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23:0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教学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英语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当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已成为必修课程。而掌握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则是教师开展好教学的必要基础,加之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随时代进步应时而生,这为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普及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新型的现代化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的对接,是目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从具体的理论内容出发,并结合相应的课堂实践案例,探讨了当下一些亟须改革并创新的课堂教育方式和理念,着重以当下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为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真实性和权威性。该书的出版发行为当下外语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并以新时代最新成果加以说明,走在教育行业发展的前沿。它不仅应用于高校外语教学课堂,更是专业英语语言学学生和教育专业学子必备的书籍,是相关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养、丰富专业知识的重要参考。本书的出版不仅对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提供了参考价值,更对广大学子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手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材,共分为十一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名词和理论概念,并从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阐释了各类教学法的区别和联系,具体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外语教学法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和探索了当下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趋势。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固化,课堂节奏趋于统一,大多表现为从传者到受者的单一直线模式。
教师把相应的课堂内容当作固定的版本传授和讲解,缺少灵活的方式。只注重对课堂内容的把控,忽略了教学任务背后背景知识的运用。就英语阅读理解来说,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找出正确的选项,而是理解文章背后的知识内涵,从基础的词汇入手,真正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太过功利性,教育方式出现偏颇。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学习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升学考试,而受应试教育影响最严重的不只有学生,还有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思维。因此,外语教学的方法随时因考试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得分,而不是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在英语课堂上,具体表现为汉式思维的英语教学,这从根本上背离了大学外语教育的初衷。
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心态和目的不纯。多数学生喜欢理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这样的学习内容很容易得出标准答案,不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探讨和争议。此外,对语言类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必须理解相应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造成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反感,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基于现代教育的外语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手段可完成一系列的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感受真切的外语发音,模拟真实的异域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官的相互配合能让外语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感知过程,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枯燥学习方式。另外,通过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多功能的教学环境,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给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域地自由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学习任务,这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自我学习兴趣。
为了进一步推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高校纷纷引进新技术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现在已经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于课堂,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还会继续更新和引进新的教学辅助工具,进一步改进高校外语学习环境。笔者在开展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英语口语提高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C2015026)研究过程中,对该书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受启发,认识到技术的改革只是外语课程理论推进的外在动力,真正影响外语教学方式的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只有教师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目的与手段结合,才是未来新的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作者:徐锦芬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指导
让・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虽然他没有系统地论述他的教育观点,但是他的理论中凸显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现代教育学中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其根源之一便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如发现学习论、准备性原则、个别差异论、认知冲突协调论、同伴交往法等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学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主动学习观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的、自发的过程,这就是说,家庭或学校教育可以利用和加速这种发展过程,但是这种过程并不是产生于教育,相反,它们乃是任何形式的教学产生效果的先在的和必要的条件。”②由此,皮亚杰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学习机会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
皮亚杰的上述理论对教育界的影响较大。美国密执安州的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教育研究所从1962年开始进行了一种把皮亚杰理论变为教育实践的认知发展课程实验,研究者们很重视儿童自我发动的主动学习,认为年幼儿童是通过自我发动的活动而学习概念、培养兴趣和发展才能的。通过10年的追踪比较研究,实验者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在三四岁时参加了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研究项目的儿童,在后来的小学和中学学习中,在毕业后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上,以及在社会方面,其表现都明显好于那些当年未参加过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的儿童。”③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一书记载了30年来认知发展课程的研究成果,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注意品质较差,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兼有叛逆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学习风格的可塑性强。受皮亚杰主动学习观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地设计课程,多设置一些课堂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动学习观。
二、通过动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他还认为,只是观察别人的活动,包括观察教师的活动在内,儿童并不能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他指出,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只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不变性和整体结构的活动。他十分强调动作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知识不是来自物体本身,而是来自动作,他把知识分为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二者均起源于动作。物理经验是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所观察物体的知识;数理逻辑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总之,二者都是个体在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中收集的信息。因此,皮亚杰认为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体验式教学和直观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按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实施教学,二是因材施教。皮亚杰的阶段理论认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在前面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儿童还不具备应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如果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了儿童,儿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知识,只能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不要强迫儿童学习他们没有认识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同时教师要注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尽管皮亚杰强调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但他不否认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他的阶段理论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个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因此,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而且要面对认知发展上的先后差异,不能只考虑全班学生所处的共同发展阶段和集体需要,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进度要求,使教学个别化。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育的阶段,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举例来说,11岁的儿童和13岁的儿童虽然只相差2岁,但是身心特征却可能相去甚远。而这样的两个儿童却极有可能在同一个班。按皮亚杰的理论,教师不能不重视这一差异,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年龄小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班内分组辅导、个别帮扶、成立互助组等方法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另外,传统教学法采用的是“大锅饭”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对学生的充分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个体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和辅导。
注释:
①[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43.
②[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38.
③曹能秀.试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与学前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0).
参考文献:
[1][瑞士]让・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6.12,第2版.
[2][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
[3]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第1版.
[4]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6,第1版.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1版.
现代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改变了英语教师的传统授课理念,在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基于生态学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研究》(张甜,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版)以英语教学和生态翻译研究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英语教学理论基础到教学实践,系统性的阐述大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全面审视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根据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实践,通过生态翻译学理论在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探寻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之路。
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是利用生态学理论将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生态环境的主体,教师在遵守教学生态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模式,并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中第一章对当代英语教学改革背景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面对新时期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绝对生态理论”的一种体现,构建以学生为生态主体的现代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能够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回归。例如,学习小组模式的应用,就是遵循生态学理论中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原则,使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技巧等相关内容在学生之间进行“流动”。作为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严格遵守生态学理论中的角色定位,构建民主、平等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首先,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教学能力,在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教育教学实践;其次,学生应当主动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构建,并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应用能力实践,促进个人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探究》中第三章所提到的英语社会文化教学新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将社会生态环境作为英语教学生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化生态环境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这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生态化理论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主、客体角色定位是相对与教学目的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并非生态主体,但却掌握教学生态环境建设与实践的重要任务。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生态在内容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基础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其中还包括基于生态主体的文化意识培养。在生态学理论视角下,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后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增强,其中具体表现在英语写作与交流过程中对异国文化的把握与使用,具备多元语言文化的敏感性,并逐渐形成跨语言文化交际能力,使英语作为不同语言生态环境沟通的“桥梁”。《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研究》中第六章对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生态有着显著差异,在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过程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语言生态实践同样重要。例如,“Hewasinthesev-enthheavenlastnight”多被直译为“他去往了天国”,但是,在英文语言生态中却被译为“他欣喜若狂”,所以,基于文化的英语教育教学生态化实践是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基础词汇、语法的掌握为主要内容,同时,英语翻译、对话等也被作为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考核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英语教育教学的生态化实践在考核评价方面更加客观,英语教师需要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上,以考试分数为代表的传统考核评价所占比重约为20%,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带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则占到当前考核评价的80%,因该考核评价模式倾向于学生自我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学生对其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反思,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渐形成生态理论背景下的个人实践创新能力。
一位长期从事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看不见“坑”在哪里;逐步地,看得见也看得清“坑”了;再后来,思考最多的是怎样填“坑”,填“坑”不易,需要理论的指导。这一形象的描述,分析起来,颇有意味,它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教育教学实践非常复杂,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二是教育教学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机制弊端的束缚,再加上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和认识的偏颇,大学的教育教学常常以配角的身份,处于整体工作的边缘。反映在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就是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专门研究凤毛麟角,所进行的集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于一体的研究成果更是鲜为见到。这种状况,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不足与缺失,即便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中,也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呼唤大学教育教学理论。仅就一般意义去理解教育教学的含义,多数学者是从其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或活动予以分析的,认为教育教学是教育、教学范畴里的问题,将教育、教学两者合而用之,其涵义即约定俗成,不会超越教育、教学的“特定内涵”[1]。但同时也指出,为使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工作,应该“打通教学与教育的隔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两者的伙伴与合作关系”[2]。所以,通常情况下,大学理论与实践习惯于以“教育教学”的概念诠释相关内容,形成特定的教育教学术语。当然,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还处于一种“感性”、“浅表”的状态,其实质与内涵还有待于深入挖掘。面对复杂的、难解的教育教学现实,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只能说才刚刚起步。实践的理论诉求,要求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必须做出相应的回答。构建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大学教育教学的新观点
1.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大学的全面质量水平
《教育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部分,首先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表达了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质量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生命线的核心思想。由此,从人才培养规格、高等教育机构建设、培养机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保障。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种标准既有思想品德的要求,也有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要求,是教育教学融通一体的人才培养观的明确彰显。《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固有职能,应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因为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职能的延伸,而社会服务又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三种职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就是大学的内部逻辑[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教育教学贯通、协调的人才培养观念,既是对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不尽人意的及时修正,更是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全面提升大学质量。
2.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活动
《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人才培养问题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于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要求中。除了关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之外,在条件、机制及评价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条件建设上,提出“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方面,提出“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一般以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三种,即教育教学途径、科研途径和实践途径。之所以《教育规划纲要》着重阐述教育教学途径,是因为教育教学是各种层次、类型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最为基本的部分,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4]。《教育规划纲要》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大篇幅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3.教育教学的发展理念在于深化与改革
在教育教学问题的表述上,《教育规划纲要》的措词也颇为讲究,始终渗透其关于教育教学的发展理念,在第七章第十九条最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该部分,用了“加快”、“加强”、“深化”、“强化”、“创立”、“健全”、“增强”等词汇,使“深化与改革”的发展理念跃然纸上。与此同时,“深化与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内容的全部。在关于高等教育各方面的阐述中始终反映这种精神的内涵:一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三是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加强实践环节,推进创新教育。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教育教学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影响,也受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和需要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相关性及互补性的特征。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剔除陈旧的、不合理的内容,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及观念,改进教育教学体制、内容、方法与手段,科学地分析、设计、规划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5]。#p#分页标题#e#
三、大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基点
回答大学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诉求、反映大学教育教学的新观点,是对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点的根本要求。依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大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基点应该涵盖以下内容:
1.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立足点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针对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所引发的教育质量严重滑坡问题,围绕高校教学这一主题,国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其内容涉及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师等诸多问题[6]。这些研究唤起了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增强了有效教学在实践中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然而,由于所处社会环境、背景的不同,尽管国外的相关研究对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毕竟存在“南橘北枳”的问题。剥离其他教育因素,纯粹以教学为主题的研究,在运用于我国高校实践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与我国偏向“社会本位”的教育方针相冲突的现象。基于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研究者明确置教学于教育的大范畴之中,既不抹杀教学的独特价值,也不使教学偏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对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之后,批判了“以教学代替教育,漠视教学的教育性”的片面性认识,倡导建立“打通教学与教育的隔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两者的伙伴与合作关系”。由此提出,良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立足点,可以为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依据。如北京工业大学在总结自己建校60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得失时,始终贯穿“提高质量”的线索,在这种教育教学基本认识的框架下,既梳理了北京工业大学多年来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又对学校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2.以解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为着眼点
如果说近些年来的高等教育研究也在关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话,那么这些研究体现出来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即:要么偏重纯理论的研究、要么针对具体的实践问题,而关于实践经验汇编的成果更是占据着整个研究的大量篇章。可以说,这些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管理者的作用相当有限。着眼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适宜的学习方式及内容,避免经验的“水土不服”;另一方面,分析实践问题的过程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可以避免理论的苍白和实践的无序,使理论获得实践的养分、实践吸取理论的智慧。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必然需要采取这种方式。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一书为例,来展现以解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为着眼点的研究思路。基于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该书分析了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外部因素,再以科学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观点为基础,阐述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目标、模式、策略、代价及管理和运行机制。之后,以这些基本理论为基础,对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出理论认识之下系统的实践经验。这里,彰显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再由实践观照理论,对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做进一步反思,生发出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3.以多元整合为基本研究方式
教育教学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涉及的因素纷繁多样。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应该巧妙地将多元因素予以整合,呈现出有机融合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命题。从横向上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不乏个别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提炼。虽然对个别专业来讲,这些经验是宝贵的和有意义的,但相对于教育教学理论而言,往往是狭义的和片面的。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应该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整合,抽象出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使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再零散、孤立,使个别化的认识和看法聚焦、升华。从纵向上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是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其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既有历史的烙印,又有现实的风采。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要贯穿发展的大学教育教学观点,应该将教育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实整合。这种整合,是对现有研究囿于现实状态的研究方式的最好补充,也是继承与发展、推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三、教研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听名师讲课》,《给教师的建议》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教育科研素质,教育科研意识
Abstract: this article which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necessity, and given how to develop and improve specific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some advices fo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Keyword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一般认为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以及实际的教育能力等素质。那么具备了这些素质是否就足够了呢?或者说,他们的素质结构就臻于完善和合理了呢?我认为,在塑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时,除上述方面,还应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育科研素质。
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技能的适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教育科研与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科教学知识与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领域广泛开展教改实验,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与人材培养模式。而在这些实践工作当中,教科研课题的提出,教科研活动的丰富开展,成绩和效果的取得是相当显著的。广大教师渴望通过参与教科研活动,解决教育实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苦教死学的教育现状,逐步走向科学化的教改之路。
实践表明,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职业学校教师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是促进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创建和发展与教育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一,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源泉来自教育实践。其二,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必须依赖教育实践的检验。职业教育这一广阔领域是研究和构建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深入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人,才是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体,最有条件发现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具有条件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益于教育科学的整体繁荣。
第二,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有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也随着各行业对中等技术人材需求标准的提升而不断调整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所有职业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因为它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创造性,使教师不断地超越现有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能辩证地、选择性地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论,迅速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活动中,并能避免简单模仿性或模式化的操作。还能够利用教育科研能力的迁移效应,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保障。
第三,当前我国的教育科学理论和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必须大力提高与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近些年来,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科学理论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在职业教育中涌现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可是真正被教育实践所采用、并能发挥指导效能的教育理论、方法却很少。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理论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来复杂,而在实践中却依然我行我素,理论陷入了不能被实践所认可的困境。尽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还有一个隐藏在背后的更重要的因素: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质。由于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质,因而无法正确评价、选择理论,不能创造性地将已有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相对于职业学校教师来说,具有较深教育科研素质的聊聊无几。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教师还仍然被动地或自愿地延袭着传统、陈旧的教育模式。因此,职业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教育实践主体者的自身素质,从目前和长远来看,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
那么如何来提高与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呢?
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科研素质首先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因为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心理素质,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个性的综合体现。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行为的实践活动。只有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提高才能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先决条件。
二、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是以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基础的。但要进行有价值的研究,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创新精神能够确保在浩翰的教学研究课题中发现最有价值的、切合自身水平的研究课题,保证研究内容的先进性,不属于重复损耗的研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把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汇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他们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敢冒风险,充满自信心,能够打破人们固守的教条和传统的研究领域,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毅力。
三、要提高教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方法。
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求教师要掌握开展科研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如科学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的操作常识和实验的测量统计知识等;还要了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方法、步骤与要求,如观察的方法、总结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文献资料方法等等。教育科研活动往往因知识、方法不当而造成项目难于区别常态、结论偏差或是课题难以深化等问题。具备丰富的科研知识与方法,就会使科学实验向较好的态式发展,有利于科研活动的进行。
四、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培养教育科研素质要注重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欲求得对教育活动的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仅有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才可以获得关于教育现实的复杂的完整的有意识的印象,丰富和完善个人经验。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必须以教育理论为先导。无论是科研方案的设计,还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是不能科学有效地揭示规律的。所以要注重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除应具备丰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外,还要较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善于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科研效果。
五、要提高教师信息化处理能力。
教师是否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是检验教师科研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再停留于关门办学、埋头教书的现状。教育实践及其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探索新的途径。教师应视野开阔,思维敏锐,眼光独到,对各种有用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具有能对这些信息辨别识鉴、简化、归类、存档、联系发挥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国家教育资源的逐步整合,教师应能够及时或适时地把这些信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合为一体,并行成把这种经过加工的信息连同自己的认识评价运用到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中去的能力。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德国教育学家Wagenschein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exemplarische Lehre),为那一时期德国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庞杂、方法陈旧、质量下滑、学生负担过重等种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教改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范例教学理论是基于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系统、综合能力、积极态度的教育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作为范例教学论流派诸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集合,其主要教学原则可归结如下:
1.基本性原则。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内容结构和规律等最基本的知识。
2.基础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内容及模式必须是适宜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以及实际经验的最基础的东西。
3.范例性原则。要求:教学必须基于从基本性和基础性知识中提练出来的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信息,来训练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4.问题解决学习同全面系统学习的统一原则。要求:教学既要考虑到示范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又要使之同学科内在逻辑和整体结构相联系。
5.知识获得同能力训练的统一原则。要求: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实现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同步。
6.教学主体同教学客体的统一原则。要求:教学中教师主体必须充分熟知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及教材客体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特征,使教学的主体与客体相统一,取得活教、活学和活用的效果。
从实践的层面上看,范例教学理论及其所包括的原则,不但在德国教改运动中,而且对西方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中,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总体格局上看,德国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问题同中国近年来的基础教育生态中令人尴尬的问题有惊人的相似:学生升学/择校竞争惨烈,教与学均以应试为目的,仅死记能拿高分的离散性现成知识结论和考点,教学主体缺乏教与学的内驱力,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使得受教育者综合智力发展失衡,知识活学活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潜力更是胎死腹中。这种教学态势下只能培养出应试型的人,很难想象他们能成为未来高度竞争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范畴教育理论及其教学论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西德教育家基于Wagenschein等人的教改思想和实践成果――范例教学理论(exemplarische Lehre)――进一步提出范畴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之后数十年德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中,“范畴”的涵义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其一:教学必须使学生知晓其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各种内容的关键纽结,并使之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通道。其二:教学必须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体学习行为的过程和受到教养的过程,根据范畴教育的观念,要在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必须将偏重知识传授目的的实质教育与偏重学生能力培养目的的形式教育作为辩证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而不能独立、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事实上,知识与能力之间,既不能划等号又不能使之相分裂。
着眼于现今中国教育生态,人们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对高分高能往往顾此失彼。根本原因就是人们无法克服上述两种教育论的片面性,加上教育资源匮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普遍采取大班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成了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在一个国家的教育生态中,如果教育训练结果仅仅是使受教育者将知识内化于大脑保持至考试之前,而不是使其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外化为可灵活运用的主观条件以及适用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那么,这个国家的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和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其实现方式之间,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认识范畴教育理论
范畴教育理论“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核心”的思想及其相关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长期以来对德国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从教育学上看,使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具体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充分备课,充分备课的逻辑前提是教学论分析,而教学论分析必定涉及到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方法准备。
关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时必须明确把握:教材中锁定的教学根本目标、内容框架和结构关系及其范例性;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式;当前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在将来教学中的意义;与教学相关的价值观、方法论、知识和技能的迁徙途径。此外,教师应该预见到教学中学生可能缺乏兴趣的内容,并设计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案,以便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对其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 要: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由于文学理论课程
>> 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浅谈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艺术 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瓶颈及突破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西方经济学》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改革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 试论数字文学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文本”概念革新的价值 基于卓越写作人才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改革的意义及路径 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探讨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拼音教学 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高校文学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2.
③④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⑤本雅明.本雅明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2.
⑥[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31.
⑦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http:///modules/wenjianfabu_d.jsp?id=3090.
2013年度宁夏大学“一省一校”师范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一、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高校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密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见,高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旨归。“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1]从实然的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高校形象和声誉,关乎外界认可度,深刻影响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虽需系统合力,但主要仰赖高校课堂教学的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最为有力的保障,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宏观导向设计与微观践行相结合,在操作层面上不断寻求具体教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优化实为高校教师之致力面向。实现本科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提高,理应作为提升本科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高校内涵建设的具体落实环节,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精力集中点和重要关注点。
二、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的特殊性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就法学十六门核心课程而言,公安院校侧重于与公安业务密切联系的法学课程,包括刑法学、行政法学、刑诉法学等,不重视民商事法学课程。目前,一些公安院校将法理学、宪法学等法学理论课程置于点缀和配角的地位,表现出很大的选择性,有的院校仅在法理学、宪法学课程中选择其一,有的院校即使同时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学时却有大幅度的削减。考察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的现状,其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特色教材。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材,内容较多且抽象,缺少公安特色。以法理学课程为例,现有教科书基本包括法的本体论、法的关联论、法的价值论、法的历史发展、法的运行论等五大部分内容,涉及很多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于初接触法的大一新生而言,枯燥性、陌生性不言而喻,又因其缺乏公安特色,学生难以感知到学习法理学对于未来执法的意义,从而学习兴趣不高。在教材缺少公安特色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公安业务知识,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授课教师化繁为简的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内容及其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上有不同的理解,这难以保证学生面向未来公安执法掌握必备的法理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2)课时不充足。普通高校法学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基本上在60个左右,而在公安院校采用同样的教材其课时量甚至不足30学时,严重“缩水”的教学课时成为掣肘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有限的学时必然要求授课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区分讲授内容和自学部分,对教材体系进行再创造。有限的学时也严重制约着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囿于缺乏充足的学时作保证而难以有效施展。
综上,公安院校法学理论课程囿于使用“普适性”的教材,教学内容冗繁但教学课时有限,在这一矛盾前提下,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授课教师不应止于备教材、备教法,不应满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简单突破,还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做出系统规划和科学选择,尽可能为学生呈现相对完整的法学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突破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全面养成的障碍。
三、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概念的厘定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当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2]32。教学设计意在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各要素,形成教学程序的优化组合,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学设计虽然大体属于课堂教学之前的行为,但它不等于备教材、备教法等备课行为,也不同于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3]237。教学设计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在内的系统优化和整合,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超越了传统的专注教材教法等备课活动的范畴,它关注教学的统筹安排,不仅包括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而且包括教学环节的有序把握、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教学策略的精致设计、教学语言的渲染等。从现有教学实践看,效果突出的教学必然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师尤其注重通过尽善尽美的教学设计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教学设计对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作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境。”“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蓝图。”可见,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技能的生成,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托,是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公安院校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公安法学理论课教学内容枯燥抽象,缺少公安特色,且设置的教学课时一般较少,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必须寻求一种具有系统性、艺术性、高层次性、高涵盖性的教学设计,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备教材、备教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解决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等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四、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总策略
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坚持如下的总策略:第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第二,应立足实际,面向公安执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其保持长期主动学习的兴趣;第三,应依据系统科学理念优化配置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要素,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第四,应关注教学用语的专业性和凝练性,科学有效地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从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看,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传统课程教学较为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达致。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尤其不能回避能力和情感目标,不能单纯地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旨归,不能简单地专注于教材内容的注释。本科公安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外化更是对学以致用能力及法治素养的彰显,只有培养的人才在执法办案实践中显现出娴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故此,公安本科教育应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体到公安法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其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必须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执法中以坚定不移的法律精神和法治思维为指导,将法学知i只运用于个案之中。教师在通览、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恰当界定课程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尤其要注意技能和情感目标的设计。以法理学中“法的价值”内容为例,教学目标至少可以设计为:理解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机制,提高运用法的价值理论分析和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有关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念。
2.教学内容的设计
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目前,公安法学理论课的一些教材逻辑性不强、理论性过高、内容体系不尽合理,甚至存在知识点重复或衔接不畅、用语艰涩难懂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必须在厘清教材内容脉络、理顺知识体系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设计预期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次序,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寡、详略、引申或忽略等,做到详略和逻辑衔接得当。例如,可将“法的历史发展”部分的内容调整至“法的本体论”部分,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学时不足的问题,又能兼顾公安院校的特色。
3.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节课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引人什么样的案例、事例,多媒体课件中是否插人音视频,等等,都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精神。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所提出的问题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触动并促使其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一个精心引入的案例对问题的说明可能甚于教师数十分钟的理论讲述。为讲好一次课,教学用语的夸张与幽默、教学课件的简明性与视觉冲击力等都要经过认真谋划,反复推敲。
4.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是否科学合理,以便及时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具体措施和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课堂习题巩固、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疑难问题的必要延伸等,教师可结合教学时间、知识特性、教学目标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并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保证反馈信息的全面性。自我评价也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一次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自我感觉,及时修正、调整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使教学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教师学习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就是要把抽象、概括的理论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与我们身边的“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然而,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很多理论话语艰深晦涩,让人难以揣摩,更无法与我们自身联系起来。笔者认为,一线教师需要的理论应是能够切合自己的教育理论。
首先,教育理论从表达上要能切近一线教师。
综观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理论,很多都是整篇教学术语不断,深奥难懂的语句成串,而一线教师由于各种原因,教育理论水平不够,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很难及时准确地理解其意思,无奈之下,这些书籍也只得成为书橱中的“装饰品”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也能抱着让教师“乐”上这些理论的想法,那又何愁理论被“束之高阁”呢?理论中若能多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引起老师的阅读兴趣,多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明了,这样具有亲和力的教育理论势必会得到一线教师的喜爱。
其次,教育理论从内容上要能切近一线教师。
现在很多的教育研究人员坐在高高的“象牙塔”内,远离教育教学的一线,他们的工作都是纯理论的研究,研究出来的这些理想的教育理论显得空洞无物,难以与现行的教育教学衔接,更别说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了。有些教育理论美其名曰“来自国外的先进理论”。殊不知,各国的发展状况不同,教师教育信条不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再先进,不能为现实所用,等于没有。
任何教育教学理论要想在广大教师层面发挥影响力,它的内容就应该切近教师的实际。理论也只有源于实践,继而才能指导实践。我们的教育研究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才能汲取到一些鲜活的教育故事、一些教学中的典型事例,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理论才会让人一看就感觉亲切,让人一想就明白,才会让人更愿意去读它,去了解它。
第三,教育理论从实用上要切合一线教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需要能够开拓自身视野,启发自身思维,提升专业素养的学术理论,更需要能够直接指导教学实践的实用理论。我们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会用此去分析、透视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才会不断地学习、获取、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正确把握教改动向,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实验学校)
教学理想应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素养的期望,是教师职业自觉意识的体现。教师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师专业素养包含对价值的肯定,而教师只有认同它包含的价值才能将其作为自己的教学理想,也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价值观与教师素养的价值相符时,教师才能接受并主动追求。
教师的教学理想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将自身当作主体,只要能完成教学任务就行,教学时凭经验讲课,不领(体)会国家教学指导文件的要求(精神),不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第二层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课标建议教学,对教育教学理论不感兴趣;第三层是具有自己的教学理想,受课标指导,但又不局限于此,会根据社会环境、学生情况及教育学理论建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理想。三种层次的教学理想层层递进,高层次理想统筹低层次理想。具有高层次理想的教师可以完成具有低层次理想教师的工作,而反之不成立。
二、教学理想的性质
1.稳定性
教师对教学素养所达水平的期望一定是基于自己现有理论基础和认知能力的。这些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哲学等。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们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主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当做认知能力。教师开始工作时大都23、24岁,或30岁左右。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这一时期开始,人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教师会因各种社会、家庭及自身原因进入职业倦怠期,很少注意教育理论学习,加之人的价值观逐渐固定下来,所以教师的教学理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价值性
具有教学理想的教师对教师工作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教师一般均兼有其他职业,并且曾和贵族是两位一体的。在欧洲,教师这个职业在一段时期只是工人、老兵等人从事,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化,教师才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教师职业首先是教师生活生存的手段,但又不局限于此。教师劳动是脑力劳动,职业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承担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道。这是教师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最主要的特点与价值所在。具有第一层教学理想的教师的教学价值是最低级的。具有第二层教学理想的教师的教学价值高于第一层教师,但还没有将教师职业目的作为自己的教学价值观,同时也体现出思想上遵从权威,没有达到职业成熟期,也没有进入职业自主、自由发展期。只有具有第三层理想的教师才真正理解了教师的职业目的,具有正确的教学价值观。因此,三层教学理想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教学价值属性。
3.原发性
原发性本是一个医学概念,是相对于继发性而言的,是指某种疾病最先发生于某个器官,用在这里指教学理想是教师自发产生的,他人无法强加于教师。他人的理想无法直接转移给自己。在工作、培训中不乏教育理论家滔滔不绝叙述教学目的、作用等,为什么培训罕有效果,就是因为受训教师不一定理解其内涵,不一定认可,自然无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想。因此,教学理想具有原发性。
三、教学理想的作用
1.教学理想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内部动力因素
没有教学理想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没有要求。每天工作只是被动应付,没有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遇到问题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解决,也不会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而具有教学理想的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自律性,对自己的教学工作随时会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审视。当教学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教师会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当自己无法解决时,他会求助、反映于有关专家教授,促进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渐对理论、实践两方面进行思考、咨询、探索,教学理论会逐渐融于教学实践中,教学能力同时获得提升。因此,教学理想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内部动力因素。
2.教学理想能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教学理想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素养的要求。具有教?W理想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内在要求、自发要求,是具有职业发展自觉性的。因此,他们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制度,会正确理解规章制度。当规章制度合理时,他们会积极执行,当不合理时,他们会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而不是消极应付,不理不顾,我行我素。这样,有了一线教师的积极反馈,学校管理有效性会大大提升。
【论文摘要】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标志。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教师的主观努力,包括对教学反思正确认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对教学反思的深度广度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也应为教师反思创设有利的环境。
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师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教师只有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人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笔者认为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正确看待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每位教师都应该清醒认识到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教师明确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自身社会道德水准、精神品质和人文内涵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是帮助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教书者走向教学者、研究者的阶梯。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理论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和实践水平,使教师登高远望,高屋建领,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教育教学的理论源泉、勤于思考探索,才能够从教学工作的低层次、浅水平、多重复的樊笼中走出来,才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教师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开阔视野、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宏观、微观的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思”三者一体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和持续的修炼过程。因为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人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教师应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步伐。努力用学术的眼光看教学,用学术的思维做教学,将教育教学视为科学和艺术。力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积极拓展反思的深度广度
教学反思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教学反思涉及到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德性,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嗦,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在这诸多的品质风格之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评价观,也表达着教师的智慧素质。调查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后感”则是包含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他们在“教后”对“教中”反思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言行中的不良表现会渐渐消失。随着反思在深和广度上的拓展,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控,这正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标志。
四、为教师反思创设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