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4 11:2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上语文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4)班班主任、语文教学及八(3)班思品教学工作。半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如下总结:
一)做的较好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第一,本学期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学习现状,制定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和目标更为明确;第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住课堂学习的主阵地,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自我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做最坚实的奠基;第三,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辅导上,工作做的更为细致。精选辅导资料,精选作业,精心批改,精心讲解,有的放矢;对学生也实行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不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生面在不断的扩大,后进生人数逐渐减少,培优辅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班主任工作中,本学期感受和收获也较多。首先,是把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针对这一点,我始终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第一位,定期以全员投票的方式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全员教育和个别辅导,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不偏离发展的正常轨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其次,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班干部的正气,加强他们对班级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当好老师的助手。第三,充分利用好夕会和班会课教育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本学期,有四次班会课收效颇丰,一次是安全教育,一次是期中总结,一次是日常常规的复习强化,一次是期末复习动员会。第四,在班主任工作中,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智慧,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第五,家校联系工作做的比较及时,为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二)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首先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向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努力;其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指导,要更有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要加大学生作文的辅导,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之处;第三,在对学生的辅导上,要进一步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要求要更为具体,特别是辅差工作,要提高效率。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本学期感觉最大的不足是班干部队伍的建设还有很多没落到实处,班干部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在削弱。其次,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还不够及时和细致,或是力度不够,少数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转变缓慢;另外,还要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针对这半学期的工作,就做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自己以后能不断进步,收获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设计 诵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其中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语文诵读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强调了诵读的重要作用。诵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知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人广阔的社会空间。新课标分别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对诵读教学做了全新的表述,这其中暗含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同时也意味着新课标对初中阶段诵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本文将尝试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诵读教学进行实践,现将诵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设计阐述如下:
一、研究问题
笔者所任教学校的八年级两个班学生在语文诵读方面专门用于诵读的时间远远不够,课堂上愿意站起来展示诵读的同学人数不多,总是只有几个“熟面孔”在不同环节读来读去,还有一些学生缺乏朗读技巧,缺少诵读的兴趣,诵读教学的时空较狭窄,诵读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等问题导致班上诵读的水平不高,诵读远未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不知道诵读对自己语文学习的提高的重要作用也不知道诵读对一个人一生积淀素养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制定有效的语文诵读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实施诵读,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质量,进而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诵读的要求,让大多数多学生参与课堂诵读学习。
其次,通过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学习策略、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对诵读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班级诵读整体水平的目的。
再次,通过在班级开展的诵读行动研究能总结归纳出一套适用、有效的诵读教学方式,以达到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最后,希望通过本研究促使学校改善语文教学目标,进而通过提高诵读教学质量来提高语文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三、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依据前文所述的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在一线的课堂内开展诵读教学的行动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通过一线的数据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诵读教学理论,将目前诵读教学研究存在实际的问题努力通过多元的手段加以解决和突破,并弥补理论和实际研究存在脱节的问题,通过典型课例和学生的访谈、改进设想等行动研究的一套完整架构来提供给后人可供操作借鉴的一线教学实例;同时,还针对目前大班额教学现状下进行课堂合理分组诵读的有效尝试,依据学生意愿在同质、异质不同情况下分组诵读并进行不同策略的班级、课堂管理,这也是本文在教育管理学习领域的一个大胆突破,期望通过一线行动研究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和学生的素养并丰富不同课型的班级、课堂管理策略。
四、研究对象
笔者所在学校八(5)班、八(4)班全体学生。
五、研究时间和地点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情况,我会在八(4)班、八(5)班学生身上开展为期12周的诵读教学行动研究,我决定在二周之内先用自己的真情范读来引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并适时示弱来鼓励学生大胆诵读,并分组让孩子们就诵读内容展开学习讨论和评价,从第三周决定在组内开展小组内人人参与,人人展示的诵读活动给每个学生读的机会,第四周开始请学生试着总结必要的朗读技巧并告诉学生必要的技巧,并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诵读达标的评价表从第7周开始就让学生开展组内的竞赛,然后全班起来展示,第9周开始知道学生不同诵读内容的不同方法,第12周开始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诵读作品用音像资料保存下来,并这一阶段的诵读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策略,再投入下一步的的诵读教学中去。
六、研究内容
首先,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参加课堂诵读学习。
其次,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竞争中掌握学习策略,改变学习方式,激发诵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班级整体诵读水平。
再次,在行动研究中,笔者尝试进行一些诵读技巧的传授,如从重音、停顿、语速、语调、节奏等方面进行专门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诵读教学指导策略的行动研究:
1.教师在课堂上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的多元诵读方法指导,包括觅到机会一切可供学生诵读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教师的适时范读,学生的多层次多形式地诵读,还有学生个体的领诵读;师生的表演读等等一系列的具体方法指导。采用合适的训练方式,带有考查性或学生示范性。特别是那些感情基调婉约舒缓的,可以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从而提高她的诵读水平。
2.课堂外拓展诵读的空间,开展系列活动来实施诵读教学。
3.运用多元化的诵读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个体诵读水平的提高。
最后,本研究会通过多元评价来对诵读教学的参与者进行综合考评,进而为行动研究成果的推广奠定基础。
七、资料搜集方法
此行动研究拟采取课堂观察法、写研究日志、学生作业等方法搜集资料。
八、效果评价与反思
(一)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主要诵读教学的参与者进行综合考评,包括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获得什么样的成长,通过观察、访谈和考试等综合考评行动研究是否取得效果。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人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古诗》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意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使教学生动,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将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加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2012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2012年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毕业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这里的“三读”是指三个层次的读,不是读三遍,因为学生的层次不一样,读的遍数也不一样,但是必须达到要求即“读准(顺)”“读懂”“读出感情”。学生每进行一个层次的读,他都是有事情可做的,比如在第一个层次――“读准(顺)”里,学生手里必做的事情有“标注自然节”“圈画生字词”,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还会做到“概述内容”“作出分析性评价”“提出问题”等,所以“三读”里三个层次的读是逐层深入的,也是互相渗透的。文本不一样,学生不一样,渗透的层次也不一样。这种学法充分地考虑到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它的每一个层次都是学困生必须经历的。使用这种方法,学生的批注可以直接写在书上,一般“概述内容、中心”写在书的最上方,注音释义可以直接注在字词旁,“分析性评价”就直接写在距离被分析评价的文本旁。
我们知道,语文学习,一方面要解决“语言学”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的是“文学”方面的问题。阅读是要解决“语言学”的认知性问题,同时阅读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即完成“语言学”的叙述性表达任务;从文学的角度看,阅读是要解决“文学”的赏析性问题,而这一阅读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即完成“文学”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任务。这样,我们看“三读一批注”要完成的语文任务即语言学和文学的任务就很明了了。我们看方法中所标示的“注音释义”主要是要完成“语言学”的任务,“概述主要内容、中心”则主要要完成“语言学”“文学”任务,“作出分析性评价”主要完成的是“文学”任务,“提出问题”要完成“语言学”“文学”的任务。
这里要说明的是:“提出问题”意在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同时使问题趋于有意义。“概述文章主要内容”“作出分析性评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规范化。
例如对于《春酒》一文的主要内容的概述可以这样表述:本文主要记叙和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情形。对于中心可以这样表述:本文通过作者对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喝春酒的情形的记叙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风俗人情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对于“分析性评价”的规范请看下面的案例:
“母亲给我的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关于画线句子的批注我们请看下面的师生对话――
生:画线句写出了小花猫也爱喝八宝酒。
生:不。画线句写出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这是直接写八宝酒吗?又该如何完善这一批注?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侧面写不是直接写,其目的在于烘托,还应该怎样修改更准确?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了八宝酒的好喝。
师:“好喝”!为什么好喝?看课文,找出关键词。
生:“酒香加药香”。
师:香甜醇美,谁再来完善这个批注?
生: 画线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烘托了八宝酒的香甜醇美。
从“小花猫喜欢喝酒”到“八宝酒好喝”到“侧面写出八宝酒的好喝”再到“侧面烘托八宝酒的好喝”最后到“侧面烘托八宝酒的香甜醇美”,一个短短句子的批注却经历了如此曲折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要准确、规范、专业地表述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领、规范!
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
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
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
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
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
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
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
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
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一般由三个成份组成:主题词、定语和有关技术说明。例如:南京市教研室承担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三期)重点课题“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立项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其中主题词“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定语“初中”和“语文”,技术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名称醒目,准确,一目了然。
2、目的的论证指对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重点考虑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目的是以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单元为依托,以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语文与生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开发性的单元教学模式。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学,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建构主义等为支撑。其实践意义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和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背景论证指的是对该课题方向的国内研究现状的了解与简要分析。别人已做过什么研究,还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义是什么?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责任和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二十多年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背景,我国语文教学中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几乎一统天下,长期陷入“高投入低消率”的怪圈,语文教改不从宏观上着眼,仅仅停留在一技一法的改革上显然是不行的背景。另外,借鉴了河北省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和构建的“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两翼”指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环境)的框架以及宜昌市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此社会和学术背景上提出了该课题加深研究的内容,阐述了其研究的意义。
4、基础论证指的是课题承担者已有的基础的客观的估计。它一方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成员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已形成的假设或阶段成果等。基础论证也可以说是条件分析,除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经历、学科结构、学术水平、主要著述或成果以外,还包括课题组的工作环境情况等。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成员均是南京市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另一方面是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二期)重点课题“初中语文学法指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深拓宽的。
5、内容设计指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是研究计划。内容设计要把课题从结构上分析,其包括几个子课题,子课题又包括几个部分,就是结构的科学树。例如:“导学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八课型”,“八课型”也就是子课题。“八课型”是指“预习课”“教读课”“自读课”“回读课”“延伸课”“活动课”“作文课”“测评课”几个部分,每一个课型均有学校课题组分别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模式)。最终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
6、步骤设计将研究任务和目标加以分解,与时段结合起来,落实到人,制定分阶段的操作计划。
7、方法设计指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8、成果设计指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主要表现形式为论文集(教师和学生)、教学案例集、制作(光碟、教学具)等。
三、中小学教学课题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怎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怎样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
2、科学性原则
教学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方能使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3、过程性原则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教育影响,引导或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向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转化的过程。教育要求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成为他自己的要求,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落实的。是通过观察、倾听、思索、发现和研讨,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得出结论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可操作性,不然研究就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成为基层领导和教师的负担,研究也难以奏效。整个过程也是锻炼培养教师的过程,不是在研究室里查资料,一蹴而就的。
4、合作性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是研究育人的活动。教育对象的群体性、差异性,影响育人结果的因素复杂多变,因此,课题研究小组是由学科的专家与教育家及教师队伍组成,不是某一个人能独立、封闭承担完成研究的,大量艰苦的设计、实践、验证、思辨和总结工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外界的帮助。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提出往往来自第一线的教师,虽然它也可能研究教材教法,但这种研究不只是凭经验转承,形式上也不一味要求传帮带,课题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调查分析、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是通过分工合作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十分注重。
5、推广性原则
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研究过程的验证性,所以其研究成果,无论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成果,还是终结性的成果;是显性成果,还是隐性成果,都会在课题组内得到及时应用、推广,由此逐步辐射开去,影响到其他学科、周围的学校和地区。因此,课题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福建省礼科联学会部张文光,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主编、“闽派教育研究所”所长邹开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副主编赖一郎,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副主任黄山仁,浙江《语文新圃》副主编金新,福建教育出版礼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成知辛,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孙绍振、陈日亮,福建省语文学会王立根会长以及副会长、常务理事、省内各地中学校长、小学校长等,近60人。
会议由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州中语会会长、福州屏东中学校长朱之琳主持。
王立根作2009年工作报告及2010年学会工作计划报告。王立根说,2004年,福建省语文学会就提m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闽派语文”,近年来,其“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特色已得到全国语文界的认可。“闽派语文”在八闽语文教上已深入人心。2009年,福建省语文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创建开发《书香校园》刊物,不断扩大我省读书活动的影响和水平,促进文化强省的建设。(2)成立“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3)与全国中语会在泉州一中联合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研讨会”。(4)组织名师百校行公益讲座。(5)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开展评课活动。(6)编辑出版《福建省第二届“闽派语文论坛”论文选集》。为庆祝60周年,学会首次在省社联领导下表彰了100名优秀语文教师和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
关于2010年福建省语文学会的工作思路,王立根归结了如下4项:(1)举办“闽派语文”第四届论坛。(2)“闽派语文”系列图书出版与推广活动。(3)开展“书香校园”活动。(4)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
孙绍振在会上作专家发言。他说,“闽派语文”在全国已形成影响,全国中语会对闽派语文的工作充分肯定,给予很高的评价。“闽派语文”通过举办会议,教学研讨,影响很大。福建省语文学会能紧密团结广大教育工作者,形成理论体系,有系统地展开活动。他指出,语文教学要做好“文本解读、写作、口语交流”这三方面工作。将“闽派语文”发扬,真正深入下去,语文教师需要做好扎实的基层工作,一是上课,二是研读闽派名师的著作。
谢孝荣在会上代表福建省社科联致辞。他说,福建省语文学会成立以来,在编撰语文教材、推进语文改革、开展语文宣传、探讨语文教育、总结教学经验、推动两岸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已形成阵容强大、特色明显的学科优势,希望省语文学会继续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续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全文另发)
邹开煌就如何进一步建设“闽派语文”作专题讲话。他对《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在2010年做强做优“闽派语文”提出了设想和建议:(1)充分与全面解读“闽派语文”,包括“求实、去蔽、创新、兼容”内涵、形成、实践和发展、系列研究等。(2)刊登“‘闽派语文’人物谱介绍”,介绍与宣传“闽派语文”领军人物的主要业绩、贡献、教育思想。(3)对孙绍振主编的福建省首套“国标”中学教材――教育部初中实验语文课本,做全方位解读,宣传“闽派语文”教材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优点。(4)充分总结闽派教育教学经验,提炼、提升闽派教育思想,宣传闽派名师名校,探讨闽派教育教学理论,弘扬闽派教育风格,做强做大“闽派语文”。
黄山仁受吴永禄主任委托,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致辞。他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自2005年起,向社会各界倡议开展“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5年多来,我省已有3000多所中小学校得到图书援助,建立了“爱心图书室”,有十几个县(市)建立了“读书援助示范县”。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将在全省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评选“阅读之星”活动,编辑出版《福建教育系列丛书》,组织“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继续开展援助“爱心示范图书馆”等。(全文另发)
陈日亮作专家发言。他提出,福建省的广大教师是“闽派语文”的共同建设者、参与者,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流成派。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以“求实、去蔽、创新、兼容”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积极关注福建的语文教育,积极投入课程改革,以自己的教学特色丰富“闽派语文”,共同繁荣发展福建省的语文教育事业。
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峡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林玉平向与会者汇报了小语会成立与发展情况。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福州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本殷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福建省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小学作文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 作文 教学改革 规律和经验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应当引起重视。”这两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下,始终把作文教学改革放在首位,并在卓有成效的教改实践中悟出了一些规律,一些经验。下面就此作简单回顾。
一、更新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
对于作文教学,我们传统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写出好“文章”来。老师的精力往往集中于如何出题目,如何讲要求,如何作提示启发等上面。实践证明,如此的教学思想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要求提示,勉强完成,效果很不理想。正因如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得失,认为作文教学不只是训练表达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认识能力的培养过程,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先提高认识能力。要立足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形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中曾有这样的顺口溜:“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星期五(写作文)。”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拧断双眉,感觉无从下笔。脑子空空,肚里空空,笔下空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不勤练,不想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而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一些消极思想因素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低下的影响外,感知社会的能力和习惯,老师的出题、指导、改评等,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观察,感知社会,积累材料。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根本源泉,没有一定的生活认知是不能写好文章的。因此,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观察到的人、景、物分门别类,储存备用;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到街上摊点、厂矿等去走访,了解人情世故,把握时代脉搏;跟学生讨论当今热点话题,领悟其中真谛。另还进行多次的观察比赛,那些妙趣横生颇富启发的比赛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结果表明,学生的写作材料丰富了,“言之有物”了,就愿写、想写、多写、有兴趣写,笔下就会生出“花”来。譬如,武宣大桥朝夕的雄姿令人赞叹,补鞋匠的艰辛、勤劳颇让人同情,营业员的尖刻泼辣使人不屑,学校食堂的乱倒剩饭让人义愤等,不一而足。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得到提高。
(二)灵活指导,巧妙出题。
作文的指导固然重要,它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但假若这一过程过多地设置条条框框,死死板板,比如死定“主题”,硬套“模式”等,那将使学生的思路钻进死胡同,勉强地依样画葫芦,这样写出的“八股文”当然不会是高水平的作文。我们经过总结这种得失以后,便致力于打破这种旧模式,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一是根据刚上过的课文,多角度地进行拟题,变向性地进行构思、仿写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拟出题目,指导学生散发性地进行采料、构思,允许学生有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尽量写出真情实感。三是一题多写,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知道砖头不但能砌高楼,还能用来垫东西、打狗、甚至当枕头用等。对材料尽量能化平淡为新颖,化简单为深邃。四是给学生提供材料,自由命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是联系前面讲评,有针对性地指导出题。结果证明,灵活的指导方法,剌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了写作兴趣。
(三)改评一分为二,重在鼓励。
学生作文的提高总有一个过程,对好作文加以肯定,这是容易做到的。对较差的作文,若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那可能就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一蹶不振,再无作文兴趣。我们在评改作文过程中,采取了一分为二、鼓励性原则,不管对优还是对差,我们都是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挖掘闪光点,重在鼓励。特别对学困生,我们注意用放大镜找出他们作文的一些“优点”加以肯定,予以鼓励。结果学生都看到了光明,作文兴趣倍增。
(四)重视自改,授之以渔。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老师的批改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改却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步骤。在教改实践中,我们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对作文的自我批改。我们从内容、结构、字词句等方面分别进行修改方法的指导。经常性地制造修改的机会,组织同学之间的修改经验交流,并适当进行归纳总结,使他们真正掌握到修改的门径。这样,不但提高了每次作文的质量,而且写作的兴趣也随之而来。
三、注意纵横联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写作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很多。其中的“听、说、读、写”更是难以分割,尤其是“读”与“写”。正如吕淑湘先生说的“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也不难了。如果只会糊里糊涂的读,必然也只会糊里糊涂的写”。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重视了这一点,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班上发动赠书捐书活动,并成立“读书角”经常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组织文学欣赏活动,指导具体的阅读方法。为增强写作基本功,我们组织了“词汇大赛”、“周、日记比赛”、“手抄报比赛”、“观察比赛”、“背诵比赛”、“古诗词竞赛(背默)”、“板报比赛”、“书法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四、及时总结得失,注意交流经验
关键词:中职语文 模块化教学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35-01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不一、考核方式也不尽统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就业时学生基本应用能力不足,终身发展受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我市最近决定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精神和培养合格中职生“八个一”的标准,我们着手进行了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学习和吸收模块式教学的理念,将语文教学分为五个模块: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演讲和钢笔字。
1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模块――传承传统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1.1 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以就业为导向,弹性使用教材,精讲精练,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字、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以适应社会需要。
1.2 重在阅读与欣赏,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名著”,是我市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八个一”的标准之一,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和载体,因此,作为中职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模块,肩负着传统和时代两个因素的教育使命,是语文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编写这一模块时,以中职语文教材为依据,着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全面地精选文学阅读与欣赏的内容,例如第二册语文,课堂上选择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善良》《人生的境界》《荷塘月色》《我爱这土地》《雨巷》《雷雨》《将进酒》(男生班)《念奴娇・赤壁怀古》(男生班)《琵琶行》(女生班)《雨霖铃》(女生班)《师说》等课文。同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灿烂文化和传统精神,在学生早自读时,我们补充了《弟子规》《三字经》经典诗词等内容作为朗读材料。
2 应用文写作模块――让学生注重实效、学以致用
(1)目标:通过此模块的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公务性、日常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格式和要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讲究时效、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为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解决问题和促进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着“注重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了条据、书信、个人求职简历、讲话稿、通知、计划、总结、合同、报告、启事、海报等常用应用文种进行讲解和练习。突出表述的精要性,力求写作格式的规范和内容的简明扼要、切合实际,避免长篇大论;突出例文的典范性,选择规范的例文进行精当的讲解;突出特色的鲜明性,在讲解文种时,力求使例文内容反映职业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性;突出训练时的操作性,提倡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减少理论知识的练习,侧重小组合作进行写作训练和展示。
3 普通话模块――让学生讲一口较流利的普通话
(1)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使学生掌握普通话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证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毕业时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普通话。
(2)这个模块的教学主要紧密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采用情境教学,在学生掌握准确发音,朗读和说话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强调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学习不同情境下该怎么说话,怎样与人礼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就业。学校每年定时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要求所有学生达到三甲以上水平,与口语相关专业的(如文秘、商贸、服装专业)要求达到二乙以上水平。
4 演讲和口语交际模块――让学生“能说会道”
(1)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演讲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和胆量,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及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人才竞争的需要。
(2)该模块要求每堂语文课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给学生轮流锻炼的机会并确保每个同学每期参与和上台至少4次锻炼的机会。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灵活开展朗读或朗诵比赛、半脱稿和脱稿演讲比赛、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结合语文教材“口语交际”部分实施,教师重在指导、点评和总结,学生重在多实践。
5 钢笔字模块――让学生写一手规范的钢笔字
(1)目标:通过楷体钢笔字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写字的态度,达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匀称,有一定的速度,并力求流畅、美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毕业时能写一手规范的硬笔字,为以后适应岗位练好基本功(开设制图课程的专业适当补充仿宋体知识)。
(2)此模块主要要求学生坚持练习,每个学生发一本庞中华《楷书入门基础训练》字帖和两个练字本练习,学生每天至少练好3~5个字。教师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定期考核,并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示在班级的展览墙上,营造一种浓浓的书香氛围。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培养兴趣 提高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就应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我们 语文教师要 探讨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执行的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多数让在课堂上把功夫花费在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他们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观众, 反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语文课上气氛沉闷,学生大多数对语文课没有好感,觉得语文课令人厌烦。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运动",因此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一)设计导语
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论语六则》这课书的导语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 )设计板书
我平时讲课板书少。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材。以下几种板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1.故意写错字
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比如:我写《爱莲说》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孰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爱溜号的同学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我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也有时,写板书时,我便将难写的字、易错的字,干脆空着不写,然后请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到前面去填空,激发了学生改错别字的兴趣。
2.变换表述形式
提炼教材内容时,尽可能不只用横行续写这一种形式,而应经常变换形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网络式,或用金字塔式,或用树式。如:表述语文知识结构,我爱用树式;进行单元教材总结,就大多采用表格式;总结汉语知识,就用网络式。
3.图表、图画式
如讲《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文章时,我尽可能用画图表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文章理解得更透彻。也有的文章、诗词,为了使学生明白,我随手画一幅简笔画。讲古代以山之阳,水之阴为南,山之阴,水之阳为北时,学生不好理解。我便随手画一座高山,山下有一条大河。山河的南面画一轮红日。学生一看,马上理解了,能见到阳光的是山的南面和水的北岸坡,所以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亦然,学生觉得很有趣。
(三)注意教态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教师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这些年来,校内校外的工作压力较大,也有一些麻烦事,不管这些麻烦事多么多,我也告诫自己不能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堂应该是乐园,教者应该是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热情、真挚、满怀信心的。我经常告诫自己: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这样便在极累的时候也能振作精神,精力充沛。
虽然课堂有时也要有紧张的竞争,甚至需要教师严厉,但那必须是基于对学生真诚爱护而产生的严厉,决不允许教师把在别处带来的不愉快的感情拿到课堂上渲泄。
我总想,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那些喜欢研究表情、姿态、手势的教师,大多对上课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四)说话语音变化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一句活,会说的人让人听了笑起来;不会说的,让人听了跳起来。富于变化的语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音变化可以从五方面入手。
1.调整音量
大音量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有时在大音量讲儿句之后,再用小音量,学生反倒更感兴趣。有时我讲课,讲到精要之处时,便问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于是我便用极小的音量讲,学生纷纷伸颈,侧目,全神贯注地听,我便用较小的力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调整音调
同一句话可以用A、B、C、D、E、F、G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听久了容易使人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小,同样使人感觉有气无力。我讲课时,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
3.调整语速
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有时我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一连串排比句子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陋室铭》这篇课文,在快而不乱的前提下,可以用12秒钟读下来,在慢而不断的前提下,可以用92秒读下来,两者相差八倍之多,但都具有不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听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音。
4.以情感人
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能影响人的兴趣,但这些都是声音的形,而不是声音的神,声音的神的变化才具有更大的感染人的力量。什么是声音的神呢?就是说话的感情。比如:"要与人为善。"这句话,就可以用喜怒哀乐、热情、冷漠、挚爱、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当然不同。我经常要求自己用不同的感情去读同一段文章,经过比较,选择那种符合文章实际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引导想象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一般情况下,我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有这样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以张志和《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蹶鱼肥"为例。教这首词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首景物描写极成功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
1.勾勒形态
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鸳、桃花、流水、蹶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
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蹶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积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莫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不只写景的文章、诗词能变成图像放出来,状物的、写人的都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用特写镜头再现少年闰土那明亮、聪明的眼睛,红润的脸膛;中年闰土那黯淡无光的眼神,那布满皱纹的脸。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请学生说、读、写
学生上语文课要进行四种实践活动:听、说、读。写。这样才能增长四种能力,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大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广大"第三世界"学校的学生,许多人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大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
我常想,上课时,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捆住他们的手,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比如板书学习重点,一般是我写,偶尔有几次请学生写,同学们关注学习重点的兴趣就浓一些。如果请几名同学同时写,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一些。
读课文,教师范读是一种形式,学生朗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形式。考虑到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不断变换讲课形式,学生就能从上课到下课始终有较浓的学习兴趣。
我讲课有个习惯: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七)组织学习竞争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
如讲《岳阳楼记》,我们搞竞赛看谁默写得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从第二段开始默写,看谁写得多,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比赛结果,除三名同学外,大部分人一分钟都写了40多字,还有15名同学超过了50字。
讲《童趣》,有的段落,大家感觉很好,尽管教材没要求背诵,但同学们愿背一背,那好,就来个一分钟背诵比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一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背了60字以上,最快的同学背下来120多字的一段话。
也有时候,竞赛定量不定时,本篇课文四个解词,看谁背得最快,45秒钟时,第一位同学举手表示背完了,90秒钟最后一位同学也会背了。
即使在盛夏高温的日子里,并且正值疲劳的下午3点钟上课,一听说开展学习竞赛,学生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全心身地投入竞赛之中。
一节课有一两次乃至三四次短时间的竞赛,使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八)多和学生商量
语文课怎么上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这就要多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符合学生实际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就浓。
我经过和学生商量,确定了语文课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具体到某一个步骤我也经常和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如:《出师表》这篇课文,定向时,是确定四项任务,还是三项,五项或更多,先进同学完成几项任务,后进同学完成几项,三言两语,七嘴八舌,一两分钟时间,使我由拿不准主意变得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们也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时,我也参加某个讨论组,商量哪些问题是难点,有没有必要答疑。这样到课堂第四个步骤时,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五步自测哪几道重点题,我也常和学生商量,有时干脆请几名同学各出一道自测题。自结也不是每次都八股式地非找一名同学总结不可,有时征求学生意见看有无总结的必要,大部分同学认为某节课没必要总结时则不总结。
我学会了教语文课,最主要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在和学生共同商量中学会的。学生们教给我许多书本上没写的知识,学生们告诉我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师生商量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责任感,义务感。
青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一转眼,一个学年又快过去了。这是我工作的第三学年了,如果说前二年我是一腔热情追求整体的话,这学期的我更加注意细节了。我认认真真教学,踏踏实实工作,在青年教师的队伍中,我努力着,追求着...
在学校有心的安排下,我热情又主动地参加了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非浅。特别是在课堂展示上和教学上,利用青年教师研修班这个展台,虚心地请教了师傅和同行,他们也给予我许多有用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但我知道很多教学经验和方法还是要我自己去琢磨的,首先,我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时,我总是尽量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前去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进步。我经常去聆听师傅的课,每一堂课她都会给我些东西,或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是一种评价方式,或是一种教态……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是自己的专业理论也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透彻理解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不断地引导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步,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尤其是我们英语学科,课堂组织的语言就是英语,如果你没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你的英语课永远都不会优秀,学生的英语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今年9月份,我自学通过了中级口译的笔试部分,明年将去上海进行口试,而且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在今后我个人更应多学一些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自己使用英语更能得心应手。
一学期来,没什么大的成绩,但在思想上和处事上成熟稳重多了,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更要感谢我的师傅,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青年教师研修班,让我收益匪浅,今后我要更加主动地向师父和其他英语老师学习,又要向其他青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多学习,多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也多向师傅反映自己的困惑,在师傅的“传、帮、带”下,尽快成长!
青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一、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年年初,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继续把讲台站好、努力把讲台站活的大体目标,进而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着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由于所教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差别较大,这三个环节中我都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成绩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作为语文教师,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用文如其人的理念来感染和塑造他们的气质及人格。
通过努力,我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辅导学生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多次作文比赛中获奖。其中,学生耿广航在20xx“姑苏晚报杯”第八届中小学生小荷当场作文大赛中,凭借《一年》一文荣获初中组特等奖第一名,所教八(5)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共13人)获得此次比赛的特等奖。学生沈雨新在20xx年苏州姑苏晚报限时阅读作文大赛中获特等奖,徐笑在20xx江苏省 “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苏州高新区现场作文比赛中获二等奖。我本人也获得苏州市首届“江枫杯”主题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
二、教育管理方面
身为八(5)班的班主任,我感到光荣和骄傲,但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面对这样一群成绩优秀、个性独特、心理脆弱、主见性强的孩子,管理是需要技巧的。我花了很多心思,在班级常规管理上,尽量书面化、条文化,实现学生的能动自主管理。我在培养他们个性特长的同时更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紧抓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我用心与他们交流,用爱作为我们交流的语言。本学年,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因为表现突出,本学年两个学期连续被评为优秀班级,我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艰辛,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也曾想过放弃和逃避,让我坚持下来的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的责任心,是校领导的鼓励,是所有同事的关心支持,是学生们纯真的笑脸。清晰地记得12月10号我生日那天,当两个课代表想法把我“骗” 到教室后,我打开门的一瞬:45张笑脸、异口同声的一句话、黑板上写满的祝福……我感动到语塞之际,从心底里流露出一句: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我就这样享受着我痛并快乐的教师生涯,我就这样认定了脚下的路,我就这样摸索并实践着最简单也最深奥的真理:付出,然后收获。谢谢!
青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年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年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本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关键词】笔画 字形 结构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让学生写出正确、美观的字来。但是,目前的写字教学,许多教师关注的仅仅是学生能否把字写正确,而不是要求学生把字写美观,造成许多学生写出来的字很不好看。所以,如何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写出既正确又美观的汉字也就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写字教学。(本篇文章中所选用的汉字均来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
一、写好笔画是前提
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它们都是由一个个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最基本的要素,学生笔画写得规不规范,直接影响他们写出来的汉字是否好看。所以,写好笔画是学生写好汉字的前提。在笔画中,最基本的就是横、竖、撇、捺、点、钩、折和提这八种。如果让学生把这八种笔画练好了,那么他们写好汉字就有了基础。因此,在教学生写字之前,要通过各种渠道来让学生写好这些笔画。古代人练习书法时,总是要练习写个“永”字,也就是因为这个“永”字里面包含了这八种基本笔画。学生只有练习好了这一个“永”字,那么这八种笔画也就基本掌握了,才能够写好汉字。
但是,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却没有重视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比如“横”画的书写,要想让学生写得更好,那么就要左低右高,笔画从左到右的笔锋要稍微向上抬起,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才能够给人一种美感。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笔画时,总是强调要横平竖直,让学生把横给写平了。这样,当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在后面的写字教学时,也就会把横写得很平,也就写不出更美的字了。再比如,让学生写“竖”这一笔画时,就要强调写到最后时要轻轻地抬一抬笔,让写出来的竖有一种下垂的感觉,而不是从上到下都一样的粗。而有的学生在写竖时,最后起笔时还会用劲顿一下,造成下粗上细的笔画,不能够给人一种美感。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写字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也正是由于没有注意到这些书写笔画的细节,才让许多学生写不出好字来。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笔画练习,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让学生写出规范的笔画,能够找出其中书写的规律,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律进行运笔。这样时间长了,学生每一种笔画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写出来,为写好字奠定基础。
二、分析字形是基础
学生写好了笔画,并不能代表他们写出来的字就一定美观,只能说是为学生写好字准备了基本的技能。要想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来分析字形,让学生看看每一笔画在一个字中所占的比例,哪一个笔画所占的比例小,哪一个笔画所占的比例大,都要带着学生去分析,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写好字。
让学生分析字形,首先要从独体字入手,因为独体字基本上是由一个个笔画组成的,虽然它在小学要学习的汉字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是只要让学生把这些字给练好了,就能增强学生构字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了独体字的书写方法,那么他们离写出优美的汉字距离也就不远了。
比如“上”与“下”两个字中的横,“上”字中下面的一横要长,而“下”字上面的一横要长。如果学生在写字时掌握不了这一要领,那么写出来的字就不好看。再比如“中”字中的一竖,上面就要写得比下面短,如果口字上面与下面部分的竖都一样长,那么也不好看。所以,只有分析清楚了字的形状,那么下笔写字时才能做到心中有谱,不带随意性。另外,在带着学生分析字形时,还要抓住每一个字的主要笔画,只有把主要笔画写好了,才能写好字。写字时还要做到主要笔画占的比例要大些,才能让字好看,就比如上面的“上”字与“下”字,它们的主要笔画就是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好看。而“中”字的主要笔画就是竖,我们要写好了竖,这个字才好看。这样,突出了字中的重要笔画,写出来的字才美观。
语文课,说好上又不好上,它是既活又死的一门课程。以往上语文课,总觉得枯燥无味,老师在上面唾液星子四溅,我们在下面却昏昏欲睡,一个词形容——痛不欲生。奇怪的是今天的语文课上得特别的愉快,感觉时间飞逝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像往常一样,陆续进入了教室,懒洋洋的拿起了语文书,准备按老规矩办事——先听写,再讲课,然后做作业。没想到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之后,并没有让我们拿出听写本,而是叫了几个同学到上面去画圆和等边三角形。被叫上去的同学,画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完全不成样子,什么样的都有,把大家笑得直不起腰。紧接着老师就把他们画的总结了下——不堪入目,她说她认识一位高人可以反手画出最标准的圆和等边三角形,我们都睁大了眼睛,很想认识下那个人。不经意间,老师便把我们带入了《王几何》的教学中。
老师让我们自由的说说,课文之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长得胖,有的说风趣幽默,有的说严肃,有的说教学有方,有的说……老师便上同学们来学学何老师,看看你能不能把何老师演得逼真。有的模仿老师的幽默语言,把大家都逗乐了;有的模仿老师的走姿,别说还真有模有样;有的模仿老师做自我介绍,赢得了满堂喝彩;有的……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在表演小品呢?要不怎会如此开心。
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我们仍觉未尽兴,好想去见见真实的王老师啊!这堂课不仅将知识点牢记于心,心里也觉得特别的舒服,真是一堂愉快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