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专业

中医专业

时间:2022-12-24 20:1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专业

第1篇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中医医疗行业用人缺口逐年缩小,但高校的不断扩招,中医专业学生上岗就业要求增高,因此,就业问题日益严峻。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更加鼓励大学生创业,而此举对于就业难的中医专业学生也是除就业之外的新兴机遇。

1 中医专业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1.1 学生对创业认识较浅

据调查,中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多数选择到继续深造或者到医疗岗位就业。就中医专业的特点,谈到创业,学生结合本专业首先想到的是开中医诊所、社区医疗服务,进行医疗美容或者推拿按摩,但是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职业医师执照、有启动资金、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而其他创业形式,对于中医专业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转行,同时在创业中还需面对未知的失败风险,对大多数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只是无法进入医疗机构后的权宜之计,无奈之举。

中医院校受办学理念、中医教育传统性、专业特殊性的影响,大部分中医院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期,也未开设相应创业教育课程。因此,中医院校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以致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薄弱,意识淡薄,仍停留在浅层面。

1.2 学生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调查发现部分医学生虽有创业想法,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创业的程序和创业所需条件不太清楚或根本不知道,缺乏参加创业培训、比赛等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医学生的创业意识比其他专业学生要弱,除了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外,创业实践主动性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套科学规范的创业理论应用体系来指导医学生参加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创业基金和创业基地等保障支持措施,医学生的创业活动很多局限于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编写创业计划书等纸上谈兵的方式,缺少有资金注人、注册企业的亲身体验式创业实践,不利于对医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培养,致使很多医学生认为创业离自己很遥远,或者干脆彻底放弃创业的想法,从长远而言,将会影响或限制学生的职业发展。

2 培养中医专业学生创业意识的方式

2.1 转变传统观念,培养中医专业学生创业意识

就业理念决定就业取向,中医专业学生需要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不能仅仅为就业而就业,而应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所以,中医专业学生应该激发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考范围,要敢于破除中医就业的局限性,要多多学习创业知识,扩宽自己的就业面。改变以往就业只选医疗机构和创业就开诊所的狭隘观念,拓宽就业及创业思路,积极参加医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医学生创业意识。

2.2 调整教学内容,完善中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

目前创业教育在各大中医学院校中少有开展,这局限了中医学与中医专业学生的事业发展,创业教育包含三个方面,即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创业技能教育。中医院校可以循序渐进,分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创业教育,可在大一、大二时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可在大三时开展创业的素质教育,最后在大四、大五时开展医创业技能教育。构建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开设中医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要达到创业教育的核心宗旨和基本要求,必须依托课程来进行。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在中医学生中开展普及教育。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中医学生的个性需求,积极优化课程建设。其次,建立中医学生创业教育专兼职队伍。要在中医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要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有理论知识丰富的专职教师队伍,又有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做兼职教师队伍。同时给专职教师提供机会走出校园,参与各类专题培训、到创业一线去兼职学习,以提高授课的质量和实效性。

2.3 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中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中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了解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方式。中医院校应重视并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学生到乡镇以上医院、农村卫生所、制药厂等进行实践锻炼,加深对群众健康状况、各种病情及医疗卫生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医德修养,使医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修正自己的创业和职业发展目标。

2.4 整合资源优势,搭建中医专业学生创业平台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医院校除了在教学层面上渗透对学生创新观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开展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医学生创业技能的应用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创业技能,从而培养其创业能力。在校内可通过以下途径为医学生搭建创业技能应用平台:①通过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要注重活动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针对性。②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实践基地开展创业活动,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校内的创业教育基地。③建议开设创业园区,既营造中医院校的创业氛围,又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现实可能,增加实践的机会。在校外,要注重开拓中医学生创业的幅度与深度,增加学生接触社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①要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与合作,引进成功人士为学生授课,并指导中医学生开展创业活动。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省、市级的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以增加学生的实战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操作能力。

第2篇

2008年12月,本课题组自行设计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调査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内在因素:自身综合素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外在因素: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学校等;随机抽取浙江省有代表性的11所中医院的实习生,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调査问卷。问卷采用4级评定。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78份,回收率为98.%;经审核后得到有效问卷991份,有效率为90.99%。其中男生占'46.28%,女生占53.72%;城镇生源占30.31%,农村生源占69.69%。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因素

1.自身综合素质

在对综合素质、学科及专业、社会关系、机遇等影响就业的程度的调査中,其中综合素质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排在第1位。对于中医专业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卷设计包括学习成绩、工作经验、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层次、求职技巧、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及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荣誉及奖励等。在“您对自己的素质(实力)在择业中的竞争力评价”这一问题,只有4.56%学生评价自己实力雄厚,志在必得;34.11%的学生表示有实力,找个单位应该没问题;43%的学生认为自己实力平平,缺乏竞争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身竞争力的评价普遍偏低,信心不足,30.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些欠缺。

实用思想成为人才市场的主导,许多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实践经验”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据调査结果显示,63.48%的学生对此认为影响很大,33.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就业中起主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大学生的综合认同率也较高,达68.30%。此外,“高学历”在目前就业中已趋于优势,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已比较看重学历层次,“非高学历不招”的现象比较明显。学历层次越低,就业率越低,为此“学历层次”已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次调査中,80.6%的学生认为“学历层次”对就业有比较大的影响。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寻求缓解就业压力,本科生中有66.34%的学生打算考研,有30.69%的学生对读研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和迷茫。

“求职技巧”、“人文素养”、“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间的奖惩荣誉”也是影响中医生就业的比较重要因素,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同率分别为35.9%、18.56%,10.47%、7.26%,“求职技巧”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集中反映,“人文素养”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心理知识、伦理关怀、中医传统文化熏陶对医院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很重要,所以“求职技巧”、“人文素养”比“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间的奖惩荣誉”更易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

2.就业观念

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学生普遍关注未来的就业去向,多数同学从待遇、出路和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考虑。本次调査中就业观念主要包括四方面的问题:期望就业地区、期望就业单位性质、职业性质、期望的薪水标准、就业目的。

对“您理想的就业地区是(择三排序)”这一问题的调査,学生认为是内地省会城市、内地中小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对“您希望进的医院级别是”,50.34%的学生选择市级医院,20.22%的学生选择县级医院,约10%的学生分别选择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基层卫生院和民营医院;对“您理想的职业性质(择三排序)”这一问题,学生认为是临床医生、行政管理、基础医学研究;对“您期望的月薪”,60.15%的学生选择2001~3000元,30.24%的选择1001~2000元。对“您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择三排序)”这一问题的调査,学生认为是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要、追求个人目标。

从以上对学生择业期望的分析来看,部分学生感到“就业形势严峻,希望去到基层工作”。与往届毕业生相比,在就业问题上态度似乎更加“务实”了,更多地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追求有品质的物质文化生活,很少同学谈到要为社会作贡献。但大部分学生的理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性质存在趋同现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地区和单位良好的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不错的待遇对毕业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还不是很准确,大多数市级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甲等公立医院都趋向于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存在怕难、怕吃苦等心理,期望过高,与自身的素质不相符合,造成了部分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3.就业心理

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査,主要包括就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心理压力缓解途径及学校的心理辅导等。28.13%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很大,41.22%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大,只有5.11%的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其他的认为压力一般;在就业过程中,35.26%学生承认存在烦躁焦虑心理,11.24%的学生存在抑郁消沉心理,还有7.26%学生存在自卑与嫉妒心理、怀才不遇心理,只有46.24%的学生保持热情积极的心理;在“您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医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中,2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1.23%的学生认为重要,只有11.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在寻求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途径时,40.14%的学生寻求同学、朋友帮助,33.25%的学生需求家庭帮助,12.33%的学生回答自我调适,还有10%的学生寻求学校、老师帮助;在“您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关心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査中,只有8.66%的学生认为重视或关心,15.21%的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情况不清楚,30%的学生认为不重视或不关心,18_56%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从以上的调査结果可以看出,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压力很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学校对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不够重视,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调査也反映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医学生的顺利就业很重要,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与辅导。

(二)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外在因素

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社会用人观念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等。

1.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

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有些城市接纳毕业生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进入指标、户口指标等因素的限制,户口问题成为毕业生合理流动以及单位自主招聘人才的极大障碍。为此“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中医学生的就业,本次调査中学生的综合认同率为30.14%。笔者在分析择业就业的主要途径时发现,选择“招聘考试”的学生80.12%,远远髙于其他选项,选择“人才市场或招聘会”的学生只有18.19%,为此“就业市场”在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作用不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学生的实践技能,需要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没有中医专业学生的专门招聘会,在政府和学校举行的医学类的招聘会,需要招中医专业的学生很少,据调查,只有5.24%的单位需要招该专业的学生。这说明就业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择优、有序、专业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学生就业市场所必需的信息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尚未建立。据调査,有21.0%的学生认为“人才市场”对就业有很大影响,而30.6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只有24.3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2.社会用人观念

社会用人观念不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且还会因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性质而异,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时,对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和性别、所学专业、实践能力、学历层次、学校知名度及外表特征等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学生实践能力、学历层次、外表特征在前面的调査分析中已经阐释过。对于“学校知名度”的调査,58.26%的学生认为它对就业影响很大。对“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和“性别”的调査,发现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性别歧视在就业的影响作用依然存在。48.26%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对就业影响很大,46.6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照顾关系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在法律上已经是男女平等,但在女生就业过程中仍然遭受很大的歧视,在本次调査中,学生对影响就业的“性别”因素,33.58%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56.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二者之和为89.60%。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公正评价,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弱点和生理差异。“对于所学专业”的调査,80.53%的学生反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求职相当困难。相对于西医专业的学生,中医专业的学生对求职成功很有信心的只占7.23%,有些信心的占8.36%,几乎没信心的占29.1%,这说明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缺乏专业信心,专业思想不够巩固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是人们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刚毕业年纪轻,没什么精深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不能胜任该工作。而且大多数的中医医院也没有完全进行中医治疗,所以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大,其他的医院需求就更少了。

3.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实践教学是现代髙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医专业是培养临床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您认为196学校在中医生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调査,60.23%的学生认为学校学的与社会需求脱节,50.03%的学生认为在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不够,40.24%的学生认为专业设置不够合理,40.5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这说明中医学科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和塑造“品牌”学生,中医教学和就业脱节,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高。

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对学生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您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存在哪些问题?”的这一问题调査,80.12%的学生认为收集就业信息不力,60.14%的学生认为就业技巧辅导做得不够,30.50%的学生认为办理就业手续不顺畅,10.33%的学生认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在“中医专业毕业生最希望接受的就业指导内容的调査中”,排在前3位的是:就业技巧、择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而学校给予这一方面的指导很少,就业指导中心还不够健全,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和毕业生心理辅导师,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就业渠道单一,大多是学生处提供就业信息,没有针对中医专业特色的专场招聘会;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养还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中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从本次调査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还在于学生的自身条件,因此,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素质教育体系,增加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养。通过教育引导,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来提高中医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中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结构

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中医专业和培养方向,要将人才结构与需求结合起来,既要发扬中医优良的教育传统,又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育创新和技能的训练。要加强临床教学师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进行中医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学生专业基础;要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和塑造“品牌”学生,努力培养和造就能够推动我国中医医疗事业发展的髙素质、创造性人才。

(三)完善和创新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倡导就业指导“以人为本”的全程全员育人理念,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素质

全程就业指导是指时间上的长期性: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特点,分期做好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全员就业指导是指内容上的多样性:即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指导、观念指导、心理指导、人文素养指导和面试技巧指导。因此,学校应加强中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所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使他们对将来的就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明确的目标。

2.要充分认识中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健全就业指导机构

建立校院两级就业服务体系,比如,在学院单独为中医专业学生配备由中医专家、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要与社会的人事和劳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逐步建立和规范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举办中医专业招聘会。

3.拓宽就业渠道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医专业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相对于学校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意识能动性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巨大影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自我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发挥中医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践是必然趋势。通过自我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四个阶段,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我发展。

一、中医专业学生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

为了解现阶段中医专业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项目组成员制作了调查问卷。在校内中医专业各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同时在网上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0份。问卷主要集中于几个重点问题:是否了解自我教育、学校自我教育的现状、形式、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等等。

校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了解不多,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对于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72.3%的学生选择与师兄师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52.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学术性活动、团学组织的活动更能体现自身价值,更能进行自我的认知和反省。另有38.4%的学生喜欢参加班级举办的活动,这让他们更能融入班集体,更有归属感。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学生对于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认知度更高,学生更乐于接受多种方式进行自我的认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自我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

(一)宣传自我教育理念

在校内及各教学医院对中医专业各个年级学生宣传自我教育的知识和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最终获得自身发展。

(二)进行自我教育实践

分阶段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根据自我教育能力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按不同年级段提出自我教育的内容和具体目标,运用不同的方式和载体,使学生熟悉自我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四种体验。具体到年级内部,可先由学生干部层面进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带动全体学生的自我发展。

1.第一阶段:“学长模式”

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大学生活懵懂无知,欠缺协调、组织、沟通和人际交往等通用技能,对中医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尚未入门。挑选和配置大二年级的优秀学生一对一帮助新生,让新生主动向高年级学生学习和寻求帮助,了解大学生活,培养中医兴趣,提高通用能力,从而形成学生的个体自我教育,并且在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可以采用的形式有新老生交流会,座谈会,传授学习和生活经验。还可以有高年级学生带领新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例如新老生接力赛,班级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

2.第二阶段:“团队模式”

大学二三年级着重进行中医专业文化培养,掌握中医思维方式;同时加强进行综合素质培养,锻炼社会技能。随着专业课的增多,要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之外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习充电。充分利用多个专业社团,将专业性质的社团作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载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有选择性地加入社团,并积极组织和参与专业活动。学院的扁鹊医学社、刮痧协会、推拿协会以及针灸协会等学术社团在学生中有很大很广泛的影响力;定期举办的国医大赛、医学辩论赛、针灸大赛等,能够鞭策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加强专业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辅助下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暑期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一些社会经验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志愿者活动,比如敬老院的打扫,留守儿童的知识宣传。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亲自体验社会,完善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个人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团队中完善群体性自我教育。

3.第三阶段:“师友模式”

大学四五年级着重加强中医临床实践、医德医风、未来职业发展的自我教育。进入大四、大五,实习生活正式开始,迎接学生的是为期两年的医院生活。在此期间,学生面临着考研与就业,临床实习与考研复习的矛盾。自我教育需要在专业课和思想层面上同步进行,医学是严谨的科学,诊疗上的任何失误都应该杜绝,在专业课上学习要求精益求精,培养认真严谨的作风。医德医风的培养逐渐提上日程,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多参与就业与考研、医德医风讲座,鼓励学生与名医、老师交朋友,可与古代名医交朋友,可与现代医家交朋友,也可与任课教师交朋友……务求使学生摒弃闭门造车,以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良师益友的影响下获得成长。

(三)总结自我教育的成效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医专业的学生对自我教育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学生活动中均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的锻炼,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终身受益。

三、心得体会

(一)自我教育的培养对中医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模式正在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教师、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化要靠学生亲身感受,主动消化吸收。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是比较自由,进入到无人监督也无升学压力的环境,学得好坏,全凭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来说,中医专业的学习任务相对较多。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有大量知识、技能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领会,才能正确熟练掌握。因此,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学会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自我教育既是社会的需求又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学校的传统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自我教育的培养要灵活运用多种载体

学术性社团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比赛、医师医德风采、邀请专家医家讲座等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中医的能力,同时也能推动中医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当学生置身于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长期熏陶,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可逐步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和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这种建立在充分自觉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继承性,比任何空洞的说教和强制的纪律约束效果都要好得多。充分利用“两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由任课教师辅助学生组织一系列活动:以十为主题的板报制作活动、自选主题的社会实践……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可以展现学生的各种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自我教育的培养要重视集体的力量

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孤立存在,群体由个体组成,群体与个体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应注意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体活动是青年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1],既要发挥集体帮教对每个个体的巨大作用,又要发挥个体自我教育对所属集体的积极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持久的道德教育力量,实现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集体对其成员有促进、提高的作用。在集体活动中,由于有竞争意识和成就需要的激发,学生会调动自身的热情度、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尽力完成任务,希望得到群体的肯定、赞扬和尊重。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在集体活动中发挥影响,既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又完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优秀的表现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成员,从而促进集体的共同进步。因此,要充分发挥集体在培育自我教育能力方面的作用。

(四)自我教育的培养需要与中医专业特点相结合

中医是实践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良好的临床实践是从医的重要保障。中医专业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为了学到真本领,学生会有意识地跟随知名中医出诊,参加临床医院实习,参加各种义诊活动。这些实践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更是自我教育的一个新阶段。大学生要观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分析自己的品质特点及有别于他人的地方,对自己的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作出评价。通过见习可以让学习思路更清晰,重新形成衔接临床的学习体系。中医作为传统医学更注重人文素养,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愈演愈烈,我们要做到切实为患者考虑,对待患者有耐心和爱心,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设法满足其需求,这一点在医学伦理课上都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的同时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对待患者的态度,使中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自我教育的培养要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关系到以后的择业、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因此,自我教育培养必须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习与复习,考研与就业的选择,都是需要学校在传统教育中指导学生,在自我教育培养中引导学生。就业或考研成为大学生最后一年的艰难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大学生因此而陷入焦虑、迷茫和苦闷的学习、生活状态,所以对个人的自我教育容易陷入混乱和颓然,这就需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这是自我评价的重要阶段。选择考研的学生,需要对专业知识更加深入的学习以及对自我精确定位,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在一年的备考期内要协调临床实习与考研复习的关系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备考期更是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一个过程。相反,选择就业、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的同学,要珍惜这一年的实习机会,在临床实习的同时要不断回顾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就业力。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学校传统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的困惑学校应及时提供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7-80.

第4篇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中医专业;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中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具有知识密集、内容繁杂、概念抽象、更新迅速等特点,使其成为医学基础课中公认的较难学的一门课程[1]。同时又由于目前在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在学习生化课程时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网络式结构体系,再加上录取入校的文科生化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所以在生化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较好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就必须从优化教学方法抓起。我们通过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5种基本教学方法,现将其总结如下:

1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问题就是学习的内容,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显然,PBL教学模式是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PBL方法如下:(1)设置问题。在上课前几天,教师预先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例如在进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教学之前,可提出下列预习思考题:①细胞内氨基酸代谢的共同途径有哪二条?主要代谢途径是哪一条?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包括哪些途径?最重要的是哪条代谢途径?③什么是联合脱氨基作用?有哪两条联合脱氨基代谢途径? ④转氨酶、脱羧酶的辅酶是什么?含有哪种维生素? ⑤氨的代谢去路主要有哪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2)自学、准备。学生根据指定的问题进行准备,可以查阅教科书和参考书,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3)发言、讨论。在教学中,由学生唱主角,让学生以设置的问题为中心积极参与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分析、见解和结论。教师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4)总结。最后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争议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概括归纳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的要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能力,将枯燥的教学转变成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

生化课在中医专业的讲授中除了把理论讲透之外,结合疾病进行讲授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讲解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中甲状腺素的作用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患甲亢病人的图片,结合图片讲解该病的发生机理,发病症状:甲亢病人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诱导Na-K-ATP酶的生成和解偶联蛋白的表达增加,使氧化磷酸化加快,三羧酸循环加快,营养物质分解加快。此时,由于耗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导致病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产热和产水增加,病人会大汗淋漓;而能量生成的增加,会使这类病人异常兴奋,长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也会使它们变得消瘦。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

3多媒体教学法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原本枯涩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且一目了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时,学生往往很难弄清楚蛋白质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的形成及其之间的层次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最多有一个模型,而多媒体使用三维显示技术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头脑里有了一个空间立体结构的概念,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实验教学

生化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实验学科,生化实验课在生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不仅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几点:(1)选好实验项目:我们根据生化实验的教学目的,在强调比色、离心、电泳、含量分析等生化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还结合学科知识的更新与进展以及中医专业的特点,实验项目选择注重结合临床医学,减少落后的单纯性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做好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教师对实验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提出建议。(3)剖析实验问题,做好实验小结:在学生做完实验以后,进行实验小结,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点评当次实验课的优缺点,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异常现象、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针对实验内容,结合理论课知识进行提问、讨论,以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指出学生仪器操作中出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利于下次改进。

5“自学辅导式”教学法

《生化》在中医专业的教育中一般因为课时的限制,内容只能讲授其中一部分,所以单靠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浅显易懂内容要通过自学来掌握。我们将自学分为课内自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课内自学由老师引导、课堂答疑;课外自学,由教师写出自学要求,介绍参考资料,布置思考a题,每个学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作业本,教师定期检查作业,并将其记入总成绩。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督促,有的学生为完成自学作业借阅了参考书。通过这样的自学可变被动为主动,锻炼了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能够为《生化》教学中难点和重点内容的讲授节省时间。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中医专业的《生化》教学除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本身专业特点,抓住重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 医学院中医专业 病理生理学教学 PBL教学

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边学习边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注重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2]。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3]。在医学院中医专业的教学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相结合,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综合讲授。而对患病机体描述性、机理性的讲授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特别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其在有限的本科学习中,要面对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学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4]。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根据中医专业学生特点,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2010级五年制针灸推拿1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应用PBL教学,同期其他班级学生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的单向教学法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为病理生理学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4章内容。在前期课程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文献检索和评价解释等综合能力。经统计分析,各班级学生各科的平均成绩无差异。

1.2方法

实验组(PBL组)及对照组(LBL组)任课老师相同。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师生座谈会并进行成绩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教师的转变

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学生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或减弱了教师的作用,而是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角色从主讲变成了主导。从表面上看,教师从台前隐向台后,但实际上教师对PBL教学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PBL教学模式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全面的要求。

1.2.1.1理念更新。教师要注重理念更新,对教育观念有足够的认识与学习。认识得越高、理解得越好,教学设计可能就越好。

1.2.1.2丰富知识,加强引导。病理生理学作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横向联系各基础医学,纵向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教学中注重多学科结合,临床案例、临床问题与基础理论知识的交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PBL教学的教师首先应注重自身医学和医学相关知识的不断、及时更新,以及医德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引导技巧,通过设定“不良结构”问题,即分阶段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探询、分析、思考、解决问题。问题的设定需注意,其本身必须引出所学领域(多个学科)相关的概念与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且每一个阶段的问题都要由少量信息提供给学生的一个复杂并且真实的问题。其中,只有少量信息可以运用,多数、复杂的信息为干扰因素,确保所呈现的条件没有把问题的关键显露出来,随着每阶段问题的解决,能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由此可见,“不良结构”问题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模式要更高,教师确实要狠下一番工夫。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并能很好的利用图书与检索系统、网站等,获取信息,查阅、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要注重知识总结、整合,完善自我评价和反思。

1.2.1.3编写详尽的教案。周密的设计能保证实施质量,好的设计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大纲要求)、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内容、时间、学生分组、各组教师、“不良结果”问题、参考资料)、运行过程、评价方法等。将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他们还会思考什么,学生已知什么、不知什么,还需做什么等设计在其中。

1.2.1.4建立PBL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同于通常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评价,PBL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以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试卷测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等特点。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教学评价内容与项目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对前面各环节教学过程的评价,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就不能对前面所有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这一环节是PBL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1.2.2学生的转变

在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理念、学习方法需进行更新,其学习内容由原来LBL教学中的“学什么,学多少”转变成了“如何去学”,学习方式由原先的“被动接受现成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究和合作解决”,其在医学院校中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再是获取终生实践提供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医学院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环境下,在教师给予的有效指点、引导和辅助下,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不断改变实践方法,以跟得上不断变化的信息、疾病和医疗实践的发展速度。

1.2.3具体实施

第6篇

1.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质量自评问卷的研制

2.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3.提高中医毕业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及思考 

4.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效果

5.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电子病历与中医毕业实习生病案书写问题刍议

7.中医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改革在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8."导悟式教学"在西医院校毕业新护士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9.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10.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论文质量

11.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12.中医本科生毕业临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效果实践分析

13.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建议

14.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

15.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的实施 

16.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

17.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在京毕业

18.对中医函授生毕业临床实习之管见

19.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

20.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与实践

21.“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学员毕业

22.中医儿科毕业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

23.我们是怎样带教中医护士毕业实习的 

24.振兴中医事业 广开人才之路——天津市首批高教中医自学考生毕业

25.辽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八七届毕业典礼在沈阳举行

26.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核实践探索 

27.中医研究院83名毕业研究生首批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28.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014年博士毕业盲审学位论文查新项目统计分析

29.《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30.中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指标和方法

31.85级中医班中医诊断学毕业考试试题质量和成绩分析 

32.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33.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  

34.关于改革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综合考试”的构想 

35.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 

36.本院中医专业78级学生开始毕业实习 

37.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8.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9.中医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初探

40.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41.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举行毕业论文答辩 

42.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到底

44.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45.我院召开首次中医系专科定向毕业实习工作会议

46.新疆首届盲人中医函授大专学员毕业 

47.我院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专业举行医学士毕业论文答辩会

48.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修科毕业 

49.省中医学校举行教学研究班、医科进修班毕业典礼

50.中医系中医专业七七年级学生毕业  

51.辽宁中医学院八六届中医函大毕业

52.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

5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 

54.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55.深化毕业考试改革 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  

56.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及对策  

57.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

58.中医儿科毕业实习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59.中医类学生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60.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61.加强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 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62.中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3.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4.中医院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67名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

65.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66.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

67.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 

68.浅谈中医医学生临床毕业答辩 

69.“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70.试论中医专业毕业实习提前的教学配套改革

71.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 

72.中医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质量调查分析

73.设立答辩考核环节 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

74.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7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 

76.加强大专毕业护士再培养 造就高级中医护理人才  

77.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78.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初探

79.转变观念抓改革 适应需要求质量──试谈中医高校毕业实习的改进与提高

80.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克清在光明中医函大骨伤科学院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81.为培育中医新苗贡献力量——介绍我院指导毕业实习的一些做法

82.继续发展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 

83.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班79级毕业综合考试 《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

84.天津市93名考生获得中医大专毕业文凭

85.福建中医学院第四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

86.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7.上海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生毕业

88.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

89.中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90.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91.多项措施并举 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实习质量

92.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93.补泻兼施 以气为先——朱南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 

94.中医内科实习中加强急症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95.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 

96.中医胃肠病病机与防治研究的新思路——访中医内科学专家白兆芝教授

97.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 

98.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中医函授教育  

99.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100.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通知  

101.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02.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103.关于构建中医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问题  

104.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 

105.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研究

1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特点研究

107.中医辩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

108.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109.近30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110.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11.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

112.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 

113.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114.《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

115.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

116.中医养生探幽

117.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

118.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119.66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第7篇

微生物及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具有名词多、描述多、概念抽象、难记忆、难理解等教学特点,理论相对枯燥,实践性不强,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1],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过难、过深的东西都不会感兴趣。因此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他们学习这门课程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专业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家庭以从事医务和知识分子为主,尤以中医名家子弟较为突出;而生源结构中以城市、文科及女生人数相对偏多[2]。据统计我校中医专业文科生能占75%,而女生人数可以达到70%。针对中医专业收集整理学生的特点,在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

1.找到两者共同点—类比(利用优势攻克难点)

医学院校招文科生多,主要是因为中医学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受到了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学科具有特殊的人文哲学属性[3]。其吸收了古代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古代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4]。所以可以看出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蕴育而出的。而文科生文史知识丰富、善于阅读、思维活跃,考虑这方面因素,文科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中医理论。这是文科生的优势。并且中医的基础理论在大一就已经学过了,包括医古文、中药、方剂等课程已经学过,中医对他们的熏陶已经使学生对其很认可了,所以利用他们已知的和熟悉的知识理论来类比性的介绍新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一些。

例如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哲学理念上的,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包括人体内部和环境),而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际上也讲究平衡,讲究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以及病原微生物之间及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一点使他们的最基本的共同点。所以在讲课时把微免的这些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平衡进行类比的方式进行讲授,受到学生的认可。在讲消毒和灭菌的这一章时可以强调对于病原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而是我们也要与它们保持平衡,因此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是要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的方式是来保持这种平衡,而并不是一味的杀死病原微生物。紧接着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例如我们生病了,进行输液时,这个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一定是无菌的,因为生理盐水是要进入我们的血循环中的,血循环是没有任何细菌的,为了不破坏这样的平衡,我们注入血循环中的任何药物都必须是无菌的。但是对于人体的有些部位,例如女性的阴道,本身就有大量的细菌,是以乳酸杆菌为主,有些女性经常冲洗阴道,破坏了阴道本身的平衡,反而容易得阴道炎。就这些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体的这种微生态的平衡与中医上讲阴阳平衡很相似,无论哪种平衡被破坏都会引起疾病,这样理解起来也就不困难了。在微生物及免疫学的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时的去穿插一些学生熟知的中医理论知识,可以进行类比。微免课程探讨的就是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最终是——平衡或不平衡。这要求教师大概了解中医理论的知识。

2.在绪论中介绍背景知识

中医专业学生因为没有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上课听不懂。即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起巩固作用的知识观念可利用,阻碍了新的学习与保持,因此提供背景信息及相关的概念将有助于启动他们的学习[5]。例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本学科的背景知识教学效果较好。对于大多数是文科生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的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教师去组织语言,可以通过这几点来将微免的发展简史讲的生动而具体:人类在没有发现微生物时对疾病的看法,以及人类是怎样发现微生物的,以及是怎样把它和疾病联系到一起的,是怎样来寻找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做好这一点,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3.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图片、视屏、生活(增加与原有知识相关性)等各种方式来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加速剂,是一切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6]。例如介绍培养基时,可以将科赫发明培养基的过程较详细的讲给学生,不单单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而且在这些发明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科学家的优秀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无形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道德品质有了一定的影响。课堂上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视屏,例如在讲到流感病毒时,播放了一个《流行感冒的发病过程》的视屏,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在视屏中病毒不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甚至在免疫学中的免疫细胞也是栩栩如生的,是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突然对微免学茅塞顿开感悟。在上的每一次课中去花一些心思来设计好每一次课的引课,也是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专业学生条理性的思维可能比理科学生占多数的一些专业的学生稍逊色,但发散性的思维较好,介绍课程中的与人文科学相关的内容,用一些有趣的、能打动学生的历史过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效果较好。

4.介绍书籍网站

阅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活动, 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7]。文科生较多的中医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可以通过介绍与之相关的有趣的的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课外书籍和网站。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相当于本课程是一个原点,以这个原点向外发散出去,了解了相关内容,再回到原点,则感觉课本中的内容并不是难以理解和枯燥,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学这门课程很轻松。

第8篇

随着中医英语教学活动在中医院校的日益普及,大多数的中医院校都成立了中医英语教研室,配备了专业的中医英语教师。但中医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教学理论和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高。首先,现行的中医英语教学模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主要内容是讲授文章,配以数量巨大的中医专业词汇,枯燥而又难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会打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导致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这必然会降低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质量[1]。另外,目前的教学模式侧重于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听、说、写方面训练不够。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英语的应用能力欠缺,有悖于教学目标。其次,目前使用的中医英语教材不规范,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比如有些教材中,对英文的中医学术语的来源、翻译遵循的原则等缺少注释,有些教材中翻译方法、原则与课文中英文中医术语实际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原则不一致[2],导致教师在备课和讲授过程中无所适从。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中医术语的翻译,不同的教材不统一,甚至同一本教材前后不一,如“三焦”一词,有的译成“threeJiao”,有的译成“threeheaters”,有的译成“threewarmers”等。同一个中医术语出现不同的翻译,给学习者带来困惑,也给授课教师造成了麻烦。另外,中医英语师资匮乏导致中医英语教学难以全面开展,师生比例失衡极大地影响了中医英语教学活动的进行和质量的提高。

二、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2.1教学模式改革

2.1.1准确定位中医英语课程

随着中医国际化,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成为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中医英语课程承担了完成任务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法。院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围绕中医英语课程的定位、教学原则和方法给予中医英语课程高度重视,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和研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医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其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1.2合理设置中医英语课时

中医英语是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生僻、句型复杂、文体特殊是中医英语的特点,与基础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其难度要远高于基础英语。因此,中医英语教学活动所需的课时量应该等于或高于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通常中医专业学生的医学类课程科目繁多,学习任务量较大,因此,中医英语课程的课时设置时应兼顾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在大三和大四两个学年,不少于3个学期,每学期40个课时,每周为4课时,在学期的前两个半月完成授课。提前完成中医英语教学,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时间复习、消化。这种课程设置,可减少中医英语教学与中医专业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2.1.3加强中医英语听说写的训练

以往的中医英语教学,对听说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不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国内大学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用正确的常用中医术语进行交流[3]。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更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医药的疗效,主动采用中医药进行保健和治疗。在使用中医方法诊疗过程中,能够用熟练的英语与患者沟通,言者清楚,听者明白,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与外国患者沟通,参加国际会议,与国际同行交流,都需要中医学生有较强的听说写能力。因此,中医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中医英语听说写的训练。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中医英语词汇是听说写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听资料,加大学生“听”的输入量。鼓励学生开展情景式对话,多说多听,比如问诊,讨论病历,学术交流模拟。教师应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技巧,最终促使学生达到独立完成一般中医文献翻译的水平。教师可定期开展多种测试、考核,督促学生听说写的训练,检验教学效果。

2.1.4提高中医英语阅读能力

中医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常会逐字逐句的对课文进行翻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效果有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阅读训练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灵活应用PBL和TBL等教学法,教师事先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扩大阅读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教师也可使用快速阅读与精读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归纳出阅读内容的大意。此外,教师可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其他阅读资料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2教材建设改革

首先必须重视中医英语教材建设,并将它作为一项关键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抓。教学系统由教师、媒介和学生三要素组成,教材作为中间环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英语课程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的背景,迫切需要用英语表达所学的中医理论和知识。近年来,各地有不少英文中医药书籍出版,其中不乏高质量的作品。但仍有必要请权威中医药专家和英语专家,参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WHO(世界卫生组织)英译的标准,联合努力编写更多适合现阶段中医院校特点的、能反映中医药最新进展的、与世界接轨的教科书,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中医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满足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要求。因此,中医英·257·语教材的内容编排应以主要纳入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基础内容,辅以内、外、妇、儿、骨伤科的典型病例,还需要纳入中医诊疗的方法,如针灸、推拿等[1]。使学生对中医英语知识有全面的掌握,适应今后实际工作需要。我们中医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培养,让学生具备与国际同行用英语进行中医知识交流的能力[4]。国外流行的中医科普读物或中医英文教材,语言道地,是中医“英语”教材选材的最佳来源。采用这些书籍作为教材,可以使中医英语教材与国际接轨,使教师和学生能了解这些教材的译介理念和行文风格[4]。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设中医英语资源库,将中医英语听、说教学课件,词汇练习课件,中医英语词典等工具,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视频等资料纳入库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作为资源库的管理者,教师应勤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和完善资源库,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3师资建设改革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建立高水平的中医英语师资队伍,是中医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目前现状是,会英语的教师不懂中医,懂中医的教师不会英语,二者兼备的教师严重匮乏。一名合格的中医英语教师,应有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深厚的综合英语功底,以及大量的中医英语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应当给予英语基础较好的中医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英语培训的机会,同时,也要给普通英语专业教师提供更多中医专业课程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掌握更多一些中医专业知识[5]。加强中医英语教师培训,邀请有国外教学经历的教师及资深中医英语教师,成立教学评估组,对中医英语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切实指出不足,并给出提高的指导方案,促进青年中医英语教师的成长。同时,通过学生评议和教学督导听课等方式,中医英语教师及时获取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可选派中医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前往外语院校进修,掌握系统的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3]。此外,中医院校还应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等机会,邀请国外的教师和中医专家来讲课,并鼓励中医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临床口译,提高实践能力。

三、小结

第9篇

1.1认识不足

1.1.1CME对象认识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忙、任务重,难以抽出专门时间脱产学习。即使是自己单位组织的讲座或学习班,也因工作忙和专业的不同而影响学习效果。他们在主观意识上没有继续学习“四新”内容的需求,参加CME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取学分证。不少人认为参加CME只与晋升有关;某些已晋升正高职称或不再想晋升的人员,对CME学习不够重视;有的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猛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1.1.2医院领导认识不足医院领导中存在重工作轻培养、重经济效益轻技术提高、重近期利益轻远期效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CME的深入开展。在此情况下,医院CME的管理人员没有专职的,而多由医务科或科教科兼管。他们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存在着表面性工作做得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考。由于受经费的制约,中医医院投入不足,开展和参加项目较局限,影响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智力引进,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后劲乏力。一些医院未建立CME制度或虽然建立,但培养目标、考核与职称晋升、待遇、评优评先、执业再注册脱节,难以发挥其促进作用,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

1.2CME项目水平不高,手段方式落后

1.2.1CME项目水平不高①CME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教学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相近CME项目的重复申报,项目内容不符合“四新”、“三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CME项目师资力量配置、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项目的监督检查不到位。②CME项目学科覆盖率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申报的CME项目学科覆盖面不广,学科结构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框架格局上,缺少主动适应和应变能力,以及反映“四新”内容不够。在教学目标上,对提高能力和素质重视不够,使学习者选择性较小,难以满足和适应需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缺乏对CME管理及教学方法、效果的系统评价和研究,尚未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③CME内容不完善。CME中多注重医疗技术的继续教育,而没有把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医德医风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导致个别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有所提高,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却停滞不前,两者不能协调发展,造成了医疗纠纷增多的不和谐局面。④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没有区别对待。中医医院中,中医临床医师对中医方面知识掌握要优于西医的诊疗技术,西医专业临床医师的诊疗技术要优于中医医师,但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功底较差。目前对于这两类临床医师的CME基本上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概而论的。

1.2.2CME手段方式落后中医医院的CME方式多以外出进修深造、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短期学习培训班等方式为主,而论文交流、院内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会、自学、科室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新技术新业务等开展的较少。因此,难以适应中医医院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2中医医院开展CME的措施

2.1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提高CME自觉性的前提人是CME的内在因素,只有充分调动CME对象和工作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展好CME。通过加大对CME目的、意义的宣传力度,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统一认识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习一阵子”为“学习一辈子”、变“单纯追求理论学习”为“提高能力”的前提。

2.2成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是落实CME的保障

2.2.1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和健全规章制度医院应按要求成立CME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使医院CME组织体系健全。院领导的重视不是一句“套话”,是医院CME经费、人员以及政策的重要保障。医院的CME委员会应由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医学专家为成员。科教科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人员相对固定,保证准确把握政策和标准。医院人事、医务、护理等部门在医院相关制度、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方面对CME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如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执业再注册均要求提供CME合格证书,并将科室CME的合格率纳入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科主任、护士长对科内CME工作也应积极配合,相对固定一名能掌握CME标准的同志协助科教科管理科室内CME工作。医院应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该院实际,从内容、形式、考核、学分登记及验证等方面制定该院的CME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医院还应科学进行经费管理,制定相应的办法对个人参加项目学习、接受远程继续教育、在各级杂志等发生的费用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2.2.2做好学分年度验证和CME档案及信息管理为了保证CME学分授予的真实性,在学分授予、登记审核工作中,实行院、科两级审核制度,并为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CME个人档案,授予学分的论文、成果等资料的复印件经院科两级审核后归档保存。现在,宜昌地区已经实施CME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管理,明显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职能部门应定期对科室开展CME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分,保证医院CME目标的实现。

2.2.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CME的评价应由重过程转为重结果。根据评价的阶段分类如下:①过程评价:学习者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②内容评价:评价内容的相关性、课程设置特点和复杂程度;③结果评价: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变化的情况以及学习者在实践中的行为变化;④对患者和社会影响的评价:很多学者指出这是惟一有意义、有效的测量,因为它评价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和医护行为变化的感知。

2.3开展具有中医医院特色的CME项目中医学知识、方法、技术的更新,不是由理论的更新带来的,而是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对已有理论,即经典理论的深入认识和不同感悟所带来的,这是中医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医医院的临床医师既要掌握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先进技术,又要发扬传统医学理论,突出中医特色,做好院内、院外CME工作。

2.3.1院内CME①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诊疗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中医医院应从突出中医特色和专科特色去求发展,无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都应对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并能在本专科疾病的诊治中运用。此外,要求中医专业人员对中医经典理论做到熟读。经典理论是中医的本体,是中医真正意义上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医医务人员理论水平高低的决定性要素。中医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数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他们在辨证施治的同时还要掌握现代医学操作技术。②院内办“西学中”培训班,积极鼓励科室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的学习。培训班以自学为主,由有经验的中医专业人员讲解、答疑,并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考试及考核。③利用教学医院优势,积极申办中西医结合CME培训班。宜昌市中医医院为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鼓励本院中医专家授课,促使其在备课的同时巩固和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聘请上级医院的中医专家前来授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④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教育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应用。医院采取为名老中医配备学术继承人的教育形式,指导教师通过口传面授、临床应诊、实际操作,向继承人传授他们的经验和专长。组织人员对有代表性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整理与应用。⑤法律教育与医德培养应成为CME永恒的主题。依法执医、文明执医是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健康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长久以来,医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点。CME不仅要补好这一课,还要使之贯穿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使医务人员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⑥重点专科建设与CME相结合。重点专科是医院发展的龙头,将CME与重点专科建设相结合,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高服务水平。⑦积极引导参与医学科研、撰写论文以及自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促进医院学术风气的活跃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10篇

【关键词】 中医专业;实验教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单纯的掌握中医或者是西医已经不足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治疗疾病,中医专业的学者也必须熟知相应的西医知识,做到中医西医有效的结合方能帮助更多的患者。在西医的临床诊断中,实验诊断是一门集高端科技、多学科交集的全面性的一门学科[1]。以当代的中医院校作为基础参考,加以作者的临床教学经验,对我国中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具体如下。

1 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基础现状

1.1 教学课时少 在我国,中医专业多为五年制的本科院校,在本校,诊断教学的课时被削减15课时。而实验诊断教学的知识内容覆盖面广,仅仅教材中的实验诊断项目就达到了200项之多。而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实验诊断的项目也在日益增多。这与减少的课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已成为现阶段最尴尬的难题。

1.2 教学方法老旧 在实验诊断的教学实践中,此课的教学出现了项目多、数据多、定义多、病名多、内容多、知识联系少、课时少的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书本式理论教学,学生们大多无法真正理解实验的含义,只能硬性记忆去学习,失去了实验诊断教学的真正意义。

1.3 教学设备滞后 目前医疗设备日益精细化、科技化。临床的诊断检查设备也日益的走向高端科技化。但是与之反差的是,在实验诊断的教学中,其设备以及教材内容古老,陈旧,不能与时代同步,造成学生在书本中学习的内容与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断层的现象。例如,在原始的教材中,对于血栓和止血的检测一项上,应有18个检查项目,而当代临床的诊断只有四项。说明教材的理论知识已经完全跟不上社会、设备的更新速度。

2 实验诊断教学的完善手段

2.1 改变其教学的传统思想 传统的教学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未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2 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 以往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应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学生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但要理论教学,还应以学生的临床思维教育为主,即教会学生将理论知识和适应病例相结合,应用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诊断指标对患者进行诊断。培养这种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重要目的。这也更加要求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要打破以往模板式的照搬照读,将课程进行分阶段,一阶段是将重要的化验单讲解等内容进行首要讲解,这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期吸引学生兴趣;二阶段是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这阶段结合典型的临床病例同时讲解,理论与实践同行,增强学生记忆;第三是布置病例分析探讨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记忆以及可以在临床的灵活的应用[2]。

2.3 增强教学手段 基础课的讲解中,教师应熟练应用课件配合讲解,加适当的图片和病例灵活教学,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4 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给予学生最实用的知识讲解,就要求教师在对课程的选取以及课程大纲的拟定上进行适当的筛选的改革。例如对于在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教学中,心肌酶谱的检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时,心肌蛋的作用更为重要[3]。在教学中,应以实践应用的知识为主。若能在教学中,全部精选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大大弥补了课时少的难题,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治疗。

2.5 全面利用课后资源 在课后的时间学生自身的模拟锻炼是在课本知识外的进行知识应用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对病例的分析和学习,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并对病例的情况展开分析,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诊断的教学尤为重要,如何以中医的理论为基础,对实验诊断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我们中医教育者的当务之急。

参 考 文 献

[1] 崔天盆,胡丽华,吴健民.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检验医学,2006(02):254.

第11篇

关键词:中药制剂;问题;发展;效益

中医专科医院自制的中药制剂,对配合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专科疾病、特别是开展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以及弥补中药市场供应不足、展示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中药管理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医院制剂的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价格形成中的不合理因素等使医院中药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医专科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现状

以自配、自用为主是中医专科医院中药制剂的原则,具有配制量小、品种少、价格便宜的特点。现在国内中成药的新药不断上市和进入医院,使医院中药制剂面临巨大挑战,加之国家对中药制剂管理的加强和完善,一些医院制剂方面的软硬件已经跟不上脚步,他们要么在等待中驻足观望,要么缩减品种和产量,甚至选择自我淘汰。

2存在的问题

2.1生产条件与管理

2.1.1制剂室规模结构不合理,生产及科研资金不足

中药制剂室的规模小,医院领导发展中药制剂的想法往往因政策的不明朗左右摇摆,影响资金、人员和设备、设施投入少,造成人员缺乏,生产设施条件差,设备不齐、质控手段和仪器的缺乏,产品质量无法全项检测和控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及质量的提高。

2.1.2人才的匮乏,制约了制剂室的发展

长期以来,医院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不太注重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员少而不精,又因生产设备落后,只能生产工艺简单、包装简单的制剂。再者因为制剂岗位不受重视,往往留不住人,使医院制剂的内在质量因人员变化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

2.1.3生产工艺和设备老化,原料药质量不高使制剂的质量水平停滞不前

很多中医专科医院中药制剂室设备老化,提取及分离工艺较为落后,难于将有效成分充分提取,直接影响了中药制剂疗效。同时因不注重原料药的选取,使用的常为普通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造高品质的中药制剂几乎难以成为现实。

2.2质量控制

2.2.1质量控制手段有限

中成药制剂传统的单一成分的质量控制模式不能适应全面控制制剂质量的要求,难以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念,造成定量指标与临床疗效脱节,难以全面反映制剂质量。[1]

2.2.2卫生学检查

由于中药的原料源自天然,工序繁琐,加上医院制剂室的硬件条件原因,所以微生物指标容易超标。

2.2.3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因素控制

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残留有溶剂、有机氯农药量等含量控制手段缺乏,为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

2.3中药制剂报批行政审批手续复杂、成本高

医院中药制剂须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后方可配制医院制剂。申报制剂就需要几万至几十万试验研究费用[1],中药制剂的行政审批成本影响了这些医院的中药制剂的发展。

2.4中药制剂价格形成机制

医院中药制剂由当地的物价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定价,只准在原辅料成本上顺加5%[2],在近几年中药材原药接连上涨的情况下,物价部门对于医院上调中药制剂的批复迟缓,致使药价倒挂,大大打击了医院生产的积极性。

3解决办法与发展方向

3.1加强中药制剂的队伍建设

加强制剂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责任心的培养,参照 GMP和GPP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并落实奖罚措施,建立健全各项操作规程和监督制度,实现生产和管理上的制度化、标准化。

3.2开发与医院专科特点相结合中药制剂

特色中药制剂是临床中医特色治疗的支撑和具体体现之一,中药制剂应该着眼于保证临床“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并且把中药的内治疗法和外治疗法很好的结合起来,使中医的整体观念在药物治疗方面得到品种的支撑。

3.3要建立符合GMP和GPP标准的制剂室

医院中药制剂要发展,不光要有与本院特色诊疗相适应的中药品种,更要有符合GMP和GPP标准要求的场所及相应的各种严格的管理程序以保障其生存和发展。

3.4加强原料入口把关,优化制剂生产工艺

制剂室应尽量使用地道药材为原料药,选派责任心强、经验足的高年资中药师负责中药饮片的原料入库验收工作,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制剂工艺加工成药。

3.5制定与疗效相适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为中药制剂,应该要注重质量的可控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应要求在标志物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指纹图谱”检测项目。产品必须同时符合标志物检测和指纹图谱检测,以保证质量的稳定均一。

3.6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加强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因势利导,促进特色中药制剂的使用

着力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对制剂生产进行严格的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与物价部门充分沟通,使中药制剂的价格更加科学合理。另外积极与社保、新农合等部门联系,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3],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总之,医院中药制剂,是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保障“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市场供应品种的有力补充,是中医医院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售中成药的新药重要来源,医院中药制剂作为中医药文化遗产现代传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将继续存在,作为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药制剂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质量稳定,效果一流,价格经济,使用方便”的产品,按照GMP和GPP要求加强软硬件和质控管理,为医院药学和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东.医院中药制剂现状及展望[J].实用医药杂志,2011,(3):238.

第12篇

关键词: 中医专业 床边教学 临床思维

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指出:医学教育的培养标准应以“职业价值与态度、医学科学基础、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保健、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等七大核心能力为目标[1]。临床实习是实现这些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重要一步,它能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巩固医学生的医学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一、床边教学的重要意义

床边教学(Bedside Teaching)是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医学生为主体,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2]。床边教学可以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临床技能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为世界各国医学院所推崇。为使学生所学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床边教学就起到了桥梁作用。中医专业在这方面甚至要求更高,临床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反复地临床实践,辨证施治的精髓更是需要在夯实的基础上多临床、反复临床才能有所领悟。

二、中医床边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随着先进诊疗手段的不断应用,床边教学应用减少或质量下降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在临床中常被先进的诊疗手段取代。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如下:

1.床边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床边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很多临床医生只是简单地把它认定为查房的演示,以致以填鸭式的带教为主。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只是诊疗活动的“参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动脑筋。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很少在教学中得到提高。

2.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实习生之前是在大学里接受课堂教学,很少有机会真正诊治疾病,在面对疾病时,常常有临床思维方面的缺陷,表现在想法过于片面、肤浅,思维过于僵化,等等。这些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学会的,必须在实习期间加以锻炼和提高。许多学生在先进的检查设备前,过于依赖检查仪器设备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内容。这是导致中医四诊缺失的重要原因,必须在临床教学中加以重视。医学生存在片面思维、表面思维、简化思维、静态思维、印象思维。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避免。

3.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现在医学生的评价考核主要是依靠考试,笔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缺乏对临床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这就造成了学生不重视思维能力而重视书本的条条框框,不重视实践技能而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带教老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忽视了对实习生的考核,这些都致使床边教学质量下滑。

4.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

由于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倡尊重并保护病人的隐私,以及病人本身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往往使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临床教学实践。

三、中医床边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前备课,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

带教老师作为床边教学的主导,对床边教学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带教老师提前备课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强化,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上课精彩,深入浅出,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备课,对有些的疾病如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要精讲,多讲,对一些罕见病少讲,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通过讲解,可以提问一些病的鉴别诊断和鉴别要点等,让学生以问题带动学习。

2.控制带教人数,尽量一对一带教。

由于医学院校大量扩招,因此现在一个带教医生下面有几个实习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中医学习自古就有跟师学习的传统,其主要优势是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为什么辨这个证,为什么要用这个方,为什么要用这个剂量,这都是有讲究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带教的作用。

3.加强带教老师队伍自身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3],在一些常见疾病中,带教老师需要做出准确判断和合理分析。带教老师要以培育人才为己任,尽心尽职地上好每堂课,讲清每个病。

4.定期举办讲座和病案讨论。

现在医学知识更新很快,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应定期举办医学专题讲座,了解国际医学发展新动态、新发展。要求学生按时参加病案讨论,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主动组织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的习惯。

5.注重床边教学质量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床边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床边教学质量高低是关乎一个医学生实习优劣最重要的方面。各级带教老师查房时,不能只停留在更改医嘱、对症处理的水平,对临床症状及处理的要点要及时向学生提问或说明“为什么”。在查房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处理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

6.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所在科室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要非常了解。多看书,多思考,勤动手,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说话方式,在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上不断完善自己。

中医专业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重视床边教学,还可以通过丰富床边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加强医患沟通、创新教学模式[4]等,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他们将来的从医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国际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需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册,2002,23(2):1.

[2]Lacombe M.A.On bedside teaching[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7,126(3):217-222.

[3]万建新.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