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时间:2023-01-14 16:2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第1篇

大屏幕显示倒计时

健美操

主持人出场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欢迎来到08学前教育毕业汇报演出暨表彰晚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次晚会到场的领导和来宾,他们分别是……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以及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同样欢迎你们,当然还有现场热情的同学们。

女:好的,那么接下来呢,相信大家都想听听学院领导对我们xx毕业生有什么祝福,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的潘世平书记上台致辞。

(潘书记致辞)

男:好的,感谢潘书记的讲话……接下来有请…赵处长讲话…

(赵处长讲话)

男:感谢赵处长的讲话。相信在潘书记和赵处长的一番真诚的祝福和谆谆的教诲下,我们xx毕业生们将肩负着他们的责任,去开辟人生当中的另外一段旅程

女:是的,有人说,大学生活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三年的喜怒哀乐就这样翻过,给我们留下的是那么多生动的细节,精彩的片段,与那一段段温馨的回忆。

男:在这三年中,我们付出着拼搏的汗水,品味着成功的喜悦,体会着成长的快乐。

女:这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我们收获了恩师情与友情。

男:这三年,是成长的三年,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拥有了坚强的性格和坚持的毅力。

女:这三年,是快乐的三年,我们学会了怎样融入集体生活,与大家一起为梦想而拼搏。

男:这三年,是成功的三年,我们用汗水和泪水铺垫了今日的灿烂人生。

女:回忆起小时候,我们在一首首儿歌中欢笑着,在一首首儿歌中舞蹈着,我们渴望有一天能够走上这个美丽的舞台,将自己的歌声传递给每一个人。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儿歌联唱《美丽的童年》

男:掌声有请。

儿歌联唱《美丽的童年》

男:在充满童趣的儿歌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可爱。

女:没错,那个爱唱爱跳的小女孩,喜欢听着悠扬的曲子翩翩起舞。

男:诶,你说到翩翩起舞,正好接下来这个节目啊,就是要给大家展现一个舞蹈,书上说这种舞啊,内向性强,柔健相和,韧劲突出,能喷射出浓浓的民族味。

女:好了,我们就不卖关子了,接下来呢请大家欣赏傣族舞《桐乡桐色》。 男:掌声欢迎。

傣族舞:《桐乡桐色》

女:感谢她们的精彩表演,确实是喷射出浓浓的民族味。

男:是的,那么看过了前面几个表演,下面就让我们进入颁奖环节。

女:没错,前两天呢,我们08学前的同学进行了技能大赛,首先我们要颁的就是技能大赛单项奖的获奖名单。

男:下面就由我来宣布获奖者,她们分别是… …

女:有请我们的……老师上台为她们颁奖。

(老师上台颁奖)

男:感谢…老师,同时祝贺获奖的同学。

女:诶,剑山,刚刚那一段舞蹈,真是让我们如痴如醉。

男:是啊,回味无穷

女:记得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和同伴交换物品。因为我们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是最好的,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交换的。

男:哦?那什么东西是不能交换的呢?

女:想知道吗?我暂时不告诉你,让你自己从下面的节目中寻找答案。

男:行,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儿童剧《大尾巴和长耳朵》

女:掌声欢迎。

儿童剧:《大尾巴和长耳朵》

男:哦,原来红红的尾巴和白白的耳朵是不能交换的啊。

女:对啦,现在知道了吧。那我再问问你,你有没有听过小组唱的歌曲呢?

男:小组唱?我只知道大合唱,这小组唱是什么样的形式呢?

女:小组唱就是由5—7个人组成的合唱队,同样分高低声部,也是非常好听的一种演唱形式。

男:好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小组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女:掌声欢迎。

小组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女:确实是非常动听的歌声,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她们。。。。

(剑山做爵士舞的动作,待定)

女:哇…你这是在干嘛呢?

男:当然是在跳舞啊。

女:哦,那你跳的这叫什么舞啊?

男:爵士舞,厉害吧?

女:嗨,一点都不,我要看专业点的。

男:哦,是吗?那我倒要看看专业的是什么样子的。

女:行,那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爵士舞《爵然不同》。

男:掌声有请。爵士舞:《爵然不同》

男:哇,真的太棒了,我甘拜下风啊。

女:的确很棒,不过呢后面的节目依然精彩。你看过时装表演吗?

男:当然看过,电视上也经常看到啊。

女:电视上的时装表演有专业的模特,专业的设计师,而今天,我们要让大家欣赏一场与众不同的时装表演。

男:哦?与众不同?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女: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她们用灵巧的双手设计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时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们的这场时装秀《春意盎然》

男:掌声欢迎她们。时装表演:《春意盎然》(主持人从旁介绍服装)

男:真的是与众不同啊,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用来制作衣服,甚至创造出如此漂亮的服装。

女:没错,我就说嘛,我们学前教育的同学个个都是能工巧匠啊。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她们。

男:好的,那么接下来呢,就要进入我们的第二次颁奖环节了。现在要颁的呢,是综合三等奖。

女:下面由我来宣布一下获奖名单… …

男:有请…老师上台为获奖者颁奖。

女:好的,感谢…老师,同时祝贺获奖的同学。

男:好,那么接下来呢,当然是继续看精彩的表演。诶,丽婉,你看,前面的这些表演啊,除了悦耳的歌声,就是优美的舞姿,那你说我们要不要来一段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呢? 女:那当然好啊,让大家看一看,我们这些女孩子,可都是柔中带刚的,那么接下来呢,大家将欣赏到一段充满力量的表演,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鼓舞《鼓韵》。

男:掌声欢迎她们。鼓舞:《鼓韵》

男:一场鼓舞下来,让我们热血澎湃啊。

女:没错,很不简单,在这里也让我们借这段振奋人心的鼓舞表演,来表达我们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勇往直前的信心。

男:是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舞台交给下一个表演者,请欣赏由…同学为我们带来独唱《好运来》。

女:掌声有请。

独唱:《好运来》

女:非常好听非常喜庆的一首歌。

男:没错,让我们也借着这首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一路好运来。

女:是的…三年的时光匆匆,读书的岁月里,围绕在我们身边最多的应该就是友情了,那么今天在这个舞台上,有一段独特的友情让我们回味起来充满的更多的是感动。

男:好的,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欣赏一段音乐剧《关于梦想的对话》,掌声欢迎。 音乐剧:《关于梦想的对话》

女:非常感人的一个故事,相信这是我们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也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说:心中有梦想就要一如既往,不要遇到困难说放就放。

男:嗯,这句话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也来接一句:千锤百炼才能够磨炼出好钢,饱经风霜才能更强。

女:没错,是这样的。好的,那么前面看了这么多节目,接下去呢就要进入我们的第三个颁奖环节了,现在要颁的是综合一、二等奖。

男:下面由我来宣布一下获奖名单,首先是综合二等奖,获得者是……下面是综合一等奖,获得者是… …

女:有请我们的…老师上台为她们颁奖。

男:好的,感谢…老师,同时祝贺获奖的同学。我们08学前的同学们每个都非常优秀,为我们学弟学妹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女:是的,那么今晚,我们的学妹们也准备了一段送别舞蹈献给我们即将毕业的学姐学长们,下面请欣赏由xx学前教育的同学们带来的一段新疆舞《神秘的面纱》。

男:掌声欢迎她们。

舞蹈:《神秘的面纱》

男:她们楚楚动人的舞姿真的是展示了新疆姑娘独有的风韵啊。

女:没错,真的是让我们意犹未尽啊。那么,欣赏过风情万种的舞蹈,接下去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清亮脱俗的歌曲。

男:是的,接下来请欣赏独唱《爱的月光》,掌声有请。

独唱:《爱的月光》

女:非常好听的一首歌,真的像有一股淡淡的月光注入我们的心田,温暖宁静。大学的时光

短暂而美好,就像歌里唱的: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那个校园,那个教室,那个座位,那些曾经的都只留在脑海里回忆。毕业的脚步匆匆,我们还有好多话想对老师、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把它汇聚成一首诗,送给他们。下面请欣赏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掌声有请。

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

女:《今天,我们毕业了》,一首诗传递了太多太多的不舍与感恩。那么现在让我们有请xx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任课老师上台。

(学生送花)

男:下面有请台下所有的领导和嘉宾上台,让我们一起合影留念,记住这美好的时刻。 (领导上台)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美丽的校园

女:有着不舍带着依恋,怀着憧憬,走向我们更美好的明天。

男:就让我们把这份热情撒向大地,把这份激情带给每个人。

第2篇

 

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其改革和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在全实践教学改革的引领下,针对毕业设计的改革和创新,我校以校级课题的形式组织专门的教研团队进行研讨和论证。本文的从“理”到“实”,亦指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指引下进行毕业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必不可缺。

 

一、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

 

从1999年到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以五年制初专为主,五年制初专生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能力较弱、专业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以单一撰写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教师指导费时费力,不见成效。摒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无疑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也存在颇多不足。

 

(一)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以撰写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唯一形式。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积淀为支撑,才能驾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校学生而言,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不一,能够胜任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毕竟不多。而问题意识不强、专业理论学习薄弱恰是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命穴,以至于出现胡乱选题,东拼西凑,粘粘贴贴,拼凑毕业论文的现象。

 

从2014年开始推行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以来,10级初专和12级高专的毕业设计评审中不及格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因为论文不合格共61人,占85%,而不及格同学的论文评审意见中,有70%的同学是因为复制比例超标。可见,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挑战,并且因为单一的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学生们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业水平来选择适合并能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式。而如果仅以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可否认撰写论文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的素养,但鉴于闭门造车、粘贴拼凑是以往学生撰写论文的通病,如此势必会让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相融合。针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以至于学校在毕业设计评审过程不断降低要求,而一味降低要求势必会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生既没有达到真正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的目的,也因闭门造车导致其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在我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调研中,有部分园长也反馈我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优势突出但科研能力偏弱,这远不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培养理念。显然,如何才能既保障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同类高职院校都面临的困惑。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创新的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对教师应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对于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做了以下的尝试和创新。

 

(一)理念创新——从“理”到“实”,注重实践引领

 

课题组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同类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经验等,将毕业论文改革的思路定位如下: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引领下进行毕业设计,摒弃“重理轻实”的传统导向。在学校课改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有利前提下,鼓励学生在教育见实习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思考——形成思路,在此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主题。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见实习中,学生在幼儿园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形式创新——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全实践理念的引导下,针对我校学生专业水准不同层次的现状,为满足学生多元优势的呈现,课题组设计了多元的毕业设计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设计。

 

幼儿园教师核心的专业能力即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课题组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以活动设计为主,活动设计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并与之后的从教能力对接。活动设计包括主题教学活动设计、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开放日活动设计、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户外活动设计、家园联系活动设计、幼小衔接活动设计以及节日活动设计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设计。

 

在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中,除了正规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教学活动实录,以及插入能体现其活动过程的照片,既使活动设计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又避免学生抄袭。

 

2.论文。

 

延续之前的传统,论文成为毕业设计的形式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学生根据专业的特点,以理论或实践中的问题为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及数据分析、观察分析等,撰写毕业论文。

 

3.能代表学生水平的作品。

 

为提升学生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单篇字数达3000字以上的独撰专业论文,或者是为幼儿园提供有价值的且已被采纳的不低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或对策建议。以上两种形式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进行成绩认定,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可选择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活动设计;专业水平突出的学生可选择发表作品或研究幼儿园问题的对策建议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在实施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

 

为了解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实施的情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在10级初专的学生毕业设计评审结束后对他们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18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皆为有效问卷。在问卷的梳理中发现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有一些不足仍需完善。

 

(一)学生论文的不及格率高

 

在毕业设计评审中,10级共有421人参与评审,203人选择撰写论文,不及格36人,不及格率是18%;218人选择活动设计,6人不及格,不及格率是3%。也就是说42人第一次毕业设计评审不及格,其中36人是论文不合格,占87%。可见,学生撰写论文的达标率偏低,不及格率高。

 

针对此,课题组在11级初专和12级高专毕业设计活动的组织中,强化了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择方向的引导和论文指导过程的量化。毕业设计方向引导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在学生选题时,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其选择活动设计,不是因为活动设计简单,而是因为活动设计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为理论依托,结合自身多次的教育见实习的实践体会,再加上最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设计和检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于教师指导过程的量化主要是规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过程不少于四次的指导反馈,学生的选题、提纲、初稿、定稿每个程序须得到教师指导反馈认可,方能进行和提交。通过教师的层层把关,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第一次评审不能通过者,还可参加二次评审、三次评审、甚至四次评审,直至学生的毕业论文达到学校的评审标准,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学生选择活动设计的形式单一

 

在对学生选择的活动设计类型的调研中,68%的学生选择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其他类型活动只占32%。而实际的毕业设计评审中,学生主要是选择领域教学活动设计和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没有学生选择。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较为常见和普遍,其他活动学生在实习中少有机会参与,导致学生不敢尝试。

 

对此,课题组认为学校在和幼儿园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的沟通中,应强调学生实习内容的规定,让幼儿园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幼儿园活动组织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撰写,以及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既丰富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也能使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活动设计的撰写经验。

 

(三)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格式较难

 

在对活动设计难点的调研中,56%的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内容的格式要求较难,14%的学生认为电子文档名称设置较难,17%的学生认为字数要求(至少3000字)难以达到,字体格式难的占9%。对此课题组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学生觉得格式难的原因主要是word文档操作不熟练。字数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活动设计就是教案的编写,而且多数学生在实习中跟着幼儿园指导老师学写的是简案,自然不能达到学校的规定撰写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认为应打通课程的链接通道,让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融合来解决以上问题。比如五大领域教学法的课程,可通过微格教室的实训及教育见实习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幼儿园的实习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其要求和规范应与毕业设计的要求一致,要求学生写详案。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应强化学生对word文档的使用,这样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的格式要求自然不会感觉陌生。

 

总言之,现有的毕业设计方案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它的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呈现,既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幼教人才。

第3篇

学前教育这一行业的逐渐兴起影响了许多高校开始设立学前教育这一专业,从而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就业期望与其实际就业不相符等尴尬,不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即转业。本文研究了影响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因素,并对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期望

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应届的毕业生就已经达到了600万人之多。当代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特点,希望自己的就业环境可以舒适,可以有比较高的薪资,不希望从事劳动强度太大的工作,这些想法与现实就业环境并不相符。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一)地域之间发展的差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随后建立京津冀、苏沪浙、珠三角等工业基地,进而发展地域向内陆偏移,造成经济发展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差距也比较大,城市与农村之间不仅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更是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福利等多方面的问题。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使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普遍向往城市。

(二)公立园与私立园条件差异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幼儿园的办学热潮,但其规模大小、学校环境、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距。相对于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二者来说,毕业生更愿意选公立幼儿园,因为最起码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有保证。有些在条件限制下选择了私立幼儿园的大学生也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慢慢转向公办,转向条件好的地区,在这种状态下园里的教师状况会一直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当中,给幼儿教师的工作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后果。

(三)社会认知度

幼师待遇、地位不高。幼师薪资待遇低下,工作任务量较大,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情况更甚,私立园幼师还存在与公立园编制体制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在过去的传统观念里,幼师这一行业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幼师的偏见,觉得就是哄孩子的职业。

(四)国家的重视程度

只有发展好教育事业才会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升,才会提高我国在国际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资源的稀缺。2010年国务院国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表明:“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这一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幼儿园的办学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当下这个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师范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多,在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相反却成为众多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较为轻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即使换工作也能够很轻易找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岗位。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各高校普遍存在过分注重理论因而轻实践的心理,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做的不够全面给专业课安排的理论课时比实践课要多,并且大多理论课为必修课。实践课程多为选修课,大多数学校的实践课的上课时间多为学期结束前的一两个星期,见习时间较短。这样的课程设计往往使学生对教学实践不够重视,在临场教学能力不够充足,从而失去对教学的自信心,毕业后选择其他领域的工作。另外,众多院校的老师们在给学生们上就业指导这一课的时候都是在应付课时,使学生对幼师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这一职业没有保持积极的态度与持之以恒的决心,只是把幼师当做一种职业,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时就会转向更好的工作。

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没有产生科学而正确的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特点,想要找到工作条件较好待遇好的岗位,不愿意去工作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或偏远山区。从而在就业地域上出现集聚现象。只有树立科学而又正确的就业观念,才会对自己的就业规划与进展前景提供准确无误的价值观指导。

(二)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现在很多学前教育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方面的技能和微小的教学经验根本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大环境。由于社会越来越在进步中,社会上对又是这一行业的认知度的提高,进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生更加的关注自身的技能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增长。幼师需要关爱孩子,能够接受并在教学中实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创新教学内容,在艺术方面希望唱歌、跳舞、绘画等多方面均有涉猎;能够坚持在幼儿园长期工作等。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能力不够必然导致跳槽转业。

(三)受到家庭环境与独生子女情况的影响

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正在就业或即将面临就业的人大多是90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受到父母的疼爱,没有吃过苦也不愿意吃苦。农村孩子渴望大学毕业后能够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找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回到家乡或选择条件较差的地方工作,那么就会造成某些城市幼师出现饱和情况,而有些地区教师资源严重稀缺。

作者:刘停炜 孙红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剑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研究———以华东地区11所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2).

[2]唐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02).

[3]谢坤,黄慧君.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1,(11).

第4篇

关键词:人才需求;学前教育;调研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本调研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中心,涉及省内主要生源地及重庆、广东等地,从而了解到这些省市学前师资需求状况,以使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迎合市场需求,帮助毕业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师职业技能、幼儿园工作实际能力和具有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进一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学前师资的特殊需求。

(一)行业现状

1.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川省在《四川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指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省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逐步做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改建、扩建30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其次,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实施,早教机构、幼儿园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尤其对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师资还存在巨大缺口,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2.早教事业蓬勃发展,早教人才需求极大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以早教机构通行的师幼比例1:5看,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社会对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知识面较宽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严格遵守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通过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各大幼儿园、亲子园、学前教育机构等单位深入沟通和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校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调查座谈,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思路等,提出学前教育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

四川、重庆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四川省、重庆市及主要学生就业所在城市的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家长。

三、调研时间

2017年5月—6月

四、调研目标

1.了解以川渝地区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明确本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当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2.了解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的岗位设置情况、学前教育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专业对应岗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进而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发展。

五、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调研过程的前期,结合调研内容,组织人员到泸州市各层次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大致情况,同时修正调研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奠定基础。调研后期,将修正的调查问卷发放到重庆、成都及相关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大面积问卷调查。

2.访谈法。本次调研以毕业生就业单位为导向,各调研分队与各地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及毕业生进行交谈,通过访谈,获得关于上述各地区学前教育形成与发展、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的深入材料。

六、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规划,到2015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3530万人,2020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要达到4000万人,并提出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犹如雨后春笋,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据调查,四川省在园幼儿约142万人,按规定需配备21.3万名幼师,目前全省在职幼师总数不到4.8万人,缺口达16.5万人。重庆市目前有专业幼师1.6万余人,按相关规定幼儿园的师生比应为1∶15,但由于师资缺乏,全市幼儿园师生比为1∶38,幼教缺口达上万人。幼儿教师的市场需求量大,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和就业也迎来了朝阳。各高职院校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达到了千人以上,许多院校还有扩张的迹象,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也积极准备申报此专业。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程度需要提升

以泸州市为例,我市目前共有幼儿教师2436人,其中正式在编教师1120人,聘用教师1316人(保育员不列入统计)。从学历结构来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1441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9.1%;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为995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0.9%。从职称结构来看,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幼儿教师只有7名,占幼儿教师总数的0.13%,而她们其中大多数已走上领导岗位;具有中、初级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41.98%,无职称的占幼儿教师总数的57.89%。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30.24%,41岁以上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40.21%,这其中46岁以上的教师占到幼儿教师总数的22.87%,可以看出,全市幼儿教师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相对于其他城市,泸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反映了幼儿教师学历程度低、职称水平低以及老龄化倾向的现实问题。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在教师学历要求上偏高,但是在职称和老龄化倾向上也反映出同样的问题。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幼儿园都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从中职转向高职,更多大城市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前专业毕业生,这给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继续教育都提出了新的发展需要。追求高学历,年轻化,有学习和科研的能力,这是社会对以往“带小孩”的幼教老师的新需求,体现在我们高职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就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塑造有发展可能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三)幼儿教师资格证仍然是学生就业和单位用人的硬件要求

在调研过程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在用人机制上均只招收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而未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始终处在无法转正的试用工身份。这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输出是极大的障碍,严重打击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在校生的学习热情。我省即将开始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2016级毕业生将通过统考获取教师资格证。而据相关试点统考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省市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能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比例仅有10%左右。这便给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作好与教师资格证内容相匹配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资格考试过关率,以保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终也会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稀缺

早期教育迅猛发展,早教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对早教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和推进作用,给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可能性,一些不适合幼儿园工作性质的毕业生,在早教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并没有系统化培养早教人才的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师团队,毕业生的早教知识和技能仅以少量形式存在于零散的课程章节或者讲座当中,只能依靠在校获得的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适应早教市场的全新挑战,进而使早教市场缺乏合格的师资,出现新老教师的断层对接,影响早教的健康有序发展。

七、建议

(一)调整课程结构,将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高学历是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走向,也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需求提升的表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够满足中小城市及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配置,但是毕业生需要更高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就业可能性,专升本的继续教育计划应该适时结合进大专三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让毕业生具备继续深造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从素质上培养更加符合幼儿园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幼儿教师。

(二)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匹配

四川省已经开始进行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考。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做好相关准备来应对这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考试科目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匹配和调整部分课时,让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匹配。一方面,增加课程体系中教师资格证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既开设的课程中融入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巩固和加深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让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仅作为考核项目,也能成为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利器,真正发挥双刃剑的作用。

(三)设置专门的早教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早教人才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积极联系早教单位进行院-园合作,师资共融,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校早教课程。灵活开展讲座、学期课程、校外实训课程等形式,让早教从单一、零散的理论讲授变成多元复合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培养出真正适合早教单位、符合社会需求的早教人才。

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师;教师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12-05

2010年,一系列与学前教育相关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时,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再次凸显,甚至比经费投入、幼儿园布点、园舍建设、课程建设等问题更为棘手。有人提出,可将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应急对策。笔者认为,这一思路是非理性的,因为中职学校培养幼儿园教师应该逐渐成为历史。

一、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使然

虽然中职幼师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幼儿园教师来源的主体,但中职学校最终退出幼儿园教师教育领域却是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而教师专业化的潮流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潮流是相依相伴的,因为专业化教师的成长必须有大学化、专业化的教师教育作保障。

日本实行的是开放式的教师培养制度。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和临时两种。普通资格证书又分为三类,分别是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二种资格证书。这三类资格证书的使用范围、任职年限、有效期限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其中学历要求分别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毕业。这些都是日本幼儿园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表现。再以美国为例。在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重视下,美国的幼儿园师资培养方式不断改革并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州政府开始相继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2002年,联邦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建议各州学前教育师资在2006年前达到学士学位水平。也就是说,没有学士学位就没有做幼儿园教师的资格。

在我国,上世纪中叶形成的中师(中等师范学校)――师专(师范专科学校)――师范院校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到上世纪末已过渡为师专――师范院校二级师范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后,“教师教育事业是大学的使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渐渐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大学化。与中小学教师教育相似,我国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原本也是中等幼师(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专(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系(或隶属于师范院校教育系或心理学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等幼师已成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体。除此之外,普通中等师范学校的幼师专业和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等幼师纷纷升格为幼专或被合并进高师院校,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然而,与中小学教师教育不同,中等师范学校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大学化时代的到来迅速成为历史,而幼儿园教师教育却由于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原因,也由于中等幼师在升格、合并过程中留下的师资培养空档,促使中职幼师专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获得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幼儿园教师。不过,随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诉求的提高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迅速扩张(2010年,仅浙江省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就多达9所),中职幼师专业的培养市场日渐萎缩。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趋势使然

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强调的是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要承担起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师资的责任。这种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趋势对中职幼师专业继续培养幼儿园教师提出了质疑。然而,也有人以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为由提出反质疑,认为幼儿园教师无需具备太高的专业水平。这里涉及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对学前教育特殊性的理解问题,二是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理解问题。

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学前儿童。有人习惯性地认为“小”就等于“简单”,于是,把学前教育简单化了。事实上,无论从生理、心理、行为还是文化意义上去考察,幼儿期都远远不像这些人想的那么简单。例如,科学研究已证实,幼儿期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但却极易被成人忽视;幼儿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却又极易被错误定向,等等。幼儿期的生命特性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仅不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逊色,反而显得更为重要。学前教育更需要教师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和敬畏,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对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喜和支持;更需要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愉快的童年生活对于生命发展的重要价值,懂得学前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恰恰证明了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是由低到高按此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与其他阶段的教师比,幼儿园教师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事实上,术业有专攻,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有其独特性,不可相互替代。这正是专业化的实质。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两个维度,一是学科专业化,二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学科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职前培养期间要学习文、理、工、艺等课程,从教后担任语文、数学、物理、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这个维度看,幼儿园教师需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更具有基础性、广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小学、大学教师侧重于某一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很大不同。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指教师从教后“怎么教”的问题。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都有特殊的规律。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因此,以为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无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学历水平的想法实在有所偏颇;认为中职学校可以承担幼儿园教师培养任务的想法也是有悖历史发展潮流的。

三、中职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考问

考问中职幼师专业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资质,主要是考察其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等方面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幼儿园教师。笔者近期围绕上述四个维度,调研了杭(杭州)、嘉(嘉兴)、湖(湖州)的17所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这些学校的幼师专业设置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30年,最短的只有2年。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档、访谈等方式,笔者深入了解了这些学校幼师专业的办学状况,认为中职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

资质是值得商榷的。

1 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17所接受调查的学校所作的专业介绍或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能明确表达办学理念的只有1所;教学计划中能明确表达培养目标的有14所,大多表述为“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其中9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别强调“技能特长”;教学计划中对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只字不提,只直接列出课程、课时的有3所。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升学为目标,课程围绕升学而设,要么为学生考艺术院校作准备(这实际上已不能被称为幼师专业了),要么为学生升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准备;二是升学和就业兼顾,既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又考虑部分学生的就业需求,在第三年实行分流;三是以就业为目标,大多只开设两年的课程,第三年让学生去幼儿园实习。以就业为目标的学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上以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但由于学程短,学生的基础差,所以专业课教学大多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在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应反映世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自觉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对幼儿园教师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专业化要求,应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这些要求并转化为可操作的培养目标,并能落实到位。若按这样的标准来判断,接受调查的学校无一是合格的。

2 课程与教学

调查表明,17所中职学校均有课程教学计划,并且均比较注重技能课的教学,不过大部分(15所)学校存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匹配、教育类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执行课程教学计划的随意性过大、过分突出技能课程、实践活动安排不合理、没有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常常被随意缩短等问题。有1所学校除了在学生毕业前安排一位幼儿园园长为学生开设了半天讲座外,在三年时间里没有组织学生参加过一次幼儿园实践活动。学校负责人解释说他们是“以升学为目标的”。

课程与教学是培养专业化教师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从事幼教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应该体系化,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质量观等;技能训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而且也不能将技能仅仅限定在艺术技能方面;要重视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实习幼儿园和指导队伍。显然,接受调查的学校都达不到这些要求。

3 师资队伍

这17所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共有159位教师,其中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37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包括在读教育硕士)6人,其中2人为教育学专业背景并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工作,4人为语、数等基础课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包括从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17人;拥有幼儿园教学、管理或研究经历的教师11人。显然,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整体职称偏低,学历偏低,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幼儿园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很少。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前瞻性规划并能落实规划的学校极少,大部分学校由于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缺少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缺少执行力度,更缺少与幼儿园开展合作教研的机制。调查还发现,有12所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如教育学类、心理学类、教法类的所有专业理论课由一位教师承担所有的教学工作;有4所学校甚至一位专业理论课教师都没有,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者由专业技能课教师兼任,或者请幼儿园教师来教授;有1所学校在课程计划中有专业理论课程,但学生说从没上过这类课,基本上由技能课代替了。校方的解释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师”。

4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一是看生源质量,二是看毕业生质量。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查阅这17所中职学校近几年的录取成绩发现,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进入普通高中升学无望而选择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也不例外。可以说,生源质量从源头上就影响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幼儿园教师未来的专业成长,最终影响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

中职幼师专业的毕业生这几年的就业情况倒是相当乐观。这17所中职学校的幼师专业2009年共有毕业生1084名,其中41名升学(占4%),982名在各类幼教机构就业(占91%)。这说明在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还比较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幼儿园需求的情况下,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若仔细分析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这几年的就业方向和从业评价,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毕业生绝大部分流向了农村幼儿园、低层次的民办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浙江省80%以上的幼儿园是民办幼儿园。一些民办幼儿园为节约成本,甚至宁聘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而不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从业评价方面,公众普遍认为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责任心和专业上进心不强,流动性过大,自控力和坚持力较差,自卑等心理问题突出,专业发展障碍重重。

平心而论,大部分设有幼师专业的中职学校是很想把这个专业办好的,他们也会以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当下的就业需求为依据说明其办学的合理性。确实,中职幼师专业作为一种独特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时至今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幼儿园教师教育又是一项颇具前瞻性的事业,因此确实有必要认真思考中职幼师专业原有办学条件、目标定位的合理性,探讨其退出的必要性。

四、中职幼师专业的出路

就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内在发展需要来说,中职学校退出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应该是肯定的。不过,这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和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并且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多层次性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因此中职学校退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时间会有先有后。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2010年春教育部的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仍有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不过,随后教育部又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三章第十三条特别强调学前教育属国家控制专业。“应严格审查其办学资质……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既明确了中职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低标准,又为条件较好的地区提升教师教育层次提供了空间。其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不少教育部门已经在政策方面限制了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例如,浙江省教育厅在2005年出台的《关于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必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学历视为不合格学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浙江省内的三所幼儿师范学校都已与高校合并,成为高

校的二级学院或学前教育系。这就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中职幼师专业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可能的出路有两个,一是与高校相关专业联合办学,二是向邻近方向调整培养目标。

若与高校相关专业联合办学,合办初中起点五年制幼儿师范专科是一种适宜模式,因为是初中起点,学程较长,所以非常利于学生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养成。《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也提出要“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五年中的前三年相当于高中阶段教育,后两年是专科阶段教育,有利于发挥中职学校和高校各自的优势,也有利于高校摆脱直接招五年制学生会导致的招生、办学空间、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窘境。五年制的整个学程纳入高校教师教育的统一管理,中职在前三年主要夯实高中水准的文化基础,高校在后两年主要开展专业教育,而专业精神熏陶、专业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实践则在五年中持续进行。由于是以高校的名义招生,中职学校可以争取到比较优质的生源。2010年笔者所在学院的湖州地区中职学校合作点招生80名,结果吸引了上千名初中生报名,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都在普高线以上;嘉兴地区中职学校合作点则有20%的录取学生是重点高中生源。尽管从形式上看,这种合作使中职幼师专业成了高校的依附,但这种依附使中职学校找到了自己的办学空间。

第6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的起点,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前教育起步比较,不过百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我国起步更晚,因此学前教育的各方面都处在探索发展阶段。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事业。2012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河南省公布的《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规划目标。要想科学地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就必须首先摸清家底,了解目前我国和我省学前教育人才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人才数量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学前教育教师是非常缺乏的。我们获得的数据截止于2012年,这是因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止于2012年,2013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从2006年到2012年,学前教育教师的缺额比例。从分析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人才的缺额是非常大的。

目前河南省学前教育人才的缺额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获得的数据截至于2013年,这是因为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201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

根据《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幼儿园在园幼儿要达到31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要由2009年的0. 9%提高到7%。目前,河南省制定的2020年幼儿园毛入学率指标,在2013年己经提前实现。但是,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河南省的师幼比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而这些专任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经历的,即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师幼比呈逐年恶化状况,2013年略有好转。也就是说,目前河南省幼儿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严重地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人才质量现状分析

教育部公布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数据,只公布了幼儿园教师的总数量。在这些教师中,有多少教师具备从业资格证书,有多少是各级学前教育学校或专业的科班毕业生,这些都没有一个基本的数据,我们无法对这些数据做出非常精确科学的分析。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数据中,2009年之前的数据也只公布了幼儿园教师的总数量,缺乏更为具体的数据,2009年(包括2009年)之后的数据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便于我们分析学前教育人才的质量。根据数据,结合我们所做的抽样调查,经过科学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高等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二是各类师范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三是大量的非专业人才甚至根本不具备从业素质的社会人员。

目前,第一部分人才绝大多数从事学前教育的管理工作,很少被用于学前教育第一线。这部分人才,基本上由高等院校培养。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院校比较少,全国才几十所,而且每所院校的招生规模都比较小,有的院校每年只招生30人左右,全国每年的毕业生只有区区几千人。河南省培养这类人才的院校有十来所,除了个别院校外,招生规模也都不是很大,河南省每年的毕业生也只有不足千人。这部分人才,对自己就业的定位要求比较高,他们普遍能够找到比较高层次的管理岗位工作,他们不必要到幼儿园一线去工作,社会现实也促使他们不愿意到幼儿园一线去工作。第二部分人才在学前教育第一线处于主导地位。这些人才在中学里大都是艺术生,经过几年的艺术训练后,艺术才能更为突出。这些人才,满足了幼儿园对艺术教师的需求,但是这些教师的学前教育基本素养和理论素养普遍不是很高,媒体最近曝光的不少幼儿园事件与之有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笔者将有专文来分析这个问题。但是,即便是这部分人才,目前也是幼儿园紧缺的人才,他们是幼儿园教师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但是其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才是目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主体。这部分教师一部分存在于公立幼儿园中,绝大多数存在于私立幼儿园中,是私立幼儿园的主力军。有不少的私立幼儿园,只有一个或两三个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其他人员全部是不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有的幼儿园,连一个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也没有,教师队伍全部由这些人员构成。这些教师的学前教育基本素养和理论素养普遍很低,媒体最近曝光的不少幼儿园事件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鉴于目前人才质量现状,笔者建议:一、加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和速度,使之尽快符合河南省幼儿园事业的发展要求,使这部分人才成为学前教育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二、稳步发展幼儿师范学校教育,提高其培养规模和质量,使这部分人才成为学前教育事业的主体。三、加大对现有的不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使之逐步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必要时可以使这部分人员逐步退出。

第7篇

又是一年学生毕业就业时,一些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一些人士因此提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不够、数量不足”,要求加快幼儿教师培养。乍一看,这个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学前教师队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现状,就能发现: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的根并不完全在于培养数量问题,而在于幼儿教师岗位还不能吸引毕业生。

国家在解决学前师资数量不足上是下了大力气的。据了解,2011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只有5 400人,但当年205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数量就达2万多人,相当于翻了4倍。全国302所学校招收专科层次学生近6万人,121所学校招收中专层次学生9万多人。学前教育专业一年招生17万多人,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一些中职学校招得更多,初步估计高达30多万人。照此招生数量,乐观估计,我国80万幼儿教师缺口,很快就可以解决。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幼儿园缺教师的情况依然存在。寻根问源,会发现相当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没有到幼儿园就业。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宁愿选择到大城市当保姆,每月挣3 000多元,而不愿选择到幼儿园每月挣1 000多元,这是经济铁律――人们选择高收入的工作本身无可厚非,也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待遇低只是毕业生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到幼儿园工作没有编制、缺乏保障。待遇低加上没有编制,成了毕业生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根源”。这也是一些可以解决编制的公办幼儿园,能够招到优秀毕业生的根本原因。有了优秀教师,幼儿园办园质量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扩大,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了编制和待遇这个“根”的幼儿园就这样更加发展起来了。也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幼儿园发展的“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差的愈差。

办好学前教育,是十的明确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解决好师资问题,“办好”就要沦为空谈。找准“病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单纯靠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并不能解决幼儿教师缺乏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学前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编制。目前,一些地方如江西赣州,将公办园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师有编制、有待遇、有职称评定等职业发展空间,这才是提高“吸引力”、解决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的根本。

这也说明:发展学前教育,光靠教育部门使劲不行,还需要更多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而教育部门,要在全社会空前重视学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善抓机遇,善做沟通协调,善争政策倾斜和支持,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刘华蓉/文)

第8篇

 

0 引言

 

当前,高等教育转型是我国的社会热点,国家通过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解决当前“大学生过剩”与“市场需求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今年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院校进行转型,转向应用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侧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西安翻译学院作为民办普通高校中的领头军,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转型趋势,经过科学研判和认真分析、研讨,认识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探索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快推进学院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步伐,同时规划了一批示范特色专业进行转型试点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1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关键在于师资,经过认真和广泛调研了解到当前陕西省乃至全国各类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如下: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推算,目前陕西省幼儿数量3年增长47%,幼教缺口近7.5万人,到2020年我省幼儿教师的需求将达到12-15万人。①当前陕西省各类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的幼儿教师比例很大,拥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不足,幼儿园及家长对目前的幼儿教师满意度低,社会上渴求有爱心、技能全面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通过调研获知陕西省部属的陕师大到第二批次本科的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榆林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等具有师范属性的院校在省内成星罗棋布状态,学前教育均为上述院校的院级重点专业,在区域内是中坚力量,影响着我省的幼教专业的发展水平。他们严格执行着招生计划,严格控制着生源规模与师资结构,实验实训设施完备。在师资师生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实践教学等都保持着优势且发展型水平。

 

西安翻译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2012年经教育厅审批的新专业,主要是培养幼儿园、学前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虽为西译新增专业,但目前在校生已有近2000人左右。西安翻译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目前与上述院校差距较大,暂不具备明显竞争力,但西译(西安翻译学院简称)极大地发挥着民办教育灵活的办学机制,实施着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以良好的学风校风吸引着来自祖国各地的广大学子前来学子学习,他们生源素质高,求知若渴,可塑性极强。因此如何利用学院转型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探寻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院专业品牌效益颇为重要。同时作为新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才刚刚开始,如何区别于其他同类专业院校,凝练自己的特色,产教融合找到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路径也是本专业发展的根本之路。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转型改革发展的机遇,改革创新,探索西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路,新举措。

 

2.1 明确专业特色建设目标,强调学生的多元化成长和复合型培养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①学前教育专业应紧扣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设置既能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专业方向。依托西译外语优势和学院历史积淀,以大平台多方向的思路,整合现有优势教学资源,在确保幼儿教师全面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开设双语教学、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育婴早教等专业选修方向,强化具有不同专业特长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培养多能一专幼儿教师,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高人一筹的就业竞争力。

 

②以市场需求、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途径。西译始终坚持“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和“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又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含义,学前教育专业要在这模式下注重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高规格、创新性、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专业,又懂外语,还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工作后上手快,实用强,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大大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并为后续毕业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③注重探索依靠行业企业的办学体制,深化落实“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大平台,多方向”,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目前本专业与北师大紫禁长安学前教育集团、阳光雨露国际教育集团、陕西新荷学前教育集团等多家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前期本专业教育实习的学生受到了合作单位的高度评价,并有多所单位提前来预订本专业的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结合、坚持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这也着实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2 突出特色性德育模式,以职业道德和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①教育的原点是爱,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是奠定人一生的教育。现代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对于孩子的培养重点的不是知识的掌握,而应该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个体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等。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未来幼师不仅要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育儿教育理念,更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儿童,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胜任幼儿教育的重要使命,满足目前行业和家长越来越高的心理预期。

 

②以爱为前提,严为保障的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西安翻译学院一直坚持“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传承丁祖诒教授“把学生放在眼皮子底下管理,让家长和社会都放心”的管理理念,学生进校时就明确提出“十不准”的要求,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由专门学管部门进行常态化检查和督促。这种管理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学前教育专业在全院的管理模式下,进一步推进了“以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德育模式。学生入校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学年一个系列主题,由分院、系部、班级、各社团等共同配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活动。例如:长期在各教学楼内设置诚信购买区,学生购买日常学习用品,没有销售员,看清物品价格标注,直接投币到诚信箱即可,社团学生定期核对款项明细,对外进行公布;这项活动实施初期,确实出现了入不敷出现象,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每次对外公布的账目都能一一对应,并且学生还把这里当做了拾金不昧的平台,谁拾到书本、饭卡、钥匙等也会自觉放在诚信区,等待失主来认领。本专业的社团还积极与西安义工组织联合,长期服务社会上的空巢老人和残障儿童,言传身教带动了大批学生成为义工组织一员,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并在义工服务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实践。这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注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高尚品行、心理健康、感恩心态,弘扬和传递正能量,为培育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健康的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夯实了基础,使学生就业时备受社会和行业的青睐,突显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把工作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经过长期调研和行业反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要更好的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以下的工作技能上要充分重视和落实,工作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生活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弹唱、舞蹈、美术等五大领域,学生应在工作之前把专业技能练好,并使自身在某方面最擅长,成为自己的亮点,同时在技能培养上要打破长期的模仿观念,注重打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审美能力,老师没有创新性如何培养孩子有创新啊;教学技能有别于专业技能,常常受到忽视,但是作为幼师培养必须要重视把教学技能融入到专业技能课中,例如舞蹈与舞蹈教学是两回事,有很多跳舞好的毕业生,却不懂得如何进行舞蹈教学,这就是教学技能的缺失;生活技能是现在独生子女非常欠缺的,我们的学生往往不缺知识,但是缺乏常识,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年轻的幼师们是照顾孩子日常一切的小父母,如果自己在生活上都没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们呢?所以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际工作的调研和行业反馈的意见不容忽视,这样才能培养出实用强、上手快,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新建专业,应继承并发扬学院原有的传统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学院转型改革发展的机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西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发展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路,新举措。希望通过多种途径的建设和探索,使学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使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赢得再招聘还认准西译毕业生的社会美誉,把本专业做大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品牌专业。

第9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素质;幼教人才;幼儿教师;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28-02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素质要求。根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三能八会”的核心能力要求,即:能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创编幼儿舞蹈,能创设幼儿园环境,会朗诵儿歌,会讲儿童故事,会唱幼儿歌曲,会跳儿童舞蹈,会制作幼儿玩教具,会弹一手好琴,会画一手好画,会写一笔好字。而核心能力中的弹、唱、跳都和音乐素质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音乐素质的高低,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形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面窄,视唱、识谱、边弹边唱等音乐技能差,完成唱歌、钢琴和舞蹈内容的学习任务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往往简单地归结为“五音不全”,从而对音乐失去学习兴趣。其实,有关资料表明,人“本来就具有音乐能力的,只是他们感受性很强的时候欠缺指导,因而很多人丧失了这种音乐感”,导致出现部分学生音乐素质较低的现象。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高职高专学生音乐教育方面的能力,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分析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始于1986年8月原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创办的幼师班,已有28年的专业办学历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幼教人才。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及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

1.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部分生源音乐素质偏低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过程中不进行音乐专业技能面试(原丽江师范学校规定报考幼师的考生要进行专业面试),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声乐训练,音乐基础薄弱,音乐素质偏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4-2015年在校学生音乐素质调查数据统计如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220人,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分在450分~250分之间,其中音乐技能90%零基础,乐器演奏技能96%零基础,舞蹈表演技能80%零基础。文化素质低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后劲不足,给音乐素质的培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39人,文化分在560分~450分,其中,95.6%的学生音乐零基础,乐器演奏97%零基础,舞蹈表演技能80%零基础。在对734人的调查中发现,有58%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音准问题,其中有先天性音准缺陷的占20%。由于部分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音乐基础,使得他们对音乐教学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抵触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课程的接受性差,学习困难,进步缓慢。

2. 高职高专课程建设有时滞后,缺乏针对性

(1)教材的选择、运用与把握,有时不符合学生实际。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专业选用过的音乐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声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乐理教程》等。钢琴教材选用过《键盘乐器演奏基础》《哈农钢琴练习指法》《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等。教材征订随意性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导致教材内容难度大、跨度大,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教师教学有时定位不清,缺乏专业性。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均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有些不熟悉幼儿园教育实际,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很难从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层面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音乐的专业性、技术性、学科性,忽略了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和实践性。从学前教育专业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幼儿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音乐技能较差,缺乏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3. 课程设置有时不合理

(1)音乐课程课时存在不足的现象。课时是否得到保证,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如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大学体育等,学分48,占34.3%;专业必修课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等主干课程,学分40,占28.6%;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乐理和视唱练耳、舞蹈、钢琴、色彩与素描、幼儿园实用美术技能、幼儿园游戏等,学分25,占17.95%;专业方向课程(系级选修课)包括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外国教育史、幼儿园保育、幼儿舞蹈、幼儿歌曲、民族民间舞蹈、自弹自唱等,学分22,占15.7%。可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大模块,音乐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为15.7%,在课程设置上未能凸显它的重要性。

近四年来,人才培养计划音乐技能学时分布情况如下――2010年,乐理36,钢琴36,钢琴即兴伴奏“无”,民族民间舞蹈36,幼儿舞蹈“无”,自弹自唱“无”。2011年,乐理36,钢琴36,钢琴即兴伴奏“无”,民族民间舞蹈36,幼儿舞蹈“无”,自弹自唱“无”。2012年,乐理36,钢琴36,钢琴即兴伴奏“无”,民族民间舞蹈36,幼儿舞蹈36,自弹自唱36。2013年,乐理36,钢琴36,钢琴即兴伴奏“无”,民族民间舞蹈36,幼儿舞蹈36,自弹自唱36。可见,学校的音乐技能课学科和学时上有所增加,可以说引起了关注,特别是增设了一些音乐技能课程(幼儿舞蹈、自弹自唱)。但是,力度不大,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较差的局面,有待进一步进行改革。

(2)大班额教学效果不理想。大班额教学也是影响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人数普遍在40~60人,每周音乐教学实践为2学时,内容包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难度较大。特别是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技术讲授、示范,一对一地精心指导与纠正,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提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的对策

1. 提高生源的质量,加强专业认知

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由所在地的教育局统一组织音乐能力测试,内容包括乐器、声乐、舞蹈等。依据以上测试内容,给考生一个客观合理的成绩,并列入考生的个人档案,在录取时作为参考或条件,以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保障。若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对所要学习的专业一无所知,更不熟悉职业要求,学校应组织多形式、多类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从事幼教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如,通过迎新文艺晚会、校园歌手比赛、健美操比赛、啦啦操比赛、自弹自唱比赛等文艺活动,加强技能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2. 完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是课程的具体呈现方式。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就必须按照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应的教材体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在教材的选择上应突出专业性、实用性,以求在尽量少的时间内,获得尽量多的容量,尽量好的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当纳入一些地方性的音乐素材,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力求音乐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深入幼教一线,建立常态化的参与幼儿园活动机制,贴近幼儿,深入幼儿园教育实际,了解儿童对音乐的渴望,从而及时更新观念,转变教法,主动适应新时期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

3. 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点

综合历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意见及就业形势分析,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第一,加大音乐技能课程的课时量。建议每周开设3学时,开设两个学期,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边教学边实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第二,实施技能课程小班制教学。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程,可以设置为小班制教学(建议在15~25人),教师一对一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第三,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幼教人才,而不是专业艺术人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在开设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的基础上,应重视幼儿歌曲演唱、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创编幼儿歌曲、幼儿音乐游戏、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创编等课程的开设。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开设与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让学生更好地胜任学前音乐教学工作为出发点,来规划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素质要求。文章在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即提高生源质量,加强专业认知,完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凸显专业特点,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设敏.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构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3]王丽新.基于幼儿教师音乐素养提升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整合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4]黄沙玫.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新兴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实践性研究――以星海音乐学院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方向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第10篇

一、中山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调查

近期,中山中专学前教育教研室对中山市各幼儿园园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份。

调查结果显示:1.幼儿园师资的学历水平要求大幅提高。在被调查教师中34%为本科学历,60%为大专学历,中专幼师学历仅占6%;直属幼儿园及部分私立幼儿园录用教师的学历的最低要求是大专以上。2.90%的园长认为近几年我们的毕业生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明显退步”或“退步”,个别园长认为“有提高”。3.70%的园长认为目前中山中专学前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品德修养与敬业教育”及“幼儿园活动的设计能力及教学的实操能力”,教师中认为迫切需要加强的是“幼儿园活动的设计能力及教学的实操能力”占到67%。4.100%的园长认为合格幼儿园教师的首要条件是“优良的品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而教师中53%认为是“专业基本功”。5.5年以下工作时间的教师中29%明确表示不愿意“终身从事幼教工作”;9%表示作为幼儿教师“没有成就感”;6%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幼教工作;甚至有个别教师对工作“内心感到厌倦甚至恐惧”。6.部分园长提出毕业学生在校学的知识与幼儿园教学脱节,学生缺乏起码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实操能力。7.部分园长善意地提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应下到幼儿园搞调研,熟悉学前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失。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幼儿园师资的学历水平要求大幅提高。中专幼师学历已经缺乏基本的竞争力。2.近几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较大比例的毕业生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品德修养与敬业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幼教工作缺乏认同感和幸福感。3.学校教授的知识与幼儿园教学实际脱节,学生缺乏起码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及教学实操能力。4.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没有建立深入调研的机制,闭门造车,造成毕业生能力与教学实际脱节。

二、教学改革的对策

1.提高学前教育生源素质是学前教育的前提保证

①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自1985年开设以来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早期招生与普通高中同批次录取,生源综合素质高。但现因普高大规模扩招,加之社会认同度低,学生报读学前教育职业的意愿低,造成低素质生源比例大幅增加。我们在08、09两届在校生中的调查显示,自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仅占9%。从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观察,这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且品行不端的问题学生比例相当大。如此素质的学生离幼儿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根本不能满足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甚或因为品行问题对学前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招生制度不改,势必继续影响到生源质量,影响到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素质。②学前教育专业绝对不能等同于一般职业教育,因为其他职教专业个体品行的优劣一般不对他人及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但一个品行不端、不学无术的幼儿园教师却要影响成百上千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至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站在历史责任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应当允许学前教育专业提高录取批次,为我们的孩子选择品学兼优的师资后备力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为祖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③学校要重视学前教育招生工作,改换原来守株待兔的招生方式,应当主动走出去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对本专业做广泛的宣传,使社会上更多人了解学前教育事业的美好前途、就业前景,争取更多的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③提高办学层次,更多培养本科以上或3+2办学模式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竞争力。

2.以幼教需要为目标,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①建立教师调研机制。主动与幼教机构建立常态交流渠道,学前教育各学科的教师必须定时深入到基层幼儿园调研,了解学前教育的需求,写出调研报告,提出改革方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教学需要相吻合,使学生学以致用,缩短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不应期”。教学内容应当有一定的前瞻性,把握住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学顺应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②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及敬业爱岗的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进学前教育专家或在幼教岗位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校友给在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的教育,用她们的活生生的事迹和成功经历去教育感召学生,使学生树立起对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走出去,可以让在校学生深入到幼教第一线,亲身感受学前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氛围,建立起对幼儿的深厚感情,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做好铺垫。③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改变闭门造车、脱离学前教育实际的陋习,一切从学前教学实际出发,教幼儿园需要的,教对幼儿园长远发展有利的知识和技能。适度降低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难度,增加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指导及教学实操能力的比重;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处理各种教学事件的能力。

总之,学前教育事业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在总理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指示及国务院《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推动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学前教育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前教育事业一定有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18-02

1 学前双语教育的概述

公元一世纪,罗马教育家昆体良首次提出“双语”概念;《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明确“双语”定义:可以熟练地运用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双语教育”的积极意义才真正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各国也才开始摸索双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至少学会2种语言,且能够把第二种语言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对其“听、说、读、写”的能力要等同于自己的母语水平,这样才可称为真正的双语教育。

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0~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特别是语言发展处于关键期的2~6岁的儿童。学前双语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切合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语言发展特点,亦使教育不会输在“国际起跑线”上。

2 学前双语教育现状

学前双语教育对国家和国人的积极正面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欧美各国率先推行学前双语教育,如加拿大、美国等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刚起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师资规格标准和培养策略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适合我国特色的学前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3 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规格标准

师资构成及特点 近几年,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虽私立学校较多且少数公办学校也在积极响应和加入,但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堪忧。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幼儿教师,他们有较强的学前教育理论,善于把握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语言系统和学习特性,并能把自己的理论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学前教育中,但英语水平较弱,不能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或者熟练运用英语;第二类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错,但大多不具备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储备;第三类是来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其他国家的外籍教师,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熟知英语的文化背景,有些教师或许具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甚至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方式,但因为中文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跟学生交流[3]。

学前双语教师构成存在问题的成因 我国的教师主要是通过在校接受师范院校的培训而走上教师岗位的,而师范院校培训学科和内容的单一化,直接造成学前双语教育的难题。据调查,在师范院校中接受过学前教育教学法训练的教师占68.7%,但从未有教师接受过学前双语教学法培训。纠其原因,目前为止,师范类院校对于培训内容划分比较单一,没有真正与现在的学前双语教学接轨,这直接造成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滞后和混乱。

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规格标准 学前双语教育的硬件设施可以完美复制,但其软件――学前双语师资却是我国学前双语教育无法超越之殇。我国学前双语教育良性而又可待续的发展,要结合国情和发展问题的解决不断进步。所以,现在制定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规格标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综上所述,满足此标准的师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知学前幼儿的心理,了解学前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有丰富而又勇于创新的学前教育理论、实践教学经验和方法。要想做好一名优秀的学前双语教师,首先应当是一名优秀的学前教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深入研究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积累学前教育经验。

2)有良好的中国文化积累,并能掌握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英语教育的理念。汉语是我国的母语,任何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母语而独立发展。一个优秀的学前教师,只有掌握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能将其融入英语教学中去,在比较、分析里进行双语的互融互助学习,才能算是双语教育。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学前教师能熟练运用双语,懂得英语教育理念,并让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无缝连接。

3)能够不断创新,根据学前幼儿的特点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教法,并善于挖掘幼儿的多元化个性。我国之所以认可并推行学前双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小接触多元化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体系,促进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1]。鉴于这一目的,就需要学前双语教师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教法,真正实现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4 学前双语教师的培养途径

职前培养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是放在高职教育院校中,所以学前双语教师就职前的培养,关键是高职教育院校中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能只是一味地语言单一化师资培养,要加强第二语言的学前教育培养,并更多地加入一些第二语言的教学教法的教授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学前双语教学师资的最优。

职后培养 对于已经在职的学前双语教师,可以通过岗后培养来实现。师资构成中的第一类教师,缺失的是英语的流利性,那么就重点培养他们的英语水平,教授一些英语教学教法。师资构成中的第二类教师,因为是英语专业毕业,所以可以把岗后培训重点放在幼儿心理、语言等发展规律上去。第三类外籍教师,因为多数薪酬昂贵,成效不大,所以应该多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教师,这样才能让学生接触到英语的“原汁原味”。

5 创新与发展

学前双语教师的专业规格标准需要教师先“融合”,让自己灵活地在双语的实用和环境里互相转换,才能对学前幼儿人格和身心全面发展起到春风化雨的积极作用;接下来才是“授业”,研究更好的教学教法,适宜孩子的最优化学习,拓展孩子的思维,让他们的智力和知识在双语的环境中多元化发展[4]。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应以中英两种语言为媒介[2],让学前幼儿熟练驾驭两种语言,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还须依托学前双语教师的专业规格标准和培养策略的研究,以更加灵活、专业的教学手段,课内外无限延伸,实现真正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秀花.初探双语教育及其师资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林蓉,唐梦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3]沈雪梅.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标准规格及其专业发展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第12篇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二、研究的意义:

1、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4、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5、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 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 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 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 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 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 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 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1、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2、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3、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为基础分析了教育爱的基本组成要素,即亲密、承诺与热情。当这三个要素全都具备了时,此时的爱便是一种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过具体的实验及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具体分析了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爱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弥补了实践层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与观点。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 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 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 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三)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三、研究方法:

四、进度安排:

六、参考文献:

[1]、[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