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23:54: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各类水利工程的质量事故处理时,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和危害的事件。
第三条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因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作伤亡的,还应遵从国家和水利部伤亡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事故原因,研究处理措施,查明事故责任,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第五条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实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工作,并负责部属重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作。
各流域机构负责本流域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工作,并负责本流域中央投资为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及国际边界河流上的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负责本辖区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工作和所属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作。
第六条工程建设中未执行国家和水利部有关建设程序、质量管理、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或违反国家和水利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和合同管理制及其它有关规定而发生质量事故的,对有关单位或个人从严从重处罚。
第二章事故分类
第七条工程质量事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的影响时间长短和对工程正常使用的影响,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
第八条一般质量事故指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并不影响使用寿命的事故。
较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延误较短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一定影响的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较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后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对工程寿命有较大影响的事故。
特大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造成特大经济损失或长时间延误工期,经处理后仍对正常使用和工程寿命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故。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分类标准见附录。
第九条发生质量事故后,项目法人必须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主管部门接事故报告后,按照管理权限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般质量事故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
较大质量事故逐级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报告。
重大质量事故逐级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报告并抄报水利部。
特大质量事故逐级向水利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严格保护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管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进行拍照或录像。
第十一条发生(发现)较大、重大和特大质量事故,事故单位要在48小时内向第九条所规定单位写出书面报告;空发性事故,事故单位要在4小时内电话向上述单位报告。
第十二条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工期,项目法人、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电话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
(三)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五)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六)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第十三条有关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按照管理权限向上级部门报告或组织事故调查。
第四章事故调查
第十四条发生质量事故,要按照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规定的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成员由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并实行回避制度。
第十五条一般事故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
第十六条较大质量事故由项目主管部站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备。
第十七条重大质量事故由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水利部核备。
第十八条特大质量事故由水利部组织调查。
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财产损失情况和对后续工程的影响;
(二)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三)查明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者应负的责任;
(四)提出工程处理和采取措施的建议;
(五)提出对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条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单位、各有关单位和人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文件或材料,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或干扰调查组正常工作。
第二十一条事故调查组提交的调查报告经主持单位同意后,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费用暂由项目法人垫付,待查清责任后,由责任方负担。
第五章工程处理
第二十三条发生质量事故,必须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工程处理方案,经有关单位审定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一般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较大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备案。
第二十六条重大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征得事故调查组意见后,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定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特大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征得事故调查组意见后,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定后实施,并报水利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事故处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需原设计单位或有资质的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定后实施。
第二十九条事故部位处理完成后,必须按照管理权限经过质量评定与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第六章事故处罚
第三十条对工程事故责任人和单位需进行行政处罚的,由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经授权的流域机构按照第五条规定的权限和《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进行处罚。特大质量事故和降低或吊销有关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资质的处罚,由水利部或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由于项目法人责任酿成质量事故,令其立即整改;造成较大以上质量事故的,进行通报批评、调整项目法人;对有关责任人处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由于监理单位责任造成质量事故,令其立即整改并可处以罚款;造成较大以上质量事故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水利工程监理资质证书;对主要责任人处以行政处分、取消监理从业资格、收缴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监理岗位证书;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由于咨询、勘测、设计单位责任造成质量事故,令其立即整改并可处以罚款;造成较大以上质量事故的,处以通报批评、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资格;对主要责任人处以行政处分、取消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由于施工单位责任造成质量事故,令其立即自筹资金进行事故处理,并处以罚款;造成较大以上质量事故的,处以通报批评、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对主要责任人处以行政处分、取消水利工程施工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由于设备、原材料等供应单位责任造成质量事故,对其进行通报批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对监督不到位或只收费不监督的质量监督单位处以通报批评、限期整顿、重新组建质量监督机构;对有关责任人处以行政处分、取消质量监督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七条对隐情不报或阻碍调查组进行调查工作的单位或个人,由主管部门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八条对不按本规定进行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而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或贻误处理时机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因设备质量引发的质量事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则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V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34-01
建筑工程资料是记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直接形成,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资料。它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住建部要求建立并管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指出任何工程如果技术资料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工程不合格。建筑工程资料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足见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工程建设建筑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1.1 工程建设初期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资料在工程施工前就开始产生了。首先形成的资料是建筑工程立项文件,它是对项目审批立项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项目概算设计、预算编制、招投标等的原始依据。其次形成的概、预算设计招投标文件资料又是项目勘察设计的依据,随后形成的勘察资料又成为施工的依据。由此看来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文件资料形成了,而工程建设初期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
1.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处于很关键的位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工艺控制和产品控制,影响质量控制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五大因素。从“人”的因素看:建筑工程资料员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人员,要经专门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保证资料员相对稳定。从“材料”因素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主体。从“机械”的因素看:机械设备的配备、使用和现场调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方法”的因素看:对施工程序、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详细记录就是施工日志。从“环境”的因素看:我们要针对开工前、施工中和建设后的环境进行拍照和录像,真实反映场地环境的变化。以上几个方面的资料都收编在建筑工程资料中,可见工程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都离不开工程资料管理工作。
1.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达到预测、预报、预防、最终实现零事故。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和持续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它既是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又是安全管理的成果。一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状况直接反映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资料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记录和指导基础,也是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书面依据,同时它还给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分析研究的材料,进而能够动态掌握项目安全工作进展,以便对每个施工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2.1 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要确定质量事故的原因和处理对策,首先要掌握事故的实际情况。质量事故实况的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有责任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写出调查报告,上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详尽说明与质量事故有关的实际情况。监理单位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其内容大致与施工单位上交报告中有关内容相似,可用来与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情况比对核实。
2.2 相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所涉及的合同文件是:设计委托合同;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设备与器材购销合同;劳动用工合同等。有关合同文件在处理质量安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是否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实施,借以分析产生事故的可能原因。
2.3 有关的档案和技术文件
与施工有关的设计技术文件、安全技术交底、档案和资料。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处理质量安全事故中,一方面可以对照设计文件,核查施工质量是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情况,核查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或缺陷,分析可能导致质量事故的另一方面原因。
3.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真实客观记录,反映工程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所以与工程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工程管理始终离不开资料的支持。它在为本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使用、维修、改扩建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原始依据的同时,还对其同类工程规划、设计起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可以使资料得到重复多次使用,这是工程资料活力和价值的体现。这一价值也足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重要性。综合以上六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对它的编研利用,必将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刻感受到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仅靠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各相关责任主体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建筑工程Y料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邓建平.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3,29(39):249-250.
摘要: 施工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结构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 (地质、水文、气象、地形等),多变;材料品种、规格不同,材性各异,交叉施工,现场配合复杂;工艺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不一等特点,因此,对质量影响的因素繁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关键词: 施工质量 项目管理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在工程管理上的要求也日益规范化、系统化,要求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名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要把握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要以质量立信誉,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项目优质,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地质勘察的错误性,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没有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桥,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4.多发性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 "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1.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3.末加固处理好地基 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4.设计计算问题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 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6.施工和管理问题 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2)不按图施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
(6)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7.自然条件影响 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三、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2)保证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3.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4.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立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此事故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 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三)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 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心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事故处理结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2)隐患已经消除,结构安全可靠;(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4)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条件,如限制使用荷载,限制使用条件等;(5)对耐久性影响的结论;(6)对结构物外观影响的结论;(7)对事故责任的结论等。此外,对一时难以作出结论的事故,还应进一步提出观测检查的要求。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一、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的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严重性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某地有一栋七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10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2cm,造成7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5人。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4多发性
工程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开裂、渗漏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4施工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等。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5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6建筑结构使用问题
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间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三、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处理
1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处理的目的
(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
(2)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
(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2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处理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些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的处理要建立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些事故当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勿需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若要纠正,困难较大,或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
(2)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论证后可不作处理。例如,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而实际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已达到要求,就可不作处理。
(3)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可不处理。例如,混凝土墙板出现了轻微的蜂窝、麻面,而该缺陷可通过后续工序抹灰、喷涂、刷白筹进行弥补,则勿需对墙板的缺陷进行处理。
(4)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可不作处理。例如,结构断面被削弱后,仍能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挖设计的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四、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复杂多样性造成了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质量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分析研究,作出处理结论,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投产使用。
[参考文献]
[1]廖慧婷:《对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思考》,《建设科技》2006年第10期。
[3]毛泽璋:《枫树岭水电站单项工程目标管理初见成效》,《水力发电》1992年第3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特点
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1983一1984年平均每四天半就发生一次房屋倒塌事故。某地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4.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像 “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熔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4.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 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6.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在小于lm宽的窗间墙上留设脚手眼等。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6)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现场管理跟班不严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7.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8.建筑结构使用问题:建筑物使用不当,亦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三、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处理的目的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2)保证建巯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一般可按图4-1所示进行。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3.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4.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6.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工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此事故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 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三)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无须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
无须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若要纠正,困难较大,或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2)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论证后可不作处理。例如,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而实际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已达到要求,就可不作处理。(3)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可不处理。例如,混凝土墙板出现了轻微的蜂窝、麻面,而该缺陷可通过后续工序抹灰、喷涂、刷白筹进行弥补,则无须对墙板的缺陷进行处理。(4)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可不作处理。例如,结构断面被削弱后,仍能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挖设计的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四)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心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
事故处理结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2)隐患已经消除,结构安全可靠;(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4)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条件,如限制使用荷载,限制使用条件等;(5)对耐久性影响的结论;(6)对建筑外观影响的结论;(7)对事故责任的结论等。
此外,对一时难以作出结论的事故,还应进一步提出观测检查的要求。
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 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四、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施工方在施工中全盘考虑,局部处理,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施工部门,都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学友,浅谈砖混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09年02期
关键词:建筑项目 质量控制 s施工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特点
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或地基沉降过大,或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形,或干缩过大,或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或使用不当,或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建的断裂,以致造成工程倒塌。
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一些常见问题经常象病医院经常发生被称为工程质量通病。如,混凝土裂缝,砂浆强度不足,预制构件开裂,房屋卫生间和房顶的渗漏等。还有就是同类型的工程质量事故重复发生。
二、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4.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6.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在小于lm宽的窗间墙上留设脚手眼等。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6)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7.自然条件影响。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8.建筑结构使用问题。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间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三、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是:
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
2.保证建巯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
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
(三)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
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
(四)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
2019年施工单位安全协议责任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促进施工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责任书和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决定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下达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
一、 履行四个必须
1、 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全面负责本班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
2、 必须认真按安全质量要求规定和检验程序对工程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检查不合格不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严把工序安全质量关。
3、 必须限额用料,限额领料,严格按定额使用材料,降低物质消耗。大料不小用,长料不短用,机械设备、工具按操作规程使用。
4、 必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各项技术责任制,施工中各种图纸、文件、资料、原始记录、档案资料等齐全、真实、完好,及时归档。
二、 每天做好九项工作
1、 班前检查作业环境安全隐患,做好记录。并及时整改,不推给工长。
2、 布置安排当天工作时要讲安全、质量注意事项,要有记录。
3、 主动找工长,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进度、质量、安全、责任区料具等现场管理问题。
4、 班组组成员参加工长组织的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组织班组成员认真进行自检、互检,参加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上签字,按规定填写各种原始资料,对数据的可靠性负责。
5、 指导作业工人在2米以上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检查本班组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带好安全帽。
6、 组织班组成员内部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小组成员操作技术水平,不对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材料、成品、构件、器材不得使用,并有向班组组长及上级领导报告的责任。
7、 组织班组成员认真看图,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规范、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对承包施工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负责。
8、 当天使用材料要做到工完场清,用不完的材料应收回原处,当天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清扫干净,按规定保养,当天使用的工具应清扫干净收回库房。
9、 经常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以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提高每个成员的操作质量,对小组成员违章操作、粗制滥造,有责任令其停工、返工的权利。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不得擅自处理,隐瞒不报,否则负全部责任。
三、 对于项目经理及各施工班组,其安全责任如下:
1. 工地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经常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负责解决工程项目施工所需人、财、物的调配、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工程顺利进行。
2. 公司将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3. 工地对本责任书的执行落实情况,公司将严格考评。做的好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因责任制贯彻不严,没有认真落实而酿成安全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4. 对各班组的工作标准、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人事安排、劳务使用、经济分配等有协调、监督、检查、处罚的权利,对违反项目管理制度的行为有行使经济赔偿、辞退的权利。
5. 各班组严把安全质量关,不出质量事故,不发生安全事故。达到工序操作、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超过自己处理权限的立即报工长处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上报工长)不得超过10分钟。
6. 确保工期进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操作程序。确保作业区当天工完场清,责任区材料堆放一头齐,环境安全整洁。
7.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同时禁止吸游烟;禁烟区内严禁吸烟。
8. 施工现场电箱附近应保持无障碍物,同时禁止私拉电线。
9. 施工现场配备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并保持消防器材附近无障碍物。
10. 无机械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
11.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参加工地安全生产会议,执行会议决定。
1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13. 各施工人员承担如下责任: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施工工期拖延的责任;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治安灾害性事故的责任。
14. 对本班组的施工人员应登记造册,做好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记录,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5. 不得录用无身份证件的人员、50岁以上和18岁以下、体弱多病、患心脏病、高血压、癫痢病、高度近视眼等禁忌病人从事工地范围的作业。
16. 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动火时,应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后方可施工。
17. 教育本单位职工遵章守纪,不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施工中如因施工人员违章指挥、违反安全纪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伤亡事故,其损失由该施工人员负责。
21. 因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指挥,违反工序操作造成质量返工,必须赔偿材料费、返工费。
22. 各级管理人员对作业层签发的工序操作、施工组织设计、指令等文件,因违反科学管理或因签发文件自身存在或管理问题所造成的质量返工由主管负责人和责任人按职位共同承担材料费、返工费的赔偿。
本协议书仅壹份,由我方存留,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本工程完成为止。
公司代表: 责任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019年施工单位安全协议责任书二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确保施工施工中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 甲方:福州**有限公司
第二条 施工项目:
第三条 签订时间:有效期限20XX年06月至20XX年06月
第四条 甲方安全责任
1、甲方有协助乙方搞好安全生产、防火管理以及督促检查的义务。甲方有权检查督促乙方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乙方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并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直至清退出场。三次不听从整改,今后不得承接我司业务。
2、甲方有权对乙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工作规程的抽考。
3、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因甲方原因导致的事故由甲方承担责任。
第五条 乙方安全责任
乙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事故承担安全责任。乙方应切实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1、乙方所提供的承包工程要求的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应真实、合法、有效。
2、现场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劳动安全,劳务用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证其用工的合法性。乙方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为施工人员进行人身保险,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用具。
3、材料进场需要检查是否有出产合格证,同时应经甲方现场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方可使用。
4、施工期间,乙方应指派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工作联系和现场安全管理。
5、乙方一切施工活动,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措施,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整个施工过程正确、完整地执行,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布臵施工。
6、开工前,乙方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有关部门核发的合格有效的上岗资格证书。
开工前,乙方应到甲方办理临时进场施工单。进场施工人员应挂牌施工。
7、乙方应在施工范围装设临时围栏或警告标志,不得超越指定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8、乙方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日产、日清,确保施工场地卫生整洁。
9、做好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需使用电、水源,应事先与甲方取得联系,不得私拉乱接;做好施工临时用电;按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和乘客安全。
10、建立整改责任制,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整改,落实专人负责监控,确保质量安全。
11、现场工地要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一旦发生各类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要立即启动预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和妥善处臵。
乙方应将事故调查组的事故调查报告及乙方事故处理意见提交甲方备案。
12、发生以下情况停工整顿,因停工造成的违约责任由乙方承担:
(1)人身伤亡事故;
(2)发生施工机械、生产主设备严重损坏事故;
(3)发生场站内火灾事故;
(4)发生违章作业、冒险作业不听劝告的;
(5)施工现场脏、乱、差,不能满足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的;
(6)施工过程中,因违反工程相关规定的,被相关管理机关勒令停工的。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由于甲方或乙方责任造成对方或第三方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等财产损失,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对方或第三方因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2、乙方未设臵安监人员;未能正确、全面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未掌握本工程项目特点及施工安全措施;用于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不满足施工需要,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停工整改,由此引起的后果及损失由乙方承担。
第七条 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本协议,本协议的法律效力独立于主合同。
第八条 本协议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九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第十条 本协议签订地点在甲方住所地。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 联系电话: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问题
一、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东部经济较为发达,西部较为落后,总体水平不是很高,道路桥梁的发展也是在慢慢进步。首先,要主抓多样化和标准化,设计适用的标准图,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及质量,抓住跨越大河和海湾等特大型道路桥梁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体现了道路工作人员建桥的高水平,还要保证高质量和高标准。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在现场管理的力度对工程的效益、进度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现场管理加强就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及空间内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的施工,实现道路桥梁项目优质、低耗、快速。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政府投资倾斜于集资渠道,为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展望道路路桥梁的发展,把握时机,努力工作,为我国的道路建设出一份力。近年来由于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施工队伍在技术方面的差异,道路桥梁在施工质量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就一些常见问题加以讨论,希望对提高工程质量有所帮助。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5.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7.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三、施工质量处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虽然做好了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但也会因某种因素,造成质量上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1.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发生,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如结构承载力不足时,则可采取结构补强、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方法的综合应用。
2.重视分析消除事故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如由路基浸水沉降引起的质量问题,则应消除水浸入原因,制定排水清淤措施,尽快达到固化稳定。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通车要求和施工方更经济合理的目的。
3.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发现问题后一般均应及时分析处理,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是越早越好。如裂缝、沉降,变形尚未稳定就勿忙处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需重复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
4.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直接处理事故发生的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区域及整个结构的影响,以正确确定处理范围。如板的承载能力不足进行加固时,往往形成从板、梁、墩、柱或墙到基础均可能要予以加固。
5.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事故现场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应事先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并严格检查执行。
6.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均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7.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若发现事故情况与调查报告中所述内容差异较大时,应停止施工。待查清问题的实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二)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应具备的资料
一般质量问题的处理应必备以下资料:首先与事故有关的施工图;其次与事故有关的资料如:原材料检验报告,各种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等;再次,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包括:
1.事故情况:出现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的描述,事故观测记录,事故发展变化规律,事故是否已经稳定等。
2.事故的性质:应区分属于结构性问题还是一般性缺陷,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性措施。
3.事故原因:应阐明所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如结构裂缝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还是温度变形;是因施工振动,还是由于结构本身承载力不足所造成的。
4.事故评估:阐明事故对结构功能,使用要求,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响,并附有实测、验算数据和试验资料。
5.事故涉及人员及主要责任者的情况。最后,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对事故的意见和要求等。
(三)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应急措施。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要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对那些表面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倒塌的恶性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
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
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四、结语
工程施工的实践证明,要建立严密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仍有许多困难。因道路桥梁工程涉及到时间长及占地面积大,有些工程对气候要求较高,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与现实要求还不相适应,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实战经验,检测手段也不够先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我国的桥梁设计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科技资讯,2009.
关键词设备衬里;施工质量:衬里集料;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104-02
1背景
工业设备衬里因处于高温、高压、油气、烟气、颗粒物质以及催化剂磨损状态下运行,设备衬里已成为工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保证设备衬里的施工质量,延长衬里寿命,将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针对工业设备衬里的质量特点,举一实例,2011年三季度,广东某石化工业园区某设备衬里烘烤结束后,例行检查中发现,该工业设备的衬里强度存在明显偏低的情况,用0.5 kg手锤轻轻敲击衬里,其声音低沉,似有空洞声,用铁条等物划刮衬里表面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经回弹检测衬里强度,其测量值只有设计值的60%-75%,但衬里表面并未见明显的裂纹。
2分析
事件发生后,主管单位立即成立专家组,针对衬里施工所涉及的人员、衬里集料性能、施工方法、施工模板、施工环境和烘烤温控曲线等因素,逐一展开调查、分析和论证。现将影响衬里强度的因素分析如下。
2.1施工时限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据查,指导作业的施工方案中,所列的施工方法―衬里集料搅拌好后,允许使用的时限为35分钟,与材料供应方要求的时限20分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衬里施工时,并未出现早凝问题,反而出现衬里浇筑48小时后,仍不凝固的现象,但在采取措施后,此问题未再发生。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施工时限主要是受搅拌好的衬里料初凝时间的影响,若继续使用“超过时限要求”的衬里料,将会使衬里出现局部酥松的现象。由于本次事故中表现出的强度偏低现象的普遍性,以及从现场已凿除的衬里中也未发现有局部酥松的现象,因此,施工时限对衬里强度应无影响。
2.2支模高度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现场观察到的模板高度为1 200 mm,这对加料和振捣作业都十分不利,易造成局部衬里密实度降低现象。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支模高度太高主要是影响模板下部的加料和振捣作业,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该部位的衬里密实度不足,从而降低衬里强度,但对上部施工作业的影响并不大。从衬里强度回弹检测中,也并未见这类缺陷发生。因此,支模高度太高对衬里强度应无影响。
2.3水灰比过大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据现场询问,施工初期曾经有过水灰比过大的现象,经监理工程师督促整改,再没有发生水灰比不合适现象。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合适的水灰比,可避免粗骨料下沉,减少干缩,使衬里抗裂性能增大,从而保证衬里强度。据强度回弹检测,前期衬里水灰比过大的施工部位,确有衬里强度较低现象。因此,水灰比过大对衬里强度降低的影响,应是一个不能排除的因素。
2.4养护方式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材料供应方要求衬里采取喷雾(以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的衬里料)养护,据查,施工现场有关人员都没有见到现场衬里喷雾养护的情景,但曾见过淋水养护,也见过衬里表面结了许多露水;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有关人员曾用手摸过(手呆在上面)设备外壁和衬里表面的温度,感觉温度有点高,但还能忍受。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当衬里温度升高后,衬里的膨胀量会相应增加,降温后会收缩,如果衬里材料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承受因降温收缩而产生的应力时,就会产生许多裂纹,从而影响衬里的质量;从手呆在设备外壁和衬里表面感觉温度有点高,但还能忍受这些现象来看,表明衬里温度并不高,而且,这些强度下降的衬里表面并无明显裂纹。因此,未喷雾养护对衬里强度应无影响。
2.5烘烤温控曲线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烘烤方案首次恒温温度是140℃,与材料供应方要求的110℃相比,有30℃的差别,第二次恒温温度是315℃,末次恒温温度是520℃,后两次恒温温度与材料供应方要求一致。从DCS控制系统中调出的烘烤温控曲线来看,四个控制点的温控记录曲线中,最高温度未达到520℃的有1条,≥520℃的有3条,其中有1条温控记录曲线,在二次恒温时,出现了温度不恒定的情况,最低降到了280℃,另有1条温控记录曲线,在最后一次恒温时,也出现了温度下降的情况,最低降到了390℃,只有1条温控记录曲线符合其所制定的烘烤方案要求。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从其他企业实际操作的经验来看,按方案所确定的140℃的首次恒温温度对衬里实体质量的形成影响不大。但是,从实际升温过程来看,只有1个控制点的烘烤温控曲线符合烘烤方案的要求,其余3个控制点的烘烤温控曲线与烘烤方案相比相差较大,而且,经回弹检测,其衬里强度也有所区别。因此,烘烤温控曲线不符合烘烤方案的要求,对衬里强度降低的影响,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2.6衬里集料性能对衬里强度的影响
1)调查情况:在对衬里施工余料中的大颗粒珍珠岩观察时发现,存在原料烧结不均匀的现象,尤为异常的是:一些大颗粒珍珠岩用打火机火焰直接烘烤时,会发生燃烧,几十秒后火焰熄灭。从现场凿除下来的衬里碎块来看,大多数衬里料的烧结已基本完成,已完成烧结的衬里与尚未使用的剩余衬里集料相比,前者部分集料似乎曾发生过二次膨胀现象。
2)对衬里强度的影响:大颗粒珍珠岩是矿砂经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构的白色颗粒状的耐火材料,呈白色颗粒状、无毒、无味、不燃烧、不腐蚀、耐酸碱和容重轻,具有很强的隔热作用。但未经烧结或未烧结透的珍珠岩将会在再次遇到高温时产生二次膨胀,将会减少衬里的容重,并对烧结后衬里的强度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已完成烧结的部分集料似乎曾发生过二次膨胀现象,以及珍珠岩存在可燃性来看,导致本次质量事故的原因与所用衬里集料的性能有很
大关系。
3处置
这次质量事故是严重的,造成该工业设备衬里全面返工,凿除了全部不合格衬里,重新购买了其他品牌的衬里集料进行施工,造成延误工期35天,直接费用损失40多万元。这次事故带给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训是深刻的,悲痛的,是一个难忘的
教训。
4防治措施
4.1控制龟甲网的安装质量
1)直接焊在器壁上的龟甲网必须紧贴器壁,间隙不大于
1 mm。龟甲网隔孔与器壁焊接牢固,焊缝长不小于20 mm,端头主部与容器焊牢。
2)双层有龟甲衬里,环向和纵向接头尽可能在端板处,并与端板焊牢。接口形式为搭接和平行接,接口处网孔面积不能小于基本网孔的1/3,不能大于基本网孔的4/3,相邻龟甲网的接缝应错开300 mm以上,龟甲网必须与端板逐一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
40 mm,龟甲网的每个端头必须与接管等固定件焊牢,不能悬空。
4.2加强材料复检工作
在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的过程中,除应按规范要求做好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增加对衬里集料挥发性和烧蚀性的检验,防止因原料烧结不透,从而产生二次膨胀的现象。
4.3控制水灰比及密实度
按配合比要求计量配料,干料经充分搅拌后,再加入80%~90%的用水量,剩余的水视衬里料的稠度逐渐加入,衬里水灰比适当,稠度适中,不能结团,钢纤维分层均匀撒入,分布均匀,搅拌好的料颜色一致。浇筑时做到:衬里表面与龟甲网平齐,突出高度不得大于0.5 mm,突出部分面积之和大于总面积5%,衬里不得低于龟甲网。衬里表面平整密实,用0.5 kg手锤轻轻敲击,其声音清脆铿实、无空洞声,并遵守衬里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浇筑时限。
4.4选择合适养护方式
1)以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的衬里料施工后,停放至用手轻按不沾泥浆时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待衬里达到一定强度并视其发热情况,可进行喷雾水养护24 h,再自然养护48 h。
2)以磷酸盐为结合剂的衬里材料,应在相对湿度75%以下的干燥空气中养护3 d~7 d,养护期间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风吹、日晒,严禁与水接触。
4.5遵守材料供应方提供的烘烤温控要求
根据所用衬里材料本身特性对烘烤和烧结过程的影响,实事求是地确认应遵守的恒温时间和升温曲线,严格遵守材料供应方提供的烘烤温控要求。
参考文献
[1]化工石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关键词:监理要点;过程控制;监理体会
1. 加强施工前的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它必须对所承担的项目有系统的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掌握全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1 审图、学习有关规范,制定监理实施细则仔细阅读施工图,特别是设计说明。通过设计说明,结合具体的施工图,理解设计的意图、设置的目的和具体特定的用途;了解目的和用途后,才能制定出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以及怎样有目的地去监督施工人员实际作业的措施和检查其作业结果的有关数据信息,即制定监理实施细则。理解有关接地说明,读通图纸,在设计说明有些文字概括性的表达,在图中不一定会用详细的图表示出来,这就需要结合图纸认真仔细的分析思考。
1.2 加强合同管理。由于工程材料的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和修复的,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1.3 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土地购置、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工程地质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积极提出审查意见。质保体系是直接影响施工期间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核查施工单位自身的质保体系。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监理人员辅助施工单位管理层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2. 施工过程控制
2.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2.1.1 人的行为
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应控制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如对高空作业、水下作业、危险作业、易燃易爆作业,重型构件吊装或多机抬吊。动作复杂而快速运转的机械操作.精密度和操作要求高的工序,技术难度大的工序等,都应从人的生理缺陷、心理活动、技术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对操作者全面进行考核。事前还必须反复交底.提醒注意事项,以免产生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现象。
2.1.2 物的状态
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则应以物的状态作为控制的重点。如加工精度与施工机具有关;计量不准与计量设备、仪表有关;危险源与失稳、倾覆、腐蚀、毒气、振动、冲击、火花、爆炸等有关,也与立体交叉、多工种密集作业场所有关等。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有的应以控制机具设备为重点,有的应以防止失稳、倾覆、过热、腐蚀等危险源为重点、有的则应以作业场所作为控制的重点。
2.1.3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如预应力筋加工,就要求钢筋匀质、弹性模量一致,含硫(S)量和含磷(P)量不能过大,以免产生热脆和冷脆;N级钢筋可焊性差,易热脆,用作预应力筋时,应尽量避免对焊接头,焊后要进行通电热处理;又如,石油沥青卷材,只能用石油沥青冷底子油和石油沥青胶铺贴,不能用焦油沥青冷底子油或焦油沥青胶铺贴,否则,就会影响质量。
2.2 安全控制
2.2.1 安全监理的使命
安全监理的使命主要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消除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杜绝各类不安全隐患,杜绝、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在编制监理大纲、监理规划时,应明确安全监理目标、措施、计划和安全监理程序,并建立相关的程序文件,经项目法人批准后再制定监理细则,根据工程规模、各个分项建设项目和各分包的施工队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安全监理具体工作及有关程序。
2 .2.2 施工过程中加大安全监理力度
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和标准。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转,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章,确保人员、机械设备及工程安全;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现场监督与检查,专职安全员应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安全监察部每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视工程情况在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组织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和验收。接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
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各工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及安全隐患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更换,并提品合格证资料。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新进场的工人必须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
要求承包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于每月25日前将承包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安全月报的形式报送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按要求及时提交各阶段工程安全检查报告。组织或协助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按要求及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而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强制性措施。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铁肩担道义,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执法水平,做内行不做外行,提升安全监督档次,确保安全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3. 结语
随着工程监理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作用的日益增大,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手段也会逐渐丰富,安全、质量、在学科专业上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但在工程建设上又相互牵连、相互渗透,不能完全分割开来。从大安全观出发,应该建立安全、质量、综合监理体系,监理的内容程序在安全、质量、监理内容、程序的基础上将国家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融合进去,组成一个完整的监理体系,既有分工又有综合。这样在工程建设上,使安全工程技术、质量工程技术互补共用,更充分地发挥其工程技术的潜力,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 张立新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