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围产期保健医生

围产期保健医生

时间:2023-01-31 04:1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围产期保健医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围产期保健医生

第1篇

关键词:围产期;营养指导;微量元素;临床效果

围产期是胎儿营养摄入时期,且胎儿对孕妇体内的营养状态要求较高,若孕妇的营养状况不佳,则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1]。围产期营养过剩或是不足,都会引发不良妊娠结局,例如新生儿体重偏低、畸形、早产或是体型过大等,甚至会造成胎儿于围产期死亡。同时,某一类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少或过多,也是孕妇营养缺乏性病症的诱发原因,例如妊娠期贫血[2]。所以,在围产期对孕妇进行科学的营养指导,利于维持其体内营养均衡,增强分娩质量。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孕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A组59例,B组57例。A组中,年龄范围在22~36岁间,平均(27.56±4.62)岁;其中,45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有4例患有妊娠合并症。B组中,年龄范围在23~38岁间,平均(28.15±4.16)岁;其中,41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有5例患有妊娠合并症。对比数据,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产前、产中和产后护理,包括产前知识普及、产中指标监测和产后生活护理等。B组不给于营养指导,A组给予围产期孕期营养指导。主要有:遵照医嘱,口服叶酸片(天津亚宝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7437),1次/d,1片/次,0.4 mg/片,于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服用;口服维生素D片(河北凯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4241),1次/d,1粒/次,25 ug/粒,孕期连续服用2个月或以上;口服硫酸亚铁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2557),1次/d,1片/次,0.3 g/片,于孕20~28 w服用;口服碳酸钙D3片(Ⅱ)(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675),1~2次/d,

1片/次,0.5 g/片,于孕20 w至分娩服用。

1.3观察指标 利用血液微量元素检测法,检测孕妇对叶酸、维生素D、铁和钙的摄入量。分别于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孕妇检查前的微量元素摄入量。

观察孕妇是否于围产期出现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并发症;观察胎儿是否出现生长受限、窘迫、早产等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SPSS 17.0软件加以处理,微量元素摄入量用(x±s)表示,经t检验,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 对比微量元素摄入量 A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围产期的并发症情况 A组的围产期并发症几率是11.86%,B组是43.86%,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孕期营养干预包括医生指导、孕妇自我控制和家属督促等几方面,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围产期是指第29孕周到产后1 w,该时期胎儿的生长速度较快,体质量增长加快,并且需要进行体内营养储存[3]。所以,母体应获取更多的营养素,并做好自身营养储备,以供分娩时消耗。胎儿在该时期对钙、锌、铁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胎儿会利用铁元素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并在肝脏内储备,用于出生后消耗[4]。孕妇通常要储备300 mg以上的铁元素才能满足胎盘以及胎儿的需求,反之则可能造成婴儿患有缺铁性贫血疾病。

医护人员在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时,应具备全面的指导能力,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孕妇的疑惑,并及时调整微量元素摄入量[5]。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营养指导的重要性,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保证孕妇处于最佳分娩状态。

实践表明,孕期营养指导具有以下作用:①可以给予母体充足的营养支持,能够减少孕妇在围产期患有营养性贫血、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增强孕妇的自然分娩能力[6]。②可以避免营养素摄入过剩或是不足,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胎儿的发育不全、体重过低、早产或是巨大儿等病症,利于胎儿生长,确保其出生后的高健康率。③营养指导可以提高孕妇自身的健康指数,可以防止孕妇出现体重超标、营养不均衡、糖尿病或是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使手术产率得到降低[7]。同时,利于孕妇产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分娩信心。④围产期营养指导对于孕妇而言,较易接受,而且相对简单。所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均由医生专门制定,安全性较高。并能针对孕妇的身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灵活性强,在临床中得到孕妇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可[8]。

研究显示,A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高于B组(P

参考文献:

[1]李珍,李璐琳.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4,7(18):41-42,56.

[2]韩梅.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8(7):85-86.

[3]李爱萍.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99):67-67,68.

[4]燕.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妇幼保健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85.

[5]包海英.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9(27):5589-5589.

[6]谢丰姿,郑玫.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8(10):136-137.

第2篇

关键词:产前检查;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孕妇接触到化工产品、辐射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样就会给的胎儿和孕妇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者甚至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为保证孕妇和胎儿顺利渡过妊娠期与分娩期,针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已经成为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和孕妇健康的重要手段1。为探讨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对268例孕妇展开产前检查,其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268例,对整个孕期进行全程追踪观察。将所有268例患者按照孕周时间分成四个小组,其中实验组168例,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5.3±2.4)岁,孕周数≤10周;实验组265例,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5.8±2.6)岁,10周25周;对照组68例,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5.8±2.4)岁,整个怀孕周期。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的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均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方法

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所有孕妇均在首次接受产前检查时创建孕妇保健卡,然后按照我院制定的产前检查方案与方法进行产前检查,整个妊娠期通常检查10次左右。从怀孕第10周开始进行第一次检查,并创建孕妇保健卡,等级孕妇信息,然后16周——28周每四周检查一次,28周——36周每两周检查一次,36周——分娩每周检查一次。若进行检查时发现孕妇或者胎儿存在异常,必须在原来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检查的次数,并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及时进行检查。观察产前检查对四组产妇高危妊娠的影响。

首次检查时,医生必须认真询问孕妇是否存在其他病史,针对孕妇进行全身性检查,检查其身高、体重、脉搏、血压、营养以及精神状况等,同时还要认真检查孕妇的血尿常规、白带以及性病情况,检查孕妇是否存在血液疾病、贫血、肝肾疾病等。在检查过程中,还要重点检查孕妇的骨盆、宫高、腹围以及胎膜等指标。在产前检查时,如果孕妇胎膜已破则需要认真观察孕妇的羊水性状,检查是否发生脐带先露或者脐带脱出现象,认真测量胎儿以及骨盆,准确判断胎儿是否能够经过阴道分娩。如果医生在检查时发现存在胎位异常或者头骨不对称现象,医生要及时进行会诊并进行妥当处理。如果胎儿存在宫内窘迫,则必须及时给予吸氧处理,并进行三联静推进行纠正。如果孕妇并没有进入产程,每2h必须检查一次宫缩以及胎心音情况,如果在进行胎心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胎儿胎心、胎动出现异常,则需立即将死报告给上级医生并及时进行纠正2。

如果确诊孕妇为高危孕妇,必须加强对其呼吸、脉搏、血压、尿量、胎心、胎动以及饮食睡眠等指标的检测,并认真准备适当的措施以应对随时发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还要指导孕妇采取左侧卧位,从而适当纠正右旋且增大的子宫,增加胎盘的供血量,避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3。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实验组1高危妊娠发生率为8.82%,实验组2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6.92%,实验组3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9.85%,对照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47.06%。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三组高危妊娠发生率与对照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前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以预防胎儿以及孕妇疾病为目的,避免环境有害因素对胎儿以及孕妇产生危害,降低胎位出生缺陷,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保证孕妇以及胎儿身体健康,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4。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前检查方案与措施,尽早发现并解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孕妇身体健康的问题,对于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孕妇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高危妊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危妊娠发病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茜,张素云,王永红. 分析不同特征孕妇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3,19(09):161-163.

[2] 贺桢臻.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57-358.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原因。方法:对在我院自开展产前筛查项目以来出生的2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进行跟踪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为孕妇产前主动放弃对唐氏综合征确诊的分析试验,选择继续妊娠。1例为孕妇围产期未进行任何保健而娩出患儿。结论:孕妇原因导致患儿出生。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出生原因 ;分析

2 Tang is comprehensive to advertise for to suffer from son a birth reason analysis

Liang Guirong

【Abstract】Purpose:Study the Tang be comprehensive to advertise for to suffer from son birth reason.Method:The rightness is in my hospital from open exhibition prenatal period Shai to check item birth of 2 Tang comprehensive advertise for to suffer from son to carry on to follow observation and review analysis.Result:1 is active for pregnant woman prenatal period to give up to the Tang comprehensive advertise for to confirm of analysis experiment, choice continue gestation.1's rounding to produce a period for the pregnant woman has never carried on any health care but Wan to suffer from son.Conclusion:The pregnant woman reason cause to suffer from a son birth.

【Key words】Tang be comprehensive to advertise for; Birth reason;Analysis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畸变,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智力障碍的疾病。患者常表现为智力低下,有着特殊面容。我院自2003年初就已开展产前筛查的实验室初筛试验,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结果的孕妇送上级医院作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并对已明确诊断的高危孕妇给出医学建议或采取医学措施。但是在跟踪观察和信息反馈材料中,2003年~2009年我院仍有2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其出生原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此2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 病例1,梁某之女,2007年5月出生。梁某妊娠时年龄为42岁,妊娠至16周时行DS(唐氏综合征)初筛试验,经初筛显示DS高危,遂建议其到上级医院作确诊试验。由于婚后多年不孕不育,梁某此次妊娠是经多年求医,最后采取了医疗手术措施后而受孕。由于考虑到自己得之不易的首次怀胎,如果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确诊是DS阳性后将面临终止妊娠的选择。一旦选择了终止妊娠,就很难保证以后再次受孕。居于上述原因,梁某遂抱着侥幸心理,拒绝了医生的初次建议,选择继续妊娠。后虽然经我院产前筛查的遗传学医生多次建议,但其仍拒绝作进一步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经足月妊娠后梁某娩出一女婴。病历资料显示该新生儿全身肌张力低,嗜睡,纳差,右小指向内弯曲,双侧通贯手。女婴2岁时跟踪随访,体格检查显示有特殊面容,眼间距宽,眼裂小,外眦上斜,鼻梁低平,枕部偏平,全身肌张力低,发育迟缓,不能独自坐立。取患儿血样送检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结果为47,XX,+21,确诊为唐氏综合征。

1.2 病例2,男,1岁9月龄,因发育迟缓,无语言表达能力,坐立不能而来诊。经体格检查,患儿具有特殊面容,头发细软而稀少,头围小于正常,鼻梁低平,眼裂小,硬腭窄小,无牙,四肢短,韧带松弛,手指粗短,全身肌张力低,初步诊断为唐氏综合征。取患儿血样送检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结果为47,XY,+21,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经询问病史得知,患儿母亲妊娠时未做产前DS筛查,围产期也未做任何医学保健,直至足月妊娠时才住院分娩。患儿出生时虽对其进行了体格检查,但未对其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可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故未对其进行遗传学方面的实验室检查。

2.讨论

2.1 由于不孕不育原因,许多育龄妇女最终选择了医学手术的方法进行人工助孕。由于担心不能再次受孕,孕妇在围产期时即使发现胎儿有诸多缺陷也不愿意做进一步实验室和影像检查,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和做妈妈的强烈愿望,不计后果的继续妊娠。在我国,孕妇是否进行产前筛查实行的是知情同意的原则,即使诊断出胎儿有先天性疾病,医生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做出医学建议,而不能采取强制的措施要求孕妇终止妊娠。因此,孕妇原因是采取医学措施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决定是否娩出可能有出生缺陷的婴儿的关键因素。

2.2 孕妇围产期保健也是非强制的医学措施。孕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进行产前保健及选择保健检查内容。由于对可能娩出有缺陷病患儿的后果估计不足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或非原地居民原因,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部分孕妇足够的重视,以致部分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都没有进行任何产前医学检查,从而导致了有先天性缺陷病的婴儿出生。

第4篇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因 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为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针对的干预措施,对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6~2010年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资料(含非本地户口儿童)。

方法:按照《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方案》要求,对所辖区域内的活产婴儿至5岁以下儿童进行检测。依靠三级妇幼保健网的保健人员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助产单位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报告,乡(镇)卫生院每月审核村级单位上报的数据,每个季度进行全乡(镇)漏报排查。我院每季度对乡(镇)卫生院监测工作进行质量评估,每半年进行全市漏报排查,并且不定期的对乡镇、村的监测工作质量进行抽查。所有数据进行电脑汇总,用U5MR软件进行处理,死亡漏报率控制为0,死因诊断和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评价。

结 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监测总人数287例,活产数264例,其中男婴172例,女婴115例,男女之比10:67。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构成比最大,1~4岁儿童死亡次之,婴儿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9.03%。

死亡原因构成:前6位为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先天异常、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窒息,占死亡人数的68.50%。18例其他病因导致死亡包括新生儿败血症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例,腹泻8例、弃婴4例(6.27%)。

死亡地点及死亡前就诊机构情况:287例死亡儿童中,居住在农村的198例(68.99%),居住在市内及城乡结合部的89例(31.01%)。死于医院44.52%,死于家中或途中55.48%。死亡儿童中51.34%接受过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救治,19.38%接受过乡(镇)卫生院、诊所的救治,未就医29.28%。

讨 论

在儿童保健中,要把围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作为重点,认真搞好高危孕妇和筛查及监护,降低高危儿的出生及死亡。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儿低体重、腹泻、先天异常和意外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且年龄组别有明显差异,因此加强基层儿童系统管理,进行ARI和腹泻的预防及监测,降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管理率,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识别处理好围产儿异常的诊治、筛查和及时转诊工作。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5岁以下死亡儿童主要是婴儿(65.51%),特别是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死亡儿童人数的58.19%,可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尤其以新生儿疾病为主。新生儿窒息与产科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医疗单位的产科基础设施建设和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特别是高危孕妇管理工作,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防止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儿科医生应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提倡儿科医生进产房共同做好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与抢救。

287例死亡儿童中有198例是农村儿童,占5岁以下死亡儿童的68.99%,主要分布于盖州市的边远地区,群众健康意识较低,对围产期保健重要性认识较差,孕期保健不到位,围产儿死亡比例高;家长缺乏保健知识,不了解此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对儿童的监护不到位,儿童发生疾病时未及时就医,出现意外呼救意识不强而致意外死亡比重大;乡(镇)卫生院儿科建设薄弱,服务能力不足而致儿童急、危重症不能有效抢救。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缺乏,医疗设施简陋,部分地区缺乏基本的医疗及抢救设备,医务人员对儿科适宜技术掌握不好,儿童的救治能力较低。部分儿童死亡主要是由于家庭贫困、交通不便导致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延误了救治。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级医疗单位投入及人员培训,提高乡、村级医务人员诊断处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意外抢救的能力,社区保健人员及村级保健员要加强产后新生儿访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因感染而导致的死亡。

政府应重视、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做好遗传病的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母婴同室;母婴床旁护理

我院是地处乡镇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辖区内有人口约16万。2008年1—12月,产科接生人数986人,由于文化、习性、风俗的影响,母婴保健知识的获得参差不齐。因此,在产后住院期间,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实施母乳喂养支持,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知情对围产保健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医院和科室服务满意度,促进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建立以现代产科高质量护理新模式。

1 母婴床旁护理

概念指在围产期实施母婴同室保健,持续地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教育及实施。

1.1 母婴床旁护理益处 由于分娩后产妇及家庭将承担婴儿护理的各项任务,为了减少初为父母的不安和焦虑,更勇敢地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降低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率,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力条件。

1.2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工具 我院从紧张的财政中抽出资金购置婴儿车、母婴床旁护理车,将围产期护理项目转移到产妇床旁进行,提供母亲、婴儿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个性化临床支持与服务,并要求母婴无特殊不可分离式围产期监护。

2 床旁新生儿护理

内容包括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抚触,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

3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3.1 产后第1天 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纯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

第6篇

围产期是指女性妊娠期和产后恢复期(产后28天)。

生育虽然是育龄妇女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婴儿等一系列生理过程时,一方面要经受体内激素水平的不断改变,如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孕激素和泌乳激素的增高等,内环境要为此作出极大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又面临着新的社会角色的考验,如妊娠后对母亲角色的认识,对承担家庭责任的认识,对担当母亲角色与职业冲突的认识和如何对待孕期夫妻之间性方式等,都是孕妇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将要来临的时候,角色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围产期女性面临自身角色的转换,丈夫的角色认知和家庭面对即将出生的孩子的态度,加上经济状况以及产前的物质准备等诸多压力,往往容易出现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失调,导致情绪障碍,这就是围产期抑郁症。围产期抑郁症分为妊娠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

妊娠抑郁症

多发生在怀孕3个月内的女性。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心理社会因素:应对角色转换、家庭期望、经济准备、家庭关系等因素的态度消极;②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神经介质分泌水平改变有关;③与孕妇过于关注胎儿正常与否的焦虑有关;④曾患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在妊娠中容易复发。

对于轻度的妊娠抑郁症,可以给予心理支持和情绪的调整。中重度的抑郁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在3个月内应避免药物的应用,3个月后的治疗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对胎儿的检测下进行。同时,鼓励孕妇积极参加由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孕期培训班,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并增加与其他准妈妈之间的交流。

产后抑郁症

发病通常在产后6周内。发生率较高,约10%~16%,并有50%的产后抑郁症没能被发现。

常见病因是:因分娩体内性激素及内分泌的改变,泌乳激素的增高,活性维生素B6缺乏等;分娩后生活压力增加,如婴儿喂哺有困难;因照顾婴儿而睡眠不足或失调,导致产妇时常感到疲劳和无力关照婴儿,从而产生自责及负面的想法;产妇有社会隔离感,感觉缺乏家庭关怀和体谅,特别是感觉缺乏来自丈夫的实际帮助。尤其有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和家庭对婴儿性别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更高。

社会科学专家还认为,产妇所居住的环境低劣,家庭经济条件差,产后亲属冷漠等,可引起产妇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而诱发心理疾患。早年父母关系问题、婚姻问题、不良的生活事件、个人抑郁症病史和对生育的矛盾心理,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产后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①情绪低落、情绪沮丧,经常无故哭泣:②严重焦虑、自责,精力不能集中、紧张、性情暴躁;③失眠,怠倦、疲劳、食欲不振和性冷淡,对所有事物失去热诚和兴趣;④对婴儿无兴趣,漠不关心,不想照顾婴儿;⑤严重者有妄想及自杀念头。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及她的家庭和孩子有潜在的严重不利影响。特别是抑郁症造成的母婴连接障碍会损坏孩子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功能。

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使婴儿因照顾不周发生伤害,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

母婴连接障碍的不良影响表现为:出生3个月后婴儿就有情绪的紧张,动作的发展不良;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不良影响与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一致性:儿童早期(4~5岁)即可表现出认知功能发展的缺陷,尤其是没有得到良好照顾的男孩。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因此,对于女性产后抑郁症,社会、家庭都应充分的重视。

第7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分析;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0年-2012年广南县妇幼卫生统计年报和孕产妇死亡资料,包括孕产妇死亡个案卡、孕产妇死亡报告、死亡附件、病历、入户调查资料。

1.2 方法 通过收集全县村、乡、县保健人员及医务人员上报的报表和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由县保健院专人负责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填写孕产妇报告卡和调查报告,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的要求每年组织县级专家评审小组,对每年死亡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如经济、文化、保健管理等进行县级初审,根据十二表格评审方法明确诊断,确定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2 结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 2010年-2012年广南县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见表1

2010年-2012年广南县出生活产数33678人,孕产妇死亡15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44.54/10万。

2.2 孕产妇死原因

2.2.1 死因及构成比 2010-2012年广南县15例死亡孕产妇死因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明显高于间接产科原因,直接产科原因中产科出血排列第1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第2位,内科合并症为第3位。

2.2.2 孕产妇产科出血死因构成 在孕产妇直接死因中,产科出血所占的比例最大,占直接产科死亡的69.23%,而产科出血中又以产后出血为主,2010年-2012年产后出血死亡分别占产科出血死亡的100%、50%、0%,产后出血的比例逐年下降,产后出血的原因排位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

2.3 医疗保健服务情况

2.3.1 接受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 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9例没有接受个产前检查,占60%;接受产前检查的6例,占40%。检查孕周分别为1~12周检查的2例,13~27周检查的3例,37周及以上的1例。接受过孕产期保健检查6例死亡孕产妇中,只有3例接受过3次产前检查,其他3例仅接受个1次检查。

2.3.2 分娩地点与分娩方式 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1例已分娩,占73.33%,4例没有分娩,占26.67%。分娩地点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5例,占45.45%;在家分娩的5例,占45.45%;在乡镇卫生院分娩的1例,占9.09%。自然分娩8例,占72.73%,剖宫产2例,占18.18%;阴道助产1例,占9.09%。

2.3.3 死亡前就医与死亡地点情况 死亡前就医的人数逐年增多,15例孕产妇死亡死前到医疗保健机构就医的11例,占73.33%,未就医4例,占26.67%。见表3

2.3.4 死亡地点 2010年-2012年间发生在家中死亡的孕产妇逐年减少,死亡地点逐渐转移到医疗保健机构,15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0例死亡于医疗保健机构,占66.67%;死于州级医疗机构的1例,占6.67%;死于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8例,53.33%;死于乡镇卫生院的1例,占6.67%;死亡家中的4例,占26.67%;途中死亡1例(曾到州级医院就医,因家属放弃治疗),占6.67%。见表4

2.3.5 死亡评审结果 2010年-2013年15死亡孕产妇均为可避免死亡。

2.4 死亡孕产妇的其他情况

2.4.1 计划生育及年龄分布情况 15例死亡孕产妇中9例是计划内妊娠,6例为计划外妊娠。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43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20~30岁9例,占60%;30~40岁3例,占20%;占40~50岁3例,占20%。

2.4.2 民族、职业分布与经济文化 除2例是汉族外,其余13例都是少数民族,占死亡孕产妇的86.67%,其中壮族9例、苗族3例、彝族1例。文盲9例,占60%;小学文化6例,占40%。15例死亡孕产妇均为居住在山区农民,年家庭年人均收入都小于1000元。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2010年-2012年我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69.73/10万、37.43/10万、26.05/10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2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顺位:产科出血高居首位,占死亡孕产死亡孕产妇60%,是影响我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又在产科出血的首位,其构成比分别为100%、50%、0%,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降低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3.3 分娩地点、死前就医及死亡地点:随着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不断深入,我县住院分娩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死亡于医疗机构的孕产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2012年15死亡的孕产妇中就有11例死亡前曾到医院就医,10例死亡于医疗机构,1例放弃治疗在回家途中死亡,这就说明了产科人员业务技术及服务能比较薄弱,不能及早及时评估出产妇在分娩前、分娩中、分娩后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危急重孕产妇的抢救意识认识不够到位,一旦孕产妇发生危急时才进行抢救,失去或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2]。

3.4 死亡孕产妇孕期接受孕产妇保健情况 15例死亡孕产妇中接受孕期保健管理率低,仅占40%,这40%的孕产妇中没有一例达到系统管理,因此,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一项重要措施。

3.5 孕产妇死亡的其他原因 我县的孕产妇死亡还与孕产妇民族、经济、文化及交通有关,死亡的15例孕产妇中少数民族占86.67%;文盲占60%;小学文化占40%;15例均为居住在山区年家庭年人均收入都小于1000元,这就说明了交通通信差,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的人群孕产妇死亡率高。另外,少数民族受民族习俗及旧生育观念影响深与孕产妇死亡密切相关。

4 干预措施

4.1 建立孕产妇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高危妊娠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风险识别,完善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相互联系和沟通,保证高危孕产妇就诊情况的资源共享。

4.2 加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护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产科能力建设及服务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县、乡两级产科建设、完善产科常规服务及危急设备的投入;二是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业务知识及能力培训,培养产科医生具备多学科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对危急重的识别及救治能力;三是加强风险意识,熟练掌握疑难病例的转诊时机,为抢救危急重孕产妇争取有利时机;四是完善产科绿色通道,保证其畅通无阻;五是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对产科出血高危人群的识别筛查和抢救技能的培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产科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4.3 提高各级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宣传能力,结合实际多渠道地开展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力争对每例孕产妇做到面对面宣传,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低、经济差的孕产妇及家属,大力开展住院分娩和待产住院分娩的优惠政策及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改变旧的习俗和习惯,自觉接受医疗保健服务,以提高住院分娩率,保健母婴安全,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4.4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保健管理质量。要开展好农村围产期保健是一项艰巨任务,因此,要稳定好各级妇幼保健卫生队伍,健全三级保健网,合理解决报酬,将被动服务改变为主动服务,才能使围产期保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不断提高乡村妇幼保健人员对高危因素的识别能力和筛查质量,动员高危孕产妇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及时转诊高危孕产妇,从而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生活观念影响住院分娩:①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分娩时不愿离家,愿意把医生和接生员请到家里去接生,而不愿到医院去分娩。②有些家庭认为到医院去分娩不方便,没有特殊情况,不用到医院分娩。

经济条件制约着住院分娩:根据调查统计,正常产妇在家里分娩,平均费用在300元左右,在乡镇卫生院分娩平均费用在600元左右,在县级医院分娩平均费用在1500元左右。难产及有并发症者在乡级卫生院平均费用在1500元左右,在县级医院平均费用在2500元以上。在县级以上医院,剖宫产费用平均在4000元左右。而在农村产妇中,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者所占比例较少。所以,很多农村产妇及家庭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宁愿选择在家里分娩,而不去医院。

农村医院产科质量影响住院分娩:产科基本设施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产科临床和急救设备,不能开展除正常助产之外的其他产科手术助产技术服务。助产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技术服务能力差。群众认可有经验的家庭接生员,而不认可乡级医院助产人员。

健康教育滞后影响住院分娩:在农村,广大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期,未能得到有关住院分娩等卫生保健、生殖健康知识的正规而全面的宣传和教育,不能真正了解住院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好处,不了解围产期的生殖卫生知识,自我保护和保健意识差,因而不能主动地利用住院分娩技术服务。

住院分娩与计划内、外生育的关系:部分超生、抢生,甚至非婚生育等计划外生育者,大多采取偷生的方法,不敢到医院去分娩。

对 策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使农村广大孕产妇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必须加强群体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板报、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宣传画、宣传单、集市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优生优育、围产保健、科学接生、住院分娩、生殖健康知识,还可以利用正反事例来教育周围的群众,以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其自觉主动地采纳住院分娩服务。

加强基层医院产科建设:应尽快改善乡级卫生院产科条件,加强产科建设,实现人员、设备、房屋相配套,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产科服务质量,加快爱婴医院建设步伐,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开展更人性化的服务,转变服务观念,加强人文关怀,以满足群众对助产技术服务的需求,才能真正提高住院分娩率。

推行孕产妇保健保偿责任制:实行孕产妇保健保偿责任制,签订保偿协议书,使孕产妇认识到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是一件有利于孕产妇本身及其子女健康的好事,是受到保护的一种行为,也是孕产妇自身权益的一种体现。改变孕产妇及其家属头脑中那种认为“生孩子不是病,住院分娩是医院为了挣钱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的错误认识。通过保健保偿服务,可以使孕产妇从怀孕开始便享受到全程优质的保健服务和关爱,提高对分娩的认识。生儿育女不仅仅是个人传宗接代的事,而是一项社会责任,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更好的照顾。住院分娩便是实现社会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关爱,实现孕产妇享受自身权益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第9篇

【关键词】孕期;保健;孕产妇妊娠;结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42-01

在我国孕产妇的妊娠期间,围生期是指孕妇在满28周-产后1周,在围生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新生婴儿以及母亲的发病或者是死亡率,减少孕妇以及新生婴儿的不良结局。然而在围产期主要是指在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婴儿提供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在保健期间能够促使母亲和婴儿都能够健康,并且保证婴儿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健康的体制。以及母亲可以尽快的恢复身体。本文通过对入住过本院的一些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观察,详细的了解了孕产妇进行有关的保健对于妊娠期间的影响和效果,做了具体的临床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入住过,年龄在22-42岁,孕周为20-42周的孕产妇作为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些孕产妇按检查中次数大于7次分为两组,即孕期保健组和孕期未保健组。在这些孕妇中,并没有出现慢性肾炎、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两组孕产妇的的年龄、体重、孕期、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等都无明显差异。

1.2围产保健

在将这些孕妇进行临床分析中,根据孕产妇的行为习惯、心理状况以及身体资料等作为基本的资料,并且收集了相关的个体孕期保健方案,其中在围产保健中,孕期的保健内容是:主要以孕产期保健进行具体的研究,在怀孕期间对孕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通过对胎儿早期预防和治疗孕期并发症,在孕妇的孕期用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状况进行具体的指导,能够为孕妇提供良好的怀孕期间,保证胎儿在健康的母体中发育,这些对胎儿的监护以及预测有着重要的保障,在孕期检查中,对胎儿进行B超检查、体重、胎心以及对孕妇的血压、胎位、腹围等进行详细的指标检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在检查中通过仪器以及相关的临床诊断可以对胎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提高了出生婴儿的体质以及在预防严重残疾婴儿的出生,或者是保证孕妇及时的终止妊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提高了胎儿的监护和护理,降低了新生婴儿的常见病,降低了新生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常在孕期保健组中对孕妇进行的是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怀孕期间对孕妇实行相关的孕期健康指导,并且本医院实行了专门的孕产妇咨询门诊,这些有助于加强孕期产妇的健康以及营养知识,有效的避免在怀孕期间产生的危害或者是影响胎儿发育的状况。

1.3观察指标

在孕期保健组和未规范的采取保健的孕妇组在妊娠期间进行了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率以及分娩方式等进行了观察。

2结果

通过观察和分析得知,孕期保健组的孕产妇在妊娠期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孕期未保健组的妊娠;孕期保健组的产后出血率也明显低于孕期未保健组,此外,孕期保健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孕期未保健组。

3讨论

在本文研究了妊娠期间与分娩中对于采取了保健措施的重要性进行了临床分析,在围产期进行保健能够有效的减低孕产妇和围生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种保健措施有效的增强了人口的质量提高了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在采用保健措施中,孕产妇发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以及在分娩中的出血率等明显的降低,有效的控制了孕期保健,控制妊娠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降低了围生婴儿和孕产妇的发病率,在提供保健措施中有效的减少了孕产妇的各种不稳定心理,能够避免在分娩中出现大出血的概率。

通过孕产期保健措施,进行妊娠并发症、合并症以及婴儿生长发育监护,在保健期间对孕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且提供了科学的营养指导,这些保健措施有助于孕妇加强个性化的食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妊娠期间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强了孕妇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了自然分娩的概率,降低了在分娩期间产生的一些不必要影响因素,减少了产后出血率,保证胎儿健康正常的出生,增加了人口出生率的质量,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雨燕,吴其昌.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38(29):45-48.

[2] 张学岩,田园园,刘凤巧.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以及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2,26(35):312-313.

第10篇

[关键词] 围产期抑郁; 协同治疗护理模式; 治疗效果; WBHC:Healthy Start(HS是联邦政府建立的一项促进健康行为阳性的母婴健康干预治疗的新方案)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19-03

An Emerging Beste Practice Model for Perinatal Depression Care

HUANG Rong

Xich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Sichuan Province,Xichong 637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ntidepressant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skills training program(joint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patients. Methods2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erinatal depression screening for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joint programs. The total number of treatment 12 time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at 6 months follow-up and use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10)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primary care evaluation of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RIME-MD)and the SIGH-ADS evaluation. Results(1)12 patients were divided equally afte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EPDS-10:t=5.00,P

围产期抑郁症是一显著的卫生问题,特别是城镇妇女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探究了一种创新性模式的可行性,这一模式结合了抑郁症的筛查和治疗,并在一家母婴保健机构进行了实验,实验组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症的筛查;应用初级护理评估初步明确诊断了29名筛查阳性的妇女。大多数参与者有中度或严重的抑郁症。这些人面对着多种治疗障碍。因此,同位抑郁症的护理具有很高的可接受性而且对高危分娩母亲的护理也是有据可循的。

围产期抑郁症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4.5%的妇女在妊娠期或产后的头3个月都有一段抑郁的经历[1],在城镇妇女和低收入家庭发生率更高[2]。围产期抑郁症(主要抑郁症状起始于妊娠期间或产后的第一个月)以较低的认知度和治疗率为特点,没有临床检查的支持是诊断不了抑郁症的,围产期抑郁症宣传运动的主题是“不要一眼定论”。 由于对新母亲的筛查不够,所以其认知率和围产期抑郁症的治疗率较低。

产妇心理健康保健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未能满足需求的问题。匹兹堡年度健康报道:40%的母亲(其子女在该计划内)被认为患有抑郁症的风险较高,但只有16%的产妇接受了初次治疗。目前的卫生保健制度分散,因此很难确定受影响病人护理的适当场所。所以,疾病的确诊,患者寻求护理的积极性,医师教育和完善护理协调性制度的联合干预措施是改善抑郁产妇治疗结果的关键。协同护理是一项改善抑郁症和增加痊愈可能性的策略。这种一站式的干预模式适合于围产期患者,因为它价廉而且实用[3]。在本文中,我们阐述了一个试点项目,探讨了围产期抑郁症协同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患者选自2008年4~9月份在某卫生医疗机构中行围生期抑郁症治疗的患者。参与者包括孕妇和做母亲不足1年的产妇。筛选确定了29例抑郁症高危(EPDS≥10)妇女,且所有人均纳入护理计划,16名妇女达到了最初的评价,因此评估参与率达到了55%。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25岁(18~36岁)。12名单身,4名已婚。12名患者没有保险,4名享有医疗补助。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最初诊断,15名患者有单极的症状,1名具有双极的症状。11名患者有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状。6人具有创伤后精神障碍,3人具有酗酒和大麻滥用性精神紊乱和12人有2项或以上医源性精神紊乱。

1.2 方法

1.2.1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4] 是筛查妊娠期和分娩后严重的抑郁的常用指标。专门用于筛选产后抑郁的自我评估工具,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过去1周。共有10个条目,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第1、第2、第4条目按0、1、2、3顺序计分,其余7个条目按3、2、1、0顺序计分。10个项目中的各项目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EPDS分数≥10被作为鉴别患有抑郁症风险的分界点。

1.2.2 HAMD-17(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Chinese version)系他评量表,共有17个条目,各条目按0~4分进行5级评分,主要分析总分及各因子分,总分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疗效判断:以治疗前、后HAMD-17减分率>75%为完全缓解;25%

1.2.3 WBHC为确定诊断和测量情绪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验证工具。他们发展了利克特量表,并用来检测参与者的满意度且扩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率。WBHC临床医师负责完成,抑郁症筛查阳性的HS参与者精神病学的评估。他们评审诊断并建议医疗工作者与参与者,共同讨论治疗方案,着手药物治疗或帮助就诊者发展控制抑郁和压力技能,选择参与者的爱好,并为HS工作人员提供在线咨询和训练材料。为了确定治疗框架的重点,每一个参与者都要确定他们的目标。例如,一位母亲说:“我想和我的女儿一起度过美好的业余时间”而不是“想治疗我的情绪低落”。技能的训练重点在“集中注意力”上,双亲的训练应基于辨证的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技能来控制抑郁,焦虑和创伤性悲痛症。HS团体伤员分类参考,筛查和准备抑郁症治疗的参与者,检测不利效应,应用药物辅助治疗,帮助巩固技能训练。

1.2.4 精神病发作、抑郁症的程度、药物副作用以及药物治疗并发症均被记录在每次就诊中。初级护理评估病人健康问卷(PRIME-MD)[5]用于初步诊断的依据。

1.2.5 应用SIGH-ADS(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for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atypical depression symptoms version)来评估抑郁症的严重性。SIGH-ADS由21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6]和8项植物神经症状组成。SIGH-ADS评分≤8表明有一个愉快的心境,评分≥18表明高度的抑郁并伴有功能受损。工作小组完善了就诊满意度调查(一项参与者自身评估经验的工具)。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采用t检验及多元方差分析。

2 结果

9例产妇按协议完成全部治疗,3例早期中止治疗,治疗次数分别为2、2、3、5次,平均治疗次数=10.4次。9例产妇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各量表评估结果比较EPDS-10、HAMD-17和SIGH-ADS均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11P和DAS总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见表1,2。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治疗后第 6个月的随访中SIGH-ADS的评分(χ±s)分别是:(18.0±8.0),(17.0±9.0)和(11.0±8.0)。在16名参与者中有6名因压力相关性持续创伤悲痛而需要治疗。他们表现出了忧愁、多梦、失眠和家庭亲人去世相关性失落感。详尽的手段评估了悲伤症状和丧亲特有症状(对死者的思念、怀疑和不接受死亡)的程度,这些症状需要临床医生来帮助他们确立目标,以便减轻他们悲伤的程度、增进他们欢快的记忆和重建他们的交际[7]。

个体化治疗包括百忧解药物治疗(起始剂量10mg/d;治疗量30mg/d)和调整认知法以及行为矫正技能治疗。一名患者按照教材所说完成了技能训练,并通过电话会话的形式加强了技能训练。治疗6个月后,她的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最后,她找了一份操场护理员的工作。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她表示同意按照她初级护理医师的建议继续检测并应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3 讨论

这一治疗抑郁症的协同护理模式的初步研究表明,该模式对高危产妇和她们的家庭有利。临床评价研究明确了治疗围产期抑郁症这一混合治疗模式的可行性。在筛查阳性的产妇中,有较高的参与率(55%)。与传统护理服务16%的参与率相比该治疗模式具有较高的比率。在2007年HS年度报告里其参与率为16%。在年轻低收入涉及抑郁症治疗的母亲中,其参与率为42%[8]。临床医师基于参与者的个人价值观念,发展了个体化治疗方案[9],优化了治疗方案的可及性。该模式的关键要素――信任、关注喜好、价廉、满意、有耐心和提供教育、增强护理管理和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抑郁结果并增加了就业率和支持恢复。CARES方案通过提供多模式治疗方法和针对精神服务以及复杂的心理社会需求来优化治疗结果。这种协同方法结合必要的服务,促进了康复和疾病的提前复原并使生活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即使在熟悉环境中免费就诊,也不能诱使产妇接受治疗。患有抑郁症的产妇拒绝治疗的原因也许是由于没有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认为该病是一种慢性病、很少有人支持、该方面的保险费较少和家庭收入低以及教育程度低[10]。早期放弃治疗的参与者,大多数是来自家庭和资金支持受限的单亲家庭。

伴随着城市妇女人数的进一步膨胀,对一种混合服务分娩模式的效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该项方案必须为产妇提供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有益的信息;融入社会;优化多媒体工具(如电视、网络和当地活动)来播散信息和解除精神障碍的神秘感;并便利一站式的心理健康和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Gaynes B,Gavin N,Meltzer-Brody S,et al. Perinatal depression:prevalence,screening accuracy,and screening outcomes;in evidence report/technology assessment[J]. Rockville,Md,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2005,(119):1-8.

[2] Hobfoll SE,Ritter C,Lavin J,et al. Depressio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among inner-city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women[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5,63(3):445-453.

[3] Gjerdingen D,Katon W,Rich DE. Stepped car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a primary care-based management model[J]. Women’s Health Issues,2008,18(1):44-52.

[4] Cox J,Holden J,Sagovsky R. Detec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development of the10-item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87,150:782-786.

[5] Spitzer RL,Williams JB,Kroenke K,et al. Validity and utility of the PRIME-MD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in assessment of 3000 obstetric- gynecologic patients:the PRIME-MD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obstetrics-gynecology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 logy,2000,183(3):759-769.

[6] Hamilton M. A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J]. 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and Psychiatry,1960,23:56-62.

[7] Shear MK,Frank E,Foa E,et al. Traumatic grief treatment:a pilot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1,158(9):1506-1508.

[8] Miranda J,Azocar F,Oranista KC,et al.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ong impoverished primary care patients from ethnic minority groups[J]. Psych- iatric Services,2003,54(2):219-225.

[9] Wisner K,Zarin D,Holmboe E,et al. Risk benefit decision making fo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 iatry,2000,157(12):1933-1940.

第11篇

【关键词】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指征的放宽、无明确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我院近10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减少无指征剖宫产的比例,将剖宫产率控制在一个科学的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我院分娩3408人,剖宫产1161人,年龄19~42岁,平均24.8岁。初产妇2550人,经产妇858人。孕周32+2~45周。

1.2 方法 统计各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剖宫产指征按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相对性头盆不称、试产失败、剖宫产史、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其他9大类进行统计、分析其变化。

2 结果

2.1 2000年~2009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26.2%上升到2009年的41.5%,见表1

表1 2000~2009年剖宫产情况比较

年份

总产妇数 剖宫产数 剖宫产率%

2000

286

75

26.2

2001

297

92

31.0

2002

310

106

34.2

2003

331

113

34.1

2004

388

131

33.8

2005

387

141

36.4

2006

371

123

33.2

2007

363

115

31.7

2008

350

130

37.1

2009

325

135

41.5

2.2 主要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变化 2000年~到2002年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占第一位;2003~2005年相对性头盆不称有增多趋势;2006~2009年社会因素明显增加,由2000年的10.7%上升至2009年的31.1%。见表2

表2

2000~2009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

3 讨论

3.1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剖宫产率逐渐升高,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社会因素的干预,孕妇及家人不愿意胎儿有任何围产期的缺氧及产伤的风险,对阴道分娩恐惧,缺乏正确认识和信心;其次,产科医生为避免风险而动员产妇手术产,相对性头盆不称未予充分的试产,年轻医师对难产处理经验不足,剖宫产几乎替代了臀助产;第三,由于晚婚晚育、长期避孕、营养加强,使高龄初产妇、巨大儿、珍贵儿出生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

3.2 剖宫产指征的变更及原因

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增高,社会因素即无明显医学指征,孕妇及家属要求而行剖宫产术,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在分娩认识上的偏差,过分相信剖宫产术的安全性而强烈要求选择剖宫产。(2)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的孕妇为选择吉日剖腹出生。(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优生优育的愿望更加强烈。(4)医生对自然分娩的宣教不到位。(5)产科医疗纠纷和诉讼增加,产科医务工作者从业压力加大,产科医生过分重视剖宫产,减少了阴道助产技术的学习训练。

3.3 降低剖宫产率

第12篇

关键词:双胎妊娠;围产期;保健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26-01

妇女在一次妊娠中同时有两个胎儿即为双胎妊娠。由于双胎妊娠期间母儿的并发症较多并且容易引起产妇分娩时发生难产,因此对双胎妊娠的产妇的护理工作要变得更加具体和周到。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分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本研究中,选取了于2012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双胎妊娠的产妇178例,对这些产妇进行加强的围产期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进行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双胎妊娠的产妇178例,年龄在22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5±2.3)岁。其中初产妇有84例,经产妇有94例。各例入选的产妇均没有其他系统器官的疾病。

1.2 保健和护理方法

1.2.1 产前的护理 ①对双胎妊娠的产妇进行定期的产前的检查和管理,适当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频率,测量产妇的腰围、体重以及宫高【1】。②加强产妇的日常心理护理,缓解产妇由于双胎妊娠而产生的又兴奋又紧张甚至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更好的进行角色的转换,告知患者虽然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但是产妇不必过分担心母儿的安危,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③加强产妇的营养支持,保证充分的休息。饮食中多加入优质的蛋白类食物,做到蔬菜、主食以及水果的合理的搭配,满足产妇以及胎儿的营养的需求。此外,产妇要注意进行铁剂和叶酸的补充,促进胎儿正常的良好的发育。在产妇休息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左侧卧位,增加子宫的血流量,减少胎儿的压迫。④双胎妊娠的产妇在住院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吸氧,浓度为1-2L/min【2】,以提高产妇的吸氧饱和度,纠正胎儿的呼吸窘迫。⑤在产妇临床前要进行主动的备血,以防产妇分娩时发生大出血等情况。⑥双胎妊娠的产妇往往会出现腰背部的酸痛,影响产妇的正常的休息,可以指导产妇进行骨盆倾斜运动,加强身体的保健,缓解腹痛症状。

1.2.2 产时的护理 ①在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时要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目前临床上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主要以剖宫产居多。②双胎妊娠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要对胎心率的变化进行严密的监测,一旦发生产妇产程的乏力以及产程的加长则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首个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纠正第二个胎儿的胎位,维持纵产式,保证分娩的顺利,在第二的胎儿成功娩出后立即给产妇肌肉注射催产素,并在腹部防止沙袋加压,预防腹部压力骤降而引起休克。

1.2.3 产后的护理 ①产妇在分娩后腹肌过度松弛,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因此要护理产妇多喝水,产后2h后协助产妇下,床进行排尿。②密切观察产妇血压的变化以及观察是否出现产后的出血情况,定期的为产妇按摩宫底,促进子宫的恢复并减少宫腔淤血的发生。③由于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造成会阴的撕裂伤,因此,产后要注意会的清洁以预防感染的发生。④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喂养。新生儿若无异常可在断脐带后与母亲接触,鼓励母乳喂养,并保证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1.2.4 新生儿的护理 对早产儿及时转入儿科进行专科的护理。病室的温度以22-24℃为宜,湿度以55-65%【3】为宜。鼓励生后尽快进行母乳喂养,若母乳不够,可以通过混合喂养的方式合理搭配母乳和牛奶同时喂养两个新生儿。由于新生儿额抵抗能力极低,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减少家属的探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时进行开窗通风。给新生儿穿着松软的衣物,做好皮肤以及脐部的护理,必要时在局部涂擦酒精【4】预防感染发生。在日常的监护中,要加强新生儿的巡视,观察新生儿的面色、体温等,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1.3 效果观察指标:调查记录产妇或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观察产妇和婴儿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SPSS 15.0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的178例产妇中,62例进行了阴道分娩,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116例进行剖宫产,其中有3例出现了产后出血。356例胎儿中,2例死胎,8例是孕周小于32周的极低体重儿,其余346例新生儿无并发症的发生。

2.2 178例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产前:满意有172例,不满意有7例,满意率为96.1%;产中:满意有168例,不满意有10例,满意率为94.4%;产后:满意有177例,不满意有1例,满意率为99.4%。

3 讨论

母婴的安全是国家的医疗卫生健康水平的体现,是衡量国家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的指标之一【5】。双胎妊娠是高危妊娠一种,在围产期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高,威胁着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给产妇以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对178例双胎妊娠的产妇进行加强的围产期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表明了对双胎妊娠的产妇加强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饮食、心理、宣教以及监测等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以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罗欣,漆洪波. 多胎妊娠的营养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 25(6) : 407.

[2] 赵爱娥.双胎妊娠135 例并发症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 9) : 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