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

时间:2023-01-27 01:39: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课程

第1篇

什么是“课程”?这是我们研究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教学安排的总称,或者说课程是为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还有学者说课程是“跑道”,是动态的进程(跑)与静态的文本(道)的结合。尽管表述不同,但都揭示了课程的相同内涵。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课程实施的媒介,需要开发相应的教学素材,一些素材构成了教材。因此,“课程”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全部课程,具体呈现和直接实现着教育的目标、性质与功能,其相互间的功能分工与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价值观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回答的又一重要问题。“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价值观,也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追求。

二、“解构学科体系”与“体系的转型”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单元,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教学思想、课程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决定了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实现着从教育形态的学校化、课程的学问化向解构学科体系、发展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突破。模块课程、任务引领课程、项目课程、一体化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及一些专业的新教材、课改教材不断涌现。基于“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等运行频率不断提高。显然,从课程体系的构成单元“课程”以及其静态的“道”来看,职业教育教材创新有了不少“亮点”。“亮点”是鲜明的职教“观点”在教学内容与呈现形式上的具体体现。但是,不能排除在更多的情况下,教材开发是一线的教师队伍,在各自具有的课程科目教学经验条件下,在出版单位调研并确定教材选题的范围内,在原有的学科体系既定课程科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基本脱离课程的“中观”设计(课程标准或课程大纲)和课程“宏观”设计(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控制,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微观层面进行的。当然,教材创新必将推动课程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可为课程体系创新增加突破点。从职业教育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不断的、探索性的教材开发在一定时期内是必要的。但是,从职业教育创建从学术学科向技术学科转变的课程体系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审视和考虑一个问题:是依靠“点的突破”实现“系统完善”?还是“系统完善”条件下的“点的突破”?如若将“点”与“体系”统筹考虑,则“点”只有连成“线”,“线”织成“网”,“网”再覆盖“面”才有可能实现“体系的转型”。同时,“点”的突破需要支持系统,即先进的课程理念,师资素质、基础设施等,这是教材创新具有思想特征与特色的先决条件,否则,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就难以从本质上跨越学科体系的藩篱。为此,我们需要动用思想的、技术的、组织的力量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宏观”研究,通过“宏观”引领和指导“微观”并最终完善“宏观”。

三、“333式”专业课程体系模式诠释

“333式”专业课程体系是从课程的“宏观”层面进行的、从学术学科向技术学科转型的设计与探索(见图1)。

(一)“3”大课程基本结构指“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技术实践”课程三大基本结构。即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相联系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的要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要求,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突破学科体系沿袭的知识本位的专业具体科目的局限,进行课程的重新洗牌后形成的课程大类。

1.“专业技术知识”课程特征

“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不等同于学科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打好理论基础。“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不以知识的系统性与储备为目的划分课程科目,而是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岗位技术应用需要的知识进行重组,以支撑技术应用、技术迁移为条件划分课程科目,即在知识内容的取舍上,突出技术是根,应用为魂。这样既避免了学科体系课程较大的知识冗余量给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都有限的职校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同时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如根据动物医疗技术应用的需要设置药理基础、病理基础、流行病基础等课程科目。“专业技术知识”课程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验证理论或认识性地了解技术,而更重视将科学原理和技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或非物质形态。

2.“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特征

“专业核心技能”不等同于“核心技能”,它不是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它是将专业范围内具体的职业技能组织起来并形成不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要素,如同用于建筑材料砖块之间的水泥浆,水泥浆施予不同的砖瓦,则构成不同的终极建筑物。也可以将“专业核心技能”理解为介于整体与具体之间的“部件”或“组件”、依存于整体且是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拆分与组合,见图2:如饲料配方技能应用于养殖岗位,构成畜禽养殖技术;用于饲料生产岗位,构成饲料配方生产技术;用于饲料营销岗位,构成售后服务技术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不具有生产程序与生产时段特征,即不是一个需要相当时间段来完成的某一生产任务。它是以动作技能为主,具有专业适应性与可迁移性,且在课堂或校内实训场所通过反复训练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技能。

3.“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特征

“专业技术实践”课程是以智力技能为主的岗位完成工作任务开发的课程。这一类课程由理论知识、实际经验、生产流程、情境设备、生产时段等因素构成。它不同于动作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形式的强化训练得到培养,它只有在生产实践这一形式下完成课程实施,因为生产实践这一形式可以保证这类技术实践“不失范、不失真”。如动物生产中的“孵化技术”“、育雏技术”“、肥育技术”等。“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强调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使学生体验工作、安全、责任、服务、创新的意义与要求。它是职业教育从学术学科向技术学科转变的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起点和终点,同时是专业与专长的结合点,是教材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创新的重头戏。“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技术实践”三大课程彼此互为依存、互为补充。

(二)“3”条教学活动主线

指“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以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线,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为目的。“专业核心技能”以校内实训、强化训练为主线,将职业岗位群以动作技能为主的、不具备工作或生产时段特征的、有显著的物化结果的共同“部件”、“组件”设计成小型训练课程,通过反复的操作和训练为专业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围绕“人员、工具、产品、程序”四要素,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以学生参与完整的生产、工作程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主线,通过生产操作、现场观摩、研讨答疑、工作体验获得职业综合技能,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

(三)“3”元课程评价模式

即“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以试题库、理论知识的考评分离评价方式为主,教师主导;“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考核、职业资格考核结合,以操作的规范与基本熟练为主导;“专业技术实践”课程以实践课题的形式,顶岗实习为主,企业主导。

(四)“333式”专业课程体系的实现目标

“333式”专业课程体系作为教学的具体方案,将教育思想、课程理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理论研究成果内化于教学实践,将课改最终落实于课堂,最终实现“四化”的目标:课程内容职业化———专业知识以技术为根、核心技能以应用为魂、技术实践以专长为本。课程模式多样化———技术知识综合化、核心技能模块化、技术实践一体化。课程实施阶段化———课堂技术理论知识传授阶段、基地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阶段、企业技术实践体验阶段。课程管理多元化———技术知识理论考试、核心技能操作考核、技术实践企业评价。

四、“333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建议

“333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涉及理论、目标、手段、评价等因素,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科目的课程标准研制、创新教材建设等系统工作。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专业培养方案开发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是相应的职业内涵与职业需求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集中反映、是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实施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为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育专家、企业生产技术专家、学校专家型教师(掌握培养方案的内涵与开发要点,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熟悉课程内容,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准确、有效的分解和整合),就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专业课程目标定位、课程结构内容确认等进行分工合作,在此基础上开发专业课程方案,使其成为“体系转型”的正品、真品,并以此“宏观”指导和引领课程的“中观”和“微观”建设。

(二)课程标准研制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在培养方案开发并确定课程结构和具体课程科目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体系的“中观”建设。课程标准研制的主体较培养方案来说,从学校层面,可将重心适当下移,即吸纳一线教师,就课程科目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手段、修习时间、考核标准等进行甄别与研讨,但课程标准的最终确认和实行应通过专家的审议批准。

第2篇

关键词:民族民间演唱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18-04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且多民族、多方言、多种习俗并存的一个大国,民族民间演唱资源极为丰厚。民间歌曲是我国众多民间演唱形式的一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音乐教育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民间演唱课程资源,把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演唱资源――民歌加以延续传承,充分发挥民歌演唱资源的作用,使民歌演唱资源与学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音乐教育发展服务,是学校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民间演唱方法,增强学生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课题主要研究和探讨民族民间演唱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民歌演唱资源演唱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民歌演唱课程资源是指全国各地域、各民族流传在民间的传统的各种风格的民歌及其演唱方法中的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音乐课程或服务于学校音乐课程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它可以简单地分为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和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都市化的发展,民族民间演唱资源会不断地演变,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遗憾的是,在人们追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一些古老的民歌被人们淡忘了、遗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令人担忧的。民间民歌和民间演唱技法是我国无形的宝贵财富,它可以通过音乐课程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挖掘

(一)挖掘各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个地域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遗产,各地域民间歌曲都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点和特色,如陕西民歌《三十里铺》、《信天游》、《赶牲灵》,东北民歌《对花》、《四季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山西民歌《走西口》、《五哥放羊》,青海民歌《四季歌》,江苏民歌《杨柳青》,浙江民歌《采茶舞曲》等等。而且各地域民间歌曲都有像《绣荷包》、《茉莉花》、《四季歌》等同样名称的民歌,但歌词、旋律、演唱风格、发声特点是有区别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地理环境差异、生活习俗不同,各地方言差异、审美意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技法。如江南民歌委婉、细腻,声音柔和;陕北的信天游高亢、辽亮,声音具有穿透力;东北民歌粗犷、豪放,声音口腔共鸣较多;长江流域的号子,多用高腔唱法,回声唱法(假声)等等。民歌演唱有诸多演唱技法,如:滑音、颤音、水音、甩音、高腔、润腔、哭腔、柔腔、假声、真声、直声、抖喉等等。我国民间歌曲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多种的体裁形式,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放牧歌、狩猎歌、赶马调、婚嫁歌、丧葬歌、酒歌,不同的地区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无不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最直接的体现。

为了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这一资源能够保存、传承和发展,我们要有目的、合理的对各地域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开发,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开发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策略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对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开发,成立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研发点。采用文字记载、印刷出版、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建立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文库,并把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文库中的珍品通过网络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

2、组织音乐研究人员和声乐专家实地考查,研究各种民间演唱发声方法、发声原理,形成声乐理论,创建多元化的中华民族声乐学派。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学术交流,及时发表专家的研究成果,让理论指导实践。

3、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媒体的导向作用,为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提供生长园地,为民族民间歌曲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民间民族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宣传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可以开设民间音乐频道或是栏目,把民间歌曲推介给广大观众,让民间歌手走进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使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人们逐渐认识民歌、喜爱民歌,增强民族意识,以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为荣。

4、专业音乐团体、民间音乐团体共存,音乐团体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通过各种演出活动,传播民族民间歌曲,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歌曲资源,并以此带动群众参加学歌、唱歌和赛歌活动。制定不同等级优秀歌手及著名教师奖励、命名政策,使优秀歌手和教师在群众性的演唱活动中不断涌现并受到尊重,推动民族民间歌曲的普及。

5、各级学校应将当地的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精品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并把民族民间歌曲的精品编写成教材,出版民族民间歌曲演唱音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组织民间歌手到学校演唱交流。让民间歌手有自豪感,增强演唱者唱好民族民间歌曲的愿望。师生听民间歌手的演唱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方式,让师生了解有许多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等待他们挖掘、开发、研究和总结。

(二)挖掘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生态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民俗风情。民间歌曲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少数民族世代流传的歌节、歌会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回族、藏族、土族、东乡族、撒拉族的花儿会;哈萨克的阿肯弹唱会;苗族、瑶族、侗族、水族的芦笙节;苗族爬山节;白族的绕山林;布依族的歌节;京族的哈节;景颇族的木脑纵歌等等。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族性”标志,形成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族性腔调”。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音乐百花园中的美丽之花,它开放在高原,流躺在大海,生长在辽阔的草原,绽开在山塞乡村。翻开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历史少数民族的民间民歌数不胜数,如蒙古族的《牧歌》、《辽阔的草原》、《小黄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维吾尔族的《马车夫之歌》、《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哈萨克族的《玛依拉》、《我的花儿》,云南彝族的《跳月歌》,广西壮族的山歌《刘三姐》,延边朝鲜族的《道拉基》,宁夏回族的《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绚丽多姿,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现实性和群众性等特点。而且各民族的民间歌曲都有自己民族的独特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和发声方法。单从一个蒙古族来说,其本民族的民歌数不胜数,演唱方法除长调唱法(乌日图音道)、短调唱法(宝古尼道)外,还有一种特殊发声方法一个人能发出和声的“潮尔”唱法等。可想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知多少。这些都可以作为音乐课程资源,有待我们去挖掘、去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演唱资源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的开发。

我国民族政策是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体现在政府文化遗产实施的有效的保护、整理与研究上。面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流失现状,音乐工作者本着“抢救第一”的原则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挖掘、收集、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省、市成立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出版《中国民间歌集成》、《少数民族音乐史》等;各地区编了写当地的少数民族简史,少数民族民族风俗,少数民族民歌集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近日在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族采集民歌,会用达斡尔族语演唱民间歌曲的歌手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而新生代连本民族语言都讲不好,古老的民歌根本就不会唱也不想唱,喜欢唱流行歌曲。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唱自己民族歌曲。他们回答我是“不好听”、“没听过”、“现在不流行”,这样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少数民族的民间演唱资源就会随着社会的进步、都市化的进程而遗失。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发和保护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如何开发这一资源,在策略上除采取同民族民间民歌演唱资源相同的保护措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把音乐研究工作者的成果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不让其陈列在图书馆、档案馆,让其成为我们音乐文化的一个亮点,成为音乐课程的一个资源。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自主管理的体制,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各民族所在的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2、建立少数民族民歌培训基地,以培训基地为主导,带动各民族群众积极参加演唱表演活动。培养少数民族民歌手、少数民族声乐教师,让他们来传承少数民族各自的演唱技法。

3、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办好歌节、歌会,使之成为少数民族的一道文化艺术景观,这也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形式。民间歌曲本身就来自民间、扎根民间,与百姓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与民间习俗、风情、信仰、相伴生存。我们要把民间歌曲资源回归于社会、回归于群众,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广大群众中绽放。

4、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的开发、利用、保护政策,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收集和挖掘,并抢救那些快要流失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成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采用固定传承和发展传承的方式,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珍品及时向国家文化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部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利用的构想

(一)在民歌课、欣赏课上利用这一资源。

流传在各地民间的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数不胜数。我国的民间歌曲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西北地区的花儿、江南小调、四川的号子、云南的山歌等。少数民族民间歌曲,如:民歌、侗族的大歌、新疆民歌、蒙古族民歌等等。而且,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间歌曲,其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都有独到之处,都拥有它自己的听众群。如果说我国的民族民间唱法是百花园,那么每种民间演唱方法就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民间歌曲及唱法有待于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去研究利用,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欣赏、学习、演唱。在音乐专业院校现在民歌课和欣赏课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量接触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歌曲,了解我国民族民间歌曲及民间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

(二) 在声乐课上利用这一资源。

目前,各地音乐专业学校声乐教学大都以西欧传统唱法为主及融入西洋唱法去唱民歌的声乐教学体系。真正的原生态的民歌和演唱方法是在民间口头传承的,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进入声乐教学课堂,也没有好的传承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如果我们不培养专业民族声乐人才,我国现有的多种民间演唱资源将会减少,我认为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性的演唱方法是我国声乐教学的一个特色,民族唱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声乐教师应该包容各种唱法。学生应在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声音的特点兼顾一种或几种民间演唱方法的学习。民间演唱方法比较自然,与地域、方言、讲话发音相关,学生能与自己生活的地区、语言相结合去选择某种民族性腔调的民间演唱方法练习是不难的。如江南的学生演唱一些江南民歌、云南的学生演唱一些云南民歌、蒙古族的学生演唱一些蒙古族民歌等等。我认为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一个渠道,既传承了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又弘扬民族文化艺术。

(三)社会实践、实践基地利用这一资源。

社会实践、实践基地是学校音乐课程的延续,是音乐教育质量、教育特色的保证。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社会实践基地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学习声乐,但是对中国的民间歌曲及丰富的民间演唱方法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校外声乐演唱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此,学校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和音乐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来保证有效利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开发策略上可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民歌的功能上开发,建立的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践基地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演唱的社会功能,提高民族民间演唱课程资源广泛的社会效应,为音乐课程教学服务。二是从演唱方法上去开发。定期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田园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学生是非常喜爱这一实践活动,学习民间歌曲演唱方法还是要亲自到民间去体验去考查,让学生用自己的视野去了解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让学生感受自己民族的音乐,乐于演唱民族歌曲,充分发扬民间唱法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去发展民族唱法。三是从基地的地域上开发。建立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演唱实践基地,既要开发校外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践基地,又要搞好校内民族民间演唱实践活动,实现校内、校外音乐教学、社会实践、实践基地有机结合,形成校内、校外连锁互动、资源互补、广泛开发、合理利用的良好环境。四是从基地的类型上开发。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点,构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上挂型、横联型、辐射型和灵活型四类民族民间音乐社会实践基地体系。五是从基地层次上开发。创建校际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地方文艺团体、社区文艺团体四层次民族民间音乐社会实践基地或实习培训点,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去民歌培训基地学习、实习。让学生更多解我国的民族民间歌曲和演唱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演唱和与外界的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演唱活动,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服务。

四、结语

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现有音乐课程的充实与改革,是我国民歌演唱教学的新课题,民族性腔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不仅仅要开发保护,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资源,传承、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民歌及演唱方法。让我们从学校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民族感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完善、不断调整现有音乐课程,把必要的音乐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需求,让我国的民族民间演唱后继有人,让我们的民歌“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研研究,2002(3).

[2]寥裴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3(6).

[3]吴芸,王红主.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2(3).

[4]季永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通讯,2002(2).

[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C]. 2003.

[6]管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M].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7]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第3篇

职业院校 专业课 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较强的职业责任心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因此,突出爱岗敬业,强化技能训练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特点。职业院校教学的重中之重――专业课程是联系学生基础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一条纽带,更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往往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近年来,就业前夕不少职业院校门庭冷落,与社会对职校毕业生较大的需求很不协调。究其原因,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不高首当其冲。因此,深入了解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对症下药进行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不容乐观的背后

现在多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专业课普遍有厌倦倾向,这不得不迫使我们从学生和职业院校两方面分析原因。从学生方面来讲,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后报考职业院校和选择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对报考专业缺乏了解,往往期望值过高。进入学习阶段后,就会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心理;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有些专业课理论专深,使其产生为难情绪;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到学习之外,致使他们上课无精神,学习无兴趣。

俗话说打铁还靠自身硬,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不容乐观,要从职业院校自身寻找根本原因。

(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严重脱节,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并没有形成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劳动力培养及其就业需要的合理体系,未能依据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劳动力就业趋势等确立合理的专业结构,更没有根据上述因素指定处长远培养规划。相反,更多的是从近期效益出发,急功近利,一哄而上,开设热门专业。像近几年出现的计算机应用、财会等专业,几乎各校均有设置,这种重复设置专业,高频率密集招生,不仅带来教育投资的重复和浪费,而且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师资水平有限

“职业院校师资严重匮乏,生源也流失严重。”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校长刘世康在走访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后,对职业院校的现状表示忧虑。“我在贵州看到,有的职业院校里甚至已经没有懂技术的教师了!学生交钱学不到东西,最后就拿到一张没有用的证书。老百姓对职业院校很失望。”目前,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综合能力差,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有些专业课教师不会或不愿意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很难提起学生的乐学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

(三)技术设备落后

据地矿部教育司技工处孙学智统计,地矿类5所学校的毕业生在技术等级考试时,能达到四级工的只占7%,其余均为3级工以下水平,多数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这其中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设备落后是其根本原因。职业院校还面临着一个尤为严重的问题――经费问题,职业院校是不折不扣的“用钱大户”,仅从教学设备上说,一台数控机床8万元,一个加工中心近百万……毫无疑问,学校要想开设市场上人才短缺的数控、机电、汽车等专业课程,实验设备、耗用材料等都是投入较大的,而如果没有这些最新的实训设备,培养手艺娴熟、掌握最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便无从谈起。这样一个“耗钱大户”,其经费来源却无法保障,这致使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举步维艰。

二、职业院校专业课面临改革

职业院校面对重重危机,其专业课程改革已刻不容缓,有幸的是我们已经探得专业课发展困境的本与原,职业院校改革可以悄然起步……

(一)加强专业意识教育,激发专业自信心

职业院校学生在入学前,对自己所学专业(工种)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为了培养他们的专业意识,激发他们的专业自信心,在专业课教学之前,教师应首先给学生讲清三个问题。一是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使用的主要设备,工艺装备以及采取的工艺技术手段;三是学好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讲解时,可列举日常生活中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实例;介绍往届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走上工作岗位后发挥的积极作用等,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对口厂矿车间参观学习。参观后,组织学生认真地座谈讨论。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对以后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

1.理论适度、技能为主。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其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的需要,学生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强。因此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改革中,我们应遵循理论适度、技能为主的原则,在理论知识教学上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即着眼于理论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相关专业”知识则要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做到基础知识宽,专业知识精,相关知识熟,达到深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一体化课的实施。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很多学校都在尝试一体化课的形式,不失为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一剂良方。一体化课指的是一种课型。它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采取项目教学、小组竞赛等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理论,又学会实际技能的一种课程类型。

(三)加强师资建设

职业院校要一直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促进教师学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形成,是技工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为此建议学校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就近实训制度。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和资源,有计划组织教师实习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基本操作技能。二是制定进修培训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大中院校进修、培训,使专业知识系统化、完善化。三是制定教师实践制度。派遣教师深入厂矿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建设,提高一体化教学的质量。聘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级技师来校讲学授技,加快教师的成长。

(四)引“企”投资

制约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另一原因是经费短缺,技术设备落后,这已是职业院校突破困局重要一步。面临职业院校经费不足的束缚,很多学校都在尝试脱离依靠财政计划经济的拨款方式,而是面向市场,多种经营,发挥多种服务功能,多渠道自筹资金。

参考文献:

[1]李玉珠.技校生源“荒”[J].教育与职业,2008,(31).

[2]赖建萍.技校专业课教学应加大对多媒体的使用[J].广西教育,2008,(4).

第4篇

1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对原本按行业领域和材料加工工序设置专业的一次改革,对我们学校来讲这种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首先由教育部颁布专业目录,我们再根据新的专业内涵制定宽口径的培养方案,按照新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培养符合宽口径的专业人才。经历了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我们认为,这一专业教育的改革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飞速发展。对应于原窄口径专业培养模式下的工业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缓慢,产品品种单调,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甚至连续生产几十年,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按照有限技术和工艺模式安排加工和生产,常常只需熟悉和掌握一种工序足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在学科发展和交叉的带动下,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涌现。这要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多地熟悉和掌握产品的各道生产加工工艺。以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某种铝合金焊丝为例,完成这样一个课题涉及了铸、锻、焊。首先需要设计焊丝的成分,成分设计必须掌握焊接原理和工艺。其次需要我们根据设计的焊丝成分熔配铸锭,这又需要掌握相关的熔炼铸造技术,这些相关技术掌握不好,铸锭成分不容易达到成分设计要求,铸锭缺陷多,直接导致熔炼铸锭及成分检验的次数增加,研发费用增加,研发时间延长。最后需要将铸锭挤压和拉拔成焊丝。挤压和拉拔工艺制定不当难以制出合格焊丝,实际上,有些设计的元素加入量影响到材料的塑性,使材料难以拉拔成丝。我们认为此课题的开展与完成很好体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内涵和要求。

(2)符合通识教育规律要求。当前高等教育中,工学各专业的外语能力、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得到强化。在学制不变的条件下,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不可能达到原铸、锻、焊的专业要求。实际上,现阶段由于企业在工艺、技术方面的保留,以及技术、工艺的飞速发展,宽口径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没有必要,客观上也难以达到掌握专业技术的“专才”。因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专业知识和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应更注重授学生以“网”,而不是给学生以“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宽口径的培养方案是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铸、锻、焊具体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学生的适应性得到加强。目前学生就业不再是在原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设置时按行业不同、实行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订单式培养,而是一种双向选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涵盖铸、锻、焊等相关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就业的专业。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较大程度地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拓宽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

2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与学校特点和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

虽然国内各高校在建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时的基础不尽相同,在该专业设置初期,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是普通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高度一致。这种高度一致,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特色的发挥。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初期,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涵盖了原铸、锻、焊的专业主要课程,并不设置专业方向,其初衷是厚基础、宽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设置对原有的基础考虑不足,没有注重特色发展。在原铸、锻、焊3个专业的“锻”方向上,我校无论师资还是教学实验设备都比较薄弱,即使在我校的工业训练中心(工厂),塑性成型加工手段也是不足的。与“锻”不同,“铸”、“焊”两个方向上,我们的师资较强,教学实验设备仪器较为齐全,专业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也主要涉及“铸”、“焊”两个方向。基于这一现实基础,我们于2008年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设置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必修课《材料成型理论》和《材料成型工艺》中,只讲授和加强“液态成型”和“连接成形”内容。为保持拓宽专业知识面,与塑性成形课程相关内容在选修课程中开出。同时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特点,通过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逐步由黑色金属基础向有色金属加工成型技术拓宽。

3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置以后,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将原铸、锻、焊等相关专业中分别设置的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工艺课程整合压缩为《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虽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建立十多年了,但其专业课程教师还基本是原铸、锻、焊等相关窄口径专业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因此,各校的《材料成型理论》或《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大都分为几个部分,由多个教师共同承担,这种授课方式影响到课程的内在联系性和教学上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与《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对应的涵盖铸、锻、焊等内容的教材多年前已经出现,但现有的这些教材都还没能通过一个主线将各部分内容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这些教材大都用“成形”的概念,如“液态成形”、“塑性成形”和“连接成形”做主线,但在教材内容中又不可避免地使用“铸”、“锻”、“焊”的概念,并使分属原来“铸”、“锻”、“焊”课程的内容在《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中相互穿插。这又给一门课程分为几个部分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在授课内容衔接方面带来困难。此外,现有的各种版本的《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教材都还没有很好地明确“液态成形”、“塑性成形”和“连接成形”作为非去除的加工工艺方法在原理上、工艺上的内在联系。久而久之,不少专业课教师认为:作为个人不能又熟悉“焊接”,又熟悉“铸造”;由一位教师难以承担起《材料成型理论》或《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我们认为,随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建立,对专业课教师也应提出新的要求。学生的专业面加宽、适应性增强,原专业体制下培养出的教师不应还守着“铸造”或“焊接”的有限知识面,也应加宽自己的知识面。由于《材料成型理论》、《材料成型工艺》是在精简、压缩原“铸”、“锻”、“焊”课程的内容,更突出了3者的基本原理、基础工艺,专业课教师应该掌握和熟悉所有这些内容,一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师应能很好承担《材料成型理论》或《材料成型工艺》课程。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企业的适应性

我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专业建立初期,不设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同时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但随后培养模式一度又回到设置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由原铸、锻、焊专业向新的材料成型专业转型时还难以完全摆脱原有的专业痕迹,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没有适应专业的变化,仍然按照行业特征来招聘人才。但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十多年后的今天,部分企业来我校招聘,仍然明确要求学“铸造”或“焊接”专业,这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显得有些脱节。造成这一脱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宽口径的专业自身,其中有企业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通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有很好的适应性,但通才到企业后是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培养为“专才”,企业在高校招聘人才应当是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持企业技术的连续性,实现工程技术人员新老交替。企业招聘学“铸造”或“焊接”专业学生,而且要求很快“上手”。我们不禁要问,企业原来的“专才”哪里去了?铸、锻、焊是相对比较艰苦的专业,若企业长期维持铸、锻、焊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低的收入水平,是难以维持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稳定性的。有一个企业连年接受了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多名学生,学生在工作几年后又都陆续跳槽了,所以企业又不断地招聘学生,急需学生上岗。国内不少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是易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整体性能水平不高,与这些企业的分配制度,与企业不能很好培养与稳定各阶层技术人员,特别是基础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无关系。

第5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当前,中职院校课程主要分为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两种,现行中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科本位。这与生源情况、就业情况和企业要求的矛盾日益加深,不能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会计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发展专业,对原有教学局限的突破,对以往教学效果的改善,对适合企业需要的相关会计人才的培养,都是中职会计教育现实存在的问题,应不断地向能力本位发展,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操作能力。

一、现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及相关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生源不断发生变化,与会计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这就要求要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升华。近些年来,国内各所中职院校纷纷对会计专业课程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改革,但是总体收效甚微。用人单位对相关会计专业岗位的需求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出课程设置方面不匹配,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未从职业本质出发,而是从学科派生出来,从而导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毕业生的自身准员工素质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对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要力求突破常规,使原本的专业内容与实际岗位培养交叉设置,同时,增加与时代、企业、社会相契合的专业新课。但是实际课程教学安排中,公共基础课比例仍然过大,其他课程按照相同比例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知识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另外,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影响了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课程基本相同,也无法体现出个体差异。这就会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可言,使竞争加剧。

2.课程设置模式滞后我国现行的会计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相应改变,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型会计业务不断涌现。然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教材却依然沿用以往陈旧落后的模式,无法与之相配套,教学内容不能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的需求,会计专业化教学无法满足会计实际工作岗位业务的需求。会计各专业课之间缺乏相应有效衔接、渗透和融合,内容上也存在着许多繁枝错节。课程设置应不断创新来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会计专业复合型能力人才为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3.理论、实践严重脱节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专业相关课程设置会计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庞大的会计学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该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但同时导致在会计专业课程课程安排出现理论课比例过大而专业会计实践课比例过小的问题。专业课程里“是什么”“为什么”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造成学生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却不具备专业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最终无法培养出会计专业复合型能力人才,使得该专业课程失去了其独具的特色。同时,由于一些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缺乏相应的配套教学设施和器材,该专业随着会计专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无法做出相应方式、方法的调整;还由于学生的具体实践机会由于大多数学校和相关会计专业部门有效联系机制的空缺而无法得到相应的满足,学生对于具体的会计业务无法亲身参与实践,加之会计工作环境的限制,最终导致会计业务实习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4.单一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考核缺乏其他形式的考核方式配合,通常是以笔试为主。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不高,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差,本身缺乏应有的自信。中职院校教育如果继续采用以往的笔试考核方式,不对其加以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在校生的特点,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相关的动力支持。

5.与学生就业趋向、用人单位和地方经济间存在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很高,但只有少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职业,工作也是简单、重复性的基础性工作,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各会计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人员不但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职称要求,更需要具有如思维敏捷。善于沟通、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这将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材缺乏一定的区域性,专业会计课程忽视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的影响。这就造成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处理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下降。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考虑“市长、厂长、家长在想什么”,也就是充分和社会、企业、学生衔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会计专业技能应用人才的需要,满足家长对学生技能立业的希望,从而确立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项人才培养组织或机构的协调下,深入分析各行业和企业会计岗位的相关需求能力,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并遵循相关会计政策、制度和准则,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创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所设课程适应当今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做到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1∶1的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会计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理论双管齐下、并行发展、互利互补,逐步建立一套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现实需求相协调的会计课程发展体系。

2.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训课课程体系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引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与当前企业实际相接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专业性的分析和讨论,将理论知识变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了解、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建立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并以其为基础,实现学做合一、校企合一、班厂合一,创造性地进行课程拓展实践,走产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3.课程设置上应理论与实践兼顾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创造性地采用“尊重学生个人意见和增强学生个人信念品质”的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在运用会计专业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主观点意识和创造能力。对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要配备一套完善的模拟题,从会计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使学生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感性认识。

4.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对于会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问题,传统的笔试考试、考核方法已经不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创新采用文考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对公共基础课程,采用学生自主选择考试层次分层考核的办法,采用笔试考试成绩加平时量化考核成绩的方法;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要创造性地采取由行业认可、企业通用并具权威性的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考试考核的办法。围绕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开展会计专项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多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配合学生管理机构,通过课程设置、专业技能大赛、专题报告等活动,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5.成立会计专业理事会,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设置适合该校会计专业发展的课程,学生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员工化”专业学习和实践,不断接近企业要求,甚至可达到“零距离”顶岗。将与各种会计专业职业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纳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做到“以证设学”“以证求学”,使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配套实行,交叉融合发展。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各项相关的会计专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毕业时就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总之,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要求,必须以现实会计发展需求先挂钩,达到“学业—从业—就业”的完美结合。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实用会计专业人才,使其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会计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学分制度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上海: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05.

[2]鹿亚芹.对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7(1).

[3]李延.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新趋势[J].中国教育周刊,2006(2).

[4]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构想[J].职教论坛,2004(7).

[5]戴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5).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这种课程设置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弊端:普通教育课程比较单一,比例偏低;物理学科课程以分科为主,缺乏整合;教育专业课程不明显,脱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际;总体结构不尽合理,比例失调[1]。因此,须对其进行调整、优化甚或重构。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鉴于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种种弊端,要优化其结构体系,须遵循四种基本原则。

    1.先导性原则

    转变观念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导。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被动地跟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缺乏成熟的课程理论和课程观念作指导和引领,课程设置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在这方面,哈佛大学为我们树立了标榜,哈佛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美国的“第一学府”、“哈佛帝国”,不仅在于它坚持课程改革,更在于它的课程设置始终有独特的课程理念作指导思想,即最有价值的课程是学生的兴趣;大学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特点[2]。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亦应有自己的基本理念,即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既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又要凸现高师物理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对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它强调从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使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具体言之,它要求课程设计者从剖析该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物理学科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类课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专业性原则

    专业性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和优势之所在。它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高师范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力求课程设置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体现学校或专业的课程特色与水平,为学生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实效性原则

    讲求实效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旨归。高师物理学专业求发展、谋出路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使该专业既具有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又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实现学生、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切忌脱离国情、省情、校情以及学生的实情,以求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路

    1.课程结构板块化

    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板块化是指对高师物理学专业所开课程进行板块组合,通过对各板块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促使各课程板块尽可能彰显各自的功能,以实现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此,将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课程板块。

    所谓普通教育课程,亦称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是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普通教育课程板块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课程、人文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

    物理学科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物理学科教学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物理理论课程和物理技术课程两大类。物理理论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物理技术课程有物理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电子线路、电工学、微机原理等。

    教育专业课程是指为高师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施教,怎样育人”问题的课程。这类课程应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是高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育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中物理教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师生沟通艺术、教育实习等。

    2.板块结构网络化

    诚如上述,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三类课程板块的整体功能和作用,需要加强课程板块之间的联系,建立板块间的互联网,做到板块间的纵向联系所组成的层次网络具有顺序性和连续性,板块间的横向联系所组成的平面网络具有适应性和相关性,实现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整体优化。同时,要有意识地整合上述三类课程或两类课程来实现某一类课程或两类课程的培养目标。

    首先,通过协调与优化三大课程板块的内部结构,分别建立三个各自独立的局域网。具体说来,通过将构成普通教育课程的各类子课程“集团化”来建立该课程板块的局域网。此处的“集团化”,就是将不同门类具有相同功用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课程团”。高师物理学专业普通教育课程可划分为4个课程团,即思想道德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素质课程、工具类课程。

    同时,要通过整合理论课程、系列化技术课程来建立物理学科课程局域网。整合理论课程是指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内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学科课程,并及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形成新的“融合课程”,克服目前高师物理学科理论课程分科过细、门类过多、知识重复交叉、内容陈旧偏难等问题。系列化技术课程就是将物理实验设置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系列。从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技术等实验中精选一部分内容,组成基础性实验系列。这个系列的实验侧重基础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根据学科的发展和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增设一些先进性、实用性、技术性的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形成综合性实验系列和设计性实验系列。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科学探索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系列的实验可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材料使用、场地选择、方案设计、结果分析、时间安排上,允许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此外,还应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增加教学时数、注重实践环节等途径建立教育专业课程局域网。加强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可以将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来建设:第一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包括物理教学法、物理教育心理学、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物理教育发展史以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物理教具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第三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教育见习、微格训练、教育实习等课程。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可以通过增设教育类课程门数来实现。过去高师物理教育的教育类课程只有三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物理学科教学法。根据西方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高校的经验,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应设置有10~15门为宜。注重实践环节应该做到:合理设置教育实践课,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安排几次教育见习或教育实习,定期到中学参加教育教研活动;延长实习时间,由现在的6~8周延长为12~15周;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由现在的6~8学分增加到12-15学分。

    3.网络配置均衡化

    网络配置均衡化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应保持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的适宜比例和适时编排。一方面,适当减少物理学科课程的门数和比例,增加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门数和比例,特别要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具体要求是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为30%~35%,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为20%~25%,物理学科课程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应控制在45%以内。另一方面,逐步实现课程编排序列化。所谓课程编排序列化是指在大学四年中,不断线地平行安排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整体功能。目前,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编排是大学一年级为普通教育课程,以及1~2门物理学科课程;大二、大三以物理学科课程为主,适当开设部分教育专业课程;大四主要开设选修课,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这种同类课程集中安排的课程编排形式难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教育教学成效低微,尤其是学生的职业意识不能得到持续强化。因此,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每一个学期都应该开设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使这三类课程齐头并进,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0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在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要促进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为社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主要载体的课程,必须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课程的质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大学新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对于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必须十分慎重,这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基本形成了三种教育,即专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学术性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三种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大学的教育课程内容上[1]。我校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人才,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为了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整体素养的教育目的,专业课程必须真正适应于学生的发展,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不同的营养。因此,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遵循适应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如果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说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种被选择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永远是一种外在的事物,对学生将来的行为、态度、个性等不会产生很好的影响。与此相反,如果选择课程内容时,能够注意到学生的需求和基本能力发展等,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和对学习的良好态度。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应适应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彻底摆脱那种置学生现状于不顾的观念,而应该在学生现状的基础上,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指向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从事未来的专业活动奠定基础。

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专业课程的内容应当注重其整体性特征。现代社会知识急剧膨胀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所有的学问领域,并掌握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此外,本科阶段的教育既是中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桥梁”,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还是本科生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根据这一教育阶段性特点,本科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广博而深厚的基础,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或进一步接受高层次教育打下坚实基础[2]。为此,在专业课程内容选择上,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课程基础。其根本是使课程内容充分表现出统一性,即将传统上被分割的课程内容的要素分别依据其内在的价值联系(即逻辑性或结构性联系)和外在的实用价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内容体系。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增强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认识,使学生在专业发展上具有较好的大局观,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教育。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专业课程应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倡学生参与学习。为此,在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该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受到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造成内容陈旧,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的明显弊端[3]。经济全球化,产业不断升级,新的社会岗位不断出现,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时代的挑战。传统的教育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的世界中,使学生失去了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为了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在选择专业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在尊重专业发展历史和敦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充分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课程内容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意味着课程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上的距离,即课程内容有时难以及时、全面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在知识更迭周期日趋缩短的今天,课程内容的这种局限性暴露得愈加明显。专业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反映和灵活性发展的新成果,从而提高知识传播和应用的时效性。

现今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科学领域不断出现,这些新的科学领域与传统的学科相比,更多表现为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当今社会的许多事物或问题,在解决的时候,往往要综合运用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所以,在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上,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形成半封闭状态的学科,即对原有分科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内容不断变换、充实或更新,但具有实在且稳定形态的学科,有助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平衡。这也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大学本科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选择上还需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模式。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目前评价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在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选择上,很多高校也形成了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方式。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市场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要。但是就业市场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产业的调整、行业的更替、新技术的应用、新岗位的涌现、商品交易方式的变化、百姓消费方式的改变等等,都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和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学生长远的、全面发展,已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后果[4]。目前,我国的教育供求关系已严重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所造成的就业率连年下降,并非就业岗位欠缺,而是蜂拥而至的所谓热门专业林立所造成的部分专业人才产出过剩,加之人才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大量人才的闲置。这是大学专业及课程内容设置盲目迎合大众的价值观念,造成教育文化偏离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而引发的。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就业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反映教育本质的最高价值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对于就业导向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综合考量。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性课程内容,其自身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等的各种生活目标,便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可以训练人的智力等各种能力,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极具价值。坚持任何一种都会有失偏颇。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课程内容应该通过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去实现其社会价值。因而,课程内容应该选择对人的发展价值较大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知识。

致谢

感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No. k201305008)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26-34

[2] 杨亭亭, 纪平, 李松. 专业设置改革与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3, (4): 74-78

第8篇

[关键词]会计;1+X证书制度;专业课程重组;优化

基于现阶段的人才市场调查发现各企业人才招收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分布越来越细致的环境下,不少岗位的招聘既要求学生有学历,同时还要有技能等级证书,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实现真正就业。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面对大环境积极推出了1+X证书制度,该制度的推行改变了目前的一贯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整体更加活跃,而且基于1+X证书制度培养的学生,其不仅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就业率也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实践中,一些强调实践的专业都开展了1+X证书教学。会计工作对学历有要求,对证书也有要求,所以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强调1+X证书制度的推动意义显著。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基于1+X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1+X证书制度,其有哪些突出的价值。基于目前的实践做分析解读,1+X证书制度的全面认知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1”具体指的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1]。针对学生求职进行分析会发现诸多岗位有学历要求,所以获得学历证书是学生从业的重要一步。(2)“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体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所具备的专业等级,是对实际技能的一种认可。综合两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知,1+X证书制度具体指的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总结分析现阶段企业的用人需求会发现诸多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X”有更高的关注度,因为“X”所表示的是学生从事某项技术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具体的工作,并基于学历教育和证书取得的双重要求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重组和优化,这对于实践教学进步来讲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1+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

就会计教学实践来看,1+X证书制度的推广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就业竞争力加强有突出价值,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推进。结合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学实践,要真正在教学中发挥1+X证书制度的优势,实现学生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两不耽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以下是具体的设施措施。

(一)做好调查,明确差异

就1+X证书制度的具体推进来看,“1”和“X”的教学方向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二者统一的专业课程重组和优化,必须要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就“1”的教学分析来看,其强调的是学历教育,所以具体教学工作以拿到学历证书为根本目标,基于此,教学实践主要参考的是专业教学目标以及学校的教学要求[2]。“X”强调的是职业等级证书的获取。在实践中,要获取该证书需要通过报名、考试等流程,只有通过考试后才能获取证书,而就考试的内容来看,其更多强调的是行业规范以及专业技能。就会计专业来看,要获取会计证书,学生需要了解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掌握会计实务原则以及技巧,同时需要具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在学历教育中往往会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要基于1+X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重组,只有在明确差异的基础上开展重组工作,重组后的专业教学内容才会更符合1+X证书制度的推广要求。以目前会计专业教学为例,要明确“1”和“X”差异,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对学校的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解读,同时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某学校会计专业为例做分析,该学校专业教学目标是:培育具备会计法律法规,掌握会计工作基本原理,能够解决会计工作问题的专业型人才[3]。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来看,其内容中的理论占比超过80%,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会计实务训练基本属于“0”状态,所以诸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虽然有学历,但是没有相应的“能力”。(2)对会计行业的从业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基于会计行业从业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可知,会计证是岗位上岗的基本证书,而且其有等级区分。不同等级的证书与岗位薪酬直接挂钩。对会计证考取的内容做分析会发现其强调的大部分是会计实务内容。(3)结合分析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实现两种教育的内容整理,使二者达到互补,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重组课程内容,其不仅满足“1”的教学需要,也满足了“X”的教学需要。

(二)统筹规划,确定方向

在差异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对1+X证书制度的教育教学方向进行确定,这对于指导教学实践来讲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以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为例,通过差异分析做统筹规划,教学的基本方向有两个:(1)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法律法规。(2)让学生对会计实务有清楚的认知,并掌握会计实务的技巧、原则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基于此方向,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强调如下内容:(1)课程改变。基于具体方向做分析可知学历教育课程和技能证书教育课程都无法完整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必须要结合教学方向对课程进行转变。某高职院校基于具体方向转变课程,实现了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课程各占50%的教学局面。(2)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与方法和具体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是有显著关联的,在课程内容转变的情况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对于教学实效提升帮助很大。某高职院校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了项目教学法和案例组织探讨教学法,两种方法的利用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课程重组,强调并重

基于头筹规划的具体方向对课程重组进行分析,这对于专业课程的完善性、有效性建设意义显著[5]。因为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即前者侧重理论,后者重视实践,所以在课程重组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二者的并重。某高职院校在课程重组的过程中,基于“1”和“X”并重的理念,实施了如下的课程重组策略:(1)结合会计行业的上岗要求和从业规范对现阶段的学历教学内容和证书教学内容进行了框架提取,明确了两个方向教学的重复内容以及不同内容。(2)基于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结合性做了分析,同时构建了实践和理论融合课程。(3)构建了诸多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课程,旨在利用这些课程训练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就该院校这三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其很好地使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实现了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加强[6]。不仅如此,该院校积极联系实习单位,推选优秀学生进行实习,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学习,由此实现了教学成绩的显著提升。

(四)总结优化,深化教学

基于专业课程重组推进教学工作,积极总结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其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对现阶段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这样,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性提升。以某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为例,在1+X证书制度下实现专业课程重组之后,该学校会计专业利用案例分析研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表现比较弱,所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未达到预期[7]。基于这种情况,学院的老师基于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项目驱动法开展了具体教学,围绕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训练目标构建了不同的会计实务项目,并让学生分组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分析与完成,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得到了综合训练,最终的教学考核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在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就该制度的具体应用来看,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价值,所以强调该制度推广意义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1+X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因为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具体方向有差异,所以二者的融合教育会出现专业课程效果差或者是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基于该问题讨论研究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课程重组和优化,这于实践而言帮助很大。

参考文献:

[1]王琦.基于“1+X”证书的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为例[J].时代经贸,2020,524(27):104-105.

[2]刘阿千.智能财税1+X证书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755(17):197-198.

[3]周青蓝.“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2020(15):15-17.

[4]童莹.“1+X”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时代经贸,2020,526(29):85-86.

[5]俞矜慎.基于1+X证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9(19):145-146.

[6]王旭霞.1+X证书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融合研究[J].经贸实践,2019(22):134.

第9篇

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课程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这样一类极具特色,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融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的内涵、目标、特征和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及目标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圆满完成学科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内涵应该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其与课程内容和教师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自主深化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方式

(一)多媒体技术

将专业课程内容制作成电子课件和多媒体素材,以形象和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目前,许多专业课程已经设计并制作了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的教学电子课件及相应的电子图片和视频影像,利用这些手段,学生在听课时能够伴随教课进程,第一时间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建立相应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课堂效率。

(二)网络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简易信息聚合( RSS)、即时通信软件(IM)、博客(BLOG)、微博(micro blog)等各种新兴的网络通讯交流方式层出不穷,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RSS是一种基于XML标准,在互联网上被广泛采用的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一个RSS文件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用。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RSS获取教育信息,实时掌握新的教学动态,教师也可以通过RSS教学信息,布置教学任务。即时通讯软件(IM)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与电话、电子邮件等手段相比,它具有便捷高效、费用低廉、交流即时的特点。利用IM软件,教师和学生可以便捷地实现沟通和观点交换,这可让教学的双方都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和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目标,利于学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促进学习提高。

(三)计算机模拟技术

计算机的模拟和计算功能是信息技术之所以强大和先进的基础,将计算机模拟技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可以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型教学的效果。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包括很多内容,这里仅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为例,讨论计算机模拟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集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使用者完全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并且能够嗅到气味。这样就把课本上的知识直接转化成了直观的身体和视觉感受。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要好于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三、在专业课程中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40-02

0 前言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原旅游业面临新一轮的升级转型。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面对着充满战略发展机遇的中原旅游业,定位更加明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方式转向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发展,模式转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因此必须加大培养旅游人才力度,努力形成旅游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

1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飞跃,旅游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当今中原经济区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高职教育占有重要比例。从学生人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大约占到高校总数的一半左右,对整个经济区经济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传统的以知识为体系教育模式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需求。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初期,不少旅游企业用人的现状是人力资源供大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现代旅游企业需要“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走到旅游企业一线还具备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操守与较高的个人素养。目前多数高职旅游专业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的毕业生即便成绩优异,到工作岗位总觉得不能适应,主要是缺乏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行为规范不足),职业能力不够(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少,陈旧,脱离实际),导致很多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一大部分都流向了其他行业。所以出现高就业率高流失率的现象,也就是一方面是旅游专业毕业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用工单位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可用人才。

2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职旅游专业是为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智库,是培育旅游人才的摇篮。目前旅游业人才的总体水平与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市场所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人才培养结构不尽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吸引力弱;旅游专业建设不够完整等。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在认知、理解、技能、经验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作为以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是学术型人才,他们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实践,其课程内容就不应该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能力为核心,但很多高职院校对对培养目标具有盲目性,缺乏职教特色。很少有院校能够持整合企业相对应的岗位所需能力,坚持能力为导向来培养学生。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翻版的”本科旅游课程,太过系统化,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导致很难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旅游专业生源不尽统一,对不同生源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未能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而课程设计中缺少针对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热点课程,不能与时俱进,不符合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缺少针对地方旅游发展的特色课程,与地方经济与行业的发展脱节,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在本地区就业,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未来所需。

2.3 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重“概念原理”的知识,而轻“过程、方法的知识”。教学内容体系僵化,课程设计并未体现国家教育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选修课较少,学生跨校、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机会更少;文科与理科等不同类型课程比例不合理。特别是文理渗透课程太少,并未能根据学生特点培养,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高职导游专业设置大量的课程和中职校课程设置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各科内容的扩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相关课程内容中就出现了一些基础理论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浪费了教育资源,导致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相关学科的课程开设不足,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补充。

3 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以导游专业方向为例

究其缘由,做到中原经济区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做到生产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要设置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1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

教育作为特殊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社会需求。旅游人才需求很大,高职旅游教育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关键是看其培养方法与模式,这首先就要求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是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总体课程目标从大方向上指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它为制定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提供了依据。许多高职院校,为体现其层次较高,把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不仅达不到目标,也不符合我们市场需求,我们的市场和行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高智能和具备操作技能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开办旅游专业必须明确高职旅游教育不是培养旅游管理的理论家,而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旅游专业人才。课程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真正使受教育者在正确的目标指向下去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3.2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的设置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的人才基本标准是接近企业需求,能迅速融入企业。高职导游专业必须以旅游企业和行业的前沿动态作为课该专业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专业理论性课程体系基础上,注重应用性课程设置,增强课程实用性和战略性。

导游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保证培养人才的特色供给与旅游人才需求达到成功对接,要在专业目标指导下,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目标工作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能力分析——课程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见图1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在设置过程中,首先要调研专业面对的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并归纳、总结该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项能力,再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分析该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项能力用哪些课程支撑,达到从能力分析到学习领域的转化,使其构成导游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4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实施保障

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能力培养的核心点是课程设置,同时也是直接对应教学目标、办学特色这两个核心目标。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职导游专业实现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零距零”,还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

4.1 丰富课程体系设计主体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完整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需要丰富设计主体。要让行业专家参与,主要负责导游职业能力的专项分析;要职业教育专家要亲自参与,指导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进度和方向,负责将专项能力整合为具体的课程;教师要进行市场调研,亲自实践导游工作,体验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能力;学校决策人员要组织课程开发专家、行业专家、教师等多方设计主体讨论并制定出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负责监督课程开发的进程和质量;设计主体各方明确其权利义务,发挥各自优势,以确保课程体系设计的质量和流程的顺利。

4.2 强化教学方法与管理的灵活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考虑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导游专业教学不仅涉及到许多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等实物,而且涉及到许多实际操作技能,迫切需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导游专业教学的现代化,有利于接受信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也不能是僵化的条条框框,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注意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学分制的实施要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配。课程设置突出灵活性,体现高职教育面向人人的特点,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可以不采用统一的内容和进度,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4.3 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力度

高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对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学校的设施以及旅游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河南高职导游专业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实训教学设施。很多的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在有关课程的学时分配上,除了课堂教学外,增加了实际操作环节,但由于受实训、实践场所的条件局限,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高职导游专业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理论要点[J].中国大学教育,2009.

[2]曲秀梅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董静.能力本位视角下告知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学院,2009.

第11篇

物流管理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实操性极强的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目前我国急速发展的物流业,其知识体系的构架及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凸显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是指校企双方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某个岗位真实的工作过程来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并将企业真实的问题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共同编制专业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发的专业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前提,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特点,彰显着专业建设的特色。目前,我国仍有许多高职院校直接选用学科性极强的类似本科的教材或在自行开发的过程中过多地采用学科型课程开发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发。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所真正需要的一种课程开发方式。

二、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课程开发工作蓬勃发展,但课程开发工作进展到目前为止,成果并不喜人。目前在专业课程的开发、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校企双方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发展主体的,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并不高,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办学思想,采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近几年我们也在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由于双方的目标未能协调一致,导致双方参与度都不高。学校是以教育为目的,教育功能体现在除了就业问题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加上教师们固有传统的学科思想,主动改变的意识和动力不足。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看重的是效益,对于暂时性看不到利益的专业课程开发工作参与热情并不高。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对于学校,没有主动改变的动力;对于企业,没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2.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的学科型开发,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实际。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地专业课程改革,积极地“引企入校”,但企业往往参与热情不高,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工作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而很多高职教师仍然在采用学科型课程开发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开发,很多课程改革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组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和结构并无实质变化。这种开发方式下的课程开发工作主要或完全由职业院校教师来承担,企业只是挂名参与或浅层次地参与。而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直接引进,没有企业从业经验,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学科体系,学科课程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进行课程开发,根本考虑不到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尽管他们主观上希望在课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但由于其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的限制,致使开发出来的课程终会侧重学科知识。因此以职业院校教师为主导开发的课程不仅脱离职业岗位的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与企业或行业的实际要求相脱节。

3.课程完全依照某个企业的要求进行设置,过度听从企业的意见。企业所熟悉的只是工作过程本身,对教育原理,尤其是课程开发这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其实是非常陌生的。这种开发方式经常会导致课程设置的杂乱无章,缺乏科学的逻辑体系;同时还存在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造成就业面过窄等问题。

4.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管理障碍。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是各方面人员合作的过程,包括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学院领导、教师、教务等等。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展缓慢或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在初期都会信心满满、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可在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碰到的一系列难题后,他们的积极性会逐渐减退。这就使得课程开发工作进展得越来越缓慢,最初预期的成果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而其他的参与方,情况也不容乐观。课程专家身兼数职,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为课程产品进行把关。课程开发的质量会因为缺乏相应的检验部门或检验人员的检验而在质量上大打折扣。企业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最实用的工作技术,却不懂教学,不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而且他们平常工作繁忙,很难为参与课程开发抽出足够的时间。而目前又没有哪一部门或哪一方能协调各方,致使整个课程开发的进程缓慢,结果差强人意。

三、校企合作开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思路研究

鉴于目前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整体环境和物流专业的特点,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参与热情。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高涨;华誉物流、宝鸡邮政物流、康龙物流以及宝鸡烟草物流等多家物流单位都积极的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各方对于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参与度还不够。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学院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刺激、引导,最终实现校企共赢。

2.职业院校教师转变学科型课程体系观念。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以职业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思想。在课程开发中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过程为依据,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要有企业参与。鉴于以往的课程开发都打着校企合作的幌子,实际上很多是企业挂名,职业院校老师闭门造车出来的。这样的课程仍然以本科为蓝本,做的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缺乏对技能训练项目的开发。所以要开发出校企双方满意的课程,必须让企业深度参与进来,贯穿整个课程开发的始终。

第12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课程作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96-02

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作业分两大类,其一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作业,由于专业课程本身课时不多,所以专业课程作业的量一般也不多;还有一类是在课程教学完成后的大作业,如课程设计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好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作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程作业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课程作业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作用。

1.课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知道了一些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需要通过课程作业练习来领会、感悟和理解。所以课程作业是课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2.课程作业是衡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教学中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规律掌握与运用的情况都可通过作业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课程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给予具体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教学中讲授的基本概念。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批改课程作业,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弥补教学中的缺失,或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课程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完成课程作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完成专业课程作业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仔细体会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有时还需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新的相关知识,与任课教师和同学反复探讨,才可解题。学生每完成一次课程作业,就好像攀登上一座山峰,能获取一定的收益。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作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有:

1.抄袭作业现象很普遍。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为了完成课程作业,赚取课程学习的平时成绩,抄袭他人的作业,并且此类现象在有些院校非常普遍。有些任课教师为了作业上缴率和作业完成优良率,对学生抄袭作业现象持默许态度。抄袭作业对教学效果来说毫无意义,既不能帮助学生学习,也无法衡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水平,但却养成了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恶习,败坏了学风和校风,对此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2.作业形式单一,有些作业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目前,各院校课程作业仍以书面作业为主,且主要是书面回答问答题或计算题,而由教师组织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题较少,至于由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的作业则更为鲜见。如此形式单一的作业,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作业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凭空捏造数据,玩弄概念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这些作业表面上看,好像对学生学习有帮助,但长远来说,对学生危害不浅。

3.以是否考试来确定课程作业是否重要。由于对课程作业的错误认识,有些教师和学生衡量课程作业的重要性以课程是否考核来确定,凡与课程考核相关的课程作业均认为是重要的,有些任课教师会多布置些此类课程作业,学生对此类课程作业也重视一些;凡与课程考核无关的课程作业均认为是不重要的,有些任课教师会少布置(或不布置)此类课程作业,学生对此类课程作业也马虎一些。这种以实用主义学习态度对待课程作业,是应试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表现,也是学风不正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课程教学是一个过程,课程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是一个整体,课程作业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也不应该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区别,如以是否考试来确定其取舍,必将造成课程教学的重大缺失。

4.作业批改工作不到位。有些院校的有些教师对课程作业批改不认真,不仔细,有些教师则以公布课程作业答案替代了重要的批改,甚至有些教师以其他事物繁忙为幌子,让学生批改课程作业,这样就丧失了一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的机会,同时也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针对教学实践中在课程作业方面还存在的问题,谨建议如下:

1.坚决遏制抄袭课程作业现象。抄袭课程作业,对课程教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遏制课程作业抄袭,除了需加强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教育之外,还需任课教师、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坚决遏制抄袭课程作业现象。任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白抄袭课程作业的危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同时绝不以是否交课程作业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平时成绩的衡量指标。学校的管理者应淡化课程作业上缴率和课程作业完成优良率,为遏制抄袭课程作业现象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每个学生应明白,抄袭他人作业,就意味着在学校学习竞争生活中甘拜下风,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生本人的发展。

2.积极开发新型课程作业。目前,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附有课程作业,此类课程作业也都是书面作业,积极开发新型课程作业,不仅可改变目前课程作业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还可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出贡献。近几年,各院校在教学实验设备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任课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开发一些实验形式的课程作业。积极开发新型课程作业,需每位任课教师根据所在院校的条件和自己的教学、科研经验,不断总结,摸索出合适的新型课程作业。学校的管理者应鼓励教师的教学改革举措,支持教师开发新型课程作业。

3.实行考教分离。目前,许多院校的许多课程任课教师即为该课程试卷出题教师,如此则客观上误导了学生,使其猜测哪些课程作业要考的,要重视些,哪些课程作业不会考,可以忽略。实行考教分离可防止此弊病,使学生学习得更扎实些,知识掌握得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