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消费总结

大学生消费总结

时间:2022-08-12 11: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消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消费总结

第1篇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3、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5、 考证、出国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我粗略数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证,像会计证、秘书证、公关员证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公关员资格证对找工作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学如实说。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签证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的雅思,学费18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更别提出国了。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也有几点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 、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第2篇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

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问卷分析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问题的总结与解决办法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偏差问题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第3篇

【关键词】消费行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对策

1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1消费及消费行为的含义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个人消费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消费为狭义的消费,即个人消费。

消费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其主要表现为购买行为,指人们购买商品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过程。

1.2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

大学生消费行为通常指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在其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过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符合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可称为缺乏型需求,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求之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的舒适。尊重和自我实现两种需求可称之为成长型需求,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层次理论,就本文所要探讨的消费行为而言,是解释大学生消费动机的重要理论。

2. 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2.1经济来源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西安大学生大部分收入来源是父母提供,其比例占收入来源的95%以上;此外收入的来源渠道还有勤工俭学、兼职、贷款、奖学金等。其中可支配收入方面,约59%的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700元之间;约29%的学生可支配收入在700元~800元之间;还有少部分人可支配收入不到500元,这部分人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收入来源大部分是勤工俭学和兼职所得。

2.2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指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其反应了大学生不同性质消费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据相关资料显示,总体消费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日常生活消费,其次是交际、通讯、学习等方面的消费。对消费项目进行概括,可以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交往消费和享受消费。

发展消费指大学生用于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投资消费,包括考证的报名费和培训费。无论是在消费的数量上还是消费的金额上,发展消费是西安大学生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投入30~100元报名费考证的学生占到了31%,100~300元的则占到了19.5%,除了报名费外,还有资料费和培训费等。

交往消费是大学生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获得社会认同而进行的消费,包括通讯、网络、恋爱、聚餐等。74%的大学生每个月上网费用在30元以下,19.5%在30元~50元之间,7.5%的大学生上网费用过高,在50元以上;通讯费方面,每月50元以上消费的占到了34.2%;享乐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近半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出去旅游一次,旅游费用因人而异。

3西安市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3.1消费结构

西安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总体合理,基本不存在浪费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生存消费。其次是发展消费,再次交往消费和享乐消费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这说明大学生在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3.2消费心理

从调研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节制消费,而且消费时应该做好性价之间的平衡,这说明大学生总体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名牌,如调查品牌重要程度时,近50%的人认为品牌较为重要,而且23.5%还认为品牌非常重要,更有甚者不顾自身经济情况一意追求名牌。从中可以看出,还是有一些不良心理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中。

3.3消费行为

调查发现,西安大学生消费行为比较健康。近32%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会有剩余,而且61%的人愿意将剩余部分转到下个月。同时,也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这些心理导致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如近62%的人认为可以提前消费。

4西安市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引导对策

4.1个人角度

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内部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外界的诱惑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经济能力决定了大学生自身不可能和独立的社会个体一样消费,更多需要家庭的供给。在消费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消费。所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4.2家庭角度

从父母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消费观,要以身作则,在日常消费中要有节俭的意识。在很多存在不合理消费观念的大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家长的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问题,自身也存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有的父母就教育子女要注重同学之间关系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人情消费上花费过多。家庭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大部分是家庭供给的,必须从根源上对大学生消费进行控制。

4.3学校角度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一种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舆论氛围对当前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之间有很强的从众性和攀比性,良好的校园消费氛围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4.4社会角度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比方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就是一种极度拜金主义的体现。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应给予大学生正能量。

5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错误的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静,山东省大学生消费调查及引导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行为 问题 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以学为主,使自己健康成长。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和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大学生消费通常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但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行为的异化。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异化的特质,而所谓“消费异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注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满足,使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望和体现其他意义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借助于消费向同龄人表达传递了其他的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大学生不但消费产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

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中却发现,为了诸如人际关系开支、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等的需要,大学生们往往压缩伙食费,而把过多的消费在这些方面。由于这些方面消费的增多,再加上消费的无计划性,必然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合理。

3.消费行为缺乏计划性。作为一种理,消费应该有预期计划和目标。目标消费、量入为出,合理分配开支是良好消费的基本原则。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却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这种随意消费产生迅速,消失也容易,有时甚至只在闪念之间,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大学生往往陷入盲目冲动消费之中。

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的原因探讨

上述消费行为问题形成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社会的、家庭的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校园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受社会上不良消费风气的熏染。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折射出消费者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诱使许多人“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鄙弃高格调的精神追求,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层次高档化,追求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却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所有这些不能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了负面作用。

2.社会化过程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包括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两个基本方面。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社会学习和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稳定的价值和行为反应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合作能力较差,主观与客观需要的不协调性等,造成内化能力较低。由于大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质,在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上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在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的消费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2.形成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和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个人思想、道德、心理、爱好及消费常识的支配和制约,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给予正确的引导,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还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双管齐下,矫治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才可取得最佳效果。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对于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约束一下,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极其不利。此外,学校应加强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学校每学期应将各种正常收费通知家长。

四、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徐 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

[2]方正泉 崔荣国 姚剑英: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童 旭 李雪莲:大学生消费思潮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2

[4]蔡红英: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L.G.希夫曼著:消费者行为学(第七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调查 建议

大学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体,大学生消费问题自然成为大众口中热议的话题。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 我们对石家庄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去向、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借此调查对其消费的某些方面进行引导。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共收回收回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42份,女生273份。

1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1.1.1 大学生消费来源呈现多样化。通过我们本次的调查,以家庭支持为主虽然仍是大学生主要消费来源,但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勤工俭学、荣获奖学金等其他方式来拓展经济来源。

1.1.2 在经济上大学生渐渐独立。大学生不再像初中高中生那样,让学习占据了每天的所有时间。大学里我们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我们可以随意支配,在空闲之余,大学生都会去做兼职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尽力让自己在经济上获得独立。

1.1.3 大学生对于消费持有谨慎。在现在生活中,许多银行卡都支持超支使用,但对于信用的消费管理,大学生还是很谨慎的,较少出现超支情况,大多数时候都是选择直接存入一段时期的费用或者直接通过汇款以及转账的方式。

1.2 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2.1 消费方式多样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方式渐渐深入人心,尤其是处于时代前端的大学生,偏爱比较流行的消费方式。现阶段出现的消费方式例如刷卡消费,网络电子消费等等,这些消费方式,既简单又便捷,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满足了很多大学生的需要。

1.2.2 消费项目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消费项目多样化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传统消费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更无法满足身处时代前列的大学生们,在如今的大学生消费中,娱乐消费,交际消费,通信消费,情感消费等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

2 大学生消费特点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琳琅满目的消费市场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了改变。

2.1 大学生的消费趋于前卫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潮流和保持前卫成为他们喜欢的主题,他们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艳羡,永远保持在时代的前列。

2.2 大学生的消费渐渐偏于实用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还是其他消费,都渐渐向实用性靠拢。在饮食方面,除去日常用餐以外,其余的消费都用于聚餐等交际上面;在学习方面,考证成了学习消费的主要支出点;在娱乐方面,人情往来是主要的消费点,情侣之间的消费虽有渐渐上涨的趋势,但相比于人情消费还是差了许多。所以说,随着大学生的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成熟,大学生的消费也渐渐偏向于实用性,虽然其余消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与实用性的东西上的消费相比来说,还是能看得出实用性消费正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

2.3 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 五彩缤纷消费市场,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面对时尚品牌,亮丽华服,美味食物等等,可能会沉湎其中,难以自拔,爆发出很强烈的占有欲。因此,在消费的时候就会不计后果,甚至可能会过度消费。本次调查中,有37%的人面对非常想要的东西却缺钱时选择放弃,30%的人选择自己存钱,16%的人选择向父母伸手要钱,5%的人选择向朋友借钱,12%的人选择其他方式。对于所热衷的方面,有20%的人会而且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钱,56%的人偶尔会这样,24%的人完全不会这样。由此可以看出,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繁荣背后有大学生的影子,同样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也受到市场消费的影响。

3 针对大学生当前的消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3.1 自身方面 学生本人应具有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终生受益。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危机”。

3.2 学校方面 学校除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素质与品德修养外,还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心理的教育纳入,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建立理性的消费方式,在校风建设范畴,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观,以免他们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

3.3 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是子女最爱效仿的对象。因此,如果父母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怎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呢?另外,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已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包仕国.大学生消费文化与价值观调查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第6篇

关键字 大学生 消费 网络资源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的现状

2012年5月至10月, 笔者对河北省秦皇岛市六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六所高校中,有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院校和民办院校, 且均为专业设置比较全面的综合性院校, 是比较理想的区域组合;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调查对象的专业覆盖面较广, 包括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等方面的多个专业。同时, 在学历层次上,有本、专科各年级的学生,以及少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作为参照。因此, 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河北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笔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了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此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进行调查,依托燕山大学,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省建材学院,河北省石油学院进行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652份,有效调查问卷165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和总结,汇总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消费,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现状

2.1网龄时间较长

近年来,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意识越来越强,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网龄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网龄作为网民对上网时间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着不低于2年的网龄, 超过4年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者为62.8%,还有19.6%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接触到了网络,4年以下的大学生居多, 网龄最长达5年的占11.3%。

2.2涉及网络的消费较高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大学生消费的增长幅度也是非常的迅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的每个月总开支额从400元到1500元不等,平均月消费额为700 元左右。大学生网络消费也随之逐步增加, 由过偶尔上网到自己购买网络硬件设备在寝室上网。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中有64.9%的大学生独自拥有自己的电脑,8.2%与他人共同拥有一台电脑;此外,有55.6%的大学生每月上网费低于50元, 23.7%网费在50元至100元之间,11.3% 网费在100元至200元之间,8.2%网费超过200元。

2.3依托网络平台消费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网络消费主要是通过B2C和C2C这两种方式。B2C是指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企业直接通过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而C2C是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B2C的企业有当当网、亚马逊书店、京东商城等。C2C主要有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等。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现实困境

3.1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较低

通过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使用是浅层次和低水平的。调查中提问网络知识的来源,有53.6%受访者回答是上网实践得来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知识的欠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网络的充分利用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限制了学生对网络的自我防护能力。还有38.1%回答为同学传授的,再就是10.3% 认为是老师教授的。

3.2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略有偏差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最希望从网络上获得的休闲娱乐、学习资料和与他人交流,但实际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学习活动的利用情况相对滞后,只有32.9%的学生才是首先用于学习的。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对策

4.1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网络的观念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利用的自我认知比较满意,但这反而显示出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不一定都是健康的理性的。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引导,做到对网络的合理使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消费课程、网络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起正确的网络消费观。

4.2加强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都有不少的上网体验,但是大学生的网络知识体系既不系统,也不规范,所以学校应该急需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不仅仅需要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更需要根据学生以往网络知识的欠缺,加强网络知识的系统化教育。总之从此次调查反映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的概况来看,学校应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网络知识的建设和普及,加强新时期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思政队伍;时刻关注学生网络消费观念及其动态,及时发现和理解网络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正确思考,从而进行合理健康的网络消费。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网购 电子货币 分期付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8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China, online shopping has become a consumer fashion in the national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to open, online shopping consumer,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role played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arket maker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onsumers in consumptiv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and mainly reflected in blindness and impulse. Excessive online and blindly borrowing phases caused a lot of harm to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How to solve these issues has become the common concern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Keywords online shopping; electronic money; amortizing loans

0 前言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因为本身特有的优势很快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对网络购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欲望。2014年以来,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迅速崛起,来势汹汹,愈加隐蔽的分期购物网站借贷以“高利贷”的形式,这一定会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希望通过本次分析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1 问卷结果分析

1.1 大学生网购人数及网购商品种类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的群体是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百分之百的同学都有过网购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普遍性。有50.59%的大学生每月网购的频率少于两次,37.65%的大学生网购频率三到五次,11.76%的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大于五次,从中我们能看出大学生每个月利用网络购物的总体频率很高。对大学生网购的种类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从调查中我们能看出大学生应用网络购买的商品非常广泛,其中,服装类占24.65%,在所有种类中拔得头筹,接下来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的是话费充值,食品类,日用品类以及书籍影像类,分别是16.76%,12.49%,12%,10.84%,因为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恰好体现了互联网+的思想,网络正在渐渐的融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网上的商品千差万别,那么在这之中一定有一些质量欠佳的商品混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我们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中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通过查看商品图片,文字描述和评论来评价网络商品的优劣,还有少部分同学通过向卖家咨询以及听身边同学介绍等的方法,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尽管网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大学生心中仍然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不被繁杂的商品迷乱双眼,可以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并且物美价廉的商品。

1.2 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由于大学生课业繁忙,周一到周五满满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给自己充电,即睡懒觉来补充能量,同学们往往不愿逛街购买商品,而在网上购物可以省去逛街的时间,送货也非常方便,这也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网购可以货比三家,没有营业员施加压力,使购物更加主观。

尽管网络如此便捷,但还是有太多的缺点,我们经过统计数据总结出商家信誉并不能作为商品的评价标准,因为有太多商家的信誉并不是真实的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除此之外,网上的商品图片与实物存在差异,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上一部分商品质量低劣,而我们往往希望买到高质量的商品。

利用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分析出大学生的网购价值取向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网购更青睐多种多样的商品种类。线上购物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打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大学生进行购物时就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来选择自身需要的商品;第二,网络购物金钱的低耗也是大学生网购模式得以实施的价值取向之一。线上购物减去的中间环节大量的费用开支,低廉的价格就能抓住大学生消费的心理,这也使网购趋势在大学生之间愈演愈烈;第三,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大学生网购泛滥的另一重要原因,各种新型快递公司接踵诞生更是加速了网络购物的发展;第四,网络购物也从另外的角度体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认同感。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从起步发展再到成熟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网络购物发展的趋势来看前景仍尤为广阔,大学生也势必成为推动网络购物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3 大学生分期群体的调查分析

分期付款起用于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属于消费信用下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转型,分期付款的业务规模也从原来的购买汽车和住房扩大到日常商品的购买。例如奢侈品、家用电器等。分期付款属于借贷行为,所以它必定包含了守信和失信两个层面。守信是其支撑,促进它的发展,而如果失信行为持续、大量的存在,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的存在,抑制借贷业务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阶段,还未建立起其所需要的信用秩序,市场上仍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因此这种消费信用展开的规模扩张缓慢。而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不断兴起,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渐融入到网络购物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具有拥有独立的消费能力但经济难以满足需要的一类特殊群体,这就成了其业务拓展的新鲜血液。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对象中大约14.12%的同学已经尝试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面对购物网站“全面”的借贷,分期服务的巨大诱惑,很难抵御。所以随着分期付款营销业务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它。我们在其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使用分期付款的大学生人数较多,其中有57%的同学分期付款额度在500元以下,有17%的同学的额度在500到2000之间,但仍有26%的同学的额度在2000元以上。在物质刺激中难以控制购买欲,大部分大学生心中都有着些许的顾虑,有着不愿被父母所知道的心理,除父母供给无其他经济来源的他们在贷款偿还阶段就有了较大的风险。我们甚至发现在调查对象中逾期的人数竟然超过了一半,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尚未立足于社会就信用破产,可以说比失业还可怕。许多大学生在年龄上虽然已经成为成年人,但其消费观念却仍然不够成熟。所以,当大学生的消费超过了其生活费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就会渴望通过借贷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弥补这个差额,这种方式可能短暂的满足了学生的购物需求,然而在尝到甜头后的他们在之后的现实生活中却有着不小的压力。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还款,在生活中减少开销,甚至不吃晚饭,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一旦大学生无法及时还款,便会使利息越来越多,进而在心理上承受沉重的压力,大学生的主要事情是学习,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2 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规范

2.1 问题现状

在日常网购消费时,大学生要努力抵制“商品炮弹”的诱惑网络。由于网购大多采用在线支付,这种付款方式使学生感受不到资金的流动情况,在商品的糖衣炮弹诱惑下,学生无法避免的陷入网购的风潮之下,导致超额消费,这种模式极大的影响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而从我们的问卷结果中可以预测,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超前消费;今日消费,明日付款”的巨大消费陷阱中,因此,大学生更要警惕并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

2.2 问题解决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高校的职责所在不仅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还要对适当的辅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网络购物习惯,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所说的健康的网络购物方式指的有计划性与目的性的购物,只买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且能控制自己的上网购物时间和金钱,保证不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群体虽然年龄大多都超过了法定成年年龄,有着个人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但长期处于校园生活尚未立足社会的他们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还不够成熟和理性,对金钱的价值认识尚不充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家长也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经济情况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支持,故在经济方面,家长可以想办法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的理财计划。

大学生们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避免及预防过度网购的发生。在思想上,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尽量避免浪费金钱,充分利用在学校的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行为上,严格控制网购的时间,每次网购不宜过长,以免沉迷于网购的世界中不可自拔;每个月有计划地制定生活费的使用情况,比如采用记账的方式,以免由于网购过多导致变成月光族;还要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寻找自我,用这种方法来减轻对网购的渴望。

虽然网络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我们一定要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避免大学生沉迷于网购消费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职责,大学生本人更应该严于律己,不要在网络购物中失去自我,多些理性思考,理性消费,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魏昶.大学生网购现状及对策探究.中国商贸,2015(4).

[2] 牛欣然.大学生网购情况统计分析.商,2013(25).

[3] 王久才,田金花.大学生借贷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商贸,2015(16).

第8篇

引言

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父母供给的生活费用可以自由支配,旅游热的带动让大学生成为旅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消费行为中,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走向社会的大前提是健康且理性的旅游消费心理的形成。因而,关注大学生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观与心理变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旅游心理、消费行为概念及内容

(一)旅游心理

旅游心理主要包括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三大部分。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产生了一定的旅游消费行为,其中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主要研究旅游感知、旅游需要与动机、旅游态度及旅游者个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旅游者所受教育、所处的大的文化环境、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金钱、所处的社会地位等,都会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二)消费行为

旅游需要是个体内部一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它是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前提,在旅游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对应的旅游动机,而旅游动机有一定的指向性,只有当旅游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方可激发个体的旅游消费行为,可见,不是所有的旅游需求都能形成旅游动机,也不是所有的旅游动机都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大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网络的高度发达,各种旅游信息的爆发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消费观念,能够对消费趋势进行判断并自主选择消费方式,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行为倾向。朱福明在《我国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综述》中指出,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身心发展阶段、特殊的经济来源、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群体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特殊的心理。

(三)大学生旅游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在学业、情感、工作上面临诸多心理压力。面对新的心理压力,适当通过旅游释放内心压力,消费环境日新月异,大学生对于新鲜的世界充满诱惑,在消费观念上可能产生错误的方向,养成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超支浪费、提前消费、盲目购买纪念品等。这些将会产生恶性循环困扰着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的扭曲,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心理及其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控制力低现象普遍

较多的大学生在旅游购物过程中,对于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进行购买,如果出现资金不够的情况还会产生向同学借款购买或者刷信用卡支付消费。超过45%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旅游消费的氛围一般,有13%的大学生认为旅游消费氛围较差,缺乏足够引导,造成大学生在旅游消费中自主性、控制性不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购买消费的便利,大学生在进行旅游消费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支付、电子支付、刷卡等,交易中无现金的刺激,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心理误导――购买旅游纪念品、预定酒店、预定车票等简单无比。信用卡投资,校园贷等超前消费的支付理念进入校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有了便利支撑,在外出旅游的花费和旅游购物上更是让大学生无“后顾之忧”。

(二)旅游消费计划性意识淡薄

较多的大学生并不愿意进行储蓄后的旅游消费,而是一般采用信用卡透支、父母支持的方式完成旅游。旅游消费后剩下的金额不多,储蓄起来比较麻烦,尝尝是旅游消费后需要拮据生活2-3个月弥补信用卡透支的金额。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8%的大学生会对旅游中产生的消费项目定期、偶尔记账,对近期3-6个月的出游支出做出计划。对于超出月消费的旅游购买,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寻找兼职、储蓄后进行购买。也超过55%的大学生承认一学期会出现超支现象,同时出现旅游中购买产品导致浪费。

(三)旅游消费结构欠缺合理性

大学生在日常的消费中,外出旅游、旅游购物的花费远远高于日常的学习用品购买和提成培训教育的支出上,外出旅游的交通费、住宿费、手机流量费、景区景点门票费、美食品尝及各种交际娱乐费等等是大学生旅游消费构成的主要部分。与大学低年级学生相比较,大学高年级学生在毕业旅行、外地出游聚会等方面支出费用较多,消费频率更高,而在同年级的外出旅游购物消费中,女同学比男同学用于旅游购物的消费金额稍高。总而言之,大学生日常消费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

三、网络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旅游心理及消费行为的策略

(一)宣传健康旅游消费^念,建设健康旅游消费氛围

媒体是大学生受到社会影响的主要载体之一,积极的媒体宣传,对于不合理旅游旅游消费的批判,对浪费旅游消费的谴责都是有助于大学生审视自身旅游旅游消费观的。社会的健康旅游消费氛围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明星合理的旅游消费引导,媒体的正面报道,都是在为社会的良好风气贡献力量。例如,年轻的大学生大多有偶像情节,媒体对一些年轻人较喜欢的明星(邓超、黄磊、鹿晗)等在旅游网站或电视上进行旅游攻略的宣传,倡导以低价合理的方式旅游出行。学校虽说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无法限制,但是可以通过校园海报,校园内网进行外出旅游的注意事项宣传,以大学生实际经历的旅游节约功率投稿,优秀稿件可以进行评奖。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旅游消费习惯,开展勤俭节约相关主题讲座,在校园里严格控制各种透支、分期消费过度宣传。学校应当引导大学生无必要、无计划的外出旅游,让校园中也会弥漫“考证热”、“考研热”、“学习热”,由此大学生费用中一部分可用于培训班的报名费、复习资料费等,合理调整了学习及外出旅游的时间分配,进而对其旅游消费结构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学校也可以借助校园社团的力量,开展勤劳、艰苦旅游露营活动,以团体为中心,自带装备,学校带团的方式进行外出旅游,一方面倡导合理消费,一方面锻炼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应变能力,避免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出现。校园是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形成的重要引导,但是校园能做的引导程度有限,需要结合社会媒体的宣传引导,形成大范围的旅游消费氛围。以校园为单位,每年举办2届大学生旅游消费展览、演讲、文字稿件比赛,通过大学生交流成果展示的方法,扩大大学生对外出旅游消费的关注。

(二)加强理性旅游消费教育,培养旅游消费经济独立

学校对于大学生理性旅游消费观念及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建设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做法是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和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对科学旅游消费的介绍,倡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健康旅游消费。学校领导在开会的时候可以谈谈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以经验和实例的方式提倡学生的健康合理旅游消费。学校老师在给大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思想教育课程,或者在选修课中增加实际旅游消费类的实践课程,如困境生存、旅游恰恰花等实践,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小部分钱财购买到3-4天生活所用必需品,以最少的消费完成旅游消费题目设置的考题。让表现优异,买到旅游物品多的同学分享经验,分析少资金的妙用,在同学中相互宣传勤俭旅游消费,合理的旅游消费。面对物价上涨,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也会随之增长,学校不能控制学生的任性,但是可以制定旅游消费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例如在网络采用时段上网的方式限制学生在网络上旅游消费的时间,对于一些旅游预订网站进行限制登录,引导学生在网络利用上以学习为重,合理进行旅游消费的规划。学校可以定期设置校内的兼职岗位,采用每个与发放勤工俭学工资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逐渐养成少问家里父母要钱到靠自己双手独立的习惯。在岗位设置上,以锻炼学生为主,不涉及社会工种,比如在图书馆增设图书分拣员、门禁系统管理员、实验室协助员、仪器清洁员等,根据大学生每个学期的课程表来安排大学生每个月的“上班”时间,工资在每个月的特定时间发放。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经济消费计划,在外出旅游的消费中会有资金的考虑,产生大额消费前会有克制。

(三)增强自身理性意识,促进健康的旅游心理发展

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消费行为上的自我控制意识不强,大学生需要在自身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判断旅游消费品价值的能力,能合理衡量旅游消费品对自己的意义及作用;二是理性分析自身的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在合理的消费预算内做到科学的、有计划地旅游消费;三是旅游消费的自控能力,做到不盲从、不跟风、不攀比的“三不”原则,做出正确的旅游消费决策。因此,大学生在在旅游消费前提前分析产品的用途与价值,是否需要等,分析完毕,结合成本投入考虑该产品是否值得旅游消费。大学生的个性是容易塑造的,在塑造的过程中,有必要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旅游消费观来指导自己的旅游消费,把当前旅游消费的目的引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上来,这样才能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购I日记本进行每天的旅游消费记录,每月进行旅游消费总结,并计算月旅游消费金额与月生活费的差值。养成储蓄的好习惯,有助于处理应急事件,还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之手,也有助于走进社会后家庭生活的构建。另外,大学生需要建设自身的旅游消费示范,结交勤俭节约的同学朋友,用相互影响的方式树立自身的理性旅游消费观念。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消费;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0-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资料消费比重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活中的文化消费更是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成长成才。因此,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一直是社会、教育界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相关研究不断增多。

一、国内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

在我国的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地出现“文化消费”一词。直至1985年,上海学者程恩富在1994年出版了《文化消费学》一书,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文化消费”术语。但之后很长时间内,文化消费一直未在学术界开辟出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往往被划分如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学的范畴,被学者们作为经济学、市场学的一部分来研究探析[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渐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转变。其中文化消费的增加,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有关文化消费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的调查研究。许多专题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从不同的角度探析了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

经过阅读整理,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有着同样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消费比重不断增加,内容不断充实。吴松、沈紫金在《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书中指出:“从大学生文化消费(学费除外)绝对数量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基本谈不上文化消费,90年代中期为每年400元左右,到2003年每月即为138.5元,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二是大学生文化消费受经济能力限制,存在消费水平的不平衡状况。在刘洋、刘天奇等学者的调查中发现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月生活费用在200―300元的低消费人群,大约占被调查总数的8.5%;300―400元的同学占总数的5.7%;400―500元的占27.05%;500元以上的同学占60%。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月平均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2]。三是大学生文化消费有“西方化”趋势。在学者李晓娟等人的调查中发现:问卷调查学生“喜欢并经常看的电影、电视”,结果选择欧美电影、电视的大学生占32.4%,选择日、韩、新加坡的学生占26.4%,选择港台的学生占23.2%,而选择国产的学生仅占18.5%。在对最喜欢的音乐的问题调查中,结果相似。这些数据生动地展示了学生的消费心理[3]。四是电子信息化发展迅速,网络文化消费上升。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持续增长,同时,大学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化设施,这些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便利的条件。

但是,在我国国内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学术研究中,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文化消费”为“篇名、关键词、摘要”作为检索条件,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仅120余篇,可见对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不充分、不成熟。其次,经过阅读相关的文献、专著,可发现对于所存在问题的根源的探究往往浮于表面,结论相似,不够深入、全面。最后,提出的策略和建议效果不显著,针对性不强。因而,综上所述,我国国内的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仍有待深入与完善。

二、国外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

西方关于消费的研究早在古典经济学就开始并逐渐形成了众多理论,如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凡伯伦的消费理论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外文化社会学研究兴起,文艺消费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文化消费的研究也随后发展。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荷兰等国家相继诞生了许多文化消费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们提出的理论,对文化消费进行了不同的解读[4]。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指出文化消费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他们认为文化消费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消费过程,是资本主义通过事先决定文化消费的结果,再给予人们自由选择文化消费内容的假象,来形成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凡伯伦、齐美尔、布迪厄等学者则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标示社会区分的方式。他们认为文化消费一方面提供了生存所需,一方面是展示个人财力,界定和维系了社会关系。丹尼尔・米勒和安东尼欧・葛兰西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消费观点:文化消费是一种创制文化的实践。他们主张,人类的自我创造,以及文化的创制(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并不限于生产的活动,同时也是文化消费的特性所在。比如,要认识我的自我,就必须透过我原先从自我外化出去的东西[4]。

关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比利时消费组织信息和研究中心在2006年针对本国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状况做的一个研究。研究指出,比利时青年学生在图书、音乐、电影等传统文化消费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电子信息音像制品及网络的市场也不断扩大。这些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受到家庭观念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但家长也受到青年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反作用。可以说,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给比利时的文化市场繁荣、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青年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也存有一些弊端,如消费对象的单一等[5]。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外的文化消费研究虽然起步早、研究多,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的研究虽没有将文化消费的内容明确排除在外,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却往往将消费的表达缩小为物质消费。同时,国外理论界的研究即使是针对文化消费,但将大学生作为主体的文化消费研究却是不足的。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哲学唯物主义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决定了行为,在各种行为背后,支配着人们的是他们的意识,或者说是思想观念。同理,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背后,是个人的思想意识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影响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居民的消费结构和观念变化巨大。大学生是消费群体中的特殊的一部分,他(她)们正处于吸收知识,接受教育,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处于成长期,接受能力强,却在心理成熟度和理性判断能力、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阶段。

而文化消费是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消费的内容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提出对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展,是培养健康的优秀的大学生人才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积蓄力量。

本文对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教育研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首先,研究“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这个主题,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文化消费尽量对学生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消费的目的和功能同样是教育和提高人的素质,了解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情况有利于开展正确的学生工作,利用文化消费中的积极内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使正确的知识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而,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调查,为高校更好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基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的成果,有利于高校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十的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就是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建设,同时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往往会带动社会文化产业的走向和发展。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当下的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心理、思想观念等,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具有针对性,从而加强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的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在实践上。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首先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健康的知识和信息,抵制不良的文化内容,防止不良习惯的产生。也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信息和产品中,选择和接受良好的影响。同时,良好的文化消费观念及健康的文化内容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加强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有利于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消费关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而文化消费不仅关乎物质,更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升精神文化消费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四、总结

通过上文可见,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相关研究并不充分,本人认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还可以从大学生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使研究的针对性更强,提出的建议更加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提高高校文化引导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闪.大学生文化消费调查分析――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9).

[2]刘洋,刘天奇,李晨曦,刘衡宇.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3]李晓娟,董娅.转型时期青少年对西方文化制品品种的消费倾向调查[J].青年探索,2005,(4).

[4]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6,(3).

[5]丹.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探析[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6]范周,齐骥,等.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10篇

背景知识:什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调查的对象、时间、方式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二、调查情况:大多数愿走理性消费路线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 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形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经盈利10%了。

三、原因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广西财经学院

一、引言

消费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连接点。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性质是衡量其消费特性的重要指标。自2009年至今,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纷纷走进大学,开辟了90后大学生时代。良好的物质环境、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以及网络的普及与快速发展,对90后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其消费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90后大学生拥有强大的消费力量,是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引领者。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是否合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笔者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态度及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

二、调查方式与内容

为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广西财经学院随机抽取七个学院,调查对象界定为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明秀校区和相思湖校区两个校区。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实际回收580份,有效问卷580份,回收率96.67%。此次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问卷回收后,通过对各项指标数据的汇总分析研究被调查对象的消费情况。其中,调查问卷主题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设计的问题包括性别、年级、校区、月生活费等;第二部分是被调查对象的消费情况,包括消费内容、消费金额等;第三部分是被调查对象的消费态度。与此同时,本次调查还结合文案调查方式,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的消费来源

问卷调查结果(图1)显示,广西财经学院68.68%的大学生的生活费由父母给予;12.45%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奖学金或助学金;11.42%的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来挣取自己的生活费;还有7.45%的大学生则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生活费,比如贷款、炒股、炒期货等。由此得出,90后大学生的生活费仍然主要来源于父母,但他们的经济支持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主要是奖/助学金、贷款、炒股等。

(二)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1、月家庭收入与月生活支出

从统计结果可知,广西财经学院将近60%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月平均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39.88%,在3000以上的仅占12.46%。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14.45%,3000以上的占48.44%。受家庭经济条件约束,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额普遍不高。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处于500-1000,占58.82%;其次是500以下的占21.63%。(见图2)

2、地区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每学期的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学期总消费多数处于2000元以下和2000-4000元;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多处于2000-4000元和4000-6000元。此外,每学期总消费在6000元以上的全部为城镇大学生。城乡大学生在消费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9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1、基本消费

基本消费是指维持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等的消费。图3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学习消费占19.05%,饮食的消费占32.33%,日常通讯费用占15.17%,衣着方面消费占16.41%,化妆品消费占4.09%,旅游消费占3.49%,恋爱消费占2.94%,游戏费用占1.14%,其他费用占4.69%。

图4数据显示,大学生月饮食消费处于300-500元的占55.37%, 500-700元的占24.83%。饮食总体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其中,女大学生的月饮食消费大部分处于300-500元之间,男大学生则多处于300-700元之间。

2、学习消费

(见表2)从纵向来看,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的消费情况没有太大区别;从横向来看,各个年级学习消费多处于100元以下和100-200元。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忙于考各种专业资格证;有些学生攻读双学位、双专业;有些学生则因考研需要教科书以外的书籍等。整体上,校园学习氛围良好,学生求知欲较强。

3、交际消费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图7数据显示,70.59%的大学生处于单身,16.78%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在100元以下,7.96%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在100-200元,还有4.67%的大学生处于200元以上。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松,平时的约会以及在特殊节日为对方购买礼物是增加恋爱消费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越来越多,如KTV、咖啡厅、烧烤城、电影院等,因此朋友聚餐、生日聚会等成为当前大学生热衷的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图8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50-100元和100-150元的分别占27.81%和10.36%。比较各年级的数据(见图9),大二的学生在娱乐消费方面占比最大,分析其原因,大一刚刚步入大学,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大二是大学最潇洒的阶段,也是学生会、社团、协会高层管理者中的佼佼者,内部联谊、聚餐、郊游不可避免;大三的学生忙着考证、考研;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

4、旅游消费

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图10数据显示,34.84%的大学生每学期是从不旅游的;42.11%的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在500元以下,主要是在广西区内的一日或两日游;11.09%的大学生每学期的旅游支出在500-1000元;11.96%的大学生每学期旅游消费在1000元以上。图11数据显示,大二学生的旅游支出最大,这反映出在大二阶段学生有更多相对宽松的时间,大三、大四的学生则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

(四)90后大学生的消费态度

1、消费者类型

图12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是主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消费类型上更趋向于节约型和规划型。其中,节约型占31.55%,规划型占31.03%。可以得出,90后大学生仍以学习知识为首要任务,而不会沉迷于玩乐。因为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会谨慎挑选,不会一味求贵。

2、消费观念

图13数据显示,在消费观念上,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其中,追求实用,理性消费占81.55%,而超前消费与攀比消费占比较低,分别为6.03%和1.38%。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消费观念更趋于实用化。但同时也可看出,在消费上追求个性,从众心理淡化的现象也初见苗头,占1.38%。由此可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化与实用性;而在理性消费的前提下,个性化消费会越来越突出。

3、消费方式

从图14可以看出,60.76%的学生倾向于在实体店消费,39.24%的学生倾向于网购。这反映出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了90后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四、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针对上述出现的大学生消费的一些现象,从南宁市的经济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南宁市是一个欠发达城市,经济总体水平与一二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家庭月收入层次较低,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日常消费在500-1000元这个区间居多。生活费水平较低,除去饮食方面的费用,能够用来进行额外消费的资金较少。因此,在消费时,选择规划型消费成为主流。再者,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该校大学生趋于节约型消费,在消费时,能不消费就不消费,争取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

(二)学校因素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在校园里,不合理消费氛围容易左右学生思想。这种隐性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刺激是巨大的。学生日常生活被灌输的思想以及价值标准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行为。因此,一个学校的消费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消费行为。除此之外,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周边环境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会传达一些错误的消费信息,极易引起学生盲目消费。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所以父母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态度等表现是否合理,对子女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为了让孩子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必须从家长自身开始做起。其次,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作为父母,应该关注自己孩子的消费开支,对合理的消费给予支持,对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及时制止。

五、90后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和谐消费观

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个人消费要与个人现状及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倡大学生进行健康消费,反对不健康消费。针对大学生消费,鼓励各种学习益智型消费,反对一味娱乐与享乐消费。在和谐消费观下,学生更易树立科学的消费态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另一(下转第233页)(上接第231页)方面,对形成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大有裨益。

(二)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环境是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活动及发展的一种环境。她有丰厚的校园历史文化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她依托整个校园以及校园人而存在。因此,培养大学生合理消费习惯,可以采取优化校园消费环境,积极营造校园合理节约的消费氛围,批判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来实现。在校园内,在以优美的客观物质环境来陶冶情操为基础的前提下,还应该通过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来渲染和衬托。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多些宽厚;少些仇恨,多谢友善;才会对他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投入激情,对生活寄以热盼,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动准则。为此,大学生应该做到三点,一是对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恩之心;二是对师长的教导应有感恩之意;三是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

(四)加强大学生的自身管理

首先,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生活费更多地由家庭供给,所以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消费。其次,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大学生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意志力。此外,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休闲娱乐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时间值得每个大学生思考。针对该校情况,大学生可以选修一些有关投资理财的课程,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正确认识金钱,合理使用金钱;同时,每月对自己的消费做出计划,消费时尽量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总结和反思,为以后的理财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黎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7):95-97.

[2]杨乐敏,孙艳香.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价值观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128.

[3]徐丹丹.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4]张耀荔,刘艳荣,陈静.大学生消费教育现状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商品学会,2010:9.

[5]李碧君.在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趋势分析[J].大家,2012(11):84.

[6]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38-40.

[7]李木梓,霍如桃,罗然,伊欣琳.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和研究[J].中国物价,2010(4):57-60.

[8]黄雪园.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合理化消费的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3(14):51-53.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目的 发展型消费

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位列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近700万。

大学生不仅是个庞大的学习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地域背景、家庭条件、个人理念等因素,其消费在心理、行为、水平、类型等方面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出现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行为不理性等现象。部分学生为了享受和虚荣,不惜举债度日,有的更是走上了犯罪道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类型、正确引导其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实现大学生“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生是个庞大、特殊、复杂的消费群体。地域背景和家庭条件的不同,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一个校园中同时出现了开着高达数百万兰博基尼跑车的学生和一天只有十元饭钱的学生。

消费决策过程常被视为是未知的,被称为消费者“黑箱”。但是,消费行为不仅可以反映外部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可以反映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1]。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察,大部分学生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将消费过度投入到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方面,忽视了个人学习与发展的投入。有些学生还出现了跟风、炫耀、奢侈、盲目攀比等不理性消费的现象。由于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明星的影响和商家、媒体的消费主义宣传[2],这种不理性消费的恶劣风气正在大学校园中扩散着。

二、大学生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消费理念和消费商品进入了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也愈加丰富多样,愈加多元化。

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目的不同,将大学生消费归为三类,基础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乐型消费。

(一)基础型消费

基础型消费,就是满足大学生基础需求的基本消费,如维持机体生存的饮食消费、基本的教材文具消费、简单的着装服饰消费、必要的交通通信消费等。基础需求是大学生生活中必需的,不应该消减的,其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来说是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构成。

(二)发展型消费

发展型消费,即以发展自身为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外语培训、考专业资格证、体育运动、旅行等消费。教育理论认为,追求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是当代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3]。因而,发展应该是大学生活的首要目标,发展型消费对于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由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和职业的规划的不同,发展型消费的内容广泛,其消费形式多样,因此其占大学生消费开支的比例可高可低,具有很大的变化性,个体差异大。

(三)享乐型消费

享乐型消费,则是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无实质促进作用,但可以给予其心理、生理等方面满足感的消费,如到影院观看电影、与朋友到KTV唱歌、购买游戏点卡等。享乐型消费,与发展型消费类似,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占大学生消费开支的比例浮动大,个体差异极大。

享乐型消费并非一定是不利的、负面的。但是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过度的、不理性的消费,即极致享乐型消费,如每月只有1000元生活费的学生却为了炫耀而借钱购买过万的LV包,高校中流传的情人节礼物——有钱‘花’,随便‘花’等。

极致享乐型消费推崇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经济活动不应被认为是具有最高意义的活动,人类追求应“从物质的一端转向非物质的一端”[4][5]。视消费为人生意义的极致享乐型消费,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都是不利的。

(四)发展型消费与享乐型消费的区别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混淆发展型消费与享乐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乐型消费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通过家庭条件、个人发展定位的不同来进行区别。

花费数万元去观看英超联赛,对于一名家庭贫困、想成为工程师的大学生来说,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无实质的促进作用,属于享乐型消费;对于一名家庭富裕、立志做“国脚”的大学生,却是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其职业生涯的规划、个人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属于发展型消费。

由此可以看出,不能简单将消费商品的价格高低作为发展型消费与享乐型消费的区分标准,而是要从消费商品是否符合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是否可以促进学生职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等角度综合考虑、具体划分。

三、大学生消费教育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踏进社会前的最后一个缓冲期,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由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走向成熟,走向独立,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消费开展思想教育,对其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等思想充斥着社会,进入了大学校园。在思想教育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正确定位与合理规划,进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同时,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媒体宣传、青年志愿活动等形式,倡导大学生培养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可持续消费等科学消费观,摒弃炫富消费、攀比消费、虚荣消费等无意义的、不理性的极致享乐型消费观。

(二)设置消费理财课程,规范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

多数大学生由家庭直接进入大学校园。在进入大学之前,只有较少的学生有过自己管理、规划生活费的经历。所以,在高校里常出现“月初随手乱花钱,月底喝白水、啃馒头”的景象。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理财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开设《大学生消费心理学》、《大学生消费行为学》、《大学生理财规划》、《大学生投资学》、《大学生信用卡使用与信贷记录保持》等贴合大学生活实际的消费、理财课程,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实用性高的消费、理财知识,帮助他们有计划的合理消费。

(三)重视发展型消费,实现“实践—发展型消费—发展”良性循环

相对于其他消费群体,发展应该是大学生消费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型消费是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在进行消费规划时,要确保基础型消费,重视和加大发展型消费力度,减少或者避免享乐型消费。

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虽然有些学生通过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支持,但是其所占比例仍然较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大学学习不仅仅指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去利用课余时间充分的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实践提高自我的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自己的知识、劳动、特长等来拓展自己的消费来源,达到“开源”的目的,并将其运用于发展型消费,实现“实践—发展型消费—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结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的群体,其消费心理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消费行为存在着不理性、浪费严重等现象。在高校大学生消费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加强大学生消费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确保基础型消费,重视和加强发展型消费,减少或者避免享乐型消费,倡导符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型消费,提倡“实践—发展型消费—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大学生可持续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心理科学[J], 2003(26),297-300.

[2]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J], 2002(1),42-44.

[3]尹鹤灵,熊校良,万里鹏.基于整体教育理论的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J],201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