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5:1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贫困生帮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学院校 贫困生 资助
[中图分类号] G46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142-0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并轨制度的改革和偏远落后农村山区子女升学率的提高,高校内的贫困生也在与日俱增。“贫困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奖、助、贷、勤、补、减”等资助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完成学业。然而,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医学院校在积极开展资助的同时,却忽视了资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对资助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事后追踪。作为一线资助工作人员,笔者结合医学院校的工作实际,对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的意见》,目前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容有:1.以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的贷款制度;2.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3.以国家助学金为主的,以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为辅的助学制度;4.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其他社会资助奖学金为补充的奖学金制度;5.逐步完善减免学费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这些制度很好地保证了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存在误差
所谓贫困生,就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或支出有困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一般困难生、困难生和特别困难生。在医学院校内,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程序是:1.学生申请;2.学生出具乡镇市级民政部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证明;3.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4.学生日常生活消费等。结合以上条件,依据家庭状况、孤儿、烈士子女、父母残疾、年老多病、经济来源、自然灾害、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和贫困地区等量化指标,结合班级评定小组评议,评定贫困生的等级。在现实操作中,很多因素很难具体量化,认定工作不好把握,存在误差,不受校方控制的贫困生证明很难把握其准确性。有现象表明:一些不贫困的学生手持贫困生证明,要求申请国家助学金;一些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因多种原因,无法出具贫困生证明;还有一些贫困生,因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不愿意表露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加上在资格和等级评定过程中,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及时资助,不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
(二)资助中出现“拜金主义”的现象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而医学院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最高1000元,其差别太大,这种差异性,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他们认为,只要家庭经济困难,提出申请,就很容易获得;只要学习一般化,无挂科现象,次年依旧申请,就可以继续享受国家无偿资助;加上受资助的贫困生那种“等、靠、要”的依赖现象,更加刺激了他们。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说,申请的学生相对能反映出其家庭的真实情况,但到了二年级以后,这些学生很快意识到,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比较大,资助金额较高,而且是一种无偿资助,比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更实惠。在学生们中出现了“学习好的不如家庭困难的”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后,他们会利用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出具的证明难以验实这种情况,在班级评比时活动一下,拉一下关系,成为“假冒贫困生”,想方设法骗取国家资助。
(三)资助后的贫困生缺乏监控和反馈体系
贫困生得到国家和学校资助后,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影响。在辅导员们的引导和同学们互助下,他们能顺利完成各学期的课程学习,能积极参加院系文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但仍然有部分贫困生在得到资助后,在学习上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甚至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生活上懒惰,不能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交往方面闭关自守;活动方面出现消极的思想,无集体意识、奉献意识等。在他们心目中,国家资助他们是应该的,他们无需回报社会,他们凭借“家庭困难”这张令牌可以继续享受国家资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学校资助中心没有制定要求系部和辅导员对资助后的贫困生的表现进行监控和反馈制度;其二是学校对资助后表现不好的贫困生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三是从事一线资助工作的人员无法开展资助后贫困生的处理和教育。
(四)贫困生的心理帮扶不够完善
贫困生是由于家境困难而获得资助的,这一家境状况往往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贫困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渴望别人承认他们存在的社会价值,渴望得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乐趣。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和资助时,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和领导都能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也能积极去引导、去帮扶,但仍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资助的贫困生比例较大,加上评定时诸多事务缠身,一线辅导员与贫困生的心理交流不够完善;二是对贫困生的思想上脱贫引导不够完善;三是开展自信自强的贫困生主题活动不够鲜明。
三、医学院校资助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医学院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的机制
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和等级认定是医学院校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其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意义所在。医学院校在完善制度方面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就贫困生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而言,要建立追究制度,对情况较为严重的,要及时联系出具相关证明的部门和单位,杜绝虚假材料出现。[1]第二,建议地方资助中心对贫困生的认定要从中学时代开始实施,逐步发展为中学—大学一体化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上大学后,学校根据中学的贫困生档案,以及地方民政证明等材料进行贫困生资格和等级认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认定的准确性。第三,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本,是个人成功的基石,是我国民族之魂,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必须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要求真务实,在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过程中人人讲诚信。
(二)完善和加强医学院校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度
国家资助政策不是每位学生都熟悉的,受“拜金主义”思想侵蚀,一些同学只注重“钱”的概念,而忽视了国家提倡的教育平等的理念,在申请国家资助时,学生的诚信意识、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因此,医学院校在实施国家资助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一线辅导员对国家资助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解读活动,让学生们理解国家资助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其次,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心奉献”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爱的温暖和爱的伟大;第三,开展资助“诚信守信”、“诚信承诺”活动,让学生们体会诚信是一种美德,是高尚品质的体现;第四,开展社会品德活动,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友善礼让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放弃视同资助别人;第五,开展对骗取国家资助的“非贫困生”进行良心拷问倡议,让他们慢慢地从思想上体会到国家资助的真谛。
(三)完善医学院校资助后的贫困生监控和反馈体系
实施国家资助的目的是确保贫困生大学生在校享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发展。[2]由于没有相应的监控和反馈体系,致使资助后的贫困生没有把得到的资助用于学习和生活,学习不努力,出现违规现象,违背了国家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初衷和意义。为了完善资助后的贫困生的监控和反馈体系,医学院校首先要建立学校举报体系,对那些享受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在生活中出现抽烟、酗酒、请客和违反校纪校规等情形的,如有举报经确实后,均取消其本学年的贫困生资格,且不得参加以后的国家资助申请。二是建立资助后贫困生承诺制度,让享受资助的学生有承诺内容的约束。三是建立系部考核反馈制度,为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全面发展,系部应该从受资助的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进行考核和反馈,告诫他们国家资助的本意是为了让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有出现考核不合格或违规现象可取消其享受资助的资格。
(四)完善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工作
贫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中,常常面临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相对家庭富裕的学生来说,贫困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3]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4]因此学校和系部除了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外,更要注重对其精神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帮扶。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科目多,学制长,因此医学院校更应该对资助的贫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注和帮扶。首先,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现实,引导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脱贫”,让他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就是财富,并且是人类最宝贵的、永不枯竭的财富”等,做好贫困生自力更生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辅导员应与贫困生建立不定期的沟通交流活动,多督促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第三,辅导员要建立贫困生心理变化档案,对心理问题较大的贫困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四,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海报、板报、征文比赛、班会主题等形式开展贫困生自信自强活动,引导他们培养自立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生存能力,积极疏通贫困生的负面情绪。[5]
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它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执行和贯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关系到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线的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人员,笔者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个人能动性,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资助实施细则和体系,帮助真正的贫困生不仅得到国家经济上资助,而且得到精神上的资助,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早日成才,早日回报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洁.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29):181-183.
[2] 王广飞.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中体现教育公平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5):114-119.
[3] 张晓松.刍议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工作及其对策 [J].华章,2011(27):1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救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有关规定,保障我区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和正常完成学业,保证中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市关于救助弱势群体的有关规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原则,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围绕一个目标(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强化两个管理(贫困生档案、救助资金)、拓宽三个渠道(政府专款、社会救助、个人资助),依托四种形式(现金救助、物品救助、两免一补、结对帮扶),确保我区在校生年巩固率保持在以上,促进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发展。
二、救助对象
⒈兰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低保)、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⒉家庭经济困难的革命烈士子女、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
⒊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学生。
⒋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⒌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
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在校子女。
⒎其它特殊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三、评定原则
⒈学校依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学期评定一次。
⒉助学金的评定只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程度,不与学习成绩挂钩。
⒊确保对残疾儿童、特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住校生食宿费)。
四、申请程序
⒈申请。每学期开学时,由学生或家长持户口本、低保证等贫困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填写《兰山区贫困学生申请表》,家庭所在社区或村居填写意见并盖章后,连同贫困证明一并交给学校。
⒉核查。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情况,通过询问学生本人及同学、走访学生家庭和村居(社区)等办法对学生贫困情况进行核实。
⒊初定。学校把核实后符合条件学生情况提供给全校教师,经过全校教师民意测评后,由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申报名单。
⒋公示。对确定救助的学生在学校和村居(社区)张榜公示。学校对公示无异议者的登记表盖章。
⒌上报。学校将贫困学生登记表和相关贫困证明向区教育局逐级上报,村居(社区)向镇、街道、区政府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批。
⒍审批。区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救助金总额和资助标准,确定资助总人数,认真审查核实,依据资助对象分配原则,确定各单位资助对象。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救助工作的高度透明。
五、救助方式
⒈政府专款。区里设立“救助基金”启动基金不少于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区民政局每年在救济款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救助贫困学生,各镇街道均要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项帐户,每年拨付一定经费救助贫困学生,确保助学金专款专用。
⒉社会资助。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
⒊学校减免。各中小学可从杂费、借读费等预算外收入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⒋结对帮扶。区里安排一个单位帮扶一所学校,区直机关帮扶一批贫困学生,科级干部、县级干部帮扶个贫困生,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正常完成义务教育。
六、管理使用
助学金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专项使用,在每学期初根据贫困生分布情况,拨发至区直学校和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资金一律由学校统一管理,不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专项用于受资助学生的书本费、作业本费、学习用具费、寄宿生活费及杂费减免。区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助学金的发放,使用情况和减免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
七、工作措施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是巩固“双高”普九,提高国民素质,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里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 组长,区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民政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专职接受社会捐款,确认扶助对象,落实国家安排的助学金,整合区内各类助学行为,助学金发放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工作。各镇街道、学校也应成立相应机构,抓好这项工作。要强化监督检查,切实管好、用好救助物资,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各单位要重视精神鼓励,定期跟踪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之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许家坊中学教育扶贫工作小结
(2019年上学期)
2019年上半年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水平,夯实教育扶贫工作基础,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我乡扎扎实实开展了教育扶贫工作。
一、勤汇报,讲协作。开展教育扶贫是一项创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多次向党委、政府做了汇报,与镇各部门沟通,与村支两委紧密联系,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二、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补齐两项国家政策‘天窗’”的政策。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三、全面摸底,台账完善。
摸清了我乡所有在读学生家庭情况,并填写好先关表册,电子档和纸质档上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上报乡政府。完成湖南省一单式资助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工作。
四、继续实施“1+1”关爱工程。深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教师走村串户,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对学生进行品行帮扶、心理帮扶、学习帮扶、生活帮扶。并建好了帮扶台账,做好了帮扶活动记录。
总之,我乡做到了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熟悉资助办理程序并顺利获得资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统一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信心,形成工作合力,使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海南州民族中学贫困生助学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骄傲和感动的一天,是一个能够载入海南州民族教育史册的一天,也是一个让千万个贫困家庭倍感希望的一天,更是一个让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的一天。因为在今天,海南州第一个民族贫困学生助学会将宣告成立。她的成立标志着我州对民族贫困学生的爱心救助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团体,向民族学生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历史的结束迈出了坚实而富有意义的一步。
贫困生辍学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就民族地区而言造成学生辍学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区经济落后而家庭异常贫穷。在我校,每年就有数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离开充满辛勤和欢乐的校园,不得不告别心中那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仅在我校在校学生中还有24%的学生急需救助,我们正在救助的学生有名,利众、亚协、培植等基金会救助的学生有名。他们是带着遗憾和无奈离开的,留给老师、学校和社会的也同样是深沉的遗憾。“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的学生”是学校“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有责任不能让这“遗憾”继续下去,我们应该有所思考,思考如何去帮扶贫困学生,让他们不再有“遗憾”。帮扶贫困学生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版权所有
早在2005年初,我校就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如何组建贫困生助学会便开始酝酿和积极筹划起来。在征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后,学校设立了助学会筹备组,在校园和社会上广为宣传,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出《海南州民族中学贫困生助学会章程》,根据《章程》组建起了助学会组织机构,并向州教育局、州民政局提交组建申请。2005年8月9日州民政局下达南民(2005)62号文予以核准、登记,使本会成为合法的社会团体。本会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及本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和完全透明的办事原则;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理一切利他慈善事宜的原则;坚持自愿、主动、自觉参与原则;组织所有志愿为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困的学生给予救助的人士,宣传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历届校友及本校师生的广泛参与,共献爱心,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本会以“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为原则实行会员制,入会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有参加本会业务的权利;对本会工作有批评建议和监督权等。入会会员应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有按期交纳会费和对本会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义务。本会基金来源主要依靠我校广大师生、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以及政府资助和基金利息。本会对基金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审查、审核和监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对所资助学生的学习状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详尽登记并向社会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筹备组在校内外积极动员和吸收会员,并赴州属五县和西宁等地,到社会知名人士处募集基金。到目前,共发展会员名,募集基金人民币万元,并与---------------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达成长期资助意向。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倍感鼓舞,我们对助学会的成功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学校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助学会必将成为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真正团体。
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奉献爱心是不分先后,不分主次的,爱心是和谐社会的共同风尚,是一个人高贵情操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您的一点爱心或许能够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或许能拯救一个家庭,或许能创造一个奇迹。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和坎坷,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与牵引,关爱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我校贫困生助学会成立大会,就是一项“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特别助学行动。就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二〇〇六年三月九日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和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农村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逐年增多。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这部分学生成为游离在主流群体之外的特殊群体,容易形成一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学生,及时转变他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缺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下面,把我们学校近两年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做法作简单介绍。
一、摸清底数,结对帮扶
学年伊始,学校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迷恋网吧学生底数,确定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特殊学生群体,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特别关爱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既包括学生姓名、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学生意志、兴趣、爱好、情感等个性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导师在认真分析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开展帮扶活动,做到谈心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家教引导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领导通过查看导师过程性工作汇报材料、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W生的转化效果,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先进经验或做法,研究、分析这些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校内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并在评优树先、评职、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真情关爱,处处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名特殊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由任课教师牵头为其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敦促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结对帮扶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特殊学生本着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在校吃好、喝好、洗好、睡好,生活的开心、舒心。患病时,安排专人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有意让特殊学生参加,让他们融入集体、展示才华、树立自信。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留守学生石静蕾同学获一等奖,被评为校园文艺之星。四是政策上优先照顾。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优先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生均每月100元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从湖北省博士隆科技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中按生均500元每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1.活动引领。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合群的特点,学校注重集体活动的开展,通过“阳光体育”、课外兴趣小组、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平台,开展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情、感受合作、走出封闭,让特殊群体学生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从而改变自我。
2.心理辅导。特殊群体学生由于来自特殊家庭,大都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及时给予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日常工作。开设知心信箱,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让特殊群体学生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磨砺教育,着重培养特殊群体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3.部门合作。学校注重与镇团委、妇联、社区、老干、公安等部门联系,整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化与帮扶工作,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为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社会环境。镇关工委在校开展“五老”结对帮扶“五生”的活动,积极参与关爱留守生、单亲生、贫困生、残疾生、学困生。老干部魏明祥每学期为单亲贫困生彭姓同学捐赠500元。经学校牵线搭桥,钟祥市视佳医公司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将长期资助,每学年至少捐助4000元,直至其完成高中及大学学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引导特殊群体学生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不进网吧,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就业现状 就业弱势 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但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学校和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探索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议题。
一、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结果也显示,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在签约时间、签约率、就业质量、就业机会等方面大都处于竞争劣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是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面试的机会相对较少,签约率相对较低,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签约时间也相对较晚;其二是就业质量不高: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规模及层次、平均起始薪酬、岗位级别和专业对口率等方面低于普通大学生,大多数贫困生的起始薪酬在剔除日常必要开支后所剩无几;其三是就业方式单一: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无力参加各种对求职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及相应的培训班,考研、出国留学、出境工作的很少,能力的不足和资金的缺乏使贫困生的就业机会远低于普通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弱势分析
1.家庭经济条件制约
受家庭经济条件制约,高校贫困生在入学前的基础可能比其他学生稍微薄弱。首先,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或收入水平较低的城镇,接受的为基础教育,或是只注重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而不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例如电脑、英语等方面较为薄弱。其次,目前高校基本采取学分制,各种培训也都是收费的且价格不菲,而由于电脑使用方面的薄弱也导致网络学习这一途径得不到很好的应用,这些大大限制了高校贫困生额外学习的机会,从而导致与其他学生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求职过程中投入金钱是不可避免的,通讯费、简历制作费用、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以及参加各种招聘会的往返路费、体检费等,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个人心态能力因素
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因素常常思想包袱过重,压力过大,常存自卑心理、焦虑忧郁,对就业问题十分敏感、紧张,对自己的未来极为忧心,担心“毕业即失业”,或是自觉辜负亲人期望,心境低落,甚至自暴自弃等。经济上的拮据带来的精神压力,迫使其职业取向功利,择业范围也大大受限。很多贫困生迫切需要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在升学、创业、就业之间多半无奈选择就业,而职业选择方面也多倾向于低成本低投入的工作。此外,贫困大学生接触社会和参与组织锻炼的机会较少,其社会知识面、信息量、实践能力、文艺特长及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不及其他同学,而这些正是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考核标准,综合素质及个人能力的不足,极大地影响就业竞争力。
3.社会经济因素制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部分企业减产、裁员甚至倒闭,而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僧多粥少,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另外,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而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也常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拼爹”现象屡见不鲜。
4.教育部门因素影响
高等院校尚没有把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作为贫困生工作的中心来抓。近几年,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通过高校的努力,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减轻了生活负担,但是仅做到这些远远不够。首先,在贯彻实施扶助贫困生的政策时还不够到位,例如,贫困生认证方面就存在着疏漏。其次,针对贫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高校的心理辅导程度还不够,如何使其树立信心,改变精神面貌也是一个问题。此外,高校在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也深刻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贫困生就业的重视,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完善各项优惠制度,号召社会力量,从物质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帮扶。其次,规范就业政策,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尽可能地减少人为控制因素,避免社会关系影响,加强反腐倡廉,杜绝就业中的不正之风,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最后,规范各种审批制度,减少有关收费项目,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学校方面
第一,应在新生入校时对其家庭状况进行翔实的调查,建立贫困生详细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继续贯彻实施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
第二,应当改变现行帮扶贫困生的传统模式,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物质上的援助,而且要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过大,易焦虑忧郁、自卑、自暴自弃等情况,要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消除自卑情绪,使其增强自信,展现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三,应积极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针对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以及时获得招聘信息。另外,学校可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培养模式,如定向培养。此外,还要重视做好对贫困生的推荐工作,对这个弱势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
第四,应当成立专门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小组,对贫困生进行就业培训,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此外,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3.个人方面
贫困生要变压力为动力,排除自卑感,克服弱点,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投身实践,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锻炼自己,努力拼搏。
第一,塑造良好心态。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现状,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要把贫困带来的压力转化为自己进取的动力,从贫困这所大学中学会自尊、自立、自强,摒弃自卑,乐观向上。良好的心态能改善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易于表现优秀的一面。
第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就业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自己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学会任何场景下不怯场,灵活应变才能在面试时脱颖而出。
第三,改变就业观念,扩大择业范围。正确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不仅自主择业,更能动地创造新的职业,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悦华.当前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及应对措施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张雪松,曹永胜.浅析贫困生择业弱势及应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杨丽敏.“双定生”培养模式破解贫困生求学就业难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
[4]蔡金晶.高校特困生就业的困境与解困对策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贫困生认定 CTQ模式
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独立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地从经济上提供帮助无法真正解决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等深层次问题。物质帮扶只是手段,资助工作应该以教育为导向,以育人为目的,担负教育功能,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实现最大效益,同时体现出资助的真正价值。“教育人”是“资助人”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落脚点。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系统性,审核机制尚待健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认定结果是进行各项资助的依据,贫困认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关系到经济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又关系到育人工作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精神,形成并实施“班级―学院―学校”的三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该体系是提高资助准确性和资助效率的有力保障。然而,许多高校贫困认定过程的主要模式是“学生说―班级评―教师定―学校批”,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在其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再辅助对申请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评议,认定过程主要停留在无量化的纸质记录认定层次。
这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一方面造成了认定效率低、主观性强、界定模糊、偏差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贫困生评定审核机制,高校通常对申请学生进行少量调查,但由于许多学生来自外省市,路程远、成本高,工作量大不可能一一家访。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贫困认定小组的学生干部等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花费情况,这为极少数学生千方百计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从而获得学费减免和各类补助提供了可能性。再者,我国各省经济总体情况和消费指数差异较大,例如,每月2000元的收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只能勉强负担房租,但是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却能完全满足三口之家日常所需。这些难以量化和统一的标准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考察和评定工作带来了不小障碍。
2.注重“钱财”忽视“育人”,资助工作重心偏失。
当前,国家和社会各界通过各种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近年来各种资助呈现出种类增多、金额递增、力度加大的趋势和特点,整体资助工作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资助工作总体停留在经济帮扶方面,工作重心偏向解决学生经济困难。多数高校还未能很好地将帮困和育人有效结合,资助工作担负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资助工作重心存在偏失,以资助为手段,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资助模式尚未建立完善。
3.资助模式单一,基金来源狭窄。
高校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主要为国家的财政划拨,资助主体是政府,逐年加大的资助力度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需求。就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来看,仍存在一部分的学生生活得不到持续稳定的保证。虽然近些年有少许企业和个人设立了专门的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相对于我国广大的贫困生群体还是不够的。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资助全覆盖模式尚未建立,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的资助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总体要求。
4.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待加强。
当前大部分高校相对简单地将贫困生按家庭经济状况区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这种单纯从经济概念出发的划分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和不规范性。研究表明,贫困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拥有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贫困生与一般学生在思想稳定、心理健康、发展潜力的差异较为明显,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强自立等的人格教育方面存在欠缺。虽然大多数贫困生都能通过高校各类经济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贫困生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必要的诚信感恩自立教育,一些学生对资助持有“不要白不要”的想法,认为获得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缺少用自己的劳动改善经济状况,将来回馈国家和感恩社会的思考。
5.大学生排斥“贫困生”头衔。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通常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难免会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存在一定数量的“边、远、少、穷”地区的贫困生不愿意正视家庭贫困的现实情况,认为作为贫困生是一件可耻的事,因此不希望让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发现自己的家庭条件较差,这些学生往往羞于申请各类资助。长期缺乏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此类学生由于缺乏自信,较易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心理健康和人格障碍问题,甚至这种消极的心理让某些人不顾实际情况,通过借钱甚至骗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不利于健全健康地身心成长。
二、建立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CTQ”模式
建立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为目标,以量化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体系(Credibility Education and Thanksgiving Education based on Quant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是新形势下,以量化的数据为基础,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新模式。
贫困认定“CTQ”模式中的量化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相关文件精神,包括(1)自然资源指标:即依据民政部划分的艰苦地区分类标准,分为一、二、三、四类地区;(2)经济指标:指申请学生家庭的固定资产、收入来源、教育支出、其他重大支出等项目;(3)家庭综合指标:家庭人口数量、职业、其他子女读书情况、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数;(4)特殊情况指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大疾病,以及单亲、孤儿、烈士家属、优抚家庭等特殊情况;(5)个人综合指标:贵重物品如电脑手机等使用情况、衣食住行、平时穿戴等。根据以上五个维度的指标,量化申请学生的综合情况,通过匿名问卷调查、抽样访谈、资料核实和后续评议等方式汇总成贫困生数据库,以量化的指标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
“CTQ”的最终目标是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是通过贫困认定这一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档案,是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品质。诚信教育使学生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进而外化为一生的诚信行为。诚信行为包括守信守约,待人真诚,不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不谎报家庭收入,杜绝不当使用资助,坚决抵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因子包括:感恩父母朋友、感恩学校老师、感恩国家社会,帮助他人,志愿服务,等等。通过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让受资助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于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完善自己,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好好对待关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三.“CTQ”模式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量化指标的贫困认定机制,建立贫困生数据库。
通过对申请学生家庭的自然资源指标、经济指标、家庭综合指标、特殊情况指标和个人综合指标五个维度的评定共同建立该生的数据。调查方式包括,评议小组对班级同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对申请人平时生活穿戴进行评议,电话回访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委会以核实家庭贫困状况,后续以暑期调研的方式抽取一部分获得资助的学生对他们的家庭进行实地考察,等等。同时进行一些院级或者是更大范围的民主测评,如果其中存在较大的偏差,就要反复核实考证,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用全面完善的数据杜绝“伪贫困生”。
建立贫苦生数据库,保障评议并不仅限于一时,而是长期考察。在学期结束后对获得资助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其资金的使用途径,如果发现有铺张浪费就取消下一学期的参评资格,且一并取消其他奖励的评比资格。这样避免了一些学生伪造贫困证明,在得到资助后随意花费的现象。另外,数据库的建立仅对评议小组开放,其他人无权限访问,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
2.开展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评议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只有从思想上认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学生要以诚信为荣,虚假为耻,通过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贫困生补助不是一项竞争的奖金,而是国家对于真正有困难大学生的关爱。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贫困同学一根救命的稻草。
进行感恩教育,高校贫困补助是社会公平的一种体现,让受助学生感到贫困不可怕,还有国家和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和照顾,让未受助学生感恩自身已有的生活条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将贫困资助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在学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前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认真努力的态度。变单纯的“直接资助”为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防止对资助产生依赖感。这就要求扩大高校勤工助学的岗位范围,加大力度,积极鼓励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将岗位名额与评定结果相结合,保障贫困生优先申请到勤工助学的机会。
目前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仍较少,校外的实习岗位存在招聘信息缺乏、影响学习、不利于统一管理等诸多弊病。在今后的改革中,学校应该将校园中学生能胜任的岗位多开放到勤工助学中,并通过学校联系校园周边一些企业提供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由学校统一安排,这样既可增加勤工助学的机会,又可避免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岗位的不利因素。
4.建立多元化资助模式。
尽管国家发放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额度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只有拓宽资助渠道才能长久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在各个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例如“西门子奖助学金”、“邵逸夫奖学金”等,要鼓励和发展更多企业和私人基金会参与到贫困学生资助的工作中。
大力发展企学合作,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一些贫困生在该企业中进行有偿或无偿劳动,由企业每年挑选一部分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作为今后的储备人才,与这些学生签订合同并发放资助金,在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到该企业就职,这种企学合作的模式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当前的经济问题,而且解决了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日后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双赢办法。
经济助人要与德育育人相结合,以量化指标为基础,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为目标,争取实现公平教育。对贫困学生不仅要解决他们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要注重疏导他们的心理,给予他们真心的关怀。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要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培养新时代的兼具能力、责任感的新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强,高玉玲,冯圣兵.贫困意识的选择性与非闭合性[J].当代青年研究,2011.02.
[2]傅维利,,刘磊,李显德.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
[3]高博,郭轶.高校贫困生认定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科技信息,2011.11.
[4]张青林.大学生贫困认定中的困惑及其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1.08下旬刊.
一、当前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
当前,造成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民办高中的管理者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对学生资助工作漠不关心,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放在了生源的扩招上,放在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了。这就导致大量的资金、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如何扩大招生规模上,而对学生资助工作则缺乏有效的认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没有将精力和资源放在对于贫困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上,没有放在资金的争取和政策的制定上。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多贫困学生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贫困辍学,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2.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民办高中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缺乏教育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民办高中属于民间办学的范畴,在学生资助方面获取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对待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存在一定空白,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死角,这就造成民办高中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由于民办高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学费和相关费用,资金的运作空间有限,很难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进行学生资助,客观上也严重影响了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
3.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机制
目前,不少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现象,对于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对学生需要资助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体系,这种救助也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加之高中生还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常用的勤工俭学等资助方式也不能在高中阶段很好地开展,这就使民办高中学生资助的造血能力差,缺乏长期的持续性。
4.缺乏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前,很多民办高中对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忽视的现象,也就没有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缺乏真正的了解,很多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无法第一时间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与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将自己的爱心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同时,由于民办高中缺乏有效的救助机制,即使很多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学生,却苦于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联系,也就无法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势和广泛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
1.要切实提高民办高中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
作为民办高中的管理者来讲,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资助工作是对贫困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一要切实提高认识,要将学生资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有主要领导负责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管理,定期进行调度和指导。二要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要在学校范围内努力构建资助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学生能够得到格外的关爱。
2.要努力拓宽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针对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问题,高中管理者一定要开动脑筋,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项资金。一是要努力争取教育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要积极地与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专项的资金和政策,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陈述学生资助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学生资助工作拓宽资金来源。二是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加大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要通过电视媒体、报纸、网络等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和真实的生活状态,与一些爱心企业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帮扶联系,努力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要努力构建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
需要看到的是,学生资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想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就必须要努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对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摸底调查,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如指掌,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库,以便与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有效的对接。二是要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动态管理。要及时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监管,对新增加的贫困学生要及时进行登记,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要进行资料的更新,确保贫困学生的资料都是动态真实的。三是对学生资助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对每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并对资金的结余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避免挪用挤占等现象的发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17-02[ZW(N]
[作者简介]姜扬(1982―),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助理研究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创建勤工助学育人体系新功能
自2007年始,我国高校开始推行新的资助政策,“每年投入500亿元,受助学生2000万人,基本上覆盖了90%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所以,“做好高校资助工作,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有重大指导意义”[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勤工助学工作逐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勤工助学,大学生寻找到了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培育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磨炼了自身的毅力,打造了自身的职业道德。这既可以促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又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二、民办高校勤工助学育人体系的现状与困境
(一)民办高校本身缺乏探索动力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职能部门精简,专职工作人员少,负责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部门和人员通常为兼职。大多数民办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只是简单地处理事务性流程:贫困学生提出申请部门审批学校提供校内、外助学岗位,同时学生申请勤工助学资金等。所以,民办高校而对勤工助学的定位往往局限在事务处理、经济助学上,忽视了勤工助学的思想育人功能,民办高校缺乏探索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动力。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认识片面
对于民办高校的贫困生来说,许多同学的家庭条件优越,与自己的家庭条件形成强烈反差,这些贫困生在学习、实践中往往有心理自卑感。在参与勤工助学过程中,部分贫困生心理状态存在波动,羞于告诉同学自己在勤工助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只着眼于经济收益,只注重报酬的高低,不在意勤工助学的无形价值。另一方面,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都使得贫困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这些都使得民办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无法得到体现。
(三)社会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民办高校贫困生来说,勤工助学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部分家长、企业人员等对于勤工助学的功能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长期坚持勤工助学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同时会伴随一些人身安全隐患。这些导致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育人体系发展缓慢。
三、提升民办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意义
(一)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勤工助学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实习能力;有助于锻炼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心理抗压能力;[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满足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需求
参加过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后,较容易表现出先进的理念、创业的热情。[3]勤工助学是实施创业培育的良好载体。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可以启发那些有创业意识、创业想法的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学习企业的运营、技术和发展,此外,也要积极为这些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譬如培训、指导等,逐渐形成热烈的创业氛围。[4]
(三)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贫困生经济上存在困难,部分贫困生内向、消极,害怕同学了解自己的经济情况。勤工助学为贫困生提供了自助的机会,鼓励贫困学生用劳动换取报酬。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大学生既培养了自己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勤劳节约的精神,又增进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提升了自我意识。
四、以人为本,多渠道实现民办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勤工助学育人价值观。目前,国家、高校有很多针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贫困生需要正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正视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民办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接受建设祖国的重任,更需要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培养自身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第二,提高高校助学层次,构筑全面负责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新框架。勤工助学让学生自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校需要全面构建勤工助学的育人体系,发挥高校在人才培育、科技研究上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把勤工助学与自我培养结合起来,使勤工助学与科技研究相互促进,既提供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程度,又为民办高校科技研究提供更多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本文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6年资助专项课题“独立学院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成果。
【摘要】
经济重压下,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身上容易出现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对未来迷茫等心理问题,通过团体辅导,创设安全、包容、温馨的团队氛围,实施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正视贫困现实、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未来规划及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关键词】
团体辅导;贫困生;应用
国家扶贫办2016年10月17日的《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高校贫困学子数量高达300万,已占据目前在校大学生的1/4左右。贫困程度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这六个方面,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最为显著。而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学费昂贵,家庭富裕学生相对更多,贫困生体验到的落差感更大,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来指导个人,即通过团体活动协助参加者发展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及克服情绪、行为上的困难的助人过程。因其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省时省力、辅导效果容易巩固等特点,正逐渐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1]。不少研究者将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3]。借鉴以往研究,本研究将团体辅导技术应用于独立学院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上,探索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扶助工作的新途径。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自卑感
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本来就不高,甚至有“三本不是大学”的言论,这让独立学院大学生承受很大心理压力,容易因学校产生自卑感,而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这种感觉更为严重;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贫困生可能在接到入学通知书那一刻起,就开始陷入对生活和前途的担忧,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节约、兼职、争取奖助学金以维持在校的基本开支。当看到周围同学衣食无忧,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任何决定都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时,难免心生羡慕却又无能为力。此外,独立学员贫困生多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环境本来就差,加上家庭经济困难,课外学习、锻炼的机会少,综合素质就会明显比家庭经济优渥,享受良好成长及教育条件的同学差。身边同学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人际交往能力强,相形见绌之下,独立学院贫困生难免容易产生强烈自卑感。
(二)人际交往不良
作为青年大学生,独立学院贫困生有着强烈的交往需求,渴望与他人平等交往,融入群体,拥有友情。但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又往往表现出自我封闭、不合群等特点。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交往不只是精神上的交往,还会涉及到金钱上的开支,如出游、聚餐、互赠礼物等费用,这对贫困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有时他们会迫于经济压力不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生活环境的闭塞及教育条件的限制,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也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羞怯、交往技能缺乏等问题。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也有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缺点、怕被别人看不起等顾虑。此外,处在成年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已基本成熟阶段的他们,又有着强烈的自尊需求。在自卑和过强的自尊心的同时作用下,他们心理上会表现出脆弱、敏感的特点,容易对别人的话进行过分解读,进而导致自己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外在表现就是逃避,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这样就会给身边同学留下“性格古怪”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接纳,最终造成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
(三)对未来迷茫
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独立学院贫困生在自己人生规划问题上感到迷茫与焦虑,不知该何去何从。第一,由于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就业和个人发展本身就缺乏信心,缺乏挑战自我的勇气,因此在考虑择业就业问题上患得患失。第二,经济重压下,在学校,很多贫困生需要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其它同学纷纷考虑考研、出国时,他们往往只能考虑以后直接就业,而且是努力找稳妥的工作,以保证他们一毕业就能养家糊口,偿还债务等。面对现实的无奈,部分成绩优秀,有继续深造愿望的贫困生心有不甘,但又无能为力。第三,他们的父辈大多都是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工人、小商贩等底层劳动者,不能给他们在职业规划问题上提供有效的指导,有的甚至会起到消极作用,如强烈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选择他们认为能“挣大钱”的专业或工作。多重因素作用下,很多独立学院贫困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倍感迷茫。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团体辅导实践
(一)活动目标
通过营造一个安全、包容、温馨的氛围,帮助独立学院贫困生释放心理压力,正视贫困现实,做到物质贫困但精神不贫困。引导他们主动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同时积极探索自我、客观评价及悦纳自我,发现自身优点,提高自信心与战胜困难的勇气,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活动组织形式
本次团体辅导活动领导者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另有一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作为助手。成员为在全校范围内招募的24名在贫困生数据库中且身体健康,无明显心理障碍并愿意参与团体辅导活动学生。活动包括六个单元,分六周进行。每周六下午一次,每次150分钟。围绕人际交往技能提高、自我探索、职业规划等内容展开,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以团体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为主要形式,注重活动后的分享环节,辅以家庭作业,指导成员将活动中所学、所感、所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具体活动流程
(四)活动效果分析
1.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培养了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因为家庭贫困,很多贫困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甚至会全盘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但是,通过“20个我是谁”、“天生我才”等活动,他们对自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旧的自我概念逐渐被打破,加上团体成员间相互鼓励和领导者的肯定,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意识到自己也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活出精彩人生。“高台演讲”环节,更是让同学们发现了自己不可思议的变化:居然可以站在高台上即兴演讲3分钟,并且没有太多紧张感,这对平时缺乏锻炼,且一直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突破。可见团队营造的良好氛围可以让个体在短时间内发掘自己的潜能,战胜内心的胆怯与不安,完成平时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样的成功体验也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2.深刻感受集体的温暖,提升人际交往的愿望与技巧
团体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包容、温暖的人际氛围,让成员可以在活动中真实、坦率地开放自己,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个人发展问题上的种种体验和困惑。有的学生曾经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势和缺点而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但是,在分享过程中,大家发现原来别人身上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自己并不是异类。在一次次的分享与交流之后,他们逐渐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开放和悦纳自己,真诚的接纳他人,感受集体带来的温暖与力量。“信任之旅”、“突围闯关”等合作项目的开展,使得大家的友谊在身体的接触及智力的碰撞中得以升华。同时,成员们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认识到只有真诚地开放自己,主动伸出手,才能握到别人的手。认识到友谊本身就是一个“”的过程,即使自己在家庭背景上与部分同学有着较大的差异,但这并不会影响彼此成为朋友。
3.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新的经验、对未来更加乐观
生活上的窘境,心理断乳期不可避免的种种矛盾冲突,导致贫困生很容易以消极、片面的眼光看待生活。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坦诚相待,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新的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学会用更加全面、积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意识到家庭无法选择,但态度可以改变。“我的五样”让成员们意识到原来自己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值得自己去珍惜,有关心自己的父母、师长、朋友,甚至是社会上的陌生人,这些真挚的感情都值得自己去感恩,也应该成为自己成长、前进的动力。“我的生命线”给成员们提供了梳理自己过往人生,规划、畅想未来生活的机会,也让大家意识到,再也不应该让贫困成为自己享受美好生活与勇敢前进的阻碍。人生道路漫长,而困难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一样可以拥有精彩的未来。
三、关于在独立学院开展贫困生心理辅导的思考
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是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一次团体辅导若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从活动设计、成员招募、过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认真斟酌。首先,活动设计上,注重用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贫困生,去“问题化”与“特殊性”,不要刻意强调“贫困生”的个人背景,主动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积极资源,并帮助其培养自信心,发现自身优点,并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1]。其次,成员招募上,要保证成员是自愿参加,有强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愿望,有合作精神,能遵守团体规则。第三,过程实施中,要注意良好团队氛围的营造。放松而专注、自由与安全的氛围是一个有效运作的团体所必须的[4],领导者要注意对所有成员做到真诚、热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团队的包容、接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成员才能积极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消除心理防御,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经验分享与自我探索。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对成员进行跟踪服务,持续地为他们提供指导与支持,保证他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学习的经验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相比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心理扶助与支持的作用更长远、彻底。独立学院应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心理扶助合力,不断探索有效帮扶与教育途径,为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韦玉敏 陈维维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9.
[2]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397-399.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 完善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仅资助项目增加了,而且资助金额也呈现逐年增加。教育部为保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
史论系学生资助状况分析
1.贫困生比例分析
史论系贫困生资助,自建系以来资助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一年,从2000级~2010级已经资助学生近百名,史论系贫困生大多来自于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南等地的贫困地区,下表是史论系部分年级贫困生情况分析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几年史论系贫困生比例情况。
史论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表
2.经济压力、学习情况及就业问题
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所以在就业取向中比较现实,他们更注重的是就业结果是否能满足经济需要,所以大多数贫困生在上学期间因为经济的问题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毕业后对选择工作没有苛刻的附加条件。同时由于经济问题,贫困生大多重视参加社会实践,及早进行勤工助学,因而缺乏对学业成绩向上的动力,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业成绩。根据史论系2007级学生第一学年的综合考评,排在前十名的学生中只有20%是贫困生,史论系专业就业面相对不宽,贫困生毕业去向基本上趋向各地的文化艺术拍卖公司,在国有事业单位就业的基本上寥寥无几。
3.贫困生心理状况
据美术史论系贫困生调查问卷表明,46%的贫困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如下表详细所示:
美术史论系贫困生心理压力程度情况表
鉴于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情况,在工作中将重心放在关注贫困生心理研究和心理救助是刻不容缓的,在资助工作中,不能只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同时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诸如召开座谈会,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以及帮助他们做好就业规划等等。
高校资助政策以及资助政策的利弊
新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集中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方式为辅,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新资助体系,从资助范围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年的0.3%扩大到3%;高校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1]。无论是资助范围还是资助强度与过去相比都大大增加了。
1.国家助学贷款
用于资助贫困生交学费的一种普遍形式每生每年可以申请6000元用于交学费,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相对期限较长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而且在上学的四年之中学生无需承担利息,国家将贴补利息,这种方式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大部分学费负担,但由于银行对无担保的贷款存在风险顾虑,所以审核条件比较严格,为了尽量减少风险,所以对贷款限制得较严格,也是迫于国家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而且事实证明,在学生毕业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各高校学生还款率较低,违约率较高,也造成这个工作后续的问题,致使银行因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而停止对国家助学贷款,从2009年开始,这项工作基本停滞。
2.生源地助学贷款
“尽管国家一直在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制度,推动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工作。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与银行的赢利性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良性机制没有建立,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仍存在困难,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着“学校主动,银行被动,学生着急”的现象,存在着现行助学贷款政策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贷款程序烦琐,相关法律条文滞后等问题,缺乏长效管理机制。”[2]从2010年开始各高校鼓励学生申请生源地贷款,这个项目相对在学校申请助学贷款来说,因为在生源地申请且有家庭担保,不会出现高违约率,今后的助学贷款将向生源地贷款的方向良性发展。
3.减免学费
伴随着高校交学费就首先出现的一种资助方式,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问题,但辐射面较小,受资助的学生比例较小,不能解决大部分贫困生的问题,而且由于受资助学生比例较小,在评选的时候不仅给评审的老师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对学生的困难程度只能在学生中进行了解,存在的问题是了解不够全方位。
4.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约占在校生数的3%。这个资助项目是经过数年贫困生资助,经验的积累,也是国家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这种资助形式相对而言对学生的学业有一定的帮助,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具有奖励性质的,对那些家庭困难但同时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一种奖励性的资助,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一种具有良性发展的资助形式。
5.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全国平均资助2500~3500元,约占在校生数的20%。这种资助形式更多的是考虑家庭贫困因素,对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资助面广,受助学生数量较多,发放的形式是每个季度发放一次,有利于学生合理消费,但弊端是学校对贫困生的认定难度较大,可能有不合理现象存在。
6.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完全以奖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经济资助,但奖学金的资助形式涉及每个学生,包括非贫困学生,它的目的是奖励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以并不是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形式。
7.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通过学生的劳动获得一定报酬的资助方式,这种方式不考虑劳动强度与劳动所得的关系,仅仅只是一种资助形式。但勤工助学由于岗位有限,所以很难让所有的贫困生收益。但是从贫困生自身发展上的确有积极的作用,因为让一个学生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报酬比直接用金钱资助更有意义,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学生也会更加珍惜他的劳动成果,但目前勤工助学岗位太少,而如何使勤工助学方式更好更大地发挥作用,还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资助工作中的难度和原因分析
1.助学贷款体系问题和难度
银行是盈利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追求的是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国家要求银行给高校贫困生贷款,对银行来说不仅收益低、成本高而且还有风险存在,银行给学生助学贷款是被迫的、谨慎的。对高校而言,给学生解决困难是迫切的,但同时又无法承担银行提出的苛刻责任条款。另外,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额度每年6000元,以艺术院校为例,每年学生的学费超过万元,6000元对解决学生学费问题远远不够,而且批复手续繁琐严格,下拨款项的速度也较缓慢,对解决学生的紧急问题有一定难度,经过若干年的检验,国家助学贷款已如同鸡肋,而生源地贷款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有待观察。
2.贫困生认定难度
每年贫困生的认定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近年来贫困生数量增加,而目前国家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认定手段,对高校而言难度很大,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学生手中的几页贫困证明材料,以及入学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能看到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另外,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认定中也存在人情因素,各地的认定标准也大相径庭,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难免存在学生弄虚作假,虚报家庭经济情况,骗取资助的现象存在。
3.资助工作开展难度
学校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结合学校自身的资助项目,确实帮助了不少贫困学生,但是,由于贫困生认定的难度及难以辨别的困难程度,一些学生浑水摸鱼,长期欠缴学费,使学校每年都有大量资金不能有效收回,而学费是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能有效收回学费,使贫困生学费减免工作的程度受到限制。
奖学金对鼓励贫困生刻苦学习有一定帮助,但大部分贫困生不够刻苦,学业成绩平庸,获得高额奖学金的贫困生较少。
目前的贫困生资助,重在经济和物质方面的救助,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有些贫困生的感恩、诚信意识较差,心理存在问题,对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有负面影响。那么如何使贫困生既得到经济帮助,同时也得到相应的心理辅导和精神资助,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有效完善资助工作
1.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通过建立贫困学生信息档案,加强资助项目的统计管理,合理配置资助资金,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各项资助政策。同时,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利用元旦等节日组织团拜会与贫困生共度佳节,对部分学习、工作积极认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奖励,体现大家庭的温暖之情。
2.实地走访的重要性
贫困生家庭实地走访调研,应当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前提,而且有助于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减少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还能将工作落到实处,对真正需要帮助学生的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如何将这项工作有效进行,如何简化实际操作的过程,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如果将调研工作分成几个小组分片调研,进行相应的实地走访,形成完整的工作报告,对后续资助工作的简化,对虚报和瞒报家庭经济情况的学生也具有震慑性和有效的制约性,通过实地走访可以给予特别贫困的学生全免学费,从而解决贫困生交不起学费的问题,杜绝造假现象。
3.贫困生诚信、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图报”是传统美德,“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语,都体现和包含着“感恩”情结。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诚信意识逐渐缺失,考验着传统道德观和为人处事原则。笔者以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诚信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都很重要。在大学阶段,这种教育仍然不能放松,应该在学生课余时间以讲座、实地考察、结对帮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
4.实地走访和学生民意测验的辅助作用相互结合
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首先一定要按照文件要求进行工作,还要结合学生民意测验,这是目前开展资助工作,认定贫困生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笔者以为最有效、最合理、最公正的方式应该是三结合,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民意测验、结合实地走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障碍;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065-02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虽然能完成学业,但因其家庭经济问题和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有自卑的心理、回避交往的痛苦心理、抑郁的心理、人际交往困难、对金钱的敏感性和情绪紧张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进而影响国家教育政策的实施。因此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关系着学生本人而且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1.经济因素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在人们争先恐后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等观点也逐步形成。在这种唯钱是从的观点影响下,人们对富有者怀有羡慕的心理,而对贫困者则投以鄙视的目光。贫困大学生虽身处校园,但长期受到宏观社会背景的影响,内心深处易产生世态炎凉的感觉,致使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繁荣,消费需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时尚,而学生的消费欲望无时不在受到社会的影响,以致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消费热点,这满足了家庭殷实的大学生享受的需要,却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
2.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
在社会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通过一种关系的适当性和合适性来解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这种适当性和合适性通常要求交往的双方在交往之中表现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贫困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其经济因素,其交往关系通常显示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使他们处于劣势地位。在社会上生活的人,都有一种超越别人的需要,而实质上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的这种超越需要不但不能满足,反而却被压抑,从而会引发他们逃避交际,自我封闭。
3.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的供应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从而使这些毕业生为某个岗位而激烈竞争,使每个在校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担心自己的将来。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摆脱自己经济上贫困,但因就业形势的严峻,他们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是否能找到一份工作,如果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如何面对父母辛勤的培养,这样他们内心必然产生压力,久而久之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二)学校方面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的态度或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认为如果教师基于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态度或期望,那么就会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态度或期望的变化。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考虑个人的综合能力发展。由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只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行为更符合老师的期望,那么他们被表扬的机会也就更大。贫困大学生会产生一种被疏远的感受,从而会使其产生自卑,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同学的态度也会影响着贫困大学的心理。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在农村养成的各种习惯,如卫生习惯,穿着习惯等都与城市格格不入。并且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他们又对拥有高档消费品的大学生产生羡慕,而这些家庭富裕的同学却因贫困大学生的“土气”而投以鄙视的目光。这种鄙视会使贫困生对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隔阂甚至是敌意,致使他们不愿意去与人交流,从而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
(三)家庭方面
个体的身心发展首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其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他们通常认为贫困源于自己较低的文化程度,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而摆脱贫穷,他们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常常采取权威性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的作用下,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消极、被动、懦弱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这种人格将会对其健全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以致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另外,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因受到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会产生既想挣钱又想获得优异成绩的冲突心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习惯的影响,使他们在大学期间的行为表现都带有其父母行为表现的色彩。当这种行为表现与众多同学的行为表现不一致时,内心也会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性,从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四)个人方面
首先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他们在受到经济贫穷的影响下,在日常生活中只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只看到自己经济的贫困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常常会产生自我否认的心理。这种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和不能悦纳自己势必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其次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宣泄自己和缓解内心的压力,在生活的逆境中他们会产生许多心理障碍,当这些障碍出现之后,由于害怕别人了解到自己内心世界,他们不是选择积极与他人交流倾诉,而是一味选择逃避。由于许多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宣泄,从而也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资助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不仅会使其高级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且还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其经济的贫困,因为经济上的贫穷,使其生活极不稳定,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最主要是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为此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机制,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和国家奖学金以及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救助和帮扶机制,针对贫困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最后,国家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给予自主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更大的帮助,使在校贫困大学生对将来的就业问题无后顾之忧。从而解决他对经济问题的焦虑,进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专业人员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首先要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心理上出现了哪些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的反应。其次加大对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使每个同学认识到进行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自己拥有病态的心理,进行心理咨询并不是一种耻辱,让同学们在心里和行为的层次上接受心理咨询。
另外,要通过心理咨询使贫困生自己要正确对待经济等问题,学会悦纳自我,学会自我宣泄。要使贫困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总是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帮助贫困大学生在看到自己经济困境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其他方面的优点,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眼中的我。
(三)重视感情交流
心理学家舒茨认为人具有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如果儿童小时得不到亲人的爱或得到过多爱都会影响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在贫困大学生的家庭中,其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整日忙于对家庭经济的操劳,其结果却忽略了与孩子们在感情上的交流,如果这种感情需要缺失,势必会导致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不仅关注孩子的物质需要,还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与此同时,转变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父母应当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应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因而能够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
(四)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理想和目标的确立,有助于个体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种期待,并且能使其调动全身心精力投入到活动中去。贫困生在中学阶段因受到“考上大学”的这个目标和理想的驱使,他们整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这种生活虽使他们在身体上感到疲惫,但使其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充实感。进入大学之后,却因自己中学阶段的目标的实现,而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另一个目标尚未确立,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空虚感,这种空虚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出现。为此,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应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他们便会投入其全身心的精力在这个目标上,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充实感,进而减少他们由空虚感而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白润生.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陕西教育,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