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5:4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路技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在全国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取得佳绩
“2012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近日落幕,此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共收到各类参评教研成果10806篇。浙江科技工程学校6位教师的参赛作品在本次评选活动中均获佳绩。杜国标撰写的《学案导学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及周霞、杜国标共同撰写的论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三个导向”教学模式探究》荣获论文类二等奖;郑少俐撰写的《有效的课教学过程》荣获论文类三等奖;任晓静的《一位数码管显示原理及应用》和王娣的《掌握精湛的职业技术》分别荣获课件类二等奖、三等奖;石笑寒的《会计单项模拟实习——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荣获教案类三等奖。
盐城技师学院
获“高技能人才摇篮”奖牌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摇篮”奖牌。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积极发挥盐城职教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紧紧抓住首批全国示范校建设和盐城沿海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全面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专业内涵提升,突出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持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冠军,仅今年已获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6个第一名、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专业全国选拔赛第一名,已有6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
济南铁路高级技校
组织召开订单班教学计划研讨会
近日,济南铁路高级技校组织召开订单班专业教学计划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学校教务科、招生就业办、轨道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部门负责人以及两系的部分骨干教师。会议首先对机电工程系根据《关于2010-2011级青岛地铁委培班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讨,与会人员就教学计划中涉及到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实训设备、教材选用、师资配备、形态礼仪和普通话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合理化建议。会议还通过了唐盛国际机械有限公司订单班教学计划。
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学生在全省第五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安徽省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系列赛事之一——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日前在六安技师学院举行,来自全省的13支代表队共97人参加比赛。竞赛设置车工、无线电调试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机电一体化四个竞赛项目。在无线电调试工比赛中,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自动化系10电气自动化班的童鑫、谢芮分别获得第一和第三名,机电一体化比赛中08电气自动化班的夏冰和09电气自动化的孙成亮小组获得了第二名,10电气自动化班的王健、丁旭伟小组获得第四名。竞赛成绩的取得,显示了学院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上已具备较强的实力,也表明学院在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
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
2012年度中央财政拟立项支持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名单日前公示,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拟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这对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品牌特色优势、增强办学吸引力等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
铁路行车安全工作是一切铁路运输工作的基础,行车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条件;由于故障的发生都是随机的、突发的、不可预见的,对于现场经验不足的人员来讲,容易出现非正常情况处置思路不清,处置方法不当的问题,甚至发生因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不当而进一步扩大问题的情形发生。为此本文结合现场实际作业情况简单论述了常出现的非正常情况以及乘务员的心理素质、心里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一、常见非正常情况
1、天气的非正常情况
遇暴风、雨、雪、雾天等恶劣天气,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200m时等对行车的影响很大,主要存在下列情况: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汛期暴风雨行车、大雪天气行车以及接触网状态不良等情况。
2、行车组织的非正常情况
行车组织的非正常情况,主要指救援列车的开行,路用列车的开行,列车退行,列车的分布运行,反方向行车,补机开行等等容易发生的非正常。
3、行车设备的非正常情况
行车设备的非正常情况,主要指信号设备、闭塞设备、联锁设备、道岔设备、通信设备、供电及接触网设备、车辆故障、红光带、弓网故障等等不良情况。
4、列车运行中的非正常情况
列车在运行中异常情况比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常见的有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抱闸、列车运行中严重晃车、机车故障不能继续运行等等以及运行中人为失误造成机车故障甚至列车停车。
二、乘务员心理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通过对铁路安全管理实践的分析,所有出现的非正常情况在所有环节中至关重要的永远是在第一线的乘务员,乘务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更重要的心理素质对非正常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运用心理学进行铁路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铁路改革对职工心理的影响
目前铁路正在体制改革,随着运输管理体制、运输组织方式、利益格局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从而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站段的合并、人员的流动是难以避免的,一部分职工将被迫在眼前或暂时的利益上做出某种牺牲,然而一些职工却不能理解这是新设备新技术更新和信息化社会的大势所趋,心态极不平衡,大部分职工对铁路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又缺乏信心。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已成为优化干部队伍的必然途径,干部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少数干部面对“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心理很不适应,面子观念、自尊心上承受不住,而产生羞愤、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2、企业文化对职工心理的影响
有的铁路站段不进行科学的制度建设,管理粗糙、过分集权、官僚成风、裙带关系严重,窒息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心理不平衡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之间也缺乏凝聚力,人际关系紧张。职工对企业没有产生亲切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的站段只抓生产,忽视职工的思想感情,工作中没有一点人情味,只管上班下班严格考勤,新的规章制度下来只管职工背熟掌握,出了问题严厉批评和处罚,很少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忽视职工的感情、思想,要的是职工尽主人翁的义务,而不让职工享受主人翁权利,把职工当“没有感觉的机器人”,严重伤害了职工的感情和自尊,工作效果也不理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首先把职工当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让职工得到了尊重和关心,将铁路行车安全工作“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这是一个值得站段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有的站段出了事故或严重违章案件后,不是分析造成事故或严重违章职工的思想深层原因,而是简单的总结为违反了《技规》、《行规》哪一条,然后进行严格处罚,在职工心理上形成了违章作业只要不被发现就行,既打击了那些一贯责任感强的职工的积极性,又大大加强了违章者的侥幸心理,造成职工思想混乱,使职工的思想价值取向误入歧途。
3、情绪、情感与行车安全
情绪和情感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充分必要条件,情绪不稳、心境不佳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铁路运输工作最忌带“情绪”上岗上车,铁路运输情况的判断不能有半点的分心和闪失,稳定运输人员情绪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4、疲劳、侥幸心理的表现疲劳表现为生理、心理机能下降。
of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Ma Miaoming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Xi'an 710014,China)
摘要: 根据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建设状况,预测了西安国际港务区人才需求类别,并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当前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状,分析了港务区建设对该院物流专业的影像作用。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Xi'an international harbour area,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types of demanding talents. Taking Logistics Professional of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for example,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olleg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of harbour area on logistics professional of the institute.
关键词: 西安国际港务区 流人才 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流管理专业
Key words: Xi 'an international port area;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Xi '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06-02
1西安国际港务区概况
1.1 西安国际港务区介绍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 “十一五”物流规划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项目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事处境内。建成后它将成为西部最大的现代综合物流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它是沿海国际港口多种港务功能在西安的延伸,是沿海国际港口在西安的集中服务区,也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结合部。不仅具有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并形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的中转物流基地,成为立足西安、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西部地区货物的产品配送、货物集散、集装箱转运中心、中国西部最大的综合物流园。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西北内陆地区发展的“物流高地”,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建成,将使陕西省GDP 拉动值到2015年将达到540多亿元。
1.2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状况2005年6月30日上海、 西安合作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协议签字仪式正式举行;2006 年1 月11日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总体规划咨询报告会顺利通过;2008年12月26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设立西安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4月20日,作为西安综合保税项目起步区的保税物流中心项目,成功通过了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委组成的验收联合组的正式验收,并封关运行。2010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这意味着西安已初步建成了具有口岸服务功能的国际陆港,同时具备了打造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基础条件。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的启用,将有效扩充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2010年12月30日,西安华南城招商办公中心项目成功封顶,西安华南城项目的功能分区为交易展示区、生产服务配套区、生活服务配套区。此次封顶的招商办公中心是集招商展示、企业办公、商务会议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此外,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西北现代医药物流园、国际港CBD等12个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概况
2009年4月5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西铁职院)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正式签订了《入区项目协议书》。西铁职院新校区将落户国际港务区内港务大道西侧。西铁职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于2009年8月3日,经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立项。西铁职院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800亩,总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总投资6.19亿元。2010年12月26日上午,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了包括西铁职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在内的集中开工典礼活动。西铁职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年半,主要建设教学用房及行政用房、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场所及礼堂、学生宿舍、生活服务及附属配套设施,建成后校区可容纳教职员工和学生约12000名。
3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
3.1 西安国际港务区入驻企业人才需求类别预测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成或正式规划的各项目人才需求的类别如表1所示:
3.2 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部分入驻企业人才需求预测西安华南城项目由项目于2009年12月9日正式开工,规划中的西安华南城集展示、交易、物流、信息、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工业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经营规模最大,经营商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工业原辅料、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性物流中心,有助于提高陕西商贸物流业竞争力和陕西承接东部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据测算,华南城项目一期总投资额60亿元以上,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可入驻2.5万至3万商户,可实现营业额500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可提供2.5万至3万个创业机会,直接就业岗位15万人、间接就业岗位45万人;项目全部建成后,总投资额将在200亿元以上,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可入驻商户10万户,将实现营业额1500亿至2000亿元、税收50亿元以上,可提供创业机会10万人、直接就业岗位40万人、间接就业岗位100万人,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对西安、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在该院交通运输专业基础上分支申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传承了交通运输系的专业优势,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为培养目标,严格执行学院“紧贴行业,服务学生,追求满意”的办学宗旨,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专业建设与改革,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不断加大校企合作,逐步向“工学结合”过渡。西铁职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中工作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参与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自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保持年就业率在90%左右。
5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对西铁职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影响作用
西安国际港务区地理位置优越,园区的区域功能与西铁职院现开设的铁道运输、物流管理等主要专业极为吻合,已经建成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保税物流中心等都将为学院今后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学院也是区内企业理想的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基地。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各项目的陆续开工,在不久的将来,西铁职院将正式迁校至港务区内,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良好契机将成为西铁职院提升办学实力的新动力。而港务区作为综合型物流园区对该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提升和推动作用尤为明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有助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西铁职院入驻港务区,可以及时掌握港务区内多家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并且可以拓展和港务区内物流企业的多方面合作,从表一可以看出,西安国际港务区内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类别最为旺盛,西铁职院将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优质的就业资源。
5.2 有助于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为西铁职院新开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还较滞后,西安国际港务区营造了良好的专业氛围,创造了优厚的产学研条件,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码头、西安综合保税区等机构的建设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正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市场及铁路物流的需求,为地方和铁路的物流发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5.3 有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首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进行充分的调研,西铁职院入驻港务区可以到港务区内多家物流企业进行充分且全面的调研,从而以服务港务区专业定位方向之一,设置专业岗位群,并且根据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从而确定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这样使得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港务区内企业。其次,入驻港务区的良好区位优势,可以拓宽学生的的顶岗实习渠道,学生在就业前的顶岗实习阶段,可以直接进入港务区内物流企业进行顶岗,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顶岗问题,也可以为学生能以熟练工身份正式就业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5.4 有助于开展校企合作人才交流西铁职院作为唯一的教育单位入驻港务区,将开展与区内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其中包括企业员工的培训,学院也可以聘请区内物流企业的高级技师为专业兼职教师,学院专职教师也可以到区内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各种形式的人才互换交流可以让校企双方获得更多的培训提升机会。
参考文献:
能够满足一个班级的电子教室,包括计算机、一台教师机、投影设备。资料查找区。上课时教师能一边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学生一边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达到边讲边练,而且能方便的下发作业习题和收集学生作业。
二、计算机基础一体化教材
本课程教材采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陈秀莉编写的《计算机基础应用一体化》,选用本教材的原因是因为该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思路,将基本应用和操作融入到了具体的案例中,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对教材的讲解进行了一些增删,比如:增加了Excel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内容,删掉了数制和编码部分的讲解等等。
三、教学设计
该课程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科内容为中心,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的逻辑顺序排列学习任务,强调与工作世界、就业环境的对接,更重要的要强调该课程与专业的对接。比如学生是楼宇自动控制专业的,就要围绕网络布线的实例多讲解,如果学生是测量专业的,就要利用学生的测量数据进行实例讲解,那么对于大专班的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就要多讲解个人简历和毕业论文方面的实例。总之,教学设计要以兴趣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统筹安排,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
四、选用的教学方法
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任务驱动
从具体的专业中提取典型工作,以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为模块,进行实例的设计,以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尽量把这些任务设计的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的时候,教师提出典型任务:假如要参加一个招聘会,每个同学要做出一份简历表,简历表要清晰明了,表格设计合理。学生取得任务后,先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教师检查控制,最后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对于工作任务的提取可以运用鱼骨头技术,如图:图:鱼骨头
2.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材施教
本课程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但要将课本上实例认真讲解并让学生实训,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知识的迁移,让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为专业服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接收方法也有差别,所以计算机基础的一体化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3.协作学习
根据学生人数和设备数量的关系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布置学习任务,每组进行协商讨论拿出完成任务的计划,由组长展示和汇报,老师进行点评,最后每组成员进行任务调整,实施完成,让小组内互相学习,小组间互相竞争,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反馈练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体验协作学习的乐趣,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效果
关键词:加拿大;职业教育;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38-03
收稿日期:2015-01-08
作者简介:尹宏宾(1974-),男,原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2003年移民加拿大,南亚理工学院(Instructor Macphail School of Energy)终生教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交通管理。
陈能(1936-),男,本科,原广州市职工大学电工系主任副教授(现校名改为广州市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电测仪表。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教育事业发达,实行十一至十三年(各省不同)义务免费教育,最新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加拿大的大学本科教育水平很高,每年都有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大量海外留学生前往加拿大学习和深造。
加拿大对职业技术教育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加拿大基本上是指高中后的学院教育。笔者过去从事教育,出于职业习惯,对加拿大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调查,希望本文能够对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有帮助。
一、加拿大技术学院概况
加拿大全国有120多所学院,其中每个主要城市都有1到2所大学和理工学院,以卡尔加里市为例,该市有近110万人口,拥有2所大学(卡尔加里大学和皇家山大学),1所理工学院(南亚理工学院),4所文理工商学院。
加拿大的大学主要培养工程师和研究开发人员,而理工学院即职工技术学院则培养技工,助理工程师,工艺师和有关行政管理等人才,理工学院个别专业也培养大学本科生。在人才培养上,大学和理工学院呈现良好的金字塔结构,例如,卡尔加里大学共有24000名学生,其中研究生有3500人, 而南亚理工学院在校学生则有66000人。这种人才培养结构有效地符合了城市对各类人才不同需求。
二、南亚理工学院专业设置
南亚理工学院以其高质量的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而闻名。在2009年作为主办者之一,该学院成功举办了世界技工大赛(Worldskills)。该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和工商业紧密合作,确保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该学校教学课程有2300多门,可以授予包括4个学士学位,63个大专学历和短期培训的25个上岗证书在内的各种文凭。至1990年,该学院已经建立了11个世界级技术试验中心。
南亚理工学院共有9个学院:
(1)商科学院。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
(2)建筑学院。包括工程制图,风景建筑,民用工程,室内装修设计,地理工程等专业。
(3)制造和自动化学院。 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空调制冷等专业。
(4)能源学院。包括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石油工程,水和污水处理,地质,电气工程,仪器仪表等专业。
(5)信息工程系。包括电子工程,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网络工程等专业。
(6)健康科技学院。包括牙科助理, 牙科,急救医疗护理技术等专业课程。
(7)交通运输学院。包括汽车维修,航空机械维修和管理,铁路交通信号控制等专业课程。
(8)食品和旅游学院。包括食品,厨师,酒店管理,旅游等专业。
(9)基础教育学院。重点承担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基础课教学。
南亚理工学院以2年制大专教育为主。而已经拥有大专学历的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攻读学士学位。学生在校学习2年,每年2个学期,每个学期15周, 每个学期的学费大约3000~6000加元。
南亚理工学院开设上岗证书班, 包括电工,马达维修工,家用电气维修工,房屋建筑工。园林工,玻璃工,室内装修工,工业管道工,厨师,发型师,汽车维修工,停车场管理员,油漆工,仪表工,冲压工,数控机床操作工,重型设备工,模具工等。对于这些技工的培养,都按政府相关的规定。例如,一个电工要经过四年的培养,每年经过8-10周的在校学习。
三、南亚理工学院的仪器仪表专业课程设置
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能紧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针对性强,非常重视学习与应用结合,吸引力大,效果好。为了更好地介绍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情况,我们对南亚理工学院的大专层次的仪器仪表专业课程设置做个介绍。每个学期的课程设置和学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是成比例的。我们对其四个学期课程进行了分类。其中基础课用字母A表示,专业基础课用B表示,专业课用C表示。
我们还对各类课程学分和比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南亚理工学院仪器仪表专业的基础课只有一门工程数学,比例8.4%,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也不高,只有22.7%,而专业课比例非常高,占68.9%。从这里可以看出专业课是南亚理工学院仪器仪表专业的最重要一环。 另外,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试验各占50%,而不是片面强调理论学习,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另外,该学院所有专业都不开设外语课程。
南亚理工学院不仅仅是仪器仪表专业这样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几乎所有专业都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密切联系实际,工作需要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技能的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课程设计收效良好,广泛得到了加拿大工业界的认可和赞同。一位加拿大企业老总说南亚理工学院总是能及时将最新科技传授给学生,这有力地保证了企业人才的知识能够不断更新。
四、加拿大技工培养过程以及技术学院师资队伍的选拔
加拿大各个行业的技工,技师和助理工程师的培养均是在各个理工学院进行的。一个高中毕业生如果想要成为一名技工,必须首先在一所理工学院注册学习(或者是加入一个能够接受技工培养的单位),然后前往各个省的技工管理办公室登记注册。学生在理工学院学习2-3个月后,并通过了学院的各项考核,这时才可以参加由各省组织的学徒考试。通过学徒考试的,才算完成了上岗培训学习阶段。学徒可以到社会上找工作,一旦有用人单位接受,学徒必须到技工管理办公室登记。一个学徒必须工作满1800小时左右,才能返回学院进行第二年的学习。学徒经过四年不断学习和和实践,并通过了技工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各年度考试后,才能荻得正式的技工证书。一个技工工作1-4年后,可以参加高级技工考试。考试通过,才可以荻得高级技工证书。
加拿大的理工学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土学位的人所占比例不大,相当部分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和高级技师证书,其中培养技工的教师大多是耒自各个行业的高级技师。他们要有10年左右的行业工作经验,实践水平非常高,对本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非常了解。尽管他们的数学等高深理论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他们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完全能够胜任从学徒到技工培养的需要。例如,南亚理工学院的电工专业的某专业教师在1998年才拿到高级电工证书,2001年被学院录用成为一名教师。
五、对我国电气自动化职业技术培训的启示及改革的意见
1.政治课内容:(1)法制教育;(2)德育教育;(3)敢于做事,善于做事的特例。
2.外语课:外语课改为选修课,培养有专业知识的翻译。
3.物理课:物理课应当作为基础知识在中学阶段学习。 在职业技术培训中不必单独设置。如果需要,专业课教师可以对某一物理知识进行讲解。
4.数学课:我们对毕业生状况进行过调查,他们说高数学时多但很少应用,大多数情况下只应用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应当进行改革,减少学时。注重把数学教学和专业课的需要结合起来。比如,在加拿大的理工学院,他们的电气专业有自己的电气数学课,教科书的例子都是电气工程专业课上用的例子,这样学生即提高了数学水平,又懂得如何把相关数学知识应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
5.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既要讲原理,也要讲实例。例如,讲位移传感器,要讲各种单元电路的原理,也要讲各种型号的传感器,如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等,它们具体应用的场合。同时要配备相关试验,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一般课程用3/5时间授课,用2/5时间做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增设查找资料课,有效学时数10节。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阅读和摘抄,评论文献资料,以论文形式编写后交给教师。毕业前实操,时间为半年。
陈能任职工大学电工系主任期间,在1990~1996年,曾经将课程安排调整,提前开设专业基础课,留下最后一个学期搞毕业前实操,其性质类似搞技术革新项目,题目名称有:1KW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大功率开关电源;温度调节系统;单片机应用等。学生自由组合。3~5人/组。
通过几年实操课程,笔者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市“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
翻开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成绩单”,人们在为取得全面快速发展而叫好的同时,也为“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精彩纷呈而喝彩。
“十大体系”一年来的建设历程,承载体制机制创新之重,倚仗追赶跨越战略之策,令全市干部群众难以释怀。
厚爱一分,全市总发动营造浓厚建设氛围
非常之举,需要非常措施。
市委、市政府把“十大体系”建设作为全市“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首要任务来抓,列入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常务会重要议程。党政主要领导在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全市“十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对此作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亲自谋划“十大体系”建设方略,经常过问工作的进展情况,多次在全市重要会议上进行强调,多次听取汇报和调阅有关材料,并作出重要批示,不断为“十大体系”建设领航指路。市长王昭悠切实解决“十大体系”建设工作中政府机构改革、行政职能调整、行政管理权限下放、政务环境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使“十大体系”建设在政府体制改革创新上得到有效落实和推进。为切实加强对“十大体系”建设的领导,每个体系都有一名市领导挂帅,并确定有一个牵头单位和一个专门机构。
按照“市为重点、优势先行,县为示范、以县促县,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确定了市本级6个重点体系先行突破,7个综合示范县(市、区)和12个单项示范县(区)抓好示范试点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围绕一个思路、抓住二个突破、办好三件实事、解决四个问题、坚持五个结合”的总体策略。先后下发了有关方案、工作意见等文件,为全市“十大体系”建设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宣传培训造声势。集中了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全市干部学习“十大体系”政策文件。市里两期副县级以上干部培训班培训1100人,两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培训1420人,各县(市、区)共培训基层干部14000多人。成功举办了1场“十大体系”建设主论坛和10场分论坛,国内31位著名专家对赣州市“十大体系”建设进行“把脉”,建言献策,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开展了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论文237篇,评出一、二、三等奖35篇。精心编印了“十大体系”建设《工作指南》、《工作汇要》、《建设新赣州》(一、二、三卷)、《学习读本》,同时全年共编印62期《市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简报》。进行了广角度的跟踪报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香港《文汇报》、《中国质量报》、《江西日报》、《信息日报》等市外主流媒体和本市媒体纷纷聚焦我市“十大体系”建设,以专题、专栏、专版等形式进行了深度报道。举办了以“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掌握政策”为主题的政策咨询、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有声有色的宣传造势和学习培训,为“十大体系”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广东省、安徽省先后派出考察组前来我市作专题考察。
去年6月底,随着77个配套文件全部如期出台,标志着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长珠闽”经济运行相对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文本框架已经体系性地完成搭建,全市督查调度促落实的力度为此明显加大。市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市综合协调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市十大体系办公室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对“十大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调度,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先后还在赣县、龙南、上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召开现场办公会,就各县(市、区)提出的106个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答复、书面复函和限期解决。对“十大体系”所涉基础设施(硬件)项目和全市重点工程项目,每月还进行一次专项督查调度,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突出重点,市本级先行突破异彩纷呈
市本级六个重点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心崛起”之势迅速凸现。
政策法规体系:高质量地完成了31个配套文件的制发工作,共有30多个部门积极参与,50多人次外出学习考察,发放征求意见函200多份,召开座谈会20多场次,收集意见271条;对1999年7月以来出台的270个政策文件进行了清理,共废止不符合“合法性、对接性、现实可行性”原则的政策文件83个,进一步调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创新了体制机制,打破了阻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实现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了信贷投入,全年新增贷款27.28亿元,同比增长1.9倍;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10.4个百分点,农信社不良贷款率下降7.7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延伸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商业银行在南康、瑞金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已挂牌营业,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瑞金、龙南设立了外汇管理支局并已挂牌,在南康开展了远程外汇核销管理系统的试点;大地财产保险公司在赣州市设立了分公司;市本级、信丰、南康、龙南、大余、兴国、寻乌成立了信用担保公司。金融环境的改善和金融服务的优化,进一步活跃了我市的生产要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信息网络体系:已有90个市直单位接入了市政务信息网,全市接入政务信息网的计算机数量达到4600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可喜进展,“赣州市人民政府网”全面改版,17个县(市)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40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网站或网页;“赣州市政务信息网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已经建立并正式运行;“赣州市政策法规数据库”和“赣州市人口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社区服务设施项目正在实施。信息平台的搭建,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件服务功能。
口岸服务体系:龙南海关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开关运行,检验检疫大楼主体工程已竣工;赣州公路口岸作业区顺利通过南昌海关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上级口岸部门的验收;赣州出入境检测中心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赣州铁路东站国际集装箱货场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成功引进三家口岸物流货代企业;赣州至厦门的“铁海联运”已经开通;赣州驻深圳口岸办事处开始运作。口岸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优化了投资和创业环境。
人力资源体系:全市年内共引进各类人才2300多名,人才总量达到49.6万人;市人才市场升为省级人才市场,并与各县(市、区)联网,举办了三省六市(广东韶关、惠州、东莞,福建泉州、漳州,江西赣州)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组建了赣州技师学院、赣南科学院,并已正式运作,赣州技师学院在校学生突破万人大关;选拔了192名大学生到基层锻炼;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1070名;在信丰兴建了100个“农户安全储粮示范仓”;聘请多名外籍专家实施了伟良钨业超细超粗炭化钨粉研发、变速器设计、旅游开发决策、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蔬菜新品种引进等项目,并推广了“一村一品”模式;选派了34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境)培训;“两化”工程硕果累累,其中培训城镇公民8.8万人、农民77.66万人次,23万人经培训实现了就业,1.74万人分获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举办了首届技术能手技能大赛,500人参赛,100多人获奖。这些成果,为我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保障体系:赣州被列为全省“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开通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门户网站,在部分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村干部养老保险、“五保合一”、事业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等试点工作纵深推进;新增参加社会保险人数创历史新高,征缴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同比分别增长17%、21%、5%;确保了全市102270名参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2332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基本完成,城镇失业登记率下降到3%,下降了0.7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民工工资监控机制,追回被拖欠农民工工资2020万元,接到投诉但尚未清欠的工资仅为18.66万元,占全省总额比例不足1%;十大救助体系正在发挥作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为构建和谐平安赣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他体系同步实施,齐头并进。产权交易体系:全年完成国有产权转让5宗,交易额达21586.6万元,实现资产增值3089万元,其中,成功转让原市接待中心整体资产;办理国有土地交易95宗,面积754.175亩,交易额3.217亿元;办理房产交易14726宗,交易面积288.69万平方米,交易额23.8亿元。技术标准体系:完成脐橙国家标准的编制并已报审;初步建立了稀土、钨、“猪-沼-果”等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试点城市项目、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技术标准数据库。贸易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了供销系统农资连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产品流通等体系建设,已发展农资连锁加盟店354家,新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物流服务体系:编制完成了《物流产业发展纲要》和《赣州市2006—2015年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市物流中心、市物流信息中心已启动营业,汽车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县一级有28个物流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近10亿元。
主攻特色,单项示范县建设争奇斗艳
12个单项示范县(区)因地制宜,打造样板,力创特色。
章贡区成立了现代物流产业协会;自筹268万元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全区农民参合率已达到73%,已有1510名农民领取医疗补助金共计94.47万元;实施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赣县在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中开创了“5+1”管理模式,把全县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统一纳入到“五办一中心”管理,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网络。
信丰县组建了民营性质的诚信担保公司,为400多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6000万元的信用担保;该县还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业标准化(脐橙)示范项目表彰县。
安远县建起了社会保障征缴大厅;每个乡镇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工作站,重点乡镇还建立了社会保障事务所,初步构建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多元化机制;将村干部和失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具体办法。
寻乌县组建了赣南脐橙良种繁育中心,建立了以果业协会为载体的县、乡、村三级果业服务网络;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寻乌蜜桔》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上犹县构建了人才交流中心、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中心、劳务服务中心、招投标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和基建审计中心等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崇义县被省信息中心列为“江西省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唯一的试点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大步;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无公害山羊标准化示范项目列入全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中科院与章源公司合作兴办了博士工作站。
定南县建设了天晟大市场、昌盛贸易广场、金桥文化广场、杨梅建材大市场,县城综合、专业市场的经营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编制了《定南县贸易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定南县县城2005—2010年商品市场总体规划》;生猪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有新亮点,生猪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年出栏35万头的总量中,80%以上销往珠三角市场。
全南县清理行政许可项目171项,撤销93项,废止政策文件32个,新制订出台政策文件30多个;整合了全县国有林业资源,成功引进属国内500强企业的江苏阳光集团,投资1.1亿元组建江西高峰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破解了国有林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难题;“高山蔬菜”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宁都县兴建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宁都黄鸡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被确定为省级地方标准,并获赣南首个业内国家证明商标;一批企业和农产品标准获国际、国家和省级认证。
会昌县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文件框架;实现了“五保合一”同场征缴;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901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建立了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会,全年共筹集救助资金300余万元,发放20.1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58名。
石城县把土地交易中心、房产交易中心和拍卖行从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组建了产权交易中心,实现了产权交易“三合一”、“四分开”,全年累计交易额达3938万元,增值908万元,增加税收309万元;《紫石牌烤烟综合标准体系》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和验收。
优势聚集,综合示范县建设交相辉映
7个综合示范县(市、区)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示范效应。
南康市组建了“三场合一”的大产权交易中心;完善了社会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共向8721户农户、18956名村民发放低保金共计163.8万元;赣南卷烟厂以赣烟商标获质押贷款6600万元,开创了我市以企业品牌质押贷款的先河;开展了“民主推荐,差额选举”党政领导干部试点;投资近1亿元、占地405亩、可容纳5000名学生的新南康中学已竣工使用。
大余县建立并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城市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103名;建成了“世界钨都网”等系列网站;开展了“金边瑞香”原产地标识注册和“南安板鸭”原产地保护申报工作;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开展了钨矿区采矿权、国有商品林经营权拍卖工作,其中钨矿区采矿权拍卖收入达2997万元,是拍卖底价的3.8倍;成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城市资产经营公司。
龙南县取消行政许可项目216项,清理政策文件141个;设立了出口退税基金和出口创汇奖励基金;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正式开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大楼完成主体工程;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已经启动;金塘物流服务中心即将完工;占地400亩、总投资1.2亿元、按照省级示范性优质高中标准规划建设的龙南中学新校区已经建成。
兴国县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理财服务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国有资产经营中心等中心,其中,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多、品位高,首批35个单位已进驻中心;完成了县四套班子和35个县直单位政务信息网络的布线接入工作;在县政府办公楼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了2个政策法规文件触摸屏查询系统;制订了兴国灰鹅和兴国鱼丝系列标准,启动了兴国灰鹅原产地保护工作;农产品检测站获国家农业部批准建设;建立农资连锁加盟店94家;兴国第二医院为民办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典范;将军中学创下了赣州民办学校“五个第一”。
瑞金市建立了“政银企协作”和“融资项目双向推介”两项机制;已争取到并设立了赣州市商业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支局的分支机构;选招了45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担任乡(镇)长助理;成立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实行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开启了非国有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先河,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三个外来投资项目相继实施;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0%;建立了食品安全质量监测站,鳗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进入了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行列。
于都县六大信息网络系统已具雏形;农村“三院”(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建设成为示范样板;于都县奶牛养殖农业技术标准点成为国家级奶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立了探矿权采矿权交易中心;吸引6365万元社会资金兴办民办学校6所。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订了失地农民过渡生活补助、重病救助、子女就学补助等政策,发放各种补助150多万元;市物流中心入驻物流企业已达86家;汽车交易大市场、卷烟物流中心、众成物流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物流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工行分理处升格为支行;设立了市商业银行开发区支行。
深化改革,新组建机构项目推进开局良好
按照建设“十大体系”的要求对政府机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对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体制进行了创新性或整合性改革,并对一些机构进行了职能调整和强化。如:将市粮食职工中专、计生职工中专、财会职工中专和商贸职工中专等四所学校整体划转赣州高级技校,整合组建了赣州技师学院;撤销了市冶金煤炭工业行业办、市建材行业办、市物资行业协会、市轻化纺食品工业行业办、市二轻工业行业办等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组建了大行业办,改变了过去“一能多专”的机构臃肿情况;新组建的赣南科学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金融办、市信息办、市口岸办、市招投标中心、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和升格的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市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已正式运作;对新组建的政府机构开展了跟踪问效,如在对已进入实质性运作的大交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及配套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试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了政务公开进程。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应是以管理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管理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项目的人才;这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完成管理项目的开发及实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1.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
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但高职教育由于市场反应慢,加之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使得其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设置的通用性与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发生偏差。除部分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3.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与管理工作艺术性发生偏差。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的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学校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一个学校毕业的学哄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而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讲究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忽视个体教育的模式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4.实训场所的模拟性与职业环境的真实性的偏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实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训教师缺乏,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方式单一,甚至很多院校没有
一个系统的实训计划与实训方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具有模拟实习的性质,即使是高度仿真,提供的情景模拟背景会因实施的不齐全和费用的昂贵而有所简化,因此与学生将来就业的真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学生协助培训部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正进行技能培训,并参与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销售部的学生协助企业对本市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写出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并可在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带领下进行实际的推销工作;生产部的学生担任实习值班经理对生产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进行成本调查,根据考查结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公关部的学生对社会公众进行统计整理,收集有关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参与公关事件的策划准备工作。总之,通过实训切实体会了企业间竞争的形势、职工就业的艰辛、企业管理的难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4.企业也是教师开展现场调研的基地。是促进教师将其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企业是教师开展调研活动的基地,可以为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方式组建的知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主要内容。教师、学生与企业频繁而紧密地接触,可以提高这些教学方式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情的完整性。极大地缩短学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北京联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大型商贸企业——蓝岛大厦,顶岗实训: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湖南的几家五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约定:由酒店与旅行社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生可以领到实习工资;酒店可以到学校挑选最满意的人才等。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比如中国水电八局、湘火炬、湖南的国人啤酒公司、华天集团等委托湖南经济职业学院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大专与本科学历的人才。这些培养模式均由企业选送生源,培养对象全部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订。理论教学由学院承担,依据教学计划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实习被安排在企业中,由双方共同指导。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强。适应企业要求快,为企业所欢迎和认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也可开展浅层次的合作,即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学校把企业经理、行业专家聘请到学校来。成立高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倾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设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还聘请一些企业家、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学院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3.开展“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学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在学校挑选学生,双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教学计划,职称论文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的联合方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于2001年与顺德一家精密仪器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培养机电类的人才,并于2003年5月向该公司输送了首批“订单式”教育的毕业生,开创了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推行“订单式”教学的先河。湖北经济学院分别于2O02年12月和2003年4月与武汉市中百集团、中商集团进行联合,组建“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中商营运经验预备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开辟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天地。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中商集团、中百仓储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才引进计划,每年从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科生中遴选30名晶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中商营运经理预备班”和“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然后。结合专业教学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类、营运管理人员。学生毕业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中高层储备人才。订单式教学班开设的课程分两部分,一是校内理论及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四类共32门;二是企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课、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三类,实践教学项目也作了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模拟实习、卖场实习等。校企双方分阶段对该班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孤”,非“预备班”的学生中品学兼优者,经过学校推荐,企业考核,经双方认可再补进来,原则上保持该班30人不变。订单式教育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该方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企业管理咨询业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产业务实的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辨析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机会,根据清晰的市场定位采取适宜的行动方案,为客户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解决问题方案。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成立了咨询业务部,专门对企业开展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业务,目前已为湖南的很多企业如:三湘汽配城、常德米业公司、娄底农业高科技公司等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包括市场定位,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划等。该部门“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业务,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紧密结合,促使学校随时关注着科技和管理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又丰富了老师的实践经验,还能为案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有些项目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性更高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潇湘晨报.订单式教学现身高校[N].2003.5.12
[2]何琪得.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3]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职教论坛.2003.14
[5]北京联大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6]曾建文.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征[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