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考核方案

专业考核方案

时间:2022-02-01 17:0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考核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考核方案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核方案改革

0 引言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考试不仅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学促教、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改善教育教学效果的教育教学作用,而且在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控制、改进与保证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现状

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大潮下,考试改革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现行考试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掣肘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表现为:

1.1 考试的内容结构不合理

重知识考核,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考试的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高专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绝大多数课程技能和能力的考核比重仅占考试的30%左右,比例明显失衡。

1.2 考试形式(方法)单一

许多课程的考试仍然基本上是闭卷笔试,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结构尚未普遍形成。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3 重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轻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诊断性考试

对学生课业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其成绩往往占课程总成绩70%左右,这种以期末成绩为主确定学生课业成绩的做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分依赖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使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电子类专业课程特点,针对实际教学条件及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分别实施多元化的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2 以数字系统与PLD课程为例的专业课考试改革的研究

本文在课程层面上,针对项目化教学的职业技能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探讨。以数字系统设计与PLD等课程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项目驱动任务为导向,在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改革,在此基础上,课程的考核也应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并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全面化,避免理论考核占大头的情况出现,力争通过改革,使得考核成绩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通过考试的改革,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切实针对我院学生喜欢操作、害怕理论的实际学情,加强实操考核与平时表现的比重,对实操及平时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可根据课程考核标准予以免考,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改善学习风气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在数字系统设计和PLD应用课程的考试改革中,突出技能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70%,期末成绩占30%。课程针对各个单元模块分别设计具体的考核项目。在课程教学中,采用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对每个项目的详细的评价环节(各个项目及成绩按照不同权重给出,如表1所示),最后综合给出平时成绩。

2.1 考核方案改革具体实施方法

该课程计划进行的考试改革重点在于将考核重点落实在平时,课程结束时对于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总评:平时总评成绩累计达到优秀以上(90分以上)的学生,将予以免考,该生的最终成绩即为其平时总评成绩;平时总评累计未达到优秀(90分)的学生,将参加期末考试,该生最终的总成绩为: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即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核占30%。

表1 单元项目考核权重分配表

此类过程性考核方式,能够在考核中突出对各个技能点的考察,适用于电子、通信类专业大部分教学内容项目化的课程,例如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电子线路cad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方式、分值比例、是否免考等方面进行调整。

3 总结

通过考试的改革,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有明显的改善:首先,课堂的到课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迟到、早退乃至早退显现有明显下降;第二,课堂上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动手的同时学到了知识,玩手机、睡觉的人减少了;第三,平时成绩的过程化考核,使得学生对每个项目都不敢懈怠,都希望能够获得较好的平时成绩,为期末考试减轻压力;第四,不及格率明显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激励,对改善学习风气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通过考试的改革,平时过程化考核的细化,使教师对学生对各个技能点的掌握情况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哪些部分掌握的较好,哪些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之,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教学改革的实践也需要通过考试改革去促进和验证。

【参考文献】

[1]肖文芳.高职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标准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1).

[2]季顺宁,邹传琴.电子信息类专业项目课程考核方法与形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第2篇

1 改革背景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扭转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不足,实际临床工作能力与取得的学位不相称的局面,但由于临床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试行时间较短,尚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问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传统观念有待转变。由于受到医学科学学位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许多导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往往对学生临床轮训时间过长,学位论文要求相对偏低表示不理解,担心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培养过程往往为了追求毕业论文的科研份量,从临床轮训时间中抽出过多时间去做实验、准备论文,直接影响了临床型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造成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不精的局面。

(2) 学位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突出临床能力培养的特点。目前为研究生开设的学位课程较适合于科研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临床型研究生培养需要所开设的临床基础课和临床技能课,不利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3) 研究生临床水平参差不齐,给临床带教工作带来难度。研究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学校,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各有不同,因此,对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按统一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达不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也会给科室临床带教带来困难。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尚未成熟。医学临床学位的核心是临床能力的培养,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是衡量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评价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实施相应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实践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培养方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学位论文标准等内容。为了规范研究生的培养行为,我院在制定出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2.1增设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特点,我院压缩了原来的4门研究生学位课程(政治、外语、DME、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把原来1个学期完成的课程,压缩到10周内完成,腾出的时间增设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目的是在研究生进入临床之前对其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全面地训练,为进入临床作准备。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护理技能训练、医技技能训练、药学技能训练、中医传统技能训练、基本诊疗技能训练、术科诊疗技能训练等7个方面,时间安排在第11周。上课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多媒体示教以及分批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的开设填补了目前研究生临床学位课程的空白,为临床型研究生进入轮训以及专科培养做好准备。

2.2实施个性化培养

针对临床专业研究生入学前临床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特点,我院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训计划作了相应的调整,使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切合实际。

(1) 入学前曾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并已取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方法》中第一或第二阶段培训证书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教研室审核后、可直接进入专科培养。

(2) 应届或入学前未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的研究生,经二级学科临床培养、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专科培养。

(3) 进入专科培养并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科室考核、医教部批准后,可以参加一线独立值班。

2.3增设临床前期训练的内容

临床轮训是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和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临床前期训练的目的是让研究生早曰了解医院运作模式、医院文化氛围、以及本专科诊疗常规,为进入科室轮训和专科培养做前期准备。

2.4明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毕业论文标准针对许多导师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标准不明确的情况,我们在做好宣传和解释工

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和形式:①利用现有临床资料分析总结;②设计新的研究课题,收集临床资料,并作分析总结。③临床个案总结。论文标准的调整,减轻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负担,从而可以专心进行临床轮训和专科培养。

2.5加强临床能力考核

临床能力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为了切实提高我院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院加强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的力度。

(1) 在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中突出临床操作能力的考核,考核采用“必考+选考”方式进行,必考项目(占总分70%)共15个项目,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病历书写和医疗法规、传染病防治、临床检验项目、无菌操作、X光教学读片、中药临床应用、西药临床应用、针灸基本技能、问诊、专科体格检査、常用诊疗技术、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医技学等内容,考核分理论和和实践两部分,分别占40%和60%。

选考项目(占总分的30%),共8个项目,研究生可根据专业方向的培养需要,在8个选考项目中任选4项,任选项目的考核以实践操作为主。取各项操作的平均分为选考项目的总分。

(2) 加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出科考核。出科考核是临床型研究生在各科室轮科质量的保证,只有严把各科室的临床质量,才能提高整个临床轮训的质量。因此,我院制订了〈〈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训出科考核规范》,在原来出科考核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出科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严格把好各科出口。出科考核由3部分组成:平时情况(根据〈〈临床轮训考核表》的内容进行考察)、现场考核(临床技能、理论知识、病历检査等)及医德评价,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合格者方可出科。

(3) 提高毕业前临床考核标准。 毕业前临床考核是衡量研究生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客观反映我院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情况,我院建立了临床医学专家库,按专业不同随机抽取成立各个考核小组,并且聘请校外、院外专家参加研究生毕业前临床考核,考核以国家中管局颁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医部分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西医部分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为标准,重点在于考核研究生是否掌握规范的临床操作、是否具备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3 改革成效

主要以座谈和问卷调査的方法考察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向实施改革的2004级临床型研究生80名同学下发问卷,回收71份,有效问卷68份,调査结果如下??

(1)对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开课情况看法,见表1。

从以上调査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赞同增设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并且有98.48%的学生认为开设该门课程是有必要的;89.39%的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收获较大;学生对讲课内容、讲课质量、考试方式的设计也比较满意,有92.42%的学生认为课程对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帮助;80.3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强化诊疗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有帮助;有78.79%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帮助。

(2)对临床前期训练的看法,见表2。

从以上调査显示?学生对开展“临床前期训练表示充分肯定。有98.48%的学生认为“临床前期训练”对熟悉诊疗常规是有帮助的;有90.91%的学生认为“临床前期训练”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磨合期;有78.79%认为“临床前期训练”增强了进入正式临床轮训的信心;有81.82%的学生认为“临床前期训练”有助于及早了解自身专业特点;认为“临床前期训练”有助于熟悉临床的运作规律的学生有84.85%。

(3) 学生对根据术科、非术科的特点安排轮训计划的看法。认为合理的有86.39%,认为不合理的有12.12%。

(4) 对整个改革方案的看法,见表3。

学生对整个改革方案持肯定的态度。有60.61%的学生认为改革方案要比传统的培养方案好;有74.24%的学生认为改革方案对临床型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好处;有72.73%的学生认为改革方案强化了临床能力的培养,对促进临床研究生培养质量很有帮助;54.55%的学生认为改革加强临床技能训练,有利于査漏补缺,掌握各科常用操作技能;有78.79%的学生认为该改革方案是可行和值得推广的。

以上调査结果显示,改革方案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表现在更加符合临床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突出了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技能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考试方式、轮训安排各环节都体现了以上特点,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同时改革方案突出了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特点,有利于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在整个培养方案改革中,我们一方面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另一方面突出了学生个性培养的特点。根据术科和非术科以及入学前的知识结构的个别差异,安排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轮训工作,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赞同。

另外,改革方案实施过程还注意了对学生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医德医风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基本的思想素质,本方案通过增设医德医风以及医院文化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为研究生尽快地融入医院文化作了充分准备。

4改革思路的进一步完善

(1) 学位课程时间的调整。改革方案中,学位课程在时间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从调査的结果来看,学生对目前学位课程安排的时间感到过紧,学习压力较大。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将争取学校研究生处的支持,进一步压缩原来4门研究生课程的学时,把临床医技与技能训练课往前移,让学生有消化知识的时间。

(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的实施成功与否取决于导师的配合程度,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从各方面提高导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我们将在推行本方案的同时,加强导师培训,以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

第3篇

摘要: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以课程考核评价为视角,阐述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创新方法,即“驾证式考核”方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驾证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已成为影响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究其主要原因之一,企业招工重技能而非学历,因为企业为节约培养成本,尽快实现经济效益。这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短板,即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用工荒” 与“就业难” 并存的尴尬局面,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促使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衔接起来。而作为教学质量检测器的考试,其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获取毕业证书的社会认同度,进而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以市场对学生能力需求为标准,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起来。为此,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的考核推行了 “驾证式考核”方式,目的是大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有效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用工荒” 与“就业难”的矛盾。本文对“驾证式考核” 的内涵、实施方法、实施效果做简要介绍。

1.“驾证式考核”的内涵

所谓“驾证式考核”,就是像机动车驾驶证考核一样,对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进行“应知”的理论考核与“应会”的技能考核,即对每门课程进行“应知”、“应会”两个考试,分别计算成绩,两个成绩都合格本门课程成绩为合格,应知、应会任何一个成绩不合格都要进行补考。“驾证式考核”充分体现以下三方面理念:

1.1“驾证式考核”体现了高职教育既重视实践,又要重视理论,重点是实践的理念

“驾证式考核”,将技能考核作为一个成绩单独计算,目的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足够重视,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而高职教育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因此,高职教育也要重视基础理论,但两者相比较而言,重点是实践,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1.2“驾证式考核”相当于过关考试

依据岗位工作任务,任课教师要理清哪些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演练,在训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及时组织补考,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必会的专业技能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

1.3“驾证式考核”重视过程考核

“驾证式考核”不但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更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即以单元或模块考核贯穿教学过程,分阶段组织考试,阶段性不及格要及时组织阶段性补考,直到合格。这样既可以反馈学生对单项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学双方持续改进,又使形成性评价有据可依,避免平时成绩给分随意现象。

2.“驾证式考核”实施的方法

包括“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方案的组织实施等环节。

2.1“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

“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是“驾证式考核”实施的首要环节,方案设计重中之重的原则是考核内容必须与岗位工作任务接轨,考核评价标准必须与行业企业评价标准相吻合,依此原则确定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及方案设计的方法。

2.1.1“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依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需要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依此制定技能考核方案,再根据这些技能确定支撑的理论知识,依此制定理论考核方案,体现理论为技能服务的思想,将课程培养的必备职业素质贯穿到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全过程。

2.1.2“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方法

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是进行岗位对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水平调研。我院通过三种途径展开调研,即教师对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员进行访谈;利用教师到企业走访实习生的机会,与企业人员及实习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毕业生回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的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通过这三种途径,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到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二是制定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依据调研结果由课程负责人设计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制定出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

三是对初步 “驾证式考核”方案进行讨论。我院以专业为单位,邀请企业一线骨干人员,对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的初步考核方案进行讨论,主要讨论考核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情况、考核评价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的结合情况、方案的可实施性、预期的实施效果等内容,为形成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奠定基础。

四是制定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初步的“驾证式考核”方案进行整改,制定出最终的“驾证式考核”方案。

2.1.3“驾证式考核”方案设计的内容

“驾证式考核” 方案包括考核目的、考核目标(即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目标)、考核成绩的比例分配、考核内容、评价标准等基本项,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允许在基本项的基础上增加及创新。其中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是方案的核心。

1、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内容(素质考核内容包含在理论、技能考核内容中)。理论考核内容要细化,列出每个单元(或模块)要考核的知识点,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实用,考核常用于指导实践的内容,突出核心知识;技能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设计若干个考核项目,要求考核项目与课程培养的能力点相吻合,即要面向工作岗位,以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设计课程的能力考核项目,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评价标准:理论考核评价标准依具体试题进行评价。技能考核评价标准要具有科学性、适用性,与行业企业评价标准对接,并做到细化、量化、给分可依,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可包括确定评价方式、拟定评分要素、制定考核项目成绩评定表三个环节。评价方式可采用多元化方式,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分要素可以包括工作态度、操作的规范性、考核成果的质量等,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及行业企业评价标准设定评分要素。考核项目成绩评定表的制定,要针对每个(或每类)项目按评价方式及评价要素进行设计。

2.2“驾证式考核”的组织实施

各门课程的考核按既定的 “驾证式考核”方案组织实施。

2.2.1理论考核的组织实施,注重三方面:

第4篇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已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对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技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为了满足市场对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改革与创新,按照“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依据学校所拥有资源,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以制定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电子专业立足的根本。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受教育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所拥有的硬件资源为依托,制定的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而是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电子技术专业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授课方法上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最后考核方式以试卷加上平时出勤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以后并不能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更谈不上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电子产品了。目前,社会上所需要的为实践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培养目标,需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结合学院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密切关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行业技术的发展进行跟进,把职业教育的特色凸显突出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实践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法,为提升学生技能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综合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突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吉林省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吉林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分别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灯泡电线厂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企业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专业技能,加深了专业认识,同时也为学生赢得了就业机会。学生通过去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培训和毕业实习,提升了专业技能,顺利实现了学院学习和社会就业之间的岗位对接。

2课程设置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确定了企业所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所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检验、安装、调试、维护等就业岗位。学生可从事的具体工作为生产电子产品时的工艺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及品质统计分析;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对电子产品进行开发等技术;对产品的现场生产过程与品质进行管理;对电子类产品进行营销与售后服务;对电路工程进行施工等工作以及对贴片机进行操作或编写程序等工作。学生所要从事就业岗位时需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有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核心,校企合作为依托,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工作任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3考核方式

本专业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实践技能考核,此考核方式主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为过程性考核方式,二是理论知识考核,此考核方式是以最终考试试卷的形式出现,为理论考核方式。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课程,适当调整分值所占比例。职业基础课总成绩中理论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职业技能课中实践技能考核占50%,理论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3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小组互评打分等形式,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协调能力等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查可采用随堂考核的形式,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评定。

4小结

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对电子行业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实践技能,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职业人才评价方式,凸显本专业培养特色及优势,全面提升培养出人才的质量,是学校不断追寻的目标。鉴于此,建议学院多提供教师进行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不断增进更新知识,储备能量,更好的服务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

第5篇

关键词:“3+4”分段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转段升学实施方案

1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是在中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自主招生,进行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等10几个省市已经在2012年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很多国内外的教育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文献[1]指出要在中职升本科项目中明确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的错位发展,确定了以技术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高素质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3]。“3+4”项目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招生机制、转段机制、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等方面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和尝试。

在国外,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可以升入本科攻读学士学位,甚至可以攻读硕士和博士,这样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美国以社区学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办学和企业的关系比较密切,专业的设置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还有相关的董事会进行监督。董事会不仅起到监督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学院的教学质量。另外,由于美国有完备的学分认证系统,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能够进行有效的衔接。德国主要教学模式有双元制,企业和职业学院进行合作,引入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形成双元制业教育与双元职业继续教育体系,使得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4-5]。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提出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继续教育、双元制高等教育的3级体系方案。澳大利亚推出TAFE这一终身教育体系,公布全国统一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把学校、职业教育与培训及高等教育各部门所颁发的资格证书纳入体系。回看我国的普高教育和中职教育,则发现长期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偏低,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2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

教师要立足“中职升本”教育的特殊性和培养定位,积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实施并广泛征集各方面的经验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我们对计算机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的招生机制、转段机制、衔接机制、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计算机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

1)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贯通以及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教师可对美德澳等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贯通和衔接进行比较,分析各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为我国建构多元化职业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借鉴。美国的社区学院办学以校方为主,与企业取得紧密联系,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德国以双元制为主要教学模式, 将卓有成效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与企业及职业学院合作,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双元职业继续教育的体系,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提供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

2)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施。

教师可在“3+4”分阶段培养模式下,设置本科与中职无缝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学校共同讨论形成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社会适应性,能够胜任社会发展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转段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根据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南京晓庄学院组织合作中职院校,成立转段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具体工作部门;负责转段考核的领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并且共同研究制订转段升学考核方案,明确课程考试、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4)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招生计划和录取工作的完善。

教师可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招生制度,将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纳入学校的招生考试规划中,扩大计算机专业“3+4”项目的招生规模;继续完善录取工作,招生就业处领导直接参与“3+4”工作小组,做到录取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5)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的教育研究和教学管理。

教师要加强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的教育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目前,“3+4”项目教育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很不足,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需要积极推进职教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3 计算机专业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的转段升学实施方案

3.1 “3+4”分段培养模式的实施原则

(1)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的原则。转段升学考核要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考核内容要重点体现前段教育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体现后段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保证培养的连续性、衔接性和贯通性。

(2)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原则。转段升学考核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升学考试制度;要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重点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改革,着力加强学生文化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考核,探索推进文化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的融通。

(3)公平公正的原则。转段升学考核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完善制度设计,强化信息公开,优化过程管理,切实保障转段升学的机会公平、程序公开和结果公正。

3.2 “3+4”分段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

(1)D段考核工作在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由本科院校成立转段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转段考核、综合评价、面试等工作。

(2)各前段学校均要成立相应转段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转段考核的组织、协调和有关善后工作。转段考核领导小组由分管招生、教学、纪委工作的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3)各后段学校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转段考核测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各相关专业要按要求认真制订并及时公开考核具体工作方案,严格考核程序,严密组织考核各环节工作,及时公示考核测试结果。每个阶段的过程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应及时报本科院校备案;综合考核结果及时通知考生本人。

3.3 “3+4”分段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1)文化课基础考核。

(1)文化课程统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分别于第2学期末和第4学期末进行统考,统考一般由市职业教育教研室组织。

(2)文化基础课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期间各类主要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文化课课程学期或学年总评成绩不及格者,可在下一学期开学两周内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由学生所在的前段学校组织,非统考课程补考试卷由前段学校负责,统考课程补考试卷由市职业教育教研室确定,补考试卷难易程度与正常考试相当,不降低标准。补考成绩60分及以上者按60分计;60分以下者按实际成绩计。

2)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考核。

(1)每个专业确定1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组装维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加市级统考;特殊情况下也可由本科院校与市职业教育教研室联合组织。

(2)每个专业确定2门或2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参加本科院校组织的统考,专业核心课程统考时间根据教学计划确定。专业统考课程总评成绩要求达到70分以上。其他专业课程考核由前段学校自行组织,本科院校负责督查指导。专业课程过程考核成绩的认定标准参照文化基础课程成绩认定标准。专业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者,可以在下学期开学两周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非统考课程补考卷由前段学校负责,统考课程补考试卷由本科院校负责,补考试卷难易程度与正常考试相当,不降低标准。

(3)职业技能考核。至少获得1个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英语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B类考试或公共英语二级考试;计算机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或获得劳动部OSTA中级操作员证书。

3)综合评价。

在全部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都合格的前提下,教师可对进入试点项目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①德育考核合格,占综合评价成绩的20%(前段学校负责);②专业实习成绩合格,占综合评价成绩的20%(前段学校负责);③面试考核成绩,占综合评价成绩的45%(本科院校负责);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占综合评价成绩的10%(按普通高考要求,在第6学期的3月份到指定医院体检);⑤参加过1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占综合评价成绩的5%(前段学校负责)。

进入试点项目的学生只有综合评价达到70分以上,方可转入本科院校就读。对于其中任何一项考核未达标者,如果学校下一届开设相同专业项目试点班,可转入下一届试点班学习;如果学校下一届未开设相同专业,则以中专学历毕业。

4 结 语

“3+4”分段培养模式以构建纵横贯通、立体型、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了“统筹规划,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探索系统培养人才体制,加快形成现代职业、学历一体化教育体系,系统化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增强了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输送功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国琛, 邓长辉, 彭绪梅, 等. 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实践探索――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2): 8-11.

[2] 夏建国. 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8: 122-123.

[3] 易丽.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 职教论坛, 2013(1): 18-20.

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规范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而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项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系统设计规范和标准,从技术层面确保高职课程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1.总体思路

坚持“依岗位定目标、依任务定课程、依能力选内容、依产品定项目”的课改原则[2],认真分析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课程体系,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制定课程标准,以“突出能力目标,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原则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根本上打破以知识逻辑结构为基础的“理论+实践”二元课程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建立“能力本位”的、以工作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将知识为中心的“先学后用”教学模式,改变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体教学设计规范包含三个层面,即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方案。

2.构建课程体系的规范

(1)职业目标分析。职业目标分析是整个课程设计的第一步,目的是弄清专业面向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做准备。职业目标分析应包括初始岗位和目标岗位(即本专业毕业生将来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相近的职业岗位以及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

(2)岗位分析。以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等形式,确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岗位分析的结果将为下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对工作流程进行描述,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3)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从知识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三个方面概括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

(4)确定课程设置。根据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并编制专业教学进程计划,确定每门课的学时和学分。

3.制定课程标准的规范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以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得出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主要包含课程性质和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实施条件、课程考核方式等。本环节的工作成果体现为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定位。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具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如专业基础课、职业能力必修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

(2)课程目标。从宏观上描述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能力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 “了解”“懂得” “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

(3)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模块,分配每个模块的学时。这里对课程内容的划分是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学习领域而进行的初步划分,通常只包含模块内容标题,还需要在课程整体设计中设计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和教学情境加以充实。

(4)教学实施条件。说明课程教学实施对师资队伍、实践软硬件条件、参考文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课程教学团队各成员的角色、责任,等等。

(5)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要给出具体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类型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鼓励“课证融合”课程与专业相关性高、权威性强的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开展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改革。对公共基础课、综合学科课程的考核模式主要采用笔试为主,辅以平时考核,成绩组成比例为“平时:期末考试为4∶6”。职业能力类的项目课程要注重过程考核和技能考核,原则上每个学习项目结束后都应有相应的阶段性考核,期末成绩是每个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成绩的总评。综合实训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项目课程获得单项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该课程考核主要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职业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个角度考虑,同时注重对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自主学习、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建议此类课程以成果答辩方式为主,并结合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性考核成绩,得出该课程的总评成绩,原则上建议取消笔试考核。

4.设计教学方案的规范

(1)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整体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纲,站在一门课的角度,从整体上对课程目标、能力训练项目、教学情境、课程进度安排、考核方案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其中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学进度安排是课程整体设计的重点内容,关系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中落实的效果。①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对职业能力目标的宏观描述,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细化。需要注意的是,整体教学设计中对能力目标的描述更加侧重技能层面,是对职业能力的具体化描述。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以职业活动中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选择、设计一个或多个综合项目贯穿整个课程,作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作为载体,融合了完成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这就是以项目为能力训练载体的原则,也是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教学项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效,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水平。③教学情境设计。以实际工作结构为参照点,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的教学实施方案。用教学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有利于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职业活动氛围中培养职业能力、知识和素养。④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进度表是后期课程教学实施所依据的基本教学文件,以图表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及与其对应的训练项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时等要素按时间顺序排定的进度安排。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只是基本的内容框架,还需要一系列的能力训练项目充实课程内容,以达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要求。⑤考核方案设计。根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考核方式,制定细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案的设计要体现“能力考核”的要求,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相配套。考核方案要注重将教学过程管理与形成性考核相统一,避免一锤定音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2)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是每次课的教学实施方案,是对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细节设计。设计时应该充分体现“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三项原则。完整的教学方案建议包括描述情境、引出任务问题、教师演示讲解或示范、学生模仿训练、理实归纳、单元考核、单元总结并引入下次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各教学环节设计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互动脚本、时间分配等内容。其中时间分配上,要以学生为主,教师讲为辅,鼓励做中学。①描述情境。按照整体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教学情境,描述工作任务和场景,提出任务,引发讨论,告知同学本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出本单元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②引出项目任务。告知学生项目任务的要求、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并宣布考核方案。此阶段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思考。③教师演示或示范。教师通过操作示范,演示案例完成过程。案例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操作讲解必要的知识和原理,并通过互动讨论,逐渐深化同学们对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技巧、知识、原理的理解或掌握。④学生模仿训练。按照教师示范步骤,学生模仿操作,边做边学。除了演示案例,教师还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的训练项目,供学生反复训练、巩固、提高技能。⑤理实归纳。总结项目训练后所学的知识、技能,并归纳总结。⑥单元考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二步提出的项目任务,并按照事先宣布的考核细则进行验收,给出评定成绩。⑦单元总结。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知识、技能的重点和要点,深入讨论前面所完成的项目任务,并提出新的任务要求,引出下次课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预习准备。⑧布置作业。尽可能以本次课所完成的项目任务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能力拓展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5.课程评价的原则

评价课程整体设计的优劣,应该以“能力本位”为总的原则,从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教学方案三个层面具体考量。具体说,课程评价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课程整体设计统筹了知识、素质、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并突出能力目标;②课程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③教学过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满足第一条,说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是贴近岗位需求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满足第二条, 说明课程教学符合“行动导向”的教育理念,是“行知合一”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满足第三条,才能真正做到“边做边学”,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去掌握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并培养职业素养。

实现“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目标,既需要职业教育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规范,对实现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科学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20.

第7篇

论文摘 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技能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工作过程出发,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并转换为对应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正在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敬业创新的优秀人才。由于种种原因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往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急需人才缺乏相应专业的培养,出现“产销不对口”现状;另一方面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与其就业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不能与职业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

我校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高职示范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之一,在示范和后示范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过程中非常重视专业的内涵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审定,把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和打造专业特色作为重点,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1 通过专业调研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1.1 深入市场调研分析人才需求

人才需求分析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通过制订详细的调研计划,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专业调研。“走出去”就是分批派出专业调研组到相关企事业单位、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请进来”就是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学校进行研讨。了解毕业生在哪些单位、哪些岗位从事哪些工作,这些岗位需要什么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以及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等。针对调研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找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从而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与质量标准,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1.2 面向就业岗位和职业证书要求准确把握进行专业定位

通过专业调研汇总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就业岗位分布来看,近50%的学生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工作,近30%的学生从事电工、电子类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等工作,有近15%的学生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其余5%的学生从事产品销售或其他工作。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备专业职业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法律意识的高技能人才。由于行业准入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的严格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获取对就业有帮助的一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电工上岗证、电气设备安装工证等。

2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1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调查入手,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企业兼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教师、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及家长的意见,对专业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得出工作岗位的业务范围,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并转换为对应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如“工业自动化工程师助理”工作岗位的职务范围是从事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设计、选型、系统编程、系统集成和维护等工作,其工作领域为电气工程制图、成套电器控制柜安装调试、PLC自动化系统设计和维护,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及维护、工控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在课程设置中转换为相应的核心课程。

2.2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相同专业在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突出企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从知识、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设计“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等模块组成专业课程模块。使之具备:基础性—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针对性—以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为主干,培养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实践性—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实用性—技能训练针对学生的岗位设置;拓展性—相同专业不同岗位能力的培养,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

2.3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设计项目化课程

对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打破传统学科性“理论+实验+实习”的课程体系结构,把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适应性的原有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结构,确定了本专业7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4门职业拓展课程,不再单独设置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项目化课程标准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教学内容中精选实际工程案例并经教学化处理形成学习型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对应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点、技能要求融入到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并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融通,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3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创新教学模式

3.1 灵活、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组织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采取“3+2+1”的教学组织形式,第1~3学期主要学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技能基本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融入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学会表达、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具备基本职业素养;第4、5学期安排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职业(岗位)技能,同时组织开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使学生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第6学期进行毕业前的综合职业技能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完成论文撰写及答辩,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易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易于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因此,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应贯穿、覆盖适应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的教育与训练。

3.2 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式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以校内学习为主,采用“理论+实训+实习”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精讲多练。实践教学中将“指导书”更改为“任务书”,采用“实践与创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方案设计、仪器设备选择、制作、测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体验、观察探究,在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实行分段集中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实训室以单班为单位采用项目化课程组织教学,如2010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4个班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4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教学,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每门课程4~5周,依次轮换。课程教学在实训室以学习型项目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经过强化实践训练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教、学、练、做”有机融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实现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达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3.3 “课程考核+职业技能认证”的考核方式

按照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考核以校内为主,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主要考核“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项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校内考核为主,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也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考核。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考核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采用“课程考核+职业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按项目分别考核然后汇总,每一个项目均从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考核,知识考核重在考查知识的应用和相关的操作规程,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态度考核则重在对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职业技能认证有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组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可直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另一种是课程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由学院统一组织进行考核。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重点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深刻体会到专业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只有深入企业,才能了解企业的需求,把课程体系切实融入职业岗位要求,将专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将考核与评价和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戈平.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2-63.

[2] 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第8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考核模式;课程;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53-03

一、国内外考核模式分析

1.德国“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考试模式是在电子行业等采取的一种创新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考试须密切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考试形式的设计关注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第二,以职业能力的考核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考试方法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的各个方面;第三,采用外部认证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考试质量保证体系,切实维护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公正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2.英国BTEC教学考核模式。BTEC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及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突出通用能力培养。BTEC模式的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能力,并测试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BTEC考核模式的特点是: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尊重学生,重视投诉。

3.国内考核模式。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职教工作者陆续提出了一些体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方法,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相结合、校内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有其成功之处,但也有待改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考核方式缺乏标准性、精确性、系统性、全面性。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

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课程考核模式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在教学目标的限制下,确定考核的形式、内容和标准。

1.职业能力导向课程教学目标制定。通过对特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位置,细化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2.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构建。在细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几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考核模式。

(1)考核过程全程化。职业教育课程考核需要分为两部分,强调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2)考核标准职业化。职业化的方法可以从引入职业标准开始,分析岗位要求,具体落实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三个方面。

(3)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主体不能局限于老师打分,可以多种主体配合,比较可行的考核评价主体有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

(4)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考核方式采用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小组答辩、小组竞赛及展示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5)考核的执行与管理系统化。考核的执行与管理必须系统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机制。第一,在课程开始之前课程小组就要研究制定考核的方案,包括学生情况的调查和过程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第二,组织专家对考核方案进审核和修订;第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组织督导对考核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进行追踪、反馈和修正;第四,在期末进行终结考核时要实行教考分离;第五,课程结束时要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反馈总结。

三、“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考核模式实践

“电子线路制图与制版”课程是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PCB电路板加工、电路板加工质量检修、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及设备改良等典型工作岗位技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整体考核方案。课程考核融知识、技能、素质于一体,由平时考核、任务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构成,并与岗位技能认证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师生共同参与,如表1。

2.考核评价标准。在课程考核方案中,非常关键的是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任务过程考核部分。内容是否恰当、标准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技能的培养效果。下面以“任务1: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设计”为例,简单阐述如何确定任务过程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任务驱动课程教学目标分析,按由简到繁的原则,作为第一个任务,使学生了解电子线路板设计流程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掌握Protel99SE启动、文件类型识别、文件管理、数据库设计、分立元件库加卸载、原理图绘制环境设置、元件操作、电气连接及规则检测、报表生成、原理图打印输出等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2)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如表2。

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特别是学生通过自评环节,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每个任务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该课程考核方案比较全面、合理、细致、操作性较强。当然,在今后的实践中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课程组的不懈努力。

课程考核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量和质量管理的工具。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尧妃.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9,(10).

[2]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第9篇

考核、师资选聘等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关键词:中职与本科 3+4分阶段培养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河北省自2014年3月份启动中职与本3+4人才培养工作,我校是国家首批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2014年4月份被教育厅批准与河北工程大学联合进行“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即学生在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习3年,经考核测试合格后转段进入河北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4年。

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改革完善中高职分段培养和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为本科院校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本着“遵循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双并重”的指导思想,按照总体设计和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探索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和本科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3+4”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3+4”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学习借鉴等多措并举,力争制定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中职和本科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大量走访同类兄弟学校、普通高中、本科院校开展了前期调研,与企业人员和联办本科院校三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细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共同制定出对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职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以专业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岗位需求为依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与联办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中职段与本科段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在中职培养阶段,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开始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将德育教育与今后从事的职业对接,将课程内容向职业教育推进,为突显职业特色,开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根据知识和能力的扩展与递进关系,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后四年本科段的学习及专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

(1)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实训条件,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入选课外训练小组学生需经过任课教师推荐,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考核成绩合格。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小组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鼓励其参加全省乃至全国中职生职业技能大赛。

(2)定期组织学生到联办高校实践实习,参观专业实训室,结合课程进行实验实习,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专业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的。

(3)专业课在实训室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4)专业课程教学中定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生产车间,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 考试考核管理

(1)依据《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与本科院校试点对口贯通转段测试办法》文件要求,制定学校“中职与本科对接中职教育段综合考核办法”,与河北工程大学共同研究制定综合考核方案。

(2)采取“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过程性学习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小组协作、作业完成质量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考核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终结性考核为一次性考核,主要形式为期末测验或考试。

(2)坚持每月一考制度。每月组织一次月考,考试成绩公布后,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诊断性教学分析。

五、教师选聘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校内和校外互为补充的模式。校内选聘中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同时要由具有高级工以上资格。校外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为课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工作。

定期组织教师与河北工程大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示范观摩课、座谈会等形式交流探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衔接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六、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3+4”分段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科教研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与河北工程大学沟通协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的聘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等相关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3+4”本科班日常管理工作。学科教研组是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教师之间共同研讨交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开放;电子商务专业;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是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论学习与实践,实施开放式教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在进行开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与开放式教学配套的学生考核方式,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考核为本位,注重模拟实际商务环境下的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提倡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的考试方式,全方位测试学生的学业水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自2009年开始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配套的开放式考核方式也实践多年。随着开放式教学改革的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但考核方式逐渐暴露出新的问题。

1 当前考核方式概况

目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情况,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理论基础课的考试

理论课的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强调广度与深度,通常采用笔试方法。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和出勤情况四部分内容。出勤率主要是针对比较散漫经常缺课的学生而设置的,出勤率很低达到学院规定的学生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1.2 实验、实训课程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这类课程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学习的好坏,是否达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难以用一两个小时的笔试或上机考试来测试学生的水平,所以这类课程我们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从一开始到课程终结,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设计报告。这种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设计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1.3 专业课的考核

专业课的考核为素质类教育考核,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并重。在考试形式上,主要采取“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可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记,对理论知识的推理和运用。实践考试则根据该课程对实践的要求,从学生作品、实践项目表现、调查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

1.4 职业资格证书考核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否则无法毕业。

1.5 毕业环节考核

1)顶岗实习的考核。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规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主要包括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考核指标。企业根据学生工作期间表现进行考评,给定技能评估成绩,校方根据企业评定,并结合学生的实结报告,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2)毕业设计的考核。将高职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密切结合起来,以顶岗实习作为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平台,实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系部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特点,拟订设计方案题目,由学生根据顶岗情况自行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设计方案。

2 开放式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的考核方式中,不难看出,跟传统单一的笔试相比,其开放性的特点已经有所展现,在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考核方式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

2.1 难以体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一模式与电子商务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并不冲突,同样也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中,全都只是对单一课程的考核,而技能竞赛或者职业竞赛将涉及到多门课程,而且参赛的学生也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这意味着参赛学生因为参加比赛会影响对现有课程的学习,但参赛的学生通过比赛又实实在在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很大提升。现有的考核方式对参赛学生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打击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2.2 一些课程难以组织有效补考

在对实验、实训、实践这部分的考核中,很多都属于过程考核。如果有学生在学习当中达不到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考核将会是不合格。按现有的考核制度,不合格的课程可以补考。由于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很难再组织个别学生对这类课程进行补考。

2.3 对考核的公正性缺乏监督

开放的考核方式,优点是灵活、开放,能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合适的考核方式。虽然每门课都有很详细的考核方案,但由于专业课程的特点,主观打分(主要是任课教师)的比重过大,导致最终的考核分数受评分者影响较大,导致考核缺乏公正性。

3 开放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3.1 推行现场考核方式

开放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考核的重点是职业能力的评价。学生参加真实或模拟的课程实践和竞赛涉及到多门课程,由指导老师及企业培训教师在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或者比赛的状况进行全面测试,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已达到所涉及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并进行相关的能力评价,作为相关课程的成绩。

3.2 完善考核方案

在课程的考核方案中,要求明确补考方案。在制定补考方案时,可以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考虑是否让补考的学生加入下一届同专业的班级进行重新学习和考试。

3.3 实现多元考核

考核主体由单纯的教师扩展为教师、学生、企业三个方面;由单纯的教师对学生考查,转变为模拟商务活动中学生团队之间的相互考查、实习实训过程中的企业考查等,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考试变得更有利于师生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不断的进行反思、完善与修正,从而不断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邢向荣.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改革——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职业,2011(35).

[2] 王红红.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3] 邱林.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网络财富,2010(13).

第11篇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人才培养的方案 高职 “长吉图”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4-02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背景及区域人才需求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中国海关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报关企业必须具备5名以上的报关员,使进出口企业对海关报关员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突出以长吉图为主体的我国图们江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拓展了吉林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国际合作,并对吉林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调研,相关企业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能够独立操作货代、报检、报关业务,具有与货主、船公司、海关、商检等部门协调沟通的能力,并有一定英语水平。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岗位:报关员、报检员、货代、跟单员和国际物流管理员。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托“长吉图”区域发展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国际货运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可从事货运、报关、报检等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利用“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办学问题。加大“订单”和“准订单”培养的数量。通过理事会模式,与企业间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参与,由学校与企业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以实现培养人才与实际物流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课程体系。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专业将工作任务领域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具体的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引申出学生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应知识点,达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从而实现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直接对接。详见表1。

(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理事会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搭建育人、研发、就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建设平台,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专业与产业、岗位与专业、生产与教学、认证与考核深度融合。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

(一)强化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面向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调研和职业分析,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重点建设《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5门核心课程,使其中1-2门课程达到院级优秀课程标准,1门课达到省级优秀课程。并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为项目课程,完成《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建设。

(二)注重教学环节设计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突出以下特点:1.剧本式。利用实训室条件,给学生以特定的背景资料,采取剧本式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岗位角色分工,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综合性。该实训涵盖了外贸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3.真实性。通过实训软件,能真实模拟外贸企业的各个环节具体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打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主动与外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依据企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并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学生的就业基地。校企联合办学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优化了办学环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如与企业联合成立冠名班,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员工管理要求等全部纳入课堂。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并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参加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组织师资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8人,形成专兼教师1:1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结合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在成绩考核方式上,做好“两个体系、两个场所和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努力建设好理论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实践(实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两个体系”不同考核方式;完善“两个场所”,即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分别考核;根据需要采取“三种方式”,即笔试考核、口试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三种不同考试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消费导刊,2009.11.

第12篇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