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

时间:2023-01-03 03:2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管理;现状;策略

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迅速发展,为保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加强对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系统以及传输系统都较复杂,为此,要保证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就要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所以,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以及传输复杂性则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媒体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也越来越多,比如,我们现在观看电视节目不仅可以在电视上观看,还可以在电脑、手机上观看。以前,我国只能观看提前录制好的节目,现在我们可以实时地观看直播节目。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我国广播电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1广播电视技术管理的现状

1.1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广播电视技术是我国新兴的一种技术,在实际的技术管理中,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所制定的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以及系统,一旦广播技术在应用上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得以解决。正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也制约了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要加快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发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就要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

1.2缺乏对技术管理维护的重视

由于我国广播电视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一直都侧重于技术发展和创新,缺乏对于技术管理维护的重视,这也是无法有效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的。缺乏对广播电视技术管理维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技术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技术管理维护意识。首先,如果缺乏对技术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将无法有效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技术,也就不能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管理水平。其次,工作人员在技术管理维护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技术管理维护的主体,如果技术工作人员缺乏技术维护意识,就会导致我国的技术维护处于被动状态,使我国的广播电视制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技术工作人员缺乏技术维护意识可以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理论知识等各方面上体现出来。

2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要提高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在技术管理上具有重要作用,指引并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在完善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制度时,应严格贯彻我国广播总局所要求的工作总方针,分别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发射台作为我国广播电视最基层的台站,也是我国广播电视的技术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重点,为此,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射台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分别对技术工作人员的管理、各种仪器的规范操作、各种发射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等各方面的制度进行优化完善,使发射台的广播电视技术管理制度更科学规范,更好地指导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其次,要完善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做到上墙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上级领导也应加强对基层的巡视,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检查和监督,保证基层工作质量。各岗位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工作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一旦发现工作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保证工作设备正常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广播电视制作质量。

2.2落实技术管理制度

要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管理的重视,落实好各种技术管理制度。首先,为保证我国广播电视的制作质量,技术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技术管理,还要加强对技术的创新,不断学习摸索,努力提高我国广播电视的技术水平。其次,落实每周例会的开展,每周例会是非常重要的,在例会上,相关负责人要及时传达上级领导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按照最新的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在例会中,各岗位工作人员还可以将目前工作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保证问题得到最完善的处理和解决,进而更好地保证我国广播电视的制作质量。第三,为更好地保证技术管理制度能够得到落实,工作人员还应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任务制定每周工作计划,特别是机房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做到每周、每月、每个季度都能落实好检修制度,加强对工作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并且做好相应检修记录。最后,要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水平,落实好技术管理制度,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工作人员就要加强对工作设备的管理,加强对仪器仪表的检查和维修,针对于容易损坏的零件,应做到备份,保证工作不间断,并且做好对于备件物品的分类摆放。

2.3提高对技术管理维护工作的重视

为保证广播电视设备正常运作及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相关技术设备的维护。首先,技术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技术设备维护意识,保证技术设备维护工作的主动性,在维护过程中,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并且要做到细心,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在进行技术管理设备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要定期对技术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在维护过程中,尽管设备出现的问题比较细小,但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解决,因为“积小成大”,小问题不解决,最终会演变成大问题,这样会给接下来的设备维护增加难度,无法有效保证工作设备的维护质量。

2.4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

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提高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地发展创新,技术日新月异,要保证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跟上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速度,就要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针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第一,加强技术管理人员对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学习基本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中要做的事情以及不该做的事情,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培训,比如,在每周二,相关负责人都可以组织各岗位技术人员进行工作设备性能知识学习,工作设备的正确操作、维护等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对工作设备的正确操作,保证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第三,加强督促技术管理人员做好学习计划,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技术人员应加强自我学习,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制定好学习内容、学习计划。第四,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评价,相关负责人可以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评价,比如,可以通过检查培训人员的学习笔记、当前业务完成情况等各方面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评价,对于表现出色的培训员工进行适当奖励,加强对技术人员的鼓励。

2.5加强对技术管理的硬件建设

要加快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提高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必须加强对技术管理的硬件建设。首先,要加强完善计算机网络,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提供服务。其次,要加强对音视频工作站的维护,保证电视节目自动播出。再次,加强对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各电视节目的监测,保证电视节目监测效果。最后,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的信息管理,在进行重要决策制定之前,相关负责人应先对当前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利用当前的信息制定科学的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综上所述,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对提高我国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以及播出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为此,工作人员应分别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落实好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技术设备维护、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对技术管理的硬件建设来提高我国广播电视的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疆.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7(14):201.

[2]次旺.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管理质量的几点建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7(2):177-178.

[3]陈广民.浅谈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8.

第2篇

1.1体系框架的内容

安全播出标准体系建设主要从安全播出管理出发,结合广播电视各个专业安全播出管理的要求,编制安全播出标准体系。主要研究点包括:(1)基本概念研究;(2)各级广播电视播出单位对安全播出标准规范的需求;(3)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设计研究综述;(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设计。

1.2研究方法

标准体系及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属性,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可以分析安全播出标准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它专业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认识安全播出标准体系的本质特征。

1.3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总体设计思路

1.3.1安全播出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播出标准的核心主题是安全播出。按照标准的定义,凡对安全播出有重要影响的要素,只要这些要素属于某类播出单位的普遍问题,就可以通过“形成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即标准,而“获得最佳秩序”。按照现行安全播出管理体制,对安全播出有重要影响的要素涉及到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技术系统建设、技术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行政部门、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部门、安全播出监测部门的安全播出管理、指挥调度和监测。

1.3.2安全播出标准化对象分类

在安全播出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标准化内容按照性质、专业、环节等三种方式进行归类,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标准化对象分类图。标准化对象按照性质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四部分。安全播出基础标准应当涵盖安全播出管理、安全播出资源数据等方面所涉及的基本术语、概念。目前比较急迫的是安全播出停播指标、安全播出资源信息、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等。安全播出技术标准应该涵盖技术系统标准、运行维护规程、技术安全规程、监测和指挥调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其中安全播出监测和指挥调度技术标准可以划分为监测系统标准和安播综合管理技术系统标准。其中,之所以将指挥调度标准独立为标准化对象,是考虑到随着网络整合、集团化等工作的开展,播出单位内部的管理、协调越来越重要,通过管理支撑系统的研发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集信息上报、预警、指挥调度功能为一体的指挥调度系统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全播出管理标准化可以按照不同的工作环节划分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其中日常管理包括监测工作规范和指挥调度工作规范。应急管理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灾备等方面的管理规范。考核与评价标准,考核与评价为针对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因此将该部分标准独立于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之外。该部分标准主要考虑包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考核评价指标与方法、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方面的标准。

1.3.3安全播出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安全播出标准体系定位在广播电视技术标准体系的下一层,即专业等级层面。安全播出标准体系的下一级是门类等级,因此对安全播出标准的分类首先是按照性质划分为门类等级的标准,在门类等级下,按照标准化对象分类设立具体标准。由于安全播出涉及各个技术专业,在安全播出的基础管理、基础技术领域,不同技术专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门类等级之下、具体标准之上还可以增加一层,即跨技术专业的共性层。这样安全播出标准体系就从三层结构变为如图2所示的四层结构。按照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所提出的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的绘制方法,安全播出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图可以表示为图3。

2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

安全播出标准体系层次结构能够表示出基础标准与具体标准之间的关系,但是很难看到所有标准的分类关系,标准显得非常凌乱。另外,有些具体标准缺乏共性,将造成标准体系表的断裂。因此,表示标准关系的最好的方法还是逐级分类,除了最下层是具体标准外,上层均是标准的分类集合。

2.1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图

根据标准的分类方法,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图。在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对安全播出标准化对象的认识,根据安全播出保障工作需要,可以将最底层的标准一一列出。

2.2安全播出标准

现有安全播出标准与规范主要集中在运行维护规程、技术安全规程等方面,而在资源管理、工作指南等基础类标准、日常与应急等管理标准等方面所涉极少,无法满足当前安全播出管理需求。根据安全播出标准体系框架,分别对其体系各个层次的标准概述如下。

2.2.1基础标准

(1)定义与描述。定义和描述标准包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资源管理数据元规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基本术语、广播电视停播指标统计规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体系框架模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描述信息规范等五项标准。(2)工作指南。包含广播电视运行维护规程编制指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广播电视播出相关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三个标准。

2.2.2技术系统标准

(1)播出技术系统标准安全播出规范体系涵盖了各个专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中对安全播出管理的要求。(2)运行维护规程技术维护规程是对各专业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要求。各专业技术系统的运行维护规程,包括传统广播电视专业的运行维护规程十四项、新媒体运行维护规程三项和监测台站运行维护规程一项,共十八项。A、传统广播电视播出(传输)技术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包括广播中心、电视中心、卫星、微波、光缆、有线、无线等传统广播电视专业的运行维护规程等十四项,主要规定了系统维护管理的范围、任务和要求,系统和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停播事故、播出事故的定义和分类等内容。B、新媒体运行维护规程包括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运行维护规程、IPTV集成播控平台运行维护规程、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运行维护规程等三项。C、广播电视监测台站运行维护规程规范广播电视监测台站技术系统的维护要求和运行工作流程。(3)技术安全规范技术安全规范规定了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活动中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相关规定,以及重要操作在操作执行前、后的处理责任和义务以及技术质量检验规范。包括:农村有线广播技术安全规程、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机械维修安全规程、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天线工作安全规程广播电视中心和台、站电气工作安全规程等。(4)监测和指挥调度技术标准监测和指挥调度技术标准是支撑监测和指挥调度技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一系列标准化要求。包括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安全播出综合管理技术系统标准。A、监测技术标准。包括中短波、卫星、有线、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等监测、监管技术规程和接口规范,广播电视自台监测系统功能规范。B、安全播出综合管理技术系统标准。安全播出综合管理系统功能规范规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综合管理系统(日常操作管理、重要保障期管理、事故管理、信息交换、质量考评、风险评估等)应具备的功能要求。

2.2.3管理规范

(1)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规范是对各项安全播出日常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安全播出监测工作规范、安全播出监管工作规范、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工作规范。(2)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规范是对各项安全播出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规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资源准备规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灾备及启动规范等三项标准。

2.2.4安全播出评价与方法

安全播出评价与方法类标准包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运行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与方法、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与评价体系、广播电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及防护要求等四项标准。

3结束语

第3篇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媒体广播,应该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应该怎样去做,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重大挑战。网络新闻正以其内容丰富、可交互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兼具报纸、杂志的文字功能和电视、广播的试听功能,同时具备更强的时效性、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人们也就可以方便地获知世界其他角落所发生的事情,可以说,互联网将世界变小了,将人们拉近了。

反观我们的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都给予了网络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网络的文章、节目屡见不鲜,许多电台、电视台不仅开辟了专门的栏目介绍网络和上网的有关知识,而且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在网上进行直播。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传统媒体对网络的让步?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是否正被网络所蚕食?传统媒体是否正在失去它的广大受众?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现状

广播曾经是许多人了解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形势的主要途径,曾一度被称为“第一媒体”,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其发展的巅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播一度逐步从强势媒体转变为弱势媒体。

电视的迅速普及给广播行业带来猛烈的冲击,更为直观、生动的电视节目使许多人从收听收音机转向看电视。在一段时间里,广播听众人数骤减。正是激励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激发了广播工作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技术的迅速提高,栏目的不断创新,使广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如今,广播已不再是简单的新闻播报。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广播事业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各种专业台如:经济台、信息台、交通台、音乐台、娱乐台层出不穷,节目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播音员“一言堂”向播音主持、听众参与、专家咨询、嘉宾客串等多种形式转变。广播与市政部门、交通部门、电信部门以及企业的成功合作都使其不再仅仅是你说我听这种单调的模式,而是真正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民服务。如今,通过广播可以进行人才招聘、房屋租赁、失物招领、求医问药、情感咨询等等一系列活动。而各类听众参与的新闻热线、点播热线和竞猜热线的开通加上听众与主持人的微博互动,更是极大地增强了广播的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正是这一切,使广播行业拥有了一个稳定的、人数众多的听众群。同时,在几十年的建设中,我们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拥有优秀是采、编、播队伍的广播体系。这些,无疑都是广播事业继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互联网带给广播的新机遇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互联网的信息量远大于其他的传统媒体,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与广播单纯的音频信号不同,互联网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既可以扩大电台的信息量,又可以拓展其表现形式,使之更生动直观。另外,听众还可以将节目的文字或者音频资料下载,长期保存。

在网络时代,人们不仅从广播电视等媒体上获取信息,互联网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电台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使其有效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样既能避免部分受众转向互联网等其他媒体,也能扩大知名度,提高节目的收听率。从另一个角度看,还能增加电台的广告效应和收入。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广播电台和网络的结合势在必得,这需要技术准备,更需要广播工作者心理上的认同。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广播新闻与网络新闻

一直以来,广播事业被称为,承担着向广大群众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方针,重大社会新闻和消息的任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广播新闻的权威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早已深入人心。从目前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情况看,广播新闻是网络新闻所无法替代的。

现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网络的合作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多元化竞争市场,同时广播新闻遇到了网络新闻这一新的传播手段的挑战。网络新闻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对广播电视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面对今天的信息时代,首先,我们应该找准广播新闻人在多元化竞争市场中的位置。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正确发挥导向作用,提高自己的宣传水平,加强管理,做到宏观能管住,微观要搞活。讲究宣传艺术,做到重点突出,关注热点,聚集焦点,找准亮点,把广播新闻节目做深、做新、做活、做精,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让广播新闻插上网络的翅膀,使之有一个更好的空间,在网络上树起广播新闻人的新形象。

2.网络时代的工程师

身处网络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但同时,网络媒体的崛起对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已经不可避免地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天作为广电工程专业的工程师,要不断地学习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跟上时展的脚步。不从网上获取信息是一种滞后,这不仅是信息的滞后,更是观念的滞后。

第4篇

目标、定位以及面临的问题2010-2015年,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相关领域,掌握新闻基本理论和不同媒体的知识、技能、方法,具有报刊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采编、节目和广告的策划与制作、网络多媒体动画及网页制作等能力,能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相关文化产业中的技能性岗位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岗位,从事新闻采写、采集与编辑、节目策划与制作、网站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专业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依托报刊(纸质媒体)、广电(电子媒体)、网络(网络媒体)三种媒体,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建了“三技三能三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333模式。“三技”是指本专业就业所面向的三种媒体的技能,包括报刊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写、新闻摄影、版面设计编辑等技能,广电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摄录、节目策划与制作等技能,网络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集、编辑、网页美化、维护等技能。“三能”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构成了本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该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紧紧依托于三种类型新闻媒体,紧跟媒体报道内容和媒体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预期依据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的职业能力,除了适应新闻媒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外,还能适应文化产业公司及其他企业单位相关岗位工作。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很多弊端和问题。“333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上讲,的确顺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预设了就业宽出口,使学生在校所学几乎到各种文化公司都能找到用武之地。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遵循的是“2+1”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专业学习技能的时间相当有限,当专业追求涵盖面“广”的同时,无法保证学生掌握新闻业务技能的“精”和“尖”,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展开社会调研

2.1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只有正视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才能够有的放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此,笔者在郑州、开封等地展开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共有100余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及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新闻单位的用人标准、人员引进情况、对高职毕业生的看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设置,以期从调查中分析出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新闻教研室共收回110份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发现以下情况。

2.1.1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因地区而异。通常,郑州的媒体对毕业生的学历有着较高要求,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郑州以外的地区,新闻单位在学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在河南省境内,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新闻教研室开拓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市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2.1.2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其中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毕业生能力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策划与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而理论知识水平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2.1.3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电脑编排、摄影、摄像及视频编辑等课程。在调查当中,广大新闻单位没有提出增减意见,但普遍认为核心业务技能的训练不够精深,要对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技能着重加强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课题组对新闻专业已毕业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追踪,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共有117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达到97.5%,其中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学生占35.5%,60%的学生进入了企业。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的学生比较少,还不到6%,35%的学生是从事和新闻专业相关的文化传播领域工作。只有1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剩下9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27.5%的学生表示“专业对口,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45%的同学表示“有一定联系,但联系不大,偶尔会用到专业知识”,27.5%的表示“毫无联系,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这和学生的工作领域直接相关,进入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学生,工作和专业的联系较为紧密,而那些其他工作领域的学生则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是否能满足您目前的岗位需要”这一问题上,32.5%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40%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27.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生对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还存在局部不认可的地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调整和设计,使其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确定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新闻专业逐渐找准发展定位。结合当前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新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聚焦,确定“影像制作”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3.1摄影、摄像及相应的后期制作

技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上升,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摄影、摄像行业是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摄像及相应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其中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摄像人才将更加抢手。当前行业人才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行业内就业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优越。本专业方向的就业适应性也非常广泛,既能让学生在报社、电视台、影像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影楼、剧组及影视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又能支持自主创业,打造具备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3.2本专业转型存在可实施空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教研室教师均获得“高级摄影师资格”。面对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瞬息万变,教师紧扣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培训和行业实践,在提升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摆脱了长久以来教师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也为新闻专业向“影像制作”方向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3.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向“影像

制作”方向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培养学生媒体应用技能的基础之上,强化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建构“目标引领、知识构建、平台孵化、服务保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引领”指明确培养“精业务、懂媒体、会策划”的创新创业型摄影摄像人才的目标;“知识构建”指构建融合人文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课程知识体系;“平台孵化”指搭建孵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梦想平台的“影像传播工作室”;“服务保障”指提供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教学管理服务和保障。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后,教研室基于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技能要求,进一步设置课程,从而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和环节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结合,既包含体现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开设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职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开设摄影、摄像、视频编辑与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职业技能课,培养学生从事摄影、摄像前后期领域及新闻领域的职业能力;开设影像工作室实训、模拟电视节目实训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职业拓展课程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修相关课程,课程包括人像摄影、商品摄影、主题微电影策划与制作、网页排版设计、网站运营、商业修图、广告策划与活动营销等,助力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此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还开设了提升学生个性化素养的选修课体系,包括唐诗宋词与人生、生活中的管理学、历代女性法律地位解读、大学生岗前法律问题、高尚女性的必修课、婚姻爱情与家庭、职业发展中的团队智慧、交友与情商、幸福心理学及大学语文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场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与开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将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和就业市场的反馈,持续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作者:于秀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要】在三网融合的之下,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已经刻不容缓,在双向改造当中EOC技术是一种不错选择,这种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改造的成本也比较低,建成以后具有较高的宽带服务能力。但是在运用这样技术进行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当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与网络环境要求等等,这样这样才能保证有线电视双方改造的效果。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在概述EOC技术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EOC技术用于用线电视双向改造的方案和要求,希望能够对EOC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EOC;有线电视;双向改造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因此由广播电视规划院牵头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技术工作组”制定并颁布了《面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电缆接入技术(EOC)需求白皮书》,在白皮书当中明确了EOC运用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EOC技术的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提供技术标准。本文结合白皮书的内容,以及EOC技术自身的特点论述了其在有线电视双向改造中的应用。

 

一、EOC技术概述

1.EOC技术简介

EOC技术也是一个舶来概念,最早出现在欧洲,其基本的含义是“Ethernet Over COax”,翻译成中文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也就是无源EOC和有源EOC。无源EOC是指在传输的过程中以太网信号的帧格式不发生改变,这种技术已经非常少见,因此不在做过多的介绍。现在的EOC主要是以有源EOC为主,这种技术是将以太网原有的信号进行调制解调等复杂的处理之后,再通过同轴电脑传输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因此,我们现在所称的“Ethernet Over COax”实际上也就是有源EOC,这种技术改变了原有的信号传输的帧格式。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4种:HOmePNA Over COax、HOmePlug Over COax、WiFi Over COax、MOCA-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2.EOC技术的特点

EOC技术用于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就有明显特点:第一,技术比较简便,这是一种即插即用的技术,用户只要连入网络就能享受资源,不需要在客户端再进行专门的、复杂的调试。第二,用户端设备为无源设备,解决了有源设备在使用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第三,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有线电视现有的网络资源,具有维护简单、建设及维护成本低的特点。第四,带宽高,建成以后能够为用户提供10Mbps全双工带宽。此外,这种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在国内外运用的比较广泛。

 

二、EOC在有线电视双向改造中的应用

EOC技术在有限电视双向改造应用当中,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它技术融合在一起应用。从国内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应用实践来看,多数地区在应用的过程中都是与EPON技术融合在一起使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应用的效果。

 

1.基于EOC+OPEN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方案

在这种方案当中,融合了EOC和EPON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有线电视原有的光纤资源,将OLT设置在分中心,将ONU设置在小区光接收机或者用户放大器后,最接近用户的点出插入EOC局终端设备,终端用户周知EOC终端设备,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网络的双向化,具体系统构成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使用的是EPON双光纤建设模式,也就是PON1490nm/1310nm光信号和有线电视光信号在两根光纤上分别传输,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有线电视原有的网络系统,同时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宽带网络。同时,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OLT设置在城域网络的分前端机房,上面为交换机,下面是无源光纤网络,利用分前端光纤连接到小区内机房的分光器上,在通过分光器分光介入到用户的ONU上,再用EOC技术实现信号的下行。通过光纤将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到光接收机,再传输到分光器,利用分光器传输到各个光接收机。

 

然后将无源EOC终端设备,设置在同轴电缆集中分配器的前面,将ONU输出的Ethernet

信号与CATV信号合成在同轴电缆中传输,在利用原有的HFC线缆传送到用户侧,利用用户安装的EOC终端设备分别输出宽带网络信号和CATV网络信号。信号通过RJ45端口输出到计算机设备当中,通过RJ45端口输入用户的机顶盒当中,最终实现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的同时传输。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地区在建设的过程中是直接上太网数据信号和CATV射频信号的混合信号直接连至双模机顶盒,利用双模机顶盒将信号分离输出的方式,这样也能实现双向传输的目的。但是一般需要在机顶盒上加入以太网RJ45接口,用户宽带信号的输出。

 

2.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EOC+EPON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模式,是一种双光纤的改造模式,在原有的有线电视光纤当中增加一个住宅小区到楼道的光纤,而且在楼道内需要安装ONU和交换机等设备,但是成本并不高,有线电视运营商基本上都能承受建设成本,先期的投入在一两年内就能收回。同时,这种方法的对于改造条件没有特殊的要去,适应的范围比较广泛。既能用于城市的老城区的HFC网络改造,又适合新小区的双向网络建设,可以说适应性很强。此外,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讲,在这种改造当中,有线电视信号依然是通过原有的HFC网络进行传输的,但是宽带网络则是通过EOC和EPON网络传输进行的,能够实现交互电视、互联网接入和VOIP三种网络建设需要,带宽需求分别是2Mbps、1Mbps、128Kbps,基本上都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这一方案无论是从具体的建设需要,还是从技术实现角度,都是可行的。

 

3.基于EOC+OPEN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方案的特点

基于EOC+OPEN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方案与传统的有线电视改造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了原有的HFC网络

基于EOC+OPEN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方案是建立在有线电视原有的HFC网络基础上,形成了一个HFC-EPON双光纤系统,在这一系统当中EOC终端处于关键位置,因此在造价上与单光纤EPON系统要低的多,同时能够将HFC网络中的同轴电缆和分支分配器有效的利用起来,提高了现有网络的利用率。此外,EOC和EPON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技术改造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减少了改造工作量,节约双向改造的时间。此外,双光纤系统当中,有线电视信号与以太网传输是分开的,避免同轴网络上噪声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

 

(2)能够提供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利用EOC技术改造以后,每个用户的网速能够达到10M以上,并且全面支持IPTV、VOD、VOIP语音、计算机互连等业务,并且随着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当频谱资源丰富以后,每户的网速能够达到100M,从这一方面来讲,这一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该方案建成以后的系统比较稳定,采用无源接入的方式,用户家中不需要有源设备,运营的维护费用比较低,能够达到良好的资源节约的效果。同时,EOC技术具有良好的钱荣幸,采用的是标准化程度EEE802.3系列协议,为将来系统的升级与改造做好了技术准备。

 

总之,EOC技术在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双向改造的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三网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明光.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中的HFC网络[J].中国有线电视,2009(03):231-236.

第6篇

目前机电工程系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供用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设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

师资力量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业教师21名(不含公共基础课教师人数),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副教授6人、工程师以上职称8人。本系90%以上的专业教师接受过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电子专业教师江兵、李宝堂二人分别获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办学条件

机电工程系建有汽车结构、汽车发动机拆装、汽车底盘拆装、汽车各部分功能电动示教演示、汽车整体检修、电子电工、维修电工、家电维修等8个实训室,各种实习实训用车辆20余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设备总价值500多万元。还先后与安康汉江、铁马等15家汽车修理企业和6家发电站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介绍

1、汽修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结束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并可取得汽车维修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汽车驾驶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具备汽车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主干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钣金工艺》等。

主要实践环节:汽车拆装实训、汽车检测实训、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销售、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等工作。还可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从事企事业管理工作。

2、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以及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等。

专业主干课程有《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暂态、动态)、《建筑电气》、《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用电管理》、《电器维修》等。

毕业生可在发电、变电、供电、配电及用电等部门从事电气运行、供用电管理、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等技术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及设备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用电管理和电力安全监督等工作,还可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从事电子设备维修、安装与调试、设计开发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及电子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修,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学生毕业时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以及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等。

专业主干课程有《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视机原理》等。

就业方向:可到通讯、邮电、电信、广播电视、金融保险、电力、铁路、电子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产品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电子技术服务、咨询与管理等工作,还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渠道从事相应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4、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汽车营销策划、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对汽车市场及配件市场信息进行搜索、整理、分析、预测,从事汽车及配件的采购、销售、售后服务及管理的应用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获大专毕业证书,还可考取汽车营销师证、汽车驾驶证、中级汽车修理工、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

专业主干课程:《会计学》、《经济法》、《电子商务》、《汽车构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汽车车身结构与修复》、《汽车市场营销》、《营销心理学》、《现代推销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主要实践环节:汽车拆装实训、汽车检测实训、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汽车营销与服务实训、汽车鉴定与评估实训、汽车驾驶实训、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等。

就业方向:面向各类汽车制造、维修、配件销售、保险、租赁企业,从事整车销售、配件供应与管理、车辆维护、产品信息咨询、汽车展销策划、汽车信贷、汽车租贷、机动车交易、评估、保险、理赔等工作。还可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从事企事业管理工作。

办学特色

机电工程系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具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推行“导师制+辅导员制”的学生管理模式,以此推进我系的学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声像技术 高职教育 专业教学改革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这些特征是我们现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训过程,最终达到的状态或标准。培养目标有层次、类别、范围的限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它属性的具体化,是它社会功能的直接体现。高职培养目标既是分析社会需求的归结,又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端。所以它是社会需求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途径与质量指标也不可能明确。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从目前实践的结果来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办出高职特色的有效培养模式之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六条基本特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观照当下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审视目前的电子声像技术专业,其目标定位和教学模式明显存在与高职特征的不适应,因而电子声像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电子声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深度调研,聚焦行业指向,改革专业目标定位

电子声像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过去主要为传统电影技术放映行业培养人才,并且主要集中在中专层次。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将近十年的低谷,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则开始趋于多元化,视听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非常迅猛,声像技术在社会其他各领域和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该专业将视野扩大至广播电视传媒业、现代娱乐业、现代教育中心、家庭视听设备等应用声像技术的行业或领域。但电子产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电子声像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不同行业声像技术工作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高、综合应用性强。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不同行业背景情况、视听标准和理论知识的缺乏,切合不同行业实际岗位的应用实践不足,直接导致毕业生与声像技术需求岗位距离较大,适应性较差。同时,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外延过大,使教学体系构架只照顾到广度,却难触到深度;因就业指向闪烁不明,使学生学习目标茫然,自主性不强。因此,通过调研,分析不同行业声像技术的要求和需求,明确所要聚焦的专业指向,适应面向该行业的市场需求,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2.审时度势,找准切入口,错位有效发展专业

以电影行业为例,经过近十年阵痛后的电影,在上世纪末,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电影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影产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在2008年许多行业受金融危机困扰时中国电影产业却逆势而上,电影票房30%年增长率、电影院线稳步扩大、数字化程度大幅提高等新局面,令人惊叹。电影产业链的五大环节,包括电影制片、电影制作、电影发行与营销、电影院线和放映、电影投融资等,无论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都呈现朝着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轨道运行的良好趋势。同时,综观全国各大专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对电影产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人才培养分布并不完全,与电影业的现实发展很不适应。置于文学艺术类之下本科传统的电影专业主要涉及电影产业链中的制片、制作产业;而高职专业目录中广播影视类的10个专业中,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只有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四个专业,且主要涉及电影制作产业,对电影终端产业――影城建设、影院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没有专门指向的专业和相应院校培养,因而,面向现代化、数字化、产业化的新兴电影终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急迫,而且量大。

由此分析推断,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围绕视听技术这个与对应门类艺术紧密结合、因行业检测标准而异、环节链众多复杂的领域,急待培养的是适应某一行业的、与实际岗位有效对接的电子声像技术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准专业面向领域和环节、错位有效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声像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3.依托行业,从岗位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声像技术是视觉和听觉技术的综合应用,并通过画面和音响来表达内在含义的方法和设备。典型的声像技术应用就是电影技术和电视技术,电影和电视声像技术,科学地讲就是其影像与声音的拾取、记录、处理、传输和显示技术,尽管声像技术走到高度数字化的今天,影视技术有了许多共通的方法和工艺,但是两者的技术发展背景和整个系统的其他元素有着很大的差异。而电影或电视声像技术如果脱离了与之相互依存的整体系统环境,其声像技术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同时,电影和电视的视听标准体系不同,电影具有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而电视则有各国不同的技术标准;电影始终是国外电影技术、设备充斥的市场用户,代表着最新科技进步的设备很快就在我国的现代电影产业中应用。因此,高职教育的声像技术人才培养,要适应现代影视行业声像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使用与维护,就应有目的、有方向地紧密联系相应行业的整体系统,以明确的某一行业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满足该行业对电子声像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电子声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电子声像技术专业在明确了行业指向和产业面向之后,就要最大程度地满足面向产业发展对高职声像技术人才的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向转型升级的现代化声像产业市场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要实现这两个“满足”,电子声像技术专业需从以下六个方面实行改革。

1.改革专业办学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

通过专业办学定位的深入调研,结合声像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点,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指向;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围绕行业办学优势,进一步探索订单式培养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已有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制定出与对应产业发展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大力改革并强化实践教学,增设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技顶岗实习环节;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要为目标,不断强化特色专业适应对应产业发展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2.重构课程结构体系,打破旧有课程,建构模块课程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别根据明确指向的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当前社会对产业人才的需求,研究岗位能力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从能力本位、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出发,按照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紧紧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着力构建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领域模块和综合素养模块。其中包括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声像技术基础知识;确定指向的声像专业技能,如现代电影综合技术与影城经营管理专业技能,现代电视制作技术专业技能,现代教育新传媒技术专业技能,等等,以及艺术鉴赏和职业精神等综合素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按“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加强实践指导和与职业能力鉴定配套的教材和题库建设工作。

3.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打造示范性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专业技术实训、分类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和创造性思维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由单一到综合、由验证到应用、由模拟到实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改善教学基础实验室、专业实训室条件,提高教学设施的效用,逐步建设起校内具有生产的声像技术实践基地,并能成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园地;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起综合性强、水平较高的,开放性、实践性、生产性、职业性的有示范意义的校外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作用,有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来精心设计顶岗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等环节,从根本上防止校内“以学代工”和校外“以工代学”的倾向,将重技能训练落到实处,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设计配套的岗位证书体系。

4.必须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紧密产教结合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满足高职电子声像技术专业教学的需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在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和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优化上采取有效措施,强调学校教师顶岗生产、行业技师课堂传授,使校内外教师在理念转换、知识更新、专业能力、执教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造就一支独特的“双师结构”高素质教学团队。校内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是提高现有教师适应现代声像技术和管理的业务水平,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和加快知识的更新;二是花大力气引进或培养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熟悉产业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向的双师型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及骨干;三是要补充年轻的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武装的高学历专业基础教师,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深入企业、业务培训、顶岗实践,拓展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建设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中技术精、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分类建立兼职教师库,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规范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真正建立产教结合、专兼结合、理论和实践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必须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将行业标准的融入、企业参与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以行业标准融入为突破,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新机制。根据电子声像技术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职业资格或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改革学生课程学习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将专业技能大赛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有效与课程模块教学相接轨;采用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质量评价方式,既是评价毕业生质量,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切实将社会的声音成为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职业精神养成,凸显以育人为核心、素质和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精心设计学生拓展领域学习和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块,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6.必须主动服务社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开展培训与服务

发挥专业资源优势,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开展声像技术培训与服务。如电影行业,主动面向省内乃至全国电影终端系统的院线影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农村数字化电影发行、全国部队各文化总站电影技术与管理以及积极筹备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从而实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一体化;通过服务引导我们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促进教学改革,带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高科研实际应用水平和执教能力,提升专业建设质量;通过服务社会来提高专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水平,拓宽专业办学渠道,激发办学的生机和活力,有为才有位,提升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分析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32).

[3]李念芦,李铭,张铭.中国电影史研究电影技术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8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时光荏苒,我201_年6月毕业于__大学__专业,201_年7月开始在__公司工作至今。到201_年11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多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领导的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而在这点上公司给了我很好的条件: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这些对于我们刚工作的毕业生真的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还有就是丰富的图书资料,能给我一个很好开拓知识面的机会,而且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也得到及时的资讯和了解。还有就是在设计院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下更能激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自身修为。

在工作中我认真听取经验,仔细记录,从每一个工程设计项目获取新的经验。我认真投入,认真学习,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及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坚持根据工作需要学习,将学到的技术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具备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根据工作需要,服从领导的安排,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请教,秉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工作做到。

我首先参加的项目是__设计,在该项目中,我熟悉了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电气设计软件EES的用法,并将在学校中学习的cad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到许多实践经验。第二个工程是__的设计。在该项目中,我懂得如何跟甲方沟通交流,处理设计中遇见的问题。在电气总工的指导和与资深员工的交流过程中,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长足的提高。之后我还参加了__,__,__等项目的设计。在这一期间里,我付出了很多,同样收获也不少,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受到做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做好每一步工作,对设计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设计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此外还要在工作中学会与人交流,怎样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设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质量的提高全靠员工的总体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能够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公司的重点。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努力,我适应工作节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电气设计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工作能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我于1996年参加工作,曾从事表计校验、用电检查等工作,现任经营部副部长,负责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工作。在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我虚心学习、刻苦锻炼,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我个人工作情况汇报。

一、加强标准设备管理,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我们常说计量表计是电力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秤杆子”,那末标准计量设备则是校准“秤杆子”的工具,对电力企业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我局共有标准设备19套,为保证这些设备稳定健康运行,我主持建立了标准计量设备台帐,明确专人管理,定期送检,避免超期服役。对性能不太稳定的便携式单相表校验台,我们每年由生产厂家维护一次,不定期与其它标准做比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后果。__年我们共送检标准设备12套,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送检合格率达100%,深受电研所领导的好评。

二、搞好表计管理,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营业性普查,我们建立了表计台帐,将计量表计纳入规范化管理。我们确定了电表校验工作流程,由专人对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台帐与实际相一致。表计在校验前先核对台帐,登记工作记录,校验中由微机自动记录误差资料,校验后由专人更改表计台帐;若需换表则出据《计量装置更换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出据《计量装置退补电量报告书》。这样做的后果,有效的遏制了个别人通过电表做文章、为个人谋私利的不良行为。为保证电表校验质量,我们实行电表校验终身负责制,电表只要被确定为人为调整不合格误差,不论时间多久,都要追究校验人的责任,决不姑息。__年,我们共校验电表4741块,电流互感器4814块,超出计划任务56.7%,为全局降损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狠抓母线平衡管理,消除线损管理的盲区。一般说,线损由高压线损和低压线损构成,这两级线损均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受到普遍的重视;介于高低压线损之间的母线平衡则很容易被忽略。而实际上,母线平衡是不允许被忽略的,如我局__年全年完成供电量2.997亿kwh,若全局母线平衡率由0.5%上升到1%,全局全年择要多损失电量149万kwh。母线平衡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为保证站内计量装置的准确性,__年7月份,我们将站内计量电表全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并按照计量规程的规定每季度现场校验一次,确保表计稳定运行。通过此项工作,母线平衡率大大降低,米北、板东两站平衡率由原来的1.5%以上降到0.5%以内,效果尤为明显。为及时准确了解站内平衡情况,我们设专人每天都关注各站的平衡情况并每周核算一次,只要发现某个站连续两天平衡率超过0.5%,便立即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对各站上报的计量故障,我们保证在12小时内人员到位,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__年,我们共换表46块,现场校验146块次,处理站内计量故障3起,确保全局全年母线平衡率在0.5%以内。为完成供电量指针,确保经济效益,更换电子表的工作我们凌晨即出发,尽量在用电低谷期工作,首开我局“零点工程”先河。

四、重视现场管理,全力配合降损工作。现场管理包括定位、验收及多种形式的现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每一次定位或验收,我都要求班组成员认真负责,不能局限于做记录,而要真正参与进去,该把关的严格把关。__年9月份,在对四宝革塑有限公司1000kva增容工程进行验收时,我们仔细检查接线,发现了厂家的计量接线错误,防止了一起严重计量事故的发生。对其他现场工作,无论是用电普查、还是重点调查某些线路、台区,还是调查公用配变的负荷情况,我都坚持实事求是、力争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调查清楚,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我还将现场调查作为自己深入基层、接触第一线的难得机会,通过现场调查,为供电所的同志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丰富自己的阅历,补充缺少的知识。__年,我们共调查线路30条,台区8个,纠正错误接线11处。

五、优化无功配置,为降损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无功管理是线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无功管理,我不满足于供电所报几张表、填几个数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我一方面深入实际、多次到北沙、东阳、大步村等地,从改正无功表接线入手,帮助供电所人员测量用户的无功状况、为用户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检察无功补偿效果;另一方面查阅相关数据、了解无功补偿动态,不断补充自己的头脑,为我局无功补偿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通过不懈努力,供电所的同志们及不少用电户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去年共增无功补偿量近10000kvar。

六、完成的其它工作。一年来,我除完成以上几项工作外,还配和其它科室完成了农电工考核、汛期扬水机站设备检查等其它工作,不再详述。以上便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今后我将全力改正缺点,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为圆满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本人于__年__月毕业于__大学__专业,学士学位。__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__单位工作。时光飞逝,在这近几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近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二、专业学习方面:

从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广播电视发射与安全播出技术工作的琐碎与繁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懈怠。在工作过程中,我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能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骨干。工作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热爱自己的事业,团结同事,虚心求教,遵守劳动纪律。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从自身做起。工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必然性。

工作期间,通过与各位领导、同事的谈心与交流,对传输发射中心有了逐步的了解;其次,在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各类规章制度、专业读本,同时也从最初对工作的自卑、担忧,转变为了对工作的自信心、不断培养了自我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在运行期间,我跟随机房同事首先从如何开机关机开始学习,在开机关机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及如何控制机器,在同事们的带领下,我慢慢地开始学习倒换信号等一些简单的操作,在倒换信号过程中需要重点监视的对象、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如何判断发射机故障及故障处理,在每次运行值守期间,同事们都要对我提出问题,争取在每个八小时中学会一项简单的操作。值班期间,一定要做好事故预想,一定要掌握当前设备的状况,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要加强监视。

自从进入__部门单位以来,中心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一开始的入职培训到每周班组安排的专业知识培训、每月部门考试培训,在厂家代表来协助工作时候,领导们也是抓住机会,邀请厂家技术人员给我们讲各个专业的知识,在不断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到不少东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个人意识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工作过程中,我将不断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自己未曾真正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并学以至用,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也进行收集整理,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业余时间翻看一些专业书籍,查看一些专业网站,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也看一些管理或其它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对待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认真遵守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己的助理工程师个人总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入职几年的点点滴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转换工作思维和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完成交流,弥补不足,提高能力,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以上是我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总结,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总结经验,我已经能够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得以在咱们摩配商贸中心项目工作。同时,我也衷心的感谢各位同事在这段时间里工作中对我无私的帮助。在已经过去的20__年里,通过工作的这段时间中,在公司各位领导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现工作总结如下:

此时,A尚未封顶,板面及砌体配管工作随进度进行。B区,C区主体工程完成,安装工程相关专业随主体及墙体工程正常进行。

在日常现场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质量:

1、室内开关插座预埋线盒不标准,线盒过深、高度偏差过大、歪倒现象较普遍。

2预埋线管看护工作未到位,出现管道绑扎、排列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造成预埋管无法隐蔽在现场的疏通清理过程中,管道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

3、项目现场,安装各参与单位配合协调不是到位,安装各班组均是以包代管,承包单位项?a

href='///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迸浔覆煌晟疲斐芍疃辔侍狻?/p>4、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交底工作未到位,人员较少,完成质量不高,成型感观效果较差。

进度方面之前基本正常,随土建工程进度进行。但分房确定后,消防水电,给排水及强弱电出现很大的变更,针对该部分我方应尽快确定方案并出图落实施工。安全;

1、临电布置基本符合临电施工要求,但是私拉乱接现象较普遍,现场专人管理不到位。

2、临电管理资料不齐全,施工单位未对配电箱电气器件、机械设备、塔吊等用电设备定期进行巡检,同时无巡检记录等有关资料。

综上所述,我认为造成以上原因及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对相关规范深度理解不够。

2、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工艺不熟悉,现场施工经验不丰富,对相关规范及工艺、施工流程要求了解不深。

3、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劳务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做得不到位。

4、施工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心较差,责任意识不强。

5、施工单位以包代管现象突出,总承包单位负责人监督不到位。

6、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日后我将与相关人员沟通,为达到能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效果目的,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积极与监理人员沟通,督促监理人员加强现场监督管理。2、及时了解施工现场进度情况,同时与各班组相关技术负责人积极沟通,提出指导性及整改意见;负责监督跟踪整改情况,并一一落实到位;安排好各专业工艺流程的施工顺序;监督施工单位现场施工动态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掌控有度;根据图纸要求、相关规范及合同约定,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均提前申报,进场前检查,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口,杜绝以次充好、私自更改材料品牌、降低材料质量等现象。3加强与监理、项目管理、施工班组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大家的工作思路,规范施工工艺与流程,尽量避免后期一些返工情况发生。

在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的同时,会同设计单位对施工图纸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变更;完成了对配电原图纸的优化;B区配电室位置确定,配电室建设,室内高压配电方案确定,后期图纸设计及现场施工指导等;对室外水电图纸进行错误纠正,确定设计方案等;对消防各专业变更方案确定;完成了领导交代的其它任务,同时与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等地方职能部门均进行了前期接洽,与一级开发对接相关系统的接入口等工作。

根据20__年进度计划安排节点,在本年内,本项目须达到竣工交房要求,后期水电安装工作量大任重,时间紧迫。在接下来的20__年中,本人除了做好施工现场质量、进度及安全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将认真会同部门领导王经理做好电梯工程,变配电工程,智能化弱电工程进场前期工作,为各系统工程创造进场条件;加强对各系统工程,结合实际使用功能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要求进行优化处理,尽量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积极做好各总包、分包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力保各单位施工顺畅,实现管理上为公司控制建设成本,创造管理效益。同时达到竣工交房节点,做好本职的服务工作。

电力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20__年6月份我应聘到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水电工程师职务,被安排到__花园负责业主方水电工程管理工作,至今工作已经一年半,到工地工作已经满一年。一年以来在公司领导支持和同事的协助下,基本圆满地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好评,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工作期间,本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敢倦怠,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心认真细致地进行工作。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水电工程管理体会做如下汇报

自从20__年_月_日从总公司搬到工地,当时平地一片,我面对整个楼盘_万多平方的水电工程管理工作,任务量大,工程种类多(高压电、低压电、消防、给排水、电梯、防雷、智能化、燃气、通信、数字电视等),从图纸消化、深化、配合预算到承包商考察、施工方案审查、图纸会审、现场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中确实遇到不少困难,面对我本人并未退缩,积极解决问题,主动请示领导,积极与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本项目顺利开展工作,加快工程进度。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抓紧时间熟悉图纸,及有关设计说明资料,结合相关规范、现场实际情况及工作经验对图纸进行优化。由于电力配电系统中,高压与低压图纸由两个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开关与母缆线径部分不对应;低压配电图中公共部分没有设计安装配电计量箱,不能满足供电部门要求,部分电缆使用线径过大造成浪费,部分电缆线径过小不能满足使用和规范要求,缺少发电机配电屏至发电机的连接电缆及联系线路;水施图中地下室排水管、小市政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管标高存在矛盾,由于小区西南面科技路还未兴建,没有市给排水管道,须将整个小区给排水管道接入__西路市政管道等等。经过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政府部门的沟通,重大问题就请示领导与土建专业联系的向土建专业同事请教,存在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在现场施工中,对于重要工程部位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分部工程,要采取要长时间旁站监理,例如:地下室侧壁排水管套的安装,1-4#首层及小市政排水管道标高测定、安装、回填、分层夯实;预埋、暗装等隐蔽电气线路的安装,相关主要开关、电箱安装等都需旁站监理,以保证施工质量。经过一段时间,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水电安装工程是建立在土建基础上的,在日后的施工中难免存在变更及修改,这也是新的一年里需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自开工以来,我遇到不少问题,由于原来思维模式及自己对施工用电的重视程度不足,专业单位与总包单位施工用电发生了矛盾,销售中心开售之前配电不平行发生跳闸情况,影响办公,受到严厉的批评;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算是用事实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一直以来的水电工程管理工作中,我得到了刘总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同事的协助,对领导的信任、支持和同事的帮助在此我表示充心的感谢,我有信心把本项目的水电工程管理工作做到。因此在明年的工作中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拓宽知识面,在工作中留心相关知识的汲取,使自身从土建、装修、工程概预算等方面得到加强;

2、做好外部调协工作,积极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

第9篇

【关键词】 造价工程师; 结算审核; 风险原因; 风险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指发包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承包方编制的竣工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其工程造价成果的公正与否关系到相关各方的切身利益。而造价工程师作为从事这项业务的专业人员,除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完成该项工作外,还必须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控制审核风险,避免或减少法律责任。所谓审核风险,是指造价工程师在结算审核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审核评价和结论,引起自身承担某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

一、造价工程师执业风险的相关规定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文件应当由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造价工程师执业专用章。第十九条 造价工程师在招标标底或者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造价鉴定中,有意抬高、压低价格,情节严重的,由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机构注销其执业资格。

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当在本人承担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上签字并盖章。第十九条 修改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盖章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应当由签字盖章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本人进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本人因特殊情况不能进行修改的,应当由其他注册造价工程师修改,并签字盖章;修改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对修改部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十条注册造价工程师及其聘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注册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注册造价工程师信用档案信息。注册造价工程师信用档案应当包括造价工程师的基本情况、业绩、良好行为、不良行为等内容。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等情况应当作为造价工程师的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注册造价工程师信用档案信息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以上这些均对造价工程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作了规定,工程结算审核涉及到各方面的重大经济利益与协调。这就要求造价工程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二、造价工程师结算审核风险的种类和成因

(一)造价工程师自身的风险

造价工程师自身的风险包括:1.结算审核中违反职业道德,未能正确地履行造价咨询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例如,对于工作中该实行审核的项目不作审核或不按规定进行审核,因此使工程造成损失,他就必须为此承担失职的责任。2.结算审核中由于主观上的无意行为,未能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并因此而造成了工程损失。例如,由于疏忽大意,对某些该扣减的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扣减,工程量计算错误等使造价审核成果不准确,并因此造成了业主的损失,造价工程师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外界干扰的风险

由于结算审核成果文件直接影响到相关方的重大经济利益,所以在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始终在密切关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时会通过各种手段干预造价工程师的正常工作。比如:提供的资料不完善或存在舞弊行为,从而造成造价工程师的风险。

(三)造价咨询机构的风险

近年来造价咨询机构的数量在迅速增加,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竞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都需要进行投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僧多粥少”现象,很多造价咨询机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在承揽业务过程中,可能被高额酬金所诱惑,承接了本身风险比较大或有违法行为的项目。造价工程师在审核过程中,这类风险也就无法避免,甚至也会给没有直接从事该项目的造价工程师带来连带风险。

三、造价工程师结算审核风险的控制

(一)努力提高造价工程师自身专业技能

1.仔细审核结算相关资料,对审核工作充满信心

首先要把工程结算范围落实清楚,最好由建设单位给出书面的工程界定。对于多家施工单位一起施工的工程项目,要审查有无几个施工单位同报一个工程项目进行结算的情况;要审查施工单位将同一工程分别多次混入其他工程进行结算,或将已结算过的工程,放在其他结算书中重复计算。其次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中有约定,按约定条款进行审核;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事后又没有补充协议,造价工程师应根据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当地造价管理部门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审核。如在一个工程量清单招标结算审核中,施工合同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施工期间上涨10%或下降10%均不予调整,超过部分按省级相关规定调整。同时招标文件规定了措施费不予调整、严重不平衡报价可以调整,明确了这些主要原则和内容,在和施工单位对账的过程中就把握了主动权。最后在清理各种结算送审资料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笔者在审核一个地下车库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结算的送审资料中所有签证都没有建设单位的盖章,另外竣工图上均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核意见及公章,对这些问题在审核开始前就向施工单位和委托单位提出,以便为后续的审核做准备,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2.深入施工现场踏勘,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可以对工程有更具体的认识。在设计变更较多,甚至同一施工内容变更多次,以及签证不明确的情况下,也非常有必要深入现场,了解项目实际完工的状况,并进行实地核对、丈量、记录,使结算审核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笔者在某项目的审核中根据土建图纸会审记录:地下车库1#、2#坡道墙面按喷刷涂料,经现场查看为双飞粉、乳胶漆,审核中扣除了结算中的涂料工程量。底商住宅中铝合金卷闸门RM1是按电动卷闸门计价的,经现场查勘为普通卷闸门,扣除了结算中多余差价70元/m2。

3.加强现场签证的审查力度,杜绝不合理的签证

现场签证记录是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变更记录,施工图预算及工程承包合同的条款中未直接反映其内容,它没有规律性也没有固定的形式,作为造价工程师在审核签证的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签证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等方面作出判断。首先现场签证,必须具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其次已签认的现场签证只是说明了该项事实的存在,但并不意味着该项事实的存在一定合理。如装饰工程结算中有这样一份签证,现场有一堆建筑垃圾是土建工程施工单位留下的,数量为75立方米;清理垃圾用人工90工日,自卸汽车2.5台班。审核时考虑定额中有垃圾外运的定额子目,已经包括了人工、机械的平均消耗水平,可以直接套用。签认的人工、机械消耗量缺乏合理性,因而未考虑。还有一份室外工程中新增了室外砖砌污水井、雨水井、电力井、阀门井,施工单位的签证都是估计每个井多少钱。审核中认为这样的签证价格缺乏依据,均套用了相应的定额子目或按实际工程内容重新组价,扣除了结算书中的估计价格。

4.针对不同的项目,巧妙地运用各种审核方法

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由产品的效果来反映。造价工程师在审核的广度与深度、审查进度与公正性方面必然要有充分的体现。而质量与进度又是一对矛盾,要质量上佳,必然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度快质量又如何保证?因此,在已知逐项审查法、标准预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对比审查法、筛选法、重点审查法、利用手册审查法七种审查方法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按照由粗至细、由细至精的工作思路选取几种较为合适的审查方法,组成混合法相互交叉,混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时间。

对造价工程师来说,专业技能是其提供服务的必要条件,必须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功底,防范由于技能不足给自身带来的风险。

(二)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约束

目前我国制定了《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来规范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各个造价咨询单位应组织学习,使遵守职业道德成为造价工程师的自觉行动;另外要健全职业道德方面的监督机制,工程造价协会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将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行为与资格年检相联系;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度。

(三)强化造价咨询机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接受委托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法律意识,不能有“拿进篮子就是菜”的思想,在对拟委托项目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对委托合同中允许偏差范围应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约定,主动放弃和拒绝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项目,如:对于那些雇主有舞弊行为或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等风险大的项目,就算失去可能的赢利,也应坚决拒绝。

(四)提高造价咨询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

1.严格履行三级复核制度,审核造价师、项目负责人、造价机构负责人对审核报告均要认真复核,出具报告要谨慎,不能有遗漏事项。重视单位内部的不同意见,努力把责任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底稿制度,加强业务档案管理,保留完整的审核轨迹。

3.对造价工程师应当定期地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对在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推行职业责任保险

职业责任保险,是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时因疏忽或过失造成合同对方或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所导致的经济赔偿责任为承保风险的责任保险。目前职业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有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责任保险等,但专门针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责任保险还没有,需要尽快推出,这样可以转移造价工程师由于自身工作中的过失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四、结语

工程结算审核是一门专业知识很强的学问,也是一项很细致繁琐的工作。在审核工作中造价工程师可能面临各种责任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防范审核风险,对于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权威性,促进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军.造价工程师责任风险成因与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2] 钟卫华.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8).

[3] 霍亚维.谈结算工作中的几点体会[J].建筑经济,2009(6)增刊.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和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关系总的可以分为教育民事关系和教育行政关系,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涉及教育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找到合适地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的解决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转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和先导,是塑造未来的事业,所以教育领域的法制化和法治化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我国现已有大量的调整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而且关于教育的立法活动还在不断进行。但是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涉及教育权,教育活动的纠纷频仍,诸如涉及侵犯受教育权、残疾儿童的入学权、教师的惩戒权等等问题的案件不断出现,但是从诉讼立案到判决都遇到了难题,从程序到实体都遇到了适用法律上的障碍。有的案件如齐玉苓告陈晓琪侵犯其受教育权案最终按侵犯姓名权进行判决;有的援引了行政法的法律规定;有的是作为民事关系进行了解决,各地方法院在处理同类问题时依然存在大量观点上的不统一,这些法律适用活动仍然没有被最终明确。究其原因是当前社会处于迅速发展和剧烈变革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教育领域不断渗透,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关系错综复杂,来自于社会的各种矛盾与教育领域内部的固有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与纠纷丛生。

另外,从法律的价值上讲,教育的法律控制的实现,不单是在于在立法上制定了多少倡导和维护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秩序的教育法律、法规,关键在于使这些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管理秩序在教育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实现。教育法律适用过程是实现教育法律价值的过程,法律适用的概率越高,表明法律价值的实现程度越高,即法律价值化程度越高。

所以,通过对教育法律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明确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准确、及时、正确地实现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实现教育领域的法治的要求已经非常紧迫,这种要求已经深刻触及了制度和法律的层面。

二、不同的观点

2O世纪60年代,日本法学界对教育法的地位提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育行政法规学”和“教育制度独立自法说。”这一理论启发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者对我国教育法地位的讨论,探索,引发了1993年至今仍未衰退的学术争鸣,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完全独立说

主张是以特有的教育关系作为调整对象,有特有的法律关系主体和法律基本原则并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隶属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法隶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律部门的一个分支,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具备构成部门法的条件。因为“教育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或者统称为国家调控教育的原则,这种调控在我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行政行为实现的,因此,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可以界说为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法规的总称。”

(三)相对独立说

认为教育法应脱离行政法,与文化法、科学技术法、体育法、文物保护法、卫生法等共同组成文教科技法,教育法是其中一个分支。从尊重人才,重视文教科技等因素来考虑,亟须加强这方面的法律,这一部门法中包括:教育法、科学法、版权法、专利法、发明奖励法、新闻法、出版法、文艺法、广播电视法、文物保护法。

(四)发展说

认为目前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仍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调整方法也属于行政法范围,但教育法同时调节着具有纵向隶属特征的行政法律关系和具有横向平等性质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随着教育法的继续深入发展,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的继续完善、教育法应当独立。由于教育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有明显的独立性,这就为教育法归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打下基础。

以上的不同学说是在不同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上提出的。笔者认为,要明确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位置,明确教育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使教育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有效的适用,必须分析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现实上解决问题。

三、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

“教育关系”属于行政关系,民事关系,还是其他性质的社会关系呢?调整这些关系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性质如何界定?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何种程序法呢?只有对这些与教育相关的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地考察,才能明确“教育法”处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哪个部分。这是教育法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与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法的分类、体系构成等直接相关,而且对教育立法活动和司法实践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校作为法人组织(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具有法人地位,中小学不具有法人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和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对一些主要社会关系进行解析。

(一)我国教育与政府的关系

在我国政府《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这说明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两者之间是行政关系。

随着大量社会力量介入教育领域,大量的私立学校纷纷建立,而私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来源不是国家权力,而是民事权利,权利的特点是“法不禁止便自由。”但是这种权利的运用方向是教育,而教育是一个利益冲突集中的领域,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试图通过教育实现不同的目的,因此决定了这部分领域而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如果出现“市场失灵”,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为教育是有时效性的,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来掌控,因为政府既不是投资者,也不是办学者,所以政府必须有限介入,进行宏观调控,对民间办学权利明确界限但同时给予保护,《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的有限调控,在这个范围内形成的就是行政关系,在此范围之外形成的社会关系,应该定位为民事关系。

但是,政府在对学校的管理中关于学校的自主办学权的内容必须要研究,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民主化的不断演进,学校需要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实现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权力的分化是必然的要求。

(二)学校与学生、教师的关系

教育法律法规的功能简言之就是能够实现“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

《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以下权力:“……2.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3.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4.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5.对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所以,从教育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学校是经《教育法》授权,行使国家权力,学校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是行政关系,学校是行政主体,学生和教师是行政相对人。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学校的管理,虽然在学理上有从不同角度形成的不同的认识,如公法上的特别权力关系论,教育法上的教育契约关系等等。但是学校出于教育目的,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设立校规,对学生进行管理,甚至惩戒,尤其是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总体上应该被认为是行政行为;而涉及到学生在校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教学设施、伙食、住宿等完全可以根据合同进行约定,如果发生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就可以解决。但是私立学校还是有其特殊性,学生入校时需要和学生的监护人签定相关的合同,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服务标准进行约定,同时对管理的内容也进行约定,所以体现出了特殊性,公权力和私权利发生了一定的交叉,如果出现了纠纷,根据法学理论,我国一般是公权优先,可以按照行政关系界定,但大部分关系是作为民事关系界定的。随着社会力量办学规模的逐步壮大,对这部分领域进一步研究并作出相关规定是非常迫切的。

在学校内部,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陛所决定的管理关系。

《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都规定了教师聘任制,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签定聘任合同,但是基于我国教师制度的历史和现实中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的资格制度、职务制度密切相关,而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本校教师以及拟聘本校的教师实施资格认定,代替履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在教师职务评审中,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认证还是教师职务评审过程中,高等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教育行政关系,中小学教师也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作为管理者,与教师形成了不对等的管理和被管理的法律关系;而作为聘任人,学校和受聘教师问形成的是平等主体问的法律关系,在这双重身份下,学校很难主动放弃行政职权;而且长期以来,教师和学校形成的复杂的人身依附关系、如人事关系、住房、子女就学等等,使教师在聘任过程中更加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公办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主要还是行政关系,是内部行政关系。但在私立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三)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学校和企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团体、个人之间,既有互相协作、又存在着复杂的财产所有和流转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校是以独立的民事主体的资格参与其中的。最突出地反映在所有权关系、邻里权关系和合同关系上。这些都是明确的民事关系,完全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活动,不过由于我国还大量存在机关办学的情况,所以学校在产权的界定、变更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学校合并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政府机关的财产权和学校的财产权无法区分,无法实现产权明晰。所以,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实现政府的角色转化和权力分化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四、结论

综前所述,教育法律关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另一类是横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民事法律关系,那么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自然可以由行政法和民事法律进行调整,而不是单纯的讨论教育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不应当把“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教育法”的外延应当包括“教育行政法律”和“教育民事法律”两部分。由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调整方法不具有独特性,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就可以解决,如果按持“完全独立”说的学者所论,“教育法”作为一个单独法律部门,就会出现法律部门间的交叉,给立法和执法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会和我们划分法律部门的初衷相违背。而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创新法律部门,而是实现公权利和私权利的边界的界定,明确政府、市场主体、办学者和参与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并提供权利的有效救济途径和权力的恰当的实施方式。

同时对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性质认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以上观点是基于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相对有可行性的方案。如果从理论上仔细分析,还是有缺陷的,比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性质是不是行政法,如果是,学校当然是行政被授权主体,反之就面临立论被全面推翻的危险。

(二)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定位需要进一步确认

作为行政管理者必须和办学者、出资者的身份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高等教育建设中,减少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预学校工作,而可以采取规划、审批新建高等学校、制定标准、评估和监督等手段对学校建设进行调控。从未来发展来看,教育领域的法治化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密切的联系。

(三)确认学校的法人地位,保护学校的法权利

虽然对学校的法律地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学校作为法人不管是从《民法通则》,还是《教育法》的规定上看都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现实中学校的财产权、人格权受侵犯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行政办学的情况下,行政权力和学校的法人权利间的冲突是经常存在的。

(四)继续深化教师资格认定及相关职称等认定的社会化

因为教师作为专业技术工作者在管理上应当体现更多的自由,使教师和学校能够真正处于平等地位上进行对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之能具有更大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