,逐年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当有多种产品时,可分别计算多种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并汇总计算年总销售收入。
§10.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以及现行价格,分析测算拟建项目未来的效益费用。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即从企业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财务评价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办法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些项目还可以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指标,以满足项目决策部门的需要。
财务评价指标根据财务评价报表的数据得出,主要财务评价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国内投资、自有资金)、利润表、财务平衡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财务评价详细做法见本书另章。
§10.3国民经济评价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除了要从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外,还应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需要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后者称为国民经济评价。它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门,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
§10.4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来源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较大的出入,即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经济上的可靠性。这项工作称为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都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不确定性分析的具体做法,见本书第九章。
§10.5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项目社会分析方法,除可以定量的以外,还应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内容包括:
(1)项目对国家(或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的效益,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2)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3)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4)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5)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6)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7)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可行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对项目的主要社会效益或影响加以说明,供决策者考虑。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1.2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利用外资的各类协议文件
(11)其它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它
§11.3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没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没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