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改革项目

时间:2022-02-28 08:39:56

教学改革项目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教学;问题;改革措施

项目教学以具体的项目作为载体,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了起来,教师和学生能在实际项目中朝共同的方向努力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教育形势不断发生变化,项目教学而言需要实现改革,以此提高项目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职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职院校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项目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广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寻求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具体的改革实践现出不少问题,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项目教学改革的推动乏力。项目教学实施时间并不长,经验缺乏,教师对项目教学的认识不够,在改革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无法取得有效的改革成效。例如,不少高职院校教师都是在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缺乏社会实际工作项目的经验和认识,对项目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把握项目中每个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项目教学混乱,存在局限性,甚至与实际脱轨。其次,学生在项目教学改革中主体意识不足,没有体现出教学主体地位。以生为本的教育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来越强烈,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变化受到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项目教学的改革同样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实际表现将会决定项目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但是,当前大多数学生虽然认识到自己是教学中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甘愿处在被动地位,由教师主导课堂,这就使项目教学改革无法接受学生反馈。最后,教学管理工作滞后,难以对项目教学改革形成支撑。教学改革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多方面支持,其中教学管理对教学改革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滞后性明显,忽视了对教学管理的改革,导致其有效性降低。

二、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改革的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使项目教学改革陷入误区,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推动项目教学改革,形成完善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双师型队伍的构建。针对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在具备高水平理论的时候同时具备良好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师安排到专门的企业进行定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其次,构建兼职教师体系。单纯依靠校内教师到企业实习积累经验还是不够的,无法快速满足高职院校项目教学改革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加入教师队伍充当兼职讲师,构建一支体系化的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理念、工作经验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双师型队伍和兼职教师的双向交流,双师型队伍向兼职教师队伍学习实践经验,兼职教师队伍向双师型队伍学习教学理论。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工作队伍的共同进步,为项目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2.转变学生意识观念,推动项目教学改革。学生的意识观念对项目教学改革具有显著影响,而学生依旧处在被动地位,大大弱化了意识观念对项目教学改革的推动。因此,要想办法转变学生的意识观念,弱化学生在教育主体地位凸显上的惰性,使其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应实现项目教学改革。具体说来,首先要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分解和补充,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和主观意识,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多地依靠自己完成学习。其次,要优化教学体系,将项目化教学升级为项目式教学,从更高的层次实现教、学、做的结合,构建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最后,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教学中的实践是形成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只有项目教学改革深化实践,才能让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3.完善教学管理,为项目教学改革提供保障。要保证项目教学改革彻底落实,需要完善教学管理。首先,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依据实际进展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变更和调整。其次,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创建,给项目教学开辟专门的场所,让学生能在实践基地中深化项目学习。最后,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将项目教学的各项信息汇总到一个平台上,以便进行专门分析,及时得出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项目教学的质效提升。

三、结束语

项目教学面临改革,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实情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当前存在的缺陷,从构建教师队伍、转变学生意识观念、完善教学管理出发,推动项目教学改革,使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2]陈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针对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和教学手段上实行项目化,实现高职数学教育既要注重拓展和发挥数学教书育人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更要强调其应用性,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改革

1.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数学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不同,应设置不同的数学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而满足学校各专业、社会上不同企业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的需求。在数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对高数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通过完成各个项目,使学生掌握专业课需求的数学基础知识。也可以把项目进行组合,弹性化的设置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为专业需求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同时也可将“打好基础”与“专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让数学课程更加简单、易懂、贴切实际。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开阔视野、多学知识。可在较少时间使学生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如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问题等,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能力,以便去适应社会、专业等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设置项目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到所含内容的实用性与应用性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高职课程中对于数学课程的设置比较少,但是数学所要教授的知识却是比较多的,并且学生的基础大部分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处理好知识自身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争取能够做到在不放弃理论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的降低理论的严谨性,在不放弃知识的系统性的基础上强调内容的应用性。

2.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院校数学课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学科,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教学目的的,因为数学基础课程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而分门别类的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数学项目化下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是以数学知识系统教学为前提的,主要讲解数学基本概念、思想与基本方法,不拘于教学方法,高职数学教学中应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与不同认知水平,将教材灵活和有创造性的使用。还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育思想。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更好地将其渗透于理论性的教学中。在这一环节下,教师则起到主导作用。根据自己学生不同专业与现有的知识结构创建和设计对应的启发式问题,依据所提的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相对启发。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教师所传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应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项目导向法。选定合适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项目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也是实现项目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项目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设计项目。

3.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一体机来辅助教学,带给学生直观、动态、形象的视觉体验,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诱发学生产生联想,思考问题,从而主动地寻求和掌握新知识。所以说,利用一体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优化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一体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接受信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讲,一体机辅助教学不仅作图直观准确,而且大大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为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密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实践

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合适的项目模型,教师指导进行资料优化、提炼,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在必要时补充所需的数学理论知识,这样既可以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不影响原有的项目设置目的。

例如,在给机械系学生在讲定积分的应用时提出一个问题。我国三峡工程大坝高度是185米,正常蓄水水位175米,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三十米,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用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用得上,学生本身也想多学一点实用性的技术,早些自力更生,早些独立生活。这些目的使他们更迫切地希望教师传授应用性的知识,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从案例中建立数学项目模型,讲解所需的数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上项目中的问题。要想解决水闸所受压力问题要学好定积分的计算,学生为了研究水对水闸的压力,听课非常认真。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数学教育学报,2003,(3).

第3篇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升了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但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带来的问题也相继产生,例如:高等教学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教育体系下降;高等教育和社会脱节;高等教育中没有严格的优胜劣汰制度等。围绕着这些问题,各大高等院校全都展开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的含义。

项目管理英文名字为ProjectManagement,简称为PM,它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边缘的学科。项目管理主要有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关系人、目标、需求、资源和项目。项目管理指的是某个项目的责任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与该项目的各方有关责任人进行的合作,充分运用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看法,把各种有限的资源应用在项目上,然后对该项目所包含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此来实现该项目想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满足项目有关责任人的各种需求。

2.项目管理的特性。

项目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六个特性:

第一:一次性;项目管理的一次性主要指的是项目管理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明确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先例、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复制、不存在重复性的操作等。

第二:独特性;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是指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每个项目的成果都不会与其他项目的成果发生完全类似的情况。而且,项目的运行过程独一无二。

第三:目标确定性;指项目在运行之前会对目标进行确定,分别为时间性目标、成果性目标、约束性目标和其它需要满足的需求。但是,在确定项目目标的时候,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修改的。但是,如果在修改的时候,导致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就会导致它成为另一个新的项目。

第四:活动整体性;项目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的一切活动都相互关联,不需要会危及项目目标实现的多余活动。

第五:组织临时性和开放性;指某个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其内的工作人员是通过种种方式联系在一起,成员人数、工作职责都是会发生变化的。项目的组织是临时开放的,并没有严格的岗位要求。

第六:成果无法挽回性,是说项目在启动后一旦运行失败,将不可能再重新运行这个项目。也就是说,项目失败的结果将无法挽回。因此,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

三、项目管理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实行高校教学改革变得非常迫切。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完善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使高校教学体制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教学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实行普通改革方法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改革效果不明显。将项目管理这一体系应用到高校教学改革当中,不但使高校教学改革的工作更加简单规范,而且改革效果也更加明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项目管理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我国高校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服务行业,教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

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是固定的。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学期中,老师的授课过程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较为符合项目管理的特性。因此,可以把某个教师在这个学期教授的课程看成是一个项目,对其进行项目管理。其中关于项目管理的五个要素可以分别归纳为关系人——教师、学生,目标——教学目标,需求——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需求,资源——教授的课程内容,项目——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学习吸纳老师教授的知识。其中教师是该项目的管理者,学生则是这个项目的关系人。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使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加强。案例:湖南某高等职业院校原本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特别低,经常出现上课无精打采的现象。但是,老师有时并未对这种现象加以阻止。后来该高校实行教学改革,并且将项目管理体系结合到教学改革中,将老师在本学年的教授课程归纳为一个项目,然后对其加以管理,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提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热情程度,对一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进行了及时的阻止和规劝,增加了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使得该院校的教学成果的到了显著地提升。

第二:我国高等学校不单单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会有某些大型科研活动的开展。

这些科研项目的科研周期长,而且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科研过程中要尽量节约科研成本,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完成科研的速度。科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研成果同样具有独特性,同样可以引进项目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

第三:国内高等院校校内文化环境与其它中等院校那种单一性的学习氛围并不相同,各类社团、学校组织的大型舞会活动等种类非常多。

但是,这些活动对于时间、投资成本方面也是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校园活动是高校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这些校园活动的举办过程进行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改革方法基本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在对教学环境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将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应用,有效地组织这些校园活动的举行时间,节约校园活动的投资成本等。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电力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

1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长期以来,无论是本科学校还是专科学校,电类专业在《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都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实践和理论分开教授。此种方式导致很少有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实际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改革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目标后,从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研出发,将《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为项目化教学。实际上项目化教学改革就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转变为各课程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根据技能训练项目的要求具体开展教学,以及考核学生的技能训练效果,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能力目标能够实现,所以项目化教学成为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我校电类专业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教学的主要模式也有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开讲授模式改为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也成为很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趋势。

2《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课程改革是保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职业技能资格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项目内容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集中体现。《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后,每个项目中用动画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灵活多变的动画设计简化了理论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性,增加角色的带入性次数等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2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专业实践技能是在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而获得的实践技能。而项目化教学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产品或设备控制系统的完成过程,是集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从项目的信息整理、方案设计实施到最后的项目测试评价等,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是学生自主、教师辅助完成,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具体项目的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牢固性与实践技能的熟练性目标。

2.3注重培养学生项目知识与职业资格证的紧密结合性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所以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必然有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必修内容。因此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职业职格证的通过率。我校项目化教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电工证比例增加,高级、中级比较增加,兴趣小组的比赛成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提高了就业率,企业的毕业生满意度提高,专升本升学率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提高等等方面,都说明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既适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又达到了项目化教学的目的要求,实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素质化教学目标。

3《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不足

3.1教学内容的简单项目式分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课改后虽然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方式,但内容并没有按照项目化教学的需求实行,而是简单的内容分化或内容实验化。这一做法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与现实工程实际项目脱节,并没有把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作为项目化教学内容,当然这些与实践实训基地不足的、与企业联系欠缺等方面都有关系;二是简单的内容分仅仅把原理论内容简单的分到各个项目下,没有严格的项目教学设计、论证、规划,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项目化教学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例如:把原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作为一个项目,项目下提出项目要求、项目内容、电路原理、具体步骤、项目所需工具、仿真工具及结果。这些仅仅是把原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内容进行了项目分解,并没有实际的工程项目支撑,所以此类项目化教学不可能实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是项目化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3.2师资能力不足

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需要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一体化过程,包括项目方案设计、前期准备、实施、效果鉴定等。目前,我系双师型师资欠缺,依靠实验老师和理论老师的协同作业,难以很好的完成每个整体项目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造成项目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3.3教学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矛盾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应该有着很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输送质量等的变化,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何摆脱这些日趋严重的质疑声?高职教育教学到底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反思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也确实有很多需要去改革和改变的地方。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各类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的需要,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教学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理论实践双优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

1、高职教育的历史背景

职业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学徒制,本身来说就绝对不是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但因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承担着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职能,不可能完全的采用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讲授式的集体教学显然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突出特征。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目标的把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且将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目前,我国是制造成品高输出国,要想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不可或缺的必须拥有一批高技能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适应,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3、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主要是沿用大学本科、专科的理论式教学,或者沿用高职升级前中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式教学,讲授多,动手少。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社会的需求而言,都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更加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所需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是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每个高职教育人都需要去思考都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从项目制教学方面入手进行探析。

二、项目制教学改革

1、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成因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则是存在和发展都关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走访调研,以及在校生师生交流等形式,从用人单位和学生那里收集到了他们对于现有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想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传统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讲授式教学,意见反馈很大。

很多学生都反馈说,一个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尤其是不知道现在所学的知识的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联系,感觉太过脱离实际,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感觉越发都迷茫,似乎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久而久之,课堂上就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学生是迷糊加迷茫,有听没懂的情况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人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那都是因为高职的学生基础太差,理解能力有限。我认为,此观点有所偏颇。学习主要靠的是智商,高职的学生都经历了应有的义务教育阶段,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于重新融入应试教育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也就是说智商绝对不会是学生现有情况出现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看看本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的高职学生,不是不知道,而是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很投入的进行技能学习,特别是相对艰苦的工科技能训练。如何让学生摆脱“惰性”,进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现有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他们的认识和认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和建议。经过多方调研和探讨,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我们认为项目制教学改革是现阶段最为适合的改革方案,我们必须痛定思痛的进行改革,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的工作方法。

2、项目制教学的含义

项目制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来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在西方的职业院校中,是最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项目制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实施

项目制教学的实施,需要以课程为单位来实现,从而将项目制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而贯彻执行项目制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构建的。

基于工作的学习是项目制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发的依据。学校要有效的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专业进行调研,了解确定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群,区分典型工作岗位,并对工作岗位进行梯队排列。

加强社会调研,从企业,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入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从而从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课程了解的同时,也对工作岗位群建立一定的关联度,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锻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梯队的排列则是在于兼顾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并在项目制的引导下,选择不同的学习难度,进而更好的开展课程的学习。

其次,课程内容的更新,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由社会企业来进行评定,而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是否与社会需求,岗位需要紧密相连,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对接,也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社会需要程度。试想一下,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制,但是课程内容却是远已经过时了的内容,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充分调动了,思维模式也逐步建立,但是走上社会却发现所学的一切都没有实际的效用,那项目制教学的实施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在注重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发展,从而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保证项目制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教师是教学环节都组织者,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

项目制教学是紧跟社会需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需要教师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有改变的意识与自觉性,更需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这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多的趋向于传统型,脱离实际实践时间较长,这显然不能胜任高职教育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资的建设与培养:

⑴推进在职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活动,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的同时,也开通国外访学通道,鼓励教师到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完善的国家和院校进行访学,吸收先进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方法。⑵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邀请企业资深人员或者行业专家一起共建项目制课程,聘请他们来校任课,因为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且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有十分具体的掌握,有了他们的参与,能够很快的理顺课程的脉络,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专业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以企业的要求来实施项目制教学,为将来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社会奠定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一、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得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所设置的内容与运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轻视了学生课外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课程教材种类多,未能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许多的教材往往为了追求丰富内容,而未能体现出侧重点。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这些教学内容多以概念及陈述为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时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3.教学与实际脱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当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实际教学却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针对以上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必须要深入进行改革工作,进而可以让课程通过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不能局限于教材

因为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未能具有权威性且逻辑清晰的教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个人教学逻辑差异以及各院校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的依赖教材内容。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材内容,要将课堂上所教的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需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领域,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确保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实际背景的拓展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体现工程项目管理实际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入相关案例,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风险管理”时,学生可能通过理论知识未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可以引入几个具体的实例,如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事件,这些实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并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兴趣。

3.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因为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职业资格考试非常多,而各项考试中大多都含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知识。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其内容也与最近的工程实际是相结合的。所以,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实践动态。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应当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例如: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毕业是能够更好的让知识与实践进行联系。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构建工程项目管理题库,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更多的训练,进而掌握更为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三)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课程案例,另外一方面学校需要配套与相关的社会,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教学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重要场所,同时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要积极开发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到岗位中,去体会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价值。同时,高校还可以聘请实践能力丰富的专业指导人员,来为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工程项目管理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去进行调研工作,让教师能够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进而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对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重视实践对于学生发展成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宇航.项目育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岗对接”教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4(02).

[2]郭瑞.基于PMST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03).

第7篇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近几年逐渐上涨,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拓新的教学途径,帮助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教学中,根据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由于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高职院校使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加强高职教学改革的推进,提高高职教学课堂的效率,规范高职院校人员的工作动向,所以,本文基于高职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对高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一、高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确定建立方案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多领域的知识,其建设过程必然复杂,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分析可知: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持续下降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使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规范教师与学生的上课态度,帮助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所以,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是具有意义的。想要创建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必须明确建设方案,首先,我们要建设目标,高职院校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了将教学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因此在构建系统时,构建人员要明确系统面向的受众,确定系统中的目标板块,确保系统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将总体的设计方案确定,这一部分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板块,将系统的总体框架构建清楚,因此,要将展示的页面系统全面分析,做出最符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工具;最后,根据教师与学生的需求,确定系统构架的整体方案,以便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改革的推进,提升教学水平。

(二)确定系统功能

根据对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高职教学目前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师生的发展受到抑制,因此,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总体建设方案确定之后,应该确定系统的功能,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学师生的共同成长,具体方案如下:后台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在设置数据模块时,要将数据分为基础数据维护模块,该模块要包括项目分类、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级别管理和评审指标管理等,确保基本数据的正常使用;第二,要设置项目申报管理模块,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申报,项目内容管理的申报和申报项目形式的审查等,这一模块主要是为了上报管理人员的项目内容及其他情况;第三,可以设置项目评审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包括项目分类模块管理、申报评审指标的管理、设置专家信息和评审统计等,以上功能的建立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学习到的知识;前台的信息展示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首页的展示,首页内容一定要明确主要包括的内容,例如信息检索部分,项目分类展示和申报信息发布等;第二,申报人员的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的内容较为重要,例如人员注册和申请人信息等内容,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该模块中,人员的使用情况和注册情况的统计可以直接影响整个系统建立的走向;第三,项目人员的管理,项目人员信息对于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工作,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对高职院校教学的整体改革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三)确定建立的数据库和使用的技术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需要很强的技术水平,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基于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由于高职院校用户较多,使用量较大,所以,建设数据时可以使用专业的MicrosoftSQLservice作为高职院校项目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确定好的系统功能实现各个数据表的连接,建立之后可以保证项目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是基于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连接,使用现代技术中的程序代码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系统的建立。信息安全技术的使用,也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项目信息系统中包含各个申报者的个人信息,一旦信息管理平台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将会对整个高职院校的信息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错误;其次,项目信息安全中的用户登录验证和用户账号安全是用户个人较为重要的内容,用户登录验证和用户找号可能存在用户的手机号,如果信息安全技术不到位,高职院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可能会受到影响;最后,系统的数据和备份,项目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中会存在大量的项目资料和学生的信息,管理人员在使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时,要保证系统数据和工作内容的保留,从而确保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高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根据对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中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几点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分别是:确定建立方案、确定系统功能和确定建立的数据库和使用的技术,希望文章提出的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策略可以帮助更多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效果。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项目化教学;教学实践;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众多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该专业是一门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又具有较强实践性,所以快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众多高校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项目化教学法通过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进行教学工作,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探索项目化电子商务的教学实践改革。

1.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电子商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景教学,企业真实案例匮乏,运用的商务软件又比较死板,只注重技术和程序,与现实中的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有着很大差距,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其次,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社会对商务人才有着较大需求量,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并不理想,以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根本原因在于培养的学生对电子商务技能的掌握泛而不精,无法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缺乏系统性的电子商务教学课程安排,教学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不能明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不切合实际,教材落后于社会应用,未能给学生有效培训,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实际的企业需求存在偏颇。

再次,师资队伍中缺乏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电子商务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进入企业获得电子商务的最新信息,难以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和理解,对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最新技术和应用也了解不深,导致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也难以达到企业的专业要求,而且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有不少来自于网络、计算机、管理等其他专业,并没有深入学习研究过电子商务的专业性知识,所以不能完全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因此作为一门复合型新型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进行项目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化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似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即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流程是教师分配任务,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制定计划,教师审查并给予一定指导,通过教师指导建议,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完整项目,最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给予评价,项目化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2项目化教学优势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将教和学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积极的融入到专业项目中,在调动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突出专业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即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参与整个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3.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特征,而项目化教学由于本身重视实践的优势,所以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好运用到项目的实施中,利用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与学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运用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首要任务便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应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来制定,即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重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兼有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遵循电子商务专业为复合型专业的特色,在传统课程设置基础上有效改革,开设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同时亦可增设网络营销、网店经营管理等有利于创业技能培养的课程。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首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模拟教学、案例讨论、企业实践、任务驱动法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选择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再比如互动交流教学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一个项目或者问题之后,由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互动,通过提问回答方式起到共同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互动交流法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也需要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无形之中,通过沟通交流,理解组织和合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3.2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校企合作可采用的模式有,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作为学校的一个实训基地。在完成学校的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学习后,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可以现场参观企业的运营流程,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真实需求状况,有助于学校更有效培养全面型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还有订单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也为在校大学生搭建毕业直接走向对口专业工作岗位创业的桥梁,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师方面进行职业体验,深入企业进行一线学习,通过企业实践进行有效总结,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由进入企业实践的教师按照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岗位的需求在学校的授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学生方面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进行短期企业实践,可以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身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内容,企业的实践对学生充满挑战性,也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以锻炼。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实务型专业人才,也解决了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题,实现真正的校企双赢。

3.3加强电子商务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源泉,因此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师资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应鼓励教师再学习,加大对教师教研的资金投入,积极号召教师走出校门实践学习,参加各类电子商务师培训、物流师资的专业培训,同时多参与一些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学生交流会、研讨班等,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其次,聘请企业领导做兼职讲师,对就业中的专业化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加强电子商务教师的团队建设。最后,为了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应该组织教师积极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和校外合作基地去亲身体验,学习最新电子商务知识,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紧扣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思想,在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中,将理论知识内容融入教学任务中,结合社会发展、设计优质的教学项目,并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和结果评价,以达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荣华, 陈玲霞. 基于项目驱动大案例教学模式的“电子商务法”课程标准的开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4):199-200

[2]彭连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于巧娥,王林毅.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教书育人,2012(21):104-105

第9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24-02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和使用维修,在专业知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熟悉理论和掌握技能。传统的课堂教学按照电气设备不同系统展开理论知识,讲解完成以后配合一些实验和习题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延续初、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学生比较熟悉,容易适应,内容上比较侧重理论,专业知识设计广,讲解全面,适合40-50人的班级教学,本身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各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使专业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接受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为核心,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人员高效、规范、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技能要求,也不符合新一代学生对知识直观性、快节奏的认知习惯。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以任务为驱动,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思考,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设计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今后主要从事的岗位包括汽车的保养、维修、美容装饰、零部件制造等,需要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从事汽车维修、营销、定损理赔、生产的岗位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质、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从学生今后的岗位需求出发,将《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部分,如表1。

二、课程项目设计

1.设计理念与思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已经完成了《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前置课程,并同步学习《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程,具备对机械图、电路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并对汽车有初步了解,与此同时,学生基础还相对比较薄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汽车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从情感上,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性,但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动手,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根据学情分析和听取兄弟院校教学经验,将项目教学内容分为知识准备、知识深化、分组训练、项目评价四个步骤,采用学生分组训练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由组长负责,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对个人和小组整体做出评价,给出项目成绩。

2.项目设计内容。根据企业技术专家意见,围绕就业岗位选取教学内容,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够用”的原则,精简理论,突出技能,注重授课内容的实用性。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项目内容如表2。

三、单元内容设计

1.教学过程。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每个项目开始前1-2天会先行将任务书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完成预习,熟悉项目内容。当课程开始后即任务,用时约5分钟左右。接下来为20分钟左右的知识准备,教师以提问、讨论的方式与各组学生交流该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听学生讲解准备如何解决问题,并指出其中明显的错误,给出自己的建议。然后40-60分钟为分组训练时间,学生在此阶段分组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由教师对完成结果给出评价。以下以2课时的桑塔纳2000GSi充电线路维修为例,介绍教学的具体过程。

2.教学目标。能够识读发动机电源部分电路图,能够在实车上找到相应的线路,能够排除充电指示灯故障和发电机不发电故障。

3.教学实施。根据项目内容,将其细化为领取工具、故障观察、分析电路、故障点分析、检测排故、考核评价、现场清理、任务总结共8个场景,如表3所示。

四、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中心思想为与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职业标准对接,以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过程性考核占成绩的70%,其中15%为平时考核,主要评价依据为学生出勤、课堂提问及练习,55%为实践项目,主要评价依据为项目实施中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剩余30%为结果性考核,以期末试卷考分为依据。

五、改革效果与存在问题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较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整合知识点,突出技能的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问题包括课时数过短,学生人数偏多,教学方法仍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不能够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独立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也缺乏足够的课时对技能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备作用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实验室的条件,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减少上课学生的数量并增加一名辅助指导教师,同时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上进行改革,探索学生可以刷卡进入的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能自行练习技能,巩固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芳.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02):32-33.

[2]戴月.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2):38-40.

[3]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36-38.

[4]吴涛,颜文华,周志国.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4):53-56.

第10篇

1.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电子商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景教学,企业真实案例匮乏,运用的商务软件又比较死板,只注重技术和程序,与现实中的电子商务实践操作有着很大差距,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其次,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社会对商务人才有着较大需求量,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并不理想,以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根本原因在于培养的学生对电子商务技能的掌握泛而不精,无法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缺乏系统性的电子商务教学课程安排,教学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不能明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不切合实际,教材落后于社会应用,未能给学生有效培训,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实际的企业需求存在偏颇。

再次,师资队伍中缺乏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电子商务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进入企业获得电子商务的最新信息,难以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和理解,对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最新技术和应用也了解不深,导致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也难以达到企业的专业要求,而且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有不少来自于网络、计算机、管理等其他专业,并没有深入学习研究过电子商务的专业性知识,所以不能完全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因此作为一门复合型新型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进行项目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项目化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似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即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流程是教师分配任务,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制定计划,教师审查并给予一定指导,通过教师指导建议,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完整项目,最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给予评价,项目化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2项目化教学优势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将教和学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积极的融入到专业项目中,在调动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突出专业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即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参与整个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发挥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3.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特征,而项目化教学由于本身重视实践的优势,所以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好运用到项目的实施中,利用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与学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运用项目化教学改革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首要任务便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应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来制定,即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重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兼有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遵循电子商务专业为复合型专业的特色,在传统课程设置基础上有效改革,开设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同时亦可增设网络营销、网店经营管理等有利于创业技能培养的课程。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首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模拟教学、案例讨论、企业实践、任务驱动法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选择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再比如互动交流教学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一个项目或者问题之后,由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互动,通过提问回答方式起到共同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目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互动交流法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解决问题也需要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无形之中,通过沟通交流,理解组织和合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3.2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校企合作可采用的模式有,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作为学校的一个实训基地。在完成学校的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学习后,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可以现场参观企业的运营流程,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真实需求状况,有助于学校更有效培养全面型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还有订单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也为在校大学生搭建毕业直接走向对口专业工作岗位创业的桥梁,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师方面进行职业体验,深入企业进行一线学习,通过企业实践进行有效总结,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开展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由进入企业实践的教师按照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岗位的需求在学校的授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学生方面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进行短期企业实践,可以巩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身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内容,企业的实践对学生充满挑战性,也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以锻炼。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实务型专业人才,也解决了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题,实现真正的校企双赢。

3.3加强电子商务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源泉,因此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师资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应鼓励教师再学习,加大对教师教研的资金投入,积极号召教师走出校门实践学习,参加各类电子商务师培训、物流师资的专业培训,同时多参与一些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学生交流会、研讨班等,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其次,聘请企业领导做兼职讲师,对就业中的专业化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加强电子商务教师的团队建设。最后,为了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更应该组织教师积极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和校外合作基地去亲身体验,学习最新电子商务知识,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11篇

Abstract: Itemization teaching reform is one of the measures with faster results and little invest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o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Each teacher conducts a course's itemization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which could improve teachers' course teach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and establish the real curriculum system conformed to voc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The same course,every teacher has his own point of view when chooses the project,so the teaching goal achieved is also different. The paper,basing on the ventilation design project,goes from the easy to the difficult conducts the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design.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通风工程》

Key words: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temization teaching;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67-03

0引言

为了把高职学生培养成“面向一线的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使高职毕业生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定岗”的培养要求,满足企业需求,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因为原来学科制课程结构和内容教不会学生工作过程知识,并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不能完全达到我们预先希望的教学目标。“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其他如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必须围绕着课程建设来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真正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院项目化教学课改要求全院每位教师进行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讲(说)一堂典型课程。教师学习培训后,只看理论文章,到具体做的时候还是问题比较多。借鉴具体一门课程的实例,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改革创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做的《通风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和大家共同提高。

本《通风工程》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通风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为61学时(其中教师讲课36学时、指导学生做课程设计1周),是专业必修课程,先修课:《热工学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等;后续课:《空气调节工程》、《暖通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暖通施工技术》、《空调系统运行调试与维护》等等。

1《通风工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整体设计要提炼本课程的具体能力和素质目标、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课程能力训练的操作办法、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评价、课程教学的成果(证书、竞赛、作品、事件)等内容。

1.1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能在建筑安装生产一线,从事通风工程施工、设计、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实施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独立解决施工现场常见技术问题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能力目标:

①具有识读通风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②具有从事通风工程设计的能力;

③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岗位能力,信息收集能力;

④对工作发展的预判能力,对工作实施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⑤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专业素养。

知识目标:

①了解通风系统的形式;掌握通风系统的布置、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风管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的常用方法。

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

①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有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③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④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

⑤具有团队管理、有效与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⑥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能力;

⑦具有做事有计划、有总结的工作方法。

1.2 课程内容设计

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评价6个工作过程进行任务划分展开教学实施。

1.3 第一节课设计

1.3.1 进行教学场景设计,老师是委托设计的业主(甲方),学生是设计院的工程师(乙方),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甲方委托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通风设计要求。学生每组6-7人,自由分组,推选组长一名。每次活动由组长确定本次活动的组内分工,每次都要不同,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3.2 现场导课,为什么通风?通风用在那些地方?

①让学生们想一想学习和生活场所那些地方通风?说出本教学楼那些房间有通风设施?通风的方式?【自然通风(B、D、E、G区阶梯大教室)、机械通风(厕所、C区、F区阶梯大教室、顶层电梯间)、A座走廊排烟】

②给出教学楼通风的图纸,让学生找出通风排烟的部位,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下课后到实地找出机械排风所在的房间号(课后作业)。

③学生们画出所给的教学楼通风平面图所对应的系统图(草图)来,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到哪儿去?

④本教学楼的厕所是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民用建筑通风还是工业建筑通风?局部排风还是全面排风?学生自己查参考资料确定本教学楼厕所通风量的确定、管路的水力计算和风机的选择(用到上学期学的《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的知识)。

⑤让学生自己总结: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概念;民用建筑通风和工业建筑通风的概念;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的概念(厨房的排烟罩,本教学楼的通风)。这就是通风的分类。

⑥2009年6月河南新密市人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说明生产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学生说说起因,后面写的内容学生汇报完了以后再总结)。职业病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对室内空气环境国家有卫生标准规定,排到大气环境中的气体要通过净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工业有害物主要指工业生产中散发的悬浮微粒、有害蒸体和气体、余热余湿。

⑦以上问题让每组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或做PPT展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汇报,说得最全面小组得分最高。每个小组各个成员的分数由各小组按每个成员起到的作用评定成绩,每个小组各个分数段成绩人数的比例是一样的,得分最高小组每人再乘上1.2的系数。

⑧学生汇报完了后,老师补充、总结这部分涉及到的通风知识。

1.3.3 评价方法介绍。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将本堂课进行的内容进行评价,让学生们熟悉评价标准。

1.3.4 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安排和考核办法,强调以“项目式教学”模式。

1.3.5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发给每位同学一套公共厕所的设计图纸。课下同学们进行资料查阅、建筑识图、确定通风量,画出通风系统设计草图,进行了管路的水力计算、风机选型等,下节课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老师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1.4 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综合考核,知识考核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学生分别完成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的开卷考试。标准化试题来自于《通风工程》试题库,采用机考的方式随机抽取相关知识体系的题目。开放性试题采用无标准答案或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学生可以利用参考书籍辅助解答,着重考核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综合考核的形式是实操考核,主要用于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师预先准备好数十个题目,然后在考试时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所内完成方案制定、设计出图,最后综合学生的考试资料、实际表现和测定结果给予成绩评定。

重点强调占总成绩70%的过程性评价,所有评价的结果,都记录在统一编制的过程性评价表(表1~表6)上,这些评价表中记录着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得到肯定的评价,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每个项目所占比例见上表。

①学习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目中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以小组为一评价整体;

②活动表现成绩为学习中能力训练可展示成果、作业成绩的平均值;

③综合评价则是教师针对各设计组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素质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然后再根据学习活动记录表计算出每个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度系数,用综合评价的分数乘以贡献度系数即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

④学生自评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各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

⑤学生互评则是各工作室根据学习活动记录表对每个成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作出评价,文字叙述意见,给出分数。

表1:学习活动记录表(学生用表)(略)

表2:学习档案评价表(教师用表)(略)

表3:教师综合评价(教师用表)(略)

表4: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用表)(略)

表5:项目工作方案评分表(教师用表)(略)

表6:课堂汇报评分表(教师用表)(略)

1.5 教材资料(略)

1.6 参考资料(略)

1.7 工具材料

实验室,教室,机房,资料室,黑板,投影仪,相机。

1.8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因此设计的进程表仅作为参考计划,具体项目和任务的实施时间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1.9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略)

2《通风工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以一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项目为引导,在案例和项目教学中导入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入,结合工作任务,知识穿插在案例或项目中,能力训练方法要求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可以考核(见表2)。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电气传动与控制;CDIO;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44-03

0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的水平日益增强。在大型复杂的生产设备中,液压控制与电气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现代企业需求的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专门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熟知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使用方法。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按传统培养模式培养的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人才毕业后不具备马上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因此,针对社会的需求,燕山大学近年来在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开设了“电气传动与控制”这门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随着CDIO现代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引入和逐渐推广,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式的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

在燕山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整个项目式培养课程体系的架构中,专业课程群的设置既保持了专业特色,又针对单门课程、多门课程和课程群增设了各级项目。其中,三级项目是一、二级项目开展与实施的基础。三级项目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巩固课程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二级项目是小型综合性设计项目,项目需涵盖液压系统设计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内容;一级项目是大型复杂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设计项目。其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可以看出,该课程在项目课程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一、二级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必须做好“电气传动与控制”这门课程三级项目的实施工作。因此,课程保持专业特色,又开创性的进行了项目设计实施方案的研究工作,以燕山大学08级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了项目式培养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显著的效果,给今后其他课程项目式教改的开展与实施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1 实施方案的制定

为提高教学效果,主讲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的现状,将项目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表1是新旧大纲的对比。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授课内容学时分配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将部分知识设置成了讨论课内容,而重点内容的学时没有缩减。项目教学环节加入了安全知识讲座及项目知识培训的相关内容,将课堂教学与项目实施相融合。课外所占的8学时合理地分配到3周时间内,并安排充裕时间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为加强教学效果,充分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实施方案的制定结合了本课程教学的特点,参考了生产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设计工艺流程。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制定的项目方案如图2所示。

整个项目实施方案是沿着设计的工艺流程制定的,每个实施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多种角色的转换。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学生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且还充当了“客户”的角色,是服务的对象;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指导的对象,同时也是这个项目实施厂家的“电气工程师”,不仅要对客户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厂家(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负责。方案自始至终保持着学生和教师间的沟通关系,较好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2 课程知识点的深入学习

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贯穿在项目实施方案的各个环节中,具体体现如下。

1)项目确定。首先由教师提出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此阶段查阅大量典型的电气控制电路,获得对设计足够的知识储备。该阶段的任务是每组同学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的设计。指导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确定最合理的方案。通过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加深了对典型电气控制基本环节理论知识的理解。

2)原理图绘制及元件选型。要求学生按国家标准和规范绘制出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及电气安装图。通过这一过程可使学生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电气设计能力。元件选型过程需要教师配合来完成,结合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电气元件的选用规则和使用方法等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3)购置设备材料。教师对学生填写的材料购置单进行检查,结合实际情况对购置单进行修改并购买相应材料。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原购置单和修改后的购置单进行对比说明,并介绍相应元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元件的感性认识。

4)定位、布局、安装、接线。此环节考察学生的整体构思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规范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可直观地掌握该部分的知识和技能。

5)完成调试。调试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电路安装完成后,教师对每组电路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调试。此过程学生需发挥独立思考能力,自行检查、排除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此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6)项目验收与考核。要求学生通过PPT进行项目汇报,汇报人由现场抽签产生,其他组员配合对成果进行现场操作演示。教师组成答辩评委会对各小组项目完成效果进行总体评价,评判各小组之间的成绩优劣。通过现场答辩和演示,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互评和教师评分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对项目贡献的大小,达到考核的目的。

3 方案特色

研究发现,项目式教学存在很多实施方面的难度,例如:(1)项目任务如何制定?(2)通过何种方法进行设计?(3)实施经费如何保障?(4)教学效果如何考察等等。进行一次性的教学过程或许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临时的方法或是寻求其他专业的帮助解决,但是这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长期可持续开展。要想使这种改革走的更远,基石更牢固,必须考虑项目式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正是依据这一原则。力求使项目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色:(1)项目制作规模适中,易于实现实物制作,并能保证不突破项目经费预算;(2)项目使用材料及工具等资源可循环利用,减少了下次项目实施的经费投入;(3)项目任务设置灵活性较大,并可根据实际条件调整设计任务,避免了任务的重复性;(4)项目的知识可扩展性较强,可给学生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

4 教学实践

实施方案确定后,对燕山大学08级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项目式培养的初步尝试。依据现有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项目组织规划和时间节点分配。

4.1 组织规划

1)团队划分。燕山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08级3个班的学生共90人,其中男生73人,女生17人。为保持各小组实力均衡,并使经费能够合理分配,依据3个因素进行小组划分:(1)单个项目制作成本;(2)学生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3)男女比例均衡。最终平均分为12组,每组抽签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小组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组织。

2)教师的任务分配。项目共5位教师负责指导,以项目负责人为主体,负责人承担1个班级的项目指导,并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另外4位教师负责其他两个班级的项目指导工作,每人负责2个小组。

3)实施地点的选择。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空间临时搭建12组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在统一地点进行项目制作,便于集中指导和管理。

4)项目考核。以小组答辩的方式进行,抽签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项目现场演示和讲解汇报,其他组员辅助配合进行项目答辩。

4.2 时间节点分配

本门课程的项目实施实物制作的教学过程,通过3周的时间来完成,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5 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3周的项目式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圆满地完成了既定任务。但完成任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总结和反思,吸取教训并获得经验才是这次项目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由此,指导教师进行了总结和研讨,对本次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评价。结合每位学生对项目实施的感言和心得体会发现,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和对今后项目开展的设想。

从实施效果来看,实现了三级项目的培养目标:(1)加深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2)懂得了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3)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4)锻炼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5)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经验;(2)安全意识不足;(3)由于经费限制,小组规模组织较大,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

启示:(1)针对安全问题,必须加大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更要学会如何排除各种安全隐患;(2)针对学生经验不足、设备使用方法不熟悉的问题,可以将这次完成较好的典型案例演示录像作为下期培训的资料,给学生们做统一培训。

设想:(1)针对课上时间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全天开放实验室,会给学生提供更多时间与机会;(2)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充分考虑各组间的差异性,可尝试让学生自行提出项目设计任务。

6 总结

CDIO项目式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此实施方案顺应了CDIO教学改革模式的发展方向,对其他课程三级项目的改革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12-20.

[2]孔祥东,姜万录,姚静,等.机电液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1,34(1):38-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