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17:4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视新闻编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时效性太低
电视新闻的实效性和快速传递是电视新闻编辑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加强电视新闻的实效性,才能保证电视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实时状况。在同一条新闻的报道时,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尽快找到新闻不同的播报点。目前很多电视新闻报道实效性不足,只是对别人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行简单的复述,并未在新闻中融入自身的见解,使观众产生厌倦的情绪。
2.1创新电视新闻节目
要对报道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精心选择,借助于丰富电视新闻的信息量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要通过不断的对新闻信息量进行扩充来推动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并且言简意赅的电视新闻播报内容,使所报道的新闻通俗易懂,在提升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的同时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编辑的节目类型和频道数量向多元化发展。由于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线性流行的特征,因而做好电视新闻的文字内容、动画以及声音等环节的选择工作是尤为必要的,通过对这些环节有效的整合来保证电视新闻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需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刺激下,多样化的媒体渠道开始出现,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因而提高电视新闻的信息量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在电视新闻内容编辑时,电视新闻编辑应重视删减和添加的工作,使所报道的新闻能够反映出新闻素材的主题;其次,要查看和审核将要采访的素材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确定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删掉那些与电视新闻主题相关度不大的内容,提升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对于电视新闻的编辑,既要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还要对新闻有足够的敏感度。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劳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编辑、整合和传播的思维过程,因而在编辑中要不断创新和探索,因为只有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继而大幅度提高电视新闻的整体质量。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的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使观众对电视节目有持久的关注,以此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在电视新闻编辑时,要具有足够的敏感度,要对报送的新闻稿件和素材进行有机整合,找到新闻的主旨所在,特别是确定新闻报道的头版头条新闻时更要具有敏感度和创新意识,因为此类新闻代表了当天的舆论主体以及观众的兴趣集中点,只有对新闻有深入的挖掘才能把新闻的重点和价值予以展现。此外,为了找到更多新闻的亮点,要进一步提升新闻的敏感度,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便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效率。
2.3做好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时应始终坚持创新的观念,要知道新闻的编排质量对于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和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都有突出影响,因此,要全面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工作。以头条新闻为基础,加强新闻的整合和规划,全方位确保新闻播放的节奏与速度,并且要做好电视新闻的串联工作,这些对于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十分重要。在电视新闻编排的过程中,为了充分的体现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新闻素材的具体供应情况为基础来修改和更新电视新闻节目单的时间、顺序;其次,对于同一个新闻,可以采用分期传播的方式;再次,在对新闻的播放效果进行优化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新闻节目多样化、创新化和连贯化的目的。在对头条新闻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应以观众的心理趋向和现实需求为前提,找到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的新闻点,最大限度的激发观众的兴趣,同时要使选择的内容突出新闻的重点和主体,从而达到活跃观众思维的目的。
2.4提升主持人的专业素质
作为评论层次较高的节目,电视新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之高,节目主持人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要能够对多种形式的新闻及时的做出自己的评价,要深刻把握及理解新闻内容,并且迅速的摆脱播放者的角色,在节目中引导观众的思维,使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较强的特点和个性。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还应当切实具备清晰的思路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将电视新闻的主要内容彰显出来,调动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还应当注意的是,切勿一味的模仿别人已报道过的新闻,即便是报道也应当在新闻中加入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观点及态度,并且将新闻中所蕴含的主旨、重点加以提炼。
3结论
所谓有志者要学到老,电视新闻编辑更是要具备学习的积极性,电视新闻是一个走在媒体前端的工作,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统筹和把好关的作用,能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加快学习的脚步,提供编辑的创新性,除了编辑稿子时要统筹全局,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结合社会客观需要,还要增强编辑内容的趣味性,捕捉受众的观看心理,提供新闻播报的收视率。电视新闻编辑要提高对广播新闻节目的驾驭能力,特别是对于突发性事件,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新闻的敏感性,能够迅速捕捉新闻发生的内在价值,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闻编辑,第一时间抢占新闻播报,及时地为受众展现新闻事实。电视新闻编辑要走出去,贴近群众,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感情生活,才能使新闻编辑根据生活化,更加具有趣味性。电视编辑在新闻传播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信息搜集、整合、及反馈的实施者,在传播过程中,编辑要判断新闻价值、体现编辑意图,实现最佳传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但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积累编辑经验,还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是,编辑做好新闻的约稿、改稿等工作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播出后的反馈,对受众心理和需求进行研究,并从政治、思想、价值、事实等不同角度对新闻进行准确评级。同时编辑还要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受众提供高品质的新闻内容,从而更好地应对竞争激烈的媒体工作环境。
(1)转变工作流程,提升新闻的互动性。进入融媒体时代之后,观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体、网络,也出现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观众的评论和微博也逐渐成了电视和广播的重要来源。因此,融媒体时代的编辑需要转变工作流程,首先要对新闻稿件、视频进行编辑,而后选择合适的、精彩的网民评论插入到新闻中,对于插入的位置、时间长短、插入的形态都需要进行严格筛选和控制。因此,新闻编辑除了能掌握之前的编辑技能之外,还得有非常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广泛阅读网络评论的习惯。(2)转变受众意识,吸引受众群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崛起“,自媒体”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受众不再只是使用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变为可以采集信息、提供信息、评论信息、反馈信息的全方位受众。新闻报道的方式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任何受众资源都有可能转换为信息资源,甚至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时,受众还可以填补专业记者不在现场的空缺。因此,新闻编辑需要转变受众意识。新闻编辑要树立主动的受众意识:作为编辑,应该具备预测受众兴趣及关注点的意识,将媒体的定位和受众的期待结合起来,编辑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浏览官方微博的粉丝评论,阅读受众发来的电子邮件、微信信息等方式了解受众对媒体的期待。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他媒体受众的兴趣点,集合各个媒体受众的兴趣点去制定编辑方针,制定下一阶段的编辑基调,这样,既能满足报纸读者的期待,又吸引了广播听众、电视听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媒体的知名度。
传统的新闻编辑似乎总是一个隐藏在媒体身后的角色,但是媒介融合的加深,新闻编辑的要求不仅仅是编撰文稿、排列版面、编辑视频这么简单了,新闻编辑要逐渐走向前台,其职能也在不断延伸。媒介融合时代,改变了新闻编辑的媒体生态环境,新闻编辑的角色已从对内的沟通合作者专拣转向为对外的答疑解惑者和观点协调者。媒介融合的编辑除了要将记者采访和写作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和分化外,还要为受众提供更专业化的不同层次需求的解析。新闻编辑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论坛主持人”,定位每期节目的主题,确定是否邀请场外专家,适时加入网民的评论,对所有的相关的信息进行协调和安排。
此外,新闻编辑还要学会策划新闻事件,对于一个简单的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要进行一整套的新闻生产流程,对其进行深加工和后期包装,灵活运用虚拟演播室、3D成像技术、视频开窗等等,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时效性。近年来,电视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在媒体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字编辑功底,还要有捕捉新闻价值的能力,给受众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产品,适应竞争激烈的媒体工作环境,采用走出去的新闻方式,真正的走进新闻事件,为受众还原新闻事实,提高新闻播报的真实性。
作者:贺音单位: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论文摘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求真的基础上力求各个方面的创新,创新思想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其灵魂的主干线。在网络媒体大力发展的今天,新闻事业发展速度如乘神驹,电视新闻受到很大的竞争压力,人们能够了解到新闻的方式方法也在逐步升级,对于新闻的普及有了大大的提高,为了能够让电视新闻事业突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谋求更好的未来,培养创新能力在新闻也势在必行。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编辑历经了相对较长的时间发展,无论从观众基础和传统的媒体传播依旧独领着,但由于各种媒体竞相启航,电视新闻工作中很多的弊病应为今后保持现有地位而及时得到认识并改善,在不断完善体制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力求更高的水平界面。以下几点内容即为笔者工作中总结的问题。
1.新闻内容诸多冗杂主题不鲜明。为了能够迎合一部分人的利益和观看需求,将新闻节目在形式上不断的翻新,但内容上却在不断的腾空,随意的复制粘贴,甚至是出于收视率等目的肆意编造,不仅对观众不够认真和尊重,同时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许在编制的过程也花费了心思,但这种忽略新闻内容的播报与粗制滥造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当然并不是放弃在形式上创新的途径,但做事要有主次,空洞的内容再怎样装扮无非一时之艳。新闻不仅是播报事实,更要引入相关的点评和看法,给出本编辑的选用目的,现实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做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当今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之丰富,再用传统流水式的播报模式,将会拱手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送入到其他媒体那里去,那将很难保证电视编辑当前的地位。
2.自主性不够强,模仿痕迹大。当某种形式的新闻放送成为流行的趋势,便在其后追随着几乎所有极富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节目我们需要几个就够了,如果每个节目都能看到上一个节目的影子,这会让观众失掉对流行的喜爱,但是电视新闻节目还会依旧沉浸在流行之中,直到下一个流行趋势的出现。这种单纯性的模仿让我们无法看到新闻的发展,甚至算是一种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很多电视新闻节目认为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一定是观众需要的,但如果只凭一时的新鲜感而放弃了长久的发展岂不是得不偿失,这种盲目性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硬伤。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新闻编辑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编辑能力的匮乏将直接影响新闻整体的播报。
3.时效性不够强。新闻编辑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实效,高速传递,给观众第一时间的资料报道,即便是同一条新闻要找到新的立足播报点。新曲新词,老曲新词如此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最新的视角洞察社会,方显新闻的魅力。
二、如何培养电视编辑的创新能力
1.强化创新意识。电视新闻编辑是一种信息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编辑工作既然是个创造性劳动,就决定了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标准,也是一期新闻节目能否得到受众广泛欢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电视台或者一期节目要保持经久不衰的关注度和良好的收视率,编辑的创新意识必须始终牢记于心,并与时俱进,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
2.提高新闻敏感度。新闻敏感度是一个编辑最基本也是最独特的素质。对一个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工作就是对报送案头的新闻稿件和新闻素材发掘新闻要点、新闻亮点,尤其是作为当天新闻播报头版头条的发掘,这直接决定了当天新闻播报的舆论走向和受众的兴趣关注点。新闻点的挖掘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价值度,这对新闻编辑的新闻敏感度提出了要求。新闻编辑不应曲高和寡,要主动放低姿态,把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体现出新闻的亲和力和生活化元素。
3.创新新闻视角。新闻视角“沉下去”是指新闻的关注点要多聚焦底层基层、关注日常生活小事,但这并不代表新闻编辑要摒弃和忽视社会重大新闻。任何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源自于日常点点滴滴小事的汇聚,都是对平常小事的折射,来自底层的、日常的小事都孕育着充满价值的新闻,这也是丰富新闻编辑素材,激发灵感的重要方式。
三、总结
电视新闻编辑一样要追随时代的脚步,追随时代的脚步就离不开创新。特别是极具创造力的编辑工作,我们同时希望参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能够给予创新足够重视,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求更长远的发展而不断奋斗,让电视新闻在传播领域内独领!
参考文献:
[1]杜江毅.浅谈如何开发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j].新闻天下.2011(02).
关键词:网络,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1.网络新闻的比较优势
1.1话语权的解放与互动式信息传播
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信息往往是共享、流动、自由、自在的。而电视新闻,更强调新闻的守望价值,强调严谨、系统和风格,强调集体、秩序和责任,强调对话语权的把握。网络新闻存在的最大哲学价值恰恰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话语权的归属。话语权不再是某个机构、某些人的特权,而延伸到了大众。每位上网者都拥有发表意见,提出看法的权利。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线被淡化了,每个个体都有话语权,这就意味着他们承担着双重身份,信息传播在所谓“传者”与“受者”之间呈交替互动式。在电视新闻中,信息传播是单向的,具有很强的单向传播特征。当然,这并不是说它毫无互动机制,比如可以通过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即使是在事件中,由于受电视新闻播出时段的影响,互动性特征也很难显现。
1.2舆论的非中心化与个性信息传播
在“去中心的”网络传播环境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一个人按自己的意图、想法、技术和知识,建造属于他自己的信息机构: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每个上网者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它打破了只有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才能够制造的大众舆论的传统局面,任何一个有信息来源的人都可以在舆论中加入自己的声音。
1.3全天候新闻报道与滚动式信息传播
全天候新闻报道正是网络新闻较之电视新闻的又一巨大优势。在网络传播环境里,网络的全天候新闻报道不仅强调报道时间的持续性、更新的及时性、设置的丰富性和信息传播的滚动式,更强调新闻报道侧重于受众的需要。网络新闻的时间战略要听命于受众的“安排”。在/0小时内,每位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但他们都能在网络中得到满足。而这些是电视新闻很难企及的。
2.电视新闻的比较优势
2.1公信力、权威性
电视新闻较之网络新闻的第一大优势就是公信力、权威性的存在。一方面,多年来电视新闻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实践中,受众对之信任有加。《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一批名牌栏目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令网络新闻望尘莫及。而出于保护品牌和无形资产的需要,电视新闻更注重新闻的真实、可信。另一方面,“把关人”是挑战信息恐慌,树立电视新闻公信力、权威性的一把利器。电视新闻的“把关人”不仅严格遵守把关人制度,更重要的是履行其为受众服务的义务,使新闻的受众更加乐于收看新闻。首先,“把关人”在选材、采访、制作、播出等方面严格把关,把新闻出错或弄虚作假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剔除假新闻、考证真实性,从而保证电视新闻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其次,面对庞杂的信息,“把关人”使信息更加精练、纯度更高。因为受众接受信息太容易形成记忆上诸内容之间的相互抑制。一个人读少量精确的信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索新闻本身。免费论文参考网。相比较而言,网络新闻信息来源的无限制性导致可信度差、权威降低甚至丧失。
2.2主持人的人格魅力
英国报业联合会新媒体公司创造出电子“新闻女郎”安娜诺娃在网上代替真人播报新闻,在一套运行速度极高的电脑系统的支持下,“她”为全球网民提供!'小时不间断新闻报道。这引起了业界的极大轰动。但透过短暂的震惊,我们发现,网络主持人和虚拟主持人完全不能与电视新闻主持人同日而语。免费论文参考网。电视新闻主持人以自己的学识、人格感染观众,以人类共有情感与观众达成共鸣并由此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3电视新闻报道的形象可感性
数字化时代虽然已经到来,但技术上的缺陷使网络新闻难以做到至善至美。网络新闻的主页无论设计得多么精美实用,都无法突破“图片+文字”的基本模式。尽管网络被人们称为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色彩、音乐、影视、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所有传统媒体所具有和不具有的手段于一身的名副其实的“多媒体”,但受技术限制,在新闻报道中很难显现“多”的优势。其实,绝大多数运用“图片#文字”的方式做出的新闻远不如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电视新闻那么生动、形象。
2.4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电视新闻应对网络新闻挑战的另一大优势是其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电视新闻有自己一支强有力的采、摄、编、播队伍,拥有大批掌握了娴熟技巧的记者、摄像师、编辑人员。同时,很多名牌新闻栏目的主持人已成为品牌的代言人。
在网络时代,这种人才资源优势有丧失的趋势。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我国,高质量的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流失现象一直存在。近年来,很多高素质人才被网络公司“挖走”。网络媒体正急不可耐地大口“吞食”人才资源这块大饼。然而,电视新闻人才的流失正从反面说明了网络新闻人才的奇缺,印证了电视新闻人才济济。只是如今,在网络媒体一日千里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人才资源优势已成为电视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电视新闻的发展态势
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曾提出媒介形态变化原则:一切媒介都有它的自适应系统,当新媒介出现后,旧的媒介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不得不找寻自己的优势或吸取新媒介的长处来适应和发展。正缘于此,我们力图从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的比较优势中有所发现,在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的同时,不断吸取网络新闻的长处,从中探索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
3.1创建电视新闻频道
在网络时代、信息轰炸的今天,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电视新闻频道,是迈向世界级一流大台的题中应有之义。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权威性是创建新闻频道以拉回受众的保证,资金、人才优势是创建新闻频道的基本条件。总部设在瑞士的欧洲新闻频道是电视新闻频道的范例。它是第一家泛欧全新闻频道,用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种语言共享相同画面进行同步播出。欧洲新闻频道使用的是先进的卫星数字播出系统,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缆和卫星天线收看。在欧洲大陆,它成为与美国CNN并驾齐驱的电视新闻频道。
3.2“网上造浪”,新闻栏目上网
欧洲新闻频道不仅可以通过电视电缆、卫星天线收看,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可以说,电视新闻节目网上造浪是电视媒体的一大手笔。电视新闻栏目是电视台的神经中枢、是支柱,既可将新闻栏目内容网络化,又可将栏目“链接”受众群,让受众参与,甚至还可策划网络活动,充分延伸栏目空间的活动平台。
3.3互动电视时代的信息互动
互动电视是通过宽带网络实现的具有交互性的电视形态!。免费论文参考网。在互动电视中,新闻节目播出时可随观众需要及时显现节目指南;观众可点播想看的新闻节目,并且在观赏中可以暂停、倒退、快进及重放;在直播中,可随时调阅相关的资料;观众还能对节目内容进行一定的信息反馈,例如对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表态。近期,美国又有媒体(CNET NEWS)报道,微软与ACTV,ECITY,RESPAND TV三家公司开发基于微软).平台的电视商务和互动广告应用软件的合作有了结果,一种应用于机预盒的软件将满足用户边看一个节目,边录制另一个节目的需要'。互动电视将是未来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互动电视的信息互动将使电视新闻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电视新闻也不致因为网络新闻的攻击和电视本身单向传播的特性而失去魅力与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海燕.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J]. 青年记者, 2010, (03).
[2]王文军. 让同期声成为电视新闻的兴奋点[J]. 视听界, 2010, (01).
[3]熊萍. 论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J]. 长江学术, 2010, (01) .
关键词:新媒体;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
在科技不断进步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对于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逐渐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拥有巨大的覆盖范围,并且速度极快,受众面广泛,因此会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时,需要紧跟时展潮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高效融合,促进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一、新媒体对于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发展水平本就相对较低,服务范围也相对较小,而在新媒体冲击下,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还在受到进一步的冲击。电视在传统媒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将声音与画面有效结合并传递给受众,以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即使是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年长一些受众依然更倾向于通过电视获取新闻资讯[1]。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已经对电视媒体产生了严重影响,新媒体传播新闻具有速度上的优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这都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新媒体对于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而言,更加方便简单,但电视媒体却难以做到。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只要电视媒体准确把握机会,合理利用新媒体,就能够将挑战转变为机遇。
二、新媒体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重视推进新闻本土化建设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每位观众都能够通过新闻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资讯,通过多种多样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人们能够随时将所见所闻及时出去,从而增加了新闻的实效性,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根据中央电视台每五年一次的全国观众普查,2012年提供的数据,受众收视偏好的分布如下:了解新闻资讯为主要目的的电视观众占72.72%,66.55%休闲娱乐,增长见识54.81%,获取生活服务信息49.80%。新闻资讯名列首位,占了受众需求的七成以上。而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如何把重大的新闻资讯和本地相结合,是一个吸引受众,拓阔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借助这一形势,快速推送新闻信息,但在之前,需要精心选取新闻资源。县级新闻节目的受众相对固定,并且范围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本地新闻事件和文化为核心,重视新闻的本土化,有效加强同观众的联系,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价值。
(二)重视推进新闻故事性发展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而快速,因此传统的直叙形式的新闻事件传播方式已经很难再引起受众的兴趣,即使新闻本身具有较高价值或看点,还是会对新闻的传播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阐述新闻内容,从而吸引观众收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应更多的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想水平提升,除了新媒体工具之外,新媒体思维也具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通过更多地应用网络流行语,能够使新闻形式更加亲民、更接地气;而节目主持人也可以在主持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带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延伸,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认可程度[2]。新媒体的兴起对于卫视新闻节目和县级新闻节目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注重故事性建设,充分融合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理念优化自身的新闻传播水平,就有助于其自身发展。
(三)重视加强新闻传播影响力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以及所属广播电视台需要重视品牌效应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思考并落实构建并完善自身品牌。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品牌效应的方式,充分调动大量资源,有效拓展新闻的渠道,增加新闻节目的传播广度和深度[3]。另外,县级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电视台,借助网络传播其新闻节目,使更多的受众,能够更方便、随时随地收看新闻节目。而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自己的客户端,使自己能够更加灵活、更加丰富地传播自己的新闻内容,进一步扩大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县级广播电视台还应借助微信和微博平台进行客户端推广应用的铺垫工作,借助社交平台推广自己的品牌价值及理念,吸引受众观看,这也是加强新闻传播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新媒体正快速成为当前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势,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怎样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二者的相互融合,是目前很多新闻工作者都非常重视的研究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充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实现与时俱进,促进其自身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金华.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学术版),2014,(3):127-128.
[2]雷张豪.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47-347.
[3]王灿.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4.
何以如此?除了不少专家学者分析的一些原因,笔者以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对媒体一知半解的新闻教学
眼下,除了新闻专业开办的过多过滥,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媒体的需要。再一个原因就是专业不专、质量不高,以至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在招生很火的同时,就业却很艰难。笔者曾先后在新闻媒体工作了20多年,近两年转至高校搞新闻教学,切身体会是,目前许多高校新闻院系无论是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还是教师选聘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媒体到底为何物?它有哪些基本运作规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问题知之甚少,不少新闻院系的管理者和老师对媒体的业务运作流程都不了解,甚至有的人连新闻单位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仅凭从书本上学到的一些新闻知识就来给学生上课,难免一知半解、挂一漏万,其效果和说服力可想而知。使用的某些教材也存在着数据陈旧、观点落后、与媒体现实脱节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媒体的内设机构、职称名称都搞错了,以对媒体似懂非懂的了解来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是不可能的。
新闻媒体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基本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内部也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机构设置,日常新闻稿件处理有着基本的程序,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广告经营、设备管理等等方面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律。而反观目前高校从事新闻教学或管理的人员中又有多少人对它有较深的理解和体会呢?
二、专业经历不足的教师队伍
同志曾经说过,如果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新闻工作何尝不是这样?新闻工作无论是采编还是管理、经营,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就像一名外科医生,光靠读书,没有临床经验,他无论如何是不敢也不可能为病人动手术的。近些年来,新闻专业教师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甚至有点学历崇拜的味道,很多学校非博士不要。其实,这已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为新闻工作是要做具体工作的。简言之,报社采编人员一定要会写稿子组版面,电视台的记者一定要会摄像、写稿和会上机器编片子,授课的老师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工作,他的课无论如何也不会生动到哪里。笔者一些在高校任教的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朋友,经常聊起自己在教学中的苦恼,说自己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新闻从业经历。有的人读书期间尽管到媒体实习过,但那往往是蜻蜓点水,所以上起课来总是不得要领,时常招致学生的非议。一次,省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告诉笔者,某高校的一位传播学博士生导师在私下里问他电视摄像的“推、拉、摇、移”是怎么回事,并苦笑着说:没有摸过摄像机啊!新闻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业务经历十分重要,仅靠坐而论道恐怕是不行的。试想,你是新闻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不会起码的实际采访,连一个短小的消息都不会写,你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又能怎么样呢?
三、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己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一些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媒体的需求不相适应或者说不符合媒体要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培养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查阅开设新闻专业相关学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即培养具备新闻传播(或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播音以及艺术、影视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企业宣传部门及其他单位从事新闻(广播电视)采编、播音、节目主持工作与宣传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去向是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笔者所在学校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培养规格细化为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比较精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录、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编导、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具有网络传播媒介栏目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并能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应用等。诸如此类,十分详尽。应该说,这些年,教育教学单位为了培养新闻合格人才确实是动了脑筋费了心事的,但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是不可能打造出所谓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何况一些高校的教师队伍和教材本身就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
四、形同虚设的专业实习
相对而言,由于学生多媒体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实习目前比较困难(对此,笔者曾经专门撰过分析《今传媒》2007年第6期)。加之,新闻传播教学实践环节严重缺失,一些新闻传播院系没有或很少有媒体实习基地,学生实习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找门路。好多学校在大四以前几乎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而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和写毕业论文等,导致实习无法真正进行,使本来时间就不多的实习变成了“放羊”,也使新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习环节变得徒有虚名。
五、缺乏专业知识的院系管理者
近20年来,各类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为综合性高校或文科类高校开办,进入本世纪以后,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立新闻类专业,并成立相关院系。以江苏省目前开办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从中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右表)。广播电视新闻学或编导专业比这还要多。
起初,全国仅有几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院系,传统的文科类高校开设新闻专业大多依托的是中文院系的班底。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专业,有少数学校连一个新闻专业毕业或新闻从业背景的老师都没有就开始招生了(这与前几年新升本院校申报新专业比较容易也有一定关系),除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也造成了院系外行领导的现实。尽管这些年高校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吸纳了一些业内专业人士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但由于这些人进入高校的时间相对较短,难以进入到管理层面,甚至受到一些非专业管理者和老师的抵制、排斥,挫伤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的学校甚至贻误了最佳的发展时期。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如何调整、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地认识,努力改变目前新闻传播院系教师学历逐渐趋高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的现实。“从世界范围来看,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据调查表明,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①近年来,我国许多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重庆大学等也开始学习借鉴这一做法,主要负责人全为曾经在媒体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资深媒体人担纲,并注重从媒体引进大批编采、经营人员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有效地改变了这些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譬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2年成立以后,先后开展的新闻观教育活动、新闻采访大篷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成果李强的《乡村八记》都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且被教育部发文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加以推广,这完全受益于他们拥有像范敬宜、李希光等业界精英和一批较高新闻素养的师资队伍。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后,对他们的办学思路、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高校新闻院系难以做到上述学校那样,从媒体来的教师仍然偏少,这或许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新闻传播院系除了要吸纳部分高学历教师,更应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教师。对于那些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应该设法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适应教学的客观需要。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新闻院系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之前,应该到新闻媒体进行调查研究,听取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开设相关课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呆在学校里面靠上网拷贝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删删改改或凭自己的想象制定培养计划、搞课程设置,既没有针对性又缺乏合理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不专、眼界不宽、技能不强,无法适应媒体的需要。因此,新闻院系一定要根据媒体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第三,开设灵活而又操作性强的课程
现在,许多新闻院系开设的课程比较传统且教材选用陈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变化,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也比较保守,不能与时俱进。可喜的是,这些问题已引起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重视,有的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就围绕学生的写作、观摩、英语、说话、理论、创作六条线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借鉴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实践实验课程设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尽管2002年才成立,但由于拥有一批曾在各大媒体任职的资深媒体工作者担任教授和全职授课老师,课程开设经常翻新,教学手段不断变化,在开设常规课程以外,近年又把业界讲座“新闻与传播学前沿讲座”定期化、课程化,使学生受益匪浅。这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四,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教师素质
在有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笔者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教新闻的老师不爱看报纸、电视和新闻类杂志,也不太搞业务研究、撰写论文,上网关注新闻界信息也不多。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不关注时事,不了解媒体最新变化,不知道社会发展动态,怎么能行呢?所以,新闻传播院系一定要强化教师的新闻职业素养,加强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经常邀请业界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到学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帮助老师开阔眼界,了解传媒,提高素质,促进教学。
注释
关键词:电视新闻;创新;方法与策略
随着APP客户端、微博推送、微信互动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地方电视台过去在本土新闻栏目上的相对优势受到了挑战,其无论是信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都无法与新媒体较量。在多元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地方电视台需要挖掘优势,转化新闻节目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以促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
一、灵活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手段,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
逻辑思维舍弃个别具象,抓取的事物是本质特征;形象思维则是借事情还原本质。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新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闻策划中,逻辑思维思考的是政策理性,形象思维关注的是具体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政策“面”上抓代表性“点”,将宏观政策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将“人”放到政策中来,从人物中牵带出需要叙述的主题。逻辑思维作出判断,形象思维吸引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让新闻变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可感的报道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进一步加强了观众对宏观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小窥大的方式既用个案阐释了政策,用个体价值印证整体价值,也照应了全局视野。从心理学上讲,“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强化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因此,“微观事件”视角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亲密感、真实感。因此,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多以人物个案故事切入报道,少用宏观概括性话语进行笼统性报道。
二、巧妙运用系统思维与重点思维,将宣教目的转化为平民经验
系统思维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而重点思维强调在思维中的“聚焦”。当代社会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肩负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果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味强调宣传目的,势必让宣传报道淹没在潮水般的信息洪流中。忽视传播品质,一味强调宣传目的的新闻报道在时政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时政新闻是宣传而不是新闻传播,故而套用公文语言和写作模式,报道更多的带有公文色彩。生硬空洞、机械乏味的说教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宣教性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在新闻实践中,要尽可能统一舆论引导与传播品质的关系。打破公文框框,回归传播本质,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出发,树立受众观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在轻松的讲述中,反映大思想、大主题。在表达语境上,应该遵循观点+故事的创作原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三、运用求异思维,将意识形态转化为故事形态
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促进对电视新闻的发现与创新。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等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在老百姓朴素的语言中往往孕育着闪光的思想,基层的生动实践往往承载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将意识形态语境与民间语境对接,将意识形态赋之于真实的故事形态之中。在新闻现场,注意捕捉细节,力求寻找到典型,用故事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引发观众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接触有兴趣的人,唠唠嗑,问问题外话,兴许就能挖出故事的由头。例如,《土地要领“身份证”七旬夫妻补领结婚证》的报道就是记者将意识形态转化成故事形态的一次成功尝试。土地确权是当下农村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件常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闻由头和故事。记者在闲聊中就发掘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并构架了一个不错的新闻故事。在采访时,办事大厅一位补办结婚证的老两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闲聊中得知,因为土地确权需要结婚证,但老两口的结婚证早就遗失了,结婚50多年的老两口只好重新补领结婚证。同时,记者了解到,因为时间跨度都较长,有许多老年人的结婚证都遗失了。因此,当地政府开通了“绿色通道”专门为老人补办结婚证。在娓娓讲述老人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轻松地将土地确权程序、意义等,复杂、深奥的事情表述出来,做到了“硬主题,软表达”,使报道生动而又有感染力。
四、恰当运用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将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常常用“仰视”的姿态来解读一些事件和问题,习惯用领导的眼光、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呈现出的是个宏观而抽象的报道。这样的报道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敬而远之。比较常见的对房地产业的报道,贺兰县新增了住房面积210万平方米,210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变换一个说法就会让观众一目了然,可以说相当于2.3万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能够解决大约6万人的住房问题。这样从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就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人文内涵。在实践中,应该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价值取向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信息,更多地应在数字意义的拓展、挖掘和新闻价值提升上思考,更多地突出民生视角和百姓情怀,让受众听得懂、学得了、用得上。
五、重视事实的本身与社会学想象,将自我语境转化为他人语境
社会想象作为一种开放的与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对每个现象作语义上的发挥、影射的联想。他人语境就是“向朋友倾诉”一样的语境,是一种自然的、口语式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新闻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电视新闻就要按照这种思路提炼导语和组织结构,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效果。而不是朗读、背诵式的自我语境。在叙述上,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熟悉的语言表达内容,力求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只有生动活泼的表述、生活味浓郁的语言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学术概念和专业词汇变成“土话”。例如,《“猪妈妈”有了意外险》记者将当地推行的能繁母猪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时,农户将获得相应赔偿的新闻运用了“猪妈妈”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浓郁的生活味。
六、结语
在新型媒体崛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在发挥话题时效化和题材本地化优势的同时,在新闻创新上更应注重从平民视角和本土微观事件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叙述形态上,更应注重语境的口语化和轻软化,以拉近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王春泉.实用新闻写作[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43-62.
[2]柯泽.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6-182.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首先大量采用民间DV拍摄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随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许多电视台都曾发出过征集广告,征集受众用自己的DV机拍摄的突发事件、新闻故事。但是,专业化的DV新闻栏目还数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DV观察》。
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自办日播栏目《DV观察》于2006年正式推出,每晚9点播出,开始时长25分钟,后几经扩版,从2008年5月8日起扩版为90分钟。该栏目是一档电视杂志式的DV专栏节目,由普通百姓用DV拍摄。该栏目严格区别于现有的新闻栏目,所有节目在整体上追求纯现场的原生态展现和无配音播报,强调“原汁原味,绝对现场”,以绝对的平民视角,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记录人生百态,反映社会万象。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成为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王牌节目。
DV新闻的优势毋庸置疑,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DV往往具有出奇制胜的作用。其他诸如降低成本、制作方便、贴近观众、反映民生、突出现场、朴实自然等优点,也是DV新闻广受欢迎的原因,但是,DV类新闻节目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节目内容选择失当,拟态环境恶劣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所以,大众媒介就有责任、有义务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向受众展示现实环境。但是《DV观察》从开播之日起,选择的节目大都是交通事故、醉汉闹街等。在2008年5月14日的一次节目中,21条新闻中有半数涉及街头小交通事故和摩擦,其中有《为争一口气,纠缠一小时》、《都是司机 何必出手》、《一点小“摩擦” 没必要这样》、《同是的士司机 何必苦苦怄气》等极其类似的节目。据统计,从2008年5月8日~14日的一周时间内,《DV观察》共播出DV新闻120条,其中涉及街头交通事故、涉及争执的有46条,涉及醉酒者的有14条,涉及跳楼、跳桥的有3条,其余也大都是各类事故、争执等,在120条新闻中,警察出面调解的就有58条之多。
《DV观察》采访和播放这些新闻造成的拟态环境相当恶劣,给广大受众造成的印象就是郑州乃至河南整天处于事故频发、争吵不断的混乱状态,这显然没有全面反映出河南的形象,这种片面的“真实”新闻极有可能造成总体失实,使受众形成误解,不仅破环了河南的形象,也容易在人们心中形成恐慌,衍生不安全感,甚至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关注“小民生”,日趋庸俗化
DV新闻依附于民生新闻,自诞生之日起就有流于庸俗的危险。如果只是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如市民之间的小争吵、车辆的小刮擦等事件,或以庸俗、夸张、暴力等取悦观众,或不惜暴露别人的隐私,以满足大众的“窥私欲”,全然不顾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此以往,DV新闻的末路将为时不远。
DV新闻应在关注新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的同时,挖掘其中与观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内容,深入分析其原因。比如《DV观察》经常涉及交通事故,往往只是报道事故本身,从来没有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道路状况不好?还是驾驶不当?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解决办法?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涉及,往往给人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最终会流于庸俗。
DV观察员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身份尴尬,易引发法律纠纷
DV新闻的采访拍摄者大都是爱好DV的普通市民,在《DV观察》栏目中他们被称为DV观察员。据悉,目前《DV观察》已经在河南省范围内发展了千余名DV观察员,仅在郑州地区就有100多名,这些DV观察员的作品构成了《DV观察》栏目的全部内容。
没有经历过正规专业培训和DV摄影技术训练的DV观察员普遍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虽然《DV观察》栏目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活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DV观察员的专业素养欠缺问题。这就导致在实践中,他们缺乏专业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精神,所以,很多DV新闻取材一般甚至低俗,有的还会出现如镜头抖动、跳帧等诸多DV拍摄技术方面的问题。
另外,由于成为一名DV观察员门槛较低,并且DV观察员所采拍的新闻在经过栏目编辑处理播发后,基本是按照片长计发稿酬(如《DV观察》每分钟片酬是100~180元),电视台和DV观察员之间是一种纯粹的“采购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本来就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DV观察员会采拍一些交通事故、路头争执、醉酒闹事等缺乏新闻价值的所谓新闻。
当街头争执的歇斯底里、醉酒者的胡言乱语、感情纠葛的悲悲切切等这些个人生活被《DV观察》播发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采访权与隐私权的争论。很多网友对郑州一些DV爱好者上街拍摄,然后把录像拿到河南电视台以新闻形式播放的行为提出质疑;同时,也就DV观察员到底有无采访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其实,采访权的问题在学界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采访权作明确定义,也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或规定说采访权为新闻从业人员所专有。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也就是说,人人皆有言论自由,人人也就皆有采集信息的自由。有人认为,采访权可以区分为一般采访权和新闻采访权,两者的权利主体、权利属性、权利内容、法律渊源等都不相同,而普通人具有的是一般采访权,记者具有的是新闻采访权。尽管学界争论纷纷,但是在普通百姓眼中,DV观察员是不具有采访权的,只有持有正规记者证的记者才有新闻采访权,所以,在DV观察员拍摄的新闻中,时常可见采访受到抵制,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
正是因为DV观察员身份尴尬,又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所以,他们所采拍的很多新闻被指侵犯他人隐私。比如在《DV观察》栏目中经常看到醉酒者的丑态,醉酒者虽然是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但那是他酒醉后神志不清情况下露丑的,况且他并没有侵犯公共利益。如果他神志清醒,肯定不会如此,他不期望自己的丑态被记录,拍摄醉酒丑态就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另外,当记者行使采访权造成他人名誉受损时,由于记者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受害人必须以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记者只承担故意或重大过失侵权责任,且是内部追偿责任,而DV观察员由于和电视台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一旦牵扯到侵权,他们所面对的法律风险比记者要大的多。
在寻求电视新闻平民化的道路上,DV新闻无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只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还有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除了DV拍摄者本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外,新闻单位也必须做好DV作品的把关工作。
参考文献:
①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实训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2-0108-02
20世纪80年代末,新媒体因特网进入中国,并以强势姿态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于以往媒体的总和,网络传播的功能与技术也涵盖了以往媒体的部分功能和技术。因此,曾被部分学者认为“已经饱和”新闻专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开始大规模地向新兴媒体输送人才。
在今日的信息化时代,任何企业、单位、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有学者认为,媒体发展已经进入“泛媒体”概念时代。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就是在“泛媒体”环境下应运而生,并与传统本科院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形成错位竞争。需要大量人才的各类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各类企业媒体以及基层事业单位的报纸、杂志、广播台、有线电视或摄录像工作岗位和网站等媒体,是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广阔空间。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是整合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等被融合在了一种媒体中。因此,仅接受一般新闻与传播知识教育的学生不能胜任“泛媒体”环境的要求,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必须会使用多种传媒技术。而高职高专注重实践的特性,也使其新闻与传播专业格外重视实验室与实训方面的建设。笔者将就任教的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与实训建设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在此与同行们分享,共同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建设的最佳模式。
一、实验室建设
在以往的高校建设思路中,理科才需要实验室,文科实验室均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经验,因此也是摸石头过河。有条件的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一般会配备如下实验室中的一个或多个:视频编辑室、电视演播室、广播录音室、电脑编辑排版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对于培养学生技能非常重要。
视频编辑室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摄像录音设备采集的音视频,在此实验室中进行编辑,最终形成独立、完整、流畅的视频。并配有字幕、解说和音乐等。据观察,此实验室一直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在编辑视频以及配音的过程当中,不但学到了技术,也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并充满了乐趣。笔者曾任教的学校,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制作DV,节目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然而,此实验室投入巨大,例如一套大洋非编系统,一期投入达120万,还要培训专门使用该系统的教师,一个人的培训费在2万以上。因此学校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的投资,无法配备此实验室。
(二)电视演播室
电视演播室配备有专业的舞台灯光、视听设备,主要满足新闻专业的摄影、摄像用光及造型,电视节目镜头应用,可以录播新闻、电视节目。如校园新闻、校园访谈节目等都可以在此录播。
(三)广播录音室
广播录音室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广播节目采、编、播设备。学生在此可以学会音频、广播制作等相关技术。
电脑编辑排版实验室拥有一定数量的电脑,安装了“方正飞腾”专业报刊编辑软件以及网页制作等软件。是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网页网站制作技术以及报纸杂志排版技术等的实验室。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有很大一部分是基层事业单位和各大中小型企业的内部刊物,以及区县级报纸杂志等,因此,学习报纸杂志排版技术对于就业非常重要。同时各类网站都需要大量的网络传播人才,学习网络技术也是必不可少。因此,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应该根据学生的数量配备电脑,上课做到一人一机。
然而,目前几乎大部分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电脑采编实验室都受制于资金不足,用盗版排版软件不足为奇,大大制约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二、实训模式
实训是高职高专院校最为主要的实践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掌握技术。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每学期安排的实训一般为2~4周(不包括寒暑假)。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循序渐进过程,笔者所在院校专业实训分为三部分:单项专业能力、综合专业能力、校外。大一进行单项专业能力实训,大二侧重于综合专业能力实训,大三则以校外实训为主。
(一)单项专业能力实训
单项专业能力主要是新闻与传播要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例如采访、基础写作能力,以及利用实验室的传媒技术操作能力(报纸排版、网页制作、数字摄录操作,Adobe Premiere PRO 2.0基础操作、电视新闻专题制作等)。要把这些能力训练融合到实训中,关键在于实训主题的安排。
以本校本专业为例,大一下学期四周的实训主题安排的是调查报告。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采访与写作能力。以及学生对社会的省察力和责任心。大二上学期四周的实训主题安排的是新闻专题报道。即让学生根据对专题的兴趣,和对纸质、电视、网络等媒体兴趣,进行分组,展开专题新闻报道。这一实训主题包含多种单项专业能力,如采写编评,视音频制作、新闻图片制作。在新闻专题制作过程中都要利用实验室进行电子文档制作,编辑图像等。由此可见,实验室建设与实训密不可分,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大大影响实训效果。
(二)综合专业能力实训
大二下学期课程教学结束时为期四周的综合实训,把多种传播能力训练融合到一种媒体运作中去,让学生熟悉媒体运作的全过程,是学生在掌握了全部的传播技术和知识后的一次全面锻炼。为了把大多数技能融入到综合实训中,笔者所在学校专业设计了以下实训内容:1.基层报运行实训。基层报运作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编辑部,通过一个周期的报纸编排出版,综合运用前两年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了解办报的全过程,并学会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广告营销、组版、排版、校对、发行等工作,最终印刷出一份自己学校的校报,或者内容风格有所不同的其他“成品报”。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采、写、编、评、摄等具体磨练,初涉媒介经营管理的战略决策,获得了作为传媒人的成就感,也体会到了作为新闻记者的艰苦和责任。2.实验电视台的运作。实验电视台运作主要任务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档视频新闻节目。学生前期选题策划,在校园内采访,后期在视频编辑室和电子演播室里编辑制作电视新闻节目。这种实训模式,如果运作得好的话,可以成为常态的学生实习基地。笔者曾任教院校的相关专业,每个月制作一期校园新闻,若干电视节目,如人物访谈、校园焦点等。制作的节目在网站上播出,反响很好。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高,节目有一定的水准。3.网站运作。网站运作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一个包含一定量信息的网站。网站既可以是类似于学校、街道、居委会等基础单位的网站,也可以是企业的官方网站。网站的设计必须包括一些文字信息,以及一些图片、视音频信息。由于单位、企业建立网站是发展趋势,因此,网站运作作为综合实训内容非常必要。
(三)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主要安排在大三年级。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与若干媒体建立实训基地。这其中既有中小型企业单位内部媒体、又有较大发行量的媒体。这一实训模式对于增强学生实战经验,促进学生就业非常有效。
三、实验室与实训标准化建设
(一)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是高消耗教学场所,因此,为了延长实验室各种器材的使用寿命,保证实验室具有良好的文化、科学氛围,使实验教学等活动持续有序进行,笔者所在学校专业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规章制度,做到科学管理、规范教学。目前,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有:《电视演播实训室规章制度》、《图文出版实训室规章制度》、《新闻电子采编实训室规章制度》、《电视摄像机使用规章》,以及《学生实训守则》。
实验室规章制度需要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履行和遵守,才能保证实验室科学有序运转。
(二)实训标准化建设
为了让实训工作科学有序进行,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按照流程制定了一套实训文件,标准化的实训工作更加方便操作,易管理。1.实训大纲。即实训规划。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实训内容,实施方案、并制定明确的考核方法。2.实训指导书。即对实训的具体教学工作的安排。包括训练项目的性质和任务,实训目标和要求,实训内容,课时分配表,教学组织形式,考核办法。3.实训题库。是强化实训效果的试题库。试题侧重于实践性。学生在实践后期需要完成一次试题测试,便于老师检验实训效果。4.实训记录簿。即实训过程中的记录,要求教师每天记录。包括实训地点、班级、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效果等。也是学生考勤的记录。以上这些文件不但使实训工作标准化,也为建立完整的实训档案打下基础。2008年开始,学生的实训成果也被制作成光盘、电子文件,使管理更加科学、方便。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新闻与传播专业建设需要在硬件配置、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教学等方面多下功夫,除此之外,当然还需要政府财政的支助,以及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在“泛媒体”时代,为社会培养适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凤静,何长文.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当代传播,2009(1).
[论文摘要]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的组接原则、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人体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理论要点,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传播效果。
电视画面的编辑是电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电视画面素材,只有通过编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达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融合。要做到电视画面编辑的艺术化,以下四个方面的画面编辑核心要点必需认真把握。
一、画面的选取
面对大量的画面素材,选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在选取中要注意:1、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不同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收视心理,比如一个“推镜头”常会引起观众对推进方向的注意,合适于表现事物的细部特征:如果用一个“拉镜头”来表现就不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了。2、选择和使用的素材,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有利于结构和情节的表现。画面的选择最终的目的在于用动作性强、造型优美的素材画面组接成清晰的电视新闻节目,便于观众理解节目内容与思想。3、选择画面要与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相吻合。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强、节奏快,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宜于多选择结构稳固、安定的固定画面或镜头,也方便观众在较短时间看清内容:另外多选平拍的画面或镜头,因为平拍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相近,从而给人平等、客观、公正而亲切的感觉:要慎用过度的仰拍或俯拍让人产生夸张的视觉心理效果的画面或镜头。
二、画面长度的确定
“画面长度确定”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节目内容的表达需要,同时更好地满足观众收视的心理需要,让他们看清、看懂。通常画面长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内容的表达、布局的长度、景别长度。
首先来看“内容的表达”。从内容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这其实是在强调画面或镜头的长短应该首要考虑是否能让观众看的明白。画面太长的滞缓或太短的匆忙,都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来看“布局的长度”。所谓“布局的长度是根据画面布局的特点来决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画面布局包括主体、陪体的位置,画面上的布光特点,主体与陪体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等等。”具体来说:1、从主置来看,如果主体在画面的前部,镜头可以短一些:如果主于画面的后部,镜头可以长一些。2、从主体的运动状态来看,如果主体是运动的,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是静止的,镜头可长一些。3、从主体运动的快慢来看,如果主体是高速运动着的,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是缓慢运动着的,镜头应该长一些。4、从主体所处的明暗处来看,如果主体处于画面的明亮区,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处于画面的阴暗区,镜头应该长一些。
第三来看“景别的长度”。1、景别不同所包括内容繁简不一,使得其画面长度也应有所不同。远景、全景包含的内容多、画面繁杂,观众要化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看清楚,所以镜头要长一些;近景、特写呈现的内容较少、画面简单,观众易于辨识,所以镜头可以短一点。一般来说,对于固定镜头的景别,时间长度的参考数据为:远景要8到12秒,全景大约5到8秒,中景大约4到5秒,近景是3秒,特写需、到2秒左右。另外,要强调的是即便是相同的景别由于画面的内容繁简不同、明暗不同、动静不同,使得画面的信息量不同,画面最终保留的时长也会不相同。2、如果观众很熟悉的事物,镜头要短些:如果观众不太熟悉的对象,镜头应该长些;3、有字幕的画面,镜头应适当长些。
三、画面的组接原则
(1)、逻辑性原则。这个逻辑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逻辑、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艺术表现的逻辑。所谓“生活逻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这是生活本身的规律,也是画面组接最基本的依据。具体来说,“生活逻辑”又有四个方面的内含:一是情节发展的逻辑。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严密的逻辑链条,而电视新闻的前期拍摄是分镜头进行的,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逻辑链条的破坏:后期的编辑就是要把被破坏的这种逻辑链条修复过来,因此画面的组接只有紧紧围绕事件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行,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二是要保持前后主体动作的连贯性。三是准确表现人物事件存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平行关系等。四是时空转换的逻辑性。事件的发展总是与时空联系在一起,因此画面的组接必须对时空结构进行合理准确的处理,不能因组接手段而影响实际时空的可信度。要注意在整体的时空结构中,时空可以交错、倒置,但在具体的段落组接上,必须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而“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强调的是画面的组接要能让观众看清楚画面的内容、对于电视新闻的关键信息一定要交待清楚、通过延长和延续画面的长度来满足观众情感共鸣时的需求。“艺术表现的逻辑”是指除了叙述电视新闻的事实之外,画面的组接往往还有编者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或者要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如象征、隐喻等蒙太奇表意功能的体现,比如视觉节奏的运用等等,都需要编者在画面组接时加以考虑。
(2)、匹配的原则。所谓画面的“匹配”是指上下相连的两个画面中,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画面的匹配”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景别的匹配、方向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一、景别的匹配。它强调的是景别变化要有渐进性。这个渐变性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相邻景别的组接不能忽大忽小,比如远景紧接特写,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人“跳”来“跳”去的感觉;另一个是说如果画面的主体相同,则要注意让相邻的景别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比如从全景到近景就较为合理,原因前后相邻的景别的明确变化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视觉的连贯性;假如从全景接到中景的话,则让人感到画面变化不明显,似乎后一个画面在重复前一个画面,让人感觉到这两个画面不是有意识的切换,而是在原地“抖动”。这种情况又称“同景别跳动”。解决“同景别跳动”的方法既可以通过拉开相邻景别的办法,也可以插入一个相关内容的画面来过渡。通过以上渐变性的两个重点的分析,我们知道画面的景别的变化通常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变化太小,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方向的匹配。方向的匹配要求画面组接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应保持与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或对应关系的主体之间视线的一致性;一是要调节好主体运动方向未变,但拍摄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后面一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越轴”。它是由于拍摄方位的变化而造成的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与主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情况。“越轴”镜头造成主体空间的关系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拍摄时既要特别注意,同时后期编辑中对于出现了“越轴”的情况,应在加以弥补。通常是在“越轴”的前后画面之间插入适当的镜头作过渡以缓和画面中主体运动的自相矛盾给受众心理所造成的困惑。适于做越轴过渡的镜头有:没有明显方向感的中性镜头、能引起观众暂时性转移注意的特写镜头、能重新确定空间关系的全景镜头、有主体运动变化趋势的镜头、插入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的反应性镜头等。三、影调色调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一方面是指画面在组接中要注意光影与色彩的真实性,注意不要偏色。对出现色彩的失真的画面,要尽量进行修复或弥补。另一方面是保持影调和色调大体的接近性和统一性。通常一组色调、影调反差太强的画面,不仅在视觉上有生硬和不连贯的感觉,而且也影响内容的表达。
四、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
(1)确定画面的剪接点。画面的剪接点就是两个画面相连接的点。它是在形式上确定画面可以连接的因素。最佳的画面剪接点是当观众已把画面内容看清楚就及时进行切换,来保持不断地传递出新的信息。画面的剪接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内容表达的连续性、镜头转换的流畅性、节奏风格的和谐性以及观众的收视的习惯和心理。
(2)电视固定画面及运动画面的剪接。电视画面有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两类。“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的焦距都不变所拍摄的片断。画面内的主体或静或动。而“运动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的焦距都有一定变化所拍摄的片断。下面我们就固定画面之间、运动画面之间、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之间的组接技巧进行概括。
首先来看“固定画面”之间的剪接。固定画面的剪接由于镜头本身不动,因此,它的剪接要根据画面中主体是否运动来选择剪接方法。①、对于固定画面中,画内主体不动的剪接一定要找到两个画面的主体在空间关系、在逻辑关系、以及通过景别、角度、光影、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形成的画面造型特征上是否有关联性、相似性或一致性,比如相似的构图、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景别及视角、相似的影调、相关的概念、相关的物件等等;而且要保持相等的画面长度,以形成统一的节奏感。②、在一组固定画面中,如果是不同的运动主体,它们的剪接方法:或按照前后画面中不同主体的运动的方向、运动的速度、运动的轨迹是否统一来组接,或依据前后画面中不同主体运动形态的相似性来组接画面,或依据前后画面中不同的运动主体在画面上的位置相同、相似来进行组接。③、对于固定画面中,上个画面为运动的主体,下个画面主体不动,通常用上一个画面的落幅与下个画面相接。④、对于固定画面中,上个画面主体不动,下个画面主体运动。如果上个镜头的主体是由静到动的,那剪接点可选在上个画面中主体运动起来以后,与下个画面的动作直接相接。如果下个画面的主体是由静到动,那剪接点选在下个画面开始运动以前,与上个画面相接。
其次,“运动画面”之间的剪接。由于运动画面的镜头本身始终是运动的,组接时主要依据镜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结合主体运动来选拔剪接点。①、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应去除镜头相连处的起幅和落幅,只保留第一个镜头的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幅。这样的剪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镜头运动的特点,造成强烈而流畅的动感。另外还要注意,各个运动镜头在方向上要统一,在速度上要均匀,此外,左摇右摇、推接拉等两种截然相反的镜头运动形式是不能这样组接在一起的。当然利用特技如叠化手段来弱化视觉上的不适,能解决上面所说的不能组接的问题。②、如果主体相同,左摇右摇或推拉镜头的连续组接,要尽量避免。这种做法被贬称为“粉刷墙壁式”或“打气筒式”组接。③、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可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相接,通常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因为这个短暂的停留让观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④、一组急推或一组急拉镜头连续组接,应适当地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否则去掉镜头相连的起落幅,观众就很难看清画面内容了。
[论文摘要] 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 " 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 :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逐主体化 ; 叙事方式主观化 ! 故事化 ; 文本的模式化 ! 复制化 ; 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二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转贴于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1][ 美国 ] 约翰 费斯克 . 解读大众文化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01-202.
一、对待工作充满热情、严肃认真。
现在,我每天负责对《新闻联播》《xx新闻》以及《xx新闻》等新闻进行分条切割,从中挑选出反映国家经济、政治动态的热点新闻,放到政务网上,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地了解到他们所关心的政策资讯,力争能为领导的工作和计划提供参考。现在我已经制作、整理视频新闻6000多条,光盘240张,并针对每条新闻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为中心日后建立大型资源库作准备。此外,我还对各位领导的出镜新闻进行分类,定期作出《领导专供》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同时,我还承担了中心各项活动和重大任务以及全市重大活动时的一些拍摄和制作任务。例如,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和南京市政务网的开通仪式、第四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和2003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等,任务的完成都让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以前都是学习的书本知识,实践机会少,当我真正拿起机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欠缺。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中,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对比,对镜头捕捉的敏感性,这都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摸索和学习。在这一方面,我还要向老同志学习,力争每一份成品出来,都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
另外,我还负责维护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凤凰卫视直播测试的正常运作,后台服务器上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删除,并积极参与部门晚间的视频值班工作。视频工作的纷繁复杂让我充分体会到了工作中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二、 政治上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由于我的日常工作需要我对众多的新闻事件进行挑选和编辑,这就要求我必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始终要与党的指导方针和思想路线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新闻的主线,了解社会的动态,为大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通过书籍和图像等资料,积极学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而我在这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经常帮助我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焦点新闻,并介绍给我许多优秀的新闻网站,使我对许多新闻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我的政治素质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 在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请教。
对于刚从学校中走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更好的联系起来。因为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在实践中动脑筋摸索,体会那些在书本中不能学习到的窍门和技巧,提高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正在努力学好视频软件,同时尽可能的熟悉photoshop、3DMAX等其它软件,希望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同时,我利用平时的时间抓紧学习英语并利用采编新闻的机会,学习新闻上的出现的英语标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平时我也在各种媒体网站上,搜集许多名家论文,了解目前国内外政务网与网络新闻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力争改进目前简单机械的采编工作,将新闻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思考再放到网上,从而带给别人参考和思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
四、 对今后工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