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12 17:03:45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

第1篇

今年上半年通道县粮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发展理念,以“抓改革、增效益;履职责、保安全;严执法、稳秩序;带队伍、出活力;上项目、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粮食政策,在党员队伍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抓好粮食经济工作与企业改革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半年来的粮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局按照县委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部署,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总体目标。强化措施,真抓落实,迅速在全局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县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后,我局及时召开局党组会,集中学习省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对我局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具有粮食工作特色、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活动实施方案。6月8日,组织召开全局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广泛动员和具体部署全局创先争优活动。

(二)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职责,配合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对粮食经营活动和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依法监督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一是对军供、购销两家国有企业及粮食个体加工户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要求,落实管理办法,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许可证》年审工作。二是掌握粮情,备足粮源,做好粮食供应工作。三是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六周年的宣传活动,以“维护市场秩序,服务宏观调控”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根据湖南省“五五”普法规划和学法形势的新要求,局里利用出墙报、挂横幅、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出动宣传车播放《条例》等一系列宣传形式,加强对粮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两家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保管员、县内粮食个体加工户共200余人参加粮食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和考试。增强服务意识,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稳定了粮食市场,我局获粮食政策法规与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三)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工作

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市局关于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局成立了专门的粮食库存检查清理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粮食库存“在地检查”和“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全县所有库存的储备粮、商品粮的数量、品种、质量和库存账、账实相符情况、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按要求、按程序完成了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写出高标准粮食库存自查报告,这项工作得到上级粮食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项目建设工作

4月14日,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军供综合大楼和县级粮食储备库两个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会议要求我局对这两个项目建设进行科学管理、规范实施、确保质量、加快进度,力争年底竣工。现在两个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①军供综合大楼建设:军供综合大楼计划投资253万元,目前已投资20万元。由于程序繁杂,该项目正在报建审批中,争取6月底动工,年底竣工。

②县级粮食储备库建设:县级粮食储备库今年计划投资600万元,但到现在为止,投资额为零。粮食储备库原选址在粮食局里丫冲,因地势比较复杂,我们既要考虑建库需求的建地规模,又要服从县城总体规划,保证县城提质扩容目标要求,全力落实县委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目前正与县工程公司洽谈,土地正在置换当中,因此这个项目7月份才能动工。

(五)加强国有企业监管

针对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管理不善、责任不明、制度不健全、销售不畅、亏损严重等问题,为履行好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银行贷款安全,更好地发挥粮食主管部门的调控和服务功能,县粮食局和县财政局、农发行沟通协商,决定对两家公司进行改革治理。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委派了执行董事,成立了监事会,健全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司管理办法》,从公司的组织框架、各岗位工作职责、劳动人事管理、薪酬管理、日常业务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使企业管理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扭亏增盈,企业走出困境奠定基础。

(六)军供工作创佳绩

军供工作是我局的一项主要工作,我局历来把军供工作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切实把党和国家对军人的关怀落实到优质粮油和优质服务上。

1、狠抓粮油质量,实行军粮质量全程监控,严把粮食收购、粮食储存、粮食加工、军粮销售“四关”。

2、努 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3、搞好走访慰问,密切军民关系,春节前夕,全体局党组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走进军营慰问部队官兵,给部队送去慰问物质和慰问金,部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双方还互送锦旗留念。

4、积极配合县双拥办申报省双拥模范县工作。

5、积极向省市争取军供大楼项目资金。目前已得到市局的大力支持。

6、以军供为平台,主副并进,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粮价剧烈波动的冲击下,仍取得了较好效益。在6月18日的全市军粮供应总结会上,通道军供工作连续获先进单位。分管军供工作的局领导和军供站会计获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菁芜洲、小水、马龙、军供仓库等储粮仓库均年久失修,上漏下潮,影响储粮质量,需要尽快维修,要求县政府解决维修经费。

2、粮食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

三、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军供综合大楼和县级粮食储备库这两个项目建设工作。

2、加强储备粮的管理工作,做好县级储备粮的轮换工作。

3、认真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

4、完成上级下达的7万亩粮食生产订单面积任务。

第2篇

同志们:

*市在全省粮食局长会议后就召开全市粮食工作会,进行传达贯彻,很迅速、很务实、很主动。省局熊局长委托我来参加会。刚才听了市委蔡常委的重要讲话,对市粮食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要求,等一下李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很感动,很受启发,市委市政府对粮食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常厚爱。在此,我代表熊局长表达三层意思,

一是祝贺。祝贺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预祝会议达到预期目的。刚才表彰了先进单位,对获得先进的单位和全市粮食系统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热烈祝贺!

二是感谢。要感谢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关心厚爱。在困难时期关键时刻粮食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市率先建立了市级粮油储备,在全省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对于省局的工作,市委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局对*市委市政府表示最衷心、最真诚的感谢!同时要感谢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在去年工作中付出汗水取得佳绩。去年在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为农民增产增收,粮食部门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扭亏增盈中,*市是全省三个实现购销企业盈利的设市区之一,*市军供站作为全国先进军供站,受到总后勤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的表彰,*县军供站长获得全国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杨局长作为我省全国受表彰的五个先进工作者之一,领导干部唯此一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代表省局对战斗一线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三是希望。*市是省会城市,也是英雄城市,*市粮食局在过去的工作中成绩很大,很多工作在全省处于前列,希望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站在新起点,做出新贡献。当前重要的工作是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全国、全市粮食局长会议精神。省粮食局长会上提出的五大任务,大家要认真研究,狠抓落实。粮食部门要抓住与“三农”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要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省局将此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这关系到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两年给了粮食部门休养生息期,最低收购价。企业要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应对情况变化。有优惠的政策,如虎添翼,没有优惠,也能在市场海洋中游泳。要认真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市场形势分析,适时调控市场,确保市场稳定,努力转变行政职能,坚持依法行政,为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多元经济发展,鼓励创业。

春风春雨润春色,新年新岁创新景。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希望*市粮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走全省的前列,创造新鲜经验,为全省粮食事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优异的成绩。

第3篇

一、 中国农业的生产现状

根据联农组织的农业产量统计资料,2014年我国粗粮总产量达到2.25亿吨、玉米产量达到2.16亿吨、稻米产量达到2.08亿吨、大豆产量达到0.13亿吨、小麦产量达到0.90亿吨。我国2013年粗粮和玉米达到最高产量,分别为2.27亿吨和2.19亿吨,在粗粮中玉米占主要份额,所以粗粮总产量和玉米产量的趋势图基本一致。我国小麦在2014年有一个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大幅增加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同时,由于种子等技术的改良,也是造成小麦的产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大豆的产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产量水平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稻米的总体趋势是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有小幅缓慢增长的趋势;而玉米在长期增长之后,在2014年出现下降趋势。从长期看,玉米的产量主要是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对家禽肉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玉米作为家禽家畜的主要饲料也得意在2001年之后出现长期增长。但是从总的产量趋势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增长基本已达极限,上升空间有限,其由于化肥等要素的投入已达极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化肥投入在大部分国家中属于较高的水平,我国在氮肥方面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86倍,巴西的4.35倍,欧洲的4.31倍;在磷肥方面(P205),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3.31倍,巴西的12.28倍,欧洲的5.91倍;在钾肥(K20)方面,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04倍,巴西的0.96倍,欧洲的3.99倍。通过提高化肥的投入来增加粮食才产量的空间有限,未来应主要以提高优质种子资源来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而根据最近几年的我国粮食自给率,我国粮食自给率自2007年起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历史最低87.75%,早已突破我国95%的粮食自给率的安全警戒线。

我国农产品的国内供给不足,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农业资源不足,生产能力有限。我国人均耕地少,规模化种植不足,种粮成本高,现有耕地资源受制于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限制,有一部分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2)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低效率的农业耕作,生产产量没有达到最大化。二是大量的农村土地抛荒,该种粮的没有种粮,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受到威胁,最终导致农产品供应的不足。(3)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多项气象指标打破历史记录,干旱、洪涝、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从产量的影响因素看,我国的耕地资源很难再有较大的增长,而农业生产率来看的话,确实规模化的农业,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善。而农村的荒地的话,经过一定的复垦可以增加一定的产量。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此来看的话,把我国的粮食增产完全放在国内来解决的话,难度较大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的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量来看,我国农业进出口的增加值同比基本上都在提高,但农业出口的贸易增速明显快于。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农业自2002年以来进口值明显高于出口值,在2008年由于世界粮食危机发生后,由于世界许多国家如俄罗斯制定了出口限制措施,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交易量大幅下滑,我国在粮食进口同期出现下滑外,基本上我国粮食的进口值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出口趋势,而且自2009年始进出口差距明显加大,进口增势明显。

二、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仅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的1.10%,而且是历史最高水平,严重低于我国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规模。虽然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投资总体总量一直处于增加态势,但是增长仍处于低水平增长,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提高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水平。要维持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我国粮食一定程度的短缺问题,坚持以我为主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应继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水平,以增加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控制力度。中国农业是一个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业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从农业走出去战略来看,我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资本、劳动力及先进的农业技术都可以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但从农业投入的环节来看,我国主要以生产环节投入为主。目前走出去的水平相对较低。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往往是头两头,即育种和化肥、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与制造业相识,我国农业还是处于在生产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在育种和化肥农药领域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竞争力较弱。这也使得我国缺少农产品的定价权。在利润方面也表现得获利较少。我国农业目前对外投资以民企投资为主,而且多以生产领域投资为主。规模小,投资区域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为主。但都仅限于从企业层面对国外农业方面的投入。缺乏从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的对外农业投资规划及战略。

三、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在2030年预计人口将达到14.16亿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速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压力也将将持续受制于人口的增加。而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粮食呈上升趋势。虽然膳食结构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最终都会体现在基本粮食的供应上面。无非是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对最初营养级的需求是呈绝对上升的趋势。

而按照粮农组织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量的统计资料,我国农业用地在2013年为5.15亿公顷,耕地为1.06亿公顷,虽然我国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势必更加严重。按照现有的国家占用耕地土地政策,虽然实行占补平衡,并可跨省市调剂,但是由于城市占用的往往是比较好的耕地,而补的往往是劣质耕地。虽有土地评价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但人为影响较大,且事后监测比较困难。

从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看,我国扩大农业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而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如非洲政局动荡、国家政策调整都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投资策略。政府应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从国家层面制定FDI的投资政策;通过双边及多边谈判协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农业投资协定,规范农业投资的方式方法。通过国家的大型国企走出去,带动中小型民企走出去,建立对外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不同国别农业投资数据库,从政策上,制度上、法律上和文化风俗上为企业服务。2011年,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农化企业绝大多数实现业绩增长。以美元计算,有14家企业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延续前六位农化巨头的强劲增长势头,四家美国企业以美元计算的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目前我国尚无农业巨头进入世界20强。这也说明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还处于学习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生产阶段进入。在逐步参透进入育种、化肥、农药及农产品深加工阶段。在熟悉农业资本运作的条件下,在逐步进入农业资本领域,通过并购及参股进入世界级的大型农化企业中去。在现有阶段看,农业是未来的一个新的投资增长点。而我国也将复制在制造业上的成功经验,从初级阶段入手,逐步进入农业全球产业链的不同层次。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业对外援助等方面的内容。农业投资不但受比较优势的影响,也受世界环境及自然灾害、国家国情的影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安全、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持续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农业对外投资,既要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保障投资对象国的基本利益不受损,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环境。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老师所说,对外开放应坚持和国际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关系,确保中国能够和平崛起。在农业对外投资中,应加强双方谈判,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相互开放农业投资领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单独承担义务而不行驶权利。在继续“以开放促改革”的同时,以“开放换开放”应当成为中国下一阶段贸易谈判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农业的对外投资中,也应坚持互利开放,同时在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对我国的农业投资领域进行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我国的农业竞争力。

四、 在现有阶段,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1. 由国家制定总体投资战略,对耕地资源丰富政治稳定且与我国友好的国家名录,签到双边农业投资协定,针对土地的开发、农业生产资源的进出口、粮食的回运、税收等方面签署双边协议,保护我国的投资利益,同时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从收入、劳工、文化及环境建设方面保护对方的根本利益。

2. 加大金融、保险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我国农业企业在境外融资,投资风险等方面提高补贴程度,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贷款,抵押提供便利化条件。同时,结合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与我国互补性强,适宜农业投资的国家,加快金融力量的进入,同时,加快双边的货币的互换额度,减少我国农业企业受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农业对外投资风险高,投资大,中国企业必须得到我国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才可能在国外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四大行拥有强大在资金实力,但在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方面投入不足,这里面既有风险问题,也有制度问题,应提高我国对外投资农业企业的融资的抵押种类,允许对外投资企业母公司为对外投资子公司提供担保,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银行资本,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加快我国保险行业的对外投资风险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提供种粮丰富的保险产品,减少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成本。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在与我国农业优势互补性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参透能力,化解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融资困境。

3. 加大我国农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减少我国企业在境外的内耗,建立不同国别地区的农业投资协会,协调双方在生产、加工、流通及劳动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分歧,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种粮繁多,且大多具有地方色彩,在国内的环境下,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出海,中方企业面临的国内同行竞争程度往往大于其周边的国外同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异质性不强,同质竞争现象明显,最终基本表现为传统的价格战,双方受损。应加快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行业协会的建设,消费美国商会的模式,在中国主要农业目标投资国加快行业协商,维护共同的利益,保障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利润水平。同时,为中国农业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解决中国企业对投资国在政策、关税以及劳务派遣等方面的困难。

4. 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提高我国粮食的安全水平为目标,所以,由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倒挂现象,对回运基本粮食作物的企业,仿造中国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在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采购,根据其粮食的回运量,提供一定的优惠额度,以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资本力量,加快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对外农业投资,既要本着提高投资国的粮食生产水平,为投资国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同时也要具备向母国国内市场供应粮食的能力,以缓解我国粮食紧张的局面。可以仿效沙特的农业对外投资模式,即为投资国创造了一定利润,建设了较好的投资形象,又极大的解决了本国的粮食问题。

第4篇

1、世界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播种面积增长相对缓慢,1961—2002年仅增长了2.31%。尽管如此,由于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播种面积增长缓慢并未对世界粮食产量增长形势造成阻碍,1961—2002年玉米产量增长了3.12倍,小麦产量增长了2.51倍,稻谷产量增长了2.72倍。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开始减缓。1960—1990年,粮食产量每10年递增近28%,1991—2000年,粮食产量仅增长了6.1%,这一数值不仅远低于90年代以前的水平,而且已低于同期人口增长水平15.3%。

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生产和消费可以维持相对平衡,不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严重的饥荒现象。但地区和国家的粮食分布是不均等的,亚洲、非洲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

2、世界粮食供应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的隐忧。世界粮食供应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主要依赖欧洲、美洲少数发达国家。2003年世界谷物出口量仅占产量的12%左右,粮食出口集中于少数国家与地区,尤其是美洲;2003年美国、阿根廷、巴西的玉米、大豆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玉米、大豆出口量的85%、93%;同期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小麦出口量约占世界小麦出口量的78%;泰国、越南、美国、印度大米出口量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74%。世界粮食的主要流向是亚洲,尤其是东亚,亚洲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旺盛,进口粮食量大路远。中国、日本、韩国等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少数国家进口粮食,远距离运输消耗大量能源与财力,涉及政治、经济与自然条件等许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地区不均衡局面在中长期内将继续存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通过粮食进口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隐忧”。当前美国的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一半,左右着世界玉米、大豆、小麦的市场供应。尽管WTO一直在努力限制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但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继续通过多种方式来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国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二、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的总量及结构问题

1、我国粮食贸易的总量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进口与出口均有明显增长,在1992年—2003年中,净出口的年份为7年,净进口的年份为5年,且大致呈现的是交替出现的状况。通过深入分析1992年—2003年我国的粮食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2个重要特征:(1)通过将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数值累加,以及将同期净进口年份数值累加后发现,前者7年的累计数值要远远低于后者5年的累计数值,说明我国在粮食国际贸易中主要扮演的是需求方的角色;(2)通过对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之间的净出口量的比较,以及对净进口年份之间的净进口量的比较,发现前者的波动幅度要远远低于后者的波动幅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进口的可控性较弱,受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市场价格、粮食生产等因素的影响明显。

在粮食进口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1997年后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快速增加,1997年大豆进口量为273万吨,2001年大豆进口就超过了1000万吨,达到1394万吨,同期大豆取代小麦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第一大品种,2003年—2005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均超过2000万吨,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近1/3。

在粮食出口方面,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出口品种,在2003年之前玉米出口年度间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由于国内玉米需求持续增长,玉米出口数量出现下降趋势。2003年—2005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分别为1639万吨、232万吨、861万吨,2006年我国玉米出口补贴政策没有继续实施,因此许多出口商已停止向国际市场出口中国玉米,中国玉米的传统进口国韩国已开始从美国进口玉米,2006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225万吨。

2、我国粮食贸易的结构问题。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粮食贸易的稳定性较差,大起大落的状况经常出现。在总量稳定性较差的同时,结构问题同样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谷物消费品种结构与国际市场贸易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在谷物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22%和26%,而国际市场大米、小麦和玉米出口量占谷物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40%和32%。

(2)我国在某些年份持续出现粮食进出口与国内供求状况脱节的状况,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经济升温、投资大幅度增长,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增大,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但在1992年—1994年期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4059万吨,进口粮食2847万吨,促使粮食供需缺口增大,没有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

(3)我国主要进口粮食品种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对某些国家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在粮食禁运或主要出口国大幅度减产等政治、经济问题发生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我国进口小麦来源地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进口大豆来源地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

(4)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北粮南运”格局仍占主导地位,“南进北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所占比重非常有限,由于在中长期内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以及提高粮食供应稳定性的需要,同时发展“北粮南运”与“南进北出”两种策略比单一的选择更具有可行性,当前应综合考虑主产区与主销区各自的利益需要,针对不同的粮食品种采取“南进北出”或者“北粮南运”策略。

总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事实上,进口粮食就是在进口耕地、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的压力。假如我国年进口3000万吨粮食,大约相当于节约300万亩耕地和300亿立方水,可以缓解我国城市生产用地和生活用水的紧张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方面增强粮食进出口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对贸易策略和选择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国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风险可控以及贸易策略有效的条件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才能在既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粮食进口的支付能力与运输能力分析

1、支付能力分析。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189亿美元,较2004年末增加了2089亿美元,2003—2005三年内累计增加了5325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合理区间,这一判断已经众多研究成果证实。根据通常的测算体系:国家外汇储备:3个月进口用汇+10%偿债率+10%外资企业汇出利润率+其他不确定因素,从这点来看,现阶段我国拥有5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是超额储备的根本来源。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自从2000年起就一直维持在3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直到近两年,贸易顺差额出现了激增的趋势,与此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并未随着中国加入WTO有所缩减,而且服务贸易逆差的增加额远远赶不上货物贸易顺差的增加速率,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持续增长。同时,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顺差也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特别是2004年,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顺差额猛增到1106亿美元,几乎是2003年的一倍多,这与中国鼓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引导分不开。尽管随着政策导向的调整,FDI占金融项目顺差的比重在下降,但是不可否认,每年持续增加的FDI的基数还是庞大的。而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累计起来的量几乎相当于中国当年的外汇储备增加量。因此,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构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会缩减,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已近2700亿美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内需求持续升温,以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压力。尽管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会缩减,但很难在短期内转变为逆差,原因是我国目前的人均资本水平很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至少在今后20年中,资本积累仍然会以非常快的速度继续扩张,从而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Q)。

如此高的外汇储备以及短期内国际收支“双顺差”难以扭转的状况,意味着我们不必担心适度进口粮食会面临外汇支付困难的问题。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659万吨,价值77.8亿美元,累计进口小麦353.8万吨,价值7.7亿美元,累计进口大麦218万吨,价值5.4亿美元,累计进口大米52万吨,价值1.9亿美元。正常年份我国粮食进口所需外汇不超过15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以及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足以支付粮食进口所需外汇。

2、运输能力分析。世界主要产粮地带大多通过河流运输并经主要港口运往世界各地,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欧洲的莱茵河与多瑙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巴西的亚马逊河等是世界粮食支柱产地粮食外运依托的重要河流。美国新奥尔良港的粮食出口量占美国粮食出口量的50%左右,巴西的巴拉那瓜港与桑托斯港的大豆出口量占巴西大豆出口量的90%,法国里昂港的面粉装卸量占法国面粉出口量的63%,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俄罗斯的黑海港口等是重要的国际粮食吞吐港口。因此,在设定世界粮食支柱产地作为我国粮食适度进口的目标地的同时,应结合世界粮食的流通格局特点、河海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以及港口、仓库在粮食运输中转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我国的长江、珠江等水路以及沿海优良港口。

在当前的世界粮食流通格局下,我国在中长期内依赖海运和河运进口粮食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世界粮食出口国最集中的地区在美洲,因此我国进口粮食的到岸价格中运输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当进口国集中采购时,短期内运输费用就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2003—2004年我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墨西哥湾海运费用暴涨,5—8万吨“巴拿马级”货船平均每吨粮食运费上涨了近50美元,贸易商不得已将美国中西部谷物主产区的部分粮食改由太平洋沿岸港出口,改变了美国向亚洲出口粮食的传统路线。

(2)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受国内港口发展滞后的制约。1995年我国进口粮食2000多万吨,但港口积压疏导持续半年左右,部分船只在港口滞留长达2个多月,可见港口建设是粮食进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前提。据统计,2005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8.5亿吨,港口总能力缺口5亿吨,而对2010年的预测表明,港口总能力缺口在20亿吨以上。

(3)每当国民经济进入高速扩张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往往对粮食直接消费或间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在经济扩张期,对非农投资的迅速膨胀可能导致农业投入相对减少,粮食减产可能发生。在国内港口建设能力总体存在缺口的背景下,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扩张导致运力更加紧张,而国内粮食供应不足必然要增加粮食进口数量,这样,粮食进口需求增加与港口运力紧张的矛盾就容易尖锐化,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在短期内就很难通过进口得到调整。

(4)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受出口国港口发展滞后的影响。目前,美国的主要粮食运输通道密西西比河大坝与闸门设计落后、设备老化、船舶载重通过能力低。

(5)当战争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出口国港口工人罢工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世界航运能力会大大低于正常水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非常时期,进口国的粮食进口规模、进口时机、粮食产地等贸易选择将主要取决于突发事件局势的发展,进口国很难按照国内供需平衡需要做出适当的贸易选择。

在国内港口发展滞后风险的控制方面,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港口粮食吞吐能力已有显著提高。我国1995年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为5600万吨,其中外贸粮食吞吐量为3600万吨,2004年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为7163万吨,其中外贸粮食吞吐量为2997万吨,10年时间内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增加了近28%。但由于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上升,港口总能力缺口将继续扩大,石油、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贸易量将大幅上升,并且占港口货物吞吐的比重将继续扩大,到2010年港口吞吐总能力缺口将达到20亿吨,在此期间,期望港口粮食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并不现实,在粮食吞吐能力总量增长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调整粮食外贸与粮食内贸吞吐的比例和时机,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港口资源。

在港口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外贸粮食吞吐的稳定发展,对于内贸粮食应积极拓展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减轻港口粮食吞吐的压力。近几年国内铁路粮食运输发展迅速,2000年—2004年,我国粮食铁路运输量分别为0.79亿吨、0.71亿吨、0.83亿吨、1.01亿吨、1.09亿吨,5年时间里铁路运输量增长近38%,而且随着铁路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粮食运输能力具有继续增长的空间。此外,原粮与成品粮运输的比重需要主动调整,目前成品粮在铁路、公路粮食运输中的比重已达到近20%,大米运量已超过稻谷,面粉运量已接近小麦运量。粮食主产省政府应鼓励就地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降低原粮跨区域运输比重,增加产成品、深加工产品的运输比重,支持粮食及粮食加工产品的公路、铁路运输方式,从而减轻沿海港口粮食吞吐压力,为外贸粮食吞吐量提升创造条件。

四、供求平衡目标下粮食进出口调节与生产、储备调节的协调

粮食进出口、生产、储备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三驾马车,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决定了在这三种力量中,生产调节处于基础性地位,储备调节处于其次地位,进出口调节的地位低于前两种。当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储备能力不足时,即使粮食外购能力较强,也无法抵御粮食安全危机,进出口调节应当以适当的生产调节和储备调节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供求平衡更快地实现。三种调节方式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司其职,在生产、流通、贸易环节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因此,当讨论粮食生产重要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粮食进出口的重要性,反之亦然。粮食进出口、生产、储备调节能力共同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总量平衡目标的实现程度。

粮食进口与生产之间数量关系的协调体现为粮食自给率水平的确定。从国际经验看,国内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本国需求量的90%,就是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在1985年后,前苏联的粮食自给率大都维持在87%左右,有不少年份曾下降到82%,日本目前的粮食自给率只有近23%,墨西哥为79%,巴西为86%。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确定粮食自给率水平时应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1)由于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同,各国对粮食自给率的大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来讲,人口多的国家可接受的粮食自给率远高于小国;(2)由于我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分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主销区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自己的省内水平;(3)制定粮食自给率水平应充分考虑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的潜力,应以稳定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粮食自给率水平。

粮食大体可分为口粮、饲料粮与工业用粮,口粮供应必须立足自给,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有进有出,积极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市场。结合我国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根据粮食品种的不同应制定差异化的贸易策略:

1、稻谷在我国口粮中所占比重最高,消费刚性强,而且世界稻谷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世界大米贸易量正常年份约为2500万吨,约为我国70天的大米消费量,因此,稻谷供给必须强调立足国内以保障口粮安全。

2、小麦是我国的传统粮食进口品种,世界小麦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生产供给能力较强,我国应采取适度进口调剂的策略,开拓多元市场以分散风险。

3、我国北方地区是玉米主产区,南方是玉米主销区,应采取“南进北出”的贸易策略,东北玉米出口日、韩等国具有地缘和价格优势;主销区则既可调入北方玉米,也可相机进口。

4、我国已成为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国内大豆生产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大豆的进口规模应主要依赖市场调节,不应人为设定自给比例,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鼓励加工企业向生产国直接投资以提高大豆进口的稳定性。

第5篇

多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成功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但长期仍然仅靠有限的土地、稀缺的水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农业技术来供养国民,今后中国的粮食供求必将难以保持平衡。何况,近年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的难度不断增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情况更糟的是,占国人粮食消费很大比重的中国大豆产业不尽如人意,振兴中国大豆行业提上日程。目前在中国小袋食用油生产67%已掌握在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国外粮食巨头手中;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控制了64家,占66%,外资还占有中国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大豆之外,国际粮商加紧布局,逐渐进入上游原料仓储、粮食加工、粮食销售各个领域。当国际粮商逐渐完全掌握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之后,将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与跨国粮商抗衡,仅依靠全国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实力相对较强的国企,并且依靠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主动出击,我们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维护粮食安全的国企作为

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粮食产业链,而跨国粮商已开始了在中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大型国企如何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时是他们(益海)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库容做代储。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我们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河北某基层国有粮库主任孙元告诉记者,“六年来,双方合作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08年代储量为2500吨,今年的代储量已经增加到5000吨,而每吨的代储费用则为55元左右。”

孙元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跨国粮商早已经打起基层粮库的主意。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月18日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针对全球163个经济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它根据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影响因素评判出各国的粮食风险水平。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排在第96位。

2007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此,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储备体系和加工体系,同时注重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国有粮食企业仍将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和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用。

“跨国粮商已经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要想与他们抗衡,依靠广大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李国祥指出,“包括民企在内的中小企业实力太弱,规模太小,短时期难以做大做强,融资又很困难,因此他们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央企,也就是中储粮和中粮。”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完备的粮食产业链尚未形成、外资企业对粮食产业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大型国企应当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和销售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但是国家一定要对此有一个基本调控,担负这个任务的,就是粮食行业的大型国企。”

李怡群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以中储粮、中粮、华粮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承担着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从体制上保证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令畅通;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有力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保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大米贸易的主渠道,小麦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中粮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国精炼食用油的最早开拓者。

华粮物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北粮南运通道,在粮食物流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税收优势、资金优势、运输优势。

李怡群告诉记者,尽管传统上三家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出于长远发展考虑,他们都在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向进军。

中储粮依托其垂直体系的网络化和规模化优势,正致力于向仓储上游粮食生产和下游粮油加工两端延伸产业链条,确定了“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逐步将总公司打造成集仓储、贸易、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的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则结合粮油进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中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大粮商。中粮在粮油加工方面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集团拥有多个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已开始大举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在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收购一度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华粮物流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其在粮食物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扩大粮油购销贸易,业务种类覆盖普通和优质品种的原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脂油料等;粮食加工业务已涉足大米、面粉、饲料加工。此外,与中粮一样,华粮物流也已获得参与小麦托市收购的资格。

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必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

应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国家战略及安全层面。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更大限度地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中国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想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国外市场寻求出路。要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稳定。”李国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也告诉本刊记者:

“据我了解,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他们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简言之,很多工作等

着国有资本的粮食企业去做。”

事实上,对企业本身而言,粮食国家队走出去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承担这一使命的中粮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储粮没有进出口资质,无法涉足这一块的业务。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日本的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基于对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的担忧,李国祥希望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与四大粮商同台竞技。

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中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告诉本刊记者:“中粮应该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榜样,更要学习美国到南美等地购买农田种植粮食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强大才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

除了进军海外,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本土粮企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整合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国际粮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中粮、中储粮在内的本土大型粮企的广泛认同。中粮在2008年确立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而中储粮也坚定了进军加工行业的决心。

“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是中储粮确定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固然有其主观愿望,亦有其客观必然性。”据李国祥透露,由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因此有时会遭遇中央储备粮库存消化难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粮食加工就成为被迫的选择,“应该想办法实现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把粮食堆放在粮库里多年不动,现在虽然也有轮换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续太复杂。而选择粮食加工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一定要加强相关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从田间到地头的“全产业链”则给了中粮一个对抗跨国粮商的利器。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过去应对国家储粮安全问题,就是国家缺什么我们买什么,多什么卖什么;买卖的多是基本口粮。”现在的情况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价格波动剧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作为一个大型国企,中粮能不能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因为最终受到考验的是市场份额够不够。”于旭波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粮在米面油方面不断投资,把下游发展起来。下游发展起来以后,中粮集团原有的贸易模式才会得到利用,而且在这模式上建立起来的销售基础也才会更加稳固,才更容易对抗国际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全产业链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铺摊子。精髓在于打通仓储和物流,从而连接种植区和消费市场,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壮大自身,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大梁,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巨人,更要成为一个强人,一个体格健壮而且勇担国家责任的企业,这样在国际粮油巨头们中间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保证粮食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企业层面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大型国企身上,还需要依靠广大的中小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郑风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粮食生产,靠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中储粮、中粮等国有粮食企业主要着眼于粮食的储藏和加工,本身不生产粮食,对粮食安全起的是辅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增加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仅要防止谷贱伤农,还要考虑让农民增收致富。”李国祥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事情是政府层面应该去做和解决的,比如鼓励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学习美国增加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粮食企业的补贴),优惠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发展,以国际四大粮商为目标、培育中国农业领域的大企业集团,控制粮食流通环节、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比如启动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等等。

第6篇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加之5.12汶川大地震影响,使我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出台后,我们积极抢抓机遇,按照“急需与长远兼顾,重建与提高并举”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应急恢复和长远规划工作。根据有关精神和我市实际,共梳理12个项目上报市政府,目前有4个项目得到落实,4个项目分别为粮库应急维修、粮油质检站、应急供应网点、军粮供应站。基本情况如下:

(一)受损粮库应急维修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对我市所有受损粮仓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恢复维修。该项目20*年11月开工,已于今年元月完工,使我市仓储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尚未达到震前水平。

(二)粮油质检站项目。该项目为新建项目,计划投资780万元,建设面积1600m2,计划2010年2月开工,同年12月竣工。项目完成后,将依托我局所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堰粮缘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对内对外检化验业务,既能满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检化验需要,又能为市场监管和民营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等提供快捷服务,也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并为深化“放心粮油”工程打好基础。该项目已完成可研、规划选址,目前正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军粮供应站项目。该项目预算投资335万元,建设面积270m2,原计划今年10月开工,12月竣工,明年1月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军供站将改变目前租赁房屋进行办公的局面,每年还可节约中转费用等约10万元,并根据需要为部队提供一站式服务,既能供应粮油,还可供应其他副食,开展其它经营业务,方便当地群众日常生活,增加效益。该项目因占地修建面积较少,不能单独修建,拟采取购买方式解决。目前已确定选址兴堰公司灾后重建项目——二环路安置区铺面,待资金到位后即可组织实施。

(四)应急供应网点项目。该项目预算投资1000万元,在全市城乡布设14个网点,其中城区8个(恢复重建3个),乡镇6个。每个网点面积城区不少于120m2,乡镇不少于50m2,总面积达到2500m2以上。该项目计划2009年11月开工,2010年11月竣工,采取直接购置和连锁经营管理方式,将各网点建成“放心粮油店”。网点建成后,既承担应急供应任务,又使放心粮油工程延伸到乡村,增加覆盖面。同时,还能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该项目城区8个网点具置、乡镇网点大致布局已确定,项目可研报告、购买请示也获市政府同意,待资金到位后即可组织实施。

二、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清仓查库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20*]11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09]22号)和《成都市2009年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局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牵头组织实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开展业务培训,购置必要设备。按照计划,于3月下旬会同市监察、发改、统计、财政等九个部门,本着“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全市粮食储备、信贷挂钩和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结果显示:我市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库存真实,账务处理及时,账账、账实相符。县级储备粮收购、储存、销售等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严格按照专储粮油“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规定,建立了相应的账、卡、牌。统计工作严格执行了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专储粮食补贴资金到位及时,使用规范,财务核算准确。4月上旬,成都市粮食清仓查库检查组前来我市进行检查。检查组对我市每个储粮仓间进行了逐一丈量、核实数量,派出专人到市财政、农发行对储粮的资金补贴和库贷情况进行核实。通过检查,检查组对我市储粮情况和清仓查库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市在此项工作中组织领导健全,工作责任落实,清查标准严格,粮食库存真实,储粮管理规范,粮食质量安全。

通过这次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实情,规范了管理,健全了制度,锻炼了队伍,激发了发展热情,增强了大局意识,取得了“让政府清楚,让群众放心”的良好成效。

三、完善储备体系,增强粮油供应保障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粮食储备多年以来品种单一、数量偏少,至20*年底仅有5000吨县级储备规模,供应保障能力十分有限。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各级灾后重建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储备指标,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储备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年初,我们从新津国家直属库争取中央临时储备粮4000吨玉米代储指标,该项工作于4月开始组织实施跨省移库调粮和入库管理,历时50余天,于5月31日全面完成。

(二)与成都市成化区粮库合作,利用大春收购有利时机,完成省级5000吨储备粮食的收购入库工作。

(三)从2月开始到9月中旬,完成成都市级小包装粮油代储600吨,其中:大米400吨,食用油200吨。

(四)完成县级储备稻谷轮换1800吨。按照《江堰市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于9月底完成我市5000吨县级储备稻谷中的1800吨轮换工作(其余3200吨因5.12地震受损,已于20*年大春收购期间完成补仓入库工作),入库质量达到国标三级以上。

(五)推行储粮管理新技术。在去年引进“粮食就仓干燥”技术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加强技术练兵,保证“粮食就仓干燥”从技术到设备都能发挥最好效能。从而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和安全储粮水平。在今年大春收购期间,该设备对大量湿粮及时、快捷入库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引进社会资金,建设万吨油库。为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在争取各方面援建资金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和完善我市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我市粮油市场调控能力。9月,与市岷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天马粮库1万吨级食用油储藏罐建设项目”。该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5000吨,全部建设资金由岷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储油罐安装阶段。

(七)加强监管,确保储粮安全。按照各级储备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我们指导承储企业认真执行储备粮管理规定,采取学习培训、制定轮换计划、更新升级配套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各级各类储备粮安全,“一符四无”率达到95%以上,受到各方充分肯定。

截止目前,我市粮食储备总量达到14600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市粮食储备的落后局面,基本达到了“销区保持3个月储备供应量”的要求。

四、克服困难,努力探索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试点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相关目标任务分解的要求,我们继续指导所属粮缘公司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努力克服因5.12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该项工作面临各项困难并处于亏损状态,但仍然在试点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实现助农增收、发展农业科技、引进高效品种、保持优质稻面积、完善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五、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促进农户减损增收

(一)小粮仓建设。近年来,我市实施的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小粮仓建设工作倍受瞩目,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国家、省、成都市有关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从资金、政策上进行了大力支持,并被列为“*省农户科学储粮试点示范区”,后又被列为全国示范区之一。今年,我们再次争取各级资金30余万元,计划新建1000个小粮仓。并按省、市的统一要求将原来固定与移动仓相结合全部改为移动彩钢仓,目前已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承制企业,并进入制造阶段。年底前全部免费发放到部分农户手中,使我市小粮仓总数达到2240个,规模效应渐次增强,“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达到农户储粮减损、直接增收和维护粮食安全、增强政府调控能力的目的。

(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该项工作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粮食主产省实施的集创新集成、成果转换、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市在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省粮食局确定我市为全省四个“农村储粮*示范点建设项目”试点县之一。该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实施,今年为最后一年。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认真开展粮食入仓称重、取样、检测、样品检化验的整理、上报,圆满完成了这项持续3年的工作任务,受到有关部门好评。

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5.12地震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工作机制。

(一)开展《*堰市粮食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20*年7月,由我们代拟的《*堰市粮食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2007年底,我们对《预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年3月,准备第二次修订时,突发5.12大地震,使修订工作中断。今年4月,我们重新将修订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7月颁布实施。

(二)恢复重建应急网络

按照《*堰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对9个粮油应急保障供应点、2个应急加工点、2个应急储存点开展了恢复重建,签订了《*堰市粮食应急网点协议书》。

(三)做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

认真编制各类粮食流通统计报表,全面掌握我市粮食流通经营情况,严格价格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粮油市场行情,定期收集粮油价格情况,形成价格周报,并上报有关部门,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截止11月30日,已形成价格周报48期。

七、认真开展粮食执法检查,规范粮食市场秩序

坚持日常市场检查和大小春、春节等重要节假日专题检查相结合,对各大超市、粮店库存和销售的粮油质量实时监控,杜绝陈化粮等劣质粮油流入市场。重点对粮油经营户建立经营台账、报送经营数据以及粮食库存进行查看,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在执法过程中,克服人员少,缺装备等困难,坚持不走过场。同时,结合“五五”普法、依法治市、法制城市创建等工作,积极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食品准入法》等法律、法规,引导经营户严格粮油准入制度。一年来,共开展粮食市场专项整治行动3次,大小春专项执法各1次,例行执法检查42次,使全市粮食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年未发生重大粮食违法案件。

八、坚持优质服务,保障军粮供应

军供站在办公场所因地震严重损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重建活动,选择方便部队车辆进出场所恢复办公秩序,保障军粮供应。全年共向驻地官兵供应优质粮油合计288吨。

(一)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货关口。质量工作是军粮供应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军粮供应质量,我们制定了一整套从采购、调运、入库到保管的各业务环节相互制约的手续制度,对指定生产厂家实行质量保证制度,以杜绝发生质量事故。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定点加工、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的军供保障机制,同时合理安排库存,多供新米新面,每一批粮油均由厂家出具检验报告,粮油入库率达到100%。

(二)加强信息反馈,设立服务热线。全年进行10次以上走访调查,认真听取部队官兵对粮食质量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不让一粒不合格军粮流入军营;建立了军粮出入库质量检验报告制度,并上墙公布,对各品牌军粮的各项指标逐一列式,让部队官兵明明白白真正吃到放心粮油。

(三)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军供站与95517部队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坚持常年与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及时听取官兵意见建议。利用建军节等机会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带去现金、物品等慰问部队官兵,受到好评。

第7篇

曾以单一粮食生产为主、拥有720.8万亩耕地36万人口的红兴隆管理局,因耕地资源匮乏形成沉重历史包袱。为加快经济社会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提出变传统粗放型发展为内涵式发展,用内涵增长激发活力,实现转方式、稳粮产、优结构、保增艮。五年间,生产总值南112.05亿元增加到201.8亿元,翻了一番;粮食总产由64.3亿斤增长到86.2亿斤,年均增艮6.1%;三产完成同定资产投资175.46亿元,增长2倍;人均纯收入由15034元增加到30496元,增长了2.03倍。

坚持绿色种植养殖

数九严冬,瑞雪呈祥。

宝山农场水稻种植户胡保国是农

闲人不闲,每天忙着向外邮寄黑木耳。他种植了450亩水稻,有45栋育苗大棚,去年大棚全部二次利用种植绿色黑木耳,并开了一家网站进行宣传销售产品销到北京、上海、广东等26个城市,实现增收4.9万元。宝山农场党委书记王金厚介绍,农场有水稻育秧大棚1900余栋,二次利用绿色农产品种植率95%以上,每栋大棚经济效益在800~2000元。

红兴隆管理局借助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优势,提出以绿色为内涵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绿色安全食品牛产基地,实施“全国低碳国土宴验区”建设项目,大力开展“三减”和“三控”农事活动。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鼓励职工群众跳出粮食耕种土地资源发展绿色农产品,借助6万多栋水稻育秧大棚优势发展高效绿色经济作物,丰富绿色秸秆优势发展绿色牧业,借助森林覆盖15.4%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等。

红兴隆管理局所属的绿色食品监测面积、有机食品监测面积分别达到530万亩、39.2万亩,全面积实现了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八五二农场绿色杂粮出口英国、日本、韩同等9个国家和地区,双鸭山农场的生态猪肉走上人民大会堂餐桌,饶河农场绿色蔬菜和五九七农场寒疆果出口俄罗斯。

绿色内涵的发展模式,保证了粮食总产年均增长6.1%;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经济林面积达54431亩,中草药、山野菜等特色种植面积达12078亩;五年累计出栏肉牛32.09万头、生猪469.04万头、家禽3583万只,生产鲜奶9.34万吨,鲜蛋4.63万吨,肉类总产51.43万吨。

依托农牧广招商

新年开门吉,稻米溢清香。元旦以来,江川广良米业有限公司接到订单200余个,将财接种植的5万亩有机水稻全部销售,亩增收130元。

水稻种植户张兴村高兴地说:“有了加工企业做保证,咱的水稻销路不愁,还能卖上好价钱。”

红兴隆管理局打破“原”字号经营模式,丰富“商”的内涵,既由粮仓向粮商转变,确立了“以农业畜牧发展为根本,以农产品特色为定局,科学谋划产业链条”产业化发展方向。

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下,打破12个农场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一区七园”新型工业集群格局,即以局直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建设七个卫星工业园区。确保通过园区带动建设20亿斤稻米加工、100%玉米安全储运、5000万斤酿酒、1500万只畜禽加工、60亿斤物流周转新农区。

八五三农场用“雁窝岛”品牌入股雁窝岛酒业集团,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又用附产品酒糟养殖黑猪肉,形成产业链条。五九七农场引资落成省级产业化龙头“弘盛粮食公司”。通过优化股权结构,筹集资金建成3条铁路,建起“铁海联运”新路径,年收储14亿斤粮食全部销售到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等地,成为省第二大粮食银行。五年来,红兴隆管理局引进建设加工项目82个,完成同定资产投资33.6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全局工业企业发展到323家,商标注册的企业产品23个系列、137个品种。产业化的发展,使加工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比2010年增艮156%。

现代农耕成景色

入冬以来,八五二农场投资建设的国际垂钓中心承办冬季垂钓商业赛事,并相应开发室内钓鱼项目,保持旅游温度不降。八五二农场旅游业蓬勃发展,是在红兴隆管理局建设“农、文、游”相结合特色旅游经济战略带动下生成的。

红兴隆管理局依据难得一见的现代农业壮观场面、厚重文化底蕴和丰富湿地山林资源,将其融人了“公同”建设新内涵。以现代农耕文化为底色,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文化理念相结合,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融为一体,建设具有强大牛产功能、优美旅游观光环境、显著综合发展效益,多元化、复合型的生态经济系统。在全新的思路下,规划了一个10万人口局直中心城市和12个万人城镇;借助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建成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个重点旅游景区、23个生态农业景观点和17个生态林业景观区;抓住现代农耕文化壮观场面,实施了“农业画廊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面上草坪化、点上花园化、带上景观化、农田条格化、生产集约化的“新五化”观光农业。

第8篇

*,男,1962年10月14日生人,历任*市植物油厂人事科长、工会主席、*市第二粮库副主任、*市黑石粮库主任。现任*市国家粮食储蓄库主任、党总支书记。曾持续十多年被评为市粮食局、州粮食局前进前辈工作者,市、州政府前进前辈工作者,1988年被省档案局评为前进前辈小我;1990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保险前进前辈小我;1997年被州总

工会授予优异工会干部称号;2001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楷模。

*同志以其待人诚恳、守信重诺、结壮肯干的人格魅力,博得了客户和泛博职工的信赖和撑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令人钦佩的成就。1998年他到*黑石粮库时,黑石粮库吃亏220万元,设备老化,人心涣散。2004年他离任时,黑石粮库净利润100万元,固定资产增添80万元。2004年他到*国储库任主任,二年时刻,他年夜马金刀却又考虑周全地平稳完成了*国储库的更始,460人减为55人。同时他做好企业的经营打点工作,企业成长并入正轨,2005年在全省储蓄库搜检中被评为第16名,从原本的倒数第四名(第53名),一跃进入全省优异储蓄库行列。

一、身先士卒,用现实步履带出盈利企业

1998年*同志到*市黑石粮库主持工作,那时整个粮食系统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最低谷,黑石粮库尤为严重,接任时职工已经6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企业连最低糊口费也无法支出,职工人心思散。粮库的各项基本行动措施及设备都已严重老化、破损。整个粮库雨天不穿水鞋根柢无法进院,很象曩昔出产队的年夜场院。面临此情此景,*心急如焚,经由调研并一再思虑后,他认为从头团结起士气最主要,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多年积储,加上向多年经商的弟弟借来的17.5万元,补发了欠付的职工工资。随后,他率领有脑子、有经营意识的职工,深切到全国各年夜粮食生意市场查询拜访研究,按照查询拜访功效,指派多人到各粮食生意市场“驻寨”。同时,调动多方关系,争夺贷款150万元,策动职工多方集资50万元,昔时收购并发卖年夜豆3000多吨,净剩利润43万元,打了一个久违了的年夜胜仗,同时让全库职工看到了粮库的但愿。

粮库基本行动措施欠好,会年夜年夜增添经营成本。*审时度事,提出了操作炎天的工作淡季,增强粮库基本行动措施培植的主张。在兜里没钱的情形下,他操作小我的诺言,赊来了石头、沙子、水泥、钢材等,然后他亲自率领一帮职工,自己测量、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全库男女老小齐带动,每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平整场地、摆石头、灌沙浆,昔时秋粮收购前,黑石粮库第一块5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晾成了。

现在黑石粮库院内先后建起的24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晒台,经由几年座囤功课的一再摔打,依然平平整整的展此刻人们面前,职工们常说:“这24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晒台和别单元的水泥晒台纷歧样,其他单元都是包给别人做的,黑石粮库的晒台是*率领全体职工用争夺到的有限简略单纯建仓贷款,用经营收入填补资金缺口,一再核算;操作粮库地中衡的优势,连江沙、石头进贷都一再计较检斤过称;操作粮食系统夏日淡季,率领职工顶烈日,战酷署,身先士卒,泥里滚,水里爬,脑力劳动和体力耗损相连系,用艰辛奋斗的精神换来的,是张主任和全库职工聪明和汗水的结晶,它必定是要比其他的晒台要耐用得多”。

用自己的汗水和精打细算,几年来,黑石粮库先后新盖了一栋集化验、开票、付款和门卫的新房;投资8万多元,更新了汽锅和近400多延迟米的供热管道;近千米的工艺铁栅栏,使糊口区和出产区一分为二;新建的电伸缩年夜门在那时的整个*粮食系统只此一家;投资14万多元,购置了专门用于精选年夜豆的进口比重筛;还新采办了长年用于收粮和院内搬倒的两台汽车,一台年夜马力的拖拉机,二套输送设备和筛选设备。粮库还自己办起了养猪场。6年时刻,黑石粮库固定资产增添80万元。

博得了平易近心,拥有了精采的基本行动措施,就博得了市场的自动。他企业正常运行,基本行动措施培植,市场经济运作三手抓,企业步入了良性轮回的轨道,在年夜情形并不理想的情形下,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2000年两个多月内,按照上级要求,发运库存年夜豆近7000吨,而且损耗低于国家尺度,*粮食系统名列前矛,而且因为有经营收入填补粮库正常工作的费用,作为昔时全州独一一家粮食收储盈利企业受到了州局的赞誉。因为成就超卓,*同志被州政府授予劳动楷模称号。

几年来,黑石粮库先后安设局分配的复员兵16人,年夜石头、黄泥河粮库分流职工16人,人员从98年的49人增添到2004年的91人。而且在粮食系统不景气,年夜年夜都粮库持久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形下,能够保证每月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年关还有资金。

2004年,当黑石粮库职工得知*同志因工作需要即将分开他们时,全库上下男女老小,巨匠痛哭流泪,望着与自己摸、爬、滚、打夙夜迟早相处整整六年的全库职工,*同志也感动的哭了,令人打动的排场,使去公布揭晓调转令的局率领万分感动,他动情的说:“若干好多年了,没有看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斯难以割舍。”2005年在全省储蓄库搜检中,*国储库被评为全省第16名,从原本的倒数第四名(第53名),一跃进入全省优异储蓄库行列。

二、临危受命,克意更始

*市国家粮食储蓄库,是一个建库近60年历史的老粮食收储企业,企业规模年夜,人员多,肩负重,2004岁首,460多人的企业已托欠职工工资4个月工资及糊口费,连职工的最低糊口费都难以支出,人心涣散,杯水车薪,企业亏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同志,肩负着上级党委的委托和重任,走马上任。

上任伊始,*面临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人系关系,他不畏各方面的压力,科学斗胆的向企业内部复杂的行政机构开刀,将原本的16个科室撤并成8个科室,打消了持久挂职的20多人的中层干部待遇,他不问家庭、社会布景,把有一技特长,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果断汲引到企业中层打点岗位。量才用人,人尽其才,一碗水端平,人格的力量使他的身边迅速凝聚起一个有才干、懂营业、有敬业精神的团队。

按国家要求,严酷国家储蓄粮收购、储存、运输要求,是国家储蓄库的中心工作。2004年省公司指示,从*粮库调运出2.4万吨储蓄年夜豆。*决心打好这上任的第一仗,他亲临一线,与搬运队长,功课工人一路研究,科学、合情、合理的操作方案。深切人心的话语,使全库上下群情振奋,劲头冲天,不分男女,不分工种,不分日夜,仅用二十多天,提前一个月,高尺度,高质量完成使命,显示了一个楷模共产党员敢打硬仗的批示率领气概气派和凝聚起来的团队精神。

在同年24000吨国储年夜豆和15000吨地储年夜豆收购时,恰是粮改关健时刻,二者同样严重,同样主要,他依靠科学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召开职工年夜会,对化验员、保管员强化法子,落实责任,环环相扣,互相制约。整个使命完成过程中,没有呈现一点差错,出人意料的提前两个月完成收购使命,质量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上级对劲的尺度。

颤抖多年的粮食系统体例更始问题,做欠好很轻易引起杂乱,并会给国家造成损失踪和不良影响,是历届率领最头痛的问题。为了顺遂实现粮改,*经常深切到职工中,耐心讲解国家的粮食更始政策,讲事理,讲激情,争夺职工同志们的理解和撑持。在具体的人员解职工作上,他与班子成员一同筹议,周密放置,召开了全体职工年夜会。开会当天,还请来了公安局、市工会、市粮食局的率领,保证了会议的顺遂召开。05年九月份,经由很长一段时刻的经营,深切详尽的研究、查询拜访,按照公允、合理、公开的原则,由职工竞争上岗,一些营业素质好,工作热情高,能吃苦,懂手艺的职工经由过程公开竞争走上了工作岗位,因为工作扎实、详尽,粮改平稳竣事。全库490人,更始后只留下65人,为减员增效缔造了前提。

三、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最高的奖励

*认为:“当率领就要为老苍生着想,要成为他们的亲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对我最高的奖励,比给我任何声誉都珍贵”。他是这么想,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在黑石粮库,仍是在*国储库,只要他在,他的办公室的门,必定是敞开的,职工有什么坚苦和家事,都可以直接找张主任筹议,他不会拖,也不会推,只要能解决的他会当即着手解决。他关心退休职工的糊口,他经常对班子成员和职工说:“就是不保职工的工资,也要保证退休人员工资”,并由经营收入资金,年夜额的支出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每到年节,他都亲自到敬老院探望孤寡白叟并送去慰问品。

他刚上任黑石粮库主任时,粮库有外单元分流人员十多个,同住在一条年夜炕上,歇息和吃饭成了年夜事,工作情形也十分欠好,他没有把这些问题向上反映,借此向上要这要那,而是鼓舞激励职工: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只要配合全力挣了钱,一切城市好的。同时在资金严重的情形下,抽出部门资金,放置几名懂手艺的职工,自己脱手,从头刷新了职工宿舍。转年的八月份,全数住宿职工都搬进了两人一屋的职工宿舍,宽敞敞亮,暖气供热,天天还有热水洗涮。职工食堂干清洁净,有专职职工做饭,真正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从他上任的第二年起,每近春节,职工都从粮库自己办的猪场两人赶去一头活猪,双职工都是两口子赶着一口猪高欢快兴的回家过年,分的米、面、油足够三口之家吃一年的,其他生果付食不算,还要按职工收粮吨数,给以津贴和奖励。精采的职工待遇,极年夜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黑石粮库在经济市场中如鱼得水,近年获利。

2004年国储库更始后,年夜量下岗职工失业在家。对诸多下岗职工,*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多方考查、走访,顶住各类压力,成立了以*国储库控股的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并直接与国外客商恰谈,安设了200余名下岗职工,每年纯利润都能至少在50多万元以上。经由*同志的全力,公司已在有机黄豆的项目上,取得了中国ofdc有机食物认证,美国的nop,日本的jana等有机食物认证,并与美国、日本、韩国签定了八千多吨的有机黄豆定单,实其实在的为下岗职工办了一件年夜好事,也为*国储库的成长,奠基了精采的经济基本。

四、关心贫弱,扶助学生,方寸之间显示党员本色

在连结共产党员前进前辈性教育勾当中,他做为支部书记带头进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惟,《在新时代连结共产党员前进前辈性教育专题陈述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具体做了各阶段的带动陈述和勾当总结,要求党员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与党员干部群众谈心,交流思惟,开展攻讦与自我攻讦。并率领班子成员,走访探望离退休老党员,老职工及坚苦职工,体味他们糊口中碰着的现实坚苦,捐钱捐物近1万元,使他们倍感党的暖和。

第9篇

xxxxxxxx位于京广铁路xxxx车站西侧,紧邻xxx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xxxxxxx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粮食储备局挂牌命名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之一,自成立以来,历经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发展壮大。目前,xxxxxxxx占地面积xxxxx平方米,建有各式仓房xx栋,仓容xxx万吨,拥有固定资产xxx万元,仓库下设办公室、财务科、计划科、调运科、化验室、业务科、仓储科、器材科、保卫科、机械科、中心控制室等科室,拥有员工140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仓库员工的60%。

作为xxx年国家xxx亿斤粮库扩建项目之一,卫辉国储库在xx亿斤国家投资扩建工程的基础上,又引资xxx余万元,新建了xx亿斤仓容的xx栋高大平房仓,使xxxx的仓储能力和储粮条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各种配套储粮机械和电子测温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使仓库的储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仓库已实现微机电子化管理,办公效率显著提高,各项建设已向制度化、规范化、电子化迈进。

xxxxxx作为中央储备粮代储库,是中储粮总公司xxx分公司的签约单位,担负着国家专项储备粮的储存保管任务,同时做为卫辉粮食系统的窗口,xxxxx还担负着xxx市部分乡镇的粮食定购入库和议购和购销工作以及本市和邻近县市的粮食外调、外销、中转业务。

近年来,xxxx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各方面提高文明单位质量,加大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在粮食经济普遍滑坡的情况下,全体干部职工在以xxxx主任为核心的库领导班子带领下,强化管理,严格制度,大力开展粮食购销,使国储库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连年被评为xxxxx市粮食系统全面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2000被xxxx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流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被xxx省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先进单位,被xxxx市政府评为“先进财会工作集体”。两个文明建设显现一片生机,现将我们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干部职工形成合力,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xxxxxxxx作为市粮食系统对内对外的窗口,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粮食局的声誉。如何把两个建设搞上去,为此国储库领导班子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单位”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们首先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从思想教育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素质,使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乐于奉献,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的团结协作在粮食系统传为佳话,同时我们狠抓了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用职工大会、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33名党员成为创建“文明单位”的骨干力量,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从而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上下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掀起了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热潮。在我们开展的“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活动中,领导亲自上阵,全体人员一齐参加各项义务劳动,特别是小麦灌包和玉米整晒劳动,全体职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还是刚上班不久的新同志,男女老少他们没有被飞扬的灰尘、繁重的的劳动所吓倒,人人肩扛手抬、一天劳动下来,个个灰头土脸,手上肩上磨出血道,也没有人叫苦喊累,为我库节约了资金,显示出卫辉国储库干部职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粮食经济效益普遍滑坡的情况下,xxxxxxxxx连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各项指标逐年递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了一条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的新路子。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创建“文明单位”夯实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给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夜间值班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随着扩建后库区面积增大,业务量增加,我们对卫生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业务的发展需要,新制订了来客招待制度、物品采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建全,为推动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全体职工有章可循,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根据中储粮公司xxxxx分公司的要求,我们今年对挂牌上岗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制作了规范的上岗胸卡,要求职工进入库区必须挂牌上岗,使客户和群众更好地监督我们的工作,也使职工之间通过在争先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库兴我荣、库衰我耻”已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追求,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库没有任何刑事、治安案件发生,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也卓有成效。

三、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落在实处。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保证各项业务顺利完成,为社会创造一流的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针对部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我们狠抓了职工政治业务学习,使每周的二、五学习日成了雷打不动的制度,通过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我们还下力气搞好智力投资,先后派往测绘学院、郑州粮院等粮食科研院所学习业务技术,并且在粮食系统首先实现局域网信息共享,使仓储管理、日常办公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另外,我们响应上级号召,以培育“四有”职工为根本任务,以规范职工的社会行为,提高职工的文明公德意识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学习《市民行为道德规范》为主的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同时结合创建开展“我的责任是什么”主题岗位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我的责任是什么”演讲比赛,进一步使干部职工提高岗位责任意识,“知责、明责、负责”,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在xxxxxxxxx组织的“我的责任是什么”演讲比赛中,我库两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我库获得了组织奖,为xxxx粮食系统增得了荣誉。

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工作实践中,我库进一步确立了“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为企业分忧的主人翁精神”作为xxxxxx库的企业精神,不断加以宏扬。全体干部职工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形成了立足本职、忘我工作、一心为库、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成为我库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利地推动了我库两文明建设的开展。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文明经商的观念,从提高商业信誉入手,彻底改变行业不正之风,改变群众交粮难的局面,有效地扭转了工作中的不良习气,提高了服务质量。在每年的夏粮入库和粮食调运季节,全体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特别是在夏粮入库工作中,我们为农民朋友设置了茶水棚、休息室、便民食堂,方便群众交粮,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们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宁可增加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也不让顾客感到一时不便。

2002年5月,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我库工会正式成立,为我库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工会成立伊始,就把“库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工工作议程,建立健全了库务公开领导机构和措施,设置库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我库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增加了各项管理的透明度,同时我库移风易俗,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每逢职工家中有重大事,由工会牵头代表国储库前去慰问,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困难,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

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每逢重大节日、假日,我们都要举行歌咏比赛、联欢会、文体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通过自编自演的形式让广大职工积极参加,陶冶了职工的情操,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宏扬了国储库的企业精神,为我库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亮点。特别是2002年、2003年我库精心组织的国庆、库庆文艺晚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致好评。

通过我们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库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了累累硕果,文明创建意识在广大职工中结出朵朵创建之花:2002年,我库x夫妇被xxx市妇联评为“十佳好夫妻”,xx被评为xxxx市“十佳好军嫂”,xxx被评为xxx市“十佳好儿媳”。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我们正是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从具体业务入手,用平凡的事教育引导职工,并且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四、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库容库貌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库区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作,建设花园式单位,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变库容库貌,积极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创建活动。我们划分卫生区,毎天有专人打扫,消灭一切卫生死角。办公室加强督查,毎周二、五下午进行大检查,对卫生搞不好的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了库区整洁卫生。

第10篇

一、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充实地方储备。自XX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两级地方储备体系,按照销区6个月储备的要求,充实了地方粮食储备,全市由过去的18.05万吨增加到38.4万吨,XX年,经市政府批准,进一步调整了粮食储备结构,新建立了5220吨稻谷、3000吨面粉和1000吨花生油的应急储备。地方储备规模全部储存实物到位,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加强地方储备粮库建设。青岛市粮食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地方粮食储备中心库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自XX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出资和利用城区仓库土地置换等多渠道筹资投资近1.8亿元,新建地方储备粮高大平房仓库仓容35.4万吨,占全市储备总规模的92%,加上XX年粮改前建设的标准库房,全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两级地方储备粮集中存放的目标。

3、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在仓储管理上,每年突出一个主题,设定一个目标,迈上一个台阶。XX年,在全市开展了以“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理念”为主题的仓储管理年活动,XX年又开展了“争创一流岗位、达标粮库”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当年市级粮食储备库和城阳粮食储备库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XX年,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全市深入开展了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示范岗活动。XX年5月份,省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市粮食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XX年底,市粮食局对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活动的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评出青岛市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5个、规范化储粮示范岗8个,评选表彰了25项仓储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使全市的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职工技术素质有了新提高。为提高粮食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与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编写了《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标准》和《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于XX年开始,组织粮食系统的保管员、检化验员、消防安全员开展技术比武活动。XX年又组织开展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粮食赛区粮食保管员技能比赛,获比赛前6名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为技师,获得第1名的被确认为高级技师,并被市政府授予市粮食保管员技术状元称号。通过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二、区域性粮食市场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为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发挥粮食市场调节供求的作用,XX年,青岛市粮食局利用第三粮库临近港口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扩建了青岛市粮食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市场投资800万元,于当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交易区面积8000平方米,吸纳经营业户130家,是青岛市口粮现货批发专业市场。XX年市场交易量为12万吨,XX年达到16万吨,XX年达到19万吨,交易量是扩建以前的10倍,该市场已发展成为青岛地区的粮食集散地。XX~XX年,交易市场成功举办了5次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竞价交易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国家粮食局选定为全国的粮油信息监测点,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被选定的粮食批发市场。在近几年的多次市场粮价波动中,青岛粮食批发市场发挥了快速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粮价的作用。在发展市级粮食市场同时,积极推进区市粮食市场建设,胶州粮食批发市场已开工建设。

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深化粮食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自XX年以来,青岛市粮食局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施以强带弱战略,对购销企业的布局进行调整,并采取一个法人代表兼任多个企业的方式进行整合,使购销企业由原来的135个归并为XX年的79个,发挥了优势企业的拉动和带动作用。同时,推行了企业负责人竞争上岗、年薪制和联购联销分配制,对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了改革,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挥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方面,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收购,经过3年的试点和推广,XX年秋季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收购面积已发展达50万亩,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市近四年平均年粮食购销量达到183.3万吨,比放开前的XX年增长7%,较好地发挥了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

XX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市粮食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根据省改革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市局起草、制定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意见》,召开了5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对粮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调度。市粮食局领导分片包区市,深入基层与各区市一起研究制定改革方案,一起研究解决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市局积极争取和协调市财政,落实粮改相关配套政策,青岛市按照补助标准高于省拨标准,一次性拨付各区市粮改补助资金746万元。各区市也都通过资产处置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至XX年3月底,各区市共解除劳动合同分流职工及置换身份2242人,发放经济补偿金4032万元,办理内部退养、退休320人,保留暂不解除劳动合同的特殊人员78人,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在职职工509名(其中78人已置换身份),比改革前减少了83%。在改革中,通过出售改制等方式重新安置已置换身份职工809人。同时,市粮食局积极配合农发行在年底前将已认定的6.83亿元政策性亏损挂账全部从企业剥离出来。在粮改中,我们严格按政策、程序操作,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确保了社会稳定。全市共有55个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退出了国有资本,新组建了8个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骨干粮食购销公司。

四、粮油市场质量监管得到国家粮食局的肯定。

一是为加强粮食行业自律,我市于XX年成立了青岛市粮油行业协会,开展了放心粮油品牌和放心粮油流通企业评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抓品牌建设保证入市粮油产品质量,XX年,青岛白樱花实业公司的“白樱花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二是在行业管理中,按照抓好市场龙头、规范生产源头、净化流通渠道的基本工作思路,建立了粮食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动机制和规范市场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抓、流通环节管、市场销售查、部门联合检、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公示”的工作体系和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从XX年以来,市粮食局每季度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市场检查,对不合格的粮油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三是建立了粮情粮价监测监控网络,对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供销、库存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和上报市场信息。四是加强粮油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政府拨200万元专款,购置了粮油检验检测设备。检测中心对进入批发市场的粮油逐车进行检测,施行市场检测准入制度,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市交易。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市的粮油商品放心率达到96%,保证了居民的放心粮油消费。

XX年6月,国家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粮油质量工作座谈会。青岛市粮食局作了以《强化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功能,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题的中心发言,会议推广了青岛的经验。

五、军粮供应机制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经受了考验。

近年来,根据全市军供粮食数量大、分布面广的特点,按照“合理布局、保证供应”的原则,市粮食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全市的军供网点和布局,全市军供网点由XX年的19个压缩集并为6个。从XX年开始,组织军供企业开展强管理、强服务,树形象、树品牌的“两强两树”活动,通过完善服务措施,严格军供标准、规范军供管理,加快了全市各军供站的规范化建设,全市军供站财务、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到XX年全市有两个区市军供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特别去年6至8月份,青岛市粮食军供系统首次承担了“和平使命-XX”中俄联合军事演习部队的粮油副食品供应任务。市粮食局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军演供应保障工作,制定了严密的军演供应保障方案以及《野战军供站供应管理暂行办法》、《野战军供站工作标准》等6项管理规定,从各区市军供站抽调人员和车辆,组建了野战军供站,统一组织实施战时军供保障工作。野战军供站按照满足部队军演需要就是工作标准的要求,加强军地双方沟通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了军演部队的粮油和副食品供应,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军演部队的好评。青岛市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军演拥军支前先进单位。

六、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国家和省粮食局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部署,XX年底我局设立了法规检查处,编制3人(实际配备4人),各区市粮食局都相应建立了执法机构,全市共配备执法人员26名,履行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粮食流通统计监管等法定职责。

一是建章立制。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粮食局制定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处罚细则》、《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等10项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层级监督、社会监督三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日常监督检查与定期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与全面监督检查、书面监督检查与实地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XX年,通过开展夏粮收购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市粮食局积极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沟通协调,进行联合执法。全市共进行监督检查60多次,受理举报40多件次,移送工商部门处理6件次。一年多的执法实践,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11篇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粮食流通工作全过程,全面搞活粮食流通,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强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强化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农民卖粮持续增收,提升粮食流通综合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建设粮食产业强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创新粮食购销指导方式,全面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卖粮持续增收。立足于今年粮食再获大丰收,破解库存爆满、收储能力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守住“农民余粮顺畅销售、卖好价、有收益、得实惠”的底线,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创新购销指导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民不出现卖粮难,促进种粮农民丰产增收。一是抓好2013年度秋粮收购收尾工作。继续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省工作部署,加强对农民手中玉米脱粒、保管、销售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对符合政策性粮质量标准的粮食敞开收购,应收尽收。认真配合质检机构做好政策性粮入库验收工作。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提早做好今年新粮收购准备工作。针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爆满的实际,立足于组织动员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新粮购销,全面扩大粮食收储和烘干能力。抓紧对当地多元主体收储烘干能力进行调查摸底,提早制定收储预案。在发挥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育壮大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加强对粮食生产情况的跟踪,认真抓好田间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等基础工作,提前准确掌握粮情,为新粮收购做好准备。三是认真做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工作。加强粮食生产成本调查和市场价格监测采集工作,为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政策提供依据。大豆主产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彻底转变单纯依靠收政策性粮、吃补贴过日子的经营模式,抓好市场化粮食经营,做到效益不减、阵地不丢。四是推进粮食购销商业模式创新。主动适应改革新形势,引导省内外有实力的粮食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搞好产销对接,为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有效服务。扩大“粮食银行”试点范围。积极发展粮食流通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新型主体和经营企业充分利用黑龙江粮食交易市场网上电子交易平台,逐步扩大对省内区域批发市场、粮食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粮食生产者和经营企业把握市场商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五是大力推进粮食促销压库。指导各类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粮食销售,确保企业自主经营的新粮购销基本平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下达的政策性粮调销计划,加强出库监管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性粮调得动、按时完成。继续搭建产销合作平台,协助办好2014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认真落实省政府推动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的部署,组织粮食企业进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常设交易中心,充分利用省里支持开办的绿色食品旗舰店、独立品牌连锁店、主流超市等营销网络资源,扩大粮油品牌产品销售。继续加强铁路运输协调服务,强化粮食运力保障。

二、创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按照打造骨干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收购承贷主体三位一体的原则,以加快实现由拥有企业数量向拥有优势企业转变为目标,创新企业体制机制,做大做强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是全面完成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重组任务。规划放开的17个粮库抓紧退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序列。13个尚未完成企业布局调整资源整合重组的任务县,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优势资产和优势资源的集聚。有条件的县(市)以保留的优势骨干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为主体,通过兼并重组、深度整合,打造小县1户、大县2至3户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一县一企、一企多库”的经营管理模式。二是加快打造优势骨干企业。从今年起,实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百企提升”工程,抓住今后3年国家对我省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集中重点投入的机遇,重点打造100个左右以大型控制性综合粮食产业园区、大型粮食集散中心和主产区中心粮库为主的优势骨干企业。提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效益、科学储粮等综合服务功能,示范带动粮食仓储物流业转型发展。各地抓紧确定重点支持的企业以及配套支持措施。三是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整合重组后的企业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做到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努力做到经营决策规范、资产保值增值、企业效益和经营活力切实提高。四是积极稳妥规范推进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精神,服从服务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实施大局。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管理的通知》要求,纳入全省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规划的骨干企业必须保持国有绝对控股,保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管控,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确保农民余粮销售顺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壮大企业实力,又要严格规范,稳妥推进,把握工作底线,确保企业改革发展质量。

三、创新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收储能力重大突破。紧紧围绕实施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百企提升”工程,破解粮食收储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坚持新老项目齐推进、建设与监管同落实,加快进度,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一是抓紧完成2013年已下达项目建设任务。对省里去年已下达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一抓紧推进落实,确保项目保质按时竣工、尽早发挥作用。3月中旬前将消防车全部配置到位;4月底前完成农民售粮信息公开系统项目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6月底前完成25亿斤罩棚建设项目、烘干塔、地坪项目收尾工作;9月中旬前完成“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和翻建仓容项目建设工作。二是抓好今年新建项目推进落实。充分利用2014至2016年省连续3年向国家争取建设标准化储备仓容90亿斤的机遇,今年争取落实剩余55亿斤储粮罩棚建设项目计划。各地按照布局调整要求,做好具体项目的总平面规划,并测算建设仓容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三是扎实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实行整县(市)推进、跨年实施、单独考核,力争3年内建设一批示范县(市),形成带动力,并择机选择部分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超大型农户储粮仓建设试点。四是继续抓好全省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武装好、建设好全省15个粮食质量监测站,达到全国粮食系统一流水平。年内建成双鸭山市粮食质检站,消灭省内粮食质量监测空白点。推进县市粮食中心检验室和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物流节点、加工园区和粮食配送中心企业检验室建设,争取年内建成30个左右县市级粮食中心检验室。五是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省局成立由纪检组长谢功臣任组长的项目建设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督察,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防止发生各类违纪违法问题,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领导,落实工作机构、人员、车辆、经费等相关保障措施,主动搞好衔接配合,认真抓好推进落实。各项目企业认真履行项目执行主体和招标主体的责任,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确保工程建设手续齐全、质量合格、管理规范。已完成项目建设的企业,抓紧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四、创新粮食加工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壮大加工产业整体实力。落实中央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的部署,抓住省里启动新一轮3 年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机遇,以扩能、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以稻谷和玉米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粮食加工业发展,扭转粮食产量大、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低的被动局面。一是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年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项目,重点开发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和酒精等产品;继续支持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的稻谷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依托现有油脂加工龙头企业,主打非转基因牌,重点开发小包装食用油、植物奶、休闲食品、传统豆制品等产品。二是抓好加工园区建设。继续完善稻米加工园区功能,发挥循环经济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择优吸收一批符合条件的稻谷加工企业进入园区,淘汰已挂牌但没有继续完善功能的园区。借鉴稻米加工园区建设经验,探索引进新的大型玉米加工项目、或依托现有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玉米加工园区,今年重点做好调研论证工作。三是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坚持粮油加工规模化发展方向,继续对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企业和园区进行重点培育,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在原料收购、运输、贷款等生产经营方面遇到的困难。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省已出台的“两大平原”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支持政策,培育打造名牌产品,组织开展粮油优质产品推介活动。在省局局域网开辟专栏,对20个优质品牌进行常年推介宣传。四是抓好招商引资。深入推进产销区市县和企业间产业项目、生产基地建设等实质性合作,建设仓储、物流、市场以及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综合大项目。五是抓好粮食加工业运行监测。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检测和,选择不同加工品种和规模的企业每月直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分析全省粮食加工业运行情况。加强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反映情况。

五、创新管理措施,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以政策性粮食管理为重点,以打造承贷主体为目标,创新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各项管理水平。一是加强仓储规范化管理。监督指导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规范化管理标准,抓规范、打基础、上水平、树形象,做到库区内整体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区域界线清楚,仓房完整、仓号等标志规范醒目,资材设备摆放合理,仓内清洁卫生,库容、库貌整洁有序。二是强化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做到“一符四无”。严格执行《黑龙江省粮食储存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规范》和《黑龙江省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事故隐患自查标准》,加强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政策性粮食不短量、不降等、不坏粮,确保企业不发生人员伤亡和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三是提高企业资信等级。主动适应实行政策性粮收购分贷分还政策和市场化经营融资需要,对所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清理,依法严格规范,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和收入成本费用,确保足额入账,依法纳税,不潜藏暗挂,不虚增盈利,客观真实体现企业资信状况。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增效创利水平,优化企业账务状况和资信等级,使更多企业具备粮食收购承贷主体资格条件。今年上半年,省局组织对近3年消化处理经营性挂账和提高企业资信等级基础工作,逐县、逐企进行审计确认检查。四是严肃财经纪律。政策性粮经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防止出现违规风险和损失;市场化经营严格执行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减少违约风险和损失。加强粮食收购资金使用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挤占挪用收购资金、资金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加强各项费用管理,强化费用预算总额控制和分环节定额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通过加强经济责任、财务收支专项审计等措施,完善和落实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落实保值增值责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六、创新市场调控措施,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服从服务于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大局需要,健全调控保障体系,创新调控措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市级储备粮管理。各地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规模充实到位,没有实储或已经轮出的在本年度实储到位。加强现有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定期巡查库存,普查粮油质量情况,适时轮换、推陈储新,保证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二是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结合落实全省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省内大中城市骨干粮库向粮食应急配送中心(批发市场)转型,逐步建设一批粮食应急配送中心。今年重点支持完善哈尔滨香坊粮食物流中心、大庆市粮食综合批发市场、牡丹江粮食批发市场应急配送和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功能。完善现有应急供应网点、配送中心、加工企业、储运企业动态管理措施,签订规范的委托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确保必要时调得动、用得上。三是推进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结合实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创新提升粮食产业发展安全监测预警能力。整合现有统计体系、价格监测网点信息报送系统等资源,改造相关基础设施,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健全数据采集、预警分析和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省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四是拓展统计信息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改革的衔接,深入做好统计归口管理工作,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扩大统计覆盖范围,重点加强对规模较大社会多元主体的信息采集工作。拓展统计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统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定期提报粮食产业监测预警类分析报告,提高为政府决策服务的水平。

第12篇

关键词:协同管理;中心城市;粮食安全;流通体系

一、引言

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但目前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尤其对于我国而言,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心城市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全国或区域意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这些城市又多分布于粮食主销区,其粮食消费来源不以当地粮食生产供应为主,而是依靠市场调节,属于比较典型的粮食流通主导型城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筑起顺畅而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提高流通能力,确保城市粮食供给,为城市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成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自从2003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同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温饱型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粮食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由此,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粮食消费成刚性上升态势。二是粮食消费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和层次化,人们对粮油产品种类和深加工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百姓的健康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粮油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四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对粮食供应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安全和平稳,而且要求中心城市粮食零售业经营模式能减少和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劳动。这些变化和特点对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农产品流通体系通常具有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形成固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体系,依靠中介组织连接分散农户等特点;国内虽然有学者对都市农产品流通论述,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研究却少有触及。本文利用协同管理理论,针对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特点和弱点,探讨了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如何开展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管理。

二、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模式(见图1)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供销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生活、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原则,不断提高粮油制品的安全性,丰富其种类和供应渠道;通过粮食深加工和供应链的延伸来分担家庭厨房劳动,从而完善中心城市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

流通主体共17个,分别为:(1)种子公司;(2)化肥、农药等生产企业;(3)信息、技术中介公司;(4)合同农户;(5)种植公司;(6)主产区;(7)国有粮食储备库;(8)国有控股企业;(9)民营控股或独资企业;(10)外资控股或独资企业;(11)粮食加工企业;(12)超市;(13)粮油专营店;(14)单位食堂;(15)餐饮业;(16)终端消费者;(17)工业用粮企业。

流通市场共5类,图1中用a、b、c、d、e 5个虚线框表示,分别为粮食初级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期货市场、粮食高级批发市场、粮食零售市场。其中,粮食高级批发市场以现代物流为特征,是粮食集运和发放的流通核心。用虚线表明:首先,市场主体不确定,是一个动态集合;其次,不是每个市场都是必须的流通程序。这些流通市场既是商品的聚集地,又是分散地。整个流通过程的实现,既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某个流通市场,既可经过其中一个也可经过全部流通市场。

粮食流通渠道从1至17共17条,不仅表现为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移,更表现为由16、17终端渠道向生产领域的拉动。

三、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系统的协同管理

(一)基本原理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起初只限于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有序,而后哈肯吸收多种相关理论总结出:一切开放的自然或社会系统,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非平衡的有序结构,都可以应用协同学理论。现在协同学理论已经被运用于研究社会范畴的复杂系统,而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正是社会范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它拥有着结构和秩序,协同理论可以作为探索粮食流通体系复杂系统结构和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协同。整个流通体系按“自组织”的方式形成,在现有结构下按照一定规则运行,整体运作表现为“有序”。流通体系在组织结构上是一种“虚拟”的形式,农户、中转机构、粮食加工企业、配送公司、零售商等,在“双赢”因素驱使下,会自发地加入到围绕着核心企业所形成的链条上,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虚拟企业”。粮食流通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了拥有自身本质规律的结构,即是一种自组织化了的结构。这种自组织属于社会范围内的一种自发现象,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无需外力干扰,系统会通过自我协同以适应环境变化,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这就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自组织协同。

其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被组织性。尽管从整体层而看,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具有自组织性,系统会主动进行动态调节,使得整个体系朝着新环境的要求方向发展。但是节点上的企业存在着对利益的不同追求、对风险管理认识的偏差、管理能力的差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流通体系内不协调因素产生。因此,从粮食流通体系的局部层面来看,节点上的企业以及流通环境需要以规则来约束和控制,这就是粮食流通体系被组织的一面。约束和控制是被组织方式,也是流通体系走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有效手段。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的层次和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纵横延伸的网络系统,它既存在各环节企业间的竞争,更强调流通体系内各环节的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整个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转。

(二)序参量的定性求解

协同学把系统的有序或高级有序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序参量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又为各子系统所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竞争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决定系统自组织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系统的有序程度。

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会越来越明显地主宰着整个体系演变的方向,这就是序参量。粮食流通体系具有对序参量“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节点企业会主动调整与合作,使得有利序参量增长和发展,而不良序参量被减弱和同化,从而实现流通体系与环境之间、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管理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发展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的有序。基于探索图的序参量定性求解如图3所示。

探索图是在征求多方意见的情况下分层次描绘的。经过多次反复地归纳整理,最终得出了意见相对集中的一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调运作影响因素探索图,该图清晰地描绘了影响系统协同运作的多种因素、主要表现和层次关系。在这些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属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宏观序参量,而非本研究的序参量,在这里职能作为控制参量反应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

其中,城市物流瓶颈、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程度、粮食流通主体成熟度和合作忠诚度是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节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流通体系协同运作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即为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序参量。

(三)被组织策略的实施

被组织是指通过改变对序参量有导向作用的控制参量,对序参量施加外部压力的一种手段。结合图3分析得到的控制参量,通过这种改变,可以弱化不良序参量的不良性程度,增强良性序参量的良性程度,促使系统产生有效的自组织,达成系统协同运作的理想效果。

1、完善市场体系,正确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粮食市场流通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流通能力制约着供求平衡。中心城市粮食流通初步形成了由粮食收储加工点、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及居民区粮店组成的“粮食流通网”,但明显具有初级市场特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且市场运作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的粮食市场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发挥、从体制机制到交易手段仍较落后。因此,必须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粮食市场多渠道,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让市场真正起到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2、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粮油制品流通渠道。粮食企业应当认识到,要快速增加农产品的总附加值,必须大力发展流通加工的同时发展专业化生产,初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协同管理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位于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增值环节的发展水平。同时,创新流通渠道,在中心城市实现经营连锁化和配送集中化,这是在城市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连锁经营规模化和品牌化。首先要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粮食连锁经营主体,可结合龙头企业、国有粮店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培育连锁经营主体。其次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有品牌、有市场的良好条件,引导它们通过开设直销店、连锁店等形式,不断壮大连锁网络,将更多的名特优新产品推向市场,打响品牌。再次要积极引导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方式,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4、完善流通立法,确保粮食依法流通。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但多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仍政企不分,沿袭部门化的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职能转变滞后。加之执法刚起步,执法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形成、规范、发展,还缺乏配套的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因此,国家要尽快完善流通配套立法,出台规范各级市场、交易公平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粮食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应制订和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各级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公开制和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保证农产品依法流通和安全流通。

(四)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1、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协同运作的效率。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中心城市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可靠地传递和共享,使粮食流通体系运转的组织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信息不灵敏,反应滞后,会影响决策的有效性。以电子商务为例,调查结果显示粮食行业中36%的业务量都受到电子商务的影响(见表1),这一比例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因此,中心城市粮食主管部门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城市各网点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

2、各环节企业间缺乏协同运作的动力。在这个复杂的流通体系中,一方面,流通主体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主动协作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各节点企业是独立运作主体,不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及有限理性边界等使得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动力,甚至会出现企业个体行为与整个流通体系的总目标冲突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企业协作的同时,必须完善中心城市的市场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受益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协同运作,只有整体协同为企业带来收益、降低其运营成本时,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

3、粮食流通系统布局不合理,影响协同管理能力。粮食流通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视,缺少长远、全局的合理规划。随着中心城市边界外扩,粮食的生产地点变迁,粮食流通体系布局不合理越来越突出。中心城市的粮食流通体系布局应具有前瞻性。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粮食流通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出对区域经济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布局还应多方位思考,不能单纯从社会化物流产业角度看待粮食流通问题,应该从区域产业经济、粮食产业链、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等角度多方位来观察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布局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霞,舒秋华,杨海鹰,现代化都市农产品流通与批发市场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4.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49.

[3]兰萍,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安全农产品供应链研究[j],农村经济,2008(12):94-96.

[4]邹霞辉,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6.

[5]高才利,转型期消费性城市粮食流通体系问题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7(7):14-18.

[6]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型价值链协调管理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