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20:4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外饮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笔者通过对CNKI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一共14篇,这说明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根据笔者统计CNKI搜索结果,近几年国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基于旅游需求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磊,2010),以淮安为例,认为淮安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终端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运用主题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开发策略;《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建忠,2009),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途径;《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杨丽,2001),认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要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樊玲、洪锋,2007),认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可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饮食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要充分利用饮食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以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胡一旻,2009),认为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分析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发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黄继元,2005),认为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毛震,2007),认为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四川地区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佛教饮食文化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研究居于表面化,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研究意义及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一)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特色饮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作为旅游购物品。[1]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饮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拉动当地农业、餐饮业、制造业的发展。
泰山雄伟壮丽,成为中国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底蕴丰厚,泰山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加大对泰山饮食文化的开发力度,有利于更深刻地挖掘泰山文化内涵,使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感受泰山的浩瀚与深邃。
(二)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泰安地处我国古代齐鲁大地的腹地,其饮食文化属我国四大菜系的鲁菜系。中国历代都有对泰山的封典祭祀,由此而形成的泰山祭祀性的饮食文化一脉传承,至今仍绵延不断。泰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山东省的中部,北依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因此泰安的饮食文化深受济南菜和孔府菜的影响。泰安属泰山所在地,泰安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泰山文化的痕迹,泰山是一座神山、圣山,包罗万象,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着人世沧桑,佛、道、儒相安于泰山,泰安的饮食文化必然有佛、道、儒文化不同程度的渗入,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洋洋大观的泰安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各种文化兼蓄并存。泰安依托于泰山,泰山的物产是泰安特色菜的主要用料来源,泰山的儒、道、佛文化又从素食方面对泰安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延,使得泰安菜呈现出多样而质朴的特点。以泰山物产和泰山儒、佛、道文化为基本内涵的泰安饮食文化主要表现为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野菜宴、泰山赤鳞鱼等。
不同文化的聚拢,促成了泰安丰富多样的特色饮食,主要有泰安煎饼、野菜宴、东阿阿胶、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
三、泰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专门经营具有地方特色餐饮的酒店不多,地方餐饮质量较低
国内外游客来到泰山,除了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探寻历代帝王在泰山上留下的足迹、体验泰安的民族风情外,同时对依托于泰山文化底蕴下的泰安的饮食充满了期待,对此,并没有引起泰安政府和旅游行业的重视,“正宗四川风味”、“沙县小吃”、“佛跳墙”、“韩国休闲餐厅”、“哈尔滨餐厅”、“客家水煮鱼”、“东北餐馆”等餐厅在泰城林立,而“鲁菜馆”仅有“泰山一家人”一家连锁餐厅,对于以“泰安名吃”命名的正规餐厅却几乎没有,泰安回民聚居区最为著名的早餐———糁,只在路边的小摊位有,却没有环境优雅、制作工序精良的正规饭店,没有打造属于泰安的字号,同样泰安煎饼、泰山赤鳞鱼、泰山豆腐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字号,没有专门的饮食文化管理部门,这种现象时间长了,易使本地独有的工艺和技术慢慢退化,宝贵的本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逐渐消失;有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利润,在工艺和选料以及加工上偷工减料,使游客花了钱却品尝不到正宗的泰安美食,从而对泰安饮食大失所望,严重影响了泰安饮食文化的口碑。
(二)宣传力度不够,营销体系不完善
“山东煎饼”、“东阿阿胶”闻名中外,泰安因依托于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煎饼”、“泰山板栗”、“泰山三美”、“泰山野菜宴”等独一无二的饮食资源,游泰山、品泰安美食成为游客游玩的主要目的,但如此优越的先天条件却并没有得到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对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进行整合营销。人们谈到北京,就能想到“全聚德烤鸭”等老字号;来到重庆,说起火锅,就能想到“德庄”、“小天鹅”等火锅名店;提起扬州的早茶文化,那肯定离不开“富春茶社”,提起泰安,却没有一家代表泰安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餐饮名店,所以,必须加大泰安饮食的宣传力度,将泰安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品牌来包装,完善营销体系,实现泰安餐饮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参与性不强
目前泰安餐饮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开发主要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开发者忽视了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游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追求吃得有品位,所以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是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的。泰山作为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受到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顶礼膜拜,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泰安的饮食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对于游客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菜肴的制作会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方面应该引起泰安饮食企业的重视。
四、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基础,笔者对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泰安饮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将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山、济南饮食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充分利用“山水圣人线”的优势,推出“品孔府宴、尝泰山煎饼、饮泰山女儿茶、感受济南菜”的饮食线路。
(二)推出饮食文化旅游专项产品
1.泰山农家乐体验游
“农家乐”是一种依托农业的“寄生”产业。因此,“农家乐”不是毁农造景,而是以农为景;不是抛弃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简单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而是在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基础上,增加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
泰山北麓“农家乐”已颇具规模,“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农业观光休闲游正在成为都市人群休闲消费的时尚,泰山野菜、泰山炒鸡、泰山山珍正是发展泰山农家乐体验游的优良先决条件。泰安要充分利用泰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泰山北麓清幽的农户庭院,以农户的菜园、花园、果圃、鱼塘,配合上泰山悠久的文化氛围和民风民俗,如泰山封禅文化、东岳庙会等,要让游客动手采摘菜园、果园的菜品、果品,这些成为游客的用餐原料;要为游客准备野鸡蛋、板栗、核桃等“农”味十足的土特产供游客选购带回家。
2.泰山豆腐宴专线游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泰山豆腐被誉为“泰山神豆腐”,豆腐宴大概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经过历代厨师的挖掘整理,泰山豆腐宴已成为鲁菜中的一朵奇葩。宴会时有多达150多道豆腐菜可供选择。以豆腐为主料烹制的名菜有:一品豆腐、八仙瑶池聚会、佛手豆腐、人参豆腐、芙蓉豆腐、荷花豆腐等,色香味形,美仑美奂。泰安开发豆腐宴旅游专线,让游客在品泰山豆腐宴尝泰山美食的同时,遐想帝王封禅泰山时的情形。
3.在现有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
泰山文化底蕴深厚,饮食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元素,在对泰山进行旅游开发时,在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感受泰山雄伟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体味泰山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内涵,得到心灵的净化与灵魂的升华,泰山野菜宴、豆腐宴食用历史悠久,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如“在体验泰山封禅文化的同时,感受豆腐宴、野菜宴”,则一定能给泰山旅游增添更多的乐趣。
4.大力开发饮食类购物品
泰山当地特产丰富,有泰山煎饼、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各种品质优良、品种多样的饮食类购物品,可以考虑自建直营店、零售店并且通过与旅游购物店合作,销售独具特色的泰山饮食类购物品,作为游客返家携带当地特产或旅游观光式购买,通过游客的无意识营销,对泰山饮食类购物品进行推广,同时实现宣传泰山文化的双赢效果。
5.兴建泰安美食文化街
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建立泰安饮食文化一条街,美食街的整个设计要结合泰山封禅文化、民俗文化,如泰山石敢当信仰、泰山山神崇拜、东岳庙会等,使游客置身于泰山浩如烟海的文化氛围中品尝泰安美食,让游客对泰山美食在口感和内涵上都被吸引,同时结合泰山东岳庙会,借助泰山东岳庙会的影响力,策划泰安美食节,借此平台宣传泰安美食。
6.宗教饮食文化体验游
泰山佛、道、儒三教合一,普照寺、灵岩寺成为泰山佛教的神髓所在,开发佛教素食文化体验游,使游客体验泰山佛教的空灵和浩瀚;碧霞祠、岱庙为道教神灵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神府,给了无数善男信女以寄托,定期举办道教饮食养生论坛,在提高现代人养生意识的同时,宣传泰安饮食文化及宗教文化。
7.加大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美食节、洽谈会、旅游大篷车、建立旅游饮食推广网站等平台,宣传泰山饮食文化,通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活动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在对外的媒体宣传片中加入对泰安饮食及文化的宣传。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日渐增强,旅游网络推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宣传方式,网络营销旋风正席卷整个旅游市场,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营销商机,正在成为主流旅游营销平台。现在游客普遍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各种旅游信息,他们获得的泰安饮食信息多是从旅行社网站、各种自助游网站等得到,此外还有一些官方网站如山东新闻网等,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个网上泰安饮食旅游超市,所有的泰安饮食旅游资源都在里面展示,为游客提供各式选择,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还要针对不同客源地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泰安饮食旅游推广网站。
《餐饮世界》杂志创办于2001年2月,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公开发行的专业类期刊。经过多年的努力,杂志的内容得到了业界众多知名专家及众多餐饮品牌企业的鼎力支持,赢得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目前已成为餐饮业内公认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专业特色的刊物……。所有成果都是我们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份事业的决心和毅力。15年来,我们伴随杂志一起成长,如今,我们仍坚守初心,在创新、共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专注聚焦餐饮行业
自创刊以来,《餐饮世界》一直以助力餐饮企业健康发展、提高民众食品安全意识为己任;我们努力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新理念。
我们始终坚持第一时间为读者报道。2011年是餐饮界不平凡,也是不平静的一年。新兴餐饮模式进化升级,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餐饮世界》本着媒体人的专业精神,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权威的行业热点,为餐饮业者提供行业的第一手信息资料。策划制作了一系列“网络团购2.0升级进行时”、中国餐饮业的“戴尔模式”、“食品安全重于天”、“权威‘十一五’以来餐饮业经营数据案例分析”、“外卖新领地争夺战”等大型专题。
《餐饮世界》又始终坚持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用性的呈现方式,对行业热点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深度报道。制作了“中餐海外发展启示录”、“激励机制,绕不开的思考题”、“为食品安全撑起一片天”、“排队的秘密”等大型专题。报道各类餐饮企业600多家,采访餐饮业者300多位,涵盖正餐、快餐、西餐、自助、团膳、火锅等多种业态,涉及各地行业协会领导、餐企总裁、厨师、经理人、院校教师等各类人群。
近年来,《餐饮世界》一直努力拓宽采访渠道、丰富报道形式。借助遍布国内外的多种信息渠道,充分发扬纸媒的优势,精心打磨,为读者呈现更加新鲜、更有深度的内容,不仅丰富了读者的国际视野,也为中餐同世界的交流创建了沟通的窗口。
2011年9月,《餐饮世界》特别制作了“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旅游文化节专题报道”;2012年9月,《餐饮世界》推出首本主题专刊――“清真餐饮”特辑,对国内清真餐饮行业现状、产业政策、优秀清真餐饮企业进行了综合性报道,并以此奠定了以企业为主体、地区为主线、文化为内涵、专题为主要形式对地方餐饮进行报道的基调,并由此拉开了《餐饮世界》全国“地方行”系列报道的序幕。
2013年4月,《餐饮世界》走进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得到当地餐饮企业的热烈欢迎和大力配合。河南专辑的问世,不仅让中原饮食文化获得了更多瞩目,也让《餐饮世界》与当地企业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在此之后,《餐饮世界》又先后多次走进山东、陕西、宁夏、湖南、内蒙古、上海、重庆、烟台等省市,接触并采访了一批优秀的餐饮企业,制作了数十期地方专辑,真正做到了深入、深度、深刻聚焦餐饮行业报道的目标。
在“地方行”的基础上,《餐饮世界》又迈出了“海外行”的步伐。依托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强大的海外会员网络,对海外中餐代表国家――新加坡、荷兰两国的代表性中餐企业进行了专题报道,打通了国内外中餐沟通了解、交流互鉴的又一渠道。
传扬中国餐饮文化事业
《餐饮世界》杂志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餐饮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仅服务于餐饮企业更在中餐厨艺交流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四年一届并且被誉为“中餐奥林匹克”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从1992年在上海举办第一届以来,就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大赛已经走过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等地并已连续举办八届,已经成为全球中国烹饪的顶级赛事。大赛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示中餐高超烹饪技艺的大舞台。通过这项国际中餐烹饪赛事,世界各国的中餐同仁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交流,分享了技艺,大赛的经历已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
在赛事的整体报道中,《餐饮世界》杂志派出编辑摄影师团队与参赛团队共同前往,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都在与参赛团队甚至评审团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感想,挖掘他们的人物性格,赛后对获奖团体再次进行采访沟通并做出了深度报道,得到了参赛团队的一致好评。
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迎来了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位优秀中餐业厨师组成的53支代表队。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主办、新加坡餐饮业协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在美食天堂新加坡顺利举办。经过3天紧张激烈的对决,身怀绝技的各国中餐大师们烹制出精美的前菜、主菜、面点等规定作品,围绕个人、团体和展台三个类别的大奖展开争夺。大赛成为全球中餐界提升水平、切磋技艺的良好平台,因而受到国内外媒体的空前关注。据统计,当时有超过200 家媒体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报道。《餐饮世界》杂志作为官方合作媒体对整个赛事做了全面深度的跟踪报道,对新加坡的国际地位、渐进式经济、东方化文化、可信的社会以及卓越的追求做了很客观的阐述及描述,让读者可以从国家城市出发,进一步了解大赛的气质与地位。最终,上海市东湖集团公司、北京大学、新加坡金山集团等6家单位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团体特金奖。陈渊方、李修俊、邱伟杰等18位选手分获三类比赛的特金奖,《餐饮世界》杂志对获奖团体分别做了采访,并展示了获奖作品。
从新加坡第七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顺利结束之后,大家就对四年后的荷兰大赛开始期待,参赛团队气势如虹,整装待发。在比赛开始之前,《餐饮世界》杂志对此次在荷兰鹿特丹进行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做了一些数字整理。荷兰是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汇聚地,中餐市场发达。到目前不完全统计中餐馆有2000余家。近年来,中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迅速发展,人文交流不断深入。2016年,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在荷兰举办,就是希望以技艺比拼、美食交流为媒介,推动全球中餐繁荣发展、促进中荷民间友好往来。本届大赛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支代表队近200多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了世界中餐发展的最高水平。最终《餐饮世界》杂志对获得团队奖项的部分队伍进行了采访,受到了这些代表的积极配合。益海嘉里餐饮发展(扬州大学)参赛队、全聚德代表队、中粮福临门代表队、新东方餐饮协会荷兰女子创意队、花舍咖餐代表队、新华教育集团新东方烹饪教育都是本届大赛很有代表性的队伍,他们积极备战,用实力说话,展现了中国味道的国际表达。
《餐饮世界》杂志还将一如既往跟随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的步伐,挖掘大赛精神,展现参赛选手魅力,为中国餐饮在国际上的发展与地位的提升做出积极主动的响应与支持,将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永远放在肩头和心上。
搭建立体化传播渠道 拓展多元化主题活动
经过多年积淀,《餐饮世界》杂志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期刊类权威读物,单期发行量最高达到6万册,读者群体稳定且高端,但我们仍保持着开放学习心态,善加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构建立体化传播渠道。先后推出电子刊、手机杂志等数字化内容,并开辟了微博、微信两个线上运营平台,作为纸版杂志的补充。其中,微信公众号单条最高阅读量超过业内同类媒体平均水平。
此外,杂志与中国知网、中邮阅读、龙源数据库、博看网、读览天下等大型电子杂志平台合作,通过提供电子书在线阅读和有偿下载,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扩大了受众群体和发行渠道。
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是杂志与读者、与合作伙伴互动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让内容升华为价值的有效途径。
自2005年以来,《餐饮世界》杂志连续多年发起中国餐饮业年度“十大人物”和“十佳企业”评选活动,不仅集中推出一大批行业模范与标杆企业,也获得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参与和认同,已成为杂志社乃至行业的一项品牌项目。
全国餐饮业信息化评选活动是杂志社在餐饮信息化领域开展的一项层次高、权威性强的评选活动,举办至今得到全国上百家软硬件供应商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2013年,杂志社依托强大的读者资源,策划并发起成立了《餐饮世界》企业家俱乐部,旨在搭建餐饮业沟通平台,推动餐饮业资金和项目交流,营造行业内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俱乐部成立后,陆续举办了“传承、守道、弘扬――官府菜论坛”“六亿人的午餐――中国团膳的未来发展之路沙龙”、“会员制营销――餐饮CRM专场研讨会”、“羽您同行――餐饮羽坛争霸赛”等异彩纷呈的各类活动,不仅将餐饮生态链条上的各路企业串联起来,也格外关注餐饮人行业之外的文化娱乐层面的诉求。
除此之外,杂志社也一直以弘扬饮食文化、促进烹饪技艺交流为己任,开展了餐饮专业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在院校间搭建起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勇于创新服务形式
近几年,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更迭,传统的传声筒式的媒体将被淘汰,纸媒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餐饮世界》杂志也一直在创新服务形式上寻求突破,实现从单一的展示、宣传功能逐渐向多维度的综合平台转变。
自2013年起,餐饮世界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展开了深入且多样的合作,不仅有常规的内容报道,也尝试开展餐旅项目咨询和项目推介等服务,增强自身的政府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依托于良好的平台影响力和优质资源,杂志社多次为国内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大型美食节庆活动量身打造主题论坛、招商招展、项目对接会、实地考察等活动,在跨界服务、定制服务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如与3个城市的6家房地产企业合作,在招商、规划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专场招商会,与3家投资机构就项目投融资、财富管理、支付渠道等进行合作。
为供应商伙伴制作文创产品,如为山西太原江南餐饮集团合作打造企业文化专刊,为某茶油品牌制作视频光盘和教学画册,利用杂志的行业经验为品牌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邀请国内知名大厨针对产品专门研制菜品,捆绑营销,收效甚广。
此外,作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唯一官方会刊,《餐饮世界》杂志不仅是世界中餐联展示和宣传的窗口,也是其服务会员、促进交流、宣传政策、反映行业诉求的平台。《餐饮世界》不仅对每位新入会的会员进行报道,后续也对会员单位的大事件、重点活动进行跟踪,增加了世界中餐联服务的“厚度”,进一步加强了协会与会员间的感情。
2016年,《餐饮世界》与天士力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开拓新的服务模式上做出新的探索和尝试。
深化品牌影响力
时间 10月18日(星期六)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 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 新闻学
0503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529文学概论(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659新闻摄影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音乐教育
0504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4西方音乐史 00015英语(二)
07123中国音乐史 美术教育
0504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8素描(四)(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5色彩(2)(理论) 00015英语(二)
00747美术教育学 服装艺术设计
0504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20服装材料(一) 07537服装CAD(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540服装色彩 00015英语(二)
07539时装画(理论) 室内设计
05043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5342室内环境与设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语(二)
06217人机工程学 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546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839材料成型工艺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动画设计
05043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12剧本写作 03513影视编导
03430动画技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887平面设计 00015英语(二)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数学教育
07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18数学教育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15偏微分方程 00015英语(二)
02013初等数论 生物工程
0704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537发酵工艺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709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00015英语(二)
06711生物制药学
07732普通物理学 采矿工程
0801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1887采矿优化设计 03095系统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0015英语(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光伏材料
应用技术
0802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11552光伏建筑一体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 机械制造
及自动化
08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机电一体化工程
0803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模具设计与制造
08031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13塑料成型技术 02609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05508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5509成型设备概论 00015英语(二)
05510模具工程材料 电厂热能
动力工程
0805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67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02265汽轮机原理及运行
02261传热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2264锅炉燃烧设备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62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 工业自动化
08060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97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04737C++程序设计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015英语(二)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0806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310电力系统分析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12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计算机及应用
0807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33软件工程 电子工程
0807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4742通信概论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7029软件项目管理
07172信息安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7028软件测试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5691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 数控技术
08074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661机床数控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5667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时间 10月18日(星期六)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 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 新闻学
0503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529文学概论(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659新闻摄影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音乐教育
0504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4西方音乐史 00015英语(二)
07123中国音乐史 美术教育
0504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8素描(四)(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5色彩(2)(理论) 00015英语(二)
00747美术教育学 服装艺术设计
0504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20服装材料(一) 07537服装CAD(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540服装色彩 00015英语(二)
07539时装画(理论) 室内设计
05043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5342室内环境与设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语(二)
06217人机工程学 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546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839材料成型工艺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动画设计
05043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12剧本写作 03513影视编导
03430动画技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887平面设计 00015英语(二)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数学教育
07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18数学教育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15偏微分方程 00015英语(二)
02013初等数论 生物工程
0704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537发酵工艺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709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00015英语(二)
06711生物制药学
07732普通物理学 采矿工程
0801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1887采矿优化设计 03095系统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0015英语(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光伏材料
应用技术
0802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11552光伏建筑一体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 机械制造
及自动化
08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机电一体化工程
0803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模具设计与制造
08031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13塑料成型技术 02609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05508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5509成型设备概论 00015英语(二)
05510模具工程材料 电厂热能
动力工程
0805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67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02265汽轮机原理及运行
02261传热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2264锅炉燃烧设备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62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 工业自动化
08060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97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04737C++程序设计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015英语(二)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0806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310电力系统分析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12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计算机及应用
0807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33软件工程 电子工程
0807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4742通信概论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7029软件项目管理
07172信息安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7028软件测试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5691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 数控技术
08074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661机床数控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5667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江西2014年10月自考科目安排表
时间10月18日(星期六)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关键词】 中餐菜单 翻译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的餐饮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餐饮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也面临着走向世界的问题。这期间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餐菜名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中国美食能否为世界各地的朋友所接受,菜名的翻译是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所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恰当的菜名翻译不仅可以使外国食客正确的理解菜单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还能使中华美食在外国有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让中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华人来到新西兰,雄心勃勃地开了一家中餐馆。谁料想开业还没到三天,餐馆就被抗议者围了个水泄不通?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老板将其中的一道菜“红烧狮子头”直接翻译成了“Red Burnt Lion Head”。当地动物保护组织无法容忍中国人竟然公开叫卖狮子头。最后老板只有公开道歉并予以澄清,并把菜名改为了“Braised Pork Ball with Brown Sauce”。 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诞,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可以暂且不考虑其真实与否,但是它的确反映出中国餐饮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菜名的准确翻译。
1.中西餐命名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在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生产、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体现在菜肴的命名方面:中餐讲究“作”,菜肴的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追求意境、富含寓意,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了部分大众化的菜肴以原料命名外,相当一部分菜肴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例如:“西施舌”,“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等。这种命名方式中的菜肴名称与原料显然没有明显关联,即使是对此类菜肴不太熟悉的中国人有时也往往不知所云。而西餐注重的是“吃”。西菜命名往往直截了当,突出原料及烹饪方法、地名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pizza”“KFC” “fruit salad”等。 西菜命名的方式虽少了艺术性,但多了实用性,符合西方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认为翻译者必须把握好中西餐名的这一差异,熟知中餐菜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了解中西餐命名的特点,这是决定我们做菜单翻译成败的关键。
2.菜单的语篇类型及翻译目的
要翻译好中餐菜单,作为译者还必须要理清中餐菜单的语篇类型、语篇功能以及翻译目的。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
2.1表达型文本( Expressive text) ,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私人信件等。
2.2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e Text) ,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等。
2.3召唤型/ 祈使型文本(Vocative Text) ,如通知、说明书、宣传广告等[1] 。
其中“信息型文本”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强调的是“真实性”。此类文本的读者关心的是作者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2] 菜单在通常情况下为顾客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等方面的信息,从语篇类型方面来说属于典型的信息类语篇,其功能在于让广大海外顾客在中餐馆用餐时能够知道自己所要点的菜,并了解菜的主要原料、烹饪方式及味道等,当然这是中餐菜单翻译的最直接目的,其二是让广大海外顾客在品尝了中餐的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餐及中国餐饮文化的了解,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英译的菜单了解隐含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那么菜单的功能便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此外,在翻译问题上,Rieu 认为“人们广泛认为翻译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目标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同样的反映”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了解读者。我们首先要问谁是读者,了解读者的心理期待。中餐菜名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吃中国菜点的外国朋友,他们到中餐馆吃饭首先关心吃得是什么(原料) 和味道是什么(口味) ,然后是这道菜的作法(刀工和烹调方法) ,最后才是菜名的寓意(文化) 。因此菜谱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将中餐菜的原料,口味、烹调方法翻译出来,在此基础上再翻译刀工,最后才是文化寓意。[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餐菜名翻译过程中,要尽量把菜肴的原料、口味烹饪方法等翻译出来,让客人一目了然,对于富含文化内涵的菜名,也要尽可能地将其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外国友人对中国餐饮文化甚至是中国文化的了解。
3.中餐菜名翻译技巧及建议
3.1直译法的采用
普通的中国菜及家常菜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中餐中也常用直接命名法加以命名。这类菜肴的命名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菜的主料、配料、原材料的加工方式及烹饪方式等。这里所提到的主配料是指鱼类、肉类、蛋类、蔬菜、粮食、水果等。中式菜讲究的是色、形、味俱全,因此对于原材料的加工十分讲究,加工后的原料形状多种多样,有整体(Whole)、块(Cube)、片(Slice)、条(Strip)、段(Segment)、泥(Mash)、丝(shred)、丁(Dice)、卷(Roll)、末(Mince)、汁(Juice)等;其次是火候,中式烹调讲究用火,最常用的有:煮(Boil)、炖(Stew)、烧(Braise)、煎(Pan -fry)、炒(Stir -fry)、爆(Quick-fry)、炸(Deep-fry)、烤(Roast)、蒸(Steam)等。[4]
采用直接命名法命名的中餐菜名大致又可以分为:以菜肴的原料命名,以菜肴原料和加工形状命名,以原料、加工形状和烹饪方式命名等,对于这几类命名方式命名的中国菜,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外国人理解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障碍和困难。对于第一种直接以原料命名的我们可以直接译出其原料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料中既有肉类又有菜类的应该把肉类放在前面,如果没有肉类则应该把有特色的蔬菜放在前面,如此更能引起顾客的注意。比如:梅菜扣肉(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 鲜笋火腿(Ham with Fresh Bamboo Shoots), 白果虾仁(Shrimp and Nut)等;对于采用原料和加工形状命名的菜肴,我们可运用“刀功+主料+with配料+in 调料”这一模式进行翻译,中餐中的刀功上文中已经述及,在此以下列菜名的翻译为例加以说明:核桃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Walnuts), 茄汁鱼片(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 家常目块鱼(Cubed Flat Fish, home style), 箭笋肉丝( Shredded pork with bamboo shoots)等;对于以原料、加工形状和烹饪方式命名的菜肴,可用烹调方法+ 主料+ 刀工+ with 配料+ in 调料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炒鹧鸪柳(stir - fried part ridge fillet s) 、酱爆鸡丁(quick - fried chicken dices in bean sauce) 、白灼海螺片( scalded conch slices) 、牛肉炖土豆块(stewed beef with potato chunk)等。
3.2意译法的采用
中餐菜名的命名讲究意境美,追求菜名的高雅、含蓄和吉利,力求通过各种修辞和典故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意境优美”的菜名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加以翻译,前来就餐的外国朋友肯定会被弄得一头雾水,他们很难将眼前的菜单与即将品尝到的美食联系起来。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意译的方式,必要时可加以适当的补充解释。
中式菜谱中,有些菜名讲求文雅,往往不直接以菜的原料命名,而是采用“芙蓉”、“翡翠”、“鸳鸯”、“如意”、“龙”、“凤”等词语,这些词实际上是指菜肴的某种原料或数目,如“芙蓉”为蛋清,“翡翠”指青菜,鸡鸭等称为“凤”,鱼虾等称为“龙”,“鸳鸯”则是指“要么味成对、要么色成双,要么形相合”。 有些菜单中,用一些代表吉祥如意的词来表达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营造了一种美满的意境和氛围。因此在翻译这类菜名时,要坚持“得意而忘形,避虚而就实”的原则,首先确定这道菜肴“实”之所在,千万不可信口便译,可采用意译将主配料和烹饪方式等译出即可。比如我们常见的:芙蓉鸡片(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white), 翡翠虾仁(Fried shelled shrimp with green vegetables), 五柳凤翼(Stuffed chicken wings), 龙虎凤大烩(Thick soup of snake, cat and chicken)等。当然如“Snake” “Cat”等外国人所忌讳的动物最好不要出现在中餐菜单上,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对于那些以创始人、历史名人及历史典故命名的菜名,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避虚就实,否则就翻译不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此类菜名的翻译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直译菜名然后加以注释的方式。但是我们所译的菜名是出现在菜谱上的,菜谱的篇幅是有限的,不容我们作过多篇幅的解释,因此在解释时应该做到简洁明了。例如:东坡肉:Dongpo pork ( braised pork)A name after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poet Su Dongpo, who invented his special way of braising pork. See the story on the back of the menu。
3.3音译法的采用
随着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有些音译的中餐菜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在翻译这类菜名时,就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方式,这样既可以保留其原有的中国文化特色和风味特色,又便于外国宾客理解,这种翻译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和文化的传播。例如:云吞(Won ton), 豆腐(Toufu), 炒饭(Chow fan)等等。
当然,以上翻译方法的使用并非相互孤立的,是相互联系,可以合并使用。例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宫保鸡丁(Gong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就是采用了音译+意译的方法。蚂蚁上树(Ants Climbing a Tree-- Fri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全家福(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则是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不难看出,以上翻译方法的合并使用,可以使得菜单的翻译结果更加准确,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结束语
中餐菜单翻译者的任务是使中餐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使外宾在享受中华美食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餐饮业的世界化进程,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虽然在文章中总结了一些菜单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在实际翻译中,还应该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以便达到更加理想的翻译效果,但是无论采用什么翻译方式,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翻译出既符合西餐命名习惯又能体现我们中餐特色的菜单。
参考文献:
[1]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2]方梦之. 译学辞典[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乔平. 中餐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 (2) : 46~49.
【关键词】文化素养;教师素质;中学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一、物质文化与科技文化的修养;二、伦理文化与社群文化的修养;三、精神文化与表达文化的修养(欣赏文化与文化传承、)等。
一、物质文化、科技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进行的主要是英语教学工作,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首先,扎实、良好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搞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金钥匙”。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熟悉并了解英语的特点,必须熟悉、掌握、运用英语的语音、词法、句法、章法和其他一些基本的语法等;中学英语教师还必须了解并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化、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语言交际习惯和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专业知识雄厚,能运用较好的方式方法准确无误地解答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其它依次为教师的敬业精神、态度仪表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要不断地、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要不断研究英语教学法,努力探究“新课标”,深入研究英语教学法和教育学、和语言学、和心理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要主动、积极、热情地吸收和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研能力,扎扎实实搞好教学工作。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体育、艺术、物理、化学、医学、交通、军事等,英语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才能做到博学多才,左右逢源。
其次,中学英语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师的职业素质应当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教育资质,教师的职业精神则包括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一句话,今日的教师,不仅要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与马、牛、羊、鸡、犬、猪做朋友,对稻、梁、菽、麦、粟、僳下功夫”,而且要掌握工业、商业、交通、机电等方面的一般知识技能以适应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再次,中学英语教师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要注意加强修养,要做到衣着朴实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做作、活泼开朗而不轻浮、热情大方而不矫饰、善良和蔼而不怯懦、谦逊文雅而不庸俗,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风度仪表以其言语、举止、态度、气质为表征,在社会交往和教学工作中综合体现其德、才、体、貌等各种素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风度仪表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教师穿衣的文化、饮食文化、住的文化、行的文化等,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又对学生良好、健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这也是教师形象魅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毫无疑问,一个形象良好、专业知识扎实、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英语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尤其深受学生喜欢的。
二、伦理文化、社群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的礼仪之国,她有着独特的伦理道德标准,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积蓄和文化底蕴。中学英语教师理应继承并弘扬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化,在教学中宣讲这种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既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教育学生谦虚谨慎、待人有礼,树立整体意识、建立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要有爱心,要平等、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积极、热情地为学生搭建“友谊桥梁”,为之创造共同合作的空间与机会。
三、精神文化、表达文化与中学英语教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简而言之,就是上好课。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必需选择合适的教法,语言流利、形象生动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学业,并且使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为了“传授”英语知识和“表达”教师的情感,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发音正确、吐辞清晰、语言流畅、语意连贯;要做到态度祥和、思想端正、表达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言组织能力,不仅如此,中学英语教师还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表情达意!这是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可是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许会经常遭遇到这样尴尬的人和事:有些英语老师讲义很详尽,解题答题很在行,英语书法也很棒。可是一上讲台,却惊慌失措,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这大都由于表达能力欠缺、表达方式不当所致。关于这一点,吕淑湘先生曾说:“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当个演员,要能表演。要手舞足蹈。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来传神。不能温文尔雅、死板的站在讲台上,也不下来走走。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成功的。”可见,英语教师有必要在表达文化方面多下点功夫。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障碍;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一支新的教学力量站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前沿。依靠母体高校的教学经验和自身摸索,并考虑学生实际特点,独立学院在英语专业教学上一直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全球化趋势和新的教育形势使跨文化交际倍受外语界的关注,甚至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外语学习中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促进不同文化交际双方的沟通,理解,容忍等,并能进一步推动外语教学的专业化和教育性。因此,笔者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以三本院线录取招生,生源质量和社会认知度均处弱势地位,其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也有诸多差异和复杂性。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大多英语基础知识底子薄,听说训练少,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语言使用随意散漫,缺少规范性。对待专业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多数学生对所报专业认知度差,基础知识薄弱,听说训练少,却好高骛远,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缺少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差。到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在专四、专八考试和考研就业的压力下方才感到自身基础词汇积累和阅读量都太少,而文学鉴赏、文化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等人文素养又太过欠缺,导致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力差,缺乏思想的深度。这些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不但缺乏日常交际会话的基础训练,甚至在母语文化和国际时事等基本常识上信息严重匮乏。在教学互动和跨文化交际时,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仅限中学水平,常受母语思维和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无法完整和清晰的表达自己,导致词不达意或理屈词穷。
三、跨文化交际案例中的交际障碍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在一定文化价值观支配下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员交往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文化常识和文学修养上底子薄,听说能力差,极度缺乏自信,不敢或很少进行英语交际。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渴望在日常交际口语中有所突破。在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情景中,笔者从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案例,暴露出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影响了交际的成功。
(一)称谓和委婉语导致的交际障碍
一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在问答互动时提到尊敬的女老师“Teacher Wu”,当被纠正为“Miss Wu” 时,才忆起中学就学过的称谓习俗:在美国文化中,对老师的尊称一般为“Mr.Smith”、“Miss Green”、或“Dr.Brown”、“Prof.White”(如果获博士或教授头衔),而 “Teacher ”只限于幼儿园孩子对其教师的称呼。而学生用“Sir”、“Madam”等词汇来称呼外教以为更尊重时,外教却更倾向于让学生直接称呼他的First Name以示交流关系的亲密。这种称谓的差异恰恰显示出东西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称上课的人为“老师”,以示礼貌、尊重;“老”在中国被视为资历和权威的象征。而美国文化中,“老”是忌讳的,所以“老年人”很少表达为“old people”,而改为委婉语“senior citizen”(高级公民)。不同英语文本中委婉语的使用也常让英语专业学生产生误解。一次翻译互动中,对课文中短语说某人在 “do his business”,很多学生直译为“做生意”,而结合其文章该短语是委婉地表达“上厕所,解手”的含义。这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缺少语境的灵活理解和文化上的通识。汉语对于上厕所也有许多委婉幽默的表达,有人用 “上一号”来表达上厕所,或“小号”表示“小便”,“大号”表示“大便”;有趣的是,在美国也有用“Number one”(一号)来表示“小便”,“Number two”(二号)则是“大便”;类似的委婉语在美剧及诸多媒体中经常使用,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学生捧腹,激发了对英语社交用词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进一步扫除交际误区。
(二)文化内涵和词汇空缺导致的交际障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对跨文化交际力不从心的最典型问题就是交际中需要的口译。“口译是一种语言化的跨文化交际,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交际障碍,包括弥补或衔接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实现双语文化内涵的对接。而在文化差异中,语言文化的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英汉语互译中比较普遍的问题。”[1]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对母语文化和时事背景常识了解都很粗浅,导致在中英文化交际的口译中错误百出。一次与外教交流时某学生介绍喜欢的手机品牌,急中生智把“三星”、“苹果”手机居然译为“Three Stars","Apple",令人啼笑皆非,显然这是中国式英语思维的后果;另一次口译训练,学生将汉语中熟人见面的打招呼“吃了吗?上哪儿去啊”,直译为“Have you eaten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表达让外教听起来“awkward”(别扭)。因为中国文化中这充满人情味儿的问候语,在西方文化如此表达却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英语文化中习惯问候语一般应为“Hello”、“Good morning”或“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决定了交际问候的习惯。但崇尚独立和自由的西方人却不习惯“出门呀?”“在干嘛呢?”这一类涉及隐私的问候。
英语中许多与宗教、神话、政治相关的词汇,若不了解其文化内涵是无法口译的,而汉语中的许多文化概念,如成语谚语等,在英语中也无对应词。如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一些英语专业学生参考汉语“jiaozi"(饺子)和“tofu”(豆腐)的直接译法,将“三伏”和“三九”译为“threefu”和“threenine”,让听者莫名其妙,其实该谚语只需译为“In summer we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很好地表达了原句的含义。可见词汇的空缺和对母语文化内涵诠释不当造成了学生交际的误区。
(三)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导致的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的案例中,不同文化下思维模式造成的交际障碍最为普遍。某英语专业学生遇到这样的案例:在朋友旅行归来后,汉语往往说“你一路上辛苦了”饱含关切,但若对外国友人这样表达“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会让他们听起来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英语表达应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相对抽象的句子。另一次,为表达对外国友人的关心,天冷时见他穿的有点薄,学生说“It’s rather cold.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天很冷,你最好多穿点衣服)这种以对方处境为出发点,考虑对方感受的思维模式,正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视礼仪和为他人幸福感着想的交际理念;而西方强调个性独立和自由,认为动向、穿着等属个人隐私,不愿受别人询问或干涉,因此对上述交际中的中国式关心感觉不快,引发交际误解。
还有一个中外师生互动的有趣案例。某学生向一名外籍英语教师请示要求延迟论文的交稿时间。学生详细解释了原因,由于近日父母前来大学所在城市看望生病的朋友需要自己陪同,交通住宿种种不便,造成无法按时完成论文的苦衷。学生本期待外教给予同情和理解,而外教听完后,却和学生谈起自己近期点滴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家庭中种种琐事。当学生困惑于外教何故向他说这些却不谈论文时,外教故作惊讶说“I’m sorry,but I thought we were talking about our problems...No extension.”(抱歉啊,我以为我们在对彼此诉苦呢。论文不能延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以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来期许美国教师给予宽容回应,或表现迟疑婉拒;而真实情境的交际英语则很直接,这位外籍教师掌握了该学生的心理特征,巧用中国式的语言方式,即“background- hint- confirmation”(背景-暗示-确认),却以西方人的理性和逻辑,回击了该学生拐弯抹角的心理暗示,坚守了教师的严格职业原则。
四、克服障碍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以上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实例的分析,笔者认识到要改善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外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实际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仅靠外语教学远远不够,它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支持,而且也有待其他学科的密切配合。”[2]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普遍阅读量小,在母语文化上都浅尝辄止,学习方法死板老套,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时,多数被动消极,无所适从。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一些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导向,在阅读和学习英语中接触各种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时,对其加以社会文化诠释,让学生感受这类语言现象中的背景词、文化感彩词、禁忌委婉语、谚语习语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反讽等巧妙的表达方式,从而挖掘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交际中着重介绍与社交准则相关的文化项目,如礼貌用语、习惯称谓、寒暄方式、社交礼仪,及西方人常用的肢体和手势语;或通过媒体视频来直观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模式、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乔布斯说过拥有“a beginner’s mind”对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求贤若愚)。放下大脑中已知的惯性思维和偏见,以一种初学者的求知欲和谦逊的心态去看待一种新文化。带领学生鉴赏不同文化的经典作家作品,让学生用心领略不同文化下的思想精髓,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和相应的影视赏析,提升母语和英语文化的常识和人文素养。妥善利用西方影视作品直观导入跨文化交际案例,用以借鉴与分析,评论其文化魅力,以初学者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流。
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树立跨文化教学观念,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能力。”[3]让学生关注比较东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批判性思考。在传授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时,多比较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思维方式、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规范、交际原则、语义系统、话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透过西方思维视角,鉴赏剖析英语文章,鼓励学生展开思辨(critical thinking),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的差异性,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要求或解释别人的行为。“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一步。”[4]通过批判、借鉴和创新,使学生超越文化隔界,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视角来看待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论,真正领悟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相对论,深刻体会“”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朱慧.商务活动中英文口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166-1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2-7
[3]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论文摘要: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文章就如何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进行了探讨。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企业团队精神,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管理新形式。它主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分析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运行,给企业注入文化活力,从组织文化的高度,力图把企业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已引起国内众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有的企业出资与文化团体合作,有的聘请专家学者为企业进行战略策划,以求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都为企业文化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企业引进企业文化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企业缺乏对国情的了解和自身潜能的认识,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使企业文化变成了一种好看不好用的花架子;二是一些企业虽然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但不是不完全就是缺乏必要的落实手段,到头来企业文化只是成为一种口号和空话。如何建立起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和突出企业文化的民族性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民族文化的性质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特征。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文化,它所派生的日本文化,着眼点放在运用职工的“集体智慧”,力求“协调,”“合作”,并格外强调职工对企业、企业对社会、领导对下属的责任感,因而就有了“和亲一致、顺应同化、感谢报恩、产业报国、奋力向上、献身组织”的特色。而在英、美这些带有浓厚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国家,则强调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强调个人创新,所以“发展个性、鼓励竞争、争创第一、走向国际”构成了他们企业文化的特点。产生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东西方企业面临的不同社会环境和职工思想意识的深刻作用所致。所以,中国的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同样也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鉴于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的一些企业就试图套用日本企业文化的模式,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与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矛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进行更新和改造,藉此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达到企业经营成功和民族经济腾飞的目的,事实上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首先,还是不能离开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传统民族文化这个根本,因为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特色的;其次,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要加以批判性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其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抵触的内容,同时还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鲜明个性;最后,对日美等国在企业文化的成熟经验也要坚定地吸取,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此,我们企业建立企业文化应着重突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同呼吸共命运等内容。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积累,应有突出的个性
就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同时它又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本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企业精神在内容归纳、升华和凝炼中,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也都应各有千秋。然而,时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开创企业精神时,仅仅模拟其他企业文化的语言文字,提出几句口号或标语,都是团结、进取、拼搏、求实、开拓、创新等不同组合。众多的企业都用同一面目去描绘企业的精神,而不讲究企业的具体特点,造成雷同,使企业文化失去企业个性。与我们相比,日本的多数企业在引进企业文化时,就非常注重突出每个企业的特殊性,如索尼精神就提出:索尼是开拓者,索尼的窗口永远朝未知的世界而开,充满活泼的气息,做别人不做的事。日立公司的社训要求为:诚——将优良产品贡献给社会;开拓精神——积极进取,独立自主;和——尊重个人意见,广与谈话,但以和为本。这些企业精神、价值观都是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不仅个性鲜明,且言之有物,比起我国许多企业一概笼统地提出“求实”“拚搏”等口号,内容显然要丰富得多。当然,企业的目标精神制定后,更重要的还是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如果只是口号,不采取行动去实现,那么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要能为企业职工接受
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等要能被企业的员工认同,这样才能为员工自觉地接受,变成员工的信仰和追求。像“肯德基”店所供应的鸡,24小时内没有销售掉的鸡,全部销毁,看似企业蒙受损失,但因为它的信誉与质量,而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光临,这就是一种深入浅出的饮食文化。同时企业的这种道德行为规范必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职工的忠于职守,高质量的服务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而自觉地接受。企业文化能否成为员工的自觉追求,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一是看企业文化制定的是否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有些企业领导在创建企业文化时往往好高骛远,不能充分体现员工的意愿,这样的企业文化即使制定出来,也很难获得员工的赞同与认同,员工不是发自内心去接受执行,就难以产生企业内在的凝聚力;二是看企业领导干部能否在接受企业文化中率先垂范。实施企业文化往往需要打破以往陈旧的观念,改变人们往日的工作方式和态度,面对这种破旧立新的情况,尤其需要有人起带头作用,而领导干部又是职工关注的焦点,就更需要在企业文化中以身作则。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为职工自觉接受,这样的企业文化就等于一纸空文。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化和中国的世界地位,不难看到,经济和文化是个对立体,没有经济的强大和繁荣,就没有文化的强盛和繁荣,文化是经济的产物又驱动着经济发展,很难想象,没有文化驱动的经济秩序将是怎样的。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这种文化既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的精华,又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和群体风格。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决定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构成因素中,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则是基础性和“硬”性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则是弥补性和“软”性的,企业只有形成了合理的产权制度,拥有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建立建全了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进而发展到从各方面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才会真正提高到实践的前沿上来,否则企业文化的建设将难以实质性地融入到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改革及其强化活动中去,最终只能成为流行一时的时髦词语。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存在产权结构失衡,管理制度松懈,产品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缺乏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强化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强烈冲动;而一些非国有制企业虽然在产权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技术、创新机制方面有相对优势,但大都满足于“泰罗制”的管理现状,缺乏对利用“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模式来改善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内外压力,也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展缓慢。所以靠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解决企业竞争和发展机制的主要问题,而非得由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技术创新开发机制加以解决之后才能顺利发挥其预期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与企业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产品和技术创新机制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的同步和协调关系,并要以后者为基础,摸索总结有利于自己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创出一套适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云喜.企业设计家[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景区;城镇;联动发展;规划
一、引言
我国现已培育出一批批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走遍国内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看”完了国内的知名景区,有着浓厚的旅游兴趣、有钱有闲的旅游消费者是不是得被迫走出去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很显然,景区的“门票经济”不足以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慕“景区之名”而来的单一旅游动机不足以引发旅游者的再次购买动机。因此,我们在旅游规划时必须打破把发展旅游简单地理解为开发景区的认识,借景区的名气把周边的城市化水平提上位,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小城镇。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娱乐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产业,其深度的体验性与旅游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娱乐活动在旅游产品中的地位更能体现旅游的审美、愉悦特性。将娱乐业与旅游相结合也就是要求景区与城市、城镇联动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旅游区联动发展的例子。本文将旅游区的联动发展分为全城旅游和旅游依托型城镇旅游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联动模式的规划战略进行了初探。
二、文献回顾
朱红红(2009)将景区分成观光型、娱乐型、信息型、享乐型四类。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不同。观光型产品在初兴旅游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门票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及旅游市场的成熟完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规划者在规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景区产品的延伸,分期规划,旅游景区逐渐从观光型向娱乐型、休闲度假型等深层次体验类产品及商务型、修学型、康体健身型等针对特定需求的旅游产品发展;盈利模式也由门票单一型转向多元化,门票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餐饮、住宿、娱乐等成为景区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现实是,目前开发商对商业利益的过多追求使得中国众多风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城镇化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错位的风景区规划人为加重风景区城镇化的现象也不鲜见(王衍用,2006)。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指出不少地区存在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等同于城市建设规划,导致旅游规划的城市规划化和旅游景区的城镇化与园林化。具体表现一是把局部当作全部,忽视了旅游规划分层逐级展开的特性、战略规划的领先地位。规划师缺乏旅游市场意识,对旅游者的需求及特征了解不多,从具体地段的研究与空间分割人手,强调一种技术性的推衍和标准化的设计,缺少对风景区深度与广度的认识和思考,忽略旅游地的软件开发建设;二是沿袭城市规划思维,以城市与园林的体系框架进行盲目套用,多数是把城市公园建设手法移植到风景区开发建设中。
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风景区规划体制所致。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编制与实施体系,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已被社会各界所广泛接受。加之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理论方法,技术运作与认定标准较为熟练。而旅游规划即使是在国外也尚未定型,国内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建立严格的规划编制与认定体系,理论体系多借鉴于别的学科,技术方法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既保障景观与建筑的协调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我们可以将当地特色娱乐体验活动延伸到景区外,将景区周边城镇的娱乐活动与景区游览进行对接,延长目的地旅游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区联动发展规划战略
(一)全城旅游开发
全城旅游概念是由绍兴首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全城旅游旨在突破传统景区(点)范畴,按照“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旅一体”的理念,调动一切能为景区旅游所用的城市资源,将城市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并鼓励游客以主动的态度,以景点为线索辐射全城的纵览性旅游方式去发现城市之美,融入城市生活,创造城市文化,获得与城市共知的完美体验。与景区(点)相比,全城旅游既是一个由单体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又是一个由硬件设施建设到质量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既是从景区旅游到城市旅游,从观光游览到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升级,又是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过去我们衡量旅游业发展好坏的标准是游客有多少、门票收入多少,而景区对城市的经济贡献有多大却考虑甚少。现在我们有必要衡量一下旅游为武汉城市的价值提升了多少,即实行从门票经济向旅游城市效益的转变。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景区长久的生计,而企图通过涨门票来提高收入的途径不仅不能解决景区运营面临的长期问题,而且不利于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试想,如果游客都不肯来旅游,或者城市只是旅游的过客,城市又哪来的旅游经济。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将城市景区作为游客到来的吸引物,利用城市的包容力,即城市旅游功能来留住客人。换言之,就是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打造,做深做透文化和娱乐休闲相结合的文章,真正体现城市旅游的内涵。而在我国,长沙算是全城旅游的一个典范。
1.长沙知名景区
长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名城之一。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又极具特色,“山、水、洲、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特色,是长沙最鲜明、最独特的个性所在。岳麓山作为伟人的求学地而备受世人的追捧;美丽的湘江孕育了浓厚的湖湘文化;十里长洲一一橘子洲更是重点,凸现出以“山、水、洲、城“为自然景观基础的“人杰而地灵“的长沙市旅游形象;历史文化名城则是影响长沙市旅游形象的主要因子,其形象标志性景观一一天心阁、岳麓书院、岳麓山、马王堆文物、贾谊帮居、走马楼简犊、开福寺、白沙井等。但是仅靠这些景区并不足以造就如今声名远扬的长沙。
2.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
长沙市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已明确提出,依托颇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业基础,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建立起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长沙休闲产业,把长沙打造成我国中部休闲娱乐文化之都。
近几年,歌厅、足浴、酒吧等休闲娱乐活动已成为长沙市民生活的热门之选。城市旅游功能强大,有以解放路等为主的酒吧一条街、以黄兴南路等为主的购物一条街、以太平街和潮宗街等为主的历史文化一条街、以坡子街等为主的饮食文化一条街、以麓山南路等为主的科技文化艺术一条街、以大剧院等为主的演艺一条街、以海底世界和世界之窗等为主的游乐一条街,以芙蓉路和韶山路等为主的娱乐休闲一条街、以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为主的湘江风光带和水上旅游线。
湖南大剧院和大剧院是长沙剧场两大领航旗舰。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级演出团体经常光临这里举行盛大晚会。明星大腕是这里的常客,而湘籍著名艺术家更是常来这里倾吐乡音、乡韵与乡情。电视湘军已成为全国电视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电视剧《洽同学少年》、《雍正王朝》、《还珠格格》风靡全国,《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名震中外,收视率居高不下。
3.旅游业与娱乐业的整合
长沙旅游业与娱乐休闲业的完美结合是全程旅游发展的典范,可以说目前旅游者去长沙旅游的动机已很难分清是去看风景还是去感受娱乐氛围,二者相辅相成,完备的旅游六要素构成了一个联动的旅游系统,从根本上体现了旅游的体验性和愉悦性。
(二)旅游依托型城镇规划
旅游依托型城镇是指本身并不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拥有毗邻景区的优良区位,利用较完善的设施条件,逐渐成为景区游客的主要集散地、食宿地、购物地和信息交汇地的小城镇。区域旅游城镇体系中,这类小城镇往往成为景区最经济、最有效的依托,其旅游开发因此是一种紧密依附于景区的功能互补型开发。然而,由于统筹规划及管理不力,往往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景区及周边旅游设施的无序化建设使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趋势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景区氛围及生态环境质量;而另一方面,旅游依托小城镇因开发粗放、设施简陋难以吸引游客驻留消费,小城镇社区不能在较大程度上共享景区发展带来的利益。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和景区相互作用的角度,构建二者珠联璧合、联动互促的紧密协作关系,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树立整合开发观,统筹规划并严格实施和监控
小城镇建设规划、景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区域专项规划,都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景区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联动开发的实施产生影响及制约,其中以小城镇建设规划与景区规划最为直接。在小城镇确立为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重点后,适应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相关规划都应从整合联动的角度,进行统筹谋划,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例如,鉴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对一些可能造成较大污染的乡镇企业发展应严加控制。同时,对旅游业发展可能对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冲击,应寄予高度重视,从规划编制和管理控制上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和引导开发商、经营者、社区居民和旅游者行为。景区、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及其连接通道是一有机的整体,宜在整合开发观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常见的现象是对连接通道建设的忽视,从而影响到旅游者的整体体验水平。
2.旅游者活动规律导向下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
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途经旅游集散地到旅游地完成整个游览过程,有其自身需求特征和活动规律,并非外界主观意愿所能改变。要把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发展放在旅游区域布局中整体考虑,重点处理好小城镇和中心城市以及重点旅游城市的功能配合和功能对接,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不能贪大求全,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景区旅游吸引强度、游览时间及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在区域旅游城镇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特征。探究游客旅游活动规律和需求特点,并通过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导向下的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能够保证区域旅游系统各部分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前提下,又从整体上实现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
3.适应游客深度体验需求,建设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系统
特色是区域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地域文化是区域旅游特色的灵魂和内蕴。在景区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联动开发中,对地域文化个性的挖掘和传承就成为凸显当地旅游特色的关键因素。而且,这种地域文化个性的表现不应局限于一些符号化的表层视觉形式,更应自然地渗透进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的每一部分和各个环节。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在强化与景区功能互补的基本层次的同时,应从城镇风貌和文化内涵上尽力体现当地个性特色,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本土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受现代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影响,大多小城镇基本上已呈现出千城一面的风貌特征。这种类型的旅游依托小城镇从整体上作大的改观已不太可能,只能从其内涵上下功夫,围绕特色、周到的旅游服务作文章。而对于地处中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小城镇来说,传统风貌犹存,民族风格仍在,淳朴亲切的乡野民俗仍能较深刻地感受得到,如果有毗邻高品位景区的优良区位或在旅游热线上,则可从整体上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小城镇景观,形成与景区的吸引叠加之效。
4.凝聚多方合力,促进区域旅游系统全面发展
对景区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实施联动开发,涉及旅游业与当地相关产业问千丝万缕的联系,牵扯到当地政府、景区管理部门、景区开发商、旅游企业、城镇社区居民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可谓错综复杂。在统一的形象导向下,要求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对相关产业要素实施有机整合,通过有效调节各方内在矛盾,构建和谐的旅游地人地和人际关系,以共塑鲜明统一的旅游形象,努力克服一流景区、二流乃至三流服务城镇的不相称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在于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发展意识,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区参与,构建紧密的利益纽带,辐之以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保障,激发联动开发的动力,凝聚各利益主体合力,谋求景区与旅游依托型小城镇间联动互促,不断推进区域旅游系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将旅游业培养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而我国尚处在经济转型期,旅游产业转型也是目前摆在旅游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而延伸旅游产业链,发展区域旅游将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区域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就是景区与城镇联动发展,即全城旅游开发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发展。其实质则是实现景区吸引力所带来的“拉客”效应和城镇旅游功能所产生的“留客”效应的对接。景区与城镇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区域的旅游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毛长义,艾南山,胡国林,旅游依托型小城镇与景区联动开发初探[J],城镇建设,2007(8),31-35
[2]翟彦华,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的和谐互动[J],城镇建设,2009(9),99―101
[3]王衍用,关注旅游规划中的城镇化趋势[J],理论研究,2006(7),38-39
[4]余求根,长沙市现代旅游业发展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朱红红,旅游景区品牌延伸机制与应用研究[J],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6
[6]吴晋峰,段骅,旅游系统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16),62-65
关键词:生态史学 思想框架 研究思路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生态史(或称环境史)[1]研究如新笋破土、蓬勃向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史学的一个崭新分支——生态史学正在逐步建立之中。然而,应当如何建立和建立怎样的中国生态史学?生态史学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框架?如何在史学体系中给予它以合理的学科定位?它与中国史学的其它分支、特别是目前居于显学地位的社会史研究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学者时或言之,专门系统的论述则未尝见,故笔者草成本文,陈述几点初步想法,期以抛砖引玉。
一、中国生态史学的本土渊源
从世界范围来说,生态环境史研究大约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学者开始进行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稍晚一些,80年代初开始出现在题目上标注“生态环境”一词的史学论文,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逐渐成为热门课题,一些学者相继呼吁建立中国环境史学,笔者甚为赞同,但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生态史学”。
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外环境史学的影响,这一点毋须讳言。近三十余年来,欧美国家的环境史研究不断发展,新论迭出,渐成热门之学,并且有的外国学者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2],令国内学者闻风耸动。不过,根据笔者的观察,直至今日,除台湾学者之外,国内对西方环境史学的了解仍然很少,有关方面的理论方法尚处于初步引进的阶段[3]。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国内的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在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上并未受到欧美环境史学的显著影响,而主要是依凭本国的学术基础。换言之,由于“欧风美雨”的刺激,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在较短时间里快速兴起,以致最近若干年来标榜“环境史”或“生态史”的研究课题日益增多,但无论就问题意识还是就理论方法来说,它都具有不可否认的“本土性”[4],可从上个世纪中国史学自身发展的脉络中找出它的学术渊源和轨迹。只不过早先的相关研究是在不同学科中分头进行的,显得非常零散,也没有明确打出“生态史”或者“环境史”的旗号。笔者以为:构建中国生态史学,固须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国内学者所作的前期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一番认真清理亦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中国生态史学方能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之上,更好地结合本国实际开展研究工作,并免受“邯郸学步”之讥。为此,笔者先对大陆学者以往的相关研究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1.考古学和古生物学者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学术界,最早关注历史生态环境的是考古学和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向以历史早期的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出土文化遗存时,除了关心人体骨骸、人造事物(如器具、建筑、墓葬、手工业场所等)之外,也注意动物骨骸、植物籽粒或核壳等。出土动物骨骸、植物籽粒和核壳,指示着远古时代各地动植物种类的构成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构造。上个世纪前期,当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中清理出大象的遗骨和古文字学家从甲骨文中发现“获象”、“来象”之类的记载时,学者逐渐认识到这种动物曾在华北地区栖息,也很自然地想象当地古今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其它多种喜温动植物遗存(如犀牛和竹鼠的遗骸、水蕨孢子等)亦在华北各地不断出土,学者做出了远古中国气候和动植物构成与现代迥然不同的判断[5]。
上世纪末期以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切,考古学者也深受震撼,在国外考古学的影响下,大陆和台湾都有一批学者积极着手建立中国的环境(生态)考古学,试图对远古人类聚落的生态环境进行某种程度的重建,并考察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因素对远古社会组织、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此同时,古生物学家也不再孤立地认识某些野生动植物,而是逐渐采用生态变迁的大视野,根据动物和植物考古资料,考察某个区域动植物区系和物种构成和特定动植物种类分布区域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应该说,考古学和古生物学家所开展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为我们长时段地考察中国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丰富的和古今对比强烈的历史信息。
2.历史地理学和气候史学者的相关研究
历史地理学以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历史空间分布为主要研究内容,致力于探讨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与生态环境史研究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由于特殊的专业优势,历史地理学者具有令人赞叹的广阔思维空间,他们不仅注意到了历史上的森林破坏、河湖变迁、沙漠扩张和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域的历史变化,也注意到了历史上聚落、城市及经济产业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虽然他们的思想框架和研究方法是历史地理学的,但前辈学者如史念海、谭其骧、侯仁之、文焕然、何业恒等人的不少论著实堪称生态史研究的经典。
气候史方面,早在民国时期,竺可桢就已注意到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冷暖变迁问题。1972年,他在早年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4]的著名论文,对中国东部气候的周期性寒暖波动进行了系统论述,成为学者引用频率最高的史学论文。继他之后,有一批学者先后在这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著[5]。
从最近10多年的成果来看,历史地理学者显然不再满足于考察和描绘某些自然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历史空间分布,而是日益关注自然现象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彼此联系,在人口与环境、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与环境、社会变动与气候变迁、疾疫和灾害与环境、民俗与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绩的探讨;一些研究其实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课题了[6]。假如它们仍然必须被称为历史地理学的话,那么只能说生态史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本来即有很大的重叠,两者间的界线事实上非常模糊,几乎无法断然划清。直到目前,我们所进行的许多生态史课题,往往是由历史地理学者提出并率先开展研究的。如果说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主要是从历史地理学中生长出来的,也不算言过其实。我们要想特别标立一种与历史地理学相区别的生态史学,必须从学理上进行认真辨别,对两者的理论方法和学术指向做出必要的判分[7]。
3.农牧林业史学者的研究
农业、牧业和林业的本质,是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如水、土、光、热和物种资源,干预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促进那些经济动物和经济植物的再生产,获得以衣食原料为主的各种产品。任何一个类型的农牧林业生产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它们的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农牧林业史家比较早地关注到历史生态环境问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我国农牧林业史家关注生态环境,大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8]。在此之前,个别学者已发表过若干相关论文,如雷海宗先生在1950年代曾发表《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9],根据古书记载概述华北气候的变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并未形成一种群体性的学术倾向。20世纪80年代前后,东西方农业科学界都在反思“石油农业”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提倡所谓“有机农业”(后来又提出“生态农业”,再往后则是“可持续农业”;日本则有人基于道家思想提倡所谓“自然农法”),不少中外农学家称赞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使中国农史学家受到了鼓舞,于是有人开始论说传统农作方式对维持生态平衡的积极作用,比如重视水土保持和积肥施肥、实行作物轮作间作套种、种植与饲养相结合、采用生物防治等等,对促进有机物质循环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作用和意义,试图阐发传统农学的现代价值,其中江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被赋予了典范意义。农田水利作为农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向来受到重视,有大量的论著发表,学者很早就关注农田水利建设对水资源调配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与考古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相比,农牧林业史家对历史生态问题的论说显得更加专业,这一方面由于他们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基础,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一开始就注重对生态学(特别是农业生态学)理论方法的运用。
90年代以后,农牧林业史家的研究思路渐趋开阔,对于中国历史上农牧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渐渐不再只是强调好的一面,而是开始反思传统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弊病及其所造成的生态恶果,例如关于黄土高原过度开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宋代以后长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和明清以来山区垦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均取得了不少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一批学者从农业史和经济史入手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10]。尽管农林牧业史学者的研究范围大抵局限于对产业内部历史问题的探讨,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直到上个世纪才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此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实也主要表现在农牧林业生产方面,离开了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想要真正认清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殆无可能。事实上,自谭其骧、史念海以来,历史地理学家探讨中国古代生态环境问题,亦主要从农、林、牧业入手。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与生态环境史有关的学术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前期,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为进一步考察中国生态环境变迁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们着手建立中国生态史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术资源。
然而,已有的研究尚不足以构成中国生态史学。首先,以往相关探讨大抵只是考古学、古生物学、历史地理学和农牧林业史等学科研究的外向拓展和延伸,而非以系统绘制中国历史生态环境图像为学术指归。研究者对生态历史问题的考察仍是立足于各自不同的专业,并没有凸现出全面认识中国历史生态环境、最终对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重建的意向,更没有从开始生态环境出发对社会历史运动进行系统解释的努力,这就造成相关研究与主流史学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隔膜,其成果也未能很好地被一般史学著述所吸收;其次,尽管以往已经探讨了许多重要论题,在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上也作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为中国生态史学的建立准备了一些重要的构件。但是,这些论题、思路和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零碎和分散,彼此之间互不关联,尚不足以构成学术界域分明、结构层次清晰并具有内在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生态史学框架;其三,由于“自然”与“社会”二元分立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以往对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理解和定位存在着不容回避的严重偏差:人们普遍将它视为社会历史之外的另一学术领域。传统史学一向重人事、轻自然,对自然的历史用力甚少,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生态环境史研究者立志加以填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矫枉未免过正,早先的生态环境史研究明显偏重对自然层面的考察,社会层面的问题则被严重忽视了,从而造成了新的偏颇,以致许多人以为生态环境史的研究目标只是考察古今自然环境之变;其四、与以上几个方面相联系,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开展环境史研究的必要性,实际介入这一领域者亦已不可谓少,但极少有人对这一新研究进行学理上的论说。迄今为止,国内的生态环境史研究仍局限于具体问题的探研,附属在不同的相关学科之下,如果上升到“专门之学”这个层次加以考量,则仍存在着严重的学科理论缺失。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人的眼里,生态环境史研究只不过是探讨一些边边角角的历史问题,算不上什么专门的学问,至多只能充当历史著述的“缘饰”和“花边”,难登史学的大雅之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1] “生态史”又称“环境史”,中外学者都往往混用,但“环境史”的叫法更加流行。个人认为:这一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应是生态学,因此更愿采用“生态史”一词。另外,“环境史”仍有将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人为分割的嫌疑,而在我所主张的生态史学中,两者是一个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演变的整体,人类(社会、文化)系统应被视为地球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
[2]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著名中国经济史和环境史家Mark Elvin (伊懋可),他在多年前即开始了系统的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其中包括对洱海、巢湖、杭州湾、近代结核病与环境等问题的专门研究。伊氏曾与台湾学者刘翠溶合作主编会议论文集——《积渐所止: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册),由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年出版中文版,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与中文版所收论文略有不同),在中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近,伊懋可又以《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为题,对中国环境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3] 近年来,一些研究外国史的学者如侯文蕙、、包茂宏、梅雪芹、高国荣等做了不少这方面的译介工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学术信息,令人钦佩。
[4] 笔者这里使用“本土性”一词意在说明: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主要并非导源于近30年来在国外兴起的环境史学,而是基于本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前期研究。请切勿作过分宽泛的理解。
[5] 例如关于远古动物,徐中舒早在1930年就发表了题为《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的长文[1](pp.51~71),根据殷墟出土甲骨卜辞中“获象”、“来象”之文,参以其它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对商代河南产象及象之南迁事实进行了论述。其后,德日进、杨钟健、刘东生等人又先后,对殷墟出土哺乳动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2][3]。这些均可视为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先声。
[6] 例如青年历史地理学者王建革关于华北平原和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与社会史研究的系列论文,其实更多地采用了生态学而非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与传统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大异其趣,可为显著的例证。
[7] 关于环境史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同行学者时有议论,但对两者究竟如何判分,并未形成成熟的意见。个人认为:环境史(生态史)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它的主要着眼点是“生命系统”,重在考察生物(特别是人类)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历史关系;历史地理学虽然一向强调人地关系,但其理论基础是地理学,主要着眼点是“空间构造”和“空间运动”。因此,历史地理学并不能包办环境史学的研究工作。
[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和《农业考古》等几家农业史刊物,均陆续刊载有题目上出现“生态”一词的论文。在同一时期的农业史著作中,更时常见有“生态农业”、“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词句,有关论述也不断增多。
[9] 该文收入氏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农业史研究中,“风土”和天、地、人“三才”观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先后有不少论著发表。1999年12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学术讨论会,分别从天人哲学、农林牧业生产实践、资源保护等多方面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会议论文由李根蟠、原宗子和曹幸穗等结集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二、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中国生态史学
诚然,从不同学科出发考察历史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是非常有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相关研究必须加以有机整合。若欲改变目前的“零打碎敲”局面,开展全面系统的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以获得对环境历史变迁的贯通认识,并由此取得对社会历史的更加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建立一种专门之学——生态史学,使之成为中国史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
毫无疑问,生态环境史研究要想提升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必须具备独特的思想框架和理论方法。然而,完成生态史学框架体系的构建工作,恐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西方学者已就“什么是环境史”、“环境史主要研究什么”这些基本问题讨论了数十年,并提出了多种定义和构想,但各家的意见并不是很一致的;国内虽也有个别学者提出了一些设想[1],但事实上还没有人真正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在此,笔者也只能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见解。
我们认为:生态史学作为一个新的史学分支,其新颖和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首先(应当)体现在它将现代生态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以生态学以及它的分支学科——人类生态学(生态人类学)、人口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等,作为观察和解释历史的思想导引和分析工具。简要地说,生态史学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方法来处理史料、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运动(既包括自然现象和自然运动,也包括社会现象和社会运动)的一种新史学。它的基本学术指向是采用广泛联系、彼此作用、互相反馈和协同演化的生态系统思想,陈述和剖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互动变迁的历史经验事实,并就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与一般的历史研究不同,生态史学的观察视野不局限于社会和人事,而是将目光较多地投向人类的生物属性和与人类社会活动发生过种种联系的那些自然事物和现象;但生态史学又非宽泛意义上的自然史研究,它事实上只着眼于自然界(特别是地球生物圈)中与人类活动发生过关联的那些方面。也就是说,生态史学的学科特点表现在研究对象上,是它立足于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的中间界面开展学术探讨,对于这个中间界面,我们或许可以借用“天人之际”一词加以概括。[2]在生态史学者看来,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乃是一个彼此影响、互动作用、协同演变的统一整体,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历史作用,人们对这种彼此作用的认识和反应,以及这些认识和反应的道德、价值、符号、组织、制度和各种行为体现,都是生态史研究者理应探讨的内容。了解生态环境的历史面貌和变迁过程,固然是生态史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考察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作用下的社会文化运动亦应作为它的基本任务之一,而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和过程,则是这一新兴学科的最高追求[3]。
很显然,生态史学虽然看起来应当集中考察历史“自然”问题(这既是先前的研究所造成的错觉,也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事实上却坚决反对将社会和文化排除在观察视野之外。不过,生态史学者之关注社会和文化,与一般历史学者关注社会和文化相比,在视角上有较大区别——生态史学强调人类的生物属性,以及社会现象与环境因素的历史关联,文化则被视为人类这种特殊生物同周遭环境(在这里,“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打交道的方式和方法体系。也许可以不甚恰当地说,生态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将人类还原为一种动物——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空气、食物、水和各种其它资源,人类的繁衍方式、人口密度、生命维持体系和社会组织形式等等,同样深受特定生态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不同的是,人类具有创造、学习和传承文化的能力,在应对环境的过程中,构建了复杂的工具、技术、组织、规范、价值观念和意义象征体系,而一般动物只是浑浑噩噩的寄居者;人类依靠其所创造的文化而生存,一般动物只是凭着本能而已。
在生态史学看来:人类的任何一种社会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条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种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如将生态环境排除在观察视野之外,就难以全面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秘密。因此,具体(而非抽象)、实证(而非玄学化)地考察生态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理应成为历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一般历史学相比,生态史学不但有其特定的观察视野和理论方法,而且具有独特的社会历史观。它特别强调:无论文明怎样发达、社会如何进步,人类始终都是动物界中的一员,人类的历史始终都是地球生物圈中生命系统流转的一部分。正如其它物种因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和时代变迁不断发生变化一样,人类社会和文化亦因所处环境的地域和时代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社会和文化的许多历史变异和差别,不但需从其自身的发生、演化过程中寻找答案,而且应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求索根源。生态史学将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代和区域,社会文化如何受到各种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在这些影响之下不断发展演变?
另一方面,与自然史研究不同,生态史学虽然重视考察各种历史自然现象,但时空界域圈定在人类诞生以来、与人类活动发生了关联的那些部分。而在这一时空界域内的生态环境变迁,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及其方式和结果,都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和表现。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活动在生态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生态史研究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要弄清生态环境在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类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事实上想要搞清楚: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第二自然”是如何逐步形成、并且不断发生改变的?这些改变又如何对社会产生反馈作用,影响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
要之,在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中,环境是有人类的环境,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促发和推动因素;社会是一定生态条件下的社会,许多生态因素都是社会历史运动的重要参与要素——从总体上说,人类社会文化系统是地球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具体研究实践中,我们既可侧重探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变迁,亦可侧重考察环境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发展——这两个侧重构成生态史学研究的两种学术指向,但两者事实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史学。
根据以上想法,我们对自己所设想的中国生态史学的基本框架作如下几点归纳:
一、生态史学作为一种新史学,并非刻意抛弃传统的史学理论、方法和命题,而是要在历史观察中引入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强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历史探讨;
二、生态史学摈弃“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及其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被视为地球大生态系统演变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不是简单地主张“生态中心主义”,虽然生态史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生态环境的历史进行系统描述和某种程度的“重建”,但人类活动及其方式和成果仍然被放置在关键的位置。因此,生态史学的历史观既非“文化决定论”,亦非“环境决定论”,而是“人类——环境互动论”;
三、生态史学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中间界面寻找和选择论题,它的基本内容(根据侧重点不同)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面貌及其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种种变迁;二是在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及其诸要素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4];
四、生态史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探索人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与过程,系统地描绘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和协同变迁的历史图式。
显而易见,生态史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它所要考察的,不仅仅是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也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和环境因素,并且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堆砌和相加,而是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众多现象和因素之间的有机、互动的历史关系与过程。
毫无疑问,开展生态史学研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研究者需要具备复杂、综合和广泛联系的思想方法,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最好兼受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的训练,并且需要具备超越于两个学科领域之上的进行综合、整体思辨的能力。由于以往学科划分和教学方式的局限,一般中国学者在知识结构和思维训练上都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和不足。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生态环境史研究越来越热门,已经触及了非常广泛的问题,但就所见的成果来看,多数论著的学术水平并不很高,总体上说,研究深度仍未超出1993年香港“中国生态环境历史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5]。我们注意到:一般历史学者的相关论著中时或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而由具备不同自然科学背景的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又往往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结和贯通,未能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历史认识。要想很好地开展这一研究,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系统的理论方法训练,而且要求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密切交流、通力协作。
[1] 例如,包茂宏在《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一文(载《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曾就此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设想。
[2] 之所以特别指出“借用”,是因为笔者并不认为“天人之际”的历史含义并非今天所说的“人类与自然之间”。一些学者将“天”理解为“自然”,将“天人之际”、“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是很不恰当的。但从历史文献中,我们一时还找不到一个更简约的词汇来表达这种关系,只好暂且借用。
[3]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6]一文认为:环境史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显然,在景先生看来,环境史所关注的“环境”并非宽泛意义上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了关系的自然环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虽然他所主张的环境史研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但观察的重点仍在于“环境”,而笔者所主张的生态史学是从生态学立场出发的,更强调人类与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不仅为了理解环境的历史,同时更是为了理解人类和社会的历史。
[4]景爱认为环境史研究应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要研究自然环境的初始状态;第二要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三,要研究探索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新途径[6]。梅雪芹在吸收西方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环境史研究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探讨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二是探讨社会经济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研究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环境政治和政策,四是研究关于人类的环境意识,即人类概述周围的世界及其自然资源的思想史[7](pp.10~11)。尽管他们都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但基本学术指向仍是理解“环境”,仍不能包容我们所设想的生态史学。
[5] 这次会议的绝大多数论文均收入前揭伊懋可、刘翠溶主编论文集。其中中文版除《序》和《导论》之外,设立了《比较的观点》、《对自然环境的诠解》、《人类的聚落》、《边疆地区》、《水文与水利》、《气候》、《疾病》、《环境的形象-官方的心态》、《环境的形象-文学的和通俗的感受》和《环境与近代经济发展-台湾和日本》等栏目,一些论文视角之新颖、论说之深入十分值得赞叹。 三、中国生态史学研究的两种理路
如上所言,我们所主张的生态史学,将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视为统一的整体,致力于探索两者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与过程,它所研究的是“天人之际”的历史问题。这就决定了它既不能像传统史学那样只重视历史上的社会和人事,曾被严重忽视的自然历史变动将被当作重点突破的对象;亦不能像先前的相关研究那样只对自然层面的问题情有独钟,众多的社会历史问题同样需要认真加以考察,传统史学所探讨的诸多重要问题,仍将成为生态史学的重要论题,只是采用了新的思想方法,变换了论说的角度。换句话说,生态史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自然历史现象和问题,也包括社会现象和问题,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学科。
与多数成熟的史学分支相比,生态史学具有显著的“边缘学科”性质。然而,在这里,“边缘”意指它的思想空间是在多个多科领域的联结和交汇部分,而不是说它应该被定位在历史学科的边缘位置——尽管它目前仍然多少有些尴尬地被视为一种边角的学问。事实上,只要稍微回顾一下学术史,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学术究竟属于“主流”还是“边缘”,未必就是命定的,而是既取决于相关成果的积累,更取决于不同时期的学术兴奋点——而学术的兴奋点总是与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密切关联。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境的改变,曾经的主流学术可能被边缘化,边缘学术亦可能向中心位移而成为显学。笔者大胆预测:生态环境史研究将逐渐登上中国史学的大堂正殿[1]。
当然,这仍需生态环境史学者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开展更扎实系统的研究并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必须努力改变研究理路,具体来说,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与社会的历史,从生态史学的立场出发切入主流史学所长期关注的那些相关历史命题,即在一定程度上向主流史学、特别是目前居于显学地位的社会史研究靠拢。这不仅仅是一种争取学术地位的“技巧”,同时也是推进社会历史认识的需要——观察社会历史运动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原本即是生态史学的“应有之义”,只是路径和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回顾过去一个时期生态史和社会史研究的发展,我们不难注意到:不论从学术动机还是从实际研究情况来看,两者之间都似乎少有瓜葛。直到最近10余年来,情况才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两种分途发展的学术研究逐渐出现了互相交融、彼此会通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努力推进的学术走向,向来重人事、轻自然和将自然与社会相分离的史学传统,将可能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应该说,互相沟通和彼此联结乃是生态史和社会史研究不断深入而产生的共同学术诉求。
试细言之。
按照先前的观念,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目标是认识自然环境、而非社会文化的历史。如前所述,中国学者早先的相关研究,正集中于历史上的气候、森林、野生动物、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河流湖泊、海岸变迁和农业生态平衡等方面,研究者大多具有一定自然科学背景,如气象学、地理学、农(牧、林)学、文水(水利)学等等[2]。欧美早期的生态史研究大抵也是如此,美国的生态环境史研究,虽然早期的研究已多与环保、边疆和拓殖的历史相联系,但重点仍在于自然方面[3],目前这一领域的权威杂志——《环境史》是由美国环境史学会与森林史学会合办的。但是,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学者日益意识到:生态变迁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至少自农业时代以来,生态环境的诸多变迁与种种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视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无法理解生态环境的历史变化。正因为如此,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生态环境的历史著述愈来愈重视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美国“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史与社会史合流成为一种趋势,性别、种族都被纳入环境史的研究内容。”[4]欧洲的环境史研究视野也在不断扩展,从欧洲环境史学会网所刊1976-2004年间的相关论著目录看,虽然近年的论著从数量上说仍以讨论气候、水源、森林、景观、污染、灾害疾病等问题者居多,但经济、社会和文化与环境的历史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5]。在我国,关于近一万年来(农业起源以来)生态环境变迁是否主要由于人类活动所致,学者尚有不同的看法,但生态破坏的社会原因日益受到重点关注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谭其骧、史念海等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其实已经率先做了若干十分精湛的开创性研究[6]。
社会史研究致力于考察人类群体(即社会)发展的既往经历,理所当然应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为鹄的。然而,单纯从社会来解释社会、或者仅将生态环境视为社会发展的“背景”,显然无法对众多社会历史现象做出圆融的解释[7]。从年鉴学派开始,法国的社会史家逐渐不再只是在理论上承认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而是将生态环境视为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结构性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其影响的具体机制,成为社会历史观察的一个新视角,并对欧美社会史、文化史和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最近若干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者特别是地域社会史、灾害疾病社会史和社会生活史研究者,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作为能动因素纳入各自研究思考的范围[8];在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学术趋向。
虽然国内迄今仍无人对生态史和社会史研究相互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作专门系统的探讨,但在我们看来,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研究领域发生关联,互相对话、借取和观照,走向汇流融通,却是一种必然的学术发展走向和趋势。这既是两者均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途径,更是生态史学研究应取的理路。
站在目前主流史学的立场,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态史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历史究竟有何意义?最容易得到认同的回答是:有助于认识社会发展演变的自然背景。这样的回答自然并没有错,但从生态史学的立场来看,则仍然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很偏颇的。这是因为,在生态史学观念中,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发展演变的自然背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能动参与因素。对生态史研究进行合理的学术定位并与社会史研究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全可能为深化中国社会历史认识做出更多贡献,而不仅仅是为演绎社会历史戏剧铺设一个“自然的布景”。
笔者曾经指出:生态史与社会史研究互相渗透和结合,可能导致新的学科交叉,根据侧重点不同,形成两个学术分支:一是生态社会史,二是社会生态史[8]。前者的目标主要是了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但与某些生态史研究相比,它特别强调并具体论证生态变迁过程中人类活动和社会(及其文化)因素的影响;后者则试图采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历史上的社会,强调自然环境因素的能动作用和影响,以期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演变,目的在于理解社会的历史运动。简而言之,前者是研究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生态环境的历史,后者则是研究生态环境参与下的人类社会的历史。
为了进一步阐明我们的想法,且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历史不恰当地浓缩为一个童话式的简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茂密的丛林,林中有一个小村,村里居住着几户人家。村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作和生息……。”生态社会史家主要讲述这片丛林的故事,谈论这片丛林曾经有多大,生长过哪些树木,栖息过哪些动物?进一步,会谈论这片丛林逐步缩小、或至消失的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原因,如由于村庄的人口不断增长,需要开垦更多土地、搭建更多房屋、樵采更多燃料等等,树木因此不断遭到砍伐,丛林面积逐渐缩小,原先栖息在这片丛林中的许多动物,也因无处藏匿和觅食逐渐逃逸、终至绝迹……等等;社会生态史家则主要讲述这个村庄中的人的故事,亦即描述由这几户人家所组成的社会的历史,谈论诸如村落社会结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婚姻风俗、文化娱乐、生老病死……等等问题。如果想把故事说得更加清晰和完整,就要进一步谈论丛林和丛林中其它物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村民的谋生方式、利益分配、权力结构、生育死亡、安全保障、娱乐活动,乃至信息交流、观念情感等各个方面曾经发挥过的作用和影响。很显然,由于历史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能分别做出不同的历史叙述。而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丛林与村庄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互为变化的因果,任一方面的变化都是促使另一方面发生改变的能动因素。
侧重“自然”一面的生态社会史研究,基于这样一个预设: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至少从农业时代以来就是生态变迁的主因之一。因此,有关研究虽然着眼于生态环境变迁,但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对生态变迁的讨论不是从生态环境到生态环境,而是将人口、技术、生产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意识形态等等社会性因素,与水、土、光、热、生物、矿物等自然因素,一同视为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乃至整个生态系统演变的重要因子,在特定情况下,甚至视为比自然因素更加重要的历史变量。沿着这种思路所展开的生态史研究,实际上差不多是考察人类改变生态环境的历史。
社会生态史研究,则将人类社会视为地球生物圈内的一个特殊生命系统,它一方面承认人类与其它动物相比具有极为特殊的智能,即创造、传播、积累和更新文化的能力,承认由于这种能力,人类社会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它同时认为:人类必须服从生态规律的最终支配,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类不断调整与生态环境关系(包括经过自己改造的生态环境)的过程——技术体系的进步、生业方式的改变、社会组织的变迁,乃至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嬗变,都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社会对生态变迁的适应性调整,或者间接地跟从于这些调整;经济类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乃至精神风貌等等许多方面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异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同样导致上述方面发生种种改变。正由于人类社会在地球生态大系统中与周围环境存在着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生命系统,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存在着采用生态学理论方法加以认识的可能性。
社会生态史的主要研究对象,仍然是历史上形形的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流转不息的生命运动。但与一般的社会史研究相比,它更侧重探讨社会现象的生物性质和自然基础,致力于寻找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社会因子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历史联系。在这里,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诸如衣、食、住、行、生产、消费、婚姻、生育、疾病、死亡、迁徙、社交、娱乐、战争等等,以及因之所产生的技术、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习俗、思想意识,就不单纯地被理解为“社会的”或者“文化的”,同时还被理解为“生物的”,是在特定“自然”和“生态”影响下产生、并反映特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家庭、宗族、村落、城邑等等,也就不应只是被理解为社会的单元或聚落,同时还是大小不同的生态单位或系统,可以采用生态学方法加以考察。要之,社会生态史学者承认文化因素的生衍变异和社会系统的发展演化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但却不认为它们是(至少不完全是)封闭、自限和自我决定的过程,而是与生态环境及其众多因素彼此影响、协同演进的过程。
这样一来,生态史学研究就有了两个侧重点不同的可取理路:即生态社会史和社会生态史研究。如果选取前者,即使在具体实践中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作用,也仍然属于社会史之外的另一学术领域,它的学术目标是系统地描绘生态环境及其变迁的历史图像,当然客观上也可为讲述人类社会的历史故事增添一个“布景”和“底图”;如果选取后一种理路,则不仅是生态史学研究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视为社会历史观察的一个新的思想框架。这种新的思想框架,将社会及其所处的环境视作一个有机、统一和整体的生命系统纳入考察范围,不仅考虑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且将各种生态因素视为重要的参与变量,从而呈显出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观,我们姑且称之为“社会(文化)——生态史观”。一旦采用了这种新的框架,史家对“丛林中的村落社会”的观察,既可能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对一些老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在叙述故事时简单地添加一些在过去看来无关紧要的内容。生态史家有信心为社会历史观察提供新的视角、问题意识、解释途径乃至新的历史观念,并对推进中国社会历史认识做出独特的贡献。
从生态史学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历史可能会提出哪些新的论题,现在还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会提出并讨论许多从前不曾思考的历史问题;以往曾经探讨的不少论题,包括一些长期争辩的重大问题,亦完全可以、而且应当重新研究,并可望做出新的解释。事实上,已经有些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关于历史上中国南北文明进程的差异、胡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周期性的社会动荡、经济重心的转移、水利与专制政体的关系[9]等等,已陆续出现了一些结合生态环境而重作思考的新论。还有不少重大问题,例如中国“封建社会”何以长期延续、何以历史上汉文化不断成功地向南扩张却难以向长城以北推进?……等等,亦都可从人类——环境的互动关系和过程中重新求索。微观层面上的许多历史问题,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思想框架加以考察。当我们全面考察某个地域社会的历史时,决不能置当地的山川形势、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特别是经济动、植物)构成乃至矿产资源于不顾,因为当地社会在生产模式、饮食结构、服饰式样、居处方式、交通设施、疾病、灾害以及娱乐、信仰、知识等众多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地方特色,都毫无疑问是根植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举例来说,一个地方的水资源环境,必然要影响当地的生产结构和生活习惯,迫使人们围绕水源控制管理和水旱灾害防治形成某些特殊的组织、制度和秩序,甚至进一步影响到当地民众的心态,形成某些特殊巫术、禁忌和神灵信仰。如果不充分生态环境因素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动作用,许多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历史现象都将无法得到合理圆融的解释。
当然,笔者也曾指出:采用社会生态史的框架来认识社会,只是社会历史观察的一个特殊途径,不能期望所有问题都能由此得到圆满的回答。这是因为,社会生态史研究并不能完全取代一般的社会史研究,有些社会历史问题并不在它的观察范围;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态学毕竟导源于生物学,而人类不仅具有生物属性,同时还具有文化属性(特别强调一点:文化具有自我演绎性),拥有复杂文化和思想情感的人类毕竟不同于其它动物,人类社会系统与其它生命系统的差距很大,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与运行机制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它任何生命系统,在观察社会历史问题方面,现有生态学理论方法的解释力仍然有所不足,对于现代生态学概念、术语和技术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适用程度,不能期望过高,更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而应在认真披拣、选择和改造其适用部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历史研究需要的新的理论方法体系[8]。如果将人类社会简单类同于一般动物系统,而忽略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得出的结论将可能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参考文献:
[1]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J].北京: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12号第1期),1936.
[3]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J].北京:中国考古学报(中国科学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十三第4册),1949.
[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北京: 考古学报,1972,(1).
[5]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北京:历史研究,2002,(3).
[6]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J].开封:史学月刊,2004,(3).
[7]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王利华.社会生态史——一个新的研究框架[J].天津:社会史研究通讯(内部交流刊),2000,(3).
[1] 这一点可由《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权威学术期刊频繁刊载有关方面的学术论文可以看出。
[2] 关于过去一个时期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发展情况,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6期)、佳宏伟:《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分别作了较系统的回顾;王子今:《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也提供了一些线索,可参阅。
[3]关于西方环境史学的发展,曾华壁《论环境史研究的源起、意义与迷思:以美国的论著为例之探讨》(台湾《台大历史学报》1999年第23期)、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及《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和梅雪芹《20世纪晚期的环境史及其学术意义》(收入氏著《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文分别有所介绍,可参阅。
[4]高国荣《美国环境史学研究综述》(“中华文史网”2004年9月22日刊发)。对于这一转变,包茂宏《美国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也提供了不少信息。此外,J.R.McNeill“Observations on the nature and cultur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载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42,December 2003,5-42。兹据historyandtheory.org/McNeill.pdf)一文也有专门的论述。
[5] 由于笔者不懂英语以外的其它西方语言,以上印象只是根据 Europe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 (Eseh)网“Bibliography”英文部分得出的,读者若欲了解详细,请登录 eseh.de/bibliography.html 。
[6] 例如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收入《长水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史念海《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收入所著《河山集》5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均为经典之作。
[7]尽管中国史家早就注意到自然对人事具有重要历史影响(例如司马迁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视为史家的基本任务,至少隐含了关注自然环境影响社会人事的思想倾向),近代以来中外史学家都曾就“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展开过热烈讨论,但自然环境(中国古人多称“风土”)在传统史学中曾长期被视为一种恒久不变的客观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被“玄学化”了,“究天人之际”并未真正付诸实证性的学术实践。