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

时间:2022-08-04 03:2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第2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 低碳经济

1 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1.1 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新的价值观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不仅是可用的资源,但也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在科学和技术的考虑,不仅要考虑自然的发展能力,也要充分考虑其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修复能力,使它成为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在人类发展的考虑,既要考虑自然人转化的能力,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消费观念排斥过渡的新铺张浪费,倡导绿色消费,也适度消费的材料,消费水平。储蓄与自然生态平衡,材料消耗低,产品,服务和注重健康,环境保护和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更多的消费,耐久性,减少一次性消费。它是一种无损伤或威胁环境和可持续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也考虑到资源的浪费,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1.2 是由绿色技术和生态经济伦理学的支持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技术和生态经济伦理学作为支撑点。绿色技术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此也被称为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的功能和社会功能和技术而言,它涉及到科学技术伦理和科学价值。绿色科技或生态科学和技术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的是促进协同进化,共同发展,是天然的生态观,生态意识的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为主,生态价值的限制,这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统一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是更安全。自然与人的本质是绿色技术的主要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新的经济伦理的产生。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与经济伦理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道德追求平衡和谐的状态;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价值。要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人类和环境友好的追求,要求在生产和消费的思考人类不能把这个大系统本身,而是将自己要符合客观规律的研究该系统的经济原则的一部分。充分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采取的战略,全面,对材料的转换过程的预防措施,减少对资源和环境对人体的负面影响经济活动的过度使用,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资少,低排放,高利用,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无害的。与工业和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和农村地区,行业和产业,结合生态链,从自然经济体系,更好的人类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循环和自然循环。

2 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重点

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的重点放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强调如何使用“3R”原则来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在生产,流通,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消费全过程;热爱生活,创造,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绿色流通,分配,以物质需要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吸纳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利用太阳能或氢基的要求,生产,消费和废物的闭式循环的全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毅力。在碳排放方面的低碳经济,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气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经济形式。

3.2 来解决不同危机的突破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突破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反映;绿色经济绿色分布,如最低收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生态经济是人类最先进的智能生物,实现人类经济持续发展的人共同的环境创造,依赖性和协同进化的关系;通过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经济,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是一个深刻的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的保护。

3.3 不同的核心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循环,使各种材料的回收,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最大的公平的社会制度。对生态和经济情况的研究,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低能耗低碳经济,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的根本性转变,供人类消费的概念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循环经济作过相关探讨的学者为数不少。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和描述循环经济。例如,张忠华、刘飞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①施春梅则认为:“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②郭晓岩和王玉辉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下重新定位了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不仅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且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③尽管学者们对循环经济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涵却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或者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样态。事实上,生态经济具有多种具体样态(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循环经济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读者要再进一步追问生态经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呢?对此,复旦大学肖巍教授作了深入研究,肖教授在《可持续发展进行时》一书中这样写道:“生态经济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的经济。生态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工艺流程,使自然物质得以多重利用和循环再生。如果人们能够以高效、循环和友好的方式来利用自然,使之进入生生不息的代谢循环(metabolism,即新陈代谢或物质变换),形成生态化的运作模式;那么,人的经济活动就可以在地球资源的承载范围内进行良性循环,促使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均衡地、可持续地发展。”

④从肖教授对生态经济的这番论述不难看出,生态经济的核心思想也恰恰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所以说,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样态。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对应的英语单词分别是“Reduce”,“Reuse”和“Recycle”,而这三个单词均是以字母“R”开头的,故通常简称为“3R”原则。学界一般认为,“减量化”是就“输入端”的角度而言的。我们知道,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效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即“产出/投入”。很明显,提高效率就意味着“产出相同的情况下投入减少”或者“投入相同的情况下产出提高”,二者至少要满足一项。如果“减少投入”和“提高产出”二者能够同时满足,那当然是提高效率的绝好方法。“减量化”正是从“减少投入”的角度来说的,“减少投入”意味着节约成本,旨在“从源头上”节约能源资源。如果说“减量化”是就“输入端”而言的,那么“再利用”则是从生产过程来说的。所谓“再利用”,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原料。要实现“充分利用”,并非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通过多次利用才能实现。充分利用原料,目的就是提高原料的使用率,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废料,使工农业废料尽可能地减少。一方面要努力将生产排泄物的量减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要将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事实上,在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利用率都提高的情况下,客观上也就减少了生产排泄物(即工农业废物)的量,所以说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再循环”原则,通常具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些地方也称作“资源化”原则,二者名异而实同。“recycle”这个单词显然是由“cycle”和前缀“re”这两部分构成的。我们知道,“cycle”具有“循环”的意思,而前缀“re”则表示“再次”、“又一次”。可见,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的话,“recy-cle”确实应该翻成“再循环”,然而这里的“再循环”实际上却内含着“资源化”的蕴意。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再循环”意指生产排泄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将垃圾重新转化为资源。所以,“recycle”原则无论是翻成“再循环”也好,译成“资源化”也罢,它们实际上所表达的蕴意是一样的,二者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再循环也就是实现废物再利用的资源化过程。当然,要实现生产排泄物的回收与循环使用也是有条件的,其中一项重要条件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进步)。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进一步谈到,故此处不赘。笔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三个原则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内在联动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客观上都减少了生产排泄物(即工农业废料)的量。而无论是“减量化”、“再利用”还是“再循环”,都是为了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这也正是我们现阶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旨归。

三、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来的,而事实上,这一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早就有了。尽管马克思生前并没有明确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但他确确实实提出过许多有关“物质循环利用”的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完全可以看作是当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奠,或者说,循环经济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利用”的思想在现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进步),生产排泄物可以循环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被重新转变为资源。正如马克思所说:“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

①马克思甚至还这样说过:“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当然,生产排泄物重新转变为资源,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这一基础之上的。对此,马克思解释得非常清楚,马克思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

③“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

④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还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释:“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转化为药品。”当然,马克思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这些都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利用”思想的经典性表述。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永无止境,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则是实践的先导,我们还需要不断从马克思那里获取更多的思想资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语

第4篇

一、民族民众的观念阻碍

市场经济下的生态经济概念中,生态就是商品,在生态经济发展中,生态成为人们消费的商品,具有商品属性。生态经济的运作在市场经济轨道上来进行,遵循市场规律,虽然生态建设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但是通过生态建设这一通道,市场经济的其他经济形式因此而走向市场,与市场接轨。市场经济形态下,生态和市场不可分割,单一的只为生态而建设,生态建设后续发展动力不足,而专门迎合市场来进行生态建设,将使生态环境脱离其原有的生态系统,最终使生态保护的目标偏离生态环境的真正需要。良好的生态建设将使区域生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此品牌效应下,当地的其他经济活动将因品牌溢出效应而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多的优势。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中,民族民众必须建立起市场观念和品牌观念,用观念支配行为,才能使其自身的活动最终契合市场环境下生态经济发展的主题。由于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观念中,市场观念和品牌观念显然是欠缺的。虽然现实社会制度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意识观念的沿袭作用,存在于少数民族民众的传统意识的改变仍然十分缓慢。农耕文化影响下的小农经济意识仍然牢固存在于许多民族民众的脑海中,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仍然是支配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民众行为的主要意识,在此意识观念下,民族民众多重视粮食生产,忽视其他经济作物或行业的经营,云南省的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便是如此。[2]生态经济中的生态建设主要是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平衡下来进行,因此在生态环境中,其他作物和粮食作物都有重要意义,其被发展的权利是平等的,民族民众重视粮食作物忽略其他作物,以及重农抑商忽视其他经济形式的思想观念显然对于市场环境下的生态经济而言,既不符合市场需求,也不符合生态系统规律,此观念的存在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阻碍作用的。另外从市场观念来看,由于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所限,对外交流较少,因此以市场交换为目的活动缺乏现实基础,部分民族民众对市场的参与度较低。物质决定意识,缺乏市场交换活动,市场观念自然比较薄弱。最后从品牌观念来看,品牌是市场环境下产生的概念,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要素协调达成一种整体效应,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品牌将促进区域范围内整体经济活动受益,而对市场理解并不深入、对市场缺乏深度参与的民族民众而言,其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大多是处于民族相关的生态文化观念,而不是品牌观念,这样的观念意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在市场环境下,在经济等其他方面影响下,缺乏足够的品牌意识将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处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缺乏牢固性和市场适应性。民族民众在观念方面对生态经济发展的阻碍,还需要从观念上来转变,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对生态经济观念自上而下的普及和培养,更需要地方经济主导者通过试点、引导等措施来使相关观念深入人心,其他国家或地区生态经济成功实践的例证都是打开民族民众意识桎梏的有效钥匙。民众意识观念的改变将为少数民族民众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参与中打开向上发展的窗户,观念的疏通和培养也将使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向心力。

二、民族民众的利益阻碍

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实质上是在民族地区实施新的经济模式,新模式的建立意味着旧的模式被改变,相对于部分民族地区以能源矿产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实质是对原有模式的推倒重建,因此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实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破旧立新。而从经济模式本身来看,伴随着经济模式建立的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产生,利益相关者在原有经济模式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新建模式在实践中对原有经济模式的否定意味着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必然要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新经济模式构建的重要问题便在于原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的合理处置,对相关利益的不合理处理势必会使利益相关者成为新模式构建的阻碍因素。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政府、各种经济形式的运作者、当地居民等,主要角色分为主导者、参与者,民族民众由于其在中间的影响作用,理所当然是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者。作为原有经济模式中的既得利益者,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对民族民众自然有所影响,其主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民众的生产方式、民众原有的田地林地等资产、民众所生活的环境,不同民众所受的影响各有不同。从生产方式上来看,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条件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民族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民族是狩猎经济,有的民族是牧业经济,有的民族是农业经济,不同的生产方式在原有经济模式中的利益关系相对比较稳定。从民众财产影响来看,在原有经济模式下,部分民众开垦荒地或承包矿山,在新的模式下,为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原有的土地等财产就要受到影响。[3]从民众生活环境来讲,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在符合生态规律的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建设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的改造可能会影响到部分民众原有的生活环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因经济模式不同而形成依靠的方式不同,利益获得和分配方式自然有所不同,经济模式的变动自然会牵涉到民族民众的利益问题,对于利益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4]从长远来看,发展生态经济对少数民族民众无疑是有百利无一害,但是从现实来看,生态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的矿产资源不能过度开发了,原有的草原植被需要保护起来,森林中的动物不能随意猎杀了,部分民族地区被破坏的环境需要修复,部分生态资源不足的民族地区需要加强生态建设,各种问题最终归结到经济问题上。对民族民众而言,生态建设意味着当下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可能失去生活来源,因此在新旧模式中对民族民众的利益处置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进展,合理的利益处置将使生态经济的发展得到民族民众的支持,反过来,不恰当的方式也将阻碍民族地区生态经济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民族民众需要生态补偿,一方面是民族地区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对民众利益的合理解决思路和财政资金的保障将使该问题的解决相对比较轻松。利益解决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补偿方式,结合当地实际,从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来着手;对于资金来源问题,新旧模式中的利益替换、财政补贴都是可行途径。另外对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大部分民族地区多处于国家生态环境薄弱区,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动关系着更大范围内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在民族地区由于区位不同而从大局利益出发建设生态环境时,其他在区位上处于优势的区域应该因此进行适当的生态支付,资金来源途径的拓展将使民族地区民众利益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中的障碍作用降至最低。[5]

三、民族民众的素质阻碍

相对于原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依存模式,生态经济是在新技术、新思路、新设施支撑下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重回原点。虽然生态经济的重点在于生态和经济的融合,但最关键的是人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所进行的运作,才能使生态与经济的发展达成和谐一致,与其他自然改造活动一样,人仍然是生态经济活动的主体,不过这种主体作用的发挥改变了原有罔顾自然规律、单纯追求利益的破坏式发展,而是在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上的作用发挥,只有在人的主观作用下,两种规律才能在交集中达成一致,因此在生态经济中必须重视人的素质。少数民族民众是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参与者,在前期政府的主导功能后,后期重点是民族民众对生态经济的参与,民族民众的素质关系着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效。对于少数民族民众的素质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首先是知识水平,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虽然知识水平在经济活动中经济水平的经济推动作用并不直接,但是很显然,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受经济水平制约、民众意识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除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往往低于同一区域内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民族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整体上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平均水平较低。同时由于人才外流,当地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又流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因此按照实际情况推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众的文化水平整体处于低水平的发展态势,其对生态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人力资本的效应因此不能得以完全发挥。另外,从生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方面来看,多数少数民族民众存在着无技能或技能不足的问题。生态经济环境下,发展新型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生态经济都需要各种特色技能人才才能运作,以生态种植业为例,为了使区域生态建设更加良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避免要种植各种作物,一方面要适应当地的生态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各种特色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种植就成为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种作物的种植都有不同的特性,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才来种植才能发展,而这显然是部分以狩猎或牧业或者小农经济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民众所不擅长的,因此就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的特色种植业往往由外来人员在参与,少数民族民众在生态经济中的影响有限,客观上的因素制约使得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无意中忽略了当地民族民众的参与。少数民族民众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素质短板源于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民众观念,以及教育本身的发展,提高民族民众素质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济基础的改变同样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对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族素质的提高要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需求来展开,通过短期培训及人才回流等相关方向的努力,生态经济发展中民族民众的素质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四、结语

区域生态经济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增加和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与全国生态环境的维护密切相关,发展生态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少数民族民众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中作用和意义重大,民族民众的具体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成效。虽然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民众的部分问题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中有一些阻碍作用,但是总体来看,无论是民众观念、民族素质还是民众利益等问题,在具体问题的针对性举措下,民族民众对生态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向正面方向转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民族民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作者:李敏 单位:淮阴工学院

第5篇

1法律的生态化基本范畴

本体论范畴是对法的存在及其本质认识和概括,反映法是什么,不是什么,何以是此而非彼,法内部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法的存在形式,法的调整机制,法的基本功能。[2]13为了解决经济法的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法学界和环境法学界争论已久的法律生态化的本体论问题。本文所要解决的是法律生态化是什么以及法律生态化内在特征的问题。

1.1法律生态化概念之考辨关于法律的生态化,法学界至今亦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或解释。但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

(1)立法理念说。该学说认为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即强调应在各部门法中确立尊重生态自然的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在我国最早引入法律生态化观点的是北京大学的著名环境法学家金瑞林教授。他指出:“‘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3]随后,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马骤聪教授亦指出:“在前苏联时期,苏联的生态法学家就提出了‘法律生态化’的概念和主张,即认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律法规,而且还需要一切其他有关法律也从各自的角度对生态保护作出相应规定,使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要求渗透到各有关法律中,用整个法律来保护自然环境。”[4]我国环境法学家、武汉大学的王树义教授亦撰文指出:“所谓立法的生态化,即是指各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的过程中,均应考虑国家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要求,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国家立法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各法律部门立法的生态化,以俄罗斯联邦为例,俄在其《所有权法》、《联邦投资活动法》、《外国投资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私有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生态要求方面的规定。另外,在俄罗斯联邦的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立法中也有关于调整生态社会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俄罗斯联邦上述这些法律部门立法的逐步生态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生态立法的发展,促进了俄罗斯联邦生态法律体系的形成。”[5]最近,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教授则进一步对法律生态化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其是“对传统法律目的、法律价值、法律调整方法、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原则和法律责任的绿化或生态化。它以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民主、环境效益、环境安全和生态秩序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明确主体人和客体自然之间的法定关系、赋予人和非人物种的特定法律地位为特色途径”[6]。

(2)趋势说。该观点以中国环境法学会副会长陈泉生教授为代表。此学说认为:与其说法律生态化只是一种立法的理念、精神或指导思想似不够完整,不如说法律生态化是一种法律发展的趋势似更为全面。其既将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予以囊括,又指出了这一立法精神或指导思想确立后必将推动法律朝着生态化方向不断推移的发展趋势,从而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法律生态化的内容和较为科学地体现了法律生态化的特征。法律的生态化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法律生态化的理念注入立法体系之中,从多维视角探究生态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崭新的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生态主义(即强调人类与生态共同利益为中心的思想)、法律观念———生态本位(即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法律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法律重心———保障环境权、法律救济———利益衡量、立法倾向———预防优先等予以取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环境时代要求的法律制度。[7]

本文认为,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法律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期的产物,其顺应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变革发展而产生的。随着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世界各国的法律已呈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各国的立法均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和顺应环境时代的要求,从而使法律朝着生态化的方向不断地推进。不论“理念说”还是“趋势说”,法律生态化的实质还是以可持续发展为逻辑起点,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的,全面构建法律的理念和体系,使法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认为法律生态化与其说是一种立法精神、立法理念,或者说是一种趋势,还不如说是一种范式。范式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的。库恩认为科学界是由一个流行的范式所控制的,那个范式代表科学发展观,它指导和决定问题、数据和理论的选择———直到另一个范式将其取代。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著名法理学专家张文显在其《法哲学范畴研究》一书中把范式定义为:“范式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世界观,它决定某一时期的科学家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方式。”具体而言,范式的要义大概包括:1)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解系统,即有关对象的本体论、本质与规律的解释系统、“理论预设”、“合理性或可解释性的标准”;2)范式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即构成该学科群体的研究基础、概念系统、基石范畴和核心理论(理论硬核);3)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背景,即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活动的大平台、论坛,“高层理论背景”;4)范式是一种方法论和一套新颖的基本方法;5)范式表征一种学术传统和学术品格标志着一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2]370-371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法律变革,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法学方法论、各部门法进行全新的理解、构建和升华,成为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和视角。因此,法律生态化是一种范式。

1.2法律生态化的特征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具有与传统法律所不同的特征。

(1)生态性。作为一种范式的法律生态化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的生态性特征。要求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内发展经济,以便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法律的生态化改变了传统法律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法律价值取向等。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法学理论予以超越,对法学理论进行创新,提出崭新的符合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体系等。

(2)代际性。法律生态化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的是人类社会永久发展,认为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显著的代际性特征。其要求人类把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使用,摒弃杀鸡取卵的攫取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梳理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的法律时,不仅考虑代内公平还要考虑代际公平。

(3)协调性。法律生态化作为一种范式,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应是协调发展的关系,具有协调性。传统法律因建立在“非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而这些生态问题又反过来遏制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化法律则要在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经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强调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法律制度配给上充分体现其协调发展的特征。

2经济法生态化的范畴界定

2.1经济法生态化的基石范畴:可持续发展理论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我国的法学在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对话、合作上之所以存在一定的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提炼和传播法学范畴不对。从范畴的层次来看,在法学范畴体系内部,由于各个范畴反映法律现象的深度、广度以及科学抽象化程度的差别,亦即由于范畴所包含的知识量和机构量的差别,可以划分为普通范畴、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和基石范畴等不同层次。基石范畴是中心范畴中的主导范畴,它构成整个法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并进而构成了整个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石。[2]14-15因此,如果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那么贯穿法律生态化核心主线———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是包括经济法在内所有法律生态化的基石范畴。

作为经济法生态化基石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伟大研究成果之一,是在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和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按照该报告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特别强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平衡人类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其次强调资源环境与人类发展的持续性、内在性、互动性和共存性,注重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保护。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8]尽管概念是抽象的,然而不可否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勾勒是清晰的。结合这一重要文件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精神,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简要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的生活。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一是提高生产潜力,一是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但这些权利必须通过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争取。(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3)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持续的发展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等重要。[9]

中国国务院于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从中国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法生态化的概念及意义

范畴(category)与概念(concept)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作为人类思维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实质区别。[2]2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对两个概念做出了清晰解释:“范畴是内容更为抽象、概括性也更大的概念”。[10]因此,学界经常对范畴与概念不加区分的使用。然而,范畴及其体系作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对促进法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经济法的生态化,是指以生态主义为法哲学主张,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英国学者马斯特曼指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20多种[11],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这些信念和思辨成果不从属于某个个体,而是共同接受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等;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基本成就,其主要内容是科学共同体共同接受的学科基础性原理,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进步通常建立在这些原理之上;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已经成功确立地位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和范例。他更多地体现了范式在共同体中的应用和工具层面。范式需要一种承载它的主体,即一种科学共同体。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科学共同体接受某一范式后,便在范式指导下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形成了研究的聚焦,是科学研究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在范式遭遇反常时,共同体可通过改进范式,将反常的东西化解为范式能预期的内容。”[12]

第6篇

一、*生态产业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旗对生态产业的开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形成一定的生态产业基础。一是生态农业已注册几十个农畜产品品牌,是自治区产粮大旗,全国畜产品生产先进县,*牛力皋荞麦、四家子小米、富达鲜蛋、*苜蓿、*细毛羊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二是生态工业初具规模,中敖食品有限公司、下架蛋鸡屠宰厂、肉鹅加工厂、金利色素万寿菊有限公司、黄羊洼草业公司、金园谷物有限公司和康健沙棘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投产运营,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旗现有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5家,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22家,已建成投产的14家,可带动农牧民9.2万户,基本上做到每一项产业都有龙头带动。三是生态度假旅游也有初步发展,青泉谷旅游区已正式向游人开放,热水温泉开发潜力巨大。

*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型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缺乏经营规模大,带动农户实力强,产品销路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大多数农畜产品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不能够就地转化增值。

二是农畜产品虽然注册了26个品牌,但大部分还没有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是旅游业底蕴深厚,但起步较晚,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尚需要巨大的投入,要形成较大的经济增长比例,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四是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旗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力度,但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民间资金原始积累不足,加之信贷资金规模小、周期短、利率高、协调难度大,致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在速度提升和规模扩张上与发展资金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产业发展望资兴叹。

二、发展生态经济所具有的优势

一是*旗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资源条件良好。自上个世纪建国以来,*旗经过几代人、几届领导班子、几十万干部群众、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在累计造林保存面积已达5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7%,人均9亩。*年全旗林业产值达1.88亿元;活立木蓄积达522万立方米,人均8.8立方米;林木总价值达9.4亿元,相当于人均在绿色银行存有保值储蓄1764元;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150万亩,占总面积的9.8%,人均超过2亩,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人工种草第一县,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年6月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旗“全球500佳”环境奖,*年国家绿委会、国家林业局又授予“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荣誉称号。目前全旗有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区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动植物、地质等资源优质丰富,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二是*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软环境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经列入我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全旗广大干部群众都已形成广泛共识,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发展的希望所在、前途所在。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提出了大办工业、大上项目、全力招商的发展思路,创新招商方式,优化经济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旗内、旗外实力雄厚的商家来投资兴业,为生态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硬环境方面,油路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按照“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原则,通过国家投入、招商引资等措施大搞油路建设。截到目前,全旗油路里程达341公里,占全旗乡级以上公路里程的19%。“三横两纵七出口”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公路的通畅率和通达率明显提高。山湾子灌区节水改造和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完工,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

三是生态产业开发的市场潜力巨大。首先是牧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从国内市场来看,用于配合饲料牧草产品潜在市场约650~800万吨左右。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市场上主要草产品进口国日本和韩国需求量大,日本每年仅苜蓿干草的需要量达460多万吨,韩国每年需进口200多万吨,近年来转向我国寻求进口。但我国目前的草产品流通量不足5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草产品价格走高。其次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供不应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21世纪人类的主导食品,从国内食品消费来看,我国人民随着经济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食品的安全、保健、营养问题越来越讲究,追求“无公害”的“放心”食品。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每年达200多亿元。*旗是农业大旗,耕地面积300多万亩,其中有116万亩种植杂粮杂豆。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蕴育了大量的绿色资源,免淘小米、高粱米、绿豆等粮食制成品,不仅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人们馈赠远方亲友的佳品;林家地乡产的“沃野”牌粉条,不但在当地市场抢手,而且远销河北、吉林和辽宁;牛力皋川的荞面是当地人民喜爱的美餐,在日本也享有盛名,不仅如此,“环球500佳”、“华夏第一村”等丰厚的人文资源,必将为*旗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三、生态经济发展的定位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要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优质高产低耗和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优先抓好绿色稻米、荞麦、打瓜、小米、粉条、无公害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二是要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基础,以坡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为突破口,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面积。三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各种农林间套种植模式、水域立体生态模式和稻田生态模式。加大推广以沼气、太阳能为主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力度,切实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是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林业,一是以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坚持山区、丘陵、沙地一齐上,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依托黄羊洼草业公司、康健沙棘饮品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建设好林草产业基地。突出抓好木材、山杏、沙棘、柠条、山竹子等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不断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河沿自治区级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三是发展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工业就是建立工业系统的循环再生产过程,尽量将“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工业生产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发展生态型工业,一要加快工业结构升级。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效、低耗、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二要合理规划工业生产布局。在建设好新州工业园区、新北工业园区和四家子烟花工业园区的同时,实施工业下乡战略,集中力量建设好四家子、贝子府、四道湾、长胜四个工业小区,引导企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污染集中治理。三要广泛推广清洁生产。要选择一批重点行业和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建立清洁生产示范、生态示范工程。四要加强污染防治,强化环境管理。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台账”制度,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是发展生态旅游。*旗有八千年的文化底蕴,“全球500佳”的殊荣再次提高了*的知名度,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在需求。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带一区”建设为重点,把生态旅游、度假旅游、考古旅游三大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并举,发展以大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河沿鸟类自然保护区、黄羊洼牧防林、兴隆洼华夏第一村、萨力巴鸭鸡山古代大型祭祀遗址等生态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业,构建全旗生态文化旅游网络。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适时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相配套,提高旅游景区的品位和档次。

四、保障措施

1、树立生态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发展生态经济,重点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发展生态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实现由重经济、轻生态向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并重转变。在此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抓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研究和制定市、县、乡三级生态经济的总体规划,实现市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2、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建设水平。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牢抓住科技这个“牛鼻子”不放松,靠科技实现生态经济高产、高效、低耗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对农业、林业等生态系统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资源进行分析论证,确立合理的发展模式。二是要狠抓科技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三废”处理等技术措施。三是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经济建设骨干队伍。

第7篇

1研究方法

能值是指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能值分析理论利用能值转换率将生态经济系统内部流动的各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转换为统一的虚拟能量单位———太阳能焦耳(sej),实现了对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分析评价,因此可以较全面、深刻地评价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真正价值[2]。在能值分析理论中能值转换率是一种度量能量、物质的统一尺度,不同物质、能量具有不同的能值转换率,某种物质或能量的能值转换率越高,则表明该种物质或能量的质量越高,即物质或能量在系统能量转换、利用过程中的等级地位越高[12]。对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过程如下:1)收集资料。全面收集、整理烟台市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资料。2)确定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动结构。确定系统的主要物质、能量来源,分析主要物质、能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的具体流向。3)能值计算与分析。建立系统社会经济能值利用指标体系和基于能值利用的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利用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选取部分能值利用指标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提出烟台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计算、分析时首先要利用能值转换率将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类能量、物质转换成统一的能量单位———太阳能焦耳,各类物质、能量的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参照1988年Odum等的研究和2002年蓝盛芳等的研究[2,5]。

2结果与分析

2.1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由自然生态亚系统(森林、海岸等)、农村社会生产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亚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自然生态亚系统的主线是环境结构和生物,农村生产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亚系统以人口和资源利用为核心[2]。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能值流动过程为太阳能、风能、雨水化学能、雨水势能等可再生资源被自然生态亚系统和农村生产亚系统吸收,农村生产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亚系统向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反馈牛奶、蔬菜、化肥、钢材等各种可再生、不可再生的物质产品和技术、信息等服务,当地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释放回到自然生态亚系统、农村生产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亚系统。2.2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计算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使用的能值包括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不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和货币流的能值3部分。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使用总量为2.630×1023sej,包括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6.549×1021sej,不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5.285×1022sej,进口商品、实际利用外资和入境旅游收入的能值2.032×1023sej,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不可更新资源及其产品的能值和进口商品等的能值各占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使用总量的2.5%、20.1%和77.3%(见表1)。2.3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为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货币流等建立以太阳能值为统一尺度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理清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类经济活动与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实现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将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各能值分析指标(见表2)与用同样方法测算的山东省青岛市的相应能值分析指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应能值分析指标(见表3)进行比较,可以深入了解烟台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以及烟台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各国或地区相比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比较分析的结果如下:1)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自给率22.6%,低于表3所列的所有国家和地区。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总能值用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用量占20.1%,可更新资源能值用量仅占2.5%,而进口能值占能值总用量的77.3%。这说明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给自足能力不足,对内部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对系统外部输入的能值依赖性较高。具体表现在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原煤等不可更新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的安全性较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2)人均能值用量。人均能值用量主要反映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2]。烟台市2013年人均能值用量为4.044×1016sej/人,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全国多数省区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邻近的青岛市、美国的人均能值用量。烟台市的人均能值用量较大,说明与国内的其它省区相比,该市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经济比较发达。3)能值密度。能值密度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能值密度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明显较高[2]。2013年烟台市的能值密度为1.914×1013sej/m2,这明显高于台湾、江苏、浙江等中国沿海发达省区的平均水平,但低于青岛市。这是因为烟台市的城市化水平高、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低,而台湾、江苏、浙江等中国沿海发达省份第一产业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这导致台湾、江苏、浙江等省在省区水平上能值密度较高,但其能值密度仍然显著低于烟台市。4)能值货币比率。能值货币比率是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用量与同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一般发达国家的能值货币比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2],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生态经济系统货币的购买力大小,同时也反映人类劳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2013年烟台市的能值货币比率为2.848×1012sej/,这大致与浙江省、江苏省、美国的平均水平相当,稍高于青岛市,显著低于表3中所列出的甘肃、新疆、、海南等省区以及中国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当前烟台市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较高,发展经济消耗的资源、能源相对较少。5)电力能值占能值总用量的比例。电力能值占能值总用量的比例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电气化水平[2]。2013年烟台市电力能值占能值总用量的5.6%,远低于台湾和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区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烟台市直接使用大量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和其它大气污染物,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较显著的不利影响。6)人口承载量和人口承载力。按照2013年的人均能值用量水平,烟台市由可更新资源承载的人口(即人口承载力)为16.19万人、由可更新资源与进口产品及技术共同承载的人口(即人口承载量)为518.6万人。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量都明显低于烟台市当前的实际人口数量,这说明维持烟台市当前的人口还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从外部输入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是当前烟台市经济发展避免不了的问题。7)能值可持续指标。能值可持续指标(emergysustainableindices,ESI)是能值产出率(emergyyieldratio,EYR)和环境负载率(environmentalloadratio,ELR)2个能值分析指数之比(即EYR/ELR)。在Odum提出的主要能值分析指标中,能值产出率和环境负载率分别用于评价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效率和系统受到的外部环境压力,2个指标指示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2个不同属性。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率高而环境负载率相对较低,那该系统就是可持续的[2]。但并不是ESI指标值越大,系统的可持续性就越高。ESI值介于1~10时表明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能,ESI值<1时则表明该生态经济系统是资源消费型系统,ESI值>10则是经济不发达的象征[18]。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可持续指标为4.986,这说明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发展虽然非常依赖外部输入的能源与资源,但是该生态经济总体上仍然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富有活力与发展潜能。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2013年烟台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用量相对较大、能值密度较高、人均能值使用量较大,但能值自给率和能值货币比率较低、电力能值占能值总用量的比重较低、人口承载量和人口承载力较小、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较理想。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目前烟台市经济较发达、能值利用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生态经济系统总体上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能值自给率较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增长对外部输入的能源、资源依赖性较强。3.2对策首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值消耗。目前烟台市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未来烟台市的发展可能受到资源、能源不足的制约,因此烟台市应优化第一产业、保持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依托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值消耗。其次,电力是维持区域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高品质能源,烟台市电力能值占总能值用量的比例较低,电能等高品质能源的缺乏影响了烟台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因此烟台市应加强电力资源开发,研发、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发电效率,合理开发利用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提高清洁、高能质能源占总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第三,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将高新科学技术转化和放大为全社会共享的能值财富。通过对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的支持及高新技术人才的引入,加强高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李心如 张绪良 孙宏霞 董良保 徐宗军 蒋晓春 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青岛大学思政部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第8篇

新自由主义恶化金融生态环境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下,拉美国家纷纷实行经济改革,普遍推行私有化,降低进口关税,放开对利率、价格和汇率等方面的控制。阿根廷就是在私有化浪潮中,用几年时间把几代人挣下的国有资产几乎全部卖掉,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也转让给私人经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家可支配的资产微于其微。与此同时,拉美各国又在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出口、提供就业等方面没有做出应有的努力。更为糟糕的是,在教育、公共管理、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体系建设上过多依赖外部资本。从而使国家财政赤字增加,失业人口增多,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民怨鼎沸,社会动荡。金融危机前,拉美国家的失业率甚至攀升到了30年来的最高点。可以说不成功经济改革和迅猛的私有化浪潮,是导致拉美国家金融生态环境迅速惑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外债导致金融易位

美洲开发银行研究部首席顾问爱德华多,劳拄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拄美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结果并非最初预料的那般美妙”。

尽管金融自由化能够促进储蓄和改善资金配置,对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金融和资本顷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当谨慎把握,对改革的体系,时机,程度务必周密考虑。否则,金融自由化将对金融机构、银行监管部门和整个金融体象形成严峻挑战。因为,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银行过度的风险偏好会为不良信贷风险融资开启方便之门,并最终造成大量不良贷款出现。如果金融自由化与资本项目开放再同步进行,信贷扩张必然可以通过外资流入来筹措资金,或者由银行通过增加对国外的负债直接引入外资。结果,这种战略使该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外部流动性的冲击。

可以断言,金融资产过分外资化容易造成金融生态环境的不稳定。因为外国银行和外国投资者的特点是有福共事,有难不同当,见利趋之若骛,一有风吹草劝拔腿就跑。在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外国投资者―夜之间抽逃的资金就多达200多亿美元。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极大地削弱了拉美国家的金融实力,加大了金融危机程度。

我们可以发现,拉美金融风暴的多发区都是债台高筑,外债负担沉重的国家。巴西外债总额达2500亿美元,每年偿还到期外债和利息就需要470亿美毛阿根廷外债1425亿美元4只有230万人口的小国乌拉圭的外债总额也达到9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金融危机前,拉美国家的外债已接近8000亿美元。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不仅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国内投资,更重要的是使国外资本成为国家金融生态的主体,从而使国外资本左右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进而影响到金融形势的稳定。

调节机制缺失导致金融危机

长期以来,拉美国家奉行僵硬的货币局汇率制度。由于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因此,拉美国家货币币值长期被高估,从而打击了拉美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化了拉美国家金融环境改善的机会。

同时,由于拉美国家长期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造成其法律制度一直处于飘摇之中,影响了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完善。

另外,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对原有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进行快速改革之后,朱能及时建立新型、完善的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危害了金融生态调节功能的发挥效用。

第9篇

关键词:生态补偿;博弈论;纳什均衡

作者简介:杨 磊(1985―),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S81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0603

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国务院1998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1],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保投入、环保意识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和机制失衡。

(1)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在生态治理中长期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当财政出现收支不均衡,需要削减财政时,往往会导致生态治理的资金短缺,缺乏稳定性。

(2)现有的生态保护政策难以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破坏者的行为。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监管,生态资源开发中的负面影响往往由政府来消除,难以实现真正的外部效用的内在化,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没有考虑生态资源的价值因素,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平衡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和生态资源受益者之间的利益。

(3)现有的政策没有考虑到生态资源的系统性。生态资源是一个整体,其每一方面都对其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我国的生态保护政策往往是从特定领域来实施生态保护,其每项政策的侧重点不同,缺乏整体性,难以形成统一、系统的保护手段来维护生态资源的整体平衡。

(4)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传统的生态保护治理活动,往往是由政府来提供保护,对于社会上其他的保护者缺乏奖励,难以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在生态保护中过多的依靠政府的力量,而忽视了社会的力量。

这些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平,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和享用生态效益,保护者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赔偿。

生态补偿政策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于我国实施的,生态补偿强调是“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体现了社会公平性。生态补偿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在形式上,生态补偿表现为消费自然资源和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人,在有关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下,向提供上述服务的地区、机构或个人支付费用的行为[2]。

2 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各博弈方之间的策略对抗、竞争,或面对一种局面时的对策选择。即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对自身有利的选择,市场经济强调依靠“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机制总会把个人的利己行为变成对集体、社会有利行的行为,而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却揭示了这种论断的矛盾,即个人理性并不总是带来集体理性,同样的,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也并不总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有可能是相反的结果。作为公共资源的生态环境,由于其自身的外部性,其经济价值并没有在这种市场交换中体现出来。企业为了获得利润,会倾向无限制的开发利用资源,而在这过程中,生态环境无法通过价格、竞争机制来实现其最优配置,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政府来调配各个体之间的利益选择,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1]。

在生态补偿中,博弈双方为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和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按照“经济人”理论理解,参与博弈的双方通常会朝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做出选择,在双方没有合作和信任的背景下,往往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实现了个体理性的纳什均衡,却无法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无法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均衡,政府需要通过政策的干预使得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相平衡,从而形成新的纳什均衡。

以长江流域为例,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作为博弈双方共享长江水资源,如果两座城市都治理长江水源的话,双方都可以获得正效用,如干净的水源、生态物种的多样化等,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居住以及有利于城市招商引资,但由于A、B两城所处地域不同,一般情况下,下游城市B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上游A,上游A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下游B无偿地享受着上游A带给其的生态资源,下游B要想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去发展经济,则下游B应该给上游A以补偿,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理顺上下游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这种长效机制来使得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运转,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福利的最优发展。

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研究,上游A有两种策略选择A1{治理}、A2{不治理};下游B也有两种策略选择B1{补偿}、B2{不补偿},则得出下列模型(图1)。

其中∪11,∪13,∪21,∪23是上游A的不同策略选择所获取的收益;∪12,∪14,∪22,∪24为下游B的不同策略选择所获取的收益。在实践中,通过比较不同选择的不同收益的大小,可以得出AB的最优策略,其最优策略组合则为纳什均衡。

为了更好的分析问题,假设A选择治理,B选择补偿,则上游A获得收益∪11=3,下游B获得收益∪12=7;若A选择不治理,B选择补偿,则A获得收益∪13=4,B的收益∪14=4;若A选择治理,B选择不补偿,则A的收益∪21=-1,而B的收益∪22=9;若A选择不治理,B选择不补偿,则各自获得的收益均为0。可得出环境模型(图2)。

从图2的模型矩阵可以看出,无论下游B选择补偿还是不补偿,上游A的最优选择都是不治理。通过重复剔除的方法可得该矩阵的纳什均衡为下游B不补偿是最优策略,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的纳什均衡为(不治理,不补偿),虽然这样的选择属于个人的最优选择,但是却背离了集体理性原则,最终将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恶化。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在这种环境下,双方为了各自利益都不会打破这种平衡。

通过政策的改变来转变这种囚徒困境,如果国家通过政策,增加对策略组合(治理,补偿)的奖励和支持,或者加大对生态破坏行为(不治理,不补偿)的惩罚力度,则生态环境状况将会朝着有利于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如对于生态受益者采取罚款、征收高额生态税等手段,使不保护生态环境的人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从而将该收入补贴给生态资源的保护者,同样,对于上游不保护、下游却选择补偿的行为,下游受益者因为生态效益损失和无谓的补偿支付,会使得得益减少,甚至入不敷出,不保护者不合作却受到补偿而获得大的收益,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发挥其政策约束力,使不保护者不能得到下游的补偿,而且还应该缴纳一定的税款以支持别人的保护和补偿行为[4]。结合上面的案例,可以得出下列模型(图3)。

按照上面的模型,若要实现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统一,则需做到3+&1>4-&3,7+&2>9-&6即可。实际上,这种模型是一种单阶段博弈,而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是一个长期的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可以假设A、B两城市,经过上级政府的协调,达成了一致合作的愿望,就是上游A选择治理,下游B选择补偿,并且上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触发策略”(trigger strategies) 政策,即如果一旦上游A选择了不治理,则下游B将永远不再补偿;若是下游B选择了不补偿,则上游A将永远不再治理。

假设经过政府的协调,上游城市A和下游城市B达成了协议,即上游治理,下游补偿,如果上游城市A在某一时期内选择了不治理,那么它的收益将从之前(治理,补偿)状态下的3增加到4,虽然短时期内他的收益增加了,但是按照政府的触发策略,A将永远得不到补偿,即之后的每一时期两座城市都处于(不治理,不补偿)的状态下,而A的收益将为0。按照长远的眼光来看,A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还是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给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提供了可能,当博弈双方有足够的耐心,(治理,补偿)将是每一个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双方走出了一次性博弈时的“囚徒困境”,双方的福利都将得到改善,同时社会福利也将得到改善[5]。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生态资源的供给者和生态资源的调控者所追求的是截然相反的目标,生态补偿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各方利益群体追求的是个人理性,所以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外在力量的驱动使得个人理性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统一。

3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

3.1 生态补偿制度本身的完善

从资金来源、补偿手段、补偿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比如政府专项拨款,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开发生态彩票等;在补偿手段上应该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灵活有效的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既要政策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也要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使得生态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补偿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生态项目建立不同的补偿标准,要及时全面地确定相关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和补偿标准,包括其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3.2 强化公民对生态系统价值的认同感

长久以来,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为生态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往往只考虑其使用价值,而忽视了其非使用价值,比如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干净空气、生物多样性以及娱乐性等。因此,需要引导大众认识到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样重要,并且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资源的不可修复性,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3.3 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平台

生态补偿政策的良好施行,离不开各利益方的信任,加强信任的基础是各利益方有诉求自身需求的沟通平台,通过建立这样的平台促进利益双方的了解与交流,政府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够更好的出台相应政策以平衡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实现帕累托最优,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克国.中国的生态补偿[A].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 金三林.国外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及启示[J].中国税务报,2007(8):63~64.

[3]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第10篇

摘要:本文阐述新疆庭院经济生态模式,并分析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发展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庭院经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是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集合种植、养殖、沼气、水产等模块进行循环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类型[1]。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庭院内土地、空间、劳动力、农副产品等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的成本,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庭院经济与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微型循环农业模式,在广大农户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新疆适宜发展庭院循环经济。新疆人口少,居住分散,庭院面积在0.5~2(666.7m2)之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秸秆资源丰富。多数农户家庭从事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户庭院循环经济生产发展区域,实践中可以采用种、养、加一体化的微型庭院循环农业模式,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从而建设较大规模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

1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简介

新疆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主要为“畜—沼—果(蔬)”模式,该模式以一般农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利用庭院内的空间,建设一个15m3左右的沼气池,建设猪、牛或羊等畜禽暖圈,种植果树、蔬菜,利用养殖业粪污发酵,生成沼气用于炊事,沼渣用于庭院内果树、蔬菜施肥,沼液用于果蔬叶面肥、防虫。形成“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平面布局上,牛羊圈或猪栏建在果园内或果园旁边,沼气池建造在养殖暖圈地下,沼气池与畜禽舍、厕所三结合,使之形成一个工程整体[2]。果园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要合理组合,首先要根据蔬菜大棚(果园)面积来确定肥料种类和需肥量,然后确定畜禽的养殖头数,再根据饲养规模来确定沼气池容积的大小[3]。该模式也可扩大规模,如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以村域为基本单元,在2013年建设了1000m3大型沼气工程,利用周边养鸡场的粪便作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用于周边100多户村民炊事,方便快捷,提高了塔库提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沼液、沼渣为78座温室大棚提供有机肥,生产绿色安全蔬菜,增加农民收入。

2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

1个15m3的沼气池年平均产气量300m3,可解决夏季家庭炊事用气需求,折合燃料费可节支约300元。沼气池年可产沼渣沼液2t、沼液16t,沼肥用于庭院内蔬菜(果树)种植,折合化肥费用约1500元。沼液肥用于叶面喷施,可减少农药施用量,节约200元。沼肥作为生物有机肥,在生产中可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使菜类作物增产20-30%,果类作物增产10-20%[4]。

2.2生态效益

据测算,15m3的沼气池年均可节约薪柴2.8t,相当于保护0.37hm2薪柴林,这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畜禽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降低疾病发生率。同时,产生沼渣沼液肥,用于蔬菜、果树,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土壤和农作物农药残留量,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长期施用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

2.3社会效益

循环型庭院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户不仅用上了干净、高效的沼气能源,而且农村原来脏、乱、差庭院环境也得到彻底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沼肥的综合利用把循环农业的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催生了各地形形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农村循环经济由点及面的全面发展。

3建议

3.1提高组织化程度

以农户为单元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存在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建议以村域为单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或由合作社组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形成规模效应。

3.2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做好产前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果蔬种类和规模;在生产环节,加强技术培训、服务,积极开发和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的科技成果,通过宣传册、现场教学等手段,普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果蔬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做好产品初加工、销售服务工作,协助建立销售平台,减少销售成本。

3.3延长资源链,发展休闲观光

农业农业具有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性。利用当地自然、风土、习俗等条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田园休憩、农业体验、丰富知识等服务,可实现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

3.4建议

当地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配套建设牛羊圈、沼气池、蔬菜大棚等设施,技术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崔卫芳,杨改河.三江源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及效益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88-194+199.

[2]马跃峰.新疆农村沼气发展布局[J].可再生能源,2003,(06):58-60.

[3]苑瑞华.沼气生态农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比较研究对于“生态问题”,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均作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将生态问题内生化,研究了生态问题的起源、本质和解决途径,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西方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将生态问题外生化,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在剖析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二者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和结论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生态经济思想。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经济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认为,马克思经济学较少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将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结构的分析上,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复杂性,缺乏可持续发腱的理念。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枢纽,马克思将其生态思想渗透在对劳动与劳动过程的分析之中。

(一)劳动与劳动过程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石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马克思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劳动是调整人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途径,“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劳动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了物质与人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二)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

马克思以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起点来考察劳动,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劳动的本质,它是所有社会形态所具有的普遍关系,而这种普遍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它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他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称为“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此外,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创造性劳动占有外部世界,通过社会劳动感知并支配自然,所以“劳动的本质就是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当人通过社会劳动与自然发生物质变换关系并改变外部世界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所以,社会劳动使自然界人化或人的存在对象化。劳动使人成为社会化的人,使改变自然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变成社会化的活动,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成为社会中普遍的生态关系。

(三)劳动过程既是物质交换过程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过程既体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也体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劳动过程是人们从对自身有用性角度出发有目的且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质的活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实质。在考察商品的基本属性时,马克思指出,商品体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阐述劳动二重性理论时,马克思指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辩证统一于商品之中: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体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劳动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体现了剥削性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仅加快了人类攫取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马克思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纳入了社会关系中进行研究,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资本雇用意味着连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方式被资本所雇用,因此,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促使资本家支配更多的生产要素。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依靠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手段在它的两端产生了不同的后果而换来的:在人与自然的一端,表现为资源耗竭与环境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人与人的一端,表现为贫富差距扩大、生产生存环境恶化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而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四)生产经济关系是生态关系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不仅揭示了生产过程中应当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而且还指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显然,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产系统纳入了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大系统中,因此,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也是内存统一的,它们构成了生产经济关系。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经济学研究从其起源开始,就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纳入了研究范畴之内。如果

从重农学派算起,两方经济学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三个阶段。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威廉·配第开始,经济学家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条件会约束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配第将劳动和土地看作是价值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源泉,并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及其能动要素为财富之父”的论断。尽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将研究重点从价值论转向社会经济方面,劳动和资本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没有脱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从马尔萨斯开始,西方经济学逐渐意识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将会约束经济增长。在《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马尔萨斯认为,由于人口和收入是以幂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将呈幂指数增长,但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或是以线性形式增长的,以幂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会超过固定的或线性增长的自然资源的供给。因此,资源的稀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有所改观,而将是一种绝对稀缺。李嘉图将其生态思想建立在萨伊定律、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以及马尔萨斯人口法则的基础之上。他也看到了人口增长给生活资料带来的压力,并认为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之所以稀缺是生产率较高的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对此,他提出了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论”。在解决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的问题上,李嘉图主张技术进步的作用,认为优质资源的相对稀缺不会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穆勒将稀缺概念引入广义的环境分析中,提出并建立了“静态经济”的概念。在他看来,自然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财富应保持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稳态,为了防止出现食物短缺和自然环境的退化,该稳态要远离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极限。在穆勒看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构成了生产的三个要素。他认为,依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无限的,所以劳动不会成为生产增长的限制因素,而资本的增加取决于储蓄率的大小,其总额限制了生产的发展。此外,土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效应,所以土地也会制约生产的发展。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在新古典时期,人口增长、资源稀缺等问题遭到了压制,但他们并没有从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消失。霍特林提出了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开采率,确信价格在替代资源开发、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作用,认为可以仅由资源的效用来衡量社会福利最优,而无须政府的干预。庞巴维克认为,土地和资本应该与耐用消费品处于同一集合,土地地租和矿藏地税应该等同。索利首次根据边际效用原则探讨了采掘业的价值问题,他推进了穆勒的矿业生产中存在现在与未来矛盾观念的分析,认为次级矿藏不能无限地持续下去,而次级土地是可以的,所以李嘉图的农业地租理论不适用于矿业;自然资源最终的耗竭证明,即使最坏的矿藏,一旦涉及价格,矿产地税就是正当的,而最坏的农业用地则不可以缴租。马歇尔首次引入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商人们没有支付市场的外部成本,而是分享了那些利益。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认为,外部效应打破了经济学中资源最适宜配置的条件,然而彻底消除外部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当的,因此,马歇尔的原理可以作为辨明社会最可接受的副作用标准。新古典经济学始终认为,市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所决定的,一所以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通过价格和产权来调节。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了凯恩斯主义革命。此时,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并存,而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也沿着这两条道路不断发展。庇古是干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不可能总是有效地运行,因此,在推进经济福利目标上需要政府干预。“人们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将其过多的资源用于现在的服务,而将过少的资源用于未来的服务,鉴于这样的‘自然’趋势,除非政府在分配方面进行利益补偿,否则,政府进行任何人工于预以支持这种趋势,必将减少经济福利。”关于资源破坏问题,庇古认为,“市场力量常常无助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本的创造或者保存”,“从性质上看,政府既是未来人,也是当代人的受托人,如果必要的话,需要依据法律监督和行动,以保卫本国可耗竭资源免受过早或者不顾一切的开发”。关于可耗竭资源的理性使用、环境质量的保护、限制过度消费、推进节制等,庇古提出了国家补贴、税收和立法等解决方案。凯恩斯虽然没有围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展开广泛论述,但他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富足抱有乐观态度,他认为,“从现在起,我们不需要期盼如此大的人口增长。进入黄金时代的节奏,将部分地依赖我们控制人口的能力,这个我们能够做得到。”尽管国家干预主义学派的目标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但在政府干预中却出现了“政府失灵”,因此,市场又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另一条道路,并逐渐形成了基于所有权的经济自由主义流派的生态经济思想。科斯从所有权角度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只要自然资源的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最优配置结果,这可以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然而实践证明,科斯的理论依旧具有很大局限性。此后,戴尔斯和蒙哥马利又提出了颁布市场污染许可证等措施来控制污染的思想。

(四)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新发展

由于当代西方经济学将其研究重点放在了究竟依靠政府还是市场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而对支持人类经济系统的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受到了自然科学家的抨击。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埃里奇的《人炸》和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考察了人口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自然资源采掘和生产部门的压力。尽管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以技术进步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缓解作出了解释,但是这种论战引发了更多的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以肯尼思·博尔丁的《飞船地球》和赫尔曼·戴利的《稳定的经济》等为开端,西方经济学家对传统的无节制增长的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生态经济学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三、两种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两种生态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两者都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为出发点,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纳入制度、文化和自然界的大系统之中。第二,两者都要求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和喈统一。两者都认为人类与自然具有统一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第三,两者在生态问题上都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两者都要求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资源环境的同时,必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危害。

尽管两种生态经济思想之间存在一些相通之处,但是两者的差异性却是根本的。具体表现

在:第一,两者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研究方法是描述、演绎、归纳与推理等方法。两方经济学对生态问题的阐释更多地出现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之后,研究的时代背景已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假设是理性人假设,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同时也存在规范分析。第二,二者的研究进程和逻辑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点,运用历史唯物论考察经济现象,以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矛盾关系,而且还将其运用到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的考察中,通过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对自然和人的属性的破坏性后果,指出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生产过程的辩证统一,从而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将生态问题纳入了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中。西方经济学以人口增长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为研究起点,借助萨伊定理、有效需求理论、外部性等理论,对生态问题进行自然科学角度甚至是量化的诠释,他们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生产和消赀问题。可见,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而西方经济学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外生的。第三,两者对生态问题解决方法存在差异。马克思经济学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由绛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类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组成部分不能同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认为,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只能依靠其自身矛盾运动的积累。而西方经济学内部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了较大分歧。国家干预主义主张依靠政府即“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在国家补贴、税收和立法的协助下解决生态问题;基于产权理论的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主张依靠市场即“看小见的手”,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来解决生态问题。南此可见,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是一种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呼吁,而马克思经济学是站在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高度对生态问题的宏观考量。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农村经济;发展

在农业发展中,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帮助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能够将农业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推动农村人口更好地就业,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也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内涵分析

1.生态农业具有循环的内涵对于生态农业而言,其中心便是生物组分,这本身便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包含了生物、社会以及经济三个方面。在进行农业实践的时候,将生态经济系理论应用进来,最后形成一个生态经济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要求协调、整体、循环、再生、非常重视各个农业结构之间的调整和完善,并在不同生产环节之间进行接口的建立,从而形成良性产业链。此外,还要求不同的专业、产业和层次部门更好地协作,提高管理的综合性。比如形成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农林复合经营系统,都能够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很好地体现出来。

2.生态农业具有绿色的内涵生态农业的本质便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非常关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传统农业中也存在很多进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合和调整的系统,不但切实提高了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还能够抑制有害物质,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随着生态农业理念的落实,更需要将绿色农产品生产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将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将农产品安全优质、食品健康作为核心,通过产品标准化生产手段来进行农业的整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生态农业具有低碳的内涵通过分析生态农业生产中的不同工艺流程可以发现,生态农业能够更好地共享资源,切实提高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能够排放更少的污染物,从而真正做到低排放、低能耗和低污染。将水稻种植作为案例,在种植水稻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多的温室气体,进行稻鱼共生系统的建立,能够通过鱼类活动来搅动土壤,从而很好地降低甲烷的实际排放量。

4.生态农业具有高效的内涵高效主要包含了两个重要方面,分别是效益和效率,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行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比较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提高以及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和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别,西方在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为了做到回归自然,可以将农业生产力牺牲,但是我国不同,我国人均耕地占有率非常少,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通过系统结构改善、系统管理加强和增加系统养分循环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投入的更多。所以,我们可以说,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切实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效益。并且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的稳定性更高,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二、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我国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想要二者协调发展,便必须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到问题解决措施。

1.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首先,政府行政部门没有进行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分析。生态环境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政府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其在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还是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及监督制度,我国目前在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干部考核制度并不完善和系统。其次,农业生态化发展程度较低,无法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和协调的作用。随着经济转型改革的进行,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更加重要,但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区域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独立发展模式也给跨区域的资源协调和配置以及联动发展造成了阻碍,这也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时候市场竞争力提高缓慢。最后,政府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持还存在一定限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生态旅游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给农村产业链的拓展提供了思路。农村旅游行业发展的主体往往是农村的家庭,产业化程度较低,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化产品等概念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融入。

2.技术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我国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生态农产品加工时,技术水平落后,相关的设备资源比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生产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大,产品多样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在销售的时候依然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销售,加工也不够精致,没有能够将产品所具备的附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很好地体现出来。专业人才的数量比较少,人才体制支撑也不够完善,人才及技术方面的创新在产品加工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便必须完善人才体系。首先,当前无论是农业经济发展还是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都非常有限,优势人才以及技术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向农业经济发展倾斜;其次,没有给相关技术人才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体系内部和人才技术创新获得的支持非常有限,这也给农村生态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策略分析

生态经济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发展的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笔者上面分析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到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重视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1)建设干部考核制度,协调农村经济发展首先,需要进行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重视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力。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虽然我们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承载力依然很差。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我们必须进行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下,不但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让经济发展和资源发展更加协调,在考核的时候,把生态环境指标看成重要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环境保护的效果才可能真正提高。其次,需要根据政府生态功能区域来做好经济发展的协调和规划,进行都市经济发达区域以及生态经济区的建立,根据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资源情况来对农业生态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进行都市内经济发达区域建设指的是建设产业开发区和促进示范区,进行观光型和生态化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业的功能从以往的单项功能转变成为多项功能。进行示范区的建设,能够进行优质品牌的培养,做好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行经济走廊建设指的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完善来进行优质果蔬、粮油和肉类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扩展区域发展模式。在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发展那些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行业,推动生态农业产区的发展。再次,需要做好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重视农业问题的研究,提高农业发展的品质,切实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最后,需要重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将信息和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做好市场环境的研究和生产规模的调查,从政策和资金出发来推动农业生态功能区更好的发展,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帮助农村更好地发展。(2)做好市场调研,完善评估制度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便必须对乡村旅游和乡村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布局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情况,准确定位旅游产品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交通、资源以及市场进行合理评估,让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能够发展得更加和谐。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当地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完善乡村旅游环保制度,从而给乡村旅游更好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扶持,完善健全环境评估和审批制度,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进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育的力度,重视节能环保及时的引入。需要给排污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确保环境和乡村旅游二者能够发展得更加协调。经营者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帮助其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从发展规划出发合理地使用新资源和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更好的进行。对于游客的行为也应该进行监督和引导,帮助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设施设备上可以进行标语的张贴,提醒游客的相关行为。

2.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1)引进和更新科学技术农业想要更好发展,必须将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给产学研结合以及一体化产业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品种培育、产品深加工以及安全生产的时候,需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进来,重视生态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农村建厂和运营。农业发展也必须给农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优惠政策的制定,将社会资本引入进来,推动外向型经济更好发展,扩大产业的规模。(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还比较少,并且人才本身的知识储备也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实施农业人才培养战略,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进行产业主体的明确,将其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发挥出来。生态经济要求背景下农业经济想要更好地发展,便必须将人才和优势资源放在同等的位置,对产业发展的思路进行明确,做好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薪资待遇,重视人才的引进和人才作用的发挥,对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