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时间:2022-02-15 10:0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第1篇

摘要:新技术革命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科技变革和创新进程,对于全球的环境和资源方面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把握新技术革命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研究内容。本篇论文对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利用和不断地促进当前的新技术革命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全球性问题

当前全球范围内各领域的新技术革命和创新,对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改变,这些新技术革命扩大了人类改造我们当前自然界的能力和范围的同时,也相应的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各类问题。比如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浪费、人们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世界各地动植物种类的消亡等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作用直接影响到人类当今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以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于我们人数众多、资源相对较少、能源消耗严重的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国家适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1新技术革命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革新,人类扩大了改造自然的领域和范围,提高了向自然界的各个领域进行改革和创造的各种方法和知识,把当前文明的进程在物质、精神、文明方面都推到了新层次和新境界。但是这些变革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方面问题,例如人口的迅速增长、食品和药品的供需矛盾、自然和生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浪费和低利用率以及最近屡屡见报的各地核电站和核废料的污染威胁等问题。上述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得以控制和限制其恶性发展,人民的生活和环境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认识,不能只看它对经济、利润及GDP等的贡献,还要衡量其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发展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1新技术革命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农业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随着生物和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在资源优化和环境保护前提下推动新型农作物培育、育种和防病等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革新和普及,农业发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进而改变过去靠天吃饭和被动的耕种模式,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如新型灌溉技术、优秀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预警及农业信息化革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促进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和进程。1.2新技术革命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和技术保障:工业发展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进步和增长。新技术革命的各项成果促进传统工业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壮大。我国能源消耗量居世界首位,如何开发绿色及可再生能源,提高石油、地下原煤等化石类资源的利用率,离不开相应的技术革新和各产业的改革创新。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核发电厂技术、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必然对我国的资源节约和新技术的研发的提高起到更高的水平和要求。全世界的航空航天、信息革命、农业现代化和新材料技术等不断的发展和革新,必然对整个世界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2新技术革命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不断感受科技革命带来的丰硕成果和便利的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新科技革命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在提速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粮食问题、人炸等等。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大趋势,但是不应该以牺牲自然和子孙后代的生活为代价,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和创造对于人类的未来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应当在不超出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状况下,完善自我和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人文素养。不能等到自然以猛烈的灾难反馈给我们以后,我们才开始想到要依靠技术改革去弥补过去的错误。我们不能打破环境平衡,然后再去不断攻关和努力修复,那是完全错误的做法和补救方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不断对交通运输、资源需求和物质满足方面的指数提升,新技术革命在促进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比如我们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很多城市的悬浮颗粒浓度常年严重超标,地下水资源和生活用水污染与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行业如造纸、冶金、化工及采矿等重污染行业治理困难,废水、废气、废渣等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和减排,我们只有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技术革新,才能对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根本性的发展和促进作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同时面临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所以必须发展经济和国民急需的各类工业和生活物资。我们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和富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面对历史性问题,我们绝对不可以走西方国家过去犯的错误。他们曾走过只注重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弯路,让后代来承受他们过去的错误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

我们不可以把当前的经济繁荣建立在对子孙后代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也不能把当前的发展和成功建立在对当前一次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甚至破坏的绝路上来。唯有不断创新去发展可持续的道路,才是当今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所应当选择的正确和光明之路。当前我们常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一九八七年全球环境与世界委员会的基础上倡导和提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各项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在一九九二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依据联合国所提出指定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结合本国的各项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方针、政策和相应的行动目标和大纲,制定并且了基于本国实际情况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文件。当今我们要本着对自己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以及为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来关注自己国家和全球的科技革命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和当前的经济现状,而应该踏踏实实的去不断解决好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和民生问题的协调和发展,把这些事情当做一个国家和政府的主要事业来完成和研究。我国政府非常有战略眼光和思维,从很早就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调查,并且在巴西的全球之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上,就对着全世界代表作出庄严承诺。在一九九四年我国政府就审核和了我们国家自己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其中明确说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纲领和任务、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产业、从上到下的对应举措和评价方案等,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当作自身的需要和必然选择,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它同现代化建设,同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等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结论

中国作为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口数量巨大的这样一个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的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面临这种两难境地的,新技术革命是带来根本性转机的一条道路,必须依靠知识和科技革命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只要我们不断抓住全球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两者的相互提高和促进,我相信在21世纪我们的祖国必定可以取得辉煌的成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何曼,当今科学技术革命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学与研究,1997,(11).

[2]张立.环境科学科学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湖北技术学院学报,2001,(5).

[3]张大云科技革新对当今时代的影响[J].江西社会研究中心学报,2002,(7).

[4]李毅.自然环境保护与相关理论分析[M].上海:人民文化出版社,1999.

[5]张一鳌.当代科技革新与历史发展的关系[J].长江大学学报,2000,(3).

第2篇

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东莞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过去比较低,尤其是地理教师。近年来,东莞地区经济飞跃,新进地理教师几乎都是由市教育局统一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这提高了东莞地理教师整体师资水平。在整体师资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学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时,一些老教师缺乏系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新技能,许多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是一项必需的、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为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随时“充电”、自我“增值”,成长为一名专业化教师。教师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全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教师专业化。为了让学生学习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角色,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带来了新挑战。在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角色应由过去简单的地理课程知识讲述者转变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评价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者,由地理教师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教师。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作为担任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的主力教师,要通过校本培训或制度化学习,尽快实现教师角色转型。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任务艰巨,这决定了地理课堂教学需要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升华到意识需要学生将课堂理论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为此地理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和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上升为成熟稳定的价值观。

平时,地理教师要多进行教学反思,多结合教学案例与同事进行讨论、分析、思考。另外,地理教师还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收集、分析资料,撰写教育论文或体会。

三、教师要自主发展为学习型教师

可持续发展知识和技能与日俱新,对基础地理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地理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地理教师而言,面对新知识,要增强学习意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个要素。涵盖了自然、经济与社会三个层面,涉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基本目标是达到人类与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一定规律紧密结合而构成的地理环境整体的协调统一和共同繁荣,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地理教师要先掌握、理解这一思想,不断充实、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自主发展为学习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

自主发展为学习型教师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保证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效开展的根本途径和策略。地理教师只有注重激发自我提高动机,积极反思与实践,才能紧跟可持续发展潮流,为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第3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SWOT分析法;慈溪市

迈入21世纪,海洋正成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随着陆地经济的不断饱和,陆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占地球总面积70.8%的海洋,正逐渐成为开发的新目标,海洋经济得到重视,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纪经济的发展。据专家预测,海洋经济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21世纪初的6%上升到16%左右,海洋经济成为21世纪的主题。

一、海洋经济概述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和表述都不尽一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洋经济概念体系。国内有学者按照经济活动与海洋的关联程度,把海洋经济分为三类:(1)狭义海洋经济,指以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2)广义海洋经济,指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的经济活动,包括与狭义海洋经济产生上下接口的产业以及陆海通用设备等。(3)泛义海洋经济,主要是指与海洋经济难以分割的海岛上的陆域产业、海岸带的陆域产业及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等。本文认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资源为基础,海洋产业为载体,海港优势为依托的经济活动及其总的结果。

二、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SWOT分析

1.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慈溪市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上海-杭州-宁波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其次,处于河流的下游,含沙量高,滩涂区位优势明显。再有,属于新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头堡位置,地处交通黄金段,交通优势成为新的亮点。

(2)陆上优势——329国道、杭甬高速公路、萧甬铁路贯穿本区域,在一小时交通圈内有宁波北仑港和栎杜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便利的交通把慈溪与内陆紧密联系在一起,慈溪工业发达,宁波成为资源补给地。机械电器、塑料电子、轻纺化纤等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企业,为慈溪市提供巨大的经济资源。

海上优势——滩涂面积广大,并且开发密度较低,滩涂围垦造地、“耕海牧渔”的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地处下游位置,河水带来大量河沙中的矿产资源与淡水资源,且河水的注入淡化该区域海水盐度,为慈溪的用水提供潜在优势。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带来大桥经济,为慈溪缩短与上海的距离,开阔海上作业的空间,更好利用上海的繁荣优势。

2.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港口劣势分析——虽然慈溪地理位置临海,处于杭州湾岸,但是由于河水的注入,带来大量河沙,处于河流下游的慈溪,受河沙的影响,水位并不深,要发展海洋运输业,开辟港口,将是一大挑战,挖沙的劳动量,资金的投入,可能造成的海底层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生态破坏,都是慈溪人要面临的难题。

(2)模式劣势——慈溪市虽然经济实力较强,但是却也是地域、资源小市,能源的缺乏,滩涂资源的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可供建设用地有限,水资源、森林资源与环境容纳力更不充裕。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迫使慈溪市发展模式的转型,这就对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步伐造成阻碍。

3.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慈溪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海洋局二所、宁波大学等单位专家的评审,在分析慈溪市海洋资源现状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慈溪市自身的海洋资源,研制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4.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威胁(threats)分析

环境威胁——慈溪市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是必有的,加上河流所带来的印染、电镀、熔炼等的上游行业的污染,由滩涂发展而来的慈溪地质对雨水贮存的能力差而导致的地面干涸,都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岸带的生态环境。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必将面对这些污染的治理、防御难题,也影响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步伐。

大桥经济威胁——杭州湾大桥的建成,带来巨大优势机遇,但必须得面对突变期的过度、负面因素凸现的威胁,即由于企业、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是流动的,大桥经济从本质上讲也是流量经济,更是开放型经济,大上海的繁荣是机遇,更带来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占用农地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耕地的不断减少。除地表生态发展得不到维护外,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加及难以为继,使慈溪本来就稀少的资源更难利用。

通过以上SWOT分析得出,慈溪市发展海洋经济就得走一条科技的生态之路。

三、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物有两极,慈溪发展海洋经济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如何发挥优势,尽量避开劣势或者减小劣势影响,让慈溪海洋经济发展能取得成功收益,笔者有以下三点看法:

1.科技兴海

慈溪人要用科技的眼光看待海洋,发展海洋经济。首先,利用经济实力优势,加大对海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化专业配置,加强在海洋高技术研究前沿和海洋科学研究热点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其次,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行资金倾斜,支持对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再有加强对本地区海洋的勘测研究,探寻出一条适合慈溪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道路来。

2.可持续发展道路

《21世纪议程》提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目前沿海陆域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海洋资源破坏严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好资源,实现资源的长期循环利用,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强海洋资源管理,特别在渔业上,要制定许可捕鱼政策,发放捕捞许可证,防止围渊捕鱼,每年设定日子对鱼苗放养和成鱼的禁捕,形成捕养循环结构。如宁波象山的开渔节,就是一条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被称为“海洋清道夫”的梭鱼,不仅能铲食网箱底养殖鱼类吃剩的饵料及它们的排泄物,还可有效修复生长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慈溪海域滩涂面积广,适合梭鱼的生长,大量养殖梭鱼,不仅丰富了鱼类资源,更能对环境生态起到保护及修复作用,一举两得。同时,科技兴海,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体现。

3.创新实现“海陆互动”

海洋经济是陆地经济的延伸,海陆经济在空间上相互衔接,在产业上相互渗透,以海洋资源带动陆地相关经济的发展,弥补了陆地经济的不足,以陆地经济在资金、设备、劳动力等上面的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互动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作为海陆联系的纽带,是海陆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慈溪来说,运作好“海陆互动”,充分发挥陆地优势带动海上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使慈溪成为小康城市的战略之策。

慈溪市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路子,就要不断的利用发挥优势力量,科技兴海的同时,不要忘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政府应该牢固树立海洋权利意识,坚持依法管海、用海,做好海洋管理、开发和保护工作,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和严格执行《慈溪市海洋功能区划》,及时做好海涂围垦用海等项目的申报以及水利设施建设用海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慈溪人要发展海洋经济并取得成功,要放眼长远目标,积极培养高科技海洋人才的同时,不懈的对海洋高科技进行研究,对本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做全面的探索,拒绝照搬成功模式,吸取经验,争取在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管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海洋意识,扩大传播,使慈溪人成为有素质的海洋开发者。

发展地区海洋经济,带动海洋相关产业的进步,促进海洋产值的增加,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增加,(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53页)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起到促进作用。对慈溪来说,在21世纪海洋世纪的浪潮推动下,把目光定向海洋经济,跟进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路子来,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向东.现代海洋经济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61-63.

[2]徐质斌,牛福增主编.海洋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0-31.

[3]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Ml.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9-73.

[4]朱凤岚.经济与区域合作[J].当代亚太,2006,135(3):21-26.

[5]陈军,罗立峰.沧海桑田——浙江省慈溪市[J].新湘评论学习报,2007,24(2):1-20.

[6]沈庆琼,王成超.基于港口物流的产业对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45(2):53.

[7]黄明生.中国海洋经济问题研究[J].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2007,37(2):56-58.

[8]吴姗姗.大连区域海陆经济互动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经济学研究论文,2006:2.

第4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人文关怀 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作为目前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流,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技体育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竞技体育的大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全民体育的大繁荣,竞技体育似乎更关心的是成绩,而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等等。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回顾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起点,标志着竞技体育的诞生。“它既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竞技体育的踪迹,它已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的确,竞技体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了普遍发展,竞技体育的目的也从单纯的娱乐性向竞争性过渡。我国在建国以后,参加了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也开启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到了1984年7月30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项目上,以566环的成绩获得了我国奥运史上的首金。从此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不断刷新好成绩。2008年在我国本土上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更是以51块金牌100块奖牌,历史性地取得了奥运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第二的好成绩。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在许多项目上更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二、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似乎这些年,我们共同关注的都是我国选手在哪些项目上获得冠军,我国在这届奥运会上一共得到多少块金牌,可是,有谁会关注那些退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有谁愿意安慰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呢?还有就是,虽然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如此之好的成绩,但是全民体育的目标并没有充分完成。

(1)过分注重金牌数量,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

一届奥运会以后,国人往往记住的都是我们取得了多少金牌,而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这位运动员是如何获得金牌的,他的金牌精神如何促进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要挖掘金牌运动员的人生发展道路,更是要关注整体运动员是如何艰苦训练、克服伤病情况的。将他们的运动精神,推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在工作和学习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此外,作为竞技体育,为了获得更多的金牌,教练员不得不加大训练强度,缺乏对运动员的心理指导,如果运动员做的不够好,一个动作可能要反复做上成千上万次,而又有了变相体罚的味道。

(2)过分注重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缺乏对退役运动员的抚慰

金牌运动员理应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爱戴,但是这一届奥运会之后,似乎他们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退役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抚慰他们伤病的身体和寂寞的心灵。有人曾说,中国的运动员是最幸福的。其实,这仅限于退役之前。大运会冠军张尚武曾经坦言,“希望媒体对我的关注不是一时一刻,而是长期的,无论在我辉煌还是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区别,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和鼓励。”

(3)过分重视竞技体育,缺乏全民健身的长期规划

竞技体育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论文荣誉,受到了过分的追捧,但这并没有拉动我国全民共同健身行动。体育,作为一项强健体魄的运动,不仅仅局限在于竞技领域,而应当大力发展到群众之中,让全国人民都运动起来,强身健体,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更长久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大众体育发展不畅,基础运动设施不健全,体育课很少有人问津等现象,将严重影响着我国体育业的可持续发展。因奥运带来的健身热潮,在奥运之后,迅速降温。

三、将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

把人文关怀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对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对金牌数量的关注转移到对运动员终身发展过程的关注上;将对金牌运动员的关注转移到对全体运动员的关注上,尤其是要关注退役后运动员的伤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心理安慰;将对竞技体育的支持转移到对大众体育的扶持上,树立全民健身的意识,加大对体育运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体育健身之中,同时借鉴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第5篇

[关键词] 观光花木产业园 休闲产业经济 可行性 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园林苗圃的建设对城市绿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十几年来我国园林苗圃行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形势喜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园林苗圃行业的发展前景,面对这种形势,如何深入挖掘园林苗圃的发展潜力,开拓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使传统园林苗圃行业重异彩,是园林苗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花木产业园的发展现状

园林绿化花木产业化程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决定花木科技术含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都有待提高。

1.产业化程度低

现有的花木园多以苗圃形式经营,其规模、质量都参差不齐。很多花木园都是由没有受过科学专业指导的“门外汉”来经营管理,有些乡镇则采用农户家庭承包制,但政府却没有提供专业指导,也没有进行资源宏观调配,导致承包者各自为政。目前这种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高消耗低效益的花木行业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环境建设与改造所需的高质量、规格齐全的花木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绿化工程的实施。

2.花木结构不合理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缺乏长远的预见性,没有注重对花木结构的长远规划,苗圃在长期经营中也不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在灌、乔木不足,特别是缺乏高规格的优质花木,新优品种少,原有品种单调积压,提高了育苗成本,使外地低价位花木抢占了市场[1]。花木生产的长期性决定了苗圃只能进行长线生产,而目前大部分苗圃由于急功近利进行大量的短期投资用于花卉生产,而园林树木的生产周期过长导致无人问津,以致长线投资严重不足。

3.经营模式单一化

我国现有的花木园多延续着传统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道路,采取着“生产――销售”单一的经营模式,导致竞争实力的下降,以致花木品种更新速度比较慢,也无法开发引进新品种,经营不济又无力更新基础设施,长此以往愈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单一化的经营模式最终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性循环。

二、观光花木产业园发展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花木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设备产品陈旧、国有苗圃制度老化、私人苗圃经营不济等问题的不断出现,近期兴起的观光休闲性质的花木产业园让我们眼前一亮,苗圃不仅可以生产园林绿化苗木和花卉,还可以作为观光休闲地,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在四川、广东、江苏、云南等省份先后出现了观光花木产业园的雏形,一些有商业头脑的花农借鉴了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对自家的苗圃进行改造,改变经营内容及方向,开拓观光苗圃的形式,成为花木行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观光花木产业园的经营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苗圃经营的新思路。

1.花木产业园自身发展需求

长久以来传统的花木产业园被简单的定义为一种纯生产性绿地,因而花木产业园疏于科学合理的规划,甚至不规划,简单得在基地种植花木就大功告成。这样单纯的生产性绿地往往较少地具备观光休闲的功能。这样使得花木行业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竞争愈发激烈,不利于花木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应充分挖掘生产性绿地的景观价值及开发潜力。

将传统苗圃重新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增加观光、展示、休闲的项目,并改善经营理念,苗圃除了进行“生产”外还可以进行“贸易”,这样能为传统苗圃带来多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花木产业园可以作为一个科普基地通过展示新品种,演示先进的炼苗手段等方式传播园艺、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并设置一些供游人参与的活动,其次合理规划花木产业园,打造花园式苗圃,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要。这种将花木产业园的生产功能、科普展示与休闲娱乐功能相结合的规划思路虽然在国内还不常见,但在台湾以及国外都已十分普遍,是传统苗圃发展的一个趋势。园林行业急需一种现代型花木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将苗圃规划从单纯的功能性布局向着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布局方面转化。

2.休闲产业经济和体验消费经济的影响

近十年来中国的休闲经济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其影响力渗透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论断:“休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如果合理开发休闲产业,就会造就出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一种商机,并可派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在更好地满足一部分人群的休闲需求的同时,给另一部分人群开辟出创造财富的空间,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体验消费经济不以销售产品为最终目的,而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从中体验精神享受和快乐的消费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体验消费经济是文明进步的产物,是相对于物质追求型经济之后的更高级追求型经济。体验消费经济的重点在于让消费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长久地记忆过程的体验,由于体验美好、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使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

休闲产业经济和体验消费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休闲和消费的观念和行为,从而为现代观光花木产业园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

3.发展观光花木产业园的意义

观光花木产业园将科研、展示、观光、休闲、游览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是对传统苗圃经营方式的有益尝试,是活跃苗圃市场,搞活苗圃企业的一针“兴奋剂”,对提高花木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客观地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观光花木产业园以其自身独特的景观特性与休闲特点为城市居民服务。它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乡土文化为内核,以观光、休闲、求知、劳作等为载体,在规划建设中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沟通,推动了城市生态结构的调整,有效发挥了空间环境的人文价值,给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场所,创造了无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观光花木产业园建设思路

观光花木产业园的建设要以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生产,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投入,经济上可行的花木生产系统,同时赋予观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把观光花木产业园建成集生产示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公园,拓展花木行业的传统职能,增加其文化内涵。

1.科技兴园

科技兴园就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各种花木的生产向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型、效益型方向迈进,实现苗圃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发挥土地优势,按城市规划需求育苗。

实现科技兴园必须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根据市场发展及需求,投入研发适合当地条件的新品种,促进苗木产品的结构调整;二是科学规划花木产业园的生产布局与花木结构,确保观光花木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采用新设备和技术,以及引进专业人员,为高大规格花木和新品种花木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提高苗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花木产业园的全面发展。

2.景观特色化

观光花木产业园的环境规划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在构思设计上区别于城市公园景观,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体现野趣天成、返璞归真,以乡土植物和当地材料创造出质朴、简约的园林景观。以原有地形为依据,合理布局;保持各类植物专类生产区的特色,并适当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在保证花木产业园的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加强特色景观观赏效果。以特色化景观为根本营造具有文化性、自然性、参与性与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产业花木园。

3.平衡生产与观光

观光花木产业园具有两大主要功能――生产与观光休闲,是辨证统一的两方面。花木生产是苗圃的基本属性,有着不可动摇的本质地位,而观光休闲是对传统苗圃经营模式的有效拓展。这两者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平衡”两者关系。观光花木产业园中生产与观光休闲的比例是决定了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生产比重过大,观光可发挥的空间就会受限,对游人的吸引力就会减弱。倘若生产区域过小,用于观光的用地比重过大,则花木产业园的基本性质则会变质。

因此我们需要辨证地处理观光花木产业园中生产与观光休闲之间的关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分配苗圃用地,生产与观光紧密结合。

四、结论

面对传统的苗圃现存的诸种隐患,急需为花木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而发展现代观光花木产业园正是为实现苗圃价值的多元化,拓展苗圃企业的经营形式,挖掘苗圃在生态与景观上的潜力,以及保持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续梅:城市园林苗圃可持续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2007,(10):36-37

[2]王伟军:以经济学观点探讨城市苗圃问题之我见[J].中国园林,2005,(4):50-51

[3]吕军辉:株洲县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含义 研究状况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达成共识。

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同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

欧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居住区十项关键原则。杨开忠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生产性并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

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等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著名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

1820年欧文提出“花园城”的概念,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在城市规模、城乡结合、人口密度、绿化带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在其影响下,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一些花园城市。

20世纪以后,以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1916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1933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为代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恶化的担忧,这引起人们更加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一系列生态城市研讨会。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与会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

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国在加州的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国家库里蒂巴举行了“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2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国深圳组织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此次会议安排了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等六个会组,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把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我国正式把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许多学科,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才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一直指导着我国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1986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生态城市示范点,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转型。1996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胜循环的示范城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要求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丽等.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1998.

[4]王佳玮.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绿色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

第7篇

摘 要:民族地区定居点的建设如何与乡村旅游结合,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是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四川省北川县灾后定居点重建为例,从土地利用、住宅布局、旅游服务功能、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提出了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社区广泛参与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北川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变得十分脆弱,如何在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濒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北川县羌民安居乐业是亟待解决的社会和民生问题。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形式多样,但许多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面临民族文化逐步丧失,民族特色削弱,贫富悬殊扩大等多种问题。笔者认为,北川县应借震后定居点建设的机会,将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北川县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2):140-144.

 

作者简介:

朱华(1958--),男,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会展旅游;张炬(1980--),男,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旅游、乡村旅游;杨怡(1986--),女,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旅游经济。

本论文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编号:LY10-07)阶段性成果。

第8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成因;改进策略

0 引言

边缘化理论也叫做边际理论,兴起于生态学领域,并逐渐拓展到社会经济学、城市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当中。社会学领域将边缘化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认为边缘化是一种非主流,以及被主流社会或人群所排斥、不能容纳的社会现象。体育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边缘化理论在体育领域问题分析中的运用并非是盲目嫁接,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的边缘化在体育领域的客观反映。因此,文章应用边缘化理论分析了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问题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成因

(1)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是体育现代化的产物

社会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体育发展的现代化方向,而用金牌来彰显我国的地位,进而在竞技体育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使很多群众性的体育项目无形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思想上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体育运动项目开始不能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加之于自身运动体系缺陷,在与成熟的运动项目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加剧了其边缘化。

(2)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是社会参与分层的产物

社会分层对人们的社会表现存在着直接影响,它是指根据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财富、声望及权利地位等进行划分的,将不同的人分成等级、层次存在差异性的过程。因为这种社会分层表现出的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的人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层次,并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群体类型形成重要影响。边缘化理论在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分析与应用中以社会参与不足为主要特征,而在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中,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社会分层导致了体育活动参与不足的现象。

2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改进策略

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改进,实际上就是实现部分运动项目从边缘化向主流趋势逐渐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帮助部分体育运动项目逐渐摆脱其边缘化地位,让其能够参与体育项目竞争,成为主流运动形式,并以此得到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1)基于项目特色的自我改革策略

实际上,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差异,都是其各自特色的表现。不具备自身特色的运动项目必然会表现出较为脆弱的生命力,很容易被相近的运动项目所替代。未能帮助部分体育运动项目走出边缘化窘境,成为成熟的主流运动形式,并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就需要深入挖掘这些边缘化运动项目的本身特色,实现这些项目的改革。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思想来使其融入所谓的体育运动发展主流,我国本土体育运动项目,一定要谨守文化底线,而应该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运动项目的创新,实现自我改革。

(2)符合时代潮流的项目认同

我们目前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符合时代及社会发展需求的,而与其不相一致的体育运动项目必将遭到冷落。从历史发展的层次来分析,西方文化向东方的传输,并对东方思想的影响是文化正常发展生态的一种暂时性的文化生态平衡。比如柔力球运动就是融合了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体育现代文化特质的一种运动项目。如果能够顺应这种文化潮流并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支持,就能够真正改变其边缘化状态,真正成为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主流,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

(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运动升华

要想使边缘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真正走出边缘化的困境,其关键性策略就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运动项目的不断升华。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体育运动项目一定要遵循"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目的,从而更好地保障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避免出现偏颇。

其次,体育运动项发展一定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逐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目前的柔力球运动就正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运动体系、组织推广等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实现较高的竞技水平,也不能达到较高的社会普及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只有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爱能逐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结论

总之,体育运动项目边缘化并不违背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客观要求。随着体育运动的增多与不断创新,人们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大,某些体育运动因自身的不完善开始遭到社会大众的冷落,逐渐走向边缘化的窘境。而这些边缘化运动项目不能盲目的改变自身发展规律,也不能停滞不前,要在认清社会主流需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特色,实现项目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锋,羌霞.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与"边缘化"大学生相关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

第9篇

关键词:林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坚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林业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但是在实践生活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烈,乱砍乱伐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才能够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绿色环境。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1967年美国人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最后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后来逐渐形成了“边污染边治理”的思想,后来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针对生态、经济、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有效地调节当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生态带来的困扰,要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共同发展。

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环境作为代价,另一方面就要求我国要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建立经济林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使环境自身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林业种植的重视,通过人工造林,加强绿化工程,我国的林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也不难发现,乱砍乱伐、过度开荒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当下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林业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林业资源分布不均,林业资源总量依然比较短缺。虽然近年来,我国人们的思想不断的进步,非常支持林业的发展和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但是由于我国面临着人口众多、地域广泛的基本国情,林业的生产环境必须要依靠充足水源等生长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都导致了我国人均的绿地面积较低,林业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而且林业资源分布也是相当的不均衡,东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而且为了保护农民的耕地,平原地区的林业资源不能够开发利用,也导致了林业资源总量的相对欠缺。

其次,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林木被过度砍伐。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所以部分企业为了牟取暴利无节制的进行林木的开采,大肆的、无限度的乱砍乱伐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受到了很大损害,虽然我国也大力的提倡植树造林,但是种植的速度远远地赶不上砍伐的速度,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不断地减少,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毁坏,导致了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困境。

最后,保护我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欠缺,森林资源保护缺乏力度。可以说为了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好,国家大力的提倡植树造林,但是在对林业的保护上,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一些地区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无限制的批准森林的砍伐。另外,在对乱砍乱伐现象进行制裁时,没有足够的法律作为支撑,使得这种乱砍乱伐的现象依然是屡禁不止,而且也非常的猖狂。

三、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乱砍乱伐的现象,创造一个林业发展不断改善的良好问题,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举措,促进我国林业资源总量的提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

1.加大我国林业发展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继续发展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作为保护的后盾,只有在建立法律的保护之上,将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法律条文进行保护,才能够对林业的保护更加的有力度。坚持依法治林,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引导和调控,监督一些违法采林的现象,将对林业的保护纳入到国家的法律之中,大力的提高约束性。

2.加强科技的支撑,全面实行科技造林,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了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的、也是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科技力量的支撑,首先就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的做法,要通过科技研究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科研,建立能源的有效补给库,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技造林,提高植树造林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的科技水平,避免林业资源的粗放型应用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所以,提高科技支持林业经济的发展,通过科技的手段进行植树造林,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

3.加强对我国林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林业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林业木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必须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通过完善管理的制度,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人为的乱砍乱伐现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治理。这就需要森林工作人员加强巡逻,定期进行检查,对外来进入森林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另一方面,加强对林木的保o,防止病虫害等腐蚀木材。要加强同生物研究所的合作,及时采用各种药物进行防治。

4.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经过调查研究,火灾会造成森林的严重损害。因为水火无情,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森林的安全防火工作,避免发生火灾,造成深林资源的严重损失。因此,现阶段我国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重点应放在火灾预防和检测工作上,加强预报功能,并提高火灾发生的预防能力,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四、结语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的环境,必须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面对当下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要加大保护力度,完善法律保护。通过科技的手段支撑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完善森林资源安全管理的体系。防止火灾的发生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马佐山.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 2016(5):29-30.

[2]申雪梅.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 2015(6):4-5.

[3]熊峰.关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 2015(7):278-278.

[4]李美荣.刍议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6):52-53.

第10篇

关键词 科技馆 可持续发展 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人们生活关系的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是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活动,而且更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文化建设活动。科学教育也已经从学校扩展到人民大众之中,并且能够通过科技馆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现。虽然我国的科技馆事业虽然已经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基础,但是在外界充分肯定所取得成绩时,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依然存在并且亟待改善的问题, 如资金不足,城乡科普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科普资源供给不能随着人民大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科普教育的普及程度与需求对接之间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如何面对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保持未来科技馆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几乎是科技馆业界每一个管理者都在思考和探寻的问题。本文从当今大部分科技馆的软硬件条件、运营管理形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一些大胆的探讨,希望对科技馆建设和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能起到献言建策的作用。

1可持续发展运营管理策略

1.1广泛有保障的社会资金支持

科技馆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充足的资金投入。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自营收入是科技馆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在世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馆,经费往往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商业运作。比如英国科技中心开支的70%来自商业收入,其中包括门票收入、咖啡馆和礼品店的销售收入,还有一部分慈善机构、信托委员会的筹款,以及科技馆向社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的收入,而只有30%来自政府支持,因此,英国科技馆的门票价格相对较低。而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制约,社会捐赠的资金有限,政府的资金支持就成了科技馆正常运营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现实中,有时甚至连政府的资金都不能很好到位。如此状况,科技馆事业又如何发展得起来,如何谈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慢慢摆脱过度依赖政府拨款的现状,一定要充分动员社会捐赠。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捐赠得来的资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就是科技馆的科普产品和相应产业链也要充分发展起来,科技馆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才能有效地提高运营收入,搞活科普市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馆长认为,科技馆或博物馆的运营需要有一个商业计划,使场馆的收支处于平衡,年底如有盈余则投资到科技馆的未来发展中,用于场馆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1.2展项的固本拓新

曼彻斯特博物馆馆长就曾指出:“展品的处理和再生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展品设计一定要注重参观者的需求,要给参观者以惊喜。”如何做到科技馆展品的固本拓新呢?首先,要保证现有展品的完好。工作人员时常对展品进行检查,确保展品的完好无损,只有呈现完好的展品,感兴趣的观众在探究操作展品时才不至于发生展品屡屡出现问题,也不至于让观众对科技馆产生失望的情绪,因而对科技馆有不好的印象。其次, 优化布展。展项安排要重视展品之间的联系,而不能以展品独自的价值来安排布展。从单一学科罗列到多学科主题式布展的转变最能体现布展的优化。最后,展项的更新。不断开发新的展品,定期结合不同的主题创造新的展品,举办一些临时专题科技展,提高展品的更新率。科技馆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正确把握展出时间,有时只展出三四天就撤下展品,有时一件展品能够在科技馆展览三四年。常设展览是科技馆工作的重点,临时展览是一大亮点,丰富的科普活动是其热点。要保持科技馆的持续发展,就要突出其重点、亮点和热点,努力办好常设展览,重视临时展览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加强常设展项和临时展项的有效结合。

1.3以实践为主,广泛结合社会活动的运营管理模式

为了获得最佳的运营管理效益,使科技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技馆运营模式必须打破常规,转变观念,以实践为主,广泛结合社会活动。主要方法有以下几方面:(1)出版科普读物,这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2)出售纪念品, 出售与本馆展品有关的同时具有本馆特色关的纪念品。(3)科普剧表演,让感兴趣的青少年都加入到科普剧表演,这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科技原理。(4)发展科普旅游。科技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丰富了旅游资源;科技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又给科技馆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5)加强与大学的合作,专门成立了网络研究与推广部门,共同开发展品,研究新项目,为科技馆未来发展创造条件。(6)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如安排一些科学家或科研人员与公众交流,科学家可在展览中心与游客对话。或举办“科学沙龙”,开展针对性的交流。争取这些活动由各个科学协会提供赞助,科技馆不必向科学家支付报酬。

1.4科普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人才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中的重点,科技馆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该重视人才本身的专业素养对科技馆自身发展的基础作用。科技馆要吸引观众, 不能只将展品放在展位上,更重要的是科技馆需要点科普工作人员与游客的互动交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发现, 无论展品以何种方式展示,如果没有专业的科技讲解员讲解,观众也只是走马观花,很少有游人能够深入去了解展品所体现的科学价值,授教性较差,这样就达不到科普科学知识的目的。因此,科技馆内要配备足够专业的科普工作人员, 如专业解说人员、演示人员等来热情主动的为观众服务。这些工作人员能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展览并相互交流,这样才能创造有生气的科学环境。如果说展品是科技馆的命脉,那么人文环境则是科技馆的灵魂,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水平。同时科技馆也可以招聘青少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馆的工作,形成各种科普活动需要的专业队伍,采用各种方式对科技馆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科技馆,乐于感受科学的魅力。

2小结

科技馆事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前进的,是顺应时展要求的必然产物。面对科技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技馆只有把握好科普发展的实质,走不断创新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其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使其在科普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摘要: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各类资源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契机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道路。 

 

一、浅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总体来说青海省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色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活动,同时不断提高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接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02年,青海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2.35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2002年青海旅游业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1.9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位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摈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还来自于其可进入性。进入青海省的直达客运列车太少,京广南线、宝成线、兰新西线等线路目前尚无列车开通。一到客运高峰,客票就十分紧张,许多西行的旅客因换车麻烦,只好放弃到青海游玩的意愿。省内的旅游专线和民航也存在着通达区不多、线路少服务设施陈旧和老化等问题。 

3.旅游相关产品结构过于简单。青海省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青海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但青海省对旅游相关产品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青海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综上所述,青海省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上述3个主要问题,克服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地“上项目”、“辅摊子”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省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定位青海省旅游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完整表述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政府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机制的调解,而是以市场为主体,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 

政府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出来呢?从旅游业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资金和立法等多个方面: 

1.制定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者,而且应该是旅游业的管理者。青海省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对当地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2.根据本省旅游业发展计划,为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加强资金导向。在青海省,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旅游业所需资金,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征收一定的旅游税费,如在饭店、宾馆按房费确定一定比例,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必经之地按票价的一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征收。除征收旅游税收以外,政府还应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如增发旅游企业债券,增加旅游企业上市公司;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 

3.政府应该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青海省现在每年都举办一次“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王洛宾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以此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大型活动能形成总体形象。 

总之,只要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必将迎来本省旅游业的繁荣。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本省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重大话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7月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一个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立是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整个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清新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没有蓝天、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对于旅游者来说是没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力的。 

2.处理好重点旅游区的开发和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关系。在青海省旅游开发中重点旅游区应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的作用。示范作用,即各中心城市在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上依据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做出样子,开展城市旅游;带动作用,就是依托中心旅游城市,带动周边旅游开发,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的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即中心城市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辐射范围放大到一个地区或一个省,甚至到部分省区。

三、发展青海省旅游业的相应措施和办法 

 

(一)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于进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以特色旅游作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推动机制的旅游开发模式。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从产业规模、经营效益、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和东部省份存在着明显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等硬环境的制约因素外,软环境的落后,尤其是体制的落后更是一个重要因素。 

青海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交通服务瓶颈。现代旅游要求为旅游者提供快捷、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以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减少疲劳度。而青海偏离中国经济中心和沿海高出游率地区,地域辽阔,景点间路线较长,路况较差,必须大力发展包括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三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网,构建区域快速旅游网络。总之,要加快体制创新,加大对旅游景点地区城市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搞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合理开发利用优势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青海省的旅游资源繁多,千差万别,这些旅游资源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青海省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等级和品位高,开发潜力很大。 

1.原生态旅游项目。青海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尤为突出,有大量的湖泊、草原、沙漠、戈壁、动植物,等等。其中草原生态旅游是很好的生态旅游产品,草原与数以万计的草原植物、动物,以及传统的游牧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构成了一类生态旅游目的地。 

2.民风民俗旅游项目。青海省属于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青海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应抓住这一良好的自身优势而大做文章,而且青海省的很多少数民族在青海省是特有的,比如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青海“花儿”、玉树歌舞、土族的“安昭舞”、那达慕、赛马会、藏戏等对广大的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3.宗教文化旅游项目。神秘的宗教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省旅游业新的亮点。青海是我国古代由中原通往西域、吐蕃(今西藏)的要道,因此其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及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加之青海省民族众多,宗教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青海省的主要教派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广大黄教信徒朝拜的圣地。昆仑山被视为万山之祖、王母娘娘的居所、道教祖庭,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是一处伊斯兰教庙宇。这些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品位高,更有很高的可游性。 

总之,青海要树立超前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深层次、高品位、多元化地开发青海旅游资源,量力而行地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逐步形成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观光、避暑度假、登山、探险、徒步朝圣、野生动物观赏、民俗风情、森林生态、科学考察等为主的旅游产品,使“行、游、住、吃、购、娱”配套发展,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 

(三)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体现在做好旅游服务和旅游公共关系的工作上。一个地区的旅游总体形象是该地区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树立起的一面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旗帜。像青海省这样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的省份如何运用好策划、塑造和广泛传播自己的旅游形象异常重要。策划旅游形象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因地制宜。可以设计旅游地的形象标识,用鲜明、独特的图形符号或本地标志性景观的图象显示自己的特色,同时用精练、形象、明快、易记的文句加以概括,如“青海:长江、黄河的摇篮”或“青海:高原瑰宝”——以此来显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旅游形象是品牌经营这一当代商战策略在旅游地宣传中的运用和发挥,一经选定要相对稳定、长期使用、反复宣传,给人们留下深刻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客源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或节庆活动设计的宣传口号。我们还应该在名人、大事上做好文章,比如:日月山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海北金银滩王洛宾先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载体。 

青海省的旅游业只有付出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大旅游,就一定能够加快青海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把青海建成山川秀美的旅游强省,从而带动青海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37-44.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91-296.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1996—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22-123. 

[4]中国国家旅游局编.200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388-392.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休闲旅游;产品;构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82-01

农业休闲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其诞生?我国农业休闲旅游广泛兴起始于1998年“华夏城乡游”,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作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我国农业休闲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乡村旅游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完善?在此,提出几点构想,以期推出更好的农业休闲旅游产品?

一、农业休闲旅游开发应以不破坏自然风景为第一原则

现今一些地方在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时,没有将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乱搭乱建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地方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破坏了森林,破坏了植备,不仅造成了水土流失,也将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的浓厚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搞得花里胡哨,被浓浓的商业气息所替代,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农业休闲旅游应注重产品特色

时下,农业休闲旅游的游玩项目雷同,要么钓鱼、打牌,要么喝茶、吃饭。玩过后,许多游客都不禁感叹,大多数农业休闲旅游服务缺少应有的独特乐趣。产品同质化,特色不明显,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在加上许多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使我国农业休闲旅游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

三、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应明确主题定位

农业休闲旅游准确的主题定位是其成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明确定位首先必须以客源为导向?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加之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许多人产生了向往大自然?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针对市场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让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下榻森林中的酒店,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游走古宅深处,欣赏先人的杰作,感悟历史的久远;或围坐篝火旁,烧烤野炊?享尽人间美食,观民俗表演?尽享民风乡土之情;或垂钓于田野池塘,体味乡村文化;或徜徉田园,采摘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放松?其次,农业休闲旅游主题定位必须建立在相应的自然条件基础之上?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将影响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进入性?景观丰度及组合?生物类型及分布等?再次, 农业休闲旅游地主题定位需综合考虑周边资源类型?结构?交通等状况等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指特定旅游地相对于其它旅游地的位置和空间关系?

四?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属于环境优越的地区,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更为严峻的是,在这些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差,热切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再加上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没有环保资金的储备,也缺乏一定的环卫设施设备,环境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本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持和谐统一?具体地说,产品的设计首先要和乡村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对当地土地?水体?森林等的影响和消耗;对因发展旅游业而修建的宾馆饭店?道路交通等设施,尽量减少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并处理好污水和垃圾;尽量不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和养料系统,使之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其次,产品的设计必须和乡村人文环境相协调?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文物古迹等要严格保护,对当地文化更应当重点保护,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建筑艺术?陶瓷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应保持它原有的文化风格?风貌?如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的布局?造型均应与景观的文化特色相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位,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损伤原有的文化内涵?

农业休闲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一项新型交叉型产业,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农业休闲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农业休闲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雅琳. 以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山西建筑,2007 (10).

[2] 邵琪伟.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