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月亮的诗歌

关于月亮的诗歌

时间:2022-04-08 09:4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月亮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月亮的诗歌

第1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作者以超现实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奇幻世界,这一轮明月既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留恋(他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他渴望朝廷的垂青重用),也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愿望。这种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在字里行间,文学语言的隐喻性即诗的语言陌生化较为明显,成为该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主题式教学设计”就是从感悟诗歌语言的隐喻性入手,去解读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教学步骤

(一)诗歌导入

月亮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月亮”是中国文人骚客心目中的红颜知己。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文?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美读赏析,体会情感之美

皎洁的明月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她已成为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诗人举头望月要倾诉一种怎样的情感?

1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词句说说你的理解。请以“我从___词(句)中品读到___,因此这是一轮倾诉___(之情)的明月”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大醉……兼怀子由”词句中品读到手足分离的痛苦,诗人借酒来麻痹思念的神经,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句中品读到“转”和

“低”表面指月亮的移动,实是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诗人思念亲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的痛苦,因此这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

我从“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难”字品读到人生的艰难,很多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别离是难以改变的。诗人认识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规律,他由一己之离愁想到天下所有经历离别之苦的人,因此他不再悲观消极,而是宽慰那些陷入离愁的人,虽然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可以共赏明月,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到一起的,所以这既是一轮倾诉对手足之情的怀念的明月,也是一轮推己及人,倾诉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的明月。

2 作者借这一轮明月要表达的感情很显然不止这些,正如词前小序所说:“兼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这轮明月承载的感情是复杂而丰富的,要走进诗人那时那地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诗人那时那地的经历。

明确: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

苏轼与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被迫请调杭州,后来又调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 这样一位曾经踌躇满志的失意之人面对月亮又会倾诉些什么?请用前面相同的句式来表述。

明确:

我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品读到诗人虽然身在江湖,但仍关心着朝堂上的情况。这是一轮倾诉对朝堂的留恋与向往的明月。

我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品读到诗人重回朝廷的渴望,但又有对朝廷党派之争的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这是一轮倾诉进退困惑的明月。

我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何似”一词,品读到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

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品读到失意之人不才不遇的痛苦。这是一轮倾诉孤独失意的明月。

(三)领悟隐喻义,体会语言之美

1 诗人与月亮的对话我们已经心领神会,月亮不再是自然生命体,诗人已把自然人化了。文中的月亮具有怎样的隐喻义?

明确:月亮阴晴圆缺比喻人间的离合,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月亮又隐喻孤独失意的人生处境,皎洁的月亮又会让人联想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

2 文中除了月亮具有隐喻义之外,还有哪些词句具有隐喻义?

明确:“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比喻朝廷;“人人间”比喻诗人为官的地方;“寒”比喻朝廷中的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生活,也指朝廷中的诽谤、中伤。

3 在你所接触的有关月亮的诗文中,月亮还具有哪些隐喻义?

明确: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隐喻思乡思聚之情;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明月隐喻恋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明月隐喻怀古之情;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明月隐喻孤独失意。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

4 中国文学讲究委婉含蓄,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景和物”的隐喻,你能联系所学的古诗词说一说吗?

明确: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隐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惶恐滩、零丁洋隐喻危难的处境;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隐喻一种浮华喧嚣的生活……

第2篇

二十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明白人一眼看出是描写扬州的一首诗,没错,今天,我就让大家来领略一下扬州的风情文化及月的特色。

扬州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在江苏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中下游。扬州城区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在扬州的范围有:郊区,广陵区,邗江区3个地区;高邮,江都,宝应,仪征。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风水饱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扬州的特色就有:包子,酱菜等等。那当然少不了月。扬州的月我认为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时的月亮是最圆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桥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个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种景色是多么美啊!

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嫦娥的,有人说嫦娥奔月,有人说嫦娥下凡,还有人说吃了月饼之后就梦见嫦娥,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听的很多,所以我说扬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决对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称扬州为月亮城呢?现在有很多的人用扬州月或月亮城做广告,现代的诗歌写扬州的里面总也要提到一个“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来到扬州旅游的游客都说;“扬州城真是名不虚传啊。”都在为这有着月亮城之称的扬州城而赞叹。

扬州,它不仅有月亮城的美称,而在月亮的基础上的烟花三月旅游节更是别有一翻风味,这个旅游节可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扬州玩,差不多都是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李白的千古绝诗而来,虽然有了诗句,但没有真才实料也不行所以,扬州本来就是一座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有着知识和文话的文化城;有着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记的有人说过,“淮海淮扬州。”这句话的意思是:扬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扬波以扬出了名。所以,这就是扬州的真才实料。从地图上看,扬州属于亚热带的气候地区,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气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农历,相当于一年中的四月。有资料表示说明:当时的扬州,平均气温为14。3摄试度,大地回春,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这就是烟花,就在这是候,扬州的市花——琼花,伴随着扬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调下开放,那时的扬州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所以烟花三月旅游节才引来了那么多的游客,大家都异口同声,拍手叫好。

扬州,这个美丽城市,不但有家乡的特产,还有“月亮城,旅游城”的美称。最后,我就用一首诗来结束,表达我对扬州的赞美之情:

月亮已经走过自己的历程,如山河一样,以七五的时间从残缺走向圆满此时天朗气清一盘冰轮悬在空中,把一结白洒向人间,人的个条大道的脚步频密如急速的鼓点。那是归人的心跳啊!所有游子仿佛受到了月亮的召唤,月亮的吸引,都急匆匆的往家奔去。

第3篇

月亮

白天过去,黑夜到来,在那晴朗的夜空之中,总少不了那一轮明亮的月亮,静静悬浮在半空之中,柔和地向大地上挥洒着那一缕缕皎白的月光,也许月亮没有太阳那样的明亮、耀眼,也没有地球那样的多彩与丰富,但是它却依旧有着一番仅属于自己的风趣与韵味,而月亮也在不断地陪着我成长。

小时候,便已不止一次听过关于月亮的诗歌,童谣了。那时,正是我于“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的童谣声之中进入梦乡的时候,也正是月亮开始出现于我的生活之中的时候。当时,我最喜欢干的事情,便是在夏天的夜晚,拿着一片西瓜,坐在奶奶家的门口,一边啃着西瓜,一边看着那一轮唯美的月亮被周围众多星星拱月地围在中间入神,而大人们也常坐在门口,就着那一轮明月嗑着瓜子聊着天,直到半夜才回屋入睡,奶奶家的门口,已肃然成为了儿时我赏月的最好的地方,再加上奶奶为我讲的那些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的神话故事。在我那小小的心灵之中,月亮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轻盈的面纱,令我有点儿感到一股遥不可及的神秘。于是在赏月时,我已不再是单纯的发呆了,而是十分幼稚地想:月亮上是怎样的呢?嫦娥又是长得什么样,好看吗?……而月亮却只是一直静静地悬在空中一动不动,此时我突然注意到月亮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月亮由于这些黑斑点点缀,仿佛在笑着看着我们。长大之后我要当一位宇航员!我看着正笑着看我的月亮在心中坚定地说道。

长大了一点儿,儿时那月亮的面纱已几乎被我掀起。我知道了:嫦娥、广寒宫、玉兔、吴刚……都是认为编造出来的,由于这层面纱的掀起,月亮的神秘感已于我的成长周之中慢慢地消失,而那夏天关于奶奶家门口赏月的热情与喜爱也在上小学的过程之中逐渐地淡化、淡化以至于消失。那关于月亮的童谣早已消失,而我当宇航员的理想,也因一次事故而破灭,但月亮还是在窗外的空中看着我入睡,虽窗帘已是半掩。那时,月亮几乎离开了我的生活,却只有在中秋节时,吃着月饼,与家人在阳台上随意地观望一下月亮,重温一会儿儿时所听的神话故事,我已经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为了学子,而月亮依然是那月亮,还是这样的恬静,还是那样唯美地挂在半空之中,却没有当时那样特殊的感觉了。正印证了一句话:有的事物,你不知道比知道了更好。也许今后,当我将月亮看清之时,月亮对我已毫无意义可言了吧?

而如今,我已全然掀起了那层儿时的面纱,将月亮的真面目露了出来,但却没有如当时所想的那样一般,月亮并没有离开我的生活。而我却越发对月亮有了好奇心,而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也对月亮有了一股情怀,但我还没有大诗人李白那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境界与情怀,在我的眼中,月亮只不过是由太阳光反射于星球上,从而看起来明亮的星体,但是在夜晚之时,无论在何时何处,我再看月亮时,都会在心中涌起一阵想对那轮月亮感叹一番的欲望。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愁善感”吧?而月亮悬在空中,也为我对儿时的追忆形成了一个“线索”,看着月亮,随着自己脑海中的思绪与时光缓缓地倒退,想着当时那个傻傻的我,傻傻地边吃西瓜边看月亮,想着当时那些令我万分着迷的神话故事……月亮还是月亮千百年如一日挂在空中,但冥冥中的那段时光,当年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已无法回来,那段时光已无法拾起,只得靠回忆来重新品味那段已不属于我的时光。如今当我抬起头看那夜空时,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是静静地而又甜美地悬在半空之中,被天上的繁星们簇拥着,它在空中不断地投下那缕缕皎白的月光,又在空中凝视着我,对着我笑。

白天的过去,意味着黑夜的来临;黑夜的来临,意味着月亮的出现。月亮在我的身旁,不断伴随着我的成长,而在月亮的身上,也寄托着我的心语,以及记录着我儿时的生活、故事与理想。

初二:hhlpgh

第4篇

关键词:意象思维; 现代汉诗; 于坚; 北岛; 光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1005105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概念,同样是现代汉诗的重要修辞和思维方式。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遭遇现代性自我创新的挑战,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更新。

现代汉诗也长期被称为新诗,新诗在不断求变求新的过程中产生了跟传统诗歌截然不同的标准,如臧棣所说“在古典时代,衡量一个诗人的成就,主要看一个诗人对神话象征和公共象征的领悟的程度。而在现代诗的写作史中,这种衡量尺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叶芝感到的,现代诗人必须在其诗歌写作中去创建自己的个人象征。”[1]

现代性面向未来开放的时间观决定了它不断创制可能性的审美取向,所以,传统的意象在现代汉诗这里便产生了难题。所谓意象,是指经过诗人思想、情感和想象再处理过的名词性语言符号,是诗人心智情思和符号水融的结果。意象往往是意寄于象,象蕴藉意。意象既是以少达多,又是寓抽象于形象,寓情感于画面的表达,是汉语形象性诗学的重要手段。与古典诗歌相对有限的语言体制相得益彰,其审美特性被发挥到极致。也可以说,意象是古典诗歌所找到的沟通读者和作者审美体验的有效桥梁。但是,在现代性标准进入新诗后,意象的桥梁却并不稳固。现代性要求创新,诗人于是不能安居于前人的审美桥梁而无所作为。面对意象,诗人们都有着强烈的“影响的焦虑”。如果说古代诗人可以坦然地在诗歌中通过月亮意象去触摸乡愁或闺怨的话,现代诗人面对月亮却不能不小心翼翼。前人的月亮书写越多,后人书写月亮的困难就越大。

在意象使用方面,当代诗人有着相当多的思考和尝试。既有像于坚那样断然主张放弃意象——从隐喻撤退的;也有像北岛那样长久坚持意象诗歌写作,在诗歌内部有机性创设中更新意象个人性的;也有像光那样,在意象与情境的关系中,以情境磁化意象并更新意象内涵的。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共同构成了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诗意象思维的发展。

一、 意象否认:于坚“拒绝隐喻”的悖论

80年代以来,诗歌开始朝个人性方向发展,(这种个人性当然也是必须在具体的时空中被历史化的,并不是说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个人化完全脱离话语宰制)个人化带来了文学上的语言焦虑,体现在诗歌上则是对于“圣词”的审视和反思。八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诗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世界与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个人化世界的建构有赖于个性化语言的寻找。对于诗歌中“大词”或“圣词”的拒绝成了一种重要的思考途径——于坚的“拒绝隐喻”正体现了这方面的理论努力。

早在80年代,于坚就开始诗歌随笔《棕皮手记》的写作。《拒绝隐喻》最初成型于于坚对随笔《棕皮手记》(1990-1991年)的整理,收录于1993年谢冕、唐晓渡主编的《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等选本。此篇短论观点惊人,但作为随感结构松散、逻辑性薄弱,“隐喻”一词使用较混乱。“拒绝隐喻”之说引起诗歌界较多争议;两年过后,于坚对此短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成为《棕皮手记·拒绝隐喻——一种方法的诗歌》,改后内容更加充实,论述亦更为严密,对“拒绝隐喻”的使用更为谨慎。1995年9月,于坚应邀在荷兰莱顿大学亚洲国际中心“中国现当代诗歌国际研讨会”上发言,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拒绝隐喻”诗观。此诗论更名为《从隐喻后退——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刊登于1997年第三期的《作家》。

文章虽不断修改,但主体观点未变。于坚提出“文明以前世界的隐喻是一种元隐喻”[2],这种隐喻是命名式的。它和后来那种“言此意彼”的本体和喻体无关。于坚所谓的“元隐喻”是一种世界原初语言命名世界的活动,在他看来,在一套符号体系表征了世界之后,人们便不再活在跟世界的直接对话中。于坚认为:“命名者才是真正的诗人”、“诗人所谓的隐喻,是隐喻后。是正名的结果。”[2]他认为前者是创造,后者不过是阐释。

于坚意识到,在一套既成的符号系统中,名和实的分离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不再能够言说存在,而只是言说一套关于存在的符号:

五千年前的秋天和当代的秋天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但人们说到秋天,仍然是这两个音节。数千年的各时代诗歌关于秋天的隐喻积淀在这个词中,当人们说秋天,他意识到的不是自然,而是关于秋天的文化[2]。

在他看来,隐喻的建立,意味着一种表达的成规惯例宰制了人们的思维,并造成表达活力的衰退,其结果是在公共意象的使用过程中词与物渐渐脱节,经验被遮蔽了,诗也隐匿了。他还常常对隐喻思维进行政治判断:

20世纪以前的中国诗歌的隐喻系统,是和专制主义的乡土中国经验吻合的。越是专制社会,其隐喻功能越发达,不可能想象在一个隐喻作为日常言语方式的社会里会出现像惠特曼那样的诗人[2]。

既然“隐喻”必须为写作专制甚至社会专制负责,那么他惊世骇俗的“从隐喻撤退”或所谓“拒绝隐喻”的主张便显得自然而然了。

不难看出,于坚诗学方案背后的问题意识来自于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思路。现代性向未来投诚、向可能性敞开自身,那么重复便是最大的耻辱。这种现代性语境下写作的影响焦虑促使于坚做出反应,他为写作个人化提出的惊世骇俗的方案就是拒绝隐喻。

中国诗歌集中体现隐喻艺术的便是意象,他很具体分析了中国诗歌中从词到意象的技法: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一个伴随着词不断向意象转化的过程。无疑,意象比词更概括、集中、凝聚,也更富于表现力。中国诗歌的不断发展,使得意象这一个文件夹不断地充实扩大,其妙处在于以后要说一下文件名(意象)便可以了,这样不但使诗歌简约集中,而且带来了一种文学特有的陌生化效果。中国诗歌中大量的意象如香草、美人、春水等等,它们表现了特殊的内涵而被后人不断使用,而这种使用又使它们的内涵得以不断地扩展而有了大量的文化沉淀。譬如现在使用梅花这个词,它已往往不仅是“梅花”,而代表了“清幽、孤傲、高尚、纯洁”等精神性特征,梅花所隐喻的内容曾经给诗人以影响使他们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依旧”这样的句子,而这样的句子一旦产生,它又充实了梅花意象的内涵。中国诗歌正是在“词意象”这一条道路上不断前进。

所以,在于坚那里,隐喻之弊便是意象之弊。拒绝隐喻是对传统诗写方式的放弃,是写作上求新意识下的修辞弑父,它以拒绝的姿态吁请着诗写的更新。这种方案可能为于坚的写作带来新活力,但显然也带来了新的陷阱和悖论。

显然,于坚混淆了隐喻修辞和隐喻思维的区别。作为修辞的隐喻也许可能在某些文本中被拒绝,但作为思维的隐喻却难以被拒斥于诗歌门外。隐喻事实上是对语言表意功能的拓展,隐喻使意义从此物进入彼物,从具体世界进入抽象世界,隐喻是唤起事物隐秘联系的方式。所以,作为思维方式的隐喻无所不在且与诗歌不可分离。在于坚的大量作品中,看上去隐喻被拒绝了,事实上被拒绝的仅是隐喻的修辞,在思维的层面上,于坚的诗歌同样乞灵于隐喻。于坚非常著名的诗歌《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显然实践着于坚拒绝隐喻的主张,他为不祥的黑鸟提供了充满细节的新语境,试图颠覆以往隐喻中乌鸦的经典内涵。某种意义上说,于坚做到了,他解构了“乌鸦”,但解构的实现,其前提正是传统“乌鸦”隐喻的存在。所以,于坚的反隐喻写作常常内在地跟隐喻写作纠缠胶着。

这种完全解构式的反隐喻写作——恢复命名功能的写作,在于坚那里也是不能一以贯之的。随举一例,他在《0档案》“出生史”中有这么一句:

手术刀脱铬了 医生48岁 护士们全是处女[3]

这句看似纯属叙述的句子意义的产生,其实不能离开于“手术刀”、“处女”这两个词的隐喻功能。很难说“护士们全是处女”是一种现实描述,“处女”表达的是对一个僵化而充满道德洁癖体制的反讽。所以,“处女”已经由一种现实状态而被引申为“处女情结”或“陈腐的道德趣味”了。这种隐喻思维,也是于坚诗歌所不能不借重的武器。

现代性的求新意识使于坚拒绝诗歌中的陈腔滥调,希望写作能够重新回到存在身边,这构成“拒绝隐喻”方案的问题意识和合法性基础。然而,在为诗歌的陈腔滥调归因时,于坚却找错了根源。他认为隐喻必须为诗歌的陈腔滥调负责,无异于把杀人的责任归结到刀上。吊诡的时,这种方案在理论上虽然谬误重重,但对于于坚本人写作自我更新却并非完全无效。

拒绝隐喻虽无充分的理论基础,足以成为普适性的写作原则,却不失为某个诗人个性化的写作选择。正因此,其悖论性必须被指出:我们既不能因为它理论上的迷误而否认它作为个人写作方案的可能;也不能因为它在某个诗人身上产生的效果而将其扩大为普遍标准。

于坚拒绝隐喻方案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诗歌意象思维中“意象否认”的一种思路,通过对它的争议和讨论,人们更清晰辨别意象思维作为重要诗歌思维的作用。换言之,写作个人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否定意象——拒绝隐喻的方式来获得,但在意象的内部更新中同样可能实现。

二、 有机性与意象创新:北岛《关于传统》 的探索

北岛是朦胧诗人代表,意象思维在朦胧诗诗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更重要的是,北岛的写作,从未放弃过意象思维。在第三代诗歌通过叙事性、口语性而引入大量绵密的日常经验诗,北岛依然不为所动。写作的自我更新是每个严肃诗人的诉求,北岛的方式是为多个意象创设一种有机性,从而使意象既能在上下文中被解读,又不丧失个人性。我们通过他的一首短诗《关于传统》来分析他的探索:

野山羊站立在悬崖上/拱桥自建成之日/就已经衰老/在箭猪般丛生的年代里/谁又能看清地平线/日日夜夜,风铃/如文身的男人那样/阴沉,听不到祖先的语言/长夜默默地进入石头/搬动石头的愿望是/山,在历史课本中起伏[4]

诗歌对“传统”的解释正是通过“野山羊”、“拱桥”、“悬崖”、“箭猪”、“风铃”、“文身”、“石头”等意象自身的隐喻和彼此的串联、并联、对位关系建立起来的。

“野山羊”不是小绵羊,不是顺从驯服的,而是野性独行的。诗中它甚至走到了悬崖之上,如果将野山羊置换为现代艺术家的话,显然也无不可。在现代性独辟蹊径的压力下,艺术家们都走到了创新的悬崖之上,这时,他们必然要思考自身跟“传统”的关系。

而“拱桥”,显然是出走多时的“野山羊”跟传统之间建立起来的沟通途径,惜乎在诗人眼中,它“自建成之日/就已经衰老”。

箭猪丛生的年代是什么年代呢?直观解释当然是厮杀的、撞击的,非诗情画意的年代,也许可以牵强附会为信仰坍塌、思维碎片化的后工业时代。那么,“箭猪”和“野山羊”又有何关系呢?同为野性之物,走到悬崖之上的“野山羊”是高处不胜寒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孤独;“箭猪”却是热衷于在猪群中相互搏斗并厮杀逐利的。羊,特别是野山羊是清高的;猪,特别是箭猪却是现世的。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庸众。这里北岛的精英心态又清晰地流露出来。所以,在箭猪丛生的时代,站在悬崖上的野山羊是无法看到地平线——太阳升起的地方。

孤独的野山羊,自绝于喧嚣庸俗的时代,又无法通过衰老的拱桥去汇入传统,(这是北岛跟艾略特不同之处)此时,“风铃”出现了,“风铃”本是美妙的声音的声源,是风和铃默契的合奏和共鸣,传统之风吹进当代的心灵之铃,在北岛眼中不过是一种浪漫想象,因为这种风铃,如“文身”的男人那样阴沉,听不到祖先的语言。如果说“风铃”是动态的,在场的,诉诸耳朵和心灵,稍纵即逝的话;那么“文身”则是图腾化、抽象化,诉诸眼睛并且长久居留、难以抹去的。这大概是北岛对传统一种阴沉的看法:传统虽然被描述成“风铃”,事实上却不过是具有压迫性的“文身”罢了,是祖先强制性地在我们身体上留下的记号。后面三句带有反讽性,特别是“历史课本”的表达,历史不是历史本身,而是被叙述、被讲授的“课本”;“山”于是可理解为“历史课本”中确立下来的主流叙事。如果这样看的话,北岛的观点依然很“阴沉”,代表了一种对传统的悲观看法:因为山不是我们可以跟祖先共享的自然物,时间漫过的石头,最后都是被“历史课本”塑造的,这里那种历史的叙事化的立场很强,显然也不是朦胧诗时期北岛所会有的文化立场。

北岛非常喜欢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特朗斯特罗姆精湛的意象诗歌表达中获得启发和共鸣。北岛通过为诗歌中的多个意象创设有机性的实践,无疑更新了当代诗歌的意象思维。

三、 情境之于意象:光《1965年》的探索

如果说北岛的意象思维是通过诸多意象之间的对位、串联等关系来创设有机性的话,光的诗歌则追求情境对意象的磁化作用,文本情境同样使他诗歌中的意象获得了个人性。

一般而言,光并不被视为意象诗人,研究界多认为他“创作于八十年代中期,却并未引起关注的《1965年》,是九十年代诗歌中‘叙事’的起端。”[5]然而,这首叙事性很强的《1965年》同样隐含着一种创新的意象思维——通过情境为个人意象提供保证。以《1965》为例,这首诗中充满了意象,像“雪”、“茉莉花”、“红色的月亮”、“电影院”、“陡坡”、“冬眠”的“动物”、“高压汞灯”、“淡蓝色的花朵”、“冬季”。

从于坚拒绝隐喻的思维来看,像“雪”这样被用了千百遍的词,其实太像其所指本身了——北方大雪初挂枝头的美丽和过后摇落地上被踩得脏不可言、混杂黑色泥土和无数脚印的存在,这难道不正是诗歌中被用破了的陈词滥调的某种象征。对于任何现代诗人而言,面对“雪”或“月亮”这样的意象都是有压力,光并不例外。诗人该如何挣脱呢?于坚的方式是,干脆拒绝隐喻,隐喻总是会涉及到名词,它恰好是名词的一种意义衍生机制。写作不可能避开名词或意象,于坚所谓的拒绝隐喻,很多时候就表现为解构意象——对乌鸦的逆向命名,他对塑料袋子的书写中充满着对各种文化飞行意象的解构。但是,光的方式不是拒绝隐喻,而是用叙事性的手段,巧妙地赋予意象以个人化的内涵。比如,在他的诗歌中,雪是死亡的隐喻或象征,但是他却绝对不会简单地说“雪是死亡”(或相类似的“雪有死亡的质地”、“雪散发着死亡的气息”、“雪闻着有死亡的香气”之类语言),因为当诗人用隐喻的语言装置来写作时,从本体到喻体的语言映射,其实正是诗人的思维向世界发起的正面强攻,它所能炸开的东西,很可能是有限的。

应该说,光保留了隐喻的效果,但是他放弃了明喻(像……)暗喻(是……)等通过修辞装置来实现的隐喻,他用叙事的铺垫来执行隐喻的目标。正因为隐喻弥散在整个诗歌语境中,所以,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就不再是直接的,确凿的,它是模糊多义的、多点发散的,因而也是更加丰富,更有创新可能的;一旦读出来也更加发人深思。我们看《1965》年中的“雪”:

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

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6]86

看似平淡的叙述口吻中没有任何关于“雪”的意义建构,即使有也是隐藏的、不动声色的。(如果说隐喻修辞的“是”、“像”是一种由诗人出面进行的强力导读的话,这种不动声色的叙事铺垫则是创设一个博物馆中的现代艺术展:陈列的顺序和方式已经包含着策展人观看世界的方式,但却没有一个导游来推销一种强制性的视点。)“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这是主体客观的叙述口吻,“第一场”带来了某种“原初性的”、“充满期待憧憬”的意味;其潜在效果则是,暗示了这场雪对主体记忆的重要性,许诺了主体对记忆的确切把握。它虽然没有说出记忆,但暗藏记忆。我们接下来就会发现,记忆正是此诗的重要主题,而诗人在最后一句又颠覆了这种通过语气暗示出来的“确切记忆”。

第二句,“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第一句是一种客观化语气,第二句则是主体“不确定”语气:“记忆中的第一场雪”该如何理解呢?第一种解释是“在我的记忆中,这是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我的记忆中”说明它很可能是不够确切的,只是“我”个人的某种印象乃至错觉,它是不确定的,跟第一句的那种“确定、客观”的语气是不同的。诗人悄悄地铺垫下诗歌最后的“自反性记忆”(这里的自反性不是哲学上的“自我反映”,而是自我反对,自我消解的意思)。第二种解释则是,这场雪既是现实的,也是隐喻的,它是我的记忆中第一场严寒。因此,“雪”就不仅仅是“雪”了,它悄无声息地朝着“死亡的气息”逼近。结合全诗,这种含义确实是存在的:

傍晚来得很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绕过一个个雪堆,看着/行人朦胧的影子闪过——/黑暗使我们觉得好玩/那时还没有高压汞灯/装扮成淡蓝色的花朵,或是/一轮微红色的月亮/我们的肺里吸满茉莉花的香气/一种比茉莉花更为凛冽的香气/(没有人知道那是死亡的气息)[6]86

这一段写雪后的傍晚去电影院看电影,后面括号内的句子埋藏着诗歌意义的密码——死亡的气息。正是从这个“密码”出发,我们发现这首诗所有被叙事性之灯漫不经心探照过的名词,其实都充满了隐喻。

这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典型此时语气与童年视角交融的片段:几个小孩子,绕过一个个“雪堆”,严寒堆成了我们的玩具,“行人朦胧的影子闪过——黑暗使我们觉得好玩”,这句话显得特别意味深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智力来理解“雪”的严寒和“黑暗”的残忍,没有办法理解那些从雪堆中闪过的朦胧影子所可能有的创伤和心事。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切“好玩”,这里有一个“类儿童视角”,因为它并不是真的要还原到儿童的那种角度去看世界,只是借用了当时儿童眼中的世界来跟现在进行对照。所谓“那时”,“没有人知道”便是此时的语气,此时的语气与童年的视角的交融,为“雪堆”、“高压汞灯”、“茉莉花的香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解释途径。

此时的语气告诉我们,在那种快乐无邪的记忆中,有一种死亡的气息在弥漫,只是它尚不为当年的我们所觉察。因此,此时的语气为诗歌解释提供了最重要的光源,所有的词都打上了死亡的色彩:雪中凛冽的香气是死亡的气息,那么雪很可能便是一场致人死亡的严寒。

“那时还没有”说明“高压汞灯”并不是童年场景中的现实存在物,它的引入不是现实性的,而是象征性的。它的引入是由于被装扮成“蓝色花朵”和“红色月亮”的高压汞灯跟雪被黑暗装扮成童年美好玩具之间具有同构关系。

1965年,“我”只有十岁,在童年演习着“杀人的游戏”的欢天喜地中,还无法理解一场早已降临的雪的含义。(从历史和文化意义上说,1965年之后即将降临的还有更大的雪)联系具体的历史语境,光在这里漫不经心的语调而又步步匠心的布置,有着充分的现实指向。

由此我们发现,光在赋予“雪”个人内涵的过程中,他放弃了传统的隐喻修辞装置,而诉诸了更加复杂的叙事装置,这里包含了适时的铺垫与说明;主导性阐释语码的设置(“没有人知道那是死亡的气息”是这首诗意义的主光源);“此时”语气与“童年视角”的交融和张力。在这多种复杂精微的叙事设置中,“雪”与“死亡气息”的关系,不是点对点的对应映射关系,而是必须在语境的有机性中去综合把握的一种气息。

这首诗还有其他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但是此处,光八十年代努力,在九十年代大放异彩,引领了九十年代的叙事性潮流。他延续了隐喻,又更新了隐喻的语言机制,相比于于坚拒绝隐喻的结构策略,他向叙事性掘进的思路对九十年代以来的诗写有着更重要的启示。而且,我们可以从八九十年代另一个位重要的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中看到相近的处理意象的经验。

四、结语

意象既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也是现代汉诗重要的思维方式。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诗实践中,意象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拓展:于坚的“拒绝隐喻”事实上以否认的方式反证了意象思维与诗歌的不可剥离性的;北岛则以有多个意象有机性实现意象个人性;而光的叙事性诗歌中,隐含以情境更新意象个人性的思维。意象在诗歌中或疏或密,或隐或显,但意象思维却始终是中国汉语诗歌思维之一。现代汉诗追求个人性和诗写的更新,诗歌中的意象思维也因此将变得更丰富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心释,黄梵,臧棣,等.关于当代诗歌语言问题的笔谈(一)[J]. 广西文学,2009(1):88-94.

[2]于坚.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J]. 作家,1997(03).

[3]于坚.0档案 [J]. 作家,1994(1).

[4]北岛.关于传统 [M]//北岛诗歌集.佛山:南海出版社,2003:53.

第5篇

关键词:兔文化;内涵演变;生殖崇拜;神话形象;诗歌形象

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丰富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有关兔子的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或者是有关兔的诗歌描写都数不胜数。兔子从野生动物走入人类的文化生活当中,并走上神坛,成为先民的崇拜对象。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兔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1 以自然写实为主的兔文化

我国兔文化来源已久。建子龙、任战军[1](2014)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兔形玉器最早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以兔为题材雕刻成的玉器。”出土文物中的兔子造型或卧或立,有的是祭祀所用器具,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配饰,造型多古朴可爱。各朝代的兔形玉器文物中,兔形象随着雕刻技术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是简单古朴的造型还是后期工整端丽的兔形象,都是写实性的兔子,反映了先民认识世界时最朴素的思维方式。

写实的兔形象除了在玉器、陶器等生活用具中出现之外,在绘画作品中也常有其身影。汉代多处壁画,如山东宋山小石祠东壁画像,嘉祥武氏祠汉石画像等,都出现了兔的形象。在其他著名绘画作品,如北宋崔白《双喜图》、明代张路《苍鹰逐兔图》、清代沈铨《雪中游兔图》以及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双兔图》等,都对兔子外形柔弱优美的姿态加以细致描绘。

2 作为生殖崇拜的兔文化

原始社会对兔子的刻画和崇拜起源于生殖崇拜。兔子是自然界中生殖能力极强的物种。远古时期的人类族群生产力低下,人口数目和劳动力质量成为一个部落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评判内容。东汉班固在《尔雅》中记载:“兔子曰娩”。出于对繁衍后代的强烈需求,兔子凭借其强大的繁衍能力成为了先民眼中生殖的代表。

对兔子的生殖崇拜文化至今保留在民间习俗之中。人们在布置洞房时所贴的窗花上多有蛇盘兔、鹰抓兔等形象,就是暗喻男女之间阴阳结合,并祈盼女性能多子多孙。巴娄[2](2011)在介绍苗族兔文化中也提到,因为兔子繁殖能力强,故而苗族民间多选择兔年娶媳妇、修房子,以求多子多孙、兴旺发达。苗族村民制作的各类饰品中也多有兔子的形象。

3 走上神坛的兔文化

兔子走上神坛则是受到崇月文化的影响。崇月文化是我国古代中一种影响深厚且绵延已久的文化类型。月亮代表了先人对人口繁衍的追求和长生不老的期冀,这和先人对兔子崇拜的内容正好相符。

汉代道家兴盛,养生修炼、追求长生不老是社会的主要思想潮流。道家认为月亮上藏有长生不老的药,而兔子自然就承担了捣药的职责。“玉兔捣药”这一形象在文物资料中也经常出现。傅玄在《拟天问》中更是直接写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民间传有“白兔寿千岁”的说法,也就是由此而来。宋书《符瑞志》记载“王昔德盛则赤兔现,王者敬耋则白兔现”,白色的兔子变成为了祥瑞的征兆。

兔文化与崇月文化的融合还体现与“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合中。嫦娥奔月神话中并未提到玉兔这一形象,而后期的神话故事中玉兔却一直成为嫦娥身边的宠物。嫦娥奔月与玉兔捣药都与月亮有关,在坊间故事流传中,两个故事便逐渐合二为一了。

4 诗歌典籍中兔文化

与兔有关的诗歌典籍最早可追溯到《诗经》。《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经・小雅・巧言》:“跃跃赐茫遇犬获之。”这表明兔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一部分。此外,《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都刻画了“狡兔”形象。李贵生[3](2010)指出,“狡”本意是迅疾,“狡兔”指的是跳跃迅疾的兔子。较为著名的描写兔子的句子当属《木兰辞》中名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人早期对兔子的刻画主要以对其自然属性刻画为主,并没有突出其象征意义。

在后期文学创作中,兔形象在经过艺术家们的提炼加工后,成为高度抽象概括的文学兔形象。《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后以白兔喻弃妇。白居易《中秋月》“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以兔喻月亮。苏拯《狡兔行》:“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诗人借兔子表达对贫苦的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兔为主题的诗歌在历史中不计其数,韩愈《毛颖传》、梅尧臣《永叔白兔》、秦观《放兔行》、赵孟\《兔》等等文学大家都曾借兔抒情。兔意象成为诗歌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5 兔文化内涵演变脉络

兔文化的演变发展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一是延续着早期的写实文化,着重对兔的自然属性进行刻画。兔子性格温顺,外表形象可爱以及兔子善于奔跑等生理属性,都是文学创作中描绘的内容。在玉器、陶器以及绘画作品,兔子多是以其自然形象出现。而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艺术创作者们大多借由兔子的外形或者习性等,托物言志,抒发内心感受。

另一个方向则是沿着神话传说发展。兔子或以捣药形象出现,或成为月亮的代表,与嫦娥相伴。兔成为人类生殖崇拜的对象,代表了吉祥如意,寄托着人们对繁衍生殖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神的形象。这一类的兔文化在今日的民俗文化中占有较大成分。

兔文化的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它受到当时文化思想潮流的影响,融入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兔文化的内涵并不局限与历史,它是现代社会中依旧存在的文化内容,并将伴随时展不断延伸。

6 结语

兔文化融入在我们数千年文化之中,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尽管在今日的兔文化中,信仰的成分已经逐步减少,但是兔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并凭借其可爱乖巧的造型,依旧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建子龙,任战军,高玉琪.中国古代兔文化[J].中国兔业,2014(3)

[2] 巴娄.苗族的兔文化[J].理论与当代,2011(1)

[3]李贵生.也说“狡兔”[J].语文学刊,2010(3)

第6篇

从古代传说到诗歌典籍记载,单月亮的别称就有“嫦娥”“婵娟”“金娥”“素娥”“素魄”“娥影”(喻人的),“蟾蜍”“玉兔”“玉羊”(体物的),“蟾宫”“金盆”“金镜”“玉盘”“桂宫”“天镜”“明镜”(状形的),“冰轮”“冰镜”“银钩”“玉镜”“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示质的),等等,可旧形象别致,丰富多彩。在中国文化里,月亮哲学博大精深。月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是生命的,还是文化的。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人生的圆满、缺憾就像月亮一样。而望月怀远,望月而感,对月抒怀,观月悲秋等,往,丰成为不可缺少的文学审美意象。

月亮的情感寄托。在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月是夜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独处时的灵魂栖息地。它常常带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与“融融的相思”,它成为我们情感的诉说对象,有道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所以古诗中的月亮就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成为“望月怀远”的代表作,表达了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又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深切思念。再如杜甫《月夜》:“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时怀妻之作。全诗构思巧妙,借闺中望月诉说思念之情,其实是作者思念妻子,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从头至尾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如何担心等,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更强。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饱含着苏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苏轼借此表达了既然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自然规律,那么只要人常在,就能同赏一轮明月,化悲怨为旷达,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因此,上述古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

月亮的阴柔之美。人们常把皎洁的明月,喻为荡漾澄澈的湖水,这是因为“似水柔情”道破了月亮阴柔之妙韵。正如古人所说:“月者,阴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大戴礼》)即说明月亮的阴柔之美表现在阴柔之“道”上。如追求和谐团圆,善解人意,宽容忍让,谦和恭敬,温文尔雅,这便是月亮阴柔之道的自然“人化”。而其阴柔之美,不仅有纤细、温顺、含蓄等方面的表现,也有缠绵、深沉、纯情、热烈等方面的流露。例如“月上柳梢”,为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喜悦;“晓风残月”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哀伤;“月照高楼”是孤独寂寞、情到深处的眷恋。

月亮的禅宗哲学。研究表明:佛学中所谓的“以指指月”,即禅师引导、启发弟子悟道。“禅”就是月,语言就是指头。禅师们经常通过对“风、花、雪、月”的吟咏,来说明禅理,表达追求宁静淡远的心境。所以,月亮就是禅的境界。例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寒山禅师语)又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佛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已久,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相融合一,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

月亮的生命永恒。在月神神话中,嫦娥窃取的“不死药”及被吴刚砍伐的“月桂树”的奇异能力,都暗示着一种不死的生命精神。因此,人们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古诗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发出了对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追问和慨叹。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参与缔造了中国的历法,也影响了中国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学者认为时间本是一条进化直线,但在中国月亮哲学中被转化为一条循环的曲线,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见证,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谚语妇孺皆知。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天地迢迢自久长,白兔赤乌相趁走”(白居易《对酒》)的美好祝愿。

总之,中国文化创造出了无限的月亮意境,月亮是一个富有生命的载体。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

中国的月亮

予 敏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起来,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那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全都是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城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之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栊静”。松树本身不够美,加上月光就美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怕味道全没了吧。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

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行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现代心理治疗师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等,都涌上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明月”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啊,“烟笼寒水月笼沙”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啊,念起来津津有味,它们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在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节选自台湾散文家予敏的作品)

简析

文章先写“世界上许多民族关于月亮的神话”与“现代科学的观点”的矛盾对立关系,引出中国的“月亮文化”,通过众多诗人诗句的意境营造了一个个父于月亮的唯美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结句“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再次点题,说明黄帝的子孙赋了月亮不朽的生命。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很多。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6年,以后就离乡背井,飘泊天涯。在济南住了10多年,在北京度过4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11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30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夜间,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漾,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啊!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简析

季老游历过祖国大江南北的名山胜地,也飞抵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在故乡仅仅生活6年,但心里割舍不下的仍是故乡。而且,对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如果寻找答案,那就是他在《人间第一爱》中所写的:“我一生走遍了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所以,在作者的眼里,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而是由亲人、景物、故事构成的,蕴涵着许多情感和记忆,给人温馨的审美感受。

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创造月亮

张丽钧

唐传奇中,有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是讲有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说第三个人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

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够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无比地澄澈清明。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

叩问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经常犯“月亮缺乏症”?晦朔的日子,天上的月亮隐匿了,心中的月亮遂也跟着消亡。没有月亮的时候,

光阴在身上过,竟有了鞭笞般的痛感。“不是我在过日子,而是日子在过我。”我沮丧地对朋友说。回忆着自己走在银辉中的模样,是那样的诗意盎然,但今天的手却是绝难伸进昨天――我够不着浴着清辉的自己,这座城市里有一个冷饮馆,叫“避风塘”。我路过它,却又踅回来,钻进去消磨掉一个寂寥的下午。赚去我这整个下午的,是它的一句广告词“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灰暗的心,不发呆又能怎样?

我常常想,苦的东西每每被口拒绝,苦口的药,也聪明地穿起讨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们的嘴,便来攻我们的心。而我们的心,是那样容易失守。苦,在我们的心里奔突,如鱼得水。可以诉人的苦少而又少,难以诉人、羞于诉人的苦多而又多。忧与隐忧不由分说地抢占我们的眉头和心头。夜来,只有枕头知道怀揣心事的人是怎样地辗转难眠。世界陡然缩小,小到只剩下你和你的烦恼。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无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无可逃遁。这时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没有月亮,心空呢?

想没想过,剪个纸的月亮给自己照明?

创造一个月亮,其实是创造一种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浩叹,习惯呼救,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赎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达11天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段段的“样板戏”,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终于幸存下来。她不就是那个剪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的人吗?劝慰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怀里取暖。这样的人,上帝也会殷勤地赶来成全。

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阴翳,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选自《青年文摘》)

第7篇

少先队中秋节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

三、活动时间:20XX年9月9日

四、活动地点:教室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少先队中秋节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二、活动准备:

收集当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以及中秋节的相关故事、传说、诗词等资料。

三、活动实录

1、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同时展示圆月的画面,引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辅导员: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那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

(1)出示月相图(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变化)。

辅导员: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辅导员: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由来。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辅导员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见附后资料)辅导员: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引导队员讲出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展示嫦娥奔月动画图片。)

辅导员(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2)队员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辅导员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我们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3、中秋佳句知多少

辅导员: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谁会背关于月亮的诗歌呢?队员齐背《静夜思》。

4、欢乐过中秋

辅导员: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全班品尝月饼。

5、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队员之间交流。

四、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505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最后,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

少先队中秋节活动方案三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在这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们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利用这个节日,举行一次少先队中秋节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学校利用宣传栏、雏鹰小广播等舆论工具,让学生了解有关中秋节来历等有关知识。

二、在中秋节假期期间,让学生充分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诗词,起源等知识,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收集的材料回校后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归类整理上交学校)

三、各中队举行一次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队会。可以诗词朗诵,也可以是中秋节故事会,还可以举行一次中秋节演讲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四、请各中队在9月12日前,上交本中队的活动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照片。(照片上要能明显的看出是中秋节班队活动)

希望各中队辅导员老师能认真对待,本次活动将列入班级考核,切实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浓厚的民族风情,提高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极大热情,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少先队中秋节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

2.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3篇

3.幼儿园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4.小学中秋节手抄报活动策划方案

5.2016年中秋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06-01

魏书生被誉为“教育改革家”,是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笔者作为从事高中教育多年的语文教师,有幸两次聆听魏书生老师的学术报告。魏书生老师开拓创新的勇气、智慧和成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我认为,学习、借鉴、践行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对全面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现在简谈几点体会,以期与同行分享。

一、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之间精神实质相同

(一)民主平等。魏书生语文教育之民主平等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友好,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实行民主化,因材施教等。目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二)教书育人。魏书生说:“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育人,这是我个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语文学科性质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成绩本身的需要……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这是深谋远虑之见。

(三)科学发展。魏书生的语文教育立足于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他把学生分成“新我”和“旧我”,使“新我”战胜“旧我”,成长为优秀人才,在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这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基本理念相吻合,值得语文教师学习借鉴。

二、学习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有效实施语文课程标准

我学习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学以致用”,教学工作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有了信心;在实施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知难而进”,有效地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关于如何实现语文教育民主。我们常把“以学生为主体”放在嘴上,实际教学中却难改“师传生受”的旧习。且不说“满堂灌”的什么弊端,单从课堂效率来衡量,难道我们不应该“痛改前非”吗?魏书生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强调民主思想,创造出“六步教学法”、“学导法”等教学法,这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们不能只看到“手指”而忘了“月亮”。我们还要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手指”。近年来,玉林市教育界大兴“问题教学法”,其积极作用是公认的。这也是教育民主思想的成果之一。在教学高中语文诗歌单元内容时,鉴于诗歌教学重在通过朗读鉴赏来体会和领悟,我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对其中部分诗歌进行自主学习。按照自主组织、自由组合的方式,让学生每4-6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负责诗歌朗诵、配乐、背景资料收集、诗歌鉴赏、鉴赏的点评等等,并鼓励他们动手自创诗歌,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成果,最后还由学生自己推荐优秀的创作成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对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评,辨析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加深对诗歌创作的认识,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这些教学方法立足于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并非目的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对于“方法”“模式”的学习、借鉴,我牢记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告诫。

(二)如何做到教书育人。魏书生老师认为“上语文课是最大的乐趣。”可是曾几何时,我认为语文学科难教,语文教师难当;特别是高中语文难教,高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学科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章等,是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世界。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工作者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听魏书生讲学后,有“听君一席话,胜读万卷书”的感觉。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使我震撼,我开始反思,开始感悟,开始求索。原来,语文很美,教语文是享受快乐、享受幸福的过程。我认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像魏书生一样,将一生的热爱献给母语教育;在语文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教学相长,去体会职业幸福、享受美丽人生。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而掌握学习方法,而且在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世界,形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才是语文教育的真义。

(三)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仅靠“苦干”就能得来的,还要靠改革发展,靠科学、讲效率。魏书生工作繁忙,直接用于教学的时间很少,可是他的教育教学效果极好,这就是科学的威力。深悟了这个道理,我再也不以教学忙、累为理由忽略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而是自加压力,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创新。近年来我主持或参加了多个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尝到教育科学研究的甜头。

第9篇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苏轼 悼亡诗 比较

“死亡是最高的美学命题”,虽然死亡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结束,然而死亡这个话题,却因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某种意义上令爱情获得了永恒。本文选取埃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两首悼念亡妻的诗,这两首悼亡诗,虽然国别时空不同,但都是中外悼亡诗歌的典范。笔者在主题、表现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两首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安娜贝尔•李》和《江城子》有着相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是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表现着诗人感人至深的爱情诉求。爱伦•坡一生历尽坎坷,这首诗是他一生的绝笔。这首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最美的、最打动人心的爱情绝唱。诗中安娜贝尔•李的原型被认为是坡的妻子弗吉尼亚。诗人以回忆开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海边一个王国里”,住着诗人和他的爱人安娜贝尔•李,他们的爱情如此之深,引起“天堂中的六翼天使”的妒忌,天使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夺走了他爱人的生命,让她那些“高贵的亲属”抬走了她的遗体,诗人却发誓不让任何力量把他爱人的灵魂和他的灵魂分离。每晚他都会睡在安娜贝尔•李的墓旁,伴着潮水的起落,星星月亮都会让诗人想起自己的爱人,这种忠贞不渝的爱令人动容。

苏轼的《江城子》是诗人悼念妻子王弗所作。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喜结连理,恩爱至深。可惜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苏轼痛失爱侣,精神上的创伤可想而知。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此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王弗梦中相逢,创作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夫妻恩爱虽被生死阻隔,可是过去生活的场景确是“不思量,自难忘”。诗人将千里孤坟的凄凉、对妻子的思念、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在一起,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表达的主题跟《安娜贝尔•李》相同,都是对已故爱人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

二、两首诗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同样的主题

两首诗作者都是将梦境植入诗中,在梦中表达对亡妻的哀思,以求得到爱的延续。“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虽然梦是虚幻的,却成为诗人的精神动力。《安娜贝尔•李》开篇便把人带入一个遥远的、梦幻般的世界,“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用过去式讲述了一段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和虚幻之美。诗中苍白的月光、苍茫的大海、孤寂的坟茔这些如梦似幻的意象的描写反映出爱伦坡的创作主张:即主张诗歌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梦幻和怪诞想象世界中追求心灵的宁静。诗人在梦中在明澈的月光下和安娜贝尔•李相会,“因为月亮的光总叫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贝尔•李。月光带着诗人在梦中寻找爱人,梦安慰了诗人悲苦寂寞的心。虚幻的想象和凄清的梦境让诗闪烁着灵异动人的色彩。从梦的角度出发使诗笼罩上奇幻而又唯美的色彩,形成了异乎寻常的风格特色。

苏轼的《江城子》也不是写清醒时的楚痛,而是以记梦之由表达十年来的生死难忘之情。以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伤感为主线,诗人随着潜意识的引导,恍惚又看到了爱妻“小轩窗,正梳妆”,仿佛看见王弗沐浴晨光对镜理妆。紧接笔锋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一任泪水涌流。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恍惚,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伤感,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在梦中,诗人的诗魂摆脱现实的桎梏,尽情地表达伤逝和哀痛。

三、两首诗入梦的意象不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论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认为是神给予了诗人灵感,是神让诗人迷狂。《安娜贝尔•李》中的“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以赛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再如,诗中第五节的“无论是天上的圣使,/ 还是海底的恶魔, /都不可能把我灵魂,分割于/美丽的安娜贝尔•李。”这种宗教思想也来源于《圣经•新约全书》中的《罗马书8:38-39》,原文是:“因为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教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里的。”在西方,夫妻之爱常被看作是沟通一个人与上帝的桥梁。

而苏轼的这首词,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以平常语出,从细微处见真情。入梦的意象乃是平淡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的生活片段,一幅恩爱夫妻平居的生活画面进入到梦中。诗人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意象,从“身边事,儿女情”这些细处着眼,表达对亡妻的爱。朱光潜先生说过:“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江城子》中所传递出的夫妻相敬如宾的恩情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这是与古代婚姻的特点相关联的,古代的婚姻不是自由恋爱的结合,真正的爱情只是在婚后的相互扶持中产生的,爱情也带有浓浓的亲情成分在里头。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种文化氛围,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四、结语

文学是反映真实的、富于想象的语言艺术。它至少包含三个要素:真实(truth)、想象(imagination)和美(beauty)。一个作品有了这三种品质,它就可能有感人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江城子》和《安娜贝尔•李》皆反映了真情实感,富于想象和美感,诗人用语言文字使自己对亡妻的爱得到了见证,并永存世间。这两首诗犹如两朵不同风姿的花朵,盛放在诗坛,并将因为有万千读者的钟爱而不朽。

参考文献:

[1]金道友信. 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3.

第10篇

“这是献给整个墨西哥文学的大奖”

――2009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帕切科其人其作

曾几何时,世界文学言必称拉美。上世纪六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气势磅礴,一位位世界级文学大师的闪亮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半个世纪的喧哗与骚动过后,拉美文学逐渐恢复平静,踏上了回归之旅。正如被拉美文学界归为后现代派作家的埃克托尔・阿瓦德所说,“‘文学爆炸’不能归属于正常,只是个特例,而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正常”。“新生代”的拉美作家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一种更为从容、更为谦逊的态度不断进行着创新和超越。2009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墨西哥作家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José Emilio Pacheco)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翻译家于一身的帕切科是墨西哥当代文学的核心人物,自1996年起成为墨西哥国家学院的成员,2006年被选为墨西哥语言学院名誉院士。帕切科1939年出生在墨西哥城,曾就读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事业,并曾担任报社编辑、大学教师及文学研究的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帕切科便开始崭露头角,和许多大师一同出现在文学选集之中。他先后出版了诗集《夜之元素》(Los elementos de la noche,1963)《火的平静》(El reposo del fuego,1966)《不要问我时间如何逝去》(No me preguntes cómo pasa el tiempo,1969)《你将一去不返》(Irás y no volverás,1973)《偏航的岛屿》(Islas a la deriva,1976)《从那时起》(Desde entonces,1980)《海上的工作》(Trabajos en el mar,1983年)《我望向大地》(Miro la tierra,1986)《记忆之城》(Ciudad de la memoria,1990)《月亮的寂静》(El silencio de la luna,1999)《流沙》(La arena errante,1999)等,小说《你将在远处死去》(Morirás lejos,1967)《沙漠中的搏斗》(Las batallas en el desierto,1981)等,以及故事集《遥远的风及其他故事》(El viento distante y otros relatos,1963)《快乐的原则》(El principio del placer,1972)等。在获得塞万提斯奖之前,帕切科曾获得过墨西哥语言文学奖(1992年)、何塞・多诺索伊比利亚美洲文学奖(2001年)、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诗歌散文奖(2003年)、巴勃洛・聂鲁达伊比利亚美洲诗歌奖(2004年)、加西亚・洛尔卡国际诗歌奖(2005年)、索菲亚王后伊比利亚美洲诗歌奖(2009年)等重要文学奖项。半个多世纪以来,帕切科的作品始终没有过时,始终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这正验证了博尔赫斯关于经典一说:所谓经典,就是几代人读起来都会带着同样的热情。

帕切科的诗歌是对话式的而非曲高和寡的独白,是清晰的表述而非修辞的堆砌,重在意义的体现和价值的判断而非形式的矫揉造作。他的每一首诗都以富含想象力的方式剖析着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元素,承载着社会伦理的价值。接受索菲亚王后诗歌奖时,帕切科曾称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说:“我写的是我的所见所闻,而我的所见所闻是不容乐观的。”无疑,帕切科所指向的是墨西哥的社会现实,是频频发生的暴力、犯罪和不公正的事件。事实上,社会安全已经成为困扰拉丁美洲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与其说帕切科悲观,不如说他不苟且偷安,始终为人类的生存状况而忧虑,为弱者呐喊。无独有偶,因身后出版的鸿篇巨制《2666》而风靡全球的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生前也曾极为关注墨西哥的暴力与犯罪。更为凑巧的是,波拉尼奥在其小说《荒野侦探》中曾借主人公、年轻诗人马德罗之口,见解独到地评价了帕切科的诗,说他的诗“是用来阅读的,不适合朗读”。可见伟大作家之间的默契与认同。

时间是诗人的永恒主题,帕切科也不例外。在最初的《夜之元素》和《火的平静》两部诗集中,时间与毁灭、获得与痛苦总是相伴而生,自然和时间总是战无不胜。当“夜晚放出它的恶毒”,“日子、信仰、预言悉数毁灭……话语在空气中破碎……一切都无法重建……流放的泉水无法回到源头,鹰的尸骨无法找回它的翅膀”(《夜之元素》)。世界就如同火焰,“正在熄灭却试图永存”(《火的平静》)。这种对时间的恐惧、对存在的忧虑始终延续在帕切科诗作中。“我们在大地上没有根。/不会永远存在于大地之上:/只是短暂的一瞬。”(《迟早》)当被问到这种人生苦短的感慨源于何处时,帕切科不无讽刺地回答说:“这是生在墨西哥、长在墨西哥的直接结果,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消失在瞬间,一座房子倒了,转眼间一座可怕的大楼便会取而代之。”尽管感叹生命如昙花一现,诗人又忍不住留下一点调皮的希望:“只要还有人活着,我就将会醒来”(《在场》)。其实,诗人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借助诗歌的“只言片语”――那些“与白日的影子留下的灰烬同在的只言片语”――避免消失的厄运而永久在场呢。

关于诗的本质的思考是帕切科诗作的另一主题。墨西哥曾经是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诗潮的摇篮,孕育了曼努埃尔・古铁雷斯・纳赫拉这样的现代主义开创者。曾几何时,这里的诗歌逃避现实,崇尚阳春白雪,诗人们追求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然而,熟读《堂・吉诃德》同时亦对博尔赫斯颇有研究的帕切科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将欧洲的先锋派风格(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与墨西哥本土艺术相融合,使诗与墨西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令自己的诗给人一种厚重的质感、一种“率真而又非轻易得来的见证感”(《ABC报》)。这一点帕切科在作品中表示得很明确:“我只在乎/见证/当前的一刻……我所寻求的诗/如同一本日记/里面没有计划/也没有安排”(《致可能感兴趣的人》)。他擅长使用格言、隐喻和寓言描写真实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诗风简洁而蕴涵深意。正如墨西哥当代著名作家卡洛斯・蒙西瓦斯所说,帕切科“热衷于比喻,在短短的几行文字中凝聚着一个几乎总是伤心的故事”。塞万提斯文学奖评委何塞・罗德里格斯称帕切科是一位“描写日常生活的独特作家”,并且认为由于他“创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同时由于其作品中表现出的“与现实保持距离的讽刺”,最终使他“与西班牙语融为一体”。这不禁令人想起帕切科的挚交、墨西哥诗歌巨匠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一句话:“真正的诗人是无我的。”

帕切科的叙事作品大都采用儿童和青年的视角,试图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喧闹的墨西哥城。他推崇华兹华斯“儿童是人类之父”的著名观点,认为童年是人类的故乡。小说《沙漠中的搏斗》便是一个“关于童年和青春的美妙故事”(何塞・罗德里格斯语)。故事主人公卡洛斯少不更事,爱上了同学的母亲玛利亚娜,于是被家人逼迫转学。多年以后,卡洛斯听说玛利亚娜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自杀。他无法相信这个消息,于是四处寻访,但直到最后仍旧没有她的音信,留下的只有回忆的惆怅。小说以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墨西哥为背景,通过一件件细微的小事展现了在美国文化影响下墨西哥人迷茫的精神状态,以及各个阶层、各个种族之间多元混杂的矛盾。然而,无论是帕切科自嘲的悲观主义情怀还是伤感的氛围,都并未遮蔽作家笔下孩子天真的视角和年轻的心灵,他将一个纯洁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令读者流连忘返。毕竟,文学不只承载着道德和哲理,还需要一片纯洁的童心,使读者的心灵在浮华的尘世可以得到净化。透过孩子和青年纯洁而天真的视角和心灵,作家并非抒发怀旧的情感,而是试图以一种更为淳朴的方式展示活生生的过去,因为在作者看来,历史是今天和未来的参照。

帕切科被公认为是继阿方索・雷耶斯(博尔赫斯眼中“最了不起的诗人”)和奥克塔维奥・帕斯(1981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和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后墨西哥当代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作“活着的最好的诗人”。而面对被视为西班牙语世界的最高文学奖――塞万提斯奖,谦逊的帕切科深明大义,道出了墨西哥人的心声:“这是献给整个墨西哥文学的大奖”。由此可见大师的谦卑和他对墨西哥民族文学由衷的崇敬。让我们读一读帕切科的诗作《崇高的背叛》,在这首不同凡响的作品中,诗人对祖国、对历史、对现实既矛盾而又真切的情感跃然纸上:我不爱我的祖国。/她那抽象的光辉/虚无飘渺/但(尽管并不悦耳)/我愿付出生命/为她的一方水土,/一方人,/为她的港口、松林/和城堡,/为一座破败的城市,/灰暗,丑陋,/为她的历史人物/为她的几座山脉/――还有三四条河流。

第11篇

一、 课程研发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教师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课程研发是非常高深的科研项目,一线教师不能胜任。然而,实际上,课程就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之中。只要我们身处教育生活之中,就完全可以研发课程。为此,我们不应对课程研发敬而远之,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早就存在,并不神秘。中国农耕时代的私塾教师就有很强的课程领导力,他们可以自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体现出很强的原始课程领导力。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教材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生经历的一个个课程,在他们的脚下铺就了一条幸福的成长之路,每一个路口都有不同的风景,吸引着师生继续探寻。

研发卓越课程,也是教师自身多元发展的需求。研发卓越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教师不断将个体生命体验融入课程之中,入境、入情、入理,将体验变为生命的碰撞,师生彼此的启迪,从而教学相长。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卷入这场运动中,在课程研发的征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书写新教育的生命传奇。

二、 课程研发的丰富性

新教育实验提出,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开发,说到底就是师生们对自我的开发,对资源的开发。晨诵可以成为课程,班会可以成为课程,考试也可以成为课程,泥塑、书法、轮滑、跳绳、舞蹈、烹饪、节日、书本剧等等,只要我们带着明确的目的,自觉地去设计,去应对,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作为课程来开发。我们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建构了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如《听读绘说》课程,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发掘绘本中的读写点,模仿迁移运用绘本中的语言、句式和篇章结构,和孩子一起快乐地阅读、绘画、写话。《课本剧》也可以成为课程。我们学校的阳光剧社发挥师生合力,共读经典书籍,共同创作、改编、表演经典书本剧。《彩泥》课程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孩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他们充分感受泥塑世界的无限创意。《海门山歌》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了解海门山歌音乐唱腔的独特风格,使每个孩子都能自豪地演唱海门山歌。《花样跳绳》课程融入传统游戏的元素,以“基本动作水平考级、

团体绳操、特色游戏”三大方面构建完整的课程框架。

这些课程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又彼此交织、互相渗透,形成了我们的校本课程体系构架,让师生的生命体验不断被丰富,不停被激发,变得丰盈而美丽。

三、 课程研发的选择性

课程越是“选择的”,就越显现出“个性”,学生个人的潜质就越能释放出来。在“选择的”课程制度下,学生在自己潜质基础上的发展以及他们摆脱平庸、脱颖而出的机会,都将远远大于同一型课程制度下的学生。

我校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了思想品德、体育、艺术、智力、技术五大类型、30多个项目、50多个社团。丰富的课程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选到促进自己潜力最佳发展的课程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自主选择参加的社团,完全做到了“我的课程我做主!”

四、 课程研发的参与性

教师是课程研发的主体,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该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认真地开掘资源,理解学生,积极地整合课程资源,用心地从一个个小的课程创造、一次次小的课程改进开始,把自己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起课程研发的重任。

学校在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不能把学生置于局外。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角度理解课程,才能筛选出符合学生身心规律的课程资源,才能研发出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课程。所以,不要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专家的专利、教师的专利,学生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往往超出教育的预料,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研发中来,自主选定上课内容,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成为课程的领导者。

家长也是不容忽视的独特课程资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论其受教育程度如何,父母的志趣爱好、情感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他们人数众多,分布于各行各业,他们所具有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教育力量难以具备的。我们学校根据家长的特殊优势,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课程的设计、监督、评价与建议,为课程研发引入了勃勃生机。

研发卓越课程是我们的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命朝向,一个未来期待,一个庄严承诺。它蕴含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只要行动,就能唤醒;坚持行动,就有奇迹。

总体而论,我们学校的研发卓越课程行动具有这样三个鲜明的特点:

行动(一):给每门课程一个完美的规划

所谓“规划”,就是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每一门课程的实施都需要规划,给老师一条“线”,老师们会做得更完美;给孩子一条“道”,孩子们会走得更精彩。

案例:葵花节

2010年,我们规划每年都将举办一个隆重的葵花节,以此来进一步推进阳光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规划,分三个步骤去实施。

【启动】 上学期,在后操场开辟了一块种植基地,组织学生亲手种上葵花,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田,由学生负责培植。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习种植葵花的方法,了解葵花的生长规律,观察葵花的生长变化,写好观察日记;阅读关于葵花的诗歌、散文,自主创编诗歌;欣赏葵花的名画、音乐;拍摄葵花的照片;研究葵花花盘为什么围着太阳转,挖掘葵花的精神内涵,完成《葵花・太阳》的活动手册。

【展示】 六月,朵朵葵花向阳盛开,种植基地将化为一片金色的海洋。学校举办一个葵花文化展示会,用金色的葵花扮靓童年的舞台:葵花诗歌诵、葵花形象秀、葵花时装表演、“我是一朵向日葵”才艺展示……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展示活动中诠释葵花的精神内涵,大胆自信地展现阳光少年的风采。

【延伸】 下学期,在葵花收获的季节,学校将进一步开展后续活动,组织学生共享丰收的喜悦,品尝葵花籽、用葵花籽拼贴、了解葵花籽的用途,让葵花的形象、葵花的精神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当然,规划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课程的开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时需要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行动(二):给每门课程一个扎实的行走

如果说完美的规划是课程实施的前提,那么扎实的行走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一门课程就是一段旅程,只有让孩子们经历每个课程的每一次穿越,才能把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完全统一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

案例: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为抓手,通过大单元主题实践活动,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1.文化阅读──点亮心灯

我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发展过来,流传至今,清晰地凸现了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以及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们组织学生搜集节日的传说、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等知识内容,整理成阅读手册进行阅读。通过文化阅读这个窗口,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了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端午节吃粽子,会让学生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之余,学生体会到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含义……学生在阅读中传承着节日文化,他们收获着,快乐着。

2.学科渗透──积淀底蕴

结合每个传统节日的单元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学校的所有任课老师齐动员,纷纷开发了相应的学科课程。例如,中秋节:语文课学习《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诵读描写月亮的诗词歌赋;美术课上组织学生设计月饼及包装;科学课上引导学生探究月亮阴晴圆缺的秘密……

3.实践体验──感悟内涵

2013年是蛇年,我们学校一改以往的传统活动模式,以“蛇文化开启新年第一课”。年前,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分别编制了《金蛇舞新春》活动指导用书,学生们利用寒假,通过搜集有关蛇的成语、俗语、歇后语、图片、音乐、蛇制品,读一读关于蛇的故事,设计蛇年吉祥物等活动,感受“蛇文化”的丰富多彩。

新年第一课,老师们精心设计了隆重的蛇文化展示活动:“金蛇形象秀”让每一位学生动手又动脑,染纸、剪纸、泥塑、儿童画、头饰设计……蛇宝宝的形象在学生的创造性设计下灵动起来。“蛇之最猜猜猜”让学生走进神秘的蛇世界,对蛇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蛇语大闯关”设计了一个个有趣的过关游戏,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游戏中积累了大量关于蛇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蛇故事分享会”中,学生走上讲台,自信、响亮地讲述了一个个完整的故事。“金蛇记”为学生搭建了辩论的舞台。在许多故事里“蛇”往往代表着阴险、狡诈、恶毒,学生们用生动的演讲,展示了蛇也有着善良的一面。一场场唇枪舌剑,一次次针锋相对,终于让“蛇”沉冤昭雪,演绎出了春节别样的精彩。

4.交流评价──升华情感

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在一次次的跋涉中坚定前行,开发一个个精品课程,滋养着一朵朵稚嫩的小花。

活动中,我们建立了全面完整的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有关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以成果交流会、主题小报、展板、体验文章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这样的评价机制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真正立足于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幸福成长。

行动(三):给每门课程一个隆重的庆典

“只要上路,就有庆典”,这是新教育的行动口号。作为一门课程,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课程回顾,给学生一个朴素隆重的庆典,综合梳理课程收获,再一次共同见证穿越课程的历程。这一切闪亮的记忆,如成长了一季的树叶,最终都将落叶归根。

案例:“七星阳光”学生颁奖庆典

我们研发《七星阳光学生成长手册》,从唱好歌、写好字、画好画、爱读书、会运动、讲卫生、善竞争七个方面,以学生自己、学生同伴、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地评价。它立足基础,将评价扎根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们每天都有目标,每天都有期待,每天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颁奖庆典成为孩子期盼的欢乐节日。每个期末,每个年级都会隆重举行“星级阳光学生展示颁奖庆典”,千余名家长应邀走进学校,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走过的历程。

学生获得的“星级”不同,有七星的、六星的、甚至三星的。但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着收获的喜悦,每一位家长都异常激动。一张张“阳光证书”代表着孩子们付出的努力,一句句由老师自己书写的颁奖词更是浓缩了平日的无数细节,每一位同学都被由衷地感动。孩子们在用歌声、舞姿、朗诵等形式向获得“七星阳光少年”的同学表示祝贺的同时,也为自己一学期来的努力鼓劲儿、加油。

庆典的最后环节,孩子们会怀着赤诚的心,在粉红色的心愿卡上许下最美的愿望,还邀请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写下最美的祝福语!小小心愿卡贴到班级树上,时刻激励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奋发努力,期待美梦成真。

“星级阳光学生”颁奖庆典既是一段历程的结束,又是新的旅程的开始,我们用庆典仪式点燃孩子们一个个金色的梦。

第12篇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颇具关照的意味。所谓关照,乃是主体拥入客体,人与宇宙融合为一。这样使人便以宇宙的立场说话,主体性仿佛融化在物的世界中。在这种近乎于禅悟的关照中,宇宙的存在开始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食米鸟、大黄蜂、高山、大海等似乎都体现了宇宙的奥秘,体现着无所不在的“道”。

自然主题的创作动因

弗罗斯特创作的绝大多数诗歌是关于自然的,这与他的生活背景和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出生于旧金山一个教师家庭,在美国西部度过童年。他从小就喜欢读诗和写诗,在中学时代就显露出诗人的才华。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从哈佛大学退学,回到祖父为他买下的农场生活。在这块拥有农田园林、溪池鸟语的“德里农庄”里,他一边工作一边写诗。他的妻子伊莉诺・怀特是位聪慧贤淑、很有诗才的女性,她自己也写诗,但为了弗罗斯特的发展,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专心致志地在家相夫教子,当弗罗斯特创作时,她就在一旁给孩子们读书或者是飞针走线给孩子们做衣服。弗罗斯特创作的每一首诗她都先睹为快。白天,弗罗斯特在农场里劳作,有时去清理牧场的泉流,耙开漂于水面的落叶,等着看泉水变清,有时照看牧场里的牛羊,他们饭后则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去散步,观看太阳落山,倾听小鸟入睡,闻草地散发出的清香。弗罗斯特生活的德里农庄可以说是他从事创作生涯的起点,是成功开启他创作生涯、汲取灵感,收集素材的“福地”。农场里的一草一木和一人一事都为他提供了临摹的范本。他的诗歌生活气息浓郁,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却又寓意深远。他认为诗歌应该“以欢乐开始,以智慧终结”。虽然颇受美国作家爱默生和梭罗以及诗人狄金森的影响,但他的生活环境却是决定他的诗风的主要因素。他以隐喻和象征手法在非人的自然界开拓了新的诗歌天地,其中的树木、花草、家禽、野兽均富于情感和灵性,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奇异与玄妙被他描绘得生机勃勃。他诗歌中的自然不仅充满着人性而且也充满着神性。他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赞美自然的歌手

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弗罗斯特诗歌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从自然对人类积极影响方面来探讨和表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他当之无愧为自然的歌手。在他眼里处处是自然,从早上的朝阳到傍晚的落日,从天上的星星月亮到地上的山川湖泊,从四季的风霜雪雨,到林中的花木鸟虫,就连大街上的尘土卵石都成了他咏歌的主题。比如:“疲倦的夕阳将余晖抛向云霄/然后似火球燃烧着沉入海湾。”初春季节“大自然的新绿珍贵如金”,“它们定将被抽芽的花茎顶穿/簇拥在跳跃起舞的野花跟前。携雨一道来吧,喧嚣的西南风!/带来唱歌的鸟,送来筑巢的蜂;/为枯死的花儿带来一场,/让冰封雪凝的河川流淌。炎热的夏季里,“太阳烤热的山坡使我的脸发烧,/我的呼吸像微风使野花摇头,/我可以闻闻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可以从蚁穴洞口看里面的蚂蚁。”。到了连绵的雨季,“身外的雨同饮下的酒一样浓烈,/像阳光触摸肌肤一般奇妙动人。”深秋时节,诗人漫步于阔叶林中,发现自然界中的落叶“像有野兔在逃窜,/像有野鹿在逃循。”。“在雨后晴朗的冬天早晨负载着冰凌/当微风升起时,它们自己身上发出卡塔声,/表面的珐琅也出现了裂纹,变的色彩斑斓。”就连沼泽地里盛开的野花在他眼里“每一种都像一张少女的脸”。牧场里不起眼的一块小小的卵石也能使他怦然心动,精神振奋,“我经营着一片遍地卵石的牧场,/卵石像满满一篮鸡蛋使人动心”。有一次他和母亲在城里散步的时候发现大自然中飞扬的尘土竟然也有一些金子般的特质,他甚至认为其中有一些就是金子。于是写下了“所有被大风高高扬起的灰尘/在落日余辉中显得都像黄金”。

在弗罗斯特看来,自然既能用宁静和朴素的美打动人们,也能产生一种力量给人以启迪,使人们快乐。有诗为证:“树林里的一泓春池,/把整个天空倒影得特别绚丽/好似岸边料峭的花朵,/但它们并不流入河溪,/只浸润着树根,促长绿枝。/树木自有它蕴含着的生机,/夏日的绿色自会染遍天地。/掘池的人们哟!须三思:/白雪消融,仅在昨日,/这些永远傍着的涟漪,/何用一旦毁弃!”

表面看来,这是一首普通的写景诗,诗人赞美林中偶遇的一个池塘。但细细品味就会发觉它的意蕴又决不止于写景,而是隐含着更深的寓意。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思想内涵的,往往人生哲理的闪光就寓于意象之中。本诗第一节一开始弗罗斯特就运用了两个意象:树林和池塘,接下来便揭示了这一泓春水和树林的紧密、和谐的关系:树林因有了这一泓池水的滋润得以生长,变得郁郁葱葱;而这一池清澈的春水也因映出蓝天碧宇的花草树木而显得更加美丽,二者互为依存。直到诗的第二节里弗罗斯特才自然地道出他的警句式的结论:告诫“挖池的人”要三思,不要轻易地毁坏这平静清澈的一池春水,破坏这和谐的自然美景。因为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又何尝不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呢?这首诗其实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人与自然界的万物是密不可分的,离开自然,人类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弗罗斯特的生态观念是超越时代的。再比如:“铁杉树上/一只乌鸦/抖落雪尘/撒我一身/我的心情/因此变化/一天的懊丧/已不再留下”诗人以一幅静物写生的手法,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雪地乌鸦的图画。乌鸦和雪可谓是一对相得益彰的搭档,一个彻底的黑,一个极端的白。茫茫雪域,万物封冻,只有站在铁树上的乌鸦,皑皑之中不断转动着黑亮的眼睛。一般来讲,在意象上诗人往往用雪象征纯洁、纯净,用乌鸦象征厄运。其实,雪和乌鸦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在欧洲人眼中,乌鸦代表着战争、死亡和厄运;在日本,乌鸦被叫做“追日鸟”,却是一种执著精神的象征,而生活在美国的乌鸦则以谷物和昆虫为食,因此它的象征意义却是出人意料的美好,有时甚至是英雄的化身。在弗罗斯特的笔下,乌鸦就代表着一种美好、向上的力量,而雪却代表着一种与之相抗衡的力量。弗罗斯特从整体上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很诗化的意境。诗中的主人公“我”身处大自然之中却心情郁闷,无意欣赏漆黑的乌鸦和皑皑的白雪形成的亮丽风景,但目睹了乌鸦“抖落雪尘”的壮举后,才发现眼前的美,豁然开朗,使“一天的懊丧”像 “雪尘”一样被抖落。为此“我”对乌鸦心怀感激,是它清扫了“我”心中的阴霾,给“我”带来欢欣、希望,使“我”精神振奋。

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弗罗斯特创作高峰过后的自画像,是在他的诗歌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的心情的自我写照。乌鸦面临重重的寒雪包围,临危不惧,勇敢地抖落雪尘,展翅高飞。乌鸦的启示使他重拾信心。虽然诗歌只有一句话,读者读起来却倍感清新自然,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情景如画。大自然中取之不尽的美和给人以积极的启示意义也由此充分展现出来。

捍卫自然的战士

弗罗斯特不仅是自然的歌者也是自然的卫士。他的诗歌除了赞美自然的野性美以外,还具有批判蹂躏工业文明,预示人类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怕未来的寓言性。他的阐释不是一种终结,而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启迪。比如:“农场还在那儿,虽不希望与/城市街道相同,但它不得不让自己/戴上一个门牌号码。那像肘状/环绕着房子的小溪怎样了呢?/我如同一个了解小溪的人问着,/我了解它的力量与冲动,我曾将手指/伸进溪水,使它从我指节间流过,/曾将花朵扔进去测试它的水流。/还在生长的蓝草,或许被水泥/固定在城镇中的人行道上;/苹果树被送到炉底的火焰中。/湿木材会同样服务于溪水吗?/此外会怎样处置那不再需要的/永久力量?将许多余渣倾倒/在其源头,使其止住?溪流翻落/进入石头下面深处的地下水道/在臭气与黑暗中依然存活,且流动着―/它做这些或许全都不为着/什么,只是为了忘记恐惧。/除了远古地图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小溪的流水。但我想弄明白/它是否想永久呆在地下,而不可能/有重见天日的想法,以让这新建的城市,既不能工作也没办法入眠。”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一连串的疑问句对人类不断侵入自然领域的行为结果发出强烈的质疑。诗人通过小溪的故事谴责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表现了他对城市入侵自然的极度不满。弗罗斯特所指的小溪的恐惧其实就是诗人的恐惧,也是热爱自然的人们的恐惧。城市的进程不仅破坏了自然领域,使得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也打乱了人类的自然的生活秩序,就连农场也得“戴上门牌号”。整首诗歌弥漫着伤感的基调。弗罗斯特的自然观里的生态萌芽由此可见一斑,因为他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人类继续霸道地凭借自己的力量毫无节制地在不该有城市的地方肆意建筑高楼大厦、工厂,强行打破整个自然的平衡的话,那么毁灭性的未来将离人类不远了。美国诗人杰弗斯在《被打破的平衡》一诗里也对人类破环生态环境所导致的结局描写得非常清楚:“他们唯一的作用是/维持和效力于人类之敌――文明/怪不得他们活的神神经经,舌尖的/欲望:进步;眼里的欲望:欢乐;心底的欲望:死亡。/世界在变化中病倒,雨变成毒药,/大地是一个坑,该毁灭了。”弗罗斯特作为自然诗人的独到之处体现在思考上。他不仅仅是为了讴歌自然之美而歌,而是通过诗歌这样的形式来体现更深刻的意蕴。他常常凭借寥寥数语便豁然洞开了某个深邃的境界。毫无疑问,他的诗歌“始与欢乐,终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