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03:4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语文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语文教育模式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造成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残缺及不正常发展,导致了一些列的问题,这是教育实践中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们感叹学习乏味无趣压力大,成人们批评现在的学生毫无生气、感情,无论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中学语文情感教育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当今社会,就读于中学课堂特别是城市中学课堂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就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所言,他们很多失去了手足之情,有些不但没有手足之情,更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缺失非常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强化中学语文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是课程标准和新的语文课的明确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谈到有关文学鉴赏目的和态度时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它们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任继愈先生在给台湾《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的序言中写道:“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课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进行,同步开展的。”中学时代正是他们情智成熟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诵经阅典,透过教师的生动讲解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文章内涵之深厚,又及时矫正注重教材体系的传统课堂教育内容,校本研究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中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方式
20世纪初,一大批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作家学者,他们同时也是很出色的国文教师。除了博学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他们身上的热情、温情、重情这些很本真的东西。语文是很人性化的、情感化的,教师的良好性情与之交相融会,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最人文化的滋润。情感教育就应该是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相互渗透、交流。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相比于其他学科,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贮藏着大量的感情因素:有对个人信念的执着、对朋友的守义、对事业的追求、对祖国的忠诚与爱;有肆意的笑容、淡然的平静、嚎啕的哭泣。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
首先,教师要自己要溶于情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教师想要用自己的课程打动、感染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所以,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把握教材文章的主题大意,抓住角色的思想感情,把握住感情因素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进而激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教师教授时才能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正是这样。
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鸣:
1.在教学时,运行绘声绘色的语言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2.除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外,还应进一步讲究方式方法,拓宽渠道,切实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实践的能力,真正让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理想沃土。教师应倡导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培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3.另外,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他们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同时,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塑造细致、认真的性格。
三、总结
关键字:徐中玉;中学语文教育 ;H版高级中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已逾期颐之年的徐中玉(1915-)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由他撰写、编选的教材、教学用书达千万余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已修订至第十版的《大学语文》以及在文艺理论上的不凡成就。而徐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却鲜少被提及。
徐中玉先踏上文艺研究道路的缘由也与他在少年时期对中学语文课的一个疑问有关 “国文老师讲课时总是连连称赞课文写得好,还读得抑扬顿挫、不亦乐乎。可是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老师不怎么讲这些,这个疑问就一直存在我的心里。”少年时的困惑也成为他所钻研的方向,始于此的上下求索造就了他的一身学问。徐先生在撰写发表文艺理论文章之外,也不断思索着中学语文教材、教学问题,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H)版(实验本)的编辑工作,H版教材于1991年起付梓出版。
纵览徐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教材编选在内,他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番独到的深思和见解,这里从H版教材、教师、教法及学法这四个层面进行简要概括和梳理。
(一) 教材之用
上海市在1988年5月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H办教材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出任教材主编。
H版教材采取分编合册的做法,把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听说等集中编排在同一套教材之中,各项内容分进合击,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能,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为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时,也重视文学因素,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材以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每个学期都集中训练了三种阅读能力,意图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训练要求包括理解、鉴赏、评析三个层级,形成了由易入难、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下面以阅读模块为例,对教材特点进行概述。
1.选文系统
H版教材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讲读课文供教读训练,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说,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前两篇文章为教读课文,后面两篇为自读课文,或者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间。H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出训练阅读能力为重点的编写策略。
2.知识系统
H版教材的知识系统分为文化常识(1-5册)和文言知识(第6册)两大板块,其余则分散地穿插在阅读和表达体系之中。文化常识的单元从现实主义的《诗经》一直延伸到近代爱国诗文,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也发挥着涵育情感的效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助读系统
H版教材的助读系统中包括教材说明、单元标题、文话和自读提示四个部分。其中,单元标题标明了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文话紧跟单元标题单独成页,设在文章之前。自读提示设在自读课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对重要内容与写作进行提示,从引起学生对关键性的问题的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文。
4.作业系统
H版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为课文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讲读课文后大多设有5道练习题,前3题侧重于启示性思考,具有提供教学思路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导向作用,后两题反复前一单元训练要求,检测基础知识。
5.插图系统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插页中的彩色图片,二是选文中的黑白插图。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又一种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导入方式。
(二) 教师之功
“文艺教师应当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教育家”, 担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任务文,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文学书;二要在教学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吸收历史资料,不能离开文艺作品另外来谈一套历史;三要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四要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概括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咀嚼文本后带领学生领会语言之美和蕴藏于其中的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与学习材料发生有意义联系,实现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启发。
(三) 教法之思
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对语文教学和教法问题作出论述,他从方法、构思、思维、准备和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论说了学好语文应具备的条件。他主张基于作品的教学方法,意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进行读写训练,将堂课内外、生活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为了要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教育意义,就必须从‘体验’其中‘生动的形象’入手,这才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内部’”。做到这一点不能落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最佳方式是进行创作性的叙述,创造性的叙述就是进行读讲和具体的分析。 在叙述和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做到与文中的形象感同身受,当然,教师也要进行理性总结。
2. 生动、清晰地阐述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所起到的感染,不可小觑,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中。徐先生对此曾阐述道“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易懂地、生动地把作品分析给学生看,教师对作品的情绪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准备中应该入乎其中,并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作出生动丰富而清晰深刻的讲解及说明。
3. 不能脱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授课如若只是自说自话,会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教师应该不脱离学生,应该知道他们的程度和情绪,需要和困难。他应该接近学生,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习惯。” 教师应该眼里有人,富有热情和亲切感,知道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加以帮助,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
(四) 学法之得
徐先生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也从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介绍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1. 阅读
作为阅读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作品时“如果只知道爱好故事而不能通过故事去欣赏和接受更重要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而欣赏中最大的难关如何摒弃个人偏见,带着负面情绪学习语文,自不会有所得。
“学语文一定要下苦工”,徐先生学了一辈子文学,他的话语重心长,“具有以下粗浅的感性的知识并不等于已能完全懂得别人的作品。这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苦学苦练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生活的大语文环境中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日生日成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在语文课程经由教师指导进行集中训练,学好语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要引起教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才行。
2. 写作
作文要去陈言,使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空话废话客套话流于形式,读着如味同嚼蜡,获得清新的语言则需由内而发,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也就是眼处心生句自神。“如果有正确的见解,真挚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滋养,他的文字就可以触处生姿色,而且无往而不稳当妥帖。” 而如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有创造的能力,不仅是语言上的陌生化也是情感上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心真意。
万樊榭有语“多作不如多改”,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成文之后加以修改完善是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良机。徐先生也对文章的修改作出过指导“文章修改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把不正确或不够整齐的内容改成尽可能的正确,进一步还要改成尽可能的深刻;第二,就是要把不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改成为尽可能的具体生动” ,这也就是说,文章的修改可从两点入手,一为内容,二为形式。
大道至简,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平白如话,当我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能听见一位长者亲切的谆谆教导,他浅易却生动的文字却总能一针见血得指出一直存在却难以言明的问题。徐先生学养深厚,为文求其真美,为师则如春风化雨,也无怪古语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再读先生文章及编纂的教材,获益亦颇多。语文学科在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H版教材在现在看来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但教材中所凝聚的编者智慧仍熠熠生辉,其以学生为本,重知识也重能力的编写特色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H版教材敢为人先的编写理念成为沪教版教材勇于创新的滥觞。我们不仅要秉承前人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精神,更应师其意不泥其迹,结合当下现状,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及教材的合理编写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中玉.论文艺教学和语文问题[M].东方书店,1954
【关键词】中学语文 情感渗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当然,此处所强调的是真挚的感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极具人文性的特点,以及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教师应注重熏陶和渲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作品丰富的情感,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为依据和基础,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和提升,一方面促进学生的情感积累和道德升华,另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首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其次也能丰富学生的感情,进一步促进语文的学习。
二、情感教育的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听、读、写三方面。
(一)听时的情感渗透
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优秀的朗诵录音,使学生对文章情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并且能愈发清晰的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播放优秀朗诵的录音,让学生认真聆听。这样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文中淡淡的月光、寂寞的夜晚、别致的荷叶和婷婷的荷花等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二)读时的情感渗透
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朗读或默读,能够对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更加详尽的了解,对作者所描述的环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对作者所营造的气氛有更加深入的感悟,从而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师此时的任务是在学生读之前进行适当的提示,尤其是对思想感情方面的点拨,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对感情的把握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写时的情感渗透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良好途径之一。写作时的情感渗透主要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融入真情实感,将最真挚的感情和贴身的经验以及体会融入到文章当中,使文章的感情表达升级到新的高度。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点评,对感情饱满丰富的学生予以夸奖,对稍有欠缺的学生多加鼓励,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情感方面有所进步。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措施
(一)注重课堂引入时的情感教育
精彩的课堂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设计符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引人入胜的场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真善美和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感情有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实现自身感情的升华。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母亲和儿子的视频,或者为学生讲精彩的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同时还可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母子之间的故事,先营造一个与此有关的气氛,然后引入教学主题,使学生对文章中母亲、儿子、妻子以及孙子之间的温馨情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注重语文朗读时的情感渗透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能够更加容易的体会文章中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于漪的《往事依依》的时候,教师首先可在授课前将这篇文章认真朗读,体会作者追忆似水年华时的心理感受,为给学生讲解奠定牢固的情感基础;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初步体会,然后教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默读,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作者在读《千家诗》时的心境,读辛弃疾词时悠然产生的爱国情感,以及读的《南归》时惆怅而又惘然的心情。使学生在各种复杂的情感中体会出作者最终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注重教师讲解时的情感渗透
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认知水平的关系,有些时候可能无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或者体会不深,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情感渗透。还是以《往事依依》为例。作者的国文老师在讲解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声音慷慨激昂,肩膀左右摇晃。这种仿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由此作者每次登上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感慨千古兴亡、世迁。教师可依据此情景,在教学时播放本诗的朗诵,同时显示滚滚长江的画面,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这种慨叹历史、咏古兴怀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海美.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建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中心就是考试和升学,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中学语文教育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应试教育中存在教育思想的桎梏、课堂教学定式化、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该怎样实施语文教学呢?笔者结合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以前我国中学语文的教育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宰者,掌控着知识学习的大部分过程,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根本没有积极性可言。这种教育方式不但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会极大的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更好的进行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之于学习,就犹如催化剂之于化学反应,它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过程,甚至能使原本不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2]。只要培养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从以前消极被动的老师“让我学”,变成自己积极热情的“我要学”,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的中学生大部分不知道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语文时基本还是被动的听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照搬不动的记笔记、还有死记硬背等等,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老师[3]。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和学习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变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提高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总是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学生学习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进入中学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就应当充分的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再将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传授对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会学”,将原本单向讲授的课堂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过程[4]。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语文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总的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做到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化语文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5]。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时对母语的学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生活中满眼皆是汉字,满耳皆是汉语,语文课程还与现实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都可以是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生活化语文学习的同时也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将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生活化语文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与仅仅面对枯燥干瘪的课本来说,将生活和冲中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生活化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将中学语文教育根植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能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生活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希望学到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让他们将自己在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用于现实生活,学以致用,也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和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促使中学语文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将中学语文教育推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了以上建议。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了解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活化中学语文学习对于教师教好中学语文,学生学好中学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好这几点,争取使中学语文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姚柏生.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自主性学习初探. 当代教育论坛[J]. 2010(27)
[3]程德强.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9)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 审美教育 策略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09,VOL 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2002,(11).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十七).特级教师家园,2005.http://blog.省略/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
[6]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3.
一、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家都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启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由选择,不仅仅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要让学生身体、情感、意志及智能得以全面开展,以面对整体的人生,引导学生成为自主自觉的人,充分体悟人生的意义,学会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一旦教育与生命脱节,无论学生的脑袋被填鸭式地塞进了多少书本知识,经过了十二年或十六年的教育,对一般事物与人生的了解,将和真实经验完全脱节,对自我的了解更是匮乏。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中学教育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所强调的对现实生活中生命的关注,就决定了生命教育是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这一特征,又决定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内在相通性。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还具有综合性特质。所谓“综合性”是指语文不像其它学科,只有一种专属领域,像历史只讲与历史事件有关的课程;地理谈与地理相关的学问;美术则是艺术的表现技巧,而语文它要教识字阅读,同时要讲解课文,把文字与思想、文化、政治、历史、地理、感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程与文学作品里经常是地理、历史、政治、文化、情感、思想、逻辑、推理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语文的这一综合性特质决定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内容
明确教育内容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前提。只有清楚了解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才可能正确的对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自在生命”和“自为生命”的统一。所谓“自在生命”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着自然本性,人的生命是一个由孕育、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最终至死亡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要靠摄取诸如“吃穿住行”之类的外在能量才能维持生命。这实质上是“我是谁”的问题。当然,人更具有“自为生命”。所谓“自为生命”就是指人的生命是一种生成性、关系性和意义性的存在。人能对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整个人类的存在进行反思性的思考,而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首先,人要通过学习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知识来学会“做人”,以完成二次生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这实质就是“我应该是谁”的问题。其次,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必须在与他人共处中生存,因此,人要突破个人世界的局限,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对话,在与他共生中走向共同发展。这实质上就是“他是谁”的问题。最后,人应该不断超越自己这个“小我”,学会去思考人类这个“大我”,追寻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寻求“终极关怀”。这实质就是“我们是谁”的问题。
人的这四种存在方式就决定了生命教育的四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生命自身。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自然生命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热爱生命。二是人与自己。帮助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进而尊重自己、热爱自己。三是人与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四是人与宇宙。教育学生认识生存环境,了解人与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二)改革教育方式
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要实现由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向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语文技巧与知识性的教授,像生字习写、新词、造句等等内容,长久以来不出课文及写作的范围。虽然这在提升考试分数及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确实发挥了功效;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表达、思考、辩论、道德、批判等能力,却显得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
而所谓大语文教学,即是教师尽量提供学生各种有意义、有目的的读写活动,让学生更活泼地使用语文,发挥语文表情达意的功能,并增加师生互动性。大语文教学不强调语文技巧的反复与过度训练,而是培养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的内涵与空间。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能开启心灵美感之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本该生机盎然、活泼有趣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如何让美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要对学生实施美德教育,教师本身首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美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扩展学生视野,美化学生心灵。无论是语言、行动、心灵,还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方面都必须应如此。具体地说即以自己的道德感、事业心、奋斗意志、生活热情以及仪表、教态、语言、板书等向学生传播美,而不能把美育看成只是少数专门从事美育的工作者的职责,这是当前很多教育者要转变的一个思想观念,又特别是农村的中学审美教育,要彻底转变那种只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不注重能力,又特别忽视审美能力的做法。二、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美育,有其必要性美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路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精神”。美的熏陶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十分重视美育。孔子把“乐”列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把它看作是兴国安邦的重要措施。荀子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对音乐教育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说“乐者,治人之盛也”,它使人“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充分肯定了音乐的重大作用。在我国近代史上,教育家更是美育的倡导者,他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美感者合美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既而引以达到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教育”。由此可见,不论古代还是近代,教育家们都很重视美育。而现代教育中,美育仍是举足轻重的。美育传授审美文化,塑造人的审美意识,帮助掌握美的规律,以引导审美感受,这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功能。美育对其他教育活动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就美育与德育之间,不仅可以“以美导善”,而且可以“以德成美”。就美育与智育之间,不仅可以“以美引真”,而且可以“以德成美”。
三、以情动情,引入意境,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在讲授语文课时,要有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般地说,在欢乐的气氛情景中,人就会欢乐,在悲伤的气氛情景中,人就会悲哀。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还能感染别人,形成一种潜移化的精神力量。了解这一点,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气氛。根据教材中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基调进入文章角色和境地,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真实的情感,用自己的欢乐痛苦去感染学生的欢乐痛苦。引导学生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这样,他们自然会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崇敬不已,也会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赞叹不已。这样,学生不仅陶冶了心灵,净化了思想,而且语文知识也会在美的欣赏中较扎实地掌握。其效果远胜于枯燥的讲解、干瘪的说教。
四、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那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于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美本身都是无限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美学理念飞入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欣赏真、善、美和辨别假、恶、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一定能形成审美的心理和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就成了一件关乎中国民生的大事,我国的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灵气,变得刻板公式化。其次,在高中课堂,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富有活力,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但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读写,很难看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另外,教材陈旧,其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极少,加上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生活,使丰富的语文内容变得单一、狭隘,学生的阅读面极为狭窄,致使学生知识上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学生患了严重的贫血症。
二、浪漫的语文与功利的高考:语文戴上“镣铐”
语文天生浪漫,富有情味和含蓄韵致之美。究竟是什么让一门如此有内涵的学科成为现在的这种乏味的科目呢?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高考制度造成的。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起着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考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考的作用是伟大的。我们引用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一句话,“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是,任何考试制度都有其弊端。统一的高考模式让更多人的走上了独木桥,从而导致学校过多的看重高考给自己带来的声誉,以至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而进行。例如:学校放弃了更多学生兴趣的培养,选择了更多的文化课教育;老师在给学生授业的时候,更多地参考了高考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了高考压力;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都选择更适合高考的教材,致使教材的刻板化;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考在某一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语文教育当今局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使语文成为了一门应试教育学科,并且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功利思想及对语文教育评价产生了影响。
三、真语文、新高考: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突围
既然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困境,那我们就必须尽早找方法解决,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自身的蜕变
1.教育思想的更新。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所以,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的灌输给学生。通过接受式的语文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但是,这种接受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必须的,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每个学科教育都必须得这样。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索,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会自主质疑、自主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展现与发展。合作指的是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提问解答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等。探究指的就是拓展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困难,发现自我价值,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善、美的过程。”
再者,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要求,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机能的人。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形成与道德提升,回归到”人“。《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次根据”,这里也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最后,教育与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教人思维、思想、性情。因为思维可以让人明白思考的路数;思想可以构建体系,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情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人生态度。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它更应该贯彻这种理念。只有当学生同时拥有了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知识与熟练的运用知识,明白自身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对于语文得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要明白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与目的。
2.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教材的全面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也就是新课改下对老师在运用教材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能够明白作者的真实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丰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引向生活。
3.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实行,语文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营造氛围—构建模式—改革评价—培养习惯”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首先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想象,表扬学生的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这种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构建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学习理解而采取的“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形成性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再者,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表现学生相互评价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重视学法指导与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其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方法,如制订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常规。当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才能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除了上面的那种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新的教学手法。也可以在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优化。例如重塑串讲法、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背诵的改变等。
(二)语文高考制度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高考,那么就只能对高考进行改革,使它能更好地适应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高考制度,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改变。
1.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基底,对深陷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可以借用高考来唤起社会对语文价值的重新认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革高考语文内容。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要让语文教学不背离语文的本质,那么语文高考就必须考出语文的真精神。例如,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完全掌握;知识考查不应局限于死的字词句等,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方面还比较欠缺,缺少能真正表现考生“真感情、真观念”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写作,目前的写作考查方式主要偏向于文学性作品考查而忽视了“生活中实用”的写作,例如影评、书评、颁奖词、主持词,等等,可以尝试增加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尝试在高考的语文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教材之外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考查,可以通过高考阅读、写作等考查学生宽视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独立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引向课外、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3.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高考考试应该具有相对的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证常变常新。例如,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口语交际的考试只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借鉴当前英语考试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场景,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灵活的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在新时期下,中学教育加快了改革得步伐。全国中小学教育系统进行新课改,在进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学语文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更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多样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能力。
现在许多人认为武侠小说是庸俗类的小说,不让中学生多接触,其实不然,金庸武侠小说体现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友好和平,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中学生通过阅读金庸武侠小说,体会其中的内涵,继承和发扬的中华传统美德。
武侠小说是以武为基础,以侠为羽翼,体现了社会和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人们内心深处对真理的追求,对纯真、友善的美好向往。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文学中的重要组成,它从形式到内容与中华文化密切连系。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学样式,自唐传奇始一直绵延至今,历史上的《搜神记》、《世说新语》、《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可寻到侠的踪迹,这一批小说、笔记小说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现在它们仍是人们常读常新的文学作品[1]。
近现代新武侠小说随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倡导而兴起,读者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几十岁的各个阶层。武侠小说给人们在思想上创造了想象的天地。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的人生期望,在武侠的世界里可以得到体验。读者的心由侠代言,理想由侠而实现,使读者在内心深处得以愉悦和放松。武侠小说往往体现鲜明的邪恶与高深的交锋,培养了读者向善疾恶如仇的品质。社会是复杂的,理想是崇高的,读者的理想与社会之间的空白将由武侠小说表现的真意来填补[2]。
一、从金庸武侠小说学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得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在现代社会中宽容已经越来越少,大家似乎都习惯这种缺失宽容的状态。中学生在社会影响下,也缺失了宽容这一美德。随着宽容的渐行渐远,我们越发地体会到宽容的可贵,如果我们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话,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生活会更幸福。
在金庸作品《天龙八部》第十五章“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一章中,描写丐帮四长老率众叛帮,欲废去乔峰的帮主之位,失败被擒,按丐帮规当立即被处死。乔峰没有借机报复,反而为四长老开脱,最后依据“本帮弟子犯规,不得轻赦,帮主却加宽容,亦须自流鲜血,以洗净其罪”的规定,乔峰将四把执法刀插入自己的身体,用自己鲜血赦免了丐帮四长老。金庸在书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容的楷模,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乔峰的程度,但通过阅读小说能够向侠客们学习宽容。
二、从金庸武侠小说学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现在所处的社会与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世界相比要冷漠很多,面对暴力犯罪时很少有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大多数人都只是冷漠的看客。虽然不赞成不顾个人安危的见义勇为,但是见义勇为的精神并不过时,面对遭受侵害的生命时,要像侠客们一样挺身而出,用灵活安全的方式来达到助人的目的。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基本素养,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他们甚至为帮助人而弃自己的身命。杨过救陆无双,先后与丐帮、全真教、古墓派李莫愁为敌;张无忌在光明顶为救明教众人,与六大派高手逐次对决,自己深受重伤险些丧命。这些侠客在助人前,没有必胜的把握,也明白自己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是他们在别人有困难时仍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助人。
三、从金庸武侠小说学洒脱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诱惑越来越多。青年一代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处变不惊,保持良好心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笑傲江湖》开篇“灭门”描写到四川青城派余沧海为了夺取“辟邪剑法”,以残忍手段将福州福威镖局林家灭门。华山派岳不群将林平之收为徒弟,也想得到“辟邪剑法”。嵩山派左冷禅千方百计企图得到“辟邪剑法”,合并五岳剑派,实现称霸武林的野心。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而成“天下第一”,岳不群和林之平得称一时,最终也众叛亲离,那些觊觎秘籍,不惜流血、杀人,用尽各种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四、从金庸武侠小说学诚信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一、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在学生闭眼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3.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激发学生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
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
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像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像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何为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目标到达经天纬地照临四海,即为人文。素质教育借鉴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素质、教材素质、教育管理者素质、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无处不含传统文化。中国的教育现实已经达到了普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材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育不容忽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播洒传统文化的种子呢?我坚持要求学生在积累字、词、句、段、篇的基础上创作并整理自己的文化簿。并开展以下活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1 每周一字辨文化
我每周给学生示范辨析一个字,从辨析中融会传统文化。当然也要求学生每周自己积累一个字,并能够辨析。如:“孝”,会意,形声字。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其义有:①善事父母之道日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②善事父母之人日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③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④奉养、孝顺日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⑤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⑥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云:“孝乃天经地义”。《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光耀门楣”,“孝行”至此就更加圆满。“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至此追悔已迟。
2 课前故事说文化
我依据学生学号轮流值日,每节语文课前由值日生讲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之后发动对故事进行评论,在评论中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蕴涵的深刻的传统文化。如(赵孝争死)。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秋山,掠礼,将食之。孝奔贼所,日,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日,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授。
赵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盗贼。夫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其然乎。
[译文]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收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3 每天一得记文化
我要求每位同学每天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的体会,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星期天跟同学到烈士陵园去爬山,越感觉自己运动得太少了,爬不了多久就累了。里面埋的大部分都是途中为国捐躯的烈士。我向他们致敬!”
摘要:我国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阶段作为学生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智力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教育质量需要教育行业的加强重视。语文课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其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注重“读写”,而忽略“听说”与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对农村中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不利影响。本文将结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丰富的情感与思维,倡导从教学中塑造优秀人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层面上。新的教育观念需要充分融入到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现阶段农村中学语文的课堂情况而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环节,学生对于英语课的参与紧紧局限在了“听”课上,教师也缺少对课文中情感因素的挖掘,把教学重心集中在“读写”上。而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与感悟型语言课程,对交流能力与感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使英语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如何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优质中学语文教师资源匮乏。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虽然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新课标的推广与对优秀语文教师的培养力度,但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数量仍较少。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许多语文教师考虑到生活环境与薪资待遇问题,而选择在城市就业,这也使得真正进入农村的中学语文教学人才寥寥无几。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教学能力低下,无法满足中学语文教育的需求。2.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落后。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但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仍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采取忽视态度。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大多数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将考试分数作为检验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指标,认为教出高分学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对学生来说,将考出好成绩作为自己入学的唯一任务,只重视考试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家长来说,大多数家长一直向孩子灌输“考上大学才是农村孩子唯一出路”的想法,只注重孩子的成绩,缺乏对孩子素质培养与情感教育的重视。综上所述,传统老旧的教育模式已紧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各个群体都对语文中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思维发散教育进行了选择性的忽略,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成长发展。3.资金投入不足。一套完整合格的语文教育需要有教学素材、多媒体与专业的语文教师作为必要因素,而这些因素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使得中学语文教育的资金无法保证,也使得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水平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语文教育情况来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改进措施
中学阶段正处于智力水平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教育手段将对智力发展与情感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入将有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与情感的激发,并且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要培养语文教师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需组织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充分学习新课标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不断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引导教师创新更多有意思的教育形式,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在聘用相关人才时不仅要考虑其学历,更应该考虑其整体素养,严格把控考核标准,这是因为落后的教学理念必定会对工作造成影响。2.加大对语文教学中教育素材与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保证,专业的语文教育人才、完备的语文教育素材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语文教育的专业性及教学效率。例如将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外语文读物的购买及优秀语文教师的奖励资金。3.鼓励对中学语文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充足的中学语文教育人才数量是保证语文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多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行业内的竞争,进而促使优秀人才的产出,从而提高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扩大中学语文教育专业的招生量;第二,加大对优秀老师的奖励制度,加强行业吸引力;第三,在培养教育者的过程中,突出对情感教育素质的培养,并加强师范学校对学生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情感教育水平;第四,提高对农村教师的福利补贴与薪资待遇。4.加强对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宣传,从思想上深化大众对新课标教育的认识。思想观念是左右人们行为的根本源头,因此从思想上使大家接受并支持新课标教育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从学校领导层、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一套真正合格的教育体系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提升将对先进语文教学理念的建立起到思想上的基础性作用。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与科技竞争日渐激烈,教育事业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需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地区因其自身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使得优秀教师的流入量较少,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只有从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对语文教学中教育素材与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鼓励对中学语文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才能真正改变现阶段农村地区中学语文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郑玉杰.浅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学时代,2014(22):21-22.
[2]黄喜梅.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俪人:教师,2015(22):37-37.
作者:林镇勇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四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