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十三五扶贫教育

十三五扶贫教育

时间:2022-11-01 14:2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三五扶贫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十三五扶贫教育

第1篇

一、“十三五”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省、市、县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大力实施九大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持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注重金融支撑,注重创新机制,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推进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推进贫困村定期脱贫,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XX和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十三五”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十三五”主要任务

1、实施基础设施到村行动计划

村组道路。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对外连接周边乡(镇)、对内村组道路畅通的乡村路网结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优先集中解决当年计划脱贫村通村公路,在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加快通组道路硬化建设和通村水泥路的拓宽改造,使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便利,农产品运输道路通畅。

饮水安全。结合县城饮水工程扩容扩网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连通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好年度安排的整村推进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的生产用水难题。

2、推进产业扶贫增收行动计划

种植业。白莲、薏仁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发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加经济收入。

经营体系。鼓励和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加快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赣江源头特色品牌,完善流通网络。

3、提升教育培训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就近就地入学为重点,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学能力。

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贫困户“两后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率达到100%。贫困助学。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善各类资助资源,大力改善资助环境,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4、完善公共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卫生: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贫困村有标准的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取得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轮训,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返贫人口。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文体科技。加强贫困村文化建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有保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开展文艺节目、电影等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扶贫,在贫困村实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四个全覆盖。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能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均掌握1-2门实用技术。

社会保障救助。全面落实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力度,降低门槛,扩大重点贫困村医疗救助面,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相应扩大重点贫困村低保保障面。

第2篇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近日,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提出,2016年,我^将努力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0万以上目标,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良好开局。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贫困家庭尽快、持久、高水平地摆脱困境、走向富裕,除了采取必不可少的经济扶贫等“输血式”扶贫措施,更为关键的是要为他们“扶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学历人士为300%、初高中学历人士为108%、小学学历人士为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因此,为了实现我区“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加快推进我区贫困地区发展,我们必须从根源出发,着力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增强贫困地区、家庭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首先要做到“精准改薄”,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我们要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通过改、扩、新建等方式,对薄弱学校进行提质改造,满足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学需求,保留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妥善解决路途较远学生往返交通问题。

其次要做到“精准招生”,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进得来”。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和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切实开展招生扶贫工作,实施优质高中招收农村学生计划,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的技术。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国家重点高校本科第一批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与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计划,扩大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第三要做到“精准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得住”。建立并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学生资助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扶贫部门密切协作,运用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做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应助尽助,一个不漏”。

第四要做到“精准育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得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变革,让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定人定向结对帮扶,努力实现对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帮扶的全覆盖。立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分层育人,因人施教,把“扶志”与“扶智”作为培育的重点,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脱贫致富的腰杆‘直”起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第五要做到“精准就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就业”。加快建设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等,积极开展城乡职业院校合作、联动办学,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好1~2个骨干专业、1~2个涉农专业和2~3个特色专业,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训需求,有效吸引有就读职校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同时,建立就业精准帮扶制度,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100%就业,有创业意愿的拥有适度创业空间。

贫困家庭子女的命运需要通过教育改变,贫困地区的发展同样需要教育来撬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知识,发展就有了希望。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优势,着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程,采取切实的帮扶措施,把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第3篇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_________以捐赠资金的方式,真诚与_________携手,共同为中国西部的贫困地区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根据_________教育扶贫项目赞助方案,甲方愿意赞助_________元。该资金赞助的项目可由甲方命名。

_________作为教育扶贫项目的承办单位,认真承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以_________的工作作风,珍惜甲方的每一分爱心捐赠,使之在贫困地区发挥最大的效力。

甲方随时可以指导和监督乙方的教育扶贫工作,随时可以审计捐赠款的使用情况。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延伸阅读

2017年最新精准扶贫帮扶政策

易地搬迁扶贫

搬迁对象和规模:

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贫困发生率50%以上、5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优先实施整体搬迁。十三五时期我省的搬迁规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万人。

补助标准:

贵州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实行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1.5万元。鳏寡孤独残(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等特困户先由民政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安置,民政供养服务机构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

建设标准:

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防止贫困农户因搬迁负债而影响脱贫,城镇安置的人均不超过20平方米,农村安置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每户住房面积根据家庭实际人口合理确定。

办理流程:

自愿申请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公示搬迁户名单搬迁群众纳入年度实施计划下达年度资金计划搬迁群众享受补助资金。

教育精准扶贫

享受对象:

在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资助项目:

除执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外,贵州省增加以下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项目:

1.普通高中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

(2)免教科书费,标准为400元/生(3)免住宿费,标准为500元/生年。

2.中职学校(一、二年级)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

(2)免教科书费,标准为400元/生

(3)免住宿费,标准为500元/生年。

3.普通高校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

(2)免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3500元/生年。

办理流程:

第4篇

位于黔中腹地的普定县,总面积1091.6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占84.26%,总人口48万人,人口密度高达430人/km?,是贵州乃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最典型和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县份之一。现有贫困人口6.91万人,贫困发生率15.14%,系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脆弱、贫困突出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按照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及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推动绿色发展、厚植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基础和优势的明确要求,完成既要“赶”速度、又要“转”方式、还要“保”生态的三重任务,确保到2017年末实现现行标准下的扶贫对象全部脱贫,按照国家标准退出贫困县,普定县就必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好“四促”脱贫。

抓好产业升级促脱贫

要把“扶产业就是扶根本、促就业就是促增收”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理念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形成绿色经济增长点,确保“十三五”期末实现发展生产脱贫1.4万户、3.6万人。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兴东大健康产业园、朗泊湾中医药健康旅游孵化基地为引领,加快大健康产业带规划和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康运动、健康食药材六大健康产业,构建“医、养、健、管”大健康全产业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支持安顺电厂热电联营、转型升级,大力开拓能源产品市场,稳步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和扩能技改。加快推进马场、猫洞、鸡场坡、猴场重荫山风电建设,确保“十三五”期末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11万千瓦,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大县。鼓励拓普石材、富民建材、超宇水泥、明达水泥等建材企业技改提质,完善煤电建材产业链条,力争“十三五”期末全县循环经济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县。

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巩固提升沙湾农业大观园等现有6个省级园区和12个乡级园区,力争将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为“一核一心两区三园三基地”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每个乡镇(街道)培育1-2个主导产业,形成“十大扶贫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的脱贫产业体系。确保到“十三五”期末,建成省级园区10个以上、乡级园区24个以上,每个村至少有1个示范点。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带民致富。

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把普定建成“安顺旅游第一次级服务区”的功能定位,结合百花欢乐大世界、秀水省级生态体育公园等景区建设,在公路沿线和景区带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和休闲农业带,加快推进大明定南古城修复、“青岛”小镇旅游养生综合体建设,打造喀斯特山地生态旅游大县,促进贫困群众通过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业态创收致富。

抓好生态建设促脱贫

普定将以打造生态县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让贫困户既能享受生态项目建设的补助和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又能通过劳务获取报酬,确保实现生态补偿脱贫0.6万人。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以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国林科院普定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平台,加快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按照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的思路,立体配置林业生态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等工程,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北部片^乡镇生态补偿的主要措施和重要途径,确保十三五”期间完成退耕还林15万亩,营造林16万亩,石漠化治理44.57平方公里,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0%。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环境“问题村”整治成果,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行动,加强对农村工矿企业的监管执法,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施好172个村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扎实开展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充分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乡村保洁员,建立长效环境维护管理机制。

抓实水资源保护。加强夜郎湖一级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深入实施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实施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三岔河流域污染源治理等项目,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稳定水源,到2020年改造配套供水工程123处,解决9.1万农村贫困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

抓好易地搬迁促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是长久恢复和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普定将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狠抓落细落小落实,争取在2017年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3622户14201人的搬迁任务。

统一规划。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战略统筹推进,以县城为主,重点在县城、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附近建设移民集中安置区,坚持以岗定迁、以产促搬。坚持建设方案统一设计,减少成本,预留好未来发展空间,明确好迁出区和安置区生态环境建设布局和措施。

落实脱贫措施。坚持因村(寨)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居住、看病、上学等问题,统筹经营好搬出地承包地、宅基地、山林地资源。完成生态移民培训1.1万人,通过把搬迁户就近引入企业,做到就业、产业扶持全覆盖,确保城镇、产业园区和旅游服务区安置的贫困户每户实现一人以上就业。

严把标准关。牢牢守住不让贫困群众因搬迁负债、因搬迁影响脱贫的底线。引导移民村组成立建材公司,组建移民施工队伍,参与移民房建设,保证工程用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速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抓好民生事业促脱贫

普定将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深入推进教育扶贫。通过基础教育、能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落实好各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加紧推进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各阶段教育为一体的万人“教育城”规划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中等职业教育占比50%,全面解决因学致贫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共享发展:实现途径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又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基本内涵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坚持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共享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目前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完善脱贫工作的体制。按照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精准摸底从而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和专项扶贫的力度。还要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如大力实施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扶贫,全面落实行业扶贫的职责。同时要落实精准扶贫攻坚责任,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以及强化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机制,努力做到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二、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也期待获得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明确政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应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既能让全体人民受益于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又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明确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内容。在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第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改革创新公共资源配置的方式。第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同时建立系统规范的公共服务管理及评价体系。第五,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要积极推进法治化。制定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规范来约束政府履行职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普遍、公平的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确保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开透明。

三、加快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需要逐步完善各项社会制度,以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公平正义的制度是共享发展坚实的根基。通过完善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将进一步巩固,从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先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各级领导机构要领导各级政府在制定各级各类规划时,要提出明确反映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及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同时各级政府要明确分工和责任,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自查、抽查、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严格抓好落实。强化党内、民主、法律及舆论监督。加强群众对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舆论监督,推动制度落实。最后还要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规范党和政府主导的监测、评价机构建设,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评价共享发展理念。

四、完善基本民生的保障制度

第6篇

会谈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近年来云南教育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三五”时期,希望云南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硬件、软件短板,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等。教育部愿与云南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抓好各项合作事宜的落实,给予云南更大力度资金、政策支持,推动云南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委书记李纪恒对教育部长期以来给予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十三五”时期,云南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全省教育整体水平。希望教育部一如既往对云南给予关心帮助,助推云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省长陈豪说,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出路,希望教育部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扶贫等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部长助理陈舜,李培、高峰、李邑飞、何金平参加会谈。

云南省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云南网消息 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在北京分别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举行工作会谈,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北京大学,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在校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林建华的陪同下,参观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字视频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双方举行工作会谈后,陈豪与林建华签署《云南省人民政府 北京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朱善璐在会谈中说,北京大学与云南的合作历史源远流长,在人才培养、对口支援等多领域合作基础良好。此次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掀开了合作新篇章,北京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肩负起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助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教育、医疗、扶贫、科技创新等方面与云南省加强务实合作,全力支持、服务、奉献云南跨越发展。

李纪恒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北京理工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云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前,云南正逐步从内陆边缘地区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展空间广阔,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在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征程中,云南急需智力和人才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推进省校合作,深化科学研究、一流学科、高端智库和创新平台的合作共建,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转化和人才实训基地,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重庆中小学幼儿园将全部开通微信公众号 进行校务公开

华龙网消息 日前,重庆市教委召开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新闻通气会,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力争在2016年6月30日前,全市独立建制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统一使用学校、幼儿园全称或关键词简称。已经开通微信号的学校、幼儿园要对原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改进和整合。

第7篇

关键词 水利;扶贫;战略;发展对策;“十三五”;贵州赫章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52-02

“十三五”期间,赫章县水利改革发展将紧紧围绕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瓶颈这一根本任务展开。着力统筹发展“三大水利”,即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全面加快农村饮水、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扶贫工作,提升农村水利保障水平;注重生态水利,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生态文明理念切实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各环节。

1 “五个一”督查考核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工作,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由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督办督查局、县实绩考核办配合,对全县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乡镇实行“一日一督办、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总评”的“五个一”工作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1.1 一日一督办

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每日根据各乡镇推进情况编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日通报》。由县督办督查局负责,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日通报》排名后一位的乡镇采取电话督查等方式进行重点督办督查。

1.2 一周一调度

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将调度情况及时汇总上报。由县实绩考核办负责,对工作进度排名后3位的乡镇,进行重点跟踪督查,按照有关程序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1.3 一月一通报

在周调度的基础上,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实绩考核办、督办督查局配合,按月采取随机抽查考核的方式进行,并排名通报考核结果。

1.4 一季一考核

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实绩考核办、督办督查局配合,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任务季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排名前3名的由县考核办通报表扬,同时排名通报考核结果。

1.5 一年一总评

年底,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考核办、督办督查局配合,对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报县委、县政府。

通过“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有序推进。2016第一批项目涉及8个乡镇9个安置点已开始主体施工建O,第二批项目涉及4个乡镇已开始场平。

2 抓好通村水泥路建设安全管理

为了有序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工程建设中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赫章县“五个一”抓好通村水泥路建设安全管理。根据通水泥路建设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事故上报预案》《通村水泥路建设应急处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

2.1 选好一批安全员

为了有序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工程建设中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各项目乡镇分别从每个项目选出1~2名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责任心强的安全管理员,负责从通村水泥路建设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1-2]。

2.2 建好一套管理制度

各项目乡镇根据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

2.3 树好一块警示标志

各项目乡镇要求施工方在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设置明显标志;在现场的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要经工地负责人同意。

2.4 买好一份意外保险

各项目乡镇加强对通村水泥路建设临时采石场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督促临时采石场负责人及时购买从业人员保险,各个临时采石场买5人以上(含5人)的意外伤害(残害)保险。

2.5 发好一张宣传单

各项目乡镇定期组织通村水泥路建设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为所有施工人员发放宣传单,通过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来推进通村水泥路建设,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

3 全面推进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

“十三五”期间,赫章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产富县、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五大战略”,确保到2020年实现“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目标[3-4]。

3.1 种好“一棵树”

全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核桃良种繁育与推广,着力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经济,真正把核桃产业发展成为赫章全面创建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3.2 建好“一座城”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县城东扩西拓南上北连。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3.3 塑造“一个人”

全面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坚持大力弘扬和践行文朝荣精神,扎实抓好学习宣传践行文朝荣精神系列活动。重点实施好文朝荣精神特色资源课题的开发和培训工程,建好县委党校及海雀村特色教育基地。力争把海雀打造成“全国精准扶贫示范村、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村、统一战线帮扶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基层干部的培训基地”。

3.4 抓好“一批项目”

全面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帮扶赫章加快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赫章实际,认真谋划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积极配合开展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珠市水库、河头上水库,开工建设河口水库、海雀水库、娃儿沟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

3.5 建好“一个遗址”

全面增强第三产业发展活力。立足赫章独特的夜郎文化,加快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尽快批准可乐遗址规划和发掘规划,尽快启动新一轮保护性发掘和规划建设。力争到2017年将大韭菜坪和水塘国家森林公园建成4A级景区,到202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26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4 “十三五”水利扶贫工程发展目标、思路与对策

4.1 饮水安全工程目标和主要指标

通过巩固提升,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广大农村居民喝上更加方面、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

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到2020年,使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7%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以上、水质达标率比2015年提高22百分点以上,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4.2 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是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布局与供水规模,着力加强工程运行管护,建立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通过明晰工程产权,保障合理水费收入,落实行营经费,改变“吃福利水”弊端,转向为“吃商品水”,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利用骨干水源工程、大江、大河、湖泊水库等大水源覆盖多水源单村供水工程,确保水源保证率和供水保证率,实行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建议入户管网直接安装入户(含计量设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工程覆盖面,减少运运管护成本,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活。

5 参考文献

[1] 张浩,付强.黑龙江省水利扶贫规划思路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5):182-183.

[2] 曹国庆,郑瑞强.移民扶贫政策运行系统解构与关键问题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6):553-559.

第8篇

近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能否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要认真地探索这些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发展各类城市,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素质差异大,可能会有相当数量人口因年龄和技能欠缺等原因短时间内无法转移为城镇人口。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城镇化的多元性势不可免。城镇化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居住,但其实质却是城乡居民在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均等化。以权利共享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是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路径之一。

“十三五”期间,农村实现小康可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还有很大提高空间。一些行政村还没有入村公路,村内道路没有路灯、没有硬化和绿化;绝大部分行政村没有自来水、下水道,饮用水、厕所卫生状况堪忧;与此同时,我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对照农村的情况可知,产能过剩并不是全社会基础设施水平已经高到无法再进一步提高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短板过短,落后地区消费能力不足造成的相对过剩。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能够吸收过剩产能,尤其是低端过剩产能,缓解去产能压力,促进供给侧改革。以笔者调研的河南省禹州市火龙镇盆亓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该村建成水泥路面17公里,使用水泥3440吨、石子16480吨、沙子9314吨、塑料管道2万米,包括绿化和安装路灯等合计投资500万元。据初步匡算,全国69万余行政村,扣除东部发达地区,假定中西部地区有50万个行政村都做到道路硬化,仅水泥一项就可消化产能17.2亿吨,并可消化其他产能,如石子82.4亿吨,沙料46.57亿吨,塑料管100亿米。盆亓村是一个2700人的大村。禹州市也有投资300万元的小行政村,取二者中间值400万元计算,则50万个行政村可带动投资2万亿元人民币。当然,上述数字还很粗略,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消化产能的同时还会带动上游生产、中游基建、下游维护方面的就业,尤其会带动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它既是补齐短板,促进社会现代化水平整体提高的过程,也是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的落实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三五”规划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8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小康稳定地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农民收入应增收和节支双管齐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土地资源少,增收途径有限,而节支尚有较大余地。在基础设施改进和公共服务完善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可着力解决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农村医疗和医保水平。县域完善农村医疗体系,每村配备1~2名专职医生,做到小病不出村;为农民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档案。关于农民医疗报销,目前已有新农合医疗保险,可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农合报销比例,实行特病大病特别救助,消除因病致贫现象。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

二是提高养老金数额。以河南为例,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有60元的养老保险。可按照各地具体情况将养老金提高至300元左右水平,使老年农民维持一定生活水平。

三是逐步实行直到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教学水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校舍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按照发达地区工资情况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标准,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到贫困地区任教的老师可由当地财政再适当增加补助,确保高素质教师留在欠发达地区任教。教育内容方面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注重扩大学生知识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高考内容也做相应改革,录取上实行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的方式。教师队伍稳定后、教学内容改进后农村的教育水平、全社会的人口素质都会相应大幅提高。

四是农村实行供暖供气。农村供暖供气可以采取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沼气生产能消除农村环境污染物,提高农村环境水平,使绿色和环保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管网可采取国家、地方财政补助,农户出资的方式建设;也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民营公司投资运营。

权利均等化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

“十三五”期间,如果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几大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权利均等化,那么城乡差距就会极大地缩小,人口流动问题、户籍制度问题都会相应得到缓解,城乡二元结构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消除,农村的小康社会也就基本建成了。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应当说,新常态下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主体责任。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第9篇

一、明确一个目标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有20个行政村列为省级精准扶贫工作贫困村,占全县136个行政村(社区)总数的15%。到2018年底,全县20个省级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全面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所、住安全房的愿望,贫困村网络通讯、卫生室、综合文化室及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全面建成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完成二项任务

1.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水利灌溉条件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低,而且建设标准低,缺乏后续管护经费等,所建成的村级公路,绝大多数等级低、质量差;集中供水工程、水渠也因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漏水、集水难是贫困村普遍现象。按照先重度、后中度、最后轻度的次序依次整治,并确保到2018年底完成重度贫困村组整治任务,即“十三五”时期前三年重点整治重度贫困村小组,后两年则侧重整治中度贫困村小组。

一是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尽早实现贫困村、组通油路、水泥路,村与村、户与户间道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

二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小河流域治理等项目工作和各项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带动精准贫困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四改”工程,积极争取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四是加大人居环境建设力度。重点解决贫困村、组村内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

五是加大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区域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2. 发展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贫困人口多为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超生等致贫,相对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存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致富的能力比较低。为此,必须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为突破口,提高精准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要抓好贫困村扶贫产业建设。重点抓好贫困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贫困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二是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对全县确定的产业化扶贫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当年发展规划,及时申报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计划,集中产业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使承担扶贫任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

三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贫困户实际,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选准增收项目,科学规划,指导各村搞好优良种苗的引进和推广,会同农业、林业科协等部门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是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解决农业服务站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确保技术服务的顺利开展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五是抓好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审批工作。严格按照产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扶贫办的业务指导,确保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工作规范运作。

三、转变三种观念

1.实现由“点”式到区域开发转变

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区域基础特征相同、产业发展条件相近的原则,抓点带面、抱团发展、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把贫困乡村全部纳入整区域开发范围,坚持实行“山、水、林、田、路、宅”综合治理,重点围绕雷竹、毛竹、油茶等优势产业,建立“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围绕区域特点,引导产业进行归类整合,实现“一片一品”。

2.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

不断转变扶贫开发观念,变“给钱给物要”为“主动参与我要干”,紧紧依托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围绕雷竹、毛竹、油茶等优势产业,与高等科研院所联姻,进行人才技术互补,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集约化育苗、高新技术栽培和循环农业新技术,建成示范基地。

3.实现从“单兵作战”到“五指成拳”转变

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互动、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结合新农村建设,从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入手,采取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方式,促使贫困村产业开发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提升。总之,没有精准贫困户的小康,就没有全区、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精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有着热切企盼,各级扶贫机构肩负着巨大而光荣的责任。只要各方面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能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四、加强四项措施

1.做好精确识别扶贫对象。按照“户主据实申报、民主评议排序、三榜审核公示、入户登记调查”等程序对贫困农户的家庭人口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收入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按照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新贫困线标准进行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包括2736元)的农户列为精准贫困户,即精准贫困对象。做到户立卡、村造册、乡建簿、县有电子档案,把真正的精准贫困对象瞄准。

2.做好精确扶贫规划。在认真调查摸底和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围绕精准贫困区域“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帮助精准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增收脱贫规划,选准精准贫困户的脱贫路子,建立1-2个能长期增收的产业项目,项目主要有:种植、养殖、学生教育、劳务输出、危旧房改造、技术培训、易地搬迁等。

3.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将贫困村、贫困户对象分别包干落实到省、市、县各部门、单位,组成工作队,形成一个或多个部门对应帮扶一个贫困村,帮扶责任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按照“321”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贫困户。每个帮扶责任单位要派出工作队,长期驻村帮扶,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一定三年不变,精准贫困户不脱贫,增收不达标,扶持对象不脱钩,且将此绩效与本部门、单位的年度绩效考评相挂钩,每年定期验收,奖勤罚懒。

4.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完善“进退”机制,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精准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精准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精准贫困户发展实际,对精准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真正使“假精准贫困户”无处藏身,“已脱贫精准贫困户”及时退出,“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得到最大限度的精准帮扶。

五、创新五种机制

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方式,导致贫困地区的群众等、靠思想严重,返贫现象频发。因此,必须创新扶贫机制:

1.创新扶贫到户扶持机制。贫困识别只是到户扶持的第一步,要摸清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年龄结构、劳动力构成、受教育程度、产业发展潜力等情况,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作为完善到户扶持机制的着力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属于救济、残疾、孤寡、弱智、久病不起、失去生产能力等对象,重新单列造册,统一纳入当地“低保、五保”的社会保障范围;属于小孩读书、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计生超生户等对象,要采取区别一般贫困户的扶持政策措施,通过发展扶贫产业、提高劳动技能逐步摆脱贫困。

2.创新管理机制。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强化减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3.创新支持机制。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4.创新引导机制。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5.创新激励机制。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服务职能。要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干部任用、资金奖补等手段,调动地方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第10篇

2015年10月底的五中全会,因为制订中国政经发展的第12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即执政后制订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举世瞩目。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十三五”规划以此为总目标,是题中应有之义。

大体而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五种发展方式,将影响未来中国的政经格局。

创新发展。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比较激进观点认为,属于中国的创新、创业“黄金时期”已经来到。随着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

协调发展。中国过去发展的不协调造成了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各种社会矛盾。未来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开放发展。在国际发展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借助对外开放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还应着重统筹自由贸易区内外发展。

共享发展。公报提出的实施精准扶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要害,对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个目标,五种发展。果能执行,则2020年中国的政经面貌,将全面改观。

第11篇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今年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全体畜牧干部职工应满怀激情,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用心用情工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的发展思路,以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为统领,争列“第三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突出“优产业、强防线、抓队伍、美环境”工作重点。力争出栏生猪达到80万头,肉羊20万只,肉牛1万头,禽(兔)505万只。实现牧业产值3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增收100元以上。为“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畜牧生产发展。紧紧围绕全省第三轮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坚持稳定生猪,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草食和节粮型畜禽。在我县畜牧业主导产业生猪、肉羊发展上下功夫。利用目前现代农推进工程、生猪良繁体系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全省农业产业化项目、牛羊基地县建设项目资金推动上述产业的发展。在生猪产业方面,进一步稳定发展全县PIC优质生猪,重点在现有规模猪场的基础上搞好提质增效,完善现有的猪场设施设备的改造,积极招引温氏集团和大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老二片区示范带动,继续推行齐全“四六开零风险”绿色合作饲养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大粪污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造成环境污染;在肉羊、肉牛发展上,重点是按现在的布局规划,加紧项目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起到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肉兔发展上,巩固现有的规模户,充分利用原有圈舍提高生产量;在小畜禽发展上,要利用小畜禽保险试点政策,进一步发展蛋鸡、放养鸡、蛋鸭和“溪芝鹅”,特别是蛋鸡发展上要与我县目前招引的食品企业对接,根据其生产所需量按市场规则组织发展,力争实行订单农业生产或与食品企业共建。

二、不遗余力抓安全保障。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搞好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和补免补防工作,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技术逐级培训,科学指导养殖场(户)定期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规范养殖场(户)疫苗、兽药、饲料使用等记录记载,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流调和兽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推进动物防疫事业科学发展,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和确保畜产品及公共卫生安全。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检疫“四到位”,产地检疫达到100%。扎实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动物卫生安全。深入开展兽药经营清理和规范行动,严格查处兽药违法违规行为。按时完成2016年度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兽药残留监控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计划,保障养殖用药安全。严格生猪屠宰管理。规范生猪屠宰场的建设管理,进一步理顺生猪屠宰场管理关系,争取建立生猪屠宰管理组织机构,加大生猪屠宰场的规范管理。

三、千方百计增强品牌效应。大力推进畜牧专合组织发展,规范发展农民畜牧专合组织4个,新建家庭牧场7个;大力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创绿色、无公害、有机畜产品2个,创市级以上知名商标2个,创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个以上;大力引入温氏、推广齐全等合作经营模式,发展合作养殖户40户,实现户均牧业纯收入10万元以上。提高安全优质畜产品产值,实现养殖保质,产品增效。

四、坚持不懈推进队伍建设。一是领导班子建设,以团结、务实、勤政、廉洁为重点抓好班子建设,以创建文明单位。二是职工队伍建设,以效能建设为重点,加强职工学习,建立职工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改革职工年度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鼓励在职职工学历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政治思想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增强职工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畜牧从业人员的培训,对兽药、饲料经营从业人员和畜产品经营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加大畜牧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五、绝不放松养殖污染治理。坚持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省市挂牌的养殖企业坚决治理到位,对治理不达标的实行逗硬关停,对禁养、限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户实行限期停产和转产,引导养殖户走“养殖+种植+水产”等生态循环路子,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率达到90%以上。

六、全力以赴推进精准扶贫。安装县委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对全县83各贫困村制度精准扶贫措施,对2016年要求脱贫摘帽的28各村要落实专人做好脱贫工作的开展,按脱贫的具体措施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工作措施,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发挥好畜牧养殖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12篇

2014年11月23日至29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及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组成联合督导调研组,对湖南、云南《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执行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

调研期间,督导调研组深入湖南省邵阳县、隆回县和云南省永仁县、武定县,走访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详细了解残疾人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及需求,实地考察残疾人扶贫基地和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看望辐射带动的残疾人,并在乡镇召开残疾人扶贫工作基层座谈会,听取了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洪天云和程凯对当地党委、政府及扶贫、残联等部门执行纲要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加大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洪天云指出,通过调研,亲身感受到广大残疾人自强拼搏、努力进取、不甘落伍的精神,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共同努力,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残疾人的所需、所愿、所盼。他强调,农村贫困残疾人数量还很多,贫困程度较重,是扶贫开发对象中的难中之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残联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各级扶贫部门,一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将国家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向贫困残疾人倾斜,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到残疾人和家庭身上;二要加强与残联的沟通与配合,想贫困残疾人之所想,急贫困残疾人之所急,共同做好残疾人脱贫解困工作;三要学习借鉴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掌握贫困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要求,制定好“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提供有力参考。

程凯表示,各级扶贫部门始终关心支持残疾人扶贫工作,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近年来始终在国家层面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各项扶贫开发创新机制并予以强调。从调研的情况看,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贫困户基本纳入了建档立卡范围,并且已开始采取相应精准扶持措施,已经为贫困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强调,各级残联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认真履职尽责,下大力抓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一是要配合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做好建档立卡,摸清农村贫困残疾人底数,做到精准扶持;二要加强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医疗卫生、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落实,强化跟踪问效,提高保障成效;三要履行职责,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敢于担当,勇于探索。湖南省残联在全省开展的“连千村帮万户工程”就是一种创新实践,省残联率先垂范,要求各级残联主动与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让残疾人在生产生活中随时都有贴心人和有用的帮助,为带动其他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贫困残疾人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各地残联学习借鉴;四要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的带动和引领,增强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