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个人读书计划

大学生个人读书计划

时间:2022-02-13 10: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个人读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个人读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阅读指导 读书沙龙 影像阅读 终身学习

[分类号]G252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是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资讯时代,电子杂志、博客文章、网络小说、手机书等多元化信息载体形式的出现,强烈地吸引着大学生,这种看似“广泛”实际狭窄的阅读状态以及坐在电脑前畅游网络空间的“浅阅读”趋势,已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种生态环境。

对“浅阅读”的批评矛头还指向了电子媒介的作用,认为它是“浅阅读”现象产生的因素之一。电子媒介的产生,使阅读渠道更加方便,也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勿庸置疑这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类阅读发展中的又一种形式――数字阅读。但同时,也不能排除电子媒介的确给传统阅读带来了挑战,造成大学生一味接受、认同,缺乏深度思考,丧失辨别能力和批判精神。针对此现象,高校图书馆应当突破以往对大学生阅读指导活动的被动、静态、零散的传统模式,积极探寻电子化信息与纸本图书相结合的阅读指导方式,以开展有效的阅读指导活动。“影像读书・沙龙”,简单地说,就是影像+图书+沙龙,即将阅读影像资料与阅读纸本书籍结合起来组织的读书沙龙活动。它是在“影像阅读”的启发下,与阅读图书进行有机组合而创造性地应用于读书沙龙的一种活动。

本文试图通过创建“影像读书・沙龙”的阅读指导模式,客观地展示其培养大学生阅读理念、阅读习惯的积极作用,旨在促进图书馆阅读指导教学工作更加深入细致。

1 创建“影像读书・沙龙”阅读指导模式的意义

视频资源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其内容极为丰富,成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阅读习惯所限,在校大学生以纸本书籍的借阅为主要形式,对视频资源的了解则主要受网络娱乐信息传播的影响,对馆藏电子图书、视频资料缺乏基本认识,导致其利用率较低。

首先,创建“影像读书・沙龙”的意义在于解决大学生阅读形式的单一问题,将文字阅读与视觉阅读结合起来开展阅读指导。在沙龙中,视频资源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音响也起到揭示社会问题、补充相关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受到现实问题的考验,引起他们深入思考,以反驳与争斗的积极思维促进知识的创新。

其次,创建“影像读书-沙龙”的意义在于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将每一个沙龙专题作为统领,以此收集数字化资源与纸本文献,呈现多种载体形式的文献,即能够达到检验馆藏文献的整体协调性的目的,又能让那些“死”的文献资源“活”起来,达到文献最大利用的效果。

最后,创建“影像读书-沙龙”的意义还在于帮助大学生延伸课堂知识,增强专业信心。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课堂学习,应该是实践性的学习,即通过实践和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强化或内化已经获得和接受的各种知识。“影像读书・沙龙”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将哲学、社会学、法学、女性学等丰富的知识、实例通过影视资料表现出来,与课堂知识相结合,活化大学生的课堂知识,以敏锐的见解与洞察力回味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其继续深造的学术潜质。

2 “影像读书・沙龙”阅读指导模式的特点

2.1 “影像读书・沙龙”是一种动态的阅读指导

与图书馆阅读指导的静态模式,如“馆情介绍”、“读者指南”、“新书推介”等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模式相比,“影像读书・沙龙”是一种沙龙讨论式的阅读活动,有参与者积极的发言与畅谈;与“在线馆员”、“schlegel”、“人机对话”的师生交流但不直接面对的动态模式相比,“影像读书・沙龙”是一种引导大学生与教师面对面集体阅读的模式,思想和观点在讨论中交流。

2.2 “影像读书・沙龙”是图书馆的一种教学活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修订)第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在探索发挥教育功能的模式上,始终没有将教学活动体现出来。举办“影像读书・沙龙”就是一改图书馆单纯且传统的服务模式,从建立教学组、集体备课、教学素材、教学方法、个别辅导、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形成独特的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实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2.3 “影像读书・沙龙”是一种大学生与馆员共同成长的环境

图书馆员因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缺乏组织领导经验是必然的。因为“影像读书・沙龙”,需要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面对复杂的专题选择、面对诸多的阅读要求,给馆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图书馆教学人员对组织沙龙专题所需要的视频资料、文献资料,应当首先读懂、读通,否则就无法主持沙龙,同样也不可能育人。阅读使教师得到了特别的愉悦和见识,在主持引导沙龙讨论的活动中积累教学经验,必然使其领导能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读书沙龙激发大学生的研究兴趣,在发现兴趣、学会阅读中增强其学习自觉性,养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好习惯。在表达与争论中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显著提升。

3 “影像读书・沙龙”的阅读指导内容

“影像读书・沙龙”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教和学的合作来完成。

3.1 遴选优质图书是“影像读书・沙龙”成功的前提

读书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增值的关键方式。因为没有一个对人人都适用的统一读书标准,面对浩瀚书海,到底该读哪些书不免会有困惑。虽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是如果书的内容有质量、有品位、有格调,融情怀、智慧、修养于其中,并考虑青年人的特殊爱好,这些书籍都可以成为“影像读书・沙龙”的阅读书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组织“影像读书・沙龙”的阅读书籍: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书目100种”,选取阅读那些经典性和学术性,在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它多以中外文学、语言、艺术为内容,是大学生阅读的基础性读物。

・征集学校教授、专家推荐的书目,主要是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拓展阅读,要求学生在比较学派、理论的影响与渗透中反思实践,阅读可帮助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趣的探索。

・学生推荐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定书目。读书沙龙,是一种集体阅读的形式,应当有多人参加,共享阅

读的心得。因此,指导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个人推荐书目,选定较多人有共同兴趣的书籍,作为“影像读书・沙龙”的阅读书。

3.2 “影像读书・沙龙”的学习方法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培养大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成为读书沙龙的重要任务之一。“影像读书・沙龙”可采取“四结合”方法逐步提升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3.2.1 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会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影像读书・沙龙”在提供每个专题的阅读书目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列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或者自己最为关心、探索的三个问题,强调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在沙龙中的集体探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现方法来掌握知识及其结构,解决思想中的疑惑。

3.2.2 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因为缺乏与社会有效交流,所学知识多以静态方式停留其脑中。“影像读书・沙龙”既要向学生提供必读书籍,也要根据沙龙专题的需要提供扩展阅读材料,如法学专业的学生阅读有关政治学、哲学、妇女学的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阅读法学、人口学、社会学等书籍。这种阅读方式,一方面使专业知识有了现实实例的依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社会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使学生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面。

3.2.3 整部阅读与分部阅读相结合对一部宏大的巨著,一个功过兼之的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阅读当然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以小见大,以细见深地阅读一段历史、人物的一个方面也会使阅读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影像读书・沙龙”的系列专题中可以设计人物专题,如对一代伟人、《大秦帝国》的秦始皇、汉代酷吏张汤等人物的评价,可采用整部阅读与分部阅读的方法,将开阔的历史视野与独特的专门话题结合在一起,能够强化对人物评析的认同感。

3.2.4 影像阅读与纸本阅读相结合“影像读书・沙龙”应当结合专题,搜集馆藏视频数据库及其他影像资料,通过播放影片、照片,运用影像本身反映的真实事例解构现实,使学生通过视觉联想外部的事物或经验,达到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种方法更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产生共鸣。

3.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影像读书・沙龙”的终极目标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影像读书・沙龙”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渐进地、日积月累又潜移默化的阅读引导和教育,点燃他们阅读的激情,“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书香飘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影像读书-沙龙”不能满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阅读,而要将目标定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养成的阅读习惯上,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让阅读成为他们今后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此提升人生境界。

3.4 教师集体备课是“影像读书・沙龙”不可缺少的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能否主持、引导好一场专题沙龙,关键在于之前是否作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课是教师学习专业和文化知识、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长。集体备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确定沙龙选题;选择沙龙中适用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人员的分工合作;教学考核与总结。

3.5 教师合作教学是“影像读书・沙龙”的教学模式

“影像读书-沙龙”采用双讲制教学比较合适,即每场沙龙有两位教学人员,一人主讲,一人配合。教学人员应当彼此了解“谁知道是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并从同事那儿获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就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沙龙进行前应当确定好各自的分工,在沙龙进行中二人协调合作,互相支持,为学生展现沙龙现场的民主、平等、积极、活跃的气氛,从多方面提供信息与知识。

3.6 指导阅读是“影像读书・沙龙”的个性化服务

“影像读书・沙龙”的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及其阅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辅导。主要围绕培养阅读兴趣、解析阅读内容、交流阅读技巧等方面进行。通过阅读辅导,既可以为那些有个人兴趣与爱好的学生制定出读书计划,也可以参与指导兴趣小组,使其逐步形成阅读风格。

3.7 建立“影像读书・沙龙”的固定场所

鉴于沙龙教学的特殊要求,“影像读书・沙龙”的教学场所应当设在图书馆内,选择容纳不超过40人的平面空间,摆放成圆桌会议形式。沙龙进行中,教师与学生可围坐在一起,这种形式便于沙龙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同时,给沙龙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开通网络等,也是支持沙龙进行的必要条件。

4 “影像读书・沙龙”的一个专题实例

沙龙专题:我的读书目标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使大学新生明确四年中应当阅读的专业及人文书籍,并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运用文献检索知识查找阅读资料,熟练掌握检索技能。

[教学任务]

・由学生自主查寻大学期间应当阅读的文献书籍,要求具备不同专业学生共同阅读的基础性读物以及各自专业必读书籍;

・针对阅读书籍涉及的内容查寻相关视频资料;

・对查找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排序。

[教学方法]讲解、提问、讨论、观看视频、点评、总结

[课后作业]制定读书计划,教师个别辅导

[主持教师]主讲人:李军

点评人:刘亚玲

第二部分:组织沙龙

第一阶段:[开场白]未来的成功从今天的读书开始(5分钟)

・观看视频:快乐读书方法

・读书能够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境界。知识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在阅读中使知识与德性共同成长。

提示:由主持教师完成

第二阶段:[文献检索知识]分享检索策略(30分钟)

参加读书沙龙的学生围绕感兴趣的书籍及视频,将自己运用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查找资料的过程和经验以及得到的初步成果,与大家分享。

提示:主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为主,并注意收集学生检索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阶段:[读书计划]我与书结伴而行(60分钟)

参加读书沙龙的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查找的各类型文献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排序,并对自己将要阅读的文献进行择优、评价和推荐。

提示:主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吸纳与争辩。

第四阶段:[点评与总结]学会读书(20分钟)

培养读书的兴趣,介绍读书的技巧,掌握查寻好书的方法。

提示:由主持教师完成。

第五阶段:[反馈]我为谁读书(5分钟)

阅读指导虽然是图书馆的一项常规业务,但是,“影像读书・沙龙”将接受信息的各种官能合理利用而创造的阅读指导模式,一定会给大学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裨益。

参考文献:

[1]陈龙,媒介素养通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252

[2]黄少玲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指导之读书活动研究,图书馆,2009(4)90-91

[3]席利,10倍速影像阅读法,李毓昭,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2

[4]唐松林左彩虹学术沙龙与知识创新――兼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高教探索,2007(4):96-99

[5]陈善礼,读书活动,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图书馆沧坛,2009(3):5-7

[6]褚雷,大学学习型组织发展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教育探索,2010(2):73-75

[7]姚荔,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图书馆论坛。2006(5):112-114

[8]罗楠,基于Web的图书馆阅读指导――美国的有关研究图书馆杂志,2000(3):24-27

[9]崔含鼎,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实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122-125

第2篇

1.1开展内务整理大练兵,养成良好自我生活习惯

为促进宿舍文化的形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优雅的宿舍生活环境,强化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首先要重点加强宿舍内务管理。通过开展诸如叠军被大赛、宿舍卫生评比、规范生活物品摆放、样板宿舍创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其自理自立能力,培养学生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操,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双手打造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以大学生证书考试为抓手,营造公寓自我学习氛围

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和使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星级宿舍”的打造可以把宿舍之间评比大学生证书考试通过率为主抓手,以点带面,形成公寓内的浓厚学习文化。如制定宿舍早自习读书计划,评比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通过率,评比专业课课程成绩、制定宿舍熄灯计划,杜绝熬夜上网、打游戏现象等,以此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内部加压,养成自我独立学习的习惯。

1.3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塑造学生自我人格魅力

文明素养是新时代大学不可或缺的优良品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通过开展“smilealways”活动;5米之内“打招呼”活动;上课不做“低头族(低头玩手机)”活动;“尊重保洁阿姨劳动成果”活动等增进师生员工之间的感情。通过培养和督促学生按时作息,在宿舍内开展“六不”活动:不打牌赌博,不吸烟喝酒,不大声外放音乐,不吵闹喧哗,不随意损坏公寓物品,不打架斗殴等促进学生良好的自我礼貌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此类活动对塑造学生个人品位,打造以“不抱怨、不找借口”为中心的学生人格魅力会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2加强公寓“星级宿舍”文化建设,实现大学生养成教育全面发展

积极健康和谐的公寓文化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自我行为习惯、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实现大学生自我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2.1强化理念教育,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熏陶、积蓄和内化成俗的过程,以此促使其形成或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大多集中于“90后”,这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过于强调个人而忽视集体,通过具有高集体参与度的“星级宿舍”的打造,对学生进行长期性的集体主义观念灌输,尤其是同一宿舍内部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强化其自信心的养成,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努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更好经营同一集体内的感情和友

2.2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3篇

调研报告:《大学生读书现象调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样也是人类数千年的文明结晶。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可以开拓视野,读书可以使人进步。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前人优秀的文化成就,这就是所谓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读书是很重要的。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它使得人们的生活圈子通过网络来传播,它把人们的生活压缩成了一个“朋友圈”。当今,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网络去获取资信和消息,而不再是通过书籍。

书籍,正在被人们所慢慢遗忘。

如果这种现状持续下去,未来中国社将会出现新人群:书盲。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组做出了此次调查。

1、通过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2、通过调查,引导大学生完善合理的阅读结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调查,引导大学生了解书籍的重要性,提高其阅读的品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基础来源。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而其作为阅读群体则更是社会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很强,阅读潜力无限大。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文阅读的格局。如何引导大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选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来提高素养。首先要认清大学生阅读现状,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掌握大学生的阅读规律,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有针对性地给予广大同学指导和帮助。

调查时间:2016年4月22日—2016年4月27日。

调研主题:大学生读书现象调查。

调查的对象:高校大学生。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调研方法:针对大学生读书情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在网络上向高校的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一)阅读兴趣不足

在当今应试教育和以分数衡量的教育标准之下,大多数学生从开始就没有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而繁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学生应接不暇,更不要说培养阅读品书的兴趣了。所以在这样一种与“读书和品书”格格不入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自然很难养成大量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二)社会“功利化”,读书也“功利化”

从上述的调查看出,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更多是把书籍当作充实自己的工具。这源自于当今社会偏向“功利化”的价值观,就像从小从父母口中听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等较为现实的价值观。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我们所选择的书籍,也都是充当可以提高自身或者当作一种“敲门砖”的一种工具,而并非真正为了品书。

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体的聚光灯下,我们可以从互联网等等各种途径去获得各种消息,而并非再从书籍当中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这样一个相对急速的环境也是一种“功利化”的体现。

(三)阅读选择“文盲化”

在当今媒体行业的昌盛下和选择的多样性。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看书的选书的技巧,也没有一种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看什么书,为什么看这本书,这样就导致了一种盲从,造成了当代的一种阅读选择“文盲化”。

(四)静不下心,读书习惯难养成

没有制定读书计划,自制力不够强,没有树立正确的读书价值观。大多数学生没有摆正读书的正确态度,他们更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等大学活动,却认为读书很难给自己带来快乐,觉得读书比较枯燥并且浪费时间,没有将读书学习作为自己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总是不能够静下心去读一些有意义的书。

(五)外界可提供的阅读条件不完善

学校虽然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但有关读书方面的很少。从学生对学校图书馆满足度调查中得知,学校图书馆虽然藏书丰富,但藏书质量和选择的状况不佳。图书馆的书往往不是学生想读的书,并且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慢等都是无法吸引大学生阅读的原因。学校图书馆的阅读系统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一)从学校方面来说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并多提供各种类型的纸质书,加快书籍的更新和积累。其次,图书馆的书需要更均衡,而不能偏向某一类的学科。

此外,大学生容易受风尚的影响,校方应该努力让校园阅读成为一种风尚,使学生群体整个处于一种积极阅读的氛围当中,那么,阅读将可能成为大家的每日需要,变成一种“悦读”了。因此,学校可以多方面加强和开展有关于阅读方面的活动,比如,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评选推荐最佳书目之类的活动来增加学校的读书氛围。学校也可以开展有关于阅读的课程。

最后,老师应当就学生书目的选择给出建议并指导学生阅读技巧。老师作为学生在人生当中的一个指明灯,培养兴趣上的引路人,所以在阅读方面,老师也可以适当去指引学生。其次,老师可以挖掘出具有鲜活思想文化资源的同时,又向学生推荐富有时代气息的经典,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缓和他们对阅读产生的浮躁心理。

2、从学生个人来说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

综合能力的人,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有关自己专业方面的书籍而应该广泛地涉及各个方面的书籍。所以大学生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读书价值观,学会去细细品味书籍当中丰富的理念和精华,而非过于功利性地去阅读,仅仅只是为了读而读。积极参与学校学院所举办的关于阅读的活动,努力争取做到实处。

就读书方法而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是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可以了解书本的目录、序言、后记和书的主要内容,只要觉得有兴趣的书都可以广泛地阅读。在精读的时候,要挑选不同种类书目中的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尤其注重读书笔记,了解书籍的主要思想。

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有关大学生读书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整体的“功利化”价值观下,出现了课外阅读时间偏少、阅读“功利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缺失等的问题。同时,在当今发达的信息媒体时代中,互联网等各种方便快捷的信息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纸质书的地位弱化。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尽量的多阅读,将会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硬件设施,比如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组织开展倡导阅读的活动,鼓励健康阅读良好风气的形成。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盗窃;心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82-02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盗窃现象在各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学生盗窃事件的发生,不仅威胁着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更是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直接影响了和谐文明的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所以,研究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心理特征,掌握其心理规律,预防和控制高校盗窃案的发案率,对有效转化大学生的不良思想,矫正其不良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盗窃行为的特点

(一)行为目的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的各类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质量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学生宿舍内的现金、电话、衣服、手提电脑等具有较高价值的物品都有被盗现象发生。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盗窃行为呈现目标多样化的特点。

(二)作案手段智能化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会系统接受法制教育,所以,他们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一旦部分学生存有作案动机并付诸行动,他们将必然应用这些法律知识,那么,这些行为将会给破案带来诸多困难。

(三)伪装能力强

现在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作案伪装能力,比如为自己创造时间差来作为不在场证据、伪造盗窃现场企图嫁祸他人、在证据模糊的情况下矢口否认等。

(四)临时性作案情况多

大学生的盗窃行为大多数不会像社会盗窃罪犯一样,有目的、有蓄谋、有计划,他们的行为有时候就是一刹那间顿生歹心,看别人不注意,临时性盗窃,这类犯罪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同学、老乡或者比较熟识的人员之间。

(五)作案时间短

高校现实情况决定了大学生盗窃案件发生的地点,大部分都会发生在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学生图书馆以及上课教室等场所,而这些地点往往具有人员比较集中的特点,所以,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作案人员只能选择用最短的时间把盗窃行为完成。

二、大学生盗窃原因分析

据大学生犯罪类型统计,大学生盗窃犯罪占大学生犯罪的70%以上,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本应该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但他们却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究其原因,不难分析,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又有社会政治、文化、法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仅仅视为拜金主义的反映,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不良社会文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成为诱发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外部诱因。

(二)家庭原因

由于经济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相当大比例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不当之处,溺爱、粗暴等简单错误的教育方式还一定程度存在,忽视了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子女形成叛逆的性格,最终导致人格缺陷,一旦他们遭遇挫折,则极易走向盗窃犯罪。

(三)学校原因

随着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高校本身的软硬件却不能及时跟上,再加上管理机制、制度建设等一系列的措施跟不上,导致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比较放松乃至放纵,比如,夜不归寝、旷课、迟到、早退等不文明行为成为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另一方面,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高校的保卫部门都没有执法权,以至于在侦破大学生违法案件上力度不够,大部分案件无法侦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威慑较小。同时,大部分高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最为重视的是大学生智育的培养,大学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一旦受到不良文化影响和干扰,就会很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四)大学生个体原因

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对于大学生盗窃犯罪来说都是外部原因,而大学生个体原因才是关键的内因。大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由于一直以来的学习压力,对社会接触较少,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多尚未成熟,当这些不正当的心理达到一定的强度,则会在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以身试法,进而走向盗窃犯罪。

三、大学生盗窃行为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盗窃,动机和原因众多,仅就盗窃心理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虚荣心理

虚荣心理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引起普遍注意或取得荣誉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社会心理。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等深层心理缺陷。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爱赶时髦,盲目攀比,讲排场。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家境贫寒,来到大城市读书后,被城市学生富足的生活所吸引,逐渐为自己寒酸的衣着而自卑,为自己没有各种高档的化妆品、笔记本等而苦恼。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有的同学便铤而走险,从偷拿同学的零用钱、化妆品开始,逐渐走上了不归路。

第5篇

论文摘 要: 本文着眼于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这一客观事实,针对当前如何确保高校教学质量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急剧增大的情况下,高校必须解决如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要在扩招的情况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采取以下几条策略。

一、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把好生源关

最近有些专科师范学校招收分数才两百多分,不到高考总分的30%,招那些读书不努力或不读书的学生来师范学校,毕业后去为人师表、去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不会误人子弟?这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盲目地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低,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科学设定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以尽可能保障高校招生的应有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参照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式,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法,根据各类学校的特点和要求招思想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强的学生。高质量的生源对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学校的社会声誉是一个重要保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规范办学,优化和挖掘学校的资源配置。

办高等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否则人才的培养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为此,高校在院校设置和管理方面要坚持达标。国家要加强评价和监督的力度,坚决杜绝低层次学校办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现象发生。因此,高校首要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挖掘现有设施的潜力,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解决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问题。

2.筹措财力,落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经济基础。

我国的国情现状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此,高校要抓住发展良机,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变一元化投资机制为多元化投资机制,形成高校的多元化筹资格局,以保证高校“硬件”建设的需要。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公民个人接受非义务教育不能是免费的,这些观念己经被大多数公民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逐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或者不投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2.5%左右,远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4%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积极想办法保证教育经费的落实到位。

(2)充分利用民间和国际资本办学。欲创造性地解决高教发展财源问题,就应大胆应用非传统的筹资手段,以有利于集聚更多的高教资金、有利于解放高教生产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居民接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标准,调动一切投资和捐资助学的社会力量,发展高等教育。

(3)鼓励企业财团或个人向高等学校捐赠助学。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渠道。1996年,在美国高校收入来源中捐赠收入占8.3%,其中公立高校为4.7%,私立高校高达14.3%,其中有10所大学累计超过20亿美元。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终身教育已成为时代的特征。每个人都应不断加强学习,加速知识的更新,教师也不例外。首先,高校教师培训应当主要由研究型综合大学来承担。其次,虽然目前教师负担比较重,但是我们必须制定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分批、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由其他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进行培训、进修和接受访学等,由此提升科研水平,改革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创造性。最后,特别指出的是,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发和转化,真正把教学和科研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其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使其具备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育手段。

2.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生活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从根本上讲,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表现。教师待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于教育与科研工作。

四、深化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实际上都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1.由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

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其职责在于把个体训练成为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者,因此课程具有“认同性”的属性。课程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数量上达到高效率及行为变化上达到高质量,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的“创造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进行改革的方向。另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由“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

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助于应付知识的激增,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3.由“统一化”课程转向“多样化”课程。

传统的课程强调整齐划一,同一专业的学生都修习同样的课程,结果造成人才培养的单一化。由于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个性丰富多彩,决定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与需求都不一样。“统一化”的课程是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的,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创造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应尽可能开设较多的课程。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外,还可以实行模块式课程,将选修科目分成几个较大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14-02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开始逐步推行学分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因此,只有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是高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了各个高校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

2.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以后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不知道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大学里随波逐流,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为学习制定计划,就算有目标,也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知识、考试不挂科或者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上,只有在考试来临或者需要考证的前期,才会强迫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3.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受到百般呵护,父母凡事都包办、替代。小到生活细节,大到读书。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专门陪读。不少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在宿舍里忙东忙西打扫卫生,而学生在边上袖手旁观。诸如此类,致使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退化。上了大学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又过分依赖老师,他们已经习惯由别人帮助处理问题,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完全没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

4.缺乏自控能力。当代大学生自尊心强,希望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上,逃课、迟到和早退现象频频发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总是不由自主地的玩手机“开小差”;在生活上,上大学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时常没有节制地花费,铺张浪费,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尽管有人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也对自己进行了计划,但一旦到了要实施计划的时候就不断地推迟,总想着明天再做,时间一长,就没有什么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自控能力的缺乏导致各种目标都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过于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技能型的教育和实用型职业的教育,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却是很忽视的。甚至,学校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更没有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教育。尤其是进入大学后,课程任务相对减轻,上课时间明显减少,同学们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许多人感觉到突然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人对自己进行约束,生活和学习的安排,全部要靠自己,顿时感觉无所适从,没有了目标。

2.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首要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家长只是单一性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事事为子女代劳,使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机会。溺爱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进入大学离开父母后,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就会认为自己很没用,怎么努力都不行,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只想一切都顺其自然,也就不愿意刻意地去管理自己。另外,严格控制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顺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计划,都是家长为学生安排的,子女的一切事情,家长都要干预和控制。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仍然一味地顺从父母的安排和计划,不会为自己设定什么下一步的目标。

3.除了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的原因之外,社会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涌现出各种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在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不少大学生就很难依据自己的认识的经验去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深深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复归的尴尬境地。比如媒体道德舆论导向不明确,在大学生没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之前,媒体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影响;社会舆论导向以名、利、权、财等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歪曲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1.更新和完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和引导体系。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完善自身的地方,学校自我管理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将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促使在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步步发展和提高。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班主任的管理、任课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管理中的引导等途径帮助学生客观地认知自己。另外,认知自我的方式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推断自我、通过与社会的要求推断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推断自我。其次,在大一年级学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大赛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规划的方式,高校要求学生规划学业生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干部等指导学生获得和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自我才能使得自己抓住目标而不迷失方向。再次,高校可以通过目标管理法来引导学生自我控制,把学生个人人生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家庭的期望目标和社会的要求目标结合起来,实施帮助、指导、引领、提醒、教会、监督等措施,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形式校园社团活动,自己管理社团组织,自己组织活动。大学生可以在活动前进行自我分析、目标设定与活动设计;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组织、过程调整与效果操控;在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估、活动总结与反思总结等,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更新个体家庭的教育观念。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的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因此,父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教育子女增强自我管理。首先家庭要为子女创造民主参与的家庭氛围。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得子女平等地对待家庭事务,有利于锻炼其自我管理。其次,父母在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做事,教会子女自立、自理、自主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和锻炼子女自我管理。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方式。因此,父母自己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影响到子女的自我管理。

3.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的,学得再好,也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初步的掌握、认识和理解。只有回到社会现实中进行检验,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它。因此需要社会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让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尤其知道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得更系统,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制定目标,并且在自我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对自我目标付诸实际,要不断地坚持努力,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要学会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因素,做到自我控制与约束,即使是需要娱乐,也要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总之,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通过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多种举措来提升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为社会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祖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鸿雁,邵彩玲,安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85-87.

[2]陈小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途径浅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0,(1):68-71.

[3]胡煜.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石油教育,2010,(5):48-50.

[4]段继红.浅谈当今大学生教育现状及应对办法[J].科教导刊,2012(9):73-74.

第7篇

论文摘要:将大学生权利分为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从历史、体制、观念、法律、经济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依法治校、教育民主、人的科学发展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讨论解决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必要性。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包括理念更新、规模扩大、教育收费、自主就业等等。然而,高校中的主体——大学生的权利与需求并未得到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种种事件;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教育传统与大学生现实需要间形成矛盾或冲突,进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权利问题诉讼案。这些诉讼案引起了教育界、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权利问题到了非面对不可的地步。

一、大学生权利的内涵

大学生的权利可分为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法律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大学生权利从形式上可理解为:一是大学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又称积极行为的权利。如学生享有的各种选择权利,属于积极行为的权利,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二是学生可以请求义务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如学生的公正公平对待,本质上是一种请求权利。三是当学生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利诉诸法律,确认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些权利具体表现为:(1)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和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2)学生有按规定获得奖、贷、助学金的权利;(3)学生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和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学位证书的权利;(4)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5)学生享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权利属于已成文的权利,是学生不必争取而享有的。

大学生的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是指从道德规范上、从人们约定俗成的认识上,以及大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形成的、各自在不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上所必须具有的非法律力量所规定的权利。通过立法行为规定的大学生权利固然十分重要,但大学生的权利又绝不止于此。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经历、需要层次的不同,其权利要求是千差万别的,如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关学生自尊心的隐私权、学生自信力的自主权等,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这些权利是难以由法律统一规定的。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各具特色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大学生作为重要主体的一方,将必然因其所受教育的内容、情景不同,对学校、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这些要求是大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吸纳型学习为创造型学习的权利要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法律所难以一概而论的。

二、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历史原因

大学生的权利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大学。当时的大学是按学生行会和教师行会组织的。在学生大学,大学生联合起来购买教师服务,保护其自己不受地主和城市流氓的侵犯,在他们内部维持某种秩序,取得某些管辖权和法权。12到15世纪是学生权利全盛期,直至大学迁至固定校址,由市提供经费,教授不再依赖学生支付费用时为止。不过,西方学生的这种权利的极盛时刻来自市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作为有组织的顾客,学生常常能自由地发号施令,这是他们权利。

相对而言,在中国悠久的教育史上,学生权利严重不够。中国早期的教育是宫廷教育,专用来培养封建统治者,教育权掌握在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手中,受教育权是公子王孙的专利,即所谓的“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后来发展为一般百姓可以读书,但目的是借读书进入社会上层,即“学而优则仕”。从师生关系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神圣不可冒犯,教师对于学生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体罚的权利。从教育过程看,夸大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灌输,而少有思考、质疑的余地,藐视了学生“学”的因素。这种重教轻学的教育传统对当今高等学校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至今仍然不断出现的高等教育过程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种种事件,无一不说明了这种影响的深刻性。

(二)体制原因

20世纪50年代后的半个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全盘苏化”的统一招生计划、入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分配统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高等学校必然缺乏自主权,而只是充当了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的下级执行机构,甚至如广州某高校连学生宿舍中设置卫生间的问题都须教育部批准,高校自主权的缺乏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学生只能按照学校统一的要求接受教育,立足于应试而学习,难以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这种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漠视大学生个性化的不同需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这种教育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政府垄断为其存在理由的。国家财政完全支付办学资金,大学生免费学习的代价是服从国家强制性招生和毕业分配。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高校实行了教育收费,就业政策也不再为国家指令性,而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但《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高校作为法人的各项权利难以兑现,现行教育体制还没有真正解决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问题,教职工的工资、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仍然以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因而从本质上没有跳出传统教育体制的框架、克服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高校无视学生权利的种种方面依然存在。

(三)观念原因

1.学校:漠视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

如上所述,体制的制约,自主权的缺乏,常常使高等学校产生因无权作为而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依赖思想。因此,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必然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动力,所开课程往往较多从现有师资出发,而较少体现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要求,不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学进度,统一班级上课,统一要求管理学生日常行为,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较少有选择的余地,难以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弹性教学或个别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当然也就难以满足并真正尊重学生因人而异的权利要求。实际上,与长期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学校中的教职员工相比,大学生大多只在大学校园中生活四个春秋,大多只是“匆匆过客”。因此,他们的权利往往更易为学校所漠视,使本该是学校主体的大学生成了校园内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

2、教师:忽略了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权利的享有,主要体现在能够获得教师对自己权利尊重基础上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获得自己应得的知识,获得综合素质的应有发展。在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不严,师之惰”。与此相对应,主观上一些教师、包括大学教师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更多地喜欢听话的学生,不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更多地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有独特见解但考分低的学生。这只能使一些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教师本身缺乏前沿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而又疏于“充电”,学生不易得到前沿的科学知识。更有甚者,由于教师对学生某种程度上“我说你干”的支配关系,学生替教师完成科研任务,教师常常心安理得地成了成果产权的所有者,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侵犯了学生的应得权利。

3.学生:缺乏权利的自我保障意识

大学生自我权利保障意识的缺乏是有其原因的。首先,传统教育观念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有深刻的影响。“师道尊严”不仅使教师,而且使大学生也产生了忽略自己权利的倾向。一些大学生形成了对于教师的依附心理,较少考虑自己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应该和必须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什么,以实现其合法权利。

其次,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滞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法制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开设一门法律课和思想道德课来进行的。据长沙交通学院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法——《宪法》,以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法律——《民法》的了解程度相当低,仅有1.7%的学生认真读过《宪法》,有81.7%的大学生对《民法》不了解或略知一二。至于《刑法》、《行政诉讼法》等,从座谈的情况看,了解的人更少。十多年来,我国的立法速度已大大加快,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而高等学校至今仍然以一两门内容陈旧、落后于社会及其立法进程的法律课程,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法制素质,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难以形成大学生的现代法制意识,建立起他们符合法制要求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再次,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失衡现象。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权大于法、个人专断、道德失范等不良现象,形成了部分大学生不良的道德与法制观。在上述长沙交通学院的同一个调查中显示,有高达36.2%的大学生认为当今中国权大于法,有41.1%的大学生认为打赢官司的重要因素是路子广,有背景,法律没有多大作用。从这些数据分析看,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低估法律作用、忽视法制意识自我培养的错误心理。这些使得大学生或者由于缺乏法制观念,不愿意按法律要求履行其义务,所享受的权利与履行义务之间不对称,使本可以获得的权利因此被剥夺;或者由于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导致自己应有权利的丧失。

(四)法律原因

现有的教育法规,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缺少具体和专门的表述,存在着严重的疏漏。总的表现为:义务规定多,权利规定少;纲领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性的少。尤其是有关学生权利问题的部分教育法规,时间跨度大,其中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重复或相互矛盾的;有些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还没有对大学生的权利及其实现作出准确的法律界定;即使已有的有关法规,也存在着空洞、模糊、操作性较差等弊端,停留在一般化、抽象的说明上,距离教育法制化的要求相去较远。1999年北大学生刘燕文状告北大事件,反映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立法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即,一是由于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重管理者权力赋予轻被管理者权利救济等观念的影响,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程序性规范少,具体操作难,可诉性弱;二是配套立法严重滞后,现有规范漏洞较多,下层位规范与上层位规范抵触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者指出,在维护权利方面,应该在程序上给学生一个申诉机制,否则他们的利益将无法受到保护。总之,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已不能有效地保护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充分享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长期出现的种种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

(五)经济原因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渐开始尝试收费教育。现在,为体现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的公平性,高校都已实行收取部分教育成本费用。据教育部公布:2003年高校教育收费400多亿,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为700多亿。这一由免费到收取部分教育成本的过程,已推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权利问题更加凸显。

第一,政府所垄断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实行了有偿供给。这个供给的意义在于,它在客观上使教育的本质目的与道义在现实中得到回归成为可能。因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非政府化,使学生享有了个人入学和就业的选择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意味着,服从国家强制性招生和毕业分配的计划,不再是大学生入学和就业时必须对国家承担的法律义务。

第二,教育消费在居民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档消费。这必然使大学生及其家庭、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或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形成较高预期。所以,既然家长或大学生出资,即使当前是部分出资购买教育机会,那么大学生就应享受其应得的高等教育服务,就应作为消费主体而享有学习上的自由的选择权利和相应的其他权利。

三、解决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必要性

1.有利于规范教育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保障大学生的权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是以不侵犯其他同学的权利,并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的满足;那些浪费教育资源、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要求,需要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抑制;而对于正当、合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形成的要求,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表现出来,以便对学生的范畴、权利、义务、福利等进行法律上的规定,从而使学生行为、学生工作、教学及管理工作有法律上的标准和规范,学生的权利通过法律而得到真正的保障。这也是对教育行为的规范和依法治校的要求。

保障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的各种权利,则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更能体现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人性以及教育的民主性。学生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需求的反映。如社会需要何种素质、专业与技能,会通过学生所选学校、专业、课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因而也是学校教育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避免教育与社会要求的脱节,促进学生有效对口就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促进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高等学校的教学系统要找到一种能符合多样性的学生个性特征及其背景的教学制度,使高等教育自身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并给予充分关注,给予其择校、择专业、择师的权利,培养学生的不同气质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这一永恒的教学原则。只有形成各显特色的个性,才能在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各显其能力之长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其学习的创造性,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大学生。

尊重与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满足因个性而异的需求,避免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学同样的科目、同量的内容,被培养成同一种兴趣、同一思维方式、同一习惯、同等的能力。这种对大学生权利的尊重、维护和发展,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而也是一种人的科学发展观。

3.有利于形成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第8篇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读写能力

读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和兴趣基础上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都产生于课堂学习,来自于与读写实践。王冰在《语文学习》中,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语文课上产生阅读兴趣―自觉的阅读书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课外阅读―发展思维―提高读写能力。为培养学生形成“好读书”的风气,可采用如下做法:首先,以听诱读。即教师用课前或课余时间,讲名著、佳作的精彩片段,诱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第二,以说带读。即要求学生读完后,能完整、有条理、生动地复述,以促进阅读理解和体会。第三,以读导读。即以个人读、集体读、轮流读等诵读方式,让学生在和谐有趣的环境中强化读书意识。第四,以读促写。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促进阅读深化。第五,以编引读。即组织学生办好黑板报和手抄报,在编报过程中促膝阅读。

二、引导课外阅读的内容,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

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为此,笔者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不同的阅读目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在一个时期内阅读的目的或者读一本书的目的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功用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多采用精读法。为此须熟练掌握默读、朗读、背诵以及圈点批注、摘要、摘录式笔记等阅读技巧;发展性阅读,则须在精读的基础上,学会查读、浏览、参读等阅读方法,学会跳读、掠读、编索引等基本阅读方法外,还特别需要掌握快速阅读、质疑与评、辨伪与考证、鉴别与欣赏、制作和利用卡片等阅读技巧。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人的活动,但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有计划的组织答疑辅导,能及时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巩固和发展阅读兴趣,纠正阅读中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在指导中,教师必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存疑,日后再答,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四、拓展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如与课文相配套的《自读课本》中的相关文章),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一主题展开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之后,我及时推荐一些有关土地沙化,荒漠化,沙尘暴之类的文章作为课外延伸阅读。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后围绕主题搜集资料(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所读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辩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索性、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类活动,不一定要产生一个正确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见解,就应得到肯定和赞赏,以帮助形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思维品质。

第9篇

【关键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大学生 体育行为

1 前言

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也是团中央等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宏大工程。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素质以及体质方面都很关注,为的就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标准和体质健康,而良好的体育行为选择无疑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质以及素质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达到体育目的而进行的一切实际活动。 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最终交结点。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不仅对于他们成功地度过大学体育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体育领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良好的体育行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体育行为,对于全社会体育行为方式的形成,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首先,应了解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本文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揭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及基本特征,为该校体育改革和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课题的需要,通过查阅期刊和学术专著有关体育行为的文献资料,在图书馆查阅了国内各种体育核心期刊和相关专著。同时利用网络查找了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文献,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

2.2.2 问卷调查法

向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各系发放300份进行调查,回收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89,其中男生154,女生135,回收率96.33%。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取得的各种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后再进行分析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业余时间行为方式的选择

从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行为排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5大业余生活之首,占被调查人数的80.3%,其次是读书占调查数的76.03%,第三是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占被调查人数的72.69% ;第四是其他占被调查人数的65.47%。总体看来,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女生更强,女生在听音乐、读书比男生的兴趣更强。而男女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参加体育活动了。

学校从传统的课程班转变成俱乐部教学的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因此,科学的体育行为形成与促进措施,正是适应这一形式,满足现代人类健康需要的一项重要科研任务。参加体育活动能从其功能特征获得一种生物运动的欣、满足感、进而使精神、情操、意志得到锻炼和陶冶。

3.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目前的体育行为总体来说还处于一个基础阶段,这主要可以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体育锻炼的内容、活动形式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等方面反映出来。

3.2.1 体育活动的参与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两个等级在81.2%。不太参加体育活动和完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两个等级仅占18.8%。调查充分说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多数学生把体育生活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来重视。

通过访谈和实践观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体育行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因学习压力大所造成的紧张情绪有减缓作用;体育活动可以打破学生个人具有的处于自我防卫形成的“外壳”,相互进入对方心理“领地”,即沟通情感,使自己在校园的人际关系,由纵向横转化。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促进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而不太参加体育活动这部分学生都因运动能力缺乏,参与体育活动有障碍,怕别人耻笑,因而很少或不参加体育活动。当然,有部分学生则属于体育价值观念上存在问题。

3.2.2 体育锻炼内容

体育锻炼的内容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活动项目或练习手段,它反映了体育生活行为的内容选择特征,调查表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健身、高尔夫球、棒球等。

第10篇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与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94-02

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长期自我培养、自我积淀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和引导,核心在于学生的自觉意识。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我们在加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创新性地开发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的自我养成教育,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考评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应把人文素质养成作为独立一门课程,列入各专业培养计划,纳入学籍管理指标,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在总学分中记为2个学分,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重要评价标准。同时,制定科学全面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和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大学期间实现人文素质养成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从“要我发展”转化为“我要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一)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内容。人文素质养成课程贯穿学生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主修内容包括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经典阅读等,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测试,包括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人文素质综合测试。

(二)课程管理。人文素质养成课程由各教学部门管理,各班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并进行最终评分。

新生入学时给每位学生发放《人文素质养成手册》,手册包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案例警示、人文素质养成目标、课程内容分项考核表、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与考核汇总表、相关证明材料粘贴页。由辅导员举办专题班会,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按照手册所列的学习任务在大学里进行人文素质自我养成。

人文素质养成课程涉及的内容由学校相关部门协同完成。例如,人文类必修课由学院公共基础部或思政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类选修课、人文类讲座由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团委和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经典阅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由各教学部门协同就业管理部门组织管理和考核;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由各教学部门配合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和考核。

(三)成绩管理。成绩管理需要明确各项分值、评分标准和成绩评定。

1.各项分值。人文素质养成课程共计100分,完成课程所列相关学习任务即获得相应分数,由各班级学习委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汇总统计。其中,人文类必修课占10%,人文类选修课占10%,人文类讲座占10%,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占10%,社会实践活动占10%,经典阅读占10%,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占10%,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占20% 。

2.评分标准。人文素质是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内在稳定的特质的外化表现,难以进行精确的评分。因此本课程以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养成意识为目的,具体考核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其中,人文类必修课、选修课按否决制计分,只要有一门课考试不合格,该项即计为0分。人文类讲座、校内文化和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自主阅读则以参与次数和参与效果进行评分,完成规定的参与次数并按要求提交成果合格则获得相应分数,成果优秀者得分更高。此外,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和辅导员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并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素质综合测试,这三方面体现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综合评价。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前,辅导员组织各班学习委员收集《人文素质养成手册》,进行汇总评分。总分7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并根据成绩颁发《人文素质养成证书》。

二、人文素质养成目标与考核办法

(一)人文类必修课。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注重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方法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心理健康、卫生、安全教育类课程,语言应用类课程。养成目标:完成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等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各门课程由相应的科任教师进行考核,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二)人文类选修课。由学院教务部门对人文类选修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增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方面。养成目标:选修3门人文类课程,成绩合格。考核办法:人文类必修课学习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学生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学分,课程全部合格者得10分,否则该项不得分。

(三)人文类知识讲座。定期举办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人文知识开放性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听取5场人文讲座。考核办法:人文类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每听取1场讲座得2分。

(四)校内文化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种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包括各种社团活动、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古典名画欣赏、影视评论、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对艺术的认识及对美的追求,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6次校内文化实践活动,其中2次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考核办法:校内文化实践活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由活动组织方进行考核。其中参与分值满分6分,每参加1次得1分;相关作品获得校级三等奖以上奖项的,每项得2分,满分4分。

(五)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科研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自觉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学生个人参与的社会兼职活动等。养成目标:大学3年内至少参加2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质量优良;大学3年内至少进行3次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效果良好。毕业实习另行考核计分,不含在此项计分中。考核办法: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占5分,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占5分。完成1次社会调查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得1.5分,调查报告被评定为良好以上或获奖的得2.5分,由各班辅导员组织考核。完成1次社会实践活动得1分,完成1次并获奖得2分。依托各社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组织方进行考核确认;个人自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辅导员进行考核确认。

(六)经典阅读。列出指导阅读书目,鼓励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每学期举办读书主题班会,指导学生阅读。养成目标:大学3年期间至少阅读4部经典原著,每阅读1部原著提交2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和心得,读书报告质量优良。考核办法:经典阅读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每完成阅读1部经典原著并提交2000字以上读书报告或心得并合格的,得2分,读书心得被评为良好以上等级的得2.5分。

(七)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毕业实习不仅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从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社会中练就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考验个人职业道德的一次真实社会经历。由学生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综合素质给予评价,包括实习中表现出的人际沟通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该项考核可与招生就业部门每年进行的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相关调查相结合,在调查中加入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养成目标:毕业实习所在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满意度良好。考核办法:该项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前4个等级分别得分9分、8分、7分、6分,评价为不合格的得0分。

(八)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辅导员在学生大学3年中,对学生生活、学习多方面进行管理,是对学生最为熟知的老师,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由辅导员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养成目标: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考核办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10分,评价细则与实习单位评价办法相同。其中各班优秀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20%,良好等级学生不得超过30%,中等级的不得超过30%。

(九)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以定性为主的人文素质综合测试不是判定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但可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可组织制定人文素质综合测试题库,于学生毕业前开展人文素质标准化考试。考核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两方面,分值比重各占50%。人文科学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常见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时事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人文精神主要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日常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养成目标:知识面广,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考核办法: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综合评价在人文素质养成课程中占20分,根据人文素质综合测试得分情况转化为20分制计分。

总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应提高大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汉华.浅议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喻红丹,杨华山. 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6)

【基金项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中青年课题

第11篇

所谓的第二课堂教学,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科技、文化活动的总称[1]。第二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续。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刚好与第二课堂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和灵活的形式“契合”,因此,把第二课堂教学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经济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类专业学生应该获得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的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课程设计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第二课堂能延伸教学时间,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课时的不足。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安排在32-48学时,只能向学生讲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核心专业知识,而经济学专业知识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仅利用课堂时间肯定不够,因此,第二课堂是学生在必修课程之外参加的各类有益活动,能增加教学时间,弥补课堂教学学时的不足。

2.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能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多数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仍停留于理论部分,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死读书,过考试”,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缺乏足够锻炼。这与经济类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操练及技能竞赛活动,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在培养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间搭建桥梁。

3.第二课堂能整合广泛资源,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前大多数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以实验室实验或模拟实习形式开展,缺少真实的实践项目,难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课堂能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工作,同时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目的性地学习理论知识,这既锻炼了才干,又提高了专业技能。

二、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第二课堂的组织体制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第二课堂由团委、学生会、教务秘书以及各专业系主任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团委负责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领导、策划和组织工作,负责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承担第二课堂的组织和保障职能。学生会和学生各社团负责第二课堂的文体活动、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术文化讲座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的具体实施。教务秘书和各专业负责人主要承担学生校外实践、专业实训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项目。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实施,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第二课堂的实现途径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设置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课内外的学习、生活及社会需要与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以“专业指导+实践创新”的模式构建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的活动化与实践活动专业化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内容丰富、专业水平高的综合教学体系。

1.第二课堂与专业技能培养的结合。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专业教学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在一起,寻求课堂教学知识、大学生能动性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三者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的方式如下:第一,成立了“经济之声读书会”。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团支部成立的“经济之声读书会”是一个由爱好读书并有志在经济学及其交叉学科内有所作为的师生资源组成的社团组织。依托读书会,加强学生间、师生间思想交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二,举办“经世济民”专业基本功大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经世济民”杯专业基本功大赛由4个院级大赛(国贸风韵、经济风云、三农动态、金融股市)组成。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主动实践运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第三,参加各种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经济学院领导和专业课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挑战杯”创新计划大赛,并安排学院资深教授进行专业指导。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由专任教师督促和指导,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和训练大量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第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在大二后学院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在大学期间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检验、巩固和深化。同时了解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适应当前社会竞争的形势和就业需要,增强就业择业竞争能力。

2.第二课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长江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层次不一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如下方式实现:(1)组织专业实训活动。在学生大二会利用学院商业银行实验室资源开展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业务流程的专业实训、在学生大三会利用学院钱龙金融学实验室开展投资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和外汇买卖业务的专业实训教学活动。(2)建立了校外实践与科研基地。学院利用校友资源在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营业部和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营业部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暑假安排学生到理财、投资顾问、财务部门实习,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证券公司的基本业务和经营情况,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表现优异的同学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就业。(3)成立了证券投资协会。每年证券投资协会和经济学院团总支会承办一次校级股评大赛,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证券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选股中,能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股市中,积累宝贵的理财知识,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意义深远。(4)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能通过系统地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3.第二课堂与综合素质拓展的结合。大学生除了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会每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强健体魄,历练心志。还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室,以保护隐私的个体咨询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济学院每年的寝室文化节会举办以“爱舍?我型我宿”为主题的之明星寝室评选活动和寝室才艺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寓教育于活动中,经济学院团支部和学生会会设计各类主题的征文、座谈、演讲、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

1.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积淀,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了适应社会的就业择业能力。长江大学经济学院第二课堂教学资源最丰富的金融学专业,在研究生考试方面,2014年全院保送研究生共6人,其中4人是金融学专业学生。2014年全院毕业生中有24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金融学专业就有9人。在就业方面,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14年8月15日统计时达到95.31%,高出全院的平均就业率4.3个百分点,而且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有2个学生因在长江证券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成绩表现优异,被长江证券荆州营业部直接聘用。

2.科研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第二课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3经济学学院学生在专业刊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公开发表13篇科技作品,2014年发表了27篇科技作品。2008年至2014年学院共获批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项,其中2012年获批了6个创新计划项目,其中4个校级,1个省级和1个国家级项目,2014年项目结题时1个项目获得校级优秀奖,1个获得省级优秀奖。2014年学院有9个学生的毕业生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个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人才滞销

人才滞销?!在宣扬“人才就是竞争力”的今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才滞销”似乎正在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论证。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阵势,实在令人堪忧。在这场“人才滞销”的热论中,不妨冷静下来,作出理性的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矛盾现状及原因

1.1令人费解的现状: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只占了我国劳动者比例的不到5%,这个比例本身已经过低,正日益制约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作为这5%的一份子——大学生,在苦读数年后竞还找不到工作,被市场无情的闲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在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00万,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更是增加到150万,预计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有155万人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正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广告俯拾皆是。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以及翰威特关于中国最佳领导力发展公司的研究显示:2003年最佳雇主中,70%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存在类似问题;2004年,据大约3O%的公司成长期的主要障碍是人才匮乏;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2006年……

1.2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与用人方不愿录用的矛盾解析:乍看之下,大学生待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匮乏同时存在的局面是让人费解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纷繁,归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用人方不愿录用。

1.2.1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与传统上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加之,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有“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期有“干部意识”,新经济时代有“白领情结”,因而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的认识上形成了自视优越的独特社会心理结构,当今大学生在历史传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下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内化,对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将心态调整过来,多数毕业生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沿海一带等地,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始终是制约就业的障碍。从“天之骄子”沦为“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以及来自社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都让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就业理念从一种偏执走向另一种偏执,用功利而短视的态度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长远需求明显退位。

(2)高等教育——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懂得“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据媒体报道,广东某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丁,结果竞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某环保公司招聘清掏化粪池的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这说明传统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束缚是有限的,真正让大学生耿耿于怀的是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曾经是个多么炙手可热的词,它让农村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透支了后几十年的收入来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个大学生一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九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样“高投入”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的“低收益”现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当大学生苦读数年踏入社会,却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计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他身后的整个家庭。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难以估计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利。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对比,成为大学生心中真正难以跨越的坎。

(3)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优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

一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只有1O%的求职者适合外国企业中的9种职位。”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也通常感觉中国的学生太偏重理论型,离跨国公司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

许多人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一个过程,忽视了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和培养技能的目的,导致大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立命之本根本没有兴趣,结果文凭越来越高、证书越来越多,检验“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却愈渐匮乏。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打造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大学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了一纸学历外很少具备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大批搭不上就业车的大学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1.2.2用人方不愿录用的原因分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在互相的发展竞争中取得短期优势,普遍采取降低用人成本的用人决策。希望招聘过来的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干”,具备工作经验,能够马上上岗,减少培训成本。

应届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此段时期大学生在岗位上主要是学习和适应,产出相对较低,录用一个应届大学生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乐意选择学历较低,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非应届大学生。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问和技巧才能转化为财富,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用人理念使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用人单位都以一种短视的思维去对待人员的去留问题,“重使用轻培训”的用人理念使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忽视大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较强,这将使其在实践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成为用人方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但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用人方宁可选择技术工人,也不愿轻易给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采用短视思维去应对市场危机。

当然,“人才滞销”是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状况,暂且不谈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数以百万亿的投入和家庭的巨额支出,单就个人十几年寒窗苦读而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但不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连自身生存都要受到制约时,大学生就业难将不再只是待业大学生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才滞销”问题的措施

2.1政府的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并且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生产阶段,还必须延伸至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只有这样,投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才不至于过度浪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日本以正式立法的形式(《零短工劳动法》),承认和鼓励大学毕业生以非正规方式就业,保障了这一就业群体的基本劳工权利;法国政府的“青年就业法案”,旨在帮助面临困境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巴西政府颁布实施了“初次就业计划”,以鼓励企业雇佣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辞退这些初次就业者,从而给予了大学生实质性的就业帮助。

我国也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等,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打破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束缚,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就业需求市场,保证就业大学生有合理的报酬和底线工资,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都是现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所急恃采取的措施。

2.2教育模式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涵的解读,各大高校尚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摒弃“千校一面”的办学理念,调整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和谐就业力的生成而教育,都是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模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考评制度。实行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强化大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第二、强调实践教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领悟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讲授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的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使学生思维被禁锢,不符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应在教学方式中引入讨论法、情景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三方面去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才是高校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说,高校应被视之为人力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场所,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校必须深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切实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2.3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无论政府做多少工作,也只能起到“推手”作用。过去一直强调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作为用人主体,用人单位也要转变用人观念,摒弃“只使用不培养”的用人模式。作为用人单位,应将招收大学毕业生作为自身一项责任,要改变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苛刻要求,应看到毕业生在成长性和后发方面的优势,建立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就业市场中的人才供需矛盾,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造就了大学生过高的自我期待,求职途中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往往使大学生走上怨天尤人的不归路,而忽视了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大学生必须认清形势,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变就业难得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