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4 12:2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反思

有很多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厌倦,学生对音乐课充满无奈,以至于对音乐课失去信心,我不禁陷入深深地沉思久久不能停息,音乐作为一门美育的重要课程,应该给学生带来的是快乐和美的体验,而现在的音乐课堂是无聊的、无趣的、甚至令人厌恶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音乐的要求过高,而是因为音乐课堂不够重视,公开课和平时课堂差异巨大,公开课几乎都是老师呕心沥血和很长时间试教得来的,而平时上课都几乎是敷衍了事,两级分化,造就了学生们所说的索然无味、无聊至极、使人懊恼的音乐课课堂。所以我们需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受快乐、感触音乐带给学生们的美感使学生们在音乐课上能够不由自主的加入老师的课堂中来,与同学们欢乐的互助,实现快乐与学习共同进步,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的目标。

一、让孩子找回上好音乐课的自信

我们要走进孩子们的寰宇,要给孩子们多一点的微笑,跟学生交朋友,让其充满自信!很多学生并不是讨厌音乐课,而是对音乐课堂没有信心而失掉兴趣的,这就须要我们老师去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怀!谁都不愿整天面对一个面无表情的人,老师的微笑不仅能留给学生深刻的映像还能带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寰宇去,就要和学生一样,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对音乐的观念,了解学生的想法,知晓他们对美的感受、领会他们的需求,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快乐的上课,在课堂上感受美,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师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受快乐。要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老师摆拖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并不是机器,不能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能在课堂上建立优异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在课堂中感受美。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让音乐课,融入当代音乐,捉住学生审美观,时常的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山歌、民摇及相干教学中,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优秀的翻唱、生动的讲授去打动学生们的内心.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必须要注重用多媒体帮助教学,开拓学生们的视野,需要老师“以情激情”,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学.那么这样就会变成活泼、杰出的学习气氛,也就达到了杰出的效果.最直接的勾引出学生的情感,这些都取决于老师教学的科学性、技巧性与多样性,以及基本功水平的高低。

三、刺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刺激学生的学习的渴望性,使学生对音乐渴望,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要想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就必须去关注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细心观察与备课了!备课考察的是我们老师的功底,只有备课了,这样才知道重点难点使这些重点变得生动,让学生感受快乐;使音乐课上得有滋有味!学生的兴趣爱好其实很简单,但是要激起他们的兴趣需要老师绞尽脑汁去完成,可以把难懂的节拍变成好听的童谣;可以把死板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把难唱的歌曲使其在律动舞蹈中学会;把难以明白的管弦乐曲在动画片中获得领会……有了这些宝贝,学生们的兴趣必定高涨。

四、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老师更是要存眷自身,不仅需要要热爱音乐,还需要和学生做朋友,才能让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所欲言!老师不仅要对音乐热爱,还要让自己学生对音乐热爱,热爱音乐的老师才能使学生共同热爱音乐,做一个热爱音乐的老师,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引起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

五、总结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必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理念,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本身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找出适合学生最优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感受快乐、体验美感、丰富想象力。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在学生的世界中,播种、培育、收获。使学生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刘燕.《浅谈怎硬拍苋醚生感兴趣》 学术刊期 《软件(教育现代化)》

第2篇

自从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方的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标准具有发展性,适合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那末具体怎样实施,就是要通过基层教育者反复思考--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听过几节公开课,发现几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歌曲的二部合唱如何处理没有了,启发学生怎样唱出优美的声音不见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几乎消失了,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这让在音乐教学第一线上的我时常感到困惑,是否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多媒体?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吗?难道常态教学都这样上吗?

我们的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要在唱歌、演奏、创作等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音乐教学要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的面貌,如果运用得当,会大大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没有阐述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依据和支撑。

二、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

(一)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新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酝酿合适的导入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例如在《雪绒花》这一课中学生进教室时给他们放录音《哆唻咪》,用音像图画式和提问描述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想看这部电影吗?随即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不仅对此歌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片中的音乐也逐渐熟悉了,因此,再学习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较容易而且也学的很投入。

???导入的目的是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所以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具有关联性,因此,在备课时首先必须认真分析课题内容,然后再去酝酿合适的导入内容,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启用情感教学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以情感人,这对中学生来说较为恰当。

在这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拿一些脸谱和服饰,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们每组选一个人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教师:“现在问题开始,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脸谱哪个是生、旦、净、丑?”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问答形式很平常,但若教师变换形式来进行,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学到课外知识,而且对音乐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较容易进入状态,也较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将学生的内心情感转换到外在情感,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灵活、多变是解决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法宝。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 初中音乐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新世纪,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新课标》实施之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既有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的问题,也有教学模式上的问题。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约束下,初中音乐课程很难担当起应该承载的教育责任,学科教育目标也很难落实。

一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束语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提出的通过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本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不顾及课堂内容,为理念而理念,为技术而技术,一切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为教学内容而服务,教学模式创新,不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研究

一、引言

通过近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更加开阔的研究视角,多角度的进行审视我们音乐教学方法,把有效性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二年级音乐教学中来,这一重要举措对初中音乐欣赏十分有意义。音乐欣赏有利于改善初中的心情、记忆力、审美观等,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借助音乐器材,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感。通过多次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记忆,并培养了音乐的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这是通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只要初中音乐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要率先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加强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有助学生的音乐感的培养,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多专研,以新课程为标准,勇于创新,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程,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音乐课程的大力发展,初中音乐欣赏课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师认真教学的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然而,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发现,初中二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首先是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程的时候,学生主要关心的是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在对于鉴赏内容上往往体现出来情绪波动较大,这样让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很难控制;其次,是初中生对于目前音乐鉴赏课程中所体现的古典欣赏内容不感兴趣,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是初中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内容没有积极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把音乐知识体现出来;第四,是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往往参与度较高,学习的情趣也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

2.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上述的问题与现状是我们主要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初中生往往是很喜欢音乐知识,但是不喜欢音乐课程。这是我们音乐教学中应该认真反思的内容,努力使学生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中来。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音乐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需要,教师总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课程,没有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下,并没有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第三,新课改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要求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方法革新,教师没有进行教法的革新,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受到学校目前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对音乐教学都不太重视,学校和家长主要是抓好文化课程,大部分音乐课程都被主课教师占用,学生的音乐课程没有办法保障。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我们在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主体旋律作品时候,这些作品旋律是非常动听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我们再让学生从头到尾听过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找出来的乐曲进行哼唱,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记忆力。音乐欣赏课程并不只是让学生听,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参与到音乐当中来,让初中生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来。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演唱中来,还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乐器演奏和创作中来,这样的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做到给学生及时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上表现好,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这样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及时调整他们的态度,让学生树立起自信的信心。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进行教学分组,分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划分开来,教师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所学到知识,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己的音乐思想。

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可以结合欣赏民族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把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个民族作品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与安排一些儿歌、童话故事等进行音乐配乐。其次,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大型的交响乐和协奏曲等,让初中生早点接触国外的音乐,为学生音乐发展提供空间,对于世界上多重音乐文化的接触,可以让初中生学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国度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一定现代化教学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多媒体教育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个立体的,动画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欣赏音乐知识,因为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设置教学的背景和画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插入画面和音乐,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加深印象,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中来。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建立一个师生共融的教学课堂。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上的兴趣,进而培养初中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尽快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法寻求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有这传播音乐知识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充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把音乐课程在初中开展的尽善尽美,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和素质,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最终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益民.高成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4):31-37.

[2]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7,(2):24-28.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38.

[4]曲铁华,张爽.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探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3):57.

[5]谌启标.美国有效教学标准框架及其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3,(6):78-80.

第5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模式 理念 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音乐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音乐课,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必修课之一。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自身存在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其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具备的教育责任,教学目标不易实现。因此,在目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对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主要以德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严重忽略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音乐教育中应该以美育为宗旨,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音乐教育具备的外在价值,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最终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和艺术性缺失,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只注重讲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式具有单调性、机械性的特点,过程比较枯燥和程式化,不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教育工作者运用构建主义理论和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初中音乐教育的互相结合,转变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因素来有效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初中音乐知识建构意义的目的。构建主义来自于心理学领域,其认为每个人都运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建构世界。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求教师要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转化为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条件,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另外,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作为音乐教育课堂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促者;音乐教材作为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主要对象;媒介作为创设的情景,以协作、会话作为认知工具;最后,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的互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角色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创新

由于实施初中音乐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实现音乐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有力的物质保障。在信息化背景下,要通过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以往单一性、教条性的教学模式。在对初中音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先进性的教育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改革完善音乐课堂的教学条件,实现优化音乐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初中音乐课程的互相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与音乐创作热情,进一步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

伴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电视、光盘、录音、广播、电脑、录像等多媒体硬件设备与音像制品、多媒体课件等软件,都能够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一音乐作品时,教师通过充分的利用学校具备的多媒体设备,自己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实现美丽的草原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达到情境交融的目的,并通过将视、听完美的演绎,让学生体会到歌曲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音乐和画面的互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掌握了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体验到中国民族音乐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音乐教育人员要进行教学反思,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扩展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并提高音乐技能水平,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 要:目前音乐教育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制约着音乐教学的发展,根据时展的要求,音乐教学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音乐在初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刻的探讨,发现更有利于音乐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一、将学生视为音乐教学的主体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并没有新鲜的教学模式,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己为授课中心,展开一系列的音乐讲解,学生每节课都要听课,对这样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麻木了,没有什么兴趣驱动自己学习音乐,很容易走神,做一些与音乐无关的事情,极大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导致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知道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习音乐,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自己教学的对象,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学生的心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全部的学生都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学生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探索音乐,提高课堂效率。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构建新模式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音乐是有旋律的,它优美、动听,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欣赏中,享受音乐。音乐应该让学生向往、追求,可是现实却告诉我们,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缺少聆听音乐的情操,然而,现在的教学方向一般是要教师多关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上自由地展示自己,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中不由自主地释放自身具备的音乐能力,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增加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海洋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应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见解,感悟到的音乐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音乐特点,自主学习音乐知识,让自己的长处更长,短处越来越不明显,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最后,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做好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形成音乐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同合作,来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多发现音乐素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音乐创作能力,形成自己的音乐特点,致使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发展中,音乐教育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创新出更适合学生学习音乐的高效课堂,相信初中音乐教学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姗姗.南京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D].南京艺术学院,2009.

[2]宋东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生学习困难归因与对策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第7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人才,即为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初中音乐教学也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把音乐当做闲课,全面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贯彻新课标对音乐课的要求“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以下笔者立足于长期的初中音乐教学,浅谈几点有效提高效率的方法。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重视音乐课程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很大一部部分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学校和教师都认为音乐课是门闲课,可有可无,甚至有些时候会变成自习课,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只学会了唱而不了解乐理方面的常识,更有甚者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所以在当代的教育背景下,想要改变音乐课这种形势,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了解现下音乐教学的环境和模式,从中汲取养分为音乐课堂改革打下基础。如果教师认真观察思考的话不难发现由于过重偏向书本教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呈现两种情况,一是空有一副好嗓子,有天赋,但对理论和基础音乐常识一无所知,一是只知道书本上的音乐概念,并没有什么实践经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更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做全面系统的音乐教学。并且在音乐课上向学生表明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音乐课程,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第一次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向学生传输音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审美,提高气质,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明确音乐课绝不是一门闲课,这是一门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教学从音乐基础开始,从音乐历史及音乐常识为课堂的奠基石,不以唱歌为音乐教学任务。

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生活是一门大艺术,而音乐艺术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在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的同时需要思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改要求需要改革之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其个性发展。传统的音乐课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一门“唱歌课”,事实也确实如此,课堂上通常是教师唱一句,学生也跟着唱一句,然后是成段唱,最后必然会演变成唱歌任务,初中三年所以的音乐课上下,学生能记住的只有歌曲和旋律。这样的音乐课教师不需要准备,学生对音乐学习也变的了无兴趣,这正是需要教师反思的如何能让学生融入音乐课堂学习,真正参与进来,体会到音乐的美好。高效课堂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例如在五线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歌曲的简谱,经过五线谱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简谱演唱歌曲,并让学生分享,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然后再课堂歌曲的教学中学生也会有了积极性。

三、教师善于创新教学内容,音乐课和其他学科结合教学

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创新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是每个音乐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音乐在很多形式下都不是单一的存在,比如说说到歌曲就会想到舞蹈,这就是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如果要音乐取得长期高效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和主要学科的结合。这样不仅能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这就更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可以采用音乐与英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前有学生反映过英语中的十二个月份由于单词形式相近容易记混,音乐教师通过和英语教师的合作,将这十二月份的单词编成一首歌叫做《十二月之歌》,利用生日歌做编曲,学生们一下子就会唱了,也就记住了这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和顺序。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会一首歌的同时也掌握了英语知识,也让学生明白了音乐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此也就提高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师善于多媒体教学工具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好的教学模式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营造课堂情境可以由很多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多媒体可以展现宏大的场景、细腻的音色,通过情景再现,带动学生进入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情绪,能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自然能够收获一个高效课堂。例如在《七子之歌》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知道澳门的割据及回归历史,明白祖国的伟大,分土必争。之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定会情绪高昂,更利用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明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其根本目标。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首要需要教师改变观念,引导学生明确其重要性,然后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教学一直不受学校教学的重视,课程资源匮乏是其长期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音乐学科的健康发展。探索和开发初中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促进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使潜在的音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是学校和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根据这些问题从转变教学观念、完善管理机制、教师、学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目前,初中音乐课程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音乐教材是国家根据课程标准组织教育专家进行整理、筛选编写而成的,这些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是,初中音乐教学过于依赖国家规定的教材,教学的实施主体没有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这样就导致资源开发的主体单一化。每个地方都有特色和文化,而且不同地域的学生是有差异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因地制宜,将地域文化与社会、生活、家庭、学校、学生结合起来,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音乐课程资源利用率低是当前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中学对音乐学科忽视,音乐课不是被其他学科占用,就是老师敷衍了事。一些中学生反映,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比如,钢琴、电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老师上课只是简单地讲讲理论而已,这些音乐器材知识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根本没有利用起来。部分学校将这些音乐设施仅仅作为一种摆设,由于常年不用,年久失修,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就这样浪费了。

3.忽视潜在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多样的、丰富的,不仅局限于教材,它们与社会、生活、家庭、学校文化也息息相关,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忽视了一些潜在的音乐课程资源。比如,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歌曲、戏剧、乐器可以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课程。再者,多媒体也是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音乐学科的学科地位。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开发初中音乐课程资源丰富音乐课堂,首先要转变音乐学科的教学观念。学校要认识到音乐陶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音乐学科的学科地位,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不乱占用音乐学科的课时,对于教学需要的音乐设备要配备齐全,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要进行监督和考核。老师要认真对待音乐教学,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教学资源。学生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音乐学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2.科学管理,完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音乐设备是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因此,钢琴、古筝、吉他、二胡等重要的音乐器材是必备的。一方面,学校要科学管理,完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增加用于音乐器材配备的财政资金,并严格监督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滥用资金和不配备相应的音乐器材的学校要根据规定合理治理。同时,对于学校的音乐设备和设施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看管,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防止出现常年不修废弃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改善音乐学科的评价机制,从管理机制上提高老师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调动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些课程资源开发的奖励机制,对于积极进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和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音乐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发展。

3.促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多种途径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促使教师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最了解学生差异性与需求的人,因此要促使教师参与到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单一,主要以教材为主,但是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较少且没有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学,老师的教学热情不高涨。要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就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从生活的细节中开发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老师合作,编写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4.促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我们在促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音乐方面,有些学生可能比较有天赋,喜欢组织一些歌唱比赛,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一个合唱团,进行音乐的交流和创作。这些都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推动音乐课程的发展。

比如,学校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音乐氛围,精心选择一首符合自己校园风格的校歌,由音乐老师教给每一位同学,在重要的活动中让学生们集体合唱,课间利用广播、电台、多媒体为大家播放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课堂,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另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定期举办一些歌手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喜欢音乐创作的学生,学校聘请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创作。

三、结语

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初中音乐课程资源,丰富音乐课堂至关重要。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完善管理机制、鼓励老师创作、鼓励学生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除此,还可以通过建设课外音乐活动小组,增强师资队伍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具体措施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希望能够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黎婷婷.浅谈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大舞台,2011,05:195-196.

[2]张大海.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27.

[3]高丽.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2,10:134-135.

第9篇

在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要能够意识到下面的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开发和利用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当前初中音乐的教学精神,其次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开发,最后教师则需要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多样性,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了有效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确定音乐课程的核心地位;其次教师要能够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管理机制;继而教师则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培训,促使自身成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最后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一、建立高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管理机制

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前,教师首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自身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和管理机制的健全。设备的健全是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没有健全的教学设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无从谈起。而管理机制的健全则是促使课程资源能够得到高质量开发和利用的保证,只有在管理机制的保障下,教师才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够避免各类意外情况的出现。

二、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促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

为了促使教师能够高效率进行针对学生的音乐课程开发和利用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促使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力都能够符合要求。这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最为关键一步,也是最为难以完成的一步。这是因为当前普遍音乐教师在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方面都有所欠缺,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之后,教师自然不能够将自身的眼光和认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可以从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具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着手,鼓励教师进行同仁经验分享。

例如,我在自身的日常教学之余就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当前社会对初中生音乐能力的要求,并以此为基准结合当前班级学生的实际音乐基础来选择针对性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具体实践以后,我则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就其中做得好和做得差的地方进行记录。除此以外,每个月我都会组织我市的初中音乐教师就自身本月的经历以及思考进行分享。由此,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都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明显的提升,并且能够逐步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作,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三、促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利用的主动参与者

当教师完成课程资源开发的任务以后,教师就需要进入到课程资源高效利用的环节之中。而为了促使自身所开发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成为最核心的因素。只有引导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中,并在和教师的配合之下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教师的课程资源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具体进行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能够有效结合资源的特色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资源的魅力,提升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自身课程资源开发之后,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班级学生的参与感,确保自身的课程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特定的资源使用了诸如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校广播音乐氛围营造教学模式、师生问答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等方法。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配合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然我的课程资源利用了就能够达到最大化。

四、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获得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音乐教师要能够注重自身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的提升,促使自身开发的课程资源都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所服务,从而达到最大化利用率的教学目的。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初中阶段介绍到系统性音乐知识的学习,促使自身能够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并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第10篇

音乐学习主体考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经常会发生学习主体被遮蔽、遗忘或缺席的现象。一些教师从“自我”视角出发设计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经验,音乐教学由此出现高耗低效。如对于音乐欣赏教学,教师要精讲,避免赘言表达,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理解作品内涵,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学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你是这样的人》,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后,笔者让学生听赏合唱曲、听赏戴玉强的演唱,并启发思考:“歌曲中没有出现人名,你猜是指谁?你心中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讲一讲。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在听赏中产生了情感共鸣,他们被歌曲的深情演绎所感动。接着,笔者让学生展开主题阅读,了解《你是这样的人》是大型电视艺术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引导学生讲述有关的事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彻夜的工作、一件衬衫、十里长街送总理、联合国降半旗等。然后,让学生轻声跟着音乐哼唱、带词演唱,尝试用自己设计的力度、速度和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最后欣赏并朗诵《,你在哪里》,升华学生的情感。由于本课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因而学生演唱歌曲时更加深情饱满,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音乐学习内容考量

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忠实于课程内容,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没有的内容就很少涉猎。有时,由于学习内容过于呆板,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走神、发呆。这是因为教师混淆了音乐课程知识与音乐教材知识,将音乐教材知识误认为是课程知识。音乐课程知识是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感受力,如高低、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教材知识是具体歌曲的调式、节拍、旋律等。显然,学生应该学习的是课程知识。但教学中。教师唯教材现象屡见不鲜。诚然,教材是核心教学资源,但却不是唯一资源,更不能被奉为圭臬。有时,教材只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样本、一个用具、一个引子。

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音乐节奏缓慢轻灵的歌曲和充满活力的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将深度的旋律和紧凑的歌曲作为鉴赏素材。例如:由于学生们喜欢流行音乐,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会挑选一些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多角度地展开学习,发展学生的乐感。根据学生的审美现状,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可选择《怒放的生命》《少年壮志不言愁》进行教W,并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说,课程内容的拓展让学生突破了既有的教材框架,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进行认知,其音乐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教材顶礼膜拜,要消除教材的权威主义,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感受。要树立音乐课程开发意识,以音乐课程目标为指引,适时适地发掘课程资源,整合、补充、删减甚至另起炉灶,进而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更匹配学生学情的音乐课程。

音乐学习方式考量

在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经常将教学设计得繁复多样,过度运用多媒体手段去诠释音乐,过度运用文学的脚本去解释音乐。这样的教学削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实践,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和理性探索音乐的机会。音乐教学应当从学生的音乐学习实际出发,将教学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揣摩学生已经理解了什么,需求什么,理性对待学生的音乐学习认知方式。基于学生、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思考学生“应该怎样学”“学到怎样的程度”等。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川江船夫号子》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黄河船夫曲》,对此类作品旋律高亢、节奏铿锵等有了比较深刻的感受。《川江船夫号子》由“平水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下滩号子”等8首不同的号子连缀而成,不同的劳动条件对应着不同的号子特点。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速度、节奏、力度和旋律等方面精心聆听,体会船夫号子的音乐特质:“平水号子”速度慢、节奏自由,表现了江面的宽阔、水流平缓;“上滩号子”速度快、律动短,表现水流急、浪涛涌;“拼命号子”的快速、节奏紧凑、律动短促,对应着上滩的水急、浪高,条件险恶;“下滩号子”的节奏性相应减弱,表现了劳动强度的减弱。此外,学生们还从曲风、节奏、音色等方面比较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和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感受到南方船夫号子与北方号子之间的差异,对两个音乐作品都有了理性的认识。

结束语

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初中音乐教学,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音乐学习状态、音乐学习需求出发,采用适合学生音乐学习的认知方式,对接学生与音乐课程,让学生与音乐课程始终处于积极的互动之中,真正还学于生,让学生主动适应课程、进而创生课程!

参考文献

[1]丁春新.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2014(11).

[2]沈桂云.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4(11).

第11篇

关键词: 曲折迂回 多元互动 拓展延伸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1]标准的这一提法,明确界定了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轨道。时下,音乐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要么仅仅是教师的领唱,要么仅仅是多媒体声光色的“喧哗”,要么仅仅是孩子们的死记硬背……这些都有可能妨碍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发挥。我以为,初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轨道,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可大胆一试。

一、课堂引入,不仅仅是开门见山

以下是两教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开头时的不同设计:

设计一:1.教师播放《青春舞曲》,让学生初听歌曲;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你能说出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吗?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等等。是否具有少数民族的特点?如果有,是哪个民族的?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歌曲。

设计二:1.请大家欣赏《达坂城的姑娘》,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并且说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2.教师示范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介绍新疆的风俗人情和歌曲特点;3.欣赏《青春舞曲》,教师和几位舞蹈能力较强的学生为歌曲伴舞。

实践证明,“开门见山”式的课堂引入,的确能快速让学生接触本课的关键内容,但少了一种味道:一种能吸引学生眼球的魔力,一种能快速点燃学生兴趣之火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课堂中的“开门见山”固然不可或缺,但“曲折迂回”同样不可或缺。孩子们对《达坂城的姑娘》耳熟能详,对新疆舞蹈也不陌生,通过这些熟悉的东西引入新课,虽“曲折”了一点,但更能快速唤醒孩子们的音乐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提倡另一种层面上的“曲折迂回”,同样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趣味,在音乐的“百花园”中收获沉甸甸的馥郁和果实。

二、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聆听欣赏

前文提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实践形式,新课程视角下的初中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多种感官同时作用的开放场,这样的开放场,属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孩子,也属于这个开放的时代。

仍然以《青春舞曲》的教学为例,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不妨设计更多开放性的元素:

1.创编舞蹈动作,引领学生根据实际为歌曲配打击乐器,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2.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节奏组和舞蹈组进行唱、跳、奏表演,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他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

3.轮换角色进行表演,并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创编舞蹈动作,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通过创编舞蹈动作,通过自配打击乐器,以此培养孩子们的自主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反思能力。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教师打开的音乐的路径愈多,学生的视域愈广阔,享受到的音乐的“花花果果”也就愈多。

三、教学余音,不仅仅是“文本材料”

初中音乐教学,并非一定要拘囿于“文本材料”,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展现“教材以外的影像”或“别处的生活”。正所谓:“教师教学应该‘左右逢源’,不该被规范绑得死死的。”[2]只要这样的“左右逢源”能与原来的教材在更深处“藕断丝连”,教师都可以大胆一试。比如《青春舞曲》的教学临结束时,可以设计以下拓展延伸:

1.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珍惜时光,展现自我。)

2.你熟悉新疆的哪些乐器?尝试练习手鼓节奏:Χ.Χ ΧΧOΧΧ ΧΧ ΧO……

3.收集王洛宾的声乐作品,思考:他为什么被称为“西部歌王”,下节课推荐给大家欣赏。

4.配乐朗诵朱自清的《春》片断,请同学们说说有关时间的成语或语句,最后在《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歌声中结束音乐课。

音乐教学其实无惯例可依,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试想:如果教师非要在固守在“自留地”里,并且全是整齐划一的“规定动作”,那么谁还在音乐的天空中尽情翱翔?课堂上,当教师通过“王洛宾、朱自清”等名人,引领学生翱翔在多维空间时,音乐课堂就有了磁力,学生的思维也有了活力,自然,学习的风向标也就变了,变得更为灵活,更为宽广――窗里窗外都是音乐,课堂内外都是音乐的勃勃朝气。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 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5-01

初中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尖子,而在于普及音乐。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音乐天赋”有一定认识,认为“天赋”是学好音乐的重要条件之一。把学校音乐课中的后进生情况归咎于“天赋”问题上,存在误区。的确,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能够投入音乐,进入音乐学习状态;但也有脱离课堂状态,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这样的后进生存在了一定的忽视。

初中学生,年龄在13-15岁左右,这个阶段,是获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也是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教师的关爱。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初中音乐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存在一些后进生问题。然而初中音乐课堂后进生又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特点。现归纳为以下A、B、C、D四类,分析针对他们的教育。

A类:感到考试学科课程压力大,无心上音乐课,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其他课程的学生。

面对此类学生,音乐教师甚为气愤,但反思一下,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悲哀,我们的课存在一定的不够吸引学生的问题。音乐课堂是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虽然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如果音乐课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由衷感到“我要学”,此类现象自然消失。笔者认为,治理后进生情况,与治理疾病有一定共通之处:一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即上文所说的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对症处理”。除了对新生进行一定的入学教育,让学生懂得音乐课相关纪律观念,平时上课前也可以说明一下此类问题。在上课铃前,我如果早到,会允许学生各自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其他课程,并向他们解释:待会儿上课铃响,你们就应该将别的课的书本收至桌面以下,而不是压在音乐课本下面,不能放在“桌面”上,至于你放在C盘还是D盘,随便你。提醒不宜多,形成习惯即可。另外,这类问题也要和学校相关部门协调好,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B类:不主动参与,感受不到快乐的学生,长此以往,越发感到音乐课程难度大,听不明白、学不进去,对于课堂提问,寄希望于别人回答。这类学生可能只是少数,也可能是多数,因课程难度而异。

面对此类学生,音乐教师会感到无奈,恨铁不成钢,或者认为他们只要不违反课堂纪律即可。我们的课堂,是应面向全体学生的,人人参与。解决此类问题,从根本上,应降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难度,将课堂预设的总体难度降低,以满足、适应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对于不同学生,还应有相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原有基础上进步,而不是“一刀切”的要求。

对于课堂提问,分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较难回答的,可自由发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指定学生来回答的问题。有时也可采用“快乐大转盘”的形式,转盘指针停在某个座位号上,某个学生就回答该问题。此外,如果这节课知识性较强,内容相对枯燥,如学习五线谱知识,就可以分组抢答比赛。经调查,之前学过乐器会五线谱的学生,不参加抢答,但可以回答大家感到困难的问题。

C类:思维活跃而分散,喜欢对音乐课本语言和课堂用语乱联想的学生。学生进入青春期,思维、智力不断发展,同时,性别意识增强,对异性充满好奇,容易对一些词语产生不恰当的过多联想,曲解语义。这样的学生虽不是很多,有严重表现的仅为极个别,但他们不能进入正常的课堂学习过程,而且很容易带动其他学生思维分散。

其实,此类学生往往反而具有较强的音乐学习力。只是作为教师,不应盯着他的不妥表现看,不应直接针对其不妥的语言、表现进行批评。解决此类问题,分两方面:一、加大音乐课堂艺术氛围渲染力。教师艺术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述、示范,结合各种课堂活动,会给学生感染力,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即使是后进生,他也能感受到,在这样的氛围中,他该怎样做。二、不直指学生的不妥语言和表现。当学生对词语曲解时,可装作不在意,继续感染整个课堂。

D类:对教师、对音乐课有抵触,故意捣乱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品行较差,其他课程成绩也差,在其他课上也违纪。虽然是个别,但难以避免完全不存在。

这种后进生,问题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有学生自身原因,有家庭背景原因,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关注教育上的举措。教师更要注意和这类学生的亲和力,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在课堂上,不应有任何偏见和冷落,更不能体罚、心罚。如果这类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取得高出其他课程的成绩,这会是他学习自信心的一个起点,甚至因此逐步转化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课后,应多和这样的学生谈心,给他们人生观的指导,给他们文化课程学习方法的建议,甚至短期内改变大家对你印象的小窍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这些帮助都在感动之中。以美育情,以情感人。可以结合优秀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包括对课堂上所听音乐的感受。即使他说“很难听”“我只喜欢xx流行歌曲”,那是我们课堂音乐教学做得不够,而不是学生的错。

综观不同类型的后进生,我们应树立正确观念,有信心让他们转化为优秀学生,有的甚至可以十分优秀。后进生有很大的潜能,有很多闪光点。我们应材施教、应班施教,但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确实很不容易。从后进生抓起,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放弃,既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校教育中课堂的一员,课堂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和不可替代性。当然,后进生问题,学校教育还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使后进生存在的缺点、问题得到综合的修整、治理。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影响也是深远的。但教育对人的培养并非万能,我们不应急于求成,也不需将所有问题原因指向教育工作者,而是应当持之以恒地去做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