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岩土工程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时间:2023-02-07 05:4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岩土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岩土工程论文

第1篇

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测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岩土勘测工作与设计工作出现分离,勘测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尽管,我们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与先进的设备,但是实际的勘测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完善,由于勘测与设计的分离使得勘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还时常出现错误,同时,岩土设计人员也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数据的收集不完善,造成设计图纸中的参数不适用于实际操作,造成资源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岩土工程的勘测人员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不重视勘测纲要所强调的内容,最近几年,我国各个地区经常有地质勘探人员遭遇危险的报道,这都是由于没有实现做好准备工作,勘测过于随意,严重影响岩土勘测工作的质量。

2岩土工程勘测中存在的问题

2.1勘测技术落后现阶段,我国在岩土勘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在勘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勘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一些勘测公司仍然使用传统的勘测手段,很少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及优质的勘测人员,这样新的技术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

2.2勘测环节不规范岩土勘测工作应当有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规范,然而,我国的勘测企业由于缺乏管理及员工的素质较低,导致勘测环节无法规范的进行,要知道,岩土的勘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一旦出现操作的失误就会给勘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勘测市场的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人员都是依据以往的经验来填写勘测报告,这样会使得数据误差非常大,也滋生了一些不法商贩谋取利益的途径。

2.3勘测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我国现阶段的岩土勘测人员有一少部分是勘测多年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但是仍然有很多专业素质不高的勘测人员,这些人大多缺少专业的技能培训,对一些新的勘测仪器和勘测技术不甚了解,甚至对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也非常薄弱,尤其在野外的岩土勘测工作中经常发生危险与错误的勘测结果,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勘测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勘测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雇佣一些廉价的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这些人不仅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没有认真负责岩土勘测作业。

2.4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岩土勘测工作的管理也是确保勘测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是我国地质勘测工作的入行门槛却很低,一些外行的从业人员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勘测工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被引入进来,如果勘测企业不加强管理,注定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与此同时,岩土勘测的主管部门不能够对原始的勘测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核,只是通过简单的记录确定检测质量报告,这样是对岩土勘测工作极不负责的现象,更不能很好的管理企业的经营理念,对勘测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得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2]。

3优化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建议

3.1采用先进的勘测技术岩土工程的勘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应当将先进的勘测技术应用到岩土工程的勘测中来,例如工程物力专业理论和电磁波理论等,同时,在勘测设备的使用方面也应当引入先进的、高效的、准确的勘测设备,尽管这些设备会耗费更多的成本,但国家要想更好的完成岩土工程的勘测就应当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勘测数据的准确性,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勘测技术,因此,地质勘测企业最好能够实现电子化的办公,让更多的勘测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整合与分析,从而极大提升勘测的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数据处理,可见,只有不断的创新和使用先进的勘测技术才能够促进我国勘测事业的进步。

3.2增强勘测规范性岩土工程的勘测还需要规范的操作步骤,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的做好每一个勘测环节,才能够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与此同时,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勘测市场的操作行为,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净化我国的地质勘测事业,对于勘测报告的检察也要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从而制止一些以假乱真、谋取个人财产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岩土勘测的设计来约束实际的勘测行为,确保勘测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不能偷工减料或者凭借经验填写检测报告,每一个勘测数据都有其相应的功能,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3.3提高勘测人员专业技能任何先进设备的使用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而岩土工程的勘测更是如此,我国现在急需一大批优秀的地质勘探人才,不仅能够数量的掌握各种勘测技术,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培养和提升勘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在各大高校开展地质勘测相关专业,教育学生将勘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勘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岩土工程的勘测质量。与此同时,勘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关乎我国勘测事业未来的发展,无论从眼前的利益来看还是着眼于未来,提升地质勘测人员的技能水准是至关重要的,勘测企业不仅要聘用综合型技术人才,还要定期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教授新人,同时采用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来激发勘测人员的工作热情,不断进取,从而促进我国地质勘测事业的进步[3]。

3.4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加强岩土工程勘测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是保障勘测工作质量的关键,首先,重视岩土工程勘测的地域性研究,也就是每个地区的主管部门都要对自己做负责的区域予以严格的管理,并建立健全地质勘测工作的规章制度,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规,确保岩土工程勘测不会受到区域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勘测人员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对勘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干扰因素事先采取恰当的解决对策,对岩土工程勘测的治理与管理负起责任。

4结束语

第2篇

岩土工程的施工应用主要依赖于工程的具体施工环境、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等。对于液压技术的应用,使先前不能实现的重量比较大的静压桩得以实现;超声波技术的应用,是岩土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2岩土工程施工中所需应用的原则

2.1实践性原则

因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依赖性,这样在施工时就不能从单纯的计算和施工经验来进行施工,一定要有具体的施工依据和实践支持才能保证岩土施工的准确性。因为计算的数据和以往的经验在应用中都是不断变换的,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

2.2适用性原则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每一项施工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协作互相配合,在施工的空间大小、设备的好坏、材料供应是否充分,这些都与施工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考虑到要满足施工总体要求,还要考虑各个细节间的关联性和施工技术的隐蔽性,这样来看,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好坏不应一概而论,应看的长远一些,要选择对岩土工程施工最适合的施工技术技术。

2.3经济性原则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就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尤其要对经济因素加以重视。岩土工程施工中会因不确定性的影响,这样在制定方案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在可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着重考虑经济因素。

2.4绿色性原则

岩土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不当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法中,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直接成为施工方法是否被采用的直接标准。施工中,要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如果改进仍不能解决就要将其列入“黑名单”。

3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解析

3.1对边坡固定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我国的软土锚固技术发展的最为迅

速,已经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采用灌浆技术来提升土地中插入锚杆的承载能力,这样就会逐渐的熟悉软土锚杆的变形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总结规律,逐渐的找到防止土壤下沉的方法。除此之外,土钉支护技术应用的也比较广泛,其发展速度也很快。土钉支护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目的。如:土钉支护同搅拌桩经过结合二者优点可以形成止水型的土钉支护;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进行结合,就可以构成强度非常大的土钉支护。这样的结合技术还有很多,使开挖支护技术得以很好的发展,从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3.2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岩土工程的相关人员对后压泵技术进行不断研究,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使基础工程施工中埋在土里的木桩周围的土更加的牢固,这样不但使桩基的荷载能力得到加强,还降低了桩基的下降趋势。在研究后压泵技术之前,对作业量比较大的打孔、立桩技术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其他的一些基础性的技术也都可以运用自如。但是相对后压泵技术还具有滞后性,此外,还要注意,在施工中不要仅重视经济效益却忽视环境,只有重视质量兼顾环境效应,这样的技术发展的才会更快。

3.3对非开挖技术的分析

相对来说,我国对非开挖技术的掌握还不足,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我国使用非开挖技术还比较少。非开挖技术的含义就是既不破坏地表,又能很好的进行管道安装、线路的修理等工作。在经济效益上看,该技术即节省了人力劳动,又可以很好的缩短施工时间,这样就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效率也在提升。对于非开挖技术,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加大科研力度,要总结外国非开挖技术经验,努力让非开挖技术应用到岩土工程中。

4结语

第3篇

1.1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比较单调,工程勘察的质量不高对沿途工程的勘察内容包括现场土质信息以及其他环境信息的测量、收集、实验和记录,但是在部分施工单位的勘察工作中,由于工程成本或者工程技术上原因,使用的工程地质信息测量方法比较单调和落后,土质信息试验设备的选择准度不高,土质信息的采集没有按照工程设计的标准进行,造成了工程勘察过程中土质信息的勘察结果不准确、不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钻探取样的过程中,施工单位2-3米才进行一次提钻,造成土质分层位置不准确,土质信息测量收集和实验的结构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1.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缺乏对工程现场以及周边环境地质信息的测量和采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往往只重视工程施工现场某一点或者某一部分的地质信息的测量以及采集,对工程现场以及周边整体土质信息的测量和采集则表现的不够重视,具体来讲,就是施工单位的勘察过程缺乏对工程现场区域性的勘察。事实上,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化对所要建造的建筑物的地基也有着非常剧烈的影响,如果对施工现场以及周围整体的土层特点和性质的没有准确的勘察,就难以发现其即将表现的变化规律,也就难以保证工程地基设计不会受到其造成的影响。

1.3勘察报告内容的表述不规范、不全面,对地基设计要面对的情况缺乏准确性的描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对勘察结果的一次全面、精确的总结,是工程地基设计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但施工单位在勘察报告的描写过程中对勘察结果缺乏一个精确、全面的描述,报告内容的表述方式也缺乏规范性的定义,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面对的地质信息没有准确的描述,也缺乏相关性和建设性的建议措施,对工程设计的整体帮作用不大,勘察报告的内容没有上升到相对的高度。

1.4地基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变化情况估计错误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只顾着满足工程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情况只作出了寥寥的对应,忽略了地基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会对地基造成的相关影响[3]。事实上,地基承受的作用力来自工程和环境两个方面,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自于环境的压力和工程的压力相比更加的变化莫测和复杂,在工程地基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周围环境变化情况的针对性措施。

2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的问题解决措施

2.1做好工程相关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方面,施工单位应该对将要修建的工程具体要求例如工程使用目的、工程结构形式、要求地面标高、成本具体投入、要求材料性质等等有着清楚的认知,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和具体过程都有明确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勘察纲要,按照纲要来进行岩土勘察工作。

2.2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要求严格、工作复杂、程序繁多的工作,施工单位应该在勘察纲要的指导下对勘察工作中土质信息的钻探、采样、实验、环境测量以及分析、编制等工作都做好质量上的要求,对勘察过程中有关于土质取样、信息分析、数据编制的内容都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综合来讲,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勘察结果的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勘察程序和工程要求进行。

2.3保证工程勘察报告的规范性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进行地基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工作基础,施工单位应该保证工程勘察报告的规范性,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工程现场以及周围土质信息的准确描述、对相关环境变化的情况以及变化情况对地基设计造成的影响清楚的标明、对当前技术条件下建议采用何种的地基材料以及地基的结构形式提出详细的建议和建议的理由作出清楚的描写。总而言之,工程勘察报告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标准型,勘察报告的内容一定要精度、准确、全面,对于建议以及建议的理由应该有清楚的描写。

2.4加强地基设计过程中诸多影响因素的估量岩土工程地基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岩土工程的地基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该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综合工程要求、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规范以及工程现场周围环境变化和土质信息的情况综合进行设计工作,对地基的承受力以及地基变形的诸多影响因素都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改善措施,保证地基设计的结果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

3结语

第4篇

我国勘察大师林宗元曾经从广义上对岩土工程监理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说,可以总结为按照法律法规上规定的技术与标准,利用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对岩土工程整体参与者进行协调约束,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地面以下的部分,工作中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监测以及各种岩土工程施工如边坡、滑坡治理、地基基础处理,并且需要以为地面以上建筑组织服务为目的。岩土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保证岩土工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型。并且岩土工程与地面以上的工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隐蔽性、较高的复杂性、风险性、实效性、独立性以及高度综合性。

2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从相关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已经独立注册的岩土工程监理行业单位十分稀少,大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都使用建设监理单位的名称掩盖了自身特性,这点在我省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更明显,大多数的岩土工程监理并不介入,或者只是在岩土工程施工阶段介入。土建行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土建市场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真正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十分稀少,大多并不具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贵州省来说,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中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比例非常低,而岩土监理工作相关人员,拥有岩土工程师资格的基本没有,目前从事岩土监理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土木工程出身。业内对于岩土工程监理工程师师的要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随意性比较强,行业整体缺乏专业性以及针对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会聘请一些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非职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在工程完工后,将其抽调到其他部分。但是岩土工程监理本身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十分广阔的学科,想要出色的完成相关任务必须熟练掌握土力学、岩体学、经济学等多项知识,但是现在所谓的“岩土工程监理人员”均不具备上述资格。

3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及其探讨

笔者根据岩土工程自身监理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及当前我省岩土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岩土工程监理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初步讨论。

3.1岩土工程监理方法讨论及实施

对于岩土施工而言,应当按照相关监理规范上的规定,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资金投资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必须对信息管理、开发合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进行协调。对于岩土工程全过程中,要针对岩土工程自身特性、从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结合组织、经济、合同等诸多方面,制定出妥善的监理方案。

3.2加强责任权限

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所以监理部门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确保勘察准确性与可靠性。监理项目一经开展,必须第一时间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该区域中最完善的地质资料,并且要对相关报告进行审核与分析。

3.3岩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监理阶段,并且,由于岩土工程的最大特点,即信息化施工特点,监理部门应在设计方案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施工阶段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经过实际工作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4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常规建筑施工监理无太大区别,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工程监理程序大致为;质量控制检查程序、质量缺陷程序、是个处理程序、监理试验相关程序等一些细小程序,均为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特点,其控制内容、对于控制点的设置、以及控制措施采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岩土工程监理特点以及工程勘察情况来定夺。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

我校对毕业设计质量十分重视,但近年来出现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为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对有关院校毕业设计指导经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一、影响岩土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1.就业与考研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大四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面临着找工作、考公务员、研究生复试等诸多问题。所以说学生本身主观上非常想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力求呈现高质量的设计成果。但现实情况迫使学生不得不压缩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2.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3.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培养等都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王忠福,1976―,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章广成.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1(1):163-164

第6篇

以国内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机制来讲,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师应该合理的针对各个现场岩土工程自身的条件,并有效的结合上部结构设计条件提出相关的意见,以便于合理的帮助设计来选定地基的基础形式、处理方式、基坑围护方式、边坡支护选型等,对应的技术服务水平高的勘察单位应该逐渐的向勘察设计方面推进,注册岩土工程师更能够促使勘察设计一体化的进程。因为相关的建设工程专业的分工极其详细,上部的建筑和结构、土建、水、电、暖等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单独的设计,但是岩土工程设计通常均是相应的结构工程师完成的,这对于岩土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方面来讲,就会存在更多的不足之处。岩土工程本就是一项并不严密、健全、成熟的科学性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其有着很强的经验性以及实践性,很多的设计也还是利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式展开。岩土工程所研究的材料性质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异性及不确定性,这也决定着和上部的工程结构设计相比而言,岩土工程设计对象以及各类理论、特性均是不尽相同,理论以及方式的差异性极大,结构工程师通常不能合理的落实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设计。

二、一体化建设模式优势

1一体化施工模式速度快、工期短

一体化构建模式过程中的工程勘察、设计与各个施工环节不是之前的毫无关联,而是经过对应的协调组织合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工程构建承包商能够同时承担勘察设计以及其相关施工工作。该建设模式把对应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合理的结合,并经由一家相关的企业独立承担,这样能够保障在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交流顺畅,能够及时的协调各个环节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有效的提升工程的建设速度,有效的缩短工程建设时间。

2促进技术的创新及运用

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模式能够促使勘察设计施工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全方位考虑其余环节,进而主动的运用新型技术,以便于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比如:设计人员考虑到相关的施工程序,就会主动的对其设计技术实行一定的创新,以便于提升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与可行性,降低设计的变更。

3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因为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均是由同一个工程建设承包商来负责,所以对于相关工程投资方在进行投资时只需要与承包商进行协商,进而合理的降低沟通上的错误,保障资金的正确运用。一个承包商可以同时负责对应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能够把各类资源合理的结合为一体,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相关承包商在工程构建中可以及时的对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行优化,进而降低工程设计的频繁变更,这样合理的节约了工程成本,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4承包商与业主双方的责任容易确定

有效的确定承包商以及业主双方的各项责任,合理的降低纠纷。一体化岩土工程建设模式可以简化招标的相关过程,因为总体建设中就只有承包商和业主双方负责人,所以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中合同双方的责任就很容易确定,出现合同纠纷的情况较少。

三、一体化建设模式必要性及难点

1一体化建设模式的重要性

1.1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发展不断的推进岩土工程构建一体化发展

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关键环节,并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现阶段,很多的岩土工程勘察部门提供勘察资料的同时也还对岩土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给出相应的建议,这就有效的促进了岩土工程建设一体化进展。

1.2一体化模式是由岩土工程发展需求来决定的

尽管国内的岩土工程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进步,也已经形成了较健全的流程模式以及技术,不过岩土工程还是处在发展时期,很多的勘察设计施工方式也均是半理论半实践的状态。若是勘察设计施工分别是经由不相同的企业单位来负责,这就极易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也对岩土工程的发展极为不利。

1.3一体化模式是由其对应的各类优点所决定的

和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模式来比,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能够合理的缩短工程的工期,提升建设资源的运用效率,有效的降低相关建设成本,以保障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呈现勘察、设计、施工的统一化,所以,岩土工程进行一体化建设模式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一体化建设模式施行难点

2.1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保障不强

和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建设模式相比较,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质量保障不足,这是由于以往传统的建设模式中不相同的承包企业单位分别负责相关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所以不同的企业为了要避免由于自身企业所负责的环节出现失误进而导致质量问题,就会高度注重工作质量控制,同时不同承包企业单位的负责人也会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这也就进一步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但是,把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各项工作承包于同一个企业,会致使企业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增多,企业有时会考虑到其经济效益,不得不在成本以及质量间进行一定的权衡,也就只是保障工程的最低质量。所以,致使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的保障性不高。

2.2与其相匹配的制度和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现阶段,岩土工程所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是针对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施工而编制的,没有专门的一体化建设模式法律法规。其法律法规的不足,致使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用以往传统的建设模式管理方式来进行一体化建设模式管理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进而影响岩土工程的日常施工,制约了岩土工程建设市场发展。

2.3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建设模式在国内已经实行了近30年,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均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因为相关从业人员突破这传统的思维模式很难,所以也就影响了岩土工程的一体化模式进展。并且,进行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必定会导致具有勘察以及设计、施工能力的相关承包商企业单位的崛起,进而淘汰了单一化勘察与设计或者是施工的企业单位。所以,该一体化建设模式会触动不具备综合性能力企业一定的利益,这些企业也均会制约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的进展。

2.4现阶段有着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能力的企业太少

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需求以及要求是相关的工程承包商能够独立的完成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多项技术工作,并对相关的承包商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具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体化模式出现的时间不算长,所以相关的建设领域中可以同时展开勘察、以及和施工作业的企业单位较少,这也制约了一体化建设模式的进步。

四、一体化建设模式实施

1承包企业应健全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相关的承包企业应该不断的健全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结构机制,以便于保障岩土工程一体化的建设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承包企业单位应该构建一整套高效组织管理模式,并把相关企业的内部资源均集中在岩土工程一体化中,并且在相关的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项目部来负责总体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对应的项目部应该有公司的决策层领导,以确保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并且公司的人力以及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要倾斜于项目部,并落实项目部资源优化配置。

2促进法律法规的制定

应该有效的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构建健全的一体化建设模式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应该努力的健全岩土工程的招标、施工以及设计等法律法规,经过相关的立法对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承包实施合理的管理,并且制定一体化承包具体的细则和标准体制,合理有效的规范国内的岩土工程建设市场,推动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普及。

3积极引导转变传统观念

明确一体化模式在市场的相关定位,有关部门应不断的积极引导,强化岩土工程行业内部的一体化模式宣传,尽量的转变从业人员的落后观念,进而有效的推进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单位主动的运用一体化建设模式。

4模式案例分析

北京市CBD的核心位置Z15地块相关项目,其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的CBD光华路南边,构建完成之后是北京新地标性建筑物,可以说是比北京的第一高楼国贸三期高了大约200m。其对应的模拟项目是一栋高端商业以及酒店、甲等办公楼集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其地上的构筑面积大约为30万m2,地下的建筑面积可达5万m2。在地上的120层以及地下5层的建筑高度大约为550m。对应的基础深埋是30m,相关超高层的主塔周围是纯地下室,地下5层的基础性深埋是30m。某公司在中标该项目的基础设计之后,并经由此公司一体化的完成了该项目大多数岩土工程对应工作。此公司具备独特技术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势,对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均是提供了非常高端的合理化支持。其运用丰富的经验,展开详细勘察,并提出技术先进以及安全稳定的有效地基方案,在展开地基及基础设计的咨询时,进行上部相关结构的桩基协同分析,以便于对超高层建筑荷载较大以及纯地下室的建筑荷载的差距所引起的建筑总体下沉、差异性下沉以及倾斜等相关问题均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对其基坑支护以及其地下水的控制展开了设计优化,安全可靠的处理了边坡以及周边的对应环境稳定性质、合理控制地下水等相关工作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仅是充分的保障了复杂岩土工程的安全性质,还合理的节省了工期以及对应投资,最终还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及优化。

五、结语

第7篇

一、岩土水理的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需要勘察测量的重要内容。岩土水理性质指的是地下水和岩土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在自然界当中地下水的赋存形式主要有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判定岩土水理性质的办法有五种,包括软化、透水、崩解、给水、胀缩。在实际测量岩土水理性质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这五种方法里面软化性是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软化就是指岩土主体在浸水之后,力学强度会出现下降的特性,在工程当中我们用软化系数来表示这个特性的强弱,这种特性可以判断岩石是不是耐风化、抗水侵。胀缩性是指岩土主体在吸水之后体积会变大,失水后体积会相应的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的起因是在岩土的颗粒表面有一层结合水膜,这层水膜吸水会变厚,失水会变薄。岩土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是比较容易出现裂缝还是不容易出现裂缝。

二、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的主要危害

地下水之所以能够引起岩土工程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会出现不稳定的水位变化以及地下水的水动压力以及地下水对于建筑物的腐蚀这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是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地下水的水位上升,一种是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另外一种是地下水的水位频繁变化,不断地上升和下降。如果地下水的水位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波动一般不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一旦浮动范围过大,则非常容易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地下水位频繁的升降波动对岩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能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和膨胀性岩土胀缩变形。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上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或者人为工程活动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水压动力力作用下。引起岩土的渗透变形,造成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一些非常严重的、带有毁灭性的工程危害,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工程的质量。

1.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的危害现如今,地下水的水位降低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比如说人类为了某些商业原因会集中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在采矿的时候可能出现矿床疏干、还有就是在河流的上游筑坝、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会截夺下游的地下水补给等等。地下水的水位过分下降,可能会导致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许多严重的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桔竭、水质恶化等恶劣的、不可修复的环境问题,这些后果无论是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还是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威胁。

2.地下水的水位上升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能够引起地下水的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地质因素就是地下含水层的结构变化。另外像气象因素比如说降水变化,气温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上升。还有一些人为因素比如说灌溉、施工也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上升会造成土地的沼泽化、盐碱化,导致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增强。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导致岩石层出现滑移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3.地下水水位的频繁升降可能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变化能够造成膨胀性的岩土因为膨胀系数不同,吸水多少不同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的水位升降比较频繁的时候,不仅会导致岩士的膨胀收缩变形不断的往复出现,而且会导敛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地加大,久而久之会导致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质量不大的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变动带内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由于地下水的水位变动过快,土层中的胶结物比如铁、铝等主要的成分会被水带走,土层一旦失去了胶结物就会出现土质变松、含水量增大、孔隙增大等问题,给岩土工程的基础选择、处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4.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评价岩土工程的勘察中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一些主要的工程地质理论等。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之下,岩土工程的操作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来建立合适的模型,进行试验得到相关参数,进而判断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工程建设在实际工作当中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在具体的岩土工程当中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严格依照操作规范和建设规则来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采用合理的手段和科学的技术来处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作者:梁娟娥单位: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第8篇

钱七虎院士在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进展、挑战及对策中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TBM/盾构施工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以及数字隧道向智慧隧道的发展,提出智慧隧道“智”体现四个方面: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整合、智能服务。    

岩土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工种繁多,施工事故不仅与设计、操控有关,还与地层、地下水、环境等因素相联系,造成很多事故机理难以完全摸清,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人类本身经验的相对缺乏、风险评估的时间不充裕,或者风险管理实施者主观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可能造成风险因素识别不全面、风险评估可参考性不强、风险对策不合理等后果,从而使得风险管理达不到其原定的目标,甚至失效。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人类以前的风险评估经验,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神经网络、(BR( (ase-Based  Reasoning,案例推理)、RBR( Rule-Based Reasoning,规则推理)等智能化分析工具应用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评估能够很好地解决风险评估过程中时间、经验不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博基于案例(((BR)和基于规则((RBR)混合模式设计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库的结构化模型,其搜集了国内外(国内为主)71个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的表示形式、内容特征及统计规律,并通过对特征的相似性、案例库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论证历史案例重用的可行性。叶婷婷等将案例推理的原则应用到构建集成情境的地铁施工安全动态辨识知识库中,运用案例推理和专家识别的方法构建知识库的主要运转方式,分别运用案例推理、专家识别实现知识库自动识别器、人机识别器的运转,并通过双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知识库运转。李兴高针对泥饼等盾构掘进中典型事故,基于典型事故掘进参数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故障识别和分析,对于泥饼故障,文献选用了扭矩、推力、推进速度、闸门压力、出土温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指标,以事故发生与否作为输出指标。    

林鹏研发了一种在混凝土坝区为工人提供安全保护和各种服务的实时隧道定位系统,基于该系统,实现在线、实时跟踪、智能识别功能,还具有工人紧急呼叫、跟踪历史和位置查询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算法可靠、准确(3-5米精度),可提供实时定位服务。

第9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施工;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5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基本建设和建筑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规模浩大、旷日持久的频繁生产与生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还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研究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的原因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就是要竭尽全力控制它的污染程度,并采用组织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法律的手段将不可避免的污染予以治理,从而使环境得以改善,把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减到最低。建筑行业是一个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比较明显和突出的行业,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和管制的行业之一。我国建筑行业在环境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发达国家的2~3倍,能源负担沉重、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建筑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1.关于环境岩土工程 1.1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主要研究类型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大的作用,使岩土体环境发生日益严重的变异,导致岩土体环境恶化,产生一系列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种类很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成因性质分为原生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自然地质作用引起)和次生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引起) ;按研究内容分为大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和小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和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按问题性质和类型分为区域性环境岩土工程、地区性环境岩土工程和区段性环境岩土工程。从岩土体形状和成分变化情况分为物理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和化学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1.2岩土工程问题形成的主要途径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类型多样,影响深远,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发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造成岩土体环境变异的途径有如下方面:(1) 地下水开采。(2) 矿产资源的开发。(3) 能源工业的开发建设。(4) 滥伐、滥垦及过牧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5)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建设。(6) 战争中狂轰滥炸对岩土体的扰动。(7) 岩土工程施工对岩土体和地下水也有环境污染问题。(8) 固体废物的任意堆积。(9)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10) 城市和工矿废气排放与沉降。(11) 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污水灌溉。(12) 污水灌溉农田,也造成土壤污染。 1.3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范畴 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范畴, 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但总的来看, 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研究范畴之分。狭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岩土工程, 其表现方式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种类型。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或环境质量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2建筑工程污染防治对策

2.1加强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学科理论研究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自从1986 年在里海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后,才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发展历史短,理论体系不健全,有许多理论问题,如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内涵、科学性质,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环境岩土工程学与环境科学、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学等学科的关系,环境中岩土体—水—污染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污染的不饱和细粒土中质量传输现象及土壤、岩石性能在地貌方面变化或时效作用等等,均需要较深入的研究。

2.2 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废料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排除的粉煤灰达4 500万t,采矿排除的废矿石达4亿t,这些对于空气都有很大程度的污染。然而这种浪费所带来的闲置以及对于环境的污染,是可以通过岩土工程施工得到解决的,例如,我们可以将这些废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回填地基或者道路,这不仅对于地基有加大其承载力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废料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2.3 用工程施工法,防治自然灾害 随着世界环境的恶化,沙漠化,区域滑坡等自然灾害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这些自然灾害的防治,一方面可以依靠植树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同城工程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例如,可以修筑防沙岩土工程,抵御沙漠的移动;而对于那些由于地形、地震、河流冲刷等造成的问题,则可以利用岩土对其加固和整治,在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工程测量,然后通过集水井、打坑滑桩等防治滑坡。

2.4水污染防治

(1)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先进的施工设备,选择毒性小的有机化学物等,减小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最常用的是布覆盖和湿法作业。

(2)循环再利用污染物。循环再用污染物是指将工地上产生的污染物在该范围内妥善利用,将原有需要被处理的水体废物重新调配发利用,污染物由原本的“废物”性质转化成“非废物”。在工地上常因施工制造丈量污水,例如磨桩、钻探,洗屋面等。要是将有关的污永循环再用,使污染物在工地内冉行消化吸收·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亦大大节省水赉灏。工地上常见的循环再用污染物例子包括有循环使用磨桩水、钻探玲却永、诜屋面水以作浇湿工地作降尘之用和作清洗出入车辆之用等等。

(3)集中处理污水。排放点或束端处理是指在污染物捧放前的最终点作处理.改善污水的质量后才捧放,这是工地常见的污承治理方法。捧放点处理方法虽是一种补救措施,但可以立竿见影.有明显经济和环境效益。

(4)污水及弃置物的有序排放,

(5)防止液(固)态有机物的泄漏。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环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的环境岩土工程也受到普遍的关切和重视,如何在发展经济,开展大规模工程的同时对环境加以保护已成为一件大事。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很多环境资源、如在水源问题上,从淮河、太湖、滇池到苏州河,经历的都是一个先污染再治理的过程。据我国三百多个城市统计,每年城市生活垃圾达6000万吨,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因此,如何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高中明.岩土工程施工对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科技传播2011(7)

[2]邱斌.贺跃光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变形观测理论与方法述评[期刊论文]-江西有色金属2010

[3]黄裕锋,康小东.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管理[J].中国市政工程,2005(2).

第10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 设计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50-1

1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岩土工程可靠性原来的含义是指一个人是否守信义,或者人们对某市某物是否真实的一种主观判断行为,可靠性概念无法测度,比较模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高军事器材的使用效率,军事专家需要对器材具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因此,出现了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概率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器械元件可靠性的活动。在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于是抓紧对可靠性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门类DD可靠性工程学。在上世界中叶的时候,可靠性工程学开始运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从而开启了岩土工程分析设计的新纪元。

2我国岩土工程可行性分析的发展

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存在的不足: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理论的引进和研究是从上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的,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可行性研究面很广,规模庞大,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岩石方面的可行性研究比较少,岩土动力学的研究不够充分,岩土工程的特点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岩土力学物理机制与可靠性研究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有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等。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取得的成绩:在30 年的可靠性研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其内容很广泛,包括可靠性理论的系统论述,关于建筑工程中的沉降概率情况分析,岩土参数的统计规律和渗透问题,以及岩土参数的数学统计模型等。这些成果的取得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可靠性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3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收集、观察或者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获得的数据包括岩土的属性、周围环境以及荷载等,处理的内容很多,包括统计参数的预测和计算,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拟合度的验证等;对岩土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取样,并进行初步的试验设计;采取合适的压实技术,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计算,分析破坏概率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岩土工程安全度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差异沉降与总体沉降之间的关系;工程实例的经济分析以及安全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对岩土工程进行优化处理和决策制定等。

4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4.1地基处理技术

在对各国成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和运用后,我国也形成了符合国土状况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自从运用了我国自我开发的这些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在资源上得到了大大的节约、降低了工程成本,还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而且所形成的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更加完美;

在对桩基和复合地基进行研究后,我国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地基基础形式,这将充分发挥出桩基间的承载作用,通过桩和土来负载整个建筑的重量,减少地面承重过高发生地面下沉的现象发生。

4.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研发了后压浆桩技术。这个与传统的前压桩式灌浆技术不同,它是对已经成型的桩进行灌浆加固的一种先进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桩的抗压力,降低桩基的下沉量;岩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预制桩的设置也有很大的技巧,要多关注施工地区的环境优势,必要的时候采用预钻孔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许多场地宽阔的工程都会采用。

5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现状

5.1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现状

随着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的结构设计已经在概率法和极限状态的基础上采用了分项系数设计,与之相比较的话,岩土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的确比较迟缓。在我国,除了桩基的研究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之外,其它的岩土工程设计水平都非常有限。

5.2岩土工程的特性

岩土工程的设计不足除了与研究历史比较短,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等外部因素直接相关之外,其很大一部分也是由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性决定的。与结构工程相比,岩土工程的特点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岩土工程具有天然性。众所周知,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后天人们自己加工的,比如钢筋混凝土等,其参数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调查以及人为设定来获得。而相比之下,岩土工程面对的对象具有天然的属性,比如土和岩石等,这些物质的属性是自然确定的,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变化,而只有通过特定的试验来取得。(2)岩土性能随位置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讲,不同地方的岩土其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此外,即使是同一个地方,随着岩土深度的变化,其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鉴于以上情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在极限状态与概率法的问题上,只作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由于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性以及我国岩土工程设计发展水平,在《岩土工程规范》(GB50021-94)中,对相关的概率法以及极限状态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比如,第12.14 条规定:岩土工程的定量分析可采用定值法,对特殊工程需要时可辅以概率法进行综合评价。第12.15 条规定了勘察成果报告中,应按不同情况提供岩土参数值。

7结束语

由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可靠性设计时,要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和实际特点进行随机应变,不能把原来固定的设计方案生搬硬套的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勇智.论如何实现岩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J].广东科技.2013(18)

[2]冯兴法.探讨如何实现岩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第11篇

[关键字] 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 思考

[中图分类号] TU9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46-1

对于工程建设来讲,岩土工程的勘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其勘察,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的地理环境与开发条件,还可以模拟出的实际方案来实现对于岩土工程整体的评价与定位。地基的设计与岩土工程的准确性都有着一定的符合标准。对于工程建筑的施工而言,将工程的发展达到顺利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岩土工程勘查技术的思考,模拟出更优良,性能更高的环境。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就目前而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由于现在竞争的激烈,不少单位都用低廉的价格承办一些工程,从而使得在高科技方面没有了资金的投入,导致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用武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我们将在下文分类探讨。

对于界面程度的综合利用与划分,往往存在着纰漏。由于岩土体和其风化程度是不同的,导致地质构造和结构都存在差异,很多关于岩土的参数问题都需要细致的分析与整合,这就需要一批具有素质较高,质量过硬的工作人员加以解决开发,利用整体性能解决其问题。同时,还应该加强总结归纳的能力,将建筑问题与结构设计问题综合利用,类比分析。目前来讲,现在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过硬,从而导致对于这方面的知识的熟练程度不高,如何设计,怎样开发成为了一大难题,这就需要开展一定的素质强化拓展训练,将工作人员择优培训,培养优质的骨干力量,狠抓质量,将如何辨别不同的地质与怎样加强一定的技术素质进行开拓与紧密结合,达到综合防治的能力。同时还应做好帮扶带的工作,上下级之间紧密联系结合,加强共同发,遇到问题比较多,项目比较复杂的工程时,应该加强联系,紧密沟通,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解决。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问题,在于缺乏生态保护。很多勘察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没有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这样来看,损失的不仅是生态利益,更是失去了经济利益。在对于勘察单位将四周的紧密建筑进行检测时,经常只注重自己的建筑是否会受到伤害来考虑全局,而没有顾全大局,忽视了周围的影响,这样做,对于设计施工不仅仅达不到要求,反而会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成本,因为特码忽视了周围工程建筑设施的运营是否会有安全隐患,所以,对于周围城市的影响是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要求的难度增加,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这里,我们浅谈一下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在勘察过程之中,专业的人员相当重要,如若没有专业的培训,那么对于地基的行程与发展分析不清楚,就会导致参数不准,甚至材料利用的不合理,在项目的实施开展过程之中,需要向其他地区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尝试,确保过程万无一失,提升整体的质量。

其次,勘察的技术也有一定的落后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改善,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原有的手段已经落后,无法再满足原来的需求,对于地理的勘察问题,野外的勘测问题,收集资料过程之中遇到的整理与整合为难题,以及资料的利用问题,都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多以我们需要安排相关的人员专门对不同的资料分类汇总,并加以整理。

2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遇到上述问题是,我们应分层次分质量的做好每一部分问题的解决。首先,对于勘察的工作人员应该开展一一段时间的培训周、培训月,并且不定期的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从而达到目的,此外,应该加强科技的开发与精准性的校正,对于产生的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源头去寻找答案,找出工程设计的参数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一定的问题,对于各种岩土工程出现的差异,我们一你给改分门别类的去处理,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增加勘察的准确无误,利用所需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来解决其不足与问题,同时,对于过时落后的手段,我们要学会温故而知新,打开新的渠道,通过信的方法加以改善解决,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对于地质勘探的控制过程,应该增加一定的地质测绘技术,来增加其物探作用,完善的选择合适的流程,解决不同的地理信息,达到优质的勘探程度,此外,还需要重视整个过程的控制与检查,需要专门增加专业的工程监管,来达到对于原有的岩体与地层的抽样检测,取样分析,达到技术性的要求。

此外,我们应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岩土工程的勘查程序进行严格合理的安排。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帮助之下,对于工程的监督检查实施严格的防范与加强。对于相关的单位我们也应该增强一定的监控力度,尽量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对于企业的相关投标和勘察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监管,强化科学研究,重视可持续性发展,达到双赢。对于环境的保护也是需要重视的,很多工程往往不够重视环境保护,忽略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导致了“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不良局面的发生,这时我们需要遏制的,对于环境中产生的不足,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开展一些列防治的工作,加大步伐。防止污染,并且尽力将产生的污染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回收,将做到极致。

在经济效益方面,我们还应加强市场的管理,防止不良竞争导致的经纪上的所缩减,加大财政投入,深化改革与工程管理,对科研的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尽可能找到更好更优的方法来加快前进的动力。从而将勘探工作做的有成效,并且去的良好的经济利益。

3结语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勘察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市场中表现良好,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中也隐藏着非常多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找到问题,针对不同的现象具体分析,总结禁言,吸取教训,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会做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业资料数据逐渐增多,并且产生了资料数据爆炸性的增长,所以对资料及数据进行妥善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完善自身工作水平,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点。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自身具备多元性及空间性的特点,并且目前已有的常规数据库已经不能满足处理数据的需要[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自身具备一定的空间特性及结构属性,所以该工作在计算机可视化工作中显得十分复杂。怎样在利用数据库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勘察数据时空分析以及空间建模,便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国内多个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提出一些见解。

一、数字化勘查技术

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属于当代测绘技术的一种,并且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CAD技术以及各种计算机软件,将整体工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整套计算机辅助的信息流程,让勘察设计方面的技术手段从之前的手工化逐渐走向信息化[2],向CAD转变,进一步完成图文自动化以及硬件网络化。并且建立多专业多工种并且高效益的勘察队伍。数字化勘察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图纸、图像以及各种文字表述上,为专业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下图为常规情况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流程。

二、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勘察资料地质化

我国多数岩土勘察部门会将整体工程使用条块分割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致使勘察及设计工作长期处于分散作业的状态,而岩土工程的新技术及新规范更新速度较慢,勘察工作本质上是一门细致的工作,所以很难和岩土工程自身特殊性相结合[3],导致二者产生脱钩的状况,勘察人员给出的岩土工程信息在设计人员工作时不实用,很难理解,但是勘察工作因为自身特性问题,不可能参与到整体设计当中。由于设计人员很少接触到实际的勘察工作接触的场景,而且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想要将勘察的成果转化为设计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一情况也导致许多资料浪费掉,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价值[4]。

2.地图与设计之间沟通不畅并且数字化程度低

地形图属于设计系统中的基础数据,目前技术化地图当中一些环节设计水明较低,导致和CAD设计软件之间的借口不匹配,难以顺利完成对接任务,设计系统就必须要重新将勘察工作所得资料数字化,影响CAD的推广及使用[5]。勘察部门在完成勘察工作后,一般会将勘察信息用图纸或是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并且表达内容上主要以形式为主,定性描述比较多。这一特点导致设计人员在勘察信息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并且勘查处理工作难以进行。

三、问题解决方式

1.常规的一体化分为横向与纵向,一些情况下也有松散的一体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将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成一个较为完整并且功能强大的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解的模式,将数据采集以及勘察信息管理、地质数据等方面综合到一起,彻底实现一体化。岩土工程的一体化系统中囊括了许多方面的技术,并且这部分技术相互产生联系,共同为岩土工程数字化服务。

2.GIS技术是当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技术。GIS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更多。二者都属于涵盖空间及坐标的信息,而GIS技术更注重信息采集分析工作,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则更加注重空间上的分析及决策,假定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勘察工作得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及管理,那么GIS必然会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供实现条件。GIS技术具有一定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并且形式内容多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为岩土勘察设计工作中的数据在内容以及数据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通过GIS完全可以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提供可能。

3.想要解决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体化的体系,通过一体化体系让勘察、设计等环节使用计算机进行作业[6]。勘察工作可以为设计阶段提供接口数据,想要完成一体化进程,首先要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数字化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对象规模、结构以及形态等方面差别较大,但是不论地形如何复杂,都可以将其简单的视为抽象的点线面体。所有的地质在空间方面都会占据一定的位置及范围,并且具备自身的形态及特质,而且和其他地质之间具有一定空间上的联系,所以可以简单的将地质对象特征总结为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这三方面的特征。

三、数据库

想要建立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首先要明确数据库的概念。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并且数据库会设计到许多密集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应用问题,所以想要建立一个可以反映整体信息的概念性数据特性,就必须要将其从实体功能中脱离,只需要通过现实世界当中使用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侧面构建,就可以明确二者的属性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次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数据库及体表结构。岩土工程的地质模型属于人对客观事物的精炼以及图示化的一个过程,在建设模型的时候必须掌握相关观点、理论及依据。笔者个人比较推崇岩土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力学核心是岩体,结构面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而软弱岩层则起到突破口的作用,结构面的类型比较多,而且性状复杂,不仅存在软硬度问题,而且还存在大小区别,并且在实际中的分布具有一定随机性。在数据库建立工作中,岩土工程一体化的系统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将用户的原始数据输入到其中。第二类就是通过已有数据将数据之间的间隔数据通过自动生成的方式来实现,最后再得出数据即可。一般情况下,原始数据需要综合信息属性以及数据属性的数值再进行构建,而中间数据主要囊括原始的数据以及自动生成地面层面的等值线模型、三维的表面模型以及剖面模型等等。相关技术人员便可以通过这些模型为用户提供想要得到的图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提升信息查询工作的便捷性,简化工作难度。

结束语: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工作含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点,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结合当前国内该方面先进工作方式,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针对其中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最后通过模型的方式对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总结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迟保国.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浅议[J].中华民居,2011,(22):14-15.

[2]齐恩明,袁栓勇,王子伟.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14):222-223.

[3]张红儒. 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88-89.

[4]李水兵,陈旭瑞,胡俊峰等.基于GIS的地质数据库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