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神文明建设学习材料

精神文明建设学习材料

时间:2022-10-15 06:36:31

精神文明建设学习材料

第1篇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先按照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再有规律等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确知识重点。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整本教材都在密切的关注这中国文化的进程与发展,这也是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的形成,这门课程是渗透民族文化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让我们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将物质的东西精神话,让学生心领神会,提高民族精神。

教学内容的整合也很重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它直接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六大部门,这也是证明教材的脉络所在,这六大部门分别是:发生机制、发展历程、表现形式、文化结构、整体特征以及文化精神。在这六大部门中发生机制有由三个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是历史地理坏境、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政治结构;而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四个时期,分别是萌芽、奠定、繁荣以及转向;而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都是有所不同的;分为外在以及内在结构,而外在结构分别表现在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宗教以及伦理道德等。内在结构有两分说,三层次说,四层次说,六大子系统说这几个说法,两分说是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三层次说是由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四层次说是有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构成;六大子系统说是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所构成。可以说,本课程内容体系庞大而丰富,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不可能的。那就要根据课时的安排和各专业的特点,注意内容的整合,取舍要得当。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以文化特征、民族精神为统帅,跨文越理,史论结合,与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就要舍弃,关联大的,要尽量展开,并结合实践教学进行巩固,转化成一种能力的培养。

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现行本科教学中,应当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以教师为知识传授主体,力求语言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讨论法是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往往应该选取一些可操作的选题,例如对广告专业的学生,布置一些中国文学、各种艺术、美学思想、民族精神等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与传承等问题;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材料,认真准备讨论内容,在课堂上既要给予话语权,允许学生“百家争鸣”,肯定学生的参与态度,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总结,并提升学生评判水平和创作能力,抓住时效性和后续性,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并记下学习心得,扩大学生的自学空间。比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古今中外、不同学科之间的多向比较,同中取异,异中悟同,架构起新的知识结构,并达到新旧知识体系的融通。在教学手段上,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文字、影视图片等材料制作PPT,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把现场演示的情境教学法,穿插在其它的教学方法中。最后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各种参观、考察、见习活动,开展校园学术文化节,举办专题系列讲座等。还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专长,尝试专题讲座等其它教学方式。统而括之《,中国文化概论》的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要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知识板块,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基本需求和专业需求。

重视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配套教材建设。一方面是要结合学科专家的权威教材;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行业组织和学生专业,主讲教师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内容才能更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新内容、新工艺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力图使所有教学资源电子信息化,方便学生学习研究。

为了确保课程建设改革的顺利进行,还应建立起完备的监控机制。一方面,为保证课程的建设质量,要建立健全一套较完整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实行课程检查评估制度,要不定期进行所有教学资源检查,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及时掌握课程建设信息。通过检查评估,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把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并建设网络资源,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知识点、案例库、习题库、教学课件、参考文献及资料、前沿问题及相关知识的图片和视频材料等。有鉴于此,我们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网络链接。

作者:高艳丽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传媒艺术分院

第2篇

编者按: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三个代表”、“三观”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修养,牢固树立讲政治、顾大局的观念。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对党在新时期的作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保持正派的工作作风,与领导和同事和睦相处,讲团结、讲正气、不搬言语弄是非,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具体材料请详见:

尊敬的领导:

我将于2009年7月于xxx法学本科专业毕业,2009年11月1日到xxx市精神文明办工作。近三个月以来,在市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领导的领导下,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较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一、学习方面: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我,把社会当成另一所大学。我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三个代表”、“三观”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修养,牢固树立讲政治、顾大局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我结合本职工作,我还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精神文明创建的文件资料和书籍,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我不仅从书本上汲取养分,还虚心地向周围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水平和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对党在新时期的作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二、工作方面:近三个月来,我本着谦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每天和同事一起提前做好办公室的清扫、整理,并随时注意保持办公室的清洁卫生。11月份“迎冬旅、创国优”期间,在市文明办领导的带领下,我参与了部分文明单位、窗口行业的复查工作并协助领导作好了相关的记录和收集了相关资料;12月份至2009年一月份,参加了文明单位复查(验收)小组对各文明单位复查和验收,在工作中按照相关文件和法规规定的程序配合领导和同事认真作好每一项工作,详细地作好座谈记录、收集整理各种资料文件;近三个月以来协助创建处陈以南老师收集采写了精神文明建设简报十余期、精神文明建设各种材料多份,收集整理了各区县报送的精神文明创建材料四十余份;参与了《xx市“十一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讨论稿)》的编撰工作等。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服从、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大局,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够积极完成,从不推委拖踏。另外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政规章、政策,自觉遵守市委、市文明办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好保密工作。努力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三、生活方面: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保持正派的工作作风,与领导和同事和睦相处,讲团结、讲正气、不搬言语弄是非,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现三个月的见习期已满,恳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领导给予批准转正为盼!

申请人:xxx

二〇〇*年*月*日

第3篇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党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督查结果来看,党建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局党委第三季度党建工作督导要求,就我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代表院支部及领导班子就以后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做表态发言,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党建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高,党建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新调配党务干部对业务不太熟悉,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工作上造成被动,党建资料整理工作不规范,资料收集不完整,“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会议记录不规范。

2、“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活动”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内容不符合要求。

 3、支部印章和文件落款不一致。

4.探索创新不够,党建工作的特色不够明显。只满足于完成局党委统一确定安排的党建工作任务,工作传统落实的多,精心钻研创新的少。没有结合卫生院工作实际提出富有实效、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载体,工作平铺直叙,特色亮点不多。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党务干部培养,提高党建工作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党支部规范化手册》记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会议记录,规范党建工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按要求所有党员,重新修改“不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和参与活动”组织生活会上的个人发言材料,补充完善其他相关活动资料。

3、重新上报支部委员会拟定的文件和其他档案资料。

4、积极推介特色与典型。坚持把“签约式服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与“我们的节日”相结合,创新活动内容,深入社区、村队打造服务型团队,培育1-2个示范性强、特色明显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没有按照方法、步骤进行,没有对职工个人工作作风建设方面进行集体评议,没有结合党员各自工作岗位,分别制定个人及各科室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2、党风廉政工作安排部署和学习教育次数不够。创新形式不够,医务人员以“廉洁从医,爱岗敬业”为主题教育落实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严格按要求补充、完善个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档案资料。

2、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定期开展廉政谈话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认真记录《记实手册》。

三、 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存在问题

1、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理论学习笔记资料不齐全,会议记录,照片等印证资料不完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工作档案资料不完善。

     (二)整改措施

1、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学习,紧密联系干部职工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主线,把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宣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主题、重大任务,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坚定干部职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动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文明服务。

三、今后打算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第4篇

一、强化学习教育,在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工作的成效,要把落实“四个文件”精神和学习教育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抓好四个文件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了XXX9号、10号、XXX23号和XXX2号文件,层层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并实行月报告制度,要求每月25日前将14项具体任务的进展情况逐项如实书面进行报告。此项工作量大面广,涉及编制、经费等重大问题,要真正将“四个文件”精神落实到位,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要竭其智,尽全力,早谋划,快行动,多协调,抓好落实,争取月月有新进展,年底有大成效。

二是明确学习目标。按照“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重在实效”的思路,对全年政治业务学习作出详细安排,并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学习计划,补充新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三是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观看影视资料、赴外考察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重点开展好委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辅导讲学活动,制定讲学活动安排表,对讲学活动作出详细安排,精心选定专题,每月由一名领导或科室负责人集中辅导,讲前认真进行准备,讲后组织点评讨论,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四是突出学习重点。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安排部署,重点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加强对法律、金融、财务、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全体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夯实工作基础。

二、强化协调服务,在提高工作效能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超前、高效、细致、周到、满意”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着力提升工作效能,认真做好组织、服务、协调、督查等各项工作。

一是努力提高材料质量。把材料质量作为文秘工作的第一追求,第一任务,认真对待,深入思考,多方借鉴,着力创新,用心提炼,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材料质量,发挥好以文辅政的作用。

二是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落实考勤、督查、财务、文档、车辆管理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责任书,坚持随时抽查通报、半年集中检查、年底综合考核、集中兑现奖惩的办法,按照“服务工作谁承担、工作责任谁落实、工作质量谁负责”的原则,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明确任务要求、质量标准、完成时限和工作责任,真正做到按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激发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着力办好各种会议。坚持先行一步,多想一点,精心谋划,细心筹备,确保主办、承办、协办会议圆满成功。

四是全面提升接待工作。近年来,由于委局多项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来我区学习、考察、调研、检查的领导和兄弟单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针对繁重的接待任务,要本着“节约、高效、周密、圆满”的原则,超前谋划,精心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日程,多方协调联系,全力做好工作,全面展示甘州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过硬素质和务实精神。

五是全力推进信息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两个保住一个扩大”(保住全市积分第一、保住全省直报点,想方设法扩大甘州纪检监察工作影响力)的目标,采取量化分解信息任务、点评精品信息、定期通报完成情况、提前预约重要信息等措施,与省市纪委和各级各类媒体加强联系沟通,加大编报力度,努力争取质与量的双突破,全方位、多层面、广角度宣传展示甘州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效。调研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结合实际,将任务分解到各科室,选定重点课题,认真开展调研提炼,撰写联系实际、视点新颖、针对性强的调研文章,加强工作的横向交流,以一些令人信服的调研成果推动全区纪检监察调研工作取得好成绩。同时,积极配合党支部开展工作,组织大家按要求完成卫生整治、假期值班、各种集会、精神文明建设、综治、保密等任务。

三、强化文化建设,在活跃机关文化生活上开创新局面

要充分发挥文化鼓舞人、激励人、陶冶人、凝聚人、引导人的作用,大力加强委局机关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委局机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是加强“书香机关”建设。按照“多读书、读好书、提素质、作表率、树形象”的要求,大兴学习之风,形成“学以增智、学以育德、学以致用、学以提效”的良好局面。每周举办一次好书推荐会,每名干部轮流介绍一本好书,包括主题思想、主要内容、推荐理由、心得体会等,通过好书的推荐与分享激发干部的阅读积极性,营造氛围,共享资源,快速提升干部职工的人文素质、学识水平、创造精神和道德修养。

二是强化文体文化建设。结合区委区政府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在“五一”、“五四”期间,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努力营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同时,适时组织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跳棋、象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是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添置电脑、书籍等办公用品,改善办公条件,积极与通讯部门联系,建立手机局域网,方便大家工作联系,节省通讯费用,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大力提倡节约办公,发挥好现有办公设备的作用,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提倡双面用纸,提高纸张利用率,严格控制办公耗材用量。

四是编写委局大事记。近年来,委局开展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有些工作在甘州纪检监察史上开了先河,大事多,新事多,喜事多,来委局学习、考察、调研、检查的领导和兄弟单位多,我们应该做好图片、影像、录音等的收集保管工作和文字资料的编写整理工作,按月编写好委局大事记,将委局开展的重要活动、召开的重要会议、出台的重要制度、取得的重大成果、县级以上领导的调研考察等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记录在案,为后人学习、借鉴、查阅留下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司法厅党委提出的司法行政工作“六个上新水平”的目标要求,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民警队伍为目标,以学习教育为基础,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弘扬“六种精神”,进一步加强民警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和业务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所创建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建设步伐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二、工作目标

1、全体民警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求真务实的思想教育。通过开展求真务实专项教育,使全体民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牢固树立“六种精神”,进一步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切实做到讲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2、存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通过专项教育,使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不佳、业务素质不高、纪律要求不严、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3、依法行政能力有新进步。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司法行政干警法律知识读本》等,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管理劳教人员。

4、求真务实的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干部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求真务实的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5、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体民警自觉把求真务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紧紧围绕全所工作大局,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不断推进场所各方面的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三、活动时间和对象

活动自3月下旬至7月中旬结束。参加对象为全体劳教民警

四、组织领导

成立“求真务实”专项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求真务实专项教育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4月上旬)。召开一次民警大会进行总动员,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及本所实施意见。会后各部门要组织所属民警进行再学习,再动员。政治处要出一期求真务实专项教育活动宣传专栏,为活动造好声势。

2、学习教育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上旬)。采取专题辅导、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以部门周学习制度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树立人民利益无小事观念,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二是开展“两个务必”学习教育。组织学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和《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开展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为劳教事业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三是开展“六种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学习陈保明厅长代表厅党委提出的“六种精神”,即:“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两袖清风的廉洁精神”,明确“六种精神”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牢固树立“六种精神”。四是开展依法行政教育。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司法行政干警法律知识读本》,掌握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大家不断做到“四求四务”,即: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各部门要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所属民警召开关于求真务实的专题大讨论,讨论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思想认识,谈学习体会,谈工作目标及努力方向等,要言之有物。要做好学习、讨论记录,以备检查。

3、查摆整改阶段(5月中旬至5月下旬)。以各部门为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围绕重点开展查摆,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查摆中要注意“两个结合”,即在内容上要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需要解决的十个问题与当前队伍中主要存在的“三个不够到位”(直接管理不够到位、执行纪律不够到位、严格执法不够到位)相结合,逐条对照上述问题,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方式上要做到自查与评议相结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每位民警都要针对查摆情况,写出自我剖析材料。各部门要将本部门查摆出的问题加以分析分类,逐条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认真、限时加以整改。查摆出的问题、整改计划、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报告必须于5月31日前报政治处备案。

4、建章立制阶段(6月上旬至6月中旬)。要针对查摆出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好规章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部门周学习制度等学习制度,增强民警理论素养,掌握上级精神,提高工作能力。要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情况,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做好信访接待,加强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民主决策。要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自学接受监督。要健全和完善干部工作实绩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要建立和完善求真务实的奖惩机制,使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作风不实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要健全和完善对求真务实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严格责任追究。办公室要将我所建设的有关制度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印发至各部门。

5、总结提高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求真务实”专项活动进行检查验收,主要有“四查”:一查学习、讨论记录。二查自我剖析材料。三查整改计划及整改措施。四查制度建设。将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体民警大会上进行通报和推广,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即将开展的共产党员“保先”教育活动打好基础。政治处要在7月15日前将此次专项教育活动情况形成文字材料,上报省局政治处。

六:活动要求。

1、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应具体指导安排好活动的开展,注重对相关文件、资料、图片的收集、整理以及简报、信息的反馈工作。并做好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与督导工作。

第6篇

关键词:实践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24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题是教材习题的题型,对“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这类习题,往往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分组合作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问题,因此也创造了让学生互相充分合作、质疑、分享成果的机会。经统计,九年级化学教材(沪教版)共有346道习题,实践题有46道,比例达到13.3%。实践题的数量和内容基本能体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目前,实践题教学真的实现了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吗?实践题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究竟怎样更好地发挥实践题的教育教学价值呢?下面以2011年沪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上册)58页的实践题--“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教学为例,探讨怎样用好教材中的实践题。

一、四种不足教学设计

上述四种实践题教学设计虽然能够在短时间里让学生获得该实践题的答案,视频实验、虚拟动画也能让学生观看实验内容,但是从教材设计实践题的意图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存在许多的问题:违背教材习题题型多样化,降低实践题的开放性,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失去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缺少真探究的全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培养,不利于实验技能的形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实验设计只是教师的作品,不能代表每个学生的创新设计,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反思后的教学设计

在评价环节中,学生发现和提出“吸入的空气未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否是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为什么方案6的实验效果不明显,是装置漏气吗?怎样检查漏气的部分,有什么方法防止它漏气呢”等等问题,并展开讨论,提出新的猜想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有学生认为既然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就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的量太小,于是提出用气压机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课后实验证明该学生的观点和方法是正确。针对塑料饮料瓶漏气,学生认为是瓶口与瓶盖漏气,经在水中挤压饮料瓶证明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并有同学建议用塑料膜垫两层再旋紧瓶盖可防止漏气的好方法。

显然,改进后的实践题教学设计,在关注学生“双基”达成度时,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否开展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和讨论交流,是否主动提出合作要求、相互协调配合和发表个人见解。像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挥出潜在能力,实现了过程开放、积极探究和教学有效的情形。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实践性习题的活动方式多是实验、调查、参观、上网查阅资料等。部分学校电脑网络教室、化学实验室等教育装备资源管理方式封闭,实验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缺少实验教师或实验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这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条件不同程度影响了实践题教学。

2.大多数教师虽然认同学生做实验等实践活动对学习化学有帮助,但出于教学准备和实施的方便往往回避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等实践活动。这种想法或多或少受到考试试题的影响,有“应试”意味,认为填空或选择式试题更为贴近中考,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巩固和解题技能形成,更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的这种主观认识偏差对实践题教学是必有影响。

3.目前各地虽有实验技能考查,但是考查往往流于形式。纸笔测试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决胜指标,加之,近乎百分百的纸笔测试实验试题,学生即使不曾做过实验,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正确率,让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做不做实验,行不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实践活动都无关紧要。这种错误的学习观也影响到实践题解答。

四、实践题教学的建议

1.再研读课程标准,明确习题设计意图

习题是教材的重要部分,是课程标准目标和教材编写建议的体现,符合学生化学学习心智发展规律,是对学习化学预期结果的期待。实践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题型,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减小“应试”教育思维影响,防止过于简单处理实践题教学,甚至放着教材实践题不用,而一味的讲评开放性和实践性都有限的试题等情况。

2.转变教育评价观,实行多元化评价

当前教育评价仍然以纸笔测试为主,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必然会带动中考评价方式和学校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学评价必定会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因此,教师要高瞻远瞩,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改变过分强调以答案为标准,“以分数论英雄”的终结性评价观念,将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变化纳入教学评价范围,采取更加开放的、动态的评价方式,如活动表现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等。

3.创造硬软的条件,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实践题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实验为例,实验不仅符合认知规律,使学习过程更为完整和丰富, 纠正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良习惯。在实验现象的启发下, 学生自觉投入对问题的思考, 更可激发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与钻研精神,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虽然现行管理制度和教学设施会给实践题实施带来一定困难,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只能无所作为。如在信息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学生集中上网查找资料,又如利用生活的物品代替实验室药品和仪器,开发设计微型实验,安全环保实验等,帮助学生增强化学素养, 培养化学科学的探究能力。

第7篇

报送1-2份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资料,比如工作总结、信息简报、典型案例等。

查看制定整改措施情况,是否明确责任到人、整改期限及实际完成情况等。

反馈意见整改推进表及完成情况。

查看项目推荐人事任免相关材料。

报送1份项目推荐人事任免的相关材料(1.项目报告;2.党工委(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3.公示情况;4.任免文件)

考查落实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根据现场查看和个别访谈情况,重点看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内容是否具体可操作,是否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是否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交流轮岗、开展日常谈心谈话。

提供5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以及1-2份工作中形成的历史性资料(比如,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制度机制等)。

主要考查:考察项目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情况。考查人才激励保障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看相关措施落实成效。查看项目人才流失情况及员工总量控制情况。

1.选取1-2项最能体现人才工作成效的相关工作安排或推进措施(导师带徒、职工讲堂、轮岗学习、日常培训等),每项工作提供500字以内简要说明,以及1-3份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资料(比如,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制度机制等)。2.提供项目人才流失情况及员工总量控制情况(5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和相关证明材料)。

1.查看是否结合集团公司下发季度计划与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是否及时跟进学习上级重要讲话精神,每季度是否开展一次有主题的集体学习,是否进行了交流研讨。

2.查看学习强国APP使用情况。

1.党工委(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每次学习具体安排及签到表、图片、学习心得及体会等相关材料;

2.建立组织情况及党员学习情况;

查看新闻宣传工作、意识形态、形势任务教育、舆情监控等落实情况,是否跟上企业发展实际,更好地服务企业。

1.是否成立宣传报道领导小组,落实公司管理办法;完成公司年度指标情况;每月宣传计划及刊稿统计;在集团公司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刊稿数量;新闻宣传报道奖励兑现情况;通讯员队伍建设情况;参加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各类主题宣传情况(摄影、征文比赛等)

2.是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公司管理办法;是否建立及管理好意识形态阵地;其他相关内容;

3.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公司形势任务教育情况(会议通知、签到表、图片、学习记录、学习总结、学习心得等)

4.是否成立项目舆情管控暨新闻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日常管理情况;

查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情况。

1.是否成立项目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项目企业文化布置情况,是否符合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要求,同时进行现场查看,提供不同场景的图片;

2.是否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道德讲堂活动(活动计划及方案;主持词;活动各环节资料;签到表;图片和视频 ;其他资料等);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中国传统节假日的开展的活动、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诚信宣传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活动、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活动的图片。

查看是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三重一大”监督,层层签订传导责任相关资料,开展学习记录;“一岗双责”纪实情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有关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1.成立纪工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2.“三重一大”重要决策相关记录;3.传达学习上级党委、纪委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等记录;4.层层传导责任相关材料;5.“一岗双责”纪实情况;6.开展有关专项治理等情况资料

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重点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及时提醒纠正,查看是否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再监督”工作落实情况,

1.落实“四早一创”预警监督机制,提醒谈话、谈心谈话等相关记录;2.廉洁风险防控动态排查记录;3.开展警示教育相关资料;4.“再监督”工作开展相关记录。5.抓好廉洁文化建设相关资料。

与驻地检察、监察机关开展共建、共防情况。

开展共建、共防活动相关记录。

对照上级党委和公司党委巡察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并按计划推进落实情况。重点看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整改措施是否明确具体,是否按计划全面整改、真改实改,是否把推动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1.巡视巡察整改自查自纠报告、报表;2.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整改措施推进情况;3.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相关材料。

查看是否成立工会委员会和共青团组织;

查看是否按规定及时成立女职工委员会(女职工达到10人(含)以上);

查看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工会经费及“三不让”资金。

工会委员会成立文件;

上缴工会经费及“三不让”资金资料;

共青团工作机构及人员名单。

查看是否按规定程序召开基层民主管理大会,落实好会议各项职权;

查看是否按规定落实企务公开工作;

查看是否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按月发放职工工资,按时足额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改善提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查看是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劳动竞赛、劳动保护、职工培训等活动;

查看是否征集合理化建议,创新、推广技术成果,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

查看是否落实工会固定资产管理;

查看是否与职工开展谈心谈话、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帮扶困难职工;

共青团工作落实情况。

1.基层民主管理大会相关资料;

2.企务公开相关资料;

3.落实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相关资料(如“五期”保护、卫生津贴发放及女职工学习培训等),并形成专项5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

4.开展劳动竞赛相关资料;

5.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及按时足额缴纳社保;

6.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及固资使用资料;

7.谈心谈话记录及困难职工帮扶情况;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7-0064-01

现代汉语词典把“生动”解释为“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借用于课堂教学中,是指课堂教学要落实教学的主体、讲究教学的方式、重视教学的文化、深化教学的价值。让思品课的课堂“生动”起来,就是通过各个不同层面的对话互动,不断地激活学生、教师、教材,达到视界融合、认知形成、能力培养、精神吻合和情感提升的目的。

1.以学习前置促成“生”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前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课堂中将要学习的知识有自主学习的过程。前置学习强调的是学,关注的是“生”。

以苏教版“民族精神”教学为例。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教师以提供学习资源包的形式,提出了前置学习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例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请阅读相关资源包,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例谈谈它的时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在此教学中,教师避开了空洞陌生的“民族精神”预习,而是提供给学生历史话题、历史资料,让学生各取所需。这种立足“生”情的学习前置,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学习。

2.以合作探究促成生“动”。

合作探究强调的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在互助中交流,在交流中生成,在生成中实践。合作探究过程中全员的合作性、互动性、思辨性、实践性促成了课堂的生“动”。

例如在“民族精神”学习中,当学生通过前置学习掌握了自己感兴趣的“精神”内容后,在教师的组织下随即开始了合作探究。有学生认为井冈山精神其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何时,它都是推动我们事业进步、是攻坚克难的源动力。有的认为抗洪精神中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对现在具有极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阐述自己小组观点并证明其正确性,反驳其他小组的观点并说明其片面性,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搜集材料,寻找论据,其过程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的过程。

3.以和谐氛围促成“生动”。

作为教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生关系,就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种轻松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善于把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例如“民族精神”的学习中,教师着力构建和谐的氛围促成教学的“生动”:“据你们平时观察,老师身上是否有民族精神的体现?”“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等。平等理念下的和谐对话,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深入的探讨无疑又使得学习广泛而深入。

4.以采集生成促成“生动”。

第9篇

关键词:苏州国际教育园;文化旅游;教材;园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C-0072-04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初,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推行“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的发展方式,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旅游业态。2013年2月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即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函》,将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作为推广研学旅行工作的试点。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强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苏州国际教育园从南北两面夹抱着石湖,石湖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它是绣工大师沈寿家园和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隐居地双料遗址。更有南朝史学家顾野王文化遗址、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等优美景观。园内职业院校集中,苏州科技学院的“师陶园”;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半湖观鱼”;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模拟病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半湖碧玉”的渔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馆、“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等均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的旅游资源。园内职业院校众多,丰富的教育元素更是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

整合苏州国际教育园中具有人文价值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对园内的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历史名人等堑匚幕进行恰当分类,编写出符合园内学生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的旅游文化本土化园本教材,不仅能为师生提供探寻地域文化并在探寻过程中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的载体,得到吴文化的熏陶,实施素质教育,而且也为学生的研学旅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依托教育园南区在石湖景区内的优势,把石湖的辉煌融入园本教材系列,形成配套的旅游读本,可以为园内外师生乃至广大市民提供文化旅游读本,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打响“游学国教,筑梦石湖”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定位和编写原则

为了编写园本教材,首先必须对教材有清晰的认识。“教材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素材、材料或手段。”[1]本文所指的教材采用此观点,把素材的教材化作为教材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就旅游文化本土化的园本教材而言,对教材必须准确定位,即既是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又可作为其它专业学生的选修材料,亦可是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课外读物,更是学生研学的重要资料。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一)准确性与成熟性结合的原则。准确性是教材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不管编写什么教材,教材一旦失去了准确性,也就没有了正确性,内容的不正确也就失去了作为教材的资格。特别是文化旅游史料的准确性决定了尊重历史、尊重史实的基点。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选入教材的内容,原则上要求是研究相对成熟的,即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的内容才适宜编入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二)客观性与可读性结合的原则。本教材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和传播旅游和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教材与论文不同,不能掺杂主观的色彩,主观因素的支配会影响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入手,强化亲和力,增强可读性。特别是注重选择学生易于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内容,因为“文化旅游的本质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2]

(三)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原则。教材既要通过教育园园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体现吴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又要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研学真正达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又要把教育园内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人文景观等吴地文化元素成为广大市民旅游文化读本的有用载体。

(四)针对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原则。教材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在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中发挥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实践,使学生通过教材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创新潜能得到培养和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五)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结合的原则。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体现趣味性,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从感官视觉上能吸引学生,达到趣味盎然的效果。而且要将知识性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之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爱教育园的真挚情怀,并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正确认识国际教育园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凸现教育实践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功能。

(六)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原则。教材应能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特点,从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能够充分把握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相得益彰。

必须指出:考虑到学生研学的需要,在教材的每个章节内容处理上,需要突出学生的“体验”,即安排必要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科教文化旅游景点观赏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深地品味吴文化的魅力。在更好地了解园内院校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放松心情,放飞理想,并续上苏州文化匠师的绵长文脉。

三、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内容设计

苏州国际教育园是苏州乃至国内较有名的教育集聚区,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界分为南北两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入驻院校13所,在校师生近10万人。教育园内的质旅游资源不仅多,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如新石器时代的越城遗址、北宋的楞枷寺塔、明代的申时行墓等三处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春秋及南北朝的治平寺遗址、南北朝的顾野王墓、清代重建的范成大祠、行春桥、越城桥以及民国的渔庄等六处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按不同的内容分类,可以有:

(一)传统文化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根据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本真特点,又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自然景观和地文景观类,如吴王拜郊台、吴王井、藏军洞、楞枷塔、范家祠、潮音寺、渔庄、行春桥、越城桥等;二是历史名人类,如顾野王、范成大、沈寿、余觉、申时行等。此外,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及其提升文学素养、提高诗歌阅读水平的角度,前人名家们留下的关于石湖胜景的诗歌、散文也是学生学习吴地文化的极佳素材,如“范成大的《初归石湖》、李白的《苏台怀古》、白居易的《游楞枷塔》、王鳌的《越来溪怀古》”等。[3]

(二)现代人文景观类

国际教育园内独特的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既有延续至今的文化,也有现代文明下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景观,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仿苏州园林设计的师陶园、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扇的制作和传习中心、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学院图书馆大楼等。

(三)传统与现代交融类

为了把教育园的外部环境打造成对学生开展旅游文化教育的平台,园内道路的命名都赋予了浓郁的吴地文化特色。“如南北方向的纵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的名、字、号命名,像雪君路、圣陶路、顾公路、致能大道、希文路、元髀贰⑽樵甭贰⒀泉路、文梁路和范蠡路等;东西向的横向道路以苏州历史名人诗句命名,如一川街、双清街、旅思街”[4]以及文耀街、年华街和丛霄街等。“延伸之,这些文化名贤都有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作支撑。如,致能大道取自于南宋爱国诗人范成大的字‘致能’,蕴含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又如,文梁路取自于苏州工艺美院创始人、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之名;再如,生于苏州并曾任苏州知州的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名篇《苏幕遮・怀古》中有‘黯乡魂,追旅思’之句,此即“旅思街”的出处,而范仲淹纪念馆就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天平山下”[5]。当人们漫步于园内绿荫大道,不仅能感悟跨越千年历史、传承千年文明的沧桑和愉悦,而且让人深切感受到苏州区域内的国际教育园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以上这些都是极具教育和旅游价值的材料,从材料化的文化旅游园本教材中可以让学生乃至市民了解石湖的历史、国际教育园的文化,进而感受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情趣等,无不闪烁着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四、园本文化旅游教材的鲜明特点

苏州国际教育园文化旅游园本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抓住苏州国际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中的特点,在突出旅游性的同时凸显职业性,为职校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园内读本。

教育园内职业院校集聚主要表现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北两个区入驻了8所职业院校,包括南区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北区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技师学院,另有苏州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两所以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高校。而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特定岗位(群),培养技术应用或管理人才的,职业院校是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圣地。因此,园本教材的编写需要从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情感及职业习惯等有机融入到读本中,突出职业性的鲜明特点。笔者认为,这个职业性应该集中体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的传承。

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渐臻完美的精神理念。是工匠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信仰。“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其铸造出的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同样举世瞩目。可以这样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树立的一种理想和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据苏州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苏州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研究调研,其中的“职业教育学生对学习内容需求”调查子项表明,学生普遍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导。可见,职业院校聚集的苏州国际教育园编写的园本教材中需要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

比如,位于教育园内的渔庄,为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别墅农圃堂故址,后由近代书法家余觉所建,其夫人便是“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的沈寿。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女红传习所,沈寿培养了大批刺绣女工,使得苏绣艺术得以发扬光大。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园内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有“苏扇制作和传习中心”,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有着历史悠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这些都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极好素材。

苏州历来就是百工集聚的“工艺之都”,能工巧匠辈出。“从相传春秋时期善于铸剑的干将,到明永乐年间名闻朝野的‘香山帮’泰斗蒯祥,以及擅长石料工程筑造和石雕、‘官至工部侍郎’的陆祥。他们名中的‘将’‘祥’都与普通话或吴语中的‘匠’近音,可见其技与名已无法分割。”[6]正是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发挥了“工匠精神”,才创造出卓尔不群的“苏作”品牌及其市场影响力。苏州刺绣、苏州檀香扇、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作为“苏作”的亮丽名片,其历史上所形成的独有特色,既是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又是需要在高超技能基础上的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以及兼容并蓄。不仅是一种慢工细活,更是一种专注、敬业的职业精神的体现。是“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内涵之光在匠人身上的闪耀才得以弘扬,以这些内容为载体,配之于教材中的文化体验环节,对于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而让“工匠精神”光而大之都是大有裨益的。

⒖嘉南祝

[1]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2]宋振春,李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秦益范.苏州石湖胜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4]陶友华.地域文化视阈中的高职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究[J].职业技术,2013(11).

[5]殷堰工.苏州国际教育园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6]马建庭.“苏作”的历史荣耀里,藏着时代的营养[N].苏州日报,2016-03-21.

第10篇

一、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徐梅同志从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出发,坚持不间断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关于“三讲”和“三个代表”的理论,学习党的十六大重要文献,并写了学习心得。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有针对性学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自己在坚持工作的同时,在职攻读浙江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同时,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还坚持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二、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两年来,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支部的组织活动内容充实,不流于形式。作为党总支书记,除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外,在党员大会上重新学习,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要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过好改革开放关。在党员中开展“五想五看、自查自改”活动。通过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要求党员想一想在党旗下的誓言,看一看现在对党的信念;想一想党员的八条标准,看一看哪条没做到;想一想入党前的表现,看一看自己工作是否好于群众;想一想党员在学院改革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看一看自己的言行是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带动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六比六看”活动,这一活动巩固强化了党员的理想信念。现在,奉献意识、模范作用已成为材工系党员的工作标尺。

(2)、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组织发展工作,在重视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同时,把在学生中的组织发展工作作为重点。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六早”方法,即早宣传、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抓住党性学习,三方推优,典型引路三个环节,严格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把质量关。两年来发展党员约30人,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4.1%。党员作用发挥较好。在近两年的党总支工作考核中,材工系系党总支分别被评为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汽院先进党总支。

(3)、注意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宣传教育为主,把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精神、要求,以不同的形式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建造廉政氛围,本人能做到廉洁奉公,严格自律。

三、搞好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两年来,徐梅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感,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支持一把手的工作,认真配合其他同志,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从而使系里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与系行政领导共同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制度,工作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年”的主题开展各项工作,主持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材工系教师岗位培养基本要求》、《职工岗位量化考核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调查与反馈制度》、《材料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材料工程系关于加强考风、考纪的规定》、《材料工程系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材料工程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的认定与标准》、等等。积极配合学院做好硕士点基础建设和申报工作。

四、加强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

(1)、搞好科技、文化活动,创造健康向上的学府氛围。围绕“浓厚学府氛围”的主题思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活动,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如:一年一度的新生板报大赛、宿舍卫生评比及设计大赛、“新生辩论赛”、“材料科技文化展”、“迎校庆三十周年演讲比赛”、创办了“材工论坛”,“金秋夜”大型文艺晚会等;在2004年学院组织的首届“迎春杯”8*100米接力赛中,我系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在建团80周年“五四”歌咏比赛中荣获桂冠,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二十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中,我系分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三名”、及“精神文明队”荣誉称号。在科技活动方面,先后组织了六次专家学术报告,如:纳米材料的讲座、材料科学前沿的讲座、滑铁卢大学的生活漫谈及校庆时安排校友李勤的“面向美好生活”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全院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使全体学生对我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大力支持学生创建材工网站,利用网络工具宣传我系开展的各项工作,逐步形成网上信息传播的良好风气。

第11篇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有特殊的地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注重本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创建出具有特色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室内设计

一、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不断地发展当中所总结与积累的独特的智慧结晶和心灵感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是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当中得到传承的独具特色的,直至今日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习俗、传统和风俗等等文明的表现。它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当中地域文化的使用尤其突出,所有的造物活动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们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的行为的基础上将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形成了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地域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在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方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摒弃自己的糟粕文化,逐步形成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设计的地域性指的是在设计当中吸收民间的、民族的、民俗的和不同地区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及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条件等因素,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因此越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是具有世界性。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并且因此在不同地域形成强烈的可识别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也生动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烙印,例如:中国的北方建筑浑厚庄重、宏伟,南方的建筑轻巧、秀丽,还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住宅,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形成的各种文化,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历史的文脉,重现地方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再是一门从属部分,也不再是单纯的以人类居住庇护场所为目的,而是融会了技能、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繁杂统一体。室内空间环境的创造,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经过自身的消化和理解之后运用到自身的设计创作中,在表现当地地域文化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将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素材。

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环境特征,外部的环境可以对我们的设计进行侧面的衬托,在进行设计前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够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接触到的都是些现代的建筑以及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因此,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渴望生活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只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去融合周围环境,选取独特的地域自然因素来丰富设计手法。例如:我国的南方气候比较湿润,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拥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建筑,在这些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围绕的环境之中,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当中可以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去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当中,比如苏州、杭州以及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这些拥有独特自然气候特点的地域,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想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之中,首先应当对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和详细的了解,只有对它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文化符号以及文化因素在设计当中。在不断创新的设计中,也需要注意鉴别哪些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运用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可以运用装饰品摆件、陶瓷制品、雕刻品、壁画、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要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的思考,为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新内容,达到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统一。

(三)地方材料的运用

不同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性材料,使得其独特的设计难以被复制。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在满足了空间使用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赋予了室内空间独特的精神性。利用当地独特的优势,将地域性材料运用在设计中,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材料的使用也是对其地域风格的继承,向人们传达独特的精神体验,表达室内设计的独特性。

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地域性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渲染室内的氛围,营造独特的空间意境,突出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材料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材料的概念,更是对室内设计当中一些概念化的实际体现。在某些地域独有的材料,对于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象征,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云南腾冲,火山石产量丰富,而且用途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火山石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自然环保,更能赋予空间独特的地域意境。在使用各种装饰材料时,要尊重和突出地域的风格特征,对材料进行符号的概括、提炼、变形等加工和处理,使用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结合现代加工技术,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有趣、独特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利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室内空间,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设计变得亲切,更值得去回味,创造出更美好和独具特色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阎莉.浅析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相互关系[J].科技资讯,2010(6).

[3]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 .大众文艺,2009(17).

[4]马小川,杨茂川.室内设计与地域性材料[J].艺术与设计, 2010(3).

第12篇

我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围绕育人这项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发挥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建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两课”等‘理论教育的载体,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师生员工同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发挥基本职能,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党委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等不断发展,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建设辽大的重要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争创文明校园。10年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1993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委书记冷绍哲被评为省先进党务工作者,1994年和1996年学校被沈阳市委科教工委评为“先进党委”,1997年学校党委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1998年被辽宁省评为“文明单位”,为我校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节思想建设和理论工作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

党委始终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师生的工作放在党的思想建设的首位,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10年来,学校理论武装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1992年,以《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为主要教材,组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8年,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1990一1991年又结合党员重新登记,开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这个期间,除了学习邓小平的著作,还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为辅助材料进行系统学习。主要特点,一是认真组织,制定并实施严密的学习计划,特别是199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全校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参加了学习考试并填写学习考核登记表。二是把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国家教委和省、市委的部署与要求,于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先后组织三批共78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这次学习活动的效果是,坚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2.1992-1996年,以《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为主要教材,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辅导教材,深入开展学理论、学活动。1993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在全党开展“学理论、学”(即“双学”)活动的决定。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党委先后作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要求在学习中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党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安排意见》,每个学期规定学习专题、学习日和学习篇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6年5月研究制定了《辽宁大学1996-2000年理论武装工程实施方案(草案)》,1997年2月制定《辽宁大学1996-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并对干部、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理论教育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一时期的学习,注重载体建设,突出学习重点,把理论建设融入党的建设的整体之中,并通过学习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199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双学”检查团来我校对“双学”工作检查,认为辽宁大学党委“重视党员学理论学活动,思想端正,责任明确,组织精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实际,使‘双学’活动收到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全校正在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共十五大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委把理论武装工作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作出《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决定》,通过多种形式,把学习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把邓小平理论教育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抓住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深入开展教育的重要契机。1991年9月以“以史为鉴,爱我中华”为主题,通过参观展览,召开纪念会、研讨会,开展文艺活动等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1993年12月隆重纪念诞辰100周年;1995年,把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重要契机,举行了大型报告会和一系列参观、歌咏比赛等活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全校万名师生欢欣鼓舞。从香港回归倒计时l00天起,学校举行迎回归报告20多场,听众4000多人次。举行文艺演出6场,参加演出450人次,观众近万人。由我校师生组成的报告团面向社会,作报告50场,听众超过2万人。通过上述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高潮。1996年我校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

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始终是我校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党委把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调研活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党委书记为中心组组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聘请专家学者为顾问,使中心组的学习不断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建设。党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就中心组的主要任务、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方式等作出规定,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按计划每两月围绕一个专题,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一次学习、调研活动。1997年11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闭幕后,又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进行了修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调研活动的特点:一是坚持制度,精心组织,每次学习确定中心内容和议题,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准备必要的参考材料,保证学习顺利进行;二是学习时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集中学习、统一思想;三是把学习和调研结合起来,中心组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了解学校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学习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党委把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议题,长期坚持中层领导干部的培训班制度和理论学习班制度。即每名现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参加一次党校干部理论学习班,每学期参加一次党委在新学期开学前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在1996年4月重新修订执行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制度》中,增加了成立中层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内容,要求各单位以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为单位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学习,并作为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中层干部的学习为全校师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了全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开展。

二、党校的建立和发展

辽宁大学党校是在原业余党校的基础上于1991年3月19日正式成立的。党校的任务是系统地培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并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为保证党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党校的领导,由学校党委书记冷绍哲首任校长,1995年9月后由党委书记张述禹兼任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兼任副校长。设立党校办公室,学校为党校配备了专职干部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并拨出专门经费。党校认真贯彻党委关于办好党校的指示,不断总结办学经验。1996-1997年经过反复讨论,三易其稿,制定了《辽宁大学党校工作实施办法》。提出党校是学校党委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主要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等,并对班次、教学、学员管理、队伍建设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初步形成了党校工作制度化、教学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实行“小核心、大”的管理方式,聘请校内的优秀教师和政治素质好、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学生辅导员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党校已成为学校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

培训干部是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干部理论培训班坚持以《邓小平文选》为主要教材,实行课上讲授、课下辅导与课后自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则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党在一个时期的任务和战略部署、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党校对干部学习实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参加学习的处级干部在学习结束后能够按要求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连同考核表存入组织部干部考核档案;科级干部则分别存人组织部或人事处干部考核档案,作为考核其表现的重要方面之一。从1991年4月举办第一期干部理论培训班到1997年12月,党校共举办处级干部理论培训班9期,参加学习911人次,党支部书记理论培训班1期,参加学习120人;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l期,参加学习91人。版权所有

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党校成立起,就对要求人党的积极分子(包括学生和教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要求与管理。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中组部的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员的条件等教育,使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l994年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在继续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同时,开始在有入党愿望的青年学生中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进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要求所有预备党员在转为正式党员之前须经党校培训,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做合格共产党员教育。这样,就形成了知党爱党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和预备党员班的“三步走”的教育模式。在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认真考察。知党爱党班学习结束后要写出心得体会;入党积极分子班经闭卷考试入学,学习结束时则进行闭卷结业考试,不合格者重修;预备党员班学习结束后也要写出学结。通过系统教育和严格管理,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党校成立以来,共举办知党爱党学习班6期,培训学员5581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1期,培训学员2261人;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703人。

三、普及法律知识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素质,保证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作出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使其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相结合,至今已顺利完成“一五”、“二五”普法任务,正在进行“三五”普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

在1985-1990年的第一个五年普法工作期间,我校被确定为省、市、区普法工作的试点单位。这期间,学校成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建立了普法宣传教育队伍,印发宣传材料和书籍,组织辅导和讲座,进行考试和考察。通过工作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学校被评为省、市的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从1991年下半年起,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第二个五计划》和省、市的部署,开始进行“二五”普法教育。在“一五”普法工作基础上,加强领导,建设队伍,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同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同各项工作相结合,同推进学校事业相结合。到1995年完成了16部专业法的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单位还结合工作和专业选学了38个专业法。这期间,着重进行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教育和《宪法》的教育,特别是结合学校实际,学习专业法。《教育法》和《教师法》是“二五”期间的学习重点。党委于1994年1月4日作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的安排意见=,决定把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的应有待遇和社会地位,同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相结合,并坚持对《教师法》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为推动依法治校,各单位都选学了一些专业法。如财务部门组织学习会计法、审计法、税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出版社、学报等单位组织学习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1996年学校被授予沈阳市“二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从1996年起,学校开始了“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三五”普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建设文明校园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依法规范教学、科研、管理和各项经营活动,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保护教职工利益。为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学校从1996年起,每年5-6月举行一次“法制活动周”。“活动周”由党委宣传部、法律系、法学所主办,法律系学生会、法学社积极参加,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法制讲座、专题报告、普法调查、普法下乡、模拟法庭、法制沙龙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沈阳市司法局在全市推广了“法制活动周”的做法。1997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沈阳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针对我校是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力较强,校内学术活动、文化活动频繁的特点,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家教委就加强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决定,落实历年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从1990年起,我校是每年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100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惟一的一所。我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1990年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陈引颖参加全国高校第一次党建工作会议,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党委书记冷绍哲连续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1997年党委书记张述禹参加了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上汇报了学校党建情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根据高校党建会议精神和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党委于1992年作出了《关于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统一管理的具体意见》,共10条;1993年11月30日,党委又作出了《关于加强校园宣传文化活动管理的暂行意见》,共六6条。这两个《意见》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委联合的1990年第19号文件的精神,规定“党委宣传部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对全校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文化建设负有指导责任”。针对我校实际,《意见》对出版社、学报、高等教育研究、校报、内部资料、宣传栏(板)、学生社团、报告讲座、广播影视等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利用宣传舆论工具从事商业宣传或进行其他商业性活动。两个《意见》的下发和实施,对保证校内宣传文化活动方向正确、高雅文明、生动活泼,对学校舆论工作和宣传活动井然有序、健康发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为贯彻全国和辽宁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党委于1994年4月15日召开了我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委提出: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用这个根本指针指导全部工作,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会议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是: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和师生员工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②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宣传工作;④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改进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党委十分重视《辽大校报》的建设。1993年《辽大校报》由原来的铅版印刷改为胶版印刷;其质量得到提高。1996年7月15日,党委书记张述禹对《校报》批示,要求《校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及时反映党委、行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要利用好第一版,要写好“评论”。1997年,根据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教委整顿内部资料通知的要求,经批准,校报更名为《辽宁大学》,其办刊宗旨不变。1998年1月,《辽宁大学》第l期正式出刊。此外,还加强了学生社团和学校内部资料的管理。截至1997年年底,全校有学生社团42个,各种内部资料1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