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综合实训总结

会计综合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09 01:2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综合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综合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VBSE;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VBSE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简称,是用友新道公司研发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的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完成经济业务的处理,高仿真的职能部门、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企业环境,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社会不同组织、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VBSE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的成果,与传统实训教学中的模拟操作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VBSE实训平台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开展教学,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1 基于VBSE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都很饱满,他们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实习学生,也不放心将工作交给实习学生处理,唯恐他们“忙上添乱”。同时出于对企业会计信息、会计资料保密性的考虑,很多实习学生都没有机会直接参与会计工作,最多就是看看凭证,并完成整理凭证、装订凭证账簿等事务性工作,实习效果强差人意。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引入VBSE实训平台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外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VBSE通过在校内搭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运用仿真技术把真实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数据搬进课堂,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财务及相关工作岗位并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学会了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和业务决策,真实感受到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过程,体验到企业内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VBSE的开放式教学设计,以任务为引领,倡导自主实训。学生自主选择工作岗位后,在高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体验了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提高了专业技能,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枯燥乏味,其中制作企业海报、制作视频总结、小品演绎等丰富的实训内容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为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与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相比,VBSE下的综合实训将会计岗位涉及的上下游岗位及其业务串联起来,实训内容更为综合、全面,学生经过这次岗前实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首先学生通过在出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岗位上的实训,亲自完成具体的经济业务,加深了对财务岗位的了解,提高了财务管理能力。其次,在实训开始阶段,学生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熟悉,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面对各岗位任务会显得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他们会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彼此合作来完成工作任务;当业务处理出错的时候,教师也并不是马上进行纠正,而是要求学生先自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训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 基于VBSE下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独立完成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具备会计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填制会计凭证、登账、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纳税申报等会计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2.课程内容设计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包括手工环节财务工作和信息化环境财务工作两部分,每部分均包括期初建账、出纳业务核算、存货业务核算、长期资产核算、往来业务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收入费用核算、资金业务核算、成本核算、税务核算及财务成果核算。课程内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将财会活动与业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完成全部业务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工作,并进行财务分析。

3.课程实施设计

(1)实训动员

在正式开课之前,召开动员会向学生介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课程意义,通过向学生展示其他院校或往届学生《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成果,如学生设计的企业海报和业务流程图、完成的证账表等会计资料、总结PPT和视频,使学生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明确课程的要求,包括考勤要求、着装要求、学习要求等。

(2)团队组建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以制造企业为模拟原形,核算其销等经济业务,核算对象是若干家组织结构相同、产品相同的制造企业,并设有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政务和服务公司等六个机构,每家企业设有行政主管、生产主管、财务部经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出纳等七个岗位。学生在熟悉企业、了解业务背景后进行团队组建,每家企业的行政主管可以通过竞聘的方式选出,行政主管确定后再由行政主管组织自己企业的团队,最后根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团队成员的学习所长完成工作分工。

(3)课程教学过程

通过VBSE实践平成企业各岗位的日常业务处理。学生上岗后,首先要了解本企业的基本信息、业务类型、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方法,这一阶段是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他们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引导系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可以查看系统提供的在线PPT里的样例掌握单据填写的方法;查看系统提供的WORD流程描述了解各业务流程;查看数据文件获取完成业务所需的数据。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其任务是把控课堂的教学进度,

通过系统了解各企业学生完成业务的情况,适时推送任务。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个别企业、个别岗位学生未能解决的个性问题要及时进行专门解答。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实训结束后填写实训日记,总结当天工作未能解决的问题及收获。第二天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日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评选出优秀的实训日记,并给与该学生所在团队加分奖励,这种师生沟通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4)课程总结汇报

实训结束,每个企业团队及服务性机构都要求制作PPT或视频总结,分享参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学习的收获和感想。@个环节由学生进行PPT或视频展示,教师提问,团队成员回答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答辩做出点评。

(5)教学评价

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每个学生参与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又不一样,每个团队完成的工作质量也有差异,因此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学生的成绩可以由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综合构成,团队成绩根据团队完成的任务情况评定,包括企业海报制作的质量、业务流程的演绎表现、实训总结撰写及现场汇报情况、团队的协作性等;个人成绩根据实训过程的工作表现、实训初和实训末两次系统在线测试成绩、实训物化成果(证、账、表等会计资料)的正确性、规范性和整洁性给与评定。教师要记录好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分阶段地进行汇总,最终得到一个全面的、公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晓英.“把企业搬进校园”的会计实训模式.学周刊.2016(11)

[2]张宗民,王淑庆.基于VBSE下的高职会计岗前综合实训课程创新设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3]王逸远.基于企业平台的VBSE实训项目研究.财会通讯,2013(13)

第2篇

【关键词】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方法 “教学做”三位一体化

财务会计类专业是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而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人才不同于本科院校或普通专科院校,他们毕业后更多会在企业直接从事一线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专业技能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根据会计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现状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以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训为主要课程内容。从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来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行理论教学,后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还有部分学校即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内容的设计、组织方式不尽合理,教学效果较差;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工作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因此,改变原有教学程序,重塑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设计,突出实践能力,探索具有高职会计教学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及主要作用

(一)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会计专业属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直接在一线工作的初级会计人员。其对应的目标工作岗位可包括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会计主管等。目标工作岗位与岗位职业所需技能是相对应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其工作,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过财务会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这是由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会计的真账实训构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因此,如何整合财务会计相关课程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职财会专业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学生的关键。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思考,本人认为会计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上岗”的水平。

(二)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

1. 深化加强会计理论知识

由于实行三位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策略,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2.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抽象变得形象,理性变为感性,被动听变为主动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3. 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

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在老师和社会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实践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4.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按照企业会计岗位或公司的职位设置实践内容,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开展实践训练,按照行业实际标准要求学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内容,成为相应真实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学生是一个“准会计”,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源于实践,学生在记账公司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课堂及模拟实训中难以碰到的问题,他们会通过理论寻找办法,或者迫使学生不断去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 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财务会计课程三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是: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内真账实践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有机组合。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要求为目标,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为基础,以通用内容业务具体准则为补充内容体系,最后以财务报告为总结,形成相应的内容单元;同时,将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课提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深化理论,并且与职业资格考证体系一致,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做到课证融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实务操作。《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以会计职业岗位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基于中小型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主要训练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工作领域的业务操作;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形成一个会计工作团队,既分工、又协作。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训训练后,独立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设计加工的目的在于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以收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财务会计模拟实习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三)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单位也将电算操作能力列为招聘的条件之一。根据社会的这种需求,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基础上,利用手工模拟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四)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财务会计单项实训、财务会计岗位实训、财务会计综合实训都是校内的模拟实训,要实现零距离就业,需要有紧密型的实践基地的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很难让在校学生接触到真实、完整的会计内容。因此,在校内建立工厂化的实训基地――会计记账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校内具有双师资格、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教师,聘请相关企业的会计师、会计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内记账公司,争取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会计业务。记账公司可接纳教师兼职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践,成为能给学生真账实践的基地。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范例,让学生按手工账操作、电脑账操作、纳税申报三大模块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岗位工作操作。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独立全盘操作账务、税务,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实现学院职业教学、学生岗位素质培养、公司获取盈利等的多赢。

四、结语

财务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通过循序渐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一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苏中天.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管见[J].财会月刊,2008(4):92-94.

[3]蔡秀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模拟实训[J].会计之友,2007(23):36.

[4]沈应仙.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6):89-90.

第3篇

在普通院校中,实验课程大多都采取集中授课方式,但授课时间的安排情况却错综复杂,有的效仿公办院校采用实习周或小学期,但大多是采用周末集中上课和学生平时的自习时间来上实验类课程。特别是像ERP沙盘等实验类课程的安排一直是普通院校头疼的难题。根据目前普通院校现有的教学体制,这类课程大多只能安排在周末集中上课和学生平时的自习时间来上,但这样会在师生之间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是占用教师过多的休息时间,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二是占用了学生的周末和自习时间,学生心里不乐意,自然会影响到教师的评教成绩,也就会影响到教师的考核奖金。而在普通院校中,一般上实验课的教师大多是担任两门以上课程,工作量加大,但又得不到合理的对待,自然心情就会郁闷。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一)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差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会计教师都比较年轻,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又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会计实践经验,未曾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环境,到企业锻炼也仅是参观或旁观者。多数“双师型”教师也仅是“双证型”教师,真正既有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会计实务工作经历的教师凤毛麟角,故大多数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指导经验,在教授模拟实验过程中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验指导,与实际会计业务情景相差甚远,致使“实验”成为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二)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大多数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较简单,涉及面较窄,缺乏特色和创新。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内容,实践教学缺乏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不同行业会计实务的适应能力训练,很难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激发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出社会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目前大多普通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较落后,基本是手工模拟企业经营或用会计核算软件模拟和操作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教学情景与实际会计业务环境尚有较大差别。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简单、缺乏经费投入等问题。

(三)缺乏综合考评体系由于普通院校的教学体制还不完善,教学计划每学年都在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的完整的综合考评体系需要不断的磨合。作者所在院校的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秉承教育部重视实践教学的精神,不断地在增加实践类课程,但每增加一门实践课程,其考核体系就需要调整,就需要上签呈文件让领导部门核批,非常麻烦,也给各院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据作者调查周边兄弟院校的情况大同小异。究其原因,就在于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综合考评体系。

二、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多年的教育经验证明,会计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性,而且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实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普通院校的学生大都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阅历浅、社会常识、生活经验都很欠缺,自我控制和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如一味地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更何况普通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直接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因此,普通院校必须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引起相应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里,作者根据多年的会计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抓好“一个中心”,搞好“两个课堂”,实现“四级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以期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1)“一个中心”,即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各普通院校要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合格的会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形成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强调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环境的物理和电子沙盘软件,通过实践与实验来理解理论知识与基本概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2)“两个课堂”,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两个课堂。针对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这一现状,大多普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行而有效的校内实训形式,建立了手工核算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等,力求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民办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很不理想。如果要保障“两个课堂”的成功实施,建议提供学生专业实习机会,增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编制适合自己的特色实训教材。另外,会计系(学院)中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安排;在人才培养、工作量计算等环节,实践教学应当与理论教学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先,增加学生专业实习机会。由学校出面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实习基金,带领学生到机关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参观,让学生切实了解专业知识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情况,真实感受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了解社会,加上初步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带着理解与收获去感受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领域的现实状况,对会计行业有初步与大体上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和会计生涯规划打开思路。其次,增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増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是普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普通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往往采用仿真资料,但再仿真的资料,也只是仿真而已。学生在一旦接触到实际业务,仍是一筹莫展。针对这一情况,普通院校应增强校外实习基地方面的建设,方便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顶岗实习,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训阶段,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真正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社会交际、与人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技能。最后,编制适合自己的特色实训教材。选择合适的实训教材,一直是普通院校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问题。这和普通院校发展历史短,积淀不多,是有着直接联系的,一般都是选取由公办高校教师编写的,但这些教材一般情况下不太适合普通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因此普通院校应鼓励会计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训教材,以保证每个实践环节有实用的教材,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施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材,结合自己的特色对教材进行的编写,重新整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使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目前,作者所在学院的ERP沙盘实验课,就是采用了自己专业教师编写的实训报告手册,进行授课;但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实训效果,相关领导已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正精心编制ERP综合实训教程。(3)“四级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只有独具优势、富有特色的专业才能使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若想突出实践教学方面的专业特色,可以考虑尝试建立并实施实践教学的“四级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即随课分散实训、分课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四级实训教学体系。这四级实训教学体系分层递增,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随课分散实训。结合会计专业开设的大部分课程应安排在课堂内进行分散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审计等课程。目前作者所在学院会计系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已采取了随课分散实训。随课分散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如《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可针对总账子系统、UFO报表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应收款和应付款等管理子系统等进行的单项实训。二是分课综合实训。分课综合实训可培养学生岗位的专业职业技能。分课综合实训是针对会计核心类专业课程在该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系统实训,如基础会计课程之后可安排为期2-3天的实训、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可安排为期一周的财务会计实训。作者所在院校会计系的基础会计采用就是4+1的教学形式,即大约一学期安排18个课时进行实训,目的就在于让初入会计大门的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的认识和把握。三是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结束之后,到单位岗位实习之前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时间可安排两周,大约54个课时。在此阶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实训情境,组织、督导、考核学生的实训活动,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前面手工核算实训,后面会计电算化实训)、ERP沙盘综合模拟实训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其内容涵盖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系统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四是岗位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岗位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通常安排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在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毕业论文设计,学生一般结合社会实践和岗位实习,进行撰写,进而提高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尝试实习周,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授课时间。真心希望普通院校能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做法:比如北京交通大学是每学期安排的有“小学期周”,实验课程就安排在“小学期周”集中上课;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是每学期安排“三周实习周”,集中上实验课或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如作者所在学院会计系在未来5年规划中拟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安排两周的实习周。压缩学院的期末考试时间,两周改为一周;再压缩平时上课时间一周。实习周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这样学生心理负担较小,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通院校会计专业若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其教师却缺乏实践经验,这无疑成为制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最重要瓶颈。故其应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否则实践教学的改革谈何容易。要立足自有,挖掘内部资源。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安排本校青年骨干教师“走出去”,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进行专业培训、顶岗锻炼或担任兼职会计,使他们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情况,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样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才会更丰富多彩,才会更和社会接轨。要拓展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力争外援。普通院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高级财会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也可外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从而拉近实践教学与实际的距离;学校也可聘请企业相关专家作为长期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制订校企合作计划,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普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应仅仅针对于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对于主要核心课程除了安排随课分散实训,还应某课程结束之后单独进行集中性综合实训,在所有专业课结束以后在岗位实习之前进行一些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通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注意拓宽专业界限,培养学生对于相关领域知识的拓宽,如组织学生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撰写企业创业计划书等。如作者所在学院开设了ERP沙盘综合实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在这些实训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培训学生拓展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普通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身体体能、团队协作和社会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缓冲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不适应期限。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法(1)基于体验的研究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将“企业搬进课堂”,由教师设计一个体验场景,提供一个企业经营的仿真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经营活动与企业资源计划的具体内容,最后教师点评与总结。比如ERP沙盘实训课程就应该采用这种方法。详见图(1)。(2)基于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问题教学法”,由教师使用问题引出讲授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好的掌握了知识难点,最后也是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如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可以这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详见图(2)。根据实践教学的经验,作者认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非常适合普通院校目前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以“问题”、“体验”为核心以“创业”为导向,将“企业”、“市场”搬进教室,寓教于做、寓教于惑、寓教于乐。

(四)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为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要建立综合考评体系,考核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综合考评体系必须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成绩中,贯穿到“四级递进式实训”教学模式中。综合考评体系需要考虑课内实践考核、综合实训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四方面内容。在考核体系中,必须注意以过程为中心,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的效果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少用或不用卷面考试,设计根据学习与实践过程综合打分的考核体系。及时更新设备,创建高起点、现代化的实验室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和措施,即要多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实验室要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以期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会计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会计循环全过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训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会计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会计模拟实训产生的背景

传统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型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简便易行,至今仍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强的实操性,所以要求培养对象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曾尝试通过校外实习来解决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实习目标与实习任务很难按设计要求完成。原因在于:

(1)会计工作环境不适合实践实习。学生进行会计实习的场所一般是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由于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容纳大量的学生。比如目前我校的会计专业及金融专业的一个班学生都在50人左右。而分散实习增加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同时也给联系实习单位带来了困难。

(2)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实习中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会计工作的直接载体是各种票据和账簿,所有这些都要求相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以明确岗位责任。为了不出差错,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

(3)会计工作的保密性使学生难以进行实践。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为会计主体提供信息,而部分的信息涉及重要的商业机密,这就使企事业单位在接受学生实习时产生一定的顾虑,不会让学生接触如成本核算等内容的实习,这就使实习的内容有着重大的缺失。

(4)会计工作的时间性特点,使学生实习的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我们给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学生一般只是在一个单位实习,只能了解这个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这就决定了校外实习不可能全面接触各类型单位的经济业务以及各个时期的不同账务处理技能。

(5)实习经费的投入不足也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一个因素。近年来,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单位越来越少,而能够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要求的实习经费不断增加,这就使中职学校实习经费日趋紧张,导致缩小实习规模、缩短实习时间、缩减实习内容、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校外实习质量没有保证,预期的效果难以实现,校外实习已是举步维艰。于是,进行室内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便应运而生了。

二、会计模拟实训的组织

会计模拟实训是指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会计事项作为模拟实训对象,用真实的或仿真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会计核算程序,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获得直观、系统、全面认识的一种校内实践方法。

会计模拟实训组织可以采取综合实训和专项实训两种方式。

(一)综合实训方式。

综合实训方式又可分为混岗组织方式和分岗组织方式。

(1)混岗组织方式,即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训内容。其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对各项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掌握,而且便于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组织集中实习。其缺点是,首先,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其次,学生的工作量大,耗时长;再次,材料消耗大,实训成本高。

(2)分岗组织方式,即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机构内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在实习过程中,熟悉明确各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交易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同时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以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各有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直观性、真实性强。但这种方式在实习过程中组织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习内容的全面了解情况和掌握程度明显低于混岗运作方式。

(二)专项实训方式。

专项实训方式又可分单项实训和专题实训两种方式。

(1)单项实训,即以理论课教材的章节为实训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施。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实训、会计账簿的登记实训、会计报表的编写实训、货币资金核算实训、固定资产核算实训、产品成本核算实训等。目前我校的财经部开设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已加入了上述内容的实训。

(2)专题实训,即对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会计现象和新的核算方法,及时地加总结,设计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训资料,形成专题实训内容,如以责任会计、质量会计、标准成本会计为内容的专题实训。

三、会计模拟实训考核项目的确定

实训成绩的考核是会计模拟实训系统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实训质量、促进实训过程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易于操作的实训考核体系,将实训要求与实训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对每一个学生实训运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一)实训考核项目。

实训考核项目分为实训纪律、实训技能和实训报告三个组成部分。

第5篇

【关键词】 会计分岗位 实训课程 教学改革

1 会计课程实训改革内容

1.1 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会计课程实训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出发点是以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实现企业经营服务、学生参与的有机结合,学习过程、工作过程的一体融合,最终为了解决会计毕业生毕业即能够进入企业承担起基本的会计岗位工作任务。

在实训中,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共同构建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组织实习实训、共同开展技能培训。将企业正常的经营服务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培养会计岗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目的,与企业紧密合作,实施校企共同设计、实施、评价的教学过程。

1.2 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保障。

1.2.1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气会、签订协议、责任书、备忘录等各种形式主动与企业沟通,将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有机协调,并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学生”、“教师”和“员工”的双重管理。

1.2.2 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有保障,运行正常;有稳定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1.3 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

1.3.1 实训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会计实训教学以完成真实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任务展开。按照适合高职特色的学校、企业、学生联手的共同对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教学改革实践,整个实训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是宣传准备。由专业带头人组织校内外指导教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实训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对学生进行了宣传发动,使学生们明确了会计课程实训的意义和目的。第二步是到企业如会计记账公司实战演练阶段。第三步是考核、总结,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结合对学生们进行“实践出勤”、“实践表现”和“实践成果”三个部分的综合考核,将实践成绩纳入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到了企业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和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增进了学生对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运行情况的理解。

1.3.2 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采用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以典型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使其主动实施实践活动;以合作企业的原始凭证的采集、凭证填制、审核等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全部的专业知识。具体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法和竞赛法等。

1.4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4.1 教学组织。采用在校外的会计记账公司等实训场地现场教学为主,校内实训室为辅,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合理地将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会计核算任务、监督等会计基本职能融入到实践中去。

1.4.2 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会计业务的核算与监督任务,在关键点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在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中学习,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主动寻找数据及资料、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验证、评估结果等步骤,让学生自己构建解决会计核算、监督问题的思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实训教师一个岗位轮换期末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2 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总结

2.1 探索了基地建设途径,形成了特色建设模式。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室、校企顶岗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形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螺旋形上升的良好势头,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是逐步在培养起来的,通过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顶岗实训三个过程逐步积累起来的,通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特色创新的实训教学环境,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把以前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的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搬进了企业——会计记账有限公司,在记账公司学生可以审核真实的原始凭证,做真实的记账凭证、登记真实的账簿和编制真实的财务报告,以及进行真实的网上报税。学生可以亲自到工商局、税务局进行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真正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了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2.2 探索实训课程团队建设模式,形成了专兼职结合教学团队。根据校内师资建设存在实训教师不足,双师素质低问题,聘用了企业具备熟练会计业务的老会计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了教师团队的优化配置。由原来单一由校内教师为主的授课变成由校外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授同时校内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双师型师资教学结构。这样,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各展所长,互相配合,很好地完成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2.3 扎实推进实训课程改革,形成了特色实训课改模式。推行了适合高职特色的学校、企业、学生联手的共同对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三元三步走”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三个年级一个专业5个班次进行试点,开发了2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

2.3.1 在教学中采用真实企业账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训练,以分派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让学生完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摒弃了以前只是以虚拟的企业账务进行的实训。

2.3.2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注重教学互动。实训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起启发、归纳、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训中通过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完成各项任务,巩固、提高处理会计业务的各项技能。

2.3.3 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由易而难、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实训资料、多媒体课件、网络财务软件等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完成实训任务。

2.4 教学评价的改革,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①在综合实训中,突出对学生综合财务会计操作技能的评价,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整合能力的评价。②注重实训活动项目,突出过程评价,注重操作性环节的考核。③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结合成果展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实训成绩的考核应贯穿于会计实训的全过程中,使之有效的促进学生实训操作的规范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或完成后,可以采取口头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全部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当场发现问题、当场解决问题。在实训完成后,可根据考核过程及结果得出评价。评定成绩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不及格者必需重做。(课题:省教育厅课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JGZ20120244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毛久智等.关于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

究,2001(3)

2 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5(1)

第6篇

一、目前在会计模拟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模拟实训的资料“过于虚假”。比如:外来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开具单位的公章,取得银行汇票没有先到银行鉴定真伪等等,影响了会计实训教学实验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目的。

2.会计模拟实习内容涉及企业会计业务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及会计操作流程的来龙去脉不完全了解,感到无从下手。比如产品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结转等,一定的操作难度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3.会计模拟实训中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了会计监督,容易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这一重要的审核工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只会经济业务处理,而不理解会计岗位之间的牵制关系,这样的会计是不合格的。

4.实训教学实验的指导教师由会计专业的教师或实验员担任,其指导与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因为他们当中部分人对具体的业务环境也未亲身经历,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我们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二、财务会计专业加强专业实训的改进措施

1.选好一套有代表性的、符合新会计制度要求、造就学生特点的实验资料。

通过比较,我们建立了的、三个会计模拟室,收集了百余种仿真原始凭证,经济业务覆盖面广,代表性强,重复量少。为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由学生身兼数“职”,亲自尝试出纳员、材料核算员、成本核算员、财务主管等不同会计岗位的每一具体工作,以及经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实习教师通过正确提示,指引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处理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大量接触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而且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掌握了会计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也正确理解了企业与政府、供应商、投资人、债权人、中介机构的关系,提高了模拟的兴趣和工作效率。

2.采用手把手模拟教学形式,循序渐进,易学易用。

探索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法,将整个实习实训过程分两大块:一块是岗位认识课程;另一块是模拟企业账务处理。岗位认识课程是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明白企业实际中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各种岗位之间的联系,理解实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的连贯性和相关性。例如我校在会计实训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填报各种原始凭证。第二块模拟企业账务处理详细地演示了某企业一个月账务处理情况(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填制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报表的填写采用集中、分散、参观等不同形式全面系统地安排,通过真实的操作使学生增长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实训始终。

首先通过模拟实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模拟企业的会计核算、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等内容和方法等,将所学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我们在整个实训中,不论从会计科目的应用、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到会计报表的编制,都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法规,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

第7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 实践教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21-001

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接会计就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与设施是开展立体实训的基础

财会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针对本专业与现时经济发展紧密性性强、难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单项实训课,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一整套实训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本校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以科学、严密的教学大纲统驭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工作规范,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等,使之整体更加优化;利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施仿真性的实训教学。通过与金碟软件和用友软件公司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实训,引进“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基地,构筑学生就业实训的平台。

二、夯实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融理论为实际操作

会计基础技能训练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其目的是熟悉内容、流程,掌握会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

1.点钞与传票

学生掌握点钞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单纸、单张、多纸、多张的点法;会用点钞仪器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

2.会计基础实训

规范书写数字,熟悉各种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装订及账簿报表的使用。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对账、结账等,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3.初级会计实务实训

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核算;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借款与债券的取得、计息、偿还等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取得、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能胜任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4.成本会计实训

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及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具备成本会计的能力。

5.财务管理实训

以案例贯穿整个环节,掌握资金筹措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各种方法,具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强化会计综合技能训练,融训练为项目实战

会计综合技能训练是在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会计岗位群所有技能的集中训练,是多学科的综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分岗位实训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实训步骤为(以制造业为例):熟悉制造业生产的特点及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账;经济业务核算;编制报表;写出实训报告。在此期间,要同时注意会计的审核和监督。

会计分岗实训训练后,虚拟小型组织财务部门的会计设岗模式,若干会计岗位集中于一人的业务的实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会计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2.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根据社会的需求,把从设计账套、设计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电脑上再进行一次实训,实验内容、步骤、结果均是相同的。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对比训练,领略到二者的异同与优劣,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

第8篇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多闵素影响,其中,课堂教学组织的方式在很人程度上影响r会计实训教学的效果。本文试就笔者经验,对如何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组织的有效性做一个探讨和分享。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条件

近几年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特色强调鲜明,功能定位突出,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视曰益增强。一线教师和业界学者对于高职教育问题的探讨也在不断深人,尤其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理实结合等这些方面。根据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办学特色,近年来,高职院校都在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由此,各类主干课程都在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讲,对于每门专业主干课程而言,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对学生都开展相关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实习单项实训课程后,还开展综合实训课程。基本而言,实训教学占据了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课时。而如何让实训教学发挥真正作用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一线专业教师在探索和追寻的问题。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教学形式,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念,培养出丁匠精神?使实训教学的组织更好地体现理实一体?教学是一项完整的作品,它的呈现方式可以通过高效的课堂组织效果得以发挥。也就是说,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师生同乐,教学相长相成的效果。

(二)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发展和内在潜能。这种教育观强调学生的地位和尊严,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良好的课堂组织方式正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贯彻.响应。这是对教育者提出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真实意义。

2.系统论。系统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方法、教材等)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新的功能,产生新的效果,这种效果会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在相对限定的教学空间里,通过教师的预先准备和课堂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随机应变、对授课对象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堂互动效果等,教学效果可以明显得到提高。

(三)相关界定

1.本义所说“会计实训教学”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即(教室)内展开,也可以在模拟手工实训室,在空间上,不作限定,可以离开会计手工实训室,离开模拟环境继续开展实训教学。

2.关于“有效性”,是指侧重于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参与度加强。同时,教学质量实现有力地提升:这里的“有效性”相对T教学现状及以往教学效果而言,提出的改进方法i本文试就笔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组织的冇效性浅作分析。

二、认清课堂会计教学与现实会计实务的区别

(一)课堂教学无法做到完全贴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实务操作

在实务中,会计人员收到业务凭证,依据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对之进行审核、判断,做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先教,边教边练,先提前设定题0和业务,再交由学生练习。即使再不确定的业务,也是针对性训练,是教师事先已设定挑好。教学中,无法做到完全还原企业场景,无法做到会计判断能力的还原训练。

(二)课堂教学有自己的功能与特色

课堂教学重点在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知,引领学生走进会计视野。通过课堂教学的固有形式和知识输送特点,实现教育效果。

三、教学实施

(一)了解教学对象

每位教师W其性格与气质的不同产生教法各异。教好学生,笔者认为先了解学生,掌握学情,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授课方式。在手T.实训前,有一段时间学习会计理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出勤作息,观察班级中的优等生,后进生以及中等生。为后续的课堂控制和引导奠定一定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

理论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协同调动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N标追求,力求达到学生理论知的巩闶和实践能力增强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巧做教学设计

1.恰当分组,男女搭配:由于会计类专业每班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所以强制性规定男女分开,一般班级60人左右,将其分为十组,每组设组长,主管。主管推选会汁基础好的学生,审核小组内会计业务。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类丁作。教师给定时间学生自由组合,再交由老师统筹均衡各小组实力。

2.布置任务,协同操作。实训开始及实训中途,教师根据班级会计理论水平高低布置不同知识任务,通过抢答、辩论赛、知识串讲等形式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3.以专为主,综合并重。实训期间的学习,重点在于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通过账证表,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各类任务的情况给以加分奖励,根据发言、考勤、小组协作等各种方式,考核学牛.的成绩。

4.客观评判,分层评价。依据先前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对于全班学生进行分层把握C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待遇。基础+好的学生若善于合作,可以获得教师心中加分,基础好的学生以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学生对成绩和老师的关心最在乎。奖励政策更有示范效果。笔者规定,除了无故旷课,其它在课堂上的行为都有可能为自己加分。正面行为绝对加,负面行为视情况。如:回答问题,只要积极主动,无论对错,均可得分:上课迟到,手机响,均要有所补救,或回答问题,或才艺展示,只要补救得当,效果好,不仅不扣分,还可以加分。这样既可以教育学生对课堂的尊重,又可以督促学生学会担当,外且还能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开发能力。

(四)常做教学评价

1.学生评。同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因不同因素产生不N的效果。这些因素有: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不同的班级氛围等等。所以,要恰当组织教学,高效开展教学,因人时异,因学情而异,因班级而异。这一切,需耍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放下姿态,开展平等交流,进行频繁互动,增加对课觉组织效果的丫解,吸取不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

2.自我省。根据反馈资料,经常开展A我反省,自我总结r作,勤于教学反思,勇于教学改进,那么,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将是很大的提高。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也是一项创造性艺术。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一种工匠精神。这样的教学习惯很值得保持。

(五)改变考核方式

1.期末考核为主改为过程考核为主。课程改革的方式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分不开。期末考核单纬度,只能反映卞生的期末考试表现,不能全方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应该从整个学期的表现情况,判断学生的责任心,对学习的热忱,对集体的概念,对团队的归属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和具体知识点的把握度。拉长考核纬度,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和把握,给以相应的综合分值:

2.单一考核改为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考量,也是教#公平性的体现。除开期末考试成绩,还分为凭证填制分数、审核分数、装订分数、登帐成绩、平时表现分数,团队合作分数,以及期中考试分数和平时考勤分数。

四、教学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1.关于理实结合教学。实训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的妥善结合一直是探讨的重点话题,理实结合,既要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巩间程度,又要延续学习兴趣,带动更多学生主体引发学习热情。我们学院在前几届开课实践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别开设在两个学期完成。理论与实训教学不能紧密结合,在近儿届会计与审计专业开课中,将理论与实务揉合教学,一周安排8个课时,一个学期完成理论与实务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和实践,笔者和相关教师都发现,实行教改的学生,在会计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上明显比其它同级专业有提升。在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情感上,明显有提升,职业归属感也大大增强。教学在改革中才能有进步,知识经过更好的方式可以高效地传授给学生。

2.关于教学理念。

(1)由“教导”到“引导”之间,存在距离:>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发学习兴趣;由教师“教”到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自主讨论;由教学生纯理论、纯操作到理论与动手操作关系的平衡与实践,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理念的转变。

(2)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情感教学法。“皮格马利翁效应”中指出师生情感对学生成绩的促进作用:教师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情感需要和关注需要,就能很好地搭建课堂教学的心灵桥梁。

3.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冇科学性、客观性,也有艺术性、主观性。好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妙在启发,贵在得法”。

(二)展望

第9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手工账务处理; 同步; 中职; 专业业务技能; 实训

1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 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 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 ② 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 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 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 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 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 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 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3小结

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比只进行传统手工账务实训教学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耀武. 会计电算化[m]. 修订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69-03

[作者简介]王悦(1984―),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会计学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专业的能力结构,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中应用理论,从而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

一、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与内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所推行的“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有相似性,它们均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所不同的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在“行动”,强调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并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通过工作任务的设置和安排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并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该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更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主导思想,将单一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建构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体系,将单项技能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展“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内涵。

二、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

1.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会计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将实践训练作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理论与实训的有机统一。在我国古代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学徒都是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边学边做成长起来的;近代以来的会计教育渐渐偏向于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一问题到今天已经非常严重。多年以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在职培训才能正式上岗,这不仅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浪费了用人单位的人力和财力,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坚持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理论知识。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

这一原则做到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将实践延伸到校园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让学生到会计岗位任职,真实接触会计工作,体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理念。岗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具有复杂性压力性的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才是社会所需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让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3.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

要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人才,需要努力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获得国家会计职业的从业资格,缩短学生“上岗”的时间,有效节约社会资源。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将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就业、上岗的资格。

(二)加强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建设

1.建构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实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单独设置。这门课程与理论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训练。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每个独立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将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都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与实践课程构成完整的会计主干课程,形成贯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实践性课程体系。

2.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向“双师型”转变。要逐步把具有行业工作背景作为高职院校聘用专任教师的必要条件,要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利用各种途径“走出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的教师参观教学改革走在前列的学校,与这些学校的教师交流经验,开阔教师的眼界,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各级教师、会计职业知识、技能竞赛;学校还可以根据会计专业的课程需要,鼓励本专业的教师利用授课之余的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诸如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担任会计工作,为仿真实训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资料和案例,使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3.更新与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

为适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提供符合实训要求的教学设施。例如配备先进的银行会计信贷业务、证券投资与外汇交易业务、保险业务的实践教学软件;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等多功能实验室。这些教学设施应紧密追随会计专业发展的步伐,发挥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保证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明确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阶段性目标

1.学期专项会计实训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专项会计实务处理技巧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开展“真账分析实训”,主要是提供被模仿的样本并作为分析会计业务的账证基础。学校会计专业所用教材上的例题多为文字描述,和实践脱离较大。因此在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读懂凭证、账簿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数据,而是让学生自己从账证中寻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综合性比较强,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在上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中各项专项业务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为实际操作演练。例如,让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实践操作某单位的会计业务,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明确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会计工作的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评价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会计专业课程评价应是一种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活动经验的获取。因此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就需要教师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种评价方式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实训技能考核偏少。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为了突出实训性教学的重要性,应加大实训考核的力度,分阶段考查学生的各项实训情况。会计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是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综合,其中实训成绩约占综合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试形式也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实训考试可以是来自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也可以是校外顶岗实习的跟踪报告或技能操作考评。理论考试可以采用“做一套帐”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参与实训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会计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并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却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例如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筹措、实训过程组织、后期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桑向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2]王希波.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监控[J].职业,2007(27).

[3]吴映辉,程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蒋湛波.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一、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财务会计》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既是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课程。

财务会计实践课程是为《财务会计》课程配套设置的,是《财务会计》课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该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的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其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为目标。

二、实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财务会计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循序渐进、重点突破为原则,按实践工作岗位设置教学模块,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课堂讲授与操作练习同步,使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为专业能力服务。

实践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感性认识规律,让学生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主动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按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是“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会计报表”。注重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构建,充分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阶段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阶段为课程讲授前的会计岗位认知实习;第二阶段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会计分岗实训(校内实训室)和会计岗位实习;第三阶段为课程学习后的综合模拟实训(校内财会模拟室)与顶岗实习(某公司、企业)。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会计分岗实训

在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中创造了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按照实际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来组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把每个会计岗位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财务会计的实训教学中,单项实训中建立了出纳、往来、固定资产、财务报表等多个与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实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块,针对某一个工作岗位建立独立的教学模块,将某一模块涉及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同时通过综合核算模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一步熟悉各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是通过一个企业某月份实际会计业务的模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会计各岗位业务的核算,进而全面、系统、完整、综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处理会计实务的动手操作能力。

该部分实训课程可设置八个小组,前七个小组分别按出纳员岗位、往来结算核算员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员岗位、资金核算员岗位、成本核算员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员岗位、会计主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训要求及提供的实训资料单独完成,第八个小组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老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三)考证指导设计

目前,《财务会计》是各类社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比如,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等都以财务会计学为考核重点。会计专业的考试项目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专业资格初级证书,前者是学生必须取得的,后者鼓励学生获得,但不做硬性要求。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设计

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特别强调实践性的课程。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直是本专业课程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实物引导法、过程教学法等多种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五、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为了使整个实践教学顺利实施,必须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考核方式。实践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情况。首先进行阶段性成果验收,即:每组提交一份实训设计报告,要求包括实训准备、实训内容分析几部分最终结果,而且每组内实训设计保持连续性,最终以实训总结及答辩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六、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实施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充分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潜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微课;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会计电算化》是指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到会计工作中,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岗位结合中小企业电算化会计岗位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设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岗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是在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后开设置的一门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应用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教学环节中掌握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对多届学生会计电算化与综合实训课的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会计实践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电算化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把握课程进度难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是高等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结束学习的一门实际操作课程。对于《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计算机基础》、《税法》等这些基础课程对《电算化综合实训》实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学生学习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的进程。“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如一个会计专业的班级,有50个学生,刚开始做会计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案例并编好报表的学生还不到二分之一。余下的一半多的学生,会学的非常苦恼。当老师对实训过程中讲解操作的具体方法、普遍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或疑难问题时,因为她们的专业基础或者计算机基础的原因而导致无法跟上本班级的进度。她们只能看着会做的同学不停的敲打着键盘,点击鼠标,逐步在完成着实验任务。同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进而放弃后面的实验任务。

2.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

《电算化综合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基于一个会计主体,两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业务。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处在一个虚拟的企业中,学生边做边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立足于“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训任务,每次课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前教学目标提出实训任务,由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电算化考核的内容不涉及采购、销售和库存等管理模块的使用,市面上绝大部分面向高职学生的电算化教材中不包括购销存模块的内容,随着电算化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需要,我们教研室自编教材的除了总账模块、薪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之外还增加了应收模块、应付模块,购销存模块。而应收模块、应付模块、采购、销售和库存管理模块的知识点连贯性较强,操作步骤复杂,指导老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采用讲解方式,指导老师完成任务的方法、操作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老师讲解或演示某个任务的操作过程没有认真听或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步骤有误的情况下将无法继续完成后面的任务。

二、微课在《电算化综合实训》教学中效果探析

微课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实现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能推动教研教改。

1.微课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资源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堂教学注重实际技能操作训练,主要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这是因为实训室拥有电脑、网络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微课的传递和展示提供基础支持。当前,对高职院校来说,最大的师生交流网络平台是世界大学城,通过这个平台能实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教师要分享微课,只需要将制作好的微课资源上传到自己的大学城空间,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内容,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操作,有助于学生查补漏缺、弥补差异,这能体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和分层式教学法。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评论学习效果,在交流互动中解答问题,从而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微课教学效果。微课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学生只要她能拥有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很好的完成实训任务。

2.微课有利于降低《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内容的教学重复率

与其他会计课程教学不同,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需要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操作流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小小的失误都需要教师重复讲解,这会消耗教师的精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微课能将每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微课可实现易到难分层式教学

学生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知识点分成易、中、难层次,这样学生结合自己情况先选择简单的知识点,再深入学习难的知识点这样循序渐进学习方法。教师按照优良中差层次进行评价考核,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课上获得成就感,总而增强咨询。例如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B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C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B、C、D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A采购业务可先按普通采购货票同到未付款业务属于易,此操作程序没有付款业务所以操作程序相对简单。即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写采购订单并审核―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订单生成到货单并审核―库管员在库存管理中根据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并审核―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发票―采购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根据采购发票及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会计在应付款系统审核采购发票并制单―会计在存货核算中进行正常单据记账并生成凭证。B微课普通采购货票同到付款业务难度在是在A微课的基础上会计在应付模块中填写“付款单”单据审核之后审核,生成凭。C微课普通采购有预付款业务,也属于难,是在B微课的操作环节,处理完“付款单”单据之后,还需填写“预付冲应付”单据,保存,审核,生成凭,同时要进行核销处理(不生成凭)。D普通采购货票同到开据票据抵款付货款款业务A微课基础上还需在应付模块中进行票据管理,填写“票据结算”单据,保存,生成凭。此四个不同难易程度的微课,就如同四个老师,同时指导四个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有效地解决分层教学。从而解决因该门课程因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难以掌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