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0 16:5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培养方案;人才
展望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际间、区域间、领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经济水平的日趋提高,研究生教育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人才储备基地,人才的培养要紧跟世界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基础教育。农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基础农业有益的课题。在研究中,一味强调研究前沿,研究生追逐导师进行“前沿”研究,强调研究的前瞻性、创造性,乃至贡献性,而导师、研究生和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都忽略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使现在的一些学术论文只追求高难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研究结论,而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持,使研究出现“两张皮”现象。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基础教育跟不上,一味追逐前沿使研究生教育出现“脱节”。
(二)轻视实践能力。农学研究生不同于基础学科研究生,他们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农学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教育。我国的农学研究生大多都是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然而实验并不等于实践,实验室里培育出的粮食育种在田间实践时未必会有预期实验收效;临床兽医专业的研究生面对临床实践时也远不及在实验室里得心应手,这些都充分显示出目前的农学研究生更像是“实验员”,而专业实践能力非常薄弱。
(三)缺乏学习热情和创新理念。如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受到了各界的反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林院校乃至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填鸭”现象。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热情,另外,更使学生难以锻炼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书本为“支点”,以教师为“拐杖”,极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完成“学生”像“研究生”角色的转换,影响学术界未来的发展,使学术界变得死板化、僵硬化、陈旧化,丧失学术活力和科研动力,并使农业发展受到冲击。
二、提高农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对策
(一)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至关重要,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培养。首先,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样化的理念、创新化的思维,树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方位全面发展。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拓宽研究生培养面,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和精品化。另外,要加强科研,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强调人才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农学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授与实验的结合,并注重教师的专业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试验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强化农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并提供科研所、畜牧兽医院、农业推广公司等部门的交流实习机会,做到产学结合。
(三)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让一切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更加适应培养进程的发展。外部条件方面,为调动农业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可制定促进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和基金配套政策,把奖励和创新挂钩,设立创新奖学金,以此调动农业创新积极性。内部条件方面,主要是精神环境的优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将国内外一流的农业学术专家请进高校,定期做学术汇报、交流活动,了解农业学术界前沿动态和技术方法,激发研究生学研灵感;另外,把研究生派出去,通过不断地田野考察、不断地在农村第一线进行实践,使其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操作,把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与培养和创造农业重点产业开发项目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加强与国际农业发达地区、农学研究发达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农学研究走上国际化道路,由此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提高农学研究生质量,培养国际型农业人才。
三、结语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各领域的中间力量,而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责任重大。农学研究生的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剖析个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农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完善,为农学研究提供后备力量,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郭智奇.修订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1992(2).
[2] 魏东,黄智鸿.关于农学研究生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
【关键词】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 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 层的原始温室。
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亩,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加快某地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2.1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
是由经济规律、社会需求和农民增收愿望共同决定的,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势在必行。各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每年要有选 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 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在某地市的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 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项目确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 定经费,由市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术或配套技术。开 展以入户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开展育种、栽培、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入户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户、养殖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 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每名技术指导员一般要联系20个示范户。在生产关键环节必须到户指导,并结合农事活动的实际需要。经常回访,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指导单位、技术 指导员、示范户四者之间要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加强检查与考核。对表现突出的技术指导员和带动作用 明显的种养户给予奖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
2.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技推广网络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对于单个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信息采集、技术采用、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有明显优势;相对于政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集体进入市场的载体,也是农业信息化的组织载体,在带领农民开拓市场方面有较为准确的切入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容易贴近设施农业种养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准确、高效信息供应的忠实服务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
2.3农业教科研机构与技术市场的推广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及在杭科研机构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经常会把某地一些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作为自己的实践环节。这样双方就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机 制,一方提供实践基地、另一方派出有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到生产基地蹲点,参与技术开发、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技术推广活动。在农科教结合中,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的科技力量,是科教兴农的重要环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5年杭州电大毕业论文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特别是适用技术培训更有针对性,把培训农民与技术推广紧密联系起来,农技推广、科研、教育等部门应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浙江农林大学、 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具有商品属性的物化类和部分易控制技术成果,虽然进入市场,但由于农业成果的生态区域性、不稳定性、时效性、时序性等特点,对价格的确定、风险的界定、权限的规定等问题,决定了推广技术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因此必须制定细致的规范,加强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
总之,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 推广系统、用户系统、研究和管理系统等。在某地郊区型现代农业建 设过程中,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 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高校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 构、涉农企业及民间推广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 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旱灾害,成因,防治措施
洛川县位于东径109°-110°,北纬38°-39°之间。属渭北高塬沟壑区,塬大沟深,沟谷与塬面高差达百米以上。土壤以垆土、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在1000-1200m,年平均温度9.2℃,昼夜温差大,且紫外线照射强烈,自然资源丰富,是发展苹果生产的良好基地。全县水资源总量6633.8万m3(地下水可采量1533.7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26.8 m3,亩均占有水资源24.5 m3,多年平均降水量623.2mm,蒸发量860.3mm,降雨偏少,水资源严重缺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十年九旱,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干旱缺水是制约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矛盾。论文参考网。水旱灾害是洛川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旱灾与水灾相比,其发生的频次范围、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因此旱灾是主要灾害。现就洛川水旱灾害的成因、特征、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作以浅析。
1.水旱灾害成因特征
1.旱灾
1.1.1特征
(1)、据省自然灾害记载:从公元1759年到1940年的182年中,洛川大旱38次。频率为5年一遇。光绪三年“秦晋历冬经春及夏不雨。地千里,秦晋连、人相食、道堇相望,卖女弃婴,指不胜屈”。论文参考网。1931年“洛川、旱、黄连镇与吴庄镇等九镇无收”。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2)、洛川气象站1955-1980年气象资料记录,26年间出现大小干旱40次,其中春旱和伏旱各占25%,秋旱占23%。大旱,旱期在100天以上,降水比正常年景偏少60%以上;中旱,旱期50天至99天之间,降水偏少50%;小旱,旱期30天至49天,降水偏少40%。
洛川县干旱分类频次调查表
1.1.2成因
旱灾的形成,因素很多,是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自然或气候因素作主要分析。
(1)、洛川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受东南亚季风影响较弱,降水偏少,是本区域多干旱灾害的基本原因。
(2)、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所需,多年平均降水量627.7mm,季节分布不均,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出现,降水形成径流流走,造成了本区域旱灾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洛川以苹果为主导产业,其品质独特,品味享愈全国。截止2009年底全县已发展苹果种植面积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0%左右,年仅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5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就苹果需水规律而言,每生产1g干物质需水146-233g,果树吸取的水量95%以上都消耗于蒸腾。据资料计算,1株3年生长的果树,平均每天大约蒸腾失水110kg,年每株折合17T,或每亩100-110T,相当于降雨量150-170mm,即是在分布均匀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果树吸收的水分也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论文参考网。且降雨量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而苹果树需水高峰期的三至五月为幼果膨大期如遇干旱,新梢和叶片生长受阴,落果严重,直接影响当年品质、产量和下年产量。而此时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果树生长需要,这个差额必须要以灌溉补充。
(4)、旱地面积多抗旱难度大,全洛川总面积1804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60 km2,占70%。统计资料表明,全县耕地52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旱地农业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丰欠与否,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繁荣。
1.2水灾
1.2.1特征
(1)、洛川水灾多以暴雨形式同现,据洛川气象站1955-1980年26年的统计资料,洛川暴雨大多集中发生在7-9月,共出现19次,频率为95%。据《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记载,洛川1933年6月山洪暴发,冲没良田无数。厢西堡、菩堤等十余村7月2、3日恶风暴雨,雹大如拳,山洪暴发,继以大水,深约数尺,冲没禾苗,摧毁房屋,灾情奇重。
洛川县历年暴雨出现情况
(2)、水灾频率
一般洪水(10-20年一遇)平均出现3次;大洪水(20-50年一遇)约2年出一次,特大洪水(大于50年)约10年出现一次。
(3)、自然灾害中还有冰雹、连阴雨、霜冻、大风等。
1.2.2成因
(1)、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受东南亚环流季风变化影响,气候多变,夏季多阵雨暴雨,秋季雨连绵。阵雨或暴雨至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洪水灾害。
(2)、人类活动。随着各行各业的建设和人类活动,造成区域下垫面的变化,植被破坏,基本建设中忽视自然规律等。
2.防治措施
多年来,本区域人民饱受了水旱灾害之苦,在同灾害的斗争中,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
2.1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减轻旱灾频率和影响。
(1)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种类很多,渠道防渗措施,低压管道输水管灌、渗灌、喷灌、微喷灌、脉冲灌等,其它节灌措施如膜上灌、膜下灌、沟畦改造等。
(2)农业综合节水措施:耕作保墒、覆盖保墒、水肥耦合措施等。
2.2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水保措施、生物措施,整好一块田,建造一片园,蓄起一池水,做到拦、蓄、管、节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的拦蓄了地面径流和泥沙。
2.3增强水患意识,抗御洪涝灾害。修建水利骨干工程,提高抗洪减灾能力,树立长期抗灾思想,加强工程管护与洪水预报,制定防、抢险预案,提高抵抗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
2.4 要重建重管,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和使用办法,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猴子搬包谷式的建设水利工程,确保工程能可持续长久的发挥作用;
3.结语
洛川县是一个农业县,水旱灾害是县域内所有灾害中最严重、影响最大的灾害,水旱灾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产增收乃至社会稳定,分析了水旱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叶守泽,夏军.水文科学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3(1):95-961.
[2]邓铭江,郭春红.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3]洛川县志.
[4]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
王国平等(2007)针对“早期收获”计划,具体分析了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他们从研究“早期收获”计划对云南农产品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入手,全面分析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云南农业造成的影响,进而研究云南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改革目标、政策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陈俊伟(2006)主要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广西的应对策略。他指出:“东盟是热带农业、林业资源丰富的地方,橡胶、棕榈油、椰子等都可成为各种工业原料。中南半岛几条大河: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都有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是东南亚的“粮仓”。在进行农业合作与农产品加工方面都有合作商机。泰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木薯出口国。在木薯生产上泰国与中国广西开展技术合作,在木薯加工方面中国可以对泰国开展技术输出型合作。缅甸的各种林产品都有待加工。越南的经济林产品有松脂、桂皮、八角,这些与我国广西的林产品恰好雷同。对此可进行技术交流合作。”郑一省(2002)提出:“农业方面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双方都重视农业发展,相互之间互补性明显,合作潜力很大”,但是没有做更加具体的分析研究。孙林(2003)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在一部分农产品上和东盟国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两者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为主。朱允卫(2005)对中泰两国1996—200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二、关于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因素的研究
李欣广(2002)等对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合作中的农业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他们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业都不是很发达,都面临着欧美加澳新(新西兰)等国发达农业的冲击。因此,中国与东盟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外部竞争。孙笑丹(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需求反应度指数以及贸易分散度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三国的农产品贸易无论在市场结构还是在产品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在出口对世界需求反应程度方面,中国的产品结构反应水平高于东盟三国,但是市场结构反应水平低于东盟三国,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彭茵(2006)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通过对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她指出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她认为应该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的经济合作,取得共赢。在研究农产品贸易方面运用比较多的模型是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的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onstantMarketShareAnalysis,简称CMS)模型。KevinZ.Chen,LianXu和YufengDuan(KevinZ.Chen,LianXuandYufengDuan,2000)利用CMS模型对中国1980-1996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此研究时期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政府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加剧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国外还有不少研究涉及到东亚和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这些研究多是利用CMS模型侧重分析国家和区域之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研究。在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关系实证研究不断增多的前提下,能够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在1998年之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利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还是不多的。
三、关于CAFTA建设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
周建明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从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大都超过20%,增长幅度最大的文莱甚至高达167%。与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贸易的增幅都超过3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初建成效。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卢肖平(2006)对中国东盟十国农业具体的现状贸易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在CAFTA框架下相应的政策建议。韦红(2006)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指出了CAFTA对中国南方农产品不利,而有利于北方农产品的观点。吴士存、朱华友(2006)具体分析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五国的经济现状,指出了具体农产品种类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简要分析在CAFTA背景下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刘仁伍(2006)具体分析了2006年东南亚经济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在CAFTA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出口机会于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吕玲丽(2004)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认为:随着CAFTA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元化;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国家,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比较优势。孙雨嘉(2007)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发展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已处于起步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加强双边的农业合作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李见明,马腾飞.“早期收获”计划与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东南亚,2007,(1).
[2]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策略.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郑一省.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亚太,2002,(1).
[4]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折.世界经济研究,2003,(8).
[5]朱允卫.中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7).
[6]李欣广等著.中国——东盟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3).
[8]彭茵.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周建明,俸克昭,朱汉文.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趋势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0]卢肖平.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11]韦红.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2]吴士存,朱华友.五国经济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3]刘仁伍.东南亚经济运行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9.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在刚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要求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十二五”期间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具有决定作用和战略意义。
一、人力资本的界定
本文对人力资本的界定沿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舒尔茨认为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主观方面的因素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农民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主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形式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都期望子女通过教育能走出农村,因此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此外,他们忽视自身的职业以及技能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缺乏主体的积极性,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滞后,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所具备的技能也相对贫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政府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主体,虽然近些年已经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但是相对于投资长期匮乏的农村来说,政府的财政投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并且政府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中大多数资金集中用于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对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极少,还存在着人力资本投资与地区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不平衡。
三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是极少数。
2、从客观方面的因素来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农村的教育体系侧重于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关于的农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未建立或尚不完善。此外,农村教育的基本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硬件资源如计算机房等的配备不全,软性资源表现在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比较薄弱。
二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健康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力资本发挥效率的关键。而我国农村医疗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医疗资金投入和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混暖,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模式;农村的医疗救助非常落后,商业保险等在农村的推行也受到各种限制。
三是缺乏有效健全的人才机制。至今农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开发与保护机制,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既无人才培养渠道,又无人才选拔使用依据,对做出贡献的社会精英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素质较高的人才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严重流失和断层。
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探析
1、打破传统观念对农民思想的束缚,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型文化,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奠定思想基础。
这就要求政府要注重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他们把自己优秀的子女送离农村求发展的观点;改变他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等守成意识,增强其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改变他们将资金大部分投资在子女教育上,忽视自身的职业与技能培训的行为。
2、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财力投入,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
首先政府在教育战略上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力投入。对基础教育而言,有充足的财力支撑就可以改变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助边远农村地区发展远程教育,提高对贫困生的支助水平等。对成人教育而言,充足的资金支持就可以在农村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点,宣传和吸引农民积极改善自身的技能等,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其次在农村医疗方面,主要是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并加紧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站等,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能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积极宣传,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包括资金、物质、智力支持三个方面。政府应采取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筹措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这可以相应的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政府应对积极参与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作出重大贡献的组织或个人给与相应的表彰与荣誉,以引起社会反响,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智力支持主要是制定相应政策号召和鼓励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一些教师等志愿到农村支教,壮大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4、要完善农村教育医疗体系和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一个稳定的客观环境。
首先是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设。要坚持农村义务教育和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是完善农村医疗体系。要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并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防控,要鼓励发展农村商业医疗保险以实现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这里的人才机制包括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机制以及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建立起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创业条件和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成祖松.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刘中文,江盈.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展望[J].财经论丛,2010,7.
[3]林绍珍.新时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09,8.
论文摘要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国家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60余年前的1956年,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继而整合了建国前后成立的几个地市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并从此奠定了龙江农科事业的发展基石。
经过60载的艰辛探索,农科院从建院之初仅有的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6个系、组,已经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在全国和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综合类农业科研机构。目前,农科院直属的32个分院、研究所分布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类型区,成为了推动龙江农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建有的43个国际中心和国家级中心及重点实验室、28个综合试验站、9个农业部野外观测站、24个原种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及共建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了驱动龙江农业“顶天立地”的实力之源;拥有的1727名在职职工、547名高级职称科研人员、254名博士和1个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成为了促进龙江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智力之源;26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306个自主育成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62%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为了龙江农业新一轮改革崛起的活力之源。
攻坚克难硕果累 科技撑起大粮仓
作为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农业生产面临的不利条件和挑战之多可以想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农业生产不但实现了粮食总产“十二连增”、还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 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天下粮仓。以创新为动力,激活粮食产能。农科院的大科技成为了托举“大粮仓”的有力手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几代农科人始终秉承的宗旨。他们坚持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农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科技问题,坚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目前,由农科院选育的水稻、大豆、玉米品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植面积的75%、76%和23.3%,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潜质和能量在龙江大地已充分释放。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60余年来,农科院根植龙江共育成338个大豆优良品种,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科技大会奖6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4项,其他科技奖励100余项;新品种转化率达85%~90%,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80%~85%,占全国春大豆种植面积的45%~50%。其中“合丰25”创下我国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持续种植时间最长的品种记录。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稻作环境,形成了黑龙江水稻品种特有的生态型。全院现有8个水稻育种团队、12个水稻创新平台,共育成水稻品种225个,其中超级稻品种8个;37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龙粳31”特性达到世界同类稻区领先水平,改变了多年来国外品种主导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局面,成为全省水稻第一大主栽品种和近十五年来全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2013年成为国家超级稻品种。
一直以来,黑龙江春小麦育种学科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至今,农科院共培育出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171个,引领东北春麦区进行5~6次品种更新换代,使省小麦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亩产85斤提高到2015年的426斤,为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龙麦26”三年累积推广81.9万公顷,摘掉了黑龙江不能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帽子。
不仅如此,在玉米、马铃薯、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向日葵、麻类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等一系列作物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农科院都硕果累累。一系列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为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撑起黑土地上的“大粮仓”,除了要有良N,还要有良法。
在农科院几代人的努力下,创立了春小麦生态育种理论,开拓了大豆杂交与辐射结合的育种新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寒地水稻育种技术体系,形成了高纬寒地玉米育种体系,在防治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及良种繁育方法、退化黑土有机质时空演变规律、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研究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突出成果;
“深松耕法”“玉米抗旱保水高产生产”“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大豆窄行密植”等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主要农作物大面积优质高产综合栽培、区域生产技术和单行技术等极大提升了省农业生产能力;
中低产土壤改良与修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保护地栽培等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和野猪遗传基础及应用技术产业化、奶牛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高品质肉牛生产技术、鹅育种技术、羊高效繁殖技术等成果已落地转化……
60余年的不辍耕耘,使农业科技在黑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为黑龙江实现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农科院也成为了龙江农业重重的“压舱石”。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农科院不仅在实验室的方寸空间中做出了大文章,更以鲜明的应用导向和准确的实践定位,走出了以科技进步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广阔天地。
“专家大院”“院县共建”,是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成功经验。而这个经验,就是农科院的首创。
多年来,农科院坚持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并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的科技合作共建,探索出以“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致富项目、农民培训、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共建模式,将一批科研成果迅速的转化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仅2013―2014年,农科院在各县普遍开展了农业科技致富项目,累计实施致富项目199项,涉及4.32万农户,促进农民增收6.83亿元。
创新思路,形式多样,农科院以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入了解服务“三农”:“多层次”科技特派亮点频现,“示范工程”让农民搭上科技快车,“多形式”农业科普趣味高效,“黑龙江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解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
2003年以来,农科院先后四批次向全省39个县选派52名科技副县(市、区)长,先后三批次共选派729名科研人员分赴全省28个贫困县、325个村。他们带来了科技项目、资金、专利、良种、科研成果以及组装配套的栽培模式,开启了科技推广、技术富农的新模式。三年的努力,实现农民减灾增效2.03亿元。
优质人才打造“顶配”平台 创新发展再启崭新征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着眼于建立一支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农科院从建院之初就实施了人才战略。目前,农科院科研人员在全国杰出R导际跞瞬拧⑷国领军人才及团队、、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团队均有突破性占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跻身一流农科院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队伍正在农科院不断发展壮大……
――大政策支持。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农科院出台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待遇、聘任兼职研究员、资助国外科学家来院工作、博士后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等规定的落实,刚性柔性相结合吸纳高层次人才;鼓励和支持在职科研骨干攻读学位、选派资助优秀科研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新入职科研人员试行一对一导师引领,不断扩宽人才培养渠道;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加强科研岗位和学科梯队的动态考核管理,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
――大手笔投入。农科院通过设立院重大研究专项、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院重点研究项目和院青年基金项目,分层次给予科研人员资金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16万元学位补贴、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资助科研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对在职取得学位人员给予5万元学位补贴;设立学科梯队建设资金,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76万元,对部分院级学科梯队给予资金支持,专门用于梯队人才培养。多年来,农科院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稳步提升,近三年年均投入近千万元。
――大平台推进。农科院设立了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龙科种业集团种质创新院士工作站和农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全院博士创新联谊会,建立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黑龙江分院和中国农民大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
回望历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摘要: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方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展望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道德风险、利益分配、信息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应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应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可追溯体系;电子商务
Abstract: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researches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t causes wide concer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views those research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me,organizational model,traceable system,e-commerce,etc. It also discusse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moral hazard,interest distribution,information flow and logistics,distribution system,etc.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Key words: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organizational model;traceable system ;e-commerce
一、引言
在20世纪50年代物流研究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9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实践的热点。Hau L.Lee(1992,1995)、Stevens(1993)、Evens(1994)、Harrision(1996)、Phillip(1996)、Wjndell(1995)等从不同的侧重点,给出了涉及不同范围的供应链定义。Houlihan(1985)、Jones(1984)、Sterens(1984)、Slott和West brook(1991)、Lee和Billingfon(1993)、Lamming(1996)等认为供应链是物品从供应商向下流动到客户,而信息向着两个方面流动的一个由供应者、制造者、分销者、零售商和客户构成的系统。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马士华、林勇(2003)给出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售、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从研究危急中的美国杂货店开始的。目前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源物质的定义和分类尚存在混乱,相互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而没有澄清和理顺,以至我们无法用适当的标准对其进行命名并定义。国外与此研究领域相关描述主要有“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Agri-Supply Chain”和“Agro-Supply Chain”,以及昆士兰大学Peter Nicholas教授使用“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和华盛顿州立大学Kenneth Cassavant使用“Food and Agriculture Supply Chains”的表述,上述表述在国内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译法。国内与此研究领域使用较多的名称有“农业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涉农供应链”、“食品供应链”、“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等。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为了生产销售共同产品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组织系统(孙剑,李崇光,2006),它类似一种超级组织(W.Stern,1996),它包括交换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是交换的推动器(E.Pelton,2002).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参与者的关系的管理,具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战略联盟(Johnson,Hofman,2004)。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
根据国外农产品供应链成功运作和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国内外研究者和农业管理者均得到以下结论:农产品供应链可以改变传统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个主体之间链接不紧密的关系,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工业化程度,是农产品经营者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解决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所涉及的效率与竞争力问题、公共健康与生物安全问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使我国的“三农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
现如今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美国、欧盟等,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冷志杰(2006)指出国际上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一般被用来在最低成本下改进农产品质量,同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检验质量管理的有效渠道,更多地被用于战略、战术和可操作的供应链规划、供应链的设计和绩效管理等。供应链理事会(Supply Chain Council)、国际食品和农业关联企业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Association,简称IAMA)、世界银行、国际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管理协会、Wageningen农业大学及农业链能力(ACC)中心都在致力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他们对农业供应链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会员中分享经验和成果,提高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政府和农业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更晚。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有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利用CNKI检索表明,国内首篇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刊发于200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所要求的硬件设施及其管理理念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其研究仅局限于对整个或部分供应链进行初步分析、提出问题,给出政策阶段,缺少模型分析工具和建立供应链的方法论。因此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领域等待开发。不仅需要新的理论研究来支撑,还需要研究者进行较多的实证定量研究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现存组织模式、合作机理模型及各环节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相关理论分析等方面。笔者将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农产品供应链内涵、主题、结构、要素、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主体的不同特性,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涉及:食品供应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蔬菜供应链、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供应链(棉花、非散装谷物等)及畜产品供应链(乳品、猪肉等)等领域。农产品供应链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供应链各环节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主题的研究,宏观方面的研究有政府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宏观调控,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有效的预警、监督管理和惩罚等。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上主题关系的研究有:合作激励模型构建、投入信任理论分析、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和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通等问题。孙剑、李崇光(2006)指出,农产品经营管理的战略重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效率阶段、质量阶段、快速反应阶段。效率阶段存在于以生产为中心的供给经济时代,主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经营成本、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质量阶段发生在农产品逐渐由供给经济时代向需求经济时代的过渡,这一时期市场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在农产品需求经济时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偏好变化迅速,对产品质量、产品服务和产品特色等要求更严格。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日益呈现扩展、深化、精细和外部交融之势,许多农产品供应链研究涉及并结合了ISO9000、HACCP、TQM、透明化、冷链配送和可追溯性系统等已有的技术和理论。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蔬菜、水果、禽、蛋、肉、奶制品、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为研究主题。方昕是我国生鲜供应链初始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他指出生鲜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关键环节是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连锁超市集团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是一个连接上、下游的重要环节,生鲜供应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农产品供应链下游的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黄祖辉、鲁柏祥(2005)等从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要素入手,指出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不能仅依据一般的现代物流管理思想与时间,而要考虑产品特性、技术支持、营销与竞争、组织成熟度、公共政策诸因素。蒋侃(2006)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围绕核心企业组织供应链资源、建立信息共享激励机制、建立协调的利益一体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优化。韩美贵、周应堂(2007)指出生鲜农产品具有特殊的品质特性,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过程中都有导致污染和不安全的因素存在。通过生鲜农产品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制度的建设,逐渐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题,以生产基地为组织载体,以生鲜超市和综合超市为销售载体,加强流通环节的物流管理,可以促进生鲜农产品安全产供销一体化制度的建设。
国内以生鲜农产品为主题的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黄祖辉、傅新红关于生鲜蔬菜供应链的研究,黄祖辉构筑了生鲜蔬菜链形成的物流主题的组织化程度和物流活动的综合程度的二维空间理论模型;卢凤君、孙世民自2000年来一直致力于大中城市高档猪肉供应链构建的研究,他们指出构建以规模养猪场生猪供应商、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为猪肉制造商、超市和专卖店为销售商、中高收入的理性消费者为最终用户的优质猪肉供应链是提高我国猪肉质量的最终途径;除此之外,还有陈易一关于乳品供应链、徐晔关于水果产业链管理等研究。
(二) 农产品供应链现存组织模式的研究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有别于制造业供应链的特殊性,主要是源物质和产品自身的生物性、物流控制的管理的高难度性、主体构成的复杂性、时间竞争的局限性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等。农产品加工业的日益深入引发了农业的深化改造,加之农产品供应链特殊的市场需求,这将促使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进行整合以提高链条的效率与绩效。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已较为成熟,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和摸索。将上游广大分散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与中游加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加快“农改超”进城,以城市连锁超市或大型仓储为主要消费地点,提供安全、快捷、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业加工企业,打造一条以加工与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张雨、吴俊丽(2004)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给出了农民销售合作组织、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组织和食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三种比较成功的食品供应组织模式。谭涛、朱毅华(2004)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的动因出发,提出了我国现行以加工企业为核心和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两种主要的供应链整合模式,营造了一个符合当今转轨经济和开放经济环境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运作约束机制的有效的组织模式。李晓明(2006)认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还是应以农民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为核心,即将上游广大分散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与处于链条中游的加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一条以加工与配送为核心的供应链,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邓俊森、戴蓬军(2006)基于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物流损耗大、流通成本高、流通渠道长、流通主体混杂等现状,提出了以企业化的批发市场和超市为核心企业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胡定寰(2006)指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农产品的“供应组织机构”有密切的联系,提倡采用“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杨为民(2007)指出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模式是农业生产松散性的再造,更是供应链管理理念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三) 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体系的研究
市场拉动因素对未来农业产生的影响,促进了对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可追溯性是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一个预防性策略,确保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实现能够检测和组织食品安全危险、保留新鲜食品卫生及特性的认证和诊断测试,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基本因素。欧盟管理法规No.178 (2002)要求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2002年6月28日,日木农林水产省正式决定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牡鲡等水产养殖产业,使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可以通过商品包装获取品种、产地以及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相关信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前,必须向FDA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
樊红平、冯忠泽(2006)指出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袁康来、杨亦民(2006)指出农产品供应链上实施可追溯的技术可分为可追溯技术和追踪技术,产品及供应链活动的准确、及时的可追溯性已成为影响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新因素。胡定寰(2007)指出严格意义上需要对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和流通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之上的。超市的发展为我国生产安全农产品创造了条件,超市内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保存和有效使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中的所有信息资料。
(四)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
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障碍由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流的复杂性、不通畅性和不稳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滞后及不对称和交易手段的单一,使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Gimnez and Ventura(2003)提出信息和通讯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相当重要,可以为农业关联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提供机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依托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工具体系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使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建立协同关系提高整个链条的竞争力,使供应链整体向着系统化、集成化、精益化方向发展。
国内学者的研究中,王宁、黄立平(2005)认为企业首先应从内部整合抓起,建立共同的物流目标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协作机制并加强信息化建设;当企业的整合普遍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搭建不同层次的信息平台进行外部整合,以形成供应链各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邓俊森、戴蓬军(2006)通过对行业协会信息服务职能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认为我国应建立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主的第三方组织,构建信息平台来协调各环节信息与利益,保障信息畅通、利益均衡和食品安全。员巧云(2006)讨论了涉农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等性质及其信息的有效和标准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控制模式,强调对信息流的管理是涉农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易法敏(2006)提出,可以参照其他行业成功运行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网上农产品流通中心和集成化的农产品交易平台。袁康来、杨亦民(2006)提出了产业结构、产品复杂性和农产品交易的高接触性是影响农业综合企业及其供应链向B2B电子商务转换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从产业结构、市场和产品专长、住址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供应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成功策略。
三、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存问题和发展前景
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与发达国家农产品供应链相比,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才刚起步不久,还没有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农产品供应链所要求的硬件设施还是管理理念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呈现这样一些特点:(1)农产品生产市场主体比较分散,以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为主,市场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2)我国缺乏实力雄厚的农产品核心加工企业,供应链组织困难;(3)物流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道路、通讯条件差,加剧了物流的不畅通;(4)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应该从重视组织体系的支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等方面,从而完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国内外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已经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有借鉴价值的成果,这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国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性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在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设计和协调等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进展,虽然在深度上还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但确实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已有的研究文献还存在一些不足,集中表现为现象描述比较多,深入的定量分析比较少等,如果对农产品供应链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可能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通过上述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薄弱,相关的政策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没有拓展到农村,系统介绍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的经验较少。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电子商务融合农产品供应链配送系统的设计,将是未来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展望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农产品供应链中不完全信息及信息不对称及牛鞭效应的存在,会引起大量的不确定和道德风险,并影响最优委托权的安排。而目前针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未有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随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如何最小化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是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是值得关注的研究焦点。运用利益分配机制模型,指出供应链各参与主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取决于供应链中的利润是否有效配置,而努力程度与能力水平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农产品供应链的系统效能,来自于农产品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真诚协作。由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任何合作伙伴都不会为了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合作伙伴合作的最强大动力。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实现合作伙伴间合理的分配收益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成功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量逐年增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和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将成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将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变得更加畅通,它不仅将增大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效益,还能使单个农产品企业借助庞大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在竞争中更主动、更有发言权。同时将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我国农产品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实践有所发展,但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极少有文献对农产品物流配送做出专门的深入研究。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应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与此同时,物流配送系统设计早已成为物流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如何运用已有的配送系统设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设计出高效的农产品配送系统,也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韩美贵,周应堂.生鲜农产品安全供给几个关键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6-3689.
[3] 朱小平.农业供应链中影响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J].物流技术,2007(5):84-86.
[4] 凌宁波,朱锋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1-94.
[5] 张莉.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J].管理宝鉴,2004( 11):45-46.
[6] 李军民,朱有志.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提升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J].江苏农业科学,2007(2):12:54-57.
[7] 黄祖辉,鲁柏祥.中国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9-13.
[8] 季绍波,曲刚.国内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主题及方法述评[J].运作管理,2006(9):59-61.
[9] 方昕.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远程交易专刊:15-19.
[10]杨为民.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模式初探[J].农村经济,2007(7):33-35.
[11]胡定寰.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强化食品安全[J].专题论述,2007(3):8-9.
[12]樊红平,冯忠泽.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与探讨[J].生态经济,2007( 4):63-65.
[13]袁康来,杨亦民.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研究[J].物流科技,2007,29( 4):121-123.
[14]白云峰,陆昌华.实施可追溯体系的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6,23( 14):36.
[15]陈小霖,冯俊文.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营有道:183-185.
[16]王凯.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7]谭涛,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5):24-27.
[18]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论文,2004:24-36.
[19]Donna B.The global food chain,Dairy Foods [J].ProQuest Agriculture Journals,1999,100(3):41-43.
关键词:混药器,混合效果,精准农业,植保机械
中图分类号:TQ45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我国,病虫草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对农作物增产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人畜安全等问题。如何降低施药量、提高农药使用效率成为摆在面前的又一热点话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配制主要靠人工,农民大多靠经验配制,药液浓度和剂量都不精确,施药过后剩余的农药无法回收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不仅给经济带来损失,对环境也危害极大。随着国际农业发展,我国对农业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研发出精确的施药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是精准农业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采用药水分离、在线配置和装备自动化的施药机具是实现精准施药的前提[1]。
因此,在线混药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植保机械,在喷雾设备上设置药箱、水箱,利用喷雾管道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农药的在线混合,按需配药,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农药浪费,对环境也有保护作用。
1 混药器的类型
1.1 射流式混药器
射流装置就是根据流体经过喷嘴或孔板时以一定的速度射出并引射(卷吸)周围流体的流动这一原理设计制成的[2],喷射装置由喷嘴、喉管、扩散管及吸入室组成。该装置利用管道系统的内部压力实现药水的在线混合,由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植保机械。
1.2 静态混药器
静态混药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一系列安装在空心管道中的不规则混合单元组成,利用流体运动和混合单元的特殊结构对不同流体进行分割、合并、旋转等运动,使流体混合均匀。其混合效果良好,并且适用于较宽雷诺数的范围,代替了传统搅拌混合方式。
2 国内外变量混药器的研究与应用
2.1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970年,农药在线混合技术被Amsden首次提出,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3]。经过多年研究,在线混药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大型机动喷杆式喷雾机,将重点放在外加能源的在线混药技术。当水量恒定,利用外加能源,根据机器运行速度调节农药注入量,实现精量喷药[4]。Hloben 最先采用了体积平均信号处理的方法,研制了在线混药过程中平均浓度变化的光纤光度传感器[5]在Hloben的研究基础上,Vondricka对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传感器嵌入在混药器结构的内部[6]。由于测量方法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Vondricka 等给出的仍然是体积平均浓度。英国 AgriFutura Dose 2000 型机具配备了一个 30L的农药容器,计量泵从该容器中吸取农药。根据作业参数来确定计量泵的具体活塞行程,使农药药量增加或减少。农药在混合室与来自水箱的水混合稀释后再流向喷杆。这种方法保护环境,对人身安全没有威胁,在经济效益上有着突出的优点;消除了配药时操作人员与农药的接触,同时农药用量可以随时调节,有效防止过量施药。
20世纪60年代,美国Kencis公司研发了静态混药器,基于其性能良好、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受到人们更多关注,同时,新型混合元件应运而生。目前,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应用比较广泛的混合器主要有6种:美国的 Kenics 型、Ross 型,瑞士的 Sulzer SMV 型、SMX 型和 SMXL 型,日本的 Hi 型。
Rui.Ruivo[7]对Kenics静态混合器在高压下时内部流体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压力、主次相流量比、入流方式下测量混合器内部质量的传递速率,得到质量的传递速率和无量纲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侧面证明静态混合器能够强化传质。
S.Hirschberg[8]等改进了SMX型静态混合器,与改进前相比,压降减少50%,利用CFD方法最后得到了改进后混合器的压力场、停留时间分布以及混合效果,通过试验验证,两者一致性较好。AlbertRenken[9]等研究了混合单元摆放位置周期性变化引起混合器内部流体流动周期性变化,能够促进无序混合的发生。Christian Lindenberg[10]研究得出主次相不同粘性比下的混合时间,低雷诺数时,混合所需要的时间随粘性比的增大而减小,在高雷诺数下时情况相反,最后得到混合耗时是速度、流体进口尺度、粘性的函数。
2.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2.2.1 射流混药装置
陈长林等用2个单级射流泵串联组合成两级射流泵,提高了传能效率、压强比增加、混合比降低,对喷枪末端正常喷雾压力的形成有利。对比试验验证两级射流泵优势所在,通过改变其参数,总结变化规律,为新型自动混药器的开发提供依据。何培杰[11]等对射流混药装置的混合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在混合管内的分布规律。邱白晶[12]等通过建立射流混药装置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射流混药装置数值模拟方案,根据所得试验参数设计出射流混药器,对其进行射流混药的测试研究。
在线射流混药技术存在混药比可调范围较窄和控制混药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其智能精确控制,陈志刚等以LabVIEW为开发环境,设计出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下位机系统是以TMS320F2812芯片为核心而设计出来的,利用串口通信实现上下机位之间的数据共享。上机位用于数据输入、显示和存储,下机位用于独立控制水流量和药流量。通过标定试验来拟合电动机转速和水流量的函数关系以及电控阀电压和药流量的函数关系。通过药原液控制跟踪性能等一系列试验,控制水流量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控制药流量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通过设置该混药器的控制系统,能够得到合适的混药比值,混药比的调节宽度增加了数10倍。
目前,单喷嘴射流和撞击流应用的基础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孙志刚[13,14]等对2个不对称喷嘴形成的对置撞击流在大喷嘴间距下的轴线速度分布和驻点偏移规律、径向射流的湍流脉动特征、速度分布和扩展率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2.2.2 静态混药装置
静态混合器在混合、萃取、乳化、强化反应和强化传热等方面广泛应用。很多学者从实际需要和生产需要角度出发,研发出多种类型静态混合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董海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长翼片式静态混药器进行模拟,分析了混药器内部流场,优化其机构设计。基于无序混合理论,研制出变径螺旋带静态混合器,混合单元分布于整个横切面,对流体的扰动大大增加。
赵建华[15]等对SMV型静态混合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得到对称面上速度分布情况,模拟结果和试验所得速度场比较吻合。孟辉波等[16],建立了SK型静态混合器内高粘度流体的流动改进模型,用Poincare映射方法仿真模拟了混合器内部流体的动力学行为,得出SK混合器内高粘度流体径向流动存在混沌特性。张鸿雁[17]等对内置翼片式混药器混合效果进行了大涡模拟,当纵向偏转角度和翼片间距等参数相同时,长翼片类型的混合效果好,能量损失低。金文[18]通过改变混合器内翼片的排列方式,对比了顺排和错排2种情况下的流体混合效果,试验结果证明错排的混合效果更好。尹红霞[19]对混合器内翼片错排,角度从30 °~60°逐渐变大,试验结果显示,改变后混合效果更好。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射流式混药器存在混药比较大且不稳定,压强比较低的缺点。设备利用流体质点间的撞击传递能量,混合过程产生的漩涡摩擦喉管内壁,会产生能量损失。另外,流体流经扩散管,也会产生扩散损失,导致成本提高,效率低。对于混药器内部流场的分析计算,由于其混药过程的复杂,很难得到精确的理论研究结果。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大多来自试验结果,局限性很大。如今,许多学者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混药器的内部流动,有助于混药器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混药器效率。大型数字计算机使数字模拟从一维发展到三维,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试验研究,但是,混药过程太过复杂,假设的理论条件比较苛刻,数字模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经验常数。目前,针对射流式混药器影响其性能的研究不是很多,对其结构的研究不够全面,都是针对某一固定结构的混药器进行局部调节,得到的结论不能够用于指导设计。如果结构改变,对混药器性能的影响缺乏深入分析。
与动态混药器相比,静态混药器对流体分散效果好、能耗低、效率高、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虽然静态混药器有很多优点,仍存在其局限性。使用静态混药器前,要对应用对象性质和基本混合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初步判定该设备能否使用;该设备主要是对两相接触进行强化,但不能促进化学反应速率,不适用于两相间化学反应时间长的混合过程;另外该设备主要用于液液混合,粉剂与液体混合,不具有粉碎固体颗粒的作用;对于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相变的反应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影响预期效果。
4 结语
化学防治对于我国农业增收增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施药设备和施药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能防治病虫草害的前提下,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农药残留等等。
混药方式从预混式发展到在线混合是安全用药的一项重大突破,在线混药保证了药水混合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人畜健康。农药在线混合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也被逐步推广,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在施药设备和技术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没完全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应有的监督。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本国植保机械的研究开发,尽快实现植保机械的更新换代,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明海.当前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2):141-143.
[2] 陆宏圻.喷射技术理论及应用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 AMSDEN R C.The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of granules and liquid concentrations.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J].Mongraph,1970(2):124-129.
[4] 何培杰。双级射流混药装置理论与试验研究[D].镇江:江苏理工大学,2001.
[5] Vondricka J,Hloben P,Lammers PS.Optimization of direct nozzle injection system for site-specific herbicide application [C].2007 ASABE Annual Meeting,Paper Number 071085,2007.
[6] Vondricka J,Lammers PS.Measurement of mixture homogeneity in direct injection system[J].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2009,52(1):61-66.
[7] Rui Ruivo.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of a static mixer at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 [J].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06,45:224231.
[8] S.Hirschberg. An improvement of the Sulzer SMX static mixer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pressure drop[J].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09,87: 524532
[9] AlbertRenken,MarcWehrli.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Mixing in an SMRX Static Mixer[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996,63(l):117- 126
[10] Christian Lindenberg.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ulti-scale modeling of mixing in static mixers [J].Part2.Effect of viscosity and scale-up.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9,64:4286-4294
[11] 何培杰,陈翠英,吴春笃,等.射流混药装置混合管流场数值计算[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13-16.
[12] 邱白晶,徐溪超,杨宁,等.射流混药装置结构参数对混药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J].农业机械学报,2011,42(6):76-79.
[13] 孙志刚,李伟锋,刘海峰. 大间距两不对称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 [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 23(6): 990-994.
[14] 李伟锋,孙志刚,刘海峰. 两喷嘴对置撞击流径向射流流动特征[J]. 化工学报, 2009, 60(10): 2453-2459.
[15] 赵建华,黄次浩等.静态混合器气液两相流压降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精细化工,2003,20(5):317-320.
[16] 孟辉波等.高黏度流体在 SK 型静态混合器内的流动特性[J].化学工程,2009,37(4):23-26.
[17] 张鸿雁,陈晓春,王元.内置翼片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大涡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39(7):673-676.
论文摘要:农用纺织品以其优越的耐环境性、机械性质、易加工性与环境耐用性等特点,能够在提高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作为纺织行业实现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的专项的产品。本文介绍了农用纺织品发展现状以及开发农用纺织品的几点建议,以期对国内农用纺织品的研发能起到借鉴作用。
一、前言
近期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无疑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未来方向。该规划重点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产业用纺织品作为今后纺织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技术含量高、利润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特点,因此扩大农村纺织品需求,发展农用纺织品将明显带动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巨大需求。纺织品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表现为产品品种和数量方面的逐年增长,也体现在产品最终用途和市场需求的细分上,其应用范围从被覆材料、生长基材、包装材料和绳缆渔网,到各类功能性产业纺织品如过滤布、防水材料、防护服、以及农田水土保护用的土工布和园艺纺织品等。农用纺织品以其优越的机械性、加工性、垂挺性、亲和性及其他独特的功能,正成为改变传统农业落后、粗放经营方式的重要材料。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农用纺织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和园艺业,因为土壤使用率提高,种植效率和产能也在提升,使产量增长,因而可耕作面积持续减少。产业纺织品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农用纺织品仅是产业用纺织品中一个相对较小的分支,基于成本原因,全球农用纺织品巿场年产约为200万吨,价值达50亿美元,但据英国David Rigby Associates咨询机构研究显示,该领域年均增长率为3.5%,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进一步认识和纺织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农用纺织品的开发、生产与应用将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二、农用纺织品的开发价值和应用范围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追求数量(产量)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的道路,已出现许多农业环境问题,如水资源供需失调及利用不当的过度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环境破坏,以及大规模使用塑料薄膜对农业生态的影响[5][6]。我国农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面临着人口多、土地少、能源缺、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低等诸多突出问题。造就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需要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即在生产、加工和转化过程中,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农用非织造布和农用化纤网作为重要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实现农业生态、生产、经济三者协调统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用纺织品农用纺织品强力高、空间稳定性好,优良的产品强力、韧性、抗冲击性、恶劣环境耐受性及易加工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在自然条件下对作物进行强制性保护,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在育种、农药、化肥、农用新工艺等方面都有应用,已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农用纺织品消耗(单位:千吨)
全球农用纺织品消耗(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Feria Valencia
农用纺织品的演化是随着绳、带和袋类产品的发展而来,最初由天然纤维,如黄麻等来制造,20世纪下半叶开始采用合成纤维作为原料生产。近期以来,由于开发出多种处理技术,因而获得新功能,如抗紫外线、防腐和抗侵蚀防护等。在农用纺织品应用领域中,天然纤维,如亚麻、棉、黄麻、剑麻和椰麻,以及人造纤维,如聚丙烯和聚乙烯,两者的使用都很广泛。在发达国家,趋势朝着使用合成纤维方向发展,特别用于生产无纺布和针织织物或挤出膜。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天然纤维应用于更多传统领域。目前,农用纺织品巿场表现不一。渔用方面,因鱼类资源和渔船队的减少,全球巿场出现转折拐点;但渔农水产业的发展,引发了新的巿场需求,如今已发展成为包括梭织、针织和无纺织物在内的产业用纺织品,用于农业、森林、园艺、渔农业和园林等领域。
以农用非织造布和厚型无纺布制成的被覆材料已涵盖了防寒防冻材料、遮阳防旱材料、防鸟防虫材科、防草膜、保温保湿材料、果树保护材料、育苗播种基材等,在农田水土保护、植物生长基质、温室遮覆、以及园艺栽培产业得到大量使用,有逐步取代农用薄膜、塑料等材料的趋势,尤其是某些能够集防虫、防草、施肥、播种为一体的多功能农用覆盖材料,不仅具有传统的塑料薄膜保护土壤地表温度、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作用,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及保湿性,此外还借助生物制剂或忌避剂的添加阻隔日光辐射,阻止杂草的生长,防治病虫害滋生。
此外,还有蔬菜、园艺和畜牧业用遮光织物,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如除草剂或杀虫剂)控制杂草生长的地被,这些天然纤维织物可以缓慢分解,使土壤能进行再栽培。特别是,农用纺织品能保持有效的土壤湿度并升高土壤温度,这样有助于延长植物生长周期,这在早春的温度气候条件下特别重要。助于增加产量,防止有害物侵袭和预防暴风雨伤害所带来的减产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被可以及早优化种植生产,提高作物质量。除了规模应用外,诸如绳、索和包装袋及果实包装防护网也是农用纺织品的广泛应用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含量的农用纺织品也开发用于作物保护,包括蔬菜、鲜花、水果和爬藤植物的保护及培育,或防止家畜践踏。
近年来,农用纺织品在工程排水方面的应用倍受关注,目前的农用纺织品排水营主要有机织管、针织管和非织造布复合管三种。机织管多为双层组织织物,针织管多为圆筒状织物,二者优点是灵活性大,便于篪工,但如用于地下灌溉还需配有支撑材料。新型的非织造布复合结掏的排水管则可用于多种场合,具有良好的过滤和排水性能,营体结构合理、牢固,加强了非织造布过滤层的保护。
在育种方面,可采用高强丙纶纤维和麻纤维来编织成小网格制成培育垫,将植物种子有规律的加入,既能帮助植物发芽生根,又能防止土壤流失。为提高纤维材料的可降解性,美国已制造出多种生物可降解的土壤毯,该材科由椰子皮纤维、稻草、麦秸等混合制成。非降解聚丙烯类纤维也可适用,但要经过特殊处理,加入降解剂,即可随时间长短进行不同程度分解。
在草坪种植方面,以可降解的麻纤维为原料采用经编或纬编工艺制作的植物培育基材,既解决了传统的草皮移植时铺设草坪既缓慢又繁琐的问题,还清洁卫生.无病、无虫、无菌、无味、无臭,是理想的培育草坪的材料。
在水稻育秧方面,传统本土水稻育秧方法已被淘汰,目前大都采用塑料软盘育苗,其缺点是透水及保水性差、成本较高,难于推广,而新型纺粘法聚丙烯非织造布水稻育秧盘,隔离性好、强度高、质轻、效果好,可实现农副产品的早熟、高产、稳产、无公害、天污染种植,完全可以取代农用薄膜、塑料等材料,而且性能优越,性价比高。非织造布因其对空气和水良好的渗透性,以及疏松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微气候调节与营养储存功能,多用作覆盖材料,起到隔热、保温和防紫外线的作用,由于其良好的透湿、透光性,既能达到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作用,又能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运输用袋、饲料用袋及特殊用袋对强度要求高,则多由经编织物与梭织物织成网状物储存水果和谷类,而结合了织物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所制成的玻璃纤维梭织物强化制品也可用于农作物与食物的储存。
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及其农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其中纺粘、熔喷、水刺、针刺、浆粕气流成网发展速度非常快。单一工艺的非织造布已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各种新型的非织造布产品不断产生。从工艺的角度,非织造布之间的复合方式有很多,例如纺粘-熔喷-纺粘(sms)、梳理成网-纺丝成网-梳理成网(csc)、梳理成网-熔喷-梳理成网(cmc)、梳理成网与浆粕气流成网用水刺复合、纺粘与木浆纤维复合等。我国在非织造布复合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因此要加快推进该技术的研究开发。膜结构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是近年来国外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很好地解决采光问题。国内应对膜结构材料基材、涂层及整理工艺设备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满足国内需求,替代进口。
表2 部分农用纺织品的生产厂家和产品
重量轻、强度高;可防紫外线、防湿、保护庄稼免受过热过冷、冰雹、风暴灾害影响、以及免受飞鸟和害虫侵袭
用作防风墙、池塘罩防风、鸟和其它猛禽侵对作物的侵害
阻碍树根生长,以防破坏土建基础
可生物降解,用作种子袋
重量轻、强度高,可用于种子覆盖
多孔、透气、透水、透光性好,用于露天作物和盐栽植物覆盖可抗紫外线
重量轻、均匀性好,可用于农作物覆盖
高强度、遮光性好,用作覆盖材料可使作物不产生过热
具有透光选择性,可用于葛苣类植物覆盖,使之变白,减少苦味
透光性好,化学稳定好,用于固艺和植物培育
用于冬季作物防霜冻和苗床保护
用于斜坡堤岸的绿化和保护,提供作物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可防止或减少承土流失
三、环境无害农用纺织品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农用织物多由整合织物与被附加工技术制成,其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的耐气候性、悬垂性、机械性质、易加工性与耐用性等均较塑料制品为优,但产品技术指标中并未关注生物可降解性[11]。欧洲国家根据农用纺织产品大致的生命过程,从纤维生产、纺纱织造、针织、漂白、染色和后整理等环节对某些农用纺织产品给出了指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在纺织品贸易中推行的诸多生态指标并未体现在农用纺织品的产品标准中。如荷兰政府对农业喷洒用织物设定的实验室稽查员职务所应测试的项目仅包括强力、耐渗透、耐水压、抗皱、抗变形、穿透性和化学性等项目(表3),对产品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尚未考虑。
表3 荷兰农用织物的部分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
技术规范
织物强力(50mm条状)
经、纬向:490N(50kgf)
抗撕裂强力
经纬向:19.6N(2kgf)
耐渗透
织物应可密闭在100mm水柱压力(0.981Kpa)
耐水压
织物应可抗水穿透度在1m水柱压(9.81Kpa)
抗皱性能
织物在以Schopper叠合设备折叠100000次,不应该有任何损伤
抗变形
织物在-20℃下24hr不可有何之变形
7. 织物在+70℃下7天不可有任何之变形
化学性
织物显示有任何的孔洞,撕裂处及其它开孔且必须防水,且不可经下列化学药品的处理,H2SO4(2N),HCl(2N),HNO3(2N),冰醋酸,NaOH(50﹪),KOH(50﹪),氨水,煤油等
穿透性
缝合处与织物间应该满足不可穿透之相同要求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农用纺织品为聚酯、聚丙烯短纤热熔和长丝纺粘制成非织造布,也有选用强度较高的纤维机织、针织的网状织物(表4)。为避免农用纺织品重蹈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应在其常规性能所要求的防紫外线、防静电、防绒、防绉、防水、防泼水、防污、防霉、抗菌、消臭、防臭、难燃防火等功能之外,关注农用纺织品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避免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存在的诸多污染源引入具有环境风险的化学物质[12]。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正成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根据纤维材料的最终用途和基本特性,开发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多功能环境无害的纺织品,实现农业环境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安全,将成为未来高科技纺织品的主流。随着织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纺织品研究的方向越来越集中在高科技的基础材料领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纤维原科用作农用纺织品。
表4 农用纺织品应用材质
材 质
a.玻璃室, 玻璃含普通玻璃, 型板玻璃, 热线吸收玻璃
b.塑料屋(Plastic house)含软质薄膜(PE, PVC, EVA), 中硬质薄膜(PET或其它), 硬质薄膜(Acrylic, GFRP, Polycarbonate, 氯化乙烯)
c.地下道(Tunnel)
d.软质薄膜(PE), 无纺织物(PET或其它) , 寒冷纱(Vinylon, Polyester, Polyethylene)
软质薄膜(PE, PVC, EVA) , 硬质薄膜(PET) , 可动型, 软质薄膜(PE, PVC, EVA) , 不织布(PET, PVC, PP) , 反射型薄膜(PE, PVC, EVA)
寒冷纱、针织物(Vinylon, Polyester, Polyethylene) ,不织布(Polyester, Polyuiylalcohal, Polypropylene) , 软质薄膜(PE, PVC, EVA)
不织布(PET,PVC,PP), 外面保温用发泡体, 硬质薄膜(PVC, PE, EVA), 补光反射薄膜(PVC, PE, EVA) , 防虫用寒冷纱(Vinylon, Polyester, Polyethylene), 反射薄膜(PVC, PE, EVA), 防风用针织物(Vinylon, Polyester, Polyethylene)
四、农用纺织品产业化进程中的对策
尽管农用纺织品具有保温性、遮光性、透气性和耐用性等特点,由于成本原因和技术推广不够,加之没有政策优惠,制约了产业化的进程。而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用纺织品应该有较大的市场。据了解,我国农用纺织品的潜在市场高达50亿平方米,但目前的农业非织造布用量仅占理想市场的1%~2%,足见农用纺织品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从农业部门得到的资料也显示,我国超时令、反季节生产的设施农业发展已有了较好的势头,且发展迅猛。农民也开始认识到,发展设施农业、实现无公害、无污染种植的重要性,并开始向这一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各种农业栽培技术的积极推广之下,而这方面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在农用纺织品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实现纺织品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农用纺织品不同于穿着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它需要根据使用单位的订货而生产。要使绝大部分农民能够接受和使用这种材料,首先应做好示范、宣传和教育工作,结合目前国际上大量应用农用纺织品的三大农业栽培技术,即地膜栽培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和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实施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真正了解这种材料的优越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其次,产品制造商要与应用部门要进行联合开发,针对植物的不同特性,将科研、生产和使用相结合,实现规模化发展,使农用纺织品的产品专业化、系列化,实现大批量生产,以降低产品成本,减轻农民的投入负担。两者有机结合,将会促进农业和纺织业的良性发展。当然,开发农用纺织品,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也有技术不断进步的问题,大力研发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水土特征的农用纺织品,同时现有农用纺织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尽快解决,而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农用纺织品的开发尤具现实性。对此,政府部门可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对农用纺织品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指导,鼓励使用环境友好型和再生型原料加工产品,提倡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实现农用纺织品的产品安全性和可持续消费。
五、结论
农用纺织品在整个设施农业中的比重并不是太大,但它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十分显著,通过适宜的品种选择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农用纺织品使作物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推进农用纺织品的产业化进程和应用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实施科技兴农、开创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多功能环境无害的纺织品,不仅是传统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期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标志。
六、参考文献
1. 古文海陈建. 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 农机化研究, 2004, (1):46-47
2. 焦晓宁,李蓓蓓,周雪健,李娟. 农用非织造布的功能与应用[J]. 产业用纺织品, 2002, 20(10): 13-115
3. Wanda Wadas, Romualda Jabłońska-Ceglarek, Edyta Kosterna. Effect of plastic cover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early potatoes[J]. Folia Horticulturae, 2004, 16(2): 41-48
4. Dr. Ing. Peter Böttcher. Techtextil: New Products[J]. Industrial Fabrics Bulletin, 2002, 75(4): 43-45
5. Machalaba N N, Perepelkin K E. Heterocyclic Aramide Fibers: Production Principl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2002, 31(3): 189-204
6. Pause B. Nonwoven Protective Garments with Thermo-Regulating Propertie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2003, 33(2): 93-99
7. Birgit Haas, Martin Brück. Technical Plastics and Fibre, Filament and Nonwovens Production[J]. Industrial Fabrics Bulletin. 2004, 14(2): 24-26
8. 余旺苗杨兴 陈旭炜. 生物可降解非织造布[J]. 产业用纺织品,2002, 20(6):98-101
9. 何焱. 谁愿为农业用纺织品“买单”[J]. 中国纺织, 2003, 52(11):60-61
【关键词】农民;远程培训;资金;互联网;卫星电视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06―05
一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型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由于其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因此在农村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常规面对面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过程中,拥有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有效的组织形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缺少丰富的高质量教学资源,缺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但也存在着适合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方式方法,并且得到成功的应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下,我们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一些典型的项目和做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民远程培训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适合我国农民远程培训发展的若干建议。
二 国外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
1 国外发达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总体情况
在国外,发达国家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和培训进入了信息化、知识化、个性化阶段。[3]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远程教育,在各方面尤其是资金和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当大,使远程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改善教学手段。[4]在亚洲,韩国政府十分注重将信息技术与农民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利用远程咨询系统开展对农民的远程培训,农民在家里就可以接受教育并咨询问题。[5]在欧洲,法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通过计算机及信息网络为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培训。随着互联网、卫星、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法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远程培训。[6]在北美州,美国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及农业培训的国家,美国政府对于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美国,农场主家庭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可以随时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接受各类培训服务。[7]综合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现状,我们不难看出:(1)政府在农民远程培训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2)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这些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应用比较普遍,并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2 国外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总体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较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远程培训虽然缺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但很多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已经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方式,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YAYÇEP(Project of Extensive Farmer Education through Television)项目是土耳其农业广播应用很成功的项目之一,并凭借它可以减轻贫困、扩大创新这两点优势,在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会议中被提出。[8]斯里兰卡农学部实施了农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Farmers)――L3F项目。该项目创建了一个网站,该网站以远程学习的模式促进农民之间以及农民和专家之间的互动。[9] 印度的农民远程教育项目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渡过程。SITE(Satellite Instructional Television Experiment)项目主要使用卫星电视作为媒介。KCP(Kheda Communication Project)项目扩大了覆盖的范围,增加了与受益人之间的互动。而TDCC(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项目主要由单向的视频(广播)以及双向的音频(远程会议)构成,能够提供及时的交互。JDCP(Jhabua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Project)――Jhabua发展交流项目结合了SITE、KCP、TDCC 项目的特性,不仅有广播,还有互动培训。[10]越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8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近年来,越南在水产养殖、交易、信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方面都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由越南渔业大学参与的项目Fisheries College Number4 建立了与因特网连接的两个远程教育中心,其中一个在大学,另一个在乡村。 [11]综合上述发展中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1)广播电视、卫星电视媒介在农民远程培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开始利用双向视频会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双向交流的农民远程培训的探索。
我们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民远程培训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比我们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现状,我们能够找到对我国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一些启示和借鉴之处。
三 国外农民远程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远程教育。1980年以来,相继出现多种“三农”远程教育的组织机构,最主要的就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大),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以及党委组织部三类组织部门。各组织部门有着共同的服务目标和对象――即“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都提供有非学历教育,例如提供了有关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从教学媒体的形式上来看都提供了文字教材。此外农广校、中央电大、党委组织部都提供电视节目供广大农民及农民干部们进行学习,同时中央电大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的远程教育还提供网络课程供一些农民进行学习。 [12]
以下我们在具体分析上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一些成功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三农”的发展现状和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现状,着重探讨国外农民远程培训对国内的一些启示。
1政府要加大在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发挥主导作用
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农民远程培训项目大多都是由政府主导,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大。例如,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业食品出口国和第一大食品制成品出口国,通过互联网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的问题备受政府关注。政府曾免费向农民提供外形酷似电脑,却比电脑更小巧的基于公用交换网通信的远程信息设备,俗称迷你电脑。[13]根据APC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估计,使用迷你电脑的法国农民在1989―1992年间从2万个增到了7万个。[14]由此可见,法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向农民普及迷你电脑,农民的远程培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又如,近些年来美国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数量增加,为了满足这一代农民的需求,美国政府提出了BFRDP(The Beginning Farmer and Rancher Development Program,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发展计划)项目, BFRDP隶属于食品和农业国家协会管理(NIFA)。项目工作组是国家年轻农民教育协会(NYFEA),支持单位是畜禽环境学习中心(LPELC)。BFRDP项目的目的是:为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提供教育,延伸、扩大对农民的服务,用于帮助所有类型的青年农民和大牧场主,为他们提供技术上援助计划。BFRDP首次授权是在2002年的农业法案,但是在2008年农业法案中BFRDP开始有强制性的资金,并通过每年竞争性的拨款项目来运作该项目。以下表一是BFRDP项目这几年拨款的数目。[15]
借鉴美国和法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农民远程培训要在我国取得良好的发展,政府的持续资金投入是非常关键的。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应用高速发展,到2010年6月末,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但普及率仅达到31.8%。[16]由此可见,网民数量虽然不少,但普及率并不高,尤其在我国一些西部边远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家庭还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更谈不上在农村地区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了。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农民远程培训中发挥主导作用。
2 在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可以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的试点
在以上提到的美国BFRDP项目中,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电子的(Virtual/electronic)方式来进行,在Moodle平台中开发在线课程,利用开放资源、协作的软件鼓励以共享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发展。[17]LPELC团队使用的Moodle平台能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农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形式,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2008年2月21日,LPELC在华盛顿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论坛中启动了新的网络产品――eXtension Web Site。在eXtension网站上,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一些例外),东部下午2点30分,中部下午1点30分,山区12点30分,太平洋地区11点30分对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进行网络直播。所有网络直播都被记录并存档,为以后的观看需要。[18]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有两种查看已存档网页的方式,一是通过时间顺序来查找,二是通过主题来查找。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空气质量、规则条例、肥料养分管理、肥料处理技术、肥料的价值和经济、出现的问题、肥料存储处理和失效率、小规模农场、环境规划。[19]与此同时,LPELC还提供了继续教育单元,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得学分。一是参加即时网路广播,二是查看已存档的网页。获得足够的学分后可以取得以下证书:农作物咨询者证书(CCA)、专业农学家证书(CPAg)、专业土壤专家证书(CPSS)。还有一些专业的动物科学家(ARPAS)、技术服务提供者(TSPs)、专业工程师(PE)、软件需求者等通过继续教育单元为青年农民和大农场主提供服务,解答一些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 [20]
依据美国的BFRDP项目,我们认为在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较高的农村地区,如东南沿海地区,可以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利用Moodle等开源软件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教育的试点,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建设办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扩大―全面推开”的思路,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
3 卫星电视网依然在我国农民远程培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基于计算机的媒体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但由于基础设施和资金方面的缺乏,并没有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电视在发展中国家则很受欢迎。YAYÇEP项目是土耳其第一个主要的远程教育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由土耳其农业部、国家广电部、安纳托利亚大学以及财政部联合实施。YAYÇEP项目选择电视作为该项目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媒介,是因为它是娱乐的主要方式,并且价格低廉,能达到大多数农民朋友的消费水平。已注册的以及没有注册但对农业感兴趣的城乡居民,都可以通过该项目来学习农业方面的新知识,该项目的受众面很广。YAYÇEP项目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起止于1991年到1997年,包含了338个电视节目,每个节目的持续时间是半个小时,第二个阶段起止于1999年到2009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53个电视节目,这些电视节目也被录制成录影带的形式分发到农业部,以备在整个土耳其的农民培训和广播活动中使用。[21]因此,电视是YAYÇEP项目中向农民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体。
在之前提到的印度远程教育项目中的SITE项目是由ISRO(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发起的,它被称作是在印度1975-76年间最大的社会实践,主要使用卫星电视网络作为媒介,使印度的2400个分散的村庄都接收到了电视信号。SITE项目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电视广播来向偏远的地区提供电视信号。KCP项目和TDCC项目对SITE项目做了改进, 这两个项目都增加了基础设施,包括一个低能量的发射机和其它额外的设备等,这个发射机安装在某一个村庄,然后连接到当地的一个电视演播室,最后再连接到空间应用中心的地球卫星接收站。因此,KCP不仅能够广播当地的电视节目,还能广播国家的卫星电视节目。该项目扩大了覆盖的范围,它不仅仅传递单向的信息,所传递的信息是通过被培训者积极的参与来产生,与被培训者有密切的互动,通过被培训者参与到节目中来获得频繁的反馈。JDCP ――Jhabua发展交流项目结合了SITE、KCP、TDCC 项目的特性,不仅有广播,还有互动培训。这是一个以卫星为基础的交流项目,JDCP互动培训项目(JDCP-ITP)使用单项视频,双向音频进行小范围的播送。这个JDCP-ITP系统包含一个小的临时演播室和在印度空间应用中心的移动上行地球站,直接安装在150个村庄,12个基于人造卫星的对讲电话终端机和一个印度国家卫星的变换器,目的是满足印度农村地区的需要,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JDCP是印度的一个试点项目,它的成功证明了在农村地区进行卫星传播的有效性,在印度的其他地区建立相同模型的可行性。[22]
我国人口众多,在城镇地区,计算机在家庭、学校及社区的普及率较高。而在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村地区,计算机的普及率相当低,并且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计算机媒体方面合格的人才,使得现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困难重重。然而,电视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相当普及。到2008年为止,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拥有电视机,普通彩电的拥有率为98.3%,是农村居民的主要信息来源主体。电视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户的必需品。[23]考虑到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且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同时借鉴土耳其YAYÇEP项目和印度SITE等项目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电视媒介由于它的素养要求低、传递视听信息丰富、成本低、信号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将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民远程培训的主要途径。但是,就农业节目播出总量而言,截至2005年4月全国开通5个农业电视频道,占全国1,254 套电视频道的0.4% ,而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4 万小时中,农业电视节目不超过1%。显而易见,0.4% 和1% 的比例与我国庞大的农民受众规模极不相称。[24]因此,各级政府还应在这方面开发更加丰富和优质的资源,并通过卫星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和边远农村地区广播。
4 重视与农民的互动并不断完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印度的远程教育项目JDCP项目的特色就是不断的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不同部门的人都积极的参与。积极参与者不止是Jhabua部落的人们,而且包括大量的州政府部门,中央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一起努力来完成这个项目。[25]通过与农民的互动,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不断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
在法国,随着互联网、卫星、数字有线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法国学者提出了“开放式教育资源(FORE)项目,提出了远程站点拓展计划(POT)”,主要措施有两项:一是针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农民,开设专门的培训场所,以便学员就近进行培训;二是将面对面的培训机构转换为网络远程培训,在这里,农民不是简单的听众,而是与政府合作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的合作方,并且培训机构可以从农民那里获得反馈。另外,农民还可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寻求相关信息,并可以向有关专家直接咨询。[26]
在越南的农民远程培训中,由渔业大学参与的项目Fisheries College Number4主要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检查和评价阶段等。其中实施阶段持续了大约14个月,主要包括:(1)课程的传递。大学开设了一个一周的关于渔业的培训项目,学校的教师也帮助教授这些课,并去农村的学习中心进行辅导,他们每次离开学校至少有一个月,每个班级容纳45-100人,大学每年实施2-3次的这种培训; (2)课程的校订和调整(总共进行了三轮);(3)项目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持续了两年)。检查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者和教师的满意度、设备的可靠性、项目扩展的可行性等。可见,该项目通过学校教师亲自去农村进行学习辅导,增加与农民的互动,并且不断对实施的课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出现的问题,不断改正从而促进该项目的发展。[27]
经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对参加培训的地点,56%选择在村里,37%选择在乡镇,7%选择到县里学习,总体上有93%的农民只愿意在乡镇范围内接受培训,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多集中于城市。[28]这种教育布局使得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农民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我们需要在发挥这种形式的教育优势中加强对各种农民远程培训项目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广大农民的互动,以持续不断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借鉴上述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农民远程培训的成功项目,如果我们在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对培训内容的接受情况,并加以改进和完善,那么远程培训的效果就会大幅度提高。总而言之,在我国农民远程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获得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重视对项目本身的形成性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的设计、开发、传输以及应用。比如农民对什么节目内容感兴趣、采用什么介绍形式农民较容易接受、什么时间播放节目比较合适等等问题,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那些不充分和失败的地方,从而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些都是在与农民的双向互动中才能逐渐了解,在不断总结评价中才能获得真实的答案。
除了以上四点主要的启示之外,从土耳其的YAYÇEP 项目和斯里兰卡的L3F项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印刷类学习材料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例如,YAYÇEP 项目在第二个阶段还发放了大量农业方面的相关手册,这些手册还可以在网上下载。分发的农业印刷手册和通过因特网的电子文稿对大部分农民来说都是简单清晰易懂的,到现在仍然被用为指南。[29] 又如,L3F项目给广大农民分发了两本印刷小册子,一个是关于蘑菇栽培,主要涉及农民关心的问题和实际解决办法,另一个是介绍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方便农民的远程学习。[30] 由于印刷材料具有便于传阅、普及范围广、价钱便宜、浏览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可以作为学习指南长期保存。
最后,我们认为,上述在分析国外一些农民远程培训成功项目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对我国农民远程培训的几点启示,尽管更多的是比较宏观的、政策性的结论,而非具体的、微观的、操作性的结论,但是往往这些宏观和政策性的结论对我国整个农民远程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决定性意义。因为,显而易见,一旦宏观政策出现问题,则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则很难获得成功。
总之,我们需要放眼全球,积极借鉴他国农民远程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大力发展农民远程培训,探索我国农民远程培训出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12] 马红亮,房凯.我国三农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8-62.
[2][3][5][7] 戴起伟.现代农村远程教育与农民培训[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8-10.
[4] 冯万玉,安玉麟,刘建设.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4):1-4.
[6][26] 丁麟. 农业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EB/OL].
[8][21][29] Kürşat Demiryürek. Distance education for rural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YAYÇEP experience from Turkey[J]. WS1.7. Virtual realities and the future of distance learning in rural areas, 2010,(7):641647.
[9][30] M. Wijeratne , W.N. De Silva. Implications of Interventions: Sri Lankan Experience on Lifelong Learning for Farmers[EB/OL].省略/images/2/25/SJ_M._Wijeratne.pdf.>
[10][22][25] S.L. Rajashekhar, Gayatri v. Ayyangar, Rahul Sharma.Satellite-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in Digital aradigm:ISRO perspective [EB/OL] .
[11][27] Ramona R. Materi. Interim Report: A case study of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in Vietnam [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4,( 4):1-12.
[13] citrusman.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EB/OL].
[14] 法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EB/OL].
[15] Beginning Farmer Development Program [EB/OL].省略/publications/grassrootsguide/farming-opportunities/beginning-farmer-development-program.>
[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我国网民达4.2亿普及率31.8%[EB/OL].
[17]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Leadership of Beginning Farmers & Ranchers [EB/OL].
[18] Livestock and Poultry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 Webcast Series [EB/OL].
[19] Animal Manure Management [EB/OL].
[20] Continuing Education Units Available Through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 [EB/OL].
[23]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 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态度浅析[EB/OL].
[24] 李烨.试论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传播,
2007,(2):147-148.
[28] 于青.农民培训方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0,(22):25-27.
The Implication of Foreign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Projects for Our Country
WANG Mei-jing YUAN Juan-juan MENG Qing-xi MA Hong-li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Shan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etc)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Vietnam, Turkey, etc) have rich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 After analyzing some specific project of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in these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w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four suggestions to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that 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funds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ed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we can carry on experiment site about the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based on internet firstly; The satellite television network still has a irreplaceable status and function in our country farmer distance trai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farmers and improve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continuously.
Keywords: farmers; distance training; fund; internet; satellite television network; interaction
关键词:教师发展;网络教研;区域研修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20-05
在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应运而生,它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主流学习方式,为教师进行知识建构、促进专业发展创建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为了给区域内所有青年地理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团体学习中主动地、稳步地发展,一个集学习和研讨于一体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溧阳青年教师E团队应运而生。
一、团体学习的思考
(一)时展的召唤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时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学历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师的专业修养的内涵上。她把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归结为: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五个方面。[1]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不是教师仅凭单个力量就能达成的,需要一批有共同追求的教师相互激励、智慧协作,才能达成共赢。
(二)教师发展的现状
2009年5月,我们对我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了一个关于专业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7%的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66.5%的青年教师教育阅读量很少,其中15.8%的青年教师教育阅读量几乎为零;85.5%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技能只是基本掌握或比较欠缺;70.8%的青年教师近三年撰写的论文少于3篇,其中14.8%的青年教师写作量为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睫。
(三)团体学习的意义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认为: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能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2]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合作伙伴、优秀教师、专家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那么不同的教师因为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就能从多角度去发现和认识问题,形成更丰富、更趋近教育本质的见解,激发持续不断的教学热情。
(四)教研方式的变革需要
传统的区域教研一般是通过教育局教研室利用行政职能进行管理和组织,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传统的教研活动不能满足教师们成长的需要,缺少共同研修的氛围,往往会将研究和学习人为地分离开来,难以达到有效研修的效果。基于此现状,我们尝试以地理学科为例,利用教研部门具有专业指导和组织能力的有效条件,构建民主合作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二、团队研修的策略
(一)在研修内容上,层层推进
1.教育阅读——丰富内在的思维力量
特级教师闫学认为,阅读是一种本源性研修。[3]为了给青年教师营造教育阅读的氛围,我们开展了网络读书活动。该活动定于每周工作日的星期二,活动的主持由各校轮流进行。读书日当天,每个成员围绕话题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要求与队友互动发言,当天活动结束后由主持人统计发言情况。我们的网络读书活动经历了自发式的读书分享、管理机制下的话题交流、虚拟和现场结合的主题沙龙三个阶段。读书活动开展四年来,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转变了,对待学生越来越充满爱心和智慧了,课堂教学越来越神采飞扬了,文章写得越来越有看头了……
2.集体备课——提升课堂的思维碰撞
当网络读书活动步入正轨后,我们增加了网络集体备课活动,由每周的读书活动改为单周读书、双周备课。备课分初中、高一、高二、高三四个组分天进行。主备人提前一周将教案、学案或课件等资料上传至群信箱,组员提前思考,再约定时间讨论。讨论主要解决几个问题: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么整合教材、怎样把握学情、怎么处理重难点、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组员相互提出困惑、相互提出见解,你的发言往往会给同伴带来灵感和启示,自己也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在组员共同的打磨下,每个有主动意识的成员,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策略,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品质。
3.微课研究——聚焦问题的精彩片断
微课研究,是对某个重点或难点知识进行教学的研究,包括微设计、微课堂两种类型。微课研究,聚焦某个小问题,层层剖析,力求用最经济的时间使效果最大化。微课研究,与课例研究一样要求结构完整,包括如何导入、知识如何讲解、问题如何设计、选取什么素材、如何迁移运用等环节。在日常教研中,我们经常就某个青年教师提供的教学微设计方案,组织讨论,寻找最优对策。我们也搭建基本功竞赛平台,让青年教师在竞争与学习中提高微课堂的教学水平。
4.课堂观察——品味独特的教学智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提升课堂品质,让课堂观察成为教师发现问题、完善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我们每月开展一两次大型的观课活动。观课的系列主题有:如何利用课堂有效生成资源、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如何有效地观课、如何制定一节课的关键属性、如何优化地理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如何体现主体教学等。观课活动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老教师开设示范课,青年教师围绕研讨主题观课议课,活动结束后写出观课感;第二阶段,两位青年教师开设同题异构课,其他教师带着观课视角独立观课议课,然后写出观课小结;第三阶段,优秀青年教师开设主题研究课,开课教师和观课教师都要写出自己的收获。目前,我们的观课活动,主题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拟,独立或合作设计观课工具,记录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教学片断,得出结论。课堂观察,品味他人独特的教学见解和智慧,取长补短,拓展自己的教学经验。
5.合作评课——追求幸福的专业旅行
每逢大型公开教研活动,我们青年教师就会自觉形成四到六人的合作学习小组,主动带着本组的观课视角协作观课,然后组内先行评课,再推选小组代表进行互动交流。组内合作评课时,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就某一个教学内容、某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一个教学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对话。这样的小组合作评课,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优秀教师、感受多样化的思维碰撞的机会,并给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敢说”、“有内容可说”的交流平台,大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对专业评课、专业上课的认识,并点燃了专业发展的热情。合作评课,提升专业认识,充满无限乐趣,不得不说是一次次追求职业幸福的专业旅行。
6.故事沙龙——分享智慧的美丽历程
每到学期末,我们就会开展一次深受青年教师喜爱的故事沙龙活动,主题是“教育教学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人)”。活动中每位青年教师自由地、公平地分享一学期中最值得珍藏的故事。这些故事沉淀着教师职业的责任,积聚着教师对学生的爱,诠释着教育教学的智慧,见证着教师的阶段成长与转变。分享故事,是自身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并带给同伴深深的启发,这是一段分享智慧的美丽历程。
7.命题竞赛——team的合作与竞争
命题,能反映出地理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试题的命制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它关系到日常教学评价的准确度,关系到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是否有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是否得当。一份科学、有效的试题不仅体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深度、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程度。从2012年10月开始,我们以命题研究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现场的命题竞赛。竞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青年教师收集五个有地理味的最新新闻材料;第二阶段,教研员对青年教师上交的作业进行筛选和加工,准备好命题竞赛的材料;第三阶段,青年教师现场独立命题和小组学习评价;第四阶段,将出色的试题录入试题库,供大家共享。
8.漂流瓶——传递思考的絮语
在网络教研中,有些老师由于当天工作繁忙不能准时上线,或者上线也只是寥寥数语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现场教研中,同样由于时间和人数所限,很多老师常常会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们采用漂流瓶的形式让老师们把未尽的话语记录下来,以漂流瓶的形式,以校为单位进行传递。
9.野外考察——游学结合的享受
我们家乡地处宜溧山地,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在山水之间陶冶情操,在山水之间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我们登石坝、拜禅寺、寻化石、游湿地、吃鱼头、观竹海……团队的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关怀与欣赏,团队的凝聚力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强。
(二)在研修方式上,形成互补
1.“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
长期以来,青年教师只凭借自身努力,难免囿于认知,重复工作。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侧重于纵向的引领和横向的支援,在精神层面、理论和操作层面,都给青年教师强有力的启发与帮助。
专家引领,是指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校教师、教研员、特级教师等对青年教师进行协助、带领与点拨。主要特点是就某个具体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主要形式有专家听评课、专家答疑、专家现场指导等。近年来,我们聘请了多位专家和本市的优秀地理骨干教师作为我们青年教师团队的长期指导专家。
同伴互助,是指与教研组同事或课题组伙伴在教学研究活动中长期合作、对话。主要特点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某个任务进行智慧分享与协作。主要形式有分组网络备课、分组课例研讨、分组命题活动等。经过长期实践,目前我们形成了十个相对固定的合作学习小组。
2.“业务培训”与“平台搭建”相结合
传统的教师培训,将业务培训与平台搭建割裂,导致青年教师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业务培训,从理论层面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思维视角和思考空间,为进一步的行动研究指明方向。平台搭建,从操作层面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有利于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实践智慧。
如何让每一次培训成为教师们的期待,这需要精心设计培训的主题,而这些主题也必须是老师们真正的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9月以来,我们陆续开展了“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如何有效地观课”“如何优化地理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如何制定一节课的关键属性”“如何体现主体教学”等不同主题的活动。每次活动力争引起青年教师的探究兴趣和学以致用的想法。以“如何制定一节课的关键属性”主题活动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全体学员利用QQ平台共同学习理论,理清“关键属性”;第二环节,全体就“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课时,写出自己对这节课“关键属性”及其如何突破的理解;第三环节,观摩严晓兰的研究课,小组研讨和大会交流;第四环节,专家点评与讲座。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题活动,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推动最为有力。
3.“全员学习”与“全程参与”相结合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善于不断学习就是强调四个学习,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4]
E团队成立以来,我们的学习活动非常注重全员学习、全程参与和团体学习。强调“全员学习”,是因为团体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学习之上。强调“全程参与”,是期望学习个体变被动为主动,并不断练习与队友合作学习的技巧和默契。以网络读书活动为例,我们每逢双周的周二,如约在QQ群里进行主题沙龙。每个成员为了能与队友顺利展开交流,必须提前就话题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学习他人的经验。倘若一些成员不学习,那么互动交流就不会生动甚至遭遇冷场;倘若个别成员两三次不参加我们的读书沙龙活动,其认知水平就会跟不上团队学习的需要。
4.“交流合作”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交流合作是一种“团体学习”,团体学习的优越性在于团体所有成员之间的“深度汇谈”。E团队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读书活动、故事沙龙、课例研讨、命题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团体合作交流活动。几乎每次活动结束,都要求写活动后的反思,教学反思、观课反思、命题反思等。交流合作,拓展思维、提升认识;自我反思,厘清头绪、磨砺思维。特级教师闫学说,当我们学会了把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场景纳入自己的眼睛,融入自己的思考,并忠实地记录下来,就找到了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5]
三、团队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成立四年以来,由开始的被动加入到今天的积极参与,由最初的观望到今天的创建讨论组进行主题研讨,从开始的初步尝试到逐步做精做优,从最初的自主学习到现在的主题阅读、专题讨论,在参与人数、组织建设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成果
1.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
通过主题教育阅读,共同体成员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唤醒了自身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逐步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入钻研教育理论,夯实文化底蕴,提升教学内涵,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2.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专业研修环境,改善了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
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成立为教师开展协作学习、发展集体智慧和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区域教研体系由线到网发生了转变,教研工作更具有了人文性和针对性。在共同体中教师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主动地迎接挑战,工作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工作态度的转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3.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随着教师研修共同体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通过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专题研修等系列研修活动的开展,共同体成员对于自己面临的挑战不再孤立应战,而是向更多的人吸取经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面对他人的建议,也能以更加温和的态度,认真地反思,这样一来对学生抱怨少了、方法多了,课堂教学变得游刃有余、神采飞扬了,文章写得越来越有看点了,共同体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4.构建了良好的区域学习共同体文化
文化是教师研修共同体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是推动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频繁的网络活动和现场活动过程中,青年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正逐渐形成一种富有热情、包容向善、智慧协作、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在最近两年的活动中,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自发进行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已经体验到了“某某还挺好的,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咱们多像一家人啊”……这种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反思
四年来,我们的教师和团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教师的内部差异、团队文化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角色的承担与分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进一步加强学习
教师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职业生活习惯,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2.进一步加强多方协作
目前来看,研修共同体中专家引领的渠道不够畅通。大学研究与中学实践之间断裂的现象十分明显,中学教师很少有机会与大学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大学专业研究人员对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教研员面对的往往是几十个教师的共同研究,在时间、精力、条件等方面客观上也存在一定困难。
3.进一步加强共同体成员的合作
由于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形成意识不强,自说自话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共同研究、寻找对策”是共同体成员追求的工作目标。
4.进一步提升E技术的运用水平
网络研修信息量大,可以同时参与的人多,多元化的思想可以进行交流并且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对硬件设备、后台软件和人员支持等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来说,本区域共同体使用的网络工具主要是QQ群,这一平台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共同体成员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使E时代背景下的研修共同体学习方式走向多元。
四年来我们的研修,用“痛苦并快乐着”形容最为贴切。痛,是因为过程很艰辛,需要相互的坚持与付出;乐,是因为大多数青年教师确实成长起来了。在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今后我们将尝试营造一个健康第一、游学结合、多方协作(即诗意生活、智慧工作)的生态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