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8:3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碑营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微信营销现状概述
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来,其功能日益完善,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的青睐。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是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1]。强大的用户基数使其水到渠成地成为企业炙手可热的营销工具。
微信更是以其多样化创新化的营销模式涉足各行各业。2014年初,第一女装品牌VEROMODA运用微信O2O模式,仅仅只用3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1000万的销售额。家具品牌红星美凯龙利用关注微信公众号抽奖活动使其粉丝数量大幅增长。中兴手机则借势微信抢红包,实现了7天内卖出450万台手机的销售目标。微信众筹更是在为影片《大圣归来》筹集资金的同时为该影片做足了营销工作,为其后期票房的一路飙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何种微信营销模式,都需要营销信息的广泛传播,将其转化为口碑信息并得以传播是必不可少的。如微信抽奖众筹、抢红包等,都需要用户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将相关的信息传播至朋友圈或推荐给相关好友,病毒式的营销效果在此基础上产生。微信口碑营销通过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相较企业对消费者的直接影响更具有影响力,但在口碑营销模式下,企业作为口碑营销的内容源泉其发挥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微信口碑信息传播的渠道及内容是企业微信口碑营销的基础,其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传播口碑信息的热情及口碑营销的效果。
2 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1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口碑传播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同时也将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微信以其强关系状态及其私密性在口碑营销方式上相较于其他社交平台更具优势,更受消费者的信任,其营销的转化率更高。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将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营销工具。
然而口碑也不仅仅局限于正面信息的传播,负面口碑及中立口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信息。当消费者有不满意的购物经验或对某种产品发生不好的使用经验时,他们最常发生的行为就是将这种不好的经验告诉其他的亲朋好友,并建议他们不要使用此产品,因此负面口碑往往会减少口碑受众对相应产品的购买意愿,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2]。中立口碑相较于正面与负面口碑没有偏向性的评价,或是与产品或服务无关的评价信息。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它的关注度低。
口碑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传播内容与消费者欲购产品或服务的关系度;可信性则指者的可靠性及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专业性由熟悉度和专门知识组成,其中熟悉度是指消费者累积购买或经常使用产品的相关经验,而专门知识则指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有专业的见解;准确性包括口碑信息的全面性及及时性,及时全面的口碑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才是有价值的[3]。
2.2 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的建立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多人群聊、位置分享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微信号码、附近的人、漂流瓶、扫二维码、雷达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会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4]。
2.2.1微信公众号――丰富权威式口碑
微信公众号让企业得以向微信粉丝推送信息,可以是文字、图文、音频以及视频消息等多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提供关键字自动回复,与用户进行互动,为用户提供咨询及售后服务,这往往是企业口碑信息的源头之一。另外,售后服务以及用户关于企业信息的咨询都需要更为专业的公众号客服人员进行解答。一个完善的CRM客户管理体系也是微信公众号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因此,公众平台上更加适合丰富权威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2 朋友圈――趣味奖励式口碑
朋友圈则是微信口碑信息广泛传播的直接途径。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分享其他软件或网页中的相关内容。但只有互为好友才能进行点赞或评论。可以说,“朋友圈”新功能的研发,使得微信的私密交际能力完全被激活,成为一种分享式的口碑营销,并为企业的销售提供了非常简洁便利的渠道[5]。只有当相关信息趣味十足或转发奖励诱人时,用户才会自发地在直接的朋友圈中正面口碑信息,因此,朋友圈更加适用于趣味奖励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3漂流瓶――品牌活动式口碑
漂流瓶通过“扔一个”与“捞一个”实现了企业的口碑信息传播。企业通过语音或文字的方式将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放进瓶子中,用户通过主动的“捞一个”就能够看到有关该企业的头像以及个性签名的信息。这种方式避免了信息推送造成用户的反感且扩大了企业口碑信息的推送范围,实现了跨地区的口碑信息推送。该方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潜在客户也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但用户更加信任社会名声较大的企业。因此,漂流瓶更加适合于品牌活动式的口碑信息。
2.2.4 二维码――O2O优惠式口碑
二维码的发明,相较于搜索关键字关注简化了步骤,操作更加简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优惠券、折扣或投票比赛的手段来吸引顾客扫描其二维码。折扣等优惠往往成为用户之间喜爱的口碑传播信息。通过二维码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者,从而极大地增加了口碑信息的传播概率。该模式更加适合O2O优惠式口碑信息的传播。
2.2.5 位置签名――简练明了式口碑
位置签名这个功能主要依赖于“附近的人”,LBS的发展使得企业和用户可以互相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来发现对方的用户名、位置及签名档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企业的免费广告位。但其一句话的签名档往往要求口碑信息更加简练明了,且该种口碑信息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才能产生更好的口碑信息传播效果。
结合上述理论,构建出以下企业微信口碑营销模型(如图1)所示。
3 基于模型提出建议
3.1 明确口碑内容,找准传播方式
企业一旦明确自己的需要传播的信息则需采用相应的微信口碑信息传播模式,在微信已实现的点对点精准营销的情况下,使推送的信息更加有效用,营销转化率更高。同时,企业有必要弄清楚微信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与特色,更加准确地开展微信口碑营销,从而让企业标签化成为企业的一大营销特色,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当企业充分利用好微信口碑营销,使得企业自身的粉丝圈不断扩散,无论在老客户的忠诚度或是新客户中知名度的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微信平台上,品牌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产品本身。
3.2 完善产品服务,丰富口碑内容
在微信口碑营销中,企业不仅要生产好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还需源源不断地制造好玩有趣、有温度、有故事、与众不同的内容,这样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口碑传播的范围更加广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消费的可能不是产品,而是与产品捆绑在一起的某种情感上和精神上的东西。如很多人去星巴克消费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休闲、小资的生活情调。同时,企业应通过公众号与粉丝进行互动,做极致的个性化产品,从而形成自动化的口碑营销系统。
3.3 关注口碑传播,及时采取措施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好地概括了消费者对负面口碑依赖程度较高且更能传到较多人的耳中。微信这一基于强关系半熟朋友圈的社交平台,对负面口碑信息的传播更是迅速有效,者或出于帮助他人避免再次受骗,或出于发泄自身因买到不好或虚假的产品或服务的情绪,负面口碑信心,且接受者往往更倾向于再次传播负面口碑信息。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在经认证的权威公众平台进行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及辟谣。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851714014);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5R417021)。】
参考文献
[1] 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D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2015-06.
[2] 赖胜强.基于SOR模式的口碑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3).
论文关键词:服务企业 品牌营销战略 顾客体验
经济学家对产品有三种经济分类,即搜寻产品、经验产品和信任产品。有形产品具有搜寻特征,顾客可以在购买前多方面搜寻产品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做出购买决策。而大多数服务不是经验产品就是信任产品,顾客在购买之前往往不能辨别服务质量的好坏而只能依据服务品牌做出判断。所以对于服务企业而言,建立强势服务品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但是,目前对品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形产品领域,涉及服务企业品牌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营销的差异,研究如何建立、维持和强化服务品牌对营销理论发展和服务企业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服务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服务主要具有四大特性,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易变性和易消失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服务品牌营销的特点,也是影响服务企业发展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主要因素。
(一)服务的无形性
服务不像有形产品能让顾客在购买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闻得到、摸得着。服务的无形性使得顾客难以做出判断和评价。
根据传统的产品品牌营销的观点,品牌是由一系列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可被感知的因素的集合,品牌力量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所产生的持续好感。为了增强品牌力量,营销人员会致力于强化感知因素以便让目标顾客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但是在服务领域,品牌营销会因为服务的不可感知性而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服务企业的品牌营销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无形供应上增加有形展示以打造服务品牌形象。
(二)服务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如果服务是由人来提供的,那么提供者就是服务的一部份。而因为服务正在生产时顾客也在场,这样提供者和顾客会影响服务质量和服务的结果,也会对服务品牌有直接影响。服务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作为服务营销的一个特点,使得在进行服务品牌营销时必须要重视服务的提供者以及企业同顾客的交互关系。
(三)服务的可变性
服务具有高度的可变性,服务质量往往会因为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服务的可变性使得服务质量难以控制,从而对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维系带来较大的困难,这也是服务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时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
(四)服务的易消失性
服务不能储存。服务的价值只存在于顾客前来的这一刻。当需求稳定时,服务的易消失性不成问题。但需求发生波动时,与产品制造企业相比,服务企业难以在较快时间内解决需求与供给两者之间的矛盾。这种状况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不稳定并引发顾客抱怨而对企业品牌的建立造成困扰。
二、服务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发展
(一)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对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和感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在购买前缺乏直观的感受,也难以做出评价。为了减少购买风险,顾客往往会根据服务提供者来判断服务质量的优劣。因此,对服务企业而言,企业品牌应当成为品牌组合中的主导品牌,进行重点建设。当服务品牌与企业名称相联系并获得成功时,服务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权益。但是仅依赖于企业名称的单一服务品牌不利于企业进入新的服务细分市场。
因此,在主导品牌之下,服务企业也可以随着服务产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主副品牌策略,即企业名称加上个别服务产品名称作为辅助品牌。例如希尔顿饭店在经济型商务饭店市场引入HiltonGardenInn品牌,一方面可以利用企业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另~方面又借助于副品牌来突出其具体服务产品的特征。
(二)品牌展现
确定品牌名称后,服务企业需要对各种品牌要素进行设计,向顾客展示所要传达的品牌内涵,增强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由于服务是无形的,进行品牌展现时,服务企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无形的服务有形化。 = 首先,品牌标识包括相应的文字、图案标识,标志和口号的设计应凸显服务品质,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并方便传播。例如,许多保险公司使用寓意稳固或安全的标志如岩石或者有力的双手。其次,对服务有形展示要素的设计。企业建筑、服务环境、服务设施、人员着装、接待区、停车场、宣传资料等与品牌相关的因素会出现在顾客与服务企业的首次接触过程中,影响顾客对品牌的感知从而影响品牌形象。
(三)品牌传播
服务企业要使顾客熟悉品牌。向顾客传递品牌观念。在服务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广告、口碑和公共宣传是常用的传播工具。
1.广告。广告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从而帮助消费者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服务品牌。在建立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资产方面广告都有着比较突出的优势。但在利用广告进行品牌传播时,服务企业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确定目标受众市场.大多数产品制造企业喜欢面向大众市场进行大规模广告活动以图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来占领市场。但是由于服务企业需要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的每个接触点都展现一贯的品牌价值定位。因而这种广告方式对服务企业而言是一种浪费,其成本相比其收益支出太大,并不能更好地抓住目标顾客。服务企业应该把目标市场作为其广告受众市场。
[关键词] 新媒体 口碑营销 社会网络
一、原研究分析
1.研究背景
口碑营销是当今这样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碑传播已成为消费者选择消费商品的重要依据。在信息化的科技时代,更多技术为口碑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意见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2.研究结论:大量研究表明,口碑营销是市场传播中最有影响力的渠道之一。口碑营销的理由是:它比营销者的传播感觉更可信,因为它是被“像我一样的人”无偏见的感知过滤后的结论,当人们对公共机构的信任下降时,口碑营销的影响力上升。企业经营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口碑相传在这个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只是很多进行中的事情之一。从这个全景,有助于我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期望,了解什么是适合通过口碑来营销的。
二、笔者模拟研究
1.关于新媒体使用情况的小范围调查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0份,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和部分工作人群,调查结果(“经常或非常频繁使用下面新媒体”的百分比)如下:在线观看或者上传视频60.4%,在线阅读报纸、在线参与自己或朋友空间的讨论和听卫星收音机均为41.5%,使用PVR技术(如TIVO或者DVR)28.3%,创建博客20.8%,浏览博客17.0%,在线阅读报纸和在线听收音机均为13.2%,创建播客7.5%。
问卷结果分析:(1)以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已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并使用;(2)从在线观看及上传视频(60.4%)、在线阅读报纸(41.5%)、在空间进行讨论(41.5%)这些新媒体较多使用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越来越依靠电脑、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和,这既加快了信息获取的速度,降低了成本,而且网络互动平台使口碑营销有了更好的运行环境。总的看来,此次模拟研究除了个别数据上的少数差异,基本结论和原文研究差别不大。
2.关于信息寻求和提供的模拟调查
本次模拟研究主要针对原文规律一“并非所有的社会网络都是平等的,并非所有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有平等的影响”进行。原文研究表明,大量提供关于车、金融服务、电脑、政治的信息的主要是男人,个人保养、非处方药、营养品、健康的提供者主要是女人,而搜寻信息的类型中,这种性别差异明显减少;对每种不同类型的品类而言,口碑营销活动和社会网络的存在程度是不一样的,如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对“营养和健康饮食”的口碑营销就有很大差别,这可以帮助商人们更好地安排活动和细分目标人群。为了证明类似的研究结论,笔者进行了一个小型模拟调查和一个网络数据搜索:
(1)模拟调查(发放问卷101份,有效问卷100份,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和部分工作人群)。在笔者进行的模拟调查中,根据原文研究的“餐馆、电脑、电影、交通工具、营养与健康饮食、健康护理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政治议题和候选人、去哪度假、手机服务提供商、直销药品、个人护理产品、对公司的感受、运动鞋”这十四种消费活动对人们进行了调查,列出“您会向他人寻求有关以下消费活动的信息吗?”、“您会主动向他人提供以下消费行动的有关信息吗?”、“是否会向他人谈到该信息”这几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餐馆(90%)、电脑(87%),以及交通工具(86%)是人们谈论最多的问题,“在一定或很大程度上寻求或提供”这些变量的人也都几乎占据了60人以上;而直销药品(52%)、对公司的感受(62%)则相对较低,“在一定或很大程度上寻求或提供”这些变量的人只有20人到30人,其他的变量则集中在75%到85%之间;信息的搜寻和提供与性别有很大关系,男性主要对电脑、政治、运动鞋感兴趣,而女性对营养健康、电影、个人护理产品更青睐;有的信息的寻求和提供不是对等的,例如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营养与健康饮食的信息提供者明显少于信息寻求者,这说明有的领域信息是专业化的,需要专家多提供建议,而这些专业化领域的信息人们也更愿意相信专家的意见。
下面是笔者对模拟研究与原文研究的结果进行的乘数效应对比分析:根据SPSS作出的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相关系数的概值为0.541大于0.05,没有显著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模拟研究和原文研究有较大差别。在“您是否会在一定或很大程度上向他人寻求或提供下列信息”上,电影、运动鞋、去哪度假、营养与健康这四个变量在模拟调查中的数据明显高于原研究结论,而在交通工具、健康护理和直销商品这三个变量上,原文研究数据又高于模拟研究,其他变量两者比较接近。这种特殊变量上的差异性和笔者调查样本主要为年轻人有关,有一定片面性。
乘数效应,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年轻人与其他年龄层次的成年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有很大区别,因此以调查年轻人为主的研究结论和原文研究有较大差异是可以理解的,这正代表了社会收入和支出导致的乘数效应的差异性。商家据此可以针对各个群体喜好的不同进行各类对应的营销模式,这样会使乘数效应的影响最大化。
(2)网络数据搜索:为了弥补模拟研究的片面性,笔者在百度上搜索了相关消费活动的名称,其信息条目数量如下:餐馆、电脑、电影的信息数量最高,都接近一亿条;而金融产品和服务、直销药品、对公司感受则相对较低,只有几十或几百万条,其余变量集中在一千万条左右。搜索关键词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众对于这些类型信息的提供和寻求情况。
(3)模拟研究结论。①口碑传播在各种社会网络(如性别、年龄)中各不相同,商家可针对各个群体喜好的不同进行各类对应的营销模式,使乘数效应的影响最大化;②以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已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并使用,这成为了口碑营销迅速发展的载体;大部分信息寻求者也是信息提供者,信息寻求者得到信息后会乐意把该信息传播给他人,口碑就是这样形成的;③专业化的领域需要专家多提供建议。
三、类似研究介绍
1.互联网强化了口碑营销的作用(来源:动态网站制作指南)
从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了新媒体的一个共性:他们多数是依靠网络的。可想而知网络环境对口碑营销环境的营造作用。在《互联网强化了口碑营销的作用》这篇文章中提到:市场调研公司BuzzMeteics提醒从事网上销售的企业:网络的作用远不止产品销售本身,它其实也是一个公共论坛,消费者在此交流他们最直接的想法,这些信息往往对企业品牌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此文也支持了笔者对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出的结论:新媒体已经被普遍使用,其越来越多的使用为口碑营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用户推荐指数最重要 汽车营销关注“口碑”(来源:汽车部落网)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汽车营销中,人们不会完全相信广告及营销人员所讲的,他们会更信赖老用户的态度和建议,所以更多人在选购汽车时更加关注汽车的用户推荐指数。
口碑营销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今天,它的作用可能会比广告、公关来得更有实效,所以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营销力量。而这里的“使用过的老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能够给正打算选购的消费者一些权威意见的专家,这也与笔者研究中的结论相应证。
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伦敦 1936年
[2]《2008年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R].流媒体世界网
[论文摘 要]企业营销就是营销氛围,营销氛围好顾客感知价值就高。所谓营销氛围是企业通过对某种特定营销环境的营造而引起顾客好感并促使顾客认定购买的价值性信号,包括情感氛围、服务氛围、销售氛围、文化氛围和宣传氛围。
一、营销氛围的内涵
氛围是商场所“提供的环境、情调和格局的总和”。《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指出:未来的竞争战场就在“体验”。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让顾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就需要厂商营造营销氛围。氛围是一个品牌形象高低的直接写照,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好的氛围营造可以提升产品品牌,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有利于提高产品销售量。营造氛围需要借助特定营销环境营造,包括硬环境氛围和软环境氛围,既包括物的环境因素,也包括人的环境因素。由此,笔者认为,所谓营销氛围是企业通过对某种特定营销环境的营造而引起顾客好感并促使顾客认定购买的价值性信号。
首先,营造氛围需要借助特定营销环境营造,包括硬环境氛围和软环境氛围,既包括物的环境因素,也包括人的环境因素。其次,特定的营销氛围能够引起顾客的好感。再次,氛围能够促使顾客认定购买。顾客注意到该氛围后,就会产生“这就是我要买的产品”、“到这里买我很放心”、“再不买就买不到了”等感受,这就是氛围营造的作用。最后,氛围是一种价值性信号。这里讲的价值性信号就是氛围能够暗示产品或企业给顾客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能满足顾客某种心理利益或社会利益,顾客根据产品显示的价值性信号选购产品。
二、营销氛围的驱动因素
氛围是企业一种重要的营销工具,企业营造氛围的目的是通过给顾客一定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
(一)情感氛围
营销氛围是由服务人员、商品陈列、装潢、背景、气味和pop等要素构成。它是一种综合动态的营销环境,通过顾客感官的感知,直接影响顾客购买。好的营销氛围,能有效地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强化其消费动机,增强其购买后的满足感。因为顾客的购买行为具有易变性、可诱导性和冲动性,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而产生冲动性购买行为。
情感氛围的打造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着手。从硬环境上看,通过营销人员创造性的购物环境设计,使顾客产生美的享受和启迪,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享受和满足。包括企业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色彩的运用、商品的陈列和展示、产品的包装设计等,这样既能满足顾客对美观、大方、卫生、舒适需求,又能满足顾客对高档、身份、情感等的需求。这种硬氛围的设计让顾客对企业产生一种好感、信任或者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或者是品位和身份的象征等的感受。软环境氛围打造包括:①关爱顾客氛围。企业或产品通过营造珍惜生命、关爱健康、享受人生的氛围,充分体现对顾客的关爱,必然会受到顾客的喜爱,如顾客对保险、保健食品、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就是证明。②增强自信心氛围。竞争时代顾客需要增强自信心,顾客如果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就会帮助顾客工作或事业的成功。③消除恐惧氛围。顾客对自己的生命越来越珍惜,顾客希望通过产品消除恐惧,满足安全、舒适的生活,因此企业营造一种能消除顾客恐惧的氛围,其产品也会很受顾客的欢迎。④引起好奇心。随着顾客基本生活的满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有些顾客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如果企业能够营造激起顾客好奇心的产品,也会受到顾客的强烈购买。⑤愉悦氛围。竞争年代加大了顾客的工作压力,顾客缓解压力的最多途径就是追求愉悦,这也是当今娱乐产品、休闲产品、体育产品畅销的原因。
(二)服务氛围
根据施奈德和怀特(susans.white)的观点,服务氛围指员工对组织要求、奖励、支持服务工作和服务行为的政策、管理措施和程序的共同看法。服务氛围实质上是员工感知的组织对服务工作和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
首先,服务氛围是一种共同看法。企业全体人员包括员工和管理者都有强烈的顾客服务的导向意识,都认识到服务顾客的重要性,这是形成服务氛围的前提。其次,企业全体人员都有共同的行为。不仅一线员工,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热心周到服务顾客的行为,这是服务氛围形成的关键,因为如果管理者只是有服务意识而没有服务的行为,就不能为员工树立榜样的作用。再有,顾客服务满意度取决于企业主管对员工支持和配合的力度。①员工是否参与顾客服务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如果直接服务顾客的员工没有参与顾客服务政策和标准的制定,而仅由管理层制订,就可能会出现制定出来的政策和标准不到位、不一定符合顾客需要等情况,而且制订出来的这种政策要员工贯彻执行,实际上就带有强迫员工的感觉。②管理层为顾客服务创造条件的程度。第一,能否给员工充分授权。如果不能给员工充分的授权,既不能满足顾客个性的服务,也不能及时解决顾客的抱怨。第二,提供的服务设施和用品的丰富程度。如果提供的服务设施和用品越丰富,越能使员工在顾客服务中施展才华,得心应手,顾客的服务满意率也越高。③管理层和员工一起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频繁程度。在给顾客提供的服务中,管理层从不露面或只在重大场合做些表面文章,认为服务只是一线员工的事,那么,服务氛围就很难营造。如果管理层能经常深入一线,直接接触顾客并经常与顾客沟通,甚至为顾客提供服务,服务氛围就容易营造,当然服务满意率就高。④管理层对员工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对员工在顾客服务中做出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理解员工的难处,并对受委屈的员工给予及时安慰,像沃尔玛设立的委屈奖,员工也就会努力地投入到服务中去。⑤公平对待的员工。一方面员工的待遇要得到保证,员工的自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对待员工应一视同仁,奖罚分明。
(三)销售氛围
销售氛围就是通过创造性地有意识地销售环境的设计和顾客购买欲望激发而形成的一种以销售产品为目的销售气氛。首先,销售氛围的设计需要有一定创造性。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通过创造性设计,产生差异性,才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其次,销售氛围是企业有意识设计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快的促进产品的销售。再次,销售氛围的创造需要特定的销售环境设计。如营造方便顾客购物的卖场环境、营造吸引顾客眼球的店外气氛、营造方便顾客浏览的卖场布局,营造购买立即购买的购买理由设计等,通过设计,创造出一种热门的销售环境气氛。还有,销售氛围要能够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1.创造一种声势。既可以是大品牌的强势销售,也可以通过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让顾客跟着广告走。2.创造流行。根据顾客趋同从众、不甘落后、崇拜名人和追求名牌的心理动机,制造流行。3.创造紧俏的气氛。通过饥饿销售法创造一种顾客想买又很难买到的感觉,促使顾客立即购买。4.借势。借当前国内外政府的重大政治活动或经济活动,甚至是重大事件或者名人,推出企业产品。5.设计一个购买理由。购买理由的设计简单易懂,易于口传,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等,购买理由如果能充分吸引顾客眼球,会积极推动顾客购买。
(四)品牌形象氛围
品牌形象氛围是企业通过品牌形象打造而引起顾客对品牌的联想或认知从而促使顾客对品牌迷恋购买的气氛。很多顾客认为“不是产品而是形象才具有价值”,“价值包含在形象之中”,因此,品牌形象是一种关键的营销活动。品牌形象氛围主要包括:①品牌梯级形象。是国际大品牌、中国大品牌还是地方品牌?是象征实惠的品牌还是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品牌?出于职业或事业发展需要的顾客,其对品牌的迷恋程度是不同的。②品牌产地形象。顾客选购产品时注重产地正宗的产品,认为只有产地正宗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才是最好的和值得炫耀的,而分公司生产的产品就认为质量不够理想。③长寿品牌形象。历史越是悠久的百年企业,顾客认同度越高。④诚信品牌形象。品牌实质上反映的是品牌与顾客(包括潜在顾客)之间的某种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承诺,品牌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会持续引起顾客的迷恋。⑤乐于好施形象。乐于好施的品牌形象,让顾客感觉即使是让他们赚了钱,还是值的,因为该企业还是会把利润的一部分用于顾客身上的,这就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美誉度。
(五)宣传氛围
宣传氛围是企业针对其目标顾客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沟通、消费知识传授和消费观念培育的系列活动。宣传氛围的营造对企业产品的营销意义重大。第一,宣传氛围是引导顾客走出困惑的有效措施。消费者购买是非专家购买,顾客只是一个信息不完备、理性程度不完全的市场主体,在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不知作何选择购买商品。这就需要企业营造宣传氛围。第二,宣传氛围的营造是唤醒顾客的需要。宣传氛围营造过程,既是一个唤醒消费者的过程,也是一个为企业培养忠诚顾客的过程。第三,宣传氛围的营造过程也是顾客消费理念培育的过程。只有通过宣传氛围的营造,不断对顾客进行消费理念的培育,使企业产品的生产理念与顾客的消费理念一致,产品才会持续的得到顾客的认可。第四,宣传氛围的营造过程也是顾客消费素质提高的过程。宣传氛围的营造的过程既是不断给顾客传授产品消费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也是顾客消费产品承受能力、购买能力培育的过程。第五,宣传氛围的营造过程也是保护顾客利益的过程。通过“消费讲座”、“消费者学校”、“假冒伪劣产品识别会”等宣传形式,提高顾客谈判能力、计算能力、识别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从而使顾客利益得到保护。
宣传氛围包括企业自身营造和顾客口碑营造。企业自身营造的宣传氛围力求“稳、准、狠、特、淡”。“稳”即宣传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能停停做做;“准”即针对目标顾客宣传,尽可能减少浪费;“狠”即宣传一定要有规模,形成一种声势浩大的效应;“特”即宣传要有独特性,尽可能避免雷同,其他企业用过的手段尽可能避免,才能吸引顾客注意力;“淡”即尽可能淡化商业味,拉近与顾客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扩大知名度的同时,更要注意树立企业的美誉度。顾客口碑营造需要:①赋予品牌或产品生动而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寻找历史渊源或塑造与品牌有关的经典故事来实现顾客口碑宣传的力量;②打造特色产品,让特色成为顾客口碑宣传的依据;③通过提供超值服务来赢得顾客的口碑;④通过关注顾客的每一点看法,尊重顾客赢得口碑;⑤通过为顾客多做一些贴心的小事赢得口碑。顾客口碑营造的顾客感知价值比企业自身营造要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重视情感氛围、服务氛围、销售氛围、品牌形象氛围和宣传氛围的营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缺乏品牌知名度、缺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推广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营销氛围的营造,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其宣传推广不足。营造特色的营销氛围是激起顾客购买欲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p·科特勒.作为营销工具的氛围[j].零
售学报.冬季刊,1973,(49):48-64
[2]l·戴利. 导航网络氛围可以解释限制
性导航信号的影响[j].商业研究杂志
2004,(57):795-803.
[3]陈红兵.服装零售氛围的设计与营造
[j].现代商业,2010(3):57-58.
[4]凌茜,汪纯孝,韩小芸,刘义趁.组织的服
务氛围与员工的情感性劳动对服务质
量的影响[j].旅游科学2007,21(10).
[5]c·w·帕克b·j·贾沃斯基。d·j·麦克尼
论文关键词:“网络营销”为纺织企业带来全新体验
回望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闪光足迹,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莫过于“节能减排持续深入开展”、“家电下乡轰轰烈烈”、“‘用工荒’引发企业‘加薪潮’”、“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电子商务发展迎来又一春”,并成功地助企添翼增力了。对于中国的针织服饰企业来说,响应并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一大举措,就是要在减少对土地、原料、器材、能源等消耗的情况下,把营销渠道做大做畅。“家电下乡”等活动为启动农村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里领着补贴种粮、外头打工搛钱的中国农民真的是“不差钱”了网络营销论文,目光敏锐的针织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城市包围农村”的大旗。而海外市场的相对疲软导致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问题,迫使企业通过“加薪”10-30%的不等幅度来招聘人才,也使得企业家们认真思考起如何在节约或减少产品销售渠道的费用又扩大产品销售的问题了。而电子商务瞅准了危机中的新机遇,在内强素质的同时,也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一起从不同角度上积极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领域,在帮助和服务企业洼地重起的进程,不断伸展开强健的翅翼。所有这一切,都给金融危机重创下的、正为资金“瓶颈”而发愁的纺织企业家们带来了希望,尝试“触网”的热情再度升腾,网络营销因而也就成为了“低碳化”时代的最时髦的营销话题之一。
展望到品牌“无缝隙营销”的美好未来
实现工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党和国家从十六大以来一直特别强调要着重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并覆盖了广大的城市乡村,同时还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为由高科技一手打造起来的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为广大的实体经济企业描绘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业内有人又将企业和电子商务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打通的网络营销渠道称为“虚拟营销渠道”,而将企业面向终端市场构建起来的,主要以旗舰店、连锁店、商场专柜(专厅)、专卖店等为代表的营销网点称为“实体营销渠道”。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经拥有4亿网民,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购物成交额高达308.7亿元。虽然网络购物在已经成为一种购物消费的时尚新趋势网络营销论文,但在中国网络购物的普及率目前仅为上网人数的26.2%,而且大多在17――30岁的年龄范围。这与网络购物普及率高达67.8%的美国、57.3%的韩国相对差距甚大,而平均每分钟就新100位网民的中国大陆,网络购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入市”门槛较低,网络购物价格相对于实体营销价格也很优惠,这都极大地吸引着广大的企业与消费,网络营销商机无限。根据市场研究分析,4月26日,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10百度联盟峰会上指出,“未来五年、十五年,中国互联网面向商业发展的机会很多”、“互联网‘好戏才演半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升级换代,电子商务与企业合作互动的日益亲密和紧密,纺织企业扩大营销渠道,实现品牌“无缝隙营销”指日可待。网络无所不在,营销无孔不入。
感受到品牌建设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电子商务为纺织企业量身打造的品牌视窗,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借助现代文化创意的写实手法网络营销论文,将纺织服饰的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功能特点和服务特色等,全面地、细致地、真实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营造出各种神奇的视觉效果。如,日前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零售博览会”上,网络平台上的智能专卖店里配有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智能货架系统、智能试衣镜,在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对品牌的所有细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真实的展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纺织企业品牌信息上网方便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了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也公开了企业的经营“秘密”,特别是品牌的流行款式,很容易引起针织同行们的效仿,甚至是抄袭,从而加重了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而要解决这一潜在的威胁,纺织企业就得在品牌特色、品牌优势的“不可复制性”方面下足功夫。随时替换或更新能吸纳低碳纺织原料的、能对接新能源的最新纺机设备自不必说,增强款式设计的文化创意品味、提升设计手段的高科技智能化水平都至关重要。而且在品牌影响力相当而又各领的竞争环境下,围绕低碳纺织的新要求来培育、巩固并不断增强自主品牌的特色服务,以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聚集更多的网络购物人群,从而实现不断提升产品营销额的目的。同时网络营销论文,网络平台加快了品牌信息的传播与消费意见的反馈,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便于企业及时地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和市场流行趋势的变化可能,改进品牌建设,新增品牌活力,提高品牌竞争力。另外,品牌上网也强烈呼吁整个社会要尊重与维护好纺织品牌的知识产权,加快网络经济立法,营造良好的网络营销风气,为纺织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为广大纺织企业寻找到突围发展的新路径
在国内市场的纺织大牌中,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李宁品牌年销售额一直排在耐克和阿迪达斯之后。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窘境,李宁品牌在营销观念上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觅得危中之机踏上了电子商务平台,大举进军网络营销市场,先后在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了1000多家网店,终于在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3.87亿元,一举超越了这年销售额约为70亿元的阿迪达斯,与这年销售额仍为冠军的耐克差距甚微,并以一家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和IT技术手段的“轻公司”的新形象网络营销论文,树立在纺织大牌的最前沿,也为广大的纺织企业树立了通过网络营销实现品牌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的典型案例。再看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内市场上的其他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迫于转型升级的压力、劳动力成本骤增的压力、企业向中西部或海外转移的压力,一时难以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扩大营销渠道之上。当它们看到以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抛出的营销橄榄枝时,也都纷纷尝试起“触网”来,希望能像李宁品牌那样,借助网络平台能将自己所积累的用户资源迅速地转变为消费受众的市场功能,来实现自主品牌逆势飘红、企稳拉升、再创辉煌的意愿。此时,金融危机中迎来发展新机遇的电子商务领域,也在不断强化内功,实现了从原来单一的提供网络营销平台到开通网络支付功能的转变,甚至是实现了向纺织品牌的“网络商”角色的成功转换。如,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办的“网货交易”,就是通过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由淘宝卖家先扮演企业品牌商的角色,再将其向广大企业所采购来的大量商品卖给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商品流通模式。据悉,“2010年(第五届)网货交易会”将于9月上旬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举行。在“网货交易”模式中,独立承担起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又与物流、包装等行业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甚至是在其内部衍生出相似功能的配送机构来网络营销论文,从而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来,为消费市场的扩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也激发了企业生产的热情。另外,自世界金融危机从2008年9月爆发以来,已经出现过了美国次贷危机、迪拜危机、欧元危机等的多次变脸。海外市场变化多端、风云莫测,对于众多外向型的纺织企业来说,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做品牌的网络广告,不仅覆盖面大而广,而且也开通了规避诸多风险的广告投入新路径,在以“中国智造”创世界名牌的口号声中,品质卓越、服务提升的网络商品,会赢得良好的网络口碑,产生品牌形象传播的“鲶鱼效应”。“低成本、高效益、零风险”的网络广告模式,纺织企业家们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口碑;网络口碑;网络消费
一、引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有25%的网民青睐网络购物,电子商务以其价格低廉、产品丰富、方便灵活逐步得到网民的接受,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据CNNIC报告,53.9%的网购用户表示买每种商品前都会看相关商品评论,已有78.9%的网购网民买大多数商品前都会看看商品评论,超过9成的网民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口碑在网络消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回顾传统口碑的基础上深入阐述网络口碑内涵,回顾了以往相关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希望可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二、网络口碑的概念内涵1、网络口碑的概念和要素口碑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使用经验及提供商等的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传统口碑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沟通的。因特网的出现,使顾客可以通过浏览网页收集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信息以及与此产品有关的讨论,并且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针对特定产品进行自身经验、意见与相关知识的分享,这就论文形成了网络口碑。网络口碑是潜在、实际或者先前的顾客对产品或者公司的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评论,该评论能通过网络传递给大众群体或者组织。网络口碑可以通过在线论坛、新闻组、BBS等方式传播。网络口碑的要素包括:(1)传者,即发送者,指主动在网上发表对某产品或服务的意见和评价的消费者,也指在网上转载他人评论的消费者;(2)信息,指发送者在网上的文字、声音、视频等数字化的文档,能够被其他人搜索、获取和理解;(3)接收者,指主动搜寻或被动获取了口碑信息的消费者。2、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区别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核心概念不变,都是消费者之间对产品、服务或品牌等相关客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的非正式沟通。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首先,相对传统口碑来说网络口碑具有更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传统口碑的影响局限在一个本地的社会网络中[4],而网络口碑的影响范围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且容易被复制。其次,二者内容形式不同。传统口碑主要以谈话为主,辅以肢体语言等。而网络口碑不需要面对面的与人接触,沟通的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也有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多样且形象生动。第三,二者涉及的社会关系不同。传统口碑的信息源是熟悉的人,比如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然而,网络口碑来自陌生人。第四,网络口碑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在传统口碑中,信息通过私人对话来传递,所以直接的观察不太可能。而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文字的,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的质量和数量。第五,网络口碑具有相对可控性。一些类型的网络口碑信息,比如亚马逊网站上的用户评论,是可以控制的,因为营销人员可以决定是否显示消费者评论,并且如果显示的话,营销人员可以规定一个具体的评论模式。因此,营销人员可以针对网络口碑采取一些策略,但对传统口碑就很难。
三、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梳理,笔者认为,针对口碑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口碑发表动机、口碑搜寻动机以及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三个方面。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媒介不同,因此网络口碑的研究框架与传统口碑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因素上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网络口碑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1、口碑发表动机口碑发表动机是口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Dichter(1966)提出了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四个动机: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其它卷入以及信息卷入。Sundaram等(1998)认为参与负面口碑沟通与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动机是不同的,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正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和帮助公司;参与负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减轻焦虑、报复和搜寻忠告。178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siness目前针对网络口碑沟通动机的研究以Hennig-Thurau为代表。Hennig-Thurau(2004)在总结传统口碑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网上2000名消费者作为样本,获得消费者网上评论的动机结构。结果分析显示,社交的欲望、经济动机、对其他消费者的关心以及提高自身价值是产生网络口碑行为的主要动机。2、口碑搜寻动机对消费者来说,关注口碑信息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希望通过口碑信息来减少决策时间、降低决策风险、获得满意的决策结果。Schindler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进行网络口碑沟通的动机有三类:信息动机、支持动机和娱乐动机,具体如下:第一,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的主要动机之一是进行信息搜寻,通过网络口碑来支持其大大小小的购物决策。第二,消费者通过网络口碑寻求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的支持。第三,很多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仅仅为了找乐。他们热衷于在讨论区中阅读有趣的故事,认为观看讨论区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很有趣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会因此了解到被讨论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购物决策和行为。3、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口碑信息影响消费者行为。在口碑传播褒扬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会接受传者推荐的产品或服务,而在口碑传播负面效应的作用下,消费者会放弃选择传者所抱怨的产品或服务。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大量的研究都关注于这种调节作用。根据Hovland,Janis和Kelly提出的沟通说服理论,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三大类:信息来源者的因素、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及信息接收者的因素。信息来源者的因素包括:来源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亲和性、可信度以及身份地位等。信息本身的因素:如信息的论点、诉求、结论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如接收者本身已有的观念、个人动机、涉入程度、可说服性以及人格特征等。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后,作者将对口碑效果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总结如下。(1)来源变量。来源变量,无论是提供信息的人还是媒介本身,其来源认可度影响到人们的信心,进而对信息的说服力有调节作用。在传统口碑情境下,传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口碑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是接收者判断信息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传者的专门知识水平越高,其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就越大。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发表信息是匿名的,接收者无从得知信息发出者的专业水平,因此,在对网络口碑的研究中,鲜有对传者专门知识的关注,转而研究网站信誉的作用。网络口碑是以网站为媒介的,网站的可靠性带来的消费者信心会影响到该网站上的网络口碑的效用。(2)接收者的专门知识。接收者的专门知识包括了其对产品的已有印象以及品牌熟悉度等。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接收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程度的标志,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自我判断水平。接收者的专业知识越高,其受口碑信息的影响就越小。但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知识使得信息接受者可以更快更容易的处理信息,从而促进信息搜寻。传统口碑研究在这个关系上得出了相矛盾的结果,此问题在网络情境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3)关系强度。当信息传者非常了解信息接收者时被认为是具有强的关系强度,当信息传者仅仅是认识甚至不知道信息接收者时则认为是弱关系强度。实证结果发现,关系强度越高,信息源的可信度就越高,其口碑对接收者行为的影响程度越大。关系强度在传统口碑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在网络情境下,信息都是来自陌生人,绝大多数都属于弱连接,因此,网络口碑中对关系强度的研究不再为人们所关注。(4)感知风险。感知风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越高,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大,口碑信息对其影响就越大。(5)参与度。参与度,定义为基于个体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感知到的自身与产品的相关性。由于口碑沟通的双方都是主动、独立的参与者,因此口碑信息的接收者往往会主动发起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对话,从而产生口碑信息的主动搜寻行为。主动搜寻的程度越高,口碑信息对接收者的影响力就越大。(6)产品种类。Nelson(1974)将产品分为两类:搜寻型产品和经验型产品。搜寻型产品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可以在购买前获得;经验型产品的信息只有在购买使用后才可以获得,或者其信息的获得比搜寻型产品更难,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14]。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打算购买经验型商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借鉴口碑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因此口碑对于经验型产品来说效用更大。
四、总结与展望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网络口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领域值得学者去探索,尤其在国内,针对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第一,前面提到,在网络口碑研究中,学者对于关系强度和传者的专业知识不再关注。但是,随着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此外,由于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对应有等级,这种等级在接收者看来可以代表传者的专业水平,因此也可能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第二,在接收者的专业知识对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以往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尤其是在网络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6.
2、Arndt.RoleofProduct-relatedConversationsintheDiffusionofaNewProduct[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67,4(3):291-295.
3、Bansal,H.S.,Voyer.World-of-MouthProcessesWithinaServicesPurchaseDecisionContext[J].JournalofServiceResearch,2000,3(2):166-177.
关键词:星巴克;文化营销策略;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近日,央视的一则关于星巴克在中国暴利营销的报道将星巴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报道称:一杯中杯星巴克(354毫升)拿铁咖啡在北京的售价为27元,这一价格比美国售价贵三分之一,比印度售价贵一倍。而且据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的解释,一杯中杯拿铁的物料成本为:1.6元的咖啡豆、2元的奶精、1元的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整个物料成本不足5元,由此推算星巴克存在“暴利”。星巴克存在暴利吗?为此我们来探究一下。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商品的价格不是完全由它的制造成本来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更依赖于供求关系。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低,反之,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商品价格就会较高。况且商品的成本也不仅仅局限于制造成本,我们还需要考虑店面的租赁费、仓储费、物流费、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这样的大成本计算出来的一杯咖啡的价格要远远高于5元。这里我们还没有考虑品牌的附加值。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部加总起来,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也就接近30元了。星巴克咖啡的价格虽高,但它并没有形成垄断,消费者有完全的自主消费权,如果嫌价格高可以不消费,毕竟咖啡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你还可以选择更为便宜的咖啡店或者是超市的速溶咖啡。消费者之所以愿意选择高价的星巴克是因为他们来这里消费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对星巴克文化的欣赏。为什么星巴克咖啡高价但却依然有众多的消费者?这归功于其成功的营销策略,本文就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星巴克独特的文化营销策略。
一、独特的品牌定位
星巴克将自己定位于独立于家庭、工作室以外的“第三空间”,它的目标市场是享受生活、崇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的时尚城市白领,而不是天天柴米油盐酱醋的普通消费大众。星巴克希望给予消费者的是一个轻松、和谐、舒适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将办公室的尔虞我诈,家庭的琐事都抛之脑后,真正的将自己释放。人们经常听到的“我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往星巴克的路上”这句颇具小资情调的话足以体现现代白领一族对星巴克的热爱。星巴克已然代表着身份、地位,代表着有格调的小资生活。星巴克认为他们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力图做到让每一位来到星巴克的顾客都能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报酬。所以一杯制造成本为5元的咖啡售价为27元,对于城市白领一族来说并不是暴利。来星巴克不单纯的是喝咖啡,人们更多是享受这里独特的格调和氛围。
二、保证优质的原材料
一般产品在品牌价值的创造上大都是依赖于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因此大都企业在产品的广告费上都是高额投入。比如宝洁公司旗下的 Pampers 品牌,一年要投入 3000 多万美元的广告费。而星巴克的广告费用20年只有2000万美元,平均一年不到100万美元。那么星巴克是靠什么手段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的哪?星巴克的副总裁安妮·麦克格尼格尔一语道破天机,她说,星巴克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最好的咖啡,通过人们的口碑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星巴克,认知星巴克。为了保证咖啡的质量,星巴克对原料的选取,工艺流程的管理都甚为苛刻。星巴克有专门的原料采购系统,每一颗咖啡豆都是采用的极品,对于咖啡豆的颜色、形状都要由专家进行品评,并在西雅图进行烘焙。品评专家每年要品评十万杯以上的咖啡,以保证端给顾客的每一杯星巴克咖啡都是优质的。
三、提供高价值的附加服务
星巴克除了提供高品质的咖啡外,还有很多附加服务也使消费者驻足。星巴克通过与网络公司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在星巴克你可以一边品评着诱人的咖啡,一边上网聊天娱乐或者办公。走进星巴克,你眼中看到的是高雅古朴的原木家具,耳边萦绕着美国乡村音乐,鼻尖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此外店内还会安装音乐试听设备,用来供顾客试听歌曲。消费者还可以在店里的数据库中选择喜欢的歌曲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音乐进行编辑和收录,做成有个性的光盘带回家。
四、坚持直营销售模式
在渠道的扩张方式上,面对加盟连锁店分担费用这一诱人方式下,星巴克依然坚持直营模式。直营是指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在直营模式下可以保证每个连锁店都由总公司统一管理,以控制品质标准。每个店的员工都是由总部统一训练,以确保百分之百的美国星巴克血统。这样做虽然初期投入的资本较大,但是由总部统一培训出来的职员的专业素质高,建立了同业中最专业的形象,使得星巴克品牌的扩张也更加有力。星巴克进入中国初期,由于中国对外资零售业的法律限制,使其最初进入中国不得不采取授予国内企业权并占据一定股份的方式,随着中国法律对外资零售业的全面放开,星巴克已经开始逐渐通过回购股份和独资的方式来实现在华直营。
加盟店只能复制星巴克的外表,不能复制星巴克独特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管理体制。星巴克特别强调同顾客进行交流, 咖啡生需能够预感顾客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同时,要大胆地与顾客进行眼神接触。为此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包括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
五、占据有竞争优势的分销渠道
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星巴克采取的策略是在最繁华的黄金路段密集发展。星巴克在店面选址上基本是选择在大城市市中心区、繁华的商业路段或交通枢纽等。好的位置不仅给星巴克带来了较大的客流量,还带来的显著的广告效应。同时这种繁华地段的店址属于稀缺资源,可以给新进入者造成了较高的壁垒和障碍。星巴克还打破了方圆多少米不能重复开店的商业常规,在一个地区会集中开设多家门店,这样不仅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便利性,而且密集的占据空间使得竞争对手难以介入,以更好地应对竞争。
六、让员工成为你的合伙人
星巴克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认为,“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他认为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伙伴关系”。他说:“如果说有一种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们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中间建立起的这种信任和自信的关系。”在星巴克,员工得到的福利待遇要远远高于同行业。1988年,星巴克是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医疗保健的私营企业。1991年,星巴克对内部员工实施了“咖啡豆股票”的激励机制。每个星巴克员工(包括兼职员工)都拥有公司的股票,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把每个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总体利益联系起来。从公司的CEO到每一个员工在每个财政年度内,都必须为星巴克工作500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在派发股票时仍能在星巴克工作。
星巴克知道品牌的扩大和尊重员工同样重要。星巴克进入市场从不依靠广告,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口碑宣传。星巴克营业收入的85%是来自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门市,员工与消费者每一次互动,是品牌印象最大决定因素。为此星巴克把一般公司投入在广告上的高额费用都用于员工的培训和福利。董事长舒尔兹坚持员工利益第一位,尊重员工所做出的贡献,将会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自然会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员工跳槽率仅为 60%,远远低于快餐行业钟点工的 140%到 300%的跳槽率。
综上所述,星巴克正是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营销策略来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即使价格略高,依然有众多的忠实顾客,这正是星巴克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思.星巴克的品牌经济分析.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查星茹.星巴克品牌策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贾灿.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叶莹.星巴克在中国传播咖啡文化[J].国际人才交流,2006(1).
摘要:广告在市场营销中产生了巨大的威力,特别体现在新品上市、市场开拓、招商、构建渠道以及宣传竞争中等营销领域中,广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告传播取得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销售情况。本篇论文主要对市场营销中广告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也阐述了广告与营销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广告在社会主义新型经济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广告 市场营销 作用
当前,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广告,广告以其迅猛的攻势在营销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广告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广告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促进作用,广告作为当前信息传递中量最大,速度最快,传播面最广的媒介,其传递的信息能够快速的对供与求之间的关系进行沟通,加快了商品的沟通与商品的销售。
其次,广告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能够起到激发与诱导消费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当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产生需求时,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一种潜在的需求。其与购买行动相矛盾,但是广告营造的视觉与感觉等效果,往往会对消费者产生诱导作用,勾起他们消费的欲望。
再就是,广告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还能够对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对产品性能、质量、用途以及维修等知识做到全面的介绍说明,指导消费者消费,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了方面,由此也进一步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
最后,广告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还能够促进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借助广告形式,可以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快的接受新产品,同样保障新产品的顺利上市与运营销售。
二、广告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广告对人们视觉与听觉愈是加大力度,那么所产生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小。人们对广告的兴趣也随之越来越小,甚至最后产生了厌烦。这时,广告不再成为新产品新品牌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正如此,也才需要对广告重新定义,以便弥补广告存在问题对市场营销的不利影响。
在传统的营销中主要采取的手段就是广告,借助广告方式树立品牌。但近年来,随着传播方式出现各种,造成了广告数量与广告成本的增加,同样不可避免的也大大的降低了广告的成效。广告在市场营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大大削弱,因此寻找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缺陷,解决问题,以便更好的发挥广告的作用。
三、广告与市场营销二者的关系
在市场营销中,广告属于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与市场营销属于从属关系。通常市场营销的环境主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竞争与法律等方面的影响,但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却无法控制。然产品、价格、促销以及渠道这四个可操作的因素分属于企业的内部。因此通常借助对这几方面的操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最终实现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
这四个因素组成了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组合之一的促销,又由若干部分组成,其中就包含了广告。其属于企业促销的一个有效措施,对于推进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广告需要服从整个市场营销,对于企业,广告主要就是为了实现最好的营销目标。广告要与市场营销的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多变性的要求相适应。同时,还要处理好市场、价格、产品及渠道的关系。
此外,广告还要为市场营销活动提供服务,这主要体现在广告策划的构思中,广告要生动、形象、精确而且要及时的体现市场营销,对市场战略图和具体安排进行表现。具体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在广告之前要弄清楚企业的市场目标是什么,包括哪些,在哪里,具体的特性是什么,产品在市场的具体地位;二是,广告的必要性、商品的差异性及商品的阶段性都要通过广告体现出来;三是,广告要与市场销售渠道紧密结合。
总而言之,广告要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服务,并且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变化
因为广告的无所不在,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也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因此,广告又是无所不能的。当前任意一种营销理论对某一特定的市场环境都极为适用。
在当前这个竟争激烈,以卖方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广告成为市场营销中单一的营销方式。企业借助广告形式向外界进行产品的介绍与宣传,并由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随着资讯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消费者的观念也逐渐转变,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告的可信度随之大大的降低。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由于公共关系的出现弥补了广告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广告与公共关系二者的配合,使得市场营销更快的适应和满足了复杂多变的消费环境,换言之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了广告的重要作用。
公关在塑造产品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协助广告不断进行渗透。特别是对于公众来说不易理解和信任度差的产品。单凭广告营销很难开拓市场,而面向客户群体直接传递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这种状况中,广告与公关的携手,对与推进市场营销而言将事半功倍。
在现实市场经济中,史玉柱的脑白金推广恰恰体现了广告与公关的完美结合。在通过公关形式向公众对脑白金的功效和作用进行介绍的同时,又加大力度投放广告强化脑白金在公众记忆中的印象。
市场营销活动中,公关的作用就是为品牌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产品品牌的侧面环境扩大和提高产品的影响力,提高产品形象的口碑,为宣传造势。广告则从内部核心提高产品的影响力,提升产品的内部附加值,从这两个亮度来看,两者只有密切结合,才能为信息的传递提供有利的条件,最终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
五、结论
本篇论文主要是对广告的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了广告在市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对策。特别是对广告与市场营销二者关系的阐述,指出了市场营销活动中广告的变化。最终得出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只有将广告与公关紧密结合,不仅能够向公众传达信息,同样也最终能够促使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作者单位: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毛世英.《轮市场营销的本质与价值观》.《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期
[2][美]菲利普科特勒著.《市场营销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美]蒙勒·李/卡拉·约翰逊合著,林恩全/李竹/李文国译.《广告原理》.延边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
引言:
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建设过程是从品牌定位到忠诚品牌的的一系列过程。第一步是旅游特色村镇要根据自身的景观资源特点寻找独特品牌定位,这是品牌建设首要基础和前提。第二步是依据品牌定位确立品牌识别系统,方便游客对村镇品牌认识和了解。第三步是要对自身品牌进行市场宣传。最后是要对已建立品牌进行管理,培养游客对自身村镇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最终形成稳定良好的口碑效应。
1.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定位
品牌经营中的第一要务是品牌定位,它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步骤,也是品牌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品牌管理和营销推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定位是该品牌自身与品牌目标消费群之间对应建立的联系,最终目的是将村镇产品转化为村镇品牌,方便潜在游客认知、熟识并消费。
之前更多地用在企业使用品牌建设,但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同质化景区出现,景区越来越缺乏自身独特性,品牌建设逐渐开始被应用到旅游中来。创造一个独特的品牌之前,我们必须先有明确的品牌定位,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虽然品牌定位只是品牌建设的一部分,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品牌的差异性、旅游产品、促销支持、管理、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找准位置。
2.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识别系统
要使旅游特色村镇品牌深入人心,就应以独特的建设思路为前提。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建设战略由品牌定位来确立,依据现有的景观资源来设计转化为视觉标识,运用当下多种传播交流手段进行推广,这就是品牌识别系统。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识别系统是由村镇品牌名称、村镇品牌标志以及村镇品牌形象口号组成。它是旅游消费者最先接触到的代表性标志,游客会通过各种媒介直观的接收到识别信号,进而了解其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的深层次价值。从而使游客产生前往该村镇的有力动机[1]。
3.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传播体系
通过品牌的定位、识别,为了让游客深入了解该特色村镇,我们将打造品牌进入市场,出现了品牌传播系统。宋永高在其《品牌战略与管理》一书中指出:品牌传播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2]。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可以使品牌为游客和广大公众熟知,促进品牌迅速发展。作为独特的旅游产品,其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游客只有到达景区后才能一探其真实面貌,所以利用品牌传播来实现。因此,我们认为品牌和游客之间的沟通工具就是品牌传播,它可以使游客直观、明确地了解村镇品牌的相关信息,从而使村镇品牌在潜在游客的心目中更加根深蒂固。
4.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是顾客对经营者所做的一些营销努力,比如在消费过程中或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前后,而产生的自身感受。当然,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并不能完全展示出“体验”的内涵。其内涵还包括顾客从认识到选择、购买、使用、一直到重复购买这整个过程中与经营者之间的互动体验。在体验营销者看来,品牌凝聚的是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体验。品牌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验的价值[3]。产品是顾客体验的焦点。在游客出游之前,会通过相关的品牌传播工具大致了解村镇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会在游客心中产生一个品牌体验的预期值。也就是说在游客出游之前,就会对村镇的好坏产生一个主观上的期望。当游客真正的游玩结束之后,游客会有一个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游客再将这种真实的感受与其出游前的预期值相比较。如果实际感受高于其预期值,就说明这次品牌体验是成功的。相反,如果实际感受低于其预期值,就说明这次品牌体验是失败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品牌体验的建设。开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产品,丰富其旅游经历,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要。另外还要合理地对村镇进行开发与规划,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度的商业化现象,注重本村镇特色资源的挖掘。所以旅游特色村镇不仅要宣传好自身的品牌,当把游客吸引来之后,还要注重其体验的效果,从而加强其品牌建设。
5.旅游特色村镇的品牌忠诚度
游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是品牌成功的核心要素。品牌忠诚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心理上对某一目的地品牌具有喜爱和信任,并在行为上重复购买该目的地品牌的旅游产品而放弃对其他目的地品牌的尝试[3]。一旦游客选择了某个村镇品牌,并且与这个品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时,就会形成一种“情结”。游客就会与这个特色村镇之间建立某种无形的情感关系,而且会对这个村镇越来越信任、喜欢,最终无法与此村镇割断联系,这样特色村镇就对游客形成了品牌忠诚度。所以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忠诚度的提高不仅能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巩固其竞争地位和相对优势。在形成了稳定的忠诚度之后,游客对村镇的满意度会逐步提高,还会有重复出游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他还会向周围朋友推荐此村镇,从而产生一批新的游客,这要比村镇进行广告宣传成本低得多而且还赢得了口碑。
结语:
发展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既可以升旅游特色村镇知名度,也是实现当代乡村旅游战略转型的一个方向,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省旅游特色村镇的资源丰富,但针对其品牌建设的整体水平稍显不足。只有深入研究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提升其品牌竞争力,促进旅游特色村镇的长足发展。(作者单位: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 北京大地风景景观规划院;3. 盐城纺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泽华. 江苏省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研究――以周庄古镇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快速反馈营销系统;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F273,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06307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经济理念的不断更新,全球化竞争的逐步加剧,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如何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关键。现代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更多的是“快鱼吃慢鱼”[1],企业只有建立快速反馈的营销系统,把时间与快速反应作为竞争的资源,争分夺秒,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营销管理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营销过程始于产品以前,继续于产品开发之中,在产品销售之后还应延续。”[2]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是考虑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根据简单的预测来决定生产与开展销售活动,所有决策都是建立在企业自身的考虑与简单的预测之上的,整个营销流程并没有顾客参加,只有产品被生产出来后,企业才开始接触顾客并通过开展促销、分销和降价等活动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传统的4Ps营销组合策略模式下,促销、分销以及价格等营销策略是企业增加产品销量的基本手段;但一边是分销、促销费用的泛滥,一边是企业巨额促销、分销费用边际效益的不断下降,在不少行业中,生产成本与营销费用以悬殊比例倒挂已成为“见惯不惊”的现象[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需求的多变性和快速性对企业的营销行为形成一种挑战,企业必须做到“信息反馈迅速、市场反应灵敏、交货时间及时、提高顾客满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如果顾客能够找到质量、价格相同,但交货更为迅速且更加满意的企业,就会选择与其进行交易。因此,建立从顾客需求出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成为现代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笔者将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去挖掘营销系统的内部机制,通过建立营销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模拟营销决策对营销结果(销量、销售率、顾客满意度、回头顾客订单率、新顾客订单率、订单积压等)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强弱。并将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软件,构建传统的“4Ps营销系统”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运行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将对提高制造企业的营销决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文献回顾
自从Forrester教授创立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以来,运用SD 方法研究供应链管理相关问题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朔到1958年,Forrester将SD运用于工业中的需求放大、库存波动、产量与劳动力雇佣之间的不稳定现象等众多领域[4];1989年,Gupta YP等运用SD模型分析了准时生产模式下的动态行为模式及其库存、产能等问题[5];2002年,傅烨等用SD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6];2004年,U.M.Bhushi等综述了SD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应用[7];2006年,Chen zhiJiang等提出了多供应链系统动态库存控制下的强化学习算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非常有效[8];Jia Weiqiang等根据SD流率入树建模法,探讨在确定水平变量与速率变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如何有效运用SD这一评估方法[9]。
运用SD方法研究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的主要有:2006年,付红桥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营销SD模型,并对传统的营销策略进行了仿真模拟[10];Adamides等运用SD方法研究市场策略与生产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双螺旋型”[11];Lewlyn等运用SD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新产品开发策略[12];2008年,Andreas Grler等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市场SD模型,研究发现降价策略与新产品开发策略不仅没能提高市场占有率,甚至还使得企业收益率和利润率下降[13]; George P. Richardson等综述了SD在市场营销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扩散、广告的效果、管理决策、预测以及创新能力等领域[14];S.L.Chan等建立了顾客关系管理与顾客终生价值的SD模型,通过实例模拟不同变量对顾客终身价值的影响[15]。
相关文献对笔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运用SD方法研究供应链管理相关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库存管理与控制、牛鞭效应、供应链的设计、物流控制、供应链绩效评价等方面,且仅局限于供应链管理的某一部分,如库存系统、供应系统、生产系统、物流系统等[5-9];运用SD方法研究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的文献主要以传统的4Ps营销模式为框架,研究促销、分销、降价、服务投入以及新产品开发等策略对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的影响,他们建立的模型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模式,所提出的策略与建议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些简单变动[10-14],也有学者运用SD方法研究顾客满意与客户关系管理等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同样未能摆脱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利用促销、分销、降价等营销策略来提高产品销量的4Ps营销模式[15]。从所搜索到的文献看,缺乏从顾客需求出发,将供应链管理与市场营销相结合,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4Ps营销模式的全新营销系统,并运用SD方法来比较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与传统的“4Ps营销系统”两种营销模式的运营绩效,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营销系统模式的相关研究。
笔者将利用SD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分别构建基于传统4Ps的营销系统模型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型,讨论、分析两种营销系统的结构及运作机制,并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PLE)进行仿真模拟,比较两种营销系统的运营绩效,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营销系统模式,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营销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市场营销系统具有高阶性、复杂性、非线性等复杂系统的特征,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16-17],并在整个企业系统中处于重要位置,而SD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特点。因此,笔者选择SD作为建模的工具,建立市场营销SD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来观察系统的行为,寻求对系统的改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建立市场营销系统的SD模型,首先应清楚市场营销系统的结构与运作机制,市场营销系统不仅与订单管理系统、库存系统、供应系统、生产与装配系统、物流系统、销售系统等相关,还与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信息系统等相关联。为了简化模型,笔者所建立的市场营销SD模型不涉及财务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下面将分别构建4Ps营销系统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流图,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仿真模拟,比较两种营销系统模式的运营绩效,寻找一种“快速反应能力逐渐增强、顾客满意度不断提高、订单积压日益减少、总订单率逐步增加、销售量持续上升”的新营销系统模式。
(一)传统的4Ps营销系统SD 模型流图
在传统的4Ps营销组合模式下,企业通过预测需求进行生产,利用库存调节需求波动,当产品被生产出来后,通过开展销售促进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这种“先生产、后销售”的营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分销、促销、降价等手段完成销售任务。传统的4Ps营销系统主要由生产子系统、库存子系统、供应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组成,企业营销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流图运作机理与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流图运作机理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其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完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顾客可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等全部流程,这种模式下的运作方式是“先销售,后生产”,实行“按订单生产”,没有被提前销售的产品是不会被生产的,这就有效地避免了4Ps营销系统模式下根据需求预测来生产。
其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通过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减少订单积压、及时交货以及满足顾客特殊化需求来提升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加了回头购买率与口碑效应,提高了总订单率,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
其三,核心生产商、供应商、外包生产商与第三方物流之间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当客户下订单后,核心生产商通过信息系统将客户需求信息及时传达给其他子系统,原材料供应商与外包生产商将原材料、半成品运送至核心生产商,并迅速完成最终产品的装配,再委托第三方物流及时将产品运送到顾客手中,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
其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改变了低效的4Ps营销模式。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里,促销与分销将会变成多余,更加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将会取而代之。
其五,由于口碑效应与回头顾客购买率的提高,依靠新营销系统模式实现的运作成本远低于4Ps营销系统模式下由于促销与分销等费用的成本,如果再考虑零产成品库存与零原材料库存省下的费用,采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与采用4Ps营销系统的企业相比较,在提供同样的产品时,由于成本低,顾客将会得到更多的让渡价值。
其六,第三方物流将会取代传统4Ps营销系统模式下的库存、分销以及零售等环节。由于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性、灵活性、高效性,它将根据顾客订单信息,利用遍布全国的网点组织产品的运送,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送到正确的地点,从而完成最终产品的销售。
三、两种SD模型流图实例仿真及结果分析
在仿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以某变压器制造企业(简称X)为例,以此比较分析两种营销系统模式运营绩效的差异。笔者假设仿真步长为1天,仿真周期为360天,并结合X企业相关的生产与销售记录,分别输入4Ps营销系统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的SD模型流图进行仿真模拟分析。
(一)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流图仿真
通过对X企业某型号变压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详细调查,认为与笔者所研究内容相当符合,该企业目前的生产与销售模式同笔者所构建的4Ps营销系统模式基本一致,即“推动式”生产策略。由于X企业采取“先生产、后销售”的方式,这就形成了大量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库存极其不稳定且波动较大;企业刚成立时,销售量开始缓慢增加,当销售量徘徊不前时,X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加大促销、分销力度;后来为了增加销量,扭转销售率下降的趋势,X企业又采取了降价策略。
X企业通过预测需求来安排生产,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多变性,则只能依靠库存来调节需求的波动,这就增加了成品与原材料库存。从4Ps营销系统流图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产成品的库存波动较大,受销售率下降的影响,库存呈递减的趋势震荡(图5),这不利于企业安排生产;原材料库存先增后减,日均库存量为600件(图5)。由于大量的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使得X企业的存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在企业刚成立时,销售量开始缓慢上升,后来上升趋势逐渐变小(图6),为了提高销量,扭转销售率下降的趋势,X企业分别采取了以下三种策略。
(三)仿真结果比较
两种营销系统仿真结果的比较:在对4Ps营销系统的库存仿真时,由于它是按照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的模式运行,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以及消费需求的多变性,这使得X企业存有大量产成品库存与原材料库存,且库存呈上下波动的趋势(图5),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则是按照“先销售、后生产”的方式运行,通过快速反应并委托第三方物流及时地将产品运送至顾客,几乎无库存;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下,由于各子系统的快速反应、交货延迟的降低以及订单满足率的提高,使得订单积压呈下降趋势,并逐渐变为零订单积压(图11);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下,由于交货更迅速、顾客感知价值的增加以及订单积压的减少,使得顾客满意度在逐渐提高(图12);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下,由于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与较好的口碑效应,使得回头顾客订单率与新顾客订单率呈上升趋势(图13),最终使得销售量获得长期、快速的增长,此时的销量曲线较陡峭,并以递增的速度增加,且最终销量达到了3 800台(图10),而在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模式下,由于它只是按照传统的“供、产、销”的模式,根据简单的市场预测,并利用库存来调节需求的波动进行生产,又由于各种促销、分销以及降价策略的失效,所以最终使得销量曲线较平缓,销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且最终销量仅为1 800台(图6)。
四、结论
企业如何快速响应市场,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是企业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笔者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与理论,分别讨论分析了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模式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的系统结构及运作机理,并结合X企业实际情况,运用Vensim.PLE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式的运行绩效。通过比较两种营销系统的仿真结果,笔者得出:促使销量长期增长、总订单率持续上升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的4Ps营销系统模式,通过提高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满意度、减少订单积压、提高回头顾客订单率与新顾客订单率以及部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并联合第三方物流,建立从顾客需求出发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馈营销系统模式。笔者的分析是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并对系统流图进行政策试验与比较分析得出的,这从根本上改善了营销系统的行为,使总订单率、销售率、销量获得持续、快速的增长。
论文的局限在于仅对制造业进行建模与分析,并就某变压器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后续研究将扩大范围,应用于其他行业,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市场营销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希望在后期研究中将人力资源系统与财务系统纳入其中;由于论文尚处于探索一种新的营销系统模式的初期阶段,所建立的两个营销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希望在后期研究中将它们置于同一个系统下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CACHON G P, SWINNEY R. Purchasing, pricing, and quick responsein the presence of strategic consumers[J]. Management Science,2009,55(3): 497-511.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云起,赵国杰,李军.从营销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中降低成本和风险[J].管理世界,2006, 21(1):162-163.
[4]FORRESTER J W.Industrial dynamics: A major break 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36(4):37-66.
[5]GUPTA Y P, GUPTA M C.A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a multistage multiline dualcard JITkanban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989, 27(2):309-352.
[6]傅烨,郑绍濂.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成因与对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16(1):82-83.
[7]BHUSHI U M, JAVALAGI C M.System dynamics applica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review[J].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4,3(6):1244-1248.
[8]CHEN ZHIJIANG, SHEN ZHAOHAN.Caseba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dynamic inventory control in a multiagengt supplychain syste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6520-6526.
[9]JIA WEIQIANG, HUANG YOUFANG, WANG YUNZHU.The system simulation assessment research on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of the aviation weap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66(68): 401-406.
[10]付红桥.市场营销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某企业案例[J].系统管理学报.2006,15(2):185-188.
[11]ADAMIDES E D, VOUTSINA M.The doublehelix model of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104 (11): 3-18.
[12]LEWLYN L R, N DHARMARAJ.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change manag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6, (29):512-523.
[13]ANDREAS GRLER, TOBIAS LPSINGER, MYRJAM STOTZ, WRNER H.Analyzing price and product strategies with a comprehensive system dynamics model: A case study from the capital goods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 61 (11):1136-1142.
[14]RICHARDSON G P, OTTO P.Applications of system dynamics in marketing: Editorial[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61 (11) :1099-1101.
[15]CHAN S L,W H IP, CHO V.A model for predicting customer value from perspectives of product attractiveness and marketing strategy[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2):1207-1215.
而且,初到H县,听到最多的两种流言:一是“容声厂家”怎样怎样,淡漠了容声是科龙旗下品牌的常识;二是“康拜恩冰箱是科龙收购倒闭厂家生产的,质量无保证”,据事后分析,极有可能是竞品业务员在乡镇经销商中煽风点火,以阻止康拜恩对农村市场的节节推进。不扭转这些误区认识,科龙在H县永远不可能占据第一的位置。
面对谣言四起的不利局面、品牌认知度较差的消费者、营销能力较低的经销商,如何在多个品牌激烈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将H县建成我公司销售的“铁桶县”?
编辑快讯:针对乡镇实际需求
我决定走软性营销道路,先编辑一份《科龙快讯》。在回击种种不利流言的同时,将科龙品牌内涵准确地传递给经销商、消费者,达到让品牌转化成口碑、拉动销售的目的。
首先是报纸名称。选用“快讯”为报名,以更好地体现快讯作为轻骑兵的特色。纸张规格。由于纸张要辟为四个版面,且特定发送给经销商,要求经销商展示出来给消费者看,8开纸嫌小,A3纸承载内容适中,且与冰箱、空调宽度大致相当,因而选用A3纸编排。版面分设如下:一版为综合版,以白电市场综论为重头文章吸引眼球,辅以科龙介绍及简明新闻;二、三版着重推介公司的两个主打产品:容声冰箱和科龙双高效空调;为反击竞品喧嚣的对康拜恩冰箱的流言,第四版特定为“康拜恩专题”,全方位对我公司这一新品牌的骄人战绩及真正让利于民的理念进行传播。同时,快讯以有情服务为特色,在“容声冰箱”版和“科龙空调”版中分设了两个针对消费者的栏目:“科龙帮您挑家电”,侧重于购买环节;“科龙温馨提示”,侧重于使用环节。着意聚敛人气的同时,将快讯“商家帮手 顾客参谋”的创办宗旨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厂、商、消费者”三方的良性互动。
快讯在紧贴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根据乡镇市场特征,随月度工作重心作出相应的调整。如科龙空调在经历热夏狂销的缺货后,在七月下旬已经为2005冷冻年度作出相应部署。结合H县百姓大多对冰箱空调知识几乎是盲区、购买时凭经销商一张巧嘴说了算的情况,将面向8月份的快讯调整为经销商版,特意在头版撰空调市场综论文章《敬告空调经销商》,盘点过去的04冷冻年度,深刻分析许多经销商为什么在迎燕、乐华空调等事件后饱受损失的缘由,进而提出选择科龙的好处。文一甫发,在许多经销商中引发震动,纷纷表现出对科龙的兴趣,为淡季打款、开拓新网点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效果检验:放大口碑流传效应
得人心者得天下,快讯针对经销商的专门发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而持续的反响。经销商首先感觉新鲜,因而对品牌印象深刻,其次才是知识的饥渴,以《科龙快讯》为由头,引导他们仔细阅读,待向我询问起某条信息时,尽可能以点带面,将科龙业绩、品牌内涵灌输给他。品牌只有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才能炒热品牌、形成口碑。从这点来看,完全达到了预期。例如,城关H电器作为H县实力最强的卖场,容声销量占到全县销量的1/6。老板刘清在会客室立下牌子“谈话不得超过三十分钟”,当《科龙快讯》发放给他时,他饶有兴趣地问及董事长顾雏军其人其事,并惊讶科龙在全国有十个冰箱生产基地,我从南昌的收购品牌谈起,一个一个地讲给他,谈话不知不觉长达两个小时,坚定了他主推容声、科龙的信心。后来,无论合资品牌Y中国区高层亲自去拜访他、X冰箱大肆做活动、S品牌下大力气对其卖场投资,而且三者不约而同地降低高档身份、走起中档路线,但H电器主推我品牌的力度丝毫未下降,销量反比去年同期有了突破性增长。
快讯犹如一剂融合剂,实现了与经销商的良性互动。我要求经销商阅读后在卖场展示给消费者,县城的我空调经销商L电器因此不好意思地将竞品X空调展台前的一本《福建价格信息》撤了下去,那本杂志居然是2002年第5期的。在我第一次发放快讯给该经销商时,还发生了“间谍事件”。那天,正逢竞品空调做促销活动,经销商连总接过快讯,便放下手头活,邀我到办公室细读。其时,走进一男子,大剌剌坐定,拿过一份快讯翻来覆去地看,起身就往外走,我告诉他快讯印制数量有限,是专供卖场的。他哈哈一笑,说自己就是L电器的工作人员。事后我问连总,他回过神来,说那是某空调业务员,我才知道遇到“间谍”了。后来,当竞品模仿快讯时,我已经转换角度,将快讯细分为经销商版了。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信用社,对策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一)金融危机概述
2007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起的支付危机愈演愈烈,美国股市暴跌,众多大银行破产倒闭,造成投资者的恐慌,直至导致美国全国性的金融危机。随后金融动荡迅速波及世界各个角落,各国经济发展陷入泥潭难以自拨,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其影响持续到现在。
目前虽有迹象表明我国正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逐渐恢复,但近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国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我国靠出口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也增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难度。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民生的进一步改善、社会的长期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1. 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无国界障碍流动,反过来又增加了各国经济联系的联系和依赖性,使全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然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广泛性。美国次贷危机后,多米诺骨牌开始倒塌,著名的雷曼兄弟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相继宣布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全球股市持续下跌,世界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严重减弱,最后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世界范围内各经济主体都难以幸免。
2. 在此次的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论文,“次贷”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次贷危机也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贷是次级抵押贷款(Sub prime Market)的简称,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旨在为购房者提供融资便利让中低收入者可以购买起住房。这些次级贷款产品大大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信用风险。同时由于相关政策的改变如连续加息和房价下跌,使得大量的次级贷款者难以支付月供,造成违约增加。加上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将风险转移给整个资本市场,和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推销范围的广泛性,所以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3. [1]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市场运行中出现许多难以依靠本身解决的问题,加上市场对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必然需要有力的监管措施。在次贷危机暴发前,信用评级机构对于高风险性的金融产品如MBS、CDO等都给予了很高的信用评级中国。由于虚假的高信用评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间接造成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表面非理性的繁荣。在这过程中,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监管的监管缺位,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当市场参与者理性不足时,监管当局责无旁贷,应积极采取措施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否则越演越烈将一发不可收拾。
(三)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作为传统传统农业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冲击和直接的影响。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合作更是难以置身事外,其业务经营及管理必然受到影响。
1. 客户资源流失,经营利润增长放慢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渗透和蔓延到各领域,农村、农业、农民承受的市场风险和压力逐渐增加。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由于出口需求的缩减,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一方面影响相关农业企业的资本流动,另一方面导致农民收入减少,从而造成农信社客户资源的流失。受大背景环境的影响,预期收入和购买力的下降,对于农村的生产和农户的心理难免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农信社相关业务的开展。农信社的存款、贷款额增长率相较于之前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对于“以贷为本”, 缺少中间业务支撑的农村信用社,盈利问题将是最大的难题。同时由于受监管政策的影响,各农信社之间的竞争相互渗透异常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客户资源特别是优质客户资源的短缺。
2. 竞争压力加剧,市场份额面临挑战
农村信用社明确定位于三农。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地位已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地位,也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支持,如农业银行“惠农卡”的推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农贷产品的面市。加上民间借贷盛行,金融危机之下农信社的市场环境复杂性和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农村金融市场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农信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 金融创新压力加大
目前农信社提供的服务几乎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信贷种类偏少金融论文,金融创新也主要是以借鉴为主,创新性不足,同质化严重。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关系,之前的金融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如受农户欢迎的小额农贷因市场的不景气形势,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深度推广难度增加。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让如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但由于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和金融危机的冲击,农信社可作为之处有限。也有些农信社把部分资产投资于房地产行业,但房地产行业的不稳定性使农信社陷入困境之中。加上,农信社自身条件的限制,如金融创新观念不强、金融人才缺乏、金融工具创新能力有限等等都加剧了目前农信社金融创新的压力。
4.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阻力增加
由于历史积累和现实问题,农信社普遍存在着经营效益不佳、服务机制不健全、人才观念落后、电子信息化程度度等问题。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目标就在于解决历史积累上所留下的问题和改善农信社在经营管理体制。但当前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信社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不仅与金融改革的预期目标相距还很大,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我国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农信社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但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于农信社的改革必然造成影响。在农信社面临各方面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农信社的改革,增强实力,实现向现代化银行的转换,难度可想而知。
二、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对策分析
面对金融危机,农信社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化挑战为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解读金融危机深层问题,总结教训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灾难还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农信社应深刻解读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这场危机中,不管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把握、政府的金融市场监管还是对于市场机制的灵活运用,农信社有所作为的地方还很多。各国也纷纷总结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之谈,其中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泽提认为金融机构本身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农信社应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夯实基础,加强内部治理和稳定性。同时,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各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上的管理漏洞,这也对农信社提出了建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的要求。
(二)构建农村信用社营销体系,巩固市场地位
面对竞争压力加剧、市场份额面临挑战的现状,农信社关键在于做好市场营销,提高广大农户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农信社应充分发挥其立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先天优势,做好市场细分,明确目标市场,注重于潜在市场的发掘和培训和客户资源的有效管理。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改进服务质量,以优质贴心服务取胜。加强营销人员队伍的建设,为市场营销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利用多种营销手段,形成整体的营销策略,真正起到维系客户、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抢占市场的作用。
(三)寻找市场突破口,实现金融创新
农信社对于原有的金融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后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如原本的小额农贷投放一般以男性为主金融论文,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向农村妇女推广。积极寻找市场突破口,进行产品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对于富裕的农户可尝试消费型或住房类贷款的推销;对于因金融危机返乡的农民工,可鼓励支持其进行创业;[4]对于国家鼓励提倡的绿色环保型、科技实用型、区域特色型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着力解决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积极开发中间业务的创新工作,在做好原先业务,如工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信社根植于广大农村的优势,可逐步开展代收保险、水电费、民政补助款、等业务,急广大农民之所需以提升农信社金融服务影响力,获得良好口碑。同时可尝试电话银行、投资理财、金融咨询服务等新业务,以提供了更加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四)引入现代金融理念和机制,加快体制改革
金融危机对于农信社的体制改革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借此次金融危机的契机,农信社应挺住各方面压力,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各级的政策要求,坚持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引入现代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和观念,树立以效益为目标,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健全法人治理的企业结构,尽快完善运行机制适应市场要求,将农信社改革往实处和深处推进,以致力于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五星.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漆晓霞.金融危机中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之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09,(08).
[3].王芳.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影响探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 ,(08).
[4].谢志忠,游少萍,陈念东.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J].中国林业经济,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