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

时间:2022-07-22 05:1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沟通案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沟通案例论文

第1篇

公共管理论文难度不大,但是取材和选题一定要新。对于论文而言,题目就是论文的眼睛,所以选择好论文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共管理而言,论文需要体现出其研究中实践和分析内容,特别是一些结合案例的论文,更需要深入的体现出具体研究内容。

公共管理论文选题需要参考下面三点:第一、选题与本身工作符合.还有熟悉自己的工作写出的管理论文才有事实根据,在进行论文的时候才能应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更好的论文答辩的回答。第二、上学吧论文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抄袭他人论文题目。很多公共管理的学生,一拿到公共管理论文选题的通知,因为第一次接触公共管理论文,所以还是沿用以前大学本科时候学生时代的那套做事风格,就直接上网百度、知网等网站去搜索现成与自己专业工作相符合的题目。这种现象的形成,造成了一个情况,就是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学生选题后,且准备好开题报告了,进一步交付导师进行选题与开题。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案例研究以企业或行业的事件为依据和研究对象,了解案例的价值,内容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

第二,资料真实可靠。案例研究管理论文应具有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反映较为全面的信息。

第三,理论结合实践,从问题分析出发,提出解决措施。

企业诊断研究是运用管理理论及方法,可以是企业综合诊断或专题诊断,在企业或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诊断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或改进方案。诊断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确定诊断对象。诊断研究对象应为某个企业(不得虚拟),诊断内容应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掌握企业诊断理论和方法,对所诊断的企业进行准确描述。

第三,根据诊断内容设计诊断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在理论运用和与企业进行必要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企业或行业值得总结的经验或教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有意义的见解,写成调查研究论文。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确定调研对象和目的。调研对象以企业或行业为主,调研目的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选择调查和论证方法。拟定调研大纲,选择确定科学、合理的调査方法和调查工具,调查数据应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

第2篇

 

完善《成本会计学》实践性教学的手段

 

作为一名《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就需要针对该课程特点,结合会计专业的情况,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手段,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而做好这点,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方面:

 

1 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1)通过校内模拟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模拟实习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教学适应社会的必行之路,它强调会计知识学习和会计动手能力的并重。我们的办法是通过设置的会计实验室,在《成本会计》课程完成后,安排三周的模拟实习,将学生组成5~7人的模拟小组,通过一整套的会计实验课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管理特点以进一步了解成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特别是掌握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1)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在实践性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将这种方式用于成本会计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提高成本会计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2)通过学生模拟会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成本会计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安排学生自学部分知识内容简单的章节(比如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部分),通过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讲解相关内容,问题的产生到解决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活跃了学生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3 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成本会计教学始终,达到学生对成本会计实践环节的理解。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并在师生、同学问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成本对企业的意义时,通过案例导出,让学生针对案例提出自己对成本的理解,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而达到从不同角度认识成本的目的。

 

《成本会计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的缺陷

 

1 教师本身实践能力欠缺。作为实践性会计教学的开展的主要前提就是专业教师既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研究工作滞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另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撰写专题报告、撰写论文。这些教学方式一般放在会计教学环节的中后期。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都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专业研究工作,是学生初步了解专业领域的最好方法。但这些年来,我们发现学生一般愿意撰写的是理论性文章,实践性的论文少之又少,成本会计方面的论文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经济类高校的共性。

 

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掌握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但是,一些单位甚至包括我们的协议实习基地,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接收实习学生,或者即使安排学生实习,但出于这种那种原因,不愿拿出相关资料,使学生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改善实践性教学缺陷的方法

 

1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高校应该首先将从学校毕业后来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带薪锻炼一年;其次,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允许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兼职,一方面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第三,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组成科研攻关小组,为企业出谋划策,在帮助企业解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既服务了社会,又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并能获得一定报酬。可谓一举四得。。

 

2 从专业导向上引导。达到实践性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在专题报告、论文撰写和修改方面:理论性文章,学生取材方便、综合分析、撰写方便,教师批改方便;实践性的文章操作性强,取材有一定难度,发挥、创新更难,修改时又要求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且修改工作量大。撰写成本会计方面的文章更是如此。虽然我们的教学任务有暑期社会调查、学期、学年及毕业论文撰写,但对撰写内容、撰写角度仅要求专业性,且在任务下达时又没有强调实践性,鉴于实践取材的工作量大,使得学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做调查研究、实地取材工作,这就直接和间接地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分析能力的降低。这显然是专业导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下达时,一方面强调实践性环节,另一方面可以布置带队教师加强监督,同时在学生论文等级评定时,适当的将实践性论文等级要求相对降低,以鼓励学生撰写实践性较强的论文,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3 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沟通。校外实习基地基本上每一个高校都有。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做工作:一是加强沟通,院系领导应该经常与企业交流,坚持定期带队到企业座谈,加强相互了解,交换经济信息;二是积极与企业联系,争取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帮助企业解决些实际管理问题;三是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就必须做好前期教育工作,那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必须做,一一点播到位,不要给实习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四是将校外实习和就业相联系,向实习单位展示我们学生最好的一面,希望通过实习,将实习单位满意的学生留下参加工作。最终使得学生能顺利完成实践环节,实习单位满意的双赢效果。

第3篇

沟通方式选择调查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方面,36.4%的学生选择专业系统软件,31.2%的学生选择面谈,26.4%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仅有6%的学生选择通过电话沟通。50%的教师希望通过专用软件与学生交流,40%的教师希望与学生面谈。教务人员调查显示,74%的人表示希望通过专用软件与两者实现沟通。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大部分希望通过一个较好的平台或当面与老师深入沟通毕业设计(论文)。在访谈过程中,教师认为如果能有专业的交流平台,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比较好。选择面谈的教师主要出于与学生深入交流探讨的考虑。教师对电话、网络交流方式并不认可,认为不能直接充分的交流。教务人员则大部分支持采用专业系统管理软件,减少沟通障碍与中间繁琐的环节。目前由于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指导方式,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学生缺乏主动性,使双方沟通不理想。同时,至今高职高专院校也尚未形成一套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交流平台,这是今后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中应重点思考与完善的地方。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选择通过调查,70%同学认为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大纲与开题报告环节,这说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整体逻辑构架缺乏信心,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大纲环节,致使有些同学虽开题,但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思路与逻辑性不清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65%的教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需要提供“大纲”这一环节,以便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思路的全面了解;“开题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环节,需要学生有一些毕业设计(论文)前期的资料支撑。调查显示,68%的教务人员认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环节较少为好,以免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和出现的错误(表略)。毕业设计(论文)写作重点调查数据显示,76%的同学期望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性上给予指导,主要有基本框架结构,论文所要达到的深度,需要哪些方便的支撑材料等。18%与6%的人选择创新性与实践意义。从中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目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还停留在基本的规范性层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还未全面掌握,对创新性和实践意义还不够重视。强调规范性是提高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基石,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应逐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反应近年来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一些低级错误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频频出现。图4数据显示,50%的教师认为规范性是当前毕业设计(论文)中应首先达到的,对创新性的期待也比较高。教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下降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工作脱节有关,学生在没有企业经验的情况下,从网络资料中“东拼西凑”的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对学科的发展及社会实践指导作用不大。

对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形式的调查70.8%的学生愿意通过专用软件进行提交,17.2%的学生愿意通过电子文档进行提交,12%人愿意提交纸质文档。通过访谈,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专用软件提交是因为经济省钱,专用软件方便快捷,对文章的规范性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45.3%的教师认为专用批改软件批改论文较为方便,有规范的格式与流程,节约时间。42.1%的教师喜欢纸质文档批阅,原因主要是过多的电子文档使眼睛疲劳,纸质文档优于电脑。仅有12.6%的人选择电子文档。71.2%的教务人员愿意选择专用批改软件进行论文管理,25.4%的人选择用电子文档管理,只有3.4%的人选择用纸质文档管理。这说明教务人员更倾向于用自动办公软件处理文件,尽量减少纸质文档存储,提高管理效率(图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辅助功能需求调查结果显示,64%的学生希望有帮助其规范格式的服务,大部分同学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调整较为繁琐,占用了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另外,有32%的同学希望在反馈交流方面提供更快捷、方便、及时的服务,以便与老师形成良好沟通。55%的教师选择辅助学生规范格式,以免在指导中仅格式一项就占用很多时间;36%的教师选择反馈交流信息。目前,大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老师联系沟通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事宜。调查数据看出,57.6%的教务人员比较注重学生论文格式的纠正,32.2%的人注重信息反馈交流,10.2%的人认为有必要检查抄袭率。这种情况又一次反应了高职高专院校对论文规范性的管理亟待提高。对期望毕业论文启动阶段的调查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实习结束后又忙于找工作或专升本,因而没有太多时间考虑毕业论文。此种现象在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得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在调查数据中,有86位教师认为在大二下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较为适宜,有82位教师认为在大三上学期开始较为适宜,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大三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牢固。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分别是各个学校对实习要求不同,总体看来,教师们还是认为在实习之前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工作较为合理。实习开始或过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另外,大部分教师认为目前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践脱节,缺乏有效联系,毕业设计应多考虑二者的结合点,实现共赢。大部分教务人员认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间宜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较早入手时间上则较为充裕。

建立严谨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从校、系、班级、企业建立一套良好的论文管理组织体系,如成立论文指导委员会、系部指导小组、企业参与等,实现各个环节的控制开发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软件从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目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还停留在基本的规范性层面。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手工或单机管理模式具有管理工作难度大、重复劳动量大、效率低等缺点,并不能与其他部门数据共享。针对高职高专特点与调查需求,需设计一套适合高职高专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实现高效、快捷的现代化管理。功能需求设计应从学生、教师、教务、企业等多角度考虑。[7]开展与企业共同合作指导方式目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成果与企业实际存在一定的偏离,致使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对企业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倡学校与实习基地企业共同培养指导,增加企业实际案例要求内容,并吸纳企业管理者作为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者之一。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及时间周期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周期安排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高专院校应提前启动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工作。由于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指导方式,教师精力、时间有限,双方沟通不良现状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毕业论文设计需要严格的步骤系统,而目前大多数学生选题到提交论文时才发现有很多问题,由于缺乏中间环节的控制,对论文质量产生了较大消极影响。所以建议在大二上学期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按选题———大纲———开题报告———初稿———修改稿———定稿的程序,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资源共享价值目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体不高,资源共享程度低。可以通过论文数据库与图书馆、百度网、重点行业网站等联通,提高毕业论文的使用价值和资源共享,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的飞跃。

作者:邱萍 司嵬 宗平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第4篇

工作要点

干部培训

后进生工作

关注学校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研究发展中的新问题,继承发展、固本开新的理念,和谐发展、优长育人的理念,健全人格、幸福人生的理念”和育人原则 “严、爱、成,即:从严治校、从严施教;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办学宗旨,抓住学校新校舍落成搬迁,扎实稳步的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过程中,深入推进文明和谐校园。提升教师为人、为师、为事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围绕学校“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工作的要求,走在前列。

1、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温馨、进取的育人环境.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并通过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班主任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班主任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2、班主任不仅要用知识教人,用能力管理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要善于在与学生情感沟通、文化沟通和善于团结家长诸方面体现自身的通识能力和智慧;善于通过自身的工作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家长“尊其师,信其道”。

3、本学期结合德育研讨活动,评选十四中学优秀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德育优秀论文等。

4、高一本学期完成班机文化建设的班训和班徽创作。建立“温馨教室”的创建标准,鼓励师生关爱校园,学生开展“我爱十四校园,我创温馨校园”的大讨论及实践活动。

1、深入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观察与调研,加强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校本德育课程,提高教师研究德育工作的能力,在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上有所创新。

2、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要树立人人德育的大德育观念,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理直气壮的抓班风,敢于和班级中的不良风气作斗争。

3、积极开展教师读书、健身等活动,以“文明班组、和谐团队”创建为抓手,将文明班组建设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1、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不能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等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2、加强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力度。年级组长要深入班级,又要跳出班级,多关注影响年级组学风的不利因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与德育处和教学处沟通,对于学生中发生的不良现象制止在萌芽状态

3充分发挥家长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功能,建设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月 教 育 活 动 计 划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1、抓好新生入学,做好“ 爱国爱校教育”

2、 借助校长德育大课堂。进行德育宣传;做到十无两声;配合学校进行文明礼仪大检查

3、督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填写“新学期的我”

4、培养学生听会纪律

1、针对新校舍的使用教育学生爱校,完成新校舍板报宣传

2、 新一届风华骄子评选启动

1、配合学校做好 科学教育活动月

2、11月9日、10日期中模块考试

3、11月13日下午高一参观中国科技馆新馆

4、11月16日---20日学校教学研讨周

5、11月23日--27日学校心理文化周

1、12月18日、19日外出开全校的第四届班主任论坛会督促年级班主任做好论文

2、各班准备12月31日新年联欢会

3、冬锻长跑活动落实,教师学生共锻炼

1、督促学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学期结束的我”填写

2、1月18日、19日期末考试;

第5篇

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有的称之为“实践性教学”,或“实践环节教学”…,还有的学者称之为“社会实践教学”。余乐、黄曦列举了5种实践教学的不同内涵,如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或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相对于学校教学计划以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或实践环节,等等。这里列举的不同观点显然与一般意义上的电大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内涵具有很大差距,他们对实践教学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虽然都是成人学生,都有工作实践,但是实践教学与学习者的工作实践不同,它是有助于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思维、深化理解、促进迁移的“教学”活动,不能以简单的工作实践代替实践教学】。因此,本文认为,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是指学习者在远程开放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的组合[4】。诸如模拟实验是重要的技能训练形式,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增加社会实际能力;而课程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训练思维,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形式。当前一些学者根据研究内容不同而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例如,严冰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多媒体教学等5个方面阐述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卜。有的认为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具有4个特点:实践教学的相对近距离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实践教学时间的集中性;实践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一”。许多学者对开放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等也进行了探讨。张少刚[5等提出制约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4对主要矛盾:远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近距离实践教学固有模式的矛盾;办学规模大、学生数量多与实践教学相对具体、个性化的矛盾;学生基础、能力差别大与实习计划相统一的矛盾;学生分散与实践环节相对集中的矛盾等。湖北电大概括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遇到的4个方面的矛盾,如远程开放教育分散性和实践教学集中近距离的矛盾,学员人数多与实践基地少的矛盾]63-64。有的学者还探讨了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校内软硬件实践教学设施落后,校外实训基地匮乏,实践教学师资短缺,教学质量监控滞后l。上述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但是就目前来说,针对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拟对其中的突出问题做一探讨。

2实践教学的特点

关于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下简称“实践教学”)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特点与解决当前实践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1实践教学的定位特点实践教学的定位特点,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基础。当前人们对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的定位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研究认为,目前对实践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即远程学习者多以在职人员为主,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实践场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需进行实践教学[3]。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电大也把实践教学放在从属地位。是居于从属地位,还是居于主导地位,抑或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之一,是实践教学定位的核心问题。中央电大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工商管理专业又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求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现实中,提高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和动脑能力。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侧重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小企业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全面介绍了小企业从创办、制定计划,到企业运作的过程,目的是让成人学生学会如何创办和经营管理一个小企业。如果教师只介绍各章理论,讲解书本上一般知识,学生会感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如果通过介绍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则一方面,学生获得了感性知识,深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进发新的思维火花,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极好途径。因此,对于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电大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摆正两者的位置: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主干,从课程教学到集中实践,学校应该自始至终把实践教学放在主导的位置,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紧抓不放,锲而不舍。实践教学的主导性,是实践教学的定位特点。

2.2实践教学的目标特点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首先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要使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但是质量标准如何界定?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普通高校同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相比有何特点?这就要分析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它是界定实践教学目标的依据。(1)电大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是利用成人的工作业余时间而对他们开展教育。相对普通学校学生而言,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业余生活。他们有工作,有家务,要为生计、事业奔波,虽然是学生,但学习不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在“工”与“学”的关系上,他们以工作为主,不可能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集中精力在读书学习上。(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多在企业工作,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工作忙,加班多,压力大,能够开展实践教学的时间更是有限。如以前我们曾提出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作为课程教学实践的形式,但是后来感到不可行,难以组织起来。又有的电大学校提出建立实践基地,实践证明也缺乏操作性。(3)学生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绝大多数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比较了解,有些是企业的管理者,实际经验比较丰富。(4)学生基础存在“先天不足”,很多学生进校时的基本学习素质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这样有些实践教学形式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如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于六七千字甚至上万字的论文无法驾驭,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缺少专业理论,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对论题、论点进行说理、论述;语句不通顺,标点不正确等。甚至一些学生选题喜欢选大题目、易找资料的题目,以致论文出现抄袭现象。综上所述,电大与普通全日制高校有区别,实践教学的形式要简化,目标要适度,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到企业调查实习、参观实践,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目标的适度性,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特点。

2.3实践教学的手段特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是电大的优势所在。开放教育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教育项E1,1999年中央电大进行开放教育试点的初衷,是注重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实施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大教育已没有传统的广播电视的痕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已得到较快发展,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远程教育模式已经形成。“天网”指我国的卫星电视网络,“地网”指互联网,“人网”指电大系统的教学管理网络。而学习群体越来越大,截止到2010年底,安徽电大全省在校工商管理本科学生为3067人,专科生9300多人,而全省工商管理专业专职教师不到20人。师资的有限性和学生的分散性,决定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覆盖面,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因此,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注重实践教学手段的多元性和先进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运用手段的现代性,构成实践教学的第三个特点。

3实践教学限制因素分析

十多年来,电大在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了多种形式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模拟实验、毕业论文等;但是,实践教学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它们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问题。

3.1资金、硬件条件不足资金、硬件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美国学者沃克温(J.F.Volkwein)1989年对86所大学的研究表明,与高校质量、水平和成功程度联系最紧密的是政府提供经费的多少和学校规模的大小]。相对于普通高校,全国各级电大的普遍情况是,教学投入资金少,硬件条件差。各级电大均存在科研经费严重短缺情况。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难以在科研中得到提升和成长;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研究、实验设施建设、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教师的积极性等,都受到限制。

3.2师资条件的限制相对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而且要有较丰富的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实践经验,更需要有较高教学水平。例如,电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般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些还有多年的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需要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际问题有综合的分析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在毕业论文环节,电大学生基础理论普遍薄弱,写作功底、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要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还要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电大办学一直十分重视校内的课堂管理,教师的教学工作一直以管理课程、现代技术教学、传统授课为主,实践教学除了毕业论文这一环节之外,始终没有纳入教学管理的正常轨道,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同时,由于多种原因,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比如工商管理教师帮助企业培训,参与企业经营的策划,带领学生实习参观等;参加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科研课题也比较少。事实证明,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工作,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均大有帮助。在这方面,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比电大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普通高校参加经济活动研究较多、科研课题多,一些高职院校都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学风环境的影响学风是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气,是其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等内在品格在学习上的外部反映。有人认为,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学风是学校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8】。普通高校存在学风问题,电大开放教育也面临学风问题。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为例,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态度不端正,学习只为一张文凭;有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读书,不上课,不看网上资源;少数学生缺乏认真踏实的学习精神,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抄袭现象严重等。不良的学风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一些学生不愿深入调查,不愿认真查找资料,缺乏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精神,结果论文观点缺乏准确性,材料缺乏真实性,毕业论文写作这一实践环节未能真正体现实践特色。

3.4学生自身的因素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与学生相关的一些因素也影响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主要包括:(1)学习时间的有限性。(2)学生学习的业余性。开展实践性教学一般要求学生集中甚至脱产进行,比如社会调查,只能在企业正常上班时间完成,而学生也要上班,时间上有冲突。(3)学生住地的分散性。特别是市县级办单位,交通不便,学生分散,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更为困难。(4)学生基础的不平衡性。

4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4.1明确实践教学的形式

关于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中央电大和各省市电大的有关规定以及不同的学者都提出多种不同的分类。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管理规定(暂行)》,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一般包括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综合实践环节又分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文经类的课程实践包括课程实务、案例分析、课程社会调查、课程大作业、实践性课程等;社会实践包括教学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毕业论文环节包括毕业作业、毕业论文等。[11I有些省市电大把平时作业、案例大赛也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形式分类繁杂,且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有些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施。其中,一些不应该列为实践教学的范围,如平时作业是正常教学所必需的学习环节,案例大赛只是少数学生偶尔参与的一种比赛活动,把这些列为实践教学的内容,显得牵强附会;有些在实际中难以操作,如参观、实习等。本文认为,限于电大的资金、硬件条件一时难以获得改观,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删繁就简,以“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最终目的,按照“简洁、可行”的原则确定实践教学的形式。可把以下4种形式作为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案例教学,课程实践,模拟实验和毕业论文。其中,案例教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教学形式。课程实践主要是结合课程知识的社会调查,可以与平时作业综合考虑实施。中央电大应及时调整平时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内容安排要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可以把平时作业作为课程实践的具体形式之一。但是当前许多专业课程的平时作业实践教学特色尚不够,如“小企业管理”的4次平时作业,只有一次是涉及学生应用能力训练的。

4.2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搞好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对企业经济管理实际和经济建设实际有更深的了解;模拟实验、毕业论文等也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为此,必须做到: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建立新型队伍。树立重素质、重实践、重应用、重创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空对空”教学方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对于今天电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多深入实际,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熟悉经济建设实际的新型教师队伍。第二,加强科研工作,实现“教研相长”。实践证明,教师单纯地教书对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是有限的,而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加强了工商管理教师与企业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有利于教师对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了解,积累实践教学的感性知识;另一方面,在科研中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学习和对实际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4.3加强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整体把握,才能有效开展好这项工作,其中好的学风环境是前提条件。学校没有良好的学风,学生不愿意学,不花时间学,再好的师资条件、再硬的教学设施都是枉然。一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摆正学风建设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二要抓好教、学、考的各环节管理,包括实践教学的各环节的管理,把学风建设与严格治教、严格考风相结合,把抓好过程管理与严格考风考纪相结合。三要对学生加强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动机,特别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4.4减少面授时数。多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实践教学

第6篇

本文首先论述了从传统ERP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并结合国内外咨询服务行业的现状,从国外ERP产品咨询方法入手,结合国内本地化ERP实施方法的特色,对国内外ERP实施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与论证分析,总结得出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面临的六大问题,并据此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进一步明确xSimple实施方法优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次,通过BPR/ESIA业务与流程优化的方法,将xSimple实施过程看作是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将其定义为项目规划、需求定义(CRP1)、方案构建(CRP2)、系统集成(CRP3)、系统上线、维护支持六个阶段三重CRP步骤,每个阶段以SMART原则为基础,详细设定每个阶段的项目目标、方法与策略、交付成果、主要参与对象及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重点强调多重CRP方法对项目的过程管控,包括推行模板化实施策略,加强项目过程中的测试和验收管理,进一步保障项目质量来降低风险,并且通过良好的沟通及体系化的培训来确保项目的成功。

最后,通过对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改进后的真实案例,进一步验证多重CRP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其它公司或行业xSimple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xSimple 方法优化 管理方法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中国企业走向信息化的第一步。过去的十年,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巨幅提升。企业借助先进的ERP系统搭建一个内部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效率提升。

过去一个传统大型ERP项目实施通常需要8至10个月实施周期,而今天的企业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及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影响,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必须快速响应,需要一个快速交付并且为企业快速实现价值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所以如何将一个企业ERP项目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上线并实现客户的项目目标,并在缩短项目周期的过程中,其项目质量及风险不受实施方法和项目过程影响并且是可控的。因此ERP系统实施方法的优化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2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通过介绍Corcle公司的ERP实施方法的项目规划、需求定义、方案构建、系统集成、上线切换、维护支持六个阶段,并且对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分析,并从项目管理角度对项目过程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三方面进行项目管理控制分析,最后将优化后的多重CRP实施方法应用于实际项目案例中进行应用与评价,从而论证Corcle公司的多重CRP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二、相关理论概述

2.1 xSimple的概念及其发展

1、xSimple的概念及特征

xSimple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即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e resources Planning)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xSimple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xSimple的发展历程,它是从最初的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后经历MRP系统(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阶段、MRPII阶段,再发展至现在的ERP阶段,甚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云ERP的模式,ERP的发展日趋完善。

进入xSimple阶段后,系统增加了财务、资源等多方面的功能。相较于MRPII阶段的系统,xSimple不仅将资源管理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供应链范围,生产方式管理方面更是改变以往批量生产、定制生产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满足个性化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2咨询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综述

1、xSimple实施方法综述

近年来,由于咨询行业环境变化引起的市场竞争激烈及交付成本偏高,各xSimple系统咨询公司都开始研究并寻找一套能够快速交付且能保证ERP成功实施的实施方法。

狭义的xSimple实施是指从企业购买xSimple软件到正式运行或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广义的xSimple实施是指从客户正式提出需求,到选择合适的xSimple软件及实施公司,直到企业xSimple系统正式运行并达到预期实施目标及项目价值的全部活动。

三、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xSimple项目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目前公司提供的xSimple咨询服务有以下特征:

(1)专注于国外成熟产品的咨询服务;

(2)提供全生命周期的IT技术服务。

从整个xSimple咨询行I来看,咨询行业高中低实施商差距较大;整体资源水平下降,费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行业化及定制化需求,对咨询商提出更多创新及技术要求。(此处段落有删减内容)

从xSimple市场情况来看,高端市场或大客户掌握在少数咨询服务商手中;中小企业xSimple市场需求,依然潜力大;行业化及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多。

3.2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的调研分析,并结合国外有成功案例支撑的方法论及公司xSimple实施项目的特点,以下这些问题是企业在实施xSimple项目中需要高度警惕、最有可能发生问题造成项目风险的重要因素。

1、目标不统一,需求不清晰

很多时候客户最初的需求往往是比较抽象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顾问引导与激发,客户对ERP系统有了一定认识和感受,就会提出新的想法和需求,甚至要求变更范围和增加功能。

2、实施策略与方法错误

实施策略与方法错误,更需要从xSimple系统实施方法入手,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点,没有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点,缺乏统筹。第三点,任务评估的错误,对项目工作量评估不充分,没有预留一定空间。第四点,盲目赶工。

3、项目过程监控不力

无论是技术方案层面,还是项目管理方法层面,项目过程监管不够,项目即使上线运行了,后续维护成本及业务优化成本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项目过程监控不力的最终后果。

4、数据问题

数据问题是xSimple实施上线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xSimple系统很重要作用就是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才能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错误数据一旦存在于xSimple系统中,也很容易被快速传播,这时若要修复这些数据,将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

总之,我们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xSimple项目的管理规范和实施方法上来进行优化与改进。

四、多重xSimple实施方法的优化设计

4.1 xSimple实施方法优化方法与思路

本章中,将用多种方法对ERP实施的全过程的六个阶段进行改进优化,主要的方法包括如下:PDCA(戴明环),BPR(业务流程重组),ESIA(Eliminate Simplify Integrate Automate)法。

1、运用BPR原则与ESIA方法来优化ERP实施方法

BPR是流程优化的原则,而ESIA是流程优化的方法。xSimple实施方法优化过程中,可以从Eliminate(清除)、Simplify(简化)、Integrate(整合)、Automate(自动化)这四个角度入手,业内称之为ESIA。

2、运用PDCA(戴明环)对xSimple实施方法进行改进

PDCA(戴明环)最初是丰田公司运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是爱德华兹.戴明在WalterShewhart提出的方法论基础上改进得到的。PDCA就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我们通常也称之为:戴明环法。

4.2多重xSimple实施方法的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的多重xSimple实施方法将项目实施过程定义为:项目规划、需求定义、方案构建、系统集成、上线切换、维护支持六个阶段,如图4-1中将每个阶段以SMART原则为基础,对项目每个阶段目标具体且明确(S=Specific(明确性))、执行方法且可衡量(M=Measurable(可衡量性))、任务交付且可达成性(A=Attainable(可达成性))、任务与职责分配明确(R=Relevant(相关性))、任务执行完成时效性(T=Time-bound(时限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从管理角度将项目整个过程分解为: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四个步骤,即PDCA循环,如图4-2。其中:

五、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1.简单论述了xSimple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内外xSimple咨询业及实施方法现状,并提出xSimple实施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通过描述公司在xSimple项目上的实施特点,提出xSimple方法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并进行梳理分析,从而引入多重xSimple实施方法优化思路和方法;

3.运用BPR/EISA流程方法,并将xSimple实施过程的六个阶段看作是一个PDCA循环,将每个阶段以SMART原则为基础,设定目标、策略、交付、对象、时间要求,对xSimple实施方法进行全面优化,并在项目过程中推行模板化的思路、加强测试与验收管理,通过培训知识传递及良好的沟通,来降低项目的风险,确保xSimple实施项目能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及创造IT价值。

5.2展望

人类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它高新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企业在信息化战略将有更广阔的思维和更远大的目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方法也将朝著个性化及行业化的需求再次发生变革。

参 考 文 献

[1]汤玛士.戴文坡.ERP进阶实务[M].商周出版,2011,12.

[2]吉尔伯特.托平,菲奥娜.切尔尼亚夫斯卡.企业咨询[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

[3]大岛祥誉.麦肯锡工作法[M].中信出版社,2014,5.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5]Oracle Method CDM Quick Tour,Release2.0.0,February,2000.

[6]Oracle Method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Handbook Release3.0.0,August, 1999.

[7]Oracle Method Project Managemnt Method Handbook Release2.6.0,March,1999.

[8]曾跃.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4.

[9]徐宁.基于BPR的SR物流公司ERP系统构建与实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12.

[10]赵志芳.基于xSimple的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1]李士强.xSimple系统规划与实施[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3.

[12]罗永胜.CZ公司xSimples实施方法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工业大学,2013.

[13]刘华.PCB行业OracleERP实施方案的改进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12.

[14]白燕梅.中小企业实施ERP过程及方法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15]周玲.咨询公司ERP咨询项目实施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理工大学,2007.

[16]温和.用友公司xSimple实施方法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

[17]徐学军.邹明信.xSimple实施方法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

[18]丁正新.对我国中小企业xSimpless实施的研究[J].经管空间,2014.

[19]崔锦杰.企业成功实施xSimple的实践总结[J].信息与电脑.2014.

[20]盛如龙.ASA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奇华顿项目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

[21]张玉权.xSimple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及其在T集团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0

[22]汪晓华.Oracle ERP实施和估算方法的改进研究与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9

[23]史英杰.中国本土咨询业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2

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C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25-0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当是复合型的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掌握并能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那么在学校期间,如何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合格优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人才成为了相关老师思考的方向。

1 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中国现时期的教材选用一般遵循“任课者定教材”的原则。但由于教材编写为教师带来了晋升利益与经济利益两方面好处。出版商提供的渠道优势,民营书商与任课教师、高校教材科建立的利益链,也鼓动了任课教师的教材出版热情。一时间各种类型的教材充斥着教材选用的行列,同一课目品种繁多,鱼龙混杂。其中优秀者缺乏,就连许多国内知名的教材,也多是由某专家组织各院校教师拼写而成,由于缺少统稿,教材的内在逻辑、章节转换、遣词造句以及文风融合不尽如人意。这给任课教师的教材选定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内涵日渐丰富,而某些书中的职能仅限几种,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误导,认为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仅仅只有这几种。所以只有及时修订教材才能保证与时俱进,让该教材的内容能具有时代气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

1.2教学模式创新受条件的限制,影响教学效果

现有的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黑板板书进步了不少,但仍然摆脱不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影响了教学效果。软件方面,授课的老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掌握得很好,但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教学环节的设计受到局限,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实训课程都会感到把握的吃力和分析的不到位。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理论掌握了,对方法了解了,实际操作中仍然一头雾水。人力资源管理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缺乏实际的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训相关教学用具的投入,比如专门的实验室,专业的软件以及专业的考核系统等,这在一般的院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没有专业硬件的支撑,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会受限,继而影响实训的教学效果。

1.3教学考核手段单一,无法体现学生创造性

学校的考核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这种考核方法能较直观地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单一的教学考核手段体现了衡量标准的片面以及缺乏科学性。学生参加卷面考试的成绩受临场发挥状态的影响较大,心理素质好的考生往往较为稳定、考试成绩也较好,而心理素质差的考生则可能因为慌张而导致考试的失利;另外有一些是天生的考试型学生,临考前一个星期突击背一下,也能考个好成绩。但上述的情况都无法体现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掌握的真实程度。加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卷面的考试对于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有些力不从心。这也对教学考核手段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

2 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引入案例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同时实践性又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在对学生具体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过程中,适当地引进和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向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管理实践的情景,把实际管理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到课堂上,把学生置于问题、约束和矛盾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背景、材料、数据之后,按照要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行管理决策。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具和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加工信息以及相互协作和沟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理论和实际运作结合,积极参加实践

第8篇

案例教学是提高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论文对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概念和优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市场营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一、引言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学会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并进行沟通、协调和决策。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营销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面对复杂营销环境综合决策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却能够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够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营销情境中,激发学生进行启发式思考。因此,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推进案例教学,特别是对于高层次学员(如MBA)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案例教学法逐渐在医学、商学、教育学等领域推广开来。到20世纪70年代,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主流教学方式,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称为商界的西点军校[1]。营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某些典型市场营销事实与现象为教学信息载体,通过再现真实而复杂的企业营销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营销决策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模式,而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对复杂情境的体验和学员间的互动,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情境呈现的真实化。

相对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和举例佐证来说,营销案例能够同时呈现复杂而真实的营销环境、不同的人员角色、冲突性的决策矛盾设计,让学生领会到正确的营销决策需要同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

2.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课堂教学比较,营销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需要熟悉案例并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学习变得主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来源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讲授。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并展开争辩,可使知识来源更加广泛而多元。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营销知识。

4.能力培养的多样化。

案例教学在对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对各国有关专家的调查,在9种管理课程教学法中,案例教学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持久性这三方面占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培养上占第四位[3]

三、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虽然学生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期望较高,但是对案例教学满意度较低,这就说明实际的案例教学课堂与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同样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优秀本土案例少

案例不同于举例,好的营销案例能够很好地呈现营销决策的情境,而这样的案例编写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财力。目前国外的营销案例居多,但由于营销的环境、消费者的行为等均受到一些本土化的因素影响,学生对国外的营销环境也不熟悉,导致国外的案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案例教学的需要。

(二)案例选择不恰当

好的营销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能够较好地体现理论知识点,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恰当。但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教师经常对案例的选择不恰当,无法在典型性与知识点宽度上很好地把握,导致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讨论案例,无法较好地涵盖理论知识点,案例情境的可迁移性较差。

(三)学生参与度低

虽然营销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和点评,但是由于案例讨论的考核方式单一,分组讨论中经常有学生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参与讨论或者很少参与讨论。

(四)优秀师资缺乏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从案例的选择到案例讨论中的组织、引导、考核和点评,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案例教学的技巧与经验。然而,由于国内案例教学尚处于初期阶段,多数教师的技能仍然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具有优秀案例教学能力和经验的师资较缺乏。

四、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优势和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求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本土营销案例库建设

把本土营销案例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推进案例大赛,提高奖励力度。特别是学校层面,划拨专项经费推进案例库建设,并把优秀案例与科研分相关联,提高优秀案例的科研分值和等级;鼓励MBA学员通过挖掘所在企业的优秀案例完成毕业论文,多方面推进本土营销案例库的建设。

(二)案例教学师资队伍打造

组织教师参与案例教学的观摩、培训和学习,鼓励优秀教师分享案例教学经验。如果条件允许,邀请案例企业参与案例讨论,交代企业情境并进行讨论。

(三)案例教学过程控制优化

优化营销案例讨论过程,特别需要解决学生讨论中的搭便车现象,通过小组内匿名评分或者教师随机点名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案例讨论的参与度。

作者:孙洪杰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2]王雅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79-80,

第9篇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硕士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计算机硕士论文优秀与良好的区别分析》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372-03 

Analysis on Quality Factors of Part-time Program of Agriculture Master Thesis Proposal 

QIN Fang1, WANG Tai-qun2, HUANG Jia-nan3 (1.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Central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 Beijing 100125; 3.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1) 

Abstract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379 questionnaires by using STATA 12.0 software, the main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sis proposal of part-time agriculture master were obtained, an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proposal quality were put forward.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sis proposal quality through exploring effici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Part-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e; Proposal; Quality impact factors; Analysis

1问题的提出 

社会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扩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空间,同时,也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11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并再次强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目标,并对培养模式与论文质量做出明确要求。 

农业硕士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与学术型学位重点培养理论科研型人才相比较,它主要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指向上,它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又和学术型学位有着一定的区别,是“农科”的MBA[1]。 

学位论文是课程知识与研究能力以及领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多的贯穿于学位论文的创作之中,而论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文字说明材料,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具有定位作用,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作好开题报告有助于研究生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以便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做好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非常重要。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在校学习时间短,理论水平薄弱,与导师沟通不方便,致使学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选题对社会急需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选题研究的前沿了解不充分,文献综述不完整;对研究内容缺乏足够的实际调研,对其实践发展和应用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论文的论证缺乏逻辑性等,从而影响了开题报告质量。 

2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该文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申请并参加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91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专家评定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秀”占总人数的22%,“合格”占总人数的73%,“不合格”占总人数的5%。该文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寻求影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得出,导师指导力度、选题与学生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学生年龄等影响因子与开题报告质量相关度高,对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大,是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研究方便,分别对上述影响因子进行定义: 

(1)导师指导次数:导师指导次数在10次以上,取值为3;导师指导次数在1~10次,取值为2;导师未曾指导过,取值为1。 

(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科技人员、教师与农技推广人员,取值为3;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行政管理人员,取值为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企业,取值为1;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其他,取值为0。 

(3)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非常一致,取值为3;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基本一致,取值为2;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不一致,取值为1。

(4)研究是否有经费支持:研究有经费支持,取值为3;研究无经费支持,取值为2。 

(5)学生职务与职称:职务或职称为科员或初级,取值为3;职务或职称为科级或中级,取值为2;职务或职称为县处级及以上或高级,取值为1。 

(6)学生年龄:年龄在22~30岁,取值为3;年龄在31~45岁,取值为2;年龄在46岁及以上,取值为1。 

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导师指导、工作岗位、是否有经费支持、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职务或职称、学生年龄, 

相关系数分别为:97.73%、91.73%、89.85%、88.29%、77.66%、47.99%。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因子以及相互关系为: 

(1)与导师指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与导师沟通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好;与导师沟通不充分或未沟通,开题报告存在问题较多。 

(2)与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学生如果从事科研与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其开题报告质量就高;如果从事与科研或学术研究等相关不大甚至无关的工作,其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 

(3)与选题是否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一致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开题报告质量越高。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不太一致或不一致,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较多。论文题目与工作内容有关的开题报告质量等级数量是论文选题与工作内容无关的1.865倍[2]。 

(4)与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有经费支持,试验可以顺利的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选题无经费支持,开展试验缺少经费,甚至无法进行试验研究,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存在问题较多。 

(5)与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呈正相关关系。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低,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高,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6)与学生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越年轻,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年龄越大,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通过相关系数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开题报告质量与跟导师沟通是否充分,选题与所从事工作岗位与实际工作需要是否一致,论文有无经费支持,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年龄等影响因子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中导师指导对开题报告质量有着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关系,导师指导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最主要和最关键影响因子;选题与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论文研究的现实诉求就越强,研究中需要的数据资料等素材也丰富易得,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容源泉;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越低,学生求学动力越高,要求提高研究能力与获得学位的需求也越强,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内在驱动力;选题有经费支持,开展试验或调研工作相对较容易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这是保证开题报告质量的基础与条件。但由于不同因子在开题报告质量中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统计中各因子的显著性也不尽相同。 

3提高开题报告质量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 

由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学矛盾突出,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再加之导师工作繁忙,与学生沟通不及时等问题,致使开题报告存在很多问题。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但对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来说是“严师更出高徒”。因此,建议加强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实行开题报告写作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把控措施管理。在此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在每个关键环节面对面沟通与讨论,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与研究重点,把开题报告写作的整个过程规定为一个有严格研究程序、使用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并将此过程分解成各个关键环节来分步指导,具体任务一环紧扣一环,质量要求一步紧跟一步。 

关键环节可设为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案的讨论、论文提纲的讨论、初稿的讨论和完善。 

3.1.1确定选题和研究方案。首先,导师应研讨学生的工作背景与学习背景,指导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其选题是否可行,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确定选题后,应要求学生把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前沿、做此项研究的方法与途径都确定清楚,并且必须要求学生做好文献综述。其次,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方法训练。导师有责任要求和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3.1.2确定论文提纲。在确定选题与研究方案后,导师应与学生再作充分步沟通,拟定出一个初步的提纲,使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同时初步讨论确定研究的工作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以及分析判断预定的研究结论,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3.1.3确定开题报告写作初稿。首先,导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其次,重视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文字的规范性。导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位论文规范写作,使其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范写作的意识。 

3.1.4对开题报告全面指导。主要是对开题报告中各要素的写法、论文提纲中各章节的安排及内容等作一个全面的讨论并提出明确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中,导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其耐心反复修改,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学生,导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提高。 

3.2严格把控论文选题关 

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生源工作单位为科研单位、高校或政府机关,有80%的生源工作岗位为科研、农技推广与教师或行政工作,在选题类型中,选题为技术推广或现代农业等与农业相关及自然科学专题的占了总人数的86%。根据这一数据,结合开题报告质量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说明农业硕士生岗位与选题一致性匹配较好,有一半多的学生工作单位性质有助于孕育出较好的选题,大部分学生的工作岗位利于写出较高质量的开题报告。 

要把好论文选题关应遵守三条选题原则。①与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原则。选题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农业领域高层次的复合型培养人才,学生必需加大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了解社会迫切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选题研究前沿,对研究内容做足够的实际调研。②应与学生工作单位建设目标及工作岗位相一致原则。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项目,或者单位有经费支持的项目,此类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基本以解决社会、国家在某领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目的。③与导师研究方向相一致原则。学生在入学时就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习背景,明确选题的大致研究方向,确定导师及同行的第二导师,结合导师课题或研究方向做好选题。农业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如果一致,更能获得导师系统的指导和支持。

3.3提高生源质量,为开题报告把好源头关 

生源质量对开题报告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源质量好,其研究基础相对较扎实,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好。因此,在招生工作中,首先应拓宽招生渠道,招生对象应以工作在农牧业一线的农业基层骨干技术人员为主,这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大部分都具备农学学士学位。其次应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实行优中选优的淘汰原则,重视学生工作背景与专业背景,考核学生对农村相关知识、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水平等,对考生专业背景、工作单位等与所报专业差距大的学生,应采取不录取原则,尤其是音乐、美术等专业毕业的考生,做到严把生源质量关。 

3.4规范并加强开题报告教育管理,为开题报告做好保障工作 

3.4.1加强导师管理工作,督促导师指导。导师是学位论文的负责人,作为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加强第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指导。①加强导师培训,对导师全面讲解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的整个管理流程,突出导师的任职责任与能力。②配备充足的导师队伍,细致导师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导师的任职资格,不仅要求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方有资格担任导师,而且要求是热心或非常熟悉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的导师方可担任,主要目的就是做到让更有资质的导师能者多劳,使双方工作意愿都很强,从而保证开题报告质量。③在开题报告环节设置环节管理,督促导师指导。 

积极推行双导师制,加强第二导师指导。这一制度不仅符合全国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要求推行的双导师制度的指导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决了农业硕士与导师沟通不便的矛盾,大大加强了导师的指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开题报告质量。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第二导师,并要求申报的第二导师尽可能为学生本单位具有一定职称、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人员,便于提供指导。在第二导师资源中,各培养单位也应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把优秀的研究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等作为第二导师资源。 

3.4.2重视开题报告组织工作,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农业硕士在校时间短,开题报告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师指导不充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并组织好开题报告会,尤其是组织好开题报告会中的专家队伍,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加强开题报告指导。首先是重视开题报告会专家队伍建设,制定聘请专家的标准以及专家点评依据,点评一定要熟悉并符合农业硕士特点。其次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了解并且热衷于农业硕士教育的专家队伍。再次是在开题报告会上,每组配备3~5名同专业领域专家,要求学生使用PPT向专家组汇报开题报告内容,专家组按照开题报告点评要求,对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具体修改措施与意见。对不符合开题报告要求的,专家应要求其重新修改并予以下次重新申请。 

3.4.3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课程。非全日制农业硕士选题大都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有很好的工作基础与积累,但是对于如何做研究、写好学位论文、做好论文开题报告却没有系统地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课程培养方面专门开设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以及如何选题及写作开题报告等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可将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与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实行案例教学,同时,还可设置开题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实践式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一般都具有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既是工职人员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其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既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又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但因其双重身份,在校时间短,工学矛盾突出,导师指导有限,对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证培养质量,又要降低工学矛盾对培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其特点,结合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加强开题报告的过程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式,提高论文开题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接玉玲,刘孟臣,王振林.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45-48. 

第11篇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建筑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现场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材。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成为合格的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应始终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加强项目管理技术、技能的训练。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性环节,是工程管理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课题。

一、现行工程管理本科教学实践环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体系中,从专业委员会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指导意见到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都强调工程管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给出了规范统一的教学指导意见,但各校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却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

目前工程管理本科教学缺失系统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其课程的安排主要是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下,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情况来设立课程,编制培养计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能满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但实践环节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其设置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校,造成实践环节设置极大的差异性。由于未能提供与培养方案对应的实践环节教育,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的差异化教育。

2.实践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质量难于保证

大多数学校工程管理都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这样的实践环节,实习场所一般安排在施工企业的在建项目工地,这样的综合实习是必要的,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建设项目施工的实践过程,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实习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针对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管理,没有体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状况;二是实习时间短,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施工现场的局部施工现状;三是在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口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安全管理的需要,许多施工现场已不接收实习。目前学生实习,多数处于无组织的状态,主要由他们自己联系单位,完成实习。缺乏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与指导,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与作用大打折扣。有些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结合相关课程,也搞一些诸如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但并没有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强制性地纳入教育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要求与标准,统一规定设计范围与内容。课程设计是否做、怎样做、完成的内容范围是什么,完全由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决定,由于许多教师没有工程背景,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一实践环节,使得这一环节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甚至于将实践时间变成为假期。

二、建立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互动的实践环节教学模式

针对现行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强化实践环节、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性,由学校提供对应的资源支持,切实地搞好实践环节的教学。

1.实践环节应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教学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把这种实践环节作为强制性要求,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一方面把实践环节作为独立的课程写入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有明确的实践环节指导书,有实践环节的内容、要求、时间、教学形式及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形式。

2.实践环节应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安排综合性的实习,还应该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立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容,把理论应用落到实处,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3.整个实践环节应包括参观性实践阶段、课程实践阶段和综合实践阶段

针对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践环节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即划分为参观性实践阶段、课程实践阶段和综合实践阶段。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实践活动是属于参观性实践阶段,以讲座、参观为主;大学本科二、三年级的实践活动应属于课程实践阶段,以对应的市场调查和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学生完成指定内容的技术设计和管理文件的编制;大学本科四年级属于综合实践阶段,主要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要求学生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现场进行工作,全面了解、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三个阶段的实践环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参观实践是课程实践的基础,课程实践是参观实践目标,课程设计是局部的知识应用,综和实习是系统的知识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三阶段的内在联系。

4.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全面、互动的

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全面地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实践场所。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相促进,实现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互相推动,实现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生产活动互相结合。这种全面、动态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全面地体现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逐渐深入社会,了解项目业主、承包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管理目标,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实践模式。实践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让他们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相关的技术管理文件,提出他们的问题与要求。

三、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内容

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如下教学实践环节:

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

大一学生的实践属于感性实践阶段。该阶段实践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项目管理基本观念,培养专业兴趣。因此大一学生的实践应着重于如下形式:(1)安排参观活动,用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大型楼盘项目、公用设施项目。(2)组织学生围绕专业理想信念等内容进行演讲及一般性题目的辩论比赛,从训练口才、思辨能力方面培养其专业兴趣。(3)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有相关专业人士和专业教师参与的专业认识恳谈会,使其正确认识专业和树立信心。(4)在老师带领下,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其良好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素质。#p#分页标题#e#

2.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

二年级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其实践的内容应和其课程内容相结合,围绕着课程内容来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从培养的全过程来看,该阶段的实践是有针对性的、局部的实践范围,和大一的实践相比上升到理论应用的层次。大二学生的实践应着重如下内容和形式:(1)针对技术课程内容,设立了独立的课程设计。(2)深化教学,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工程规范与实例,增加教学的信息量。(3)邀请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的经理人举办讲座。许多企业经理人都非常热爱其工作,有许多感悟想与学生分享,但他们常常不明白从何讲起。为了能取到良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关专业课教师让学生事先进行讨论、收集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后,形成讲座专题,发送到相关讲座人员手中,在经理人做了准备后再进行讲座。

3.大学三年级的实践活动

大三学生的实践内容与大一、大二相比,不仅要继续设置课程设计这样的针对性较强的实践环节,还应当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参观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已能够将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一定融合,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应当是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的具体指导相结合。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大三学生的实践模式:

(1)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也是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教育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管理案例,可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对照,使理论教学不再是纯理论,强化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案例教学中应该区分教学性案例与讨论性案例,教学性案例是为了直观地表达理论内容、表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理论教学提供支持,以教师介绍为主;讨论性案例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案例讨论在教学中应该阶段性的进行,并在讨论之前发给学生。案例讨论主要达到以下目的:一、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二、通过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三、通过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性,培养学生协商与沟通能力。案例讨论中可以采用模拟讨论的方式,全面地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典型案例,就案例的事实及项目管理的问题,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去理解,案例中的各方合同当事人角色,由学生扮演。讨论小组的学生以十个为一组,让学生自行安排扮演项目业主、承包商、供应商、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不同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项目的了解设计自己应承担角色的任务,发表意见并编写讨论报告。模拟案例讨论,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即要注意对管理事件的证明和证据收集问题,又存在项目管理理论和合同条文引用问题,同时还体现了不同角色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场应对的逻辑思维、仪态仪表等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能力培训方法。

(2)提供一些专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调查,编写调查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房地产公司、施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目前项目企业的管理状态与水平,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鼓励大三学生参与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活动。在三年级学生中公开毕业班学生毕业设计的相关信息,鼓励三年级学生积极参与。

4.大四学生的实习内容与形式

大四学生是本科的最后一年,此时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均已完成,学生的实习属大学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综和性实践阶段。大四学生的专业知识应更加系统化,通过三年的实践活动,其能力大大提高。大四学生的实践活动,应集中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大四学生的实践形式应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切实搞好毕业实四的毕业实习是列入教学大纲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时间较长,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为了使实习不流于形式:一是选好实习场所,有些学生错误地选择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实习,与专业要求严重脱节。二是学生实习前应有实习指导书,实习中要有实习工作内容、实习感想、实习收获的记录,实习后要有实结。三是做好实习期间的跟踪与指导工作。学生在实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在实习开始前,召开实习动员会,由各位专业教师向学生介绍实习注意事项,实习的要求与技巧,向学生发放实习指导书;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工作日志与实习报告三个环节进行评分。

(2)重视毕业论文的工作,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综合锻炼。毕业论文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与深化,它不仅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是科研活动的初步实践。我们要求毕业论文要有实践价值,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往往向学生提供一些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论文与设计题目。在2007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我们就以学校一栋框架结构的实验楼为设计背景,向学生提供了以造价管理、工程招投标为主题的毕业论文与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

四、实践环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1.实践环节缺乏相应的考核措施,实践环节的质量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由于在教学管理中没有相关的教学质量控制措施,使得实践环节的控制成为一个难题,其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责任心和社会公共关系。部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没有明确的指导书,不知道实践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应付了事,教师疏于指导。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会计学教育现状

笔者所在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开设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与非盈利会计,预算会计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形势与政策,思想理论与概述等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在大二学年开设了会计英语课程。在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学校开设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形成合理识框架。同时通过认识实习,专业调查,专业模拟实践,毕业实习,企业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通过完成读书笔记,参加学术讲座,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生创新基金等活动,以多元化途径有机结合方式实现培养目标。

二、分析说明大学会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侧重理论学习,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

学生专业学得好,并不意味着将来到企业单位中工作能够胜任会计职位,高校中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学校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而且对会计理论的研究重于对实务的研究,加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差很大,学生对编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预算没有完全弄懂,对于学过的知识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二)实验作业存在抄袭,实验报告烂于收尾

实验课程大部分在每学期的后半部分开设,实验报告上交时间在期末,学生忙于期末复习对于实验报告匆忙草率做完,报告烂于收尾,对于实验原理没有理解到位,实验步骤也不清楚,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没有弄懂。

(三)教学目标过低,学生学习只为期末考试及格

部分课教师平时教学目标相对较低,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只涉及到期末考试的范围,为降低挂科率,考前给学生勾重点,泄漏试题。教学陷入“应试教育”怪圈,与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没有为学生拓展知识,会计教育大众化,教育水平一般。学生没有完全摆脱小学和中学阶段树立起的应试心理,过分关注分数与名次,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缺课逃课,考前背重点,没有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树立了不良学风。

(四)校外实践机会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而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科结构单一,课程体系陈旧;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够等方面,企业招聘一般都有工作年限和经验要求,由于在校大学生经验不足,资质尚浅,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保密性要求等原因,企事业单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大部分人是靠熟人介绍进入相关单位实习,学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毕业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会计人才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五) 会计教育中各科内容有重叠之处,忽视彼此间的联系

这里包括授课内容和授课先后次序问题。例如,《统计学》与《管理会计》,应该先学习统计学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后学习统计学,而有的高校忽视了顺序,导致部分管理会计内容无法学习。《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复利,年金的计算上有重叠之处。《经济法》内容包含了《税收理论与实务》中的知识,内容冗杂,教材编写不合理。

(六)毕业论文质量低,重复率高

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在大四下学期,由于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准备出国,用于写论文的时间较少,加上所读专著,期刊不多,专业知识学的不深,没有东西可写。写出的论文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形成,重复率过高,水平一般。

三、对大学会计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诚信教育

就会计的历史而言,其本质乃是对经济行为的客观真实反映,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学校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纠正学生抄袭实验报告和考试作弊的行为。

(二)改进考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树立良好学风

对于教师的绩效考核,不应只关注于出勤率和挂科率。学校可以采用出勤率,挂科率,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科创竞赛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对于学生在著名期刊上发表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取得与本课程相关的市级以上竞赛奖金的,可降低对本课程挂科率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挂科率压力,也有利于鼓励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对本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走出“应试怪圈”,树立良好的学气。此外会计教学深度应达到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会计专业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注册会计师教材,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高端会计人才为目标,对于学生毕业一次通过注册会计专业阶段考试的,给予学生和专业教师一定的奖励,授予教师荣誉称号。

(三)推进案例教学,增加实习机会

邀请实务界认识讲学,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加强与外界公司,事务所的联系与合作,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熟悉企业财务与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认识到会计理论与企业记账存在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