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17:18: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金融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长于经济危机,在过去,金融危机是由于人为因素的投机过度或者商业战争等原因导致,而经济危机时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生产过剩所引发,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预兆。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思想以货币危机为基础,商品与货币价值形态的对立与转换是导致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原因。其表现之一为商品的买卖之间分离就存在危机的可能,买和卖在时间与空间上分离,因此导致了货币和商品之间的转换具有不确定和随意性,因此导致了商品生产与价值实现间有危机存在;表现之二为信用发展导致了商品买卖活动中的商品与货币在时间上的差异加剧。因为信用可以促使统一货币进行支付职能的多次执行,但是如果企业发生了支付障碍,那么可能会牵连其他企业或者信用机构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社会中支付链条的多处中断,金融危机由此产生。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危机无法阻止,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一般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与银行信用两种危机种类。在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就属于银行信用类别的危机,也可以称为货币危机,但是与生产过剩也有一定联系。当年主要是由于银行家们要解决资本家的生产过剩状况,并分割超额利润,从而想通过设计超现实的买卖商品金融衍生品来解除生产过剩的现状,但是却导致货币和支付能力不足的百姓在其设计下超前消费,从而将信用资金链延长,一旦资金链过度拉长就会形成货币危机以及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商品出现贬值,在于商品不能正常转换为货币,而无法如期偿还债务在于无法让债务转变为现实的货币,而信用货币不充足则引发银行与企业的破产倒闭。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传递性等特点。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在之前亚洲的飞速经济增长被人们视为契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快速的增长,然后就是在此背景之下突然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让很多国家、企业都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足以凸显出了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特点。此外,传递性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所有国家的经济都牵连在一起,一旦发生了金融危机,将会快速、有力地波及到更大范围,从最近几次的金融危机中就可以很好的感受到这一特点,金融危机绝对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操纵型主要是由于货币资本家进行货币市场的操纵来达到获取暴力的目的。如在市场上进行公债的抛售,然后得到等额的银行券,相当于是可支配的借贷资本,从而让市场的紧迫情况高涨,如果主要银行联手操作,就可以让这种紧迫情况转变为一种市场恐慌。贵金属外流型主要是国内的贵金属有减少的发展趋势,促使银行的贵金属储备低于市场的中等水平,从而让国家的信用情况受到波及。如果国人对货币形式没有了信任感,那么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在这个情况之下,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现金,过度地支配信用手段。而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市场过剩,信用的迅猛收缩,从而双方面导致形式的激烈化。而信用膨胀型主要是由于信息的错误引导导致了商业投机的活跃,从而导致信用膨胀,进而又让商业投机增高,引发商品过剩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而信用收缩型则与膨胀型相反。举例来说,商品销往远方或者囤积在国内的商人资本的回流速度较慢,数量少,从而银行进行催收货款,或者进行商品购买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卖出前就到期,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2经济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以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其主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在2008年开始波及到其他国家,是由于美国当时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大规模破产、投资基金的关闭、股市震荡导致的金融海啸。有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由此又引发全球金融动荡,进而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人们开始对按揭证券失去信心,虽然许多国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但是也无法改变危机局势的继续发展。在2008年时金融危机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同时引发大型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甚至部分金融机构开始被政府接管。2007年的金融危机,如金融思想所认为的,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断激化所致。当年的金融危机广泛影响了股市、楼市、银行、保险等多种经济领域,甚至影响到全球所有地方。而当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产生的经济影响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次贷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信贷危机,最后是经济危机。
2007年前的10年左右时间,美国住房拥有量从64%提升到69%,当发现泡沫问题时,美联储进行加息的反应,连续操作了17次,从基准利率提升到了5.25%,但是这加重了次级贷款借款者的压力,同时房价下滑又导致无法让借款者得到贷款,从而贷款违约率情况迅猛提高,并且抵押资产的价值迅速缩水,造成了大批的金融机构发生财务问题,从而破产倒闭。当危机显现阶段,美国的次级债问题凸显,银行金融机构等开始大规模倒闭破产,而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开始进行降息,但是金融机构又相继陷入危机。在危机全面爆发阶段,政府开始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但是同样导致了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国的两大银行面临着破产的窘境,美国政府进而收购美林投资银行,接管美国国际保险、华盛顿互助银行,同时失业率也大幅度提升。
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与美国国民消费过度超出收入水平,负债情况严重,市场缺乏有效管控,投机、金融衍生工具、高额利润和高收入的无限制状况等都有直接原因。当年的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触发点,而金融衍生品的超量下有巨大的潜在风险,金融方面的监管水平落后让市场缺乏有效的管制,这些也是人们对2007年金融危机的一种说法。但是这些都没有触及到根本,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本质原因如马克思所说,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这种情况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制度所面临的必然问题。生产和商品的供给进行无限制的上升发展,但是资本剥削提高,普通民众贫困日益严重,其购买能力增长放缓或者停滞不前,这种情况就必然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发生。而这种金融危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当年的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全球各国,甚至在社会主义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当年沿海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
作者:李峥钰 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金融:交易、政策和法律》(InternationalFinance:Transactions,PolicyandRegulation,HalS.Scott,PhilipA.Wellons)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哈尔·S·斯卡特和菲力普·A·维仑斯教授写的教科书,这本书整理了他们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
该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的法律与监管”,在这部分介绍了美国的证券法,美国的国际银行法,银行与证券领域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欧洲单一金融市场,欧洲货币体系和汇率体系,欧洲货币联盟和日本银行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等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了“国际金融工具和离岸市场业务”。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欧元存款和银行存款,国际支付系统,跨国的资产冻结,欧洲债券和全球债券,国际资产证券化,国际股票市场的竞争,国际清算结算系统,国际期货与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国际掉期和离岸互助基金等内容。
第三部分介绍“国际新兴金融市场”。这部分着重介绍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项目融资、新兴市场国家的民营化与机构投资者、亚洲货币危机。
从内容来看,书中收录了两位教授的有关论文,选摘了其他著名教授的有关论文和著名著作中的片断,还引用了一些法律和国际条约的原文,严格说来,本书是作者“半写半编”而成的。由于本书的领域涉及广泛,内容复杂,每部分都请最好的专家来写,请最有名的权威来支持。这种既突出重点,又体现合作的方法,使本书内容的每个部分都是最好的,全书也是最好的。
这两位法学教授在分析国际金融法的时候,不是就有关法律条文或判例进行介绍,而是从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出发,用统计数字和图表向读者展现国际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然后进行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分析,再转入各国的国际金融政策分析、国际机构的政策分析,最后才落实到各国的有关法律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条约。这种风格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同美国法学院着重案例教学和司法技术研究不同,在曾经创立了案例教学法的美国哈佛法学院里,这两位教授居然不用案例分析,却用经济统计的数字来分析,以引起读者对国际金融宏观的兴趣。
维仑斯教授进入法学院之前,是经济学教授,而斯卡特教授则是欧美“30人小组”的专家之一。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几乎都是著名的经济专家,斯卡特教授作为法学专家参加这个小组可见他的经济学功底之深厚。
美国的法学院近20年来有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倾向,经济学与法学,管理学与法学,政治学与法学,国际关系与法学等不同学科,现在越来越融合在一起。法学院聘请了经济学博士当教授,欢迎国际政治学的教授到法学院加盟,法学家与经济学家在一起开研讨会,他们之间使用同样的跨专业术语,使用同样的语言,对原来属于两个领域的概念,现在有同样的认识,学者们的跨学科融合导致了研究的融合,这本书就是国际金融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产物。
该书于1994年面世以来,1995年、1996年和1997年每年修订,1998年由大学判例系列图书公司又出版了第五版,作者在修版时有一个特点,不是将全书的内容普遍更新,而是每次更新一部分,由于版权的原因,其他人写的部分内容不变,有时新旧资料会在不同场合出现。
(一)机构布局与地域经济发展不适应
目前,乌兰察布市辖区450家金融机构网点中,中心城市集宁区105家,占比23%,其他县域旗县345家,占比77%。按户籍人口计算,全辖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1.57家,集宁区达到3.26家,其他县域为1.36家,最高的卓资县1.77家,最低的商都县仅1.13家。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网点117家,占比26%,其中县域网点61家,占其网点总数的52%;农村信用社网点237家,占比52.7%,其中县域216家,占比91%,占县域机构总数的62.6%;新进驻的股份制银行网点8家,仅占1.8%。从网点密度(金融机构网点数与行政区域面积之比)来看,乌兰察布市的网点密度为81.8个/万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区水平(44.22个/万平方公里),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0.5个/万平方公里)。从网点形式看,除实体网点之外,各机构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自助机具,以补充网点不足造成的服务空白(见表3)。全辖2013年末共有ATM机具642台,其中网点式自助银行57个,共布设POS机3728台。其中设在中心城市集宁区的自助服务设备占到总量的将近一半,分别为45%、49%和47.5%,国有商业银行的自助设备布设较多,ATM机具占到65%,其中自助银行占到96.5%。
(二)机构业务发展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
全市金融机构2013年末存款余额为655亿元,贷款余额为432亿元,当年地区生产总值833.8亿元,银行贷款对GDP的“贡献率”(贷款余额与GDP的比率)为51.8%,远低于全国的126.4%、全区的76.9%。从网点效能看,乌兰察布市点均存、贷款为1.46、0.96亿元,低于全区的2.9、2.47亿元,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3.66亿元,说明辖区网点规模偏小。从辖区内部看,中心城市集宁区的贷款对GDP贡献率高,达12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的贡献率偏低,为36%,最低的化德县、后旗仅为18.8%,最高的兴和县为68.8%。辖区金融网点点均存款中心城市集宁区达到2.3亿元,县域为1.2亿元,但分布不均,设在乡镇的农村信用社点均存款约为0.4亿元左右;点均贷款中心城市为1.78亿元,是全辖平均水平的2倍,县域及以下为0.71亿元,最低的商都县仅为0.38亿元,这其中农村信用社的点均贷款普遍要高于其他银行,一些国有银行基层网点普遍不发放或很少发放贷款。分机构看,辖区机构网点数、存贷款存量和增量都居首位的农村信用社,网点效率最低,点均存贷款分别为0.84、0.55亿元,而国有商业银行和新进驻的股份制银行网点效率较高,如建设银行点均存贷款达到3.9、4.55亿元,分支机构较多的农业银行也达到2.4、1.3亿元,新进驻的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分别达到5.9、3.66亿元和5.7、3.07亿元。
(三)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工作不适应
2013年末,乌兰察布市全辖共有银行金融从业人员6933人,其中高管人员458人,剔除各机构管理层人员外,各营业网点点均人数为10人左右。从人员年龄结构看,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老化,新进员工少,连柜台一线人员也都是40岁以上的老员工,服务能力和效率不高,同时由于年龄问题,员工在册不在岗现象占一定比例。这种情况在县域基层网点尤其突出,各旗县也基本雷同。农村信用社作为网点最多、人员最多的机构,网点数占全部网点的52.7%,人员数占金融从业人员总数的40.8%,近些年实现了人员的新老交替,新进员工大多服务在基层一线网点,面貌大为改观。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和村镇银行属于新设机构,一线员工普遍年龄小、学历高,管理层人员都有多年银行工作经历,服务和管理能力较强。如包商银行30岁以下员工占88.7%,内蒙古银行员工平均年龄28岁。从人员学历结构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与年龄老化相对应,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大专以上学历不足60%,且多数是在职后取得学历。中国银行以及包商银行、内蒙古银行相对来说属于新成立机构,人员采取招录制,学历层次较高。如中国银行具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到91%,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到39%,在职大专以上学历占到52%;内蒙古银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到67%;包商银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到98.2%。各机构中高学历人员凤毛麟角,研究生学历极少,如中国银行仅3人,包商银行仅5人,内蒙古银行仅2人。从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失情况看,随着金融业态的变化和机构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系统也出现了人员流动加速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基层机构向上级机构流动、国有银行向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流动、股份制银行与商业银行双向流动,也有向政府部门流动(参加公务员招录)的情况。参与流动的绝大多数都是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其中国有银行向股份制银行流动最为明显,导致国有银行人才和资源流失严重。以上辖区金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状况及人员流动情况,反映出辖区金融从业人员结构总体上合理,但局部分布有问题。一是国有银行人员老化,虽然近几年人员招录机制趋于社会化,但步伐缓慢,整体人员老化问题突出,影响业务的发展和服务的提高。二是新设机构人员低龄化,学历较高,工作经验欠缺。三是高学历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项目人才缺乏,现代新业务推进缓慢。
(四)金融内控机制僵化,制约基层网点业务拓展
辖区除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为独立法人机构外,其他机构全部为下属分支机构,业务拓展为授权型模式。由于对风险控制要求严格,各金融机构普遍呈现授信权力上收,导致审贷环节链条加长,审贷效率下降,基层行发放贷款周期变长,难以满足县级中小企业短、平、快的信贷需求,无形中排斥了一些资金需求较急的客户。在基层,基本形成了这样的融资格局“:便宜贷款找国行,着急用钱找农信、即时用款找小贷”。同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考核上以存款考核为主,对信贷增量和盈利指标考核权重低,造成基层机构缺乏贷款业务拓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主动性不高。而且由于过分偏重于风险管控,普遍实行新增贷款“零风险”控制,实行贷款质量终身追究制,这种权力与义务、责任与收益上的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存在“贷不如不贷,多贷不如少贷”的心理,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在针对县域经济特点和特色产业研究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智力支持和机制鼓励。
(五)新设县域金融机构竞争激烈
2011年—2013年乌兰察布市新开业县域金融机构18家。由于县域经济资源有限,各家金融机构竞争激烈,存贷款市场份额出现新的变化。2014年4月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32.17%,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53.2%,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市场份额33.6%,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53.07%,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乌兰察布分行)市场份额5.6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二、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机制、结构、发展的建议
(一)合理布局区域金融机构,形成高效有序的金融竞争环境
目前辖区金融机构数量虽然较多,但分布不均衡、点均效益不高。银行机构营业网点的建立和布局,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总量、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定位,需要在充分调研、严密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乌兰察布市近三年来虽然新设机构不少,但金融总量扩张不明显,只是在市场份额占比方面出现一些变化,属于“此消彼长”。这样的增长只能加剧银行业区域内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扩张和布局的引导,一是改变单纯追求规模速度和市场份额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注重对目标市场的研究,注重效益与效率的平衡;二是在中心城市着重发展证券、信托、租赁等非银行机构,提升在金融中介内部的比重,构建均衡的金融结构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完善县域领域服务体系,在机构种类少的县域适当增加网点设置,形成比较充分的地区竞争环境。
(二)积极拓展业务,加大支持力度,适应县域对金融的需求
一是要强化商业金融对“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各国有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县域经济和小企业发展的新形势,给予县域分支机构一定的信贷权力,促其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合理授权授信,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信贷扶持,在支持县域经济壮大的同时,搞活县域国有银行。二是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功能。要通过加强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内部机制的转换,通过建立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机制,增强自身营运能力和资金实力,提升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政策,加快接入征信系统,发挥支农支小作用。四是开展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在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拘身份、不拘地域、不拘所有制,交叉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形成综合发展、相互关联、协作配合的金融综合经营体。
(三)重视县域机构金融人才发展和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升,适应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要求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各金融机构都要重视人才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一是要尽快实现人员的新老交替,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快新陈代谢,构筑金融业的人才高地。二是要增加基层服务点的人员配置,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育综合能力强的客户经理队伍。三是要适当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创新适合地区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
(四)重视金融规划和业务合理拓展,倒逼区域经济合理调整结构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一)货币政策应该为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金融制度的供给也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事实表明,过度宽松的货币环境是助长投机因素的温床。如果在资产价格异常波动的阶段,即使对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资金也很有可能避实向虚,而不是真正应用于生产领域。
(二)货币政策调控不应使经济形成对货币的依赖
多年以来,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放就乱、一紧就死”,经济下行时刺激政策出台、经济好转时刺激政策退出。目前,我国M2/GDP比率已经很高,意味着资金的产出效率明显下降,也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杠杆率较高。在此货币环境下,金融机构面临两难抉择。
(三)货币政策要关注融资成本,运用相关工具进行调节
这一方面要求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资金价格改革,从而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准入制度,推动金融机构良性竞争,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通过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提高金融动员资金的能力。大力鼓励社会创业,使资本、科技与企业家精神充分结合。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确保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加快金融领域的简政放权,是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监管政策层面
(一)从监管上杜绝层层加水、体内循环的问题
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即是很好的范例。在此之前,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产品和交易结构的复杂创新,银行信贷资产化身为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旨在规避监管。企业通过资金池等非信贷渠道获取资金,导致融资成本提高。此类问题必须从监管层面加以杜绝。
(二)信贷资金的监管
应严格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规定,坚持受托支付,避免挪用,坚决打击挪用信贷资金进行投机炒作的行为。
(三)注重高频交易的监管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利用高频交易套利的行为。高频交易对于市场具有强烈的影响,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也有弊,需要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四)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导
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金融业务的延伸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前提导向,禁入产能过剩行业,对于新兴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应定向投放,降低其融资成本。对于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特别是交易结构复杂的创新产品,应要求金融机构充分披露信息,监管者要充分掌握产品功能、设计原理及其风控措施,以正确作出引导、加强监管。
(五)探讨建立全国性资金流向监控系统
及时掌握信贷资金、银行表外业务、类信贷业务等各类金融工具融入资金的流向,以保证监管实效。
三、金融机构层面
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经济周期中始终保持稳健。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抓住市场机遇,在支持经济实体的发展同时,提高壮大自身实力。二要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努力防控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各类风险,健全审慎经营机制,运用风险抵补措施缓冲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三要不断开发金融技术,努力控制成本,延伸服务范围。四要坚持金融创新。创新始终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解读,由此找准支持的对象、产业和企业。金融机构应当创新金融工具、设计出新型的融资方案,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整体经济形成内生增长动力。
四、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生态及金融技术的层面
(一)加强金融基础建设
尽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完善登记、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供便利。
(二)从金融基础设施的源头根绝监管漏洞
很多看似监管的问题实际上与金融基础设施有着很强的关联。比如,如果企业账户管理规范、绝大多数交易以及全部大额交易都通过电子渠道结算,资金流向清晰且有迹可循,则资金监控就较容易,防范信贷资金挪用的成本就会降低。又如,如果合同管理、发票管理规范,那么利用假合同、假票据骗取金融机构融资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三)优化金融生态是吸引资金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经济阶段、不同地区,由于地区经济水平、金融生态状况存在差异,因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也不一,持续优化金融生态是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重要途经。
(四)推动金融技术的进步
一、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实施开放型经济虽然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开放型经济是伴随着市场的开放产生的,在市场开放的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将资本安排到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因此金融在开放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支撑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样就加大了金融风险传导的速度,增强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的冲击。
首先,开放经济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而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式的开放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开放会促进国外的金融资本与金融产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些国际因素的进入在给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会推出更多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缩短资本积累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在这种显著的成效中,以利益为中心的资本会带来不适应金融发展的结果。比如,实体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后果,这些都会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诱发金融危机的出现。另外,金融创新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金融系统的运行毕竟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系统的崩溃。
其次,我国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缓解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情况都发挥着非常有利的作用。而随着2014年英国决定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国债的举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更加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我国金融的稳定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关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国际与国内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站在美元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带来的对于美国国内货币政策运用以及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这些年,使得美国国内贸易赤字非常严重,政府的负债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因素便促使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现,而对于财政及金融政策的放松管制,便引发了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都要引以为戒;而我国的学者主要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型经济下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学者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实施、金融投机行为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和美国相对比的地步,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会对我国的汇率制度造成不利影响,破坏我国汇率制度的统一,影响我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存在非正常流动,无论是某些国家大量买入人民币还是大量抛售人民币,都会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讲,在开放型经济中,无论是金融领域的开放带来的金融创新还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大规模的非正常流动,以及整个国际宏观环境本身带有的不确定,都会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都会对我国金融防范与自身化解外部风险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采取开放型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如何适应这个趋势,在开放经济中有效维护我国金融的稳定,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二、开放经济下维护金融稳定的实践
由于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既有金融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性,又有相关外部政策原因,因此在维护开放经济下我国金融的稳定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从金融系统自身考虑。处在金融系统核心地位的银行业要做出重大调整,积极维护金融稳定。首先要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来防范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即提高银行坏账准备金率,使其资产不会受到突如其来的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国银行管理机构要完善对各大银行的监管力度,对贷款的额度以及比率等都做出相应合理的最高限额规定等。其次,加大银行业信息的透明度。加大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力度能够驱使银行机构更加谨慎地经营与管理,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多的金融产品泡沫,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化解银行业的支付与结算风险,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清算体系相关的做法,银行要时刻关注客户借贷的流动性,这样可以随时掌握贷出的资金的用途,从而化解某些不必要的风险。从相关的外部因素考虑,则需要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作用。我国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宏观政策的变动是引起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在如今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另外还需要加强国际间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起金融危机处理机制,既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强交流,也要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这样即使出现了金融危机,也会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金融稳定理论与实践方面分析了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化解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造成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围绕着金融稳定的概念,分析了能够影响金融稳定的金融创新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指出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开放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而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分析了开放经济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预防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既包括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加大银行业信息的透明度等金融业内部的措施,也包括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作用、加强国际间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外部措施,这样在内外部共同作用下维护开放经济下我国金融的稳定。
作者:江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美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导致了许多银行纷纷因亏损而濒临倒闭。银行业普遍更加关心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水平,从而出现借贷紧缩甚至借贷枯竭,其必然后果就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现在我们正在步入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步骤,向银行注入资本,并希望制定有效的政策来结束这场金融危机。
我认为目前的经济衰退会直接导致美国经济的负增长,也许年度累计会达到1%到2%的负增长。随后经济的恢复会比较缓慢,因此未来两到3年内我们都会感受到这场危机带来的伤痛。
然而全球经济恐怕不会出现紧缩,因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会潜在地高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欧盟经济会出现紧缩,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增长会明显放缓。我认为这场经济衰退会让世界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接受考验,不仅仅是美国和西欧,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
美国经济多年以来1直在巨额赤字下运行,我想现在差不多是改变状态的时候了。这意味着美国的消费需求在国内会降低,美国人会把消费更多地转向商业投资和更加保守的理财策略。这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对美国的消费品出口贸易会出现减少,同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依然会继续保持。由于对美国出口贸易降低或者出口贸易增速出现减缓,我认为中国经济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我们展望未来20年或者30年,你会看到中国的经济规模日益接近美国的水平。在看到中国追赶美国的同时,你会看到中国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领域转换,就像510年来美国和欧洲所经历的1样。这将让中国经济与今天截然不同。与其做1个制造业大国,不如成为1个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面向消费服务的经济大国。
我认为在提高国内需求和对美出口贸易萎缩的问题上,中国应当进行认真的思考,使得中国经济全方位地平衡发展。其中的1个方面是,中国应当适度地进行真正的投资。假如中国在房地产领域过度投资,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崩溃就会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如果对经济高速发展做出盲目的乐观估计,因而进行过度商业投资,这同样也会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我认为中国需要思考国内投资策略,比如说在房地产和商业投资领域追求健康适度地发展。
实际上,我想中国也应当关注如何建立和保持1个健康的金融体系。经济繁荣的背后容易掩盖银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的事实,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时候,银行业监管方面的漏洞就显露出来。中国的银行业长期受到坏帐的影响,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建立稳固的现代金融体系,不要建立现在美国和欧洲的那种债权过度的金融体系,应当建立那种债权较少且不以房地产业为主的金融体系。
最后我想补充1点,在美元是否是良好的储备货币问题上,过去几年,许多人关注欧元或者储备多种货币以备不恻。我们现在看到了灾难的发生,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美元表现10分强劲,这表明美元实际上是很好的储备货币,当危机来袭,美元实际上出现了升值,这正符合我们储备货币的愿望。我知道中国因为储备有大量美元,多年获得很少的回报而受到批评,但现在是得到报偿的时候了,美元的走强使中国获益。
[关键词]:西部地区;经济;金融
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必须具备四种基本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区域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金融积累不足.本文试图剖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中,货币政策金融制度等金融约束的生成机理并寻求缩小金融差距、实现金融趋同拔而达到“内聚”的金融发展战略.
一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现实背
经济系统向前推进需要大批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无疑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动因和关键约束.受历史的、自然的、地理位置的赴会文化的,尤其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约束,西部地区的金融业总体不发达,金融在西部地区经济成长中的贡献不如东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相关比率差异(即金融资产GDP的比值).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占全国该行业国内生产产值的14.5%;1999年,西部地区金融业、保险业的国内生产产值为607亿元,仅占全国该行业国内生产产值的14.7%,而同期东部为39%.这说明西部地区金融对经济的贡献不及东部大.
2.金融资产总量较小。1997年,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的13.4%和15.3%,而同期东部地区为65%和57.l%;1999年,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的142%和16.3%,而同期东部地区为63%和58%.这说明西部地区资本形成存在障碍.
3、金融组织结构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务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相对缓慢.1999年,西部地区国家银行存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78%: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83.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而中小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业务的比例均较小.这说明西部地区存在金融浅化的倾向.
4.金融发行和交易额较小.1997年.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总数137家,同期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总数473家1999年,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总数148家,仅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39%;1999年,西部地区有价证券发行量仅占全国发行旦的3.57%.同时,到目前为止,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基本上还是空白.
5.金融经济开放度大大落后于东部.东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存在东高西低的特征.东部地区的开放度为16.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西部地区(2.68%)近14个百分点.1998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3.74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的3%,低于广东、江苏等东部任何一个省(市)规模.这说明西部地区金融经济未打破“内循环”态势,如图示:
东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
二西部经济成长中金融约束的原因
地区间金融资源开发的差异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自然环境,否则,最终将陷于“自然决定论”,区域经济的崛起无法实现.从理论上讲,同一国中区域经济的差异应该是暂时的,从政策上讲,也允许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但若西部长期贫困下去,也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按照哈罗德·多马的增长模型,假定在短期内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率(储蓄率)成为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索.同样,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中,资本稀缺(低储蓄能力)成为国家经济.贫困的直接原因和必然结果.再者,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把资本积累提高到10%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刘易斯则更加直接地把一国从5%的储蓄率提高到12%的储蓄率,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所以,地区经济发展快慢从根本上取决于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金融资本的积累.魏后凯认为,1986—1997年间中国三大地带和中西部各省区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33%一56%是由资金投入增长率的差异引起的.
在我国的经济成长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造成了人均收入水平低,从而边际储蓄倾向低,以至于资本形成和有效需求都不足.经济运行过程中既缺乏资本供给方面的推动力,又缺乏资本需求上的拉动力,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西部地区经济成长的主要障碍在于金融资源效率低下和资本积累不足.造成西部地区经济成长中存在严重的金融约束的主要原因为:货币金融制度内在的缺陷对西部金融资本形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元货币政策下货币价值的“二元性”
(1)西部地区货币价值被低估.货币具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货币的内在价值表现为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外在价值表现为货币的价格,即货币的利率或汇率。西部地区货币价值呈双低态势。一方面,西部地区货币外在价值低.由于货币币值和通货膨胀率在地区之间的高低不同,从而使市场利率的决定与形成也不一致.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率高的地区市场利率水平应该较高,资金的利润率也比较高.货币逐利的本性引起地区之间的货币交易投机,造成西部地区资金向沿海地区流动,进一步弱化储蓄能力较低地区的储蓄率,导致西部地区资本不足.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货币的内在价值低.从理论上讲,货币购买力高的西部地区购买股票、债券的收益率应该高于货币购买力低的东部地区,可由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股票质券等有价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是统一的,因此,尽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交易操作,无形中中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储蓄却被东部地区剥夺了.
(2)西部地区货币乘数值较低.由于国家规定了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因此,法定准备金要求全国同一水平,但由于西部地区的总体存款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因而按同一水平上缴存款准备金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紧张状态.同时,由于西部地区信用文化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存款中所需现金比率较高,在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下无法得到照顾.因而西部地区的货币乘数长期低于东部地区以至全国平均水平.
(3)西部地区受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首先,信贷规模控制对东部地区已经失去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还在强化.从1990年代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地区间的资金流动渠道增加,非金融机构的快速成长和商业银行逐利动机的强化.导致东部地区的资金不但没有流出,反而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入东部存差地区.加剧了东部地区的存差和西部地区的贷差.结果,东部地区一方面向中央银行要求增加规模.另一方面又通过非金融机构放贷出去。而西部地区一方面向中央银行要资金,另一方面资金又流向东部地区.其次,利率政策的调控力度东部弱西部强,进一步助长了西部地区资金的东流.由于地区间资金利润率的不同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同,东部地区虽然执行统一的官方利率,但实际上利率已经市场化。而西部地区严格执行统一的官方利率,使实际利率长期处于低利率或负利率之下.资金的逐利天性,必然加剧西部资金被“虹吸”到东部.所以,东西部地区对“一刀切”的货币政策的承受能力不同,在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东部地区的“抗震”能力必然高于西部,受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小。
2.金融制度安排上的约束
(1)从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看:东部地区的监管力皮有所放松,使东部地区在发展中积聚了一大批资金,加速了其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首先,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下,人民银行的台规性检查在东部地区宽松,但对西部地区的监管集中在经营的合法性和风险性中,因而投资诱导不足,造成了资金的沉淀,增大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其次,目前我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主要以现场监管为主,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人民银行的监管力度和监管范围相对有限,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有限,所以监管的力度和范围相对较大.这样.虽然在防范金融风险上取得了成效,但也造成西部地区金融效率偏低的结果.最后,由于东部地区的金融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基本上实现了“大社会、小政府”的体制格局,政府对金融监管干预较小,而西部地区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力度较大,因而限制了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2)从金融组织制度安排看,西部地区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而非国有金融机构如新兴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种金融组织制度安排的结果,一方面增强了东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金融业的竞争,从而提高了东部金融业的效率.而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投资选择上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多,并且实行国有商业银行统一法人制度和系统内统一调度资金制度,经营原则上以公平为主,必然在效率和发展上落后于东部.最后,在地区市场经济含量不同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设置条件过份强调统一,西部地区增设的金融机构失去比较优势,这实际上是对西部的政策歧视,并不利于西部金融资源的利用.
(3)从金融市场制度看,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呈现出地理上的二元金融市场结构,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处于起步阶段.就货币市场来说,西部地区的同业拆借市场处于自我封闭发展,或者将其变成绕开央行规模管理的渠道,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投放到沿海地区获取级差资本利润率;就资本市场发展而言,国家着力培育东部市场,东部地区有价证券发行量占全国近一半,全国性的右实力的证券商集中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东部占了很大比例,资本市场的发展东部基本已实现按市场经济原则动作,而西部地区几乎还靠行政手段推动.如此发展态势,自然加速了东部地区的资本积聚,东部地区经济成长发展必然会快于西部,西部地区经济的成长必然会受到严重的金融约束。
三解除金融约束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我们并不认为一国总体经济的增长、市场的自发力量能够使地区经济差异逐步缩小、相反.市场力量倾向于使稀缺资源向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从而更可能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的国家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在所难免,但对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来说,西部地区的经济成长至关重要,解除金融约束是当务之急.
1.近期战略——解除西部地区的金融约束
在这个阶段,要求国家采取不同于开发东部的、有区别的金融发展战赂和金融发展政策。为此,政府在货币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引进外资上应该实行分层次调控,以达到解除西部地区金融约束的初期发展战略。
(1)通过“强政府”作用,实施政府替代,强化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调控作用和政策支持.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失效”的市场运行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目标、原则和决策等.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迅速推动区域经济的成长.既然通过市场的力量无法使区域经济均衡地发展,“强政府”金融安排就是最现实的抉择.具体应做好下述几方面工作: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取消不利于缩小地区差异的经济金融特权;坚持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目标,认真搞好不同地区的经济金融反向调节;制定明确的区域金融政策和金融发展目标;并使之法律化,在利率、难备金率、金融机构的设置原则与条件及信贷政策等方面对西部实施优惠顷斜;加大政策性银行对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发挥政策金融机构在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作用,并促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促使西部金融业产生大集团;建立西部开发基金,可从国家基本建设专项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非经营部分.或者由政策性银行运用,或者作为吸引东部企业的补贴。
(2)发挥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调整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大力发展新的区域性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增强西部吸纳资金的能力。西部地区信贷政策应首先支持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应提高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比重,加快西部地区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其次,应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比重,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后,应提高第三产业贷款比重,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商品化程度。另一方面,应考虑在西部地区设立区域性的商业银行,积极引外资银行“西进”,发展投资基金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西部地区企业的资本运营创造条件,为西部资本市场的建设奠定基础。
(3)发挥直接投资渠道的优势,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利用现有的股票市场融资,在扩大西部资金来源时,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重组,实现国有企业三年减亏增效、有进有退的战略目标。为此,西部企业应充分利用“壳资源”,即一方面用好“壳内资源”,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进行壳内重组;另一方面,以收购、兼并托管等方式,进行壳外重组,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西部资本市场不仅要在量的方面有所突破,还应在质的方面有所提高.西部资本市场应着力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素质上下功夫,只有实现了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资金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西部.政府应加大对西部资本市场的扶持,采用适当的优惠政策,如税收返还、实行公共投创倾斜、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专项补贴等,以促进资本市场的成长和发展。
(4)吸引民间投资和积极引用外资.由于西部的投资利润率低于东部,此阶段应给予民间投资和外资优惠政策.可考虑对特定地区的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或借鉴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经验,在若干个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级的“点”上,由中央政府对投资者实行以补贴为主的“诱导型”政策,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济“造血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经济运行的环境。
2.远期战略——实现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深化
(1)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国家调控信用制度,实现金融制度创新。我国长期存在的计划信用体制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西部地区应在本轮经济成长中率先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大内部稽核力度,使金融机构内部决策和业务经营程序化、规范化,从而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1.广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广西农村金融体系已逐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局面。目前,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共同为广西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正规性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非正规性金融机构则有高利贷、民间自助借贷、合会等形式。
2.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通过实证统计,2012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490.72亿元,2003年为1030.89亿元,增长了2.3倍。其中,2012年广西农业产值为1724.05亿元,2003年为500.82亿元,增长了2.4倍;2012年广西林业产值为245.26亿元,2003年为53.80亿元,增长了3.5倍;2012年广西牧业产值为1072.77亿元,2003年为342.83亿元,增长了2.1倍;2012年广西渔业产值为331.74亿元,2003年为115.53亿元,增长了1.8倍。通过上述数据的计算,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势态总体良好,尤其是2003年以来,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较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从上述实证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广西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农林牧渔业产值逐年增长,广西农村金融深化指数也逐年提高,广西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广西农村金融深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即农村金融深化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政策启示
1.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政府应该坚持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首先,重新整合已有的金融机构体系,使各部门、各机构明确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引导和促使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业务上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引导多种结构和形式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有序发展,增强金融机构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有效创新,进一步放开农村市场;最后,增强金融方面的保险市场对农业的保障作用。保险市场对农业的扶持,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由于农业高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稳定农业的健康发展。
2.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规和政策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引导,明确各有关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力实施对涉农金融业务的减税、免税等政策扶持,调动涉农行业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激励其对“三农”的服务行为;再次,建立政策性金融支农机制,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落实国家相关的“三农”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最后,完善农村消费信贷的政策,拓展农村费消信贷产品,提高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活跃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力度
金融创新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重要的手段。金融机构应加大农村金融创新力度,不仅要对农村金融产品、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方面进行创新,还要在农村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管理制度,保证农村金融创新健康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深化的进程。
4.建立农村信用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政府部门作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主导者,应积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坚决打击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快农村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的建设,为农村和农民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广泛、有效的农村信用体系,为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保驾护航。
5.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效率
一、应对金融约束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对我国的农村经济来说,劳动力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水平的提高。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来弥补,但我国农村的生产长期依靠低水平供求进行维持,也造成了资本的利用效率低。要摆脱金融资本约束,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发挥政策作用。在农村发展全面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建立、发展全新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发挥政策性银行平台的作用。二是在农村建立大量的农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担保,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也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小型金融机构的优势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经济,改变传统的金融观念。
1.发挥政策作用
发挥政策的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在农村发展全面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建立、发展全新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发挥政策性银行平台的作用。从现代农业角度出发,实现土地经营模式的转变,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向农村经济发展中注入大量的金融资本。规范农业银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国有银行的政策作用。
2.提升农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降低信贷风险
在农村建立大量的农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担保,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也发挥监督作用。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小额资金,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解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3.充分发挥小型金融机构的优势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小型金融机构的优势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资金供给,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同时减少信贷违约现象的发生,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此外,还需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实现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结语
要解决金融资本约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积极发挥小型金融机构的作用,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林艺能 单位: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人民政府
在认识不充分的影响下,进一步导致了金融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相对单一,较难符合创新发展的多元化需要。由我国当前金融体系来讲,一些金融机构依据赤道原则开展低碳金融业务,呈现出了种类较少、规模不大的现状。且金融市场较难为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完善的融资平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水平较为落后,因而令低碳经济建设中直接融资百分比有限。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与创新策略
1.提升金融机构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
当前,金融机构实施信贷投入仍旧是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配置资金的有效渠道,为此,应进一步提升信贷支持。可通过提升政策性支持,符合低碳经济建设中有关新能源开发、节能降耗等基础项目建设拓展的经费需要。另外,应进一步全面贯彻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政策,提升商业金融单位针对发展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核查评价以及动态鉴定,进而创建健全良好的绿色信贷工作系统。另外,应扩充业务规模,创建绿色通道,将排污许可凭证作为抵押物,有效缩减低碳项目面临的信贷风险。
2.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全面创新
创新为金融市场不断向前的核心动力,因此金融机构应依据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发展特征,全面更新服务、创新产品。可直接以基金方式投资低碳项目,进而为其供给更广泛、更可靠且持久的资金支持。另外,应创建良好的信用交易管理平台,推动低碳产品的快速交易。再者可推行低碳信用卡,吸引消费并扩充可再生性能源的再投资。为扩充市场需要,金融机构要加快推出低碳理财产品,例如同碳排放交易量融合的理财产品,同水资源、环境变化相关的环保产品等。金融中介单位也应积极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例如主动提供信用登记、为低碳项目做好资金结算、发挥托管管理功能,优质的进行清算服务,进而推动低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创建完善的支持低碳经济建设金融机构系统
完善的金融机构系统其效用价值十分明显,为此应进一步优化内部体系,提升其在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工作效率。可积极引入控股机构、股份制经营单位或是外资金融企业,提升其分支系统的总量,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建设中金融支持机构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另外,应准许外资金融单位进行绿色信贷服务,发展绿色证券以及保险业务,进而借助其在低碳项目发展中的优势,推动合理有序的竞争,全面提升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经济创新发展。对于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倾斜政策制度应合理应用,快速组建同低碳经济建设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信用评价单位、信息服务机构与独立的三方认证单位,激发他们在扩充低碳经济建设融资途径中的核心功能价值。
4.开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多层次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为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可在较大范畴中确保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经济建设发展筹措所需的充足资金,推动各区域经济建设实现稳定、优质的发展。为此,应积极发展培育良好的货币市场,例如票据贴现以及回购市场等,进而获取更多的资金量,扩充低碳经济单位的融资途径。另外,应做好资本市场发展建设,引导低碳经济单位利用股票、债券的发行使融资规模全面扩充。对于有能力的单位应基于资本纽带鼓励其跨区域、跨行业进行重组兼并,进而构建形成更大规模的新能源、降耗节能低碳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5.扩充商业融资渠道
为扩充商业融资渠道,应利用政府单位多边组织以及基金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并吸引外界风险资本,提升投入力度,优化低碳经济项目质量。再者,应有效应用融资手段,扩充民间投资,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单位积极完成技术创新,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