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

时间:2023-01-05 00:1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

第1篇

第一周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

第2篇

关键词:酸碱性;酸碱指示剂;替代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9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溶液的酸碱性是沪教版第7章第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酸碱盐的开始,也是酸碱盐的基础,对后面酸碱盐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011版新课标中要求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进行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验。

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介绍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但教学中我们发现,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酸性溶液中显示的红色与中性溶液中显示的紫色通过对照可以区分,而碱性溶液中的蓝色与中性溶液中的紫色即使在白纸的映衬下也很难区分,因此向同学们介绍不同颜色时,很没有说服力,也显得底气不足;向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示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无色、红色,因此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区分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或酸性物质时,现象非常明显,有时甚至能让同学们惊呼,但是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却无法区分,因此这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实际在使用时,都有着美中不足。

我们生活中是否能有着某些物质既能区分出溶液的酸碱性,又能避开上面两种物质的不足之处呢?

实验前,我们配制出不同的物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并编号试管①-⑩,分别是:

一、玫瑰花瓣

实验用品:新鲜的红玫瑰花瓣、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新鲜的红玫瑰花瓣在研钵中研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红玫瑰花瓣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酸性强时为玫红色,而酸性弱时显示为淡红色;在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分别显示黄色、绿色;而在中性溶液中显示为红色。红玫瑰花的汁液仅从颜色的差别上可以作为家中的简易酸碱指示剂,但是这种试剂放置于空气中大约20分钟后,试剂本身的颜色会变淡,加入不同酸碱性溶液后显示的颜色也会变化,没有那么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红玫瑰花瓣汁不稳定,不合适作为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的替代品来使用。

二、紫罗卜皮

实验用品:紫罗卜皮、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罗卜皮用剪刀剪碎后,加入酒精,静置一会儿,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萝卜皮的酒精溶液在酸性较强、酸性较弱、中性、碱性较弱、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分别显示出橙红色、浅红色、浅红色、浅绿色、黄绿色,该物质在空气中放置后的颜色比较稳定,因此我们觉得可以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三、紫甘蓝

实验用品:紫甘蓝叶片、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研钵。

实验步骤:将紫甘蓝叶片用剪刀剪碎,加入酒精,静置几分钟,倒出上面的液体。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紫甘蓝水的成分与实验室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绿,中性显紫色。因而紫甘蓝能起到鉴别酸碱性物质的作用,所以它可以代替紫色石蕊试液作为简易的酸碱指示剂。

四、黑米水

实验用品:黑米水、编号为①-⑩的试剂、试管、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向黑米中加入水浸泡大约两个小时后,取浸泡出的水,分别向试管编号①-⑩的溶液中滴加这种液体。

实验反思:

黑米水是在我们生活中偶然发现的,看到这种紫黑色液体时,我们思考,他也显紫色是不是也会像其它几种紫色液体一样呢?实验后我们发现它的颜色变化最明显,也最易区分,并且变化中我们还发现它比较稳定,所以我觉得它倒是一种不错的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只是它的价格肯定要比其它几种高很多。

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探究时,我们思考,国外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是不是也介绍酸碱指示剂呢?如果学习酸碱指示剂,会用哪种呢?于是我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国外的教材中使用得较多的是一种叫溴化麝香草酚蓝指示剂,也叫溴百里酚蓝(Bromthymol Blue Indicator,简称为BTB),我们打听了许多商店后,找到了这种物质,并且进行了同样的实验。

实验反思:

BTB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很灵敏,放置几天后,重新来实验,现象相同,说明它比较稳定。用水和酒精溶液配制后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在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中的显示颜色不同,因此我觉得它完全可以代替紫色石蕊来作为酸碱指示剂,那样的话,碱性和中性的区别则会简单得多。

生活中还有没有更多的物质可以替代紫色石蕊呢?我期待有更多的同行能与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也期待我们能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与碱课题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整个酸、碱、盐溶液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整个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本教学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比较不同酸碱中和反应pH的变化情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持技术绘制曲线图,直观感受酸碱反应滴定过程pH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根据中和反应的重要地位,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将采取下列方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实验做出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曲线图,根据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通过对比并简单介绍酸和碱的电离引出中和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中和反应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中和反应的理解,联系生活,体现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说教法

采用以实验法、启发式谈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向同学介绍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获得数据后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中和反应溶液pH变化的理解。谈论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酸和碱的种类,但是他们对于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会如何变化尚不清楚,九年级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较少,对于学习新的反应类型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实验法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实现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胃酸过多的人,医生常常开出苏打片处方或者建议多吃苏打饼干等碱性药品或食品,使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常常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研究中和反应的原理,让学生熟悉仪器使用,教师讲解说明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听并且学会本节课涉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酸和碱的表示方法,酸pH7。

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

(1)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2)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

(3)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4)随着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等于14停止。

(5)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酚酞在pH=8变色,随着NaOH溶液滴入,到pH=8停止。

根据学生猜想,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思考:终点前后每一滴碱液的加入是否作用?利用手持技术仪器绘制出中和滴定曲线。

学生探究,完成实验,本实验将0.2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加有酚酞溶液的0.2 mol/L盐酸溶液、0.2 mol/L醋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溶液,观察溶液pH的变化曲线,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验分别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三个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得新知,服务生活,由于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影响pH的大小,了解了溶液的酸碱性,让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我们的生命活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于7的土壤中生长,在pH8的碱性土壤中,一般不适于种植,我国的华北地区盐碱地严重,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质量。农作物土壤需要适宜的酸碱值,人体体液也需要维持在一定的酸碱范围内,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对酸碱的中和反应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我将采取提纲式的板书,让学生清晰地回忆起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

二、滴定曲线

三、实验结果

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不断增大直至pH=14

四、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可向盐碱地撒硫酸盐

2.用于医疗保健,如被蚊虫叮咬可用碱性氨水消肿

3.……

六、说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中和反应;迷思概念;原因分析;修正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认为:“迷思概念是一种学生者自己建构出来的,一种针对自己经验的合理的解释,但却是一种不周全的解释。”所以学生对化学学习中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中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所谓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概念简洁明了,反应微观实质也很直观易懂,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关于“中和反应”学生却产生了一些迷思概念。本文基于义务教育概念学习的阶段性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结合三个典型“中和反应”迷思概念,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修正的方法。

二、迷思概念产生原因分析与修正

迷思概念1: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产生原因:生活事例中广义使用“中和”一词误导产生迷思概念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许多事例或通用说法以及课本不确当的用词误导造成学生产生一些中和反应迷思概念。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常直接用生石灰来“中和”处理;根据土壤情况,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胃酸过多,遵医嘱服用某些含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修正方法:引导厘清概念,审视把握涵义

引导学生从“中和反应”的概念出发,分析o此概念下定义的角度,从“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或“酸+碱盐+水”可以看出,此概念中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都是从物质的分类角度进行定义的,因此要求学生先厘清物质的分类,区别酸与酸性物质、碱与碱性物质,知道如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氧化钙能与酸反应,但氧化钙是氧化物,不是碱,不是将能否将酸除去或与碱反应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是中和反应,判断时确定反应物一定是酸与碱,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否则不是中和反应,更要清晰区分化学概念“中和反应”与广义层面的“中和”的异同点。

迷思概念2:中和反应生成的盐一定是中性的。

产生原因: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偏失产生了迷思概念

通过与学生对话调查发现,产生此迷思概念的原因来自教师的实验,再究其根源,是教材实验设计的偏失所致。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0页,课题开头引导学生思考:“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呢?”请注意:此问题的关键词是“能否发生反应”。

教材设计的实验是【实验10-8】: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注意:此实验的关键词:“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分析:课本要证明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推导中和反应的概念,是一个定性概念,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只要做一个证明“反应发生了”的定性实验,但教材却安排了一个定量实验,即中和滴定反应,且选用了一个强碱、强酸间恰好反应生成了中性状态的特殊的中和反应实验,学生关注的是“恰好反应”的瞬间现象:酚酞试剂刚刚褪色,此时为中性,学生就把这种现象当作中和反应的唯一现象,而学生没有“强酸与弱碱或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产生的盐不是中性的”的知识储备,所以认为中和反应结果就是产生了中性状态的反应,并没有将知识建构重点放在产生盐和水的概念外延上。

修正方法:实验引导分析,微观表征解释

1.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此时溶液酸碱性,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

2.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不断搅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种类。

实验现象: 蓝色―紫色―红色。教师同步呈现实验过程中的离子种类变化微观表征图示(如图1),分析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在微观上,是HCl被电离成H+和Cl-,NaOH被电离成Na+和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所以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且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结合元素观、守恒观等认识中和反应,同时提醒学生,高中阶段会学习酸与碱恰好反应时生成的溶液并不是中性的事实,修正一定是中性的错误概念。

迷思概念3:具备了“H++OH-H2O”微观反应实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

产生原因:逻辑推论错误产生迷思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图示分析:HCl与NaOH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变化,所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OH-H2O”,在引导通过几个中和反应的微观分析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根据“H++OH-H2O”写一个中和反应,通过上述学习与训练,学生由此产生了一个推论:具有“H++OH-H2O”的微观实质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的迷思概念。

我们知道一个道理:命题正确,但逆命题不一定正确。可见学生犯了一个推论性的逻辑性错误。若教师没有就此进行即时例举纠正,学生又找不到证明逆命题错误的例子,所就产生了此迷思概念。

修正方法:例举问题辨析,引导学生科学推论

思考题:现有反应:NaHSO4+NaOH=Na2SO4+H2O,NaHSO4在溶液中能解离出Na+、H+、SO42-,溶液呈酸性,根据以上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从离子角度看,该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该反应是中和反应吗?

为修正此迷思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上述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并在全班汇报结果,引发大家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建立“命题与逆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光辉,许凯旋.我国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状态、问题及建议[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3(2):9~12

[2]叶静怡.“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转变教学研究[J].化学教学,2010(6):28~30

第5篇

刚升入九年级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我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1.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使用化学用语习惯的培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使用。规范使用,要求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要用得正确,符合规范,比如,化学符号中大小写的区分、上下标的规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教师可以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然后抓住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促其进行自行订正。二是要经常使用,要求教师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习惯

首先,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如初三化学中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堂生动精彩的化学课,可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充满学习化学的热情,对化学实验多彩多变的现象惊叹不已。

老师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时要充分准备,并可运用多种手段巧妙地结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如老师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魔棒空中取烟的表演,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他们会对下一次化学实验迫切期待。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二、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会听课。

三、让学生牢固记忆知识点

1.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知识的层次要点,加深记忆。如:“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可分以下几个问题理解:①一定温度;②饱和状态;③100克溶剂;④溶解的质量。其中①②③是必不可少的条件,④是结论。

2.突出知识中关键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中,“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和“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是阐述基本特征的字词,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语。

3.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行成知识链。介绍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时,以生成物中有盐为中心,归纳出相关知识点。在归纳时,教师应有意地渗透物质的分类,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物质的类别及名称,帮助学生记忆。

四、灵活运用

第6篇

关键词:实验;初中化学;基础地位

实验是中学化学乃至整个化学科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素材。作为一门较为严谨的自然科学,化学理论的形成和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的验证和推理,古往今来的化学家的成功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学化学是化学入门的启蒙课,在化学教学中采取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从“做中学”,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而,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也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究了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希望能引起广大师生对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视。

一、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一)重知识,轻实验

实验虽然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但是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其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大多数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较少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认为,只要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行了,用不着浪费时间去做实验,讲清楚实验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公式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中学化学教学就出现了重知识获取,轻实验操作的现象。

(二)讲解多,演示少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纵观当今中学化学教学,采取实验的教学法少之又少,即使教师采取实验演示的方法,也是教师独自在讲台上操作和演示,并且大多侧重讲解,有的甚至只是让学生认识那些实验器材和仪器,并不演示其操作和使用方法。许多教师认为,实验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且其不仅花费时间过多,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还不如直接将知识讲解给学生听,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因而造成讲解多、演示少的局面。

二、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如上面所述,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和反应原理,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一门学科的基础地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主要着重于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化学实验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

从现行的化学教材来看,实验在教材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笔者粗略统计,中学(初三)化学演示实验共有87个,分组实验有8个,共需96个课时,其中演示实验课时占90%,分组实验课时占9%。[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在总课时中占据着极大比重。一些资料显示,英国和法国仅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就接近300个。我国台湾地区对化学中实验的课时有明确规定,不得少于总课时的50%。

(二)近年来中考化学实验题的比例逐步增加

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强调要让学生从“做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一些中考题开始逐渐增加实验题型的比重,以考察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动手、多操作,切身感受知识的由来,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实验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

(三)中考化学实验动手操作的考核,证明了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考不仅侧重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而且还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些包括实验操作、程序、细节、观察和表述等。这不仅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同时体现了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的影响下,化学实验势必会发挥出其强大的作用力,它是帮助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巩固知识经验、培养技能以及养成科学严谨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从中也更加凸显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因为教材中实验部分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因此本文也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讨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演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迅速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初步的学习欲望和动机,也为接下来的化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后来的学习做铺垫。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新奇和趣味性等特点,而初中生正处于好奇的阶段,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和新奇性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2]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拿两个集气瓶子,一个集气瓶中装有氧气(O2),一个集气瓶中装有二氧化碳(CO2),然后将一根燃烧着的木棒分别伸进两个瓶子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一定会凝神屏息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将会发现,燃着的木棒伸进氧气瓶后越烧越旺,伸进二氧化碳瓶后则会慢慢熄灭。学生定会产生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便会带着兴趣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接下来的知识,教师也顺势提出物质变化和性质这一课题。

又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个“面粉爆炸”的实验,将一个小塑料瓶和蜡烛置于去盖的空金属罐里面,在小塑料瓶和金属罐底侧各打一个小孔,并用橡皮管连接到外面,然后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将会发现面粉较为剧烈的爆炸场景,这时他们会对这一幕感到惊奇,想要进一步探究其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燃烧的条件”的知识,演示实验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学生会仔细地观察,但并不是盲目地、毫无目的地看热闹,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九单元“溶液”(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时候,教师可以拿一杯清水,然后慢慢往里面加入盐,让学生观察水杯中发生的现象。学生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开始的时候加入盐便会立刻溶解,到了一定的时候加入的盐不再溶解了,会堆积在杯中,学生会感到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导出将要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问题,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是带着自己的观察和思维来进入课堂的,上课的效果便会更佳。又如我们在学习金属钠的相关概念时,先拿出一块钠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得知:金属钠是银白色的,可切割,切口处还有光泽,将其放入水中会迅速反应,并发出“滋滋”声,水则变红,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可以逐步思考,推理出钠的各种属性: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于1,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等。

3.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从个体认识事物的角度来看,感知是学生认识化学概念最基本的因素,空泛的讲述对学生来说太过抽象而不利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实验让学生形成切实的感知。例如,在学习酸碱的通性时,教师强调“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这时教师若拿一杯酸(HCL)和碱(NaOH)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进行现场演示,然后与活泼的金属、碱性氧化物以及盐等一一发生反应,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和生成物,由此自己推理归纳出酸碱反应规律并形成相关概念。又如,在讲到物质的性质、变化时,教师可以演示镁条燃烧实验,学生看到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最后生成白色粉末,让学生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再如氧气和氢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可以通过不同演示实验来对其进行区分,加强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和概念获得。

(二)分组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分组实验则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更加清晰地获得相关知识和概念,体验化学乐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3]

1.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让学生熟悉化学基本仪器的用途和掌握使用方法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氧气和氢气。由于实验比较复杂,比较适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负责安装检验仪器装置的,有负责准备实验所需药剂的,在操作过程中有负责拿实验用品的,有收集气体的,最后还有负责清洗实验器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观察氧气的性质,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分组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学生要验证质量守恒,就要有相关数据做支持,这时就要做实验。以镁条燃烧实验为例,在实验前学生要记录各反应物的质量及总量,反应后要记录生成物的质量,然后分析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变化,得出相关结论。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实验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升了相关的能力素质。

总之,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尤其对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发展尚未完全的中学生,形象、具体、生动的化学实验更加有助于其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促进各种能力的提升。只有认清了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才能加强对实验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瑞心.论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资讯.2007,(7).

[2]李英红.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内江科技.2006,(4).

第7篇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广大的化学教师响应积极,认真理解新的化学课程观,学习新教材,逐渐树立起了新的化学教学观。如何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我有许多体会和反思。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我们常说的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指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我们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验现象一定要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放大。如视频展台的使用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视频展台和培养皿的组合使用在放大实验效果上的应用是很广的。如:硫酸与石灰石的反应,放大后就可以看到“能反应,但反应不持续”的现象。对于课本实验,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实验改进,这也是一名优秀化学教师必备的能力,许多改进实验都是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而设计的。对于一些有毒、不安全、不易做到的实验,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动画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电解水实验,平时实验时,由于电极等诸多原因,反应速率慢,通过播放电解水视频,其效果是不错的;再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估计大多数学校都不做这个演示实验,原因是一氧化碳有毒,实验条件等的限制,也可以通过播放flas,实践表明效果不亚于实验。当然,对于微观世界的知识更有必要通过视频等电教手段实施教学。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α电子的散射实验等。 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因素还很多,如课堂设计是否流畅,是否合理,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当堂巩固练习等是否有效。对于课件,使用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要搞花架子,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用课件。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时还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

二、重点知识口诀化

对于重点知识或易混淆的知识,为了加深记忆,可以采取口诀化。像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可总结为:“先通氢,防爆炸;后停氢,防氧化”,既道出了操作的顺序,还说明这样操作的原因。量筒的使用:“量筒量液无别用,大小选准又端平,液面刻度加视点,三点一线成水平”。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要放平,游码复位再调零;放药先将盘衬底,左物右码要记清;取码用镊手不拿,先大后小直到平”。玻璃仪器读数时:“俯视仰视两相反,读数大小看零点,零点若高俯视低,零点若低俯视高”。制氧操作:“制氧操作要记清,先验装置气密性;白药黑药三比一,混匀装入试管中;铁夹夹管中上部,管口略微斜下倾;加热要用灯外焰,移灯预热半分钟;排水装置准备好,气泡均匀导入瓶;实验完毕莫慌张,先移导管后撤灯”。还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配平方法、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的颜色变化等都可以用口诀记忆。熟记口诀,加上适当有针对性地练习,学生学起来也就倍感轻松。

三、精心选择,习题少而精

对于课堂训练,要提高选题的针对性,精心设计切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习题,要少而精,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师一言堂的方法是要摒弃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忘记了“贪多勿得”的道理,总以为做题越多越好。还说这是使学生开阔眼界,所以竭尽全力去搜索各种版本的复习资料、升学指导、名目繁多的自测题、模拟题、统考题、竞赛题等,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做,使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要知道学生升学不能只靠化学这门课,即使他们做了,是对是错也不知道,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可谓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对资料、试题多收集一些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去做时,就要加以精心选择,一要典型,二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选择的习题还应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老师在讲评时对有些典型题目要力求分析透彻,做到一题多变:变形式,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变角度,以扩展学生解题思路;变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变解法,提高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只有精讲精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复习教学中,可以只采用一本《化学复习用书》和本地区的一套复习资料。资料上的所有习题都让学生认真去做,教师认真批改,认真评讲分析,然后要求学生认真更正。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就先作分析引导,然后再让学生去做。而其它复习资料一律不订,一律不做,学生在中考照样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四、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第8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8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3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化学课程的性质,我们不难看出实验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要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并稳定学习,实验教学是教师开展化学课程的重要手段。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中,实验教学分为“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两大块,笔者针对这两块内容在所在区域内进行调查,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区域内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

我校所在区域有12所初级中学,绝大部分初中的化学教学仪器配备合格率接近江苏省配备标准,有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仪器配置,实验教学条件较为完善。尤其在东部区域,不管是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非常雄厚;西部区域相对稍弱些,有一所学校在调查期间因借其他学校教室进行教学,故未进行实验教学;还有一所新建学校和一所民办学校,地处区域的南部。以下调查数据以区域内11所初中学校为样本,不包含借用他校教室教学的学校;并对东部区域的学校和西部区域的学校进行数据统计。东部区域包含4所建校较长(超过10年)的学校,西部区域包含5所建校较长(超过10年)的学校。

1.观察与思考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在实验教学中的“观察与思考”,教师一般采取演示方式进行教学,但有些教师因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实验条件限制等,进行的实验教学方式可能不一定或不仅仅是演示实验,故笔者把“观察与思考”按照“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师生合作”、“播放视频”四种活动方式进行调查,数据如下: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沪教版教材中“观察与思考”的实验,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课堂演示为主。有的教师对于同一个实验,采取的教学方式出现了两种或三种方式,极大地发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及学生的实验能力,当然对于极少数的“观察与思考”因教学条件限制,一般就采取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从调查数据,不难发现东部区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高于西部区域,西部区域无活动方式的实验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区域;对同一个实验的教学活动方式的比例,东部区域也明显多于西部区域。这些可能与西部区域的实验教学条件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的思考不够。

2.活动与探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在实验教学中的“活动与探究”,教师一般采取学生实验方式进行教学。而事实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在全册教材中达四十多个,每个实验都进行学生分组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活动与探究”的实验,教师可能还是采取演示的方式,也可能师生合作,甚至播放视频,故笔者把“活动与探究”还是按照“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师生合作”、“播放视频”四种活动方式进行调查,数据如下: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活动与探究”大部分实验,教师还是采取演示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分组实验只占了19.93%。从调查问卷上发现,主要是“基本实验操作、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酸碱盐的性质”等采取学生分组实验,而这些实验往往采取学生分组结合其他活动方式共同完成,凸显了它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调查数据分析,和“观察与思考”调查数据趋势类似,不难发现东部区域对于重要实验采取的活动方式较西部区域要多,比较灵活,更充分体现了东部区域教师更注重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现状的反思

纵观整个调查数据,区域内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实验都比较重视,教师以“讲实验”、“画实验”,学生以“听实验”、“背实验”的方式来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比较少。这主要源于苏州市的中考中有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平时若不加强训练,在考前复习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希望考前突击训练实验操作能力是不现实的;在苏州市的中考化学试题中,化学实验所占的比例每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近几年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都会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在中考化学试卷中。因此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师生合作,甚至是播放视频,都极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数据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区域差异

实验教学在区域方面还是呈现了一定的差异,不管是“观察与思考”,还是“活动与探究”,西部区域在对实验活动的处理方式上,比例基本逊色于东部区域,这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西部区域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差于东部区域。但在“师生合作”完成实验的比例中,西部区域都高于东部区域,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区域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差些,平时动手训练机会比较少,故教师采取“师生合作”方式比例相对高。

2.重演示,轻分组

第9篇

一、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微粒的存在与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 原子》学生开始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存在,在引入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块铁无限放大,你能想象一下你看到铁的内部是什么构成的吗?此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很大兴趣,有的说看到了铁粉、有的说看到了像显微镜下看到细菌一样的东西,有的说无法想象。这时我展示了一系列不同物质放大的图片,放大300倍的树叶、放大1000倍的白纸、放大5000倍的头发、放大10000倍的陶瓷、放大300万倍的铁、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可以让学生看到物质在不断被放大后,慢慢看到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真切感知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事实。这些微粒都很小,一滴水就含有1.67×1027个水分子。然后再给出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硅原子的表面通过探针拨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的照片。

这些事实让学生惊呼,原来物质内部的“真实”面目是这样的。学生通过这些观察,真切地感知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事实。

二、利用模型化方法,认识分子和原子

如果有比较清晰的物理图像作参考,初三学生认识抽象概念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模型化方法特别适用于分子、原子这类抽象概念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电解”为例,结合生动的动画模拟和图示,让学生讨论“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有何变化”来形成对分子的理解性认识。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两个核心理解: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形成新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冰、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形成了新的物质, 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对于原子的理解性认识,通过“水的电解”分解事实的认识来形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当水分子通电时,分子运动加快,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2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氧分子、氢分子聚集起来就是氧气和氢气。从而引入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不断提示“微观”与“宏观”、“符号”之间的联系

在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到物质的化学式,学生通过记住元素的化合价来生硬记住物质的化学式往往感觉到很枯燥也不易理解,因此,初中生化学微粒观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重视“微观”与“宏观”、“符号”之间联系的思考、判断与表达,而“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方式之间转换的准确与熟练程度,与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一致。教学中,可结合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想到其所构成的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或给出化学符号引导学生联想到微观粒子的种类、模型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现象等。例如展示铜丝,学生要想到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符号可以用“Cu”表示。看到“H2O”就知道是水这种物质,而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种训练多了、联系多了,学生自然会理解得更准确,运用得更熟练。

四、“模型化”是学习、运用“离子”的有效方法

教学中,除了用好教科书中提供的资源外,更需要将“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策略进行组合,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离子的真实存在,习惯于从离子角度分析常见酸碱盐溶液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变化。其中,“分析常见酸碱盐溶液的离子组成”是关键步骤,“模型化”则是有效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学习支架;支架形式;探究学习

学习支架就是教师在学生在学习新的或困难的任务时,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各种材料。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教师如何以助学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提供了指导,也对“学习支架”提出了意义明晰的需求说明。维果斯基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存在于学生已知与未知,能够胜任和不能胜任之间,是学生需要“支架”才能够完成任务的区域。

学习支架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学习支架有多种形式,如情景、演示、问题、指导、范例、建议、表格、图表、解释、对话、合作等。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提供学习支架的多项原则:适时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引导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渐退性原则等。无论是形式还是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本文以“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学内容为载体,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展示学习支架设计及教学中的感悟。

一、设计演示,激发学生自发提出问题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物质的一些化学性质,在问题情景的这个学习支架的设计上不走老路。

老师:展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二瓶无色溶液,询问学生,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老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立即把稀盐酸倒入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样回答太草率了,因为他什么都没看到!

老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它们确实发生了反应呢?

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并没有直接提出问题,而是通过对话、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提问题。通过演示活动,形成了问题:“如何知道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个演示活动就是学生自发形成问题学习支架,而放在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之后,时机恰到好处,体现了提供学习支架的适时性原则。

二、设计引导,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

由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我们需要采用转换思想,既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转换思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科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巴甫洛夫所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思想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更有价值。”

[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讨论交流]

方案1:用试管取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滴入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方案2:用试管取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先加入稀盐酸,然后加一颗锌粒,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方案3:……

[教师引导]

先在黑板上书写反应“HCl+NaOH=NaCl+H2O”,然后结合学生交流内容进行引导。方案1是利用碱的化学性质,通过证明反应物(氢氧化钠)消失来证明二者能够发生反应。方案2是利用酸的化学性质,通过证明反应物(盐酸)消失来证明二者能够发生反应。我们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来收集二者发生反应的证据呢?

学生:从生成物角度找证据,证明有氯化钠或有水生成。

九年级学生对于转化思想并不陌生,已有的酸、碱知识经验使他们轻而易举地找到证明二者能够反应的方法。但是这种找证据的方法是零碎、随意的,充满感性成分。这时老师设计的引导学习支架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让学生用俯视的目光,从整体角度系统地考查获取证据的每一种方法,让学生思维陡然发生质变!

三、设计活动,体验收集证据的过程

在探究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案选择器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收集证据,为寻找问题的答案多途径地找证据,同时发现新问题。

任务单:寻找HCl和NaOH发生反应的证据。

[实验器材]

稀盐酸、无水乙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固体、酚酞、石蕊、锌粒、生锈铁钉、碳酸钙固体、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玻璃片、酒精灯、镊子、试管等。

[活动要求]

①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自选器材验证你们的方案,用时5分钟;

②完成记录表,便于汇报交流;

③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问题,或许有新发现!

异常现象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学生的实验活动设计学习支架,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有序、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支架具体表现在:一是提供丰富的试剂器材供学生选择;二是用分工、限时推进合作学习;三是操作性记录表。活动中,通过对一些细微、短暂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四、设计阅读,获取收集证据的技能

为了能使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目的和技能有系统的梳理巩固,教学中,在学生动手活动之后安排对教材活动步骤的文本阅读,逐字逐句地体会文本内涵。

[阅读任务]

阅读第19页活动操作文本材料。

[阅读要求]

①先独立通读全文,然后结合你的实验操作,找出使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操作或要求;

②与小组成员讨论这些操作是如何确保二者恰好反应的;

③记录讨论结果,准备有序的向全班同学展示。

[学生交流]

学生1:用酚酞作指示剂,能显示溶液中酸和碱是否恰好反应。

学生2:用石蕊作指示剂时,溶液由蓝色过渡到紫色,颜色界限不明显。

学生3:.逐滴滴加稀盐酸,防止稀盐酸滴加过量。

学生4:边加边振荡试管,使氢氧化钠和盐酸充分混合并反应。

学生5:红色刚好褪去,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

给学生的文本阅读设计学习支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意愿和培养阅读文本的能力。教学中,将阅读文本放在学生动手实验活动之后,这是对实验活动的一种追忆、回味,这样的文本阅读才不会枯燥乏味。在通读的基础上再精读找出关键操作要求,而且这种操作要求是在实验中得到了印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面向全班同学展示使学生学习经过个体学习到共同学习的过程。

五、设计读图,理解酸碱反应的本质

在学习了“酸和碱反应生成了盐和水”这一规律之后,教材安排了第20页的读图,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酸与碱之间的反应实质:酸中的氢离子(H+)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中性的水(H2O)。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此仍心存疑虑。为此,需要教师进一步设计读图学习支架给予帮助。

教师:展示图片,请同学从电离角度分析反应前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有哪些离子?反应后哪些离子没有了?你的证据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板书并解释。

第1步:HCl+NaOH=NaCl+H2O(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2步:H++Cl-+Na++OH-=Cl-+Na++H2O(用电离解释);

第3步:H++OH-=H2O(除去等式两边没有变化的离子)。

设计图甲学习支架,为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反应直接提供直观证据,学生根据酚酞试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推测溶液中没有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此时的溶液呈中性。设计图乙学习支架使学生排除了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干扰。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又运用电离知识又进一步为学生理解设计的学习支架,使学生对酸碱反应本质再作理性的思考。

六、设计练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为了巩固酸和碱反应规律和本质以及本节课所获得的思想方法,设计了二道课堂练习。

[练习一]

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硝酸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

C.铁锈和稀硫酸

D.石灰水和稀盐酸

[练]

酸和碱反应使溶液的酸碱性趋向中性,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Al(OH)3、NaOH、Ca(OH)2是三种常见的碱。请与同学一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教材175页“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描述三种碱的溶解性情况。

(2)根据溶解性情况,请将它们按碱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起来(相同条件),并作出解释。

(3)农业中改良酸性土壤、医学上除去多余胃酸(盐酸)、工业上除去精制石油中过量的硫酸分别选用哪种碱,为什么?

这二道课堂练习题的来源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根据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设计。练习一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转换法这种科学思想,在选项设计上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设计了选项内容,包括酸和可溶性碱、酸和难溶性碱、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即有本课知识又有之前所学内容;二是设计了选项顺序,将正确选项放于最后,确保每个选项都需要学生进行推敲。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酸碱反应实质的应用,在问题设计上也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溶解性对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即溶液碱性强弱)的影响;二是根据土壤、人体、容器等不同的环境要求选择不同溶解性要求的碱。

综上所述,在核心问题引导下科学探究过程中,在解决每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教师需设计不同的学习支架支持学生的学习。设计学习支架时,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要针对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的学习支架还要关注支架本身的结构性和可操作性,有利学生运用支架去顺利完成所有任务。搭建学习支架时,首先必须了解针对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相应帮助,所以搭建学习支架时必须有针对性。在学习支架使用要遵循适时性原则,切中时机,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江,魏林明.“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实验指南[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朱清时.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7).

3.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9).

第11篇

在九年级化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因为状态的关系,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无论是从实验装置还是从操作方法上都要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复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这类实验的处理常常是以“讲”代“做”。下文尝试从改变原装置庞大、药品消耗过多这两个个方面着手,用简单易得的材料,用极其微量的药品消耗完成九年级化学中有关这三种气体的主要化学实验。

1“二合一”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制作

首先来了解一下氧气、氢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制取原理。在常温下,这三种气体都可以采用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分别是:氧气由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氢气由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当然也可以用类似物品代替。

其次,介绍“二合一”简易装置的制作:

①材料:气密性良好的一次性塑料保鲜袋一只、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一只(注射器最好选用规格为1mL的,这样的针筒外径只有6mm,便于捆扎)、30cm长细线一根。

②发生器的做法:如图A所示,用细线把保鲜袋紧紧扎在针筒上,再把袋子中的空气挤出。

③连接器的做法:如图B所示,取打吊针的废弃皮条两根,拔下皮条上的带细软管的针头,剪掉细软管留下针座待用。再在皮条上剪下2、3cm长的一段皮管,把两个针座连接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注射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④堵头的制作:如图C所示,当保鲜袋或针管中充满气体的时候,针嘴部分会漏气,因此在不需要排气的时候必须要把针嘴堵起来,简单的做法是把针头截去一部分后弯折并捏扁使之不漏气即可。

⑤用法:根据制取气体的不同,预先在袋中放入的固体药品也不同。以氧气为例,在扎紧袋口之前,先在袋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粉末,然后用另外一个20-30mL规格的注射器抽取过氧化氢溶液通过接头推注到保鲜袋中,两种药物接触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就聚集在保鲜袋中,当需要氧气时,用注射器抽取即可。

⑥如果气体的需要量很小,注射器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气体发生、收集装置。后面有介绍及应用实例。

2“喷吹法”的具体应用

2.1 木炭的燃烧实验

首先把燃烧匙的铁丝柄截去三分之一(降低重心),在适当位置缠上一小段细铁丝或细铜丝,并弯成一个小钩,如图D,使燃烧匙能平稳地挂在集气瓶的一侧(把手解放出来,便于后面的操作)。(下同)

先在一个空的集气瓶中放出一些澄清石灰水,然后把一小块木炭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观察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然后把燃烧匙挂在集气瓶中,用20mL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在图A装置中抽取氧气后,安装上针头,两手配合,缓缓推动针栓,对着燃烧的木炭喷吹氧气,木炭立即从发红光变成发白光。而原来的实验是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的,因为燃烧放热使气体体积膨胀导致一部分氧气逃逸,另外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在氧气中导致氧气浓度下降,这些原因都将导致实验持续的时间不长。而喷吹出来的一直是纯氧气。经对比实验,20mL的氧气喷吹实验要比100mL的瓶装氧气实验效果好。燃烧完毕,盖上玻片,振荡,可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硫的燃烧实验

先在空的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把绿豆大小的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并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可以见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将燃烧匙挂在集气瓶口上,再用氧气喷吹,立即看到又大又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燃烧完毕,盖上玻片,振荡,可见到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既为后面酸雨形成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2.3 铁的燃烧实验

把细铁丝改为铁粉,在燃烧匙中加入小半匙的铁粉,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暗红状态,此时观察到铁粉在空气中并没有燃烧,说明此反应不需在集气瓶中进行。如果能请一位同学帮忙拿着燃烧匙并使燃烧匙倾斜朝向其他同学再喷吹氧气,观察的效果会更好。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先抽氧气然后再加热铁粉,以免铁粉冷却后不易点燃;二是要把针头扎入铁粉中再吹氧气,可以见到铁粉剧烈燃烧,火星四溅,被烧的部位形成一个空洞。实验后如果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钢板气割画面,那给学生的感觉就不仅是化学有趣,而且还是很有用了。

在上述1、2、3三个实验中,氧气总共消耗不超过60mL,制取氧气所耗双氧水也就几毫升而已。

4 氢气的燃烧实验

点燃氢气的关键在于要获得一个稳定的氢气流,一般使用启普发生器来获取氢气,可是启普发生器一次使用要消耗大量的药品,如何用微量的药品就能获得明显的实验现象呢?

①氢气的制取方法:最简单最节省时间的办法是用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经实验测算,每5mm长的镁条可以产生5mL氢气,本实验最多需要20mL氢气,也就是需要镁条2cm即可。稀盐酸用量不超过2mL。

②氢气的制取过程:如图E所示,在20mL规格的注射器针筒中放入约2cm长的镁条,镁条最好剪成几节,然后推上针栓,挤走空气。另取一个注射器,吸取约2mL的稀盐酸,把两支注射器用图B所示的连接器连接起来,推动针栓,使稀盐酸进入另一个注射器的针筒,镁条接触到稀盐酸迅速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针栓后移,产生的氢气约20mL。

③点燃:反应停止后,把储有氢气的针管换上针头,缓缓推动针栓挤出氢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有明显的水雾出现。只要控制好推动针栓的速度,20mL的氢气可以燃烧十来秒钟,学生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用上述装置装还可做如下一些实验设计:

2.5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微型设计

可用图A所示的简单装置作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为了节省时间,可以预先在袋子中放入碳酸钠粉末,然后注入稀盐酸或稀硫酸。

先用注射器先抽取约5mL的二氧化碳然后再抽取5毫升的水,安装上如图C所示的不透气的针头,振荡并推挤针栓增加压强以加快溶解,一小会后松开手可以看到剩余气体的体积已经变得很小,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到水中。把注射器放到热水中加热,可以看到气泡从水中产生,针栓后移,气体体积变大。这可以作为气体溶解影响因素的很好例证。

2.6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微型设计

先用注射器抽取约1-2毫升的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再抽取1-2毫升的二氧化碳,振荡,可以见到明显地变色现象。加热后,液体中有气泡生成,溶液颜色由浅红色变为紫色。

2.7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微型设计

第12篇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在现实生活中,化学应用广泛,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释化学知识的能力,并激发学习兴趣。以“常见盐”为例,教师会向学生介绍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重要成分之一(另一种成分是酒石酸),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发酵粉用于发面,教师可就此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是如何使用发酵粉进行发面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或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与面团糅合后加热;二是先加水溶解发酵粉,再与面团糅合。接下来,由学生提供的这两种方式很自然地引出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一是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的教学流程水到渠成,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发现、充分发掘,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转换为课堂中丰富、生动的内容,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注重科学实验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奥妙无穷,当他们看到新奇的实验现象时,总会诱发好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实验激发学生

兴趣。

1.增加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可以尝试做一些趣味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第一节课“绪言”,可以为学生演示“烧不着的手帕”;也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学生看到木条发亮、复燃的现象会感到很新鲜;还可以准备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由学生亲自操作,向其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浑浊;此时,学生就会被奇妙的实验现象吸引,兴趣盎然。

2.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化学演示实验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认识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会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利于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3.利用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处于被动观察状态,体会不够真切。而分组实验是学生主动操作、近距离观察,身临其境体验、验证化学物质及反应的最有效手段。比如,在酸碱中和实验课上,一个上课经常走神的学生没有按照步骤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而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直接加盐酸,滴加到一半时突然意识到错了。他就问我:此时溶液是显酸性还是碱性,其实这正是一道重要的实验探究题。我让全班同学帮助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利用实验加以验证。全班同学都投入到探究和验证中,最终总结出的验证方法有十余种。由此可见,分组实验可以加深和丰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巩固知识要点。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氛围是养成习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来烘托学习氛围,可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探寻思想共鸣,形成求知合力,营造探求舞台,提升教学效率。

1.巧妙设置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课堂提问关键在于是否有助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求。为铺垫知识点、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常常喜欢控制学生的思维,所提问题的答案往往过于局限,效果看似和谐,实质上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狭小,不能启发思维。我认为设计的问题要精巧,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起思维的浪花,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挖掘最大潜能,“跳一跳,摘桃子”,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2.努力编排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成功的导课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牵引着学生投入相关知识的思考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利用具有悬念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常常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步入求知欲的兴奋状态。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给学生讲“水变油”的闹剧,20世纪80年代,有人到处表演水变油的把戏,把一种神奇的药液滴到水中后,水变成了油,水就像油一样能燃烧!因此蒙蔽了不少人,其实这是伪科学、假技术的大骗局。实际上水是不可能变成油的,这为什么是个骗局呢?由此引出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