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

时间:2022-07-29 13:3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基础设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绿色基础设施

第1篇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1引言

1.1绿色基础设施概述。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迅猛,环境质量却日益恶化,人们为了寻求一种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不干扰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为GI)的定义,其目的是寻求一种土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模式。绿色基础设施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体系的存在,是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由网络中心((hubs)、连接廊道(1inks)和节点(Sites)这三个结构性要素组成[1]。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因规划方式的限制,通常格局小,连通性差,功能不完整,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组织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特点有:系统性、连通性、复合性以及层级性等。1.2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面临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下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2]。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并能维持其持久稳定运转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已经被证明是从根本上对付全球挑战,实现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选择。随着2012年的“里约+20”峰会的召开,可持续发展被肯定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总钥匙”。

2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

2.1指导土地规划,改善资源利用方式。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自我更新能力差,不能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在土地开发前,应首先对大区域进行绿色基础设施适宜性分析,从国家、省级、市级的战略视角,在大尺度、系统化和生态化视角完成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再从中观、微观层面进行比较细致的规划设计,形成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生态绿地系统。2.2绿色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功的GI规划能为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其中,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国家的生态安全、群众认同感和归属感;经济效益方面,GI建设有利于提高地方吸引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引进创新企业入驻,增加财政税收,同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最后,环境效益方面,优化雨水收集方式和雨洪管理,优化地方土壤、空气、水的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形成生态网络,并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3.1建设和完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1)建立城市绿色廊道。通过对城市绿色廊道系统的规划,建立城市绿化控制带,引入生态流,形成绿色生态廊道。(2)绿色枢纽。以城市住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生态农田、经济林地等枢纽结构,利用这种生态恢复结构模式改善人居环境的质量。(3)绿地系统的整合。将现有的城市绿地进行有机连接而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开拓更多城市绿色空间的途径。3.2修复城市边缘废弃地。目前,城市化发展正向城市边缘地带扩张,城市边缘废弃地包括被过度开采的山体废弃地、煤矿废弃地、工业废弃地等。这些边缘废弃地的修复可以依靠良好的风景规划,向城市废弃地和污染区域引入生态流,形成绿色斑块廊道结构模式,稳定区域土壤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必须的条件,进而改善区域气候环境。3.3对灰色基础设施进行生态化处理。(1)雨水系统:采用设置滞洪区、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对雨水进行过滤,再返还至接收区等途径,模拟自然状态,减慢和存储地表径流。(2)污水系统:从污水源开始减少污水的产生,并利用人工湿地和骨料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建筑和社区范围内采用生态技术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再进行回收和利用。(3)能源系统:利用自然能和废弃物在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能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使资源保持可持续的循环利用。(4)交通通讯系统:减小社区服务半径,增加自行车和步行系统,降低私家车使用频率,推行低碳出行。

4结语

在新常态、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城镇化建设,传统的绿地规划理论必然不能满足现状。因此,当下更需要在实践中结合科学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对国土进行全局的统筹策划,珍视每一寸土地。现在,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云路,李雄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漠河北极村生态景观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13(9)

第2篇

摘要: 城市中央商务区(Cential Business Distiict,即CBD)是集政务服务、商业金融、会务会展、宾招酒店、文化娱乐等多职能于一体的城市重要功能区,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CBD的低碳设计将对整个城市的低碳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文着重探讨现代CBD建设如何通过构建地区性复合型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生态弹性格局、增加绿化汇碳等手段减少碳排放,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CBD。

关键词: 城市商务区;低碳;绿色;设计

中央商务区(Cential Business Distiict,即CBD)一般地处一个城市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城市高端产业的集聚区。作为一个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区域,其开发无疑将导向高强度与高密度的地块开发模式,缩小区域内部如绿地、水体等生态要素开发,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与现代绿色低碳城市发展理念成矛盾。如何既注重经济效益的开发,又注重生态文化效益的开发,成为现代CBD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弹性格局两方面来论述现代绿色低碳CBD的设计。

一、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Green Infrastructure)构建的CBD低碳规划

据有关专家统计,一公顷城市绿地每年吸收一氧化碳量为5-15吨。基于GI构建的商务区低碳规划是指改变传统建设模式,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商务区发展的战略性空间框架,在合理确立功能构成、建设规模的同时立足于基地的生态特征,构建与地区交通、建筑、绿色空间复合交融的生态弹性格局作为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减少碳排放,实现CBD高效能、高效率、低排放发展。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绿色基础设施作为CBD可持续发展基底。发展区域综合、功能联动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作为CBD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底,提高CBD碳汇容量,实现CBD低碳可能,创造自然和谐的魅力宜居之城。

2、绿色基础设施与地区交通系统的结合。将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城市交通系统相结合,最大幅度的发挥绿色植被固碳释氧、减噪降温作用,打造宜人尺度的城市街道系统与魅力步行空间,形成绿色生态低碳的地区交通系统。运用“机非分离、各得其所;打造枢纽,无缝衔接;公交优先,宜人慢行”的交通规划理念,通过采用“机动车主干道+林荫大道+步行道”的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系统环境友好与高效运作的目标。

3、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游憩开放空间系统。营造连续贯穿室内外的绿色活力空间一一生态建筑绿色理念和绿色开敞室外空间。室外场地下构建“广场一街道一公园”的城市活力空间体系,室内场地则通过绿化屋顶、垂直绿化结合能源技术的运用,实现建筑低能耗运作的同时营造工作在大自然之中的高级环保办公环境。

4、绿色基础设施承载城市文化。对CBD开敞空间进行文化表征上的保护,并采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时尚转化,实现其功能更新后的活力更新,也保留了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记忆与精神。绿色空间体系体现城市文化与地方精神,彰显城市魅力,突出CBD魅力橱窗的特质,建设生态娱乐型CBD与体验型CBD。

二、构建生态弹性格局的CBD

构建生态弹性战略格局不同于一般性对生态过程的描述与控制,而是立足于生态效益,兼顾土地经济效益,将生态过程通过核心辐射区、固碳斑块、游憩廊道等核心控制要素进行表述与控制,希望解决中心商务区的经济密集开发模式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

1、优化网络、强化绿核。由CBD生态现状的存在优势与面临机遇所决定的优势一机遇SO战略,根据CBD现状与城市生态学原理,对于现有分布均匀、形式多样的绿色空间应该加以优化,使其形成更加系统的有机生态网络,与此同时强化网络中的绿核,发挥其核心辐射的功能,促进CBD生态过程的发生与完善。

2、区域系统、固碳绿斑。以北京CBD东扩区案例为例,考虑到生态过程的时空连续性,从区域层面看待CBD东扩区的生态绿色空间建设,包括借用朝阳公园等周边大型核心绿地的构建CBD的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在CBD关键节点与现状绿化状况较好的地点如人民日报社的周边绿地、一道沟绿廊沿岸绿地以及已建成新光天地中绿化状况良好的中心景观绿地等中安插布置固碳战略绿斑,形成区域系统的生态绿色空间网络。

3、垂直绿化、指标控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绿地斑块的面积经常由于建设用地的胁迫与土地价值的市场级差被不断缩小。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场地绿化并实现碳氧收支平衡的最小碳汇绿地面积,通过分解到每块土地的绿色容积率控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的绿色容积率进行控制与平衡,将空中花园、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形式综合考虑。

4、斑廊贯穿、战略互补。通过确定发挥生态效应的最小面积与宽度,对CBD生态绿色空间的核心区面积与廊道宽度进行建设指引。当区域绿化覆盖率大于30%时,绿地对热岛有较明显的削弱作用,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因此建议区域绿化覆盖率应达到30%—50%。当绿地规模大于3公顷、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其内部的热辐射强度明显降低,基本与郊区自然下垫面热辐射强度相当。绿廊宽度大于30米时,具有较明显的降温降噪作用。绿廊宽度大于12米时,物种多样性开始随宽度增大而增高,因此建议设置面积大于3公顷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同时结合交通系统构建绿色廊道,其中机动车主干道旁绿地宽度大于30米,次干道旁绿地宽度大于12米。由于斑块之间距离小于500米生态效应较好,500-1000米属于中等,大于1000米则较差;踏脚石斑块绿地面积建议在0.5到1公顷左右。

三、结语

CBD的科学建设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城市CBD的建设要在绿色、生态、人文的理念下,建设成低碳、环保、节能、节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8,18(3)

[2]罗永泰,张金娟.我国中央商务区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4, (2) .

[3]王文礼,杨星,.绿色容积率: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一种生态量度[J].中国园林,2006, (9).

[4吴菲,李树华,刘娇妹,.城市绿地面积与温湿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7, (6).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景观设计途径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效应为目的而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其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景观设计体现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效果,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对其有现实意义。

1.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生态、人类及社会系统的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注意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与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态城市思想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是在2009年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被提出来的,是以降低温室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目前,我国还处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研究并不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由于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大量的城市人口流动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难度,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城市建设目标。景观设计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对其建设途径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一般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的理论层面,对其宏观景观概念研究浅显。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将各个元素相结合,来完善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

2.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的意义

景观设计是对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物体构成的综合体系的合理分析、科学分析、有效布局、设计、改造、保护管理以及恢复的科学及艺术。通过研究景观设计的途径,可以对外界空间上的一切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实现设计理念和目的。[2]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发展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过于注重外形与气势而兴建的中轴式景观大道,忽略了人文需要和生态理念,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和美观华丽,缺少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归根结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景观设计途径出现问题,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可减少生态浪费,纠正错误设计理念,发挥低碳生态城市的功能。

3.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

3.1可持续发展途径

我国目前存在着土地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景观设计方面可采取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多重利用土地进行紧凑型城市建设,通过建设集约型社区来优化城市的格局,对城市的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格局灵活、交通线路流畅的城市,推行绿色交通方式,开放公共绿地,实现最低耗能,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开发地下空间。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城市交通转向地下发展,建设地下商场、娱乐休闲场所、餐饮等,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城市废弃地的修复与更新。除了土地资源匮乏等问题,工业废弃地与城市垃圾填埋地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大问题。对这些废弃地进行修复可缓解土地利用率低的压力,利用科学手段对这些地方进行整理规划和更新,也可减少环境污染问题。[3]

3.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途径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城市及社区展开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设施建设,包括公园、森林、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地域等。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保证空气和水质的清洁及自然环境的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包含绿地、湿地、森林、乡土植被等,将这些要素向结合,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宏观角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活栖息地,可以调蓄管理洪水、改善水质,保证城市土地发展格局。从微观角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限定了城市土地发展的条件,引导城市格局因素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媒介与大自然相连接,保护了生态的完整性及文化归属感,形成了自然与城市的绿色通道,保证了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发展城市森林。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森林系统的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利用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土地资源提供营养,美化城市的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净化功能,是建设生态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其次,合理开发水资源。水作为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物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我国目前水资源缺乏严重,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在城市中建设雨水花园,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对其综合利用,实现减少水资源流失现象。再次,对湿地的保护与重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长期最求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忽略了湿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使得湿地面的不断变少,失去原有功能,造成水资源枯竭,影响了水资源的储备和河岸的防洪抗洪能力,导致水涝灾害的发生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所以为改善气候环境、抵御洪水、减少污染、保护濒危动植物必须对湿地进行保护和重建。最后,实行屋顶绿化。屋顶绿化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绿色植被、屋顶草坪以及将生态、观赏、活动、休息融于一体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利用绿化植物净化空气,增强土地和水的循环利用,缓解城市视觉污染压力。除此之外,屋顶绿化还能减少种植土地紧缺的压力,为人们增添生活情趣。

3.3通过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途径

低碳生态城市景观设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应用大量新型科学技术、新型能源及新型材料,运用科学、理性的分析与规划,将设计细节与理念相结合,达到设计的创新。当前,太阳能的应用成为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例如中山歧江公园的“琥珀水塔”以及上海世博会上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制成的建筑材料等,运用新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新型材料例如半导体照明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源。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之一,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碳的排放量,主要途径是减少石油化工能源的使用,发展低碳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主要的发展方式。立足于我国国情,发展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主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深入的研究,同时,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

身份的认同[J].建筑与文化,2010(3):14-15.

第4篇

【摘要】针对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M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必选项,并围绕环境与碳排放、交通建设、住宅与就业、服务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与废物处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 建设 必选项

我们知道,美国的城市低密度发展,城市化与机动化同步进行,是一种车轮上的城市化,这种低密度发展带来高油耗,城市堵塞和身体肥胖症。考虑中国城市化进行,改革开发三十多年,尤其近十年来,城市建设和城市规模突飞猛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同时,城镇化也面临诸多问题:机动化和燃煤引起城市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城市郊区化及其城市发展蔓延、水污染引发的水资源短缺尚未解决、能源危机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等等。虽然欧美国家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创新点,但其放任自由的发展模型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要有一个均衡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发展,二是要减排,三是要改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必选项,是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

1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1.1可持续能源。使用目标是减少化学能源、多用可再生能源、以一种环境友好、社会友好的方式使用能源;减少减低碳排放的直接方式是减少碳补偿化石燃料的燃放,间接方式是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在能源定价应该进行高效的管理。

1.2可持续用水。可持续用水的目标为提高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到减少设施从当地资源获取水的数量,尽可能循环利用设施用水,可持续用水应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提高设施和家用电器的效率;采取节水景观改良土壤、减少蒸发、除去杂草、选择当地植物、选择性运用草皮、考虑灌溉种植;提高锅炉操作,改良操作和保养、减少循环来降低水消耗、翻新获得更好的水与能源效率。

1.3材料和资源。可持续使用不要耗尽有限资源、降低现有的有限资源的压力、不要增加污染或对居住者的健康安全冒险。

1.4工作场所管理。一是提高空间的弹性应用,空间设计经深思熟虑、设计灵活的IT结构、使用模块化家具。二是支持办公空间的转换,安装实时网络装置、给所有办公桌配置笔记本电脑对接站和手机充电器、支持无线网络、支持桌面和会议室视频会议。三是创建高效的工作环境。四是成功的可持续工作空间管理,如弹性高效的工作空间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等。

1.5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指的是能保证每个人的舒适度,当80%的使用者没有表明不满意的程度时,我们称之为可接受状态。室内空气质量的威胁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包括了外界的污染,二手尾气,外面的湿度,土壤污染物。内因包括了空调通风设备,设备运行和材料,人员,建筑构件和家具。

1.6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方法包括土地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循环使用、堆制肥料、热处理(热解气化)。新建/翻新项目种类须包括废弃物管理。回收/循环使用修建和拆除的建筑材料,减少回收,运输和原材料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的废弃物流程管理活动包括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自然资源、防止进行废弃物的土地填埋、节能、节约资金、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减少污染和全球变暖。

1.7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基本准则是调节全球及当地气候、净化空气及用水、可不断再生的居住环境、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提供可观赏性。场地影响举措包括改善雨洪管理;保留完整的雨水控制机制;收集并再利用雨水;增加可渗透性表面。尽可能的少用化肥和杀虫剂;为过滤和清洁雨水添加景观功能。铺地区域可持续选择使用浅色的沥青;使用混凝土而不是沥青来铺设人行道;采用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覆盖现有的沥青区域。

2 可持续发展方式是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选项

2.1环境与碳排放。在环境与碳排放问题上,通过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和社区设施纳入系统中,实现全面的低碳排放控制。所有建筑必须是绿色建筑或高性能节能建筑,所有的公园或公共空间都应进行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而且必须满足节能减排要求。这些设计和控制内容必须纳入生态城镇社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能够长期监控和指导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

2.2交通建设。在交通问题上,应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将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作为生态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尽量减少小汽车出行。每个住宅的规划和区位设置应在10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或地铁车站;设置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卫生健康、社区中心、小商店等。在生态城市各种设施的整体布局规划上,不能出现依赖小汽车的规划模式和空间布局,即美国南部的郊区化模式。

2.3住宅与就业。在住宅问题上,首先依据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在房屋内配置实时的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的通信、高速度的宽带。在建筑材料上必须体现高标准的节能。通过综合节能,在当地产生低或零碳排放的能源;通过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低和零碳排放的供暖系统和供热计量等措施,实现再进一步减低碳排放。在就业问题上,要求生态城市内部实现混合的商务和居住功能,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钟摆式的通勤出行的生成。

2.4服务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在服务设施上,要求建设可持续的社区,提供为居民的富裕、健康和愉快地生活有所帮助的设施。在绿色基础设施上,要有公共的、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绿色空间要求具有多功能和多样化,可以用于游玩和娱乐,可以安全地步行和骑车,能够提供野生憩息功能,可以是城市纳凉之处,也可以是雨水蓄积与排散之地。

第5篇

关键词:小城镇;纤维绿地;绿地景观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3-03

1 引言

小城镇的整体文化内涵,是通过其街区形式、建筑风格、景观绿化、文化风貌、人文特征等诸多因素表现出来。其中绿地景观作为小城镇人居环境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态特征,满足着人们的居住、通行以及休憩的便利、舒适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旧镇改造与更新持续进行,城镇地域文化伴着原有的具有大量文化信息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而得以保存,与此同时,具有促进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与彰显地域特色功能的绿地景观却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对小城镇建筑修缮、肌理空间等硬性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多,而对绿化植物等软质园林要素的系统研究仍有待拓展,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房轻绿”现象反映了对景观植物规划缺乏整体性思维,说明对人居生态环境的理解还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初级层面。绿地景观系统构建需要一套合理有序的多级化绿地场所系统,并以此来维护根植于城镇空间和居民记忆中的文化要素,建设地域文化与城镇空间、生态系统的有机复合结构,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如何通过绿地景观的建设来延续特定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1]。

2 相关概念研究

2.1 纤维绿地

“纤维绿地”是对城市中线状小微绿地和绿化设施的统称。其绿化用地规模比现有的“袖珍绿地”、“口袋公园”等街旁绿地还要小,以细长、微小、连续及碎片化绿地整合为形态特征[2]。长期致力于东京高密度建成区规划研究的大野秀敏教授,他主张要构建“指状绿带+绿垣+绿网+城皱”的四级绿色网络。其分散化社区而设计的一种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毛细”绿廊,如同人体毛细血管与大动脉和静脉相连通一样,不仅自身内部相互连通,也与绿道网等区域的绿地相连通,并具有在高密度小城镇阻隔灾害的功能。

2.2 “高密”城镇绿地景观系统

1990年由欧洲小区委员会的《布鲁塞尔绿皮书》首次提出的“紧凑城市”理论,成为城市密度和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其认为在高密度人口区域中所出现的“绿地紧缺而分布零散、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堪忧”问题,需要一套适用于密集人口区域的绿地规划系统建设方法。Carmela Canzonieri认为“城镇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大型的规划框架,首先应当以区域环境为核心,划定中心,再以绿色廊道来联系各斑块节点,并预留核心环境功能区未来发展的侵害。”[3]沈清基对《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进行研究评价后认为,“小规模、分散式布置的绿色基础设施更具有生态效率。绿色基础设施不是单个、不成系统的,而是与外部网络相连接、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结构。”由此可见,高密城镇地区因其传统肌理保护需要和公共空间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一种灵活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模式,发挥提供休闲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物种栖息地和自然保护网络功能[4]。

3 城镇绿地景观现状分析

3.1 镇区概况

潭下镇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西北部,历史悠久,风光迤逦,经济发达,素有“桂北四大古圩”美誉,先后获得“广西百强镇”、“自治区重点镇”等称号,全镇总面积143.72 km2,下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城镇化快速推进与有效的规划管理缺失造成原有镇区街巷肌理多年自然生长,城镇整体风貌略显混乱,绿地景观系统不断受到干扰。据统计,镇区总面积0.142 km2,平均人口密度达1.83万人/km2,各类道路设施面积有0.026 km2,而道路绿地面积约3376 m2,仅占0.23%。镇区绿化盲区较多,内部公共绿地空间缺失、沿路绿化不足,成为制约城镇建设、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不断深入,潭下正积极塑造城镇风貌,加强绿地景观建设以打造“桂林(国际)美食文化主题小镇”。

3.2 绿地景观现状调查

潭下镇区具有底层高密度的肌理特征,平面上呈现狭长曲折且分布密集特征,景观肌理破碎化严重,带来街区绿地系统零星破碎、开放度低和分布不均等问题。各层次绿地之间缺乏有效关联,多以“点”状小块绿地和附属绿地形式分布,缺乏“线状”和“面状”集中式公共绿地。分块零碎的平面分布结构导致绿地环境净化效益能力较弱,且易被有毒污染物破坏。城镇范围现存植被种类较少,多为街巷内部两侧墙面及屋顶墙头零星生长的狗尾草(Setarjaviridis)等生命力较强的草本性植物;乔木以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和细叶榕(Ficusmicrocarpa)为主,集中分布于镇区北侧甘棠江河畔及部分大户宅院中,内部小巷中则因道路尺度和路面硬化石板铺装等原因,基本没有路旁行道树分布。桂花(Osmanthusfragrans)、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重阳木(Bischofiajavanica)等绿化树种以院落观赏树和盆景植栽等形式分布于房前屋后。可以看出城镇内现存植被以自长植物和后期人工种植为主,品种多为中国传统观赏植物。

3.3 绿地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日益增大的交通空间需求挤占街道绿化景观用地

随着城镇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镇区人流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居民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城镇内几条主要交通干到压力大增。为适应机动车辆从建设路方向进出街道的要求,只能在有限空间范围内不断将路面宽度最大化,这些行为都将或多或少挤占原有规划绿地面积。调查发现,街道宽窄尺度与街区绿化程度呈现明显同步正关联,街道过窄特别是宽度小于3 m以下,基本不存在大树和绿地分布,只零星分布少量爬藤植物和盆栽植被;3~5 m巷道内存在部分低矮乔木植被,但大多成丛成点分布,缺乏生态廊道的线性景观功能;6~9 m的街道主要作为镇区主要街道建设街,大都具有绿地景观,绿化改造空间较大,成为绿地景观系统构建重点。

3.3.2 沿街商业空间影响街道绿地生态功能

城市沿街商业与绿化的合理结合可以增加一定的商业气氛,创造舒适宜人的消费环境。而小城镇商业主要以街角商铺、小店等生活性商业业态为主,营业面积较小且分散,客流随节假日变化较大。基于街巷狭窄及绿化隔离效应,不断出现商户将原有绿化空间用于摆摊设点等商业用途,严重影响街道绿地的生态功能。

3.3.3 街巷无序翻建对绿地景观造成破坏

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了部分居民无序改造房屋与推倒重建,棱角分明的巨大混凝土建筑取代了原本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的农家小院,不仅在建筑体量上对城镇原有格局产生破坏,对镇区整体场所精神和与之配套的整体绿化景观环境也造成消极影响。另外,城镇规划滞后与执行不力,各种违反规划布局的建筑设施也极大侵占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绿地用地空间。

4 基于纤维绿地的小城镇绿地景观建设

4.1 绿地景观建设思路

4.1.1 联通为先,合理置换

小城镇内道路承载着本地居民出行和外来游客进入参观等功能,旧城部分街道将作为游客游览购物的集散空间。美食文化主题小镇塑造的是一种让游客慢游品味美食的游憩氛围,人流速度较慢且局部密度较高,这就需要纤维绿地发挥分隔空间、引导游览的功能,分流各处景观节点游客数量。同时,居民生活区道路由于大多狭窄,通常以街、巷、里、围的形式出现,可用于绿化的空间极少,在规划时应首先辨明镇域闲置空间,通过评估后进行空间置换[5]。充分盘活镇区场地内可利用闲置土地,并将重要节点处空间优先预留给绿化用地,构建如同毛细血管一般层级明晰、高度联结的纤维绿地网络系统。

4.1.2 精细配植,适地适景

纤维绿地系统具有零散分布且密接性强的特征,在网络状绿地系统构建过程从单元绿块的规划设计到植物选种搭配都必须做到精细搭配。植物选种主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绿地单元内物种搭配的多样性,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构建能够维持种群稳定性、抵御城镇污染等干扰的复层群落结构,充分发挥植物光合效能保证内部能量正常循环;其次,是注重配植和后期维护成本的关系,优先选取本地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甚至把场地内现有可利用元素纳入绿地系统之中,尽力保护城镇中仅有的原生生境,多采用可降解循环的自然材料搭配植物性景观小品。此外,每一处纤维绿地个体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单元,设计过程要注重对周边环境和空间形状的契合程度,适地适景方能彰显绿地之精妙。

4.1.3 化整为零,城景互兴

小城镇建设的无序性导致现有大量绿地呈被动嵌入式分布填补在建筑之间和不适合建筑用缝隙空间,其本身结构较为零碎且彼此间缺乏呼应。“纤维绿廊”系统是将绿地系统整合为一张富有弹性的绿网,通过具有高度分散化和连通性“绿垣”结构连接分布在镇域各个地段具有独特潜力的绿化点“城皱”,通过线性廊道状绿地将一些闲置空间如墙角空间、道路不规则处夹角空间和行道树下空间串联起来法,不仅激活街巷内部孤立的各个绿化空间,同时也与外部的公园、学校等大型公共绿地空间相联,发挥其美化景观、提升环境等功能。旅游活动开展需要功能完善的设施,健全的基础服务设施又将反哺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以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来配合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系统整合。从功能上看美食主题小镇的旅游将与绿化空间并重,生活与旅游实现互补发展。

4.1.4 以点带线,分级保护

在确定纤维网格状绿地结构基础上,结合场地现状对区域内的12个关键绿色景观节点按分类性质进行分级保护更新。主要分为:保护性绿色节点、改造修复性绿色节点和完全更新性绿色节点,建设广场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小景点绿化为亮点、周边绿化为屏障的复合纤维绿地系统(表1)。

4.2 绿地景观建设举措

根据研究区域平面空间分布特征,在尊重当地居民的行为模式和环境特征基础上,引入纤维绿地系统概念,选取部分城镇区域进行纤维绿地建设实践探索,其主要规划措施包括:

4.2.1 盘活闲置用地规划建绿

结合场地勘探和城镇土地总体规划,对现有闲置用地进行土地资源统计归类,以盘活存量的方式来充分利用废弃菜地、未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和破损房屋拆迁地等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探索“绿色债券”等形式的市政绿地置换途径,通过纤维绿地网络加以联系打造系统化、规模化的绿地系统,使纤维绿地自然渗透到城镇整体景观格局中,将绿化环境作为一种生活,凝聚成为可以令个体参与的体验场所,主要包括以下闲置空间。

(1)街旁两侧绿地。研究区域主要城镇街道建设路,由于其建设年份较新绿化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在人行道一侧建有1.5 m宽的绿道。除去常见植物景观外,还适当增加了花卉类植物及游憩小品,其主要植物群落有“小乔木+灌木+草坪”、“乔木+草坪”和“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几种形式。但由于疏于管理被沿街商户逐年侵占,成为其摆摊存货和零时停车场所,其生态功能受压制严重。这需要城市管理者严格划定生态绿线并对侵占街旁绿地行为进行管控。

(2)街区道路交叉口。街角转角绿地是充分利用两条道路交汇所形成转角空间的一种绿地类型。镇区内传统民居主要由院落、里弄等零散组团形式构成,路网分隔细密沿鱼骨形和“丁”字形分布,形成众多不规则的道路交叉路口,这些交叉口步道拐角处的许多闲置空间与行人紧密性良好,是理想的纤维绿网构筑空间。

4.2.2 扩大绿量整体复合开发

复合开发就是充分利用绿地下部的地下空间,向绿地下部空间转移,进行绿化与地下空间的同步开发,以实现超绿化效益和超地下空间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利用城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筑修缮和风貌整治活动,积极建设成体系的袖珍公共植物种植空间。这种空间是在镇区中广泛分布数量众多,是最有效提升城镇整体绿地系统完整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城镇中广泛分布的行道树下空间,部分行道树冠幅巨大,荫蔽效果强烈,在联排种植带等区域下往往修建有硬化树池,行人较少在这些树下空间穿行。但这些区域一般都位于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受到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最为严重,属于可利用的闲置空间,应引入一些喜荫耐性强的绿化植被,丰富植被群落体系,净化隔离污染。

4.2.3 特殊空间利用进行立体铺绿

垂直绿化就是沿着建筑物、墙体、构筑物的表面栽植垂直绿化植物,达到绿化、美化效果,从空间拓展绿化面积,扩大绿化覆盖率,根据构筑物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墙面绿化、棚架绿化、桥梁绿化、护坡绿化,例如在沿街商铺旁可利用景观灯柱以挂盆绿化形式点缀植物景观氛围。小城镇内建筑密集,屋顶空间也是宝贵的绿化空间资源,可利用人工基盘、种植土层等设施缓解镇域用地紧张矛盾,同时在改善街区内部小气候等方面亦具有巨大生态价值。

(1)宅邸临街墙垣及阳台。城镇内传统民居密度较大,建筑之间间距不足以形成私家花园绿地等附属绿地。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民宅建筑临街墙垣和架空阳台成为居民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这些立体绿化在起到植物造景作用的同时,还能屏蔽噪音提升居住满意度。规划应进行适当的宣传引导争取居民的配合,整体规划这些可利用的墙垣、阳台空间,做到见缝插绿。

(2)临街建筑墙基处。潭下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雨较多,临街建筑与道路空间往往筑有排水沟渠,这些狭长的散水空间和墙角空地组合在一起,是提升纤维绿地绿量的潜力空间。通过立体绿化、墙面绿化等形式不仅可以使绿地结构更加合理化,同时在营造城镇古朴、生态的人文旅游氛围方面也大有裨益。

5 结语

在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一般可以按国家规范设定较高的绿地率;而小城镇范畴的旧城改造、历史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就不可能通过大拆大建的方式提高绿地率。在建筑与人口高度密集的用地条件下,兴建大型公园和高标准道路绿化的规划愿景往往行不通。选择潭下美食文化小镇这一实证案例,以引入纤维绿地理念方式来解决当地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绿化用地不足等问题。纤维绿地系统可广泛渗透分布于小城镇各街巷,尽管面积小,功能简单,但却能有效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街景效果,提高城镇的生气与活力,同时兼具维护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等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文,董建文,林 洁.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植物的保护与延续[J].安徽农学通报,2007(21):29~31.

[2]李 敏,肖 希.澳门半岛高密街区纤维网状绿地系统规划探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8.

[3]Benedict M A,McMahon E T.Green infrastructure:linking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M].London:Island Press,2012.

第6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城市森林;空间规划

Abstract:The extreme weather caused by climate warming has a strong impact on human’s life, and leads to our reflection on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ethods. Urban forest as one of the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can mitigate and adap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with its adverse effect through appropriate planning. This paper rethinks urban forest planning patterns with the goa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rough cognizing the beneficial function of urban forest on climate changes, referenc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combined with domestic issues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spatial configuration, and regulation methods is elaborated, hoped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s ,maximiz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urban forest , and maintain urban sustain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climate change ;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 urban forest ; 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46(7)

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频繁的极端温度、强降水、强台风等多种极端天气严重影响着城市,引发洪涝、高温、沙尘暴等灾害。在城市规划领域,国内外学者都做了较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理论探索,如新城市主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低碳生态城市、适应性规划等[1-3]。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在应对气候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减少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小雨洪冲击和污染,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局部微气候,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最小化灾害损失。然而目前城市森林规划的内容相对单薄,重指标轻服务,未重视其内在生态适宜性,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试图梳理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建设的现实问题,重新思考城市森林规划模式、规划策略、空间布局和管控方法,以求最小化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化城市森林综合效益,改善和维持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

1 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效益来自其自身的结构和组分,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也通过其反射率、气温及降水等的变化对城市局部气候起反馈作用。合理的城市森林规划与管理能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缓解气候变化影响。

1.1 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

城市森林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80年代被引入国内。1994年,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生态园林”“花园城市”等概念统称为“城市森林”[4]。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仍存在部分分歧,但基本上把城市森林共同认定为,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木本植物为主,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活动场所,促进人们健康,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等多种功能为目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效益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包括树木、小型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空气和在里面的人等,且与城市体系紧密联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8]。需要强调的是城市森林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其首要的生态功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范围上城市森林超越了传统的城市绿化范围,把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9],其组分包括城区绿地、郊区的片林、护路林、河道林、农田防护林、水体等[10]。

1.2 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城市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缓气候变化,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同等重要。

(1)减缓气候变化。 减缓气候变化是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增加碳汇量,稳定或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气候的进一步暖化。城市森林通过植被光合作用,森林土壤等固定有机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能提升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有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在直接固碳方面对于城市碳减排贡献率是较低的,但城市森林还可以通过树冠遮荫和蒸腾作用调节温度,减少建筑物制冷与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间接降低碳排放量[11]。

(2)适应气候变化。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或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影响会做出一种调节,以降低相关极端情况的脆弱性或增加其弹性,这被称为适应性规划[12]。需要适应的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包括温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变化、热带风暴、物种减少等环境状态。城市森林能具体适应性作用包括:恢复和促进城市水循环过程,缓解洪涝、干旱与水环境污染;减少地表辐射,增湿降温,防风降尘,遮阳避光,调节微气候,提升环境舒适度[13];通过森林绿道,引导低碳出行方式和健康游憩活动;保存生物栖息地,保障物种多样性;促进低碳生态的环境教育等。

2 国内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1 国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南部地区就开始编制城市森林规划[14]。之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受到影响也开始了城市森林的规划实践,通过政府部门和地方团体的合作,对在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以及公有和私有土地上的所有树木进行规划和管理(表1)。

普遍的方法和程序是先对现有树木的进行详细调查,检定、库存并记录城市森林的健康和状态,再以此为基础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完成目标的策略。

国外的城市森林规划都有比较注重现状树木调查,不仅关注数量指标,而且还关注质量问题,注重公众参与以及政府、公共机构、非利益团体、私有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同国家规划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城市森林规划如西雅图、波特兰比较片中城市建成区的树木管理和维护,对公园和行道树树木的调查非常翔实,按城市土地利用(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开放空间,自然区域等)进行分类管理。欧洲的城市森林规划如伦敦、多伦多强调社区间的协作,长期并最大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回报。澳大利亚的城市森林规划如悉尼、墨尔本则较关注弹性、健康、多样的森林,并与开放空间规划、水敏性城市设计(WUSD)及城市集水区策略(City as a Catchment strategy, 2009)联系。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关注气候变化给树木带来的影响,包括生物物理特征的变化、水需求的变化和疾病虫害等。普遍的气候响应框架为:合作――脆弱性评估――森林适应性资源――示范项目。

2.2 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国外的城市森林概念,并在90年代后期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对城市森林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作用机理和评价方法等展开研究[22]。大部分研究在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绿量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结构的碳汇能力、蓄水能力、碳储存量估算等方面。

在21世纪初期进入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与实践阶段,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森林规划和建设。2004年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定程序,依托每年举办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来授予“国家森林城市” [4]。国内城市森林规划的普遍流程也是从现状调查开始,制定规划目标、指标、范围和期限,结构规划和总体布局,分类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实施政策与管理等,但注重指标、口号和形象工程,建设成本大,在规划目标、范围、内容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编制方法各异。

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的思路探讨

3.1 国内既有城市森林规划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

虽然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了十多年,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相对完善,但笔者认为既有规划思路仍然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化发挥其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前期基础资料搜集和树木调查阶段未足够重视对当地气候情况的认识,包括温度、降水量、日照、风力风向、空气湿度及极端天气等,也未对城市碳排放清单进行搜集和估算。因此难以确定适宜的规划目标、策略及措施。

(2)未重视把环境单元特别是不同尺度的流域单元或城市间成区内部的集水单元作为城市森林空间组织的基本单位。人工划定或依托各级行政边界的管理单元与环境单元错位,使得森林内在生态系统割裂,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和阻隔。

(3)重指标轻服务,盲目追求规范指标,缺少对使用需求及社会经济导向的考虑,难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干旱、内涝、水短缺、污染等)下城市栖息者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使用需求与生态、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公共效益。

(4)未分析和评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适宜性,规划流于形态和形式,难以实现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布局与功能的高度耦合,主观圈画绿地和盲目造林,忽视内在功能性低碳生态环节,使得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

(5)城市森林空间涵盖土地宽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管理系统,各部门职责分散,管理意图各异,导致城市森林内在生态系统被众多部门人为分割管理。

3.2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思路

3.2.1 规划内涵与模式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是以低碳生态城市、城市碳氧平衡、适应性规划、流域规划与管理、森林景观恢复等理论为依据,以气候变化影响为主要切入点,在充分调查城市碳排放状况、气候环境要素以及现状林木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森林的总体数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与形态、植被群落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应依托自然生态过程(特别是流域生态过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城市栖息者(人和动物)适应不同气候环境要素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需求,并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人工建设带来的环境负荷,让自然做工,规划建设低成本投入和低碳过程维护。从现状调查与分析、确立规划目标、制定规划方案、方案比较与选择、管控与实施等方面形成对应气候环境要素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模式(图1)。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模式,有以下几方面重点:

(1)多目标复合:城市森林以生态目标优先,保护森林流域过程和植被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安全目标,综合效益目标与气候适应子目标相结合。(2)多尺度结合:城市森林的概念经过发展涉及尺度跨度较大,从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到建设区应把握各个尺度的规划架构和规划重点,以及上下相邻尺度之间的关系。(3)建设区与非建设区全覆盖:城市的非建设区的绿色森林空间与城市内部建设区进行功能整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新城代谢”,保障城乡区域碳循环、水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自然过程。(4)环境单元与规划单元耦合:环境单元特别是流域单元是保证森林内在自然生态过程连续的基本单位,规划单元边界的划定需尽量包含环境单元,维护其完整性。(5)多功能承载:与灰色基础设施结合,提供城市通风、排水、调温、增湿、遮阳、防灾、动物栖息、游憩、交通等多功能需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与舒适度。(6)动态适应性:通过景观自组织性和恢复性设计增强城市森林的适应性,承载气候变化的压力,保障城市森林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低碳节约。

3.2.2 规划策略和空间布局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策略需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表2)。生物多样性越小,森林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就越大。增加生物多样性能增加更适应未来气候树木的可能性,维持地方生态系统功能。水的策略包括水资源需求、水环境生态,水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用水量和水资源变化,保护森林流域生态过程,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建设区的雨洪渗透、过滤和储存。碳储存是城市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直接贡献,阻止森林碳流失到大气中,在增加区域内总碳储量的同时还需注意高大乔木的种植和维护,提升碳密度。文化和教育是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贡献,但却非常重要,通过森林文化的认同和环境教育,能引导低碳生态的出行方式、游憩活动及其它生活方式,进而减少碳排放,也是社会经济目标之一。

在规划目标和策略引导下进行城市森林空间布局,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乡生态空间一体化区域,布置生态踏脚石恢复碎片化森林景观,人工基础设施廊道和自然蓝绿廊道相结合,通过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等复合林网构筑城乡整体森林景观生态网络。

(2)根据城市森林与气候要素的城乡梯度特征,从郊区、边缘区到建设区,对应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四大策略(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城市森林进行分类空间规划和布局(表3)。

(3)加强城市边缘区的森林补给与生态维育,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生态呼吸”的咽喉区能方便流入和合理消化输出健康的自然物质流,利用自然能减少城市综合耗能,将郊区洁净空气导入城市,同时也是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需注重关键衔接节点的生态维护。

(4)在城市建设区内,选择适宜性用地,利用本土植被发展乔灌草垂直植被群落结构,争取结构上空间上效益最大化。发展低冲击绿地建设模式,布置吸水、净水、储水的生态基础设施,包括雨水花园、街边沼洼池、植被过滤带、季节性湿地等。

3.2.3 管控方法

城市森林由于涵盖广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的管理重点不同,管控难度较大,需分级控制、分类引导和分步实施。管控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总量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引导、指标控制和形态控制(表4)。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导向下的人均功能需求总量,进行指标的定量控制;落实城市森林在区域尺度的“基质-斑块-廊道”结构,进行定形的结构控制,再在细分的环境单元或城市片区上进行功能引导。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如多样性指数、郁闭度、树冠覆盖率、农田林网密度等;落实社区、街区尺度上城市森林的形态控制。

4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21-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多年来,一些高校分别针围绕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设置各自的课程培养体系,但因各院校背景不同,对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认知存在差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统一框架。就学生就业情况而言,专业培养方案与就业并未建立有效对接,招生与就业之间不平衡,使得专业建设面临迫切压力;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而言,课程设置及各科目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现状,探讨城建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城建院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依托城市建设院校背景,于2013年建立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始目标定位为:面向我国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城建特色下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历时3年的实践尝试。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专业认知不断深化。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准则,结合国内外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现状剖析,集体研讨并于2016年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具有生态管理理念的,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数字化社区管理等工作,具有应用城市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路径设计

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且课程体系设置应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导论部分的课程、基础课程、方向选修课程之间配置合理,逻辑清晰。总体而言,城市管理专业基础课应横跨管理学和城市科学两大学科基础,且专业课则应突出综合性专业的特点。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包括导论性课、基础性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应突出城市管理综合性特点,从多个学科门类着手,设置涉及面广泛的专业选修课,侧重于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

1.理论课程的设置。①基础性课程设置。涵盖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等。②导论性课程设置。目前城市管理人才普遍欠缺城市科学的知识素养,这是国内对《城市发展导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引起的,结果导致学生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基础性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体现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他们的视角狭窄,看待问题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并影响了其他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城市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补充《城市发展史》导论性课程,并确立起该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自然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科学类的课程。③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肩负的是组织、领导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因此《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法律基础》等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是其工作必备的核心基础知识。④专业选修课程设置。(1)专业必选类课程设置:①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正在从粗放型、被动式管理方法向精细化、主动式管理方法过渡,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3S技术以其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正日渐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物联网技术也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方式,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向着其高级阶段――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在13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GPS》、《GIS》、《RS》、《物联网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对于培养城市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现实工作起到关键作用。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向课程设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化运营的推进使得城市管理必须走向精细化、智能化,且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有路径。我校是国内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建院校之一,具有城建类雄厚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教学优势,而是要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教材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教学力量研讨并突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新开课程的教学难题,切实培养出具有绿色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达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供需匹配。(2)专业任选类课程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管理》等选修课程,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和能力,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

2.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将政策仿真、社会调研、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机融合:①公共政策仿真方面:以Seminar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参与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引导学生使用Anylogic软件仿真实验,认知系统主体行为机理,直观认识拟定公共政策所涵盖的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公共决策理性化和科学化打下技能基础。②社会调研方面:城市管理中涵盖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社会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是城市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训练学生选择适当的调研命题、方法,设计科学的调研表格,训练学生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正确处理相关数据,并提供详实有据的调研报告。结合目前我校城市管理专业教师现承担的地F安全运营致灾因子分析及承灾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天津市建委立项),京津冀绿色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研究(天津市科委立项),天津市红桥区智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天津市房建厅立项)等多项课题,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到一线开展实际调查工作。③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结合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推动的智慧社区,组织学生调研,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认知,选择调研主题、方法、并提交调研分析报告;第二,借助我校2017年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管理实验平台,以翻转课堂的崭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系统操作过程,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第三通过和社区管理中心协调,除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社区的调研实习外,给予学生观察和操作现有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顶岗实习机会,对于所暴露出来的理论教学不足,返校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建廷.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J].城市,2003,(1):3-11.

[2]王琦.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3):113-117.

[3]康维波,张文翠,宋明爽.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性研究[J].社科纵横,2015,(8):159-161.

[4]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5]文正祥,徐建平.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363-366.

[6]徐建平,马春.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33-35.

[7]李文静,俞慰刚,纪晓岚.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探索――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纪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4.

第8篇

部委

工信部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通信网络,全面实现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到2015年年末,通信网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设备基本淘汰,初步达到国际通信业能耗可比先进水平,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较2010年年底下降10%;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社会节能减排量达到通信业自身能耗排放量的5倍以上;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效率(PUE)值达到1.5以下;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推进,数量上有提高、范围上有拓展、模式上有创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逐年提高。

 

重点任务将是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网络结构优化升级、统筹部署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大绿色基站建设力度、深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生产用房节能改造、推进电力能源合理使用、加强产业链各环节节能减排力度、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

 

区域

第十一届软交会六月在大连启幕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将以“智能改变未来”为主题,于2013年6月20日~23日在大连举行。本届展会将重点聚焦IT产业的智能应用,分享智能城市的生活改变,探讨商业智能的发展方向,感受科技未来的全新体验,展现智能化、移动化、云端化、虚拟化的未来社会。同期会议议题将紧紧围绕主题,关注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产品技术热点,剖析行业瓶颈问题,诠释企业提升路径。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第十一届软交会展览面积35000平方米,预计参展厂商800余家,近百个国内外团组,30000余位参观观众,50余项同期会议活动。预计演讲嘉宾将达到500余位,高端听众将超过1万人。

 

本届展会将进一步完善交流和交易两大功能,构建高端的资讯平台、提供完善的交易服务。发挥中国软交会专业平台的推动作用,为产业发展、行业合作、企业交流、对接交易创造环境,进一步强化权威性、国际性、专业性和交易性。

 

福建省提出宽带工程2013年新目标

近日,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杨锦炎提出了今年“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年度目标。根据安排,今年福建省将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90万户,达65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30万户,达868万户;新增3G用户360万户,达1200万户;4M及以上用户占比达85%;继续推进厦门、福州、平潭TD-LTE试验网建设。

第9篇

Abstract: Through expounding the background of sponge city and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sponge city and rain flood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way and technology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case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thinks about how to better construct the sponge.

关键词: 海绵城市;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技术

Key words: sponge city;the rain flood management;low impact development;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14-02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频繁地发生城市内涝,同时,忽视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水资源短缺。另外,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面对出现的各种水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明显不足之处。主要归咎于:①城市排水单一的使用工程管道式灰色排水基础设施;②防洪规划和排水工程规划的落后;③对于雨水再利用的意识薄弱,天然雨水利用率极低,不到10%[1]。这些问题已经无法依靠某一单独的管理部门去解决了,而是需要一个更为系统、综合的解决方法,“海绵城市”理论便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的。

所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外案例分析等来梳理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其中雨洪管理方面的要点,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之后海绵城市建设起到参考作用。并且在进行研究时,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不能一股脑地“拿进来”,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更好地用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1 关于“海绵城市”的内涵

《指南》对“海绵城市”进行了如下定义: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其内涵可以具体解释为3部分:①海绵城市就是在面对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可以灵活应对和适应水环境危机。②海绵城市在雨水管理前后其水文特征是基本保持不变的,主要通过低影响开发(LID)思想以及相关技术来实现。③海绵城市通过不同方式将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利用,体现了对雨水资源可持续的综合管理思想。

2 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

2.1 国外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国外对于城市雨水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大量兴起于20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并在二十年内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和发展[2]。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为代表,主要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和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ity urban design,WSUD);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UDS);日本的健全水循环体系;以及德国柏林推行“雨水费”制度。另外,除了雨水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国外还推出了一系列法规及奖励政策,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家污染物排放削减许可制度》;设立绿色屋顶专项基金及优惠[3]。

2.2 国内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雨水控制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雨水利用,近年来雨水控制技术重心逐渐转向雨洪调控及污染控制[4]。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用)》。2015年1月,启动了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常德、南宁等 16 个试点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

3 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

3.1 水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与修复

①划定区域。划定需要保护的生态斑块比如湖泊、河流、湿地及水源涵养区,同时还有农田及原野,严加保护和识别。②进行保护。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规划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的行为[5]。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应上报各相关部门批准后,予以实行;而对那些不符合岸线控制利用和保护管理规划的一切行为都应依法查处。另外,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绿地、森林等雨水调控功能性强的斑块、水体面积和体积及水质我们需要通过各项技术加以修复。

3.2 低影响开发技术 低影响开发(LID)就是根据自然界中的水文条件原理,从源头对雨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雨水管理方式。

3.2.1 截留技术 截留技术就是通过不同方式,使雨水汇集面积增加,减慢雨水形成径流的时间,以此达到延缓径流的目的。

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结构包括四部分:植物层、土壤层、过滤层、排水层。对于不同的植物和介质层,绿色屋顶在夏天可以滞留70%~90%的降雨,冬季可以滞留25%~40%的降雨[6]。②冠层截留。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对上海市156个植物群落中植物滞留能力的研究,发现植物截留主要分树冠、枝干及其土壤,其对雨水的截留能力分别约为9%~12%、2%及40%,并且针叶植物冠层截留率要高过阔叶植物[7]。

3.2.2 促渗技术 促渗技术就是通过使用一些透水性的结构和材料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同时材料或是结构具有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①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其系统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透水性铺装材料主要有五种:包括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沙砾网格和嵌草网格。②绿色停车场。绿色停车场就是能够汇集来自机动车的零件磨损产生的重金属、汽车排放物以及周边径流汇集所产生的污染,进行初期处理减少面源污染。③绿色街道。绿色街道就是包括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池、路牙石扩展池、雨水渗透园与透水性铺装等设施,来保护地表和地下的水资源、使污染物减少,使雨水外排减少的道路雨水管理方式。

3.2.3 调蓄技术 调蓄技术就是在降暴雨时能收集雨水并对其净化,在干旱时能向周边绿地提供水资源。

①植草沟。植草沟是指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地表径流以较低的流速经植草沟滞留、植物过滤和渗透的作用,雨水径流中的多数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得以有效去除[8]。植草沟的结构从上到下为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渗排水管以及砾石层。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对5条不同结构参数的生态植草沟进行模拟降雨径流实验,生态植草沟中对径流污染物净化效果最佳的结构组合是:20cm种植土+30cm砌块砖+10cm砾石[9]。

②雨水花园。雨水花园也叫生物滞留池,指在低洼区域种不同植物的工程设施,通过土壤以及植物的过滤作用来净化雨水,并将雨水暂时滞留后慢慢渗入土壤以此来减少径流量。自上而下包括: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其总厚度在50~80cm合适。

③多功能调蓄池。多功能雨水调蓄池具有雨水调节和雨水贮存功能。主要是为了调蓄暴雨峰流量,同时将雨水的排洪、减涝、利用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其他一些社会功能更好地结合,使城市土地资源更高效地利用的一种综合性性设施。

4 案例分析

4.1 德国沙恩豪斯社区雨洪管理系统 沙恩豪斯社区位于奥斯菲尔敦,总面积约为150公顷,人口大概是9000,降雨偏少,属于较干旱的地区。社区在规划设计以及建造的过程中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比如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雨洪管理和开放空间多功能利用等等。

社区的雨洪管控系统有3个等级,首先一级组团生态设施接收来自建筑屋面、道路的雨水径流,主要设施包括生态沟和雨水花园;二级处理设施接收各个组团间的雨水,主要是通过大型生态沟进入多功能蓄渗池、小型景观湿地,最终再一起进入三级中型湖泊湿地。雨水的利用率高达95%,十分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排水设施压力,同时还补充了地下水部分。

4.2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场地原本是一片湿地,然而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的水源即将枯竭,造成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情况。该项目的设计策略就是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一个雨洪公园。设计保留了场地中部的一大片区域作为自然演替区。沿其四周通过挖填方,人为地制造出一系列深深浅浅的的土坑和高矮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美丽的“蓝-绿项链”,使之形成了自然和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和体验界面。然后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尽量收集城市雨水,让经过水泡系统经沉淀和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核心区的自然湿地,同时还在山丘上种植了很多白桦林,一个个水泡中主要是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让整个场地焕然一新,成为城市周边一处宜人地带。

5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考

海绵城市技术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要在源头控制,完成地上与地下的水循环。并且在建设海绵社区时,我们要看到汇水区和湿地、河流和湖泊的关系,还要看到大的流域关系,要综合地看待社区生态功能。要将海绵城市的技术综合利用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将利用率达到最高。笔者建议,还应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尽快完善法规体系建设,比如运用收费、补贴、奖励和罚款等经济手段,提高落实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相关知识,转变公众观念,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城市的建设不只是靠管理建设部门或是专家学者,更重要地是要让公众参与进来,让公众有这个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海d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时的向回看、不要完全被现代科学技术所束缚,要重拾尊重自然、模拟自然的智慧方法,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优势,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因为任何的发展,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城市建设,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才会是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李俊奇.城市雨水的资源化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经济,2004(10):26-28.

[2]杨林霞.国内外海绵型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5):72-73.

[3]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32(1):43-45.

[4]傅文,王云才.以水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研究――烟台市福山区南部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案例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6.

[5]朱党生,王晓红,张建永.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和措施[J].中国水利,2015(22):9-13.

[6]刘保莉,曹文志.可持续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111-115.

[7]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06):11-15.

第10篇

(一)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计量分析

1.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分析的理论方法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国内研究文献来看,绿色公共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产出效率,以绿色公共投资和国民经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来测算。而且,产出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以下有三种不同思路:

(1)可以用生产函数法,把绿色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按时间序列拟合回归分析法直接测算;

(2)把人均GDP的增长率分解为资本一产出比率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

(3)用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来测度,经济增长率可近似分解为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增长率与绿色公共投资增长率之和。

2.本文采用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理论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生产函数法对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进行度量分析。利用2004-2010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从而分析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本研究主体采用的也是此类方法,部分根据本研究所采用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变更,但不影响其主体结构。本文的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如下:GDPRit=Ai+αlnGGIit+βlnLit+γTIMEt+δWESTi+θMIDDLEi+μit其中,GDPRit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Ai常数项,代表广义技术水平;GGIit代表绿色公共投资额,ln表示对其取对数;Lit为就业人数,ln表示对其取对数;TIMEt为定义的时间变量,TIMEt=1,2,3,4,5,6,7;EASTt、MIDDLEi、WESTi为定义地区变量(根据中经网上地区分布来区分东、中、西部);α、β、γ、δ、θ分别代表,GGImit、Lit、TIMEt、WESTi、MIDDLEi的边际产出系数;μit为误差项。

3.样本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R)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以及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4年=100)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就业人数(L)的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末从业人员数。

(3)绿色公共投资(GGI)的数据。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采样时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和森林营林国家投资这两大项。

绿色共投资额=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森林营林公共投资额,绿色公共投资额利用CPI指数(2004年=100)进行指数化处理。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又分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三项。

(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包括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利用2004—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包括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其他;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中的自筹资金。

(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包括新建、扩建、技改中的“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根据本文查找数据过程来看,本文认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是已经被纳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故不作重复计算。森林营林投资额源自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投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森林营林公共投资=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4.计量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拟合优度R方和调整后的R方分别高达0.972450和0.971725,残差平方和为较小数值15.0918,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统计量为1341.312远大于临界值F0.05=2.21,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在T检验中,LNGGI、LNL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T0.05的值,而且,LNGGI、LNL、T、C的P值都很小,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具体回归模型如下(括号内为T统计量):GDPRit=2.285194+0.46191lnGGImit+1.477330lnLit(11.59164)(11.74179)(42.49865)+0.145198TIMEt-0.479694WESTi-0.186112MIDDLEi+μit(12.26056)(-9.101471)(-3.643975)R2=0.972450F=1341.312总体来看,回归效果比较好。其中,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462,对GDP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产出弹性小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1.48。可以看出,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低于劳动力,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劳动力投入。

(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效应对比分析

至此,本研究已经证实:绿色公共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并且,基于本研究数据,其产出弹性为0.462。但是,对于中国每个省份的具体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下面,根据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自治区的特殊情况,故不作考虑)的具体情况,江西省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比较。近年来,江西省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与绝对量变化江西省从2004—2010年期间,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的变化趋于一致,都是总体呈现上涨趋势,绝对量有所增加:绿色公共投资额在39.5-42.5亿元之间波动,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则在92-100元之间波动,2004-2008年呈明显上涨趋势,但是2009年有大的下降,2010年有所增加。但是,从图1可以看到,三大比重没有显现上升趋势,反而有弱微的下降趋势,相对量下降。根据人均GDP、人均GI、人均GGI、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聚类分析将28个省、市、自治区分为3类,江西省处于第2类,与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陕西、青海省归于一类。

二、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实证分析结论

1.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显著影响,其产出弹性可观。

2.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绝对量呈上升趋势,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相对量没有增加,反而有轻微下降。

3.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处于低位。2010年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在研究的28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以41.035亿元和95.790元排名13、18位,处于中、后阶段。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江苏省144.255亿元相差100亿元,是其28.44%,不到三分之一;江西省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北京市433.152元相差337.360元,是其22.11%。

4.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其他省份也低。从表2(按绿色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降序排列)可以看出江西省排在第9位,而在绿色公共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江西省却只高于少数几个省份,位于倒数。

(二)可行建议

加快生态江西建设、实现绿色崛起,鉴于绿色公共投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江西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政府就应转变公共投资结构,增加绿色公共投资支出。江西省从绿色公共投资方面应该尽量做到:

1.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和政府绿色投资监管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生产模式,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创建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

2.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植树造林投资额,不仅是绝对量上,还要在相对量上有所增加。森林植被是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经济、社会、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切实保护森林植被、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根治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森林营林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权力,政府加大森林营林支出,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奠定绿色基础。

3.引进能源科学发展技术,不断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激励企业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第11篇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渗透;城市内涝;削减地表径流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15-01

1.背景资料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变化,城镇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房屋、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场地和透水性极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尤其是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连续的孔隙、良好的透气和透水性。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可以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该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与发展。随着透水混凝土应用范围的扩大,从2009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如CJJ/T 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10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等。

2.透水混凝土的微孔结构

透水混凝土的特点是采用单粒级粗骨料作为骨架,水泥净浆或加入少量细骨料的砂浆薄层包裹在粗骨料颗粒的表面,作为骨料颗粒之间的胶结层,形成骨架――具有孔隙结构的多孔混凝土材料,由于集料级配特殊,形成了蜂窝状结构,或称为米花糖结构。由图1可以看出,透水混凝土是粗骨料颗粒间通过硬化的水泥浆薄层胶结而成的多孔堆聚结构,内部含有较多的孔隙,且多为直径超过1mm的大孔,因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3.透水混凝土的路面结构

将透水性混合料直接摊铺在路基上,经压实、养护等工艺构筑而成的路面即为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混凝土路基应稳定、均质,以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渗透。与传统的封闭性路基结构相比,透水性混凝土路基是开放式的。图2是典型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各个结构层的功能列于表1。

4.目前透水混凝土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表现在:1)耐久性差。透水混凝土的蜂窝状结构,使其抗压、抗折性能较差;透水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容易受到空气、阳光和水的侵蚀,所以其耐久性也有待提高。2)易堵塞。由于透水混凝土结构松散,孔隙率大,因此易被颗粒物堵塞。然而其各种优良性状都是依靠孔隙渗水来实现的,一旦孔隙被堵塞,其优点将得不到有效的发挥。3)不易维护。透水混凝土铺装作为新型措施,从技术层面来看还没有有效的维护方法。如当遭遇风沙天气后,细小的沙尘将透水混凝土孔隙占据,铺装渗透效果大大降低,但缺乏相应维护措施。4)推广力度不足。目前,透水混凝土路面已在一线城市得到有效推广应用,但在二、三线城市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5.今后增大透水混凝土路面应用的效应分析

(1)透水混凝土路面对于补充地下水和保障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地下水是城市供水水源的重要补充,而降雨又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但是不透水路面却阻断了降雨下渗,使得大部分降雨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排出,造成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使地下水水位不断降低,形成了地质学上的“漏斗型”地下水位,进而引发地面下降,沿海地区还会导致海水倒灌。另外,地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污染物,其进入自然水体后,必定会加重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自身与地面下垫层相连通的渗水路径使径流渗入下部土壤,以维持地下水水位稳定,防止水位下降,从而避免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引发的地面下降的问题。(2)能够吸声降噪。由于透水混凝土特有的多孔结构,当声波打在其表面时,声波引起小孔或间隙内的空气运动,紧靠孔壁表面的空气运动速度较慢,在摩擦力和空气运动粘滞阻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从而使声波衰减;此外,小孔中空气和孔壁的热交换引起的热损失,也能使声能衰减。(3)可以改善城市热环境。透水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与外部空气及下部透水垫层相连通的多孔构造,其地面下垫层土壤中丰富的毛细水通过自然蒸发和蒸腾作用能够使地表的温度降低,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热岛效应”。(4)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城市不透水路面铺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物环境,而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因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及保湿性,既兼顾了人类活动对于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通过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了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使透水混凝土路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5)能够削减地表径流,即相对于不透水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可以增大雨水的入渗量,使城市地表径流系数减小,雨水汇流速度减慢,从而使城市降雨径流总量减少、径流洪峰延后,使洪水过程线从之前的峰高坡陡改变为峰低坡缓,对于防止城市内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将透水混凝土路面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集成,能够将透过路面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

第12篇

关键词 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策略: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提:

近20年在西北大开发的中央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西部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拓展使得农田被占用,湖泊、河流被填埋,山峦被夷平・・・・・・一系列城市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新拓人居环境的开发造成城市的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空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集聚。同时西北地区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即生态环境脆弱,年均降雨量和蒸腾量不成正比,植物生长缓慢、绿化覆盖成型慢、自然生态自我修复性差,(以乌鲁木齐为例:乌鲁木齐年平均降雨为194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2000毫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但同样面对城市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市的多元化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做为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设计师的理念和推进策略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分析现状及误区:

1)占用城市集中绿化区域: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城市同样经历着和内地城市一样的核心区域不断扩大,原有绿化用地变更为商业、地产和开发区等。造成原有集中绿化区域被挤占或置换到城市边缘区域,造成城市绿色生态结构破坏与不平衡,核心区域“绿色生态中心”的原有功能性短期内无法恢复或完全丧失,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

2)减少或置换城市绿岛面积: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建筑及商业的大量集中在城市局部区域内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和城市绿化分布空间,不断压缩城市绿岛面积,减少透水区域,并产生了大量硬质不透水地面,这些硬质地面不但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地表水的渗透,对城市地下水源补充地功能进一步丧失,大大增加了在全球厄尔尼洛高发和频发的情况下,形成城市地表水径流危害的风险。

3)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破坏: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地区的城市车辆以几何式速度快速增长,(以乌鲁木齐为例:根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0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0万辆;5年后的2007年7月,突破20万辆;3年后的2010年6月,达到30万辆;1年两个月后的2011年8月,突破40万辆;仅仅10个月后的现在,急增到50万辆。)城市道路无限延伸扩张,把整个城市结构空间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区域,打破了原有城市绿色生态走廊的组织,每个区域间缺乏绿色生态走廊链接,整个城市动植物生物链独立分割无法顺畅联通,生物多样性与平衡被破坏。

4)对城市绿道建设的缺失:城市的快速发展,即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频发,为解决拥堵难题,城市管理者优先选择了拆除或“瘦身”原有道路中间或两侧的绿化覆盖隔离带,已扩充道路面积,满足暂时车辆通行需求。(以乌鲁木齐为例:据统计到2009年现有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街道中已经绿化的只有300余条,绿化普及率仅为25%。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现状距《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95%的标准相去甚远,道路绿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布局和降水量、蒸发量之间巨大的差距证明了绿化成本的昂贵,但是此做法对改造区域内的本已脆弱的自然生态植被的破坏了是灭顶之灾无法估量,更带来了城市绿量的不均衡及区域绿化覆盖率的下降,(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高辐射量少雨,植物生长周期漫长),加之城市的热岛效应,市民出行酷热难耐,无处遮阴,对于城市能否建立绿色低碳出行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巨大的难题。

5)忽视对生态湿地的保护: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边界无限扩大,城市开发用地、工业园区的设立延伸入原城市结构边缘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域,造成城市周边生态湿地系统被破坏,湿地特有功能性降低或丧失。(以新疆五家渠市区域为例: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五家渠辖区在天山山脉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中下游,沉积厚度大于400米,大致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两大地貌单元。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流向东南至西北,水位坡降0.6%,总储量2.3亿立方米,动储量1.5亿立方米,潜水层水位埋深大于2米,厚度19~23米。作为乌鲁木齐后花园和“湿地生态肺”的五家渠市,据报道到2013年,五家渠工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3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增长43.1%。围绕构建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先进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7.4亿元,增长41%。而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引入的大量冶金、煤化工等重耗能、重污染行业对生态湿地生态的功能性降低或丧失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乌鲁木齐地区的气候影响也逐步显现。)

“生态湿地”--城市的生态肺:

a)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城市许多水体趋向富营养化,湿地系统对藻毒素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b)调节微气候,改善城市环境: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c)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d)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保宣传和对公众进行相关教育提供了场所。

6)城市新增设施的绿化补充方式的缺失: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新增的道路高架立交,但我们的管理者无暇顾及到这些新增设施的绿化美化措施,造成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架耸立在城市中心区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不利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的建立。(以乌鲁木齐为例:2013年-2014年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开始新建“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建设,大量高架桥路面快速建成,工程内容包括,一、将现状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改建为高架快速路,形成沟通西外环与东外环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东外环高架道路改扩建工程,其中高架采用双向6车道。二、乌市西虹路至西山路高架工程,东起西外环西山立交西侧,西至乌奎高速西山立交东侧。三、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东延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完成的同时,对高架的绿化工程成为未来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绿化的任务。)

(二)对策与建议: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1.确立城市绿色生态交换中心: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固着点,是一些核心区域的汇

总,这些区域可以为乡土的植物和动物提供空间,并为穿过系统的野生生命、人

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包括各种城市开阔空间和绿色区域。在西北地区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分别归类老城区与新建区域,老城区可以

已现有的形成良好的动植物共生生态链如开放式大型公园、大型绿地为基础,确

立了绿色生态交换中心;新建区应提前规划出绿色生态交换中心并保证此区域的

位置不被挪用、置换,避免被商业开发所侵占,以形成整个绿色生态城市各区域

的发展核心,并通过乡土景观(包含乡土植被与乡土生物物种)的园林绿化营造,

完成自然生态链的在修复。修复过程应该集合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参议和规划,以

此规划更科学更具有长效性,真正实现工程的有效性。

2.链接城市绿岛:是将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连接环节,这些环节是维系至关重要的生

态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城

市管理者应明确此区域的重要性,提前规划到位,避免被开发侵占置换。老城区应

通过园林绿化的多种形式补充完善区域城市绿岛的生态物种多样性,新建区域应遵

循自然生态方式通过园林绿化营造城市绿岛恢复建立的乡土生态系统,并与老城区

生态系统相呼应。

(1)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组建:将核心区域联系在一起的通道,能够让动物在这

些区域间运动,让种子和花粉通过通道而传送。在西北地区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我们

的城市管理者需保留或重新建立此区域的通道作用,避免链接断裂,各区域间形成

孤立状态。通过城市园林改造恢复建立每个区域的互通关系,完善各区间的生态物

种的互动关系。环境的改善源于各系统的观念的一致行动的一致。作为生态环境的

一份子,我们的社会组织是维护自然美好家园最重要的承担者和责任者。

(2)建立完善城市绿道:此区域是一些有着自然地土壤、植物和水景的开阔空间

的性质的通道,能够提供更多的吸收雨水的界面,减少市政排水设施的压力,绿道

中的树木减缓了水流,在地表流水进入排水管之前净化了水质。同时为市民绿色出

行提供了绿化覆盖率的通道。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留有或改造绿道的用

地,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的恢复连接绿阴覆盖率,以推动西北地区城市建设

的绿色出行中城市居民步行通道的短板。生态环境中用“绿色”过滤和净化我们的

生活空间,是一种既有效又节约成本的建立优质社会空间的方式,回归“绿色”势

在必行。

(3)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除了吸收和缓解城市来源的降水,调节城市温度湿度、

改善过滤城市来源的水质,湿地同时提供了宝贵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娱乐机会,湿

地保护至关重要。城市开发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周边湿地的侵

占与破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恢复生态湿地系统,恢复生物种群多样性。人工

再造湿地虽然耗时,但是却是园林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事半功倍之效能,因

为湿地的再现意味另一个小生态环境的重塑,将为城市长效发展和相关产业(如旅

游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4)组建树林:树木防护林能够减少住宅供暖和冷却成本10%-50%。我们城市管理

者应保证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化林带的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低碳节能

目标,又有利于向绿色生态城市的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对于有沙漠化趋势的地域

意义更加深远。

(5)增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就好像一顶帽子,保护建筑屋顶不直接接受紫外线的

照射以及自然风雨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屋顶防水层的寿命,它就像棉被盖在屋顶上

面,具有保暖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降低了城市建筑的能耗,除此之外,在城市

中心高密度建筑群中,绿色屋顶也是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好办法,

根据降雨的强度和土壤厚度,绿色屋顶能够吸收15%-90%的降水这对于年平均降雨

量稀少的西北地区城市的雨水管理和在利用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减少潜在的雨

水带来的污染,同时对西北地区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屋顶设置

绿地不需要额外的土地,而且由于模仿自然的过程,所以屋顶绿化在提高建筑的审

美同时,具有良好的恢复自然生态的功能,在许多国家,绿色屋顶的建筑已经成为

法律被写入城市发展建设标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开发绿色屋顶的国家之一,

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在过去几年里国内也出现了绿色屋顶的项目,如北

京已经有数百栋楼宇设置了绿色屋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绿色屋顶技

术来完善我们国内的标准,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绿色屋顶绿化广泛运用,推动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形式的多样性。

(6)增加渗透地面:减少不渗透地面面积,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减少雨水收集池的

需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集中城市用地界面内应增强对其开发区域内透水地面的

等综合指标的硬性要求和控制,增加城市园林绿植区域,以改善现有不透水地面对

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源补充的影响。增加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从某角度就在于他的

独特性,此项规划如果能够实施,将改变城市园林的单一性,使园林布置和植被种

植规划相结合使城市面貌呈现多元性。

(7)垂直绿化的运用补充:目前城市绿化中广泛使用的垂直绿化的形式有壁面式、挑

台式、柱廊式、立交式、围栏式和棚架式等,根据地域特点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西北

地区城市垂直绿化中具可操作性的壁面式和立交式绿化。

a)壁面式绿化,是指在水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外表上进行绿化。攀援

类壁面绿化是利用攀援类植物吸附、缠绕、钩刺等攀援特性,使其生长过程中依附

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品质。由于蔓性攀

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

体,通过植物的叶面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解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

温度大大的降低。有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绿化覆盖的墙

面的温度低13度-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

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达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降低

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有一定程度上的吸附烟尘的效果。壁面式绿化在城市绿化形

式中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不占用土地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绿量及绿化覆盖率,增强

了城市绿化的立体效果。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一到新的风景线。

b)立交式绿化,是指立交桥体表面的绿化,既可以从桥头上或桥侧面边缘挑台开槽,

种植具有蔓性姿态的悬垂植物,也可以从桥底开设种植槽,利用牵引。胶粘等手段

种植具有吸盘。卷须。钩刺类的攀援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攀援植物、垂挂花卉种

植槽和花球点缀来进行立交桥柱绿化等。这种绿化形式属于低养护强度的空间形式,

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和抗污染能力。现阶段西北地区城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期,大量的城市立交、高架崛地而起,并快速建成,面对越来越对的城市高架系统,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提前考虑新的城市空间园林绿化模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手段

美化弱化城市生硬的基础设施,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条件下,调节城市空气质

量。让我们的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包裹下的冷硬的灰色的居住地,让他成为被柔美

的绿色围绕成为充满温情的栖息地。

结语:“绿色生态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认同与参与,尤其是大众的参与,比如绿色屋顶、城市绿道的建立、透水地面的设置、垂直绿化的运用,使生态、环保、低碳、节水节能的概念能够在深入人心。促进大众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低碳出行,从而为绿色生态城市建力贡献力量。“绿色生态城市的确立”。既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需要在实践中动态、科学地把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绿色的内涵不断地发展,让城市园林绿化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对接与搭配,让硬质无生命的基础设施披绿装添五彩,让园林绿化这个有生命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美容师、节能器和环保卫士的作用。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持续性的共同努力,为此我将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