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

时间:2022-06-19 06:0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三历史必修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三历史复习 应用

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因为它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传递速度,还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很自然地寓教于乐,进而增强学习效果。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尤其需要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融合多版本的教材,扩大高三历史教学的容量。

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三个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穿、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补充的部分内容,如果仅靠老师课上的口头讲述,学生就很难有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课堂就会毫无生气,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其他版本教材的部分内容展示出来,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具有直观性,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客观性等特点,有些内容难以用语言讲清楚,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突破。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课件,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进而加深理解形成记忆。

例如必修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一课,讲到隋唐时期曲辕犁出现,便于调节犁铧深浅。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即使使用图片教学也是静态观看,记忆效果不佳,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将《耒耜经》上记载的“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动态效果,就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清楚地记住曲辕犁的进步之处。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而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根据高考的考试说明,简单地将考点罗列,学生很难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复习背诵时费时费事费力,记忆不准确。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制作成课件,并将知识结构图示化、形象化,边提问、边归纳,不仅能加强知识点的识记,更能通过知识结构图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宏观把握历史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复习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时,由于人民版教材将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分成两课时进行,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侵略和反侵略事件对应上,如果用多媒体课件以画数轴的方式将各大历史事件展示出来,这样既系统地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节省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加强对近代中国史的宏观感知,深切感受到历史的体系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两条线索:①列强不断入侵;②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又如在学习完必修三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我利用表格的形式把本专题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包括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特点、不同实践活动和不同的学习层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的、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学生感受到近代国人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表格如下。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解题方法和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方式容易忘记,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容易记住,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解题中,才能理解。

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从这两种题型中找出典型进行分析。选择题部分,可以先用EXCEL统计学生答题选A、B、C、D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的讲解,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题,然后将其中的关键时间、关键词等重点显示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解题的关键,随后展示同类题型加强训练,加强学生对该类题目的熟练掌握。解答材料题时,使用屏幕投影显示材料,在重要的语句下划线或是闪现,从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段落大意或是材料的重点语句等各方面信息的总汇,准确提取材料中关键的有效信息,正确答题。或者也可以将个别学生的答题结果挑选出来,作为典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失误并加以改正,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可在此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训练比较适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直观又增大课堂容量,可以及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学生:高飞

亲爱的高飞同学:你好!

你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首先,你要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高三10个月的学习中。其次,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考备考工作的历史教研员,可以给你一定的帮助。

从2004年始,我省在全国率先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2008年起我省又全部实现了高考自主命题,今年又进一步实现了高考网上阅卷。山东的高考以其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和时代性成为山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支奇葩。

高三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直面高考,历史学科又是高考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你的情况,就高三第一阶段(俗称的一轮复习)的历史学习,谈几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这里的基础性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首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其次是与此有关的拓展知识,再次是从学习过程、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其中课标规定的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所谓多样性是指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这种多样性是由你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现实所决定的。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课堂模式、授课手段、内容设置等,我们的学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遵循老师的安排和引领。二是思维方法的开放性,由于学习时问题情景的不同,与老师思维对话的方式也不同,拓宽思维,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三是知识版本的包容性。高考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所以学习时不必死扣某一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点,但应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对某一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有所了解。四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方法,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方法越多思路越开阔,方法对头了,学习效率、学科能力都会提高。五是高考试题的选择性,新课改高考试题避免了偏题、怪题和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题,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景,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能力考查的功能。因此,在学习中应力戒死记硬背。另外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很人性化,只要所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但是,如果平时学习方法不灵活,是得不到高分的。

基本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目标,要提高这一目标的达成度,就要运用灵活的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技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三项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弱化。

二、时代性与创新性原则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课标中所渗透的先进教育理念,教材中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情景、新视角等,给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昭示着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学习中必须做到:第一,重新审视教材。结合课标,对每单元每一节的内容,就其指导思想、知识目标、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重新审视,推敲教材所选知识点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主编的选材意图,挖掘教材“新”的信息。第二,彻底完成教材中每个栏目的学习任务,包括课文中的一些史料、小常识,课后的知识链接、解析与探究,综合探究等,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中不刻意追逐焦点、热点,但对于社会重大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第四,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特有的教育功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1)利用教材提供的教育素材,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利用历史的基本史实,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质疑,批判与探究,摈其恶,扬其善,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品格。(3)挖掘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4)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创造性地审视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新课改高考试题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其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处处体现,这也成为这几年高考试题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习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你学习的理想境界。

三、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

取得高考的成功是我们高三学习追求的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对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学习进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不要被急于求成的心态所驱使,要时间服从质量,时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时常走走“回头路”)。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适度拓展知识范围)。自主学习与做题的关系(自主学习不等于做作业,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要做好题,做精题,使之成为自主学习的补充和深化)。现行使用的教材与其它版本教材的关系(以现行使用的教材为主,兼顾其它,不必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下功夫)。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从高考方案看,必、选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分值为8:2,因此,其学习权重原则为8:2)。

四、能力立意原则

新课改高考的能力要求有四项十二条,(具体内容可参考2009年山东省高考说明)。其中“四项”能力要求是递进的层次,“十二条”是“四项”的进一步说明,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些能力要求,我们要做到:第一,深入理解课标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凡是课标中提出的“认识”、“分析”、“探讨”、“说明”、“理解”等要求,要重点把握。对你来说,这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点;对高考而言,这是内容的必考点,也是其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的区分点。不仅要理解知识概念,更要掌握“认识”、“分析”、“探讨”等的方法和途径,要事无巨细。第二,课标中“教学活动建议”一栏,要认真阅读,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学习实践。第三,要运用历史的方法,下大气力、科学地完成必修Ⅰ、Ⅱ、Ⅲ的学习。(选修内容的学习要求,略)

必修Ⅰ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在学习时,应注意:第一,摆正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前提。要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二,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灵魂。首先要弄清每个历史时期每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要求,弄清哪个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特点、主要内容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其次,在进行阶级分析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观。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要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要苛求古人;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必修Ⅱ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要抓住三点:第一,阐明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第二,整理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轨迹,把握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三,利用多种方法把经济史学透、学活。

必修Ⅲ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应注意:第一,理清各种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具体的知识体系,力戒“散”。第二,深入分析文化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运用一定的理论统领知识,力戒“浮”。第三,充分挖掘文化史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通过文化史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其情操,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力戒“浅”。

五、计划性原则

第3篇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从大道理上讲,“读史使人明智”, 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学习历史可以培养爱国心,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更是如此。对学生来说,历史是高中必修课程,同时是每个文科学生的必选课程。即便是理科生,也必须顺利通过高二的小高考。从学科本身而言,历史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它和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学习“新航路开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所谓“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学好历史对于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

二、学生要对初、高中历史课的不同有所了解

初中历史教材大都比较简单,主要围绕史实本身展开讨论,就事论事的多,很少研究历史规律和史学理论。例如一个历史事件,初中教材往往注重介绍事件的内容,而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不做什么要求。相比较而言,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比初中更加具体而系统。现行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模块”的编排方式。必修有三本教材,必修一是政治史,必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思想史。这种编排方式更加注重宏观知识之间的完整性和联系,这和如今流行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是紧密联系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这个问题,初中课本侧重于表述的口号和内容,更多的是向学生阐述史实;而高中课本则把分别放在了经济史和思想史两本书中。在经济史中,着重研究所创办的企业,以及它对中国的诱导作用;在思想史中,着重研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因此,高中课本的理论性远远超过初中课本。

三、教师要注意做好科学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科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达到让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目的。在这里笔者介绍几个思路和做法。

一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在高一开学前的暑假,教师就可以通过校讯通等方式和学生联系,让学生把初中课本按自己喜欢的专题归纳梳理好,以此巩固初中的基础。此外,也有很多和历史相关的影视节目和其他资料,建议学生找来观看。例如央视前几年很火的《大国崛起》、《百家讲坛》,以及北京台的《档案》等等。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文科类学习,就更需强调平时的积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课前都坚持布置预习作业,即完成《评价手册》上的相关填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上课时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笔记,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特别是二次批改,对个别学生还进行面批。事实证明,长此以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告诉学生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就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平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例如的时间按节点记忆,分别是1934、1935、1936。如果学生记住了“1934年出发,一年又一年,两次大会师”,就不容易遗忘上述知识点。

四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和分类,这也是笔者用得最多最得心应手的方法。例如将同类型的知识列成表格,以帮助学生记忆。此外,历史考试的基本题型是选择、判断、材料和问答。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性,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答题规范。

第4篇

高二理科历史每周只有两节课,要新授必修三的文化史,还要复习高一必修一、必修二的政治史、经济史,而大部分学生高一时极不重视该学科,基础知识并未到位。高二第二学期3月中旬就要进行全省“小高考”,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它是高考的组成部分,拿到A等高考加1分,4A即可加5分。如何在较短时间做到科学备考,帮助学生实现高考加分目标,我校高二历史备课组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3本书、25个单元,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例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平时训练时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其实调动非智力因素,克服心理障碍,认真审题,掌握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目还是可以迎刃而解。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有三种答题要求:一是依据材料,二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是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是纯材料考查,要求学生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括答题的关键句、词,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一般几个句号就有几层意思,尤其是省略号后面一定有答案。材料的出处也要引起重视,时间、作者、作品名称有时对解题有提示作用。最后还要结合分值答题,历史学科的分值一般较小,几分尽量就要答出几点,并按序列化规范答题。这种考查要求切忌不顾材料,生搬硬套课本知识。例如,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第37题有关孔子及评价题,共4小题,第二、第三小题的第一问,第四小题均要求从材料中提炼答案。按照不仅依据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方法,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除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还需照应材料所揭示内容作答。二是材料只是提供新情境,起抛出问题的作用,这种解法类似第三种答题要求。上文中提到的第37题的第一小题则属于第一种情况。最后一种,材料只是“引子”,所答要求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上题中第一小题的第二问,第二小题的第二、第三问,第三小题的第二问皆属于此种情况。这种题型一定要有信心,有历史的领悟能力,即学历史的小智慧,再难的题目也能从书中找得到答案的影子。讲评试卷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说、写,解题方法、技巧及如何规范答题均在讲评课中渗透。总之,方法的引领在备考阶段非常重要。

当然,“小高考”试卷为体现时代性,从来也不回避热点问题,备考阶段还要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如周年、民族复兴、转变政府职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经济全球化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第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以考试大纲为主要依据,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1.巩固基础,形成体系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经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导致历史学科考试成绩偏低。究其原因:一是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缺乏科学的记忆、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第二轮复习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效果,夯实基础知识,继续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围绕“提高”做文章

高三第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备考要围绕“提高”做文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与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程提高,要做到学、练、考、评、纠有机结合,通过学习环节的完整性,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全员提高,要帮助学生补弱促强,查漏补缺,让学生通过本轮与后期的复习,各有所得,各得其所。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整合,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优化复习内容;二是要精心设计实施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要重视规范化训练,特别是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

三、备考策略

1.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教、学、考的过程。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命题超越教材,体现了三个不拘泥“思想”:不拘泥于教材内的知识、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因此备考指导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内容。重整教材要遵循“”的原则,应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教版教材为主要平台,借鉴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的内容,着力整合各种资源,理出几种版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另外,必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2.正确认识备考与应试的关系,力求少做或不做无用功

原国家考试中心历史学科秘书刘曾将备考与应试的关系生动地表述为:考试是砍柴,备考是磨刀。这就启示我们:备考的目的是磨刀,它不过是高考砍柴的前提,这个过程中的“砍柴”只是“试锋”而已。因此,没必要多砍柴,甚至漫山砍柴。高考题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设计,备考过程很难砍到明年高考的那棵“柴”。一定要对教材知识、材料和训练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甄别,大胆进行“减法操作”,突出重点,重质轻量,以质取胜,以落实为要;以有效地培养能力为目的,不要过于加大训练量,努力追求高效训练。否则,知识拓展无尽无休,题海大战没完没了,求多求全,往往容易造成浅尝辄止、囫囵吞枣的后果。

3.把握考情、学情,按“需”施教

把握考情、学情,是实施针对性复习的前提保障。“需”是施教的内容。作为高考备考指导,“需”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高考的需要,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等;学生的需要,学生现状与高考要求的距离。考情的“需”是第一位的,是教学与备考不可改变的;学情的“需”是第二位的,是千差万别的、可以改变的、动态的。岁岁年年“考”相似,年年岁岁“学”不同。备考就是要在“考情”的引领下,树立“面向考情定目标,针对学情定策略”的思想,通过复习教学,最终使“学情”达到“考情”的要求。那种一味强调“学情”,总拿“学情”说话,不顾“考情”高层次需要而进行低层次备考教学的做法,虽然能够使得学生在知识积累方面得到一定进步,但由于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也最终只能使学生在考场上望“题”兴叹,徒劳无益。

4.科学构建专题,做到有的放矢

第6篇

选修改必修,阅读量翻倍……近日,教育部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修订内容涵盖了除英语外2017年高考所有科目: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其中,各科考试知识点均有删减、修改,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合理调整选考模块……

按照往年的节奏,当年的高考大纲一般在过年前后公布,而且多数年份都是微调,而今年则出人意料。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本次高考大纲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中的变化仍让考生和家长感到担忧:这样的改变是否意味着明年的高考难度会大幅增加?

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风向标,也是考生复习的指挥棒。在一片担忧声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进入必考范围的试题会控制好难度。那么,在这种变化下,如何理解这次高考大纲的修订?考生又该怎样据此调整复习计划?

大纲修改主要体现“一增一减”

新修订的高考大纲修改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上。“增”主要是指整体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减”主要是指大部分学科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删减。其中语文、物理等变化较大的学科,让不少高三学生感到“压力山大”。 郎丛柳 摄

语文:阅读不再二选一

本次大纲修订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语文加重考核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在“古诗文阅读”部分也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数学:删去“几何证明选讲”模块

本次大纲修订数学科目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其余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两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物理:部分选考变必考

物理科将以往的动量和近代物理等选考内容列为必考,将模块3至5皆设为必考内容,以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目的是满足高校对人才选拔和未来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又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加强对物理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

化学:删去两个模块

化学高考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可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生物:关注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

生物科目新大纲调整后更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历史:删去部分选考模块

历史学科新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三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不变,考生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2017年高考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

思想政治:强调德育导向

思想政治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地理: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地理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

修改是为减少重复备考

与过去10年的高考大纲修订略有不同的是,2017年大纲修订幅度相对较大。调整和修订的地方均为内容优化之处,目的是减少重复备考。

这次大纲修订是在广泛调研和听取包括高考命题专家、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教育测量专家、中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这次修订其实将考察学校是不是尊重学习规律,是不是应试教育。”有专家指出,本次大纲已释放出明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题换取高分会越来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纲的调整”。

对此,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指出,就数学而言,这次考试大纲的修订明确提出了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的科学与人文价值。特别明确提出在数学考试中增加数学文化的要求,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思想性、文化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这个导向很好,符合未来高考改革的思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温儒敏也指出,以往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要求考生二选一。“这是有导向性的。”温儒敏说,这次考纲修订把两类文本的二选一形式改为都是必考,意义重大。

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全国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考率最低时不足一成。 文学阅读需花费更多气力备考。

这也影响到一线教学。因为当前很多学校会减少甚至放弃小说、诗歌等文学欣赏。“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人才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温儒敏说,这次改革不但能对考生素质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将对一线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起到纠偏作用。

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

薛丽文是一名“准”高考生,随着高考大纲的修订,她也变得焦虑起来。“不知修改大纲后,考题是否变难,担心自己不适应,会考砸。”高考大纲的变化尤其是语文、物理等科目在考试内容上的增加,让不少高三学生都和薛丽文一样,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表示,大纲调整只解决知识点的变化,试题的难度不在知识点上,而在试题的呈现上。“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既可以出得很简单也可以出得很难,知识点本身并不和难度挂钩,要看知识点怎么转化为试题。”

李学军是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的一名教师,拥有多年的一线经验。据他介绍,在以往的考题中,学生只需掌握牢记知识点和结构,加以运用便足够了,而高考大纲修订后的考题需要学生运用文字理解、信息处理、知识解析等综合能力,并在众多信息中提炼出解题信息,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李学军介绍,在最近几次考试中,有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新题型而导致成绩下滑,但在老师讲解过程中,往往恍然大悟,迅速解出题目。

“其实广大考生和家长不必多虑,2017年高考中,80%的题目跟以往一样没有大的变化,剩下的20%才是新题型。把握知识点,突破新题型,高考难题便能迎刃而解。”李学军说。

上海师范大学附级教师余党绪表示,高考大纲的变化对考生和家长的心理会有所冲击,实际上影响应该不大。

“新增必考内容的试题会控制好难度,确保第一年平稳落地,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也会保持稳定,学校及考生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考生该如何备考

面对新大纲新要求,考生和家长该怎么应对?在剩下的时间里,如何进行复习备考,如何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语文:文学阅读需花费更多气力

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考生在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考生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数学:吃透知识点,学会举一反三

今后的高考数学命题更多是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一类题,通过这道题让考生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解决某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法,从而达到检查能力水平的目的。同时,命题还会充分考虑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并非唯一,而是多种多样。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考生在数学刷题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同时做到有意识地训练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找到最科学的方法。 “准”高考生们正在认真听课。

物理:加强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有教师指出,高中物理模块3至5本身就不应是选修,原子核跟动量是高中物理必不可少的两块内容。将选考调整为必考,难度增加,更加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原子核部分需要注意概念理解记忆及原子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动量部分注意与必修部分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两个重难点知识的结合。

第7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新课改

一、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丰富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

传统历史教学下,历史资料的来源主要教材、教参和一些极少使用的历史挂图,而忽略了历史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照本宣科”,难以或者不积极地去寻找历史课程资源。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觉得历史是枯燥、单调、乏味的。现代教育技术则大大丰富了历史课程资源。例如在上到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的教法下,单凭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讲述着近现代以来服饰、交通、饮食是怎样变迁着,学生往往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可以通过展示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饮食、交通等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在这些方面的变迁。

2.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提升了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在高三复习忙碌的日子里,每个专题信息量特别大,但结构紧凑,这个时候很适合用多媒体课件以提纲或者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比如在复习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考虑到专题的时间跨越大、信息量大、习题多,我选择用PPT的形式展示,分为十九世纪60、70年代产生、甲午战后初步发展、1912―1919年出现短暂的春天、1927―1936短暂的发展、1946―1949年陷入困境分为五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原因,引导学生将这一个知识点梳理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3.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形成历史时空概念,提高课堂效益

历史讲究时空概念。常规教学中,地图的运用一直比较普遍,但其有一个缺陷:活动的线路无法生动形象地表述, 而多媒体可弥补这一不足,帮助学生形成了完整的时空概念。如笔者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在经过处理后的地图上绘制几条航路,体现了其延伸的方向和过程,用以配合课堂讲述,与以往采用的挂图方式相比,在生动性和可操作性上均有天壤之感。

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注意事项

尽管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有如上所述诸多作用,但也不能滥用,要使计算机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辅”字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历史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进行,要以学生的历史学习为原则。反之,则要考虑是否有使用的必要。所以老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上,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技术它不是教学目的,而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2.注重“实”字

首先,从形式上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平时我自己做的课件也都很简单,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白底黑字地显示文字,加上一些必要的图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而且效果也不错。其次,教学课件设计要重点突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与播放,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而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

3.板书不可缺

第8篇

新版教材在热议中投入使用,我省今明两年已依据新教材进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新生事物,人们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老同志与新版的磨合相对艰难一点,但新版教材既已经兄弟省份试用数年,加之“高考指挥棒”凌空而来,我们不妨转变思路,以一种学习、欣赏的心态看待新教材,下一番破旧立新的苦功夫,重建一个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气象。

人教版新历史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模块设计,我省选用的教材采用必修模块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块;选修板采用“改革与革命”、“战争与和平”两个模块。模块设计的优点非常突出:线索清晰,知识集中,便于学生完整地把握一个历史概念或现象。我们不要老想到这种设计极像原来高三的二轮专题复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之上,我们要相信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主干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专题式布局可免去教学中前抓后挠之苦,当然我们也从原来的“阶段特征”的紧箍咒中解放了出来。

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纵向体系已由现行教材勾画出来,我们可在教材子目录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建立一个“基本史实发展——重点问题分析——相关历史概念之规律总结”的纵向体系;横向知识联系的工作就要由老师们在上课时帮助学生来架构了,譬如:在讲到“”一课时,有一个课后练习,问20世纪初中国有哪些主要思潮,按本节内容和教参提供的答案,只提到“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就应当讲一讲还有经济史中的“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另外在进行重点问题的深度挖掘时,我们要打破模块界限,综合运用相关模块知识。

新版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的删补,相对旧版本而言,新版选修的“战争与和平”、“改革与革命”把一些重大事件讲得无比细致,彷佛在进行工艺品的打磨。在政治制度、民主法制、文化艺术等模块时又增加了一些世界史的内容,编者的用意在于知识求全,补齐“木桶上的短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处理传统教材一贯详细的政治、经济史时,新版采用了泛泛而述的方式。

教材的改编使老师们难以适应,如讲必修1,刚接触这本教材的老师首先是觉得讲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法制不能等闲视之,再是认为法、美、德民主制度很典型,又考虑到新版讲12课“与八国联军侵华”、14课“的崛起”等内容可拓展,于是总是在深挖,课程总也不能按进度完成。如果仔细想一想,有这个必要吗?编者的目的在于减负,考试依据新版教材命题就只能挖掘到一定的程度,挖掘过深要么就是对新版数个板块缺乏总体认知,担心知识没地方挂靠;要么就是在做无用功,讲了许多新版编者不愿过多涉及的内容。我们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课时安排,仔细研究新版教材总体知识框架,结合考试大纲及兄弟省份前些年的高考命题,把每一个知识点挂靠在具体的章节中,也要准确定位每一个知识的难度。

新版的第三突出特点是资料丰富,呈现形式有序言、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地图与实物图片、课后延伸等等。我们注意到新版虽然也有大小字、正文与补充读物之别,但不像老版教材那样有明显“补白、说明”的主从关系,有些章节中简直就没有差别,有些章节中的补充资料则显得无可无不可。

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还是要文无遗漏,图无阙失一网打尽,想方设法把它们与正文内容进行挂靠,实在靠不上边,没有价值的,应该果断的舍弃,可用的有关联的,也要区别对待。如有些章节的序言内容可作原因用;有些小字内容要与相关正文知识并列为板书内容,如必修3水墨丹青中国画中历史纵横引用的“秦汉时期绘画”,就要与魏晋、明清等朝代成就同等列出;有些内容则只要指导学生稍作阅读,如对《红楼梦》的一段介绍。

新版的启用、完善应该会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以新版为依据进行的教学探讨与命题考试也会逐渐深入展开的,只要我们立足于现行教材,仔细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历年高考试卷,不畏难,不抵触,孜孜以求,应该会很快适应并喜欢新版体现的崭新理念的。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 新教材; 合纵; 联横; 整合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谋合纵,张仪说连横。他们在那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与发展。本文探讨的合纵“联”横则是指对历史教材的优化整合。“合纵”是指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整合,就是将分布在相同或不同单元的有关历史知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它主要是对同一版本同一专题或不同版本同一专题知识的纵向整合; 也包括跨版本之间进行取长补短,使某主题知识呈现得更加系统全面。“联横”主要是指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整合,即将某一时期一个国家或一类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整合,让学生对该历史时期的历史全貌有一个全面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纵联横的实质是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综合、联系与系统化。本文拟就合纵联横的目的、具体做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纵联横的缘由

之所以要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纵联横,主要是基本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为弥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某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教材的编写也一样。新课程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理念新颖,给师生耳目一新之感。但在“一标多本”之下,一则由于编写者对课标理解的差异、观念的各异、把握角度的不同,故教材的编排、材料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各有侧重甚至大相径庭。二则因编写体例和结构的原因,以“模块―专题”、中外史混编为体系结构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打破了历学科自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结构的整体性,破坏了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割裂了历史概念本身的完整性,特别是弱化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后单元的内容联系不强,形不成知识间的铺垫关系,学生学习新知识缺乏应有的知识铺垫和背景,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其次,为了更好地明确教学重点。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而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者在编排过程中要体现同一个知识点选取相同的内容就不可避免。尽管对同一个问题的叙述可能侧重点会因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内容往往会有一定的重合或相似。

二、合纵联横的具体操作方法

( 一) 教材同一单元内部各节知识的合纵

以必修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主题的学习为例,教师如果想真正把这个问题讲清讲透,就很有必要深挖教材,纵向整合教材。首先这一主题内容分散在第 5、6、7、8 课的内容中。第 5 课在写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提及“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 6 课仅在课文最后一句话提及“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当然其中也隐含着“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之一”这一历史知识; 第7 和第8 课才分别有一个专门的子标题“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着重分析。教师如果不进行一个最后的综合小结,学生就不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一个整体的综合认识。

( 二) 不同专题或同一专题不同课文之间的合纵联横

新课程由于按专题模块或主题进行编排,如必修一侧重于政治史,必修二侧重于经济史,侧重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组织编写,而有些历史概念并不是纯粹的属于政治板块或经济板块,这就导致有些历史概念被分散在不同的模块或专题里叙述,割裂了历史概念的完整性,造成知识体系不完整,也不利于学生的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这就有必要将其进行“合纵”,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

( 三) 同一版本各教材之间的联横合纵

通史体系下的教科书,前后单元或章节之间的内容彼此联系,先学的内容为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学生学习新知识往往有前面的历史知识作为铺垫或背景,学习新知更容易理解; 学生更易于综合分析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特点。比如,在通史体系下,学生在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后,很容易理解为何当时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了。而且,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以及自主命题的各省出台的《考试说明》一例外地按通史体系安排,突出其时序性、整体性及文明演进过程。而新课程历史教材分为必修部分 3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就将同一个时期有着非常紧密关系的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割裂开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的时候采用通史体系重新建知识体系,加强不同教材之间的合纵联横,形成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的历史全貌认识。

第10篇

一、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编写导学材料,指导学生学习

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关键要解决一个问题“学什么”。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采取了编写导学材料供学生学习的方法。(1)补充性。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出现。对于教材重点内容但教材又没有详细阐述的,在导学材料中加以补充,力争使学生了解历史现象的全貌。(2)理解性。以“重点、难点、点拨”的形式出现。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历史现象和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3)指导性。以“典型题例”的形式出现。通过精选典型题目,介绍该题的特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答案要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4)目标性。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在阅读导学材料、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填充知识结构中的“留白”,对相关问题作简要回答等。

洋思经验中的“以教导学”的实质就是强调教师的“导学”作用。学生会不会学,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导学”的技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学校采取了以下方法加强学习指导。

首先是培养兴趣,使之“想学”。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对知识有兴趣,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成。(1)增强“教师魅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精美的板书、流利的普通话、传神的描述都会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2)增强趣味性。改变说教式的讲课风格,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补充精彩的史实,都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3)提高学习成绩。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会成为其前进的内在动力,会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有成就感,会激发其学习潜力,会直接促使其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

其次是指导学法,使之“会学”。“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法指导正是教者通过对被教育者的指导,使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1)学会阅读:要求阅读时做到“眼到”、“心到”、“手到”。(2)学会思考:让学生顺着“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还有什么”的思序思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学会讨论:设计讨论题,鼓励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4)学会练习:重在加强解题指导。(5)学会归纳总结:每一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用提纲、图表方式概括总结本单元的内容,提炼要点,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二、 “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质疑释疑

洋思经验中的“以学促教”系指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针对性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实际上表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学生所缺、释学生所疑、解学生所困,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的体现。

心理学认为,学生天生有四种本能:社会本能、创造本能、探究本能、爱表现本能。中学生正处于这些本能的高峰阶段,利用其中“爱表现本能”,通过提问解答争论优化答案四个环节的参与给他们足够的表现机会,有利于其他三个本能的挖掘和提升。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论”认为,师生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体现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这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建立了这个前提,就能排除学习的强制手段,事半功倍。基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师生互动,双向提问,合作讨论,解决疑难”的教学方法。

该教法的程序如图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孔子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确实,没有疑问,就不可能有思想,当然更谈不上探索和创新。质疑是探索的原动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进行组合创新的过程。第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努力采取开放的、科学的、民主的、灵活的、合作的方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无压抑感的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以激发其聪明才智和高度的求异思维,弥补各自的知识、信息、经验间的差异与不足,共同得到发展。第三,教师努力锤炼自身“内功”。该教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成熟的经验和驾驭学生、教材、课堂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三、 “当堂训练,及时反馈”――限时训练,自主整理

洋思经验中的“当堂训练”同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罗素说:“教育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很难传授的原因是运用知识是一种很强的技能,知道了,理解了,并不等于就会运用。所以,要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就必须强化训练。“当堂训练”有如下功能:(1)巩固性: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2)反馈性:充分暴露学生所学不足,为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提供依据。(3)提高性:通过训练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使知识得到升华。(4)效率性: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削弱,思维能力开始走向“低谷”,而强化限时训练能重新唤起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这些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限时训练”这一环节,进行强化训练。为保证训练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体现:(1)选编题目注重针对性。主要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遗漏盲点;以往训练中出现的弱点。所以题目必须精选。(2)信息反馈讲究及时性。当堂训练,当堂评讲。因为此时正是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机,此时正确的信息对学生大脑的刺激是最强烈的,给他留下的印象也将是深刻的、持久的。(3)评讲试题重视指导性。不仅仅讲答案,着重讲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力求通过训练、讲解,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此外,考虑到历史学科的识记量大、头绪复杂、知识点内在联系多等特点,我们每节课还留部分时间供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整理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听课笔记、知识结构、正误笔记和学习心得。

四、 “日日清,周周清”――发挥督查功能,进行滚动式检测

洋思经验中的“日日清,周周清”强调了督查功能,但督查的目的和方式同样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统一的教学思想,该做法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为有效地发挥督查功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滚动式检测”的督查方式:(1)检测过程的长期性。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三,都长期坚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督查工作。(2)检测内容的系列性。在编写默写讲义时,并不是随意选一些知识点进行抽查,而是根据新授课、一轮、二轮复习的特点,与教材相配套,编写系列化、专题化的默写讲义,既达到了检测、巩固的目的,又让该讲义成为学生以后复习的资料。(3)检测手段的多样性。有默写、有背诵;有集体检测、有个别补测;有老师检测、有学生互查。

第11篇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高中三年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里,文言文占了15篇,如果加上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文言文教学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高考150分的语文试卷中,除作文70分外,文言文的分值占了21 分(含文化经典6 分),更凸显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但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普通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上文言文课花的时间多,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成绩不理想,考试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失分严重,文化底蕴差,文言文成为提高语文成绩的绊脚石。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年,深感高中文言文教学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层面上,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化底蕴的传授与文言知识的自然融合。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畏惧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传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大量信息,是华夏儿女传承传统文化必学的知识,可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造就了文言文的深奥,不用说先秦诸子,也不用说《史记》《资治通鉴》等,就是明清时期的白话文言都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初中文言文教学过于浅易,而高中文言文难度一下加大,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就不高,存在畏惧心理。那如何能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激发兴趣呢。

1.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学习体现阶梯性。人教版高中教材把一些故事性强、较浅易的文言文安排在高一,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等,这些文言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二时,教材就安排了一些唐宋散文和说理性的文言文,如《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等既扣紧了高二须写议论文的特点,同时对积累了一定文言文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学生来说,也觉得不难了。在高三时加入了先秦诸子的思想评介,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更好地提高文言文水平。

2.旁征博引,扩充知识,学习体现趣味性。学生为什么学习文言文会觉得难?原因之一是远离古代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二是古代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与现在差距甚大。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要善于联系史实背景,扩充学生见闻和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介绍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称中国,沿用至今。等等。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与名家有关,或与历史的重大事件相关,如果教师只单纯地讲授课文内容,而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只能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单调枯燥,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可以由故事导入,或讲述名家的小故事,或讲述历史事件相关的人与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动力。如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又加一老翁也”。

二、强化文言文教学中的“文”与“言”的融合,做到文化底蕴的传授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多数一线的语文教师往往纠结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只注重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实用知识,个人教师或注重浪漫主义,或轻视实用价值的体现,只注重挖掘文言文的文化传承,而我认为“文”与“言”两者应并重,甚至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1.努力从“言”中挖掘“文”的价值。学生手头上一般都有《文言文全释》《文言文翻译》之类的辅导用书,教师在课堂上再去逐句翻译,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高中的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教师不应只把它看成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而应充分重视和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在精深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经历几千年的熏陶,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因此,努力从言文挖掘“文”的价值显得十分必要。读文言史传类文章,可以从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环境来切入。从而汲取其中的精华,比如辛弃疾,文天祥等豪放派词人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报国之志。比如,《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刻画出项羽此人的“精神气血”,令人对这段传奇的历史感慨万端,这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读文言游记类文章,一方面要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作者的情怀思想和人生哲理,从而培养我们的思考力和感悟力。读文言论述类文章,要理清文章的说理的脉络,要善于分析论点并进行现实迁移思考,对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认识社会大有裨益。

2.努力追求“言”与“文”在文言文中的自然融合。教师在分析文言文时要做到研读文本时眼中有“言”,心中有“文”,要做到两者的自然融合。一方面讲解文言句法,翻译时要注重分析人物的心态动作,要结合古代的习俗,年号,祭祀习惯等古文化常识。

第12篇

1.备知识点,丰富兼容、重难点突出

初中物理提及“电流是电子的定向流动形成”,化学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将原电池和多个电解池进行串联或并联,结合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求解电流、电量和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某个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进而解释日常生活存在的电流现象.通过知识整合,使新的知识构成新的知识网,既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弹性训练,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备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思维成长

备学生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成就高效课堂,而这需要教师帮助养成.因此,教师在备学生时,要关注其性格、兴趣、学情差异,考虑其在课堂内外自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在“预习案”中增加与知识点相关的趣文或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案”中增加一些有详细解题思路的例题,帮助学困生完成自学任务,逐渐增强其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在学生展示课堂成果时反问找漏洞,激发其好胜心,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展示课堂成果时夸亮点扬特色,鼓励其自信心,使其乐于学习,深入钻研等.

3.备预习案,重视基础,紧贴学情

大多数学校喜欢采用导学案,我认为还是把导学案划分为“预习案”、“课堂练习”、“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分时间段分发给学生完成,效果更佳.一份好的预习案应该包含五部分内容.(1)阅读内容.除了提示学生阅读课本和教辅资料的相关内容,还包括教师补充的拓展性资料,启发学生的思考.(2)知识点对应掌握表.罗列教学大纲中需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及学习程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3)经典题解答思路及方法例析.利用经典题的例析去指导思考方向、方法技巧,帮助学生理解.(4)简单练习.以判断题、选择题为主,侧重检验学生对自学内容的记忆和简单应用.(5)疑难列表.由学生填写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确定授课重难点.4.备练习和作业,精心设计,适量适度,层层递进大多数学校的练习、作业是从市面上购买的辅导资料,而这些辅导资料的习题掺杂了较多尚未学习的知识.例如,必修1物质的量计算的辅导资料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判断:6.0gSiO2有0.4mol硅氧单键,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含1molNa2CO3的溶液中有1molCO2-3等.对学生而言,当他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些练习和作业时,他们就会对自身能力、课堂效果、教师水平产生质疑.当学生自行购买资料后发现还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时,消极者就会选择放弃,放任这个知识点成为无法掌握的难点;而积极者则会想方设法去超前学习,可是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很可能因为认知所限无法理解而徒劳无功.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去备真正配套的限时练习和限时作业.练习和作业要分为三个层次设计,分别是:新学知识点的简单应用;近段时间所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给以新信息的知识点应用.练习和作业的表现形式不要局限于习题,还可以是实践活动、报告、小论文等.

5.备测试,考知识、考技能、考人品

无论教育理念如何更新,现今中国高中教育的最核心任务仍是考大学、考名牌大学.要让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放心地接受“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我认为还是离不开“考”.那么如何去备测试呢?又怎样考呢?关键在于选题和考查形式.首先,要在课前的晚自修进行20分钟的达标测试,达标测试选的是基础题.学生通过达标测试的考查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明确重难点,进行再学习;教师通过达标测试的评改了解学情,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备课.其次,课堂上增设一个10分钟的答疑测试.几个学生为一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委派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自学成果.小组成员固定,但是负责展示的学生轮流,而且每一节课教师只抽查其中2个小组.教师通过观察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与负责展示学生的对答,给予整个小组成员评分.这样立体式的测试可以鲜活地呈现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答疑测试选题要贴近生活生产或各科综合,例如元素周期表与材料选用的关系,生活中的水解反应,能源与国情等.最后,在课堂的后10分钟进行“提升测试”,检验课堂效果.提升测试含三道题,分低、中、高三个梯度,层层递进,渐渐深入,达到让学困生看到鼓励,让中等生看到激励,让优秀生看到挑战的效果.

6.备课堂教学模式,主次分明、简单、可操作

教师在备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考虑学校的资源、教师的资源、教法、学法、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我认为,课堂上至少要用30分钟让学生在“预习检查、分配任务、小组合作、展示升华、穿插练习、巩固测评”六个环节中去体现他们的学习过程,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而教师就利用课堂中的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引导”、“点拨”、“提问”、“拓展”和“总结”.同时,可以把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生物园、历史室等一些功能性场所演变成课堂的教学用具.例如在学习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我将课堂设置在历史室,使学生身处于众多有深厚历史内涵的文物中学习,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了解.

7.备课后反思,及时记,坚持写

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怎样的课后反思才有重要价值呢?我认为应该包含亮点、败笔、偶得、突发事件、学生高频率出现的错误认知、学生的创新思路和疑问、教师课后分析和改进等.只要我们及时、坚持地备课后反思,不断为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就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能够拥有出色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的发展变化.

二、集体备课要坚持,个人特色要保持

集体备课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师相互学习,促进成长的有利手段.备课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是没有止境的.随着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即使是以前最佳的教学方案,往往也难以使人满意.所以集体备课要坚持进行,而且同一章节内容的集体备课要分三次进行,在充分运用集体资源的同时保持个人特色.第一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参与的简短会议.该会议主要是根据考纲、学情确定授课的内容和程度,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确定主要备课人,根据授课内容确定第二次会议的特邀嘉宾.例如必修2原电池的备课就要邀请物理教师,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的备课就要邀请生物教师.第二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和特邀嘉宾参与的会议.该会议就主要备课人准备的资料进行删减、补充和修正,最终确定年级统一使用的预习案、练习、作业和测试题,至于课件和课堂提问则作为参考.

特邀嘉宾在该会议中要就各学科相连知识阐述自身学科的理解,使教师在授课时能提醒学生学科间的理解差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例如生物学科的氨基酸定义,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只是α—氨基酸的定义,并不代表所有氨基酸.又如地理学科的“风化”可以是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而化学学科的“风化”则一定是化学过程.不同学科教师还应该共同商讨学科间知识点整合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例如把化学原电池的实验课和物理的串、并联电路组装及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操作合并为理化综合实践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是年级学科内教师参与的说课会议.为了避免集体备课走入“一人备课,集体克隆”的模板式教学误区,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各具风格的名师,参与会议的所有教师都应该进行5分钟的特色说课.说课教师将个人认为有别于他人的课堂行为展现出来,可以是情景设置、课堂提问、答疑技巧等.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判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是否可操作等.如果学科内教师人数较多,也可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