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

时间:2022-08-18 08:5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成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集成技术

第1篇

关键词:协同;IT;集成技术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IT系统协同集成概述

信息技术给企业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要完成一个完整的IT企业界的建设任务,会碰到很多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服务器应选择哪种平台?客户端该适用哪种平台?支持哪种网络协议,选择哪种组网方式会对数字企业更有效益?采用哪种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系统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所谓系统集成,是根据系统应用的需求。将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网络平台依据一定的计算模式和体系结构进行最优化组合的一种子系统工程。企业IT系统集成就是概据企业IT企业的战略要求,对市场所有的或自行开发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合理的选择,采用适合企业IT企业发展的计算模式和体系结构,并围绕结构对各种硬、软件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的集成方案,使该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和运作,让各个部门能协同地展开工作,以求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企业IT系统集成的层次

在集成技术中,主要包括数据集成、网络集成、业务集成和应用服务集成等三个层次。

1、数据集成。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过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数据集成就是将企业中各分散业务子系统中的数据提取到企业数字化统一平台上。在数据层次的集成上,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数据复制方法是在数据库之间设置了软件中间层,在数据库A向数据库B提出要求时,数据从数据源――数据库B中提取出来,被导入到对象数据库――数据库A中。中间层的作用则在于对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结构和信息内容进行转换。数据聚合是产生一个虚拟数据库,设置一个中间层将多个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统一成一个新的整合了的数据库视图,原来各子系统的数据库和模型则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和改变。中间层共享,且与每个子数据库都有一个接口,将分布的数据库影射成一种统一的虚拟数据库模型。在应用时,就可以使用虚拟数据库去访问所需要的信息。就目前而言,这是一个数字企业进行数据互访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2、网络集成。网络集成是系统集成的硬件基础,为数字企业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络运行平台。计算机网络就是相互连接、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相互连接是指可以彼此通信,相互独立是指不能控制其他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

网络集成不仅仅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上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数字企业组织管理的因素。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了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来指导网络系统的集成。该集成框架包括了传输子系统、交换子系统、接入子系统、布线子系统、测试子系统、安全子系统、网管子系统、服务器子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子系统。

3、业务层次集成。业务层次的集成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再造,同时也包括由业务流程变化而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因此,在业务层次上的集成有业务流程集成和组织结构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

业务流程集成的方法从西方管理科学中流入,归纳出6个阶段、21项任务。第一阶段,构思设想。主要为业务流程项目做好准备,其中包括有4项任务:得到管理者的认同以及员工的理解;发现流程再造的机会;认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潜力;确定组织优化集成的流程。第二阶段,项目启动。包括有5项任务:对组织成员的宣传和关键成员的知会;成立再造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分析流程外部客户需求;设置流程再造的目标。第三阶段,分析诊断。对当前所有的流程建立模型,描述各流程的属性,并根据现实情况找出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第四阶段,流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流程的设计。分析并建立新流程的原型和设计方案、设计人力资源结构、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第五阶段,流程重建。运用变革管理技术,确保新旧流程之间的转换,包括有4项任务:重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实施信息系统、培训员工、新旧流程切换。第六阶段,监测评估。这个阶段需要监测和评估新系统的绩效,常常要与质量管理相联系,包括有两项任务:评估新流程的绩效、提出改善方案。

在流程集成的过程中有很多种技术,也有很多是管理科学手段中信息技术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技术有:IT/过程分析、流程优先矩阵和因果图。IT/过程分析是将信息技术的能力与实际流程相结合起来,借助IT技术来满足实际的流程需求。流程优先矩阵图用于完成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排序,该方法根据企业所确定的关键成功因子和实现关键成功因子的基本流程以及值得做的流程,然后在矩阵中将三者表示出来,最后依据矩阵和相关权重来确定流程的优先排序。因果图又称鱼骨图,是对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机器原因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组织结构是企业IT企业运作的组织支撑,组织结构为系统集成提供了所需的组织保障。组织结构集成是将不同的组织要素集合成一个有机组织体,它决定了企业内各个有机的组成要素相互发生作用的联系方式形式。只有通过组织结构,系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正常沟通,才能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结构是产生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业务过程集成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管理活动的成败,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4、应用服务集成。数字企业系统集成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的战略层服务,所以说系统集成的最高实现层是应用服务的集成。应用服务的集成必须建立在技术层次集成和业务层次集成的基础上,技术层和业务层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

应用服务集成在一些集成模式中用来实现子系统、企业后端应用和Web的集成,构建能够充分利用多个业务系统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信息门户即EIP,就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例子。EIP对内是管理和查询日常业务工作平台,员工可以根据需要访问企业各种信息,包括客户信息、销售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对外又是企业网站,通过企业门户及时向客户和合作伙伴提品、业务、服务等信息,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能存储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为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个性化信息。EIP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基于B/S浏览器模式的单一访问方式;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通过集成化的方法把原有应用通过一个核心组件服务器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用来获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消息;个性化的内容和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发送信息需求文件,并自定义用户界面。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东莞市公安局凤岗分局)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系统集成;特点;发展;产生;方法;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1 网络系统集成概述定义

系统是指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通过特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和载体,把相关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系统。集成(Integration)有集中、集合、一体化的含意,也就是以有机结合、协调工作、提高效率、创造效益为目的,将各个部分组合成为全新功能的、高效和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提出系统性的应用方案,并按照方案对组成系统的各个部件或子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使之彼此协调工作,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系统,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网络系统集成(NSI,Networks System Integration),根据应用领域的需要,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全过程。

2 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

网络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网络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其本质是一种技术行为。网络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性能价格比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网络系统集成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和实施成功的重要参考因素。

3 网络系统集成的产生与发展产生

3.1 网络系统集成的三大环节

(1)软硬件配置与管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的选型与安装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其他通用软件的选型与安装等。(2)系统管理与安全防护。组网施工;网络类型和拓扑选择、带宽计算;综合布线与机房建设。(3)应用平台开发。用户网站系统建设;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资料系统、各种部门级管理系统等)。

3.2 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

在中国市场,网络系统集成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中国系统集成市场规模达到91.5亿元,同比增长18.8%,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3.3网络系统集成基础

系统集成的角色划分:

(1)用户是指出资进行网络系统建设的机构或企业,是网络系统集成服务的对象。(2)系统集成商是指为用户的网络系统提供咨询、设计、供货、实施及售后维护等一系列服务的公司实体,是系统集成活动的主要执行者。(3)产品厂商是指设计、生产系统集成项目中所选用产品的生产厂家。(4)供货商是指为系统集成商直接提供集成项目相关产品的企业,如某种产品的商、经销商等。(5)应用软件开发商是指从事用户应用软件开发的专业公司,有些系统集成商也有自己的软件开发部门,兼具应用软件开发商的角色。(6)施工队是指专门从事计算机网络布线相关业务的施工队伍。(7)工程监理是指在系统集成项目中专门对设计、施工、验收等活动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的机构或公司,常见于一些大中型项目。

3.4 系统集成模式

局域网网络系统的集成模式有以下三类:

(1)群组模式:在大楼或园区范围内,由组、室、科或处等专业环境中计算机组网的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少量计算机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有可能通过PSTN连接若干个远程站点。(2)部门模式:在大楼或园区范围内,即在本部门范围内的计算机组网。在企业模式中存在多个局域网。各个专业群组分别通过各自的局域网连接自己的站点,然后各局域网进行互联以达到共享网上资源和通信。(3)企业模式:一个中大型企业的网络是由多个部门模式的网络组成。这些部门网络通过公网或Internet进行互联以达到各个站点共享网上资源和通信。在部门网络中必须配置连接公网或Internet的网间互联设备(例如路由器等)。

3.5 网络系统集成的目标

网络系统集成目标应该分为两部分,即用户目标和网络系统集成目标。

(1)用户目标是用户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网络系统后,能够达到用户需求的一种明确的要求。——侧重于要求。(2)网络系统集成目标是以先进的技术、适当的产品、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满足业务和管理需要的网络系统,是依据用户目标提出的一种保证。——侧重于要求是否实现的保证。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用户目标和系统集成目标,当意见不一致时,要进行反复的协调,即用户提出的目标,一定是网络系统集成能够完成的目标。用户要注意最终系统验收时,依据的是网络系统集成的目标。

3.6 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目标的特性

(1)多目标性。目标基本可以表现在三方面,即时间、成本、技术性能(或质量标准)。(2)优先性。不同目标可能在项目管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需要,其重要性也不一样。当三个基本目标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成功的项目管理者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权衡,进行优选。(3)层次性 。目标的描述需要有一个从抽象的到具体的层次结构。

3.7 网络系统集成的方法

(1)单位自己独立进行网络系统集成。(2)联合进行网络系统集成。(3)网络系统集成商进行网络系统集成。

3.8网络系统集成所使用的主要技术

系统集成是多项计算机及网络相关技术的综合使用与完善结合,一般项目中使用的技术主要有:(1)机房设计。(2)综合布线。(3)网络平台。(4)网络管理。(5)网络安全。(6)服务器。(7)网络存储。(8)网络应用。(9)支撑平台。(10)应用软件。

4 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建立起一个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

各个单位都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所需的网络系统千变万化。不同的系统之间区别很大。人们在面临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对网络建设的挑战。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部件、设备的组合问题,而是一个当前网络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集技术和管理为一体的网络系统集成问题。

参考文献:

[1]黎连业,陈俊良,黎萍,等.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与方案实例(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知识技术 综合集成视角 集成模型

[分类号]G302

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是社会需求变化的体现,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需求变化的角度看,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加强了信息用户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获取信息过程的非中介化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动摇了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在信息资源上的垄断地位,并对其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供知识服务。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各种信息服务为研究目标的诸多学科共同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近年来,该学科群的发展出现了交叉互动的趋势,研究目的逐渐在知识服务层次上统一。知识技术是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知识技术的研究将是知识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1 知识技术及其特征

1.1知识技术的定义

・国外:英国“先进知识技术”(Advanced KnowledgeTechnologies)的研究计划报告指出知识技术是用于组织从知识资产中创建、管理、抽取价值并把这些技术组合为创建知识生命周期完整方法的下一代信息技术。欧盟第六期研究架构计划(FP6)认为知识技术是用于集成知识采集、模型化、重用、检索、提供和维护的方法和服务的技术。

・国内:曾民族教授认为知识技术的内涵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知识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延伸和扩充,是增强处理知识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二,知识技术是用于知识采集、模型化、重用、检索、提供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技术;第三,知识技术是实现以语义网为核心的互联网第三次革命的关键技术。廖开际等学者认为知识技术是能够协助人们生产、存取、提炼和传递知识的现代信息技术。安小米教授把知识技术的概念分为理念、方法、模式三大类型,并分别讨论了其贡献。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知识技术:广义上的知识技术指的并不是单纯一项技术,而是以语义网为核心的、由来自不同领域的支持知识管理或服务活动的技术组成的复杂性系统,其目的在于管理,对象是知识,手段是综合集成;狭义上的知识技术仅指语义网技术。本文研究的是广义层面上的知识技术。

1.2 知识技术特征

・前瞻性。知识技术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其内涵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深入研究,知识技术的核心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Web技术群件技术与知识库人工智能语义网。因此,相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技术更具有前瞻性。

・综合集成性。知识技术并不是一项专门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这些技术包含信息技术、语义网、本体、网格技术、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个性化技术、人工智能等。

・复杂性。知识技术并不是多种信息技术的简单集合,而是由多种信息技术和业务技术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复杂性体现在组成知识技术的各要素与其相互联系上,这种联系具有多样性、非线性、非对称性。

2 知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

笔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在国内文献研究过程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分别使用“知识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知识服务技术”作为检索词对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有效论文70篇。在国外文献研究过程中,Web of Science和ProQuest数据库中分别使用“Knowledge Technology”、“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和“Knowledge ServiceTechnology'’作为检索词对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有效论文345篇(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08年4月22日)。

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现阶段知识技术可分为16类,如表1所示:

2.2 知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分析

虽然近年来国内外知识技术的项目、国际会议越来越多,但其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缺少对技术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知识技术的应用中,必须根据业务活动的特殊性,合理的选择和搭配不同的知识技术。因此,研究基于知识管理业务,集成现有的多种知识技术非常重要。经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虽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了适用于各自领域的知识技术,但是缺乏对这些技术的系统研究与梳理。

・缺少对技术、知识、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技术是工具,知识是客体,而主体是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技术必须与知识和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一项知识服务任务。因此,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项知识管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经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目前缺少对技术与知识、知识与主体、知识技术与主体以及技术、知识、主体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缺少对技术与主体、知识、背景信息(context)、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要想保证知识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仅考虑技术、知识库、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因为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保证知识管理活动的一次成功,并不保证知识管理及其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知识通过其背景信息被人们正确诠释。有背景信息,知识才可以被挖掘和发现,离开了背景信息,知识很可能变成信息。因此,研究技术、主体、知识、背景信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知识管理及其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对知识与背景信息、知识与环境、技术与背景信息、技术与环境、主体与环境、主体与背景信息之间的研究很少。

3 知识技术的综合集成视角研究内容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技术的研究应该将知识技术放回知识生态环境中,并从综合集成视角研究知识技术、主体、知识、背景信息和业务环境。综合集成视角的主要观点是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论,强调“电脑+人脑”>“电脑”或“人脑”的思想。综合集成视角的理论依据是综合集成方法,其实质是专家体系、信息和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这个结合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

为了进一步探讨知识技术的综合集成视角研究,笔者从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两个维度分析这个问题。

3.1 知识技术的横向集成

知识技术的横向集成是指在知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中,以实现各种技术之间,知识技术与其它影响因素(知识、主

体、背景信息和业务环境)之间的无缝集成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图1中T、K、P、c和E分别表示技术、知识、主体、背景信息和业务环境;KSO,HKWME和KES分别代表面向知识服务架构、知识综合集成研讨厅和知识生态系统。

・底层综合集成――面向知识服务架构(KnowledgeServices OrientedArchitecture,KSOA)。本文提出该架构的目的是面向知识服务,实现基于业务的各种知识技术的综合集成,其理论依据是当代SOA思想。当代SOA代表的是开放、敏捷、可扩展、可组合的架构,包含自治、高质量、多样厂商、可互操作、可发现和潜在可复用的服务,并可使用web services来实现。SOA能够建立业务逻辑抽象和技术抽象,促进对业务建模和技术架构的改变,从而使这些模型松散耦合。另外,值得重视的是IBM公司最近提出的Smart SOA思想。这是IBM公司在其5 700余家SOA客户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观念。该思想通过应用朴素的、健全的原理,帮助组织拓展其研发的商业价值。该思想认为由于客户的需求是动态演变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组织的现有需求,还需要考虑其未来需求。当代SOA的思想为解决基于业务的知识技术的集成提供了新思路,即在集成现有知识技术时必须建立基于知识管理业务的技术集成架构。

・中层综合集成――“知识综合集成研讨厅”(the Hallfor Knowledge Workshop of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HK―WME)。本文提出该体系的目的是实现技术、知识、主体之间的综合集成,其理论依据是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思想。1992年初,钱学森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基础上,将国内外科技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进一步将综合集成法进行拓展,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综合集成研讨厅是专家同计算机和信息资料情报系统一起工作的“厅”,是把专家和知识库、信息系统、各种人工智能系统以及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十亿次的计算机等像作战指挥厅那样综合组织起来,成为“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由专家体系、知识体系和机器体系三大部分组成,并采纳讨论班、C3I及作战模拟、综合集成方法、人工智能、“灵境”、系统学和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等研究方法。“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思想为解决知识、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知识综合研讨厅。

・高层集成――知识生态系统(Knowledge Ecosystem)。本文提出该系统的目的是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实现技术、知识、主体、背景信息与业务环境之间的集成,其理论依据是信息生态论。信息生态是一个由人、行为、价值和技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构成的系统,其基本观点是把人放回到信息环境的中心位置,而把技术推到它适当的位置即。信息生态论思想提示我们在集成现有知识技术、知识、主体、背景信息与环境时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知识生态系统。因此,研究知识生态环境是知识技术研究与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 知识技术的纵向集成

本文认为可将任何一项人类智力活动过程抽象为知识管理的生命期。知识管理的生命期主要分为需求定义、创造获取、标识组织、共享转移、推理提取、利用创新、存储转化七个阶段。知识技术的纵向集成是指在具体知识管理活动的生命期中,无缝集成不同阶段的不同技术、方法、主体、背景信息,它主要解决在一次知识管理生命期中如何集成不同阶段所采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知识管理项目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可控性、管理与服务的创新与优化、用户满意的提高等问题,如图2所示:

知识技术的纵向集成的理论依据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理论。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理论是指采用集成的理念和原则,以用户服务为核心,将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融用户服务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结果控制为一体,达到用户满意、管理过程经济高效和管理结果最大价值,实现管理与服务优化的整合过程,是一种最优化管理理念和一种最佳实践模式。在知识技术的纵向集成中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不同领域、业务根据其特殊性应总结归纳集成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规范,为同领域的相关业务提供指导。

・具体的知识管理活动可被认为是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因此,在具体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项目不同阶段的知识技术的规划、选择和协调工作。

・不同阶段的知识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用户服务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结果控制相结合。

・在方法论上可以采用“物理-事理-人理(WSR)”和“螺旋式推进(sPIPRO)”。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物理一事理一人理(WSR)”的方法论有效地处理技术、业务和主体之间的鸿沟,将人脑和电脑结合起来,并根据“螺旋式推进(sPIPRO)”的方法论,结合知识服务需求和知识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反复循环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推进知识管理的生命期,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4篇

关键词:动态AOP;OSGi;关注点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7.020

本文著录格式:[1]邓斌,赵立军,纪铎.动态AOP与OSGi服务平台集成技术[J].软件,2013,34(7):59-62

0 引言

J2EE或.NET中间件平台在行业内已被广泛采用并建立了相应的规范。他们提供的服务,例如安全,日志记录,交易等等,在执行过程中都是透明调用业务逻辑。这种关注点分离是一个成熟的现代软件架构设计原则。但是,这些中间件平台往往需要预定义好服务。Eichberg and Mezini[1] 意识到软件设计缺乏开放性这个问题后将中间件和面向方面编程(AOP)结合起来。中间件系统在结构上也存在普通和专业两种,厂商提供许多领域的应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功能集,因此这些系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资源需求。额外的服务可被看做是关于中间件系统核心功能的正交需求,正交需求的实现不可能完全从业务逻辑代码中解耦出来。相反,对于业务逻辑,可以通过分层来实现模块化。

一项非常著名的去耦合(所谓的横切面关注点)技术就是AOP。Zahn and Jacobsen[2]认为中间件架构非常适合通过AOP的方式来取得模块化,不同于传统的技术。在[3]中提出了面向方面的模块化设计方式。

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嵌入式设备和实时应用程序等,有必要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优化的体系架构。当服务不使用时就不必部署,因为会占用很多资源。原有的AOP在运行时可通过方面集成,而动态AOP扩展了原有的概念,尽管一些动态的行为能通过静态编织,但运行时随时可动态声明编织目标,从这点来说,动态AOP更加的强大。在[4]中介绍了一种OSGi和AOP集成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套SOA平台,在该平台运行时可以定义或更新特定的需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更灵活的部署模型。剩余章节安排如下:第1节 OSGi框架以及面向方面编程的基础知识介绍;第2节阐述动态AOP和OSGi集成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第3节总结本文。

1 技术背景

在本节中,我们给出了一个简短的OSGi服务平台和动态AOP介绍。

1.1 OSGi服务平台

OSGi服务平台被描述为基于java的应用服务器网关设备[5]。最初的设计用于嵌入式设备和家庭服务网关,现在它已成为构建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共同存在于一个OSGi服务平台中。OSGi的部署单元名为bundle,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来区分bundle,由于java1.2定义一个类的类型是通过它的名字(如fau.test.HelloWorld)和额外的类加载器,因此在不同的bundle中可用同一个名来部署类,但他们不会相互干扰,另外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所有托管的应用。有一个API接口实现bundle的安装、启动、停止和卸载,而不用重启框架。在SOA环境中,这种热部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增加新服务到平台中不会打断正在运行时的服务。bundle通过在OSGi注册表中接口,然后作为一种服务来实现其功能,其他bundle通过注册表发现并使用所注册的bundle服务。(图1)

1.2 动态AOP

动态面向方面编程这一词语常用于方面可以在运行时部署和激活的时候,动态AOP是可以实现的,比如用于JVM和字节码的修改。本文采用JBoss AOP,因为它最成功的用法是通过JBoss应用服务器来实现其应用。JBoss AOP在已定义的关注点嵌入Hooks,当关注点被触发时调用方面管理中心,如图2。方面管理中心管理各种切面并根据关注点来决定是否采取措施。方面管理提供了一种在运行时动态添加新advice bindings的方法。

1.3 研究背景

在[4]中介绍了一种将OSGi和AOP结合以实现运行时热部署应用的方法,主要的思想就是把切面当做OSGi的bundles,这样当我们部署或删除一个切面时只需要在OSGi生命周期中安装/开始和卸载/停止相应的bundle即可。OSGi内核规范为每一个扩展的bundle都定义了一个激活因子类。我们利用这种开启和停止功能,当开启或停止某一个bundle时,调用激活因子类,从而实现热部署和热卸载。对于这种集成没有改变OSGi的源码,这对D-AOP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结合[4]中的方法,提出一种增强技术,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扩展关注点的定义,达到一个bundle能感知切面定义的能力。在[4]中指定bundle对应某个切面是不可能的。在每个定义好的关注点执行一个切面,然而对同名类(部署在不同的bundle中)的不同切面没有定义,为了支持这样的定义对关注点的扩展是必要的。

2 基于感知bundle的D-AOP和OSGi框架的整合

在本节我们提出D-AOP整合到OSGi框架技术。首先定义需求,然后简短的讨论一个解决方案,最后实现该方案。具体的例子使用JBoss AOP和Equinox的OSGi框架。

2.1 需求

整合的需求有以下几点:

切面部署:切面作为bundle部署,OSGi框架不能因此而改变。

bundle没有应用限制:“正常”的OSGi框架中不会提前准备bundle,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三方bundle添加切面,而对关注点也没有任何的要求和限制。

非侵入性:我们不改变已有的OSGi或者D-AOP框架,否则当每一次对已运行的系统添加或者删除bundle时都需要一个新的版本,这做法不可取。

部署感知性能的bundle:制定一些列的bundle以便于切面的插入,这需要提高关注点的感知能力。

在[4]中已经实现了第一个需求,在我们提出的方法中,最大的挑战是提高插入bundle中各个切面的感知能力,而保留框架的非侵入性。

通常,切入点匹配连接点就像表达式匹配字符串一样,由于每一个bundle在OSGi框架中都有自己的类加载器,在同一个OSGi框架中就可能存在同名或者同一个包结构的类(如相同库的不同版本)。如果一个bundle中的连接点选择“普通”的关注点,那么advice将被编织到bundle advice中的所有版本。因此,有必要另外指定包名。下面给出一个命名的例子。

2.2 实施方案

通过扩展AspectManager来实现预定目标,如图3中当Hook查询AspectManager是否被advice,决策中心依赖于扩展关注点的定义,它包含了原有关注点的内容和自定义的bundle名。Hook能区分AspectManager中的bundle名和advice binding并处理扩展关注点的定义,这两点要求非常重要。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改变JBoss AOP的源代码,但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改变OSGi和D-AOP框架的源代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对两种框架的顶层进行增强或者扩展。

2.3 实现

JBoss AOP最初的设计是用于JBoss应用服务器,为了在同一个应用服务器中运行不同的应用,并且不同的应用之间没有依赖关系,JBoss通过不同的类加载器将不同的应用区分开来。为了给这些应用加载不同的切面,JBoss AOP管理多个AspectManager或者称之为域(domain),一个域就是一个特定的AspectManager,每个域实例由一组类加载器负责。在ScopeBindings中bundle的定义决定把切面分配给哪个域。

图4为集成框架原理图,域和类加载器的映射关系由“scope policy”(AOPClassLoaderScopingPolicy)定义,在AspectManager中心设置,如图5。

每一个JBoss AOP存根都和一个由scoping policy定义的特定域绑定在一起,当Hook第一时间到达,立即调用AspectManager中的工厂方法模式instance()并且经过自己的类加载器,工厂方法模式返回合适的域。因为Hook经过自己的类加载器以后作为参数传递给instance()方法,scoping policy就能决定采取合适的机制来处理该请求消息。

在集成层为了在ScopeBingding中明确说明bundle名,有必要在bundle名、类加载器和域三者之间建立一种约束,此约束是通过建立bundle和加载器的映射关系以及bundle和域的映射关系,在ScopedBinding定说明bundle名。为了能确定这种映射关系能被OSGi系统中的事件采用,每次OSGi框架抛出的bundleChanged事件中,在它执行一个bundle之前,需要完成以下两步骤:

注册域名:bundle名和相应的域名都被注册在集成层。

切面部署:之前所有安装的bundle切面都在域名注册。

当bundle启动时,需要安装所有切面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如果更新一个bundle(卸载或者重部署一个新版本),bundle对应的类加载器将改变,同时生成一个新的域,在新域中需安装和bundle有关联的切面;第二,取消bundles的切面部署,在安装切面失效时通过特定声明一个不存在的bundle名可为bundle安装切面,如果一个bundle和相应的名稍后被重新安装,新增的切面将添加到最新创建的域中。

当加载某个bundle时,相应的类加载器和域之间映射关系就被确定。在Equinox中,称为ClassLoadingHook拦截类加载过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字码编入:JBoss AOP Hook调用字码编入,通过这种扩展,在加载时Hooks嵌入bundles,而bundls不用知道具体的切面安装过程。

注册加载器:bundle的类加载器以及相应的bundle名都注册在集成层。

利用OSGi事件系统和分别建立一个ClassLoadingHook包名、类加载器和域之间的映射,在OSGi框架中每次安装或卸载bundle时不改变JBoss AOP的源代码和OSGi的实现功能。

3 总结

本文提出一种在集成层将动态面向方面编程(D-AOP)和OSGi框架结合而不改变原有部署模型的方法,通过特定声明bundles名,扩展关注点的定义来限制bundle中切面的的范围。我们采用的实现方式是基于Equinox OSGi和JBoss AOP框架。通过额外的bundles名、类加载器和AOP域三者之间映射关系实现集成功能,这一层完全是作为JBoss AOP和Equinox的扩展而实现,即不改变代码甚至现有框架的APIs,切面和“普通”的bundles可以按照任何顺序部署或者卸载。

参考文献

[1] M. Eichberg and M. Mezini. Alice: Modularization of middleware using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In T. Gschwind and C. Mascolo, editors,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iddleware: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EM 2004, volume 3437, pages 47-63,Linz, Austria, March 2005. Springer-Verlag.

[2] C. Zhang and H.-A. Jacobsen. Refactoring Middleware with Aspect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14(11):1058-1073, 2003.

[3] C. V. Lopes and S. K. Bajracharya. An analysis of modularity in aspect oriented design.In AOSD '05: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pect-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ages 15-26, New York, NY, USA, 2005. ACM Press.

[4] F. Irmert, M. Meyerhofer, and M. Weiten. Towards Runtime Adaptation in a SOA Environment. In W. Cazzola, S. Chiba, Y. Coady, S. Ducasse,G. Kniesel, M. Oriol, and G. Saake, editors,Proceedings of ECOOP'2007 Workshop on Reection,AOP and Meta-Data for Software Evolution (RAM-SE'07), pages 17-26, Berlin, Germany, July 2007.

[5] OSGiAlliance. About the OSGi service platform:Technical whitepaper.http:///documents/collateral/TechnicalWhitePaper2005 osgi-sp-overview.pdf,November 2005.

第5篇

1科视CHRISTIE展出“真彩4K?”原生分辨率投影机

科视在会场内500平方米的交互式展位中展出大量新品,成功吸引观众的眼球。新产品包括了Q系列单片式双灯炮DLP?投影机以及G系列单灯泡投影机升级系列、控制室用Entero?HB正面维护显示单元、科视ChristiePhoenix?开放式内容管理系统等等,其中科视Christie真彩4K?解决方案继续树立数字电影制作的标准。科视Christie真彩4K数字电影机基于德州仪器高级系列2DLPCinema?技术,能呈现明亮的高分辨率画面,十分适合如今4K内容的精确放映,提供最丰富最震撼的电影效果。

2DP展示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机HIGH Lite Laser 12k

Digital Projection在ISE 2014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基于激光光源技术的投影机新品HIGH Lite Laser 12k,这是其推出的性能最强、最高端的激光光源投影机,DP激光光源工程投影机HIGH Lite Laser 12k采用3片DLP技术,亮度高达12000流明,分辨率为WUXGA。拥有20000小时光源寿命,这大致相当于在7×24小时开机状态下连续使用3年时间。

3奥图码展示多样化方案,大屏融合成亮点

奥图码现场展示了4台ProScene EH7700投影机与WT1镜头, 2组GB200处理器搭配WATCHOUT播放系统的弧形解决方案,在4.5米高的巨型弧形拱演示高分辨率边缘融合画面。ProScene EH7700采用双灯设计,具有7500流明亮度和WUXGA分辨率,并支持5倍电动镜头,具有的强大性能令整个方案实现震撼效果。另外,展位内还展出了ProScene EH505、ProScene EH7700、GT760等产品的投影演示,新的交互式多点触控短焦投影机是一大亮点。

4HDBaseT联盟推出数十款采用HDBaseT技术的新品

HDBaseT技术采用Valens芯片集,通过一根100米(328英尺)的CAT5e/6电缆,实现高清视频源和远程显示器之间的一体化连接,提供未压缩的高清4k视频、音频、以太网、控制信号以及最高100瓦特的功率。在其展位上展出了来自数十家制造商的新型HDBaseT产品,包括投影仪、显示器、AVR、矩阵灯和扩展器。并设立两个影院区域:住宅解决方案影院和商用解决方案影院。HDBaseT联盟负责主导这两个区域的演示。

5东芝展出专业4K屏幕TUM 32PRO1

东芝展出了全新专业级4K屏幕TUM 32PRO1。今年的Toshiba摊位,可以说相当有趣,主要是除了一堆4K电视外,还意外见到多款4K分辨率产品以及智慧型手环。可以想象Toshiba在4K市场除了要深入一般家庭外,同时也打算进入专业级市场。TUM 32PRO1分辨率为 3840x2160,10bit面板并拥有Adobe RGB 99%色域,并支持Adobe RGB、sRGB、BT.790、SMPTE-C以及EBU等多种色彩模式。

6Vivitek丽讯展出各种大尺寸和画面融合投影产品

丽讯的展位展出的产品包括动态LED显示产品,WX百万像素及显示产品,纤细视频模块墙,窄边LED视频墙与视频墙控制器。型号包括DX6831、DW6851和DU6871等等,各款产品的特点覆盖了高亮度、便携、多媒体、高像素等内容。另外还有4mm拼缝的室内LED显示产品,在室内较短距离的环境下即可提供高分辨率与高对比度的解决方案,能够广泛应用到零售业、公共礼堂、博物馆、娱乐场所与企业中。

7松下展出6000流明的4K激光投影机

在松下的展位上,我们看到了松下的下一代Solid State Illumination(固态光源)投影机,采用激光光源,并且支持Pixel Quadrupling技术,在原理上和JVC的e-Shift处理方式相近。该投影机采用单片DLP芯片,亮度高达6000流明,并且可工作20000小时而不需要更换光源。

8奥拓电子5款大屏LED新品

第6篇

1.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

1.1玉米是重要的高产作物 玉米是碳四植物,由于具有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合效率较高的特点,净光合率一般比碳三作物的小麦、水稻高2~3倍,因此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潜力较高。

1.2玉米有很好的食用品质 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分析,玉米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0%、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质元素;玉米油含维生素F,长期食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防止心血管硬化。所以,玉米籽粒营养价值很高,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3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目前,玉米作为饲料用于生产奶、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量的70%~75%。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与发展玉米配合饲料有密切关系。玉米鲜嫩的茎叶,营养丰富,每100公斤青贮玉米秸秆含有20个饲料单位和0.6公斤可消化蛋白质,相当于20公斤籽粒的营养价值。畜牧业在农业的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大、影响广,以发展玉米生产来支撑畜牧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1.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医药原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目前以其籽粒和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已经达到3000多种。但在“玉米工业”的开发上,我国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1.5玉米种植制度的灵活性大 玉米不仅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品种、类型多,能适应多种环境及栽培条件。在种植制度上,玉米既可春播,也可夏播;既可净作,也可与麦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间、套作;既可露地种植,也可覆膜栽培。随着栽培制度的优化和各类型品种的选育推广,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2.我国玉米的生产特点

玉米16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不断完善的玉米市场和玉米种植技术以及对玉米的需求迅速增长。

2.1我国是四季玉米之乡 我国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玉米在我国四季都可以种植,东起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疆和青藏高原,南自北纬20度的海南岛,北到北纬50度的黑龙江都有种植。春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纬40度以北的东北地区,以及西北高海拔丘陵地区和干旱地区,以东北三省种植面积最大;夏玉米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地区,有间种、套种和复种,其中以套种面积最大;秋玉米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省份以及内陆丘陵山地,如浙江、江西、四川等省,一般作为水旱复种或双春玉米栽培;冬玉米是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种植类型,分布在北纬24度以南的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播种,翌年2~3月收获,主要供作育种单位原种加工或良种繁育之用,也有部分冬玉米作为多熟制栽培。

2.2我国玉米的带型分布 玉米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从东起向西南的狭长的半山丘陵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3个省(区),这一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年雨量800~1500毫米,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5%以上,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2.3间套复种是我国玉米栽培的重要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加上各地的地形、土壤以及劳力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以玉米为主的间套复种种植制度。在0.2亿公顷玉米中,套种玉米约占1/3;玉米(春、夏)与豆类作物(大豆、绿豆、小豆等)间作也有相当大的面积。此外,尚有一定面积的春播清种玉米和夏播复种玉米。间套复种制度是我国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4旱作玉米占有较大的比重 全国约有1/2的玉米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依靠自然降雨的丘陵旱地或平原旱地上,又称为“雨养玉米”,只有黄淮平原和西北地区一部分玉米种植在灌溉地上。玉米有一定的耐旱性,且生育期因早、中、晚熟品种的不同变幅在80~150天,适应地区较广,在低纬度、低海拔至高纬度、高海拔的平原或山地均可生长。例如,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滇北高原仍然能种植玉米。

3.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品种多、乱、杂,种子质量差 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经销种子的多了,种子的品种也多了,经营者鱼龙混杂,一个县能多达三、四十个品种,造成种子品质良莠不齐,农民无法判断真伪、优劣。面对纷乱复杂的品种,农民们往往采取跟大流的方法购买种子或只选购便宜的种子,造成种源品质无法保障。

3.2品种选择不当 一些农民认为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就高,而不能根据当地情况及地力水平合理的选购适宜的品种,造成品种熟期不当,不能正常成熟,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灌浆不饱满,容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

3.3管理粗放 由于农村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从事玉米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管理简单粗放,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广泛运用,严重影响到了玉米的生产收益。

3.4病虫害加剧 由于近年来气候原因导致田间土传害虫数量剧增。夏季由于高温、多湿,大小斑病、青枯病、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加剧。

4.促进玉米生产的对策

4.1科学选种 根据种植目的和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审定的、政府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当地官方试验示范中选的优良品种。

4.2加大种子执法力度,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确保生产用种是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保证种子的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4.3.贴茬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夏玉米尽量采用贴茬播种技术,一般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以3~4厘米为宜,播种时使用种肥。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收获前茬作物时尽量少留茬、留矮茬,秸秆还田要粉碎。

4.4科学管理 根据地力水平和玉米需肥需水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和浇水时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各种微肥的平衡施肥;实行种肥,中期、花粒期追肥分次施用,避免后期脱肥。磷、钾肥要在播种期施用。也可用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4.5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 植保部门应加强监测,对病虫害要做出科学的预测预报,并指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生态、安全的种衣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条件适合的地方也可采取黑光灯或生物防治的方法。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第7篇

关键词:半导体封装;集成电路;PLC;冲流道机

1.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模具的后道设备,多用于MGP多缸模的产品封后去流道、废胶。其动作原理是:气缸驱动冲流道机的凸模向下运动,产生冲击力,使塑封流道和引线框架分离,为半导体产品的切筋成型做前期准备。由于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行业中,对于环境和自动化的要求很高,因此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多采用空气为冲切动力源,清洁无污染;控制方式采用PLC来控制冲流道机的动作,能实现半自动化工序流程,既安全又可靠。集成电路冲浇道机的开发,实现了塑封流道流道和引线框架自动分离,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得到降低,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附图1为产品去流道、废胶前后示意图)

2.集成电路技术要点

2.1产品结构图

集成电路冲浇道机,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电器盒部件、冲浇道模具部件、

机架部件和废料盒部件。

电器盒部件是冲浇道机大脑所在,外壳采用钣金焊接,内部集成了冲浇道机的控制系统,包括大气缸、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源及各种传感器的连接线路等;

冲流道模具是去流道、废胶的执行部分,其中凹模、凸模是冲流道机主要部件和技术精髓,去废胶后的产品质量也主要有模具部分保证。

机架部件是整个冲流道机模具的载体和控制按钮平台所在,负责模具的支撑作用,机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能承载模具自身的重量和模具冲流道时气缸提供的巨大冲击力,重心要平稳。

废料盒部件主要是收集模具冲击剥离下来的下来的树脂流道、废胶,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2.5 冲流道机的技术创新应用

集成电路冲流道机通过自主创新,在国内首次将冲切模具技术、光电保护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集成融合,解决了传统生产中人工撕扯将流道和引线框架剥离,导致人手划伤的安全问题,以及撕扯受力不均引起引线框架变形,无法连续生产等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1)应用创新

①安全创新

为了确保机器的安全性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冲流道机操作面采用了光幕保护装置,使机器运行时,一旦有外物进入工作区,机器立刻停止动作;当排除故障后,机器重新启动工作。其余三面采用安全门控制,每扇安全门上都装有接近开关,门打开后,接近开关断开,机器停止动作;在所有安全门都关闭后,机器才能重新开启,防止了多人操作、维护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3.结束语

集成电路冲流道机的开发,使半导体封装的去流道、废料工作变得更简单了,冲胶后产品不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该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各大封装企业。冲流道机的创新应用,使模具更人性化,操作安全、方便,产品的质量也的到了提高。在今后的时期内,希望集成电路冲流道机能给更多的半导体封装企业带来便捷,也希望相关企业会不断的对冲流道机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加优越的产品,共同推动我国封装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半导体工业切筋成型机上的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9(06),2-3

第8篇

关键词: 数字集成电路 电压匹配 接口技术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数字集成电路具有可靠性高、静态功耗小、工作速度高、寿命长和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它在通信、电力、自动化设备和家用电器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数字集成电路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在连接时,如果逻辑电平不匹配,且考虑到负载能力的限制,那么中间就需要串入接口电路,否则将引起逻辑混乱,甚至损坏集成芯片。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用数字集成电路,就有必要对其具体使用方法和接口技术要有一定的认识。

二、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按照电路结构的不同,数字集成电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极型集成电路,采用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管内有电子和空穴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参与导电;另一类采用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作开关元件,称为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集成电路。这种管子内部只有一种载流子,即电子或空穴参与导电,故又称单极型集成电路。下面我对这两种类型的数字集成电路予以简要说明。

(一)双极型集成电路

TTL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即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也称为TL,是目前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它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足够大的输出幅度,且带负载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1]。

在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中,除了TTL电路以外,还有高阈值逻辑(High Threshold Logic,简称HTL)、二极管―三极管逻辑(Diode-Transistor Logic,简称DTL)、发射极耦合逻辑(Emitter Coupled Logic,简称ECL)和集成注入逻辑(Integrated Injection Logic,简称IL)等几种逻辑电路。其中较为常用是ECL电路,其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非饱和状态,是一种非饱和电路,有极高的工作速度。此外它还具有输出阻抗低、带负载能力强、电路内部开关噪声低、使用方便灵活等优点。它的主要缺点是:噪声容限低,电路功耗大,输出电平的稳定性较差。目前ECL电路主要用于高速、超高速数字系统中。

(二)MOS集成电路

MOS数字集成电路是指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电路,其中只有电子参与导电的称为NMOS电路;只有空穴参与导电的称为PMOS电路;如果是用NMOS及PMOS复合起来构成的互补(Complementary)MOS集成电路,则称为CMOS电路。PMOS和NMOS组件中各只含有一种MOS管,习惯上称它们为MOS集成电路,以与CMOS集成电路相区别。

PMOS集成电路问世较早,但由于其速度低,现已很少使用;NMOS集成电路速度稍高,且直流电源电压较低,在工艺上可以制造出开启电压较低的器件,故NMOS集成电路仍在使用中。CMOS数字集成电路与TTL数字集成电路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静态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输入阻抗高,成本低,等等。因而,CMOS数字集成电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CMOS电路和TTL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CMOS与TTL数字集成电路有其各自的工作特点,因此在应用数字集成电路时对其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下面我就对CMOS与TTL相应使用事项作以简要说明。

(一)CMOS电路的使用知识

1.输入电路的静电保护

CMOS电路的输入端设置了保护电路,给使用者带来很大方便。但是,这种保护还是有限的。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高,极易产生感应较高的静电电压,从而击穿MOS管栅极极薄的绝缘层,造成器件的永久损坏。为避免静电损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与CMOS电路直接接触的工具、仪表等必须可靠接地。

(2)存储和运输CMOS电路,最好采用金属屏蔽层做包装材料。

2.多余的输入端不能悬空

输入端悬空极易产生感应较高的静电电压,造成器件的永久损坏。对多余的输入端,可以按功能要求接电源或接地,或者与其他输入端并联使用。

(二)TTL电路的使用知识

1.多余输入端处理方法

(1)与其他输入端并联使用。

(2)将不用的输入端按照电路功能要求接电源或接地。比如将与门、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接电源,将或门、或非门的多余输入端接地。

2.电路的抗干扰处理

(1)在每一块插板的电源线上,并接几十μF的低频去耦电容和0.01―0.047μF的高频去耦电容,以防止TTL电路的动态尖峰电流产生的干扰。

(2)整机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2]。

四、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接口技术

在数字系统设计中,往往由于工作速度或者功耗指标的要求,需要采用多种逻辑器件混合使用,而由于每种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参数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接口电路来连接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如TTL和CMOS电路需要采用接口电路一般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求电平匹配,即驱动门要为负载门提供符合标准的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二是要求电流匹配,即驱动门要为负载门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下面我就CMOS电路和TTL电路之间的接口问题加以分析[3]。

(一)TTL门驱动CMOS门

1.电平不匹配2.电流匹配

因为CMOS输入电流几乎为零,所以TTL驱动CMOS在电流的兼容性上不存在问题。

3.解决电平不匹配问题的方法

(1)外接上拉电阻在TTL门电路的输出端外接一个上拉电阻R5V。(如图1所示)

图1 TTL驱动CMOS接口电路

(2)选用电平转换电路(如CC40109)

若电源电压不一致时可选用电平转换电路。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可选3―18V;而TTL电路的电源电压只能为5V。

(3)采用TTL的OC门实现电平转换。

若电源电压不一致时也可选用OC门实现电平转换。

(二)CMOS门驱动TTL门

1.电平匹配

CMOS门电路作为驱动门,U.8V。电平匹配是符合要求的。

2.电流不匹配

由于TTL门电路的低电平输入电,而CMOS门电路的低电平输出电流远小于1.6mA,因此电流不匹配,需要加接口电路。

3.解决电流匹配问题的方法

(1)选用CMOS缓冲器:比如,CC4049的驱动电流可达4mA,完全可以满足TTL输入电流的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CMOS驱动TTL接口电路

(2)选用高速CMOS系列产品:如选用CMOS的54HC/74HC系列产品可就以直接驱动TTL电路。

(3)CMOS电路并联驱动TTL,这种方法只允许在CMOS为同一集成芯片时使用。

五、结语

在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的设计中,常常需要根据设计指标对工作速度或功耗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数字集成电路。因此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在混合使用时,要根据其相应引脚的逻辑电平和带负载能力采用相应的接口电路,这样才能确保电路逻辑准确、性能可靠。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侯伯享.数字系统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

第9篇

关键词:互用性;集成性;PDM;ERP;周期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17-02

THE Pivotal Technology Research of Integration between ERP and PDM

ZHU Bin-bin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 412001,China)

Abstract: ERP and PDM have made great success in their application fields, but th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m lack of interoperability and integration。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 and research about the system integration between ERP and PDM, i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Key words: interoperability; integration;PDM ;ERP; cycle

ERP与PDM都是目前业界较为有效的企业应用管理系统。在工业生产制造和商业产品两个系统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时二者又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工业产品的制造控制阶段,ERP对于资源的规划管理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对于产品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级产品信息集成方面,ERP单独几乎无法完成全程的管理与控制,如果将ERP与FDM进行有效的集合,则可以使得制造以及工程技术部门之间可以准确高效进行信息的传输,加快工作的流程以及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由此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1 ERP与PDM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思想

1.1 ERP的定义及其发展概况与核心思想

ERP是在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系统,系统具有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应用软件,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流程与制造相关联的所有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行产品质量的控制生产成本的管理等。目前应用的ERP系统经历了基本MRP、闭环控制的MRP以及MRP的形成等几个阶段。世界上美国Garter Group Inc.咨询公司首先提出了ERP的理念。即本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系统化为其核心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的决策层以及企业普通员工提供合适的管理平台。

ERP的管理核心思想就是对整个供应链的合理有效地管理。ERP系统是在原有的MRP—II基础上进行的功能扩展,可以将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进行合理的整合,将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结合在一起,以全新的供应链管理形式有效融入到系统中区,从而实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效益的目的。系统的核心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协同管理供应链资源的思想、同步工程、精益生产与制造以及基于与生产同时进行生产的思想。

1.2 PDM的定义与论述以及组成结构

数据管理产品(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其基本概念是以应用软件为基础,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和与产品有联系的所有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技术。从这个层面上分析,PDM系列就是把产品生产流程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与流程在一个数据平台上实现集成与集中管理。系统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集中管理计算机技术文档以及其中涉及的相关的工程图纸,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延伸到产品开发中的三个重要领域,也就是图纸的设计以及电子文档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发放以及变更管理、产品结构的相关配置以及管理。并行工程、集成产品的开发等新的思想不断发展并被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对于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实现了有效的控制以及有效的协调,因此过程管理的功能便诞生了。PDM系统集成了一切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与过程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产品是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系统企业能够通过电子形式进行文档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产品技术的维护以及图纸的修改等一切与技术相关的信息。PDM系统包含了如产品的结构管理、电子数据保存、工程管理等一系列的基本产品功能。

2.1 ERP与PDM集成的企业需求

众所周知,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是现代企业进行基本运作的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动态过程。而产品的形成的周期又是由ERP与PDM两个系统共同确定的,因此从完整产品周期的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ERP与PDM的集成在企业方面存在着内部需求,主要表现在过程作用与对象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以及统一性、管理过程中的逻辑序列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验证和执行关系等方面。

2.2 ERP与PDM集成方案的论述

ERP与PDM集成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用产品数据技术进行系统信息以及使用企业资源规划的管理信息集成在一起进行企业中信息交换问题的解决。通过这种集成方案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对于信息的交流,从而缩短产品的设计中周期,以此提升企业的可竞争力。一般而言ERP与PDM的接口可以采用主动式、被动式以及中间式三种方式实现,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需要有集成技术的支持。现在的集成系统中可以采用的集成方式主要包含中间数据库、中间文件、数据库同构直接访问以及API函数调用等四种方式。

2.3 ERP与PDM数据交换分析

PDM系统可以对所有与产品有关的数据以及所有与生产有关的过程进行统一管理;而ERP主要分析是在生产中的有关资源以及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在这两种系统中可以完成数据的相互交换,PDM可以为ERP系统提品设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将产品的BOM以及工艺路线以及产品的相关属性传递给ERP系统。同时ERP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维护后可以将生成对应的MRP以及CRP进行生产过程的指导,做为产品设计的参考,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内,要能够确保BOM、CBOM以及Routing在系统中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两个系统中数据交换,形成双向集成。

2.4 ERP与PDM集成的程度

ERP与PDM都是面向行业企业的应用系统,贯穿于企业产品的整体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较多的共享数据与信息。共享数据以及信息在两个系统中的融合程度直接决定了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图1描述了目前常见的三种及程度的特性。

3 ERP与PDM的集成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3.1基于XML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在两种系统的集成过程中,采用基于XML技术进行集成的技术主要包含一些重要的传输协议,主要包含了XML协议、SOAP协议、DTD与RPC等一系列的通信协议,与HTML语言一致,XML语言属于网络方面的通用通信语言,作为一种通信的元语言,XML语言可以允许用户进行标识的自我定义,XML语言具有独立于应用平台、自我描述、机器可处理、半独立结构以及开放性等特征。

3.2两种系统集成中采用的BOM技术

在企业产品的研发周期,PDM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作为其底层的数据支持的,BOM为数据库的组织核心,产品的所有数据以及技术文档之间的联系都是基于BOM的基础。EBOM与实际产品结构的概念差别正在逐步缩小,BOM中的管理都是按照PDM的产品结构以及管理配置作为基础的,并通过PDM的多视图结构来实现,从这样的层面分析,可以认为以BOM作为数据核心,就可以将与产品所有相关的工程数据以及技术文档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可以建立企业单一数据的产品源,集成相关产品的数据,实现在各业务应用中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最新性。

3.3 PDM与ERP集成的异构数据库管理技术

由于目前提供给行业企业应用的PDM与ERP系统都是由不同厂商提供的,系统后台使用的数据库往往不尽相同,因此异构数据库的互联技术必然成为两种系统在底层进行集成的必要关键技术。在底层具有多个异构数据库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中间库的形式进行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交换。底层进行集成的优点能够确保异构数据库进行大量数据交换时的效率以及较好的实时性。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进行复杂字段的映射的时候的时候,算法实现的难度较大,需要中间的相应的文件进行转换。异构数据库的通信方式如图2所示。

4小结

该文主要对PDM以及ERP两种系统基本的概念、组成方式、发展过程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两种系统的区别以及联系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及对比分析,并分析了两种系统集成的可行性以及进行集成的有效方案,为PDM以及ERP两个系统的集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刘伯莹,周玉清,刘伯钧.MRPⅡ/ERP原理与实施[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文寄秋.ERP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脱硫脱硝;集成技术;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 X7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84-2

0 引言

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气污染物未经过净化就排放到大气中去,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雾霾直接地反映出我国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大气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最近几年国家对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措施,但是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形势严峻。

1 氮氧化物与含硫气体的产生

目前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气体,以煤炭的燃烧产生的烟气为主,而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本世纪中期,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据最大比重的依然是煤炭消耗。这足以说明我国在对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主的大气污染物的净化治理工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1.1 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的产生

一般氮元素在煤炭中的质量分数在0.4%―2.9%之间,而硫元素在煤炭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在0.2%―11%之间。目前排放氮氧化物最多的几个行业是电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汽车尾气排放中,氮元素与空气中的氧元素在高温条件下结合生成氮氧化物,这是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来源。在重要煤炭中,硫的含量在0.4%―5.5%之间。在高温中,煤里的硫化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无机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1.2 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都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含硫氧化物会在空气中积累,随着雨一起降落在地表形成常说的酸雨。酸雨会改变地表土壤和水体的PH值,并且严重腐蚀建筑物,对植物的危害更大,二氧化硫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氮氧化物在空气中不但会和二氧化硫一样形成酸雨,而且氮氧化物会与碳氢化物一起形成光化学烟雾,还会在大气层破坏臭氧层。

现阶段的酸雨是雨雪中的酸度增加,降低了江河湖泊中的PH值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酸雨改变了土壤中原本的酸碱度,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在温室效应和降低了能见度;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增加了佝偻病和呼吸道的发病率。

2 脱硫脱硝集成技术

2.1 脱硫脱硝技术

运用在化工工业、火力发电等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烟气净化技术就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在大规模使用的脱硫脱硝技术有十余种,主要包括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微生物降解等。

2.1.1 脱硫技术简介

烟气脱硫技术就是利用二氧化硫的酸性性质,使用另一种碱性物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根据脱硫中碱性物质的三种状态,脱硫方法分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

湿法脱硫顾名思义就是把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碱性溶液,使之发生反应,把气态的二氧化硫变为液态含硫化合物。湿法脱硫效率高、速度快、稳定可靠,但是耗水量大,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多。

干法脱硫就是用干燥的碱性物质固体来吸收二氧化硫,这种方法完全不用水参加反应,一直处于干燥状态。干法脱硫技术成本低、投入少,是一种节约型的脱硫技术,但是脱硫的效果不是很好。

而半干法脱硫就是把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相机通过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碱性吸收物质。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投资较少适合含硫量较低的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脱硫。

2.1.2 脱硝技术简介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等都是目前氮氧化物燃烧技术采用的主要方法。这些技术与烟气脱硝技术相较而言都相对简单,产生的效果有限,反而使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低氮氧化合物燃烧技术的局限太多,所以现阶段主要采用烟气脱硝技术。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图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图2)、联合烟气脱硝技术等是烟气脱硝的主要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除了前面所介绍的还有浓度偏差燃烧和烟气再循坏等技术,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可以使氮氧化物的量控制在80%―40%之间,使用效率更高的烟气脱硝技术会使得烟气中氮氧化物降到更低。

2.1.3 脱硫脱硝技术的集成

现在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脱硫脱硝工艺技术的提升而世界各国对大气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已经在运行的脱硫、脱硝技术还不能满足我们对脱硫和脱硝标准的要求,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新的,能够提高脱硫和脱硝的技术。

2.2 脱硫脱硝技术集成工艺的原理

脱硫脱硝技术集成工艺满足了同时脱硫脱硝的需求,并且在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后还能获得一些副产物。脱硫脱硝技术集成工艺设备简单但可靠、投入资金较少,经济适用。固相吸收脱硫脱硝工艺、活性炭吸收脱硫脱硝工艺、氧化铜脱硫脱硝工艺是脱硫脱硝集成工艺主要运用的三种方法。

脱硫脱硝的反应原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水同时与氧气结合反应,并在反应中加入含氮的碱性气体,这就是活性炭吸收脱硫脱硝工艺的反应原理。氧化铜脱硫脱硝工艺是以氧化铜为活性物质,在高温条件下与含硫物质发生反应再与含氮物质发生反应。

3 脱硫脱硝技术集成工艺的实际运用

脱硫脱硝一体化的集成技术应用最多的是一些使用化石能源较多的行业。脱硫脱硝技术集成工艺以简单可靠、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启动资金少的优势而在工业、发电、交通行业里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发展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技术在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4 总结

我们直接生活在大气中,大气环境关乎我们的健康。烟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产生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我国是燃煤大国也是工业大国,机动车保有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我国严峻的大气治理环境,使脱硫脱硝一体化集成技术的开发不能停止,迫切需要更高效,节约的新技术。

参 考 文 献

[1] 王楠.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第11篇

关键词:卫星工程大总体 信息集成系统 关键技术 进展

中图分类号:P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10-02

人类战争在经历了以能量为特征的热兵器时代以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流为特征的高科技形态战争时代,即信息时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各种用途的军用卫星已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军用导航卫星、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和通信卫星等卫星系统逐步从战略应用扩展到战术应用,直接为作战部队提供了通信、侦察、预警、导航和气象等方面的支援,对战争的进程和最终胜负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卫星研制成为世界军事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门课题。

卫星工程是卫星研究的重要环节,包括立项、可行性论证、方案论证、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和在轨测试等阶段。其中立项阶段是对准备研制的卫星型号进行任务分析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轨道选择、总体方案设想、卫星构形设想、关键技术分析等;可行性论证阶段是根据国家规划,对准备进行研制的卫星型号作综合分析、全面论证和卫星型号任务立案的阶段;方案阶段是卫星型号研制的技术决策阶段,自国家下达型号研制任务开始,包括方案论证、方案设计和模样研制,并提出对发射测控系统的初步要求;初样阶段是卫星型号的工程研制阶段,包括初样设计、试制和试验,其任务是用工程样机对设计、工艺方案进行实态验证,进一步完善方案,为正样研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正样阶段是提供正式样机,全面检验卫星性能的阶段,包括正样设计、正样试制和正样检验试验、飞行试验,其任务是在修改初样设计的基础上研制正样,进行飞行试验,全面鉴定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在轨测试阶段是卫星入轨后进行飞行试验和在轨测试的阶段,在达到《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后,便可交付使用部门,进入使用改进阶段。

卫星工程大总体规定了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联系,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之间需进行各项试验数据、工程进度计划、系统接口标准、工程技术流程、设计方案、技术报告等大量信息数据的交互。但是,目前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相互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分散,难以进行交互和管理,导致了应用层面上的各系统部门之间存在所谓的信息孤岛。

因此,要实现卫星上程快速研制,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加快各种信息在各系统间流通的速度,就必须开展大总体的信息集成系统技术研究,突破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功能交互,为提高卫星工程大总体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在编写工程大总体方案、编拟试验大纲、编制工程技术手册、协调系统间的技术、计划进度等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确保数据资料管理的安全性,创造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课题对推动卫星工程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卫星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卫星研制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美军在卫星项目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各种面向卫星研制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国内的航天工业已开展了卫星设计集成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神舟AVIDM系统是航天710研究所信息中心开发的、基于Web的企业级协同产品研制管理系统。实施AVIDM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型号研制生产能力,以提高卫星型号研制生产的整体水平、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增强集团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但是AVIDM系统也存在一些待改进的方面,例如AVIDM系统支持的统一浏览的文档格式过于单一,目前仅限于OFFICE文档格式;AVIDM系统尚未采取健全的安全访问机制等等。

国内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技术研究综述如图1。

1.1 项目信息集成技术

项目管理是在大型工程的管理与建设中所广泛采取的管理手段。在卫星工程的实施中也普遍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大总体的各分系统与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项目管理软件,其中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MicrosoftProject系统最为典型。由于在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中也采用项目来组织管理数据,因此,在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与Project等项目管理应用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即要实现系统间的嵌套调用,这就需要进行项目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实现。针对项目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Loucopoulos,Zicari等人讨论了项目软件与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了利用ODBC等方法实现项目管理软件和工程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王玉茂、薛善良、陈蔚芳等讨论了项目管理思想和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现有PDM系统和PM系统的各自功能特点以及系统集成需求,构造了PM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框架,并详细研究了各集成接口模块的工作原理。万立、乔新愚、吴义忠提出了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项目管理中任务调度优化方法,研究了组件技术在PDM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项目信息集成中应用。

第12篇

关键词:香蕉;半膜覆盖;集成施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8 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2-0008-04

Integrated technology effect of film-half-covering and fertilization on banana

Ye Mei-huan

(Soil and fertilizer working station of Long'an County, Nanning, Guangxi 532700,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er technical content and less application methods in bananasurface field-covering technology, to develop integrated high-yield and drought-resistance technical systemand increase banana's high-yield potential, an field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were made in main banana pro-duction area for film-half-covering, long-effect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soil-te.st-formulation fertil-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ntegrated technology have the functions of soil fixation andwater conservation, reducing soil erosion, harmonizing soil nutrient and water, promoting water-fertilizer-in-teraction a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hich can reduce input and also increase. the econorruc mcome. and yield,and is worth to be applied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Banana; film-half-covering; integrate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增产等作用,所以在隆安县种植的1.2万hm2香蕉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但当前香蕉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地膜覆盖的科技含量不高,地膜覆盖新技术的应用比较单一,没有进行高产技术组装配套,没有形成集成的综合高产抗旱丰产体系,香蕉的高产潜力还未能充分挖掘出来。据此,在香蕉主产区做香蕉半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试验的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在隆安县那桐镇下邓村农科所基地进行。前茬作物为甘蔗,成土母质第四纪红土,土种名称赤红土,地块地形部位为平坝,土壤肥力均匀,耕作层无明显侵蚀,有农田基础设施。试验前采取耕层混合样检测,pH值5.7,有机质23.lg/kg,全氮1.41g/kg,有效磷102.5mg/kg,速效钾137mg/kg。

供试作物为威兼斯B6,是隆安县普遍种植香蕉品种。

香蕉用肥为深圳芭用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家亲复肥芭田长效肥(26 -12 -10),尿素,含N为46%;磷肥为钙镁磷,含P205为17%,钾肥为氯化钾,含K2O为60%。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名称和试验内容为:

处理l,芭田长效肥+全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芭田长效肥667m2施125kg( 26-12-10),尿素38kg,氯化钾79.2kg,折合667m2施N-P20,-K20总量为50-15-60kg。

处理2,芭田长效肥+半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芭田长效肥667m2施125kg( 26-12-10),尿素38kg,氯化钾79.2kg,折合667m2施N-P20,-K20总量为50-15-60kg。

处理3,常规施肥技术+半膜覆盖,667m2施尿素110.9kg,钙镁磷肥94.lkg,氯化钾101.7kg,折合667m2施N-P205-K20总量为5l-16-61kg。

处理4,空白试验,不施肥料+半膜覆盖。

各处理施肥比例见表2。

试验过程

2013年2月5-6日整地、起畦、7日移栽,种植规格行距2.8m×株距2m,小区面积为30m2,每小区种5株,667m2种植120株。试验的各处理除了施化肥方案不同外,其它田间管理按当地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

定植后,每个试验点选一个重复,每个小区选定5株,植后每隔30d调查一次。试验于2013年12月20日分小区收获、计产、在收获时进行农艺经济性状调查。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香蕉生育期及生长势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对各处理生育期及各生育期的叶数、生长势进行了观察、记载,结果处理l、2、3的花芽分化期、抽蕾期、初花期,成熟期、叶数等时间基本相同,而处理4花芽分化期、抽蕾期、初花期等生育期则比处理l、2、3晚2-3d,整个生长期叶色较淡,生长势较差。但在生长势方面处理l、2比处理3占优势。说明处理1、2的施肥方法与处理3相比对香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表3、4。

不同处理对香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收获时对不同处理香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各处理平均数见表5。

从表5可知,处理1、处理2与处理3比,每株果长分别增加0.81cm、0.8cm,果个数分别增加16个、14个,单穗重分别增加4.6kg、4.lkg,单果重分别增加13.3g、12.2g,说明香蕉采用全膜、半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配套技术对其主要经济性状有一定促进作用。

不同处理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香蕉产量的影响,见表6,从表6可知香蕉产量由大一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处理l>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l比处理3±曾产569.lkg/667m2,±曾长19.4%,处理2比处理3增产495.7kg/667m2,增长16.9%,说明香蕉采用全膜、半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配套技术比常规覆膜技术可达到增产作用。

方差分析

对试验产量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202.67大于FO.01(FO.01=7.59),说明处理间差异极其显著,需进行多重比较,选出最佳施肥方案(见表7)。

多重比较

对产量结果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得出,处理l、处理2与处理3相比差异均为极显著,而处理l与处理2比差异不显著。表明香蕉采用全膜、半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配套技术比常规盖膜技术都占优势,而采用半膜覆盖集成配套技术比较经济合算,值得推广。

不同处理每667m2产量及产值比较

从表8可知,采用地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配套技术处理1与常规盖膜处理3相比667m2增产569.lkg,增产1252元,667m2节肥14元,667m2纯增收1266元;处理2与常规盖膜处理3相比667m2增产495.7kg,增产1090.5元,667m2节肥14元,667m2纯增收1104.5元,说明采用地膜覆盖集成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配套技术可以达到增产节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