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

时间:2022-10-09 13: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教育

第1篇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转眼即逝,我有幸地跟随**和**老师到**中学,感受学长学姐当“准老师”的最后一周。虽然只参与了短短四个半天的实习生活,但我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概括成一句话为: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上加难,当一名不好学校的好老师尤其难。

一、当老师难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无小事,处处是育人。”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我们太过于幼嫩和年轻,一直以来总认为我们的肩膀太过于柔弱和纤细而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教育重任。我们习惯了逃避,但是学长学姐的实习生活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蜕变,什么叫做承担。同时他们的艰苦奋斗更告诉我们,当老师并非件容易事,它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的门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意识到一手漂亮的好字是那么的重要。大气的黑板字板书,有力的钢笔字评语,确实是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门面。中国人历来喜欢从一个人的门面中去他的专业素养和老练程度。但这看似肤浅的判定中,多少也带了几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理。中学生也不例外,对于字体漂亮的老师似乎那种崇敬之情有溢于言表,但是对于字体稚嫩的老师似乎有意刁难。所以,门面是教学生涯的第一步。但是这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对于我们这些习惯用打印稿代替手写稿的80后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次实习之后再次燃烧起了我要好好练字的决心。

2.老师的架子。我认为老师应该对学生亲切,但是不应该同学生过分的亲近,甚至是无原则的亲近,所以个人主张老师还是应该有点老师的架子。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中学生们看到他们自己的老师的时候就会变得安静;看到我们的学长和学姐这些实习生的时候变得很活泼,甚至是有点放肆的。活泼是好事,但是一群人在课堂上的活泼就会变得难以控制。也许,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感,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畏之情,“畏”会使学生耐心地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敬”会使学生带着一种尊敬地心情同老师交流。或许,随着学生年岁的增长,他们越发得懂事时,我们可以减弱这种“畏”的威严,但至少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老师的架子,这种当老师的范儿,还是应该摆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镇得住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学生的负责。

3.老师的伪装。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伪装。他最好的伪装品就是他的微笑。上课铃声响起之后,先微笑,用微笑给自已鼓励,同时也是伪装自已的紧张。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再微笑,是对自己这堂课一个完美的总结,同时也是自已疲惫的掩饰。学生问问题的时候先微笑,用笑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组织回答的语言。学生问完问题之后,再微笑,用笑的时间来思考和评价这个学生。对于学生来说,看到老师的微笑是一种心灵距离上的拉近。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老师难啊,除了掌握最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之外,还应该懂得如何去调动这些知识,如何去装饰自己的门面,如何去拿捏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在心理战上留下自己悄无声息的功绩。

二、当一名好老师难上加难

当一名合格的老师已经要求众多了,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对人心灵和思想的要求就更高了。

1、要有爱。这一点看上去很虚,但是却是一切其它要求的基础。在见习中,会很明显的发现,爱教师这行业的学姐,总是会发现让她引以为傲的,或是开怀大笑的学生,她们从备课到上课再到下课,都是笑眯眯的。所以她们在课堂之上就会格外地大方、幽默、有自己的风格。这似乎就构成了她们体内最适合教师这一岗位的特质。但是某些对教师岗位的就业和工资存在质疑的学姐,她们就会很容易显得疲劳,她们总是很容易发现“孺子不可教”之类的学生,她们的课堂就会显得相对的拖拉和无趣。对于学生也是同样的,对学生有爱的学姐,总是能轻易喊出学生的名字,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他,作为一个良性的循环,他们的学生缘就特别的好,课堂上就越容易得到学生的配合。而有些“记忆力”比较差的学姐,就相对没那么好的学生缘,她们上课的提问总是在学生一句句“不知道”中消逝。

2.要育人。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在建立的阶段,需要有人在对他们灌输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孩子的心灵都是很脆弱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是,精神方面的忽视以及家庭问题的日益突出。从他们的作文中就会发现他们的纯真世界在受着这些混乱现象的侵蚀,他们没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精神是破碎的。而老师的职责是将他们心灵的伤口填补好,将他们的碎片拼凑完整,并教会他们要懂得用快乐去冲淡悲伤和压力。老师是榜样,总在不经意之间灌输给他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及生活的态度。但是真正把“育人”落实到实处的中学老师,不把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老师是少之又少的。

三、当一名不好学校的好老师尤其难

我们班主任有句名言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人应该像候鸟,哪里有阳光就飞向哪里。”我想,这种追求阳光,追求光明环境的“候鸟”心理也存在在广大的教师群体之中吧。说实话,**中学是一个硬件和软件都不怎么样的学校。一位老师在这里,得不到所谓舒适的环境,优厚的待遇,而最伤心的莫过于得不到一批得意的弟子。通过听课就会发现,这所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农村或者是外来民工的子女,他们的学习基础都不是很好,对于老师所授课的内容吸收的程度也不是很大。一个好的老师所期待的不正是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来证明自已学识和教学成果吗?但这一切在所谓生源优秀的名校中似乎轻而易举,但是在不是很好的学校之中却显得尤其的难。所以,我说当一名不好学校的好老师尤其难,它需要人去放弃很多的身外的东西,如名,如利,心平气和地去用知识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去默默无闻地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消费至死的年代,这样的放弃是何其的难。

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趣味性竞赛模式素质教育体育精神

前言

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实现新的教育需求,同时也很难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所以,有关的专家学者在对中学体育教育不断探索体育教育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对此,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也有一些自己愚见,希望在某些方面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一、建立趣味性的中学体育教育

以前,教育界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时大多数采取的都是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教学方式。而同学们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的有趣性,而是它没有压力,没有束缚而且非常自由的授课方式。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深知这样的教学弊端。我希望中学体育教育能够具有真正的趣味性,学生也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这个科目。以下是我对如何增加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的几点薄见:第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学校内统计学生对各项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同时,增设像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和教学内容。体育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第二,激发身体对体育的热爱潜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长跑是没有几个学生会喜欢的,强制性的要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现在中学生年龄偏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这时候如果,教师告诉学生用一些奖励的方法吸引学生跑步,并且补充一些跑步有益身体发展健康方面的知识时,学生会慢慢热爱上跑步的。

二、体育教育中引入竞赛模式

体育之所以变成其他如“语”“数”等科目之余的放松课程时间,是因为体育教育没有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压力。在体育教育中引入竞赛模式,一方面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如何引入竞赛模式,以下是我的看法:第一,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相结合,将竞赛观念引入体育竞赛当中去。体育竞赛引入后,将体育成绩和学生总成绩联合。同时,教师授课时有意识的传授各种强身健体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第二,中学的体育应该不断地将体育精神结合在体育课堂中。传统的体育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学生里面的体育是不能引起同学们对体育的高度重视的,所以,只有将一些竞赛的观念带入到教育中,让同学们产生荣誉感才能更好的激发同学们对体育的喜爱。

三、中学体育教育中引用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观念上的看法还是对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取决于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所以,中学体育老师要先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等。第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对方面全能发展,体育教育不能简单的只关注于体育成绩、竞赛成绩的高低,更应该培养学生在体育竞赛的学习过程中的协同合作能力,团结友爱,善于合作也是必须有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们的素质,重视素质教育,让学生们自尊、自信、自强。

四、中学体育体现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在中学生的体育课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学生人格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人格精神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一个老师应该带给学生们的东西。体育精神是一种竞争精神,竞争是人的天性更是体育的灵魂。培养中学生的这种体育精神也是对他们自身的一种自我挑战,可以激发中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实力、意志力、心理素质。这都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

第3篇

一、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美术教育是培育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摇篮

孩子从小就喜欢涂鸦、乱画,上了幼儿园老师开始教画画,这并不是为了以后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因为这是一种普及教育。孩子从小时候开始画画是其天性的表现,也很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培养、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高尚人格的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很多年轻一代对本国的文化嗤之以鼻,传统民族文化有着失传的危机。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要从学生抓起,而中学正是培育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一个最好的摇篮。通过美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多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喜欢它,有意识地保护、继承它,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再创造。这样通过重视对我国民族艺术的教育,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在提高审美的同时,也提高了民族文化的意识。

2.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媒介

美术艺术是千变万化的,是没有固定框架和固定思维的,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教授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创造的精神。中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千万不能摧残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中学美术教育中对于启迪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民族理念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也正对应着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在课程改革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从中可以看到中学美术教育是不能被别的教育替代的。

3.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其美好的一面,而发现这些美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服饰、配饰、住房环境等设计要求越来越挑剔,对艺术的鉴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审美能力则是一个人艺术气质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4.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美术教育还是培养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世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世界观。通过艺术的感知来认识客观世界,来感受客观世界。在中学教育中,通过美术教育不断给予学生美的熏陶、艺术训练和艺术意识的培育,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智力上的开发。

二、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目前的学校教学中,中学的美术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时一压再压,师资老化,教学方式陈旧,影响着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1.观念问题

美术教育被许多人误解为只是一门学习画画的学科,画得再好也不会对孩子以后有什么影响。这是错误的观念。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门学习画画的学科,它有着十分宽阔的范围,是对一切美好事物追求和发现的学科。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是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欣赏的一种能力。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许多学校对于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多是为了应付政策而设置,美术课在很多时候还是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来补课。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一些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得不到发展。

2.社会问题

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家长把学习美术作为一种功利。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大学,就想通过学习艺术这条捷径,从而逼着孩子去学习美术,而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学习美术的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成为部分学生的恶魔而不是享受。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陈旧

在中学校园中,美术教师是十分缺乏的,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美术教师都没有。不仅仅数量没有保证,教育质量也无法给予保障。由于没有应试要求,美术教育也就成为了过家家般的游戏课程,教师敷衍了事,教学方式陈旧,形同虚设。

三、改善中学美术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民族理念,给学生一个充分发展自己和选择自己道路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都要转变以往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国家课程规定下开足美术课程。

2.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绩好的学生的家长认为美术是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则认为通过美术学习可以走捷径来考上大学。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都忽略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要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争取家长的支持,坚定学生的信心,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3.加强师资力量,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

丰厚的师资力量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美术教育一定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积极引入专业院校优秀的毕业生,给中学美术教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旧的方式总归是要淘汰的,美术教育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交流。强化学生的智力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这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

第4篇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由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倡导发起,吉林省的项目研究工作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部具体实施。蛟河市天岗镇中心小学作为首批实验校中的农村乡镇中心校,在参与吉林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七年来,坚持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理念,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猜想、制定计划、实验验证、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实现基础性科学知识的建构,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拓展思维,培养合作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并将此作为实验目标,努力探索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1. 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

(1)由教师指导记录向学生自主探究记录转变。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每组都有一份记录,随时记录下他们参与探究过程中合作获得的知识,以便资源共享,记录下他们的创新之处,以便相互鼓励;记录下他们的实验过程,以便分析现象;记录下他们自己的探究结论,以便巩固应用;记下与前概念冲突的内容,学会更正自己错误的概念,巩固自己正确的认识,并能科学准确地表述科学概念。记录的作用还体现在交流的时候,归纳自己的收获,借鉴他人的长处,能有效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记录还反映出孩子的思维过程,科学的记录习惯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

(2)由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设计实验转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是“做中学”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计划,并组织实施,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教师用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计划,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实验想法,并能完整地进行表述。

(3)由侧重师生间交流向提倡生生间交流转变。交流讨论在“做中学”课上随时可以进行,穿插于各个环节中。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是学生之间的,教师创设愉悦的交流空间和充足的交流时间。但这绝不意味着任其发展,教师至少需要在以下四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升讨论交流的质量。第一种情况是:当学生的讨论中议题偏离正确的方向时,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将这些问题指出来,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将讨论引向正确的方向。第二种情况是:当学生的语言表达出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对其进行语言表述方面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第三种情况是:当儿童在交流过程中只注意自己的发言,而忽略倾听同伴发言的时候。第四种情况是:当学生的观点出现分歧,争执不下的时候,需要老师及时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互相尊重、相互借鉴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认真思考,敢于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几年实验下来,让实验教师最欣喜的是孩子们的变化。我们在课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活”了,他们敢讲、敢说,而且说的是那么头头是道,常常是为了一个问题的表达、交流、讨论,而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争着用各种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孩子们为能够在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中学习而高兴,为自己的新发现而兴奋,为意想不到的现象或是结果而惊喜,他们在这里处处可以遇到可亲可爱的科学、体味先驱者们悟出来的道理、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清纯的心中激起执著的探索与创造之情,亲自做那些科学家们做过的和不曾做过的事,好像自己也成了科学家。

在这个课题研究中,对指导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几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凝聚了人心,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教师队伍,为教师搭建了成长、成功和成才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亲历学习、思维碰撞、手脑并用、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平台。

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探究时间内深入指导每个研究小组开展研究?目前的大班额现状对推进“做中学”教学的阻力如何克服?“做中学”的模块开发落实与课时计划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等等。

这样的问题还不少,“做中学”案例的研发和实践仍应继续,这样的思考也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将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而继续努力。

作者简介:徐长宝(1976-),男,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行动研究。

第5篇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公平;价值目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21-01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性问题是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政策的不合理。

(一)教育政策的内涵。教育政策的概念与公共政策概念的多样性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国内外对教育政策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多个认识角度。有将教育政策分为动态教育政策和静态教育政策。其中动态教育政策是从教育政策的决策、执行过程来看待教育政策;静态教育政策是把教育政策当作一种行动准则的文本形式。有从政策包括范围的角度,将教育政策分为广义的教育政策和狭义的教育政策,广义的教育政策包括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狭义的教育政策指的是介于教育方针与教育法规之间的一种教育规范。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观点,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也都包含了教育公平理念,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学者从未间断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二是为所有儿童,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提供普通课程:三是为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提供进入同样学校的机会;四是在同一特点地区范围内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而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问题所做的诠释用很多种,综合起来看主要是:教育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类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平等与受教育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关系。通过对教育政策和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多联系。我把这些联系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核心价值相联的关系。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是公平与效率,而教育公平则成为了教育政策核心价值所追求的基础。第二,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教育公平则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手段,促使公民能自由平等的分享公共教育资源这个目的的达成。

二、我国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一)重点中学政策造成校际间差距。重点中学建设就意味着教育投入上的倾斜性政策,“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贯政策,这一政策对于集中有限教育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的确起到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它也造成了当前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巨大差距。重点校建设政策所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地凸显出来。重点学校政策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今我国教育资源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远远不是当年那种情况了,重点学校政策再实施下去其消极作用就已经原形毕露了。

(二)城乡间教育经费与师资的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来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从教师水平的城乡差距来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

(三)教育地区差距。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影响我国教育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距,首先表现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2001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619元,中部地区为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人均教育经费前3位分别是上海(1160元)、北京(1105元)和天津(722元),后3位分别是贵州(176元)、安徽(197元)和河南(203元)。由此可见,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是如此之大。那么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不言而喻了。

三、解决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路径

(一)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恣意和专断。与教育政策执行及总结相比,教育政策制定所涉“公平性”更加明显。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行政机关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该具备一个合理的程序。在这一程序中,关键要做的是征求意见工作。建立普通公众、民间中介机构和政策研究组织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制度,实行教育决策听证制度,最大化地关注、采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真正体现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

(二)将“公平”理念贯穿到教育政策执行全过程。公平是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规则,教育政策是公平在社会领域、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公平性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政策来实现的。

政策文件所规定的公平性利益格局一般是原则性的规定,政策执行的实践操作才是对利益的最直接分配。

(三)将“教育公平”纳入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政策评估既是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需设立事实标准。价值标准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它在政策评估活动中的应用,旨在确定一项社会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以往的教育政策评估较多重视的是政策效率、政策效能、政策绩效、政策回应的充分性、政策执行力等事实判断,而缺少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等价值标准。教育在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因而将“公平”作为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既是教育政策评估应有之义,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之时代所需。

参考文献

[1]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第6篇

(一)重制度研究、轻思想阐释

不难发现,就近代中学教育研究而言,对人物思想的研究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比中学教育制度,目前,学界对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说还不够系统全面,已有的为数不多的论及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文章,虽然从各自视角对个别人物的中学教育思想做了探讨,但论述较为零散,还不够全面深入,理论层次还不够高。现有的研究虽然也涉及了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论述,但从整体看,缺乏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解读,有的注重史实的描述,缺少理论的分析,有的又侧重个别代表人物思想的分析,而忽略对一些政府官报、民间文本解读,有失分析的整体性。对近代中学教育思想还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同时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本以近代中学教育思想为视点,全面、系统地透视近代中学教育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成果出现,近代中学教育思想对丰富近代教育思想史的重要作用也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二)缺乏问题意识

研究者们对中学教育思想论述,虽然是谈及了近代某个人物的中学教育思想,但从总体来看,仅仅是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一个“点”之一。多数论者只是就某个教育家的中学教育主张和教育理论的泛泛而谈,对这些教育家的中学教育主张形成的背景及相互联系的考察则鲜有论及,对各种中学教育主张的比较分析也为数不多,可以说,目前尚有更多“面”的中学教育思想还未被系统论及,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学教育的历史画卷中,究竟蕴含着哪些教育思想,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值得后续改革者和研究者借鉴吸收的问题?当前中学教育的发展,面对种类繁多的变革方案,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吸取过去的经验,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二、深化近代中学教育研究的构想

(一)研究重心由中学教育制度研究转向中学教育思想研究

在近代中学教育发展史上,影响中学教育活动的,不只是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那时期有影响的教育人物的活动,以及他们参与到教育事件中去的动机,他们对历史环境的选择、阐释和了解也决定着近代中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概而言之,在教育活动、教育事件的领域当中,教育家的思想也起一定作用,不管教育事实、教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教育人物,也不论历史环境有多么地固定或多变,最终决定整个教育事件形成或最后结果的,还在于参与到教育事件中的那些人的决定,也正是由于他们意识上的意向性,某些教育事件和活动才得以定型。当然,由于教育家个人的心境气质,现实理想和报负都不尽相同,所以决定他们的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时代需求也因人而异,故此一些教育家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势必会打上具有各自人格特质的鲜明烙印,而这种特质和心灵习惯又决定他们对所面临环境的选择与取舍。固然,教育思想史的研究,要考虑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但对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研究,则更强调的是要进入到参与过中学教育活动与改革的那些个人的教育思想里面,去进一步追究这些教育家们在参与教育活动时各自心境的变化、各自教育理念的构思和他们各种教育行动与决定生成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从更广的层面揭开近代中学教育思想历史演进的轨迹和内涵特征,才能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教育家们在教育事件嬗变交替关系中的思想活动,才能深入了解教育人物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的意识,才能全面考察这些教育家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意向性去认知、掌握和处理教育事实的,由此,我们才能最终洞察教育事件形成的真正动态原因。著名教育史学家陈青之曾说道:“教育之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可见,新形势下,在注重制度研究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了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研究近代中学教育,不能只将研究的视野限定在中学教育制度上面,而应将研究的重心由教育制度转向教育思想,特别是对近代中学教育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的思想、言论、决策以及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有关中学教育的主张、看法、想法、要求和建议等都应给以更多的关注。

(二)问题分析由浅入深

在近代,中国教育是在借鉴别国经验基础上才得以发展,逐步走向近代化的,作为教育系统中重要部分的中学教育从其产生之时起,自然也不例外,要吸取别国中学教育发展的经验,在近代中西思想交替碰撞与渗透的复杂环境下,我国的中学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也不甘落后,积极吸取别国教育理念,并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具有各自价值取向的中学教育理论,他们带着各自的理想与抱负投身于近代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中,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相通也有不同之处,他们的教育言论与主张因他们处在同一社会背景而肩负了某种共同的使命,也因他们各自心性、气质、理想抱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具有某些差异性,对这些差异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清近代中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从而阐释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和历史意义。

第7篇

关键词:中学法制教育功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中学法制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年龄在13-18周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不良品德发生和违法犯罪两个时期。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制教育在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对中学生进行宪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合法权利,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社会责任,了解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守法意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法制教育虽然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教育活动一样,发挥着自己独有的教育功能,但在对中学生进行守法与护法、权利与义务、诉讼与平等、民主与参与等意识渗透的同时,又发挥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中学法制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

中学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学生进行的、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的观念教育。法制教育对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和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

1、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的素质的根本内容(即思想观念素质),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利益的内化,它使人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激发人的热情和精神;所包含的价值信仰、价值信念和社会理想,是人的生活和行为的精神支柱。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调整社会主义关系的过程中,对人的价值实现起着保障作用:一是保障和促使公民充分享受权利,实现自我价值;二是保障和促使公民积极履行义务,实现社会价值。只有做到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高度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中学法制教育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把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同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使中学生认识到如果要使自己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意义,就要把社会价值作为自己追求的主要目标,力争为社会多尽义务,多做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竞争与合作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与合作协调共存的时代,乐于竞争、善于合作是时代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考察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崇尚独立、强调竞争、注重利益。这些现象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一味地在中学生心目中强化独立、竞争和利益意识,而忽视我国传统的团结互助这一固有价值观,往往会在中学生人与人之间造成隔阂,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法制教育更应该将融于宪法和相关法律之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传播给中学生,向他们渗透,并使他们接受团结友爱的价值精髓。通过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树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危机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团结互助的美德,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强化集体协作观念、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做到关心他人,并懂得只有依靠集体力量,与他人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成才。

3、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现代法制观念

现代法治观念是公民信仰一种法律的现行观念,它是现代公民应有的重要思想素质。通过法制教育,在培养中学生确立初步的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办事意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法律至上的观念。通过法制教育,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制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权利,唯有法律才能制约权力的运作,防止权力的滥用。此外,还要用权利本位、契约自由、社会公平、效率优先等现代法制精神去引导中学生,使现代法治观念融于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从而使中学生产生守法观念并能积极护法,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义上的义务,把护法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中学法制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

法制教育就是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特殊关系,使受教育者理解法如何通过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问题的协调、规范和解决,从而影响政治生活,达到政治目的,进而实现政治法制化的。由于法律和政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就使得中学法制教育具有了较强的政治功能。

1、法制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

认为,就本质来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法制教育,可以使中学生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其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通过法制教育,中学生不但能够明白既存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而且能够理解国家的政治本质。这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使中学生初步把握法治化的政治行为模式。不难看出,中学法制教育在完成这一政治教育任务和实现政治教育功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政治观教育是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政治观是指人们对以国家政权、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全部政治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它对人们的政治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决定着人们政治方向的确立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在当代中国,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它是制定我国法律的依据,是我国法律的灵魂。我国法律又是我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条文化、具体化和规范化。我们党现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党还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这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调整。中学法制教育就是使中学生在接受法律知识和掌握法律规范的同时,理解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弄清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法治,而不是脱离党的领导,完全照搬资本主义模式的法治。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的政治识别能力,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3、法制教育有助于优化中学生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是人们对特定社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的一种心理反映,它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和政治信念等。社会政治意识形态通过相应的政治心理活动,形成公民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进而影响公民的政治行为。优化中学生的政治心理,塑造现代政治角色,是中学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优化中学生的政治心理,其目的是推进特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向公民的政治行为转化。中学法制教育的政治心理优化作用在于,它能够利用法律的合法性、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等特点,促使中学生从法律的视角审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象,使他们产生健康的政治动机、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并能够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角度理性地思考社会政治现实和个人的政治行为。

三、中学法制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是立法的重要渊源,也是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任何法律规范都包含立法者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通过法制教育,在进行基本法律规范和法律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挖掘我国法律蕴涵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和理想,弘扬法律的内在道德精神,引导和强化中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

1、法制教育有助于培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通过法律常识的传授和教育,将法律中蕴涵的是非标准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推动现代文明风尚的形成,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以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涉及到如何对待义与利、公与私、美与丑、善与恶、苦与乐、生与死等各种矛盾关系时,有一整套弘扬正气的基本参照规范。这些规范组成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它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也是我们民族走向世界的精神支持,我国现行许多法律条文凝结了这些传统美德的精华。因此,通过法制教育,将法律条款背后所蕴涵的美德精神昭示给中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正气,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实现道德的知行统一

第8篇

德国实行小学4年,中学8年的义务教育,小学4年级后开始分流,学业成绩,分别进入主科中学、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学习。以巴登符登堡州为例,该州主科中学有15万学生,以培养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工人为教育目标;该州实用中学有23万学生,一部分学生实行“双元制”教育,一部分学生实行文理教育;该州文理中学有31万学生,以培养具有研究和创造能力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实行全面化教育。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初中毕业15岁,获得2个通知书:一个是企业学徒通知书,一个是职业技术学校录取通知书,二者缺一不可。学生一半时间在企业固定学徒,每月发给学生学徒工资500~600欧元,三年后,学生已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文化,快速转为正式工人,月工资上涨为1500欧元;另一半时间则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所学技术的动态与发展,了解国内外最新最先进设备。学生必须获得企业学徒毕业证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方可被认定职业技术从业资格,方可合法地正式就业。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在二战的废墟上崛起,成为世界经济与技术强国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比萨考试与教育反思

比萨考试缩写PISA,是2000年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对各国中学生基础能力的测试,目的是测试各国教育系统的效率与质量。德国于2003年加入比萨考试,结果是德国中学生的成绩列各国倒数行列,这次考试结果,在全德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对德国教育的讨论与反思,得出的原因认为有三:(1)社会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非物质关注程度不够;(2)对学科价值重视程度严重偏颇,如重数学,对其它自然科学不重视;(3)教学实施中缺乏质量的区别,德国从来就没有教学质量的评比。为此,德国开始实行一些教育改革,主要的措施有:①增加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职能,开设语言类教学;②幼儿入小学进行语言类测试,达到标准方可入学,未达到标准的孩子入小学预科班;③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与合作,超常能力的孩子提前入小学;④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对图书馆的兴趣;⑤实行公益性广告宣传,鼓励保持读书的好习惯;⑥扩展中小学教育时间,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教育;⑦学校的教育时间扩展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⑧2006年引入全国学标准,第一次出现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规范;⑨教育质量研究机构议定质量标准,开发了一系列题目,对学校质量进行抽样调查;⑩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性改进,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应用题;⑾进行一系列教育理论研究,研究教师、学生、设施、环境与教学质量的关系;⑿建立选修模块,学生的兴趣模块可以加深;⒀进行精英教育试验。

四、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德国中学教师培养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综合大学培养文理中学师资;一是师范大学培养小学、实用中学、主科中学师资。综合大学的教育专业学生,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主修2门专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掌握一套传授给学生自主寻找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常的大学教育专业要学五年,毕业参加国家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然后进入为期一年半的实习,完成实习后参加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获得文理中学终身教师资格,获得国家公务员身份,成为文理中学正式教师。小学、实用中学、主科中学的师资由师范大学培养,以传授知识的技巧与方法为主修课程,同时严格研究现行教科书的内容,期间定期到中小学实习,毕业后自主谋业,无国家公务员身份。

五、学历与就业

德国只有中学毕业才有文凭与学历的概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起算,主科中学9年级毕业,实用中学10年级毕业,文理中学12或13年级毕业。中学毕业后,学生面临选择与被选择,如奥迪汽车厂,今年招聘机电一体化学徒工13名,报名者1630名。随着着汽车业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学徒工的要求与传统机电维修工已完全不一样了,招聘的筛选非常严格。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的新要求,一些高等院校废除了本硕连读,实行本硕分开。德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本科学士读3年,硕士1~2年,之后可在任何时间进入博士学习,3年获博士学位。海得堡大学学生学位必须是双学位,学士专业180个学分,硕士专业120个学分,一个学分的价值相当于30个课时工作量。在德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愿意去大学学习,为了体验大学的生活方式与大学文化。现在实行本、硕分开后,教育专业毕业生产就有本科生和硕士生,学历不同,工资薪酬也不一样。德国以往的本硕连读硕士工程师,在欧洲是很有名的。本硕分开后,很多企业不吸收本、硕分开后的毕业生。

六、文理中学教师工资保障

德国文理中学教师待遇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职业优越感。第一,他们获得了公务员身份,工资统一由州政府负担;第二,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比较高。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文理中学担任教师,税后起步工资为2300欧元/月,不需要交保险,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只有随工作年限增加而增资,而无工作地域之分。文理中学教师职业稳定,收入稳定,退休金高,假期时间长,是一种理想的职业。相比之下,小学校长因为非公务员身份,月资也就是2300欧元,还要交税交保险。小学教师起步工资就更低,随年龄增长才能达到月工资2300欧元。通过这次研修与考察,我们感受到了德国教育体制的先进性与发达程度。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教育管理系统的完备与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性,教育经费的保障体系等,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同时,也有以下的思考,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避免盲目照搬。

思考一:学生在小学4年级后第一次分流,分别进入主科中学、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就读,年龄小,一分定终身,是一种明显的等级教育,与当今世界提倡的公平教育相背。很多教育专家质疑德国的这种分流教育。

思考二:德国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好坏对其收入无任何影响,教师没有我国的职称晋升,工资随年龄增长而上涨。这样导致教师缺乏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师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专家认为,德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导致比萨考试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9篇

一、根据不同班级的上课情况预防安全故事的发生

任何一节课的课堂都是不可完全预计的,哪怕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也会有不同的情况产生。所以,教师在上课时除了要考虑到预设的教学方案外,还应考虑到课堂的突况,并根据这些生成,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曾经执教的是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学生人数,一个班有42人,一个班有36人。由于两个班人数相差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确保课堂安全。例如,一天下午的课,我安排的课堂内容是学生之间相互当小老师订正家庭作业。一班因为人数较少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因此我告诉学生可以选择离开自己座位到好朋友座位上两人一起活动。学生能与自己好朋友一起学习都很乐意,纷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订正作业。教室里虽然有学生在走动,但因为桌椅较少,人数也较少不会产生拥挤的现象,因此教学秩序良好,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而二班,我则没有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是因为考虑到四班教室里桌椅已经摆到了后黑板的位置,留给学生的通道有限,如果让42个学生在教室里同时活动有可能产生“交通堵塞”,造成学生之间拥挤、推搡等不安全现象。于是,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我让同桌的学生相互交换当对方的小老师进行作业的订证,也取得了预定的效果。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

1.借助重大事件来渗透

“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的安全问题无疑是头等大事,近来不断出现的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西瓜膨大剂、饮料中“起云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于饮食缺乏安全感。在当前如此的社会现实之下,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意当中,切不可为了一时私利而蒙骗消费者;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学生向自己的父母渗透这方面的意思,并以学生为中心,向他们的父母,亲戚朋友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有机的食品安全宣传网络。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饮食常识,如哪些食物是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哪些食物是使用方面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2.借助课堂利用课本知识来渗透

在初中化学中,教材从一开始就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农药化肥,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在化学肥料一节中又反复强调农药化肥带来农作物高产丰收的同时,提出了对农牧渔产品和水的污染问题;因为环境污染是饮食风险的六大类问题之一,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也都隐含着食品安全知识,如“绿色食品”往往与环境绿色化联系在一起。在《化学与生活》一单元中,又分出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两个小节,要求学生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知道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如铝、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氯化钠与人体健康、油炸食物不宜多吃。

3.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食品安全教育应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讲《生活中常见的盐》时,指出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可以从我们吃的蔬菜引入课题。蔬菜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由于土壤化学成份的缘故,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特别是在腌制不透或腐烂变质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毒性不大,但它在人体中经肠道细菌还原为致毒的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如香肠等的生产中使用,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但摄入量有严格限制。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是看起来一帆风顺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哀伤与不快。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刚刚从父母的呵护中走出来,如果不能及时用一种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也给我们学校的安全问题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教材文本中的丰富内容适时地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能够阳光健康地成长。譬如,讲到《合欢树》,我们就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史铁生坎坷而不屈的一生;讲到《出师表》,我们要延伸一下课堂故事,明晰诸葛亮怀才不遇,久居南阳的故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会懂得,每一个人都不是很容易就走进光环中的,之前需要付出很多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磨砺。

第10篇

1.德育地位不落实

人们对学校工作中的“教学为主”与“德育为首”的关系认识不清,常常把它们对立起来,不懂得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所做出的强调,前者是从中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绝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这一角度上说,应坚持以教学为主;后者则是从在学校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德育决定着学校的性质、方向这一角度上说德育起着主导、灵魂的作用。由于大家对德育的认识不够一致,因而不能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未能把它完全落到实处。地位不落实与片面追求升学率也紧密相连。

2.德育实效性差

德育实效是德育工作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作用于德育对象认知行为的成果,是一定阶段内预期任务目标的完成率和到达度,或者说德育工作的成功率。由市场经济的社会效应有双重性,当前一些消极因素和腐化现象干扰、抵消,甚至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成为影响德育实践的主要原因。

3.德育方法理想化与简单化

德育方法理想化一直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一大特点。长期以来,中学德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给他们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认为理想与现实情况是完全符合的。一旦他们步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会使一部分人猛醒,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并最终导致他们对学校德育的怀疑,德育的持久作用必将难以为继。这不是一种实事求是、辩证施教的方法。

问题的另一面则是,德育方法过于简单化。一些德育工作者不辞辛苦,但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令学生难以接受。他们不懂得德育的过程是情境体验的学习过程,不懂得德育不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有的伦理规范,而是必须将之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

二、改善中学德育现状的建议与思考

众多国际教育专家通过对20世纪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回顾和检讨,以及对21世纪教育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伦理要求的展望,认为在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机的群体力量。新世纪,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要使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抓好中学德育工作。而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必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致的系统工作。

1.加速德育转型,推动德育现代化

社会的转型,中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成长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方式、德育视野等进行全方位的转型。

道德价值:由一元向一元与多元的结合转变。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应该是一元的,但如果片面强调一元的价值取向,最终只能使之变得僵化教条。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与中学生自身道德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德育只重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能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应将社会主导价值的一元性与中学生自身道德价值的多元性结合起来,使德育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

德育目标:由教会顺从向学会选择的转变。传统德育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在社会急速转型的今天,“教会顺从”的德育已经过时,社会的转型,中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生成发展迫切需要建构一种主体式的、参与式的、创造式的“学会选择”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方式: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变。传统德育强调道德知识的接纳致使德育内容严重脱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表明:灌输道德知识、道德信条的德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道德生活,唯有发展学生的各种道德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现代社会的道德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2.构建完善的中学德育保障体系

一个完善的德育保障体系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涉及教育者的素质、德育教材与内容、制度建设与政策倾斜、德育实践与基地建设等多方面。

首先,教育者的素质是第一软件要素。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而正人何?”孔子强调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说的正是教育者的素质。教育者首先是一位道德家,身体力行地实践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教育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是德育工作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德育的实效性。如果教育者素质不高,即使有好的教育方案也难以有效地实施。目前,部分学校德育低效不能说与教育者的素质无关。

其次,制度建设与政策倾斜,是德育队伍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机制保障。如前所述,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构建德育保障体系的战略工程。这还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如学校要求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一定要从事德育工作,并将德育工作成绩作为对他们任用和晋升的重要标准,对不达标者不予任用或晋升。

3.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第11篇

美术课相较于文化课而言,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在当前阶段,有的教师仍只采用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上面讲,学生被动地模仿,往往只涉及美术的形,而忽略了美术所蕴含的神。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美术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使得美术课显得生硬、晦涩,学生在美术技能以及审美意识方面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陈旧模式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由此导致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实力的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尽可能地压缩美术课的时间,家长为了孩子能有好的未来,就要求学生一心扑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学生为了迎合教师及家长的要求,也放弃了对美术课的兴趣。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是被动的,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狭窄,学生难以接触到美术教育中蕴含的深层内容,不能有效地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对策建议

1.推行多元化评价体制,加强学生自信心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提升学生信心和激励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拿文化课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也应该将美术成绩纳入评价体系,以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也应该结合学生的美术成绩,不能仅仅根据升学率评价教师的教学。应当把学生的美术成绩加入教师的考评体系,督促教师转变意识,重新审视美术教育的价值,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对美术教学的足够重视。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传授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观念的培养方面,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是美术教育所要面对的主体,接受美术教育也是每个学生应该享受的权利。因此,中学美术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将加强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注重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形成以基本表现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美术更显实用化和大众化,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自身优势,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美术教育效果。

3.改变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固有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显露出诸多弊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强制性,学生被动地接受,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受到了限制。美术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美和领会美。美术教学方法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只有采用启发式的美术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发地体验和领悟自然美和社会美。值得强调的是,应将教学资源向欣赏课倾斜,因为欣赏本身就属于一种审美活动。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欣赏课,美术教师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从乏味的说教型课堂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欣赏国内外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12篇

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实践证明,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短时高效;潜移默化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浪潮声中,美术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美育被提升到一个高度。

一、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应试教育的现状下,学校领导很难真正把美术学科和语文、英语等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农村,可以说有很多中学都不重视美术课的学习,甚至是不开设美术课,即使有美术课也往往会被其他课程所占用,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如我原来的学校,2009年八年级没有开一节美术课,七年级有些班级的美术课也是主课老师兼的,而九年级基本都不开设美术课。第二,一般考试都没有对美术做统一要求,所以,很难衡量美术教师的教学业绩,这就使美术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三,为了升入重点高中,学生对于中考的必考科目已是疲于应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第四,农村中学美术师资严重不足,条件有限。一些农村中学也安排有相对专业的美术教师,但这些美术教师往往同时又“身兼数职”,他们还承担有学校安排的其他教学任务。而其他的教学任务势必也占用着他们很多的时间,这些教学工作也需要他们去研磨教材、精心备课,同时也要批改作业等。有时可能连教师自己也很难分清哪个科目是主哪个科目是次。虽然是美术教师,但他们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更新美术专业知识,更不要说提高美术专业水平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针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粗浅看法

1.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制作及考试选拔制度加以适当的改进

如果说地理、生物会考成绩可以计入中考成绩,理、化、生的操作实验和体育的加试成绩也可以计入中考成绩,那么美术学科的成绩是否也该考虑计入中考成绩当中呢?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可以作为期末考试的科目,美术学科是否也该考虑加入呢?

2.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美术课真正做到“短时高效”。课堂的内容如果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用学生身上的服装和房间的布置为主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在节日里制作一些卡片,设计一些别有用心的礼物,在班上进行班刊评比……

3.让课堂丰富多彩

单一的课堂形式封闭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让课堂形式丰富起来,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设置情景教学、播放音乐,美术与舞蹈、表演的融合,增加游戏环节、作业展评(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

4.让美术教学内容充实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利用当地特有的一些资源来增添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器具。比如,充分利用当地的树根、砖泥等材料来制作雕塑型的工艺美术品;用树叶、花朵、石子制作装饰画等;特别是鸡蛋壳工艺画的制作更是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融入了一种环保理念,创造了一种美。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多组织学生去大自然中走走,到外面进行写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景,描绘美丽的家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审美能力,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课内外生活学习的联系与沟通。

5.营造学习美术的环境

学校可以经常性地举行师生画展,既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能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还可以进行全校性的设计大赛,如防火、防电、安全标志、班级标志、环境保护等标志,既可增强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也达到以美益智的目的。

6.密切美术与各学科的联系

学生的学习科目,除了美术还有语文、数学、化学、历史等。学生在这些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答,有许多可能会运用到图像,借用图像的具体、形象化来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而且图像的运用给枯燥的学习内容增添了许多色彩。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给学生渗透美的教育,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教师通过诗与画的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学实验课,用试剂绘制山水画,通过喷染不同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现出变幻莫测的绚丽景色,这些肌理效果,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可以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绘制图表、历史人物肖像,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7.提升师资力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

美术课程改革,关键在于美术教师,目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数量不足,而且素质偏低,有的学校的美术课由非美术专业的老师来教,这样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所以必须加快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采取以下几种培训措施:(1)举办中学美术教师假期培训班。(2)为全县中学美术教师创造参加高师美术函授学习的机会。(3)选派骨干教师参观全国中学教学现场比赛会。(4)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至高师美术系进行短期培训。(5)开展县内中学校间的美术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