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9-12 00:3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历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

第1篇

(一)问题审视

以上案例中,历史教学依然没有走出知识教学的桎梏。Z同学所在学校的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L同学所在的南京某中学虽然已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但是平时教学依然围绕历史知识点的资料收集展开,教学实践依然处于一种“考试为中心,知识为砝码”的惯性思维之中。两所学校都存在将历史教学简单等同于历史知识教学的倾向,这是上述案例所暴露的第一个问题。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在此种知识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成了知识存贮的容器,花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的记忆,而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蕴在教学中得不到挖掘。比如Z同学认为历史教材本身对她来说具有教育价值,但是由于教师缺乏道德敏感性,很少就历史事件的道德内涵与学生进行讨论,而是就历史言说历史,更很少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这使得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最终阻碍了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二)原因探析

要探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需要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考核方式入手。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以试题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依然是最为重要、最有效率的评价方式,而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平时的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学习是为了考试等固化思维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决定着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根据笔者调查,受访学校平时的考试主要是教师自己命题,这些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的影响,依然选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作为考察内容,其中,对客观性知识点的考核仍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将学习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客观性知识点在考核中作为答案容易辨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由于学校跟不上考核制度变革的步调,每逢全市历史统一考试,历史成绩就会集体大跌,暴露出了学校历史教师这种固化的应试思维对整个历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消积影响。在这种考核模式的指挥下,历史教学没有摆脱知识学习为核心的痼疾,更为重要的是,德育价值被忽视,道德意涵被知识教学消解,有违教育的最终目的——育德树人。

二、历史教育的德育价值分析

历史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良好德性的功能。

1.历史的存留蕴涵着人们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反思当下的生活并建构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历史不是一堆关于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承载着人类特定的价值诉求。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指出,其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成一家之言”即史学家借史传递其价值判断。而历史对事件真实性的追求决定了,历史必然以某些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为基础。所以说历史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历史不能脱离人而存在,人是伦理性的存在,因此,历史的价值判断中又包含一种伦理判断。伦理判断是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品性的有关“善恶正邪”的判断。历史的存留与传承必定承载着人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历史上人类生活境况与历史故事传递丰富的伦理意涵。例如,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中“百家争鸣”,不仅呈现了每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更暗示了每个学派都有其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儒家所提倡的“仁”与墨家的“兼爱”都有具体的道德意涵,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

2.历史教育能打破时间的界限,使不同时期的人与事在同一平台上得以呈现。

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从而获得一种历史责任感。个体通过回望自己的意义世界建构完整自我,每一个正在生成着的自我都离不开过去的经验,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对民族过往的回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建构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雅斯贝尔斯在《德国罪过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需要审视作为整体民族中的自我,每一次人道的灾难都是整体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过。灾难幸存者之于死难者存在一种经由内心审判的行而上的罪责,这种来自内心审判的基础即是将自己作为人(或者说普遍理性存在者)本身去思考民族集体的人性。这种集体人格能够使我们获得存在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例如,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时期我国百姓所受苦难、所有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军侵略的故事,能够让学生获得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所培育的历史存在感与责任感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

3.关于世界历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世界公民意识。

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使得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与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为此,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公民不仅要作为一国公民积极参与本国事务,而且还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与此相适应,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并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公民教育共同关注的新的维度与亮点。世界公民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且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宽容。而世界历史教育能够让整个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脉络在学生面前得到清晰呈现,在拓宽其视野的同时,培育学生对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关怀与热爱,培养作为一个合格世界公民所需的品格。因此,世界历史教育是培养世界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三、道德立场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要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让教师走出知识教学的窠臼,具备一定的道德敏感性;其次,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历史;另外,为了使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的特殊价值。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就教学内容来讲,历史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读本。提高一线历史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使其能合理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各类资源,才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思考的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就存在伦理争议的历史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判断,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道德理性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能力。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解释当时社会整体的动乱,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恶在动乱中是如何被释放与展现,又如何摧毁了人的尊严与社会正常的伦理生活。提高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建构德性的教学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本身具有道德性。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反思其教育是否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合德性的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二)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

历史,特别是人类早期的历史经常以文字而非图像为存储形式,所谓“历史感”即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通常使得今人对历史的理解过于模糊单调而不够丰满逼真。而现代影视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历史教育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历史,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深刻的历史体验。影视作品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故事在学生面前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以一种叙事的伦理角度让学生在移情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例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就是让学生更深入、细致了解二战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

第2篇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 ,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对比

    为了更方便理解历史新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我们不妨先把新旧版教材进行对比。 版别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项目 内容份量 约13万字,内容较肤浅、较 约42万字,内容较丰富、 (总字数) 空洞、单调、枯燥 较生动有趣 图画 共112幅,所反映内容单调

    ,涉及面窄 共314幅,内容涉及面广 地图 共32幅 共84幅 教材性质 封闭型(强调教而把学生置于 开拓型(把教和学结合起来

    被动状态) ,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 能力培养 培养能力的内容较少 通过课文、练习、插图、提

    示语、导言等培养学生的能

    力 思想教育 较薄弱 注重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歌

    颂先进人物等加强思想教育 课前导言和课 文中提问语 没有 多,且每课必有 文献资料 几乎没有 多,不但每课必有,且内容

    多样化,既有史料,又有文

    学等 补充小字 没有 丰富 表格 几乎没有 较多,共27个 知识涉及面 着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不但加强了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内容,且大量增加

    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 注释 少,共170处 多,共677处 练习 少 相对较多

    左表表明,新编教材的基本内容(文字、插图)远远超过了旧教材的数倍,其表现手法也远远优于旧教材 ,它不但保留了旧教材的优点,且增加了补充小字、文献史料、表格、导言、提问语等。新编教材可以说是对 旧教材动了一次“手术”,也可以说是对旧教材进行了一次“补编”。它是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一 次重大突破。

    二、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

    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持色。

    1.实现了编写方法上的多元化。新教材除具有旧教材所拥有的正文、地图、图画、注释以外,还增加了 课前导言、文史资料、表格、提问语等,克服了旧教材内容枯燥、表现手法单调的缺点,注重了历史知识的系 统性、全面性、趣味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2.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并且许多地方是通过插图来反映历史知识的连贯性。众多的插图补充了许多课文 无法一一详述的历史知识。如中国货币发展史和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教材中文字内容涉及极少,它们基本上 是靠各时期的历史插图来表现的。

    3.注重能力教学。新编教材的能力教学不仅从课文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课前导言、课文旁的提问 语和文献资料等方面明显体现出来。

    4.打破了旧教材难易度天下一统的旧框框。新教材除了丰富多采的插图外,还把叙述历史知识的课文分 解为正文(大字)、补充内容(楷体字部分)、图画说明、注释、表格和引文(文献资料)等。除正文和加 号的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外,着重说明其它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生提出各自的要求。这样既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学,也有利于同一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克服了过去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5.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新教材在第一课中就说明了学历史的作用: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告诉我 们做人的道理。以后的各课书中,又以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歌颂先进历史人物,弘扬民族文化等为主题教育 学生,这一点也是旧教材所望尘莫及的。

    6.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这方面的例子可随手拣来:读了历代的服饰、家具、房屋等图画,就懂得了今 天的服装、家具、高楼大厦是怎样由古代逐步演变而来的;看了历代的瓷器、钱币、兵器等内容后,在日常生 活中一旦遇到类似的文物,对其朝代归属问题便有了大概的印象;读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嵩岳寺塔、卢沟 桥等古迹,日后有机会参观这些地方时就会懂得其历史由来:读了《元杂剧角色》等,则增长了戏剧方面的知 识,等等。总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它更贴近社会生活,更具实用性。

    当然,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单元或全书后面无专题知识小结。正如上面所谈的一样,新 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丰富、插图繁多,然而这一点也造成教材的头绪太多,内容太散。尽管教材已注意了历 史知识的连贯性,但对于历史知识底子极薄的学生来说,仍难以把知识有条理、完整地归纳出来,故在每单元 或书后进行一些专题性的知识小结是极有必要的。②课后没有设置“阅读书目”一栏。新教材内容之丰富,知 识面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而已。许多勤奋好学而 又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是远远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的,他们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但是,却不知看些 什么书为好。从这一点上看,在课后或书后列出一些适合中学生水平、兴趣的“阅读书目”,作为教材的辅助 读物是极有用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这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辅助读物既不用讲 授,也不用考核,仅提供一条线索引导学生去寻找有关书目阅读而已,对历史有兴趣者可阅读,无兴趣者则不 强求。③课后练习太少,且大多缺乏启发性。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课后练习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对于 新教材丰富的内容来说,仍显得很薄弱、很单调,我认为应加强两点:一是增加题量;二是增加一些既富启发 性,又具一定趣味性的题目。

    三、改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教学改革,主要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联合体,可笼统地分解如下:

    (附图 {图})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人都把教学改革看成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即简单理解为是改革教师的教法 。这是不全面的。应这样理解教学改革:它不仅是教师教法的改革,也是学生学法的改革。当然,学生学习方 法的改革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已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教师面前,从教学理论的角度看,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和学 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旧教材那种只讲教而不讲学的格局。随着这种变化,过去那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 记硬背的旧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了。教师应针对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1.适应新教材,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新编教材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单从课文旁边的提问语看,培 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就达51处,而培养对比能力等方面的也达到近15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深入钻研教 材,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1)巧妙利用课前导言、课文插入语(既提问语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2)适当编写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题,把讲授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使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目的。(3)重视电教手段。 新编教材配有相应的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形象化的教具进行教学。(4)用适当的时间组 织一些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解决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用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插图、文献资料、图表和小字(含补充小字和注释)的作用。新编教材共有插图(含图画、 地图)近400幅,比旧教材增加近3倍。新编教材的插图一方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某些片断,使学生 从中了解到历史的原貌;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某些历史现象,补充了许多课文无法一一叙述的内容。因此,如何 用好教材众多的插图,是当今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有 意识地把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2)要详细、生动地解释插图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使学生能在观看插图 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献资料、表格、补充小字是新教材特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或概括课文内容(如 《三国建国年表》等),或说明课文的历史观点(如《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表》),或补充课文内容( 如《鲜卑姓改为汉姓表》等),特别是补充小字,它与正文内容有连贯性,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对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知识面有着很大作用。所有这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3.注意专题化教学。新教材注重了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前后连贯性。但是丰富的历史内容也造成了头绪 太多的弊端,初涉史海的中学生往往不容易摸清各章之间知识的连贯性。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 脉,教师授完全部内容(或单元)后,应注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进行一些专题复习(或专题讲座)。

    4.课内课外相结合。第二课堂活动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 所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搞一些课外活动也是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的项目很多,可带学生参观一 些古迹,访问一些革命老人,也可介绍一些历史书籍给学生阅读或搞一些历史方面的展览等。

    5.收集历史资料,加强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得法与否,生动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因此,提 高教师的素质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下列问题:(1)多阅读课外历史书籍,多积累些与课 文相关的历史知识。(2)刻苦钻研教材、大纲、教参,掌握每课书的知识结构,形成一种适合中学生心理特 点、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

第3篇

她是一位教育的寻梦者,从教二十八年,有着这个年龄段的人所特有的淳朴、谦和、坚韧和勤勉。她总结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三个“座右铭”:漫漫教坛路,“天道酬勤”带着她不断攀登;茫茫教海里,“宁静致远”带着她不断探索;悠悠岁月中,“终身成长”带着她不断前行。这些年来,她曾荣获绍兴市属第一、二届教师基本功比武一等奖,多项教育教学成果获省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绍兴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等;《浅谈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指导策略》《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浅论》《与中国》等二十多篇文章发表于《教学月刊·中学版》等核心刊物或省级以上刊物上;《导学与创新》等近十篇文章获全国、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参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会考导引、高考复习导引等教学用书近二十本。

她坚守爱的教育,坚持“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教与学的改进,指导的《铿锵绍韵——绍剧“猴戏”的起源与发展探究》《绍兴酒文化研究》《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等八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获中国少年科学院一等奖和省一等奖。

【教育信条】用心爱我的学生,让学生的身心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教学月刊·中学版》作为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经常收到如赵寅芬老师这样优秀教师的研究论文,我们经常是“先见其文,再遇其人”。笔者认识赵老师也是如此,先拜读了她的论文,然后再赴绍兴采访了她。初次见面,赵老师优雅而亲切的言谈,流露出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当谈到为人师表者的责任与义务时,她对“传道、授业、解惑”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谈话中,每每讲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赵老师总能找到合适的例子,而当她描述起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历时,眼神举止之间无不透露出满心的欢喜与热爱。而且总要提到自己从中得到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她又是如何把这些体会教给学生的。她告诉笔者,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正切合其性格——热情、开朗、爱究根刨底。期间师生关系紧密了,在挖掘师生潜力的同时,对家乡绍兴地区的文化特色也进行了总结分析。她多次提到,在课堂上她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用绍兴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学知识对于提升人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她越来越感悟到: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赵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她的实践探索有什么独特之处?从她的研究中,我们又能有什么样的教学启示呢?

一、十多年漫漫研究路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作为一名在历史教坛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年的教师,赵寅芬老师明显感觉到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这么多年,但是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固守不去,课外学习也只能是课堂的延伸。老师的教学点燃不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荡不了学生胸中的那层云,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分数的上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学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会“疑”,然后是探求。因此,赵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得合理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凡事需得研究,才会明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尝试是从课外开始探求的。面对这一全新的学习方法,赵寅芬老师一开始感到很困惑,也走过了一段弯路。首先,她把自己定位过高,把自己当成了专业的研究人员,并决心一定要做出大成果。这导致她心理负担重。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常根据教科书确定研究内容,题目大得惊人,甚至连专业的研究人员都难涉及,如“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兴起”等。刚开始,学生对这种新颖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很感兴趣,组织小组成员,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对这些与课堂教学、教材相关的内容慢慢失去了兴趣,因为都只是一些脱离生活、书本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也慢慢变成了历史书本教学的延伸。赵老师的教学与研究也走到了一个瓶颈。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次机缘巧合,在与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及一些同行交流研究性学习教学时,赵寅芬老师突然想到,为何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历史文化开展研究呢?于是,在2001年,赵老师就围绕其主持的省级教研课题《历史研究性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研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探索,从绍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发掘平时视而不见,但研究价值大的自主学习素材:绍兴酒文化、绍剧猴戏文化、绍兴书法文化,与绍兴英烈、与绍兴教育、鲁迅与绍兴文化等题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开设相关讲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社区采访调查。这种从现实寻找研究切入点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增强其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将其与地方史、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结合起来,以小见大。这不仅让学生找到了了解家乡历史的切入点,而且也恰恰是历史思维中小切口、深分析理念的现实再现。

赵寅芬老师与学生在确定研究方案后,就开始了实施,这个实施过程在她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如《绍兴酒文化研究》课题小组,共同参观绍兴博物馆、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总公司,接着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有的采访董事长,有的考察黄酒制作车间,听取技术人员介绍,有的考察鉴湖、咸亨酒店,有的到兰亭体验“曲水流觞”、参观名士故居等,并详细记录了活动经过,收集到大量信息。《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课题小组考察了绍兴五大历史街区,参观了秋瑾故居、故居、大通学堂等地,采访了历史街区办公室有关人员,寻找各种印证课题研究的实物和资料,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在附近社区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记录了活动经过,并在电脑中储存有关资料,最后由组长负责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再去粗存精,最后由文笔好的王清卿同学执笔写《结题报告》和《学后感》,显示调查、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成果,但在过程中感受良多,获益也甚多,正如王清卿同学在《学后感》中所言的:“平日对家乡的文化视而不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竟挖出如此多的学问,一边是觉着自己以前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可笑,一边感到研究性学习的强大马力。凭自己的感觉,研究性学习的确让我们学习气氛更浓,精神更好。”

《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研究性学习成果较突出地体现了创新性、科学性和主体性,在2004年浙江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经展示和答辩之后荣获大赛唯一的社会科学类一等奖。这一学习成果,还在2004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科学节上展示交流,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创新建议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生的肯定以及产生了对绍兴的强烈兴趣。时任绍兴市委书记、市长王永昌对此也给予了极大关注,他读了《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结题报告后连连夸奖说:“学生能研究这样的课题,很不简单啊。”并欣然提笔批示:“……青少年关心古城保护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也是古城保护工作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应大力鼓励更多的人,包括广大中小学生来关心支持绍兴古城保护工作,使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提升……”学生的研究成果惊动绍兴市委书记、市长,惊动了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并得到市政府8000元科研奖励基金,受到上海电视台、绍兴电视台、《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等各家媒体的相继报道。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尝试,赵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平等合作、共同学习的关系。教师指导而不主导,学生自主而不自流,这样才能把教师指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三)不待扬鞭自奋蹄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新形势下,我必须迎头赶上”。在2012年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赵寅芬老师在研究性学习原有的基础上,改编课程内容,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舌尖上的文化——绍兴酒文化》,申报该课题的学生很多,人数一再压缩,仍有60多位学生参加。她计划通过参观黄酒博物馆、黄酒企业等与黄酒相关的实践考察,着重对绍兴黄酒生产流程、黄酒独特的酿造工艺、酒典佳话等方面进行研究,让学生在了解绍兴黄酒发展史、黄酒主要品种、酿制工艺、黄酒节等常识,进一步挖掘黄酒文化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和地方精神,酒与诗词(介绍贺知章、陆游等名人)、酒与书法(王羲之、徐渭)、酒与戏曲(越剧、绍剧)等,营造“黄酒—文化—情感”氛围,使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赵寅芬老师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依托地方文化既能发展研究性学习,还能开发校本课程,两者虽在课程的内涵与实际操作上各有不同,但其落脚点都在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授生以“渔”。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好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必有可持续性;大凡名师者,似乎都有相通的地方。他们执着于某个方向而不懈努力,并乐此不疲。赵老师就是这样,她不曾因为别人的意愿影响自己的选择,不曾因为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在平凡的岗位中获得了快乐,干出了成绩。她把自己的成就感融于学生的成就中,且备感充实。

二、授生“鱼”不如授生以“渔”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是辩证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指导作用,教学工作的完成应该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这一功能在过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赵寅芬老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倾心引情,学生由衷生情,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往的动人情景,这使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培养。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得到了内化,提高了人文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现“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源泉。赵寅芬老师从绍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发掘平时被忽视但研究价值大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研究的内容,去寻找他们感兴趣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所以她认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一定要让学生研究高深的课题,纵使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家乡事,只要他们感兴趣,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不怕失败,支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有利于改变历史学科枯燥的面目,使学生愿意亲近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彰显“合力”

在指导学生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赵寅芬老师认识到: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激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养成相互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个性品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探究性、论证性和批判性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适时地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吸收本地优良传统,不仅能使学生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积极力量,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历史教学也将达到较高境界。

(三)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体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